中药川芎的现代临床应用

中药川芎的现代临床应用
中药川芎的现代临床应用

中药川芎的现代临床应用

汪潜1,朱玉丰2,绍平3,王一涛3(1.太极集团,401147;2.医药导报社,,401147;

3.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澳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一些老药派上了新的用场,川芎便是其中之一。川芎的主要成分有:四甲吡嗪即川芎嗪、阿酸、川芎酚、川芎酯、槁本酯、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甾醇等。味辛、微苦、性温,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作用。近年来不仅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还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1 临床作用分述

1.1 治疗冠心病

自1990年以来,鲁喜泰[1]应用川芎嗪注射液、镁极化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液治疗冠心病134例,取得良好效果。

病例诊断采用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诊断依据,全部为住院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或冠心病同时合并Ⅲ期高血压的患者不列为观察对象。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可使用强心、利尿药物,心绞痛者可用硝酸酯类药物。

临床症状治疗结果:见表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观察

组别n 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126 58 56 12 90.5

对照组80 31 34 15 81.3

注:P < 0.05

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疗效:见表2,经统计学处理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2 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疗效观察

组别n 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121 38 46 47 64..1

对照组84 9 26 49 41.7

注:P < 0.05

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冠心病伴有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在接受分组治疗的同时,服用心律平1周,室性早搏得到控制后,停用心律平1周观察心律失常复发情况见表3,其结果是治疗组复发率低,对照组复发率高,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3 心率失常控制后停药复发情况

组别n 复发有效

治疗组46 13(28.3) 33(71.7)

对照组25 13(52.0) 12(48.0)

注:P < 0.01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药物配伍亦无不良反应[2]。治疗组配伍后外观澄清,静置24h无混浊或沉淀发生。

川芎嗪为川芎的提取物[3],有明显扩血管作用,改善冠脉流量及心肌营养,具有稳定离子流的良好作用,也具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两组病例均使用了心律平口服,停药后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1.2 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自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6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1)一般数据:全部病例均为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组。治疗组68例,男45例,女23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3)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以下简称《原则》)。

(4)观察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液粘度(ηb)、还原粘度(ηr)、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PFC)、循环滞留时间(MST)。所有指标检测都在暨南大学中西医结合气血研究室进行。

(5)统计学处理: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等级数据采用Wilcoxon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用t检验,参数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软件

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结果如下:两组对比P<0 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4 治疗组与西药组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68 14(20.59) 26(38.23) 18(26.47) 10(14.71) 58(85.29) 西药组30 6(20.00) 5(16.67) 10(33.33) 9(30.00) 21(70.00)

有关文献报导指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西药组所采用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具有抗血栓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配合脑组织注射液,能进一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脑细胞的代,治疗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70%。

1.3 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特征。应用川芎茶调散为主治疗偏头痛35例,并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2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63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符合《实用科学》中有关偏头痛的诊断标准[6]。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28例。

疗效评定标准[7],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6个月未复发;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6个月复发次数显著减少;无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有所减轻,但6个月复发次数无明显减少。两组疗效的比较,见表6:

表6 两组疗效的比较

组别n痊愈显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35 12(34.3) 17(48.6) 6(17.1) 82.9

对照组28 6(21.4) 12(42.9) 10(35.7) 64.7

与对照组比较,P<0.01 对照组个别患者服用西比灵有瞌睡和疲惫现象,但停药后则改善,未见有抑郁症及锥体系症状及胃肠道反应。治疗组则无副反应。

1.4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伟等[8]用川芎嗪12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25~50滴/min,1次/1d,12d 为1疗程。结果表明,治疗后病人血液流变学异常显著改善。

1.5 治疗肺动脉高压

川芎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机理是直接扩肺血管:王玉良等[9]研究结果表明,川芎嗪具有典型的钙离子拮抗剂的药理和电生理作用,能抑制房室传导,选择性松驰血管平滑肌。蔡英年等[10]发现川嗪对缺氧和almuitrine所致肺血管收缩的舒作用基本相同,提示川芎嗪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舒作用,可能是通过部分阻断钙通道而防止钙离子的流所致。降低血液粘度;伟等[11]观察了49例肺心病患者经用川芎嗪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明显改善。体外观察结果表明,川芎嗪确有降低血粘度和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的作用。胡立刚等[12]选取55例肺心病患者,治疗组经川芎嗪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降低。调节PGI/2/TXA2平衡;伟等[13]以川芎嗪缓释胶囊治疗肺心病患者后发现,血浆中TXB2升高,6-酮PGF1a降低,其平衡失调有所纠正。敏杰等[14]以离体大鼠肺动脉环为材料,观察到川芎嗪可促进肺动脉合成释放PGF1ao,汤等[15]对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肺心病患者,用川芎嗪按2mg/kg剂量,用50%葡萄糖稀释至20ml作动脉一次性注射的疗效观察。

1.6 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种类型。以急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以注射川芎嗪和生理盐水分别作为治疗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呼吸频率显著偏低,心率相对稳定,平均动脉压基本相同,平均肺动脉压、血浆TXB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动脉血PaCO2、动脉血及6-酮-PGF10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认为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川芎嗪通过抑制血栓素引起的肺血管痉挛,从而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减少动静脉短路的开放及肺分流,并减轻肺组织的损伤。

1.7 治疗慢性呼吸衰竭

伟等[16]应用川芎嗪治疗26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经5d治疗后,肺血流动力学和肺阻抗血流图的有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变,均反映出川芎嗪扩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减轻右心后负荷。在心阻抗图上反映出川芎嗪有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由于血液流动和红细胞变形性的改善,血液不易瘀滞,反映了川芎嗪的“化瘀”功能。

1.8 治疗支气管哮喘

瑞祥等[17]观察到川芎嗪对白之烯C4、D4,组织胺,前列腺素F1a等所致豚鼠离体气管条的收缩作用,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哮喘的发生,于化鹏等[18]以卵蛋白溶液诱发豚鼠哮

喘30mim后,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放β全栓球蛋白(β-TG)、血小板因子(PF4)、血浆血栓素B2(TXB2)释、TXB2/6-酮-PGF1a明显升高,而外周血小板计数,6-酮-PGFla则明显减少。说明过敏性哮喘发作时,血小板聚集,释放功能增强。

1.9 治疗肺气肿

现代研究表明,肺弹性酶增多,过量的分解了弹力纤维,则造成肺气肿。王刚等[19]在各自的实验中,进行了体外健康人血清和川芎嗪对弹性敏活性抑制能力的比较,结果证明川芎嗪比健康人血清对弹性酶的抑制效应明显,在一定围,其剂量与抑制能力呈直线关系,提示在治疗剂量时可代替血清防治肺气肿。

1.10 治疗肺纤维化

肺纤维化是多种肺部疾病的主要结局,其发病机理尚未彻底阐明,缺乏理想的防治方法。祥银[20]等以平阳霉素气管1次给药,制成小鼠肺纤维模型,并以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和氢化考的松治疗。结果3种药物对平阳霉素所致肺纤维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使肺系数及肺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低,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纤维化病变,仅肺间质有多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灌洗液的蛋白质含量及对动物的一般影响来看,川芎嗪、丹参的效果均优于皮质激素。故认为川芎嗪对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抑制肺纤维化发生的一个环节。

1.11 治疗肺水肿

肺水肿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静脉注射肾上腺素(AD)造成大鼠剧烈的致死性肺水肿,用川芎嗪进行预防后,其存活率,生存的时间和肺指数均有明显改善。电镜下观察,川芎嗪治疗组和预防组与水肿组相比,好转十分明显。推测其防治机理可能为:扩肺血管及肺毛细气管,降低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改善肺部微循环,解除并防止血小板聚集,减少并防止红细胞壁的通透性,提高C AMP含量,减少肺泡壁的通透性。

2 临床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川芎制剂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症状,极少数妇女经期提前,经量增多。数十年的临床应用少见川芎嗪的不良反应报导,现综述如下:

2.1 致药疹徐伟君[21]报导,患者男,64岁,一年前病脑血栓,治愈后预防复发,第4d时在左手第1,2掌骨间,以合谷穴为中心,出现一个约3cm×4cm大小的圆形暗红色皮肤损害,

上覆有细小的白色鳞屑,周围界限清楚,不高出皮肤,伴有轻度瘙痒和全身乏力。诊断为药疹。可礼等[22]报导,患者男,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抢救稳定后,因仍有心梗后心绞痛而使用脉通300ml加川芎嗪80mg静滴。用药4d后全身出现猩红色热样皮疹,以前胸和后背为主,乃停用川芎嗪,皮疹渐消退。

2.2 致血管神经性水肿炅等[23]报导,5例住院患者,男4例,女1例。其中1例对氨苄青霉素过敏,4例无过敏史。5例均从未用过川芎嗪及川芎。5例均有血液高凝状态。患者先后迅速出现颜面及颈部充血、水肿、颈部压迫感伴声嘶,3例轻度呼吸困难,考虑为川芎嗪致局部血管神经性水肿,立即停用川芎嗪。在其它伴随用药未变情况下,停用川芎嗪以后,5例患者均未再出现上述反应。

2.3 致上消化道出血剑等[24]报导,患者男,76岁,误服川芎嗪48片,计2400mg,洗胃洗出14500ml血性液体,未见固体药片吸出。

2.4 哮喘致死吴恩亮等[25]报导,患者男,66岁,因左下肢疼痛、干性坏疽住院。川芎嗪200mg 静滴,滴液过程中出现胸闷、气喘、双肺布满哮鸣音,伴咳嗽、咳痰、端坐位呼吸。5d后再次给予川芎嗪200mg静注5min后,病人始感胸闷、气促,继之出现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唇颊、指端明显发绀,躁动不安。血压下降至10/8kPa,心电图示频发房早,心肌缺血。立即停用川芎嗪,抢救48h无效死亡。

从以上介绍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一些老药,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工作,应突破传统用法,善于和敢于采用新的用法,使一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围扩大,发挥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ElliotReport.Nomenclatureandcriterifordiagosisofischemicheartdisease.Circulation,1979,59(3):607~608

2 谦典.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应用的配伍试验.中国中药杂志,1990,15(7):417~418

3 许国忠.川芎嗪对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及电镜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14(6):496

4 文允益.川芎嗪的药理及临床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8,10:420

5中华人民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华人民国卫生部制定发布,993:

32~36.

6仕富,立,黄健仪等.201例脑梗死、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000,21(1):95~98.

7宋立人,洪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人民卫生,2001:443,759,822~823.

8 王继香,克良.丹参的作用与用途.新中医,1983,(11):52~ 53

9 伟,等.中国实用科杂志[J].1998,(4).

10制药工业研究所.川芎嗪号生物碱的结构鉴定及其合成[J].中草药通讯,1977,(4)∶6-8.

11 徐伟君.川芎嗪、脂必妥致药疹各1例[J].中成药,1997,19(7)∶49.

12王玉良,等.中国实用科杂志[J].2000,(2).

13 蔡英年,等.中国中药杂志[J].1999,(3).

14 胡立刚,等.中国中药杂志[J].1997,(1).

15 可礼,许积香,吉中强.川芎嗪药物疹1例报告[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6)∶375.

16 炅,王泽卫.川芎嗪致过敏反应及处理方法——附5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2)∶757.

17 吴恩亮,程艳.川芎嗪静滴诱发重症哮喘致死1例[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4,17(4)∶306.

18 汤,等.中国中药杂志[J].1998,(3).

19 书峻,等.中国实用科杂志[J].2000,(2).

20 瑞祥,等.中国实用科杂志[J].1997,(3).

21 剑,严守正.过服川芎嗪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J].中医,1992,13(12)∶559.

22 王刚,等.中国中药杂志[J].2000,(3).

23 祥银,等.中国实用科杂志[J].1998,(1).

24 戴顺龄,等.中国实用科杂志[J]1999,(2).

25 于化鹏,等.中国实用科杂志[J].1997,(3).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买书网,更新日期:2009-11-23 04:26:35 本药以前又名芎劳、抚芎。 【性味与功效】:味辛,性温。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传统应用】 主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白芷、羌活、细辛、荆芥、防风、薄荷、甘草,治疗感冒风寒头痛;②验方(《本草纲目》):川芎、茶叶,治疗风热头痛;③验方(《本草纲目》):川芎,浸酒,日饮之,治疗偏头风痛;④川芎散(《卫生家宝方》):川芎、当归、桃仁、桂心、木香,治疗产后心腹痛。 在四物汤、生化汤、通窍活血汤等许多养血活血的方剂中都普遍有川芎。在祛风胜湿的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中也都有川芎配伍。 【主要成分】

主要含生物碱类川芎嗪和酚性类阿魏酸等成分。 1.生物碱:川芎嗪(四甲基吡嗪)、黑麦碱、三甲胺、胆碱。 2.酚性成分:阿魏酸、大黄酚、瑟丹酸、4一羟基-3一丁基苯酞。 3.挥发油和内酯:挥发油含多种内酯,如藁本内酯、川芎内酯、丁叉内酯、丁基苯酞。 【药理作用】 (一)扩管和降压 1.扩张微血管:有明显改善家兔实验性微循环的作用。 2.降压:川芎总碱和川芎嗪能使麻醉犬血管阻力下降,能使脑、股动脉和下肢血流量增加。川芎浸液和生物碱对麻醉动物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对肾性高血压亦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3.防治脑缺血:能降低因脑缺血引起的血浆和脑脊液中强啡肽A含量,提示能改善脑缺血性损害。 4.缓解肺动脉高压:川芎嗪对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能扩张肺血管,增加心输出量,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且对体循环影响较小。提示川芎嗪能缓解肺动脉高压和改善心功能。 (二)强心和扩冠 1.煎剂使在位心振幅增大,心率减慢。川芎嗪使对麻醉犬有强心、加快心率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交感神经间接兴奋

常用中药配伍及功效

常用中药配伍及功效: 发散风寒药 麻黄-----配薄荷蝉衣——主解表,散风透疹,治风疹身痒。 杏仁甘草——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 杏仁厚朴——主行气降逆,止咳平喘,肺气壅滞,咳喘气逆证。 白术生姜——主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治水肿兼表证,小便不利。 桂枝-----配茯苓白术——主通阳化气,治水湿内停,痰饮咳喘,小便不利。 猪苓泽泻——主通阳化气,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 附子白术——主温阳利水,治阳虚水停,四肢浮肿。 防风-----配羌活防己——主胜湿祛风,治周身痹痛。 黄芪白术——主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表虚自汗及体虚易感。 荆芥白芷——主温中散寒,治风寒感冒及恶寒发热者。 羌活-----配独活灵仙——主祛风湿,治周身风湿疼痛者。 防风防己——主祛风胜湿,治风湿痹症疼痛。 公英蓝根——主祛风解表,治风热表证。 防风白芷——主祛风解表止痛,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川芎细辛——主祛风解表止痛,治头、项、上肢疼痛。 藁本苍术——主治风寒湿邪,风湿痹症,肢体疼痛。 细辛-----配麻黄附子——主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治外感风寒,阴寒内盛。 羌活白芷——主祛风止痛,治风寒头痛。 白芷石膏——主祛风止痛,治风火牙痛。 干姜半夏——主温肺化痰,治痰多咳嗽,痰稀色白。 丁香五倍子——主治早泄(用95%酒精15毫升浸泡15天,行房前涂擦于阴茎头 部约1—3公分后行房) 紫苏-----配香附陈皮——主发表散寒,行气宽中,治风寒感冒兼有气滞。 藿香陈皮——主行气宽中,解郁止呕,治气郁不畅,胸闷呕吐。 砂仁陈皮——主行气宽中安胎,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半夏厚朴——主解郁宽中,治风寒表证而兼胸闷呕吐。 琵琶叶杏仁——主疏风散寒止咳,治风寒感冒所致咳嗽,急性支气管炎等。 荆芥-----配薄荷防风——主祛风解表止血,治头痛身痛,目赤咽痛。 炒槐花炭地榆碳——主止血,治便血,痔疮出血。 白芷-----配甘草肉桂——主温中散寒,和胃止痛,治风寒脘腹疼痛。 黄芩甘草——主疏风清热止痛,治风热感冒头痛眉棱骨痛,三叉神经痛,血管性头痛 石膏升麻——主疏风止痛,治风热牙疼头痛等。 蔓荆子藁本——主疏风止痛,治头痛。 大贝玄胡——主治久治不愈的风寒型胃痛。 苍耳辛夷——主治头痛鼻塞 荆芥防风——主疏风止痛,治风寒止痛。 黄柏苍术——主清热燥湿,治湿热带下。 香薷-----配藿香佩兰——主发汗解表,化湿解暑,治夏季贪凉所致发热恶寒无汗等。 牛蒡-----配荆芥桔梗——主枳壳化痰,疏风解表,治风热感冒所致咳嗽痰多,咯痰不爽。 金银花连翘——主清泄热毒,治咽喉肿痛痄腮肿痛,痰黄咳嗽。

骨科常用中药

骨科20个备考方剂 1★桃红四物汤 主治:股骨颈、锁骨骨折早期血瘀气滞证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药: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生地。 2★舒筋活血汤加减 主治:股骨颈骨折中期 功效:和营止痛、接骨续筋 方药:羌活、防风、荆芥、独活、当归、续断、青皮、牛膝、五加皮、杜仲、红花、枳壳。 3★壮筋养血汤 主治:股骨颈骨折后期: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方药:当归,川芎,白芷,续断,红花,生地,牛膝,牡丹皮,杜仲。 4★田七二龙二仙汤 股骨颈骨折术后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干预 主治:活血通络、续筋接骨 方药:田七、生龙骨、地龙、仙茅、仙灵脾、鹿角胶、龟板胶、牛膝加减。 5★桃核承气汤 主治:股骨颈骨折术前早期兼大便不通者,功效:活血泻热通腑; 方药:芒硝大黄甘草桃仁桂枝 6★补阳还五汤 主治:股骨颈骨折术前早期平素体虚,伤后失血致气血虚损者, 功效:补气活血。 方药:当归赤芍川穹地龙黄芪红花桃仁 7★三仁汤 主治: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见纳差痞满,以湿热为主的患者 功效:清利湿热 方药: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 8★补中益气汤 主治:股骨颈骨折术后以气血两虚为主 功效:补中益气、活血养血 方药:黄芪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9★六味地黄丸 主治:股骨颈骨折术后后期 功效: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方药: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10★温胆汤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围手术期)功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方药: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炙甘草、茯苓、生姜、大枣11★五味消毒饮 主治:疔疮初起痈疡疖肿 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方药: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 12★当归补血汤 主治:血虚发热证 功效:补气生血 方药:黄芪、当归 13★和营止痛汤加减 主治:锁骨骨折瘀血凝滞证, 功效: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方药:当归、赤芍、丹参、川断、牛膝、木瓜、木香、骨碎补、丝瓜络、桑枝。 14★壮筋续骨汤加减 主治:锁骨骨折肝肾不足证 功效: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方药:杜仲、枸杞子、山茱萸、黄芪、骨碎补、断续、当归、丹参、巴戟天。 15★身痛逐淤汤 主治:风湿痹病血瘀气滞证: 功效: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秦艽,桃仁,红花,川芎,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 16★独活寄生汤 主治:风湿痹病寒湿痹阻证: 功效: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人参,当归,干地黄,白芍,川芎,肉桂,茯苓,细辛,防风,秦艽、甘草。 大秦艽汤 /当归拈痛汤 主治:风湿痹病湿热痹阻证: 功效: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大秦艽汤加减或当归拈痛汤加减。 17★大秦艽汤:方药: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秦艽,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细辛。18★当归拈痛汤:羌活,防风,升麻,葛根,白术,苍术,当归,人参,甘草,苦参,黄芩,知母,茵陈,猪苓,泽泻; 19★右归丸 主治:风湿痹病肝肾亏虚阳虚证: 功效: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熟地,山药,山萸肉,杜仲,附子,肉桂,枸杞子,鹿角胶,当归,菟丝子等。20★虎潜丸。 主治:风湿痹病肝肾亏虚阴虚证: 功效: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知母,黄柏,熟地,锁阳,龟甲,白芍,陈皮,干姜,虎骨等

川芎的药理作用

川芎的药理作用 发表时间:2009-07-28T09:55:58.4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7期供稿作者:张秀玲 (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人民医院 165012) [导读] 对心脏的作用川芎煎剂对离体蟾蜍和蛙心脏,在浓度为10-5~10-4时使收缩振幅增大、心率稍慢。【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7-0220-02 川芎别名山鞠芎(《左传》)、芎穷(《神农本草经》)、香果(《吴普本草》)、胡芎(《名医别录》)、马街芎穷(《名医别 录》)、雀脑芎、京芎(《医经本草》)、贯芎(《珍珠囊》)、抚芎(《丹溪心法》)、台芎(《本草蒙筌》)、西芎(《本草纲目》)、杜芎(《现代实用中药》)、川芎穷(《中药处方名辨义》)、小叶川芎(《全国中草药汇编》)。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1对心脏的作用川芎煎剂对离体蟾蜍和蛙心脏,在浓度为10-5~10-4时使收缩振幅增大、心率稍慢。川芎嗪对离体豚鼠心脏和在缺氧前或缺氧时灌注的离体豚鼠心脏有抑制心肌收缩功能作用。川芎20g/kg或30g/kg灌胃,也使在体蛙心振幅增大、心率减慢;40g/kg时则可使蛙心停搏。川芎嗪80mg/kg能明显增加大鼠心输出量。川芎嗪静脉注射对麻醉犬也有强心作用,并伴有心率加快。预先给予心得安或利血平化,作用则完全消除。推测川芎嗪可能是通过交感神经间接兴奋β受体所致。给麻醉犬静脉滴注川芎嗪1mg/kg/min,2mg/kg/min和4mg/kg/min,出现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血管扩张。滴注1mg/kg/min时,心率、LVP和dp/dtmax增加,2mg/kg/min时,心率、LVP、dp/dtmax及冠脉流量明显增加。剂量增至4mg/kg/min时,还出现LVEDP、CI、心肌氧耗和脑血流增加,冠脉和脑血管阻力及外周阻力降低。给清醒高血压犬滴注川芎嗪4mg/kg/min及1次静脉注射20mg/kg也可引起心率加速。心得安能对抗川芎嗪对麻醉和清醒犬的上述作用,而利血平则不能完全对抗。川芎嗪静脉注射可使家兔缺血心肌免受再灌注损伤。川芎哚150mg/kg给家兔灌胃,有非常明显的对抗脑垂体后叶素(pit)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作用。通过培养乳鼠心肌细胞45ca内流的影响实验表明,川芎大剂量时有显著抑制钙内流作用。机制分析认为主要是阻滞了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而非特异性受体竞争性拮抗剂,故认为川芎嗪是一种新的“钙拮抗剂”。川芎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能增加血SOD活性,抑制LDH及MDA含量上升。 1.2对冠脉流量的影响川芎及其提取物均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氧耗等作用。川芎对大鼠离体心脏,给药15~30min冠脉流量增加;显著抑制离体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冠脉痉挛,增加冠脉流量。川芎乙醇提取物冠状动脉或股动脉注射,川芎生物碱25mg/kg、50mg/kg或酚性部分50mg/kg、75mg/kg川芎嗪7.5mg/kg、15mg/kg、30mg/kg麻醉犬静脉注射,均使冠状血管扩张,冠脉流量增加。给麻醉犬静脉滴注1~4mg/kg/min时,冠脉血流量显著增加。同位素86Rb示踪法显示大剂量川芎哚能显著增加清醒小鼠冠脉血流量。 1.3对脑循环的作用川芎能显著增加兔脑血流量,其作用优于罂粟碱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川芎嗪可使麻醉犬脑血流量显著增加,血管阻力下降。川芎防治脑缺血的作用机理,与提高血浆和脑脊髓中强啡肽A1-13样免疫活性物质,抑制脑缺血时体内血小板的激活,纠正循环中TXA2-PGI2平衡失调有关。 1.4对微循环的影响川芎能改善软脑膜微循环和流态,增加脑血管搏动性血容量。川芎注射液能改善小鼠耳廓微动脉血流态,增大管径。家兔静脉注射川芎嗪40mg/kg,使肠系膜微循环血流加速,微血管开放数目增多,亦明显改善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家兔球结膜和软脑膜循环。川芎注射液对甲皱、球结膜、软脑膜微循环障碍均有明显改善作用,表现为使血流速度增快、流态改变、血细胞解聚,毛细血管内或小静脉内血栓溶解,毛细血管网开放数增加。先滴注去甲肾上腺(NA)使血管收缩,然后再滴注川芎嗪。结果证明滴川芎嗪1min后即能增加金黄地鼠颊囊微循环微动脉口径、流速及流量,3min时恢复到实验前水平,并持续至实验结束。局部滴注亦呈相似结果。 1.5对外周血管和血压的影响川芎、川芎总生物碱和川芎嗪使麻醉犬血管阻力下降,使脑、股动脉及下肢血流增加。川芎生物碱、酚性部分和川芎嗪能抑制氯化钾与肾上腺素对家兔离体胸主动脉条的收缩作用。川芎浸膏、水浸液、乙醇水浸液、乙醇浸出液和生物碱对犬、猫、兔等麻醉动作,不论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均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水浸液给肾型高血压犬或大鼠灌胃,亦有明显降压作用。麻醉犬冠脉给药或静脉注射川芎制剂均可使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川芎嗪有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川芎嗪对正常及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ca2+内流有抑制作用。体内则呈明显激活正常大鼠血管平滑肌ca2+内流,抑制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ca2+内流作用。 2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川芎嗪在体外对ADP、胶原、凝血酶、花生四烯酸所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强烈抑制作用。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并能降低对ADP诱导血小板电泳减缓率和聚集率,其作用与阿斯匹林和潘生丁相同。川芎嗪通过增加血小板或血浆内cAMP含量(浓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又可通过置换其血小板膜上的ca2+,使膜负荷增加,从而使血小板聚集受抑制。川芎嗪有提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电荷、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川芎嗪静脉给药能明显降低家兔全血粘度。并能抑制兔及大鼠血栓形成。川芎及川芎嗪影响血小板功能及血栓形成可能是通过调节TXA2/PGI2之间的平衡。阿魏酸亦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静脉注射后能抑制ADP和胶原诱发的血小板聚集,阿魏酸还能抑制血小板TXA2的释放,升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 3 对平滑肌的作用 家兔离体妊娠子宫试验表明,川芎浸膏使子宫收缩增强,终成挛缩;大剂量反使子宫麻醉,收缩停止。川芎煎剂15g/kg或20g/kg经十二指肠给药,对兔在位子宫亦呈明显收缩作用。另据实验报道,川芎嗪经口服可显著抑制动情期大鼠子宫的活性,表现为子宫自动收缩频率和幅度均明显降低。川芎有效成分丁烯基口内酯和丁基烯内酯有很强的抑制子宫收缩作用,对动物气管平滑肌具有显著的松弛作用。阿魏酸与中性成分亦有解痉作用。 4 对泌尿系统的作用 川芎嗪可使兔实验性肾小球肾炎的每日蛋白下降,对减轻肾小球病变、抑制新月体形成及肾小球纤维化具有一定作用。川芎、川芎嗪、阿魏酸及挥发油预先应用能减轻甘油所致的家兔肾功能衰竭。 5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川芎嗪对白三烯C4、D4、组织胺、前列腺素F22、消炎痛等致喘介质所致的豚鼠离体气管条、肺动脉条和过敏肺组织等平滑肌痉挛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川芎嗪120mg/kg静脉给药能预防、保护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实验性水肿。吸入川芎嗪对胰蛋白酶气溶胶法豚鼠肺气肿有较好防治作用。 6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川芎为中医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有151个成方制剂中含川芎,占所收载1640个中成药总数的%。中药川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iigwsticw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省彭州、都江堰等地,为四川的道地药材。夏季当川芎植株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去须根,即为川芎药材。再经洗净、润透、切片、干燥,得到中药饮片。中医认为川芎性温,味辛,归于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等症。国内外学者对川芎的栽培、加工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对近10年川芎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为川芎的临床应用、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 1川芎的化学成分 川芎含有苯酞类、萜烯类、有机酸及其酯、生物

碱、多糖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川芎中的挥发油和生物碱类成分是研究的热点。 挥发油 川芎中挥发油的含量约为1%。一般采用超临界C 〇2萃取、水蒸汽蒸馏等方法提取挥发油;再经柱层析分离、GC-MS、LC-MS等方法检测。已从川芎挥发油中鉴定出了60余种成分。苯酞类化合物是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 苯酞类化合物川芎中的苯酞类化合物存在于挥发油中,主要有z-稾本内酯(z-ligustilide)、丁基酞内酯(butylphthalide)、丁燦基酞内酉旨(butylidenephthalide)、4-轻基-3-丁基味内酯(senkyunolide)、川芎内酯A(senkyunolideA)、川芎内酯I(senkyrunolideI)、川芎内酯F(senkyunolideF)、新蛇床内酯(neocnidilide)等。近年来,报道的二聚体类化合物较多,主要有3’,6,8’,3a-二聚藁本内酯(3,,6,8’,3a-diligustilide)、Z,Z-6,6’,7,3’a-二聚藁本内酯(Z,Z-6,6’,7,3’a-diligustilide)、Z-6,8’7,3’-二聚藁本内酯(Z-6,8’7,3’-diligustilide)等。 萜烯类川芎中的萜烯类成分存在于挥发油中,主要有6-丁基-1,4-环庚二烯(6-butyl-1,4-cycloheptadiene)、桉叶二烯(eudesma-4,11-dlene)、

中药川芎有效成分鉴别的实验材料

对于川芎的认识 一、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六味药材组成。本次试验主要研究黄芪,当归,川芎的有效成分。 二、实验分为两部分:川芎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纯化,以及运用薄层色谱技术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鉴别。 三、川芎含挥发油约1%。鉴定出油中成分有40种,占挥发油的93.64%,其中主成分为藁本内酯(ligustilide)占58%、3-丁酜内酯(3-butylphthalide)5.29%和香桧烯(sabinene)6.08%。根茎中所含的内酯化合物,除上述提到的二种外,尚含丁烯酜内酯(butylidene phthalide)、川芎内酯(sankyunolide)、新蛇床内酯(neocnidilide)、4-羟基-3-丁酜内酯(4-hydroxy-3-butyl phthalide)、川芎酚(chuanxingol)、双藁本内酯(2,2′-diligustilide),以及3-丁基-3,6,⒎三羟基-4,5,6,7-四氢苯酞等。含氮化合物有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川芎嗪,chuanxiongzine)、perlolyrine、盐酸三甲胺、盐酸胆碱、L-异亮氨酰-L-缬氨酸酐(L-isobutyl-L-valine anhydride)、L-缬氨酰-L-缬氨酸酐、1-乙酰基-β-卡啉、尿嘧啶、腺嘌岭和腺苷。酸性或酚性化合物有4-羟基-3-甲氧基苯乙烯、1-羟基-1-(3-甲氧基4-羟基苯)-乙烷、4-羟基苯甲酸、咖啡酸、香荚兰酸、阿魏酸(ferulic acid)、瑟丹酸(sadanic acid)、大黄酸(chrysophic acid)、棕榈酸、香荚兰醛和亚油酸。此外,川芎根茎尚含中性油,其成分为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烷酸乙酯,异十七、异十八烷酸乙酯和异十七烷酸甲酯。另含5,5′-联呋哺甲酰醚(bis-5,5′-formylfurfuryl ether)、匙叶桉油烯醇(spathulenol)、β谷甾醇、蔗糖和一种脂肪酸甘油酯。含氮化合物中的川芎嗪是川芎根、茎中提取的一种活性生物碱——四甲基吡嗪,为川芎中最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约占生药含量的 0.1%~0.2%,川芎嗪主要有盐酸川芎嗪(TMPH)和磷酸川芎嗪(TMPP)两种形式。数种内酯类化学成分,其中川芎内酯A(4,5-二氢-3-丁烯基苯肽)B 约占川芎生药的1.6%,是川芎的主要成分。 川芎的活性成分有以藁本内酯、川芎内酯为主的苯酞类,以川芎嗪为代表的含氮化合物类和以阿魏酸为代表的有机酸类。 常用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 1.从药材中提取活性成分的方法有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及升华法等。一般用 溶剂法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等。 浸渍法:是在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成分的方法。本法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的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中药的提取。 渗漉法:是不断向粉碎的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材,从渗漉筒下端出口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方法。 煎煮法:是在中药材中加入水后加热煮沸,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此法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宜用此法。

川芎配伍禁忌有哪些呢

川芎配伍禁忌有哪些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许许多多的女孩子们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痛经,有些女孩子在月经期间所承受的疼痛是大家想象不到的,但这又是作为女性无能为力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好好地呵护自己,保养好自己的身体,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一味主治月经不调的中药——川芎,那么,川芎配伍禁忌有哪些呢? 川芎,栽培植物,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川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川芎挥发油少量时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

中枢具有兴奋作用。川芎煎剂分别给大、小鼠ig均能抑制其自发活动,使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延长,并能对抗咖啡因(20mg/kg)的兴奋作用。但不能对抗戊四氮所致的大鼠惊厥。用川芎煎剂25-50g/kg灌胃,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对小鼠的镇静较大鼠更明显;它还能延长戊巴比妥的睡眠时间,但不能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也不能防止五甲烯四氮唑、可卡因的惊厥或致死作用。日本产川芎的挥发油部分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脊髓反射具有兴奋作用,剂量加大,则皆转为抑制。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气香升散 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腹痛,肿块,心胸胁疼痛,跌打损伤肿痛,头痛眩晕目暗,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痈疽疮疡。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1.《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恶黄连。

川芎——中医识方

川芎——中医识方 川芎[chuān xiōng] 【原名】川芎【别名】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马衔;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芎穷;胡芎;九元蟊;酒芎;山鞠芎;杜芎;川穹【药性】温性【药味】辛【归经】归肝经、胆经、心包经。【功效】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主治】治风冷头痛旋晕,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风湿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煎汤漱口。【禁忌】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现代药理研究】 1.川芎嗪对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川芎嗪和阿魏酸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2.不同剂量川芎煎剂对心肌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有不同影响。 3.川芎水提物和生物碱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的作用。 4.川芎嗪能对抗心律失常。川芎水提物与生物碱既有扩张冠脉流量的作用,又具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 5.川芎嗪能扩张外周血管,对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6.川芎嗪对多种平滑肌痉挛与水肿均有抑制作用。

7.川芎嗪对实验性肾小球肾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8.川芎有明显镇静作用。 9.川芎浸膏能有效地收缩子宫;川芎水溶性制剂可以对抗各种放射。川芎嗪还可对抗肿瘤转移;使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得到抑制。川芎对动物骨折的愈合和血肿的吸收有明显促进作用,还可增强免疫功能。【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名医别录》:无毒。主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温中内寒。 《日华子本草》:畏黄连。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疗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沥,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药性赋》:味辛,气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二:上行头角,助清阳之气止痛;下行血海,养新生之血调经。《本草纲目》:川芎,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左传》言麦曲,川芎御湿,治河鱼腹疾。予治湿泻,每加二味,其应如响也。血痢已通而痛不止者,乃阴亏气郁,药中加芎为佐,气行血调,其病立止。此皆医学妙旨,圆机之士,始可语之。五味

川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5205219; [修订日期]2005207220 [作者简介]韩建香(19692),女,主管药师。 川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韩建香1,孙向红1,宫丽莉2,王路平1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 266003; 1 药剂科; 2 康复科)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祛瘀、祛风止痛、镇静解痉的功能。主治血郁气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以及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风热头痛、肢节与肝胁疼痛等症。近年来发现,川芎具有治疗脑缺血、冠心病、心绞痛功能。其主要成分有挥发油、川芎内酯、阿魏酸、川芎嗪、氨基酸、大黄酚、维生素A 、叶酸等。目前,心脑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已经构成威胁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三大疾病。特别应该指出,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对川芎的药理作用有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1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系统疾病1.1 对心脏的作用 川芎煎剂对离体蛙心试验显示,浓度10-4时呈兴奋作用,浓度10-2时,则呈抑制作用。浓度10-5~10-4时离体蛙心收缩幅度增大,心率变慢。给麻醉犬静脉滴注川芎嗪每分钟1mg/kg ,10min 时,犬心率及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剂量增至每分钟4mg/kg 时,还出现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心动指数、心肌耗氧量及脑血流量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阻力及总外周阻力降低。椎动脉注入大剂量的川芎嗪,其心血管作用不明显,说明并非直接作用于中枢。预先给予普萘洛尔和利血平可完全消除川芎嗪对心脏的作用,由此可见,川芎嗪对心脑的作用,可能是直接通过交感神经间接兴奋心脏β2受体所致。 1.2 对血管的作用 川芎嗪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该药主要分布于血流丰富的大循环和组织,对血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对由肾上腺素或氯化钾引起的血管痉挛有缓解作用,能明显降低麻醉犬冠状动脉阻力和肺动脉高压。 川芎生物碱和酚性部分能抑制离体兔血管对肾上腺素和氯化钾所致的收缩,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使血管阻力下降;兔静脉注射川芎可减轻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T 波升高,有抗急性心肌缺血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川芎,有提高低氧耐受力的效果,能降低心肌耗氧量,还能抑制药物对血管的收缩,较好的改善脑血流、微循环,增加营养心肌的血流量。故川芎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心肌供氧和需氧不平衡状况。 川芎及川芎红花(1.0∶0.6)注射液,川芎总碱和川芎嗪均能使麻醉犬血管阻力下降,使脑、股动脉及下肢血流量增加。川芎浸膏、水浸液、乙醇水提液对麻醉犬、猫、兔等动物,不论肌注还是静脉滴注均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冠心 Ⅱ方(川芎、丹参、红药、赤芍、降香)也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作用,单味药的川芎最显著。静脉注射冠心Ⅱ方2~ 4mg/kg 使血流量增加114%及143%。临床以川芎嗪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对其他血管疾病如肥厚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停搏、某些折返性心律失常等也有治疗价值。 1.3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川芎嗪对冠心病病人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并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有提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电荷、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川芎嗪能显著增加红血栓的溶解率,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白血栓增长趋势,对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实验证明,0.6g/L 阿魏酸在试管内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 )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血小板聚集,且能使聚集的血小板解聚,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1]。川芎嗪与冠心Ⅱ方能抑制ADP 和胶原诱导的家兔、正常人及冠心病病人血小板聚集。陈鸣用盐酸川芎嗪静脉注射治疗心血管病病人35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有关指标,以临床体检健康者16例为对照,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川芎嗪对心血管病病人甲皱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这种作用突出表现在对红细胞的影响,即降低微血管内的红细胞聚集和血细胞比容,增加微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和减轻微血管的渗出。 2 治疗脑缺血、脑血栓等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理学研究 川芎嗪经小鼠尾静脉注入8min 时,2H 2川芎嗪可较多透过血2脑脊液屏障,并达到高峰,表明大脑是川芎嗪的重要靶器官之一。刘众应用酶标免疫测定法及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了急性实验性脑缺血大白兔脑缺血前、后血浆中β2血浆球蛋白(β2T G )、血小板因子4(PF 4)、血栓素B 2 (TXB 2)、62酮2前列腺素F 12(62酮2P GF 12)含量的变化,结果 显示,脑缺血后血浆中β2T G 、PF 4及TXB 2的含量显著升高 (P <0.01),而62酮2P GF 12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用中药川芎 治疗能明显地抑制血浆中β2T G 、PF 4及TXF 12含量的变化 (P <0.01),并使血浆中62酮2P GF 12的含量有所升高(P <0.05),提示川芎能有效地抑制脑缺血对体内血小板的激活, 纠正循环血中TXB 2、P GI 2平衡失调。强啡呔(Dyn )亦与脑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发现,脑缺血时血浆和脑脊液中强啡呔A 12β样免疫活性物质(ir 2DynA 12 β)的含量显著升高。提示脑缺血时Dyn 释放入血和脑脊液增多。应用200g/L 的川芎注射液给脑缺血大白兔注射,可见该组大白兔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脑组织形态学改变与盐水组相比明显减轻,血液和脑脊液中ir 2DynA 12β的含量降低。说明应用川芎治疗能减轻脑组织 ? 573?齐鲁医学杂志2005年8月第20卷第4期 Med J Qilu ,August 2005,Vol.20,No.4

川芎的使用方法和药理分析

川芎的使用方法和药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25T16:32:42.2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作者:贾旭峰[导读] 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球茎,就是中药学中经常使用到的川芎,其有效成分川芎嗪、阿魏酸、藁本内酯在抗血栓、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功效。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大庆 163312 摘要: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球茎,就是中药学中经常使用到的川芎,其有效成分川芎嗪、阿魏酸、藁本内酯在抗血栓、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功效。本论文首先从中医学角度分析了川穹的功效及具体使用方法,继而从现代药理角度分析了其药理价值,最终得出味辛性温的川芎具有祛风胜湿、补血活血的功用,传统中医学对川芎的认识与其现代药理研究的内容是相一致的,我们应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其基础研究及复方的运用加以重视。 关键词:川芎;方法;功效;药理学 川芎属于栽培中药材之一,属于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穹入药的历史非常悠久,《神农本草经》是第一本记载川芎及其功效的医药书籍,可见川芎在我国古代医学中的地位以及广泛的应用。川芎味辛,性温,主归肝、胆、心包经,其主要功能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尤其对治疗头痛、胸胁疼痛、月经不调有着显著的效果。现代医学对川芎的功用研究比较多,本文现就其使用方法和药理作用进行归纳与分析。 一、川芎的功效及具体使用方法 (一)祛风胜湿 川芎味辛性温,其辛能够散风邪,其温能够散湿邪。用于祛风胜湿的有羌活胜湿汤,炮制材料主要包括6g的羌活、独活(酒洗)藁本(酒洗)防风,3g的甘草与川芎,2g的蔓荆,最后再加上3片生姜,这些中药材糅合在一起能够达到祛风胜湿的效果,人体肌肤表面的风湿能够伴随着排出的汗液得以解除。这一药方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症、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在表症状有着显著效果。 (二)疏散外风 《素问?太阴阳论》中出现了这样的观点:“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头部在人体中居于最高位置,当风邪侵袭人体经络时,必然会对头部造成影响,因此中医上常说头痛大多是风邪所致。川芎这味药材能够上行至人体头部,祛除风邪对人体的侵袭,因而成为了治疗人体外感头痛过程中的首选药物。在具体食用时,应以川芎为主,随症配伍。 (三)补血活血 辛香温润的川芎对补血活血有着重要作用。川芎补血的功效主要体现为其能够进入藏血之脏——肝,进而对肝血补充产生重要作用。肝脏是人体藏血的器官,因此肝荣则血荣,血荣则能够有效滋养人体的脑髓并使得脉络柔润。而我国清朝药理学家张秉承针对川芎活血的功效提出过如下观点:“川芎辛香温润,能养血而行血中之气者以流动之。”在使用川芎活血补血时,需注意其属于辛温的药材,因此使用量不宜大,过量使用川芎会产生耗营动散的弊端。 (四)补血养荣明目 《灵枢?大惑论》中记载过:“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而为之精。”人体一旦出现肝肾亏损精血无法上荣的情况,随即必然出现脑髓失养、无法看清物体、头晕目眩等症状,同时还会有心烦失眠、耳鸣腰酸等问题出现。对此,可使用川芎炮制出石斛夜光丸,具体炮制过程如下:将川芎用于大量滋水养阴的药中,借助川芎的上行之力将滋水养阴的药物引于人体头部经络,并达到除去因肝血久虚而引起的风热的功效。以上炮制的药方适用于由肝肾两亏、阴虚火旺引起的内障目暗、看不清物体等症状。 二、川芎的药理分析 (一)川芎嗪 川芎嗪是川芎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能够通过血脑屏障来改善脑循环障碍的四甲基吡嗪是其化学结构。四甲基吡嗪对人体神经元、线粒体、心肾肝等缺血损伤的器官组织均具有保护作用。 1.川芎嗪与细胞内钙 吴书林等学者研究发现,川芎嗪对Ca2+通道具有阻滞作用。Ca2+通道开放、细胞外Ca2+内流会造成细胞内Ca2+浓度过高,这正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疾病的病因,因而目前一般采用川芎嗪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疾病的治疗路径。Ca2+的载体A23187会增加人体细胞膜和细胞内钙贮池对Ca2+的通透性,而川芎嗪能够对A23187起到抑制作用,并能够通过减少细胞内Ca2+达到松弛人体原本紧张的血管的目的[1]。 2.川芎嗪与心脑血管 周苏宁报道,能够扩张微血管、增加血流量的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是非常有利的。在对麻醉犬实施滴注川芎嗪时发现,其心率、心肌收缩力、血管会随着剂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快、增强与扩张,同时还伴随着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心肌氧耗、脑血流增加等症状。李尚珠等报道,川芎嗪对人体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也有着重要作用,在对46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使用川芎嗪的具体情况以及53例健康人血液中的内皮细胞数进行对比研究时发现,患者用药后血液中内皮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用药前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以上实验可看出川芎嗪对人体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的确有着较好的疗效。 3.川芎嗪与血小板 人体微循环障碍主要是血小板聚集而导致的。研究发现,川芎嗪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进而能够达到改善微循环的目的[2]。国内学者黄美杏等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了川芎嗪治疗方案,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Ia(6-Keto-PGFIa)等指标均明显下降。血小板聚集的主要诱导因素是二磷酸腺苷(ADP)胶原以及凝血酶等,而川芎嗪对以上诱导因素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常在临床上用于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疗。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芎简介 川芎,是一种中药植物,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具浓烈香气。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上部多分枝,下部茎节膨大呈盘状(苓子)。茎下部叶具柄,柄长3-10厘米,基部扩大成鞘;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长12-15厘米,宽10-15厘米,3-4回三出式羽状全裂,羽片4-5对,卵状披针形,长6-7厘米,宽5-6厘米,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卵形,长2-5毫米,宽1-2毫米,具小尖头;茎上部叶渐简化。 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 川芎图片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1、活血行气 ①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压痛频繁发作者,可与红花、丹参、降香、赤芍同用,冠心2号方。 ②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牡丹皮、当归等同用;月经后期,1~2个月1次,经行时腰腹痛、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 ③用于痛经,若经前腰腹痛甚、痛后1天见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不行、身无不适者,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若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 ④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可与栀子、桃仁、红花同用。 2、祛风止痛 ①用于感冒头痛,属于风寒者,可与荆芥、防风、白芷同用;属于风热者,可与菊花、薄荷同用。 ②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防风等同用。 3、行气开郁

川芎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川芎嗪的药理作用与检测进展 川芎嗪(Tetram ethylpyrazine,TMP),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是从中药川芎的根中的提取的生物碱,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川芎辛香行散,温通血脉,上行头颠,下走血海,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临床上川芎嗪被广泛地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肢体血管性疾病,部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疾病。 川芎嗪具有多种生物和药理活性,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广泛重视,进而引发了大量科学研究,现就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其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川芎嗪的药理作用: 1 川芎嗪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1.1 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川芎嗪不仅阻滞细胞外钙经钙通道进入细胞,而且也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储存钙释放,防止钙超载所致水解酶的激活及超氧阴离子的生成,稳定心肌细胞,从而稳定心肌电生理特征。川芎嗪能提高机体内源性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抑制丙二醛(MDA)的生成,从而抑制白细胞呼吸爆发全过程和抑制高钙催化黄嘌呤的转化过程,提高了心肌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物对心肌细胞膜的损伤,维持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及通透性[1]。 1.2 对缺血-再灌注大脑损伤的作用川芎嗪对脑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及脑梗死损伤都具有保护作用阮琴[2]观察川芎嗪和川芎挥发油对小鼠全脑缺血30min 及再灌注60min后SOD活性、LDH活性、MDA含量的影响,发现服用川芎嗪,能显著提高脑组织LDH活性;灌服川芎嗪和川芎挥发油,可显著降低MDA含量以及可显著提高SOD活性,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防治脑缺血性损伤。Cheng 等[3]发现川芎嗪的神经保护作用为改善缺血-再灌注大脑损伤并降低其风险提供良好的途径,这可能由于其激活HIF-1α和TNF-α,并抑制细胞凋零,从而减小缺血-再灌注大脑损伤梗塞区。 1.3 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川芎嗪对血小板体内外聚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全血高切比黏度、低切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

当归的药理功能

.
中文名 当归
当归
基本信息
外文名
Chinese Angelica
拉丁学名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分布区域 生于高寒多雨山区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伞形目 Apiales

伞形科 Apiales

当归属 Angelica

当归 A. sinensis
别名
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 功能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
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便。
金当归、涵归尾、土当归
多年生草本。茎带紫色。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卵形,2~3 回三出或羽状全裂,最
终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3 浅裂,叶脉及边缘有白色细毛;叶柄有大叶鞘;茎
上部叶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伞幅 9~13;小总苞片 2~4;花梗 12~36,密
生细柔毛;花白色。双悬果椭圆形,侧棱有翅。花果期 7~9 月。生于高寒多雨
山区。主产甘肃、云南、四川;多栽培。
主要化学成分
1.1 挥发油 挥发油是当归的重要组成成分,含量约为 0.4%,包括中性油, 酚性油和酸性油三种。
主要成分:
A.中性油成分,含量最高,约占总油的 88%,主要有藁本内酯、川芎内酯、 亚丁基苯酞、当归酮、新当归内酯、松柏醇阿魏酸酯、邻羧基苯正戊酮、佛手柑 内酯等约 19 种
B.酚性油成分主要有对甲基苯甲醇、5-甲氧基-2,3-二甲苯酚、苯酚、 邻甲苯酚、对甲苯酚、愈创木酚、2,3-二甲苯酚、对乙苯酚、间乙苯酚、4- 乙基间苯二酚、2,4-二羟基苯乙酮、香荇芥酚、异丁香酚、香草醛等。
C.酸性油成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壬二酸二甲酯、癸二酸二甲酯、樟脑酸二 甲酯、邻羧基苯正戊酮等。
当归挥发油药理作用的研究:
1.对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当归含有兴奋和抑制子宫平滑肌两种 成分,具“双向性”作用,其抑制成分主要为挥发油,且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最
.

川芎功效作用有哪些

川芎功效作用有哪些 药是医治疾病极好的选择,特别是对不一样疾病在药物的挑选上,区别也是非常大的,那那药物的品类繁多,依据药物的药性施行挑选疾病医治,可以让疾病得到极好的改善,因此药物的挑选必须要正确的施行,川芎是医治心血管疾病非常好之选,那么,川芎功效作用是什么呢? 对川芎的作用与功效也是有着很多方面,所以选择它的时候,也是需要对它进行一些了解,这样使用的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其他问题,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对它有更多认识。 川芎的作用与功效: 1、活血行气:①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 区压痛频繁发作者,可与红花、丹参、降香、赤芍同用,冠心2号方。②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牡丹皮、当归等同用;月经后期,1~2个月1次,经行时腰腹痛、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③用于痛经,若经前腰腹痛甚、痛后1天见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不行、身无不适者,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若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④用于

跌打损伤、局部肿痛,可与栀子、桃仁、红花同用。 2、祛风止痛:①用于感冒头痛,属于风寒者,可与荆芥、防风、白芷同用;属于风热者,可与菊花、薄荷同用。②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防风等同用。 3、行气开郁:①用于胆囊炎之上腹胁肋胀痛,可与柴胡、黄芩等同用。②用于胃炎之上腹胀痛、吐酸烧心等证,可与蒲公英、木香等同用。 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介绍,相信现在大家对于川芎的作用与功效也有着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了吧,那么挑选川芎医治疾病,也是有着诸多方面,从人的身体各个方面上,川芎都是能够进行改善的,让人身体体质更强更好,对于改善人的身体各方面不好机能,有着极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