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极化干扰抵消(XPIC)技术白皮书

交叉极化干扰抵消(XPIC)技术白皮书
交叉极化干扰抵消(XPIC)技术白皮书

交叉极化干扰抵消(XPIC)技术白皮书

1. 定义

先介绍两个概念:CCDP和XPIC。

CCDP(Co-Channel Dual-Polarization)是指在一个信道中采用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传输两路信号。如下图所示:

CCDP传输

XPIC(Cross-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即交叉极化干扰抵消,是配合CCDP 使用的一种技术。CCDP 利用两路正交的极化波传输信号实现传输容量加倍,而XPIC 则用来消除两路极化波间的交叉干扰。

理想情况下,CCDP 的2 个同频微波信号是正交信号,二者之间不会发生干扰,接收机很容易恢复出这2 个信号。但在实际工程条件下,无论两个信号的正交性如何,总是要受天线XPD和信道传输劣化的影响,无法避免的会存在信号之间的干扰。为了抵消这些干扰,就需要使用XPIC 技术。XPIC 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极化方向上接收信号,并将二者进行一定处理从而从被干扰的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号。

2. 实现原理

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原理如下图所示:

XPIC原理框图

上图只列出从左到右方向的数据传送,反之亦然。图中的天线为双极化天线,上端使用水平极化,下端使用垂直极化。受到天线XPI的影响,下端的接收ODU会收端水平极化的干扰信号,因此下端垂直极化的接收链路需要从上端水平极化的接收链路引进抵消信号,做减法后便可以实现交叉极化干扰抵消,从而恢复出纯净的水平极化信号。

根据交叉极化干扰抵消的实现阶段不同可以分为射频抵消,中频抵消,基带IQ抵消等方式。目前业界基本使用中频抵消和基带IQ抵消两种方式,而且对中频电缆长度也没有等长要求,给工程开通即实施带来很大方便。下面简要介绍中频抵消与基带IQ抵消的原理框图。

下图为中频口抵消的原理框图,中频口抵消一般从前面板连接抵消信号(当然也可以从背板连接)

下图为基带IQ抵消的原理框图。由于收端的I,Q信号需同时送到对板,所以共需要四组八根信号,由于信号数量较多,一般采用背板走线方案。

3. 性能分析

XPIC一般能提高XPD容限约24dB左右。具体测量方法可以通过固定信噪比分别测量有无XPIC状态下的XPD容限来实现,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交叉极化干扰抵消(XPIC)技术白皮书

交叉极化干扰抵消(XPIC)技术白皮书 1. 定义 先介绍两个概念:CCDP和XPIC。 CCDP(Co-Channel Dual-Polarization)是指在一个信道中采用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传输两路信号。如下图所示: CCDP传输 XPIC(Cross-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即交叉极化干扰抵消,是配合CCDP 使用的一种技术。CCDP 利用两路正交的极化波传输信号实现传输容量加倍,而XPIC 则用来消除两路极化波间的交叉干扰。 理想情况下,CCDP 的2 个同频微波信号是正交信号,二者之间不会发生干扰,接收机很容易恢复出这2 个信号。但在实际工程条件下,无论两个信号的正交性如何,总是要受天线XPD和信道传输劣化的影响,无法避免的会存在信号之间的干扰。为了抵消这些干扰,就需要使用XPIC 技术。XPIC 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极化方向上接收信号,并将二者进行一定处理从而从被干扰的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号。 2. 实现原理 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原理如下图所示: XPIC原理框图

上图只列出从左到右方向的数据传送,反之亦然。图中的天线为双极化天线,上端使用水平极化,下端使用垂直极化。受到天线XPI的影响,下端的接收ODU会收端水平极化的干扰信号,因此下端垂直极化的接收链路需要从上端水平极化的接收链路引进抵消信号,做减法后便可以实现交叉极化干扰抵消,从而恢复出纯净的水平极化信号。 根据交叉极化干扰抵消的实现阶段不同可以分为射频抵消,中频抵消,基带IQ抵消等方式。目前业界基本使用中频抵消和基带IQ抵消两种方式,而且对中频电缆长度也没有等长要求,给工程开通即实施带来很大方便。下面简要介绍中频抵消与基带IQ抵消的原理框图。 下图为中频口抵消的原理框图,中频口抵消一般从前面板连接抵消信号(当然也可以从背板连接) 下图为基带IQ抵消的原理框图。由于收端的I,Q信号需同时送到对板,所以共需要四组八根信号,由于信号数量较多,一般采用背板走线方案。

长线拖曳阵本舰干扰抵消技术研究

电信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总第405期2019年第1期长线拖曳阵本舰干扰抵消技术研究 牛嗣瓷邓亚彬秦威王伟 摘要:本舰噪声干扰是拖曳阵工程应用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子阵本舰干扰抵消算法,可以较好解决本舰噪声角度展宽问题。海试数据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消除本舰噪声的影响,提高长线拖曳阵对弱目标的检测性能,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水声信号处理;长线施曳阵;本舰干扰抵消 1引言 拖曳线列阵是一种重要的水下探测系统,在海洋监测和战略预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o拖曳线列阵的传感器阵列规模不受舰船尺寸限制,可以构建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系统,从而大幅提高海洋石油勘探、水下探潜的性能[2】。同时,传感阵列远离拖曳工作母船,显著减小了本船航行动力噪声的影响。但是,本船噪声仍会在阵列端射方向、甚至偏离端射方向形成定向强干扰⑶,降低了拖曳线列阵对微弱目标的探测性能。此外,本舰噪声还具有成分复杂、角度扩展、多途严重等特点,在浅海更加显著⑷。 本舰噪声干扰抑制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即常规的噪声抵消方法、波束域方法、以及其他方法。常规的噪声抵消方法主要包括相减式硬约束自适应抵消法⑸、自适应噪声抵消等;波束域方法主要包括后置波束形成伺、逆波束形成⑺勺等;其他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矢量水听器或双线阵的噪声抵消方法[9】、以及匹配场噪声抑制方法[⑷等。 相减式硬约束自适应基阵系统具有较低的旁瓣和较好的方位分辨力,结构简单,便于工程实现。采用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利用端射波束形成作为参考输入,预成多波束作为主输入,通过不断调节参数以适应环境,抑制干扰并检测出有用信号。但是由于多途效应,端射方向不一定对准本舰噪声,所以输出信号含有较强的背景噪声成分,抵消效果并不理想。 后置波束形成干扰抵消(Postbeamforming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PIC)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能较好的解决宽带舰船噪声抵消问题,对信号方向等声场模型误差的敏感度较低,己成功应用于美国海军AN/SQR-19战术拖曳线列阵声纳向。其缺点是运算量较大,且对于本舰噪声多途扩展问题,需要采用相应改进算法。 基于逆波束形成(Inverse Beamforming, IBF)的本舰噪声抵消技术,适合进行二次阵处理对多途干扰予以抵消,算法简单,稳健性好。 本文从长线拖曳阵的工程应用角度出发, 采用子阵IBF方法解决本舰噪声干扰抵消问题。首先介绍了IBF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子阵IBF 算法的基本处理流程,然后通过海试数据对比分析了全阵列及子阵IBF算法,最后总结全文。 责任编辑:田筱?18?

浅谈卫星通信中的常见干扰及其处理措施

浅谈卫星通信中的常见干扰及其处理措施 关键词: 卫星通信措施 卫星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通信频带宽、容量大等优势,在军事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卫星通信受自身特点的限制和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干扰,特别是其开放式的系统,使用透明转发器,更容易受到一些不可预见的恶意干扰,下面谈谈常见的几种干扰及其处理措施。 1、地面干扰 (1)地球站设备的杂波干扰。产生干扰的原因包括:设备杂散指标不合格,工作载波中带有杂波或谐波;调制器、上变频器输出电平过高,或者“功放”工作非线性,出频谱扩散;上变频器、功放的工作点设置不当,造成载波噪声。 处理好这类干扰需要严格做好设备的入网验证测试,确保杂波功率限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认真研究设备的使用操作说明,正确设置设备的工作点、调整或更换设备,对设备进行合理匹配组合,消除超标杂波。严格按照入网测试时标定功率电平工作,定期进行各环节测试。设备更新时先通电经测试确认指标合格再投入使用。 (2)电磁干扰。由于地面存在着大量的微波、雷达、无线电视、调频广播、工业电噪声等,这些干扰源串入用户站,通过上行链路发射上星造成上行干扰或串入下行链路造成接收干扰。用户站设备接地不良,接地电阻过高;电缆屏蔽性能差,电缆插头接地不良;链路电平配置不合理。 所有的卫星地球站在选址时都已经进行过环境电磁测试,都应该符合建站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扩张,一些原来处于市郊、电磁环境比较好的地球站受到的干扰会越来越多,对于接收用户站来说,所处的环境更是复杂多样,受到电磁干扰随处可见。在日常工作中应经常检查所有设备接地是否可靠,机房总接地电阻满足设备要求,站内连接室内外设备的电缆必须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应采用双屏蔽电缆,接头连接良好。发现干扰及时分析判断,查出干扰来源点,缩小查找范围。 (3)互调干扰。一般存在于上行站处于多载波工作状态时,由于功放容量储备不足,回退不够,三阶互调分量超过规定,或上行发射功率超标,使卫星转发器被推至非线性工作区,导致下行互调特性恶化。 处理方法:严格配合卫星入网验证测试,确保上行时三阶互调抑制比满足要求(TWTA:<-24dBc、功放回退约7dB;SSPA:<-27dBc,功放回退约6dB);确保各载波在调制器、上变频输出,功放输入电平严格相等并在功放的线性工作区,加强上行载波监视。 (4)交叉极化干扰。上行交叉极化干扰是因为地球站天线系统发射交叉极化隔离度没有调整好,导致上行交叉极化分量过大,或天线馈源薄膜受损未能及时更换,有其他物质掉进馈源也会导致交叉极化干扰。接收用户站天线接下来收时极化未调整好,导致下行接收受干扰。因此在上行发射信号时预先和相关卫星测控部门进行天线极化调整和测试,确保发射天

LMS及RLS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的比较

前言 自适应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技术经过40 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语音去噪技术。我们知道,在目前的移动通信领域中,克服多径干扰,提高通信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当信道特性不固定时,这个问题就尤为突出,而自适应滤波器的出现,则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语音识别技术很难从实验室走向真正应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应用环境下的噪声。 自适应滤波的原理就是利用前一时刻己获得的滤波参数等结果,自动地调节现时刻的滤波参数,从而达到最优化滤波。自适应滤波具有很强的自学习、自跟踪能力,适用于平稳和非平稳随机信号的检测和估计。自适应滤波一般包括3个模块:滤波结构、性能判据和自适应算法。其中,自适应滤波算法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包括线性自适应算法和非线性自适应算法,非线性自适应算法具有更强的信号处理能力,但计算比较复杂,实际应用最多的仍然是线性自适应滤波算法。线性自适应滤波算法的种类很多,有RLS自适应滤波算法、LMS自适应滤波算法、变换域自适应滤波算法、仿射投影算法、共扼梯度算法等[1]。 其中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和递归最小二乘(Recursive Least Square,RLS)算法就是两种典型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它们都具有很高的工程应有价值。本文正是想通过这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问题,对简单的噪声进行消除,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两种算法。我们主要分析了下LMS算法和RLS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用程序实现了用两种算法自适应消除信号中的噪声。通过对这两种典型自适应滤波算法的性能特点进行分析及仿真实现,给出了这两种算法性能的综合评价。

LMS及RLS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的比较 1 绪论 1.1课题背景与意义 自适应噪声抵消( Adaptive Noise Cancelling,ANC) 技术是自适应信号处理的一个应用分支,其主要理论和框架由B.Widrow等在1975 年提出,经过三十多年的丰富和扩充,现在已经应用到了很多领域,比如车载免提通话设备,房间或无线通讯中的回声抵消( AdaptiveEcho Cancelling,AEC) ,在母体上检测胎儿心音,机载电子干扰机收发隔离等,都是用自适应干扰抵消的办法消除混入接收信号中的其他声音信号。 自适应干扰抵消中的关键技术是自适应滤波器,自适应滤波器的实现是影响系统收敛速度、噪声抵消效果的关键部分。自适应滤波器(Adaptive Filter) 的基本目标是以某种方式调整其参数,让滤波器的输出尽可能的让包含某个特定参考信号的目标函数最小化。调整滤波器参数的方法就是自适应算法(Adaptive Algorithm),自适应滤波算法的研究是当今自适应信号处理中最为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寻求收敛速度快、计算复杂性低、数值稳定性好的自适应滤波算法是研究人员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目前两种典型的自适应滤波算法是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和递归最小二乘(Recursive Least Square,RLS)算法。 在近几十年中,LMS类算法已广泛应用于干扰抵消、信道均衡、系统识别以及阵列信号处理之中。Widrow等人提出的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就是一种以期望响应和滤波器输出信号之间误差的均方值最小为原则。LMS算法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鲁棒性强,其缺点是收敛速度很慢。基于最小二乘准则,递归最小二乘(Recursive Least Square,RLS)算法确定自适应滤波器的权系数向量使估计误差的加权平方和最小。RLS算法对输入信号的自相关矩阵的逆进行递推估计更新,收敛速度快,其收敛性能与输入信号的频谱特性无关。但是,RLS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很高,所需的存储量极大,不利于适时实现,倘若自相关矩阵的逆失去了正定特性,这还将引发算法发散。 1.2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自适应滤波的基本理论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近十几年来自适应

LMS及RLS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的比较

中国网络大学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 院系名称:百度网络学院 专业:百度 学生姓名:百度 学号:123456789 指导老师:百度 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

2019年3月1日

前言 自适应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技术经过40 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语音去噪技术。我们知道,在目前的移动通信领域中,克服多径干扰,提高通信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当信道特性不固定时,这个问题就尤为突出,而自适应滤波器的出现,则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语音识别技术很难从实验室走向真正应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应用环境下的噪声。 自适应滤波的原理就是利用前一时刻己获得的滤波参数等结果,自动地调节现时刻的滤波参数,从而达到最优化滤波。自适应滤波具有很强的自学习、自跟踪能力,适用于平稳和非平稳随机信号的检测和估计。自适应滤波一般包括3个模块:滤波结构、性能判据和自适应算法。其中,自适应滤波算法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包括线性自适应算法和非线性自适应算法,非线性自适应算法具有更强的信号处理能力,但计算比较复杂,实际应用最多的仍然是线性自适应滤波算法。线性自适应滤波算法的种类很多,有RLS自适应滤波算法、LMS自适应滤波算法、变换域自适应滤波算法、仿射投影算法、共扼梯度算法等[1]。 其中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和递归最小二乘(Recursive Least Square,RLS)算法就是两种典型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它们都具有很高的工程应有价值。本文正是想通过这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问题,对简单的噪声进行消除,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两种算法。我们主要分析了下LMS算法和RLS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用程序实现了用两种算法自适应消除信号中的噪声。通过对这两种典型自适应滤波算法的性能特点进行分析及仿真实现,给出了这两种算法性能的综合评价。

LTE及LTE-A系统预编码技术的研究

LTE及LTE-A系统中预编码技术的研究 Xx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预编码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研究意义。重点介绍了预编码技术在LTE及LTE-A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对预编码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及综合评论。 关键词:预编码;LTE;CoMP The Research of LTE and LTE-A Precoding Technology xx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outlines the precoding technology of development history, basic principle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focusedly introducing the application of precoding techniques in LTE and LTE-A system., and finally forecast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recoding technique and reviewing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 precoding; LTE; CoMP 1 前言 近十多年来,随着对基于多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研究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取得了新一轮的蓬勃发展。在现有的商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数的增加和业务对速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使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论界和工业界都积极地研究和推进MIMO 技术。MIMO 研究的最初期,主要是侧重利用多接收天线的接收检测算法,实现对数据流的正确解调。但由于MIMO 系统中常常是多路数据同时传输,信道比较复杂,仅仅依靠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处理,难以达到工程需求的性能。在这样的背景下,MIMO 研究的侧重点转向了把更多的信号处理推向发射端,这就引出了MIMO预编码的研究。 预编码技术就是在已知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s Information,CSI)的情况下,发送端利用CSI对发送信号进行预处理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和系统的吞吐量[1]。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MIMO信道中的多用户干扰。实践证明,在

【CN110011947A】一种超奈奎斯特传输系统中基于分解矩阵的干扰消除调制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14163.X (22)申请日 2019.04.18 (71)申请人 重庆邮电大学 地址 400065 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崇文路2 号 (72)发明人 王诗言 李倩 段思睿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275 代理人 赵荣之 (51)Int.Cl. H04L 25/03(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超奈奎斯特传输系统中基于分解矩阵 的干扰消除调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奈奎斯特传输系统中基 于分解矩阵的干扰消除调制方法,属于无线移动 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S1:自适应调节:利用ISI 矩阵分解后的特征向量生成自适应调节向量值; S2:FTN调制:将待传输信号以大于传统奈奎斯特 采样的速率与脉冲成型函数进行卷积,然后将卷 积后得到的待发送信号通过射频发出;S3:匹配 滤波:将接收端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匹配滤波, 然后将匹配滤波的输出信号以超奈奎斯特采样 速率进行采样得到处理后信号;S4:分解:将分解 向量值与匹配滤波输出的信号矩阵相乘。本发明 提高了发送信号的传输速率,完全消除了码间干 扰, 降低了接收端解码的复杂度。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CN 110011947 A 2019.07.12 C N 110011947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011947 A 1.一种超奈奎斯特传输系统中基于分解矩阵的干扰消除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发送信号依次通过发射端的自适应调节模块、超奈奎斯特(Faster-Than-Nyquist,FTN)调制模块,以及接收端的匹配滤波模块和分解模块处理,以此消除码间干扰;具体步骤为: S1:自适应调节模块处理:利用码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矩阵分解后的特征向量生成自适应调节向量值; S2:FTN调制模块处理:将待传输信号以大于传统奈奎斯特采样的速率与脉冲成型函数进行卷积,然后将卷积后得到的待发送信号通过射频发出; S3:匹配滤波模块处理:将接收端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匹配滤波,然后将匹配滤波的输出信号以超奈奎斯特采样速率进行采样得到处理后信号; S4:分解模块处理:将利用ISI矩阵分解的特征向量所生成的分解向量值与匹配滤波输出的信号矩阵相乘,得到完全消除ISI后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奈奎斯特传输系统中基于分解矩阵的干扰消除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根据超奈奎斯特传输系统的参数确定ISI矩阵H,并将所生成的ISI矩阵H进行特征分解得到H=pΛp H,其中p、p H为特征向量所构成的矩阵,Λ为对角矩阵;然后根据特征向量矩阵p得到自适应调节向量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奈奎斯特传输系统中基于分解矩阵的干扰消除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SI矩阵H生成的参数包含有:脉冲成型函数的滚降系数β、压缩因子τ以及生成的矩阵维数N和信号序列的长度I,其中N≤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奈奎斯特传输系统中基于分解矩阵的干扰消除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成型函数由根升余弦滤波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奈奎斯特传输系统中基于分解矩阵的干扰消除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分解向量值获取方式包括:根据超奈奎斯特传输系统的参数确定ISI矩阵H,将所生成的ISI矩阵H进行特征分解后得到特征向量矩阵p H,然后根据特征向量矩阵p H得到分解模块中消除ISI的矩阵。 2

微波站

SDH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 ——SDH微波通信是新一代的数字微波传输体制。数字微波通信是用微波作为载体传送数字信息的一种通信手段。它兼有SDH数字通信和微波通信两者的优点,由于微波在空间直线传输的特点,故这种通信方式又称为视距数字微波中继通信。 ——一、SDH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数字微波传输线路的组成形式可以是一条主干线,中间有若干分支,也可以是一个枢纽站向若干方向分支。如图1所示是一条数字微波通信线路的示意图,其主干线可长达几千公里,另有若干条支线线路,除了线路两端的终端站外,还有大量中继站和分路站,构成一条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线路。 ——组成此通信线路设备的连接方框图如图2所示。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用户终端,直接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如自动电话机、电传机、计算机、调度电话等。 ——交换机。这是用于功能单元、信道或电路的暂时组合以保证所需通信动作的设备,用户可通过交换机进行呼叫连接,建立暂时的通信信道或电路。这种交换可以是模拟交换,也可以是数字交换。目前,大容量干线绝大部分采用数字程控交换机。 ——数字电话终端复用设备(即数字终端机)。其基本功能是把来自交换机的多路信号变换为时分多路数字信号,送往数字微波传输信道,以及把数字微波传输信道收到的时分多路数字信号反变换为交换机所需的信号,送至交换机。对于PDH系统,一般采用编码调制数字电话终端机,它还包括二次群和高次群复接器、保密机及其他数字接口设备,按工作性质不同,它可以组成数字终端或数字分路终端机。而对于SDH系统,则采用SDH数字复用设备,简称SDH设备,它由一些基本功能块灵活地组成不同类型的总的设备。图中的数字分路终端机可由分插复用器(ADM)来替代。 ——微波站。按工作性质不同,它可分成数字微波终端站、数字微波中继站和数字微波分路站。有两个以上方向的上,下话路的微波站则称之为数字微波枢纽站。SDH微波终端站的发送端完成主信号的发信基带处理(包括CMI/NRZ变换、SDH开销的插入与提取,微波帧开销的插入及旁路业务的提取等)、调制(包括纠错编码、扰码及发信差分编码等)、发信混频及发信功率放大等;终端站的收信端完成主信号的低噪声接收(根据需要可含分集接收及分集合成)、解调(含中频频域均衡、基带或中频时域均衡、收信差分译码、解扰码、纠错译码等)、收信基带处理(含旁路业务的提取、微波帧开销的插入与提取石DH开销的插入与提取、NRZ/CMI变换等)。在公务联络方面,终端站具有全线公务和选站公务两种能力。在网络管理方面,终端站可以通过软件设定为网管主站或主站,收集各站汇报过来的信息,监视线路运行质量,执行网管系统配置管理及遥控、遥测指令,需要时还可通过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连接。终端站基带接口与SDH复用设备连接,用于上、下低价支路信号。终端站还具有备用倒换功能,包括倒换基准的识别,倒换指令的发送与接收,倒换动作的启动与证实等。 ——SDH微波中继站。主要完成信号的双向接收和转发。有调制、解调设备的中继站,称再生中继站。需要上、下话路的中继站称微波分路站,它必须与SDH的分插复用设备连接。再生中继站具有全线公务联络能力,以及向网管系统汇报站信息。线路运行质量的能力,并可执行网管系统的配置管理及进行遥控及遥测。再生中继站也可以上、下旁路业务信号。 ——二、SDH数字微波采用的关键技术 ——SDH微波传输设备所采用的基本技术大致与PDH相同,但由于传输方式的特点又决定了两者有所不同,SDH有下述几个关键技术:

微波站

SDH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 ――SDH微波通信是新一代的数字微波传输体制。数字微波通信是用微波作为载体传送数字信息的一种通信手段。它兼有SDH数字通信和微波通信两者的优点,由于微波在空间直线传输的特点,故这种通信方式又称为视距数字微波中继通信。 ――一、SDH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数字微波传输线路的组成形式可以是一条主干线,中间有若干分支,也可以是一个 枢纽站向若干方向分支。如图1所示是一条数字微波通信线路的示意图,其主干线可长达 几千公里,另有若干条支线线路,除了线路两端的终端站外,还有大量中继站和分路站,构 成一条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线路。 ?2敕字融谨中堰逋佰杲竦连接方框国 ――用户终端,直接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如自动电话机、电传机、计算机、调度 电话等。 ――交换机。这是用于功能单元、信道或电路的暂时组合以保证所需通信动作的设备,用户可通过交换机进行呼叫连接,建立暂时的通信信道或电路。这种交换可以是模拟交换,也可以是数字交换。目前,大容量干线绝大部分采用数字程控交换机。

――数字电话终端复用设备(即数字终端机)。其基本功能是把来自交换机的多路信号变换为时分多路数字信号,送往数字微波传输信道,以及把数字微波传输信道收到的时分多路数字信号反变换为交换机所需的信号,送至交换机。对于PDH系统,一般采用编码调制 数字电话终端机,它还包括二次群和高次群复接器、保密机及其他数字接口设备,按工作性 质不同,它可以组成数字终端或数字分路终端机。而对于SDH系统,则采用SDH数字复 用设备,简称SDH设备,它由一些基本功能块灵活地组成不同类型的总的设备。图中的数字分路终端机可由分插复用器(ADM )来替代。 ――微波站。按工作性质不同,它可分成数字微波终端站、数字微波中继站和数字微波分路站。有两个以上方向的上,下话路的微波站则称之为数字微波枢纽站。SDH微波终端 站的发送端完成主信号的发信基带处理(包括CMI /NRZ变换、SDH开销的插入与提取, 微波帧开销的插入及旁路业务的提取等)、调制(包括纠错编码、扰码及发信差分编码等) 发信混频及发信功率放大等;终端站的收信端完成主信号的低噪声接收(根据需要可含分集 接收及分集合成)、解调(含中频频域均衡、基带或中频时域均衡、收信差分译码、解扰码、纠错译码等)、收信基带处理(含旁路业务的提取、微波帧开销的插入与提取石DH开销的 插入与提取、NRZ /CMI变换等)。在公务联络方面,终端站具有全线公务和选站公务两种能力。在网络管理方面,终端站可以通过软件设定为网管主站或主站,收集各站汇报过来的信息,监视线路运行质量,执行网管系统配置管理及遥控、遥测指令,需要时还可通过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 )连接。终端站基带接口与SDH复用设备连接,用于上、下低价支路信号。终端站还具有备用倒换功能,包括倒换基准的识别,倒换指令的发送与接收, 倒换动作的启动与证实等。 ――SDH微波中继站。主要完成信号的双向接收和转发。有调制、解调设备的中继站,称再生中继站。需要上、下话路的中继站称微波分路站,它必须与SDH的分插复用设备连 接。再生中继站具有全线公务联络能力,以及向网管系统汇报站信息。线路运行质量的能力,并可执行网管系统的配置管理及进行遥控及遥测。再生中继站也可以上、下旁路业务信号。 ――二、SDH数字微波采用的关键技术 ――SDH微波传输设备所采用的基本技术大致与PDH相同,但由于传输方式的特点 又决定了两者有所不同,SDH有下述几个关键技术: ――1 ?编码调制技术 ――微波是一种频带受限的传输媒质,根据ITU -R建议,我国在4?11GHz频段大都采用的波道间隔为28?30MHz及40MHz (ITU-R相关的频率配置建议)。要在有限的频带内传输SDH信号,必须采用更高状态的调制技术。SDH微波与PDH微波在相同的波道间隔下,所需调制状态数的区别如表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