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

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
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

《数学分析》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

(一)考核知识点

1.实数集的性质

2.确界定义和确界原理

3.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分段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

4. 具有某些特性的函数

(二)考核要求

1. 实数集的性质

(1)熟练掌握:(i)实数及其性质;(ii)绝对值与不等式.

(2)深刻理解:(i)实数有序性,大小关系的传递性,稠密性,

阿基米德性,实数集对四则运算的封闭性以及实

数集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ii)绝对

值的定义及性质.

(3)简单应用:(i)会比较实数的大小,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

的解;(ii)会利用绝对值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

式.

(4)综合应用:会利用实数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性质证明有关的不

等式,会解简单的不等式.

2. 确界定义和确界原理

(1)熟练掌握:(i)区间与邻域;(ii)有界集、无界集与确界

原理.

(2)深刻理解:(i)区间与邻域的定义及表示法;(ii)确界的

定义及确界原理.

(3)简单应用: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证明数集的有界性,求

数集的上、下确界.

(4)综合应用:会用确界的定义证明某个实数是某数集的上确界

(或下确界),证明某数集无界.

3. 函数的概念

(1)熟练掌握:(i)函数的定义;(ii)函数的表示法;(iii)

函数的四则运算;(iv)复合函数;(v)反函

数;(vi)初等函数.

(2)深刻理解:(i)函数概念的两大要素;(ii)分段函数,掌

握整数部分函数,小数部分函数,符号函数,狄

利克雷和黎曼函数;(iii)函数能够进行四则运

算的条件;(iv)复合函数中内函数的值域与外

函数的定义域的关系;(v)反函数存在的条件.

(3)简单应用: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比较几个函数的大小,

会求分段函数和复合函数的表达式,能熟练地描

绘六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

(4)综合应用:作简单的复合函数的图像,求函数的反函数,证

明有关的不等式,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

系.

4. 具有某些特性的函数

(1)熟练掌握:(i)有界函数;(ii)单调函数;(iii)奇函数

和偶函数;(iv)周期函数.

(2)深刻理解:(i)有界函数和无界函数的定义;(ii)单调函

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的性质;(iii)奇函数和偶函

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的性质;(iv)周期函数的定

义及其图像的性质..

(3)简单应用:(i)会求函数的上下界,判断无界函数;(ii)

判断函数的单调性;(iii)判断周期函数;(iv)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4)综合应用:利用函数的各种特性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第二章数列极限

(一) 考核知识点

1.数列极限的定义

2.收敛数列的性质

3.数列极限存在的条件

(二) 考核要求

1. 数列极限的定义

ε定义,数(1)熟练掌握:数列的敛散性概念,数列极限的N

-

列极限的几何意义.

ε定义”的逻辑结构,深刻理(2)深刻理解:数列极限的“N

-

ε定义”

解ε的任意性,N的相应性;用“N

-

ε定义”的

证明数列的极限的表述方法;“N

-

否定说法.

(3)简单应用:能够通过观察法初步判断数列的敛散性.

ε语言”证明数列的极限存在.

(4)综合应用:会用“N

-

2. 收敛数列的性质

(1)熟练掌握:数列极限的唯一性,有界性,收敛数列的保号

性,保不等式性,迫敛性,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

法则,数列子列的概念.

(2)深刻理解:收敛数列诸性质的证明.

(3)简单应用:运用收敛数列的四则运算法则计算数列的极限.

(4)综合应用:运用数列极限的唯一性,收敛数列的有界性、

保号性,数列极限的迫敛性等证明数列的各种性

质,判断发散数列.

3.数列极限存在的条件

(1)熟练掌握:(i)单调有界原理;(ii)柯西收敛准则.

(2)深刻理解: 单调有界原理和柯西收敛准则的实质及其否定

命题.

(3)简单应用:会用单调有界原理证明某些极限的存在性.

(4)综合应用:会用单调有界原理和柯西收敛准则证明某些极

限问题,会用柯西收敛准则的否定命题证明数列

发散.

第三章 函数极限

(一) 考核知识点

1.函数极限的定义

2.函数极限的性质

3.函数极限存在的条件

4.两个重要的极限

5.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

(二) 考核要求

1.函数极限的定义

(1)熟练掌握:(i )∞→x 时函数极限的定义;(ii )0x x →时

函数极限的定义.

(2)深刻理解:(i )A x f x =∞

→)(lim 的“X -ε定义”的逻辑结构,深刻理解ε的任意性,X 的相应性;用“X

-ε定义”证明函数极限的表述方法;“X -ε定义”

的否定说法.(ii )A x f x x =→)(lim 0

的“δε-定义”的逻辑结构,深刻理解ε的任意性,δ的相应性;

用“δε-定义”证明函数极限的表述方法;单

侧极限和极限A x f x x =→)(lim 0

存在的充要条件;“δε-定义”的否定说法.

(3)简单应用: 会用“A x f x =∞

→)(lim 的X -ε定义”和“A x f x x =→)(lim 0

的δε-定义”证明简单函数的极限.

(4)综合应用: 会用“A x f x =∞→)(lim 的X -ε定义”和“A x f x x =→)(lim 0

的δε-定义”等分析语言证明一般的函数极限问

题;用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证明极限不存在.

2.函数极限的性质

(1)熟练掌握:函数极限的唯一性,有极限的函数的局部有界性、

局部保号性、保不等式性,函数极限的迫敛性,

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2)深刻理解:函数极限诸性质的证明.

(3)简单应用:运用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计算函数的极限.

(4)综合应用:运用函数极限的唯一性,局部有界性、局部保号

性,函数极限的迫敛性等证明函数的各种性质.

3.函数极限存在的条件

(1)熟练掌握:(i )归结原则;(ii )柯西收敛准则.

(2)深刻理解:归结原则和柯西收敛准则的实质.

(3)简单应用:会用归结原则证明函数的极限不存在,用柯西收

敛准则证明函数极限存在.

(4)综合应用:用柯西收敛准则的否定命题证明函数极限不存在.

4.两个重要的极限

(1)熟练掌握:1sin lim 0=→x x x ,e x x

x =??? ??+∞→11lim . (2)深刻理解:两个重要极限的证明.

(3)简单应用: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4)综合应用:综合利用归结原则和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5.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1)熟练掌握:无穷小量,无穷大量.

(2)深刻理解: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性质和关系,无穷小量的

比较.

(3)简单应用: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用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求

极限.

(4)综合应用: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第四章 函数的连续性

(一)考核知识点

1.连续性概念

2.连续函数的性质

3.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二)考核要求

1. 连续性概念

(1)熟练掌握:函数在一点的连续性,区间上的连续函数,间断

点及其分类.

(2)深刻理解:函数在一点左、右连续的概念,函数在一点的连

续的充要条件.

(3)简单应用:用定义证明函数在一点连续.

(4)综合应用:利用函数在一点的连续的充要条件证明函数在一

点连续.

2.连续函数的性质

(1)熟练掌握:连续函数的局部性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基本

性质,反函数的连续性,复合函数的连续性.

(2)深刻理解:一致连续性.

(3)简单应用:用连续函数求极限.

(4)综合应用:证明函数的一致连续性,利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

的基本性质论证某些问题.

3.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1)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2)深刻理解:初等函数在其定义的区间内连续.

(3)简单应用:证明基本初等函数在定义域内连续,判断初等函

数间断点的类型.

(4)综合应用:证明一般初等函数在定义域内连续,判断分段函

数间断点的类型.

第五章导数与微分

(一)考核知识点

1.导数的概念

2.求导法则

3.参变量函数的导数

4.高阶导数

5.微分

(二)考核要求

1.导数的概念

(1)熟练掌握:导数的定义,导函数.

(2)深刻理解:函数在一点的变化率,左、右导数,导数的几何

意义,导函数的介值性,函数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3)简单应用:会求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确定曲线切线的斜率,

求函数的稳定点.

(4)综合应用:求分段函数的导数,运用导数概念证明曲线的某

些几何性质.

2.求导法则

(1)熟练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反函数的导数,复合导数的导

数,基本求导法则与公式.

(2)深刻理解:导数的四则运算、反函数的导数、复合导数的导

数、基本求导法则与公式的证明.

(3)简单应用:会用各种求导法则计算初等函数的导数.

(4)综合应用:综合运用各种求导法则计算函数的导数.

3.参变量函数的导数

(1)熟练掌握:参变量函数的导数的定义.

(2)深刻理解:参变量函数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3)简单应用:会求参变量函数所确定函数的导数.

(4)综合应用:利用参变量函数的导数证明曲线的某些几何性质.

4.高阶导数

(1)熟练掌握:高阶导数的定义.

(2)深刻理解:高阶导函数的概念.

(3)简单应用:高阶导数的计算.

(4)综合应用:利用莱布尼茨公式计算高阶导数,计算参变量函

数的高阶导数.

5.微分

(1)熟练掌握:微分概念.

(2)深刻理解:微分的几何意义,导数与微分的关系,一阶微分

形式的不变性.

(3)简单应用:微分的计算.

(4)综合应用:高阶微分的计算,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六章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一)考核知识点

1.拉格朗日定理和函数单调性

2.柯西中值定理和不定式极限

3.泰勒公式

4.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5.函数的凸性与拐点,函数图像的讨论

(二)考核要求

1.拉格朗日定理和函数单调性

(1)熟练掌握: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函数单调性.

(2)深刻理解:罗尔中值定理和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条件与结论、

证明方法,它们的几何意义.

(3)简单应用:判断函数是否满足罗尔中值定理和拉格朗日中值

定理,会求简单函数的中值点.

(4)综合应用: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利用拉

格朗日中值定理和函数的单调性,证明某些恒等

式和不等式.

2. 柯西中值定理和不定式极限

(1)熟练掌握:柯西中值定理,不定式的极限.

(2)深刻理解:柯西中值定理的证明方法,求不定式极限的方法.

(3)简单应用:求不定式的极限.

(4)综合应用:用柯西中值定理证明某些带中值的等式.

3. 泰勒公式

(1)熟练掌握:泰勒定理,泰勒公式,麦克劳林公式.

(2)深刻理解:泰勒定理的实质,泰勒公式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的关系.

(3)简单应用:利用泰勒定理展开六种函数的麦克劳林公式,余

项估计.

(4)综合应用:利用泰勒公式和等价无穷小变换计算极限,泰勒

公式在近似计算上的应用.

4. 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小〕值

(1)熟练掌握:函数的极值与最值,取极值的必要条件,驻点.

(2)深刻理解:判断极值的两个充分条件.

(3)简单应用:会求函数极值与最值.

(4)综合应用:证明某些不等式,解决求最值的应用问题.

5. 函数的凸性与拐点,函数图像的讨论

(1)熟练掌握:函数图像的凸性与拐点,函数图像的性态.

(2)深刻理解:凸函数,函数为凸函数的充要条件,曲线的渐近

线.

(3)简单应用:判断函数图像的凸性与拐点,渐近线的求法,函

数图像的性态的讨论,简单函数图像的描绘.

(4)综合应用:利用函数的凸性证明不等式.

第七章实数的完备性

(一)考核知识点

1.关于实数集完备性的基本定理

2.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证明

(二)考核要求

1.关于实数集完备性的基本定理

(1)熟练掌握:实数集完备性的意义,实数集完备性的几个基本

定理.

(2)深刻理解:区间套定理、柯西收敛准则、聚点定理、有限覆

盖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它们的证明方法,理解有

理数集不满足完备性定理的原因

(3)简单应用:会求数集的聚点、确界.

(4)综合应用:实数集完备性的几个基本定理的等价性证明.

2.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证明

(1)熟练掌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有界性,有最大、最小值性,

介值性和一致连续性.

(2)深刻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证明思路和方法.

第八章不定积分

(一)考核知识点

1.不定积分概念与基本积分公式

2.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3.有理函数和可化为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

(二)考核要求

1.不定积分概念与基本积分公式

(1)熟练掌握:原函数、不定积分及二者的区别,基本积分表.

(2)深刻理解:原函数与导数的关系,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不

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3)简单应用:会求简单初等函数的不定积分.

(4)综合应用:根据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求曲线方程.

2.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1)熟练掌握: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

(2)深刻理解:换元积分法与复合函数求导法则的关系,分部积

分法与乘积求导法的关系.

(3)简单应用:会用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计算简单函数的不

定积分.

(4)综合应用:综合运用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计算某些函数

的不定积分,证明某些递推公式.

3.有理函数和可化为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

(1)熟练掌握: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某些无理函数的不

定积分.

(2)深刻理解:以上各种不定积分的计算步骤.

(3)应用:会算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某些无理函数的不

定积分.

第九章定积分

(一)考核知识点

1.定积分概念和性质

2.可积条件

3.微积分学基本定理·定积分的计算

(二)考核要求

1.定积分概念和性质

(1)熟练掌握:定积分的实际背景,黎曼和,定积分的性质.

(2)深刻理解:构造积分和的方法,定积分及其性质的几何意义.

(3)简单应用:用定积分定义计算简单函数的定积分,利用定积

分的性质比较积分的大小,估计积分值.

(4)综合应用:用定积分定义计算某些复杂和式的极限,利用定

积分的性质证明不等式,论证函数的某些性质.

2.可积条件

(1)熟练掌握:可积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可积函数类.

(2)深刻理解:达布和,可积准则及其证明方法.

(3)简单应用:判断函数的可积性.

(4)综合应用:论证可积函数的某些性质.

3.微积分学基本定理和定积分的计算

(1)熟练掌握:变限定积分所确定的函数及其性质,微积分学基

本定理.

(2)深刻理解:微积分学基本定理的实质,原函数的存在性.

(3)简单应用: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计算定积分,用换元积

分法与分部积分法计算定积分.

(4)综合应用: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计算定积分.

第十章定积分的应用

(一)考核知识点:

平面图形的面积,由平行截面面积求体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

曲面的面积

(二)考核要求

1.熟练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

2.深刻理解:定积分的应用的实质—微元法.

3.应用: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由平行截面面积求体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曲面的面积.

第十一章反常积分

(一)考核知识点

1.反常积分概念

2.无穷积分的性质与收敛判别

3.瑕积分的性质与收敛判别

(二)考核要求

1.反常积分概念

(1)熟练掌握:两类反常积分的定义.

(2)深刻理解:反常积分即变限定积分的极限.

2.无穷积分的性质与收敛判别

(1)熟练掌握:无穷积分的性质,条件收敛,绝对收敛.

(2)深刻理解:比较判别法,狄利克雷判别法,阿贝尔判别法.

(3)简单应用:计算无穷积分,判别无穷积分的收敛性.

(4)综合应用:运用无穷积分的性质和判别法论证某些问题.

3.瑕积分的性质与收敛判别

(1)熟练掌握:瑕积分的性质,条件收敛,绝对收敛.

(2)深刻理解:比较判别法.

(3)简单应用:计算,瑕积分,判别瑕积分的收敛性.

(4)综合应用:运用瑕积分的性质和判别法论证某些问题.

第十二章数项级数

(一)考核知识点

1.级数的收敛性

2.正项级数和一般项级数

(二)考核要求

1. 级数的收敛性

(1)熟练掌握:数项级数的定义.

(2)深刻理解:级数收敛、发散的概念,收敛级数的性质,级数

收敛的柯西准则.

(3)简单应用:判断级数的收敛和发散.

(4)综合应用:应用柯西准则讨论级数的敛散性.

2.正项级数

(1)熟练掌握:正项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正项级数的比较原则.

(2)深刻理解:正项级数收敛比式判别法,根式判别法和积分判

别法.

(3)简单应用:判别正项级数的收敛性.

(4)综合应用:运用正项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比较原则和几个

判别法等论证一些问题.

3.一般项级数

(1)熟练掌握:交错级数的概念,条件收敛与绝对收敛的概念及

关系,莱布尼茨判别法.

(2)深刻理解:绝对收敛级数的性质,狄利克雷判别法,阿贝尔

判别法.

(3)应用:判别一般项级数的收敛性.

第十三章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

(一)考核知识点

1.一致收敛性

2.一致收敛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的性质

(二)考核要求

1.一致收敛性

(1)熟练掌握: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的定义,一致

收敛的充要条件.

(2)深刻理解:一致收敛定义的否定叙述,一致收敛的柯西准则,

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性的判别法

(3)应用:会用一致收敛性的定义或判别法判别函数列的一致收

敛性,用M判别法,狄利克雷判别法,阿贝尔判别法

判别一些函数级数的一致收敛性.

2.一致收敛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的性质

(1)熟练掌握:一致收敛函数列的极限函数与函数项级数的和函

数.

(2)深刻理解:连续性,可积性,可微性定理.

(3)简单应用:由定理讨论函数项级数的和函数的连续性,可积

性,可微性.

(4)综合应用:由定理证明和函数的分析性质,计算函数项级数

的积分.

第十四章幂级数

(一)考核知识点

1.幂级数

2.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二)考核要求

1.幂级数

(1)熟练掌握:幂级数的定义.

(2)深刻理解:幂级数的性质.

(3)应用:幂级数的计算,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域.

2.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1)熟练掌握:泰勒级数定义.

(2)深刻理解:泰勒级数和麦克劳林级数.

(3)简单应用:六个常用的初等函数的麦克劳林级数.

(4)综合应用:把一些简单的函数展成泰勒级数或麦克劳林级数.第十六章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一)考核知识点

1.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

2.二元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

(二)考核要求

1.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

(1)熟练掌握:二元函数和二元函数极限的定义.弄清二重极限

与累次极限的区别极其联系.

(2)深刻理解:平面点集的一些概念:邻域、内点、界点、聚点、

开区域、闭区域、有界区域、无界区域等.完备性

定理.

(3)简单应用:求函数的定义域,画定义域的图形,说明何种点

集.

(4)综合应用:判断平面点集的性质及其平面点集的聚点与界点.

2.二元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

(1)熟练掌握:二元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的概念.

(2)深刻理解:累次极限和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

(3)简单应用:求累次极限,运用连续性定理.

(4)综合应用:会求函数的极限.讨论函数的连续性.

第十七章多元函数微分学

(一)考核知识点

1.可微性

2.复合函数微分法

3.方向导数与梯度及泰勒公式与极值问题

(二)考核要求

1.可微性

(1)熟练掌握:可微与全微分定义.可微性几何意义及应用.

(2)深刻理解:可微性条件.

(3)简单应用:可微性充分条件.

(4)综合应用:求函数的导数.

2.复合函数微分法

(1)熟练掌握:复合函数的有关定义.

(2)深刻理解:复合函数的全微分

(3)简单应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4)综合应用:求函数的偏导数或导数.

3.方向导数与梯度及泰勒公式与极值问题

(1)熟练掌握:方向导数与梯度的定义.

(2)深刻理解:中值定理和极值充分条件.

(3)简单应用:熟练计算偏导数和高阶偏导数.

(4)综合应用:运用泰勒公式解决极值问题.

第十八章隐函数定理及其应用

(一)考核知识点

1.隐函数及隐函数组

2.几何应用和条件极值

(二)考核要求

1.隐函数及隐函数组

(1)熟练掌握:隐函数及隐函数组的概念,反函数组与坐标变换.

(2)深刻理解:隐函数定理和隐函数组的定理.

(3)简单应用:隐函数存在性的条件分析.

(4)综合应用:对隐函数求导.

2.几何应用和条件极值

(1)熟练掌握:平面曲线、空间曲线的切线于法平面,曲面的切

平面与法线.

(2)深刻理解:条件极值.

(3)简单应用:拉格朗日函数.

(4)综合应用:应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函数的条件极值.

第十九章含参量积分

(一)考核知识点

1.含参量正常积分

2.含参量反常积分

(二)考核要求

1. 含参量正常积分

(1)熟练掌握:含参量积分的定义.

(2)深刻理解:含参量积分的连续性、可微性、可积性.

(3)简单应用:累次积分.

(4)综合应用:求函数的积分.

2. 含参量反常积分

(1)熟练掌握:含参量反常积分的定义.

(2)深刻理解:含参量反常积分的性质.

(3)简单应用:一致收敛及其判别法.

(4)综合应用:证明一致收敛性.

第二十章曲线积分

(一)考核知识点

1.第一型曲线积分

2.第二型曲线积分

(二)考核要求

1. 第一型曲线积分

(1)熟练掌握:第一型曲线积分的定义.

(2)深刻理解:第一型曲线积分的性质.

(3)应用:第一型曲线积分的计算.

2. 第二型曲线积分

(1)熟练掌握:第二型曲线积分的定义.

(2)深刻理解:第二型曲线积分的性质,第二型曲线积分与第一

型曲线积分的关系.

(3)应用:第二型曲线积分的计算.

第二十一章重积分

(一)考核知识点

1.二重积分的概念及直角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

2.格林公式?曲线积分与路线的无关性

3.二重积分的变量变换与三重积分

4.重积分的应用

(二)考核要求

1.二重积分的概念及直角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

(1)熟练掌握:二重积分的概念极其存在性,平面图形的存在性.

(2)深刻理解:二重积分的性质.二元函数的可积性定理.

(3)简单应用:直角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

(4)综合应用:计算二重积分及二重积分所围的区域.

2. 格林公式?曲线积分与路线的无关性

(1)熟练掌握:连通区域的概念,

(2)深刻理解:格林公式,积分与路线的无关性定理.

(3)简单应用:验证积分与路线无关并会求积分.

(4)综合应用:应用格林公式计算曲线积分.

3.二重积分的变量变换与三重积分

(1)熟练掌握:三重积分的概念.

(2)深刻理解:二重积分的可积函数类与性质,二重积分的变量

变换公式与化三重积分为累次积分.

(3)简单应用:用极坐标计算二重积分,会三重积分换元法.

(4)综合应用:对积分进行极坐标变换并计算二重积分.计算三重

积分及累次积分.

第二十二章曲面积分

(一)考核知识点

1.第一型曲面积分和第二型曲面积分

2.高斯公式与托克斯公式

(二)考核要求

1.第一型曲面积分和第二型曲面积分

(1)熟练掌握:第一型曲面积分和第二型曲面积分的定义及二者

之间的关系.

(2)深刻理解:第一型曲面积分和第二型曲面积分的物理背景.

(3)应用:第一型曲面积分和第二型曲面积分的计算.

2.高斯公式与托克斯公式

(1)熟练掌握:高斯公式和斯托克斯公式的物理意义.

(2)深刻理解:高斯公式和斯托克斯公式及其证明过程.

(3)应用:用高斯公式和斯托克斯公式计算曲面积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概念》高考分类练习题及解析

(人教版)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高考分类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广东】已知{}213|||,|6,22A x x B x x x ? ? =+ >=+≤???? 则A B = A.[)(]3,21,2-- B.(]()3,21,--+∞ C. (] [)3,21,2-- D .(](],31,2-∞- 2.【江苏】设集合P={1,2,3,4},Q={R x x x ∈≤,2},则P ∩Q 等于 A .{1,2} B .{3,4} C .{1} D . {-2,-1,0,1,2} 3.【江苏】 设函数)(1)(R x x x x f ∈+- =,区间M=[a ,b](a

C. D. 7.【福建文】设集合U={1,2,3,4,5},A={1,3,5},B={2,3,5},则 )(B A C U 等于 A .{1,2,4} B .{4} C .{3,5} D .φ 8.【湖北理】已知)(,11)11(22x f x x x x f 则+-=+-的解析式可取为 A . 2 1x x + B .2 12x x +- C . 2 12x x + D .2 1x x +- 9.【湖北理】设集合044|{},01|{2 <-+∈=<<-=mx mx R m Q m m P 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A .P Q B .Q P C .P=Q D .P Q= 10.【湖北文】设B A Q x x x B N k k x x A ?∈≤=∈+==则},,6|{),,15|{等于 A .{1,4} B .{1,6} C .{4,6} D .{1,4,6} 11.【湖北文】已知4 254)(,252-+-=≥x x x x f x 则有 A .最大值45 B .最小值4 5 C .最大值1 D .最小值1 12.【湖南文】函数)1 1lg(x y -= 的定义域为 A .{}0|x x C .{}10|<<或x x 13.【湖南文】若f(x)=-x 2+2ax 与1 )(+=x a x g 在区间[1,2]上都是减函数,则a 的值范围是 A .)1,0()0,1(?- B .]1,0()0,1(?- C .(0,1) D .]1,0( 14.【湖南文】若函数f(x)=x 2+b x +c 的图象的顶点在第四象限,则函数f /(x)的图象是 15.【湖南文】设集合U={(x ,y)|x ∈R,y ∈R}, A={(x ,y)|2x -y+m>0}, B={(x ,y)|x +y-n ≤0}, 那么点P (2,3))(B C A U ?∈的充要条件是 A .5,1<->n m B .5,1<-->n m D .5,1>-

授课章节: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doc

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 §1.1实数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实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1) 了解实数的有序性、稠密性和封闭性; (2)牢记并熟练运用实数绝对值的有关性质以及几个常见的不等式. 教学难点:实数集的概念及 其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部分内容自学) 教学过程: 一、 实数及其性质 :叹嘗纟(阳为整数且q 主0)或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负分数,p 无理数:用无限不循环小数表示. R = {x\兀为实数} --全体实数的集合? 问题:有理数,无理数的表示不统一,这对统一讨论实数是不利的.为以下讨论的需要, 我们把“有限小数”(包括整数)也表示为“无限小数”.为此作如下规定: 对 于正有 限 小 数x = a n .其中0 b {}或存在非负整数/,使得cik=b k ,k = \,2, ,/,而%>$+】,则称尢大于y 或y 小 Tx,分别记为x 〉y 或)YX .对丁?负实数x 、y,若按上述规定分别有-x = -y 或-兀>-厂 则 有理数 (-)实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概念》之《函数的基本性质》练习题与解答

人教新课标数学必修Ⅰ 1.3函数的基本性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 ( ) A .函数的单调区间可以是函数的定义域 B .函数的多个单调增区间的并集也是其单调增区间 C .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定义域定关于原点对称 D .关于原点对称的图象一定是奇函数的图象 2.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 ) A . 1=y B . 21+-= x x y C .122 ---=x x y D .2 1x y += 3.函数c bx x y ++=2 ))1,((-∞∈x 是单调函数时,b 的取值范围 ( ) A .2-≥b B .2-≤b C .2->b D . 2- C . )()(21x f x f = D .无法确定 7.函数 )(x f 在区间]3,2[-是增函数,则)5(+=x f y 的递增区间是( )

A .]8,3[ B . ]2,7[-- C .]5,0[ D .]3,2[- 8.函数b x k y ++=)12(在实数集上是增函数,则 ( ) A .21->k B .2 1-b D .0>b 9.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 )(x f ,满足)()1(x f x f -=+,且在区间]0,1[-上为递增,则 ( ) A .)2()2()3(f f f << B .)2()3()2(f f f << C .)2()2()3(f f f << D .)3()2()2(f f f << 10.已知)(x f 在实数集上是减函数,若0≤+b a ,则下列正确的是 ( ) A .)]()([)()(b f a f b f a f +-≤+ B . )()()()(b f a f b f a f -+-≤+ C . )]()([)()(b f a f b f a f +-≥+ D . )()()()(b f a f b f a f -+-≥+ 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6分,共24分). 11.函数 )(x f 在R 上为奇函数,且0,1)(>+=x x x f ,则当0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龙港高中林长豪 课题:§1.1 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集合相等的含义;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引例1:(数学家和牧民的故事)牧民非常喜欢数学,但不知道集合是什么,于是他请教一位数学家.集合是不定义的概念,数学家很难回答牧民的问题.有一天他来到牧场,看到牧民正把羊往羊圈里赶,等到牧民把全部羊赶入羊圈关好门.数学家灵机一动,高兴地告诉牧民:“你看这就是集合!” 2:军训时当教官一声口令:“高一(14)班同学到操场集合”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 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思考1: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举例)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实数集与函数.

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 §1.1实数 授课章节: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1.1 实数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实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1)理解并熟练运用实数的有序性、稠密性和封闭性; (2)牢记并熟练运用实数绝对值的有关性质以及几个常见的不等式.(它们是分析论证的重要工具) 教学难点:实数集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部分内容自学) 教学过程: 引言 上节课中,我们与大家共同探讨了《分析》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等话题.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基本按照教材顺序给大家介绍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首先,从大家都较为熟悉的实数和函数开始. 问题: 为什么从“实数”开始. 答:《数学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函数,但这里的“函数”是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复变函数》研究的是定义在复数集上的函数).为此,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实数的有关性质. 一、 实数及其性质 (一) 实数(,q p q p ??≠?? ???? 正分数,有理数为整数且q 0)或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负分数,无理数:用无限不循环小数表示. {}|R x x =--为实数全体实数的集合. 问题: 有理数,无理数的表示不统一,这对统一讨论实数是不利的.为以下讨论的需要,我们把“有限小数”(包括整数)也表示为“无限小数”.为此作如下规定: 对于正有限小数01 ,n x a a a =其中009,1,2,,,0,i n a i n a a ≤≤=≠为非负整数,记 0119999n x a a a -=;对于正整数0,x a =则记0(1).9999 x a =-;对于负有限小数(包括负整 数)y ,则先将y -表示为无限小数,现在所得的小数之前加负号.0= 0.0000

实数集与函数解读

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 习题 §1实数 1、 设a 为有理数,x 为无理数。证明: (1)a+ x 是无理数;(2)当a ≠0时,ax 是无理数。 2、 试在数轴上表示出下列不等式的解: (1)x (2x -1)>0;(2)|x-1|<|x-3|;(3)1-x -12-x ≥23-x 。 3、 设a 、b ∈R 。证明:若对任何正数ε有|a-b|<ε,则a = b 。 4、 设x ≠0,证明|x+x 1|≥2,并说明其中等号何时成立。 5、 证明:对任何x ∈R 有(1)|x-1|+|x-2|≥1;(2)|x-1|+|x-2|+|x-3|≥2。 6、 设a 、b 、c ∈+R (+R 表示全体正实数的集合)。证明 |22b a +-22c a +|≤|b-c|。 你能说明此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吗? 7、 设x>0,b>0,a ≠b 。证明x b x a ++介于1与b a 之间。 8、 设p 为正整数。证明:若p 不是完全平方数,则p 是无理数。 9、 设a 、b 为给定实数。试用不等式符号(不用绝对值符号)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 (1)|x-a|<|x-b|;(2)|x-a|< x-b ;(3)|2x -a|0(a ,b ,c 为常数,且a

Aldmin《数学分析》3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2数集和确界原理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授课章节: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2数集和确界原理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确界原理,建立起实数确界的清晰概念。 教学要求:(1)掌握邻域的概念;(2)理解实数确界的定义及确界原理,并在有关命题的证明中正确地加 以运用。 教学重点:确界的概念及其有关性质(确界原理)。 教学难点:确界的定义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 教学程序:先通过练习形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以检验学习效果,此后导入新课。 引言 上节课中我们对数学分析研究的关键问题作了简要讨论;此后又让大家自学了第一章 §1实数的相关内容。下面,我们先来检验一下自学的效果如何! 1.证明:对任何x R ∈有(1)|1||2|1x x -+-≥;(2)|1||2||3|2x x x -+-+-≥. 2.证明:||||||x y x y -≤-. 3.设,a b R ∈,证明:若对任何正数ε有a b ε+<,则a b ≤. 4.设,,x y R x y ∈>,证明:存在有理数r 满足y r x <<. [引申]:①由题1可联想到什么样的结论呢?这样思考是做科研时的经常的思路之一。而不要做完就完了!而要多想想,能否具体问题引出一般的结论:一般的方法?②由上述几个小题可以体会出“大学数学”习题与中学的不同;理论性强,概念性强,推理有理有据,而非凭空想象;③课后未布置作业的习题要尽可能多做,以加深理解,语言应用。提请注意这种差别,尽快掌握本门课程的术语和工具(至此,复习告一段落)。 本节主要内容: 1.先定义实数集R中的两类主要的数集——区间邻域;2.讨论有界集与无界集;3.由有界集的界引出确界定义及确界存在性定理(确界原理)。 一 区间与邻域 1.区间(用来表示变量的变化范围) 设,a b R ∈且a b <。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练习题三套含答案

集合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集合},{b a 的子集有() A .2个B .3个 C .4个 D .5个 2. 设集合{}|43A x x =-<<,{}|2B x x =≤,则A B =() A .(4,3)- B .(4,2]- C .(,2]-∞ D .(,3)-∞ 3.已知()5412 -+=-x x x f ,则()x f 的表达式是() A .x x 62+ B .782++x x C .322-+x x D .1062-+x x 4.定义集合运算:{} ,,A B z z xy x A y B *==∈∈.设{}1,2A =,{}0,2B =,则集合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A .0 B .2 C .3 D .6 5.下列四个函数:①3y x =-;②211y x =+;③2 210y x x =+-;④(0) 1(0)x x y x x ?-≤?=?- >??. 其中值域为R 的函数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 已知函数212x y x ?+=?-?(0) (0)x x ≤>,使函数值为5的x 的值是() A .-2 B .2或52- C . 2或-2 D .2或-2或52 - 7.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为[0,∞)的函数是() A .x y = B .22x y -= C .13+=x y D .2)1(-=x y 8.若R y x ∈,,且)()()(y f x f y x f +=+,则函数)(x f () A .0)0(=f 且)(x f 为奇函数 B .0)0(=f 且)(x f 为偶函数 C .)(x f 为增函数且为奇函数 D .)(x f 为增函数且为偶函数 9

集合与函数专题复习

集合与函数专题复习 题型一:集合交、并、补与包含关系 1.已知集合A ={x |x >﹣2},B ={x |x ≥1},则A ∪B = ( ) A .{x |x >﹣2} B .{x |﹣2<x ≤1} C .{x |x ≤﹣2} D .{x |x ≥1} 2.已知集合A ={x ∈Z |0≤x ≤4},B ={x |log 2(x ﹣1)≤1},则A ∩B = ( ) A .{0,1} B .{2,3} C .{3} D .{0,1,2,3} 3.设集合A ={﹣1,0,1,2},集合B ={y |y =2x },则A ∩B = ( ) A .{0,1} B .{1,2} C .{0,1,2} D .(0,+∞) 4.已知集A ={1,2},B ={2,2k },若B ?A ,则实数k 的值为 ( ) A .1或2 B . C .1 D .2 5.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 +Q ={a +b /a ∈P ,b ∈Q },若P ={0,2,5},Q ={1,2,6},则P +Q 中元素的个数是( ) 6.已知A ={x /︱2x -3︱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复习课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复习课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 2 -

- 3 - §1.1 集合 【知识梳理】 一、集合的含义及其关系 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的三个性质: 、 和 ; 2.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 、 和 ; 3.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4.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 数集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其他 符号 N *N 或+N R 借助于 交、并、补符号 二、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表示关系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相等 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 B A ?且A ?B ?B A = 子集 A 中任意一元素均为B 中的元素 B A ?或A B ? 真子集 A 中任意一元素均为B 中的元素,且B 中至少有一元素不是A 的元素 A B 空集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A ?φ,φ B (φ≠B ) 三、集合的基本运算及常用性质 1.集合的运算 交 并 补

- 4 - {|,} A B x x A x B =∈∈I 且 {|,} A B x x A x B =∈∈U 或 U C A ={} x x U x A ∈?且 2.常用性质: ①B A ?,C B ?,则 ②φφ=I A ,A A =φY ; ③φ=A C A U I ;U A C A U =Y , ④ B A A B A ??=I , A B A B A ??=Y ; ⑤ A B A ?I , A B A ?Y ; ⑥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U I ⑦集合1 2 3 {,,,,}n a a a a ???的所有子集的个数为 , 所有真子集的个数为 . 【典例分析】 例1、已知全集}, 32,4 ,2{2 2-+-=a a a U 若{},2A a =,{} 5U C A =求实数a 。 例2、已知集合A ={x |x 2-3x +2=0},B ={x |x 2-mx +2=0},且A ∩B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实数集与函数

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 (10学时) §1.实数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实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1)理解并熟练运用实数的有序性、稠密性和封闭性; (2)牢记并熟练运用实数绝对值的有关性质以及几个常见的不等式.(它们是分析论证的重要工 具) 教学难点:实数集的概念及其应用. 学时安排: 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部分内容自学) 教学程序: 引言 上节课中,我们与大家共同探讨了《分析》这门旅程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等话题.从本节课开始,我 们就基本按照教材顺序给大家介绍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首先,从大家都较为熟悉的实数和函数开始. [问题] 为什么从“实数”开始. 答:《数学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函数,但这里的“函数”是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复变函数》研 究的是定义在复数集上的函数).为此,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实数的有关性质. 一 实数及其性质 1、实数(,q p q p ??≠?????? 正分数,有理数为整数且q 0)或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负分数,无理数:用无限不循环小数表示. {}|R x x =--为实数全体实数的集合. [问题] 有理数,无理数的表示不统一,这对统一讨论实数是不利的.为以下讨论的需要,我们把“有 限小数”(包括整数)也表示为“无限小数”.为此作如下规定: ;对于正整数0,x a =1).9999;对于负有限小数(包括负整数) ,则先将y -表示为无限小数,现在所得的小数之前加负号.0=0.0000 例:2.001 2.0009999→ 3 2.9999 2.001 2.009999 3 2.9999→-→--→- 利用上述规定,任何实数都可用一个确定的无限小数来表示.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此规定下,如何 比较实数的大小? 2.两实数大小的比较

数学分析教案(华东师大版)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

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 导言数学分析课程简介( 2 学时 ) 一、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简介: 1.背景: 从切线、面积、计算 sin、实数定义等问题引入. 32 2.极限 ( limit ) ——变量数学的基本运算: 3.数学分析的基本内容:数学分析以极限为基本思想和基本运算研究变实值 函数.主要研究微分(differential)和积分(integration)两种特殊的极限运算, 利用这两种运算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研究函数, 并依据这些运算引进并研究 一些非初等函数. 数学分析基本上是连续函数的微积分理论. 微积运算是高等数学的基本运算. 数学分析与微积分(calculus)的区别. 二、数学分析的形成过程: 1.孕育于古希腊时期:在我国,很早就有极限思想. 纪元前三世纪, Archimedes就有了积分思想. 2.十七世纪以前是一个漫长的酝酿时期,是微积分思想的发展、成果的积累 时期. 3.十七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微积分的创建时期. 4.十九世纪上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分析学理论的完善和重建时 期: 三、数学分析课的特点:

逻辑性很强, 很细致, 很深刻; 先难后易, 是说开头四章有一定的难度, 倘能努力学懂前四章(或前四章的), 后面的学习就会容易一些; 只要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一般是可以听得懂的, 但即便能听懂, 习题还是难以顺利完成. 这是因为数学分析技巧性很强, 只了解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不辅以相应的技巧, 是很难顺利应用理论和方法的. 论证训练是数学分析课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也是最难的内容之一. 一般懂得了证明后, 能把证明准确、严密、简练地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书写出来,似乎是更难的一件事. 因此, 理解证明的思维方式, 学习基本的证明方法, 掌握叙述和书写证明的一般语言和格式, 是数学分析教学贯穿始终的一项任务. 有鉴于此, 建议的学习方法是: 预习, 课堂上认真听讲, 必须记笔记, 但要注意以听为主, 力争在课堂上能听懂七、八成. 课后不要急于完成作业, 先认真整理笔记, 补充课堂讲授中太简或跳过的推导, 阅读教科书, 学习证明或推导的叙述和书写. 基本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后, 再去做作业. 在学习中, 要养成多想问题的习惯. 四、课堂讲授方法: 1.关于教材及参考书:这是大学与中学教学不同的地方, 本课程主要从以下教科书中取材: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玉琏傅沛仁编,数学分析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谢惠民,恽自求等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马振民,数学分析的方法与技巧选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5]林源渠,方企勤数学分析解题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本课程按[1]的逻辑顺序并在其中取材.本课程为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只介绍数学分析最基本的内容,并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带

集合与函数知识点总结

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总结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A B B ?I 并集 A B U {|,x x A ∈或 }x B ∈ (1)A A A =U (2)A A ?=U (3)A B A ?U A B B ?U B A 补集 U A e {|,}x x U x A ∈?且 1 ()U A A =? I e 2()U A A U =U e (1不等式 解集 ||(0)x a a <> {|}x a x a -<< ||(0)x a a >> |x x a <-或}x a > ||,||(0)ax b c ax b c c +<+>> 把ax b +看成一个整体,化成||x a <, ||(0)x a a >>型不等式来求解 (2判别式 24b ac ?=- 0?> 0?= 0?< 二次函 数 2(0) y ax bx c a =++>的图象 O 一元二次方程 20(0) ax bx c a ++=>的根 21,242b b ac x a -±-= (其中 12) x x < 122b x x a ==- 无实根 20(0) ax bx c a ++>>的解集 1 {|x x x <或 2} x x > {| x }2b x a ≠- R 20(0) ax bx c a ++<>的解集 12{|} x x x x << ? ? 〖1.2【1.2.1】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概念 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 ()()()U U U A B A B =I U 痧?()()() U U U A B A B =U I 痧?

数学分析1实数集与函数总练习题

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 总练习题 1、设a, b∈R,证明: (1)max{a,b}=;(2)min{a,b}=. 证:(1)当a≥b时,max{a,b}=a;==a;当a≤b时,max{a,b}=b;==b; ∴max{a,b}=. (2)当a≥b时,min{a,b}=b;==b; 当a≤b时,min{a,b}=a;==a; ∴min{a,b}=. 2、设f和g都是D上的初等函数,定义 M(x)=max{f(x),g(x)},m(x)=min{f(x),g(x)},x∈D, 试问M(x)和m(x)是否为初等函数? 解:M(x)=max{f(x),g(x)}=; m(x)=min{f(x),g(x)} =; ∵f和g都是D上的初等函数,∴M(x)和m(x)都是初等函数。 3、设函数f(x)=,求:f(-x),f(x+1),f(x)+1,f(),,f(x2),f(f(x)). 解:f(-x)==;f(x+1)==;f(x)+1===;f()===;=;f(x2)=;f(f(x))===x. 4、已知f()=x+,求f(x).

解:f(x)==. 5、利用函数y=[x]求解: (1)某系各班级推选学生代表,每5人推选1名代表,余额满3人可增选1名,写出可推选代表数y与班级学生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假设每班学生为30-50人); (2)正数x经四舍五入后得整数y,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解:(1)y=[],x=30,31,…,50. (2)y=[y+0.5],x>0. 6、已知函数y=f(x)的图象,试作下列各函数的图象: (1)y= -f(x);(2)y=f(-x);(3)y= -f(-x);(4)y=|f(x)|;(5)y=sgn f(x); (6)y=;(7)y=. 解:(1)y= -f(x)与y=f(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2)y=f(-x)与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3)y= -f(-x)与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4)当f(x)≥0时,y=|f(x)|与y=f(x)的图象相同; 当f(x)≤0时,y=|f(x)|与y=f(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5) 当f(x)> 0时,y=sgnf(x)的图象在直线y=1上; 当f(x)=0时,y=sgnf(x)的图象在直线y=0上; 当f(x)<0时,y=sgnf(x)的图象在直线y= -1上; (6)当f(x)≥0时,y=与y=f(x)的图象相同; 当f(x)≤0时,y=的图象在直线y=0上; (7)当f(x)≥0时,y=的图象在直线y=0上; 当f(x)≤0时,y=与y=f(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以f(x)=(x+1)2-1为例,如图:

数学分析 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练习题

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 一、填空题 1. 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4,0,则函数)1()1()(-++=x f x f x g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 2. 设x e x f =)(,[]21)(x x g f -=,则=)(x g _______ 3.函数 2112++-= x x y 的定义域是 ; 4.函数 x x y 1arctan 3+-= 的定义域是 ; 5.设 ? ??<+≥++=1 x , 2x 1 x , 14)(3x x x f ,则 )4(+x f = ; 6.函数 2tan 32sin 2x x y += 的周期是 ; 7.把函数 32arcsin ln x y = 分解为简单函数 ; 8.函数 1 x , 1≥-= x y 的反函数是 ; 9.函数 1+=x e y 的反函数是 ; 10.设 , cos (x), )(2)(x a e x f a x +==-?则 =)]([x f ? ; 11.212arccos x x y +=的定义域是 ,值域是 ; 12.若x x f -=11)(,则=)]([x f f ,=)]}([{x f f f ; 13.若31)1(22++=+x x x x f ,则=)(x f ; 14.设?? ???<≤<≤<≤-=31 1-10 201 2)(x x x x x f x ,则)(x f 的定义域是 ,=)0(f ,)1(f = ; 15.函数x y ln 1=的定义域是 ; 16.设)(x f y =的定义域是]1,0[,则)(2x f 的定义域是 ; 17.设函数, 1)(, ln 1)(+= +=x x g x x f 则=)]([x g f ; 18.设???<≤+<<-=20 102 sin )(2x x x x x f ,则=)2(πf ;

《数学分析》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

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课程简介 (计划课时:2时) 一、背景:从切线、面积等问题引入. 1极限 (limit) ——变量数学的基本运算. 2数学分析的基本内容:数学分析以极限作为工具来研究函数的一门学科(仅在实数范围内进行讨论).主要研究微分(differential)和积分(integration)两种特殊的极限运算,利用这两种运算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研究函数,并依据这些运算引进并研究一些非初等函数.数学分析基本上是连续函数的微积分理论. 3 数学分析的形成过程:孕育于古希腊时期:在我国很早就有极限思想.纪元前三世纪, Archimedes就有了积分思想.十七世纪以前是一个漫长的酝酿时期,是微积分思想的发展、成果的积累时期:十七世纪下半叶到十九时纪上半叶——微积分的创建时期:十九时纪上半叶到二十时纪上半叶——分析学理论的完善和重建时期. 二、数学分析课的特点: 逻辑性很强, 很细致, 很深刻; 先难后易, 是说开头四章有一定的难度, 若能努力学懂前四章(或前四章的80%),后面的学习就会容易一些; 只要在课堂上专心听讲,一般是可以听得懂的,但即便能听懂,习题还是难以顺利完成.这是因为数学分析技巧性很强,只了解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不辅以相应的技巧,是很难顺利应用理论和方法的.论证训练是数学分析课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最难的内容之一.一般懂得了证明后,能把证明准确、严密、简练地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书写出来,似乎是更难的一件事. 因此, 理解证明的思维方式,学习基本的证明方法, 掌握叙述和书写证明的一般语言和格式, 是数学分析教学贯穿始终的一项任务. 有鉴于此, 建议的学习方法是:课前要复习,做好必要的听课准备;课堂上认真听讲, 必须记笔记, 但要注意以听为主,力争在课堂上能听懂七、八成.课后不要急于完成作业, 先认真整理笔记, 补充课堂讲授中太简或跳过的推导,阅读教科书,学习证明或推导叙述和书写的格式与方法.基本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后, 再去做作业.在学习中,要养成多想问题的习惯,善于论证进行肯定,尤其要善于举反例进行否定;对概念不能有一点含糊,那是一个数学名词的固定含义,那是推理论证的根据. 数学分析是数学系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为它不仅是大学数学系学生进校后首先面临的一门重要课程,而且大学本科乃至研究生阶段的很多后继课程在本质上都可以看作是它的延伸、深化或应用,至于它的基本概念、思想和方法,更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极限论、单多元微积分、级数论等方面的系统知识;为后继数学专业课程(如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和复变函数、概率论、统计及有关的泛函分析、微分几何等选修课程)及普通物理课程等提供所需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能,加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及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各个方向上考研必考的专业基础课(另一门是高等代数). 三、课堂讲授方法: 1.关于教材与参考书目: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教科书. 这是大学与中学教学不同的地方,

江苏大数学分析-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习题课

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习题课 一 概念叙述 1.叙述S 有上界,有下界,有界,无上界,无下界,无界的定义. S 有上界 ,, M x S ?$"? 有x M £ ; S 有下界 ,, L x S ?$"? 有x L 3 ; S 有界? S 既有上界又有下界 ,,, m L x S ?$"? 有L x m ££ 0,, M x S ?$>"? 有 x M £ ; S 无上界 0 ,, M x S ?"$? 使得 0 x M > ; S 无下界 0 ,, L x S ?"$? 使得 0 x L < ; S 无界? S 无上界或S 无下界 0 0,, M x S ?">$? 使得 0 x M > . 2.叙述 sup S = h 的定义. 1)设S 为R 中的一个数集.若数h 满足: (i)对一切 , x S ? 有x h £ ,即h 是S 的上界; (ii)对任何a h < ,存在 0 x S ? ,使得 0 x a > ,即h 是S 的最小上界(比h 小的数就不 是上界) ,则称数h 为数集S 的上确界,记作 sup S = h . 2)设S 为R 中的一个数集.若数h 满足: (i)对一切 , x S ? 有x h £ ,即h 是S 的上界; (ii)对任何 0 > e ,存在 0 x S ? ,使得 0 x >- h e ,即h 是S 的最小上界,则称数h 也为 数集S 的上确界. 3.叙述 inf S h = 的定义. 1)设S 为R 中的一个数集.若数x 满足: (i)对一切 , x S ? 有x x 3 ,即x 是S 的下界;

(ii)对任何b x > ,存在 0 x S ? ,使得 0 x b < ,即x 是S 的最大下界(比x 大的数就不 是S 的下界),则称数x 为数集S 的下确界,记作 inf S x = . 2)设S 为R 中的一个数集.若数x 满足: (i)对一切 , x S ? 有x x 3 ,即x 是S 的下界; (ii)对任何 0 > e ,存在 0 x S ? ,使得 0 x <+ x e ,即x 是S 的最大下界,则称数x 为数 集S 的下确界,记作 inf S x = . 4.叙述 ( ) f x 在D 上有上界,无上界,有下界,无下界,有界,无界. ( ) f x 在D 上有上界? M $ , x D "? ,有 ( ) f x M £ ; ( ) f x 在D 上无上界? M " , 0 x D $? ,使得 ( ) 0 f x M > ; ( ) f x 在D 上有下界? L $ , x D "? ,有 ( ) f x L 3 ; ( ) f x 在D 上无下界? L " , 0 x D $? ,使得 ( ) 0 f x L < . f 在D 上的有界? 0 M $> , x D "? ,有|()| f x M £ ; f 在D 上的无界? 0 M "> , 0 x D $? ,使得 0 |()| f x M 3 . 二 疑难解析与注意事项 1.注意有理数用分数形式 (,0 p p q q q 1 为整数且 )表示.在讨论具体问题时,我们常设 , p q 互 质. 2.确界与最值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1)S 的最值必属于S ,但确界未必属于S ,确界是一种临界点,例如( ) 0,1 的上确界 1 不 属于( ) 0,1 . (2)非空有界数集必有确界(见下面的确界原理),但未必有最值,例如( ) 0,1 有上下确界, 但无最值. (3)若max S 存在,必有max sup . S S = 对下确界有类似的结论. 3.下列等式 ( ) arcsin sin x x = , x R "? 是否正确.

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

《数学分析》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 (一)考核知识点 1.实数集的性质 2.确界定义和确界原理 3.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分段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 4. 具有某些特性的函数 (二)考核要求 1. 实数集的性质 (1)熟练掌握:(i)实数及其性质;(ii)绝对值与不等式. (2)深刻理解:(i)实数有序性,大小关系的传递性,稠密性, 阿基米德性,实数集对四则运算的封闭性以及实 数集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ii)绝对 值的定义及性质. (3)简单应用:(i)会比较实数的大小,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 的解;(ii)会利用绝对值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 式. (4)综合应用:会利用实数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性质证明有关的不 等式,会解简单的不等式. 2. 确界定义和确界原理 (1)熟练掌握:(i)区间与邻域;(ii)有界集、无界集与确界 原理. (2)深刻理解:(i)区间与邻域的定义及表示法;(ii)确界的 定义及确界原理. (3)简单应用: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证明数集的有界性,求 数集的上、下确界. (4)综合应用:会用确界的定义证明某个实数是某数集的上确界 (或下确界),证明某数集无界. 3. 函数的概念 (1)熟练掌握:(i)函数的定义;(ii)函数的表示法;(iii) 函数的四则运算;(iv)复合函数;(v)反函 数;(vi)初等函数. (2)深刻理解:(i)函数概念的两大要素;(ii)分段函数,掌 握整数部分函数,小数部分函数,符号函数,狄 利克雷和黎曼函数;(iii)函数能够进行四则运 算的条件;(iv)复合函数中内函数的值域与外 函数的定义域的关系;(v)反函数存在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