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

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
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圆和扇形

第1课时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让学生认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找出圆的对称轴。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课本的情景图,动物设计的汽车,思考兔博士的问题。

学生回答

师:你想过没有,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车轴又是安装在哪儿的?又是为什么?

生答。

师:这一切,都跟圆的知识有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师: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圆。

生:一些圆形钟面,纽扣是圆形的,硬币是圆形的,球(球是立体图形,把球从中间割开得到剖面才是圆形。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

师: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2、用一个瓶盖或圆柱体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并剪下来。

学生独立完成。

3、按照书上的方法折一折,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同学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进行总结:明确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同时介绍直径和半径。

4、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你还有什么发现?

师: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生汇报:

(1)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师:有没有谁有不同意见?

生:没有。

(师板书:半径无数条直径无数条)

(2)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师:你量出你画的圆的半径是多少?其他同学呢?量直径的同学呢?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怎么不相等?要使半径都相等,必须加上一个前提条件。(板书,在同一个圆里与等圆中)

(板书:都相等)

(3)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并小结。

(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谈话:你能用字母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板书:d=2r,r=d÷2)

(4)圆是抽对称图形。

师:为什么?(因为将圆对折后能完全重合)

师:它的对称轴是什么?(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师:它有几条对称轴?(无数条)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师:同学们掌握得真好,下面让我们来完成几道挑战题。

1、填写下表。

半径(r)20厘米7厘米 3.9米

直径(d)6米0.24米

2、判断练习,全班学生一起用手势表示自己的意见。(正确的举手,错的不举手)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2)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问的距离是4厘米。

(3)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4)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2、画圆。

3、解释与应用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师:为什么车轮子要设计成圆形而不设计成方形或其它形状呢?

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这也是车轮都做成圆形的数学道理。

四、课堂小结。

师:数学中也有很多美,只要你认真探究,善于发现你就能感受到美。

【教学后记】

第2课时圆的画法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画圆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用自己的方法画圆,接要求用圆

规画圆的过程。

2、让学生掌握用圆规按要求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大小和半径的关系。

3、让学生积极参加动手画圆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用圆规按要求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用圆规按要求画圆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一把、剪刀一把、白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师: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圆,同学们会不会画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怎么样画圆。(板书第课时画圆)

二、自主画圆

(一)讨论:可以怎样画?再利用自已准备好的物品画圆。

(二)交流:交流自己画出的圆,并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三、用圆规画圆

(一)师说:前面我们借助实物来描事画圆,画出圆的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随

意变化。为了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个圆,我们可以用画圆的专用工具─圆规来画。

1、下面同学们先用圆规试画一个圆,然后与同桌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2、找两名学生说说如何画圆。

3、归纳画圆的步骤。(画圆的步骤归纳起来,有三步。)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作为半径。(板书:定半径)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作为圆心。(板书:定圆心)

(3)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板书:旋转一周)

4、请同学按照要求画圆。(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这三个步骤画出要求的圆。)

(1)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用字母O、r、d表示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4cm的圆。

5、在画圆时要注意什么?(有针尖的一只脚不能动,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

6、刚才我们画出两个位置和大小都不同的圆,想一想:圆的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圆心)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半径)

师总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四、试一试

(一)画一画:自己确定半径的长度,用圆规画一个圆并标出圆心和半径。

(二)交流:自己画的方法和结果,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三)比一比:把自己画的圆剪下来,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比较大。

五、做一做

(一)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按照第一题的要求画圆。

1、说一说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二)在课本上按固定圆心、直径、半径画圆。

2、交流:如何根据直径画圆。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用圆规画圆,你都学会了吗?

【教学后记】

第3课时图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案设计加深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2.在画图的过程中提高画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操作能力。

3.学会欣赏数学的美,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利用圆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

确定圆心与半径。

【教学准备】

圆规,直尺,剪附页中的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还学会了用圆规画图。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的确,有许多漂亮的图案都是利用圆设计而成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几幅漂亮的图案。

二、教学例题,探究画法

师:观察这四幅图案,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都是利用圆设计的。画这几幅图案都得用圆规。

学生可能有不同表述,只要意思对就给予肯定。

师:观察得真仔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你觉得这几幅图案分别像什么?欣赏这几幅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第一个图案像中国道教的太极图。

第二个图案像风车。

第三个图案像一朵花。

第四个图案像竹蜻蜓。

这几幅图案很漂亮,我很喜欢这些图案。

圆可真奇妙。

用圆还可以设计出许多的图案。

师:我想同学们一定特别想动手设计这样的图案,老师告诉你,使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就能设计出这些漂亮的图案。现在我们一起来设计第一个图案。

课件显示第一个图案。

师:请同学们观察,谁能说一说这个图案由几部分组成?

生:由黑、白两部分组成。

师:我们在这个图案中画出一条圆的直径。

教师边说,边用课件在第一个图案上画出直径。

师:你再观察黑色部分,是怎样组成的?

学生可能会说:

黑色部分是在大半圆上去掉一个小半圆,然后小半圆绕圆心顺时针旋转180度

而组成的。

黑色部分是在上面的大半圆左边去掉一个以大圆半径为直径的小半圆,再在下面的半圆右边补上一个同样的小半圆。

师:那么,这个图案到底是怎样画出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画这个图案。大家说一说画这个图案第一步应该先画什么?

生:第一步:用圆规先画一个圆。

教师用课件画出一个圆。

师:对,要先画出一个圆。第二步呢?

生:画出一条直径。

师:对,第二步要画出一条直径。

教师边说边画出直径。

师:谁知道下面怎样画?

生:在上面大半圆的左边画出一个小半圆。

师:怎样画这个小半圆?以什么为半径画这个小圆?

学生可能会说:

以大圆直径的1/4为半径画出一个小圆。

以大圆半径的1/2为半径画出一个小圆。

师:对,以大圆半径的1/2为半径,那么,怎样确定小圆的圆心呢?

生:以左边半径的中心点为圆心。

师:很好。第三步以左边半径的中心点为圆心,大圆半径的一半为半径,向上画一个小半圆。边说边画图。

师:第四步呢?用同样的方法,在右边半圆的下面画一个小半圆。边说边画图。

师:然后用橡皮擦去直径,最后涂上颜色,这个漂亮的图案就完成了。教师用课件示范完成图案。

师:刚才我们大家共同画出了第一个图案,你们能自己画出第二个图案吗?请同学们试一试。课件显示第二个图案。给学生充分的画图时间。

师:谁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并说说你画图的步骤。展示学生作品,让两三名同学介绍自己画图的步骤。

生:第一步:用圆规先画一个圆。第二步:用直尺在圆中画两条直径,两条直径要相互垂直。第三步:以左边半径的中心点为圆心,大圆半径的一半为半径,向上画一个半圆。第四步:绕大圆圆心顺时针旋转90度、180度、270度,以同样的方法,在另外三条半径画半圆,最后涂上颜色,第二个图案就完成了。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能熟练的使用圆规等工具画出漂亮的图案了,那么,你们能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设计一个漂亮的图案呢?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吧。

学生自主设计图案。

师:谁想到前面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并说一说你画图的步骤。

学生展示作品,可以让两三名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制作过程。最后将有创意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全班欣赏。

师:同学们很富有想象力。下面自己画出课本第8页第(3)、(4)两幅图。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学生画完后,全班交流画的步骤。

师:练一练第2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漂亮的图案,请同学们自己读书,并按照下面的步骤画一画,看你是否能画出这个漂亮的图案。

学生画完后,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圆来设计图案。回家后,自己设计一个更漂亮的图案,请家人一起欣赏。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自己画图。交流时说一说画的过程。

2. 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按照书中的步骤独立完成。

3.练一练第3题,留作课外作业。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用圆规和直尺设计美丽的图案,你都学会了吗?

【教学后记】

第4课时扇形

【教学目标】

1、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

2、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3、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把折扇(其中一把圆形扇),画有教材中四幅图的小黑板;学生准备水彩笔、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教师拿出扇子并打开开圆形折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想到什么图形以及哪些和圆的知识能联系在一起”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师:同学们,着老师手里拿的折扇,你能想到什么图形?

生:圆形。

师:谁能说一说,这把打开的扇子哪些和圆的知识能联系在一起'?

学生可能会说:

(1)圆定扇子的轴相当于圆心。

(2)扇子的折痕相当于圆的半径。

(3)打开扇子的面的大小相当于圆的面积。

学生能够说出(3)、(4),给予表扬,说不出,不做启发引导。

2、让学生观察打开的一般折扇,说一说与圆形折扇有什么不同。

二、认识扇形

1、出示教材中的四幅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涂色部分有什么特征,进而引出扇形。

2、让学生观察四个扇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扇形有什么特征。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使学生知道扇形。再看这把扇子(打开普通的拆扇),你发现这把打开的扇子与前面那把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这把扇子打开后不是圆形。这把扇子打开后像个半圆。

师:很好。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实物都能和学过的图形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

出示画有教材中四幅图的小黑板。

师:请同学们观察四个圆中的涂色部分,说一说有什么特点?它们的样子像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涂色部分的图形,一个比一个大,像一把打开的扇子。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图中涂色的部分像一把把打开的扇子,这样的图形有一个名字叫扇形。

教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些扇形,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扇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可能会说:

扇形都是圆的一部分。

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最后,教师进行概括,教师结合抽象出的扇形,介绍圆心角的概念,并在圆上标出。

3、让学生动手测量书中几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几个圆中的涂色部分,然后交流自己的判断结果,并说出理由。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自主画图,并涂色。在学生画出扇形后,鼓励学生测量自己所画圆心角的度数。

3、补充: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和150°的两个扇形,然后集体交流画扇形的方法。

4、第10页练习第3题。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生1:第一幅、第二幅图形中的涂色部分不是扇形,因为它们不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组成的。

生2:第三幅、第四幅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

师:看来同学们对扇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看练一练第2题,请同学们在下面的圆中分别画一个扇形,并涂色。

学生画,教师巡视,给学生充足画的时间。

师:请同学们用量角器测量一下自己所画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标出来。

师:看来画扇形并量出圆心角的度数,对于你们来说已经不是难事了,接下来我们反过来练习,我来说圆心角的度数,同学们按要求画扇形,请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和150°的两个扇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

师:谁来让大家看一看你画的扇形?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三、课堂练习

1、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页,动手测量一下上面那四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

学生测量完后,全班交流每个圆心角的度数。

师:同学们这节课认识了扇形,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一题,判断一下哪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为什么?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自主画图,并涂色。在学生画出扇形后,鼓励学生测量自己所画圆心角的度数。

3、补充: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和150°的两个扇形,然后集体交流画扇形的方法。

学生画,教师巡视,给学生充足画的时间。

师:请同学们用量角器测量一下自己所画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标出来。

请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和150°的两个扇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

师:谁来让大家看一看你画的扇形?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扇形,了解了扇形和圆的关系。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0页练习第3题,这道题中有3个小题,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学生自己做,教师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比和比例

第1课时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比的过程。

2、了解比和比值的含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比的知识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1页,书中就有一幅工人搅拌水泥沙的情境图,大家观察情景图并读一读两个工人的对话。

师:从两个工人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水泥沙是每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混合搅拌而成的。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还可以说3千克沙子对1千克水泥。

二、认识比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是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会说:

(1)就是1千克的水泥加3千克沙子。2千克水泥加6千克沙子。

(2)就是每1千克水泥就配3千克沙子。

(3)水泥沙里面,是水泥,是沙子。

(4)水泥沙里水泥占1份,沙子占3份。

师:同学们说的意思都对。每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就是有1千克水泥就加3千克沙子。也就是说,水泥沙里水泥占1份,沙子占3份。生活中这样的问题在数学上有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1千克水泥和3千克沙子的关系可以表示为1比3。

边说边在前面板书的基础上,板书1:3。

师:这样的表示方法叫做比。板书:比

师:(指着1:3)这个式子读作1比3、1和3中间的这个像冒号的符号叫做比号。请同学们读一遍。

学生读式子。

师:在用比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时,为了区分谁和谁比,比中的两个数还有自己的名字。在1:3中,1叫比的前项,3叫比的后项。边说边板书。

师:我们知道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于还可以说3千克沙子对1千克水泥,3千克沙子和1千克水泥的关系怎样表示呢?把3作比的前项,先写3,中间写比号,把1作比的后项,最后写1。教师边说边完成板书。

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1:3

3千克水泥对1千克沙子:3:1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个比。

生:3比1。

师:搅拌水泥沙问题中,沙子和水的关系可以用比表示。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比,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调制涂料的问题。环卫工人用6千克白色涂料和3千克蓝色涂料调成比较前的蓝色涂料。

板书:白色涂料6千克

蓝色涂料3千克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用6千克白色涂料和3千克蓝色涂料调成比较浅的蓝色涂料”的意思?

学生可能会说:每6干克白色涂料就对3千克蓝色涂料。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说一说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生1:白色涂料是蓝色涂料的2倍。

生2:蓝色涂料是白色涂料的。

教师板书出上面两句话。

师:很好,同学们一下就能发现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质量的关系。能写出表示这两种关系的算式吗?

白色涂料是蓝色涂料质量的2倍:6÷3=2

蓝色涂料是白色涂料质量的:3÷6=

师:大家看,我们用除法表示了两种涂料之间的关系。根据每6千克白色涂料对3千克蓝色涂料,这两种涂料之间的质量关系还可以用比来表示。即: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质量的比是6比3。

师:6比3表示白色涂料与蓝色涂料质量的比,读作6比3。那么,蓝色涂料和

白色涂料质量的比是多少呢?

生:3比6。

师:对,蓝色涂料和白色涂料质量的比是3比6。因为先说蓝色涂料,所以先写3,再写比号,最后写6。

教师边读边在下面板书:3:6。

白色涂料是蓝色涂料质量的2倍。6÷3=2 6:3

蓝色涂料是白色涂料质量的()。

师:同学们观察我们写出的除法算式和比,6÷3=2和6:3都表示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质量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算式。

边说边板书:6:3=6÷3=2

师:那么,根据3÷6=和3:6都表示蓝色涂料和白色涂料质量的关系,可以写出一个什么算式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提示3÷6可以写成()

师:根据6:3=6÷3、3:6=3÷6,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板书: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师:请同学们观察6:3=6÷3、,你发现比的前项、后项、比号与除法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

生1:比的前项是除法中的被除数。

生2:比的后项是除法中的除数。

生3: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师:很好。再来观察,你发现比和分数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

生1: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

生2: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生3:比号相当于分数线。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而且了解了比的各部分与除法,分数各部分的关系。那么,在除法中,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和比有什么关系呢?谁知道这个是怎么来的?

生:3:6等于(),约分后等于()。

师:我们已经知道,在3比6中,3叫比的前项,:叫比号,6叫比的后项。那么,两个数相除的结果也有一个和比有关系的名字叫做比值。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师:从题中你了解到哪些情況?

师:能根据他们投中的成绩排出名次吗?谁来说一说?

今天我们学了比,谁能写出红红投中次数与投篮次数的比?写出投中次数与投篮

次数的比,要把投中次数作比的前项,怎样求出3比10的比值呢?

请同学们自己写出丫丫,亮亮,聪聪投中次数与投篮次数的比。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特别关注是否有人把约分。如果有学生约分,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5比10的比是是对的。但是,大家再看一看,还可以化成更简单的分数吗?怎么办?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约分得()。

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写出的比。

师:谁来说一说你写出的比,比值是多少?

水果糖和奶糖的比是?比值是怎样求出来的?

8比12写成分数形式是(),约分后等于()

【教学后记】

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关系,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

2、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比值、认识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过程。

3、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黄金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

摹握化简比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

1.商不变的性质。

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例题3,让学生解答。

两袋词料粗蛋白和总质量的比值一样吗?

写出比并求出比值。

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⑴猜想:我们学过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你有什么联想和猜测呢?

生:比的前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変。

(2〉验证:大家敢于猜想值得表扬,许多发明创造都来自于猜想。不过,猜想毕竟是猜想,它还有待于证明。你们能想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吗?(让几个小组的代表说一说验证过程并板书在黑板上。)

①根据分数、比、除法的关系验证。

②根据比值验证。

③教师小结:大家的脸证明了以上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规律(指板书)就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④总结比的基本性质,为什么强调0除外呢?

2.教字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请同字们想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样的用途?

比的基本性质主要用来化简比,一般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板书:最简单的整数比。) 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能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

(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请同字们解笞的例题3,这两个比是最简比吗?让字生试着化简比。

学生先讨论方法,再试做。

小结方法:化简时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时,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化简;是小数先转化为整数;是分数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但要注意,这个结果必须是一个比。

学生讨论:

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字生质疑。

出示例题4,让字生解答。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変,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四、巩固练习

课本第14页相关习题。

【教学后记】

第3课时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规格国旗的典型事例,经历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2、认识比例,知道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3、体会国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丰富关于国旗的知识,培养爱国旗、爱祖圆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知道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教学具准备】

国旗、学生带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师:在我们的数学书第15页“兔博士网站”中一段对中华人民共和圆国旗的介绍,现在请大家打开书去阅读一下。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

师:好,现在你们能不能估计一下学校的国旗是哪种规格的?

学生可能会说到:

长192cm,宽128cm。

长144cm,宽96cm。

长96cm,宽64cm。

师:我们学校这面国旗长144cm,宽96cm。教师板书。

二、比例

师:那国旗长和宽的比是多少呢?在练习本上试者写一写。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

谁来说说国旗长和宽的比是多少?

国旗的比是96:64,化简后等于3:2。

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国旗长和宽的比是3:2,你们能不能计算说出宽和长的比?

师:你是怎么想的?刚才,我们知道了长144厘米、宽96厘米的国旗长和宽的比,也就是书上第四种规格,那其他规格的国旗长和宽或者宽和长的比是怎么样的呢?这样,请同学们从剩下的四种规格中任选两种,计算一下它们的比值。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都算完了吗?谁来说说你计算的结果?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长和宽的比:

(1)第一种288:192=3:2

(2)第二种240:160=3:2

(3)第三种192:128=3:2

(4)第五种96:64=3:2

师:刚才我们一起交流了各种规格的国旗的长、宽的比,那现在观察这些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长和宽的比都是3:2。

宽和长的比都是2:3

国旗的规格虽然不一样,但是长和宽(宽和长)的比值都相等。

……

师:看来,无论哪种规格的国旗,在制作过程中长和宽的比是一定的,总是3:2。现在我们来看黑板,240:160与96:64的比值相等,我可不可以写成这种形式?

教师板书:240:160=96:64

师:在我们数学中,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师:在比例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就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师:240叫做这组比例的?

生:外项。

师:这组比例的内项分别是?

生:160和96。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认识了比例了。下面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两组宽和长的比,也试者写出一组比例,说出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自己写比例,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你写的比例,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三、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同学们,比例在我们数学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式子,它的各部分之间存在着一些有趣的关系。现在我们以240:160=96:64这个比例为例,请大家借助计算器把它的两个外项、两个内项分别相乘,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计算的结果以及你发现了什么?

生:计算的结果是240乘64等于15360,160乘96也等于15360,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那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呢?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写出的比例

也照上面的方法乘一下,看看结果怎么样?

师:现在你们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到: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相乘的得数就等于两个内项相乘的得数。

在比例里,把两个外项乘起来,再把两个内项乘起来,它们的得数是一样的。

学生的语言可能不太规范,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又相乗,它们的积相等。教师板书分数形式。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在数学书上的15到17页,请大家打开书看一看,把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画下来。

四、练一练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先来看16页第一题,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够组成比例。

学生自己完成,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师:我们来看第二题,谁能说说这道题的题意?下面就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全班交流。

【教学后记】

第4课时简单应用(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解决简单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过程。

2、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会解答已知比例和总量,求部分量的简单按比例分配问题。

3、感受按比例分配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比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比的简单应用,并用小黑板出示示意图。

二、种菜问题

师:农民伯伯准备在一块984平方米的长方形菜地里种茄子和西红柿。这是农民伯伯画出的示意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农民伯伯把这块长方形菜地平均分成8份,其中,3份种茄子,5份种西红柿。茄子占整块地的(),西红柿占整块地的()。

一块长方形菜地有984平方米。计划按3:5分别种茄子和西红柿。

板书:计划按3:5分别种茄子和西红柿。

师:谁能解释一下:按3:5种茄子和西红柿是什么意思?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

把984平方米的菜地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3份种茄子,5份种西红柿。

茄子占整块地的(),西红柿占整块地的()。种的茄子占长方形菜地总面积的(),种的西红柿占长方形莱地总面积的()。

师:同学们的理解都有道理,“按3:5种茄子和西红柿”就是把这块菜地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3份种茄子,5份种西红柿口像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就叫做按比例分配。

板书:按比例分配

师: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按3:5种茄子和西红柿''的含义,那么你们能求出茄子和西红柿各种了多少平方米吗?请同学们自已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的方法,为交流作准备。

师:点名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和结果。

有目的地交流下面的方法:

984×()=369(平方米)984×()=615(平方米)

师:谁的算法和这种算法一样?谁能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生:种的茄子占长方形菜地面积的(),种的西红柿占长方形菜地面积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就可以分别列式984×()和984×(),求出茄子和西红柿各种了多少平方米。

完成板书。

3+5=8

984×()=369(平方米)

984×()=615(平方米)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一种方法,谁还有其他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如果出现其他方法,如果合理就给予肯定。如

3+5=8

984×()=369(平方米)

984-369=615(平方米)

师:同学们把问题解決了,怎样知道我们解答的对不对呢?请大家想办法检验学生可能想出:

把求出的种茄子与西红柿的面积数相加,看是否等于这块菜地的总面积数。

123+369=984(平方米)

把求得的茄子与西红柿的面积数写成比的形式,然后看一看化简后看是否得3:5。

123:369=3:5

三、混凝土题。

师:刚才,同学们解决了种植中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一起解决来自建筑工地上的问题。请同学们看书第19页,读下面的题,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

工人叔叔要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2000千克的混凝土。

工人叔叔建筑用的混凝土是用水泥、沙子、石子配制的,水泥、沙子、石子的比是2:3:5,现在要配制2000干克这样的混凝土。

工人叔叔要按2份水泥掺3份沙子掺5份石子配制2000千克的混凝土。

师:谁能解释一下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混凝土是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会说:

混凝土是用2份水泥掺3份沙子掺5份石子配制成的。

把混凝土平均分成(2+3+5)10份的话,其中2份是水泥,3份是沙子,5份是石子。

配制的混擬土中,水泥占混凝土总重量的(),沙子占混凝土总重量的()石子占混撮土总重量的()。

师:三种材料水泥、沙子、石子的表述顺序和2:3:5有什么关系吗?

生:有关系,它们是对应的。先说水泥,比中的第一个数表示水泥,再说沙子,比中间的数表示沙子。

师:看来同学们对”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混凝土”的含义都弄清楚了。那么要配制2000千克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千克?你们会解答吗?请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1)先算一共多少份。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1.一个六位数的各位数字都不相同,最左一位数字是3,且它能被11整除,这样的六位数中最小的是______. 2.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大圆内有许多小圆,这些小圆的圆心都在大圆的一个直径上.则小圆的周长之和为______厘米. 3.某次数学竞赛,试题共有10道,每做对一题得8分,每做错一题倒扣5分.小宇最终得41分,他做对______题. 4.右图是甲、乙、丙三个人单独完成某 项工程所需天数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①甲、乙合作这项工程,()天可 以完成.②先由甲做3天,剩下的工程 由丙做还需要()天完成. 5.3.4平方米=()平方分米1500千克=()吨 6.把四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7.一个圆柱形水桶,桶的内直径是4分米,桶深5分米,现将47.1升水倒进桶里,水占水桶容积的()%. 8.某车间有200人,某一天有10人缺勤,这天的出勤率是(). 9.三年期国库券的年利率是2.4%,某人购买国库券1500元,到期连本带息共()元. 10.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比是5:4:3,其中最长的一条边是()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六年级同学春季植树91棵,其中有9棵没活,成活率是91%.() 2.把:0.6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4倍.() 5.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5分) 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A、5+x=7.5 B、5+x〉7.5 C、5+x D、5+2.5=7.5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梯形 2、下列图形中,()的对称轴最多.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梯形 3、a、b、c为自然数,且a×1=b×=c÷,则a、b、c中最小的数是(). A、a B、b C、c 4、在圆内剪去一个圆心角为45的扇形,余下部分的面积是剪去部分面积的()倍.A、B、8C、7 5、在2,4,7,8,中互质数有()对.A、2B、3C、4 四、计算题(35分)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人教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 教材第2~3页例1、例2。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课件。 1.课件出示复习题。 (1)8+8+8=()×() (2)5×4=()+()+()+() (3)5×12是多少?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计算。 1 6+2 6+ 3 6= 3 10+ 3 10+ 3 10= 计算3 10+3 10+3 10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看作分子?引导学生得出3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作分子,分母不变。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整数乘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情景图) (1)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2 9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 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请列出你的算式。 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 生1:每个人吃29个,3个人就是3个29相加,即29+29+2 9。 生2:用乘法表示为2 9×3。 师:2 9×3表示什么意思? 生:29×3表示3个2 9 是多少。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两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师: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回顾一下,2 9 ×3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 生1:按照加法计算:29×3=29+29+29=2+2+29=69=2 3(个)。 生2:2 9×3=2×39=69=23(个)。 生3:29×3=2,×)1,3),9,3))=2 3 (个)。 师:比较一下,前两位同学的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 生:有多少个19 。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师:刚才第3位同学与第2位同学的算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算法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2.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情景图) (1)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师:求3桶共有多少升?该怎样计算呢?说说你的想法。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树叶中的比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六单元百分数 互联网的普及 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百分数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又叫(百分率),又叫(百分比)。 2、百分数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不能)带单位。 3、百分数的读法:先读(分之),再读(分母)。(写语文数)。 4、百分数的写法:先写(数据),后写(百分号)。 5、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百分号)。 6、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是:先去掉(百分号),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7、百分数化分数的方法是: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数)形式,再进行(化简)。 8、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是:先用(分子)除以(分母),再把商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然后添上(百分号)。如果除不尽时,除到第(四)位小数,保留到第(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9、解决百分数应用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10、求百分率: (1)达标率=达标数÷总是×100%(2)发芽率=发芽数÷种子数×100% (3)出勤率=出勤数÷应出勤人数×100% (4)增产率=(实际数—计划数)÷计划数×100%

(5)合格率=合格数÷总数×100%(出粉率=粉重÷粉料重×100% (6)出米率=米重÷谷重×100% (7)出油率=油重÷油料重×100% (8)正确率=正确数÷总数×100% (9)及格率=及格人数÷总人数×100% (10)优秀率=优秀人数÷总人数×100% (11)成功率=成功数÷总数×100% (12)成活率=成活数÷总数×100% (13)生产率=生产数÷计划数×100% (14)毕业率=毕业人数÷总人数×100% (15)升学率=升学人数÷总人数×100% (16)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数×100% (17)含糖率=糖重÷糖水重×100% (18)含盐率=盐重÷盐水重×100% 11、求甲数是(或占)乙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公式:(甲数÷乙数×100%) 12、求甲数比乙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公式:(大数—小数)÷标准量×100% 圆和扇形 1、圆各部分的名称: (1)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最新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课时分数乘法的意义(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二)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预设:(1)(个);(2)(个);(3) (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呈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个?”,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历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并验证、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方法,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状态。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通过比较分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加深了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 (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现和比较 师:刚才的第(4)种方法用语言描述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解题方 法回顾一下,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预设: 生1:按照加法计算=(个)。 生2:(个)。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 是在求什么?预设:有多少个。 2.归纳算法 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呢? 引导说出: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3.先约分再计算的教学 师: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与这里的第二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课题:倒数的认识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与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过程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作学习、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倒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相互依存的关系,如: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等等。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我们数学中也有,我们已经学过一些,你们还记得吗? (学生举例说明:如因数和倍数。) 2.今天,我们接着认识数学王国中有着相互依存关系的一种数。 (板书课题:倒数的认识) 3.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引导学生质疑。如:什么叫“倒数”?倒数的意义是什么?倒数有什么特点?倒数是一个数吗?学习倒数有什么作用?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83×38 157×715 5×51 121 ×12 (2)学生独立计算,并观察、讨论有什么发现。 (3)组织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教师指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 (4)理解倒数互相依存的关系。

提问:“互为”是什么意思?举例说说应该怎样理解“互为倒数”。 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集体交流。 (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例如:83和38互为倒数,就是指83的倒数是38,38的倒数是8 3。) 让学生举出几组两个数互为倒数的例子,并让其他学生根据倒数的意义来检验是否正确。 (5)反馈练习: ①75×57 =1,所以( )和( )互为倒数。 ②71 和7互为倒数的意思是( )的倒数是( )。 (6)想一想: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1,它们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课件出示例题1: 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53 6 27 35 61 1 72 0 (2)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自主解决。 (3)组织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位置是互换的。) 交流得出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板书:53 3 5 6=16 61 组织检验:53×35=1,6×6 1 =1。 (自然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也可以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4)讨论:1的倒数是多少?0有没有倒数? (根据倒数的意义,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是0,所以0没有倒数。) (5)小结。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22分) 1. 40千克=)() (吨 43小时=( )分 2. 100的 ) ( ) (是75 25吨是( )吨的13 3. 9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5 6 。 4. 7 5 千克黄豆可以榨油528 , 1千克黄豆可以榨油( )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 ( )千克黄豆。 5. 3.5= ) ( 14=( )÷6= 8 ) (=( ):( )最简比 6. 甲数是乙数的5 4,乙数与甲乙总数的比是( ),两数的差相当于乙数的 ) ( )(。 7. 在○里填上“>”、“<”或“=”。 78 ×54 ○ 54 1×127○1÷127 14 ÷0.1○14 ×10 8. 8吨煤,用去14 后,再用去1 4 吨,一共用去( )吨。 9. 一个比的前项是16 ,比值是1 3 ,后项是( )。 10. 走一段路,甲用了15小时,乙用了10小时,甲与乙所行时间的最简比是 ( ),甲与乙行走的速度比的比值是( )。 11. 某班女生比男生少5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2,这个班共( )人。 二.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4分) 1. 两个因数都是34 ,求它们的积的列式为3 4 ×2。 ( ) 2. a 、b 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已知a ×7 6 =b ÷7 6,则a <b 。 ( ) 3. 甲数的14 和乙数 1 3 相等,则甲乙两数的比是 4:3 ( ) 4. 在3:8中,前项增加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扩大3倍。(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 因为8 5×5 8=1,所以( )。 A .8 5是倒数 B .5 8是倒数 C .8 5和5 8都是倒数 D .8 5和5 8互为倒数 2. a 是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下列各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 A .a ×9 5 B .9 5÷a C .a ÷9 5 D .9 5÷9 5 3. 从甲堆煤中取出1 5 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吨数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煤的吨数的比是( )。 A .5 : 4 B .6 : 5 C .5 : 3 D .3 : 5 4. 100克糖水中有25克糖,糖与糖水的比和糖与水的比分别为( )。 A .1 : 4和1: 3 B .1 : 4和1 : 5 C .1 : 5和1 : 4 D .1 : 5和1: 3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21×7 2= 94÷2= 92×76= 83÷2 1= 512 ÷56 = 12÷4 3= 1÷59 = 536 ×0= 2.解方程(6分) 1112 x = 56 2 3÷x= 34 x ÷25 =5 2 3.脱式计算,注意使计算简便(18分) 61+43×32÷2 [1-(41+83)]÷4 1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比 第五单元圆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感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每个人吃72个蛋糕,你知道这7 2 表示的意思吗? (7 2 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例题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9 2 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9 2 表示什么。 指明回答: 9 2 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实际上就是求3个92 是多少。) 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 92+92+92=96=3 2 (个) 3.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1)提问: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都相同。) (2)追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启发学生得出:3个92相加,用乘法表示是92×3或3×9 2 。) 4.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提问:3个92相加的和,也可以列成算式92×3,那么92 ×3又应该怎 样计算呢? (2)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学生思考,教师巡视观察。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9 2 是2 个91,2个91乘3就是6个9 1 ,所以就是96。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情况进行板书: 92×3=92+92+92=9222++=9 32?=96=32(个)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虚线框起来的思考过程可以不写;分数线要用直尺画。 (4)学习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中的分子和分母,分子用“2×3”得来,说明分子中含有因数3,而分母是“9”,也含有因数3,所以将“3”和“9”进行约分,即: 92×3=3 9321 ?=32(个) 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相同。) (5)提问:如果把算式“92×3”的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变成“3×92 ”,又 应该怎样计算呢?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

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⑴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作业设计练习一2、3题。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比 第五单元圆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九单元总复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班级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30人。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看,本班学生优秀生增加不多,学困生减少的也不多,整体提升不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二),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一),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与形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4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比的知识是在学习了除法、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是后面学习圆周率、百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数据分析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能在平面图纸上标出所给地点位置,会画路线示意图。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的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2、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数与形(数学广角)。 五、教学措施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第一单元圆和扇形 第1课时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让学生认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找出圆的对称轴。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课本的情景图,动物设计的汽车,思考兔博士的问题。 学生回答 师:你想过没有,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车轴又是安装在哪儿的?又是为什么? 生答。 师:这一切,都跟圆的知识有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师: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圆。 生:一些圆形钟面,纽扣是圆形的,硬币是圆形的,球(球是立体图形,把球从中间割开得到剖面才是圆形。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 师: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2、用一个瓶盖或圆柱体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并剪下来。

学生独立完成。 3、按照书上的方法折一折,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同学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进行总结:明确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同时介绍直径和半径。 4、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你还有什么发现? 师: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生汇报: (1)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师:有没有谁有不同意见? 生:没有。 (师板书:半径无数条直径无数条) (2)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师:你量出你画的圆的半径是多少?其他同学呢?量直径的同学呢?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怎么不相等?要使半径都相等,必须加上一个前提条件。(板书,在同一个圆里与等圆中) (板书:都相等) (3)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并小结。 (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谈话:你能用字母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板书:d=2r,r=d÷2) (4)圆是抽对称图形。 师:为什么?(因为将圆对折后能完全重合) 师:它的对称轴是什么?(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师:它有几条对称轴?(无数条)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师:同学们掌握得真好,下面让我们来完成几道挑战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座”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关键 1、重难点: 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关键 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位置 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材2~3页的例1、例2,练习一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重难点、关键: 1、重难点: 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关键 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1、介绍位置 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置。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 (1)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2、谈话导入 (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教学例1 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 (1)说一说 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 师: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 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概念 ⑴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 般用字母d表示。 连接圆心到原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用字母 r表示。 直径和半径都是线段。 ⑵一个圆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同一个圆或者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 ⑶同一个圆或者等圆中,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 于直径的一半。 ⑷一个圆里,所有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⑸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圆心。画对称轴要画成虚线。要从圆里画出来。对 称轴是直线。 ⑹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 ⑻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短的那条边就是圆的直径。在一个圆里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分为两个三角形来计算。三角形的底是圆的直径。三角形的高是圆的半径。三角形面积=底×高÷2也就是直径×半径÷2,

两个三角形再×2 ⑼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一段曲线围成的。 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扇形的大小和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扇形是圆的一部分。但不是说圆的任何一部分就是扇形。 ⑽扇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它只有一条对称轴。 ⑾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 练习 A填空 ⑴圆是平面上的一种( )图形,将一个圆形纸片至少对折( )次可以得到这个圆的圆心。 ⑵在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中,所有的直径长度都,所有 的半径长度都( )。直径是半径的( ) ⑶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 )厘米。 ⑷在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圆的半径是( )厘米。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2014 年—2015年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进度表

2014年—2015年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学科教材分析

全册教学目标及教学措施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分数乘法 新知识点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结合计算和解题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查和及时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学建议 1.通过教学活动,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这两部分内容。先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通过具体例子,知道一个数乘分数不能再用整数乘法的意义来解释,需要扩展乘法的意义。然后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要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起来。最后着重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时,也要紧密结合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突出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做好准备。 2.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时,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计算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有着丰富的现实背景。老师要立足现实基础,把计算问题还原到需要通过分数乘法计算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3.抓住本单元的知识重点,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和算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学习分数乘分数时,老师可以用折纸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算理与算法,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展示操作方法—老师演示—学生联想操作过程,尝试计算—小组讨论,归纳算法—概括计算方法”的过程来完成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以及算法的探索。 4.练习的内容和形式要有新意、有深度,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加强思考性,学生不仅要算,而且还要想,使学生在思考中计算。 (2)富于趣味性。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2017—2018年度上学期教学计划 小学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班级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30人。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看,本班学生优秀生增加不多,学困生减少的也不多,整体提升不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二),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一),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与形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4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比的知识是在学习了除法、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是后面学习圆周率、百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数据分析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数对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并能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 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引入,认识数对 1、明确列、行排列规则 (1)学生按座位卡找座位。 位置卡:第 * 列,第 * 排 学生可能出现: A、找不到座位。 B、两人找到了同一个座位。 (2)请同学说说找座位的方法,明确排与列的数法。 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引导生按列报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引导生按行报数。 (3)重新找自己的座位。 (4)班长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同时板书)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教学例1 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 (1)说一说: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 (4)讨论 同样都是李刚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虽然所有的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麻烦。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既清楚又简便的方法来表示? (5)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

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A、明确说明:李刚在第6列,第3行可以用(6,3)这样的一组数来表示。 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宏伟的位置。 要求: 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据表示; b、根据数据再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 C、总结方法 仔细观察这些数据和他们所在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再汇报。 归纳: ——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二个数。 2、教学例2 投影出示课本中的“动物园示意图” (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 (2)解决第(1)个问题 师:如果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表示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A: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 B:投影展示学生解决的结果。 熊猫馆(3,5)海洋馆(6,4) 猴山(2,2)大象馆(1,4) (3)解决第(2)问题 A:出示要求 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B:学生按要求在书上完成 C:反馈练习结束 学生回答,利用投影展示。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生活中应用数对 第1题: (1)说一说(9,8)中的“9”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2)按照题目给出的数据,涂一涂 (3)学生操作后交流。 2、课外引申——数对在国际象棋中的运用。 课件出现国际象棋棋盘和棋子 (1)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是一个正方形,等分为六十四方格。 这些方格有深浅两种颜色,交替排列。国际象棋的八条直线分别用a、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