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动员能力与政策工具的选择:对运动式治理的解释

政府的动员能力与政策工具的选择:对运动式治理的解释

政府的动员能力与政策工具的选择:对运动式治理的解释

对政策工具的考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揭示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是如何进行选择和权衡的。任何公共政策的实施,都依赖于特定的有效的政策工具。但是,政策工具的选择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而且政府在政策工具的选择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惑。在很长时间里,中国的公共管理者在应对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上对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表现出了偏爱“运动式治理”的特点。

这种倾向性可能意味着,政府面对复杂的社会公共事务,存在着政策工具选择上的困境。大多数观察者和分析者都从负面对运动式治理进行评价。但是,在中国具体的管理环境下,运动式治理还是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合法作用空间的。本文以上海市有关部门对黑车问题的集中整治为案例,来分析说明这个问题。

本文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政府在治理一些社会顽疾时之所以经常会采取运动式的方法,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资源缺乏的约束条件下其社会动员能力的不足。黑车整治的案例说明,政府希望通过某种社会动员的机制和方式来实现资源的必要集中,也藉此方式来对社会和市场中的行为体产生影响、从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因此,运动式治理既是政府的社会动员不足的产物,又是政府为了提高其社会动员能力的必然选择。与此相联系,本文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有必要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适时地转变社会动员模式,让动员由政府对社会的动员转变为由社会进行的动员,在这样的基础上,运动式治理依然具有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正面价值。

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要政策完整版

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 要政策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要政策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 1998年3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已成为其国际地位和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面向21世纪的中国,如何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立足现实国情,适时制订和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将是关键所在。 一、中国科技发展的环境 (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世界经济增长周期与科技进步浪潮的相关性看,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低速徘徊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有所降低,表明世界科技发展还没有产生新的重大突破,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尚在酝酿之中,预计到下世纪初,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仍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仍将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发展和创新为核心。值得注意是:这些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仍然方兴未艾,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明显缩短,传统观念上的研究、应用开发及生产间的界限愈加模糊,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技术淘汰率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在计算机领域中每六个月甚至更短的周期内就有新产品问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间的交叉日益突出,技术领域的创新更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及影响。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不再将科技项目按基础、应用和开发三个领域划分,而是按国家的战略需要划分为若干重大项目推动科技进步,以更便于调动和发挥一个国家的整体的综合优势。此外,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也进一步得到加强。鉴于高技术发展具有高效益、高风险和高耗资的特点,走国际合作之路已被纳入各国政府和企业界发展高技术的战略规划,如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共体12国参加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以及美国、欧洲同俄罗斯的空间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强手之间甚至是国际竞争对手之间也展开了联合和合作,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多家着名微电子企业携手共同开发新一代动态随机存储芯片,以共担费用、共担风险,成为世界强手既联合又竞争的范例。 (二)中国科技发展的国内环境 中国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广泛的需求。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但是必须看到,粗放型增长方式仍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着支配地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主要是靠大规模投入自然资源、资金和劳动力来支撑;相当多的企业素质不高,科技开发、创新能力弱,技术进步缓慢,产品档次低、消耗高、质量差。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很多处于世界60-70年代的水平,工业企业设备近20%老化,超期服役率达40%。资源消

photoshop中5个快速选择工具

Photoshop中5个快速选择工具 9分 出处:10steps 时间:2014-04-24 人气:14117 核心提示:PS中有很多选择工具,如何挑选选择工具,取决于选择的对象,例如一个简单的对象香蕉或者非常复杂的对象头发等。 PS中有很多选择工具,如何挑选选择工具,取决于选择的对象,例如一个简单的对象香蕉或者非常复杂的对象头发等。 这篇教程主要是针对初学者来编写的,主要讲解如何使用5种快速选择工具来建立有效的选区。 1:魔棒工具 这是建立选区最简单的方法,但只有在背景色为纯色时才会比较有效。 因此,当要选择的对象的背景为空白背景时,可使用魔棒工具,例如一张产品拍摄图。 在建立选区时,首先,要确保图片在一个图层中,只需右键单击背景图层,选择and c hoose ‘Layer from Background’。然后,选择魔棒工具单击背景即可。

这样,背景将会被选中,可以删除背景,并在该图层的下方为其添加新背景。2:钢笔工具 如果是光滑、弯曲,且有硬边的对象,使用钢笔工具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选择钢笔工具,然后单击,并沿着对象边缘进行拖拽,再次遇到路径时松开鼠标即可闭合。

然后,选择直接选择工具,可以用这个工具通过点击锚点来清理路径并移动路径,或者调整角度。完成路径后,右击并选择“建立选区”。

这样,对象就被选中了,可以进行反选以删除背景。 3:颜色范围 如果要选择的对象与背景有明显的颜色差异,可通过颜色范围建立复杂的选区,例如水浪。

选择> 颜色范围,利用颜色拾取器单击对象。在这个例子中,我单击的是水浪的白色区域。

政策工具案例分析[完整版]

政策工具案例分析 2014.04 政策工具的研究: 政策工具成为20世纪90年代西方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并正在成长为一个新的学科分支或主题领域。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突然出现的话题。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特别是经济学、政治学以及行政学等领域早已关注这一问题。 经济学领域,经济政策工具历来构成经济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工资、价格、利率等往往被当作政策工具看待。二战后,在西方社会科学领域中,政策工具成为各学科关注的问题。 政治学领域,达尔和林德布洛姆在《政治、经济和福利》(1953年)已论及政策工具的基本原理,在此之后,政治学中的政策工具研究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注重对工具的政治属性的研究,它以政治文化及意识形态的研究为基础;另一个发展方向是沿袭结构—功能传统,力求通过对工具的研究来确定公共政策功能。 公共行政学领域,行政工具及行政方法也早已构成一个重要的理论主题。 法学领域,法律法规也往往被当作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 理论基础阐释: “今天我们政府失败的主要之处,不在目的而在手段。”——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 一、政策工具的内涵 政策工具是人们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或达成一定的政府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方式和方式。注意理解一下五点: ★政策工具是具体的,是实现特定目标的途径,其作用是实现既有的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政策工具的范围相当广泛,对工具的选择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政策工具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而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 ★政策工具的运用会改变政策过程,因而具有某种制度安排的性质。 ★政策工具的实际运用会受到具体政策环境的影响,同一种政策工具在不同的政策环境中可能发挥完全不同的作用。 二、政策工具的类型 (一、)自愿性政策工具 自愿性政策工具的特征是它没有或很少有政府参与,其作用是在社会群体自愿提供的基础上实现的。 (1)家庭和社区 ——优点: ※公共成本低而产出质量高(不花政府的钱); ※在许多服务领域(如残疾人的照顾),家庭和社区比其他工具更合适;(时旺可说说居家养老) ※这种工具容易受到广泛的政治支持。

ps智能选择工具之四

智能选择工具之四——快速选择工具 Adobe Photoshop从CS3版本开始,新增了“快速选择工具”,这是一种基于色彩差别但却是用画笔智能查找主体边缘的新颖方法。 打开方法:快速选择和魔棒这两个智能选择工具被放在工具栏的同一位置。当显示的图标和文字不是快速选择工具时,可对准图标按右键,再在出现的选择栏里选择快速选择工具,这时鼠标也变成了快速选择工具的形状。 基本操作:在工具栏里打开快速选择工具,选择合适大小的画笔,在主体内按住画笔并稍加拖动,选区便会自动延伸,查找到主体的边缘。 选项栏及其功能解释: 选择方式:没有选区时,默认的选择方式是新建;选区建立后,自动改为添加到选区;如果按住Alt键,选择方式变为从选区减去。选择方式在修正选区时非常重要(见实例)。 画笔:初选离边缘较远的较大区域时,画笔尺寸可以大些,以提高选取的效率;但对于小块的主体或修正边缘时则要换成小尺寸的画笔(见实例)。总地来说,大画笔选择快,但选择粗糙,容易多选;小画笔一次只能选择一小块主体,选择慢,但得到的边缘精度高。 更改画笔大小的简单方法:在建立选区后,按右方括号键(]) 可增大快速选择工具画笔的大小;按左方括号键([) 可减小画笔大小。

自动增强:勾选此项后,可减少选区边界的粗糙度和块效应。即“自动增强”使选区向主体边缘进一步流动并做一些边缘调整。一般应勾选此项。 调整边缘:其功能见日志“【PS抠图三】用魔棒工具抠图”。在使用快速选择工具时,调整边缘也很重要。 实例更换鲜花的背景为蓝色 素材

步骤 1、打开鲜花素材,在图层调板上两次将其缩略图拖至下方的创建新图层图标上面,产生鲜花的背景副本和背景副本2。

治理: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

治理: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李峰 自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治理危机”(crisis ingovernance)来概括当时非洲的发展情形以来,“治理”一词在社会科学界被大量使用,从政治学、社会学、公共政策学到国际关系等学科,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有地区层面、国家层面并延伸至国际合作,所涉及的主体包罗万象,有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到市场组织。然而国际学术界关于治理理论的内容表述却莫衷一是、混乱不堪。英国学者罗茨就指出了治理的六种用法,即作为最小国家、作为公司治理、作为新公共管理、作为善治(Good Governance)、作为社会控制系统和作为自组织网络([英)罗伯特?罗茨:《新的治理》,选自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英国学者鲍勃?杰索普(Bob Jessop)对这种状况作了很好的描绘,他认为“治理在许多语境中大行其道,以致成为一个可以指涉任何事物或毫无意义的‘时髦词语’。”“即便现在,它在社会科学界的用法仍然常常是‘前理论式的’,而且莫衷一是。”([英)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选自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3、55页。)行笔于此,笔者想起了一件事,当我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公共行政学系的迈克尔?克拉克(Michael Clarke)教授求教治理的有关问题时,他竟不知晓治理理论(Governance The-ory)所指何物。所以,尽管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不遗余力地在推进全球治理,不管其在实践中效果如何,其价值取向怎样,但从学理层面上讲,治理理论在国外远没有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系统的理论。 反观国内,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有关治理方面的书籍、文章不断问世。中国的学者在译介西方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对治理兴起的背景、治理的含义,全球治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学者将治理理论同中国的改革实践联系起来,来探讨中国走向善政的路径。一时间,治理与中国的政治发展、治理与中国的行政改革、治理理论与政治学知识的转向等主题成为政治学、行政学讨论的热点,随着治理理论被嫁接进其他的领域内,治理理论俨然成为当今的显学,给我们一种感觉,治理的相关理论(特别是善治)是我们解决中国的政治、社会等诸多问题的一剂灵丹妙药。但是,当我们仔细研读其中的一些文章,我们却失望地发现,治理中的一些理论要点有似曾相识之感,它们并不能传达给我们比新公共管理、全球化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等更多的内容,有一种“贴标签”、“新瓶装旧酒”之嫌。之所以有这种感觉,一方面是因为治理概念所涵盖的范围的广泛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译介、运用治理相关理论时的偏失,即我们把治理作为一种价值理性而不是工具理性。有的学者的论述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概括治理特别是善治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主要标准,然后以此来衡量、裁剪火热的中国现实,最后指出中国在通往善治之路上还有哪些亟待完善的地方。姑且不论此种论述的逻辑理论前提的偏颇(实质上很多学者已注意到),即把异域的善治标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不适当地移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理论预设的存在,转移了人们对整个治理过程的关注,忽略了治理的趴术操作层面。这种“前提预设式的”或“目标导向式”的研究是一种典型的把治理当作一种价值理性的做法,实质上,治理的意义在于形式上的合理性而不在于价值上的合理性,或者治理最起码是一种工具理性。之所以如是说,原因如下: 首先,从治理的含义上说。国外关于治理含义的论述尽管异彩纷呈,但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世界银行的定义,它把治理看作是在管理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权力运作的方式,尽管这一定义有大而不当之嫌,但将治理看作权力运作的方式却颇能给人启示。既然是权力的运作方式,就是一种工具理性。也正是因为它的工具理性的特质决定了在不同的语境下治理模式的多样性和治理含义的混乱状况。 第二,从规范意义上说。社会本体论和社会认识论之间有一种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生成的关系,本体论为认识论提供了资源和基础,认识论深化了本体论的境界和空间。所以在实践中应抛弃“整体导向论”和“纯粹理性主义的目的论”,表现在公共行政领域就是要抛弃“政府全能”和“市场神话”,而奉行“整体制约论”,反映在治理活动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包括政府组织、私人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社会团体等组织的作用。在治理活动中,各种主体,包括政府组织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治理结构应是一个多中心网络状的结构。在此种治理结构中,各种主体只是达至共同目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或手段,具有强烈的工具色彩。

政策工具最终版

第三节新治理与政府工具 一、新治理范式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公共管理出现了所谓的“新治理”(New Governance)范式,它将大家的关注点引入到通过政府工具的广泛运用来解决这个新世界中的公共问题上来。它将焦点转向不同政府工具的特征及不同工具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结构。 “新治理”是一个新假设、新范式,它更好地引入了对普遍现实问题的关注以便最终能在问题解决中提供更多的推动力。其核心思想有二:首先,公共问题的解决需要广泛依靠协作关系,而不能只依靠政府本身,因此要用“政府治理”(governance)代替政府管理(government);其次,与私有化或“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不同,这些协作关系导致严

峻的管理与设计上的挑战,需要公共部门持续且远较以前复杂得多的参与。因此,当代公共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如何设计上述的参与过程,为公共部门的参与做好准备。①具体而言,“新政府治理”在以下五个方面使政策领域的关注焦点发生了转移,如下表所示: “新治理”的五大转变 1.从机构与项目转移到工具 首先,“新政府治理”提倡在政策研究和公共管理的分析单元应从公共机构或公共项目转移到解决公共问题、追求公共目标的工具上。每种工具都有自身的操作程序、特有的任务、特别的运作法则、以及自身的实施机构。因此,工具的选择也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阶段行为主体的选择,这些主体将扮演的角色也会有规定。因此,工具的选择在决定行为主体的同时也会对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正因为如此,工具的选择就不单纯是技术性的,从根本上讲是政治性的。选择了某些主体,就是选择了某个角度、某种价值,也就选择了政策将如何被执行。 2.从科层转移到网络 “新政府治理”共问在将解决公题的关注点从机构和项目转移到工具时,也把焦点从科层制的机构转移到了组织网络上。新政府治理认为管理网络与管理科层机构完全不同,其中涉及的特别任务包括:使网络关系结构化、保证各方对政策目标达成共识、协调价值观/促进互信关系、设定绩效目标、整合激励机制、分享信息/分担风险、评估绩效和管理转变(managing change)。② 政策工具塑造了网络:它限定了核心的行为主体以及他们的正式角色。“新治理”的“工具途径”通过将焦点从科层转移到网络、并且更加明确政策项目所需要的网络类型,为 ①参见 [美] 萨拉蒙著:《新政府治理与公共行为的工具:对中国的启示》,载《中国行政管理》,2009(11)。②

ps使用工具快捷键一览表

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矩形、椭圆选框工具【M】裁剪工具【C】移动工具【V】套索、多边形套索、磁性套索【L】魔棒工具【W】喷枪工具【J】画笔工具【B】像皮图章、图案图章【S】历史记录画笔工具【Y】像皮擦工具【E】铅笔、直线工具【N】模糊、锐化、涂抹工具【R】减淡、加深、海棉工具【O】钢笔、自由钢笔、磁性钢笔【P】添加锚点工具【+】删除锚点工具【-】直接选取工具【A】文字、文字蒙板、直排文字、直排文字蒙板【T】度量工具【U】直线渐变、径向渐变、对称渐变、角度渐变、菱形渐变【G】油漆桶工具【K】吸管、颜色取样器【I】抓手工具【H】缩放工具【Z】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D】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X】切换标准模式和快速蒙板模式【Q】标准屏幕模式、带有菜单栏的全屏模式、全屏模式【F】临时使用移动工具【Ctrl】临时使用吸色工具【Alt】临时使用抓手工具【空格】打开工具选项面板【Enter】快速输入工具选项(当前工具选项面板中至少有一个可调节数字) 【0】至【9】循环选择画笔【[】或【]】选择第一个画笔【Shift】+【[】选择最后一个画笔【Shift】+【]】建立新渐变(在”渐变编辑器”中) 【Ctrl】+【N】文件操作新建图形文件【Ctrl】+【N】用默认设置创建新文件【Ctrl】+【Alt】+【N】打开已有的图像【Ctrl】+【O】打开为... 【Ctrl】+【Alt】+【O】关闭当前图像【Ctrl】+【W】保存当前图像【Ctrl】+【S】另存为... 【Ctrl】+【Shift】+【S】存储副本【Ctrl】+【Alt】+【S】页面设置【Ctrl】+【Shift】+【P】打印【Ctrl】+【P】打开“预置”对话框【Ctrl】+【K】显示最后一次显示的“预置”对话框【Alt】+【Ctrl】+【K】设置“常规”选项(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1】设置“存储文件”(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2】设置“显示和光标”(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3】设置“透明区域与色域”(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4】设置“单位与标尺”(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5】设置“参考线与网格”(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6】设置“增效工具与暂存盘”(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7】设置“内存与图像高速缓存”(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8】编辑操作还原/重做前一步操作【Ctrl】+【Z】还原两步以上操作【Ctrl】+【Alt】+【Z】重做两步以上操作【Ctrl】+【Shift】+【Z】剪切选取的图像或路径【Ctrl】+【X】或【F2】拷贝选取的图像或路径【Ctrl】+【C】合并拷贝【Ctrl】+【Shift】+【C】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当前图形中【Ctrl】+【V】或【F4】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选框中【Ctrl】+【Shift】+【V】自由变换【Ctrl】+【T】应用自由变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Enter】从中心或对称点开始变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Alt】限制(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Shift】扭曲(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Ctrl】取消变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Esc】自由变换复制的象素数据【Ctrl】+【Shift】+【T】再次变换复制的象素数据并建立一个副本【Ctrl】+【Shift】+【Alt】+【T】删除选框中的图案或选取的路径【DEL】用背景色填充所选区域或整个图层【Ctrl】+【BackSpace】或【Ctrl】+【Del】用前景色填充所选区域或整个图层【Alt】+【BackSpace】或【Alt】+【Del】弹出“填充”对话框【Shift】+【BackSpace】从历史记录中填充【Alt】+【Ctrl】+【Backspace】图像调整调整色阶【Ctrl】+【L】自动调整色阶【Ctrl】+【Shift】+【L】打开曲线调整对话框【Ctrl】+【M】在所选通道的曲线上添加新的点(…曲线?对话框中) 在图象中【Ctrl】加点按在复合曲线以外的所有曲线上添加新的点(…曲线?对话框中) 【Ctrl】+【Shift】加点按移动所选点(…曲线?对话框中) 【↑】/【↓】/【←】/【→】以10点为增幅移动所选点以10点为增幅(…曲线?对话框中) 【Shift】+【箭头】选择多个控制点(…曲线?对话框中) 【Shift】加点按前移控制点(…曲线?对话框中) 【Ctrl】+【Tab】后移控制点(…曲线?对话框中) 【Ctrl】+【Shift】+【Tab】添加新的点(…曲线?对话框中) 点按网格删除点(…曲线?对话框中) 【Ctrl】加点按点取消选择所选通道上的所有点(…曲线?对话框中) 【Ctrl】+【D】使曲线网格更精细或更粗糙(…曲线?对话框中) 【Alt】加点按网格选择彩色通道(…曲线?对话框中) 【Ctrl】+【~】选择单色通道(…曲线?对话框中) 【Ctrl】+【数字】打开“色彩平衡”对话框【Ctrl】+【B】打开“色相/饱和度”对话框【Ctrl】+【U】全图调整(在色相/饱和度”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货币政策工具分类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货币政策工具分类货币政策工具分类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职能和效果来划分,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四类: 常规工具 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选择工具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④优惠利率;

⑤特种存款 补充工具 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 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新工具 2013年11月6日,我国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这一工具。常备借贷便利(简称SLF),在各国名称各异,如美联储的贴现窗口、欧央行的边际贷款便利、英格兰银行的操作性常备便利、日本银行的补充贷款便利、加拿大央行的常备流动性便利等。 所谓常备借贷便利就是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流动性需求,通过资产抵押的方式向中央银行申请授信额度的一种更加直接的融资方式。由于常备借贷便利提供的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一对一”的模式,因此,这种货币操作方式更像是定制化融资和结构化融资。 常备借贷便利的主要特点:一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二是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三是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金融机构。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6种,其作用与意义如下: 1. 公开业务 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

ps快速选择工具怎么调整

PS快速选择工具的用法 1:魔棒工具 这是建立选区最简单的方法,但只有在背景色为纯色时才会比较有效。 因此,当要选择的对象的背景为空白背景时,可使用魔棒工具,例如一张产品拍摄图。 在建立选区时,首先,要确保图片在一个图层中,只需右键单击背景图层,选择and choose …Layer from Background?。然后,选择魔棒工具单击背景即可。 这样,背景将会被选中,可以删除背景,并在该图层的下方为其添加新背景。 2:钢笔工具 如果是光滑、弯曲,且有硬边的对象,使用钢笔工具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选择钢笔工具,然后单击,并沿着对象边缘进行拖拽,再次遇到路径时松开鼠标即可闭合。 然后,选择直接选择工具,可以用这个工具通过点击锚点来清理路径并移动路径,或者调整角度。完成路径后,右击并选择“建立选区”。 这样,对象就被选中了,可以进行反选以删除背景。 3:颜色范围 如果要选择的对象与背景有明显的颜色差异,可通过颜色范围建立复杂的选区,例如水浪。 选择> 颜色范围,利用颜色拾取器单击对象。在这个例子中,我单击的是水浪的白色区域。 单击确定即可建立选区,然后,复制选区,将其粘贴到另一张图片中。 关闭- 关闭- 4:快速选择工具和调整边缘 在PS中,快速选择工具对于建立简单的选区是非常强大的,另外,可通过调整边缘控制优化选区。 对选择对象使用快速选择画笔进行拖拽选择,可以减小画笔的尺寸以进行某些细节地方的选择。按下Alt键来添加或减去某些部分,完成之后,点击菜单选择> 调整边缘。

接下来,使用细化边缘工具沿着选区的边缘进行描绘。对于树叶部分可选用大尺寸画笔,而有明显轮廓边缘的树干部分选用较小的画笔。还可以移动调整边缘滑块对边缘进行光滑、羽化或硬化处理。 完成以上操作之后,点击确定保存修改。同时,可复制选区,并将其粘贴到一个新背景中。 5:颜色通道 在选择比较复杂的对象比如头发时,使用通道工具相对比较简便。 首先,点击通道面板。 点击每一个图层,找出图层背景和头发部分颜色差异最大的图层。然后,复制该图层。 选择被复制的图层,点击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在不减少发丝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调高亮度和对比度。理想状态下,可以将背景调成纯白色,而头发为纯黑色。 接着,使用一个黑色的画笔补全模特身体的其他部分,白色画笔用于描绘背景中的暗色区域。 完成之后,选择图像>调整>转换图像,然后,Ctrl+单击图层缩略图来建立选区。 现在,可以隐藏该图层,回到初始的RGB图层。 复制选区,并将其粘贴到一个新背景上。

科技创新政策汇编

科技创新政策汇编

————————————————————————————————作者: ————————————————————————————————日期:

申报资料 一、科技攻关(工业、农业、社会发展)项目资助计划 1、项目申报书; 2、企业营业执照; 3、企业上年度财务报表; 4、与本项目有关的知识产权证明; 5、项目科技查新报告(申报目前一年内有效); 6、与科研单位签订的合作协议等。 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资助计划 1、《扬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3、企业上年度财务报表; 4、能说明项目情况的佐证材料(如国家、省科技计划批准文件、技术报告、检测报告、用户意见等); 5、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或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证书、技术转让合同、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等); 6、与申报项目和企业有关的其它参考材料(国家专卖、专控及特殊行业的产品,需提供主管机关出具的批准文书复印件)。 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助计划 1、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书; 2、企业与技术依托方的合作协议; 3、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上年年度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等,并提供最近一个月的各类会计报表(复印件); 4、项目技术情况的证明文件(包括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查新报告、检测报告、专利证书或其他技术权益证明等)。 四、高新技术产品资助计划 1、专利授权证书、省高新技术产品、省重点新产品、省自主创新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批准文件(证书); 2、经授权的中介机构出具的该新产品销售收入的专项审计报告; 3、当地税务机关出具的该新产品当年入库税金证明。

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分析

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 ——佛山小悦悦事件为例【摘要】两岁女童小悦悦两次被车轮碾压,十八名路人见死不救,冷眼旁观。事件发生后,人们为生命惋惜的同时也在追问——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中国人的道德滑坡为何如此严重,我们拿什么来挽救我们的社会。在道德约束与法律强制之争中,我们看到的是民众的期望。是抉择的困难。当我们把政策工具的理念引入到这一事件中来,通过各种政策工具的分析和对比,我们看到,家庭和社区这种自愿性政策工具的运用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更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关键词】政策工具家庭社区小悦悦事件 20世纪50年代,政策科学兴起,政策工具的研究也随之诞生。对于政策工具的定义,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本文旨在引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政策学》一书将其定义为:政策主体为实现其目标而有意识选择的某种其自身特性能够对政策体系带来制度性影响,同时受到政策环境约束的具体途径和方法。【1】近年来,政策工具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原因在于,在政策过程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设计是一项具有关键意义的工作。政策工具是政府政策赖以推行的手段,是政策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桥梁。【1】 一、政策工具的研究现状 关于政策工具研究的现状,本文采用的是文献检索的方法。基于学生本身拥有资源的数量限制,包括知识结构、社会资源、经济条件、时间精力等的局限性,我们更多的采取的是通过网络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及数据资源。网络作为一种信息加载与传播的工具,其便捷性、信息广博性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当然,我们也应该要具备一定的真假信息辨别能力,以免造成数据失真或者是说服力的降低。为此,选择学校为我们开辟的免费图书馆平台成为了我的最佳选择。 作为一民普通的华南农业大学的在校本科生,有效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获取信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达686.76万册,其

Adobe Photoshop CC 2021抠图教程 pscc2023快速选择工具抠图

快速选择工具抠图 在Photoshop软件里“快速选择工具”和前面一节“魔棒工具”使用方法非常类似,而且这两个工具也在一个工具组内。在操作过过程中“魔棒工具”更趋向于“一键抠图操作”,很简单很快速。但是,往往我们抠图的物体和背景不是不是那么简单,需要多次添加选区才能完美抠图,这个时候,就使用到了“快速选择工具”,如图所示,使用快速选择工具抠取背景与主体区分明显的图像。 快速选择工具抠取背景与主体区分明显的图像效果 (1)启动软件,打开本章配套的素材“抠取背景与主体区分明显的图像”,如图所示。单击工具里的“快速选择工具”,对素材进行抠图操作。 抠取背景与主体区分明显的图像素材 (2)在选项栏,单击画笔选项,设置大小为5像素,硬度为100%,其他参数设置默认,如图所示。

设置画笔参数 Tips 当画笔比较小,选择对象面积相对比较小,更精细,速度也慢。当画笔设置的比较大,选择的对象面积就比较多,自然也很快,等于是一下子把整个对象覆盖选 择了。具体画笔设置大小是多少像素,通常情况是根据不图的素材图,个人工作经 验,来设置。 (3)接下来,开始对物体进行选择,先从翅膀顶部着手,如图所示。在选项栏单击“添加到选区”按钮,开始扩大选区范围,如图所示。 顶部开始选择

加到选区操作 (4)有些时候,操作过于急躁,会误选一些多余区域,如图所示。此时需要纠正过来,就要利用“从选区减去”,对多余的区域进行减选操作,调整过之后效果,如图所示。 误选多余区域 多余的区域进行减选效果 Tips

“快速选择工具”提供了3种不同的选区模式:“新建选区”、“添 加到选区”、“从选区减去”。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配合快捷键操作, 按住“Ctrl”键,切换到“从选区减去”;按住“Shift”键,切换到“添加到选区”。 记住快捷键,操作起来会更快捷。 (5)在一些边缘的地方,需要使用工具箱里的“缩放工具”对图像放大操作,才能看到细节,进行选择处理,如图所示。想快速切换“缩放工具”,可以使用键盘上的“V”键,单击左键拖动,进行放大。放大视图,使用“快速选择工具”对雄鹰头部位置进行选择的效果,如图所示。 缩放工具放大细节 放大之后选择的效果 Tips 对视图放大或缩小操作,除了使用工具里的“缩放工具”,在任何情况,都可以按住键盘上的“Alt”键,按下不要松开,然后配合鼠标的“中键”(也就是,日 常办公电脑鼠标中间的滚轮),往前滚动,是放大视图,往后滚动,是缩小视图。 按下“Ctrl”加小键盘上的数字“0”键,是调整到适合屏幕大小尺寸进行显示。 记住这些快捷方法,都能极大提供工作效率。

第十二章 政府工具 陈振明 公管

第十二章政府工具 第一节政府工具研究概述 一政府工具研究的演变及趋势 政府工具研究兴起的原因 (1)政府管理以及政策执行的复杂性导致人们对政府工具或手段的反思。 (2)福利国家的失败以及政府工作的低效率,导致人们对工具途径的政治及意识形态上的支持。 (3)当代社会科学实践性的增强,特别是应用性社会科学日益介入政府的政策和管理实践,导致学者对包括工具性知识的更多追求。(4)公共管理学和政策科学研究领域自身的发展。 政府工具研究的新趋势 (1)转变。是指政府工具适用的环境及其背景受到更多的关注。从古典途径向建构主义途径转变,政府工作研究从微观层面走向中观层面,即网络研究。 (2)扩展。是指这个领域内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如网络理论、执行理论和学习理论等。 二政府工具研究的框架和主题 A、萨拉蒙认为政府工具的分析有三个层面。 (1)工具理论。研究不同工具的运行特性以及工具的提供系统和提供方式。 (2)选择理论。研究如何针对公共行动的目标及政治环境,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工具。 (3)运行政府。研究如何最有效地运用新的工具来达到目标。 B、主题。 (1)政府工具的特性。 萨拉蒙认为: ①政府工具有一些共同属性,这些共同属性使这些工具得以识别。 ②每一种工具规定行动的结构,它不是随意的或临时的,而是一种制度化的行动模式。 ③这种结构化的行动是一种集体行动,目的是解决公共问题。 (2)政府工具的分类。 ①这些分类不是穷尽的,许多分类都没看到非正式工具的重要性。 ②大多数分类没有相互区别,相互间不具排他性,研究中存在灰色地带。 ③工具被看成静态的。 (3)政府工具的选择、应用和组合。 三政府工具研究的途径 (1)工具主义:认为政府工具研究应弄清工具的属性与特点;工具的属性本身构造了政策过程,政策失败是由于所选择的政府工具存在着缺陷。是种工具至上主义的观点。 (2)过程主义:强调工具发展的重复性过程,而非工具的特性。 (3)权变主义:认为工具的使用过程及其效果不公由工具的特性决定,而且由工具应用的环境或背景所决定。工具至上主义受到挑战。(4)建构主义:认为要了解特定工具被采用的脉络背景的特殊性,必须了解这些工具的主观意义;政府工具在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中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只是众多因素之一。 四政府工具研究的意义 A、积极:①确定基本研究主题,为政府行为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②为实际操作提供方法论,成为政策执行实践与理论间的桥梁。 B、片面性。①研究片面集中于环境、经济领域。 ②过于工具的运用,忽视工具选择的过程及历史。 ③对工具应用的环境复杂性重视不够。 C、怎么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并重。 第二节当代政府治理的新工具 一政府工具的分类 (1)市场化工具:指政府利用市场这一资源有效配置手段,来达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目的的具体方式。 (2)工商管理技术:把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借鉴到公共部门中,吸取有效经验达成政府的政策目标。 (3)社会化手段:指政府更多地利用社会资源,在一种互动的基础上实现政策目标。 A市场化工具。 (1)民营化:指碑由政府控制或拥有的职能交由企业私方承包或出售给私方,通过市场的作用,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提高生产力,搞活国企。 (2)用者付费――常特许经营相结合。

论述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东财网院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 课程考试论文(案例)考核 课程名称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作者 学籍批次201103 学习中心本部中心 层次专升本 专业行政管理

论述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数 一、政策工具的定义 政策工具是指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政策执行活动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个针对具体情况对各种政策工具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因此,选择各种有效手段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是政策执行阶段的主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能否选择有效政策工具是能否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没有有效的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也就实现不了。 二、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 (一)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政策目标为政策工具规定了方向,为判断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提供了评判标准。在进行政策工具选择时,必须考虑到政策目标。 1.首先,如果目标是单一的,就要明确目标是什么。目标不明确所带来的工具选择失误是政策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2.其次,如果目标是多重的,就要明确目标构成。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因而政策目标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目标的有机结合,有些目标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反映不同的利益诉求。复杂的目标体系为政策工具选择提出了挑战。 3.再次,政策工具在执行一段时间后,要考虑政策目标是否已发生转变。如果目标已经转变,就要考虑达成目标的工具是否还有存在的理由,是否需要选择新的工具。如果在政策变化前后使用同样的工具,那么政策改变几乎没什么意义。 (二)工具自身的特性 政策工具自身的特征。每种工具都有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选择工具时要将其优缺点都考虑在内,以避免工具的滥用。更进一步地讲,不同工具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不同组织环境,被用来解决不同问题。因此,我们不能拿来就用,要考虑我们当前是否具备运用这些工具的客观条件,这些工具是否适用于现有的组织状况。 (三)外部因素 1.政策工具选择的环境 政策工具选择的环境是指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生态环境或背景,这些环境因素包括执行组织、目标团体、其他工具及政策领域的其它特征。 (1)执行组织。某项政策工具的实施会对执行组织产生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在选择政策工具时,执行组织会考虑这些影响。 (2)目标团体。目标团体是政策直接作用、影响的对象,因此政策工具的实施对目标团体有直接影响。而不同政策工具会对目标团体产生不同影响。目标团体会抵制对自身不利的政策工具,使其无法开展;同时会通过各种手段使对自身有利的政策工具继续下去。 (3)其它政策工具。工具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不同工具间会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冲突。 (四)以前工具的影响 总的来说,政策工具的选择受到早先选择的限制,因此,工具选择依赖于一定路径。由于这种工具是在过去选择的,要转换成其他工具会很难。因为已经积累了相关经验,并且目标团体信任它。这种工具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已经成了一种路线,背离它会付出额外的努力和代价从纵向看,该项工具已内化为组织的执行路线,可选择的其他政策工具根本不做考虑;从横向看,它和其它工具或执行活动交织在一起。 (五)意识形态因素 意识形态是一个信仰的体系,它为既存或构想中的社会,解释并辩护为人所喜好的政治秩序,并且为实现其秩序提供策略。不同的意识形态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政策工具。我们在对政策工具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要政策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要政策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 1998年3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已成为其国际地位和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面向21世纪的中国,如何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立足现实国情,适时制订和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将是关键所在。 一、中国科技发展的环境 (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世界经济增长周期与科技进步浪潮的相关性看,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低速徘徊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有所降低,表明世界科技发展还没有产生新的重大突破,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尚在酝酿之中,预计到下世纪初,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仍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仍将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发展和创新为核心。值得注意是:这些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仍然方兴未艾,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明显缩短,传统观念上的研究、应用开发及生产间的界限愈加模糊,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技术

淘汰率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在计算机领域中每六个月甚至更短的周期内就有新产品问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间的交叉日益突出,技术领域的创新更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及影响。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不再将科技项目按基础、应用和开发三个领域划分,而是按国家的战略需要划分为若干重大项目推动科技进步,以更便于调动和发挥一个国家的整体的综合优势。此外,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也进一步得到加强。鉴于高技术发展具有高效益、高风险和高耗资的特点,走国际合作之路已被纳入各国政府和企业界发展高技术的战略规划,如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共体12国参加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以及美国、欧洲同俄罗斯的空间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强手之间甚至是国际竞争对手之间也展开了联合和合作,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多家着名微电子企业携手共同开发新一代动态随机存储芯片,以共担费用、共担风险,成为世界强手既联合又竞争的范例。 (二)中国科技发展的国内环境 中国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广泛的需求。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但是必须看到,粗放型增长方式仍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着支配地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主要是靠大规模投入自然资源、资金和劳动力来支撑;相当多的企业素质不高,科技开发、创新能力弱,技术进步缓慢,产品档次低、消耗高、质量差。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很多处于世界60-70年代的水平,工业企业设备近20%老化,超期服役率达40%。

美国科技政策简析

美国科技政策简析 美国独立至今仅两百余年,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历史最短,但其经济实力却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美国人对科学和技术的重视和善用,是政府有一套适时调整的并行之有效的科技政策,而这样的科技政策对于世界各国的发展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示范效应。 一、美国科技政策发展历史 1.1787-1941年,政策起源,科技起步 美国最早的科技政策被建国的先贤们直接写进了宪法,足见美国人对科学和技术的重视。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联邦政府对科技的发展开始引导和参与。从1787年宪法颁布至1941年,美国科技政策的重点是保护专利、发展农业技术、建设基础设施、加强教育和制订标准。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重视利用科技来解决国家经济问题。 2.1941-1945年,科技改写历史,历史推动科技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求,美国除了致力于原子弹的研制,还围绕武器的生产,大力发展制造技术。支持物理学和制造技术是美国科技政策在二战期间的重点。 3.1945-1980年,政府作用加强,科技全面发展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35年中,美国为了发展国防力量,高度重视国防与空间技术研究开发,加强了联邦实验室,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以后转向民用和国际商业技术的竞争打下了坚实和强大的基础。当时建立的国防和空间工业以及一批联邦实验室成为了今天美国科技体系中的一大笔财富。总的来说,这35年在美国的科技发展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美国科技取得了比较全面的发展,建立了坚实的科技基础。联邦政府科技政策以促进国防、空间、能源、环境、医学和基础科学为主。 4.1980-1988年,科技面向经济,政府和企业结为伙伴 美国1980年后采取的措施可归纳为:调整政策,增加投资,拓展市场,加强管理。新的国家技术政策强调对政府研究成果进一步扩散和商业化,加强商业技术开发,建立联邦、州和地方各级政府与企业广泛的伙伴关系,形成政府和民间合作研究机制,共同进行新技术开发。国家技术政策的调整和研究开发经费的增加是美国在80年代经济复苏和企业竞争力回升的两个关键因素。 5.1988-2001年,适应新环境,致力经济竞争 着眼于未来,适应全球竞争环境,在科学领域加大投资,以大学为主体,促进教育和研究相结合,在技术领域,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政府和企业共同致力于关键技术的创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实现了有机协调。 6.2001年至今,强调国家安全,促进基础研究 除了国家安全,能源危机、环境保护、卫生医疗和教育以及学术开放性等问题也是小布什政府科技政策的重点方向。其科技政策特点是:更加重视军事科技,将把与国防等军事相关的科研放到较前政府更重要的位置,为维持美国作为本世纪唯一超级大国所需要的种种战略做技术上的基础服务;在一些与全人类密切相关的基础科学与科研方面采取更为务实的政策,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科技;对于关系全球的环保政策会采取适度放缓的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