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工程技术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期中测试题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期中测试题 姓名: 一、名词解释 1.溅射镀膜: 2.分子束外延: 3.激光合金化技术: 4.物理气相沉积: 5.真空蒸镀: 6.热喷涂工艺: 7.气相沉积: 8.合金电镀: 9.腐蚀:10.电镀:11.堆焊:12.化学转化膜:13.表面工程技术: 14.磨损:15.极化:16.钝化:17.表面淬火:18.喷丸强化:19.热扩渗:20.热喷涂:21.热喷焊:22.电镀:23.化学镀: 二、填空题 1.钢件渗碳后,表面为()钢,心部仍保持()状态。再通过()及()工艺,可使渗碳件具有表面硬度高,耐磨损,心部硬度低,塑性和韧性好的特点。 2.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原理是利用感应电流的(),()和()。 3. ()、()和()是衡量气体渗碳件是否合格的三大主要性能指标,它们基本决定了渗碳件的综合力学性能。 4.热喷涂时,熔滴撞击基材后扩展成(),撞击时的高能量有助于熔滴的扩展,但会因为()和()而停止扩展,并凝固成一种()结构。 5.热扩渗时,渗剂元素原子扩散的机理主要有()、()和()三种。 6.腐蚀按材料腐蚀原理分为()和()两种。 7.热喷涂时,当熔滴撞击基体并快速冷却凝固时,颗粒内部会产生(),而在基体表面产生()。喷涂完成后,涂层内部残余应力大小与 ()成正比。 8.磨损分为()、()、()、()微动磨损、冲蚀(包括气蚀)磨损高温磨损。 9.离子镀膜是()与()相结合的一种镀膜工艺。 10.常用的热喷涂工艺方法有()、()和()。

三、简答题 1.表面淬火技术与常规淬火技术有何区别? 2.简述复合镀的原理和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 3.最基本的金属腐蚀的主要形式和金属材料腐蚀控制及防护方法?4.简述热喷涂涂层的形成过程。 5.简述离子镀膜的特点? 7.简述CVD的沉积条件? 8.简述等离子体热扩渗与普通气体热扩渗技术相比都有哪些基本特点? 9.简述离子镀膜的特点? 10.简述形成热扩渗层的基本条件? 11.简述热扩渗层的形成机理? 12.简述化学镀的原理与特点. 四、论述题 1.试述常用的热喷涂工艺方法及其基本特点? 2.试述热喷涂涂层结合的三种机理? 3.试述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的概念及区别? 4.试述什么是堆焊?堆焊层有哪些特点? 5.试述堆焊与一般焊接的区别及特性? 6.试述物理与化学气相沉积原理,特点及分类? 7.试述几种典型表面淬火工艺及特点?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练习题(答案)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练习题(答案) 一、解释名词 1.喷丸强化技术:利用高速喷射的细小弹丸在室温下撞击受喷工件的表面,使表层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下产生弹、塑性变形,并呈现较大的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工件表面强度、疲劳强度和抗压力腐蚀能力的表面工程技术。 2.干法热浸渗:先将经常规方法脱脂除锈清洗后的清洁工件或钢材进行溶剂处理,干燥后再将工件浸入欲渗金属溶液中,保温数分钟后抽出,水冷。 3.粘结底层:某些材料能够在很宽的条件下喷涂并粘结在清洁、光滑的表面上,而且这类涂层表面粗糙度适中,对随后喷涂的其它涂层有良好的粘结作用。 4.溅射镀膜:用高能粒子轰击固体表面,通过能量传递,使固体的原子或分子逸出表面并沉积在基片或工件表面形成薄膜的方法。(在真空室中,利用荷能粒子轰击材料表面,使其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溅出进入气相,然后在工件表面沉积的过程。) 5.分子束外延:在超高真空环境中,将薄膜诸组分元素的分子束流,直接喷到温度适宜的衬底表面上,在合适的条件下就能沉积出所需要的外延层。 6.激光合金化技术:激光合金化就是利用激光束将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快速熔入基体表面,从而使基体表层具有特定的合金成分的技术。换言之,它是一种利用激光改变金属或合金表面化学成分的技术。 7.物理气相沉积:在真空条件下,利用各种物理方法,将镀料气化成原子、分子或使其粒子化为离子,直接沉积到基体表面上的方法。 8.真空蒸镀:在真空条件下,用加热蒸发的方法使镀料转化为气相,然后凝聚在基体表面的方法。

9.热喷涂工艺:热喷涂是用专用设备把某种固体材料熔化并使其雾化,加速喷射到机件表面,形成一特制薄层,以提高机件耐蚀、耐磨、耐高温等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10.气相沉积:气相沉积技术也是一种在基体上形成一层功能膜的技术,它是利用气相之间的反应,在各种材料或制品表面沉积单层或多层薄膜,从而使材料或制品获得所需的各种优异性能。 气相沉积技术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 11.合金电镀:在一个镀槽中,同时沉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镀层称为合金电镀。 12.腐蚀:材料与环境介质作用而引起的恶化变质或破坏。 13.电镀:在含有欲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以欲镀金属或其它惰性导体为阳极,通过电解作用,在基体表面上获得结合牢固的金属膜的表面工程技术。 14.堆焊:在零件表面熔敷上一层耐磨、耐蚀、耐热等具有特殊性能合金层的技术。 15.离子镀膜:真空蒸发镀膜:在真空室内,加热蒸发容器中待形成薄膜的原材料,使其原子或分子从表面气化逸出,形成蒸气流,入射到固体(基片/基板/衬底、工件)表面,凝结形成固态薄膜的方法。 16.化学转化膜: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使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膜层而不改变其金属外观(形状及几何尺寸)的一类技术。 17.表面工程技术:为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使材料或零部件表面具有特殊的成分、结构和性能(或功能)的化学、物理方法与工艺。 18.表面能:严格意义上指材料表面的内能,包括原子的动能、原子间的势能以及原子中原子核和电子的动能和势能等。

材料表面工程基础

《材料表面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目录及答案 1.材料表面工程技术为什么能得到社会的重视获得迅速发展? 2.表面工程技术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说表面工程是一个多学科的边缘学科? 4.为什么会造成表面原子的重组? 5.什么是实际表面?什么是清洁表面?什么是理想表面? 6.常用的材料表面处理预处理种类及方法有哪些? 7.热喷涂技术有什么特点? 8.热喷涂涂层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9.简单分析热喷涂涂层的结合机理? 10.热喷涂只要有哪几种喷涂工艺?各有什么特点? 11.热喷涂材料有哪几大类?热喷涂技术在新型材料开发方面可以做什么工作? 12.镀层如何分类?怎样选择使用? 13.金属电镀包括哪些基本步骤?说明其物理意义。 14.电镀的基本原理? 15.共沉积合金的相特点有几种类型? 16.电刷镀的原理及特点是什么? 17.什么叫化学镀?实现化学镀过程有什么方式。 18.与电镀相比,化学镀有何特点? 19.热浸镀的基本过程是什么?控制步骤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20.形成热浸镀层应满足什么条件?

21.简述钢材热镀铝时扩散层的形成过程。 22.热镀铝的优缺点怎样? 23.表面淬火与常规淬火的区别:临界温度上移、奥氏体成分不均匀、晶粒细化、硬度高、耐磨性好、抗疲劳强度高。 24.表面淬火层组成:淬硬区、过渡区和心部区。 25.硬化层厚度的测定:金相法和硬度法。 26.喷丸强化技术原理、特点、应用围。 27.感应加热淬火原理、涡流、集肤效应。 28.工件感应加热淬火的工艺流程。 29.各种表面淬火的特点和应用围。 30.什么是表面工程?表面工程技术的作用是什么? 31.金属离子电沉积的热力学条件是什么?金属离子从水溶液中沉积的可能性取决于什么? 32.什么是热喷涂技术?试简述热喷涂的特点。 33.热喷涂的涂层结构特点是什么?其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机理是什么?一般的等离子喷涂层不可能形成太厚的涂层,为什么?而HVOF技术则可以获得10余毫米厚的超厚涂层,又是为什么? 34.化学镀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35.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是我校材料科学的学科优势之一?你对于我校材料表面技术的发展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36.材料表面耐腐蚀的技术有哪些?我国规定煤矿系统的井筒井架、电力塔架、广播发射塔等必须要进行钢结构长效防腐处理。一般的寿命要求30~50年。请

材料表面工程教案

材料表面工程教案 李远睿编写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5年4月 前言Foreword 金属材料表面工程学科是涉及范围较广的学科。总的目的是:在保证材料整体强度水平不降低的基础上设法应用不同的现代技术手段赋予材料表面各种所需要的性能。本课程在介绍了金属表面的有关基础知识后,结合国内外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及老师的科研实践,分别讲解:表面准备、表面冷塑性变性强化、表面覆层强化,高能量密度表面强化与改性、表面淬火强化,化学热处理表面强化及表面特殊涂覆处理和表面复合处理技术等内容。由于在热处理工艺学中学习了表面淬火强化和化学热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则在本课程中不再详细讨论了。 一综述: 1.金属材料表面工程学的地位。 金属材料,特别是钢铁材料,目前仍旧是机械,设备和工程构件的主要材料。国内机械行业曾对114 个大型企业耗用材料的统计资料表明:钢铁材料占93.13%;有色金属占1.85%;非金属材料占5.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材料消耗多、利用率低、质量欠稳定、制成的零部件或工程结构失效较早等。 2.机械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 a 塑性变形。原因是材料强度不足或过载使用; b 断裂。有韧性断裂、脆性断裂和疲劳断裂三种类型; c 磨损。按磨损机理分为磨料磨损、冲蚀磨损、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四类,各类磨损又可以细分为更具体的一些形式。 d 腐蚀。在环境及周围介质作用下,对金属材料及零件的腐蚀。

在以上四种失效形式中,磨损、疲劳和腐蚀占80%以上。由现代理化手段分析后证实:失效通常是从材料的表面开始的,而且往往是因其表面性能不高所致。故研究金属材料的表面及其相应的强化方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表面强化技术的分类及概况。 1.分类。通常按表面强化技术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为: a化学热处理表面强化;b表面淬火强化;c表面覆层(化成处理覆层、覆衬、CVP、PVD薄膜和热浸渗)强化及装饰;d表面冷塑性变形强化;e表面复合强化;f表面高能量密度改性与强化。 2.各类表面强化的概况。 a 化学热处理表面强化。即用渗入原子在材料表层内扩散而形成人工内污染层,以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为先决条件,再进行不同处理后赋与表面和内部不同的组织,从而具有不同性能的表面强化方法。例如:钢的渗碳、氮化、碳氮共渗、渗硼、热浸渗和渗金属等等。 b 表面淬火。不改变材料的化学成分,只是因表层相变而产生的强化方法称为表面淬火。例如:高频、中频和表面感应加热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电子束、激光(Laser)束加热表面淬火等。 c 表面冷塑性变形强化。在金属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之下,使其表层发生冷塑性变形后达到表层加工硬化,弥补其表面轻微脱碳和细小缺陷并形成表层残余压应力的强化方法称为表面冷塑性变形强化。其显著作用就是提高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高周疲劳寿命,且材料本身强度愈高,其表面强化效果愈显著。表面冷塑性变形强化的方法有:表面滚压、内孔挤压和表层喷丸强化。其中,喷丸强化用得最普遍。 d 表面覆层强化及装饰。使金属表面获得特殊的覆盖层,以提高其耐磨、耐蚀、抗疲劳及装饰等目的工艺方法都称为表面覆层强化及装饰。它分为:表面镀膜,化成处理和表面覆衬。表面镀膜主要有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分子外延技术等;化成处理主要有:化学镀、电镀、发蓝、发黑、磷化和铝的阳极氧化等;表面覆层主要为热喷涂、热堆焊覆层(衬)和用玻璃和地沥清等覆衬于其表面,以达到耐热、耐蚀、防滑、修复尺寸和防腐等目的。 e高能量密度表面强化。以极高密度的能量作用于金属表面使其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达到强化或表面改性的目的称为高能量密度表面强化。特点是:方法简单、时间短、变形小、高效率等,但设备复杂,造价高。采用:电子束、激光束、太阳能和高频冲击表面感应加热等。能量密度:以电子束和激光束提供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到:

表面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材料表面工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表面工程技术:为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使材料或零部件表面具有特殊的成分、结构和性能(或功能)的化学、物理方法与工艺。 表面能:严格意义上指材料表面的内能,包括原子的动能、原子间的势能以及原子中原子核和电子的动能和势能等。 洁净表面:材料表层原子结构的周期性不同于体内,但其化学成分仍与体内相同的表面。 清洁表面:一般指零件经过清洗(脱脂、浸蚀等)以后的表面。 区别:洁净表面允许有吸附物,但其覆盖的几率应该非常低。洁净表面只有用特殊的方法才能得到。清洁表面易于实现,只要经过常规的清洗过程即可。洁净表面的“清洁程度”比清洁表面高。 吸附作用:物体表面上的原子或分子力场不饱和,有吸引周围其它物质(主要是气体、液体)分子的能力。 磨损:相对运动的物质摩擦过程中不断产生损失或残余变形的现象。 腐蚀:材料与环境介质作用而引起的恶化变质或破坏。 极化:腐蚀电池工作时,阴、阳极之间有电流通过,使阴、阳极之间的电位差(实际电极电位)比初始电位差要小得多的现象。 钝化:由于金属表面状态的改变引起金属表面活性的突然变化,使表面反应速度急剧降低的现象。(阳极反应受阻的现象) 表面淬火:用特定热源将钢铁材料表面快速加热到Ac3(对亚共析钢)或者Ac1(对过共析钢)之上(奥氏体化),然后使其快速冷却并发生马氏体相变,形成表面强化层的工艺过程。 喷丸强化:利用高速喷射的细小弹丸在室温下撞击受喷工件的表面,使表层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之下产生弹、塑性变形,并呈现较大的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工件表面强度、疲劳强度和抗应力腐蚀能力的表面工程技术。(喷丸强化技术) 热扩渗:将工件放在特殊介质中加热,使介质中某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工件表面,形成合金层(或掺杂层)的工艺。(化学热处理技术) 热喷涂:采用各种热源使涂层材料加热熔化或半熔化,然后用高速气体使涂层材料分散细化并高速撞击到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工艺过程。 热喷焊:采用热源使涂层材料在基体表面重新熔化或部分熔化,实现涂层与基体之间、涂层内颗粒之间的冶金结合,消除孔隙的表面处理技术。(喷焊) 堆焊:在零件表面熔敷上一层耐磨、耐蚀、耐热等具有特殊性能合金层的技术。

现代表面工程与技术概述

现代表面工程与技术 Modern Surfa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什么是表面工程? 表面工程是将材料的表面与基体一起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利用各种表面技术,使材料的表面获得材料本身没有而又希望具有的性能的系统工程。 第一章表面技术概论 表面技术是直接与各种表面现象或过程相关的,能为人类造福或被人们利用的技术----宽广的技术领域。 一、使用表面技术的目的 1、提高材料抵御环境作用能力。 2、赋予材料表面功能特性。 3、实施特定的表面加工来制造构件、零部件和元器件。 途径: 表面涂覆:各种涂层技术(电镀、化学镀、热渗镀、热喷涂、堆焊、化学转化膜、涂装、气相沉积、包箔、贴片)。 表面改性:喷丸强化、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激光表面处理、电子束表面处理。 二、表面技术的分类 1、按作用原理 (1)原子沉积 电镀、化学镀、物理、化学气相沉积 (2)颗粒沉积 热喷涂、搪瓷涂敷 (3)整体覆盖 包箔、贴片 (4)表面改性 2、按使用方法 (1)电化学法 电镀、电化学氧化(阳极氧化) (2)化学法 化学转化膜、化学镀 (3)真空法 物理、化学气相沉积、离子注入 (4)热加工法 热浸镀、热喷涂、化学热处理、堆焊 (5)其它方法 涂装、机械镀、激光表面处理

三、表面技术的应用 1、广泛性和重要性 (1)广泛性 内容广 基材广 种类多 遍及各行业,用于构件、零部件、元器件,效益巨大 (2)重要性 ?改善耐腐蚀、磨损、氧化、疲劳断裂、辐照损伤 ?提高产品长期运行可靠性、稳定性 ?满足特殊要求(必不可少或唯一途径)

?生产各种新材料、新器件(在制备临界温度超导膜、金刚石膜、纳米多层膜、纳米粉末、纳米晶体材料、多孔硅中起关键作用;又是许多光学、微电子、磁性、化学、生物等功能器件研究和生产的基础) 2、在结构材料及构件和零部件上的应用 表面技术作用:防护、耐磨、强化、修复、装饰 3、在功能材料和元器件上的应用 制造装备中具独特功能的核心部件。 表面技术可制备或改进一系列功能材料及元器件 物理特性: ?光学 反射镜材料,防眩零件 ?热学 散热材料,耐热涂层,吸热材料 ?电学 表面导电玻璃,绝缘涂层 ?磁学 磁记录介质,电磁屏蔽材料,磁泡材料 化学特性: 分离膜材料 4、在人类适应、保护和优化环境方面的应用 (1)净化大气 原料、燃料→CO2、NO2、SO2 措施:回收、分解 方法:制备触媒载体(钯炭、铂炭、钌炭、铑炭) (2)净化水质 制备膜材料,处理污水、化学提纯、水质软化、海水淡化 (3)抗菌灭菌 TiO2(粉状、粒状、薄膜状)可将污染物分解 ?当光照射半导体化合物时,并非任何波长的光都能被吸收和产生激发作用,只有能量E满足式(1)的光量子才能发挥作用。 ?光子波长 h-普朗克常数,4.138×10-15 eV·s; c-真空中光速,2.998×1017 nm/s 锐钛型TiO2的Eg = 3.2eV ?在TiO2粒子表面上,有还原作用;产生氧化作用。 在界面处的还原作用: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 考试复习资料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考试复习资料. 1.表面工程:从材料表面的实际应用出发,科学设计工艺方法,严格监控工艺过程,实际检验施工质量,并对全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改进其中的不足,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丰富理论内涵,开发新的用途和应用领域。采用表面技术,在零部件或工件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表面层而形成的技术,主要包 2.括电镀和化学镀、热喷涂、化学转化膜、热浸镀、涂料涂装、气相沉积、堆焊与熔结、

搪瓷和陶瓷涂覆、粘涂、溶胶-凝胶等。表面现象有关的一些表面技术: 1)表面湿润和反湿润技术. 2)表面催化技术3.3)膜技术4)表面化学技术 4.

表面5.在几个原子范围内的清洁表面其偏离三维周期性结构的主要特征是表面松弛、重构和表面台阶结构。从微观水平看,即使宏观看来非常光滑平整的表面实际上也是凹凸不平的,即表面6. 是粗糙的。吸附、吸收和化学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发生作用的三种表现。7. 晶体表面缺陷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类. 8.表面平整一般采用磨光、滚光、抛光及刷光和振动磨光。9.磨光是借助粘有磨料的特制磨光轮(或带)的旋转,以磨削金属零件表面的过程。 滚光是将成批零件与磨削介质一起在滚筒中作低速旋转,靠零件和磨料的相对运动进行光饰处理的过程。 抛光是用抛光轮和抛光膏或抛光液对零件表面进一步轻微磨削以降低粗糙度,也可用于镀后的精加工。 刷光是把刷光轮装在抛光机上,用刷光轮上的金属丝(钢丝、黄铜丝等)刷,同时用水或含某种盐类,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连续冲洗去除零件表面锈斑、毛刺、氧化皮及其他杂物,还可用于装饰目的进行丝纹刷光和缎面刷光等。

振动磨光是将零件与大量磨料和适量抛磨液置入容器中,在容器振动过程中使零件表面平整光洁。基体表面清洁的目的是:10. 打基础;)如电镀、热喷涂等(作为前序处理工艺的一部分,为下一涂装或其他表面加工. 作为一项单独表面处理技术,可提高工件寿命或恢复工件原状态或节能需要(锅炉清除水垢,提高热效率); 消除工件(设备)隐患,提高安全性(如传热设备局部过热可通过清洗来解决),消毒、灭菌,除放射性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 表面清洗主要包括除油和除锈。 喷砂是用机械或净化的压缩空气,将砂流强烈地喷向金属制品表面,利用磨料强11.力的撞击作用,打掉其上的污垢物,达到清理或修饰目的的过程。喷砂的主要用途有:

材料表面工程

材料表面工程(材料化学专业) 目的和要求 材料表面工程是一门新的边缘学科, 它不但涉及到诸如表面物理学、表面化学、金属学、陶瓷学、高分子学、传热学、传质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 而且其本身也溶入了诸多学科的新技术. 本课程首先概要介绍表面物理化学和表面强度等材料表面工程基础理论知识, 然后就表面工程中10个大类表面技术的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领域进行重点介绍, 最后简要介绍材料表面工程中常用的一些分析和测试方法和技术. 本课程作为材料系高年级学生一门专业选修课, 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向导的作用, 让学生掌握整个材料表面工程的基本知识, 为学生将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或研究奠定一个较为扎实的基础, 课程以介绍各个相关表面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为主, 也兼顾介绍一些生产工艺和发展方向等. 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1.1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的意义、目的和作用 1.2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分类 第二章表面物理化学基础 (4学时) 2.1 表面能与表面张力 2.2 固体表面结构 2.3 固体表面的润湿和吸附理论 2.4 Kelvin公式及其应用 2.5 表面原子的扩散 第三章表面强度 (2学时) 3.1 表面活性介质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2 表面膜层的应力 3.3 表面抗磨强度

3.4 表面抗腐蚀强度 3.5 疲劳载荷下的表面强度 第四章热渗镀 (2学时) 4.1 热渗镀原理 4.2 热浸镀 4.3 离子氮化 4.4 离子渗碳 第五章热喷涂 (2学时) 5.1 热喷涂原理 5.2 火焰喷涂 5.3 等离子喷涂 5.4 热喷涂涂层的特性和设计第六章堆焊 (2学时) 6.1 堆焊原理 6.2 电弧堆焊 6.3 等离子堆焊 第七章电镀 (2学时) 7.1 电沉积的基本原理 7.2 影响电镀层质量的基本因素7.3 合金镀 7.4 复合镀 7.5 电刷镀 第八章化学镀 (2学时) 8.1 化学镀基本原理 8.2 化学镀镍 8.3 化学镀铜

材料表面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目录及答案

《材料表面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目录及答案1 1.材料表面工程技术为什么能得到社会的重视获得迅速发展? 2.表面工程技术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说表面工程是一个多学科的边缘学科? 4.为什么会造成表面原子的重组? 5.什么是实际表面?什么是清洁表面?什么是理想表面? 6.常用的材料表面处理预处理种类及方法有哪些? 7.热喷涂技术有什么特点? 8.热喷涂涂层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9.简单分析热喷涂涂层的结合机理? 10.热喷涂只要有哪几种喷涂工艺?各有什么特点? 11.热喷涂材料有哪几大类?热喷涂技术在新型材料开发方面可以做什么工作? 12.镀层如何分类?怎样选择使用? 13.金属电镀包括哪些基本步骤?说明其物理意义。 14.电镀的基本原理? 15.共沉积合金的相特点有几种类型? 16.电刷镀的原理及特点是什么? 17.什么叫化学镀?实现化学镀过程有什么方式。 18.与电镀相比,化学镀有何特点? 19.热浸镀的基本过程是什么?控制步骤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20.形成热浸镀层应满足什么条件? 21.简述钢材热镀铝时扩散层的形成过程。 22.热镀铝的优缺点怎样? 23.表面淬火与常规淬火的区别:临界温度上移、奥氏体成分不均匀、晶粒细化、硬度高、耐磨性好、抗疲劳强度高。 24.表面淬火层组成:淬硬区、过渡区和心部区。 25.硬化层厚度的测定:金相法和硬度法。 26.喷丸强化技术原理、特点、应用范围。 27.感应加热淬火原理、涡流、集肤效应。 28.工件感应加热淬火的工艺流程。 29.各种表面淬火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表面技术概论》习题 30.什么是表面工程?表面工程技术的作用是什么? 31.金属离子电沉积的热力学条件是什么?金属离子从水溶液中沉积的可能性取决于什么? 32.什么是热喷涂技术?试简述热喷涂的特点。 33.热喷涂的涂层结构特点是什么?其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机理是什么?一般的等离子喷涂层不可能形成太厚的涂层,为什么?而HVOF技术则可以获得10余毫米厚的超厚涂层,又是为什么? 34.化学镀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35.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是我校材料科学的学科优势之一?你对于我校材料表面技术的发展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1 ■■■■■■■■■■■■■■■524宿舍整理■■■■■■■■■■■■勿删■■■■■■■■■■■■

材料表面工程结课论文

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 摘要 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是指在材料表面制备出一定厚度的纳米结构表层的方法。它的工艺设计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外加载荷必须足够大,使材料表面产生塑性变;外加载荷反复作用于材料的表面,保证表面积累足够大的塑性变形量;外加载荷与材料表面的接触必须光滑,避免材料表面发生损伤。本论文概述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研究的现状,包括表面纳米化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结构特征、功能特性以及应用等,并对表面纳米化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结构性能研究进展应用 1前言 表面工程是经表面预处理后,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和表面复合处理技术,改变固体金属表面或非金属表面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形态和应力状态等,以获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表面涂覆、表面改性和表面复合处理技术。表面工程的概念由英格兰伯明翰大学教授汤·贝尔于1983年首次提出,现已发展成为跨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复合型学科。表面工程以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改变材料表面及近表面区的形态、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或赋予材料一种全新的表面。一方面它可有效地改善和提高材料和产品的性能(耐蚀、耐磨、装饰性能),确保产品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还可赋予材料和器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1]。 工程金属材料在工业上用途广、用量大,利用纳米技术提高工程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自H.Gleiter教授利用金属蒸发冷凝一原位冷压成型法制备出纳米材料以来,人们又相继开发出多种制备方法,如非晶晶化法、机械研磨法和强烈塑性变形法等[2]。但是,由于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和材料外形尺寸有限、内部存在界面污染、孔隙类缺陷多等因素的制约,现有的制备技术还未能在工程金属材料上取得实际应用。而在服役环境下,金属材料的失稳多始于表面,因此只要在材料上制备出一定厚度的纳米结构表层,即实现表面纳米化,就可以通过表面组织和性能的优化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和服役行为[3]。 表面纳米化技术是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表面层组织细化至纳米量级,在块体金属表面获得一层(几十微米厚)的纳米晶组织。由于表面纳米化将使金属表面呈压应力状态,所以当金属受到拉应力时,压应力可抵消掉一部分或全部拉应力,从而减小裂纹扩展速率,提高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与其它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不同的是,表面纳米化采用常规表面处理技术或对表面处理技术进行改进即可实现。此外,表面纳米化材料的组织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变化,这些技术在工业上应用并不存在明显的障碍;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剥层和分离[4]。因此,这种新材料有着开发应用的潜力。最近,表面纳米化已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今后几年内纳米材料研究领域最有可能取得实际应用的技术之一。

材料表面工程论文

纳米表面工程 1、引言 表面工程技术是表面处理、表面涂镀层及表面改性的总称。表面工程技术是运用各种物理、化学和机械工艺过程来改变基材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或应力状态而使其具有某种特殊性能,从而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微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日益增多,制造技术与加工技术已由亚微米层次进入到原子、分子级的纳米层次。如日本已研制成功直径只有1mm~2mm的静电发动机、米粒大小的汽车。美国已研制成功微型光调器,并计划研制微电机化坦克、纳米航天飞机、微型机器人。在光电子领域,日本NEC公司在GaAs基体表面上,利用分子外延技术,把所需的原子喷射到一块半导体表面上,形成特定的岛状晶体而成功制作出具有开关功能的量子点阵列。美国已制造出可容纳单个电子的量子点,而量子点小到可在一个针尖上容纳几亿个。这些技术都是在特定表面上实现的,属表面工程范畴。但随着尺度的减少,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增大,表面效应增强,表面影响加大,传统的表面设计和加工方法已不再适用。为适应纳米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表面工程——纳米表面工程。 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使杂质在界面的浓度大大降低,从而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同一材料, 当尺寸减小到纳米级时,由于位错的滑动受到限制,表现出比基体相材料高得多的硬度,其强度和硬度可提高4一5倍。如n一Fe晶断裂强度比普通铁高12倍;纳米碳管密度仅为钢的1/6,但其强度比钢高100倍,杨氏模量估计可高达5TPa,这是目前可制备的最高比强度的材料12,3]。研究发现,骨、牙、珍珠和贝壳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强度,是因它们由纳米轻基磷酸钙、纳米磷酸三钙与少量的生物高分子复合组合而成。纳米材料界面量大,界面原子排列混乱,原子受外力作用产生变形时,很容易迁移、扩散,表现出甚佳的塑性、韧性、延展性,比粗晶高1016-1019倍的扩散系数。如28nm的n一20Ni一P在280oC时的伸长极限比257nm的高3.7倍,n-euFZ和n-TIOZ室温下的塑性变形也有类似现象。具有高强度、高塑性甚至超塑性的纳米材料,对材料的表面改性具有特殊意义。小尺寸效应使纳米材料的热容和散射率比同类其它材料大,其熔点和烧结温度显著下降,在常温和次温条件下加工陶瓷和合金成为可能。另外,纳米材料电磁性能的改变及极高的光吸收率(夕99%),可用于制作红外敏感元件、雷达波吸收材料等J军事上有特殊的应用前景。纳米材料在力电声光热磁等方面的许多特性,对加工具有特殊表面功能的材料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纳米表面工程是以纳米材料和其它低维非平衡材料为基础,通过特定的加工技术或手段对固体表面进行强化、改性、超精细加工或赋予表面新功能的系统工程。简言之,纳米表面工程就是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与表面工程交叉、复合、综合并开发应用。因纳米表面工程以具有许多特质的低维非平衡材料为基础,它的研究和发展将产生具有力、热、声、光、电、磁等性能的许多低维度、小尺寸、功能化表面。与传统表面工程相比,纳米表面工程取决于基体性能和功能的因素被弱化,表面处理、改性和加工的自由度扩大,表面加工技术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2、国内外发展现状: 2.1、纳米结构电镀层 众所周知,镀锌经常作为钢铁材料表面的有效保护涂层。它的耐腐蚀性决定了镀层的使用寿命。HEjian-ping等在电镀液中添加5g.dm3的CeO2纳米颗粒后,所得镀层中Ceo2的含量为0.22%,此时镀锌层的耐蚀性比纯锌镀层的提了40%八60%。分析其原因,认为这是由于Ceo2纳米颗粒的存在使得电镀层的微观结构更加均匀、细密,并使得晶面生长的择优取向由纯锌的(101)和(103)变为单一的(101)所致。 2.2、利用碳纳米管制备复合涂层 纳米碳管(CbaronNnoaubtes,简称CNTs)即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是单层或多层石墨片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 考试复习资料

1.表面工程:从材料表面的实际应用出发,科学设计工艺方法,严格监控工艺过程,实 际检验施工质量,并对全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改进其中的不足,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丰富理论内涵,开发新的用途和应用领域。 2.采用表面技术,在零部件或工件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表面层而形成的技术,主要包括电镀和化学镀、热喷涂、化学转化膜、热浸镀、涂料涂装、气相沉积、堆焊与熔结、搪瓷和陶瓷涂覆、粘涂、溶胶-凝胶等。 3.表面现象有关的一些表面技术: 1)表面湿润和反湿润技术. 2)表面催化技术3)膜技术4)表面化学技术 4. 5.在几个原子范围内的清洁表面其偏离三维周期性结构的主要特征是表面松弛、表面重构和表面台阶结构。 6.从微观水平看,即使宏观看来非常光滑平整的表面实际上也是凹凸不平的,即表面是粗糙的。 7.吸附、吸收和化学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发生作用的三种表现。 8.晶体表面缺陷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类. 9.表面平整一般采用磨光、滚光、抛光及刷光和振动磨光。 磨光是借助粘有磨料的特制磨光轮(或带)的旋转,以磨削金属零件表面的过程。 滚光是将成批零件与磨削介质一起在滚筒中作低速旋转,靠零件和磨料的相对运动进 行光饰处理的过程。 抛光是用抛光轮和抛光膏或抛光液对零件表面进一步轻微磨削以降低粗糙度,也可用 于镀后的精加工。 刷光是把刷光轮装在抛光机上,用刷光轮上的金属丝(钢丝、黄铜丝等)刷,同时用水 或含某种盐类,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连续冲洗去除零件表面锈斑、毛刺、氧化皮及其 他杂物,还可用于装饰目的进行丝纹刷光和缎面刷光等。 振动磨光是将零件与大量磨料和适量抛磨液置入容器中,在容器振动过程中使零件表 面平整光洁。 10.基体表面清洁的目的是: 作为前序处理工艺的一部分,为下一涂装或其他表面加工(如电镀、热喷涂等)打基础;

材料表面工程报告11

材料表面工程学 报告 学生班级: 学号: 姓名: 课程成绩: 材料教研室

课程成绩评分表

学习目的: 腐蚀、磨损、表面疲劳是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失效形式,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防止上述失效成为科学研究和生产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是他们进入论文工作的前奏。本课程以介绍表面工程的基本知识为手段,通过让学生对某一专题的资料查阅、收集、整理,成文以及对该专题的讲解,在了解表面工程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资料查阅、收集、整理,特别是文字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入论文阶段,较好地完成文献综述这一环节打下基础。 课程任务: 1)完成综述文章一篇;2)制作PPT一件; 3)上台讲解一次;4)给其他同学讲解打分; 课堂要求: 1)缺席不得超过3次;2)认真听讲; 3)思考并积极提问;4)严格遵守讲解规定时间。 PPT要求: 1)PPT要求简洁同时信息量大,图片化; 2)页数不能过多,平均1页/min;即12min讲解时间平均12-15页,如图片多页数可适当增加; 3)PPT中避免出现整段文字,可用关键词代替句子; 4)讲解时杜绝照PPT读文字; 5)有动画等更好。 文章要求: 1)选题有新意、有特色,字数在3000-4000字; 2)文章包括题目、作者、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引言、结语和参考文献; 3)内容综合性高,有自己的观点及看问题的角度; 4)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5)文章中参考文献序号必须出现在正文中(参考文献不少于12篇)。 6)杜绝完全抄袭已发表的综述文章; 7)文章最好能提出与选题相关的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试题

第二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 作业一 第一部分填空题(10个空共10分,每空一分) 1.材料科学与工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使用性能、材料的性质、结构与成份和合成与加工。 2.材料性质的表述包括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强度可以用弹性极限、屈服强度和比例界限等来表征。 4.三类主要的材料力学失效形式分别是:断裂、磨损和腐蚀。 5.材料的结构包括键合结构、晶体结构和组织结构。 6.晶体结构有三种形式,它们分别是: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 7.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谱学分析是材料成分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 8.材料的强韧化手段主要有固溶强化、加工强化、弥散强化、第二相强化和相变增韧。第二部分判断题(10题共20分,每题2分) 1.材料性质是功能特性和效用的描述符,是材料对电.磁.光.热.机械载荷的反应。(√)2.疲劳强度材料抵抗交变应力作用下断裂破坏的能力。(√) 3.硬度是指材料在表面上的大体积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错) 4.性能是包括材料在内的整个系统特征的体现;性质则是材料本身特征的体现。(√)5.晶体是指原子排列短程有序,有周期。(错) 6.材料的热处理是指通过一定的加热、保温、冷却工艺过程,来改变材料的相组成情况,达到改变材料性能的方法。(√) 7.材料表面工程包括表面改性和表面保护两个方面。(错) 8.材料复合的过程就是材料制备、改性、加工的统一过程。(√) 9.材料合成与加工过程是在一个不限定的空间,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的。(错) 10.材料中裂纹的形成和扩展的研究是微观断裂力学的核心问题。(√) 第三部分简答题(4题共40分,每题10分) 1.材料性能的定义是什么?答:在某种环境或条件作用下,为描述材料的行为或结果,按照特定的规范所获得的表征参量。 2.金属材料的尺寸减小到一定值时,材料的工程强度值不再恒定,而是迅速增大,原因有哪两点?答:1)按统计学原理计算单位面积上的位错缺陷数目,由于截面减小而不能

表面工程技术的作用

表面工程技术的作用 表面工程技术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最重要的作用为提高金属机件的耐蚀性、耐磨性及获得电、磁、光等功能性表面层。 1)腐蚀保护性即可以提高基体材料的耐大气、海洋大气、天然水及某些酸碱盐的腐蚀作 用。例如若在钢构件上喷涂一层8515Al15合金,可使构件在海水中耐腐蚀20-40年。 2)抗磨性包括抗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冲蚀磨损等。例如若在刀 具表面镀上一层TiC、TiN或Al2O3薄膜,成为防止钢屑粘结的表面薄层,从而提高刀具寿命3-6倍。 3)电性能包括绝缘性、导电性等。 4)耐热性包括抗高温氧化、热疲劳等性能。 5)光学特性包括反光性、光选择吸收性、吸光性等性能。 6)电磁特性包括磁性、半导体性、电磁屏蔽性等性能。 7)密封性。 8)装饰性包括染色性、光泽性等性能。 9)其它表面特性诸如耐疲劳性、保油性、可焊接性等性能。 表面技术的应用使基体材料表面具有原来没有的性能,这就大幅度地拓宽了材料的应用领域,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潜力。举例如下: 1)可用一般的材料代替稀有的、昂贵的材料制造机器零件,而不降低甚至超过原机件的质 量。 2)可以把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各取所长,解决单一材料解决不了的问题。 3)延长在苛刻条件下服役机件的寿命。 4)大幅度提高现有机件的寿命。 5)赋予材料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有助于某些尖端技术的发展。 6)可成功地修复磨损、腐蚀的零件。 表面工程技术的分类 表面工程技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办法,但一般均认为表面工程技术包括表面涂镀技术、表面扩渗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三个领域。表面涂镀技术是将液态涂料涂敷在材料表面,或者将镀料原子沉积在材料表面,从而获得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和性能有别于基体材料的涂层或镀层,此类技术有有机涂装、热?镀、热喷涂、电镀、化学镀和气相沉积等;表面扩渗技术是将原子渗入(或离子注入)基体材料的表面,改变基体表面的化学成分,从而达到改变其性能,它主要包括化学热处理、阳极氧化、表面合金化和离子注入等;表面处理技术是通过加热或机械处理,在不改变材料表层化学成分的情况下,使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其性能,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淬火、激光重熔和喷丸等。可见,表面工程技术远远超出了最初的化学热处理、电镀的范畴。 表面工程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 目前,对新型金属表面技术主要集中力量开发的为以下三方面技术: 1.离子技术 离子技术包括等离子和离子束技术,表1使各种离子技术的开发年代及其的工作气压。

材料表面工程复习资料

表面材料科学12.27日周二考试8:00~10:00四教报一 名词解释:40分(4分*10个)简答:20分(5分*4个)问答:40分(10分*4个) 名词解释 1、物理气相沉积:在真空条件下,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将固态的镀料转化为原子、分子、或离子态的气相物质后再沉积于基体表面,从而形成固体薄膜的一类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真空蒸镀、溅射镀膜、离子镀膜。 2、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接触到电解质溶液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被氧化而有电流伴生的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3、钝化:热力学不稳定的金属或合金由于阳极过程受阻而引起的金属腐蚀速率下降的现象。 4、电镀:利用电解作用,使具有导电性能的工作表面作为阴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通过外电流的作用,在工件表面沉积与基体牢固结合的镀覆层。 5、化学镀:在没有外电流通过的前提下,利用还原剂将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化学还原在呈活性催化的工件表面,沉积出与基体牢固结合的镀覆层。 6、热喷涂:将金属、合金、金属陶瓷材料加热到熔融或部分熔融,以高的动能使其雾化成微粒并喷至工件表面,形成牢固的涂覆层 7、真空蒸镀:将工件放入真空室,并用一定的方法加热镀膜材料,使其蒸发或升华,飞至工件表面凝聚成膜。 8、溅射镀:将工件放入真空室,并用正离子轰击作为阴极的靶,使靶材中的原子、分子逸出,飞至工件表面凝聚成膜。 9、离子镀:将工件放入真空室,并利用气体放电原理将部分气体和蒸发源逸出的气相粒子电离,在离子轰击工件的同时,把蒸发物或其反应产物沉积在工件表面成膜。 10、化学气相沉积:将工件放入密封室,加热到一定温度,同时通入反应气体,利用室内气相化学反应在工件表面沉积成膜。 11、化学转化膜:化学转化膜的实质是金属处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为控制的腐蚀产物,即金属与特定的腐蚀液接触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能保护金属不易受水和其它腐蚀介质影响的膜层。 12、喷丸强化:在受喷材料表面的再结晶温度下进行的一种冷加工方法,加工过程由弹丸以很高速度撞击受喷工件表面而完成。 13、表面热处理:指仅对工件表层进行热处理,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工艺。 14、化学热处理:将金属或合金工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层,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15、表面重构:在平行基底的表面上,原子位置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种表面结构称重构。 16、磨损:在一工作表面的物质,由于表面相对运动而不断损失的现象。 17、热喷涂:使用某种方式的热源,使喷涂材料加热至熔融或半熔融状态,用高压气流将其雾化,并以一定速度喷射到经过预处理的零件表面,从而形成涂层的表面加工技术。 18、光刻加工:利用光将设计图形借助掩膜版刻蚀在材料表面的工艺过程。 19、激光熔覆:把合金粉末经激光熔化成熔覆层的主体合金,熔覆层与基体金属有一薄层熔化,界面为冶金结合。 简答 1、电位-PH图的应用 1)预测反应的自发方向,从热力学上判断金属腐蚀趋势。 2)估计腐蚀产物的成分。 3)预测减缓和防止腐蚀的环境因素,选择控制腐蚀的途径。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复习题

第一章 1)表面技术的作用:a、提高材料抵御环境作用的能力b、赋予材料表面某种功能特性 第二章 1材料表面三类结构:理想表面、清洁表面和实际表面2)实际表面的特点:a、表面粗糙度b、贝尔比层c、残余应力d、氧化和沾污 3)金属腐蚀速度的三种表示方法:a、重量法b、深度法c、电流密度法 4)电极极化现象定义:在腐蚀电池工作后,由于产生电流而引起的电极电位的变化现象称为电极极化现象 第三章 1)表面预处理目的:a、清除表面覆盖层b、提高覆盖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 2)表面预处理内容:a、表面整平b、除油c、侵蚀3)表面预处理两个指标:a、表面清洁度b、表面粗糙度第四章 1)热喷涂定义:利用热源将喷涂材料加热到熔化或半熔化状态,用高速气流将其雾化并喷射到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技术。 2)热喷涂涂层形成四个阶段:a、熔化b、雾化c、加速飞行d、撞击 3)热喷涂涂层结构的组成:变形颗粒、氧化物、气孔和未融化颗粒 4)提高涂层质量的两个途径:a、提高热源温度b、提高粒子动能 5)涂层和基体的结合方式:a、机械结合b、物理结合c、冶金结合 6)涂层厚度与残余应力的关系:涂层内部存在的残余张应力的大小与涂层厚度成正比,当涂层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涂层内的张应力超过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时,涂层就会破坏。 7)自熔性合金粉末的定义: 指熔点较低,重熔过程中能 自行脱氧,造渣,能润湿基 材表面而呈冶金结合的一 类的合金。 自熔性合金粉末的成 分:在Co基、Ni基、Fe基 中添加适量的B、Si元素 8)热喷涂一般工艺流程:a、 工件表面预处理b、预热 c、喷涂 d、后处理 9)喷涂与喷焊的区别:a、 工件受热情况不同b、与基 材的结合状态不同c、所用 粉末不同 d、覆盖层结构不同 e、承 载能力不同 10)火焰喷涂特点:a、适 用范围广,可喷金属、线材、 棒材、粉末及塑料b、设备 投资少,操作简单、便于携 带c、无电力要求、沉积效 率高 11)电弧喷涂特点:a、热 效率高b、生产率高c、喷 涂成本低d、涂层结合强度 高e、安全性高f、可方便 地制造伪合金涂层。 12)等离子喷涂特点:a、 焰流温度高、热量集中、可 达10000℃以上 b、等离子 弧流速高达1000m/s以上 (焰流速度高) c、涂层质 量高 d、稳定性好,可控制 e、喷涂工艺规范稳定,调 节性能好,容易操作 13)热喷涂工艺选择原则: ①、若涂层结合力要求不 高,采用的喷涂材料的熔点 不过2500℃,可采用设备简 单,成本低的火焰喷涂。②、 工程量大的金属喷涂施工 最好采用电弧喷涂。③、对 涂层性能要求较高的某些 教贵重机件,应采用等离子 喷涂。④、要求高结合力, 低孔隙率的金属或陶瓷涂 层可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 和超音速等离子喷涂。⑤、 对于批量大的工件宜采用 自动喷涂。 第五章 1)堆焊稀释率定义:基材的 熔化面积占整个熔池面积 的百分比。 2)其控制方法:①、采用 多层堆焊方法降低稀释率 的影响。②、采用含量较高 合金的堆焊材料。③、制定 相应的工艺参数 3)堆焊材料的分类:①、 铁基堆焊合金②、钴基堆 焊合金③、镍基堆焊合金 ④、铜基堆焊合金⑤、碳 化钨堆焊金属 4)堆焊技术的应用特性: ①、堆焊层与基体金属结合 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②、 通过正确地设计堆焊层的 合金体系,可以获得抗磨 损,冲击,腐蚀,擦伤和汽 蚀等多种性能的堆焊层。 ③、堆焊层的厚度大。④、 熔敷率高。⑤、堆焊所用的 设备比较简单。⑥、工件受 热大且不均匀。 第六章 1)电镀基本原理:电镀是 一种电化学过程,也是一种 氧化还原过程,以被镀工件 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以 镀层金属作为阳极与电源 正极相连,将其浸入含有镀 层金属的电解质溶液中,通 入电流,则镀液中的金属离 子会向阴极移动,并在阴极 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金属离 子,以电结晶的形式在阴极 表面沉积,得到镀层 2)阴极极化在电镀层电结 晶中的作用:阴极极化作用 越大,则过电位越高。则形 成的晶格的速度就越快,镀 层晶粒越细小,因此阴极极 化的提高可以实现结晶细 密,提高电镀镀层质量。 3)电镀溶液的基本组成: 主盐、络合剂、导电盐、缓 冲剂、阴极活化剂、添加剂 4)电镀中金属电沉积三个 步骤:①、液相传质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