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批国家级项目

民间音乐

左权开花调

“开花调”是流行在太行山区的一种山歌形式。主要分布于左权、和顺、武乡、襄垣等地,其中以“左权开花调”最为出色。因开“花调”歌词的上句常以“xx开花”为起兴,下句点题,因而当地人把这种形式的山歌统称为开花调。

在“开花调”中,不仅植物可以开花,其他东西也可以开花,剪刀可以开花,笤帚可以开花,门塔塔(门塔扣)可以开花,小椅床(小板凳)可以开花,石头也可以开花……总之,一切用来作比喻的东西都可以开花。而这样的“开花”又与下句的主题有着内在的联系。比如《苦相思》:“山药蛋开花结疙瘩,圪蛋亲是俺心肝瓣人。半碗黄豆半碗米,端起了饭碗就想起了你。……玻璃开花里外明,远远就照见俺圪瘩亲。”

2005年8月,盲人宣传队参加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比赛,一组开花调情歌联唱,情动四座,获得特别大奖

开花调构思精巧,语词新颖,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此外,歌中用本地方言所构成的衬词衬句都堪称一绝,如“啊咯呀呀呆”、“亲咯旦儿”、“亲呀咯亲呀么呆呀咯呆”等,都极好地凸显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开花调音调简洁,深情感人,绝大多数由相互呼应的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旋律进行以级进七声性音阶为主,间或出现大跳音型,用于表现情绪、情感的起伏跌宕,大大增加了音乐的感染力。左权开花调大都以反映爱情生活为主,所以最易在青年中流传,不用专门学,一听就会。代表曲目有《桃花红,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来》、《会哥哥》、《格旦亲》、《想亲哥》、《土地还家》等。刘改鱼、冀爱芳、石占明等都是开花调的优秀传人。

河曲民歌

河曲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界偏关、五寨,南界岢岚、保德,西、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内蒙相邻,是一个"一鸡鸣三省"的特殊地区。由于地处黄河弯道,河曲历史上交通阻隔,土地贫瘠,旱涝无定,老百姓灾难深重。这一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当地老百姓每年春去冬回,到内蒙古大青山、河套一带打短工、拉长工的"走西口"生活生产方式。由这种年复一年的离妻别子的痛苦人生中自然产生了咏叹人间离苦、别绪、思念、期盼的"走西口"民歌,当地人称之为"山曲"。山曲属山歌体裁。它形成于何时尚无确定,但在山曲基础上形成的"二人台",据考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方志中就有明代河曲"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妇老尽歌讴"的记载,足见其歌唱传统的久远.

山曲唱词内容深刻,曲调丰富。1953年冬,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首次到当地采录民歌,短短三个月即记录了一千五百多首唱词和一百五十多种曲调,其中的《三天路程两天到》、《人家都在你不在》、《割莜麦》、《提起哥哥走西口》、《真魂魂跟在你身左右》、《哥哥在东妹在西,天河隔在两头起》等都是词曲皆佳的传世精品。它们在词曲结构方面采用上下句体式,上句起兴,下句表情,往往一个上下句就揭示出一种深邃的感情状态或描绘出一种逼真的生活画面,像"山在水在石头在,人家都在你不在"、"听见哥哥唱上来,热身子扑在冷窗台"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山曲的曲调则运用并置、呼应、对比等两句体,蕴含有丰富的美学意味。在反映民歌发展历史与民间社会生活状况方面,也具有典型的意义。

绛州鼓乐

绛州鼓乐产生于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新绛位于山西西南,运城北部,吕梁山南端,为晋、陕、豫三省区交汇之地,历来在政治、文化、经济方面居于重要地位。据传绛州鼓乐源于先秦,盛于明清。据直隶《绛州志》载:“岁时社稷,夏冬雨季,又乡镇多香火,扮社鼓演剧。”《新绛县志》也曰:“每逢赛社之期,必演剧数日,扮演各种故事,如锣鼓等等。”绛州鼓乐素有“地动山摇”、“闻声十里”之誉。

花敲鼓在绛州鼓乐中最具代表性。它所使用的乐器是多面形制不同的鼓。现有十几种敲奏技法,即击鼓边、敲鼓边、墨鼓钉、蹭鼓面、打鼓帮、抽鼓皮、磕鼓环、碰鼓架、单槌滚、双槌擂、槌相搓、

槌相击、槌相打、捶相挑。这些技法构成绛州鼓乐独特的地方色彩,这种地方色彩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紧密相连。民间将绛州鼓乐分三路,各路各有常用曲目,南路有《叽呱啦》、《啦呱叽》、《扎咚呱》等,中路有《钉缸》、《麻雀踩蛋》等,北路有《牛斗虎》、《凤凰单展翅》、《狮子撩绣球》等。绛州鼓乐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晋南威风锣鼓

临汾市古为尧都,世称平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威风锣鼓作为民间锣鼓艺术的一个品类,在临汾市不仅有长远的历史渊源,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威风锣鼓最早的名称为“锣鼓”,俗称“家伙”,主要分布在临汾市区及霍州、洪洞、浮山等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威风锣鼓汲取不同时代的艺术精华,使自身渐趋完美。

威风锣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挎鼓表演,平阳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圆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种表演形式是架子鼓,这种形式主要盛行于浮山县,表演时队形变化较少,行进中边走边打。由于传承的变化和地域的差异,威风锣鼓形成了河东、河西两个流派,常见曲目有《七牌子》、《牛腰子》、《乱如麻》、《风搅雪》、《银扭丝》、《倒垂帘》等。

威风锣鼓是由锣、鼓、铙、镲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一种打击乐艺术形式,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威风锣鼓表演者强悍矫健的身姿、粗犷豪放的性格、朝气蓬勃的气势,处处体现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北方汉子豪爽奔放的性格,在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的研究中,威风锣鼓都显示出重要的价值。

上党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在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六县(市、区)广为流传。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故名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主要演出场地是古庙会、节日庆典、街头舞台坐场吹打、婚丧嫁娶演出等。八音会的吹打乐器主要为吹奏类的唢呐、笙、口噙子、哑腔;拉弹类的高音呼胡、中音呼胡、老呼胡、板胡、二胡、扬琴、二弦等;打击类的老鼓、同鼓、扁鼓、手板、锣、梆子等。器乐套曲有《大十番》、《小十番》、《十样景》等31首。

上党八音会形成发展于元明之际,成熟兴盛于明末清初。1949年后,晋城所辖境内八音会组织较为普及,特别兴盛。“文革”时期,八音会演奏活动被禁绝,几乎衰亡。1980年后,八音会又复苏兴旺了起来。近年来,上党八音会曾应文化部邀请进京在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演出。上党八音会还在山西省国际锣鼓节和全国“群星奖”比赛中获金奖。

目前,以民间组织为主的上党八音会,艺人老化,传承乏人,不少有艺术价值的东西正日渐流失,急需抢救、保护、发扬、光大。

文水鈲子

文水鈲子是流传在文水县境内的一个独特的民间乐种,因其起源于并主要流布于岳村一带,故又称岳村鈲子。文水县岳村位于吕梁山下的古官道旁,太原盆地西缘。当地人之所以将这种民间音乐称为“鈲子”,有两种解释:一是因其独特的演奏乐器小钹所发出的声音“鈲”而得名。“岳村鈲子”源于祈雨,与当地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紧密相关。

口述资料显示,岳村鈲子原作为当地祈雨仪式音乐流传。由于祈雨仪式在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中的独特位置,“鈲子”音乐一方面随着祈雨文化代代相传,并被当地百姓作为祭祀音乐,而保持其作为仪式音乐的庄严性;另一方面逐渐与民众的生活习俗结合,成为迎神赛社和日常迎宾的仪仗音乐。

鈲子音乐使用的乐器有小钹、大钹、大铙、大鼓(雷公鼓),因其乐器的不同组合、独特的敲击方法和演奏姿势等呈现出独特的音响效果。经挖掘整理,“鈲子”音乐现有《雷公闪电》、《普降甘霖》、《喜庆丰收》等曲目。当地人以“阵”指称鈲子音乐演奏时的对性变化,有“双龙出水”、“二龙戏珠”等流动队形和“方阵”、“菱形阵”等固定阵型,与祈雨内容极为契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岳村鈲子被广泛运用,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了当地受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影响逐渐从岳村扩大到整个文水县,成了“文水鈲子”。经过多年的恢复整理,文水鈲子音乐多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屡次殊荣,被誉为“三晋锣鼓中的一绝”,成了文水县传统艺术的名牌。

文水鈲子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其风格豪放雄浑,粗犷奔放,古朴厚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祭祀祈雨文化的缩影,传承着华夏农耕文化的精髓

五台山佛乐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太行山支系因有顶似平台的五座山峰而得名是全国惟一兼有汉传佛教(称“青庙”)和藏传佛教(称“黄庙”)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佛教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部分。“声乐”是在法事仪式中对各种经文的演唱主要有“和念”、“令调”、“吟诵”和“直数”四种形式。“器乐”是由若干件乐器和法器组成乐队为经文诵咏中的部分曲调进行伴奏或单独进行器乐演奏。器乐演奏的乐曲称为“小曲”。

五台山佛教音乐的谱系是“工尺谱”以师父带徒弟的口传心授方式传承。五台山僧人在点笙(调音)方面有独特的技术手段和调音法。

五台山佛教音乐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始终沿用随佛教进入中国的“歌赞”、“转读”、“唱导”等形式而且还保存有唐宋以来各时期流行的歌曲和乐曲。其中常见的早课曲目有《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等晚课曲目有《弥陀经》、《忏悔文》、《蒙山文》等。

五台山佛教音乐是音乐艺术与宗教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也是五台

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认为是北方佛教音乐的代表除五台山所属地域外在整个北方及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

河曲二人台

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晋北、陕北、河北张家口等地的民间小戏。其原始曲调为当地的民歌,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压糕面】、【打后套】等,由晋北民歌演变的唱腔【走西口】、【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由陕北民歌演变的唱腔【送大哥】、【十里墩】、【绣荷包】等,由蒙古族民歌演变的唱腔【阿拉奔花】、【王爱召】等,冀北民歌【十对花】,江淮民歌如《茉莉花》、《虞美人》等等。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

以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的风格流派有西路与东路之分。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榆林地区、忻州地区;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主要流行于乌兰察布盟、雁北地区、张家口地区。二人台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钱》、《打樱桃》、《打后套》、《转山头》、《阿拉奔花》等剧目,东路二人台有《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

二人台的演唱形式分硬码戏、带鞭戏与对唱三大类。硬码戏注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带鞭戏注重舞蹈表演;对唱由二人交替演唱。

二人台流行地多在黄河中游两岸及长城内外的农区,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近年来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民间文学

董永传说

董永口传文化起源于山西万荣县。该县西邻黄河、东有稷王山,汉代称汾阴县。

董永传说具有以下特征:1、始源性。即表现出该传说的生态初始面貌。传说嫁给董永的是田家窑的田仙姑娘,不是天仙女。本系人们口耳相传中“田”与“天”同音将“田仙”误为“天仙”,从而使故事神话化。2、民俗化。如织“合婚布”是晋南传统的农村手工业形态,传说中便有织布还债的情节,富有生活情趣。3、唯一性。流行在河东地区的十个左右的董永故事,都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4、牢固性。两千年来,当地老百姓对文献记载“仙女相助”于不顾,始终坚持追求董永的是田仙。民俗中的用“合婚布”的习俗也沿袭至今。现在当地的一些现代化的纺织厂还生产这种“合婚布”供人购买。这些民间传说就象活化石,忠实完整地记录农村青年董永的真实人生,使传说成为一幅动态的画卷。

河东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五大民间传说中董永故事最能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古代大孝子虞舜生于此,舜成为后世楷模。董永便是在舜的孝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现代先进文化指引下,批判地继承孝文化传统,对加强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和促进新型道德伦理的建立,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间舞蹈

狮舞(天塔狮舞)

山西襄汾其陶寺的狮舞始于隋唐时期,历经宋元明清,经久不衰,被称为“天塔狮舞”。

天塔狮舞具有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征。塔台高高耸立,动作大起大落,令人惊叹;表演过程内含科学的力学原理,再加上安全的保护措施,看上去险实则无险;狮子眼、舌、尾活动自如,能做出口吐条幅之类的表演,使人感到稀奇;天塔狮舞在力量中融入技巧,特技中渗透文化,堪称一绝;这种高台表演,空中造型优美,显示出动人的魅力。

天塔狮舞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高超的绝技。天塔狮舞曾获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优秀奖,山西省第一届及第三届广场文化节金奖。当前,抢救、保护、研究狮舞,对美学、民俗学及音乐舞蹈史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南部,自古为西通陕甘、东达豫赵的咽喉要地。翼城花鼓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在唐朝的贞观年间就有了翼城花鼓,翼城杨家祠堂牌匾上写道:"唐太宗坐定长安城,黎民百姓喜在心,年年有个元宵节呀,国邦定,民心顺,国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的热哄哄。"落款为大唐贞观三年正月。《翼城县志》"国戚卷"载:"明万历年间李太后回翼城省亲赏花鼓银子三千两。"可见冀城花鼓在明万历以前就已存在。由清代至今,翼城花鼓已成为百姓庆丰收、祭祖先的例行表演形式,所谓"绕城西北东南走,到处皆闻花鼓声"即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

翼城花鼓动作粗犷,节奏欢快,情绪热烈,风格淳朴。表演形式以进行表演和广场表演为主,也有舞台表演。其乐器比较简单,有花鼓、大苏锣(也叫"背花锣"或"大锣")、呆锣(也叫"斗锣"或"引锣")、小战鼓(俗称"救鼓子")等。曲牌则有"五流水"、"花流水"、"五槌"等,唱腔多为当地民歌,一般由花鼓手和女苗子领唱,众人齐和。

翼城花鼓世代流传,经久不衰,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后人了解古代翼城的社会变迁、历史沿革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同时它也是音乐学、民俗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共和国50周年大庆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进行表演的就是翼城花鼓。挖掘、整理和保护翼城花鼓,对进一步丰富民间舞蹈将起到积极作用。

走兽高跷

走兽高跷艺术是山西省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庙会文化活动的一种表演形式。它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出现在规模盛大的庙会活动中,经久不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走兽高跷由兽头、兽身和表演人员组成,表演时二人足踩高跷同演骑兽状,演员负重荷,按曲牌节拍行走。辅助配乐由锣鼓、花鼓等打击乐器组成。人及兽的造形奇特,在鼓乐声中列阵行进时,气势宏伟,十分壮观。现有的走兽形象基本都由古时流传下来,虽经多次修补,原貌仍存。其兽头和兽身由技术很高的艺人做出模型,用麻丝、麻纸、细绳、细竹、铁丝、布料等缝制和绑缚而成,并涂以五颜六色,外形威武而精美。其制作方法,尤其是饰演方法至今秘不外传。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分为南、北阳城,北阳城的走兽包括:独角兽、貅狼、麒麟、鳌等,南阳城的走兽包括:黑狸虎、梅花鹿、貘等。

走兽高跷这一民间舞蹈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同时还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时下,走兽高跷这一民间舞蹈活动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抢救和传承。

传统戏剧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主要流行于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及内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期蒲州梆子北上,在忻州当地扎根后,逐渐形成北路梆子。其传统剧目主要有《王宝钏》、《打金枝》、《算粮》、《金水桥》、《哭殿》、《斩黄袍》、《血手印》、《铡美案》、《蝴蝶杯》、《斩十王》、《访白袍》、《回龙阁》、《九件衣》、《杨八姐游春》等两百多个。

北路梆子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有慢板、夹板、二性、垛板、流水板、三性板、倒板、滚白、介板、花腔等的分别。传统伴奏乐器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乐器由梆胡、二弦、三弦、四弦、笙、笛、唢呐等组成,武场乐器由板鼓、马锣、铙钹、手锣、梆子、战鼓、堂鼓、碰铃、小音锣等组成。北路梆子的唱腔深受蒲州梆子的影响,具有高亢激越、淋漓酣畅、稳健粗犷的特点,同时又结合当

地的民歌小调,形成“咳咳腔”等自成一体的唱法,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质朴淳厚、豪爽大方的性格。

在戏曲发展史和地方文化史的研究中,北路梆子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但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北路梆子和许多地方戏曲一样同时代拉开了距离,那种万人争睹的景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传承乏人、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北路梆子,这个古老的剧种正盼望着有关方面能对其加以抢救和保护。

繁峙秧歌戏

繁峙县因寺庙多而得名,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忻州市。繁峙秧歌戏流行于繁峙县及周边地域。

“秧歌”曲调于明万历年间传入繁峙的奋地和白马石一带(今属应县),当时只是一种在街头跑摊子演唱的广场艺术,群众称之为“玩艺儿”,又依地名称其为“奋地秧歌”。清代道光年间,民间艺人张信、张代把各地流行的秧歌曲调、器乐曲牌收集起来加以改进,并吸取了其他剧种的唱腔融合于“秧歌”之中,移植了其他剧种的剧目将其搬上舞台演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流传至今。1956年10月1日,繁峙县政府把流散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正式成立了繁峙秧歌剧团。

繁峙秧歌戏的剧目有86个,经常上演的七十多个,其中有早期的民间小戏,又有逐渐发展的连本大戏。繁峙秧歌唱腔结构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其中板腔体的基本板式有10种,曲牌体的“训调”有17种,另外还有若干个小调,器乐曲牌75个。

繁峙秧歌戏是由民间舞蹈演变成为戏曲的,至今仍存留有演变过程的痕迹。尤其它的唱腔融汇了多种类型戏曲唱腔的形式,为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晋北道情戏

晋北道情戏流行于晋北二十余县及内蒙古南部、陕北东部、河北西北部,分神池、代县、应县三个艺术流派。道情音乐约于金代流入晋北一带,以曲牌体说唱形式广泛活动于民间,主要演唱道教故事,宣传教义。清代中叶,搬上舞台,以代言体演述故事,内容广泛触及社会生活。其音乐体制主要为曲牌连缀体,同时也吸收了北路梆子的音乐元素。清末民初,职业班社林立,著名艺人辈出,为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的时期。著名的职业班社有杨侉子班、武为周班等,名艺人有李艾疙瘩、石六十八等。

晋北道情的代表剧目,主要是宗教故事和劝善故事,如《韩湘子出家全图》、《庄周梦》、《郭巨埋儿》等,还有一些生活小戏和移植剧目如《老少换妻》、《八义图》等。其唱腔曲调,相传有72大调,若干小调,今存套曲13种96曲,如《大红袍》、《皂罗袍》等。其伴奏乐器文场有笛子、四胡等,武场有渔鼓、简板、单皮鼓、大锣等。表演重文轻武,重唱轻做。均为男演员扮戏,建国后始有女演员登台演出。

晋北道情是我国北方道情的缩影,是研究民间宗教音乐和戏剧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现在,晋北道情只有右玉县的一个剧团在勉强度日,举步维艰,其生存与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几乎临近消亡状态。

晋剧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晋中,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经晋商和当地文人的参与而形成晋剧。其后几经变化,在晋中、晋北以至内蒙古、河北、陕北的部分地区发展传播开来。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晋剧传统剧目丰富,经常上演的有二百多出,包括《渭水河》、《打金枝》、《临潼山》、《乾坤带》、《沙陀国》、《战宛城》、《白水滩》、《金水桥》、《火焰驹》、《梵王宫》、《双锁山》等。在发展过程中,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晋剧唱腔丰富,包括乱弹、腔儿、曲子几种,板式多变,表现力强,如乱弹板路就分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倒板、滚白7种。晋剧传统乐队由9人组成,分文、武场两种,文场伴奏乐器为呼胡、二弦、三弦、四弦“四大件”,武场则采用鼓板、铙钹、小锣、马锣、梆子等乐器。晋剧脚色行当主要有须生、正旦、大花脸“三大门”和小生、小旦、小花脸“三小门”,表演粗犷豪放,富于激情,不仅继承了梆子戏表演中的绝技,而且在翎子功、帽翅功等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作为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晋剧在山西地方戏剧、音乐、民俗、历史等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由于商品经济的影响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上演剧目迅速减少,城市观众大量流失,农村观众则以老年群体为主,晋剧的前途令人忧虑。

临县道情

临县地处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隔黄河,与陕西省佳县、吴堡县相望。

临县道情是由说唱道情演变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在晋西北的临县以及吕梁山沿黄河一带。

临县在历史上道教盛行,至今保存着许多道家的文物古建筑,有“十三观寺九厦院”之说。说唱道情在宋、元时就有活动。最晚在清道光年间演变成为戏曲剧种,1960年成立了国营道情剧团。时至今日,临县道情一直是晋西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

临县道情传统剧目有以反映道家内容为主的“韩门道情”戏和明清时广泛流行的“民间小戏”。成立专业剧团后,创作、移植排演了一批现代戏。

临县道情传统唱腔为曲牌体,分为平调(由道歌演变成型的唱腔)和小调(当地民歌同道歌结合形成的唱腔)两大类。平调唱腔是早期说唱道情时所用的曲牌,主要有【耍孩儿】(称【终南调】)、【浪淘沙】等;小调唱腔主要是明清俗曲和地方小曲,主要有【太平调】、【五更调】、【小放牛】等。近现代以来借鉴了板腔体唱腔的结构方式,使唱腔向板腔化发展。

临县道情伴奏乐器在说唱道情阶段有“文八仙”和“武八仙”,即“文场四大件”(管子、四胡、竹笛、笙)和“武场四大件”(渔鼓、简板、小钗、木鱼)组成。

灵丘罗罗腔

罗罗腔是流行于山西省灵丘县及其周边地域的戏曲剧种,它由弋阳腔演变而来,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清末至民国时期渐呈衰颓之势。罗罗腔由一人在前台演唱,众人在后台帮腔,和之以“罗罗哟哟”之声,“罗罗腔”之名即由此而来。

罗罗腔历史悠久,形态古老,唱腔中保留有早期的传统曲牌,如【娃子】、【彩腔】、【山坡羊】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唱腔结构又在不断变化。罗罗腔传统的音乐唱腔主要有甩板、数词、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娃子、哭腔、起膛等十多种,其中说唱性较强的数词是代表性的唱腔。在其唱腔中存在曲牌唱腔与板式唱腔有机结合的特殊结构,如以甩板、数词与流水组合为一套曲子,等等。罗罗腔演唱中在每句的句尾常用假嗓“耍腔”,其伴奏方式较为特别,“唱时不伴”,乐器过门在每句的尾音处进入。

罗罗腔在发展中形成了一批传统剧目,代表性剧目有《飞天闸》、《描金柜》、《审土地》、《小二姐做梦》、《锦缎记》、《龙宝寺》、《黑驴告状》、《两狼山》、《杨家将》、《罗通扫北》等四十多出。罗罗腔为了解戏曲传统、认识戏曲发展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活生生的材料。古老的罗罗腔在现代社会陷入了生存的困境,由于资金缺乏,演出市场萎缩,演员纷纷流失,1960年成立的灵丘县罗罗腔剧团是仅存的一个专业演出团体。现在已经到了抢救、保护这一珍贵剧种的紧要关头。

锣鼓杂戏

锣鼓杂戏,也称“铙鼓杂戏”。因为演唱不配丝弦,仅以锣鼓伴奏而取名。按照旧俗,每逢正月,临猗县的龙岩寺都要演出锣鼓杂戏以敬神祀佛,因此又有“龙岩杂戏”之称。

锣鼓杂戏唱腔为吟诵形式,有少量曲牌,如【越调】、【官调】、【油葫芦】等。伴奏无弦乐,乐队由鼓、锣、唢呐组成,以大鼓主奏,同时承担乐队指挥之责,基本鼓点有擂鼓、战鼓、走鼓、刹鼓、列儿鼓、跌场鼓、行营鼓等八种。锣鼓杂戏表演程式化,动作台步亦有固定程式。演员扮演的脚色固定,家族世袭。脚色均为男性,每剧数十人。演出时,由一名身穿长袍、头戴礼帽的“打报者”引各种脚色上台至左角入坐。脚色登场用“念”的方式自报家门,举手动步及唱、吟、念、白都配锣鼓。“打报者”还负责拉前场、传令、禀报,向观众解说剧情及充当树木、石头道具,类似宋代杂剧中的“竹竿子”。锣鼓杂戏演出剧目以军事题材为主,“三国戏”尤多,流传至今的有《伐西歧》、《乐毅伐齐》、《三请诸葛》等百余种。现存有手抄本锣鼓杂戏剧目《铜雀台》等十余本,其中的《会洛阳》系乾隆十二年抄本。

锣鼓杂戏的音乐唱腔、表演、乐器设置及演出程式保留了宋金、元杂剧的形态,对认识了解戏曲的原生形态、了解戏曲史及其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能演锣鼓杂戏的人越来越少,在娱乐形式多元化的影响下,承父业的传统传承方式逐渐中断,新一代人不喜欢听唱大戏,这些情形使锣鼓杂戏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亟待抢救、保护。

蒲州梆子

蒲州梆子明末清初形成于晋、陕、豫交界地带的蒲州,主要流行于山西南部及陕西、河南、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它是我国古老的梆子腔剧种之一,初期民间称为乱弹或梆子腔,清代中叶称山陕梆子,民国初年称蒲州梆子,20世纪30年代起简称蒲剧。蒲州梆子剧目众多,现在已知剧目有一千四百多个,其中《窦娥冤》、《薛刚反唐》、《麟骨床》、《杀驿》、《挂画》等影响较大。

蒲州梆子唱腔以梆子腔为主,另有昆曲、吹腔及民歌小调等。梆子腔属板腔体,有7种基本板式,另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三百多支。蒲州梆子的声腔特征是腔高板急,起伏跌宕,长于抒发慷慨激越的情绪。蒲剧音乐长于表现激情。在演唱过程中演员大小嗓兼用,往往出现十度以上或两个八度的跳跃,行腔高亢奔放,富于激情。伴奏乐队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乐器以板胡为主,辅以笛、二股弦、三弦、二胡等;武场乐器采用鼓板、枣梆、马锣、铙钹等,锣鼓经十分丰富。

蒲剧的角色行当有须生、老生、小生、正旦、小旦、老旦、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等角色行当,其表演艺术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最鲜明的特点是火暴奔放,刚健大方,舒展明快,含蓄细腻,注重做工,善用特技表现人物,有不少难度较高、观赏性极强的表演技巧,仅特色绝活就有三十余种,其帽翅功、髯口功、翎子功、梢子功、鞭子功、椅子功、扇子功、耍纸幡、彩功等表演特技在全国享有盛名。

梆子腔剧种体系中,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诞生最早的一种,它与陕西梆子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是考察中国地方戏曲传承演变轨迹的活资料,对于山西地方文化研究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蒲州梆子正陷于危机之中,观众大量流失,演员队伍青黄不接,这种局面需要尽快得到扭转。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它在清代乾隆中后期已经盛行,嘉庆、道光年间班社林立,名伶辈出,剧目竞现,流派纷呈,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据统计,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有七百多个,其中梆子戏近六百个,皮黄戏九十多个,昆曲十多个,罗罗腔戏和卷戏各数个,代表性剧目有《三关排宴》、《天波楼》、《雁门关》、《闯幽州》、《董家岭》、《巧缘案》、《夺秋魁》、《甘泉宫》、《东门会》、《徐公案》等,其中一些剧目完全为上党梆子所独有。清咸丰年间到抗战前,上党梆子进入鼎盛时期,有班社200多个,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州府派”和“潞府派”两大艺术流派,涌现出赵清海、郎不香、申灰驴等诸多名家。上党梆子的唱腔曲牌体与板腔体兼具而以板腔体为主,其板式分大板、中四六、四六、大板、垛板、散板、滚腔等,以四六和大板使用最多也最具特色。演唱时男女同腔同调,男腔使用假声。伴奏乐器主要为巨琴、二把、呼胡“三大件”。

上党梆子的角色行当主要有生、旦、净、丑4种,各行当的基本表演程式名为“三把”,运用时演员挺胸昂头,稳健有力。其表演风格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简练明快,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京剧影响,有所变化。上党梆子的舞台装置有“设大朝”的讲究,脸谱图案也十分独特,旦角“破面”的化装,是用白粉在剧中品行不端者右眼睑上横划一笔,或在角色右颧骨处画上一朵小小的兰花或菊花。

上党梆子包含有多种声腔,从中可考察戏曲声腔历史流变的现象。目前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上党梆子观众大量流失,演出水准逐渐下降,不少剧团被迫解散,后继人才匮乏,剧团前景堪忧,迫切需要采取措施,予以支持和保护。

朔州秧歌

朔州秧歌是融武术、舞蹈、戏曲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流行于朔州市及周边内蒙古南部的集宁、呼市、包头及河套一带,另河北张家口及陕西靠近山西的市县也有存在。早期为广场、街头的秧歌舞队表演的朔州秧歌历史悠久,在宋代加入了武术成分,清代后期又加入故事内容,现在以舞蹈和戏曲两种艺术形式活动于民间。

以舞蹈为主的秧歌称为“踢鼓子秧歌”,主要是在节庆和贺生日、祝寿、拜女婿、应邀还愿等民俗事象中表演。全部演出人员为108人,但也有30或50的。男角称“踢鼓子”,女角称“拉花”,男女成对表演。演员多扮成《水浒》、《西游记》中的人物,表演粗犷奔放。表演过程有入户拜年、广场表演、进院祝拜、坐灯官、压街镇邪、烧香祭风、灯场游园、旋旺火、接下程等一系列程式。表演

分子、小场子和过街场,各有自己的表演形式。以演戏为主的秧歌称为“大秧歌”。大秧歌唱腔集中了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借鉴了其他戏曲的唱腔结构和曲调,形成了独特的板腔与曲牌的“综合体”。剧目以道教故事和民间故事为主。

朔州秧歌长期在当地流行,并演变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为研究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流传以及演变提供了鲜活的材料。由于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受表演的时限性影响,朔州秧歌与其他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一样,渐渐走向濒危境地,抢救保护工作时不我待。

孝义皮影戏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

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

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

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为雕刻材料,体高58~60cm,俗称“二尺影”。到清代,皮影体高缩至42~48cm,俗称“五尺影”,三岁牛皮为雕刻上等材料。孝义皮影造型粗犷,简练夸张,线条遒劲有力,极富韵味。

明清时为孝义皮影的鼎盛期,孝义境内皮影班社多达60多家,随后逐渐衰落。1956年成立孝义市木偶皮影艺术团,“文革”时期撤消。1978年恢复皮影戏演出,曾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赴英国交流访问演出。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孝义皮影剧目丰富,现收藏有200余本,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对孝义皮影戏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中国戏曲发生和演变的内在规律,了解皮腔原生态的唱腔结构。

孝义碗碗腔

孝义市位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孝义碗碗腔流传在孝义市及周围市县。

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有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

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为“垛板”。伴奏分武场和文场。碗碗腔因有一碗状铜铃参与伴奏得名,属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能以常规的板眼来规范节拍。碗碗腔唱腔的特点是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假声唱法分两种:一种是“二音子”;另一种是“尖音子”,“尖音子”是在“二音子”基础之上再翻高形成。

碗碗腔的优秀剧目,如《柳树坪》、《三上桃峰》、《风流父子》、《风流姐妹》、《风流婆媳》、《酸枣坡》等,为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激励民族斗志起到了重要作用。

雁北耍孩儿

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主要流布于山西省北部的大同市及周边地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有耍孩儿的班社活动,它的形成至少在此以前。

耍孩儿的唱腔属曲牌体,名为“平曲子”,有“本体”、“主插体”、“异体”三种结构类型。以主曲为骨架,嵌入“喜钹子”、“苦钹子”、“倒三板”、“半钹子”、“垛钹子”、“梅花钹子”、“串儿”等曲调,组成一整套唱腔,同时又巧妙地吸收梆子戏中“介板”和“滚白”的唱法,使板腔体音乐和曲牌体音乐融为一体,转换自如,不落痕迹。耍孩儿传统的伴奏音乐分文、武场,文场以板胡、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音调旋律欢快活泼,婉转嘹亮,武场则使用大锣、小锣、鼓、钹等。音乐伴奏与唱腔紧密结合,显得十分和谐。耍孩儿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唱腔发声使用后嗓子,声音从喉咙后部挤压发出,先咳后唱,以特殊的音色造成浑厚有力的音响效果。

耍孩儿有自己的传统剧目,其中代表性的有《白马关》、《七人贤》、《三孝牌》、《打佛堂》、《对联珠》、《送京娘》、《金木鱼》、《狮子洞》、《花园会》、《二龙山》、《赶脚》等四十多个。耍孩儿的脚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表演上大量吸收民间舞蹈动作,更接近于生活,

处处洋溢着乡土气息。

独特的演唱发音方法、欢快火爆的打击音乐、取材广泛的丰富剧目、别具一格的剧种风格使得耍孩儿这个古老剧种日渐为专家学者所瞩目,它被称作戏曲史的“活化石”。保护这一古老剧种对于中国戏曲起源、发展、流布、生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资金、人员等方面的问题,更由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突,雁北耍孩儿在目前出现了生存危机,必须尽快加以抢救和保护。

曲艺

潞安大鼓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董祥五等联络潞安府八县的百余名艺人成立"盲子队",即鼓书艺人的演出活动班社,后来发展成为行会组织"三皇会"。据此,一般认为至迟在清代中叶潞安大鼓就已经形成了。早期艺人主要为盲人,后来有了明目人,20世纪50年代起出现了女艺人。民间传统的潞安大鼓表演形式为多人分持鼓板、三弦、二胡、低胡等分行当围圈说唱;走上高台后通常由一人敲击鼓板站立说唱,另有专人分司三弦和二胡等伴奏。其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曲调丰富,旋律优美,富于乡土气息。传统节目有《打登州》、《破孟州》、《燕王扫北》、《巧连珠》、《巧奇缘》、《拙老婆》等。高福树和于树田等为影响较大的知名艺人。

20世纪末以来,潞安大鼓的传承发展遇到了空前困难,急需大力抢救保护。

民间美术

中阳剪纸

山西省中阳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吕梁地区,这一带民俗文化积淀极为深厚,保留着许多原生态的人文环境,由此形成中央剪纸古老的民俗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

中央剪纸主要分布于中阳县境内南川河流域、刘家坪地区和西山边远山区。南川河流域的民俗剪纸风格细腻、古朴典雅,在中阳剪纸占据主流地位。刘家坪的剪纸风格淳朴、刚健,西山边远地区的剪纸风格粗犷、浑厚,与南川河流域剪纸的主流风格相依相存,丰富着中阳剪纸的特色。

中阳剪纸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血肉相连,它以中阳当地民俗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神话传说为主要表现内容,其中既有以鱼、蛙、蛇、兔为主题的装饰纹样,也有配合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的民俗剪纸,还有以民间神话为题材的剪纸作品。中阳剪纸多以红纸剪成,体现着喜庆、热烈的民俗气氛,有时也根据风俗习惯,运用紫、黑、黄、绿、蓝等彩色剪纸制作品。中央剪纸的主要作者是中阳农村中的劳动妇女,剪纸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他们审美情趣和聪明才智的集中表现。中阳剪纸富有浓郁的山野泥土气息和原始艺术质朴的美感,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劳动妇女的理想和追求。其技艺的传承关系一般是自发的,亦有以家族方式传承的。

现在主要传承人有王计汝、高宝香、刘玉莲、王中文、马翠莲等十几人,年龄已在60岁以上。这些老人一旦离去,中阳剪纸势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最终走向消亡,应尽早采取措施,对之进行抢救。

传统手工技艺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发源于山西中部的平遥县,传布至北方广大地区。以此种技艺制作的漆器远在唐代开元年间已遐迩闻名,明清两代由于晋商的崛起,推光漆器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遥推光漆器厂建立,老艺人乔泉玉、任茂林等献艺授徒,使推光漆器的生产进入了黄金时期,平遥推光漆器自此成为我国著名的漆艺品种之一,产品销往三十多个国家,有些精品为人民大会堂和中国美术馆所珍藏。1989年,平遥推光漆器获得国家金杯奖。

平遥推光漆艺有精湛的成套技艺,其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用特殊配方、技艺及设施炼制大漆;(2)以大漆和天然桐油炼制罩漆;(3)木胎披麻挂灰,生漆灰须褙布,猪血灰须披麻,黄土胶则需褙纸;(4)以人发、牛尾制作漆栓(髹饰工具);(5)在特设的阴房内阴干漆器;(6)描金彩绘,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勾金、罩金和蛋壳镶嵌等传统技法;(7)用砂纸、木炭、头发、砖灰、麻油等逐次推光,使漆器光亮如镜;(8)采用镶嵌、镂刻、罩金、刻灰等技艺进

行装饰。

平遥推光漆髹饰品分为实用品(如漆柜、漆箱、条案、茶几)和陈设品(如屏风、漆画)两大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工艺价值,为广大群众所欢迎。推光漆技艺还普遍用于宫廷、庙宇、厅堂、文房的陈设装饰,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目前仍健在的平遥推光漆艺人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生金和他的传人耿保国、贾兴林等。由于受现代化学漆和腰果漆的冲击,以天然漆为原料的推光漆艺日益萎缩,导致艺人改行和流失,漆艺产品质量有所下降,处于濒危状态。现平遥县已建立薛生金工作室和漆艺苑,将整理该项技艺的资料和建档,建立平遥漆器艺术馆,举办漆艺培训班,以确保这一珍贵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清徐老陈醋酿造技艺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主产地在清徐县内孟封、清源、徐沟、西谷等乡镇。清徐位于太原市南郊,依山面川,相传“尧帝城西南有玉泉,尧王亲往酿醯”。春秋战国时期,清徐人便已以液态发酵方式用缸、瓮酿醋,这种酿醋技艺一直延续下来。西汉时,清徐出现商业性的酿醋作坊。北魏时期,酿醋技艺由液态改为固态发酵,这一里程碑式的创举,为清徐老陈醋酿造技艺独特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清徐老陈醋是以当地种植的红高粱为主要原料,以各种皮糠为辅料,以红心大曲为发酵剂并以曲代料,经合理配料、蒸料,采用稀醪厌氧酒化,固态醋酸人工翻醅,按需人为变温发酵,经高温熏醅、高密度淋滤、高标准陈酿而成。这种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技艺在清徐世代相传,经不断改进、完善,形成一套北方风格的高级食醋酿制技艺流程。

与西方长期食用果醋不同,中国先民主要食用由谷物发酵而成的食醋,这使中国食醋含有更多的氨基酸等人体必需营养成分。山西老陈醋色泽亮丽,入碗挂壁,集酿香、料香、醇香、酯香为一体,在民间素有"透瓶香"的雅号。它的酸味纯正柔和、口感醇厚、微甜爽口、回味绵长,具有断腥、去臊、除膻、杀菌之独特功效,是烹煮各种美味佳肴的精制调料,兼能养身健体、治病美容。但是目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作坊偷工减料,肢解传统工艺,生产次品,使山西陈醋的技艺和声誉遭到扭曲、败坏,应对之进行彻底治理和严格防范。

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

汾酒也称"老白汾酒",因产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县杏花村,故又称杏花村汾酒。

山西省杏花村汾酒,以清澈干净、清香纯正、绵甜味长即色香味三绝著称于世。清香风格而独树一帜,成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自1953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和"十八大名酒"之列。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范,堪称中国白酒的始祖。中国许多名酒如茅台、泸州大曲、西凤、双沟大曲等都曾借鉴过汾酒的酿造技术。

汾酒的酿造技艺是一套将高粱、大麦、豌豆、水等原料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发酵酿造的完整技术体系,人的自觉和悟性在酿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像制曲、发酵、蒸馏等就都是经验性极强的技能。千百年来,这种技能以口传心领、师徒相延的方式代代传承,并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在当今汾酒酿造的流程中,它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汾酒产地杏花村已发现有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从出土器物可以判断当时就有酿酒的活动。汾阳当地至今仍保存着明清时期的酿酒作坊、古井、石碑、牌匾、老街等遗迹,传统技艺的传承链也还在延续,这种历史的承接性,已成为保护汾酒传统酿制技艺的坚实基础。

汾酒酒系在发展中逐渐扩大,以汾酒为母酒产生了老白汾酒、竹叶青酒、玫瑰汾酒、白玉汾酒等系列酒。现在杏花村地区的酒厂还有"分杏"、"杏花"等。

但在目前,汾酒的大工业生产给手工作坊式传统酿造工艺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汾阳还存在着水源紧张、大气污染、高粱等原料短缺问题,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汾酒的正常生产和汾酒酿造技艺的顺利传承。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山西阳城地处中条山区,为中国生铁冶铸技术的重要留存地,犁炉炼铁和犁镜的铁范铸造等技艺十分突出。阳城盛产富铁矿,且距地表较浅。熔炼铸造时先将采得的矿石粉碎,再经高温焙烧去硫,然后方可入炉。犁炉为中国式的竖炉,由炉缸、炉腔、炉身及支架构成,其内腔呈曲线状,具有风流顺畅、利于炉况顺行的优点,以当地江木等优质木材烧制的木炭则被用作熔炼的原料和还原剂。熔炼时有一整套成熟的工艺,师傅们凭借多年经验,痛过看火色、辨铁水等方法娴熟地掌握炉况、

火候及铁水成色,恰到好处地把握贴水的化学成分和温度。辨铁水一法堪称绝技,熔炼师从出铁口舀出一小勺铁水,观察期色泽及表层纹样变化,就能判定其成色。犁镜是阳城的品牌产品,为步犁上的重要配件。阳城犁镜由原铁水浇灌,这种做法在世界上十分罕见。铸型以灰口铁作原料,用泥范铸成。一副铁范可用上千次,所铸犁镜坚固耐用且省力,深受农民欢迎。犁镜烧铸最盛时,年产七十余万片,远销尼泊尔、越南、朝鲜等国。

20世纪60年代,太原理工大学曾对阳城生铁冶铸技艺做了实地考察和理化分析。从80年代起,伴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机耕的推广,阳城犁镜生产逐渐萎缩,至90年代后期冶铸作坊已全部停产,艺人及铸炼设备散失严重,亟待抢救和保护

民俗

民间社火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社火根据其表演形式可分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两类。造型社火布社火、背社火、马社火、车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面具社火等列队游演,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艺;表演社火有地台社火、高跷社火等,主要在场院进行斗打表演。

社火以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通过一个或一组人物展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即为一转社火。人物要画社火脸谱,穿社火服装,持社火把杖。社火游演一般是探马在前,后面跟着社火会旗、火铳队(炮队)、旗队、社火队,最后是锣鼓队。

改革开放后给民间社火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社火艺术得到发扬光大,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活动。

第二批国家级项目

传统手工技艺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

龟龄集是我国产生最早且流传至今保存完好的唯一的中药复方升炼剂,为我国中成药历史宝库的珍贵遗产。以独特的传统升炼技术炼制而成,迭经四个多世纪的实践,功效卓著,被我国古今医学界誉为“补王龟龄集”。

明代中叶(公元1522年),嘉靖帝即位,颁发诏书广集长生不老药,方士邵元节和陶仲文从《云笈七笺》中“老君益寿散”中取长补短,加以增删,并采用炉鼎升炼技术,制成了号称可以长生不老的“仙药”,献给皇上,嘉靖帝服用后,果然身轻体健,连续生了八个儿子和五个女儿。嘉靖龙颜大悦,亲赐药名“龟龄集”,以示服用此药可以获得像千年神龟那样的高龄。在古代,“龟”被列为“四灵”(龙、凤、龟、麟)之一,象征着长寿祥瑞。邵元节和陶仲文因而得到皇帝的宠幸,位跻三公。龟龄集从此成为内宫“御用圣药”,被嘉靖所独占。

当时,陶仲文有个义子,原籍太谷人士,他在义父陶仲文的指导下具体担负着升炼龟龄集的差事,并兼任皇室医药总管。邵、陶死后,他随即告老还乡,悄悄将龟龄集的处方及工艺一同带回太谷(注:目前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只有龟龄集的记载,而没有龟龄集的制作工艺)自家升炼服用,并做为珍贵礼品馈赠亲友。后来,此药方辗转传入“广盛药店”(即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前身),从此,龟龄集便成为山西太谷的传统名牌良药流传下来。

老陈醋酿制技艺(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主产地在清徐县内孟封、清源、徐沟、西谷等乡镇。清徐位于太原市南郊,依山面川,相传“尧帝城西南有玉泉,尧王亲往酿醯”。春秋战国时期,清徐人便已以

液态发酵方式用缸、瓮酿醋,这种酿醋技艺一直延续下来。西汉时,清徐出现商业性的酿醋作坊。北魏时期,酿醋技艺由液态改为固态发酵,这一里程碑式的创举,为清徐老陈醋酿造技艺独特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清徐老陈醋是以当地种植的红高粱为主要原料,以各种皮糠为辅料,以红心大曲为发酵剂并以曲代料,经合理配料、蒸料,采用稀醪厌氧酒化,固态醋酸人工翻醅,按需人为变温发酵,经高温熏醅、高密度淋滤、高标准陈酿而成。这种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技艺在清徐世代相传,经不断改进、完善,形成一套北方风格的高级食醋酿制技艺流程。

与西方长期食用果醋不同,中国先民主要食用由谷物发酵而成的食醋,这使中国食醋含有更多的氨基酸等人体必需营养成分。山西老陈醋色泽亮丽,入碗挂壁,集酿香、料香、醇香、酯香为一体,在民间素有"透瓶香"的雅号。它的酸味纯正柔和、口感醇厚、微甜爽口、回味绵长,具有断腥、去臊、除膻、杀菌之独特功效,是烹煮各种美味佳肴的精制调料,兼能养身健体、治病美容。但是目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作坊偷工减料,肢解传统工艺,生产次品,使山西陈醋的技艺和声誉遭到扭曲、败坏,应对之进行彻底治理和严格防范。

窑洞营造技艺

"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窑洞土中生,院落地下藏,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绿树簇拥处,农家乐融融。”这一民谣,描写的是山西省平陆县中西部地区独特的民居──地窨院。

地窨院又称“地坑院”、“地窖院”、“天井窑院”、“下沉式窑院”,是人类早期“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遗存,居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

地窨院是典型的生土建筑,它是由黄土丘陵区的土窑洞移植到平原地带的民居形式,逐渐成为分布在晋南、渭北、豫西、陇东等地阳坡台地上的普遍民居院落。窑洞依不同用途分:居住窑、储存窑、牲畜窑、茅厕窑及门洞窑。

地窨院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的产物,自产生以来,虽经沧桑巨变,但这种民居文化形式依托于小农耕作经济基础的本质没有改变,居住其中人们的生产生活,衣食起居至今仍严格地遵循着传统文化的礼仪规范,其中保存了十分丰富、完整的历史文化信息。研究地窨院及其相关民俗文化,对了解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以及民族性格、风俗习惯,可以提供直观的实物形态和生动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盖起了砖瓦房,搬出了地窨院,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还坚守在地窨院中,大部分院落已荒芜或造地回填。地窨院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亡,若再不加以关注和保护,也许再过五年、十年,它就会消失殆尽。

2006年“地窨院民俗”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双合成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

“郭杜林”晋式月饼是山西特殊地域条件下产生的反映山西民间文化习俗的特产,其形制古朴,口味淳厚,酥绵爽口,甜而不腻,以“酥、绵、利口、甜香、醇和”的口感特征著称于世。

“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最早可上溯至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至光绪时期,山西“郭杜林”月饼已经享誉晋中、太原、大同、临汾等地,并融入传统的中秋节风俗之中,成为上述地区百姓中秋馈馔之节日佳品。

“郭杜林”晋式月饼精选原料和辅料,皮面揉制手法与馅料制作工艺独到,米稀上色时机讲究,吊炉形制独特,烘烤火色温度依赖人工控制,窖圈熟藏而使其香味浓郁,感官特色明显,口感上佳。“郭杜林”晋式月饼纯手工制作技艺和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保留着明清以来山西民间制饼业的传统技艺。而“以面为馅”的特殊工艺,具有北方制饼技艺的特征。作为“郭杜林”晋式月饼技艺的正宗传承,太原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为“郭杜林”的成名、延续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并且为继承、发展、保护“郭杜林”晋式月饼技艺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近年来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小麻、白小麦等作物退出农民的种植范围,导致“郭杜林”晋式月饼所需原料来源缺乏;“郭杜林”晋式月饼同汉民族“中秋节”传统习俗紧密相关,由于近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风俗的淡忘,月饼的受众群体越来越狭窄;传统的手工制作,使其难以机械化批量生产,使这种工艺的生存空间和生产规模难以扩展。

牛羊肉烹制技艺(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

平遥牛肉是山西平遥县一种风味独特的地方肉食产品,以其独特的色、香、味而享誉全国。其色红润鲜亮、其质细软绵嫩、其味清香醇厚、其效扶胃健脾。是中华肉食品长廊中一枝独秀的珍品佳肴。

平遥牛肉的产地平遥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地处三晋腹地,位列黄河流域。地肥水美,交通便利,自古宜农、宜林、宜牧。西汉以降,素称农耕富邑。大量的耕牛,为当地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携带平遥牛肉加工技师随行。到明清两代,晋商崛起,平遥商人辐射四方、八面货物集散平遥。平遥牛肉便随商贸走遍大江南北,肉路随商路而“货通天下”,名扬四海。

两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平遥牛肉的传统加工技艺渐臻完美。从清道光至光绪、民国,平遥牛肉老作坊“兴盛雷”、“自立成”、“源盛长”、“隆盛旺”已名扬三晋大地。岁月更递,如今第七代技艺传承人犹在传艺授徒,平遥牛肉的品牌、加工规模、传统技艺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平遥牛肉集团公司两次被国家商务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平遥牛肉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既是实惠可口的宴席美食,又在整个“相、屠、腌、卤、修”的工艺流程中,折射着人民的生活习俗和质朴性格,并包涵诸多晋商敬业精神和诚信传统的文化元素,如今已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但是,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全是手工作坊式工艺,全凭如今为数不多的老技师口传手授。目前,艺师年龄的老化,传统工艺的断代,使平遥牛肉传统加工工艺濒临失传。抢救、保护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

六味斋是始创于清朝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的著名的中华老字号,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其生产的酱肉是我国传统食品、三晋名吃,曾作为皇宫贡品享誉京师。

六味斋酱肉“熟而不烂、甘而不浓、咸而不涩、辛而不烈、淡而不薄、香而不厌、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特点正体现了“以和为美”的中国食文化。为保持传统特色,六味斋至今还承袭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生产工艺,从选料、分割、煮制均按照传统制法进行生产。

六味斋传统配方中包含几十味中药材,再加上用文火慢慢炖煮,因而营养十分丰富,其中六味斋酱肉经化验,饱和脂肪酸减少了30%~50%,胆固醇降低了50%以上。据考证,六味斋的煮肉师傅从未有得绝症的,或与此有关。六味斋酱肉要用文火慢慢炖煮6个小时以上方可出锅,色香味俱佳,绵软可口,香气浓郁,保留了传统食品的原汁原味。

六味斋酱肉虽然近年来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生产过程中还是纯手工操作,机械化根本达不到传统食品的风味和口感,从保护民族文化特色和传统消费习惯方面讲,具有如此悠久历史和成熟工艺的六味斋酱肉应该加以保护,其意义就在于六味斋食品吃的就是传统手工艺的文化氛围。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抿尖面和猫耳朵制作技艺)

山西传统面食是在几千年黄土高原农业经济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创造出来的具有山西地域性特征的家常食品。山西自古以来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盆地耕作与山区种植并存、中原习俗与北方各兄弟民族习俗相结合的特殊地区,食用农作物以麦类与小杂粮为主,人们的家常食物主要用这两类作物磨制的面粉制作。山西面食经过长期制作经验的积累、制作方式和技艺的不断提高、改进和创新,并与副食品、调味品相搭配,就形成了今天技艺精湛、品种繁多、风味各异、美味可口的各色品种,可谓五花八门,具有营养丰富、保健养人、老少皆宜、色香味俱全的特色。这些具有独特地方风味的各色面食,已经积淀为山西民众的稳固的饮食习惯,并通过民间家庭式传承一辈一辈延续下来。

明清时期山西面食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种类,开始进入市井酒肆。至清代末期传统山西面食的品类已拥有300多个,成为中华民俗饮食文化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山西传统面食,从选择原料到制作流程再到面食成品,都有相当的讲究。其中包含着独特的手工技艺和山西面食文化内涵。山西面食百面百吃,味形俱佳,其中尤以杂粮面最具特色。制作的技艺也成为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具有观赏性和审美价值。

山西传统面食的工艺与文化特征,对于研究山西人的体质特点、性格特征、风俗习惯、地域方言,尤其是研究山西古代岁时年节、人生礼仪习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民族习俗融合、古烹遗风和古山地农耕发展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传统山西面的民间家庭式与行业师徒式传承的口传心授性,制作技法的唯一性与表演性,为民俗学和民间艺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标本。受舶来文化的影响,洋式快餐业的发展给山西面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加之本身技艺繁杂等局限性,传统山西面食的传承面临着衰落的危机。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

长子县享有“铜乐器之乡”的美誉,是我国最早生产响铜乐器的地方。长子县手工制造响铜乐器的历史悠久,唐贞观元年(627年),在今长子县西南呈村所在区域范围的手工铜业作坊制作的响铜乐器就已遍及各地,享誉天下。

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南侧。尽管在太行山与太岳山之间,但是交通便利,利于响铜乐器的贸易输出。长子地区有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相传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都发生于此,几千年的时光酝酿了响铜乐器发展的丰厚文化土壤。

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是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主要通过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需要学徒自身悟性和长期实践才能掌握,很多工序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尤其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定音技术更是如此。这些制作技艺是中国民间匠人在长期劳动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是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

长子响铜乐器与地方戏剧、宗教音乐关系密切。乐器适合于晋剧、京剧、评剧、梆子腔等戏曲和道教、佛教音乐伴奏。地方戏剧和宗教的多样性使响铜乐器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

由于响铜乐器的工艺制作习艺周期长,体力劳动强度大,年轻人多已不愿学习,已经濒临后继无人的惨淡局面。再加之经济利益的驱使,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正在不断取代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乐器日益缺乏丰备的人文积淀,缺乏艺术审美。响铜乐器正在逐渐丢失古老的文化传承。

滩羊皮鞣制技艺

“交城滩羊皮”,是指山西省交城县进行加工鞣制的名贵裘皮品种,它取材于我国陕甘宁青区域的戈壁滩的“滩羊”生皮。它起源于明代中期,直至1937年日寇侵犯华北戛然破产,历经四百余年。 1937年,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论述交城毛皮业:“山西以牧羊著称,硝皮业亦随之发达。全省硝皮业之发轫,以大同、交城两地最早,在明末清初之季,已有硝皮场之经营,……每年销售总值各在百万两以上”;“交城皮货以滩皮为最著,制工之精美,远在大同之上。曩年以销行国外为大宗,近年虽属减少,尚不失其晋省皮货出口之代表地位,其在国内市场,有太原、北平、天津、汉口、上海各地”。

交城“滩羊皮”精选产自陕甘宁戈壁滩的“滩羊皮”为原材料,精心鞣制而成。加工工艺复杂,要经过洗、泡、晒、铲、钉、鞣、吊、压、裁、缝等20道工序,另加黄糜、皮硝、皂角等辅料。完全依*手工操作,产品精美绝伦,价格昂贵。

交城“滩羊皮”毛质细润轻柔、洁白如雪、光泽如玉,毛穗自然弯曲,有的多达九道。轻轻一抖,犹如风摆垂柳,又好似水纹波浪。用二毛皮制作的男女冬装,既轻柔暖和,又美观大方,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滩羊毛纤维细长均匀,绒毛轻柔蓬松,富有弹性,也是制作毛毯、披肩围脖、毛衫等的高级原料。交城“滩羊皮”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驰名世界。在欧美市场,妇女冬季时装毛向外穿用,雍容华贵,十分时髦。抗日战争爆发,交城毛皮业迅速破产,交通断绝,生皮无源,产品无路,再加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产品,造成皮坊、皮店及相关金融业、服务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地方国营交城毛皮厂”,交城滩羊皮鞣制技艺得到传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破产,现在交城滩羊皮老技工年龄最小者已在65岁,后继乏人,濒临失传危境。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梨花春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山西梨花春酒是晋北历史名酒。应县地处雁门关外,历史上曾先后是匈奴、鲜卑、突厥、沙陀、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往来活动的地域,是典型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地区;加之该地区气候严寒,酒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物品,由此形成了人们豪饮的习俗,使酿酒业颇为发达,酿酒工艺也有自己的特色。

梨花春酒酿造以大麦、豌豆、麸皮为制曲原料,以高粱为酿酒原料,在纯自然的生态环境下酿造成酒。制曲、酿造、蒸馏、勾兑等许多工序技术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从这条独特的工艺路线既可以看到以汾酒酿造工艺为代表的清香型蒸馏酒的酿造技艺模式,又可以看到从其它少数民族酿酒技艺中汲取的先进经验。正是这种融合,创造了自身的特色。梨花春系列酒成为享誉山西、内蒙、陕西、河北的美酒佳酿。其传承下来的独特技艺成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非物质文化成果。

梨花春传统酿造技艺采取中温制曲,堆积增香,地缸发酵,慢火蒸馏,分级贮藏,精巧勾兑等独树一帜的工艺,许多工序的操作经验都是凭借酿酒师傅辈辈口传身授的经验积累而形成,至今一些关键的工序仍需手工劳作。其中凝聚了近千年来酿酒师的智慧和才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山西梨花春酿酒集团有限公司责无旁贷地要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使之为华夏文明添光。

琉璃烧制技艺

琉璃即低温铅釉陶,通常用于建筑装饰。铅釉陶于西汉时期就已出现,只烧制一些生活用器和随葬的俑,到唐代时烧制出了今人所称的“唐三彩”,宋代以后,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建筑琉璃的生产上。山西是我国琉璃的主产地,其琉璃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千余年来,这一行业相承不衰,留下许多优秀作品,其分布之广,匠师之多,在全国居于前列,是我国琉璃艺术之乡。

历史上的琉璃多用于宫殿、陵寝、寺院、庙宇、宝塔等建筑上,使得这类产品具有一种独特的品质,在造型样式、装饰风格、工艺品质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和建筑文化的有机结合,琉璃建筑也成为富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

琉璃生产在山西境内有着广泛分布,其中以太原、阳城、河津、介休等地的影响较大。太原至迟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生产琉璃,之后一直没有间断,当地烧琉璃以苏姓家族最有影响。阳城烧造琉璃始于元代,明清达到鼎盛,起初在县城东关,后迁至后则腰村,以乔氏家族的琉璃最为著名。河津琉璃始于明代万历年间,主要集中在城西的东、西窑头村,吕姓是当地的琉璃世家。介休是山西烧造琉璃较早的地区,唐代寺庙建筑就已使用琉璃,在明代达到极盛,遗留下不少优秀作品。

如今,随着传统建筑形式的式微,琉璃的需求逐渐减小,又因琉璃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烟尘存在环保问题,导致产业萎缩、人员流失和制作技艺的荒废。但在现阶段,琉璃作为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其自身的生存机能难于实现有效的自我调整。因此急需保护。

2006年,“山西传统琉璃制作技艺”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砚台制作技艺(澄泥砚制作技艺)

“绛州澄泥砚”产于山西省新绛县,与端、歙、洮砚齐名,是四大名砚中唯一的陶砚。其制作可追至西汉,兴于唐而盛于宋,明代至炉火纯青,历代奉为贡品。清乾隆帝对其尤为珍爱,曾御笔赋诗,并编入《四库全书·西清砚谱》,在中国砚史上享有极高盛誉。

新绛县地处山西省西南部,汾河由此向西流经稷山、河津,流入黄河。古称正平,为绛州州府所在地,“控带关河,翼辅汾晋”,久为三晋名城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园林绛守居园池,有以书法奇古而著称于世的唐代碑刻篆书珍品——碧落碑,有可与永乐宫壁画媲美的稷益庙明代壁画,此外还有龙兴宝塔、绛州大堂、绛州钟、鼓、乐三楼等古建筑及金代戏剧乐舞砖雕、金代铜制钞版、绛帖等珍贵文物。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绛州澄泥砚”这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

“绛州澄泥砚”是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它利用汾河湾得天独厚的沉积淤泥,经过滤、制坯、雕刻、煅烧等几十道工序,历年余方可问世,故产量稀少,价值极高。其特点是质坚莹润,呵气生津,抚似童肤,纹理纷呈,色泽素雅;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甚速,墨色泛光;晶莹细腻,不损笔毫。其中“鳝鱼黄”、“绿豆砂”、“玫瑰紫”、“朱砂红”等佳品尤为珍贵,历代帝王将相名流大雅入斋收藏者甚众。

基于历史缘由,此项高深精绝的制砚工艺,至明末清初几乎趋于失传。为了抢救这一民族文化遗产,绛州人,名相蔺相如的后裔——蔺永茂、蔺涛父子,多方搜集资料,潜心研究,反复实验,苦磨精炼,终于取得成功,使国之瑰宝——“绛州澄泥砚”这项古老深远的历史珍品绝活新生,重放异彩。

2006年,新绛县澄泥砚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绛州澄泥砚汾水湾里澄泥淘金

古绛州澄泥砚出于水而成于火,因其制作工艺而得名。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也是“四大名砚”中惟一的陶质砚,它属于陶瓷却又有别于陶瓷,是介于陶与瓷之间的一种炻器,较之其他石雕砚种,澄泥砚的制作更为复杂。

绛州澄泥砚的民间手工技艺,始创于唐代,历史悠久,当时曾被列为“贡砚”。唐宋时期澄泥砚已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制作工序,然而,这一古老制作工艺在明末清初失传,出现了300年的断档期。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版画艺术家蔺永茂携其子蔺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再现了绛州澄泥砚的生产工艺,该项生产工艺于2008年6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前来参加展示的老技师范友良师傅就来自蔺永茂老先生创立的绛州澄泥砚研究所。他带来的十多方澄泥砚设计作品,无不雕工精巧细致,色泽古朴纯正,纹理清晰,拥有玉石般的光泽感,既在造型工艺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又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还极富山西传统特色。“云海腾蛟、

草堂松风、舜吟南风、难老泉声、八仙过海、麟吐玉书砚,这每一方砚台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有窑变,烧出来的花纹、色泽多样,每一方砚台都是独一无二,绝不可能再做出完全一样的来。”

他为大家展示了砚台在烧制出窑后,进行的精修程序。因为经过高温烧造的澄泥砚其硬度与石质不相上下,必须用合金刀具才能进行修整。精修之后,才能做出一方合格的澄泥砚。

新绛能产澄泥砚,很大程度上在于汾河的恩赐,汾河上游多是峡谷,水流湍急,而流到新绛时,河道拓宽,流速减缓,浊水变清,富含着多种金属矿物质的泥沙沉积河床,这些得天独厚的澄泥资源为澄泥砚“窑变”为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沙绿、檀香紫等自然色彩创造了条件。因为澄泥砚的原料为泥土,具有较高的可塑性,造型独特也成为澄泥砚的一大优势。

据史料记载,古法制砚是将一种特制的双层绢袋吊挂于汾河中,历经两三年方能得到澄泥,然后取出澄泥才能烧制。随着时代的变迁,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变化,现在的澄泥砚的制作已不完全遵循古法。主要工序为:将采掘来的河泥放置在一个绢制的箩中过滤,经过几遍过滤后滤出极为细致的澄泥,经过澄泥过滤、绢袋压滤、陈泥、揉泥、制坯、阴房晾干、雕刻、砂磨、入窑烧制、出窑、成品水磨等工序,一方砚台正常情况下,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据范师傅介绍,直至现在,他们还是采用原煤烧制的土办法,这样成品率受季节、风力、窑温、窑变等因素影响就更大了。通常烧制多方砚台才可能有一方完美的上品,而多数经过技师的雕刻、打磨的砚坯,入窑高温烧制后砚身会出现裂纹,成为次品或废品。“烧十方,才能出一方。”成品率低也成为限制澄泥砚发展,抬高成品价格的主要因素。

很多市民都不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砚台是用泥做的,却敢标出上千元的天价?其实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要做一方成砚,从设计构图,到采泥、制坯雕刻,是多么复杂的一个过程,其间还要经历不可预测的入窑烧制。“泥土在我们的手中被赋予了生命,这就像辛苦孕育了十个孩子,然而最终能长大的却只有一个,每一方砚台都像我们的孩子,有时我们甚至舍不得将他们卖出。”

就是采泥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遍地都是、唾手可得。还记得在十多年前,为了要找到合适的泥料,范师傅和其他伙伴还曾跑到汾河沿岸的悬崖下,由于条件简陋,几个人拿着长长的竹竿沿着崖壁来回捅。正当众人专心地分析土质,谁也没有注意到崖壁的泥土开始松动,直到泥土落到几人身上,大家才觉察到危险的临近。几人刚跑开几秒后,泥土飞快落下,掩埋了他们刚才落脚的地方。即便到现在,范师傅回想起来还觉得后怕。

“好的原材料现在越来越难找了。”范师傅也说出了他对澄泥砚发展的一些担心。近些年,由于汾河的水质污染,找到适合作澄泥砚的泥料也很不容易。这就像适合烧造的高岭土资源逐渐枯竭制约了瓷器制造业的发展。

传统戏剧

眉户(运城眉户)

运城眉户原称“迷胡”,又称“曲子”、“清曲”,因曲调婉转缠绵,使人听之入迷而得名,是一个以民歌的连接而发展起来的,由地摊说唱过渡到舞台演出的戏曲剧种。晋南眉户的历史主要经过了民歌、说唱、家戏、职业班社四个阶段。清乾隆年间,所载的十二首民歌曲调中[两头忙]、[银纽丝]、[醉太平]等,是运城眉户保留下来的主要曲调。这些曲调被一些肓人和贫民以三弦伴奏、四页瓦击节,走街串巷,打地摊演唱和为人婚丧、喜事助兴,用来谋生。音乐表现丰富,流传地域较广,主要剧目有《烙碗记》、《如意店》、《打经堂》、《三进士》、《卖水》、《四差捎书》、《张连卖布》等。唱腔有72大调,36小调。表演程式吸收了蒲州梆子的水袖、帽翅、靴子、翎子、椅子、帕子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运城眉户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南北两大流派。南路以临猗一带为中心,1952年临猗县成立了眉户剧团;北路以临汾一带为中心,形成了临汾地区眉户剧团。两路剧团在音乐改革和剧目排练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临猗眉户剧团先后三次拍电影,六进北京,三进中南海,为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先念、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专场演出,涌现出程根虎、任宏、李英杰、郭高计、张俊芳、范琳、闫慧芳等一批优秀的眉户表演艺术家。听眉户,唱眉户已成为老百姓婚庆、丧葬、嫁娶、庆典当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2006年,“眉户(运城眉户)”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秧歌戏(祁太秧歌)

太谷县位于晋中盆地东北部,襟榆社带祁县,依清徐而傍榆次。总面积约1052平方公里,人口28万,为晋商故里,素有“小北京”和“金太谷”之称。

祁太秧歌(太谷秧歌)是源于山西太谷的一种民间小戏,也称太谷秧歌、晋中秧歌。最初起源于农业劳动,是农村耕作者伴随农事活动而传唱的一种民间小调, 其渊源可追溯到唐宋时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种传唱的民间小调逐渐把动作、舞蹈、武术、技艺融入其中。发展成为可表演欣赏的“地秧歌”和“过街秧歌”;后又借鉴了外地民间艺术的精华,由街头演唱逐渐发展成为拥有388个剧目的地方小戏。

祁太秧歌虽属地方性的剧种之一,但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本地域性,特别是它有脍炙人口的优美曲调,不但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而且受到许多专家的认可和青睐。几十年来,中央民族乐团、总政歌舞团、中国音乐家协会等专业团体,先后到太谷、祁县采风记谱。著名作家孙谦、林杉,作曲家马可、矍维,歌唱家郭兰英、王昆、卢秀梅等,都先后用祁太秧歌改编、填词,演唱了许多名歌、名曲、名剧。祁太秧歌的代表作《看秧歌》被编成舞蹈,纳入交响乐并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大放溢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祁太秧歌这一民间瑰宝将在群众艺术宝库中熠熠发光,祁太秧歌这簇兰花,将在文艺百花园中绚丽喷香。2006年“祁太秧歌”被公布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祁太秧歌源于农民田间劳作即兴吟唱,后加入舞蹈,加入故事情节,逐渐向戏剧化发展而形成一种璀璨的地方小戏——祁太秧歌。明代正统年间,晋中平原已流行当地民间艺人口传的秧歌,在历史变迁中,祁太秧歌由劳动人民和民间艺人组合的班社形式传承下来。清道光年间,祁县已有“同乐社”“祁太喜乐班”“祁太德威社”等诸多班社,民国年间更甚。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祁县、太谷为中心,辐射到文水、交城、孝义、汾阳、阳曲、太原南郊、清徐等周边十余县区的地方小戏。

祁太秧歌是集音乐、舞蹈、唱、念(道白)、做(表演)、打(武秧歌)于一体,并以唱为主的综合艺术。或一剧一曲,或一剧多曲,曲调优美动听,语言生动活泼,内容主要反映祁县、太谷县及晋中农民的劳动、爱情等农村生活,情节简单,唱词多为排比句式,舞蹈动作活泼多样。表演质朴、简约、粗犷,很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解放后,由榆次专署文教局组织,祁县文化馆主办,建立了“祁太秧歌研改班”,收集整理祁太秧歌剧目300多个、曲目200多个,“祁太秧歌”这一名称,自1951年改革以来,也一直沿用流传至今,并载入《中国戏曲辞典》。

祁太秧歌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简朴的表演形式和明快的适应性,对宣传党的各项政策法令,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发展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更是研究晋商不可缺少的历史素材。

2006年“祁太秧歌”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剧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晋中,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经晋商和当地文人的参与而形成晋剧。其后几经变化,在晋中、晋北以至内蒙古、河北、陕北的部分地区发展传播开来。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晋剧传统剧目丰富,经常上演的有二百多出,包括《渭水河》、《打金枝》、《临潼山》、《乾坤带》、《沙陀国》、《战宛城》、《白水滩》、《金水桥》、《火焰驹》、《梵王宫》、《双锁山》等。在发展过程中,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晋剧唱腔丰富,包括乱弹、腔儿、曲子几种,板式多变,表现力强,如乱弹板路就分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倒板、滚白7种。晋剧传统乐队由9人组成,分文、武场两种,文场伴奏乐器为呼胡、二弦、三弦、四弦“四大件”,武场则采用鼓板、铙钹、小锣、马锣、梆子等乐器。晋剧脚色行当主要有须生、正旦、大花脸“三大门”和小生、小旦、小花脸“三小门”,表演粗犷豪放,富于激情,不仅继承了梆子戏表演中的绝技,而且在翎子功、帽翅功等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晋剧在山西地方戏剧、音乐、民俗、历史等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由于商品经济的影响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上演剧目迅速减少,城市观众大量流失,农村观众则以老年群体为主,晋剧的前途令人忧虑。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古上党郡地区。清道光末年官方称之为“本地土戏”,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叫“上党宫调”,当地群众一直只称“大戏”,1954年山西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始定名为“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戏、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上党梆子的确切起源,迄今有文字可考的是晋城青莲寺《鸣凤班重修玄帝宫》残碑所记:“有鸣凤班行戏者四十余年”。以此碑所留“道光九年”前推“四十余年”算,约在清乾隆四十九年(1748年)左右即成班社,必非初创,溯前,应在明末清初。

上党梆子在晋东南分“上府”(潞府八县)、“州底”(泽州五县)两大流派。“上府梆子”较早有名的班社是“乐意班”,后来分支为“乐意”、“三义”两个流派;“州底梆子”一直尊“鸣凤”为宗。唱法上,上府戏出口重,落声轻,州底戏以晋城方言为基础。“上府梆子”近代名家有段二淼、平福成、王东则、申灰驴、张桂枝等,“州底梆子”近代名优则数赵清海、郭金顺、申银洞、赵德俊、吴晚芝、郝同生、郝聘芝等。

1985年晋东南地区分成晋城、长治两市,上党梆子剧团迁往晋城,长治则主要以上党落子为主,长治的戏剧舞台出现单一的局面。为了推动上党梆子发展,1994年,由市政府出资重新成立了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并吸收了张志明、崔嫦娟等在县区实力较强的演员加入,当年便开始下乡演出,至今依然常年坚持,前景及效益较好,并多次在省市戏剧调演活动中获奖,2006年6月,应中国文化部邀请,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晋京演出,在京城戏剧界引起不小轰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木偶戏(孝义木偶戏)

孝义木偶戏流传在山西省吕梁孝义市及周边市县,是扎根于民间,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地方特色剧种之一。

孝义木偶戏于宋代传入,属杖头木偶戏。其造型简洁粗犷,神态灵活生动,机关奇巧适用,极具北方特色。最初,木偶戏的曲调用孝义秧歌干板腔、皮腔,中路梆子(晋剧)演唱,后来又加入碗碗腔演唱。孝义木偶戏最初独立成班,后来和皮影合成一个班社,即“灯影班”。灯影班独具特色,少则7人,多则9人,就能开台演戏,俗称“七紧八慢九消停”。灯影班白天上演木偶戏,晚上上演皮影戏,早年群众说“白昼间木偶作怪,夜晚时牛皮成精”。孝义木偶班社演出形式丰富,素有“两种形式,三种唱腔”之称,即木偶、皮影两种演出形式,皮腔、碗碗腔、晋剧三种唱腔。

明清是孝义木偶戏的鼎盛时期,境内的木偶班社多达60多家。清末民初,孝义木偶戏还保持着兴盛的局面,随后逐渐衰落。解放前夕,孝义能够正常演出的木偶班社只剩两三家临时搭伙的,且质量低下演技拙劣。1956年,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团成立,使孝义木偶戏获得了新生。1975年,移植现代戏《草原红花》参加全国调演,并排练出一大批优秀剧目。1989年,孝义木偶戏赴英国进行对外交流演出,1997年,参加《英雄出少年》、《坷拉传奇》等木偶电视连续剧拍摄。孝义木偶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传承了孝义的民情风俗、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文化元素,起到了增强民族团结、激励民族斗志的社会作用。抢救和保护孝义木偶戏,必将对传承和发展孝义优秀传统艺术、建设三个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争创全国百强市县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2006年,“孝义木偶戏”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秧歌戏(襄武秧歌)

武乡秧歌是武乡民间土生土长的一个地方小剧种,清代中叶已有萌芽出现,晚清同治年间正式作为一种民间小戏被搬上舞台,主要流行于山西的上党和晋中地区。其音乐唱腔高亢激越,节奏明快,悠扬婉转,唱腔为“板腔体”,调式为“徵”调式。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大件:“二簧”、“反字二把”、“木胡”以及辅助乐器“二胡”、“三弦”等。其板式丰富,有“慢板”、“二性”、“紧板”、“跺板”、“鼓板”、“散板”、“圪联板”、“花音跺板”等八种基本板式和多种辅助板式。

武乡秧歌原先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行当,属“三小”戏,后来因演出剧目改变,增加有“须生”、“青衣”、“花脸”等行当,角色行当相当齐备。武乡秧歌讲究唱功和做功,道白以上党方言为主。

武乡秧歌现存传统剧目150多部、近现代戏250多本。其中传统古装戏《嫁妻》、《落花记》、《忠义缘》、《赵兰英进京》和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娘随驴去》等为该剧种最具影响的代表剧目。李海水、郑桃英、安娥英、任森魁、姚长旺等是该剧种较有影响的传承人。

武乡秧歌同山西许多地方小戏一样,是我们民族民间戏剧艺术的历史见证、活的标本,是山西地方戏剧艺术的突出标记,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武乡秧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演员青黄不接,创作后继乏人,正在逐渐走向衰败,急需保护。

秧歌戏(壶关秧歌)

壶关县享有“戏曲之乡”的美誉,壶关秧歌是我国地方小剧种之一,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壶关秧歌最初形成在明末清初,是民间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经常在街头、饭场、打谷场和坑头演唱。它没有弦乐,只有铜器伴奏,所以又称“地圪圈”秧歌和干板秧歌。清末民国初年壶关已有100多个业余班社在活动,如:西关壁、石坡、川底、上内村、盘驼底等。由于壶关秧歌曲调简单好学、唱词通俗易懂,内容与群众生活十分贴切,所以直到解放前夕仍在广大群众中流行传唱,许多村的班社直到解放后仍在活动,甚至流传到附近的长治县、平顺县以及长治市区。剧目主要有《打酸枣》、《苏姐姐梦梦》、《凤英骂街》、《天齐庙》等。

壶关秧歌至今已有210多年的历史,该剧种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明末清初的产生、清末至民国的兴盛、建国初期的成熟、“文革“期间的挫折、改革开放后的发展。1960年10月,壶关县政府正式组织成立专业秧歌剧团,对秧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抢救整理,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市场对小剧种的制约,壶关秧歌举步维艰,几近瘫痪。壶关秧歌在全国、全省占据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享誉较高,影响较大,它是民间传统艺术的精华,是我国戏曲舞台一朵绚丽的奇葩,也是山西省地方小剧种中一个小小缩影。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对壶关秧歌赞美有佳。该剧种曾多次赴省城汇报演出,均荣获大奖,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青睐,被专家誉于上党地区小黄梅荣誉称号。

道情戏(洪洞道情)

洪洞道情是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洪洞一带,原称“道腔”。1961年,田汉同志根据元代戏剧评论家芝庵所著《燕南芝庵论曲》等资料记载“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佛家唱性,儒家唱礼”的依据,建议改称“道情”,洪洞道情由此得名。

洪洞道情,第一个职业班社,于清咸丰元年(1851)由洪洞尹壁村道士尉广甲组建。尉原系文人,酷爱戏曲,因功名难就,出家入道云游,曾到河南、河北、陕西等搜集道歌,返乡后,邀集民间艺人组成班社,名同乐班。排演了《龙虎山》《郭巨埋儿》《三世修》等五个本戏和《小姑贤》《打灶君》《桂香研磨》等小戏到各地演出。

宣统六年(1915),尹壁村师秉焱组成第二个道情班,名“三盛班”。此时不论演员阵容、道具戏箱可谓盛极一时,社会广传赞语“新戏箱、强人马,本戏折子没麻杂;韵调好,把式真,夏安台口到寒冬”。

第三个戏班于1923年成立,名“兴盛班”。由洪洞曹生村程元奎、南秦村杜丁儿,召集道情艺人结班成社,演出时间达六年之久,后因国内战事频乱,道情艺术一度衰落。

抗日战争时期,在民主政府的领导下,洪洞部分村庄曾恢复道情班组,仅在每年春节时演出。1950年,洪洞的南秦、曹生、冯张、堤村、师庄等村相继成立业余道情班,除演出诸如《断乌盆》等传统剧目外,还编创演出一批如《反抢粮》《送夫参军》的时装小戏。

1957年,曹生、冯张两村业余戏班,加工排演了传统剧目《送茶》,参加了山西省第二届戏曲汇演,并获殊荣。

1960年,虽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但省、地、县三级联合集资25000余元,招聘了新老艺人50余名,成立了“洪洞县青年道情剧团”。活动范围遍及原晋南地区各县市和晋东南、晋中地区部分县市,后扩展到豫北、陕西关中地区。1964年,剧团创作排演了现代戏《彩礼》,参加了山西省现代戏汇演。汇演期间,经大会组委员推荐,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为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女士,在红旗剧场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秘书长万杜勒里先生,作了招待演出。

1970年8月,洪洞道情剧团在文艺专制的高压下被迫解散。演职人员中,部分被分流各处,一部分并入洪洞县大槐树蒲剧团。

1991年,经县文化行政部门的提议和努力,争取到在洪洞设一道情培训班,靠挂在临汾地区艺校。学生毕业后,因分配困难,县财政匮乏等问题,无法新建剧团而半途夭折。现在由县文化馆艺术团保留道情演剧队开展活动。

赛戏

“赛”是古代的祭祀活动,意在酬报神福,祈求平安。这一剧种是专为祭祀(赛)演出的,而且把戏剧活动和祭祀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所以叫“赛”、“赛赛”,或“神赛”。

赛戏是个十分古老的剧种,晋北的乐户不知始于何朝何代,但其大量增加却是在明初,从而带来了赛戏的一度繁荣。民国初年,朔州比较有名的刘来小赛班,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地处抗日前线的晋北地区,战火连天,赛戏随着隆隆的炮声退出了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晋北个别村镇,把赛戏作为春节文娱活动的一种形式,零星地时有演出,赛戏也曾一度重登舞台。

赛戏属吟诵体戏曲,无唱腔和唱腔音乐,只有锣鼓击乐,以断句烘托气氛。赛戏剧目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祭祀性的特有剧目,如:《调鬼》、《斩旱魃》等;另一类是一般性的演出剧目,约有六十余个,从题材上看,可分如下几种:①佛道度化。如《佛印寺》、《司马貌夜断三国》等。②历史故事剧目。如《三英战吕布》、《孟良盗骨》、《单刀会》、《出幽州》等。③其他剧目。如《双园义》、《三捉》、《陈愣子夺印》等。赛戏的演出,有固定的台口,固定的日期,以及相对固定的剧目。赛戏表演较为粗犷、原始。除祭祀活动中特有的表演程式之外,还吸收了民间舞蹈、民间武术等表演技巧。赛戏整体演出活动,包括祭祀仪式、民乐吹奏、戏剧演出、广场社火、说书讲史等几个部分。其所用乐器击乐部分有:大锣、大鼓、大镲;吹奏乐器有:笙、管子、唢呐、“扁连”等;吹奏曲牌有:[将军令]、[水龙吟]、[紧八拍]、[大雁落]等十多支曲子。赛戏特有剧目《调鬼》演出时,演员要戴鬼祟面具。赛戏的砌末里,有一把系了红绸子的“竹扫帚”,是赛戏剧种的一个标志。赛戏的舞台美术非常简单,体现出它的古朴、简练和鲜明的祭祀色彩。服饰有蟒、袍、披、巾等,但质地粗糙,制作工艺较差。在演出中,服饰的穿着,砌末的运用,多有不讲究之处。赛戏特有的演出习俗,如:坐台子、吹台子、刮街、抓集、说夜书等,充分体现了赛戏的古老性、祭祀性和边塞文化的特色。

赛戏是融民间祭祀与地方戏曲于一体的,具有浓郁边塞地方特色的传统文艺形式,在我国戏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戏曲文化的活化石,保护整理发展赛戏对于我省广大地区乃至全国的精神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定团结都将产生重要作用,对带动整个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掘、抢救,能起到以点带面作用。赛戏的传承和发展使生活在该地域的汉、满、蒙、回、藏、水、保安等20多个民族的数百万民众受益近千年。

2006年“赛戏”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党落子

1 上党落子(潞城)

上党落子是流传于上党地区的地方剧种,潞城市是上党落子的主要发祥地。

上党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南通河南,东连河北,地处晋、冀、豫三角地带。“居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所以古称上党。潞城位于长治市东北。殷商设微子国,西周称潞子国,秦置潞县,北魏时为刈陵,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始称潞城县。1997年撤县设市。

上党落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的浊漳河西岸黎(城)潞(城)交界地带。据史料记载,清同治八年(1869年)潞城的潞河村便创办起名为“合意班”的班社,后李家庄村、微子镇、黄牛蹄、小常等村相继成立班社,普及全县。并传于相邻的平顺、壶关、长子、屯留等地。上党落子属板腔体,且板式丰富,其声腔、念白以及脸谱、服饰、身段表演等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上党落子和有四百多年历史的上党宫调、上党皮簧及戏曲“活化石”上党傩戏、上党队戏同流行于一个地区,是祭祀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结合品,所以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上党落子的流行区域,除上党地区以外,还有晋中的左权、榆社,河北的武安、涉县等地,是这一方水土上千万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 2006年,“潞城上党落子”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上党落子(黎城)

上党落子发源于黎城,原名“黎城落子”。分布于上党和河北的涉县,流行于晋东南、晋南的安泽、洪洞、乡宁、曲沃、夏县、闻喜,晋中的榆社、左权,河北涉县等地。1955年被山西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定名为“上党落子”。

上党落子的音乐唱腔是宫调式的。以板腔体的唱腔为主,曲牌体唱腔为辅。板腔体的板式最主要的有“流水”、“清流水”、“散板”。

上党落子的曲牌体唱腔,有“凹板”、“八板”、“锁板”等,它以四句体系段为基础,最后与“流水”板连接,大部分都是专曲专用。

上党落子的曲牌分丝弦曲曲牌和唢呐曲牌两种。丝弦曲牌有“小八板”、“备马牌”、“春天乐”、“万年花”、“天下乐”、“小桃红”等约三十余种。唢呐曲牌有“大开门”、“辕门鼓”、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策划 一.活动主题 品读和了解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工作,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理念相结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众生活。 活动的背景及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其主要是通过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历史意义和价值。它的价值会从不同角度给予国民以启迪,对传统中国文化和精神予以弘扬,所以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我们更应要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优良文化底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让人们了解历史的需要,更是让社会上的优秀创新型人才用新视角,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去推动,去策划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精神和理念的代表性工艺产品,让传承人的作品得到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协办单位:荆楚网 前期准备 资料收集整理: 通过之前与图书馆的汉剧非遗项目作为突破口,利用前期收集的数字化视频图文资料进行整合再编辑。 对湖北当地以传统工艺为生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视频专访进行梳理。 可以与武汉市或湖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组织或部门进行联系,跟现有在湖北省内以非遗作为产品或项目开发的传承人进行跟踪调查。 通过网络书籍对已收集的资料进行编辑整理,达到更完善的地步。 活动实施 媒体的宣传报道:随着当今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网名的激增,我们可以利用跟湖北当地比较主流的网络媒体进行合作,比如荆楚网或大楚网,在它们的评论或者论坛开展一个有个非遗项目的主题板块,以每一个非遗传承人的故事起源作为一期节目,对他们进行视频专访和他们自有非遗产品介绍,已达到让更多去认识去了解非遗传承人背后的故事。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法规类别】文史工作 【发文字号】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 【发布部门】云南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3.03.28 【实施日期】2013.06.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号)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3年3月28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3月28日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2013年3月28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传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文字等; (二)传统音乐、舞蹈、诗歌、戏剧、曲艺、杂技、美术、书法等; (三)传统手工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集中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的传统民居建筑、服饰、器皿、用具等; (七)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手稿、经卷、典籍等文献和谱牒、碑碣、楹联等; (八)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述规定中属于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第四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

漯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漯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心意六合拳 所属地区:河南·漯河·临颖县 分享到新浪微博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是我国传统的内家拳之一,是中华武术的瑰宝。明末清初,河南洛阳马学礼遇一隐士传授此拳,其得艺弟子马三元是漯河市临颖县繁城镇人氏,数百年来此拳世代相传。后来流传国内外的形意拳和意拳都是由心意六合拳衍变而成。 心意六合拳的内容有:心意把、十大形、四把捶、六合刀、六合枪组成。其中心意把是由十个动作组成一个动作为一把;十大形是模仿十种动物(龙、虎、猴、马、鸡、燕、鹞、蛇、熊、鹰)的真意内涵,一个动作为一形。 心意六合拳的特点是动作简单,内涵丰富,集养生健身,技击为一体,小孩、成年人、老年人都可习练受益,通过锻炼使人体全身内外达到高度协调配合。 心意六合拳的练法有定式和动式两种。定式是在静止状态下,规范动作,掌握要求,增强肌肉力量;动式是在定式的基础上,做运动练习,在快速运动的情况下,仍能掌握要领要求,达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最后在千变万化的动态情况下,仍能作到周身内外紧密配合,发放自如。 心意六合拳的动作快而刚猛,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技击性强,数百年来被拳家视若珍宝。1991年,日本组团到河南学习此拳,省体委聘吕瑞芳老师负责传授,日本代表团回国后,在日本杂志上刊登专辑,封面上打出“心意六合拳中国武术之核心”的字样,可见此拳的重要价值。 近年来,漯河市举办了三百年来的首次全国心意六合拳研讨会和两次影响很大的邀请赛,通过交流,打破了数百年的保闭局面,并且在我市成立了“心意六合拳研究会”,把心意六合拳的理论、拳术套路和器械套路整理成书,由“中华武术展现工程”制作面向全国出

重庆有多少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有多少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5月14日星期一目前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39项。其中 (1)民间文学1项。走马镇民间故事(重庆市九龙坡区)。 (2)传统音乐(民间音乐)14项。石柱土家啰儿调(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川江号子(重庆市)、南溪号子(重庆市黔江区)、木洞山歌(重庆市巴南区)、接龙吹打(重庆市巴南区)、金桥吹打(重庆市万盛区)、梁平癞子锣鼓(重庆市梁平县)、秀山民歌(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民歌(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梁平抬儿调(重庆市梁平县)、龙骨坡抬工号子(重庆市巫山县)、永城吹打(重庆市綦江县)、酉阳古歌(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河锣鼓(重庆市渝北区)。 (3)传统舞蹈(民间舞蹈)3项。铜梁龙舞(重庆市)、土家族摆手舞(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台狮舞(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4)传统戏剧2项。川剧(?重庆市)、梁山灯戏(?重庆市梁平县)、 (5)曲艺6项。四川竹琴(重庆市三峡曲艺团)、车灯(重庆市曲艺团)、四川评书(重庆市曲艺团)四川扬琴(重庆市曲艺团)、四川清音(重庆市曲艺团)、金钱板(重庆市万州区)。 (6)传统美术(民间美术)3项。梁平木版年画(重庆市梁平县)、蜀绣(重庆市渝中区)、梁平竹帘(重庆市梁平县) (7)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7项。荣昌夏布织造技艺(重庆市荣昌县)、重庆漆器髹饰技艺(重庆市)、永川豆豉酿制技艺(重庆市)、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重庆市涪陵区)、荣昌折扇(重庆市荣昌县)、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荣昌陶器制作技艺(重庆市荣昌县)。 (8)传统医药2项。刘氏刺熨疗法(重庆市渝中区)、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重庆市南岸区)。 (9)民俗1项。秀山花灯(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 关于“非遗”,往往侧重于个别少数民族的、特别是濒临消亡的人口基数小的民族文化的抢救,这当然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突破个别民族、局部区域、特定时间、某个行业的“非遗”,在中华民族的宏大叙事中,去发掘对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成员有普遍影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覆盖,不分男女、贫富、行业、信仰等差别在全社会广泛适应的“非遗”呢? “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社会,“非遗”同样不可避免地在申报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物化包装的态势、突破物质形态的藩篱和局限、保持“非遗”的非物质特征,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 “非遗”,都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也表现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现实保护中,我们对遗产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

一、职能简介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1年12月31日经省编委(豫编办[2011]104号)文件批准在河南省群众艺术馆正式挂牌成立,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机构。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订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二)组织实施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三)承担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名录申报及数据库建设。(四)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交流、业务培训等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2009年1月经自治区编办批准成立,2009年3月正式挂牌,为自治区文化厅直属处级事业单位。中心设四个部室,编制25人。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要承担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联络交流。 2宗旨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通过开展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研究、整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为传承草原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为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3职责 拟定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制定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具体组织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挖掘、抢救、研究、保护和整理工作;跟踪检查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具体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类世界遗产项目申报工作;负责对全区基层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从业人员的指导和业务培训;建立和管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资料库等。4各部室职责 按照自治区编制委员会“关于撤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艺术干部学校组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的批复》规定:非遗中心内4个科级机构,为办公室、培训部、业务部、技术部,各部室职责如下: 办公室: 一、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检查各部门的落实情况。 二、负责人事、劳资管理以及年度考核工作; 三、内设财务室,负责财务管理和日常报销工作;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 四、做好会议通知和会议记录; 五、负责印章的使用管理,做好文件的发放、登记、传递、催办、立卷、归档、等工作及保密工作; 六、负责文件的上传下达、编制工作简报、年度总结、工作计划,

山西文化遗产

世界文明看中国华夏文明看山西 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为晋国,故简称晋。悠久的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加上复杂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一)山西的文化遗产 山西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0处,省级400多处。 1、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寺庙群集千年之萃。其中,以我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南禅寺。2009.6.26被列为世界文化景观 2、太原的晋祠是形式多样的古建筑荟萃的游览胜地; 3、平遥古城是全国现存三座古城之一,1997.12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武庙; 5、云岗石窟是全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2001.12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6、应县木塔建于文代,高67.31米,是我国最高的古木构建筑; 7、山西晋中的大院民俗文化。祁县乔家大院、县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榆次的常家庄园。 (二)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蒲剧晋剧上党梆子北路梆子河曲民歌孝义碗碗腔、皮影戏 朔州秧歌戏左权开花调河曲二人台繁峙秧歌戏晋南威风锣鼓 民间社火广灵剪纸、平定刻花瓷、中阳剪纸平遥推光漆器 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董永传说 (三)古代山西籍名家 晋文公唐太祖狄仁杰傅山王勃、王维王之涣、 王昌龄白居易温庭筠柳宗元关汉卿罗贯中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专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西活动周”将于5月19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绛州澄泥砚、广灵剪纸、平定刻花瓷、山西老陈醋等1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以全天候现场制作的形式亮相其中。“山西活动周”的主题为“魅力山西”,分为开周仪式演出、文化展示(宝钢大舞台、宝钢小舞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展示、博成路巡游、走进社区等)、8台山西精品舞台剧目展演三大板块,共动用38支精干文艺队伍1200余人的演职员大军演出70余场。此外,《走西口》《立秋》《云·冈》《一把酸枣》等8台山西精品剧目也将在沪上演。阎维文、谭晶、高保利、牛宝林、王高林等5位山西籍艺术家作为山西形象大使。 一、对外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有利于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激扬民族精神。 2、有利于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展示我们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与和平发展的文化底蕴,向世界说明中国现代化道路和文化样式的特色所在。 3、有利于展示中国的科学发展观 有计划地、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遗产保护,使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展示中国和谐的民族与国际关系 二、山西在世博会开展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有什么意义? 1、将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2、将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华民 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3、将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自信心。 4、将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 5、将会增强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进一步宣传、展示丰富多彩和 博大精深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民类别项目名称属地责任单位号族 濒危民 族语言1 金平傣文傣族金平县金平县文化馆 文字 哈尼2 叙事长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墨江县墨江县文化馆民族 3 坡芽情歌壮族富宁县富宁县文化馆间景颇 4 创世史诗《目瑙斋瓦》德宏州德宏州文化馆族文 5 创世史诗《阿细先基》彝族弥勒县弥勒县文化馆学 6 宣抚司礼仪乐舞傣族孟连县孟连县文化馆传 7 剑川白曲白族剑川县 剑川县文化馆 8 弥渡民歌汉族弥渡县弥渡县文化馆统9 民歌开益白族兰坪县兰坪县文化馆 10 彝族沙莜腔彝族建水县建水县文化馆音石屏县石屏县文化馆 11 彝族民歌彝族元阳县元阳县文化馆乐 12 芦笙舞苗族大关县大关县文化馆 卡瓦格博文化13 藏族弦子舞藏族德钦县社 14 弄娅歪壮族广南县广南县文化馆 15 棒棒灯壮族砚山县砚山县文化馆 16 彝族弦子舞彝族砚山县砚山县文化馆传 德昂17 水鼓舞瑞丽市瑞丽市文化馆族统 18 擦大钹彝族隆阳区隆阳区文化馆 19 大刀舞彝族禄丰县禄丰县文化馆舞 20 霸王鞭白族剑川县剑川县文化馆 楚雄市非物质文蹈 21 十二兽舞彝族楚雄市化遗产保护中心 22 跳三桩苗族易门县易门县文化馆

哈尼23 铓鼓舞建水县建水县文化馆族 24 跳鼓舞彝族绿春县绿春县文化馆 25 杀戏汉族景东县景东县文化馆传 统 镇沅县镇沅县文化馆戏 剧 26 腾冲扬琴汉族腾冲县腾冲县文化馆传姚安县非物质27 莲花落汉族姚安县文化遗产保护统中心 曲 28 昭通唱书汉族昭阳区昭阳区文化馆 艺 傣族景谷县景谷县文化馆 传佤族双江县双江县文化馆 29 打陀螺双柏县非物质统彝族双柏县文化遗产保护 中心体麻栗坡县文化麻栗坡县 30 吹枪苗族馆育傈僳31 嘟哒哒龙陵县龙陵县文化馆族与楚雄州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中心游彝族元谋县元谋县非物质文32 彝族摔跤 化遗产保护中心艺彝族石林县石林县文化馆 武定县武定县文化馆 33 彝族服饰彝族峨山县峨山县文化馆 传红河县红河县文化馆哈尼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州文化34 哈尼族服饰族统州馆 傈僳35 傈僳族服饰龙陵县龙陵县文化馆礼族 布朗36 布朗族服饰施甸县施甸县文化馆仪族 拉祜37 拉祜族服饰澜沧县澜沧县文化馆与族

泰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泰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泰国国旗 泰国各地区的传统舞蹈、音乐、宗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ailand Content ·Traditional Thai Dances

- Central - Northeast - North - South ·Music ·Others Traditional Thai Dances ·Khon dance or the masked dance drama is the highest form of dance drama of traditional Thai dance.. ·It is performed by troupes of non-speaking dancers, the story being told by a chorus at the side of the stage. ·Choreography and costume follows traditional models rather than attempting to innovate.

·The dance consists of character based on the Hindu epic Ramayana such as angels, monkeys and demons. Central Thailand Sri Nuan ·Its great popularity is due to the beautiful choreography and the sweetness of the music that accompanies it. ·The lyrics and music evoke the sweet nature of Thai girls. ·The dance is also an expression of the yearning of a young man won by such great charm. Teut-Teung (Drum Dance) ·The teut-teung drum dance, a Thai folk dance and perform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o accompany the parades(游行) held at traditional festival.

山西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列入世界级文化遗产的有:山西广灵的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有: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佛教圣地五台山。 山西的特色文化有:山西面食,山西民歌,晋剧,威风锣鼓,秧歌等。 山西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山西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0处,省级400多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寺庙群集千年之萃。其中,以我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南禅寺。集北魏至清代多种建筑为一体的佛光寺及显通寺,塔院舍利塔最为有名; 建于北魏的恒山悬空寺悬于悬崖峭壁之上,以惊险奇特著称; 太原的晋祠是形式多样的古建筑荟萃的游览胜地;

平遥古城是全国现存三座古城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芮城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道观建筑群,宫内壁画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珍品; 永济普救寺是《西厢记》。《莺莺传》故事发生地; 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武庙; 大同云岗石窟是全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气势雄伟。雕刻精细; 应县木塔建于文代,高67.31米,是我国最高的古木构建筑; 因拍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闻名的祁县乔家大院,加上祁县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共同组成山西晋中的大院民俗文化。

北岳恒山是五岳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绵山气候宜人,自古就是避暑胜地,晋国名臣介于推携母被烧死于此山; 北武当山、灵空山、管涔山等也各有特点; 黄河壶口瀑布是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全国第二大瀑布,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西还建有庞泉沟、芦芽山、历山、莽河等自然保护区,风景秀丽。景致各异,有古树名木,珍稀动物出没,褐马鸡是国家珍稀动物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广灵剪纸,左权开花调、河曲民歌、晋南威风锣鼓、绛州鼓乐、上党八音会、文水鈲子、五台山佛乐、天塔狮舞、高跷走兽、翼城花鼓、晋剧、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雁北耍孩儿、灵

云南大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大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是个少数民族颇多的省份,大约有25个,大理全称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个以白族文化为主的地方,其中彝族,回族等的文化在大理也是丝毫不逊于白族文化。大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文化,然后繁荣昌盛的发展着。 大理三月街 三月街是一年中我最期待的节日,因为这象征着大理人的特权,在这个日子,我们可以获得5天的假期,可以脱离学校的管辖,去到古城里,看年轻的小伙子赛马,到街上乱逛,买一些心仪的小物品。可是其他地方的孩子却只能在学校学习。大人们也丝毫不松懈,赶紧把家里的好东西都拿到三月街上卖,一时间大理古城人山人海,每个人忙着自己的事,乐不思蜀,天黑了都不愿回家。 记忆中每到三月街,电视里就会不断的播出《五朵金花》,眼下正是三月街,想起以前在家中的光景,不禁黯然。 大理三月街的会期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传说中洱海边上住着一位年轻的白族渔夫阿善。夜晚,他在月上打鱼,弹着三弦,唱起渔歌,歌声传到龙宫。龙王小女阿香听见了,来到船上,与阿善结为夫妻。三月十五,是月亮里赶集的日子,各路神仙都到月宫去买东西。阿香变成小黄龙驮着阿善去赶集。他们来到月宫,与嫦娥、吴刚一起游了大青树下的月亮街,街上热闹极了,万物透明闪亮,人见

人爱。他们回到村里,把月亮里赶集的情况告诉乡亲,大家决定模仿月亮街,在苍山脚下种起三株大青树,定三月十五日在大树周围摆摊设点,让四乡八寨的人前来赶集。大理的“三月街”就这样延续到今天。 若要追溯三月街的历史,可以放眼到唐朝的南诏王朝,那时,佛教已传入南诏国。南诏白族先民,对佛教传说中的观音菩萨十分崇拜。相传,这位貌慈心善、救苦救难的观音娘娘,还制服了盘踞大理的恶魔罗刹。于是,为报答观音菩萨的功德,“年年三月十五日,众皆聚焦,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白国因由》)明代嘉靖进士、白族史学家李元阳编撰的《云南通志》中,也有这样的文字记载,“观音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知是观音入大理,后人至日烧香,四方闻风,各以货来也。” 这些文字记载,都从一个侧面说明,大理三月街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佛教传入大理有关,并在民间佛教讲经会的基础上产生的。 时至现代,大理每年都会庆祝这个节日,全州放假五天,此时各方宾客接踵而至,人山人海,更有各国物品在此交易,也有藏药一条街,跑马会等特色。 白族民居彩绘(建筑彩绘) 《还珠格格》中箫剑描述大理是一个家家有花的地方,此言不虚,大理的庭院和设计很有风格,特别是他们的建筑彩绘,每每看到都会赞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第三部分创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及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饶的国家,且种类繁多、内容复杂, 这就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必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若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合理可持续的传承及保护利用,就必然要以全方位把握其特性特征为基础,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来自于其局部商品化和完全商品化存在的问题和相互矛盾。如果保护和利用不当,那些有珍贵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可能就被逐渐的弱化甚至消失。回顾过去这几年,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整个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留住这些人类历史的记忆、如何才能可持续的保护和发展成为我们需要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近年来做出了较大的努力,全国各地举 办了很多不同形式的展览、学术活动等,还将每一年六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以向民众宣传和展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还远远不够,仍然有很多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陌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和涉及范围,最大程度地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保护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全力在全社会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和舆论氛围。(一)利用互联网全方位宣传,加快完善数据库建设 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可以通过网 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变成全球变化发展的趋势。因而,我们应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传播效应,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环境下,将对其的利用和传播冲破传统的空间与时间的制约,实现了全社会的资源共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有序进行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在网络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许多新形式的网络应用不断涌现,我们可以 充分利用网络中多样的技术进行相关宣传推广工作,为我国非遗的世代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如我们可以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宣传视频或网页,并链接到国内较为知名的网站和点击率高的新闻中,使普通民众在平时的上网过程中就能够随时点击欣赏各种美轮美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优美的舞蹈、惊险的杂技、精彩的民间故事等,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又服务娱乐大众的好方式。 同时,可以在在网络上制造各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题和活动,通过 多方的相互讨论进行深度的了解,从而进一步达到全方位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最终吸引更多的人来积极参与。 另一方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最直接有效的渠道即是构建资 39 还有可以通过电视这种传统却又有效的宣传传播方式,一方面各地方或中 央台可以通过制作各种高质量的公益片、宣传片等向大众播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我国各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去年火遍全国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就是由中央电视台这个渠道展示出来的。人们通过观看制作精良的电视节目,通过更多方面了解传统中华美食,从食物的角度展现出中国人生活伦理等方面的文化,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另一方面,各单位可以邀请不同传承人走进电视台等媒体,通过访谈等方式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进一步起到宣传效果。如中央电视台著名智慧型文化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在2013年9 月份的一期中就曾关注非物质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

中国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前三批名录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第四批名录名称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统计,共计3154个子项。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批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并正式公布。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其中五个门类的名称在2008年有所调整,并沿用至今。十大门类分别为: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中国曲艺品种十分丰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曲艺品种约有400个,流布于中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曲艺项目共46个,至2019年,共有193个。 民间舞蹈是广大人民所创造、世代相传、在日常生活场所表演的各种传统舞蹈,它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类别。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41种流传于各地域、各民族的优秀民间舞蹈项目入选,截至2019年,增至324种。其中包括在汉族聚居地区广为流传的秧歌舞、狮子舞、龙舞;彝族的葫芦笙舞;蒙古族的安代舞等。 民间音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72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入选。其中包括已经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古琴艺术,另外还有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以及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南音、广东音乐、侗族大歌、回族的花儿等著名的民族民间音乐。至今,这门类已增至401个项目。 民间文学又称口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别,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创作。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文学”项目共31项,至2019年则增至231项。其中有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有壮族的刘三姐歌谣、彝族的《阿诗玛》长篇叙事诗等少数民族著名的口头文学经典;有汉族流传久远的著名传说如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白蛇传传说等;也有耿村民间故事、青林寺谜语等,至今仍在民间鲜活流传,散发着具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学形态。

非遗项目简介

2016年湖北民间工艺作品交流推广活动 项目:武汉雕花剪纸 项目简介: 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剪纸按流派主要分为南方派、江浙派和北方派,主要操作技法分为“剪”和“刻”,从色彩上分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北方剪纸重剪、南方剪纸重刻。 武汉剪纸是市级非遗项目。属于南方剪纸。武汉传统剪纸以龙凤、虎兽、鹤鹿纹样和各类花鸟居多,有着浓郁的楚文化特点。武汉剪纸作品特点:以刀剪代笔,剪刻并施,刀随人意、形出于刀;运转自如,不露锋芒,形态生动,神情逼真。 项目:汉绣 项目简介: 汉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汉绣起源于西汉,江陵二号汉墓出土的战国中期绣品,与近代汉绣针法极为相似。湖北江陵战国楚墓出土的楚绣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绣,被学者证明是四大名绣之一“湘绣”之源。我们知道苏绣擅长仿画绣、写真秀;湘绣擅长国画刺绣,作品有水墨画般品质;粤绣擅长肖像刺绣,盘金刺绣和丝绒刺绣。如果说四大名绣是写实手法,那么汉绣就是写意手法,图案设计装饰性强、主题鲜明、寓意吉祥。

汉绣色彩浓艳、构思大胆、手法夸张作品设计极具楚韵遗风,是最具湖北地方色彩的绣种。 项目:武汉木雕船模 项目简介: 武汉木雕船模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千湖之省,水路通达。湖北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木雕船文化的发达。古往今来,大江湖泊上来往穿梭的各种船只为木雕船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被湖北木雕船艺人制作成各种供观赏的小型木船。 木雕船多选用质地细腻坚实的柏木、黄杨木和红木为原料,除使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传统技法外,还结合各种榫卯、跨染和缝合技术。尤其注重花纹装饰、镂空锼花,艺术夸张性和修饰性强,可谓精工制模、技艺精湛,具有较强的湖北地方特色。 项目:楚式漆器髹饰技艺 项目简介: 漆器髹饰技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中榫卯髹漆彩绘 木雕类、金漆盆盘类为其主要品类。 楚式漆器的特点是:多使用精加工而成的生漆,其色彩选用天然矿植物色素。可以说是非常环保的。彩色漆料必须经过色料研磨、日晒脱水、色料与透明漆料搅拌、密封存放等多道工序。制作一件器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篇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范本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范本 XX年05月23日 14:50:30 附件1:申报项目代码: 0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 申报项目类别:民间文学申报项目名称: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申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云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印制 年月日 一、基本信息 一、项目说明 篇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表 附件1 项目代码:H 盘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别:传统礼仪与节庆 项目名称:三转弯苗族立秋斗牛盛会责任单位:盘龙区滇源街道办事处三转弯村委会主管部门:盘龙区滇源街道办事处 盘龙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印制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封面及表格中“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代码:濒危民族语言文字(A),民间文学(B),传统音乐(C),传统舞蹈 (D),传统戏剧(E),传统曲艺(F),传统体育与游艺(G),传统礼仪与节庆(H),传统美术(I),传统手工技艺(J),传统知识与实践(K),传统医药(L),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M)。 (二)凡在各项栏目中没有纳入的其它重要内容,可在“备注”一栏中说明。 (三)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填表说明 (一)第一项“项目简介”栏目中,应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字数500—600字),做到文字简练,叙述清楚,准确无误。 (二)第二项“项目说明”的“基本内容”栏目中,包括: 1、项目基本情况; 2、具体表现形态。“传承谱系”栏目中,要填写项目清晰的传承脉络,“代表性传承人”栏目

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合计244名) 一、民间文学(25名)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二、传统音乐(32名)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三、传统舞蹈(45名)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线索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线索简介 传统技艺《长江米饼制作技艺》:明清时期,粤、赣、湘一带的人逢年过节就会聚在一起制作“炒米饼”(把糯米炒熟,磨成粉加入糖煮熟),后来因掺入白糖也称为“白糖饼”。其中以杨家制作的“长江米饼”最为胜名。随后杨家人便创办了《泰和》饼店,开始批量生产销售,经过几代人继承创新,使其口感香甜、润滑,具有滋阴、润肺生津、补中益气功效,老少皆宜。至今,《泰和》饼店生产的“长江米饼”在当地享有盛誉并成为了粤、赣、湘一带人们的零食(小吃)或者礼品。 “长江米饼”(《泰和》饼店)制作要经过8道人工制作工序:一、洗米;二、炒米;三、磨粉;四、煮糖;五、和粉;六、印饼;七、蒸饼;八、包装。其中最重要环节就是炒米,先用筛选洗干净的沙子在锅里加温炒热,然后将沥干水的优质糯米倒入锅中与沙子搅拌着炒,利用沙子炒能让糯米在避免炒糊的前提下,让糯米带有独特的香味。然后把糯米和沙子装到筛子里进行过滤分离,把分离的沙子倒回锅中留用,留在筛子上的便是已经炒好的糯米。“长江米饼”是以口传心授数百年来流传粤、赣、湘一带,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民间“小吃”(零食)和送礼佳品。由于“长江米饼”制作工艺复杂,一些调料和重要的制作环节秘制,难以把握,加上生产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致使“长江米饼”生产每况愈下。原来的家庭小作坊,到了九十年代全镇只剩八、九间,到目

前为止长江镇只剩下两间作坊,濒临失传,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传统技艺《竹篾编织技艺》: 竹篾编织是仁化当地的民间手工艺,是农村民间农用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手工业制品。竹篾编织技艺通过当地农户长年累月的生产和改进积累了丰富的编织技艺,再加上融入湘、赣周边地区竹篾编织技艺,形成了仁化独特的编织技艺,目前在仁化县闻韶、长江、城口、红山、丹霞街道等地都有农户从事竹篾编织制作工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属于家族传承形式。竹篾编织以当地盛产的竹子为材料,编织所选取的竹子要过了夏至,因为夏至之后选出来的竹子不易长虫子,编织好的竹制品宜长期存放。主要制品有:竹篮、竹席、竹扇、竹篓、竹筐、斗笠、竹菜盖、竹笼、竹摇篮、簸箕,还有其他精制的工艺品等数十种。 制作过程主要有选竹、剖竹、泡竹、破篾、起篾、划篾、分篾、编织、收口成形。最外面一层带竹子表皮的叫青篾,不带表皮的叫黄篾。剖出厚薄粗细不等的篾片和篾丝。青篾最适合编织细密精致的篾制品,黄篾柔韧性差,难以剖成很细的篾丝,故多用来编制大型的竹篾制品。青蔑与黄蔑搭配,用青蔑的色差,编织不同的精美图案。 由于竹篾编织品耐用、经济实惠,器皿形状和用途多样,当地人从山上砍下竹子,编织成日用品后,在当地赶集日拿出来销售,以贴补家用。 由于竹篾编织成品销售量不多以及销售价格低,加之现代化工艺品的冲击,现在学竹篾编制的年轻人几乎没有,而

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按照时间排列) 【2006 年】 2006 年7 月5 日中国建设部公布了首批30 个国家自然遗产及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这是中国为进一步完善自然与文化遗产 保护机制采取的重要举措。这30 个遗产名录中包括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青海省青海湖风景名胜区等17 处国家自然遗产,以及山西省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等13 处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的设立,将使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保护和管理建立在国家遗产名录、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世界遗产名录三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与支持的遗产保护方式之一, 也是中国遗产保护管理体制的创新。 2006 年10 月31 日 江苏省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开启了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评定的先例。命名代表性传承人,就是在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选出代表性人物,通过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命名方式给予认定,对在传承活动中有经济困难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资助。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主要针对江苏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37 个项目。全省共申报代表性传承人203 名,经过专家初评以及评审委员会审议,32 人入围,涉及吴歌、昆曲、苏绣、扬州剪纸等25 个项目。入围的代表性传承人中60 岁以上的22 人,年龄最大的已经87 岁。《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规定,代表性传承人将享有包括向政府申请资助等一系列权利;对年事已高,掌握特殊传统技艺、传承列入濒危名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政府将提供帮助,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 2006 年12 月21 日 北京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对外公布,相声、中国象棋、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等48 项传统文化、技艺被列入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民间文学类空缺外,48 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民间音乐5 项、民间舞蹈11 项、传统戏剧5 项、曲艺6项、杂技与竞技5 项、民间美术3项、传统手工技艺7 项、传统医药1 项、民俗5 项。其中包括已经入选国家级名录的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厂甸庙会、京剧等13 个项目。 2006 年12 月27 日安徽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台。 【2007 年】 2007 年1 月7 日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共有10个类别83个项目。此前安徽省经国务院批准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9 个项目,自动列入省级名录。至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02 项。此次公布的83 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鞭打芦花等6 项民间文学、五河民歌等12 项民间音乐、卫调花鼓等10 项民间舞蹈、淮北花鼓戏等12 项传统戏剧、门歌等5 项曲艺、华佗五禽戏等2 项杂技竞技、火笔画等9 项民间美术、宿州乐石砚制作技艺等15 项传统手工技艺、新安医学1 项传统医药、洋蛇灯等11 项民俗。 2007 年1 月8 日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共有105 个项目入选,涉及保护单位138 个。这标志着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省城太原共有7 个项目入选,分别是:太原锣鼓、背铁棍(抬阁、挠阁)太原莲花落、山西老陈醋传统酿制技艺(国家级)、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傅山养生健身术(八珍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姓名李雯浩 系别 地理系 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班级1101班 学号 1190270109 指导教师 毛彦斌 答辩日期 成绩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内容摘要 山西省自古以来就是文明比较发达的一块区域,相对的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十分的丰富。本文笔者在对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做了了解之后,通过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种类、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与周围省份进行了比较,还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分析,接着制定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山西省

Shanxi Provinc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Abstract Shanxi Province is an area of more developed civilization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relative of Shanxi Provinc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s also very rich.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 the basic situ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nxi Province made after understanding, through to the Shanxi Provinc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quantity, typ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analyzed, and the data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nxi Province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surrounding province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nxi Province, then made the Shanxi Provinc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Shanxi Provi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