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职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北京高职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北京高职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立起由政府、行业、企业、学院共同组成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理事会管理体制,创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教育分级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和相应的系列教材,使之成为行业培训的标准。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共建现代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行业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满足首都老年服务领域高端技能人才的需要。

(二)具体目标

1、体制机制建设目标

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学院四方人员共同组成老年健康与管理专业理事会,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组织整合社会资源,负责该专业的发展规划制定、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教学团队的建立、实训条件建设、学生顶岗实习以及毕业生就业等工作。同时,制定理事会章程、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通过召开理事会,把各方在专业建设的责任落到实处,创新专业建设的运行机制,使该专业建设促进北京市老年服务行业的发展,引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

2、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目标

创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参与、推进该专业的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建立该专业的职业仓,创建该职业分级的课相,形成独具职业特色的职业分级人才培养模式。

3、教学改革创新建设目标

通过校企校企合作,构建“校企交替”的教学模式,开发职业培训课程,建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将职业证书培训纳入正常的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团队开发专业教材使之成为老年服务行业的培训标准,使职业分级标准与职业岗位高度吻合。

4、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一方面扩充师资队伍,引入1-2名专职教师,并聘请5名行业企业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另外,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建成一支理论素质高、实践技能强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5、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在学院现有基础上,建设机构养老实训基地、社会养老实训基地、居家养老示范基地,完善专业核心技能实训体系,通过引进的设备、设施以及先进的实训理念,为学生掌握专业高端技能提供保障。同时加强校企融合,再与四家以上养老机构或企业建立紧密型的校外基地,保证学生“工学交替”的实施,保证顶岗实习以及就业质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逐步达到养老机构的实际标准。

二、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该专业将与北京市养老事务主管部门、养老行业机构、养老服务企业共同组建“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理事会”,开展在专业理事会治理下的专业建设。专业理事会将制定理事会章程,规定各方权利和义务,明确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对人才培养实现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共担风险。理事会将选举正副理事长各一名,统筹规划理事会活动和专业建设事宜,成员由来自养老各级经办机构的业务主管领导、一线行业专家和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这些专家不仅需要论证专业培养方案,还需要直接进入校园和课堂,亲自为专业学生授课,了解培养对象。同时,这些专家还应承担起学生到相应单位顶岗实习时的职业导师职责,推动校内外人才培养一体化。依托理事单位,合作共建“双线互动式”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开办“普亲老年服务班”等合作培养班。共同设计培养班课程,行业、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联合授课,合作单位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职业导师,实现“岗前培训—顶岗实习—就业接收”的一体化合作机制,学院培养的人才直接为基层养老机构和企业服务,逐步提高基层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以职业教育分级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学院“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老年健康与管理专业不断探索和创新高职人才的培养新模式,积极参与、推进该专业的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建立该专业的职业仓,创建该职业分级的课相,形成独具职业特色的职业分级人才培养模式。老年服务与管

理专业职业教育分级教学方案的设计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明确意图的、积极的建构过程,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因此,老年服务与管理职业教育分级教学方案的设计要以学生为本,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以任务为导向”,根据学习者职业成长路径来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

1、根据学习者职业成长路径来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

职业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保证每个人都能随时拥有获得教育的权利。通过对不同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学生的职业教育分级,区分不同级别学生的学习需求,围绕社会能力、操作能力及发展能力这三种职业能力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案,培养结果直接体现到认证结果和业绩上,直接关系到学习者的职业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从而满足不同级别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2、“以任务为导向”设计教学

职业教育重视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际能力的形成,使学习内容和过程直接转化为学习者的职业成长和发展能力,满足企业和学习者自身发展需求。人的职业能力提高需要情景化、具体的学习环境,因而将“工作过程中的学习”和“课堂上的学习”整合为一个整体,“以任务为导向”设计教学。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习者能力和职业发展联系起来,将知识、技能按工作任务联系起来,将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构建“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科完整”的学习过程。

3.创新用人单位订单培养内涵,举办“普亲老年服务订单班”

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目标岗位确定到培养环境设计、课程开发、职业证书选择等全过程均是在校企合作中完成的,而这些合作单位的重要合作动机就是从该专业毕业生中储备所需人才。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开创了就业渠道的直通。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探索。由学院与普亲老年照护中心双方共同选拔学生组成“普亲老年服务订单班”,学生毕业前,普亲老年照护中心的业务领导、主管入校开设岗前辅导训练课程,并进行选拔性测试。进入中心实习后,给每位实习生配备1名专职导师,实行一对一的实习指导,通过这一系列训练合格的毕业生,将获得由行业签发的技能证书并进入普亲老年照护中心就业。

(三)教学改革

1、完善教学模式

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交替”的教学模式,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开发或改造基于工作任务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系列课程。在课程开发或改造时,要将职业标准完全融入到课程中,根据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标准,实现课证一体。

学生在校的学习内容与职业要求一致,实现该专业学生职业资格取证“双免”。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过程的记录、考核及评价)。重点选择《养老护理员技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老年疾病预防及护理》、《解剖生理学基础》、《老年运动保健与康复理疗》5门课程进行开发与改造。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强化教学案例的形式,学生根据案例设计护理措施,查阅信息,解决问题并进行考核。学生始终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则处于辅助地位。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不要求有一本针对性很强的教材,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锻炼自学能力。要求教师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包括问答、讨论、演练、案例、演讲等,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学生在带着问题找答案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己学习。包括课程标准、教师手册、学生手册、多媒体课件、学习资料等。教师手册体现教学设计思路,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仪器、设备及耗材、模块实施细则、考核办法及考核标准等。学生手册的作用主要是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学习资料是供学生学习使用的,内容是与该课程相关的知识介绍(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基于学习领域的课程设计进行教材建设,变过去教材编写的知识逻辑为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通过两年建设,建成支撑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技能的部分教材3-5部。

(四)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或引进“双师”素质骨干教师、打造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争创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按照学院师资培训计划,定期分批派教师参加国外培训和交流,重点培训专业学术前沿和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积极参加国内的有关会议和培训,通过国内外培训提升教师的学术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学团队整体素质。

1、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

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标准和计划,通过聘用的方式或出国培训、专业进修、下企业实践等方式培养1-2名在专业领域有较深研究且在业界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须具备5年以上养老行业从业经验以及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高级职业资格或高级职称,要能够带领骨干教师完成2门优质核心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任务。在2年内指导3名专业骨干教师,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篇或出版特色教材1部,承担院级以上教改课题1项。

2、培养或引进“双师”素质骨干教师

培养或引进“双师”素质骨干教师2名。条件是:2年以上行业企业实践经验,教学改革意识强,年龄40岁以下;具有专业理论功底,有企业实践经历。培养途径:确定“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培养计划,明确骨干教师培养要求,通过学历进修、国外研修、企业挂职锻炼以及技术研究和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等形式,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及教学能力,在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更符合高职特色,使他们成为养好行业服务与管理领域的技术骨干、操作能手,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从企业聘请5名以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和业务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承担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与指导,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学院通过为兼职教师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和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

4、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专业整合、内涵建设以及专业带头人聘用或培养,逐步形成以行业企业专家牵头、专业带头人主导、内外结合、形式多样的教学团队。通过发挥团队优势,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创新,不断深化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老年健康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争创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五)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紧密联系企业,校企合作,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引进先进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企业参与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共同制定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具有真实的职业环境、设备先进、软硬件配套,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服务、鉴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实现专业之间、校校之间、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以提高学生老年服务与管理能力为核心,建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室;以强化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关键节点,建立多元养老模式模拟实训室、康复理疗实训室、老年活动组织策划实训室、老年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训室等。实训室建设中突出整体设计、布局合理、营造职业氛围,实现企业的共同参与。在软件选择上,重点配置应用范围广、实践效果好的通用教学软件;在硬件配置上,体现实训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考虑静态实训室和动态实训室的

有机结合,综合实训和专业实训的结合,远程实训和课堂实训的有机结合。探索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企组合的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力争建成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外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并不断地扩充与完善。要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并对实习的过程及内容进行监控。稳定和深化现有校外实训基地,新建4家稳定的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实践锻炼、老年服务与管理研究和项目开发提供保障。

三、经费预算

本专业两年内预计资金总投入200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投入200万元。建设资金预算及安排详见下表。

建设经费预算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合计

(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

(万元)

地方财政

(来源25:)

(万元)

行业企业

(来源25:)

(万元)

其他

(来源25:)

(万元)

总计(万元)200 200 师资队伍建设20 50 校内外实训基

地建设

80 80

课程体系及教

材建设

25 25 人才培养模式25 25 教学模式20 20 25指投入建设经费的单位名称

四、建设进度与预期效果

(一)建设进度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2012年:制定院级理事会《章程》,明确理事会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初步明确组织构架和职能分工;根据理事会运作的实际要求,制定院级理事会相应规章制度、组织体系、职能分工,以适应校企合作的发展要求;

2013年:完成对院级理事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职能分工的完善工作,最终形成理事会各方平等互利、责权相应的院级理事会制度;完善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达到双方达到互利共赢。

2、“以职业教育分级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2012年:通过国内外权威资料收集、社会需求分析、行业企业调研、个别访谈、专家论证等方法,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寻找职业分类的依据。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国内外老年服务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构建老年服务与管理“职业仓”

2013年:认真落实老年服务与管理职业教育分级教学方案设计,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以任务为导向”,围绕社会能力、操作能力及发展能力这三种职业能力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案,认真组织教学,使学习内容和过程直接转化为学习者的职业成长和发展能力,满足企业和学习者自身发展需求。

3、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2012年:建立本专业学生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学生实训制度;形成教学评价制度;重点建设《养老护理员技能》及《老年基本预防及护理》;建立教学案例及评价指标;形成课程标准、教师手册、学生手册、多媒体课件、学习资料等。

2013年:对前期所形成的制度进行具体实施,并反馈修订;重点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解剖生理学基础》、《老年运动保健与康复理疗》;实现养老护理员的课证一体化;完成教材1-3部。

4、师资队伍建设

2012年:聘用或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聘请3-5名兼职教师;建立师资培训标准和制度,并开始实施;

2013年:聘用或培养3名骨干教师;按照制度对所有教师进行培训

5、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2012年:进一步完善多元养老模式模拟实训室、康复理疗实训室;新建2家校外实训基地。

2013年:建立老年活动组织策划实训室、老年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训室等;新建2家校外实训基地。

(二)预期效果

1、2012年预期效果

通过第一年的建设,由政府、行业、企业、学院共同组成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理事会管理体制基本建立、职业教育分级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校企合作工作稳步推进,形成专业教材建设规划,专业教学进程得到优化,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基本建立,原有校内实训室得到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得到拓展,该专业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2、2013年预期效果

通过两年建设,建立起科学的专业理事会管理体制,完善了职业教育分级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模块,专业核心课程的优质教材出版投入使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取得实效,建立起稳固的优秀教师团队,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开发出新的实训项目,首届毕业生充分就业,为首都老年服务领域培养出一批高端技能人才。

五、保障措施

鉴于专业建设工作量大,参与单位、人员众多,因此,完善的保障措施是项目顺利进行和完成的重要一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建设保障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组织保障

1、成立学院专业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由学院主管院长负责的院内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政策和办法,组建试点项目专业家委员会,确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进度和方向,协调利益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

2、成立校企合作的重点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

此委员会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教育培养方案,研究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指导大纲,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案,监督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专家委员会人员构成:

(1)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主管领导、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骨干教师5名;

(2)合作院校(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1名;

(3)合作企业(北京市汇晨老年公寓、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敬老院、北京市西城区银龄公寓、普亲老年照护中心)代表4名;

(4)行业协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老龄委、北京市社工委、北京市民政局)代表4名。

3、成立专业建设项目的工作组

成立由我院主管院长、系主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研组长及合作院校1人组成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工作组,主要承担项目方案设计与实施,同时协调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关系,保证项目按时、按要求完成。

(二)制度保障

建立完整的项目制度是试点项目正常运行的重要途径,建立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好规章制度是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有力保障。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将主要建立以下制度:

1、学校重点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定期举行领导小组会议制度,研究确定专业建设工作阶段性目标,总结上一阶段任务情况和经验;

2、任务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对不能按期、按时间完成阶段任务的人员进行批评督促;

3、任务督导制度。督导小组定期督促指导个人分工完成情况,对工作中出

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解决。

(三)经费保障

经费是开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基本保障,是调研、探索、研究工作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但由于调研和探索研究工作任务重,经费支出比较巨大,为保证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的经费保障机制。该试点项目在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学院将配套投入项目所需资金,保证此项目的顺利完成。

(四)相关教学资源保障

教学资源是重点专业建设开展的物质基础,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必须有良好的教学资源作保证。教学资源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实训环境等。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计划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制 二、招生对象: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 三、培养目标 (一)总体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崇高价值追求、富有社会责任感,面向各级民政部门、老年机构、老年事业产业单位、老年社会团体领域第一线的,从事老年事业管理、老年产业经营、老年社团活动、老年大学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具备老年事业与产业经营管理、老年心理分析与咨询、老年营养分析与调理、老年生活规划的开发与设计,以及老年文艺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老年产业创业等多方面的能力,能胜任一线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具体从业岗位 1.养老护理员 2.营养师 3.保健师 4.老年心理咨询师 5.老年活动策划员 6.社会工作师 (三)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马列主义理论、就业政策、应用文写作、英语、数学等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包括创新能力、社交礼仪、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老年学概论、管理学基础、基础医学、老年心理学、护理学人际沟通与交流、老年政策法规等。老年人康复与训练、老年疾病预防与照护、营养与饮食保健、老年经济学、老年护理、社区护理

等。 2、能力要求 老年人生活护理能力、老年人心理护理能力、老年人疾病照护能力等。老年人休闲活动组织与策划能力、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能力、老年康复与保健、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 3、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开拓发展和创新能力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得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得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得智慧教学与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得智慧管理,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得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得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得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得现代化奠定坚实得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校园网始创建于1992年,校园网络全覆盖于2013年实施。学校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按照《“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得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得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间、

计算机教室**间,全自动录播教室**间、数字化实验室**间,学术报告厅**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以及科技航模课程基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瞧,我校现已建成学校网站、人事管理、资产管理、校本资源库、电子备课、影像资源库、网上报修、心理辅导、家校联系、电子图书等平台。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瞧,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得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办公应用软件。 四、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得问题主要就是:系统性得整体规划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在校务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对师生全面素质能力与发展水平方面考核得平台需进一步完善。 五、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几年得跨越式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平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实现高速、安全得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得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得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得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得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得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得信息素养与应用水平,最终建

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2018完整版)

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2019完整版) 2019年7月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

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 成员:*** *** ***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校园网始创建于1992年,校园网络全覆盖于2013年实施。学校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按照《“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间、计算机教室**间,全自动录播教室**间、数字化实验室**间,学术报告厅**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以及科技航模课程基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 重庆市紧缺骨干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1.社会背景及行业背景 2015年,国务院正式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推广全面量化健康生活新方式”。201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中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到2020年,老龄事业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养老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基础更加牢固。”在2014年发布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和整合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加快培养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 截止2000年11月底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2%,按国际标准衡量,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2014年,我国养老产业的市场容量为4.5万亿,占GDP的6.44%。预计到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的市场空间将达到7.7万亿。近20年来,重庆市老年人口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多、空巢化的特点。截止2016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704.74万人,占总人口的14.04%,远远超过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总人口所占比例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分界线。 根据目前的调查情况,中国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养儿防老”的家庭模式愈发难以维系,智能化、科技化养老服务项目成为新的发展热点。基于智能化的网络服务平台或者利用科技、智能化的老龄化服务产品,也是目前中国老龄服务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智能养老产业的巨大市场和政府的强力推动,成为养老专业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也为我校加快发展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智慧养老方向)提供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2.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我国的养老服务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对养老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巨大。按照老年人口与服务人口配备比例3:1测算,全国有2830万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共需要养老服务人员1000万人,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职工只有22万人,其中取得 1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经过多年发展,校园网络基本普及,信息化应用已逐步深入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日益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智慧校园改造的信息化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信息化基础设施尚不完备,信息化教学探索不足; ● 2适切性信息资源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并未建立; ●校园信息需要统一整合分析,促成智能化校园管理。 1.1、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平台提高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索如何促进基于大数据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实现形式,逐步解决校园教学的全向交互、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校园生活的个性便捷,最终实现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具体目标就是实现“五个智慧化”和“一站式服务”: 智慧教学 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智慧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智慧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智慧管理 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智慧教务 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智慧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智慧生活 构建便捷、高效、高雅、健康的智慧生活环境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智慧环境 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数据共享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智慧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站式服务 实现教职工和学生的管理、教学、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对师生服务的水平,提高对社会的服务能力。 校园信息化全面实现后,范围将得到自然扩展,使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突破传统的概念,延伸其内涵,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围墙的智慧校园。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试题及答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 单位::分数: 单选题(每题5分,共100分) 1.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服务对象:() A. 辖区居民 B. 辖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C. 辖区常住居民 D. 辖区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2.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服务容其中有: () A. 每年进行2次老年人健康管理 B. 心理咨询 C. 体格检查 D. 健康宣教 3.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考核指标有:() A. 老年居民死亡率 B.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 C.健康体检率 D.老年居民空巢率 4. 我国老年期的界定:() A. 65岁以上 B. 60岁以上 C. 45~59岁 D. 75岁以上 5. 评价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之一是:() A. 老年人口数 B. 老年人口系数 C. 中年人口比例 D. 青年人口比例 6.合理营养的核心是:() A. 膳食调配 B. 合理的膳食制度 C. 平衡膳食 D. 合理的膳食时间 7.老年人康复需求包括:() A.合理膳食 B. 运动锻炼 C. 社会交往 D. 一般活动。 8. 老年人健康现代标准:() A.生活能力 B. 日常生活能力 C. 精神健康 D. 业余生活 9. 患者男70岁,患有脑梗死,久卧在床,要防止褥疮的发生应做到() A. 翻身最长不超过5小时 B. 大水泡可用碘酒消毒 C. 大水泡可用酒精消毒 D. 一般每隔4—5小时翻身一次, 10. 患者男70岁,患有糖尿病,护理应做到() A. 少量烟酒 B.按自己检测血糖自己调整用药 C. 每日应按医生规定的量进食 D. 少量饮酒 11. 患者男70岁,患有高血压,护理应做到()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简章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逐步呈现出高龄化、失能化等特点,但与其相矛盾的是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为应对这一矛盾,未来社会力量势必会在养老市场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养老服务也会趋于更加完善和多样化。因此未来的养老行业人才需求不仅在数量上会有大的提升,对人才专业度的要求也会更高。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的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为了满足社会对养老人才的需求,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整合已有优势资源,开设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获得满意的就业结果,在养老行业内获得成功的职业生涯。 专业简介:本专业面向养老服务行业服务与管理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养老服务与管理工作必备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熟练掌握养老服务与管理实际工作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具有“爱众亲仁”的道德精神及“博学笃行”的专业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针对老年服务与照护事业的现实人力资源需求,以培养具备老年护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保健、老年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涉老相关的政策法规,胜任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工作岗位的专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招生对象: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招生规模:学历教育30人 报名材料:1.初中毕业证书 2.身份证 3.户口本 学制:三年 学籍注册: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北京市成人中专新生学籍注册工作的通知》精神,为面试合格录取的学生办理相关学籍注册手续。 录取流程: 报名----面试----文化课(语文、英语)测试----材料审核----办理入学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按照教育部统一颁发的公共基础课各学科教育大纲,开设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器基础、体育、公共艺术等公共基础课程学习。 专业课程: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概论、老年人营养膳食与搭配、老年人体结构与机能、养老护理员(初级和中级)、老年人活动组织与策划、老年人心理护理、老年人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急症护理、老年人多元辅助疗法、老年社会工作方法和实务、中医养生保健、社区居家运营与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产品营销、老年人康复照料、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等。 职业证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养老护理员(中级)、营养师中级等。 实训基地:1、校内实训教室:校内实训基地由业内顶尖的中国建筑设计院项目团队设计,该实训基地将承载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技能取证、技能竞赛等多种功能。校内护理、居家照护、营养膳食、心理慰藉、康复训练、无障碍设施等模拟实训室能满足理实一体实训教学需要。2、校区实训基地:双龙基地建有产学结合的“日间照料中心”、服务人才市场的“养老护理员技能鉴定中心”、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辅具展示体验中心”及服务北京16

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建设内容: 网络环境建设 1、有线网络 功能描述:校园主干网万兆,千兆到桌面。是校园多媒体教学、校园服务、校园管理、综合安防、有线电视、电子公告屏、校园宣传系统、校 园广播等各系统模块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 效果:依托高速、可靠的网络平台是学校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及保障。 要求:(1)每间教室、功能室建筑施工方预埋网线最低标准为:软光纤或六类防屏蔽专用线到教室。有线网络接口10个(班班通(一体机)1个、讲台1个、教师行为教学分析系统2个、电子班牌1个、校园广播1个、老师教室内办公1个、班级门禁1个,无线AP接口2个),每栋教学楼楼层交换机使用硬光纤相连接(即光纤到楼层,到楼采用万兆模块),每间教室设置一个有线电视接口。(2)办公室有线网络接口3个或每一面墙一个,门房3个(分别布在除门口外所在的三面墙)、路灯竿上3个(监控、AP、预留) (3)每个网口应配备相应电源插座(监控、音箱不配),预埋相应电源管道; 2、无线网络 功能描述:作为有线网络的一个有效补充,智慧校园的基础保障,实现师生在校园内随时、随地的接入需要,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是智慧校

园各功能模块应用的重要保障。 依据:详见附件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 (1)教室内能满足50台平板电脑同时接入 (2)校园内能随时随地无缝接入 要求:建筑施工方每层教学楼无线节点网线预埋,室外无线节点网线预埋。 3、中央控制室(中心机房) 功能描述:作为校园信息处理的核心所在,具有网络中心、数据中心、校园安防中心、一卡通中心的功能。 依据: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一)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 (二)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三)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电图和腹部B 超(肝胆胰脾)检查。 (四)健康指导。告知评价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 1.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对患有其他疾病的(非高血压或糖尿病),应及时治疗或转诊。 3.对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或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 4.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认知和情感等健康指导。 5.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内容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三)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具体内容详见《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 (四)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五、工作指标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年内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注:接受健康管理是指建立了健康档案、接受了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健康体检表填写完整。 六、附件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

2012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草稿

老年服务与管理重点建设专业 专业教学标准 老年服务与管理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组 主编 主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陕西省彬县职业教育中心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 “221工程”项目建设成果 文件编号: 文件汇编: 审批: 分布日期:2012年月日实施日期:2012年月日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 陕西省彬县职业教育中心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成果” 丛书编委会 主任: 副主任: 委员: 协助部门: 陕西彬县职业教育中心国家示范学校建设办公室

陕西彬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务处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陕西省彬县职业教育中心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 “221工程”项目建设成果 老年服务与管理重点建设专业 2012级专业教学标准LaoNian FuWu Yu GuanLi ZhongDian JianShe ZhuanYe 2012 Ji Zhuan Ye Jiao Xue Biao Zhun 老年服务与管理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组 主编 副主编 周建 参编 主审 副主审 陕西彬县职业教育中心示范办

二○一二年月 前言 自2011年7月25日,我校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教职成厅函[2011]48号)以来,在学校“411工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和指导下,以示范校四个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积极引领其他专业开展建设。 2011年10月,教务处就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通知》(教职成[2010]13号)文件精神,着手起草了“2012年行业企业调研方案”,经示范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各专业开展了为期五个月的调研工作,为修订2012级专业教学标准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本次修订按(教职成厅函[2012]19号)文件精神,将原“人才培养方案”改为“专业教学标准”,主要包括三大块:一是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专业教学标准;三是附件。其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学校层面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标准主要包括招生对象与学制与学历、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规格、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专业(实训课程)课程、课程体系构架、教学进度计划表、学习领域主要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条件、教学组织与评价、运行机制与保障等14项内容;附件主要包括原则性意见、专业名称规范及编码、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调研报告。 依据学校定位、软硬件条件、以及近年来教学改革成果,同时吸纳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力求反映时代的特点,体现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现代职业教育特色,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向转变的项目课程体系,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形成师生互动、共同探求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从政策上积极引导以实现教学向教育的转变。 同时,结合学校“411工程”项目建设的二个特色项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技能导向,按“基础学习领域(德育教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学习领域(理实一体课程、校内仿真实训、顶岗实习)”和“素质拓展领域(校本课程、第二课堂、人文素质课程)”等三个平台实施教学过程,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在修订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各部门以及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和支持,各专业部长、专业带头人及教师为此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此次专业教学标准虽经多次讨论、修改,但由于时间仓促,资料和水平有限,在定稿时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难免有取舍不当之处,同时在具体的实施和执行过程中还会存在其他问题,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关于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论证报告

关于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新增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论证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员还较少,多数社区机构和居家的养老护理还是停留在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疾病护理,并没真正做到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要很好地解决老年护理这一社会问题,对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有着设立老年护理专业的显著优势,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急需的老年护理人员,以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从而实现健康老龄化。我校无论从办学历史到办学环境,还是从师资软件到设备硬件都已经具备了建设中职三年制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条件,我们坚信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一定能打造一个富有特色的教育品牌。 一、社会需求分析 1、卫生服务模式的改变增强了护理工作的作用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卫生服务模式从传统的医疗救治逐步转向包括保健、康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等的全面照顾,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银行早在1993年世界发展状况中就明确指出:大部分的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由护士和助产士承担。 2、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使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新的重要

的增长点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医疗卫生保健问题也日渐突出。发展老年卫生事业,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必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1999年,我国确立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总目标: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使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新的重要的增长点。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社区护理工作将承担更多的初级卫生保健、流行病学调研、传染病监控、卫生宣教等工作,成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者广泛地工作在社区诊所、家庭、机关、学校、厂矿等场所,从事护理、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随着老龄人口增多,慢性病人增加,大大增加了老年护理和慢性病护理的需求。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社区护理将形成一支稳定的队伍,约占护理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 二、办学条件分析 (一)师资力量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老年学 概论、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政策、老年福利机构经营管理、老年病学、老年护理与老年保健、社会调查、课程实训、寒暑假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课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具备老年社会工作、老年 护理保健、老年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老年方面的政策 法规,能胜任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工作岗位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要求毕业生掌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技能。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养老机构技术服务岗位主要有:在各级养老机构(社会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从事老年人高级生活护理、康 复保健等技术服务工作;养老机构基层管理岗位:在各级养老机构的 行政管理、护理管理、后勤管理等岗位从事基层管理工作;老年社会 工作岗位:在社区、养老机构等处从事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据《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到2005年底,全国城乡有社会 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个,总床位149.7万张,床位数仅仅占到老年人总数的1.03%, 与西方发达国家4~6%的数目相差甚远。各地政府正在增大机构养老方 面的投入,尤其是大量的民间资本正在介入这个行业。中国人口老龄 化有以下主要特点:老年人口数量大;老龄化速度快;老龄化超前于 现代化;城乡老龄化水平倒置显著;老龄化进程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按照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配备比例3∶1 测算,全国有2830万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共需要养老护理员1000万人,而当前全国养老机构的职工只有22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时,老年服务队伍的整体 素质较低,专业水平、业务水平、服务质量还不能有效满足服务对象 的要求。老年服务社会化的人才需求所催生的老年服务教育事业必然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论证报告

关于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新增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论证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员还较少,多数社区机构和居家的养老护理还是停留在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疾病护理,并没真正做到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要很好地解决老年护理这一社会问题,对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有着设立老年护理专业的显著优势,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急需的老年护理人员,以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从而实现健康老龄化。我校无论从办学历史到办学环境,还是从师资软件到设备硬件都已经具备了建设中职三年制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条件,我们坚信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一定能打造一个富有特色的教育品牌。 一、社会需求分析 1、卫生服务模式的改变增强了护理工作的作用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卫生服务模式从传统的医疗救治逐步转向包括保健、康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等的全面照顾,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银行早在1993年世界发展状况中就明确指出:大部分的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由护士和助产士承担。 2、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使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新的重要

的增长点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医疗卫生保健问题也日渐突出。发展老年卫生事业,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必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1999年,我国确立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总目标: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使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新的重要的增长点。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社区护理工作将承担更多的初级卫生保健、流行病学调研、传染病监控、卫生宣教等工作,成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者广泛地工作在社区诊所、家庭、机关、学校、厂矿等场所,从事护理、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随着老龄人口增多,慢性病人增加,大大增加了老年护理和慢性病护理的需求。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社区护理将形成一支稳定的队伍,约占护理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 二、办学条件分析 (一)师资力量

智慧校园互联网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互联网+”网络平台 项目建设方案

目录 1运营维护方案 (6) 2.1运营维护方案 (6) 2.2.1运营资费 (6) 2.2.2用户缴费方式 (6) 2.2.3资费套餐设计 (7) 2.2.4合作模式 (7) 2.2.5后续投入保障措施 (11) 2.2.6资产到期后处理 (12) 2.2.7违约责任 (12) 2.2.8服务保障体系 (12) 1.3面对国家政策变化的应对措施 (36) 2技术建设方案 (38) 2.1校园网总体架构设计 (38) 2.1.1建设原则 (38) 2.1.2校园网建设内容框架 (39) 2.1.3网络架构拓扑图 (41) 2.1.4网络设计概述 (41) 2.1.5骨干网络方案先进性与可行性 (42) 2.1.6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内容 (49) 2.2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51) 2.2.1无线网络先进性设计 (51) 2.2.2无线覆盖方案 (52) 2.2.3无线多SSID设计 (58) 2.2.4无线接入认证设计 (58) 2.2.5无线安全技术设计 (60) 2.2.6无线QOS设计 (61) 2.2.7无线覆盖指标要求 (63) 2.2.8无线方案特色 (65) 2.3网络安全设计 (74) 2.3.1设备级安全功能 (74) 2.3.2防ARP攻击设计 (74) 2.3.3交换机IP防扫描设计 (75) 2.3.4防DOS/DDOS攻击 (75) 2.3.5路由安全设计 (76) 2.3.6设备管理安全设计 (77)

2.3.7汇聚嵌入式安全 (78) 2.3.8接入安全控制 (78) 2.3.9IP+MAC+端口绑定 (79) 2.3.10防止病毒广播泛洪 (79) 2.3.11入网用户身份认证 (79) 2.3.12防止对DHCP服务器攻击 (79) 2.3.13多元素绑定技术构筑高安全校园网 (80) 2.3.14防止用户私设代理服务器 (81) 2.3.15恶意用户追查 (81) 2.4等保建设方案 (81) 2.4.1总体建设目标 (81) 2.4.2安全技术体系目标 (82) 2.4.3物理安全设计 (82) 2.4.4计算环境安全设计 (83) 2.4.5系统安全审计 (85) 2.4.6数据完整性与保密性 (87) 2.4.7备份与恢复 (88) 2.4.8区域边界安全设计 (89) 2.4.9安全隔离 (90) 2.4.10通信网络安全设计 (94) 2.4.11网络设备防护 (94) 2.5主要产品资质材料 (99) 2.5.1出口防火墙 (99) 2.5.2行为管理 (101) 2.5.3交换设备 (103) 2.5.4无线设备 (111) 2.5.5节点 (112) 2.5.6安防监控 (113) 2.5.7IP广播系统 (115) 2.5.8认证计费 (117) 3规划实施说明 (127) 4.1无线网络工程实施要求 (127) 4.2项目实施管理 (128) 4.2.1项目范围管理 (128) 4.2.2项目阶段规划 (129) 4.3项目进度管理 (133) 4.3.1项目里程碑规划 (133) 4.3.2项目进度保障 (133) 4.4项目沟通管理 (134) 4.5项目风险管理 (138) 4.6项目问题管理 (145) 4.7项目变更管理 (146)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一、项目定义 项目名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主要支撑专业: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康复治疗专业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 二、项目建设意义 1、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发展老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国务院转发十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国办发〔2006〕6号),明确要求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素质;提高社区及农村基层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养老服务属于民政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政部在全国启动“安老养老工程”动员全社会力量实现未来五年每年增加9—10万张社会福利机构集中养老床位的计划,建立一支专职、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老年人服务队伍,使养老服务正规化和优质化。 2、培养高素质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有利于促进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养老任务非常艰巨,但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较为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增长极快的社会养老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管理落后,亟待规范。目前没有建立通行的行业标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未能得到有效推广,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低、服务项目少,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第二、人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较低。以集中养老照护为例(本专业主要就业方向),目前我国有11%的老年人想到养老机构养老,而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仅能满足0.8%的需求;需要近百万养老护理人员,而实际不足50万。如果要达到发达国家5-7%的集中养老比例,至少需要增加5-7倍人员。另外,现有的养老照护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绝大多数是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很难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亟待改善。

智慧校园人人通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人人通建设方案 1.1.1总体规划 人人通建设主要是为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构筑一个以家校互动为基础,以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为纽带,以教学资源共建贡献为核心的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通过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家长空间、班级空间具体的表现形式在WEB端、手机端、平板端和电视端的呈现,结合学习应用、教学应用、在线教育商城和业务支撑体系,为学生和教师建立实名网上学习空间环境,在校园社区、学习圈子、好友交流中让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和专家充分交流互动,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补,既可以提高老师的教研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既有知识的学习也有能力的学习。

图3-3-1 人人通整体架构图 1.1.2校园空间 校园空间汇聚来自学生空间、教师空间、家长空间的各类学校级别资源,紧紧地将老师、学生、家长组织并联系在一起,是全校老师、学生、家长集中开展学习、交流、分享活动的公开展现平台。 校园空间的各级角色可在校园空间查看用户动态、主题活动、校园视频、校本资源、作文精编以及分享学习成长心得、组织学校活动。

图3-3-2 校园空间 校园空间主要功能介绍: 用户动态 显示校园空间用户的新鲜事,了解老师、学生、家长的的最新动态,及时了解校内信息。 主题活动 学校组织全校范围内容主题活动,全校老师、学校、家长共同参与活动实现学习上的分享和交流。 校园视频

校园空间用户在线观看学校活动相关的视频资源。 1.1.3班级空间 班级空间作为人人通学校空间的基础组织,紧紧地将学生空间、教师空间、家长空间组织并联系在一起,空间之间的资源可以自动汇集和相互推送,是老师、学生、家长集中开展学习、交流、分享活动的专有平台。 班级空间的各级角色可在班级空间查看班级动态、班级公告、班级相册、班级活动、课表以及发表留言、分享照片等等. 班级空间主要功能介绍: 班级相册 显示班级空间用户的上传的照片,留存同学的精彩瞬间和珍贵回忆。 班级管理 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试题及答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单位:姓名:分数: 单选题(每题5分,共100分) 1.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服务对象:() A. 辖区内居民 B. 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C. 辖区内常住居民 D. 辖区内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2.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服务内容其中有: () A. 每年进行2次老年人健康管理 B. 心理咨询 C. 体格检查 D. 健康宣教 3.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考核指标有:() A. 老年居民死亡率 B.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 C.健康体检率 D.老年居民空巢率 4. 我国老年期的界定:() A. 65岁以上 B. 60岁以上 C. 45~59岁 D. 75岁以上 5. 评价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之一是:() A. 老年人口数 B. 老年人口系数 C. 中年人口比例 D. 青年人口比例 6.合理营养的核心是:() A. 膳食调配 B. 合理的膳食制度 C. 平衡膳食 D. 合理的膳食时间 7.老年人康复需求包括:() A.合理膳食 B. 运动锻炼 C. 社会交往 D. 一般活动。 8. 老年人健康现代标准:() A.生活能力 B. 日常生活能力 C. 精神健康 D. 业余生活 9. 患者男70岁,患有脑梗死,久卧在床,要防止褥疮的发生应做到() A. 翻身最长不超过5小时 B. 大水泡可用碘酒消毒 C. 大水泡可用酒精消毒 D. 一般每隔4—5小时翻身一次, 10. 患者男70岁,患有糖尿病,护理应做到() A. 少量烟酒 B.按自己检测血糖自己调整用药 C. 每日应按医生规定的量进食 D. 少量饮酒 11. 患者男70岁,患有高血压,护理应做到()

2018最新智慧校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2018最新智慧校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3) 1.1. 项目背景 (3) 1.2. 建设目标 (3) 第二章、总体规划 (4) 2.1. 建设原则 (4) 2.2. 总体架构 (5) 2.3. 分阶段实施规划 (6) 第三章、基础平台建设 (7) 3.1. 统一认证管理 (7) 3.2. 统一基础信息库建设 (8) 3.3. 统一应用接入 (8) 3.4. 统一的数据标准 (8) 3.5. 支持市教育资源平台应用引入 (9) 第四章、智慧门户 (9) 4.1. 校园门户平台 (9) 4.2. 家校帮客户端 (11) 第五章、智慧管理 (12) 5.1. 办公管理 (12) 5.2. 学生管理 (16) 5.3. 教师人事管理 (23) 5.4. 教务管理 (24) 5.5. 校产管理体系 (27) 第六章、智慧教学 (28) 6.1. 校本资源库 (28) 6.2. 课前导学 (30) 6.3. 同步备课 (31) 6.4. 互动课堂 (33) 6.5. 在线检测 (33)

6.6. 课后作业 (35) 6.7. 智慧教研 (36) 第七章、智慧生活 (42) 7.1. 门禁考勤 (43) 7.2. 校园消费 (44) 7.3. 教室申请 (44) 7.4. 平安校园 (45) 第八章、智慧环境 (45) 8.1. 智慧教学硬件 (46) 8.2. 智能手环 (49) 8.3. 一卡通 (50) 8.4. 红外测温 (60) 8.5. 门禁闸机 (60) 8.6. 电子班牌 (63) 8.7. 学科教室 (67) 8.8. 班班通 (67) 8.9. 数字图书馆 (72) 8.10. 创客空间 (74) 8.11. 校园广播/电视台 (75) 8.12. 录播教室 (77) 8.13. 平安校园 (79) 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 (81)

智慧校园网络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网络解决方案规划 HUAW€I

二O 一五年六月

目录 第 1 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4) 1.1 建设背景 (4) 1.2 应用与服务发展规划 (5) 1.2.1 智慧型教学服务 (5) 1.2.2 智慧型科研服务 (6) 1.2.3 智慧型管理服务 (6) 1.2.4 智慧型生活服务 (7) 1.3 建设内容 (7) 第 2 章智慧校园网络详细设计 (9) 2.1 校园网络建设原则 (9) 2.2 总体网络架构 (9) 设计原则 (9) 逻辑架构 (10) 物理架构 (11) 2.3 校园网基础区域网络规划 (12) 组网规划 (13) 1.1.2 可靠性设计规划 (14) 1.1.3 安全性规划设计 (16) 2.4 虚拟园区网解决方案 (16) 虚拟校园网概述 (16) 横向虚拟化 (17) 业务逻辑隔离 (18) 2.5 华为eSight 企业运维解决方案 (18) 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管理 (19) 网络效率管理 (21) 第 3 章方案配置建议 (22)

第1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1.1 建设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明确将“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主要发展任务,从战略层面高屋建瓴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中国高等教育校园信息化建设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信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数字资源、信息应用等数字化校园,基本实现校园管理、生活服务等信息化,实现依托计算机和互联网实现师生之间交流互通。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等新兴技术日益影响着校园信息化建设,构建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的智慧型校园成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主题。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持续引领校园建设热潮。 趋势一,传统信息化建设追求系统的独立性,孤立地以单个业务部门或服务对象为主体,硬件基础设施、软件、数据库、信息系统等相分离,独立支撑相应的业务系统,这种现象将在未来一年中大大改观;随着顶层设计理念的普及与深入,各高校的建设模式朝着“一体化战略” 转变。以信息化“一站式”服务为目标、以用户服务为核心,融合软件、硬件、服务为一体,面向用户提供简单易用、明确统一的服务入口。 趋势二,主流业务的大数据需求日益旺盛——由“综合管理信息化”向“教学和科研信息化”转变。在教学信息化方面:许多具备良好IT 应用技能的教师对信息化需求旺盛、使用IT 手段辅助教学得心应手,随着MOOC 在高校的发展与应用,利用MOOC 平台上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教学效果,将呈现越来越来多的需求;在科研信息化领域:云技术得到高度重视,利用云计算和分布式技术开展科研信息化,强化协同工作和知识管理,统一资源,提升计算和存储效率,降低了科研工作的门槛;数据密集型科学的全新科研范式日趋明显,通过科研大数据分析获取的科学发现和成果,将不断增加,从而刺激各科研单位更加重视大数据的应用与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