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经典练习附答案

诉衷情经典练习附答案
诉衷情经典练习附答案

诉衷情

二、解释:

1、词中“关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胡”是指________________,“天山”是指____________。

2、梦断:

3、鬓先秋:

三、理解:

1、诗中“当年万里觅封侯”说明作者年青时候的愿望是()

A. 为国家建功立业

B. 获得侯的爵位

C. 获取高官厚禄

2、从诗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几句可以看出这首词是陆游哪个时期的作品()

A. 少年时期

B. 青年时期

C. 中年时期

D. 晚年时期

3、下列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当年万里觅封侯”中的“觅”字很传神,写出了年轻时词人的自信和坚定执著。

B.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借班超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C. 这首词运用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精神世界。

D.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是内心独白,也是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起笔突兀,抒写了词人当年投笔从戎、英勇抗击的情景。

B. “梦断”一句,语势急转直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C. “胡未灭”三句写尽了词人的悲愤与痛苦;“谁料”二字更包含了无限感慨。

D.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抗金杀敌的情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

5、下列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

A.“当年”两句,抒写词人昔日投笔从戎,英勇抗敌的情景。

B.“尘暗”一句用苏秦故事诉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C.“胡未灭”三句寄托岁月不再,垂垂老矣,力不从心之感慨。

D.“此生”三句宽慰自己“天山”有将士守边,尽管安心养老。

6、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首句借用班超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报效祖国的壮志。

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而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C.词的上片主要描述了词人盛年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D.词下片中的“未”“先”“空”三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沉痛悲愤和不甘。

7、下列对于《诉衷情》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词中“觅封侯”暗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现词人当年在梁州时也曾意气风发,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

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九个字写尽词人一生心事,表现出词人年老体衰,面对敌寇嚣张而难酬壮志的一腔悲愤。

C.“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现出词人知道自己年事已高,不再有一心报国的志向,因此流露出的悲哀、失落和无奈之情。

D.《诉衷情》苍凉悲壮,上片叙事,下片抒情,通过今昔对比,生动地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

8、以下对本词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词中表达了陆游始终想收复中原失地的抱负。

B.上阙抒发了自己空有雄心壮志却又无所成就的感慨。

C.“此生谁料”表达了抗金事业未成的心有不甘。

D.词人表达了人生终将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怀。

9、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年”两句,怀着自豪的心情回忆早年的从戎生涯。

B、“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

C、“胡未灭”三句,写壮志未酬,梦醒后的悲凉心情。

D、“此生”三句,表明决意淡出政治,隐居沧州终老此生。

10、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意思是作者回顾自己早年的生活。

B、“胡未灭”中的“胡”原意是指北方少数民族,在本词中指的是金。

C、“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指的是自己在沧洲城中闲居,慢慢老去。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报国无望的忧伤之情。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梁州”两句,是词人回想自己当年心怀壮志,投笔从戎,奔赴前线的情景。

B.“关河……貂裘”两句,语势急转直下,与前两句形成强烈落差。

C.“胡未灭……泪空流”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感情浓烈。

D.“此生……沧洲”三句,表现出作者虽然已是暮年,但仍然壮心不已,充满豪情壮志。

1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勇赴国难的情景。

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的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C.下片主要通过两个生活场景来抒发作者的悲愤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壮志难酬地悲愤与感慨。

5、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片转入直接抒发悲愤的感情。

7.“泪空流”的“空”字用得很精妙,既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和,也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愤慨。(2分)

四、积累:

这首词选自《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 (朝代)的________,他字______,号_______

答案

二、1、山川险要处金兵抗金前线 2、梦醒 3、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三、1 A 2 D 3 B 4 D 5 D 6 C 7 C 8 D 9 D 10 C 11 D 12 C 5、当年与现今两个生活场景 7、失望痛苦无奈等。但不能答“不满”、“愤慨”及其它类似的词语。

四、《放翁词》南宋陆游务观放翁

诉衷情练习题

《诉衷情》练习题 1、“尘暗旧貂裘”借用了苏秦的典故,说明。 2、《诉衷情》的作者是(朝代)的爱国主义诗人,选自。 3、“梦断”的意思是。 4、下列对于《诉衷情》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中“觅封侯”暗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现词人当年在梁州时也曾意气风发,有过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 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九个字写尽词人一生心事,表现出词人年老体衰,面对敌寇嚣张而难酬壮志的一腔悲愤。 C.“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表现出词人知道自己年事已高,不再有一心报国的志向,因此流露出的悲哀、失落和无奈之情。 D.《诉衷情》苍凉悲壮,上片叙事,下片抒情,通过今昔对比,生动地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 5、《诉衷情》以对比的手法展开,愤懑处见豪情,悲壮处见沉郁。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雄心壮志,现在年纪老大,壮志成空。B.梦境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在沙场之中,精神抖擞,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散掷。 C.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金兵侵略者,收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的事业中建功立业,流芳百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而自己被闲置荒村。 D.诗人自己与班超、苏秦的对比。自己空有志而壮志难酬,班超、苏秦却早已建功立业。 6、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中“觅”字写出了词人年轻时的自信和坚定执着。 B.“关河”两句表明作者曾长期受到重用,征战前线。 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精神世界。 D.“此生”三句是内心独白,也是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7、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书写了词人当年投笔从戎,英勇抗敌的情景。 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直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C.“胡未灭”三句写尽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痛苦。 D.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抗金杀敌的情景,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8、下列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 A.“当年万里”是作者对往日军旅生活的回忆。 B.“尘暗旧貂裘”表现了作者现今生活的悲凉。 C.“鬓先秋,泪空流”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不满。 D.结尾三句作者总结一生,反省现实,痛心疾首。 9、“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塑造的是一种怎样的人物形象?

刑法经典案例精选

司法考试刑法经典案例精选 第一部分刑法总则 一、犯罪构成得主体 案例1.李某在14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约五万余元.14岁生日那天,李某邀集几个朋友一起吃饭。饭后回家途中(当晚九点),李某瞧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得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将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一部、现金5000余元。第二天李某出门游逛,见路边停着一辆吉普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行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在车站候车得3人挂倒,二死一伤。李某不仅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走。当日下午,李某将汽车以两万元得价格卖出。听说警察在调查此案,李某逃走,后被抓获。经查,李某在逃亡得第五天还曾教唆一个15岁得男少年抢劫她人财产1200元;帮助她人运输毒品30克,获得运输费150元。 请对李某得上述各行为从刑法角度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 二、犯罪构成得主观方面 案例2.被告人甲女与开办工厂得乙男勾搭成奸.乙因工厂不景气而心绪不佳。为稳定人心,乙未将不景气得情况公诸于众,被告人甲也不知晓。一日,乙与妻子、甲以及一个朋友吃饭喝酒。劝酒时,被告人甲为乙斟酒,乙妻见状便阻拦说:“她不会喝酒。"乙即说:“别说喝酒,就就是‘1059’(即剧毒农药)我也奉陪到底。"被告人甲便开玩笑地问到:“您家有‘1059’吗?在哪儿?”乙说“有,在西屋地上。甲便取来‘1059’农药,当着大家得面将农药倒入乙得碗里,然后对乙说:“您喝啊?”乙即问妻子道:“我喝啦?”乙妻开玩笑说:“您喝吧!"于就是乙便喝了一口.甲根本未料到乙真会喝,当即吓呆了,乙妻见状急忙打掉乙手中得酒碗,用手抠乙得喉咙,想让乙把农药吐出来,但未奏效,乙在被送往医院得途中死亡。 问:本案中,甲得行为就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如不构成犯罪,请说明理由。三、犯罪构成得客观方面 案例3.被告人江某与被害人郑某就是同一家电脑公司得工作人员,二人同住一间集体宿舍.某日,郑某将自己得信用卡交江某保管,3天之后索回。一周后,郑某发现自己得信用卡丢失,到银行挂失时,得知卡上得1、5万元已被人取走。郑某报案后,司法机关找到了江某。江承认就是其所为,但对作案事实前后供述不一。第一次供述称,在郑某将信用卡交其保管时,其利用以前与郑某一起取款时偷记下得郑某信用卡上得密码,私下在取款机上取款;第二次供述称,就是仿制了一张信用卡后,用所获取得郑某信用卡上得有关信息取款;第三次供述却称,就是拾得郑某得信用卡后,用该卡取款.但被害人郑某怀疑就是江某盗窃其信用卡后取走卡上所存得钱款。 问:(1)如果郑某将信用卡交江某保管时,江某私下用来取走了现金,江某就是否构成犯罪,如果就是,构成何罪? (2)如果江某用自己仿制得信用卡在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了现金,江某构成何罪? (3)如果江某拾得信用卡后,用该信用卡在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了现金,江某就是否构成犯罪,如果就是,构成何罪? (4)如果江某盗窃信用卡后,用该信用卡在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了现金,江某构成何罪? 四、故意犯罪得未完成形态 案例4.宋某系某私营建筑公司得总经理、法人代表。2002年,为达到出国观光目得,宋向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送礼约2万余元,使其违规办理了出国手续.在国外,宋某在赌场赌博,赢3万元。归国后,2003年4月,宋某指使其建筑公司在施工中用低标号水泥代替高标号水泥,导致该公司承建得一座礼堂坍塌,损失近200余万元。为逃避制裁,宋某找到时任公司经理得同乡金某商议对策.金某恰因走私被追查,金某提出请宋到自己在云南得亲戚家暂避,并请宋将自己走私得证据带走,隐藏好或干脆悄悄毁掉。行前金某交给宋某2万元

欧姆定律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欧姆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是否有关,他保持电路两端电压不变,把表中合金线分别接入该电路中测出通过合金线的电流大小进行对比研究,则正确的是:( ) A 、采用序号1与2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 B 、采用序号1与3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 C 、采用序号2与4对比,是研究电阻大 小是否与材料有关 D 、采用序号3与4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横截面积有关 2.如图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都向右滑动时,灯泡L 1和L 2的亮度变化是( ) A 、L 1和L 2都变亮 B 、L 1和L 2都变暗 C 、L 1变亮,L 2变暗 D 、L 1变暗,L 2不变 第2题 第4题 3.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特点时,用电流表测得通过灯泡L 1、L 2中的电流分别为1A 和2A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干路电流为3A B.L 1的电阻小于L 2的电阻 C.L 1两端的电压小于L 2两端的电压 D.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一定不同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 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电压表的示数是3V ,则( ) A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 B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V C 、向右移动滑片P ,电流表压数变小 D 、向右移动滑片P ,电流表示数变大 第5题 第6题 5.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某两点之间来回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5~1.5安,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6~3伏.则电源电压为( )

100条经典的脑筋急转弯及答案

100条经典的脑筋急转弯及答案

100条经典的脑筋急转弯及答案 1、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书在书店买不到?【脑筋急转弯答案:遗书】 2、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碗打不烂?【脑筋急转弯答案:铁饭碗】 3、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酒价格最贵?【脑筋急转弯答案:喜酒】 4、脑筋急转弯题目:胖姐生病了,他最怕来看她的人说些什么?【脑筋急转弯答案:请多多保重】 5、脑筋急转弯题目:一个猎人有一杆****只能打一米远,一只兔子离他一百米为什么别他一枪打死了?【脑筋急转弯答案:他的枪长99 米】6、脑筋急转弯题目:世界上什么最大?【脑筋急转弯答案:眼皮】7、脑筋急转弯题目:警察看见有人抢银行却不抓。为什么?【脑筋急转弯答案:因为抢银行的人是在拍电影】8、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球离你最近?【脑筋急转弯答案:地球】9、脑筋急转弯题目:有一种东西,上升的时候同时会下降下降的同时会上升,这是什么?【脑筋急转弯答案:翘翘板】10、脑筋急转弯题目:13个人捉迷藏,捉了10个还剩几 个?【脑筋急转弯答案:两个】11、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屎不臭?【脑筋急转弯答案:天使】12、脑筋急转弯题目:从北京到天津要一小时,火车从北京开往天津,发车半小时后,问火车现在在那里?【脑筋急转弯答案:在铁轨上】13、脑筋急转弯题目:小偷从现场

逃走,为什么没有留下脚印?【脑筋急转弯答案:倒着走的】14、脑筋急转弯题目:有一种地方专门教坏人,但没有一个警察敢对它采取行动加以扫荡。这是什么地 方?【脑筋急转弯答案:看守所】15、脑筋急转弯题目:小赵买一张奖票,中了一等奖,去领奖却不给?【脑筋急转弯答案:还没到领奖的日期】16、脑筋急转弯题目:一个圆画在哪里永远走不出去?【脑筋急转弯答案:腰上】17、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门没有门扇?【脑筋急转弯答案:球门】18、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伤医院不能治?【脑筋急转弯答案:伤脑筋】19、脑筋急转弯题目:最不听话的是谁?【脑筋急转弯答案:聋子】20、脑筋急转弯题目:太平洋的中间是什么?【脑筋急转弯答案:平】21、脑筋急转弯题目:自讨苦吃的地方是哪?【脑筋急转弯答案: 100条经典的脑筋急转弯及答案 2/6药店】22、脑筋急转弯题目:小立在街上走,前面有个人掉了一块肉和一个钱包,小立为什么捡肉不捡钱包,钱包里有很多钱?【脑筋急转弯答案:因为小立是狗】23、脑筋急转弯题目:一个瞎子射击一个帽子,怎么样一枪就中?【脑筋急转弯答案:把帽子挂在枪口上】24、脑筋急转弯题目:有一个地方失火,可是却没人打火警电话?【脑筋急转弯答案:因为那个地

民法刑法典型案例分析

刑法案例 案例一、被告人邹某,女,31岁,某县幼儿教师。 1995年5月25日上午10时,被告人邹某带领4名幼儿外出游玩。走在最后面的一个幼儿李某(男,5岁半)失足掉入路旁粪池。邹见状惊惶失措,但不肯跳入粪池中救人,只向行人大声呼救。此时,有一中学生田某(男,16岁)路过此处,闻声后立刻跑到粪池边观看,并同邹在附近找到一根小竹竿,探测粪池深浅,测得粪水约75公分(半人深),但邹、田二人均不肯跳入粪池内救幼儿,只是一起高呼求救。最后,农民范某闻声赶来跳下粪池抢救,但为时已晚,幼儿被救上来时,已经停止呼吸。 问题: 1.被告人邹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理由是什么? 2.怎样认识中学生田某和农民范某的行为? 案例一分析: 1.被告人邹某的行为构成犯罪. 邹某带孩子出去游玩,属于先行行为,由先行行为导致的危险行为,邹某有义务对孩子进行施救,由于其不及时施救而导致孩子死亡,存在因果关系.邹某构成犯罪。 2。大学生的行为只属于见危不救,农民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法律不强人所难。两人对孩子没有必须施救的义务,大学生的不施救行为只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并不构成犯罪。农民的行为值得褒奖。 案例二、汽车司机阮某要夏某给他搞汽车轮胎,按400元一只付费.夏即多次窥视本厂库房,伺机行窃。夏某又问同厂青工李某(被告人)愿不愿意一起干,李某当即表示同意。两人合谋,由李某去找熟人配一把万能钥匙,李把万能钥匙配好交给夏某,两人又合谋当晚作案,约定深夜12点在库房门口见面,由夏某负责找三轮车,并且还作了分工:李某在外望风,夏某进库房搬轮胎。李某下班回家后,感到此事不能干,万一让人发现,就要进监狱,毁了一辈子。因此,打消了犯罪念头,未按约定时间前去行窃。夏某则按时赶到,见李迟迟不来,便一人用李某配的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的门,盗出四只轮胎,共获赃款1600元,拿出200元要给李某,李分文未收. 此案中夏某的行为构成盗窃既遂及夏某、李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并无疑义,但对李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却有两种分歧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李某是盗窃中止。理由是:(1)李某慑于法律的制裁,形成中止犯罪的意图;(2)李某没有按约定去作案,自动放弃了犯罪行为的继续实施;(3)李某对夏某获得的赃款分文未收。 另一种意见认为,李某和夏某一样都是盗窃既遂。理由是,李与夏是合谋盗窃,属共同犯罪,夏某盗窃既遂就表明共同犯罪既遂,因而各个共同犯罪人也都是既遂.因为在一个共同犯罪中,不能既有中止,又有既遂。 问题: 被告人李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案例二分析: 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春 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一) 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光,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一)阅读“春草图”“春花图”的段落,回答: 1、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第二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到,写出了春花繁密、的特征。 3、“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品味这句话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景物本身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文中有这样的例子,你认为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春花图”的段落,回答: 1、选出对这段文字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虫、树、花的次序安排结构的。 B、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花朵、果实、野花的次序安排结构的。 C、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树上、花下、遍地的次序安排结构的。 D、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树木、花朵、昆虫的次序安排结构的。 2、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句序不能颠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

智力问答:经典智力题带答案

智力问答:经典智力题带答案 5个海盗抢得100枚金币后,讨论如何实行公正分配。他们商定的分配原则是: (1)抽签确定各人的分配顺序号码(1,2,3,4,5); (2)由抽到1号签的海盗提出分配方案,然后5人实行表决,如 果方案得到超过半数的人同意,就按照他的方案实行分配,否则就将1号扔进大海喂鲨鱼; (3)如果1号被扔进大海,则由2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由剩余 的4人实行表决,当且仅当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时,才会按照他的提案 实行分配,否则也将被扔入大海; (4)依此类推。 这里假设每一个海盗都是绝顶聪明而理性,他们都能够实行严密 的逻辑推理,并能很理智的判断自身的得失,即能够在保住性命的前 提下得到最多的金币。同时还假设每一轮表决后的结果都能顺利得到 执行,那么抽到1号的海盗应该提出怎样的分配方案才能使自己既不 被扔进海里,又能够得到更多的金币呢? 智力题2(猜牌问题) S 先生、P先生、Q先生他们知道桌子的抽屉里有16张扑克牌: 红桃A、Q、4 黑桃J、8、4、2、7、3 草花K、Q、5、4、6 方块A、5。约翰教授从这16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并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 P先生,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Q先生。这时,约翰教授问P先生和Q 先生:你 们能从已知的点数或花色中推知这张牌是什么牌吗?于是,S先生听 到如下的对话: P先生:我不知道这张牌。 Q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

P先生: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 Q先生:我也知道了。 听罢以上的对话,S先生想了一想之后,就准确地推出这张牌是什么牌。 请问:这张牌是什么牌? 智力题3(燃绳问题) 烧一根不均匀的绳,从头烧到尾总共需要1个小时。现在有若干 条材质相同的绳子,问如何用烧绳的方法来计时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呢? 智力题4(乒乓球问题) 假设排列着100个乒乓球,由两个人轮流拿球装入口袋,能拿到 第100个乒乓球的人为胜利者。条件是:每次拿球者至少要拿1个, 但最多不能超过5个,问:如果你是最先拿球的人,你该拿几个?以 后怎么拿就能保证你能得到第100个乒乓球? 智力题5(喝汽水问题) 1元钱一瓶汽水,喝完后两个空瓶换一瓶汽水,问:你有20元钱,最多能够喝到几瓶汽水? 智力题6(分割金条) 你让工人为你工作7天,给工人的回报是一根金条。金条平分成 相连的7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只许你两次 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工人付费?

古诗词大赛练习题100

古诗词大赛题库100 1、汉乐府《江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此情景中参照物应选择 () A. 莲叶 B. 田野 C. 鱼 D. 池塘 2、写下千古名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著名诗人邵康杰属于我国哪个朝代 % A. 北宋 B. 南宋 C. 元朝 D. 清朝 3、《长歌行》中表达时光如梭,光阴一去不复返的诗句是 A.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B.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C.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D.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诗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讲述的是什么的力量 A. 太阳 B. 月亮 C. 风 D. 雪

—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提及的玉门关在哪里 A. 漠北沙地 B. 新疆戈壁 C. 甘肃敦煌 D. 宁夏平原 6、李白在《夜宿山寺》中的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的 & A. 对比 B. 拟人 C. 比喻 D. 夸张 7、对王之涣《凉州词》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描绘了塞外荒凉寒冷壮阔的景象。 B、第三句透露出征人久戍思家的哀怨。 — C、第四句一语双关,显得委婉含蓄深刻。 D、全诗描写了远征将士慷慨激昂的气概。 8、唐诗《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哪位英雄人物

A、“飞将军”李广 B、“飞大帅”李毅 C、大将军霍去病 D、大将军卫青 } 9、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反映的是 A、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前 B、作者对未来的忧虑之情 C、作者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和志向 D、作者不忘师恩,负重前行 10、以下诗句中能体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寂静空旷之感的是 $ A、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C、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原创】刑法案例分析

【刑法案例分析】故意杀人案 案情介绍: 在山东烟台某村刘某因妻子与同村妇女的口舌之争而与同村村民秦某发生厮打,最终引火上身,被判故意杀人罪。2013年6月13日20时许,厮打过程中,刘某掏出随身携带的单刃尖刀,朝秦某胸、腹部连捅七刀,致秦某心脏、肝脏破裂,大出血死亡。案件发生后,烟台市人民检察院对此次村民厮打事件进行了立案侦查,并将犯罪嫌疑人刘某以故意杀人罪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庭审最终确认的法律事实如下: 案发前,刘某妻子与死者秦某之妻因传口舌发生矛盾。秦某持铁棍和妻子、弟兄二人到找刘某妻子说理。刘某怕争执起来双方动手妻子吃亏,身边暗藏一把尖刀。2013年6月13日20时许,当双方在刘某家见面后,刘某妻子与死者秦某再次发生口角互相谩骂,而死者秦某并没有给刘某妻子辩解的机会,谩骂后即动手用铁棍将刘某妻子打至头皮开裂。此时,激动的刘某上前阻拦死者秦某的行为,与秦某发生厮打。在厮打过程中刘某用随身携带的单刃尖刀,朝秦某胸、腹部连捅七刀,致秦某心脏、肝脏破裂,大出血死亡。案件审理过程中,刘某辩称:本案只因女人传话引起,他与被害人无冤无仇,并与死者父亲还有较好的关系,不是故意; 二是被害人持铁棍到自己家中并殴打自己的妻子,被害人有过错在先,如果没有被害人的行为作为导火索,该事件亦不会发生。三是刘某愿意积极赔偿,对被害人秦某的家属进行赔礼道歉,态度良好,具有从轻处罚的情节。就连刘某所在村落的村委干部也采集了近200名村民的签名向法院请愿,希望对刘某从轻发落。 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上述事实进行质证后做出了相应判决,认为被告人刘某因邻里纠纷而持刀行凶,致人死亡,手段残忍,后果严重,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本应严惩,但考虑到被害人对本案引起有一定过错、被告人刘某能积极赔偿等情节,可依法对被告人刘某光从轻处罚,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案件焦点: 一、案件中的刘某该不该判处死刑? 二、案件中的刘某是否存在防卫过当的违法阻却事由?

(完整版)集合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集合期末复习题12.26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 |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7、点的集合M ={(x,y)|xy≥0}是指 (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 12x x <<,B=}{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2a a ≥ B }{1a a ≤ C }{1a a ≥ D }{ 2a a ≤ 9、 满足条件M U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10、集合{}|2,P x x k k Z ==∈,{}|21,Q x x k k Z ==+∈, {}|41,R x x k k Z ==+∈,且,a P b Q ∈∈,则有 ( ) A a b P +∈ B a b Q +∈ C a b R +∈ D a b +不属于P 、Q 、R 中的任意一个 二、填空题 11、若}4,3,2,2{-=A ,},|{2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 22,3,23a a +-,A={}2,b ,C U A={}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15、已知集合A={x|20x x m ++=}, 若A ∩R=?,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16、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 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智力题10道经典题目及答案

智力题10道经典题目及答案 你知道那些经典的智力题吗?经典的智力题是很快会被人们记住的。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经典的智力题,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智力题推荐1、下一个字母: 该组字母是一组常用英语单词的第二个字母,你能推算出下一个字母是什么吗? N W H O I I ? 经典智力题推荐2、过河: 明明牵着一只狗和两只小羊回家,路上遇到一条河,没有桥,只有一条小船,并 且船很小,他每次只能带狗或一只小羊过河。你能帮他想想办法,把狗和羊都带过河去,又不让狗咬到小羊。 经典智力题推荐3、分梨: 妈妈分梨,如果分给家中每个人1个还剩下1个梨,如果每人分2个还少2个梨。那么,家中有几个人,妈妈买了几个梨? 经典智力题推荐4、奇妙的装法: 如果有9个乒乓球,要分别装在4个袋里,保证每个袋里有乒乓球,并且每个袋 里的乒乓球个数是单数,你能想出办法吗? 经典智力题推荐5、上街的人次: 老唐有五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他每次上街的时候总是要带上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那么,他一共有多少种选择的方法? 经典智力题推荐6、乒乓球比赛: 5个队进行乒乓球比赛,每队互赛一场。进行循环赛。比赛结果如下: A队:2胜2负;B队0胜4负;C队1胜3负;D队4胜0负。请问:E队的成绩如何? 经典智力题推荐7、神秘的年龄: 甲、乙、丙三个人的年龄一直是一个秘密。将甲的年龄数字的位置对调一下,就 是乙的年龄;丙的年龄的2倍是甲、乙两个年龄的差数;乙的年龄是丙的10倍。请问三 人的年龄各是多少? 经典智力题推荐8、加薪事件:

一位上司在办公室里听到这样的谈话: 甲说:“如果给我加薪的话,也会给乙加薪。” 乙说:“如果给我加薪的话,也会给丙加薪。” 丙说:“如果给我加薪的话,也会给丁加薪。” 结果三个人的说法都是正确,但甲、乙、丙、丁四人中只有两人加了薪,你知道 加薪的是谁吗? 经典智力题推荐9、星期几: 如果今天的前5天是星期六的前3天,那么后天是星期几?你能猜出来吗? 经典智力题推荐10、男生还是女生: 90个人排成一队服从于动物园,如果他们的排列顺序是这样的:男、女、男、男、男、女、男、男、男、女、男、男、男、女、男、男、男、女……那么,最后一个学 生是男还是女的? 经典智力题答案: 1、前6个字母是数字1-6的英文的第二个字母,所以下一个字母是E。 2、先把狗带过河,返回带一只小羊过河,顺便把狗带回,再把另一只小羊带过河,返回,再把狗带过河。 3、3个人,4个梨。 4、第1个袋装1个,第2个袋装3个,第3个袋装5个,然后把已装有乒乓球 的三个袋装在第4个袋里。 5、15种。 6、3胜1负。 7、甲54岁、乙45岁、丙是4岁半。 8、丙和丁。 9、星期三。 10、女生。 点击进入>>> 精英特记忆训练软件免费下载 智力题相关文章: 1.经典智力题 2.经典的智力题大全

古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答案) 班级得分 (一) 田家獬(xiè)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明”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1分)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在诗人的眼中,“云”被人格化了,表面上是对“云”的责怪、埋怨,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夕阳下美景的喜爱眷恋之情。 (二) 蝶恋花①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②夷犹③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④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⑤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⑥尝面收新茧。 【注释】①此词是词人退居期间所作,写的是附近的田园风光。②画舫:彩船。③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④江国:水乡。⑤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之后。⑥看看:转眼之间,即将。 1.词的上片与下片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上片侧重写乘船游湖所见的水涨草绿、鹅儿戏水、微风拂岸的江南自然春色;下片侧重写词人在船上所见的农事;表达了对乡村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淳朴、宁静的农家生活的向往之情(满足感、认同感)。 2.“春涨一篙添水面”一句写景可谓绝妙,请作简要赏析。(2分) 示例:这是对春天来了,冰雪消融后的河水的描写。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水涨起来之后湖面因涨水而加宽的景象 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2分) A.上片写春水上涨、芳草嫩绿、鹅儿嬉戏,透出了生命的温馨与活力。 B.“谷雨才耕遍”中的“才”字,流露了词人对农事迟晚的不满情绪。 C.全词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流露出词人对乡村景色的赞美之情。 D.本词写景细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刻画了清新、明净的田园风光,令人醉。 二、爱国忧民 (三) 金陵驿①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①本诗写于1279年诗人战败被俘,被押往大都,途经金陵之时。此时南宋已亡,金陵已被攻破四年。②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 1.诗句“草合离宫转夕晖”描绘了国土沦陷后的凄凉悲惨的景象;面对残酷现实,身为囚徒的诗人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发出“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的感慨。(用原句填空) (3分) 2.请举出诗中运用的一个典故,并说明其表达作用。(3分) 示例一:“旧家燕子”运用“旧时王堂前燕”的典故,表达王朝衰落、人事变迁的历史沧桑感和百姓失去家国后流离失所的痛苦。示例二:“啼鹃带血”用神话中蜀王杜宇的典故,表现诗人心怀故国,至死不渝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 (四)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上阕两句暗用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的典故,回顾了怎样的生活往事?(2分) 为建功立业,戍守边关驰骋疆场

经典智力题及答案

经典智力题及答案 经典智力题及答案 ◆.如果你有一个容量为5KG的水桶和一个容量为3KG的水桶,怎样准确地量出4KG 的水? 1.装满5KG水,并把部分水倒入3KG水桶,剩下2KG。 2.把3KG水倒掉 3.将5KG桶中的2KG水倒入3KG桶中。 4.将5KG桶再次装满 ◆.你有5瓶药,每个药丸重10克,只有一瓶受到污染的药丸重量发生了变化,每个药丸重9克。给你一个天平,你怎样一次就能测出哪一瓶是受到污染的药呢? 5.将5KG桶中的水倒入已有2KG水的3KG桶中,这样5KG桶中剩下的水刚好是4KG 答案: 1 给5个瓶子标上1、2、3、4、5。 2 从1号瓶中取1个药丸,2号瓶中取2个药丸,3号瓶中取3个药丸,4号瓶中取4个药丸,5号瓶中取5个药丸。 3 把它们全部放在天平上称一下重量。 4 现在用1×10+2×10+3×10+4×10+5×10的结果减去测出的重量。 5 结果就是装着被污染的药丸的瓶子号码。 ◆.有三筐水果,一筐装的全是苹果,第二筐装的全是橘子,第三筐是橘子与苹果混在一起。筐上的标签都是骗人的,(比如,如果标签写的是橘子,那么可以肯定筐里不会只有橘子,可能还有苹果)你的任务是拿出其中一筐,从里面只拿一只水果,然后正确写出三筐水果的标签。 提示:从标着“混合”标签的筐里拿一只水果,就可以知道另外两筐装的是什么水果了。 ◆.烧一根不均匀的绳要用一个小时,如何用它来判断半个小时?(参考答案:两边一起烧) ◆.房间内有三盏灯,房外有三个开关,在房子外面看不到里面的东西。你只能进门一次,问:你怎么判断哪个开关控制哪个灯?

答案:先开2盏灯,过几分钟关掉其中1盏,进屋摸一下2盏没有亮的灯那一个热就 是刚刚关掉的开关控制,另外的2个就不用说啦 ◆.4,4,10,10,加减乘除,怎么出24点?1,1,5,10,如何用数学公式算出11?(10×10-4)÷4=24 ◆.烧一根不均匀的绳,从头烧到尾总共需要1个小时。现在有若干条材质相同的绳子,问如何用烧绳的方法来计时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呢? 1*1的5立方+10=11 同时燃两根这样的绳,一个烧一头,一个烧两头;等一根燃尽,将另一根掐灭备用。 标记为绳2。再找一根这样的绳,标记为绳1。一头燃绳1需要1个小时,再两头燃绳2 需十五分钟,用此法可计时一个小时十五分钟。 ◆.假设排列着100个乒乓球,由两个人轮流拿球装入口袋,能拿到第100个乒乓球 的人为胜利者。条件是:每次拿球者至少要拿1个,但最多不能超过5个,问:如果你是 最先拿球的人,你该拿几个?以后怎么拿就能保证你能得到第100个乒乓球? 解题思路: 1、我们不妨逆向推理,如果只剩6个乒乓球,让对方先拿球,你一定能拿到第6个 乒乓球。理由是:如果他拿1个,你拿5个;如果他拿2个,你拿4个;如果他拿3个, 你拿3个;如果他拿4个,你拿2个;如果他拿5个,你拿1个。2、我们再把100个乒 乓球从后向前按组分开,6个乒乓球一组。100不能被6整除,这样就分成17组;第1组 4个,后16组每组6个。3、这样先把第1组4个拿完,后16组每组都让对方先拿球,自己拿完剩下的。这样你就能拿到第16组的最后一个,即第100个乒乓球。参考答案: 先拿4个,他拿n个,你拿6-n,依此类推,保证你能得到第100个乒乓球。 ◆.一个岔路口分别通向诚实国和说谎国。来了两个人,已知一个是诚实国的,另一 个是说谎国的。诚实国永远说实话,说谎国永远说谎话。现在你要去说谎国,但不知道应 该走哪条路,需要问这两个人。请问应该怎么问?问:你们的国家怎么走,他们都指向 诚实国或,那条路不到你们的国家,他们都指向说谎国。 1、有两根不均匀分布的香,香烧完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一段 15分钟的时间? 2、一个经理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的年龄加起来等于13,三个女儿的年龄乘起来等 于经理自己的年龄,有一个下属已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能确定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 这时经理说只有一个女儿的头发是黑的,然后这个下属就知道了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请 问三个女儿的年龄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3、有三个人去住旅馆,住三间房,每一间房$10元,于是他们一共付给老板$30,第二天,老板觉得三间房只需要$25元就够了于是叫小弟退回$5给三位客人,

63个刑法经典案例分析

63个刑法经典案例分析 一、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内犯罪 [案情] 被告人:某甲,男,33岁,前苏联人,副驾驶员。 1985年12月19日,被告人某甲与机长某乙等机组人员,在原苏联境内驾驶47845号安一24型民航客机,执行某市民航局101/435航班任务。当飞机飞到东经118。09’00",北纬52。40’00”上空时,被告人趁领航员上厕所之机,以机舱出机械故障为由,将机械师骗出驾驶舱,随即锁上驾驶舱门,扭动自动驾驶仪,持刀威逼驾驶飞机的机长某乙向中国方向飞行,机长被迫改变航向,19日14时30分许,该机降落在我国黑龙江省某县某乡农田里。 [问题] 某甲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是否适用我国刑法? [判决] 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某甲以暴力手段劫持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飞入我国境内,其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构成了犯罪,应依照中国刑法论处。 [法理分析] 本案涉及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问题,被告人某甲虽是外国人,但我国司法机关有权对其犯罪行为行使司法管辖权。因为:第一,某甲劫持航空器,已违反我国参加的《东京公约》、《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的通知规定,“如发生外国飞机被劫持在我国降落等有关涉外事件,应按我国法律,并结合上述三个公约的有关规定处理”,同时符合我国《刑法》第九条所规定的中国应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第二,我国《刑法》第6条第13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某甲不是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有关刑事责任问题,不需要通过《刑法》第11条之规定解决,“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即不属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某甲的犯罪行为虽始于我国领域之外,但其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以内,依照我国的有关规定,属于我国领域内犯罪,所以,应适用我国刑法,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 [案情] 被告人:严某,男,38岁,中国公民,我国驻某国大使馆的汽车司机。 被告人严某先后利用驾车去机场接送外国人员、代表团成员的机会,在驻在国首都机场行李处多次进行盗窃,陆续窃得大量外币现钞,以及手表、照相机等财物,共折合人民币10万余元。 [问题] 严某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是否应依我国刑法论处? [判决]

最新岳阳楼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87519

八下语文《岳阳楼记》中考试题集锦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登斯楼也微斯人B.此乐何极南极潇湘C.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文: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文: 3. 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用原文回答)(3分) 答: 4. 作者写“迁客骚人”因天气的阴晴变而引发的不同心情,目的是反衬古仁人,歌颂古仁人。 5.用“/”下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3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6.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_______ 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 (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_________ ⑷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译文: (2)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文: 8.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3分) (1)第③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经典数学智力题大全附答案

经典数学智力题大全附答案 1、你让工人为你工作7天给工人的回报是一根金条。金条平分成相连的7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只许你两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工人付费 2、请把一盒蛋糕切成8份分给8个人但蛋糕盒里还必须留有一份。 3、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是黑夜所以必须有灯。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4、一群人开舞会每人头上都戴着一顶帽子。帽子只有黑白两种黑的至少有一顶。每个人都能看到其他人帽子的颜色却看不到自己的。主持人先让大家看看别人头上戴的是什么帽子然后关灯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就打自己一个耳光。第一次关灯没有声音。于是再开灯大家再看一遍关灯时仍然鸦雀无声。一直到第三次关灯才有劈劈啪啪打耳光的声音响起。问有多少人戴着黑帽子 6、一楼到十楼的每层电梯门口都放着一颗钻石钻石大小不一。你乘坐电梯从一楼到十楼每层楼电梯门都会打开一次只能拿一次钻石问怎样才能拿到最大的一颗 8、烧一根不均匀的绳要用一个小时如何用它来判断半个小时 10、中国or美国各有多少辆加油站汽车11、有7克、2克砝码各一个天平一只如何只用这些物品三次将140克的盐分成50、90克各一份 12、有一辆火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离开洛杉矶直奔纽约另一辆火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从纽约开往洛杉矶。如果有一只鸟以外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和两辆火车现时启动从洛杉矶出发碰到另辆车后返回依次在两辆火车来回的飞行直道两面辆火车相遇请问这只小鸟飞行了多长距离 13、你有两个罐子50个红色弹球50个蓝色弹球使这100个球入两个罐子里。之后随机选出一个罐子再随机选取出一个弹球怎么给红色弹球最大的选中机会在你的计划中得到红球的准确几率是多少 14、想象你在镜子前请问为什么镜子中的影像可以颠倒左右却不能颠

诉衷情经典练习附答案

精品文档 诉衷情 、解释: 1、词中“关河”是指 ,“胡”是指______________ ,“天山”是指____________ 2、梦断: 3、鬓先秋:三、理解: 1、诗中“当年万里觅封侯”说明作者年青时候的愿望是() A. 为国家建功立业 B. 获得侯的爵位 C. 获取高官厚禄 2、从诗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几句可以看出这首词是陆游哪个时期的作品() A. 少年时期 B. 青年时期 C. 中年时期 D. 晚年时期 3、下列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当年万里觅封侯”中的“觅”字很传神,写出了年轻时词人的自信和坚定执著。 B.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借班超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C. 这首词运用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精神世界。 D.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是内心独白,也是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起笔突兀,抒写了词人当年投笔从戎、英勇抗击的情景。 B. “梦断”一句,语势急转直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C. “胡未灭”三句写尽了词人的悲愤与痛苦;“谁料”二字更包含了无限感慨。 D.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抗金杀敌的情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 5、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当年”两句,抒写词人昔日投笔从戎,英勇抗敌的情景。 B ?“尘暗” 一句用苏秦故事诉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C ?“胡未灭”三句寄托岁月不再,垂垂老矣,力不从心之感慨。 D. “此生”三句宽慰自己“天山”有将士守边,尽管安心养老。 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借用班超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报效祖国的壮志。 B .“梦断” 一句,语势急转而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C ?词的上片主要描述了词人盛年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D ?词下片中的“未”“先” “空”三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沉痛悲愤和不甘。 7、下列对于《诉衷情》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