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脉新生代差异隆升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_刘超

喜马拉雅山脉新生代差异隆升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_刘超
喜马拉雅山脉新生代差异隆升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_刘超

第14卷第6期2007年11月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 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Vol.14No.6Nov.2007

收稿日期:2007-06-20;修回日期:2007-07-17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青藏高原新生代地质作用过程与第四纪环境演变综合研究0(1212010610103)作者简介:刘 超(1983)),男,硕士研究生,构造地质学专业,从事构造年代学学习和研究。

*

通信作者:w gcan@cug 1edu 1cn

喜马拉雅山脉新生代差异隆升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

刘 超

1,2

, 王国灿

1,2*

, 王 岸

1,2

, 王 鹏

1,2

任春玲

3

11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3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

Liu Chao 1,2, Wang Guocan *

1,2

, W ang An 1,2, Wang Peng 1,2 Ren Chunling 3

11S tate K ey L abor atory of G eological Pr oce sse s and M iner al Re souce s,China Univ ersity of G eosc ienc e ,W uhan 430074,China 21F aculty of Ear th S cie nce ,Ch ina Univ e rsity of Ge oscience ,Wu han 430074,China

31Oil E xp lor ation and De ve lop ment I nstitute ,CN PC H u abei Oil f ield Comp any ,R enqiu 062552,China

Liu Chao,Wang Guocan,Wang An,et al 1Fission -track evidence of Cenozoic diff erent uplift processes of Himalayan Mountains.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7,14(6):273-281

Abstract:Coo ling ag es of the H imala yan M ount ains,south of Y arlung Zangbo R iver ,r eco rded by fission -tracks sho w remarkably spatial and tempo ral differ ences.In the no rth -south dir ect ion,fissio n -track ages of T ethys H imalay an belt sugg est that cooling occurr ed mainly befor e 8M a,partially betw een 5.0-2.6M a,but in the H ig her H imalayan belt coo ling mainly since 5M a,mo st ly since 3M a.In the east -w est direction,spatia l differences ar e embodied in t he H igher H imalayan belt.F ission -tr ack thermochro no lo gy show ed that co oling and denudation occur red betw een 8.0-3.0M a in t he Easter n Himalay as of centra l and eastern Bhutan,and cooling o ccur red between 7.0-1.4M a in w estern Bhutan.In the central H imalayas (Nepal )cooling occurr ed betw een 5.0-0.2M a,and coo ling ag es distr ibute bet ween 3.0- 1.0M a in the w ester n H imalayas.T he yo ungest fission track ages sho w an increasing trend fr om middle to bo th eastern and w ester n sides,reflect ing a denudatio n rate hav ing beco me larg er f rom centr e to war ds the east and west of the H igher H imalayan belt be -tween Easter n and Western H imalay an Sy nt axes in t he v ery recently g eolog ical t ime.A systematic inv est iga -tion of published fissio n -t rack ages sug gests that t he denudat ion of the H imalayas occurred since the M iocene,exhibit ing tw o uplifting stages:at 18-11M a and fr om 9M a onwa rds.T he investigation also sho ws that the mechanism of the H imalayan uplift may hav e chang ed fro m an ea rlier compressional uplift to a later ex tensio na l uplift in the M io cene,caused by tectonic fo rces and co upled w ith t he effects o f lo cal climate in the Late M io -cene.

Key words:fission -tr ack;Himalayan mountains;coo ling ages;denudation;Cenozoic

摘 要:裂变径迹年龄资料记录的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冷却年龄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在南北方向上,特提斯喜马拉雅的冷却年龄主要在8M a 以前,局部为510~216M a,而高喜马拉雅的冷却年龄集中在5M a 以后,大多数在3M a 以来;在东西方向上体现在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之间的高喜马拉雅带上,东

喜马拉雅的不丹东部区域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数据揭示了810~310M a的冷却剥露的历史;东喜马拉雅的不丹西部区域为710~114M a;中喜马拉雅的尼泊尔地区为510~012M a;西喜马拉雅的印度西北部地区为310~110M a。最年轻的裂变径迹年龄显示出由中间向两侧增大,反映了地质晚近时期东西构造结间的高喜马拉雅山脉的剥露幅度由中间向两边减弱的趋势,揭示了以中喜马拉雅为隆升中心向两边拓展的趋势。综合有关裂变径迹年代学资料表明,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主要发生在中新世以来,其表现为18~11M a、9M a以来的两个快速隆升期。喜马拉雅山脉隆升的动力体制可能由早期的挤压隆升)中新世的伸展隆升)上新世以来构造隆升为主,局部气候作用和构造作用耦合的山脉隆升机制。

关键词:裂变径迹;喜马拉雅山;剥露;新生代

中图分类号:P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321(2007)060273-09

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典型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它的隆升和形成影响到亚洲乃至全球的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因此何时开始大幅度隆升?发生过几次大的隆升?隆升是分区块进行还是整体进行?一系列的问题成为地学界研究喜马拉雅山脉的热点问题。

山脉的隆升和冷却历史可以通过低温热年代学(如40A r/39Ar和裂变径迹测年等方法)来确定。许多学者利用裂变径迹年代学对喜马拉雅山脉隆升进行了系列定量的研究[1-18],不同的学者针对喜马拉雅的某一具体部位的研究来讨论整个山脉乃至整个高原的冷却剥露历史,缺乏从整个喜马拉雅山脉的时空差异性来全面系统地分析与限定其冷却剥露的历史,本文试图通过对已发表的裂变径迹年代学数据的系统对比,来探讨新生代沿喜马拉雅山脉地冷却剥露过程及其机制。

1喜马拉雅造山带地质概况

喜马拉雅造山带位于印度地盾和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TSZ)之间(图1),发育了三个北倾的主要断裂,自北向南依次为藏南拆离系(STDS)、主中央逆冲断裂(M CT)和主边界逆冲断裂(MBT)[19-20]。这三个断裂把喜马拉雅造山带分割成三个构造岩片,自北向南依次为特提斯喜马拉雅(Tethys H imalayan)、高喜马拉雅(H igher H im ala-y an)和低喜马拉雅(Lesser H imalayan)[19-20]。北以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T SZ)为边界,南以藏南拆离系(STDS)为边界的特提斯喜马拉雅,主要沉积了一套显生宙沉积盖层,内部出露多个大小不等的变质穹窿(如康马穹窿等)[19-20];北以藏南拆离系(STDS)为边界,南以主中央逆冲断裂(M CT)为边界的高喜马拉雅,主要由高级变质岩构成(如各种片麻岩、片岩和混合岩)沿主中央逆冲断裂逆冲到低喜马拉雅带之上。而低喜马拉雅北以主中央逆冲断裂(M CT)为边界,南以主边界逆冲断裂(M BT)为边界,区内以大面积出露元古宇中、低级变质沉积岩系为特征,未见太古宇,早古生代以来的沉积分布零星局限[19-20]。

2喜马拉雅山脉隆升的阶段性

近20年来,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广泛地应用于喜马拉雅山脉隆升剥露的研究。综合前人报道过的250多个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数据,系统、全面地探索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剥露过程。结果显示出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剥露发生在晚始新世到早渐新世和中新世以来的两个大阶段;中新世以来隆升剥露的幅度逐渐增强的趋势,且中新世以来的隆升又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表现出18~11Ma、9M a以来的快速隆升阶段(图2)。

211晚始新世到早渐新世的隆升阶段(45~36Ma)喜马拉雅山脉45~36M a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数据分布比较零散(图1)[15,17]。43M a西藏南部的康马岩体发生构造热事件[24];印度西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山脉中的Tso Mo rari推覆体在40~ 45Ma具有快速的垂直隆升,速率为2~5mm/a[17];这个时期喜马拉雅南缘的恒河盆地始新世)渐新世从海相到陆相表现为连续的堆积作用[25]。钟大赉等利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外围冈底斯带的岩体裂变径迹年龄分析认为青藏高原在45~38Ma具有一次快速隆升剥露[25],与本文这个阶段是相吻合的。这个阶段的隆升可能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有关。

212中新世以来的隆升阶段

21211中新世早期到中期(18~11M a)

18~11M a间的裂变径迹年代学数据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图1)[4-5,10,14-17]。18~13M a间特提斯喜马拉雅中的一系列穹窿剥露至中地壳[22,24,26-28];12~1115M a间喜马拉雅山北侧聂拉木

图2喜马拉雅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直方图[1-18,21-23]

Fig12Distrib ution of reported apatite and z ircon fis sion-track ages in the H imalayas

地区发生快速抬升,冷却速率高达140e/M a[21]; 1713~1419Ma间高喜马拉雅结晶带快速冷却[7,10];藏南拆离系珠穆朗玛段16167~16137Ma 间的去顶速率大于812mm/a[29],尼泊尔中部的安纳普尔纳(Annapurna)段上、下盘的岩石在15~12 Ma被不断剥露至中部地壳[30];1712~1316M a间藏南浪子卡岩体的隆升速率为1176m m/a[4];高喜马拉雅希夏邦马峰南侧的Shisha Pang ma浅色花岗岩,17~14M a间大约12km的岩石被剥蚀掉,剥露速率达~4mm/a[14];22~14M a藏南拆离系活动[29,31-33],18~13M a间喀喇昆仑断裂活动[26,34-35],喀喇昆仑断裂在~12M a发生正断运动,造成阿依拉日居山的快速隆升[36];这期间印度洋北部海底沉积扇开始沉积[25];ODP钻探表明孟加拉扇在1715 Ma沉积速率增大,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西瓦里克前陆盆地中18M a左右开始沉积[37],反映了物源区喜马拉雅强烈的隆升剥蚀。上述事件和喜马拉雅山脉裂变径迹年代学记录的冷却时间是一致的,显示出喜马拉雅山脉在18~11Ma期间经历了强烈的隆升剥露。

21112中新世中期到晚期(9M a以来)

裂变径迹年代学数据广泛记录了喜马拉雅山脉9M a以来的隆升剥露的历史(图1)[1-3,6-18,22-23]。11 ~916M a间Thakkhola地堑形成[38],自11M a以来,从尼泊尔到巴基斯坦晚中新世喜马拉雅前缘盆地的沉积速率明显增加[10];9~8M a亚洲季风形成[39];孟加拉湾海底扇在12M a以后加快沉积,9~ 6M a间沉积速率加大[40];在碰撞带南侧的西瓦里克前陆盆地中沉积速率由以前的011mm/a增大到11~8M a的013m m/a[39];印度洋平均沉积物流量在11Ma间第一次增加,而8~9Ma达到高峰[41];印度Sutlej地区的低喜马拉雅结晶带上新世以来剥

露速率为118m m/a[10],丁林等(1995)研究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外围的冈底斯带岩体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认为,东构造结在314Ma以来具有强烈的隆升历史[47];低温热年代学显示出5Ma以来东构造结平均剥蚀速率为316mm/a[23];札达盆地在511Ma 开始断陷形成[42];孟加拉湾海底扇沉积在5M a左右沉积速率突然增大[40];4Ma左右印度洋平均沉积物量又一次开始增加[41];316~216M a亚洲季风再次增强[39];214M a吉隆盆地开始沉积了贡巴砾岩,117Ma湖盆萎缩而结束沉积[43];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巨砾岩覆盖在西瓦利克群之上,而西北段山麓前克什米尔盆地形成[44]。这些事件和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十分吻合,反映了喜马拉雅在10Ma以来的强烈隆升以及强烈隆升带来的影响。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数据显示了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是具有阶段性的,主要隆升阶段为晚始新世到早渐新世(45~36Ma)、中新世早中期(18~11 Ma)和(9M a)以来的隆升阶段。整体显示出喜马拉雅山脉隆升地质晚近时期隆升增强的趋势。

3喜马拉雅山脉隆升的区域差异性

系统对比喜马拉雅山脉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数据,揭示了喜马拉雅山脉隆升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南北方向不同构造带之间,也体现在沿高喜马拉雅构造带的东西方向上。

311南北方向上的隆升差异性

已发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数据反映的南北方向上的隆升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特提斯喜马拉雅、高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差异。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的裂变径迹年龄(图1)主要集中在8Ma以前。取磷灰石的封闭温度为110e,地表年平均气温为0e,假设地温梯度为35e/km,那么特提斯喜马拉雅带8M a以来约3km被剥蚀,转化为剥露速率约为0138m m/a。反映了晚中新世以来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并没有大规模的冷却剥露。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揭示的高喜马拉雅的最近一次的冷却剥露事件主要发生在5M a以来(图1,3),多数集中在3M a以来[2,6-13,15-16,18]。取磷灰石的封闭温度为110e,地表年平均气温为0e,假设地温梯度为35e/km,那么高喜马拉雅带3Ma以来至少有3km被去顶,转化为剥露速率为110m m/a,局部剥露速率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值。说明高喜马拉雅带在晚上新世)第四纪发生了大规模的地表剥露。

由此反映了晚新生代高喜马拉雅带隆升明显强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带,这种强烈的空间差异性可能与高喜马拉雅向南挤出有关[45]。

312东西方向上隆升的差异性

从西北的Zanskar地区到东部的不丹地区的喜马拉雅山脉的白云母的40A r/39Ar年龄有22~18 Ma到13~11M a减小的趋势[46]。已有裂变径迹年代学数据表明地质晚近时期西北的Zanskar地区到东部的不丹地区的高喜马拉雅东西方向上冷却剥露也具有空间差异性,东喜马拉雅的不丹中东部地区裂变径迹年龄910~310M a(图1和图3A),剥露速率为0155~0185mm/a[11];东喜马拉雅的不丹西部地区裂变径迹年龄为710~114M a(图1和3B),剥露速率为110~118m m/a[11];中喜马拉雅的尼泊尔地区的裂变径迹年龄为510~012M a(图1和图3C),剥露速率大于2~5mm/a[9],西喜马拉雅印度西北部地区的裂变径迹年龄主要为310~110M a (图1和图3D)其剥露速率为110~310m m/ a[6,8,10]。而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则又表现为3M a 以来强烈的冷却剥露历史,西构造结10Ma以来平均剥露速率为415mm/a,1M a以来至少有14km 的物质被剥蚀掉[15];5M a以来南迦巴瓦地区平均剥蚀速率高达316m m/a[23]。最年轻的裂变径迹年龄和剥露速率显示出东西构造结和中喜马拉雅为隆升剥露的中心,反映地质挽近时期以来沿东西构造结之间的高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剥露强度由中间向两边减小的趋势。这种差异性可能和地质晚近时期的气候作用与构造作用的耦合有关。

晚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具有空间不平衡性,体现在南北方向上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的剥露强度较高喜马拉雅带弱;东西方向上显示出中喜马拉雅的剥露强度明显强于东喜马拉雅和西喜马拉雅。

4喜马拉雅山脉隆升的机制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在45~55M a发生大规模的碰撞[48-50],之后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推挤,俯冲于

图3高喜马拉雅山脉东西方向上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对比直方图

A:不丹中东部地区;B:不丹西部地区;C:尼泊尔地区;D:印度西北部地区

Fig13H istogram s for comparing the reported apatite fis sion-track ages in Eastw ard-W estw ard H imalaya

欧亚板块之下,造成地壳的强烈缩短加厚,导致喜马拉雅山脉36~45M a间的快速隆升剥露;18~13 Ma间喀喇昆仑断裂活动[26,34-35],喀喇昆仑断裂在~ 12Ma发生正断运动,造成阿依拉日居山的快速隆升[36];18~13M a间特提斯喜马拉雅中的一系列穹窿剥露至中地壳[22,24,27-28];藏南拆离系珠穆朗玛段16167~16137M a间的去顶速率大于812m m/ a[29],尼泊尔中部的安纳普尔纳(A nnapurna)段上、下盘的岩石在15~12M a被不断剥露至中部地壳[30];25~14Ma间藏南拆离系活动[29,31-33],东西向伸展作用开始于14M a[51];这些时间和低温热年代学记录了18~11M a喜马拉雅具有快速隆升剥露的历史是近似一致,可能反映了这个阶段的快速冷却与藏南拆离系和东西向伸展等活动有关[14,33,52]。

大约8M a喜马拉雅)青藏高原达到最大高程[39,53],导致印度季风在9~8M a形成[39],进而导致了晚中新世以来,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机制的复杂化。当前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存在两种分歧:(1)认为山脉的隆升主要为气候因素起主导作用,降雨量增加导致强烈剥蚀减压,造成喜马拉雅山脉的强烈隆升[54];(2)认为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主要受构造作用控制,气候因素则为次要因素[20]。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分析喜马拉雅山脉上新世以来的隆升的区域差异性:特提斯喜马拉雅剥蚀速率只有0138~1100m m/a;而高喜马拉雅的剥蚀速率>110 mm/a。局部剥蚀速率远远大于这个数值[9];在Sutlej地区低喜马拉雅结晶带110~514m m/a。横向上也是存在东西构造结隆升强于相邻的喜马拉雅山脉区域。位于两个构造结之间的高喜马拉雅,最年轻的裂变径迹年龄显示出由东向西变小又增大的趋势,反映地质晚近时期以来沿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强度由东向西有增大又减小的趋势。

构造作用方面:首先印度板块向北俯冲没有停止或者减弱[8],其次新生代晚期喜马拉雅山脉构造事件仍在发生,如第四纪以来Kishtw ar构造窗发生大规模的褶皱事件[12]。高喜马拉雅向南挤出或者顺时针旋转导致藏南拆离系的活动[45],尼泊尔中部Mary andi峡谷发育第四纪的逆冲断裂[55],不丹西部的Par o构造窗也在活动[11],以及喜马拉雅地震活动强烈,如发生于1991年的Garhw al喜马拉雅的Uttarkshi地震(616级)、1950年的A ssam地震(817级)、1950年的816级的Kangra地震[56]。

气候作用方面:中新世晚期印度季风形成,导致喜马拉雅气候的变化。被动微波分析(SSM/I)显示高喜马拉雅的降雨量分布明显具有区域差异性,中喜马拉雅地区(尼泊尔地区)的降雨量明显强于印度西北部Sutlej地区[57];而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不丹中东部)则受西隆(Shillong)高原的影响降雨量相对更少[11]。降雨量的分布趋势与裂变径迹年代学反映的变化趋势大体上吻合,反映出在地质晚近时期的喜马拉雅山脉是构造作用隆升为主、局部气候作用和构造作用耦合的隆升机制。

5结论

(1)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具有脉冲式的阶段性特点:36~45M a、18~11M a、9Ma以来的几个阶段的隆升剥露的历史,主要隆升发生在中新世以来。36~45M a主要由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后的喜马拉雅地壳缩短加厚;而在中新世的隆升阶段可能与藏南拆离系和南北向裂谷的活动有关;9M a以来的隆升阶段体现了构造作用和气候之间耦合的均衡隆升剥露过程。

(2)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特提斯喜马拉雅的隆升主要发生在8M a以前,局部存在3~5M a的记录;而高喜马拉雅属于3Ma 以来的快速隆升剥露,这种差异可能和高喜马拉雅向南挤出有关。横向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高喜马拉雅带可能存在着东西构造结和中喜马拉雅三个隆升中心,在东西构造结之间的高喜马拉雅带隆升最年轻的裂变径迹年龄显示了由中喜马拉雅带向两边增大趋势,反映地质挽近时期以来东西构造结间的高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隆升剥露具有从中间向两边减小的趋势。

References:

[1]Zhao Z D,M o X X,Guo T Y,et al.Fiss ion-track ag e of

g ranite batholith from s outhern Tibet:implications for th e

plateau uplift[J].Progress in Natu ral S cien ce,2003,13(8):

877-880(in Chinese).

[2]W ang Y B,Wang J,Wang S C.Fission-track evidence for

rapid uplift of the Nyalam,Hig her Himalaya,Tib et,China

[J].Geological Review,1998,44(4):430-434(in Chinese). [3]Liu S S,Zhan g F.Fission-track ages and rate of the Southern

Xizang(T ibet)region[J].Science in China:Series B,1987,

17(9):1000-1010(in Chinese).

[4]Yuan W M,W ang S C,Yang Z Q,et al.Fiss ion-track dating

eviden ce on tectonic activities of northern H imalaya Block

[J].Nu clear T echniques,2002,25(6):451-454(in Ch-i

n ese).

[5]Liu D M,Li D W,Yang W R,et al.Evidence from fission-

track ages for the tectonic uplift of the Him alayan Orogen

du ring Late Cenozoic[J].Earth S cien ce,2005,30(2):147-

152(in Ch ines e).

[6]T hiede R C,Book hag en B J,Arrow smith R J,et al.Climatic

control on rapid ex humation along the South ern H imalayan

Fr ont[J].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4,222:

791-806.

[7]T hiede R C,Arrow smith R J,Bookhagen B J,et al.From

tectonically to erosionally controlled development of th e H-i

m alayan Orogen[J].Geology,2005,33(8):689-692.

[8]S orkhabi R B,Stump E,Foland K A,et al.Fission-track

and40Ar/39Ar evidence for episodic denudation of th e Gangotri granites in the Garhw al H igher H imalaya,India

[J].T ecton ophysics,1996,260:187-199.

[9]Bu rban k D W,Blyth e A E,Putkonen J,et al.Decoupling of

erosion an d precipitation in th e H imalayas[J].Natu re,2003,

426:652-655.

[10]Vannay J C,Grasem ann B,Rahn M,et al.M iocene to H ol-

ocene exhu mation of metamorphic crustal w edges in the NW

H imalayan orogen:evidence for tectonic extrusion coupled to

flu vial er os ion[J].Tectonics,2004,23.

[11]Gru jic D,Cou tand I,Bookhagen B,et al.Climatic forcing of

erosion,land scape,and tectonics in the Bhutan H imalayas

[J].Geology,2006,34:801-804.

[12]Jain A K,Kunar D,S ingh S,et al.Tim ing,quantification

and tecton ic modelin g of Pliocene-Quatern ary movem ents in

th e NW H imalaya:evidence from fission-track dating[J].

E 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0,179:437-451.

[13]H un tin gton K W,Blythe A E,Hodges K V,et al.Climate

change an d Late Pliocene acceleration of erosion in th e H ima-

laya[J].Earth an 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 s,2006,252:

107-118.

[14]S earle M P,Parrish R R,H odges K V.Shis ha Pangma Leu-

cog ranite,South Tib etan Himalaya:field relations,geo-

chem istry,age,origin,an d emplacemen t[J].J ou rnal of Ge-

ology,1997,105:295-317.

[15]Zeitler P K.C ooling history of th e NW Him alaya,Pakis tan

[J].T ecton ics,1985,4(1):127-151.

[16]Patel R C,Ku mar Y,Lal N,et al.T hermotectonic history

of th e Chiplakot crystalline belt in the Lesser H imalaya,Ku-

m aon,India:constraints from apatite fiss ion-track thermo-

chronology[J].Journal of Asian E arth Sciences,2007,29:

430-439.

[17]S chlu p M,Carter A,Cos ca M,et al.Exhum ation history of

eastern Ladak h revealed by40Ar/39Ar and fiss ion-track ages:

th e In dus River-T so M orari tran sect,NW H imalaya[J].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2003,160:385-399.

[18]Bojar A V,Fritz H,Nicolescu S.Timing and m ech anis ms of

C entral Him alayan exhumation:dis crimin ating betw een tec-

tonic and erosion proces ses[J].Terra Nova,2005,17:427-

433.

[19]Ch engdu Ins titute of Geological and M in eral Resou rces of

C hina Geological S urvey.Geological map of Tibetan Plateau

[M].Ch engdu:Chengdu M ap Press,2003(in C hinese). [20]Yin A.Cenoz 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 e H imalayan Orog en

as cons trained by along-strike variation of stru ctural geom e-

try,exhum ation history,and foreland sedim entation[J].

E arth-Science Review s,2006,doi:10.1016/j.

[21]W ang Y,Wan J L,Li D M,et al.Th ermochronological ev-i

dence of tecton ic uplift in Nyalam,South Tib etan detachm ent

system[J].Bulletin of M ineralogy,Petrology and Geochem-

is try,2001,20(4):292-294(in C hinese).

[22]L ee J,Hack er B R,Dingklage W S,et al.Evolution of

Kangmar Dome,s ou thern T ibet:stru ctural,petrologic,and

th ermochronologic con straints[J].Tectonics,2000,19(5):

872-895.

[23]Burg J P,Nievergelt P,Oberli F,et al.T he Nam che Barwa

syntaxis:evidence for exhum ation related to compressional

crustal folding[J].J 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1998,16:

239-252.

[24]Liu W C,Wang Y,Zhang X X,et al.The r ock types and-i

s otope dating of the Kangmar gn eiss ic dome in souther n T ibet

[J].Earth S cience Frontiers,2004,11(4):491-501(in Ch-i

n ese).

[25]Zhong D L,Ding L.Rising process of the Qingha-i Xizang

(Tibet)Plateau and its mechanism[J].Science in China:S e-

ries D,1996,26(4):289-295(in Chinese).

[26]M urphy M A,Yin A,Kapp P,et al.Structu ral evolution of

th e Gu rla M andhata detachmen t system,s ou thw est Tibet:

implications for the eastw ard extent of the Karak oram fault

system[J].Geological Society of Am erica Bulletin,2002,

114:428-447.

[27]Quigley M,Liangjun Y,Xiaohan L,et al.40Ar/39Ar ther-

m ochronology of the Kam pa Dom e,southern Tibet:implica-

tions for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 e North Himalayan gneiss

d om es[J].T ecton op hysics,2006,421:269-297.

[28]T hiede R C,Arr ow sm ith R J,Bookh agen B J,et al.Dom e

formation and extension in the Tethyan H imalaya,Leo

Pargil,n or th w est India[J].Geological S ociety of Am erica

Bulletin,2006,118:635-650;doi:10.1130/B25872. [29]H odges K V,Bow ring S A,Davidek K L,et al.Eviden ce for

rapid displacement on Him alayan n orm al faults and th e im-

portance of tectonic denudation in the evolution of mountain

ranges[J].Geology,1998,26:483-486.

[30]Godin L,Parris h R R,Brow n R L,et al.Crustal th ickening

leading to ex humation of th e Him alayan m etam orphic core of

central Nepal:insight from U-Pb Geochronology and40Ar/

39Ar thermoch ronology[J].Tectonics,2001,20(5):729-

747.

[31]Bur chfiel B C,Ch en Z L,Hodges K V,et al.T he south T-i

b etan detachment sys tem,H imalayan Orogen:ex tension con-

temporan eous w ith and parallel to shorten ing in a collisional

m ountain belt[J].GS A S pecial Paper,1992,269:1-41.

[32]H arrison T M,M cKeegan K D,Le Fort P.Detection of in-

h erited monazite in the M an as lu leucogranite by208Pb/232T h

ion microprobe datin g:crystallization age an d tectonic im pl-i

cations[J].Earth an d Planetary S cience Letters,1995,133:

271-282.[33]H odg e K V,Parrish R R,Hou sh T B,et al.Simultaneous

M iocen e ex tension an d S hortening in the H imalayan orog en

[J].s cien ce,1992,258:1446-1470.

[34]M urphy M A,Yin A,Kap p P.S outhw ard propagation of th e

Karakoram fault system,southw est Tib et:timing and mag-

nitu de of slip[J].Geology,2000,28(5):451-454.

[35]Phillips R J,Parrish R R,Searle M P.Age constraints on

du ctile deform ation and lon g-term slip rates along th e k arako-

ram fault z one,Ladakh[J].Earth and Planetary S cien ce Let-

ters,2004,226:305-319.

[36]Li H B,Valli F,Xu Z Q,et al.Deformation an d tecton ic e-

volution of the Karakorum fault,w estern Tibet[J].Geology

in Ch ina,2006,33(2):239-255(in Chinese).

[37]Joh son N M,S tix J,Tauxe L.Paleom agnetic chronology,

flu vial processes and tecton ic implication of the Siw alik depos-

its near C hinji villiage,Pakis tan[J].Journal of Geology,

1985,93:23-40.

[38]Garzione C N,DeCelles P G,H odkins on C G,et al.Eas t-

w est extens ion and M iocene environm ental change in th e

southern T ibetan Plateau:T hakkhola graben,central Nepal

[J].Bulletin of Geological S ociety of American,2003,115:

3-20.

[39]Zheisheng A,Ku tz bach J E,Prell W L,et al.E volu tion of

Asian monsoons and ph as ed uplift of th e Him alaya-T ibetan

Plateau since Late M iocene times[J].Natu re,2001,411(3):

62-66.

[40]Pan B T,Fang X M,Li J J,et al.Uplift and en viron mental

changes of the Qingha-i Xizang(Tib etan)Plateau during th e L ate Cenozoic period[M]M Shi Y F,Li J J,Li B Y.Uplift

and environm ental ch anges of Qingh a-i Xiz ang(Tibetan)Plat-

eau in the Late Cen ozoic.Guan gzhou:Guangdong Science and T ech nology Press,1998:1-463(in Chinese).

[41]Rea D K.Delivery of H imalayan s ediment to the northern In-

dian Ocean and its relation to global climate,s ea level,uplift,

and sea w ater s tr ontiu m[M]M Dun can R A.Synthesis of r e-

s ults from s cien tific drilling in th e Indian Ocean.W as hing-

ton,D C:Geophys M onogr Ser,70.AGU,1992:387-402.

[42]Zhu D G,M eng X G,S hao Z G,et al.T he formation and e-

volution of Zhada Basin in T ibet and the uplift of the Him ala-

yas[J].Acta Geoscientica S inica,2006,27(3):193-200(in

C hinese).

[43]W an g F B,Li S F,S hen X H,et al.Formation and evolu-

tion,environmental ch anges of Giryong Basin and uplift of

H imalaya[J].Science in Ch ina:Series D,1996,26:329-335

(in Ch ines e).

[44]S hi Y F,Li J J,Li B Y,et al.U plift of th e Qingha-i Xizang

(Tib etan)Plateau and East As ia environmental change during

L ate Cenoz oic[J].Acta Geographica Sin ica,1999,54(1):10-

21(in Ch ines e).

[45]Vannay J C,Graseman n B.Himalayan inverted metamor-

ph ism and s yn-convergence exten sion as a con sequence of a

g eneral s hear extrus ion[J].Geological M agazine,2001,138:

253-276.

[46]Guillot S,C os ca M,Alleman d P,et al.Con strain ing meta-

m or phism and geoch ron ological evolution alon g the Him alay-

an b elt[M]M M acfarlan e A,Sorkh abi R B,Quade J.Him ala-

ya and Tib et:m ountain roots to mountain tops.U.S.:Geo-

logical S ociety of America,S pecial Papers,1999,328:117-

128.

[47]Ding L,Zhong D L,Pan Y S,et al.Fission-track dating ev-i

dence on fast uplifting since Pliocene of the eastern Him alay-

an syntaxis[J].Chin ese Science Bu lletin,1995,40(16):

1479-1500(in Chinese).

[48]J ohson M R.Shortening budgets an d th e role of continental

subduction durin g the India-Asia collis ion[J].E arth-Science

Review s,2002,59:101-123.

[49]Gao Y F,H ou Z Q,Wei R H,et al.Neogene porphyries

from Gangd ese:petrological,geoch emical char acteristics and

g eodynamic significances[J].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03,

19(3):418-428(in Chinese).

[50]J ia J C,W en C S,Wang G H,et al.Geochemical character-

is tics and geodynamic significance of the Linzizong Gr ou p vol-

canic r ocks in the Gangdis e area[J].Geology in Chin a,2005,

32(3):396-404(in Chinese).

[51]C oleman M,H odges K.E vid ence for Tibetan Plateau uplift

b efore14M yr from a new minim um age for east-west exten-

s ion[J].Nature,1995,374:49-52.

[52]Gulliot S,H odges K,Fort L P,et al.New constraints on th e

age of the M anas lu leucog ranite:evidence for episodic tecton-

ic denudation in the central H imalayas[J].Geology,1994,

22:559-562.

[53]H arrision T M,Copelend P,et al.Rasing Tib et[J].S c-i

ence,1992,22:1663-1670.

[54]M olnar P,E ngland P https://www.360docs.net/doc/901739158.html,te Cen oz oic u plift of mountain

ranges and global clim ate change:ch icken or egg[J]?Na-

ture,1990,346:29-34.

[55]H odges K V,W obus C,Ruh l K,et al.Quaternary deforma-

tion,river steepening,and heavy precipitation at th e front of

th e H igher H imalayan ranges[J].Earth and Planetary S c-i

ence Letters,2004,220:379-389.

[56]Kayal J R.M icroearthquake activity in some parts of the H-i

malaya and th e tecton ic model[J].Tectonophys ics,2001,

339:331-351.

[57]Bookhagen B,Thiede R C,S tr eck er M R.Abn orm al mon-

s oon years and their control on eros ion an d sediment flux in

th e high,arid Northw est H imalaya[J].Earth and Planetary

S cience Letters,2005,231:131-146.

参考文献:

[1]赵志丹,莫宣学,郭铁鹰,等.西藏南部岩体裂变径迹年龄与高

原隆升[J].自然科学进展,2003,13(8):877-880.

[2]王彦斌,王军,王世成.高喜马拉雅地区聂拉木花岗岩快速抬

升的裂变径迹证据[J].地质论评,1998,44(4):430-434.

[3]刘顺生,张峰.西藏南部地区的裂变径迹年龄和上升速率的研

究[J].中国科学:B辑,1987,17(9):1000-1010.

[4]袁万明,王世成,杨志强,等.北喜马拉雅带构造活动的裂变径

迹定年证据[J].核技术,2002,25(6):451-454.

[5]刘德民,李德威,杨巍然,等.喜马拉雅造山带晚新生代构造隆

升的裂变径迹证据[J].地球科学,2005,30(2):147-152. [19]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矿产研究所.青藏高原地质图[M].成

都:成都地图出版社,2003.

[21]王瑜,万景林,李大明,等.藏南伸展拆离系聂拉木一带构造

抬升的热年代学证据[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20

(4):292-294.

[24]刘文灿,王瑜,张详信,等.西藏南部康马岩体岩石类型及其同

位素测年[J].地学前缘,2004,11(4):491-501.

[25]钟大赉,丁林.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科

学:D辑,1996,26(4):289-295.

[36]李海兵,Valli F,许志琴,等.喀喇昆仑断裂的变形及构造演化

[J].中国地质,2006,33(2):239-255.

[40]潘保田,方小敏,李吉均,等.晚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变

化[M]M施雅风,李吉均,李炳元.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

环境变化.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1-463.

[42]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等.西藏扎达盆地形成演化与喜马拉

雅山隆升[J].地球学报,2006,27(3):193-200.

[43]王富葆,李升峰,申旭辉,等.吉隆盆地的形成演化、环境变迁

与喜马拉雅山隆起[J].中国科学:D辑,1996,26:329-335. [44]施雅风,李吉均,李炳元,等.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

环境变化[J].地理学报,1999,54(1):10-21.

[47]丁林,钟大赉,潘裕生,等.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上新世以来快速

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J].科学通报,1995,40(16):1479-

1500.

[49]高永丰,侯增谦,魏瑞华,等.冈底斯晚第三纪斑岩的岩石学、

地球化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岩石学报,2003,19(3):

418-428.

[50]贾建称,温长顺,王根厚,等.冈底斯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岩石

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动力学意义[J].中国地质,2005,32(3):

396-404.

地层剥蚀量的计算讲解

计算地层剥蚀量方法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是研究盆地演化史和进行油气资源定量评价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地层剥蚀量的计算、地层最大埋深的确定,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烃源岩生油期、生气期,进而准确评价油气资源潜力,优选勘探目标。 目前存在多种计算地层剥蚀量的方法,如:(1)地层对比法、(2)沉积速度法(Van Hinte,1978)、(3)声波测井曲线法(Magara,1976)、(4)镜质体反射率(R o)法(Dow,1977)、(5)地震地层学法(尹天放等,1992)、(6)最优化方法(郝石生等,1988)、(7)天然气平衡浓度法(李明诚等,1996)等。 一、构造横剖面法 该方法通过对构造发育特征的分析,推测地层的剥蚀量,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该方法适用于构造发育特征比较明显、尤其是角度不整合地区,对平行不整合的剥蚀量计算受到一定的限制。

图1 构造横剖面法推算地层剥蚀量示意图 可以根据残余地层的展布特征及构造运动的特点推算出剥蚀厚度。以某三维地震剖面为例,通过该方法可估算出该地区印支运动对C-P顶面造成的剥蚀量 的剥蚀量最大可到1500m左右。 最大不超过1000m,J3~K沉积时期,J1 +2 二、沉积速率法 该方法是依据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沉积速率及绝对年龄计算地层剥蚀量,具体可分如图2所示的几种情形进行处理(Guidish等,1985): 图2 对不整合面的不同处理方法(Guidish等,1985)(a)将不整合面视为沉积间断,期间无剥蚀发生,界面上下沉积岩的绝对年龄的差值即为沉积间断的时间。

(b)发生了剥蚀,视剥蚀掉的地层的沉积速率等于其剥蚀速率,所以: H e=[(V上+V下)/2]×[(T下-T上)/2] (c)认为剥蚀掉的地层的沉积速率等于不整合面之下地层的沉积速率,而其剥蚀速率等于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的沉积速率,因此剥蚀开始的时间(T e)和剥蚀厚度(H e)即为: T e=(V上T上+V下T下)/(V上+V下) H e=V上(T e-T上) 该方法必须在知道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沉积速率及绝对年龄的情况下才能适用。 三、声波时差法 沉积物在沉积、埋藏过程中,孔隙度随埋深的增大呈指数减小,又因为在具有均匀分布的小孔隙的固结地层中,孔隙度与传播时间之间存在着正比例线性关系(Wyllie等,1956),因而在Magara K.(1976)总结了Athy(1930)、Rubey 和Hubbert(1959)等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泥页岩在正常压实情况下的声波时差-深度关系式(Magara K.,1976): Δt=Δt0e-CH 式中,Δt:泥页岩在深度H处的传播时间(μs/m) Δt0:外推至地表的传播时间(μs/m) C:正常压实趋势斜率(m-1) H:埋深(m) 如果地层为连续沉积,则泥页岩声波时差与深度满足上述关系式,在半对数坐标系中为线性相关;如果某一地区经历了抬升和剥蚀,那么泥页岩声波时差与深度的正常压实趋势线与未遭受剥蚀地区的相比,则向纵坐标偏移,即在所有的深度上都向压实程度增强方向偏移,根据这一偏移趋势大小,将其压实趋势线上延到未经历压实的Δt0处,则Δt0与剥蚀面处的高差即为剥蚀厚度。 这一原理与方法是建立在“泥岩沉积物的压实形变为塑性形变,不会发生回弹”这一前提的基础上,而且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其只适用于新沉积物厚度必须小于地层剥蚀厚度的情况下,否则原泥岩孔隙度将被改造而失去定量计算地层剥蚀

物源分析方法及进展

物源分析研究方法 物源分析在确定沉积物物源位置和性质及沉积物搬运路径,甚至整个盆地的沉积作用和构造演化等方面意义重要。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多方法、多技术的一门综合研究领域。电子探针、质谱分析、阴极发光等先进技术在物源分析中应用日益广泛;同时,各种沉积、构造、地震、测井等地质方法与化学、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应用及相互结合,使物源判定更具说服力。它在原盆地恢复、古地理再造、限定造山带的侧向位移量,确定地壳的特征,验证断块或造山带演化模型,绘制沉积体系图,进行井下地层对比以及在评价储层的品质等方面,都可起到重要作用。 物源分析已经成为连接沉积盆地与造山带的纽带,为学者提供了一个研究盆山相互作用的有效切入点。其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物源区的方位、侵蚀区与母岩区的位置、母岩的性质及组合特征,还包括沉积物的搬运距离、搬运路径;而且,根据物源分析资料还可以进一步了解物源区的气候条件和大地构造背景,进行沉积体系分析,重建古地理面貌。因此进行物源研究既是沉积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古海洋学、石油地质学的重要课题。 随着现代分析手段的提高,物源分析方法日趋增多,并不断的相互补充和完善。目前应用较多的为:重矿物法、碎屑岩类分析法、沉积法、裂变径迹法、地球化学法和同位素法等。主要研究岩石、矿物成分及其组合特征、地层的发育状况(包括接触关系和沉积界面等)、岩相的侧向变化和纵向迭置、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组合变化等,其依据在于不同的物源在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岩性、岩相和地球化学特征响应。 一、重矿物分析法 由于电子探针技术的应用及其分析水平、精度的不断提高,重矿物分析法应用广泛。重矿物因其耐磨蚀、稳定性强,能够较多的保留其母岩的特征,其在物源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包括单矿物分析法和重矿物组合分析法。 1、单矿物分析法 用于重矿物分析的单矿物颗粒主要有:辉石、角闪石、绿帘石、十字石、石榴石、尖晶石、硬绿泥石、电气石、锆石、磷灰石、金红石、钛铁矿、橄榄石等。用电子探针可分析上述矿物的含量、化学组分及其类型、光学性质等,针对每个重矿物的特性及其特定元素含量,用其典型的化学组分判定图或指数来判定其物源。如Morton用辉石矿物对南Uplands 地区奥陶系Portpa2t rik组进行物源判断,依据Let terier提出的Ca2Ti2Cr2Na2Al 组分图解,用Ti2(Ca + Na)来判定其物源是拉斑玄武岩或碱性玄武岩,用( Ti + Cr)2a 图解区分辉石源区为造山带还是非造山带环境,指出该区辉石源自钙碱性火山岩。另外,单颗粒重矿物含量比值亦具有一定的源区意义。独居石/锆石比值( MZi)可显示深埋砂岩物源区的情况;石榴石/锆石比值(GZi)用来判断层序中石榴石是否稳定;磷灰石/电气石比值(ATi)指示层序是否受到酸性地下水循环的影响。单颗粒重矿物含量的平面变化可用来判定物源方向,如磁铁矿等。 2、重矿物组合法 矿物之间具有严格的共生关系,所以重矿物组合是物源变化的极为敏感的指示剂。在同一沉积盆地中,同时期的沉积物的碎屑组分一致,而不同时期的沉积物所含的碎屑物质不同,据此,利用不同时期水平方向上重矿物种类和含量变化图,可推测物质来源的方向〔5。重矿物组合分析法对物源区用处颇大,尤其是在矿物种类较复杂、受控因素较多的地区特别有用。具体组合形式、分析方法根据不同地区特点不同而有差异。目前,主要引用一些数学分析方法,如聚类分析(R型或Q 型) 、因子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来研究矿物组合特征、相似性等指数,从而提取反映物源的信息。重矿物方法对母岩性质具有一定的要求,对火山岩和变质岩作为母岩时,其中的重矿物所经历的搬运、沉积次数较少,受后期的影响小,保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中的妙语精华 喇嘛尊者 周维摘录 ……我的上师教导我,不要以为喝了或沐浴恒河的水就可以洗清宿业。他教我行动瑜伽,其哲学为每个人皆要承受自身行为的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此一亘古不变之理,为世界上的伟大哲人所共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日常生活中履行自己的职务时,要能不嫌恶也不执著。不要认为任何外在的形式可以洗清你的罪业,仅在恒河洗个澡或到寺宇朝圣一番,是无法使你获得解脱的,这些拜神消炎的传说都是迷信而不合逻辑的。 ——“神圣的喜马拉雅山” 现代化社会通常被以为是进步和文明的象征,其实不然。就像人工化的珍珠贝一样。今日很少有真正的天然珍珠贝,现今人类由于失去纯真的天性,而强化了自己。在现今文化中,我们的生活多是为了向人炫耀,而非为了服务他人。但如果你到山上,你会发现,无论你是谁,碰面的第一句话便是:“吃饭了吗,”“有没有地方住,”无论他是否认识你,都会这样的招呼。 ——“神圣的喜马拉雅山” ……不要活在过去中,活在现在并开始走向光明的大道。 大部分的人活在过去的回忆里,不知道现在如何好好的生活。这就是他们遭受痛苦的原因。 ——“我对上师的奉献” ……寂寞的人不了解内在原本是完美充实的。你对外界事物有所依赖,就表示对你内在始终不动的本体没有了解,所以你感到寂寞孤独。开悟的寻求就是内在追寻

的历程,去了解你本身就是圆满的。你是完美的。你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在的东西。在任何情况下不论事情怎么演变,你永不寂寞。 …… 内在的自性(真我)是人真正最好的朋友。知道去享有内在真正自我的人是不会寂寞的。谁使我们感到寂寞孤单呢,我们要求别人了解我们,爱我们或是我们也如此的去爱别人,都会产生寂寞和造成对外在的依靠。我们忘记内在永恒的朋友。当我们了解我们的真我,就不会再依靠外在的事物。……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制造的寂寞烦恼中挣脱开来去享受完美充实的人生。 ——“寂寞” 当我们把心灵、精力、才智完全投注于相信那些不存在的事物,而后不存在的被认为是存在的——这就是宇宙的幻相。…… …… ……练习不执著和经常保持觉醒。……最强大的束缚来自于执著,它使人衰弱、无知和不了解宇宙本体绝对的真实。幻相深深的根植于执著之上。当我们想要得到某些东西或对它产生执著时,它就成为我们迷失的根源。免于执著并能把欲望导向灵性的进步的人,即能免于宇宙幻相迷惑的束缚。执著越少,内在越坚强,就越接近目标。…… 许多人迷惑于爱的执著;同时在执著里,变得自私和只关心自己的快乐,结果是误用了爱。一心想占有、想得到所欲求的目标;执著造成束缚而真爱给与自由。一个瑜伽行者谈及不执著,并非教人漠视一切,而是告诉我们如何真诚无私的去爱别人。不执著,简明的说就是爱;不论过的是入世或出世的生活,都能够锻炼真正的不执著——慈悲为怀的大爱。 ——“幻相——宇宙的面纱”

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原理与研究进展

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原理与研究进展 姓名:李忠炎 班级:矿物S162 学号:201671305

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原理与研究进展 一、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方法原理的提出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是一种揭示岩石低温热年代学的有力工具,它建立在20世纪70年代。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是一种揭示岩石低温热年代学的有力工具,它建立在238U自发裂变辐射损伤效应,在实验基础上来观察辐射损伤特征,并利用数学地质模型模拟岩石所经历的低温热演化史。 Fleischer等(1975)将裂变径迹的定义为:238U自发核裂变会产生具有很高能量的带电重粒子,当高能量带电重粒子(238U)穿过绝缘固体材料时,会在固体材料如磷灰石中留下放射性的狭窄痕迹,称之裂变径迹(Fleischer al.,1975)。在上述过程中,Fleischer 等(1988)发现238U 将会分裂成两个大致相同的高能带电粒子向相反方向飞行,每个粒子带电大约在40~160MeV(Fleischer et al.,1988)。Gleadow 等(1986) Green (1988)和Donelick (1990)等均实验并最终证实这些核裂变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能在固体材料上留下大约16~18μm的线性裂缝(Gleadow et al,1986;Green,1988;Donelick et al.,1990)。这些线性裂变径迹可以通过化学酸蚀处理可视化,进而可被光学显微镜观察。 相对低温下稳定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在60°C以上会发生退火,而且会不断累计(Donelick et al.,1981)。这意味着磷灰石裂变径迹很少代表岩石的形成年龄,主要代表其低温演化的年龄(Gleadow et al.,1986)。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行为受温度影响的。Duddy等(1988)在其恒温退火的描述与温度随时间变化吻合的实验过程中,利用“等效时间原理”解释实验现象,印证了该原理。磷灰石的退火行为一旦发生就受温度及时间的因素影响,而且温度是主导因素(Duddy et al.,1988)。 二、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行为 1.退火行为所受影响因素 1.1磷灰石的主要元素及238U的富集 根据Barbarabd等(2003)、Green等(1986)和Carlson等(1999)的研究,磷灰石的裂变径迹退火率与磷灰石中的主要元素如Cl,F,Mn,Fe等富集程度及238U的富集(含量10×10-6以上)等相关。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速率可以根据刻蚀坑尺寸来计算,而刻蚀坑尺寸可以通过磷灰石的溶蚀体积来衡量(Barbarabd et al.,2003;Greenet al.,1988;W.D.Carlson et al.,1999)。Gleadow和Duddy等认为磷灰石的成分组成对磷灰石的

东昆仑五龙沟金矿床成矿热历史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

东昆仑五龙沟金矿床成矿热历史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东昆仑五龙沟金矿床成矿热Ξ 历史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 袁万明王世成王兰芬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研究室 ,北京 () 摘要本文将取自五龙沟地区 3 个金矿体区的锆石和磷灰石进行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 , 实测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为 197 . 4,235 . 0 Ma ,实测磷灰石年龄为 200 . 5 Ma ,磷灰石校正年龄为 244 Ma ,这与已有的 Rb2Sr 和 K2Ar 同位素年龄范围 207 . 1,252 . 9 Ma 基本一致 ,代表了相应温 度时的成矿时代。热历史模拟结果显示 ,矿区主要经历了 2 次升温和降温过程 ,不仅体现了成 矿作用的长期性 ,而且体现了成矿作用多期次的特征 ,各矿体矿石中锆石的裂变径迹年龄相差 较大亦是佐证 ,并且符合多期次成矿的地质特征。 关键词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热历史成矿时代金矿床东昆仑 五龙沟地区属于青藏高原北部的东昆仑山 ,区内金矿产丰富 ,现已发现多个矿床 ,矿点星布 ,其类型较多 ,并尤以热液型金矿床最为重要。本文应用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研究五 1 , 2 龙沟金矿的成矿热历史,对查明金成矿的时代 ,研究矿床成因、区域成矿规律以及找矿 预测有着重要意义。

1 五龙沟地区金成矿背景 区域上发育 3 条近于 N W 向深大断裂带 ,长度大于 25 km ,宽度 10,100 余米 ,处于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 ,构成控制矿田的构造。深大断裂带旁侧次级断裂发育 ,形成一系列较密集的 N W —N N W 向断裂破碎带 ,一般长 3,5 km 以上 ,宽 5,40 m 。受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 ,研究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 ,破碎强烈 ;地层出露较少 ,主要为新元古代丘吉东沟群和古元古代金水口群变质岩 ,并以后者为主 ;岩浆活动十分强烈 ,岩浆岩出露面积占研究区面 ( ) 积 95 %以上 ,以中酸性岩为主。主要岩浆事件有 3 次 ,即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前兴凯期、泥 () () 盆纪华力西期和三叠纪印支期。岩石成因类型有 I 型、S 型和 A 型 ,其中较晚形成的红 3 Ο 石岭钾长花岗岩 Rb2Sr 同位素年龄为 228 . 25 Ma, K2Ar 同位素年龄为 207 . 1 ?31 Ma 。区内金矿化强而广 ,金矿规模较大 ,品位较富 ,沿构造带集中分布 ,主要属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和绢云母化 ,它们与黄铁矿的复合矿化与金成矿直接关联。现已划分出的含金破碎蚀变带有 13 条 ,其中 ?带位于岩金沟 N WW 向脆韧性剪切带中 , ?带分 布于岩金沟与水闸2红旗沟 2 个剪切带所夹持的 N W 向断层带内。矿体一般赋存于断裂破 Ξ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开放研究实验室资助项目第一作者 :袁万明 ,男 ,1956 年生 ,副教授 ,从事裂变径迹与地质应用以及岩石学研究 ,邮编 :100080 Ο 青海省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研究院 ,1995 ,内部资料 碎带的中部偏下部位 ,沿走向和倾向方向矿化分段富集比较明显 ,常见尖灭再现、膨大狭缩和分枝复合现象。矿体规模一般较大 ,产状与断层产状一致 ,其

喜马拉雅山脉是怎么形成的

喜马拉雅山脉是怎么形成的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高耸在欧亚大陆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就属于这一山系。那么,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呢?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地球科学家现在大体上可以讲出它的故事。 盘古大陆的形成和分裂。在5亿年前,地球表面已经存在某些大陆块体,它们在海洋中漂移,后来才逐渐聚合在一起。大约在4.2亿或3.8 亿年前,现北美洲和欧洲碰撞,并结合在一起成为劳亚大陆。其间,现在的非洲、印度、澳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也相互碰撞,并且结合在一起,成为冈瓦那大陆。大约在3.6或2.7 亿年前,劳亚大陆和冈瓦那大陆又互相碰撞,并且结合在一起,成为盘古大陆。在2亿年前,盘古大陆开始分裂。有人认为,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象大陆这样合而分、分而合的过程,也许曾经多次出现,每次拼合和分离的时间大约5亿年。 东亚大陆块的形成。一个大陆可能由多个块体组成。中国的华北块体、华南块体、塔里木块体都是古生代以前的古老块体。在2.5亿年前,它们已经互相碰撞,并结合成东亚大陆。在块体之间由碰撞产生褶皱。之后,青藏高原的羌塘块体和拉萨块体,相继和东亚块体碰撞联在一起。直到0.5亿年前,印度次大陆才和东亚大陆碰撞。 印度次大陆的漂移。印度次大陆原先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缘,后来向北漂移和欧亚大陆结合。在0.8亿年前,印度尚未与欧亚大陆结合,漂移速率为每年10cm;在0.5亿年前,印度已与欧亚大陆结合,漂移速率下降为每年4.5cm。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碰撞,不仅推动欧亚板块一同向北移动,而且俯冲到欧亚板块下方,使印度板块的大量物质聚存在欧亚板块的地壳和上地幔处,产生了全球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和大陆中最大的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最终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尚有争论。这里提出一种多次隆起的解释,并开列一个形成过程的时间表:5000万年前,当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前进时,在西藏雅鲁藏布江的缝合处,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下方俯冲,出现第一个俯冲带;3500万年前,印度板块继续推进,当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接触时,印度板块的岩石层发生分裂,地壳仍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处向下俯冲。由于冲击的力量,印度板块的地壳物质受到挤压,堆积在缝合带附近,形成山脉,奠定喜马拉雅山脉的基础;2100万年前,当印度板块在缝合带处俯冲的深度达到100km 时,由于欧亚板块上地幔的浮力太大,该俯冲被迫停止。但印度板块仍向北迁移,并出现第二个俯冲带。由于这个俯冲带的作用,使它上方的地壳隆起,基本形成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1100万年前,由于同样的原因,欧亚板块上地幔的浮力,使印度板块的俯冲带又被迫停止。印度板块继续北上,出现第三个俯冲带,再一次使喜马拉雅山隆起。根据这种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不止出现一次,而是多次;并且喜马拉雅山脉的物质成分,主要是印度次大陆地壳,而不是欧亚大陆上地幔的物质。

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

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 第四纪沉积物是指第四纪时期因地质作用所沉积的物质,一般呈松散状态。在第四纪连续下沉地区,其最大厚度可达1000米。第四纪沉积物中最常见的化石有哺乳动物、软体动物、有孔虫、介形虫及植物的孢粉。这些化石,有助于确定第四纪沉积物的时代和成因.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主要有物理年代学方法、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法、其他方法 一、物理年代学方法 物理年代学方法是利用矿物岩石的物理性质(如热、电、磁性等)测定沉积物的年龄的方法。如古地磁法、热释光(TL)、光释光(OSL)、电子自旋共振(ESR)、裂变径迹法等。 1、古地磁学方法 古地磁学方法是利用岩石天然剩余磁性的极性正反方向变化,与标准极性年表对比,间接测量岩石年龄的方法。他的实质是相对年代学和绝对年代学方法的结合——运用古地磁数据建立极性时(世、期)和极性亚时(事件)的相对顺序,再运用同位素(主要是K—Ar法)测定他们各自的年代,继而建立统一的磁性年表。 (1)基本原理 A.过去地质历史时期与现代一样,地球是一个地心轴偶极子磁场。 B.含有铁磁性矿物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而被磁化,磁化方向与当时的磁场方向一致。 a.沉积岩:沉积剩余磁性。 b.火成岩:居里点之下,称为热剩磁。居里点温度一般在500~650℃(表) C.不同时期磁场是变化的,因此保存在沉积物中的磁场特征也是变化的:变化包括磁极移动(106—109年)和磁场倒转(104-106)。 (2)古地磁极性年表(A.Cox) 古地磁极性年表是根据一系列主要用K-Ar法测定年龄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极性变化事件编制的地磁极性时间表。 目前用于第四纪研究的极性年表是A.Cox 等1969年根据陆地和大洋已有的140多个数据拟定的5MaB.P.以来的地磁极性时间表,后经许多研究者补充修正,综合成表。 (3) 测年范围及应用条件:无时间限制,整个第四纪都可以。剖面沉积连续、厚度巨大的细粒沉积层。 (4) 应用情况:方法成熟,广泛应用。 (5) 采样要求:①岩石必须含有铁磁性物质,但后期岩脉穿插的岩石样品不行。②取定向标本:产状要素法、自然方位法③采样间距及大小:垂直间距<1m,大小2cm*2cm*2cm。 综上所述,一些岩石中固有的这种剩余磁性是揭示过去地球磁场历史的信息,类似于化石一样地能保存到现在。我们通过分析岩石中的天然剩余磁性,可以了解岩石形成时的地磁极性。通过其它同位素测年确定每次地磁场变化的年代,建立古地磁极性年表,以此为标准,将研究区岩石磁性的变化与之对比,从而可以确沉积物的年代。古地磁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退磁困难;难以判断不同层位相同极性所属时代。 2、热释光(TL)、光释光(OSL)、电子自旋共振(ESR)法 这是基本原理相似而测试对象不同的3种年代学方法。基本原理:t=TD—ID/AD,三种方法不同之处在于:TD是通过不同的激活手段(加热、光照、加磁场)使其释放出来的。(1)热释光 A.基本原理 非金属绝缘矿物(加热至红外温度)→发光(释放储存的辐射能量) 发光强度∝吸收的辐射能量∝时间(t)

喜马拉雅山脉新生代差异隆升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_刘超

第14卷第6期2007年11月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 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Vol.14No.6Nov.2007 收稿日期:2007-06-20;修回日期:2007-07-17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青藏高原新生代地质作用过程与第四纪环境演变综合研究0(1212010610103)作者简介:刘 超(1983)),男,硕士研究生,构造地质学专业,从事构造年代学学习和研究。 * 通信作者:w gcan@cug 1edu 1cn 喜马拉雅山脉新生代差异隆升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 刘 超 1,2 , 王国灿 1,2* , 王 岸 1,2 , 王 鹏 1,2 任春玲 3 11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3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 Liu Chao 1,2, Wang Guocan * 1,2 , W ang An 1,2, Wang Peng 1,2 Ren Chunling 3 11S tate K ey L abor atory of G eological Pr oce sse s and M iner al Re souce s,China Univ ersity of G eosc ienc e ,W uhan 430074,China 21F aculty of Ear th S cie nce ,Ch ina Univ e rsity of Ge oscience ,Wu han 430074,China 31Oil E xp lor ation and De ve lop ment I nstitute ,CN PC H u abei Oil f ield Comp any ,R enqiu 062552,China Liu Chao,Wang Guocan,Wang An,et al 1Fission -track evidence of Cenozoic diff erent uplift processes of Himalayan Mountains.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7,14(6):273-281 Abstract:Coo ling ag es of the H imala yan M ount ains,south of Y arlung Zangbo R iver ,r eco rded by fission -tracks sho w remarkably spatial and tempo ral differ ences.In the no rth -south dir ect ion,fissio n -track ages of T ethys H imalay an belt sugg est that cooling occurr ed mainly befor e 8M a,partially betw een 5.0-2.6M a,but in the H ig her H imalayan belt coo ling mainly since 5M a,mo st ly since 3M a.In the east -w est direction,spatia l differences ar e embodied in t he H igher H imalayan belt.F ission -tr ack thermochro no lo gy show ed that co oling and denudation occur red betw een 8.0-3.0M a in t he Easter n Himalay as of centra l and eastern Bhutan,and cooling o ccur red between 7.0-1.4M a in w estern Bhutan.In the central H imalayas (Nepal )cooling occurr ed betw een 5.0-0.2M a,and coo ling ag es distr ibute bet ween 3.0- 1.0M a in the w ester n H imalayas.T he yo ungest fission track ages sho w an increasing trend fr om middle to bo th eastern and w ester n sides,reflect ing a denudatio n rate hav ing beco me larg er f rom centr e to war ds the east and west of the H igher H imalayan belt be -tween Easter n and Western H imalay an Sy nt axes in t he v ery recently g eolog ical t ime.A systematic inv est iga -tion of published fissio n -t rack ages sug gests that t he denudat ion of the H imalayas occurred since the M iocene,exhibit ing tw o uplifting stages:at 18-11M a and fr om 9M a onwa rds.T he investigation also sho ws that the mechanism of the H imalayan uplift may hav e chang ed fro m an ea rlier compressional uplift to a later ex tensio na l uplift in the M io cene,caused by tectonic fo rces and co upled w ith t he effects o f lo cal climate in the Late M io -cene. Key words:fission -tr ack;Himalayan mountains;coo ling ages;denudation;Cenozoic 摘 要:裂变径迹年龄资料记录的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冷却年龄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在南北方向上,特提斯喜马拉雅的冷却年龄主要在8M a 以前,局部为510~216M a,而高喜马拉雅的冷却年龄集中在5M a 以后,大多数在3M a 以来;在东西方向上体现在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之间的高喜马拉雅带上,东

地质测试分析方法

各类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登记表 各专业调查采集样品种类、数量、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等的选择,根据研究内容、调查面积等内容具体确定。一般情况下某些特种样品,均需配套采取薄片,标本、光谱样品视具体情况确定。 1、薄片及标本确定岩石的矿物或碎屑颗粒的种类、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对岩石定名分类;测定岩石的沉积、变质变形等显微结构构造特征;鉴定岩石后期交代及矿化;测定矿物的晶形、粒度、构造、蚀变、光性、物理性质等特征等。采样及制样要求:样品一般采手标本大小(3×6×9cm)即可,磨片大小2.4×2.4cm厚度0.03mm。 2光片测定不透明矿物的种类及含量,矿物共生组合。采样及制样要求:样品采手标本大小,光片一般2×3cm,厚0.5cm,表面抛光。 3岩组分析对矿物颗粒向量进行测量统计,研究应力大小和方向。采样要求:采手标本大小,在构造面上标注产状,如(节理),磨片厚度0.04mm。 4人工重砂副矿物特征,有用矿物的赋存状态,挑选单矿物作其它测试用。采样要求:一般在同一露头用拣块法采10—20Kg岩石。 5粒度分析沉积岩粒度概率统计分析。采样要求:采手标本大小,制薄片。 6大化石化石定名、特征描述(附照片及素描)、确定时代及对古环境作出判断。采样要求:样品大小依化石大小而定,尽量采集化石整体;对疏松化石,先作固结处理,再采集;对大脊椎动物化石,应打成1×1m2的格子,对格子编号、照相,按格子整块采集。化石在野外要进行初步整理。 7微体化石微体化石种属、特征描述(附照片及素描)、统计微体化石的出现率组合及演化、确定时代及对古环境作出判断。采样要求:一般逐层采集,采样间距一般5—10m,取掉表面风化物,样品重量一般不少于1Kg,以1.5— 2Kg为适。 8 X—射线衍射分析样一般样品挑几粒—十几粒晶体(X—射线单晶,采用粒径为0.1—2.0mm左右的单晶体),一般需矿物重量十几克,粘土矿物鉴定采粘土100g以上,同一地质体需采三个以上样品测定。测试要求:1)X—射线粉晶

喜马拉雅山地区重大地质灾害调查与动态监测

喜马拉雅山地区重大地质灾害调查与动态监测 一、1:25万重大地质灾害调查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成果 1.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 遥感解译喜马拉雅山地区东段(东经91°以东)73000km2,编制了调查区1:25万重大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图。共解译出崩滑体129处,泥石流124个,冰湖376个,冰碛堰塞湖348个,崩滑体堰塞湖3个,泥石流堰塞湖5个。 1:25万环境地质调查面积30000km2。重点查明大型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冰川湖/堰塞湖的位置、边界、类型、形态、规模等,并开展减灾措施研究。 遥感解译野外验证调查1520km2,调查路线15200km。调查滑坡15处(重大7处),崩塌6处(重大2处),泥石流16(重大4处)处,冰川堰塞湖10个(重大3处)。 2.总体认识 南迦巴瓦地区(米林县)直白村大型地质灾害是冰川(冰雪消融降水混合或迭加冰湖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第四纪以来至少发生3次以上严重堵塞雅鲁藏布江事件,使得在直白村堵塞江段上游形成大规模的堰塞湖(沉积)环境。现在的直白村坐落在较新的一次冰川泥石流堆积扇上。进一步的研究认为,以早期的(古)冰川泥石流(冰碛)作用及堵江规模最为强烈;而挽近期的(较老)冰川泥石流作用及堵江规模稍显减弱趋势。这些自第四纪以来发生的大规模堵江事件均在其上游河谷阶地剖面留下厚层粘性土沉积。而围绕南迦巴瓦峰周边发育的其它冰川泥石流作用均逊色于直白村冰川泥石流作用,且均未发现对雅鲁藏布江造成过截流堵江事件。 米林-朗县-错那-隆子-措美-洛扎喜马拉雅山北坡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牵引式滑坡类型,其形成条件主要受区域地质构造和水系强烈切割的控制,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和裂隙发育的岩体及其表层厚度较小的松散堆积,诱发滑坡的原因与河流侧蚀(凹)岸坡坡脚关系密切。在纵向剖面上,通常是使近岸边坡下部岩土体率先失稳滑移,坡后岩土体产生相应卸荷拉裂,并逐渐向坡后扩张位移,往往伴随后缘高陡岩体产生崩塌。在横向上,随着河流侧蚀凹岸的动态变化,侵蚀最强烈的边坡下部岩土体首先牵引下滑,其后产生若干个小滑体失稳破坏,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老小滑坡,这些小滑坡边坡上部岩体由于失去下部原有的支撑,便产生包含这些小滑坡(或小滑坡带)在内的更大规模的包容性、土质、岩质混合的并有崩塌产生的复合性滑坡。

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原理与研究进展

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原理与研究进展 :忠炎 班级:矿物S162 学号:201671305

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原理与研究进展 一、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方法原理的提出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是一种揭示岩石低温热年代学的有力工具,它建立在20世纪70年代。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是一种揭示岩石低温热年代学的有力工具,它建立在238U自发裂变辐射损伤效应,在实验基础上来观察辐射损伤特征,并利用数学地质模型模拟岩石所经历的低温热演化史。 Fleischer等(1975)将裂变径迹的定义为:238U自发核裂变会产生具有很高能量的带电重粒子,当高能量带电重粒子(238U)穿过绝缘固体材料时,会在固体材料如磷灰石中留下放射性的狭窄痕迹,称之裂变径迹(Fleischer al.,1975)。在上述过程中,Fleischer 等(1988)发现238U 将会分裂成两个大致相同的高能带电粒子向相反方向飞行,每个粒子带电大约在40~160MeV( Fleischer et al.,1988)。Gleadow 等(1986) Green (1988)和Donelick (1990)等均实验并最终证实这些核裂变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能在固体材料上留下大约16~18μm的线性裂缝(Gleadow et al,1986;Green,1988;Donelick et al.,1990)。这些线性裂变径迹可以通过化学酸蚀处理可视化,进而可被光学显微镜观察。 相对低温下稳定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在60°C以上会发生退火,而且会不断累计(Donelick et al.,1981)。这意味着磷灰石裂变径迹很少代表岩石的形成年龄,主要代表其低温演化的年龄(Gleadow et al.,1986)。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行为受温度影响的。Duddy等(1988)在其恒温退火的描述与温度随时间变化吻合的实验过程中,利用“等效时间原理”解释实验现象,印证了该原理。磷灰石的退火行为一旦发生就受温度及时间的因素影响,而且温度是主导因素(Duddy et al.,1988)。

地质晚近时期山脉地区隆升及剥露作用研究

收稿日期:1997-12-08 作者简介:王国灿,男,1963年生,副教授,构造地质学专业。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9572146)资助。 地质晚近时期山脉地区隆升 及剥露作用研究 王国灿 杨巍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 摘 要 对地质晚近时期,特别是新生代以来山脉隆升剥蚀历程的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十分 关注。文中介绍了几种有关研究方法的一些新进展:(1)利用宇宙核素估算山体表面剥蚀速率 和表面隆升速率;(2)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山脉地区岩石的隆升剥露;(3)利用地貌有关参 数判断因侵蚀作用引起的均衡抬升和构造作用引起的构造抬升在山脉地区高峰形成中的贡献。 关键词 山脉隆升剥露 宇宙核素 磷灰石裂变径迹 抬升机制 C LC P512,P59,P54 近年来对大陆造山带的深入研究表明,大部分山系是地质晚近时期特别是新生代以来铸就的。青藏高原的大规模抬升是近20Ma 以来的事情112,阿尔卑斯造山带的大规模岩石抬升剥露也是始自早更新世(约20Ma)122,并仍显示强劲的隆升活力。中国的天山、准噶尔 山、祁连山、燕山等也都是新生代以来成型的132,秦岭)大别山在新生代以来也明显呈加速 隆升剥露趋势。是什么原因在控制地质晚近时期山脉的隆升作用?其隆升剥露历程如何?这些已成为当今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另外,新生代以来山脉的隆升剥露史与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变化息息相关,从而给山脉地区的隆升剥露历程研究赋予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曾对隆升幅度及隆升速率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142。在列举的方法中,传统的利用一些对气候条件变化敏感的古生物化石、古冰川遗迹、古土壤、古地貌及岩相古地理等标志来恢复地表隆升的幅度及历史,仍是探讨山脉隆升剥露历程的有力手段。而一些热年代学方法对地质晚近时期山脉地区隆升及剥露作用的研究有明显的局限性。本文旨在介绍几种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有关研究地质晚近时期成山作用的技术方法的一些新进展。1 利用宇宙核素估算山体表面剥蚀速率和表面抬升速率 利用宇宙射线辐射地表岩石所产生的放射性核素,来研究山脉地区地表岩石的剥蚀速率、地表的曝露年龄,并进而探讨山脉地区的抬升速率始自80年代中期,并显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15~92。 )151) 第5卷第1~2期 1998年3月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Earth S cience Frontiers (Chi na U niversity of Geosci ences,Beijing)Vol.5No.1~2M ar. 1998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国与尼泊尔之间,全长2400公里。该山脉含有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 其中之一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米。 生物资源: 喜马拉雅山脉的植被可以大体分为4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及高山带--主要是根据海拔和雨量画分的。地方地形和气候以及光照和风吹的差别,造成每一带内植被构成的相当大的变化。热带常绿雨林局限于东喜马拉雅山脉和中喜马拉雅山脉潮湿的丘陵地带。常绿龙脑香科森林--一个可产木材和树脂的树群--是常见的;它们的异种生长在不同的土壤上和陡峭程度互异的山坡上。铁木可见于183~732米这一高度内可渗透的土壤上;竹子生长在陡峭的山坡上;栎树和栗生长在石质土上,覆盖了从阿鲁纳恰尔邦西向至尼泊尔中部,在1,097~1,737米高度的砂石。桤木可见于较陡的山坡水道沿线。在更高处,它们为山地森林所取代,林中典型的常绿树是一种露兜树。除了这些树外,估计约有4,000种开花植物生长在东喜马拉雅山脉,其中20种是棕榈。 随着西向雨量的减少和高度的增加,雨林次于热带落叶森林,珍贵的木材树)娑罗双树(即柳安)成为主要树种;娑罗双树在海拔914米的高原(湿娑罗双树)及高达1,372米的高原(干娑罗双树生长最为繁茂。再往西,草原森林(即广阔平原上的森林)、草原、亚热带棘草原及亚热带、半沙漠植被次第出现。温带森林从大约1,372米延伸到大约3,353米,包括针叶树和温带阔叶树。 东喜马拉雅山脉的动物主要源于华南和中南半岛地区:主要是可以在热带森林中找到的动物类型,其次才是那些适应了在较高海拔和较干西部地区的亚热带、山地和温带条件的动物类型。然而,西喜马拉雅山脉的动物却与地中海、衣索比亚和十库曼这些地区的动物有着较多的类同之处。一些非洲动物过去在这一地区的存在,例如长颈鹿与河马,可以从外喜马拉雅锡瓦利克(Siwalik)山脉沉积层的化石遗迹推断出来。在树线以上高度的动物几乎完全由适应寒冷的当地特有物种构成,它们是在喜马拉雅山脉升高后从草原野生动物进化而来的。象、美洲野牛和犀局限于尼泊尔南部低矮山麓森林覆盖的达赖(Tarai)地区中的某些区域--现在已被大体疏泄的湿地或沼泽地。印度犀牛在整个喜马拉雅山脉的丘陵地带曾经大量存在,但是现在滨临灭绝;麝和喀什米尔鹿也达到了灭绝的程度。喜马拉雅黑熊、云豹、长尾叶猴(一种亚洲长尾猴)和猫,是喜马拉雅山脉森林中其他恒生动物的一部分。喜马拉雅岩羚羊,例如塔尔羊,也可以见到。 在树线以上更高的地方,雪豹、棕熊、赤熊猫(即小熊猫)和西藏牦牛偶能一见。牦牛已被驯化,在拉达克(Ladakh)被用作役畜。然而,树线以上的典型栖息动物是多种类型的昆虫、蜘蛛和蟎,它们是能够生活在高达6,309米(20,700尺)之地的仅有动物种类。 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中国的土壤由南到北、由东向西虽然具有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但北方的土壤类型在南方山地却往往也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知道,随着海拔增高,山地气温就会不断降低,一般每升高100 米,气温要降低0.6℃;自然植被随之变化,因而土壤类型也随之变化。土壤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变化的规律,叫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由图1 可以看出,土壤由低到高的垂直分布规律,与由南到北的纬度水平地带分布规律是近似的。 山体的高度和相对高差,对土壤垂直带谱有影响。山体愈高,相对高差愈大,土壤垂直带谱愈完整。例如,喜马拉雅山具有最完整的土壤垂直带谱,由山麓的红黄壤起,经过黄棕壤、山地酸性棕壤、山地漂灰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直至雪线,为世界所罕见。

绝对年代测定法

第四纪年代测定法 一. 碳十四测年法(14C) 1. 基本原理 自然界中的14C主要是由宇宙射线中的中子与大气中的氮核(14N)发生核反应而形成的。新生的14C遇氧化合为含14C的CO2,大气中的CO2通过自然界碳的循环进入生物圈和水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动物又吃植物,因而所有生物都含有14C 。生物死后,尸体分解将14C 带进土壤或大气中,大气又与海面接触,其中的 CO2又与海水中溶解的碳酸盐和 CO2进行交换,导致所有含碳物质均具有14C。如果含碳物质一旦停止与大气交换如生物死亡、碳酸盐沉积被埋藏等,则14C得不到新的补充,而原有的14C仍按衰变指数继续减少,每隔5730年(14C的半衰期)减少原含量的一半,时间愈久含量愈少。只要我们测出与大气发生过交换平衡的含碳物质中14C的含量,就可以计算出该样品与外界停止14C交换后所经历的年代。有一点必须指出,过去大气中的碳十四放射性水平只是变化相对不大,但并不是真正恒定的。利用统一的现代标准计算出来的年代并不是日历年代,只能称为碳十四年代。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学者们又找出了一个辅助的方法,就是通过树轮年代校正曲线来进行校正。树木春长秋止,在树干截面上形成疏密相间的年轮,年轮的宽窄是由当年的气候等因素决定的,科学家根据年轮的宽狭序列便可知道其生长的年代。他们首先建立起近几万年的树轮序列,然后测定每一个年轮的碳十四含量,作出了一个曲线,就是树轮年代曲线图。用它校正,可将误差缩减到几年。 2.采样要求 凡与大气发生过交换平衡的含碳物质,如木、碳、生物体、泥、贝壳、骨、碳酸盐等,均可用于14C测年。 为了保证数据可靠性和正确使用数据,采样注意事项: A 所采样品要防止后期污染,包括采样过程、运输、实验室处理中有可能出现的碳污染; B 要注意所采样品的埋藏状态,如是否经过搬运等。 现在已经普遍采用超高灵敏度加速器质谱仪(AMS,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它与常规14C测年的原理是一致的,但技术不同,常规14C法是采用?计数法,测量的是一定时间内样品中发生衰变的14C原子数,而AMS14C测定的是样品中现存的14C原子数,或更准确地说测量样品的14C/12C 原子数比值。由于14C半衰期相对较长,一定时间内发生衰变的14C原子数相对于总原子数是及其微量的,因此常规14C法要用几克纯碳,测量要几天的时间,而AMS14C只要毫克数量级的纯碳就够了,每30分钟便可以测量一个样品,不仅使样品量大大减少(只需纯碳1-100mg),而且精度也大大提高。我国第一个AMS14C实验装置是北京大学重离子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合作建立的。3.测年范围 一般在5万年以内。 二.铀系法 1. 基本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