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指南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指南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指南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指南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指南

(朝阳医院儿科新生儿区)

2012

小儿呼吸机有关操作

科迪娜(Christina)

一、上机使用步骤

接Y型管→接温度传感器→接红管、绿管(附加热丝面向后)→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湿化瓶(先装水)→插电源→开空气压缩机→接氧气→打开主机开关→选TEST →选NO →再选NO →呼吸模式→调氧浓度→选氧流速→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吸、呼气时间→调灵敏度→调温、湿度→接于病儿→设定报警上下限(自动设置或手动设置)→退回主菜单→根据病情调整各参数

二、手动设置报警上下限方法

Main menu → Alarml → Modify →开始调数→ Exit → Main menu

三、无合适流量传感器时

Main menu → Options → PNT/O2-CAL → None 四、检查管道是否漏气

Main menu → Options → Display VT → VT Leak (为正数时即漏气)

五、电池充电

选择Test →选NO →再选NO → Off (进入充电状态)

六、关机步骤

选OFF →选YES →关主机电源→关空气压缩机→拔氧气接头→拔电源

七、管道消毒

冲洗→浸泡→再冲洗→晾干→备用(或送供应室消毒)

一、机械通气适应证及禁忌证

呼吸机辅助通气适应证及指征:

①呼吸完全停止,复苏后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者。

②反复呼吸暂停,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整,药物治疗无效。

③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aCO2>8KPa (60mmHg)。

④除青紫型心脏病外,低氧血症,经吸氧FiO2>0.8, PaO2<6.67 KPa (50 mmHg)。

⑤需要进行全身麻醉者,或大剂量应用镇静剂时需要呼吸支持(如破伤风)。

⑥肌肉、神经系统疾病,呼吸肌麻痹者。

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脑水肿或颅内出血者引起的通气不足。

⑧其他疾病:上呼吸道梗阻(Ⅲ度以上),胸腹部手术或外伤需要正压通气扩张肺部者。

⑨有下列情况应尽早使用:

1)诊断为肺透明膜病(RDS)的小早产儿,出生体重小于1350g。

2)肺出血的进展期。

3)心跳、呼吸暂停复苏后,未建立规则的自主呼吸者。

下列疾病,由于基础疾病的性质,可不考虑机械通气:

①无脑儿。

②13或者18三体综合征。

③Werdnig-Hoffmann麻痹症(婴儿型进行性脊肌萎缩综合征)。

④Potter氏综合征(肾发育不全综合征)。

⑤颅内出血有脑室扩大。

⑥HIE反射消失或大脑血流停止。

相对禁忌证:

应用机械通气后可使病情加重的疾患,如肺大泡、气胸、气道实质性异物未去除、皮下血肿等为相对禁忌证。大量胸腔积液在穿刺引流前也不宜应用机械通气,对于存在或预测易发生气压伤者可选择高频通气。

CPAP的应用指征:

1、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动脉导管未闭(PDA),肺水肿。

呼吸机参数的设置与调节

呼吸机参数的设置与调节 无论何种通气模式均需对吸气触发、吸气控制、吸呼切换这三个关键环节进行参数设置。 1 触发参数设定与调节 此类参数的作用在于决定呼吸机何时向患者送气。按触发信号的来源可分为由呼吸机触发和病人触发。 1.1 呼吸机触发一般是指时间触发,参数为呼吸频率(f)。呼吸机按照预设的呼吸频率定时给病人送气。此种触发方式多用于病人自主呼吸较弱或无自主呼吸时,如昏迷状态、全麻术后恢复期病人等。呼吸频率在成人通常设为12一20次/min,取决于欲达到的理想每分通气量和PaCO 目标值。 1.2 病人触发此种触发方式需要病人存在自主呼吸,触发信号为患者吸气动作导致的管路内流速或压力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呼吸机上体现为触发灵敏度(trigger sensitivity),相应的有流速触发灵敏度和压力触发灵敏度,流速触发灵敏度通常设为3—5L/min,压力触发灵敏度通常设为-0.5~-2cmH2O。现在大多采用的是流速触发。上述两种触发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亦可联合应用。相对应于自主呼吸由无到有的过程,触发方式一般是从呼吸机触发向患者触发逐渐过渡的。 2 控制参数的设定与调节 此类参数的作用在于呼吸机怎样按照预设的目标向病人送气。按照控

制目标可分为容量控制和压力控制。 2.1 容量控制是指呼吸机以一个预设的潮气量(Vt)为目标送气。这一潮气量通常可按照6—8ml/kg来计算,需注意达到预设潮气量时气道压力不可过高,以防气压伤。此控制方式下还需要设置吸气峰流速(peak flow)、气体的流速波形、吸气时间(Ti)。 吸气峰流速一般情况下以使气流满足患者吸气努力为目标,成人通常设为40—80L/min。吸气时间通常设为0.8—1.2秒。流速与送气时间的积分即为潮气量,所以潮气量设定后吸气峰流速与吸气时问只需设定其一。流速波形通常选用方波和减速波。减速波因与正常吸气时的正弦波较接近,比较符合生理状态,而较多采用。 2.2 压力控制呼吸机以一个预设的吸气压力(in.spiratory pressure)为目标送气。此压力目标通常设为35cmH2O以下,以达到合适的潮气量且防止肺内压过高。还需要设置吸气触发后达到目标压力所需的时间,这一参数在有些呼吸机上为压力上升时间(risetime),通常设为0.05—0.1秒,在有些呼吸机上为压力上升的斜率(ramp),通常设为75%左右,一般以使吸气流速晗好满足患者吸气努力为目标。 3 切换参数的设定与调节 此类参数的作用是决定吸气向呼气转换的时机,可分为时间切换、流速切换两种方式。 3.1 时间切换在呼吸频率确定后,吸呼比(I:E)或吸气时间决定了吸气向呼气切换的时间点。吸呼比通常设为1:2~1:1.5。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指南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指南 (朝阳医院儿科新生儿区) 2012

小儿呼吸机有关操作 科迪娜(Christina) 一、上机使用步骤 接Y型管→接温度传感器→接红管、绿管(附加热丝面向后)→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湿化瓶(先装水)→插电源→开空气压缩机→接氧气→打开主机开关→选TEST →选NO →再选NO →呼吸模式→调氧浓度→选氧流速→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吸、呼气时间→调灵敏度→调温、湿度→接于病儿→设定报警上下限(自动设置或手动设置)→退回主菜单→根据病情调整各参数 二、手动设置报警上下限方法 Main menu → Alarml → Modify →开始调数→ Exit → Main menu 三、无合适流量传感器时 Main menu → Options → PNT/O2-CAL → None 四、检查管道是否漏气 Main menu → Options → Display VT → VT Leak (为正数时即漏气) 五、电池充电 选择Test →选NO →再选NO → Off (进入充电状态) 六、关机步骤 选OFF →选YES →关主机电源→关空气压缩机→拔氧气接头→拔电源 七、管道消毒 冲洗→浸泡→再冲洗→晾干→备用(或送供应室消毒) 一、机械通气适应证及禁忌证 呼吸机辅助通气适应证及指征: ①呼吸完全停止,复苏后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者。 ②反复呼吸暂停,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整,药物治疗无效。 ③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aCO2>8KPa (60mmHg)。 ④除青紫型心脏病外,低氧血症,经吸氧FiO2>0.8, PaO2<6.67 KPa (50 mmHg)。 ⑤需要进行全身麻醉者,或大剂量应用镇静剂时需要呼吸支持(如破伤风)。 ⑥肌肉、神经系统疾病,呼吸肌麻痹者。 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脑水肿或颅内出血者引起的通气不足。 ⑧其他疾病:上呼吸道梗阻(Ⅲ度以上),胸腹部手术或外伤需要正压通气扩张肺部者。 ⑨有下列情况应尽早使用: 1)诊断为肺透明膜病(RDS)的小早产儿,出生体重小于1350g。 2)肺出血的进展期。 3)心跳、呼吸暂停复苏后,未建立规则的自主呼吸者。 下列疾病,由于基础疾病的性质,可不考虑机械通气: ①无脑儿。 ②13或者18三体综合征。

常用呼吸机的设置与调节

常用呼吸机的设置调节 1.呼吸力学参数基本概念和临床意义 1.1. 通气量与通气流量 1.1.1. 潮气量(tidal volume, V T): 每次呼吸进入肺的通气量,平均在5-7 mL/kg体重(必须注意呼吸机显示是未经体重修正),儿童与成人很接近。过高可能导致通气过度,容积使肺泡和小气道上皮过牵张损害,并引起循环二氧化碳分压迅速变化;过低则有效肺泡通气量下降。 1.1. 2. 死腔(dead space (V D):解剖死腔,为声门以下导气段气道容量(非气体交换部分),2 mL/kg;生理死腔,解剖死腔加未获得有效血流灌注的通气肺泡容量之和, >2 mL/kg;其与V T比值(V D /V T)间接反映通气-灌流协调程度,或与肺内分流程度呈正相关。 1.1.3. 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 MV):MV=V T×频率, mL/kg/min,为单位时间内的肺通气量,适宜于个体间比较;消去体重后(×kg体重),为呼吸机实际分钟通气流量,适合个体在不同时间点比较。临床意义:长时间通气中针对具体情况改变呼吸机参数应维持MV相对稳定。 1.1.4. 分钟肺泡通气量(minute alveolar volume, MVa): MVa=(V T -V D)×频率, mL/min,为实际进行气体交换的通气容量。临床意义:肺内分流增加时,生理死腔(V D)增加,通过增加频率,可以补偿MV a; 但增加频率使通气时间(呼吸周期)缩短,也会影响实际通气和换气效率。作为长期机械通气效率的相对稳定的通气量水平判断。 1.1.5. 功能余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FRC): 平静(潮式)通气呼气末肺残余气量,FRC = 25-35 mL/kg体重,相当于妊娠后期胎儿肺液量,可以维持肺泡气二氧化碳水平相对稳定。临床意义:设置PEEP、CPAP、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均直接影响FRC水平的变化,以获得比较高的Cdyn,并可以改善肺通气-灌流。 1.2. 通气节律 1.2.1. 通气(呼吸)频率(respiratory frequency,f):每分钟通气次数,n/min。 1.2.2. 吸气时间(供气时间,inspiration time, Ti): 每次通气时气体进入肺需要的时间,s。 1.2.3. 呼气时间(排气时间,expiration time, Te): 每次通气时气体排出肺需要的时间,s。 1.2.4. 通气时间与呼吸周期(ventilation time, respiratory cycle): 完成一次通气需要的时间=Ti+Te, s,与通气(呼吸)频率呈倒数关系。 1.3. 通气压力 1.3.1. 气道峰压(peak insufflation pressure, PIP): 单位cmH2O,在一次通气中气道压力相对基线压力(大气压时等于0 cmH2O,PEEP 时>0 cmH2O)的最高水平,包含压力上升时间段(其从基线压力到最高压力的时间),最大压力维持时间段(平台期),供气停顿段(pause pressure,指供气阀们关闭、排气阀们未打开,出现峰压略下降,反映肺泡继续扩张时峰压变化)。 1.3. 2. 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 单位cmH2O,指在呼气阶段气道压力由高向低变化,在呼气末段仍然高于基线压力的水平。

家用呼吸机使用方法和步骤

家用呼吸机使用方法和步骤 呼吸机是辅助睡眠的工具,可帮助人们改善呼吸功能,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不过呼吸机在使用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些常见问题,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哦~首先,呼吸机的组成主要分为三部分:主机,加温加湿器,鼻罩(面罩或者口鼻罩)。下面是详细使用方法介绍。 首次使用 第一次使用呼吸机时可能会感觉不适,不过这属正常现象。可以做几次深呼吸,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患者会逐渐适应这种新的感觉。 起床:如果夜间需要起床,请取下面罩并关掉呼吸机。继续睡眠时,请重新戴好面罩并打开呼吸机。

口部漏气: 如果使用鼻面罩,治疗期间尽量保持嘴部闭合。口部漏气会导致疗效降低。如果口部漏气问题不能解决,则可以使用口鼻面罩或使用下颚带。 面罩佩戴 面罩佩戴良好且舒适时,呼吸机的疗效最好。漏气会影响疗效,因此消除漏气非常重要。戴上面罩之前,请清洗面部,除去面部过多的油脂,这有助于更好地佩戴面罩且能延长面罩垫的寿命。5 干燥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鼻部、口部和咽部干燥现象,这一点在冬季更为明显。通常,加上一个湿化器即可消除以上不适。6 鼻部刺激 在治疗的前几周,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现象。通常,加上一个湿化器即可解决以上问题。 国际旅行8 大部分的呼吸机都有一个内置电源转换器,适用电压为100-240V,50-60Hz,使呼吸机能在全球通用。国际旅行时,无需特殊调节,但可能会需要一个电源插头转换器。 各种呼吸机价格详情 瑞思迈S9 AutoSet单水平全自动呼吸机,市场价:11250元北京康迈思商城售价:¥7500元

新生儿呼吸机使用操作规范

新生儿呼吸机使用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1、改善通气。 2、改善换气。 3、减少呼吸功耗。 二、评估要点 1、患儿的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及体重。 2、评估患儿人工气道状况。 3、评估患儿合作程度,是否烦躁不安。 三、物品准备 呼吸机、已消毒好的呼吸机和管道及湿化罐、无菌蒸馏水、模拟肺、简易呼吸气囊、听诊器、记录单等。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2、洗手,戴口罩。 3、正确连接呼吸机各管道,湿化罐内备无菌蒸馏水至相应标识处。 4、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儿。再次洗手。 5、携用物至患儿床旁,再次核对。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 6、接通电源和氧源,开压缩机开关、面板开关及湿化罐开关。调节湿化罐模式。

7、呼吸机自检后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通气模式:CPAP、SIPPV、IMV、SIMV。 8、根据患儿病情遵医嘱设定相应的参数(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气时间、氧浓度、PEEP等)。 9、模拟肺试机后,连接患儿。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一致,观察患儿两侧胸壁运动,通气、换气功能改善情况及呼吸机工作情况。 10、根据病情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通气模式和参数。 11、及时、准确、有效处理呼吸机报警。 12、洗手,取口罩。 13、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和呼吸机模式及参数。 14、记录患儿生命体征和呼吸机模式及参数。 五、注意事项 1、连续使用呼吸机状态下呼吸机管道、湿化瓶等按消毒标准要求定期更换。 2、严禁向呼吸机湿化瓶内加入生理盐水,以免产生结晶。 3、使集水杯处于呼吸机管道最低处,及时倾倒集水杯内的冷凝水,严禁将管道内的冷凝水倒入气道内和湿化罐内。 4、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后予100%氧气吸入2分钟。 5、使用呼吸机的患儿床边备呼吸气囊。

savina呼吸机介绍与使用说明

savina呼吸机介绍及使用说明 適用成人及小孩。 具LCD螢幕,可觀察即時波形及方便操作。 高機動性:內建空壓機及電池,可移動使用。 多種呼吸模式。(可搭配 BIPAP、Autoflow、NIV) 從普通病房到加護病房都適用。 具儲存完整波形及資料的功能。 Savina 呼吸机性能 通气模式 IPPV (CMV) IPPVAssist (A/C) SIMV SIMV ASB (SIMVPS) CPAP CPAPASB (CPAPPS) BIPAP (PCV+) (可选) BIPAPASB (PCV+PS) (可选) 增强作用 AutoFlow –容量控制模式中自动调节吸气流速(可选) 病人类型 成人 小儿 呼吸频率 2 - 80/min 吸气时间 0.2 -10 s 潮气量(BTPS) 0.05 - 2.0 L 吸气流速 0 -180 L/min 吸气压力 0 - 100 mbar PEEP/间歇性 PEEP 0 - 35 mbar 压力支持/ASB 0 - 35 mbar(相对于PEEP) 流量加速 5 - 200 mbar/s O2浓度 21 -100 Vol.% 触发灵敏度 1 -15 L/min BTPS –Body Temperature Pressure Saturated.Measured values relat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 patient lung,Body temperature 37 °C, steam-saturated gas,ambient pressure. 1mbar = 100 Pa 监测 气道压力峰压, 平台压, 平均压, PEEP,(0 - 100 mbar) 分钟通气量 (MV) 总MV, MVspon,(0 - 100 L/min) , BTPS

呼吸机使用与参数调节

呼吸机使用及参数调节 基本简介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当婴幼儿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时,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无效,呼吸减弱和痰多且稠,排痰困难,阻塞气道或发生肺不张,应考虑气管插管及呼吸机。 呼吸机必须具备四个基本功能,即向肺充气、吸气向呼气转换,排出肺泡气以及呼气向吸气转换,依次循环往复。因此必须有:⑴能提供输送气体的动力,代替人体呼吸肌的工作;⑵能产生一定的呼吸节律,包括呼吸频率和吸呼比,以代替人体呼吸中枢神经支配呼吸节律的功能:⑶能提供合适的潮气量(VT)或分钟通气量(MV ),以满足呼吸代谢的需要;⑷供给的气体最好经过加温和湿化,代替人体鼻腔功能,并能供给高于大气中所含的02量,以提高吸入02浓度,改善氧合。动力源:可用压缩气体作动力(气动)或电机作为动力(电动)呼吸频率及吸呼比亦可利用气动气控、电动电控、气动电控等类型,呼与吸气时相互切换,常于吸气时于呼吸环路内达到预定压力后切换为呼气(定压型)或吸气时达到预定容量后切换为呼气(定容型),不过现代呼吸机都兼有以上两种形式。 治疗用的呼吸机,常用于病情较复杂较重的病人,要求功能较齐全,可进行各种呼吸模式,以适应病情变化的需要。而麻醉呼吸机主要用于麻醉手术中的病人,

病人大多无重大心肺异常,要求的呼吸机,只要可变通气量、呼吸频率及吸呼比者,能行IPPV,基本上就可使用。 基本原理和主要类型 呼吸支持是挽救急、危重患者生命最关键的手段之一,因而,呼吸机在临床救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器械;它在急救、麻醉、ICU和呼吸治疗领域中正俞来俞广泛应用;掌握呼吸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是临床医生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文就呼吸机在临床应用的一些常识做一下简单的汇总: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自主通气时吸气动作产生胸腔负压,肺被动扩张出现肺泡和气道负压,从而构成了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相反的压力差完成呼气。因此,正常呼吸是由于机体通过呼吸动作产生肺泡与气道口主动性负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 后的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以满足生理通气的需要。而呼吸机通气是由体外机械驱动使气道口和肺泡产生正压力差,而呼气是在撤去体外机械驱动压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即呼吸周期均存在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完成呼吸。 根据呼吸机的工作特点,可把其分为以下类型: 1、定压型呼吸机

精选-呼吸机参数设置及模式选择

简单易记!呼吸机参数设置及模式选择 导语 呼吸机大家都见过,但是很多刚入门医生朋友对其应用还不太熟悉,辅导资料一般都超级长,而且很复杂,以下简单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就跟大家入个门,粗略介绍一下如何正确使用呼吸机及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适应症 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就是为机体提供并维持足够的氧合和肺泡通气。其适应证包括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一)低氧血症 1、所有低氧血症病人均需进行氧气治疗,但并不一定需要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2、肺水肿及肺不张导致的低氧型呼吸衰竭患者,可以先进行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如症状缓解可不行气管插管,如症状加重,应立即行气管插管。 3、经解痉平喘及持续吸氧,氧分压仍低于60mmHg的患者。 (二)肺泡通气量不足 1、由于肺泡通气量不足,导致动脉血PH值小于7.20时,即出现呼吸性酸中毒时,应立即机械通气。 2、由于肺泡通气量不足,患者出现呼吸做功明显增加,呼吸表浅、呼吸频数,即将出现呼吸衰竭时,应立即进行机械通气。 3、ARDS及严重的肺部感染。 (三)呼吸肌疲劳 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做功增加,应在出现氧合障碍前进行机械通气。 (四)严重胸部创伤、心外、颅脑外手术后 必须常规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直至病人清醒,自主呼吸恢复。 应用呼吸机的指征 1、临床指证 呼吸浅慢、不规则,极度呼吸困难,呼吸欲停或已停止,伴有严重意识障碍。2、血气分析指证 PH小于7.20;PACO2大于70-80mmHg;PAO2在吸入氧浓度为40%的氧气30分钟后仍小于50mmHg。 呼吸机与机体的连接方式 1、面罩

无创正压通气,患者容易接受,适用于神志清楚的患者,如:COPD患者可短期内使用,使用时间视病情而定。 2、气管插管 适用于昏迷或半昏迷的重症患者,插管保留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天,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7天,超过7天,必须行气管切开。 3、气管切开 适用于须长期做机械通气的患者。 呼吸机基本参数的调节 呼吸机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给氧浓度 计算公式:21+4*氧流量。低浓度氧(24- 40%),适用于COPD患者;中浓度氧(40-60%)适用于缺氧而二氧化碳储留时;高浓度氧(大于60%)适用于CO中毒、心源性休克及严重创伤大型手术后,吸入高浓度氧不应超过1-2天,否则易至氧中毒。 2、潮气量 一般设定为8—10ml/kg,对于ARDS、肺水肿、肺不张等肺顺应性差的患者可设定在10—12ml/kg,最大可用至10—15/ml/kg。 3.呼吸频率 一般选择8—14次/分,如果撤机前让患者逐步适应,可降低呼吸频率至2—10处/分。 4、吸气/呼气时间比 阻塞性通气障碍时吸:呼为1:2-2.5,并配合慢频率;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吸:呼为1:1.5,并配合较快频率。 5、压力支持 在使用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时设定该参数,肺内轻度病变:15-20CMH2O;中度病变:20-25cmH2O;重度病变:25-30CMH2O。 常用通气模式的选择 1、辅助/控制模式(A/C) 容量控制模式,是成人常用的通气模式,可以保证通气量;压力控制通气(PCV)小儿常用,压力恒定,不易发生肺的气压伤。 2、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优点是保证通气量,又有利于锻炼呼吸肌,比较常用,常作为撤机前的过度措施。 3、压力支持通气(PSV) 是病人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后,呼吸机给予病人一定的压力支持,达到提高通气量的目的,属呼吸机辅助的自主通气模式,同步性好,看与SIMV配合使用。

常见呼吸机参数调节说明

适合各种呼吸机操作使用

一、适应症:1.严重通气不良2.严重换气障碍3.神经肌肉麻痹4.心脏手术后5.颅内压增高 6.新生儿破伤风使用大剂量镇静剂需呼吸支持时 7.窒息、心肺复苏9.任何原因的呼吸停止或将要停止。 二、禁忌症:没有绝对禁忌症。肺大泡、气胸、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肌梗塞等疾病应用时应减少通气压力而增加频率。 三、呼吸机的基本类型及性能: 1. 定容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潮气量而切换。 2. 定压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压力峰值而切换。(与限压不同,限压是气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继续送气并不切换) 3. 定时型呼吸机:吸气转换为呼气是通过时间参数(吸气时间)来确定。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定时、限压、恒流式呼吸机。这种呼吸机保留了定时型及定容型能在气道阻力增加和肺顺应性下降时仍能保证通气量的特点,又具有由于压力峰值受限制而不容易造成气压伤的优点,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吸呼比、吸气平台的大小、氧浓度大小均可调节,同时还可提供IMV(间歇指令通气)、CPAP(气道持续正压通气)等通气方式,是目前最适合婴儿、新生儿、早产儿的呼吸机。 四、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 1. 间歇正压呼吸(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最基本的通气方式。吸气时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靠身体自身压力呼出气体。 2. 呼气平台(plateau):也叫吸气末正压呼吸(end ins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EIPPB),吸气末,呼气前,呼气阀继续关闭一段时间,再开放呼气,这段时间一般不超过呼吸周期的5%,能减少VD/VT(死腔量/潮气量) 3. 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使呼气末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重要作用。 4. 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属于辅助通气方式,呼吸机管道中有持续气流,(可自主呼吸)若干次自主呼吸后给一次正压通气,保证每分钟通气量,IMV的呼吸频率成人一般小于10次/分,儿童为正常频率的1/2~1/10 5. 呼气延迟,也叫滞后呼气(expiratory retard):主要用于气道早期萎陷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如哮喘等,应用时间不宜太久。 6. 深呼吸或叹息(sigh) 7. 压力支持(pressure support):自主呼吸基础上,提供一定压力支持,使每次呼吸时压力均能达到预定峰压值。 8. 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e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除了调节CPAP旋钮外,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流量,应使流量加大3~4倍。CPAP正常值一般4~12cm水柱,特殊情况下可达15厘米水柱。(呼气压4厘米水柱)。 五、呼吸机与人体的连接: 情况紧急或者估计插管保留时间不会太长、新生儿、早产儿、一般经口插管。其他情况可以选经鼻插管或者是气管切开。 六、呼吸机工作参数的调节:四大参数:潮气量、压力、流量、时间(含呼吸频率、吸呼比)。 1. 潮气量:潮气输出量一定要大于人的生理潮气量,生理潮气量为6~10毫升/公斤,而呼吸机的潮气输出量可达10~15毫升/公斤,往往是生理潮气量的1~2倍。还要根据胸部起伏、听诊两肺进气情况、参考压力二表、血气分析进一步调节。 2. 吸呼频率:接近生理呼吸频率。新生儿40~50次/分,婴儿30~40次/分,年长儿20~30

呼吸机使用及参数调节

呼吸机使用及参数调节基本简介

负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的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以满足生理通气的需要。而呼吸机通气是由体外机械驱动使气道口和肺泡产生正压力差,而呼气是在撤去体外机械驱动压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即呼吸周期均存在“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完成呼吸。 根据呼吸机的工作特点,可把其分为以下类型: 1、定压型呼吸机 吸气时,呼吸机向气道泵入一定压力的气体,使肺泡膨胀,气道压力渐升,达到预定压力时,气流终止,转为呼气相。此类呼吸机的潮气量,与呼吸机预置的压力、吸气时间、流速等有关。如流速低,吸气时间短,预定压力低,潮气量则小,反之则潮气量增大。若肺顺应性下降或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阻力增加均可使潮气量下降。 此类呼吸机的缺点是气道压力增加时,潮气量得不到保障,优点是气道有漏气时,它也必须保持一定压力,也能维持适当通气,简言之,此类呼吸机保压力不保容量。 2、定容型呼吸机 呼吸机将固定的容积气体泵入病人气道及肺部,产生吸气呼气的动作。此类呼吸机的优点是在安全压力范围内,密闭的气道状态下能保证一定的潮气量。缺点是气道漏气无法补偿,气道压力过大同样可发生通气不足。简言之,此类呼吸机保容量不保压力。 3、定时型呼吸机 为定时、限压恒流型呼吸机,呼吸机产生气流,进入气道达到预定时间,吸气停止,产生呼气。在呼气相,气道内仍有低压力气流通过。其吸气时间、呼吸频率、吸/呼比值、吸入气氧浓度可以调节。 以上分型是基于吸气相与呼气相转换而分类的。亦有按控制方式(电动、气动)、用途分类。还有一类为高频通气呼吸机,其特点是高呼吸频率,低潮气量,非密闭气路运行。 工作过程

呼吸机参数设置27330

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呼吸机参数需要结合血流动力学与通气、氧合监护等来设置。 (1)潮气量: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下,潮气量的选择应保证足够的气体交换及患者的舒适性,通常依据体重选择5-12ml/Kg,并结合呼吸系统的顺应性、阻力进行调整,避免气道平台压超过30-35cmH2O.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时,潮气量主要由预设的压力、吸气时间、呼吸系统的阻力及顺应性决定;最终应根据动脉血气分析进行调整。 (2)呼吸频率:呼吸频率的选择根据分钟通气量及目标PCO2水平,成人通常设定为12-20次/分,急/慢性限制性肺疾病时也可根据分钟通气量和目标PCO2水平超过20次/分,准确调整呼吸频率应依据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综合调整VT与f. (3)流速调节:理想的峰流速应能满足患者吸气峰流速的需要,成人常用的流速设置在40-60L/min之间,根据分钟通气量和呼吸系统的阻力和肺的顺应性调整,流速波形在临床常用减速波或方波。压力控制通气时流速由选择的压力水平、气道阻力及受患者的吸气努 力影响。 (4)吸呼比(I:E)设置:机械通气患者通常设置吸气时间为0.8-1.2秒或吸呼比为1:1.5~2;限制性肺疾病患者,一般主张采用稍长的吸气时间、较大的I:E(通常为1:1.0~ 1:1.5),长吸气时间(>1.5s),通常需应用镇静剂或肌松剂。 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宜适当延长呼气时间,减小I:E,以利于充分呼气和排出二氧化碳,通常采用的I:E为1:2.0~1:3.0.但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度、监测PEEPI及对心血管系统的 影响。 (5)触发灵敏度调节:一般情况下,压力触发常为-0.5~-2.0cmH2O,流速触发常为1~5L/min,合适的触发灵敏度设置将明显使患者更舒适,促进人机协调;若触发敏感度过高,会引起与患者用力无关的误触发,若设置触发敏感度过低,将显著增加患者的吸气负荷,消 耗额外呼吸功。 (6)吸入氧浓度(FiO2):机械通气初始阶段,可给高FiO2(100%)以迅速纠正严重缺氧,以后依据目标PaO2、PEEP水平、MAP水平和血流动力学状态,酌情降低FiO2至50%以下,并设法维持SaO2>90%,若不能达上述目标,即可加用PEEP、增加平均气道压,应用镇静剂或肌松剂;若适当PEEP 和MAP可以使SaO2>90%,应保持最低的 (7)呼气末正压(PEEP)的设定:设置PEEP的作用是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增加平均气道压、改善氧合、减轻肺水肿,但同时影响回心血量,及左室后负荷,克服PEEPI引起呼吸功的增加。PEEP常应用于以ARDS为代表的I型呼吸衰竭,PEEP的设置在参照目标PaO2和氧输送的基础上,与FiO2与VT联合考虑,虽然PEEP设置的上限没有共识,但临床上通常将PEEP设定在5~20cmH2O。最初可将PEEP设定在3~5cmH2O,随后根据血气分析和血氧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常规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常规 一、经口气管插管的操作常规。 1.患儿头呈轻微仰伸位,肩下垫2–3cm高的布类。 2.镜片放入口腔,术者用右手固定新生儿头部,使头部与躯干成一直线,左手取灯珠开亮的喉镜,将镜片伸入新生儿口腔右角,在舌及硬腭之间缓缓进入约2cm,将舌尖推向左侧,镜片移到中线,继续前进。 3.镜片向前插入,前进同时,术者利用手腕力量,轻轻使镜片垂直上提,以免镜片压伤上颌齿龈。 4.暴露声门,待进到舌根及会厌之间空隙时,再进一步使用腕力将镜片顶端提起,使会厌被挑起向前贴于镜片下面,声门即能暴露。 5.插入导管,术者右手将气管内导管放入口腔内,当声门开放时即将其轻轻插入,切忌声门未开,使用暴力硬插,损伤声带。 6.插入深度,导管插入声门深度以导管前面黑色粗线条记号为标准,使记号处正好进入声门口,见表。 7.固定导管,插入后术者用右手固定导管,左手取出喉镜,在助手帮助下,用H型粘膏固定导管。 8.检查,将导管与呼吸复苏器连接,抱球做人工呼吸,注意观察胸部是否起伏,双侧起伏是否相等,并用听诊器在两侧腋下部听诊,检查双侧呼吸音是否相等。 9.纠正,若误插入导管,抱球时胸廓不起伏,上腹部可听到气流声,应拔出重插,若插入太深,右侧胸廓起伏较左侧大,右侧呼吸音较左侧强,应退出1.0cm左右,再重新检查。 10.连接呼吸机,经检查后确定导管在气管内,插入深度也合适,便可将导管与呼吸机管道连接。 二、CPAP操作常规

1.操作者用肥皂,流水洗双手。 2.调整呼吸机或简易装置上的压力=5cmH2O,氧浓度=60%。 3.淮备好纱布垫,垫于患儿枕部,两边留出绷带。 4.将消毒好的鼻塞放置在患儿的鼻前庭部,两端用绷带绕过头面部两侧的耳上部分,紧紧绑牢。 5.上CPAP前尽可能有血气指标,上CPAP后注意观察呼吸机(或空压机)运转情况,病人面色,自主呼吸及有否腹胀。 6.每2小时吸痰一次,每4小时放松绷带一次,防止压迫过紧,产生局部压迫性损伤。 7.根据原发病需要监护SaO2、Bp,心率或呼吸。 8.操作过程中防止体温过低,必要时放在开放式抢救台上进行。9.上CPAP后半小时,如青紫,PO2不见改善,可逐渐升高压力(每次2cmH2O)和氧浓度(每次5%)直到压力=10cmH2O、氧浓度=80%,仍不见好时,改用IPPV。 10.注意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当压力>5cmH2O时,输液中应加入多巴胺以防低血压。 三、IPPV操作常规 1.操作者用肥皂液流水洗手后再用消毒液擦手或戴消毒手套。2.喉镜,气管内导管,牙垫消毒后放置洁净盘内随时备用。 3.检查氧气,空气压缩机与呼吸机连接是否正确牢固。 4.将呼吸机,加热湿化瓶连接上电源。 5.呼吸机通气模式开关开至IPPV(或VENT)处,开动压缩空气和氧气,至合适压力(1.5~2.5Kg/cm立方或5/分流量以上) 6.调整呼吸机上各项参数,初调如下:

(新生儿)CPAP呼吸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新生儿)CPAP呼吸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欧阳学文 一、操作目的 适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没有紧急插管指征,生命体征相对稳定, 用于呼吸衰竭早期干预和辅助撤机。 二、物品准备 CPAP呼吸机、呼吸机管路、湿化瓶、适合型号鼻塞、电源、纱布、蒸馏 水、安尔碘、治疗车、棉签、生理盐水 三、操作流程 报告:(我是NICU护士xxx,我操作的项目是新生儿CPAP呼吸机操作,现物品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您指示?是!)洗手,戴口罩→取医嘱本核对治疗单,查对给氧方式→检查用物是否齐全、CPAP机性能及核对呼吸机管路消毒有效期→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手足圈→

打开灭菌蒸馏水瓶口,消毒瓶口,加蒸馏水至湿化器水位线以下→安装湿化器→速干手消毒剂洗手→打开呼吸机管路外包装,安装呼吸机管道→用纱布将管道末端妥善缠绕→安装鼻塞→将连接好的呼吸机管路置于专用支架固定→连接电源→接好氧气→先开压缩机→再开主机→调节参数→打开暖箱小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双侧鼻腔→打开暖箱侧孔→将CPAP管路从侧孔插入并将鼻塞妥善固定于鼻翼两侧→缠紧暖箱侧孔→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关闭暖箱小门→评估患儿呼吸改善情况,及时排除呼吸机故障→洗手→记录于新生儿护理记录单中(患儿病情变化、呼吸机给氧方式、参数、生命体征)→报告操作完毕。 关机程序→核对医嘱→查对床号、姓名、手足圈→洗手→开暖箱小门取出鼻塞→打开暖箱侧孔取出CPAP呼吸机管路→关闭暖箱侧孔→先关主机→断开氧气→关压缩泵→拔除电源→生理盐水棉签清洁双侧鼻腔→评估患儿鼻腔粘膜、周围皮肤及呼吸情况→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关闭暖箱小门→呼吸机及管路进行终末处理→洗手→报告操作完毕。

呼吸机使用及参数调节

呼吸机使用及参数调节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当婴幼儿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时,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无效,呼吸减弱和痰多且稠,排痰困难,阻塞气道或发生肺不张,应考虑气管插管及呼吸机。 呼吸机必须具备四个基本功能,即向肺充气、吸气向呼气转换,排出肺泡气以及呼气向吸气转换,依次循环往复。因此必须有:⑴能提供输送气体的动力,代替人体呼吸肌的工作;⑵能产生一定的呼吸节律,包括呼吸频率和吸呼比,以代替人体呼吸中枢神经支配呼吸节律的功能;⑶能提供合适的潮气量(VT)或分钟通气量(MV),以满足呼吸代谢的需要;⑷供给的气体最好经过加温和湿化,代替人体鼻腔功能,并能供给高于大气中所含的O2量,以提高吸入O2浓度,改善氧合。动力源:可用压缩气体作动力(气动)或电机作为动力(电动)呼吸频率及吸呼比亦可利用气动气控、电动电控、气动电控等类型,呼与吸气时相互切换,常于吸气时于呼吸环路内达到预定压力后切换为呼气(定压型)或吸气时达到预定容量后切换为呼气(定容型),不过现代呼吸机都兼有以上两种形式。 治疗用的呼吸机,常用于病情较复杂较重的病人,要求功能较齐全,可进行各种呼吸模式,以适应病情变化的需要。而麻醉呼吸机主要用于麻醉手术中的病人,病人大多无重大心肺异常,要求的呼吸机,只要可变通气量、呼吸频率及吸呼比者,能行IPPV,基本上就可使用。 基本原理和主要类型 呼吸支持是挽救急、危重患者生命最关键的手段之一,因而,呼吸机在临床救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器械;它在急救、麻醉、ICU和呼吸治疗领域中正俞来俞广泛应用;掌握呼吸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是临床医生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文就呼吸机在临床应用的一些常识做一下简单的汇总: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自主通气时吸气动作产生胸腔负压,肺被动扩张出现肺泡和气道负压,从而构成了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相反的压力差完成呼气。因此,正常呼吸是由于机体通过呼吸动作产生肺泡与气道口“主动性负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的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以满足生理通气的需要。而呼吸机通气是由体外机械驱动使气道口和肺泡产生正压力差,而呼气是在撤去体外机械驱动压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即呼吸周期均存在“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完成呼吸。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指南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指南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指南 (朝阳医院儿科新生儿区) 2012

小儿呼吸机有关操作 科迪娜(Christina) 一、上机使用步骤 接Y型管→接温度传感器→接红管、绿管(附加热丝面向后)→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湿化瓶(先装水)→插电源→开空气压缩机→接氧气→打开主机开关→选TEST →选NO →再选NO →呼吸模式→调氧浓度→选氧流速→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吸、呼气时间→调灵敏度→调温、湿度→接于病儿→设定报警上下限(自动设置或手动设置)→退回主菜单→根据病情调整各参数 二、手动设置报警上下限方法 Main menu → Alarml → Modify →开始调数→ Exit → Main menu 三、无合适流量传感器时 Main menu → Options → PNT/O2-CAL → None 四、检查管道是否漏气 Main menu → Options → Display VT → VT Leak (为正数时即漏气) 五、电池充电 选择Test →选NO →再选NO → Off (进入充电状态) 六、关机步骤

选OFF →选YES →关主机电源→关空气压缩机→拔氧气接头→拔电源 七、管道消毒 冲洗→浸泡→再冲洗→晾干→备用(或送供应室消毒) 一、机械通气适应证及禁忌证 呼吸机辅助通气适应证及指征: ①呼吸完全停止,复苏后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者。 ②反复呼吸暂停,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整,药物治疗无效。 ③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aCO2>8KPa (60mmHg)。 ④除青紫型心脏病外,低氧血症,经吸氧FiO2>0.8, PaO2<6.67 KPa (50 mmHg)。 ⑤需要进行全身麻醉者,或大剂量应用镇静剂时需要呼吸支持(如破伤风)。 ⑥肌肉、神经系统疾病,呼吸肌麻痹者。 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脑水肿或颅内出血者引起的通气不足。 ⑧其他疾病:上呼吸道梗阻(Ⅲ度以上),胸腹部手术或外伤需要正压通气扩张肺部者。 ⑨有下列情况应尽早使用:

新生儿呼吸机参数设置

新生儿呼吸机参数设置 1.新生儿呼吸机参数设置一模式在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中,模式问题应该是有一致意见 的,新生儿通气时呼吸频率快,呼吸机管道死腔,管道顺应性及米用无气囊气管插管等因素 不能确保吸入气潮气量,一般常米用压力限定通气模式,较少米用定容模式。 2. 新生儿呼吸机参数设置二容量参数要根据具体呼吸机品牌而定,比如我们很早以前用的 Star 950,潮气量要10ml/kg以上,而现在的Babylog 8000由于监测呼出气VT和容量保障,只要5-8ml/kg 即可,有时更低。 3. 新生儿呼吸机参数设置三压力参数PIP:该参数应根据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而定,新生 儿肺内轻度病变15?18cmH2Q 肺内重度病变20?25cmH2C。呼气末正压(PEEP):理论上应选择最佳PEEP,但临床上应用时较为困难,新生儿一般不主张使用高PEE R 6?10cmH2O。平均气道压(MAP): MAP R PIP?Ti + PEEP?T)(Ti + T? ,应尽可能低,一般应保持在<15cmH2Q 4. 新生儿呼吸机参数设置四时间参数通气频率(f):机械通气频率一般选用同年龄组正常 呼吸频率的2/3即可,新生儿30?40次/min,超过60次/分的频率一般很少用。近来认为在新生儿,快频通气优点较多,但应注意,快频通气可引起通气过度,造成呼吸性碱中毒,另一方面,频率过快,超过80/min,每分通气量反而下降,且因呼气时间过短,可出现肺内气 体滞留。Babylog 8000的常频最快就是80次/分。将快频模拟”成高频绝对是错误的,两者的通气方式完全不同,高频的频率要求至少为常频的4倍以上。Ti、Te I:E:呼吸机一般只调 节Ti,新生儿常0.5?0.6s, I:E是指一次自主呼吸或机械通气时的Ti与Te比,通常为1:1.5? 2。 5. 新生儿呼吸机参数设置五同步触发灵敏度同步触发包括压力触发和容量触发,压力触 发一般设定1?2cmH2O,流量触发一般设定0.5?2.0L/min由于年幼儿呼吸力量弱,潮气量小等特点,要求同步触发灵敏度要高,否则患儿的呼吸力量不足以启动呼吸机的同步通气, 从而引起通气量不足;但触发灵敏度亦不可调节过高,否则患儿的一些烦躁运动,挣扎均会 触发呼吸机产生同步送气,结果反而造成矛盾呼吸。目前各种同步方式中,流量触发方式 的灵敏度较高,误触发较少,较适宜在儿科应用。Babylog 8000配有专门的流速传感器,对 较大的新生儿还可以,但小早产儿很难设置合适的灵敏度。而老式的机器可能会用探测腹式 呼吸的探头,可靠性不敢恭维,我们一般干脆直接IMV,不去用SIMV。 6. 新生儿呼吸机参数设置六新生儿机械通气指征1、在吸氧浓度(Fi02为0.6情况下,动脉 氧分压(PaO2)<50mmH或经皮血氧饱和度<85 %有紫绀型先心病除外。2、动脉二氧化碳分 压(PaCO2)>70mmHg半pH<7.25 3、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4、确诊为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以上四项中有任意一项者即可。 7. 新生儿呼吸机参数设置七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协调的实现方法1、抑制病人自主呼吸, 通气参数由呼吸机控制:方法为适当增加通气量和吸入氧浓度,或者使用镇静药物。2、减 少呼吸机指令通气,通气参数由病人决定:选择自主呼吸通气模式,如PSV、BIPAP CPAP 等。3、实现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同步:选择A/C、SIMV等有同步功能的通气模式,触发 灵敏度的设置是个精细活。 8. 新生儿呼吸机参数的注意事项1、证实自主呼吸可接受的意识水平,Fi02< 0.5,0 PEEPC 5cmH2O ET大小PSV水平3.C H 3.5mm 10cmH2O 4.?4.5mm 8cmH2O > 5.0mm 6cmH2O 2 如果具备以下条件,考虑拔管SpO2> 95%有效VT> 5ml/kg达到RR目标值:V 6个月20? 60/min 6个月至2 岁15?45/min 2 5 岁15?40/min > 5 岁10?35/min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指南

新生儿呼吸机 操作指南 (朝阳医院儿科新生儿区) 2012 小儿呼吸机有关操作 科迪娜(Christina) 一、上机使用步骤 接Y型管→接温度传感器→接红管、绿管(附加热丝面向后)→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湿化瓶(先装水)→插电源→开空气压缩机→接氧气→打开主机开关→选TEST →选NO →再选NO →呼吸模式→调氧浓度→选氧流速→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吸、呼气时间→调灵敏度→调温、湿度→接于病儿→设定报警上下限(自动设置或手动设置)→退回主菜单→根据病情调整各参数 二、手动设置报警上下限方法 Main menu → Alarml → Modify →开始调数→ Exit → Main menu 三、无合适流量传感器时 Main menu → Options → PNT/O2-CAL → None 四、检查管道是否漏气 Main menu → Options → Display VT → VT Leak (为正数时即漏气) 五、电池充电 选择Test →选NO →再选NO → Off (进入充电状态) 六、关机步骤 选OFF →选YES →关主机电源→关空气压缩机→拔氧气接头→拔电源 七、管道消毒 冲洗→浸泡→再冲洗→晾干→备用(或送供应室消毒) 一、机械通气适应证及禁忌证 呼吸机辅助通气适应证及指征: ①呼吸完全停止,复苏后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者。 ②反复呼吸暂停,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整,药物治疗无效。 ③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aCO2>8KPa (60mmHg)。 ④除青紫型心脏病外,低氧血症,经吸氧FiO2>0.8, PaO2<6.67 KPa (50mmHg)。 ⑤需要进行全身麻醉者,或大剂量应用镇静剂时需要呼吸支持(如破伤风)。 ⑥肌肉、神经系统疾病,呼吸肌麻痹者。 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脑水肿或颅内出血者引起的通气不足。 ⑧其他疾病:上呼吸道梗阻(Ⅲ度以上),胸腹部手术或外伤需要正压通气扩张肺部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