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专题训练1

等高线专题训练1
等高线专题训练1

等值线和地图专题训练

读下图(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分析判断第1—2题:

1、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A、110oE线

B、30oN

C、a线

D、b线

2、图中分水岭两侧(不考虑其它因素)太阳能最丰

富的是()

A、a线北坡

B、30oN线北坡

C、b线北坡

D、b线南坡

根据下图(图2)的等高线图判断第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势北高南低

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且B点的气温为15oC时,则A点的气温

是()

A、11.6oC

B、18.6oC

C、20.4oC

D、9.6oC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图3),图中左侧等高线的高度分

别为100m、200m、300m、400m。试判断第5—6题:

5、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的值是()

A、199

B、289

C、299

D、300

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的三条支流中有一条画错了

B、图中G处海拔为100m,H处海拔为400m

C、a、b、G、H的海拔由大到小排序是:H> b > a > G

D、图中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读等高线示意图(图4),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7—9题:

7、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

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

海拔高度为()

①200

2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

①同为洼地②同为小丘③同为缓坡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下图为巴西东南部的等高线图(图5),那么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点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1、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

12、下列等高距不同、水平比例尺相同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13、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50米

B.190米

C.290米

D.320米

读图8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4~16小题。

14、图中地势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若要修建一座水库,坝址最适宜选在()

A.⑥

B.⑤

C.③

D.⑦

16、沿XY一线所作的剖面,最有可能的是()

图9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代表某种文化景观,读图回答17—19题:

17、该种文化景观是()

A、小溪

B、梯田

C、平原

D、沙滩

18、该文化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江南丘陵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19、下列作物最有可能在该文化景观区种植的是()

A、水稻

B、甜菜

C、谷子

D、青稞

读某地等高线图(图10),回答20—22题:

20、在图中①②③三地可依次见到()

A.牧场、雪山、盐湖B.葡萄园、牧场、青稞

C.葡萄园、牧场、油井D.坎儿井、草原、地热田

21、图中③所在地区人口密度小,主要原因是()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地势高,气候严寒

C.资源贫乏,人口承载量小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22、图中③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①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②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丰富③邻近河流,有灌溉水源④地

形平坦,土壤肥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读下图(图11),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单

位:

米)。回答第23—25题:

23、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24、Q 点对P 点的相对高度(H )最大可以达到( )

A 、40

B 、40

C 、50

D 、60

25、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 、东北地区

B 、东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26、下图中A 处代表的地形名称是( )

A 、喀斯特溶洞

B 、冲积扇

C 、新月形沙丘

D 、火山口地貌

读下图,某地区等温线示意图,判断下面各题:

27、该地区所在半球及当地季节为:

A .北半球 夏季 B.北半球 冬季 C.南半球 冬季 D.南半球 夏季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 处在10℃以下

B.P 处在10℃以上

C.P 处地势低洼

D.P 处周围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29、Q 地与北京气候相比较,一年中

A. 两地都雨热同期

B. B.Q 地气温较高的月份,北京的气温也较高

C. Q 地受高压控制的季节,北京盛行偏南风

D. Q 地降水较多的月份,北京降水也较多

读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30-32题。

30.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 ( )

A .山间洼地

B .山顶

C .山脊

D .鞍部

31.图中小路的走向,最可能是 ( )

A .与经纬线走向一致

B .与等高线有关联

33o

C.依照城市十字交叉道路系统 D.选择避开梯田少占农田

32.梯田形状()

A.与流水侵蚀有关 B.与沙丘的成因一致

C.属人文景观,与风向有关 D.属人工设施,与地形坡向有关

读“某地河段、晨昏线、等值线的组合图”(如下图),完成33-35题

33.该地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34.在正常状况下,关于该河流、图中晨昏线的说法

合理的一组是()

A.有凌汛现象/晨线

B.无凌汛现象/晨线

C.有凌汛现象/昏线

D.无凌汛现象/昏线

35.图中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此时段受低压气旋的控制 B.该地区此时段受高压反气旋的控制

C.地势西北低东南高D.图示河流为内流河

二、非选择题

36、读图(图13)回答:

(1)图中小清河有甲、乙两条支流,分析判断这两条支流中_______河绘制正确,_______河绘制有误,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是_______。

(3)图中李庄位于宋庄的_______方向。

37、下面是等高线图(图14),根据本图给予的信息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中悬崖的相对高度大约_______米,崖底的海拔高度

大约是_______米。

(2)悬崖形成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地堑

(3)图中河流的流向是从_______向_______。

(4)河流上段的剖面图可能是( )

38、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图16)回答:

(1)A地为_______地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河上拟建一水电站,请在图上标出最佳坝址。

(4)计划在甲、乙两村间修一公路,应该是①处还是

②处,为什么?

39、下图是某地等值线分布图(图17),读后回答:

(1)C点温度是,D点海拔是,

C、D间的相对高度是,

C、D两地的温差是。

(2)AB间的水平距离约是千米,如果

在它们之间修一索道,其长度比水平距

离。

(3)若站在C点,能否直接看到D点?

因为。

(4)图示范围内是否可能有永久性冰川?

因为。

(5)B点南侧山坡的坡度约是度,是

否适合修筑梯田?,因为

40、读某河流上游水库大坝的位置图和剖面图及其河流水量变化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图18中的水库大坝选择的地形条件,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2)大坝的设计与建设需考虑的自然条件是

(3)按照图18的大坝设计(图距约为0.8㎝),坝长和坝高(坝顶到坝底的相对高度)分别大约是()

A.90m,100m B.80m,150m

C.72m,50m D.72m,100m

(4)在图18中绘出水库淹没的最大范围

(5)在图19中观察,大坝上建设水电站,可利用的落差应H1、H2、H3中的,水轮发电机应安装的位置是(A或B)。

(6)图20是水库所在河流的流量过程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C表示水库大坝下游流量过程

B、曲线D表示水库大坝上游流量过程

C、曲线D表示大坝建成后流量过程

D、曲线D表示大坝建成前流量过程

(7)大坝建成后,对于水库下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航运条件改善B.洪水危害减轻

C.泥沙淤积加重D.年径流量增加

(8) 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上经过H

处火车车辆的是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经图18中的铁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地所在的省区简称是

( )

A、鲁

B、浙

C、青

D、吉

【参考答案】

1—5 DCABC 6—10 DCCAA

11—15 ADCAB 16—20 ABBAC

21—25 DBBCC 26-30 BCADD

31-35 DDABB

36、(1)甲乙等高线由低处往高处凸则为山谷,河流从山谷处流经

(2)500米(3)西北

37、(1)300~500,200~300 (2)C (3)东北西南(4) D

38、(1)盆地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2)b 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

(3)选在峡谷处,在图上标在A、B中间。

(4) ②处,经过坡度和缓的地形,避免陡坡和修隧道。

39、(1)6.6 900 300 1.8°C (2)3 长(3)否 C D连线通过一道山脊,阻挡了视线(4)

否根据推算,最高点B气温在0℃以上(5)45°否坡度大,陡坡上修筑梯田,投资大,收益少,且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和滑坡等自然灾害。

40、(1)峡谷建坝工程量小,同时上游又有较广的集水区域(2)流域内的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

状况;河流的流量、含沙量等水文特征;坝址所在地的地质条件(3)D (4)大坝上游200m 等高线以内的区域(5)H2 B (6)C (7)AB (8)G 因为G地到H点之间没有地形障碍,可以清晰地观察(9)B

(完整版)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

铁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4FeCl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3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已知下述三个实验中均有化学反应发生。 ①②③ 将铜丝放入氯化将铁钉放入硫向硫酸亚铁溶液中铁溶液中酸铜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 )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铁钉只做还原剂+2 Fe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B.实验②中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2+23+ >Cu.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FeD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BaCl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在含有3FeCl和232) ( 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aSOA.白色沉淀是BaSO和34 B.溶液的酸性增强 C.白色沉淀是BaSO4FeClFeCl全部被还原为D.23+++23+32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AlFe、Mg、和Fe4.某溶液中有) 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Mg BFeA.32++ Al .CFe D. ++32.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O固体放入稀硝酸溶液中: +2+O +HFeO+2H===Fe2.过量的铁粉与稀硝酸溶液反应:B+3-+O NOFe+4H+===Fe+↑+2HNO23.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C+2+O +===Fe+2HFe(OH)2H221 D.向Fe(OH)中加入氢碘酸:3+-2+O +2I===2Fe+I6H2Fe(OH)+6H+223的组成成分。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6.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法,鉴定盐A) 的是 ( FeB.A中一定有Fe CA. FeBr溶液D.A一定为AgIC.B为沉淀27.高3+3+中一定有 铁酸钠(NaFeO)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的水处理剂。湿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42--2--。干法制备

(地理)等高线专题练习(100题)

可刊在网站的百题训练 等高线专题训练 广西河池高中韦校俊 一、选择题 在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120.5°E,28°N) 到B城的铁路,分析回答1—2题。 1、在图中所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A城附近的山区,最适宜种植的用材林为 A、毛竹 B、红松 C、兴安落叶松 D、白桦树 根据下图的等高线图判断第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势北高南低 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且B点的气温为15℃时,则A点的气温是 A、11.6℃ B、18.6℃ C、20.4℃ D、9.6℃ 图中左侧等高线的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试判断第5-6题: 5、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的值是 A、199 b > a > G D、图中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7-9题: 7、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 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 度为①200

初中地理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专题训练

初中地理地图与等高线基础知识专题训练一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选择填空题(每处每空1分) 1、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 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 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 D.1/50000的比例尺比1/500000的比例尺小 2、左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3、以下哪种地图采用小比例尺【】 A、城市交通图 B、军用地图 C、工程用图 D、世界地图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 A.A处是山谷 B.B处是山地 C.CD处是山脊 D.EF处是山谷 5、如果图中两山峰的相对高度为200米,则两地的温差为【】 A.0℃ B.1.2℃ C.2.4℃ D.4.8℃ 6、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此处为【】 A.EF处 B.DC处 C.A处 D.G处 7、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A.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B.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大 C.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 1:100000 D.E′F′处的坡度与EF处相等 8、1999年6月22日,我国北极考察队顺利达到北极,将五星红旗插在北极点上,五星红旗飘扬的方向是【】 A、正东 B、正北 C、正西 D、正南 9、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A幅 B.B幅 C.C幅 D.D幅 10、当我们面朝初升的太阳(北半球),伸开双臂,我们的右手则指向【】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等高线基础练习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EF理应有河流流经,GH为山脊②B地为鞍部,海拔为250-300米之间③A山峰与D山峰的相对高度为50km ④若A山峰与D山峰图上距离4cm,则这两山实际距离为20km.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B_________;C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 (2)图中AD和BD线所在地,坡度比较陡的是_____________. (3)如果D点的气温是9.2°C,那么B点的气温大约是________________°C. (4)图中甲村庄在乙村庄的________方;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 (5)该地区用水很紧张,为此决定修一座水库,你认为大坝应修在___________处。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 (2)A-B处的地形是________,丙处的地形是________。

(3)大清河的流向是________。 (4)大青山与小青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1)在所给等高线地形图中,哪里能够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当地人称“姊妹山”的两座山峰之间相对高度是多少? (2)如果图中X地气温为24℃,此时最高峰山顶的气温可能是( )。 A.22℃ B.19℃ C.18℃ D.16℃ (3)暑假期间,某中学在该地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旅途中计划安排在山上宿营,现有A、B、C、D四个地点可供选择,试从四个地点的地貌特征反应出的安全性角度考虑,选择哪个地点宿营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4)政府准备在此区域修建修建水深为100米的水库,在图中作出水库大坝的最佳位置?并用斜线画出图中水库淹没的区域。 (5)甲、乙两村之间计划修建公路,图中①、②哪条线路更为合适?试说明理由。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 (1)如果乙村到虎山的图上水平距离为4厘米,那么一游客从乙村出发到达虎山山顶所要通过的距离大约为多少?(2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势的基本特征。(3分)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资源小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4. 河流及交通小专题:? ⑴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 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 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⑵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⑶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完整)等高线专题练习

等高线 读下图(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分析判断第1—2题: 1、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A、 110E线 B、30N C、a线 D、b线 2、图中分水岭两侧(不考虑其它因素)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A、a线北坡 B、30°N线北坡 C、b线北坡 D、b线南坡 根据下图(图2)的等高线图判断第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势北高南低 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且B点的气温为15oC时, 则A点的气温是 A、11.6℃ B、18.6℃ C、20.4℃ D、9.6℃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图3), 图中左侧等高线的高度分别为100m、200m、 300m、400m。试判断第5—6题: 5、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 则h的值是 A、199 b > a > G D、图中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读等高线示意图(图4),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7—9题: 7、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 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

等高线地形图训练提高(含答案)

扎实基础,认真审题,技巧在手,分数不溜。 等高线地形图考题 1.读下侧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写出图中的山体部位 A B C D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稀 疏);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稀疏)。 (3)该图的等高距是,E处的海拔是。两 座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米。 2.(6分)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山与乙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米。 (2)B处与H处相比,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__。 (3)等高线地形图表示不同的山体部位,A处为___________, G处为___________, F处为______________, C处为_____________。 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点的海拔是米,此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 距是米。 (2)B、C处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B ; C 。 (3)甲村位于乙村的方向;若甲、乙两村的 图上距离约为6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 为。 (4)图中所示的①、②、③三河流中,有一处位置画错了, 应该是(填数码),判断理由 是。

5.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判断图中地形部位:甲处是(),CD所在区域表示()。 A.山谷 B.陡崖 C.山脊 D.山顶 (2)图中点A的海拔是米,它与B点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 (3)小河所处地形部位是,流向是从流向 方向。 (4)沿AB线路爬到山顶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顶,更容易爬上去的 线路是; 判断理由是:该处的等高线(稀疏或密集),坡度较 (缓或陡)。 6.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C地位于A地的______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千米。 (3)七年级一班某学生在此山区徒步旅行时不慎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 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1、水库大坝建设选址在河流峡谷处,原因是: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工程量小,落差大 2、交通线路选择在某地的理由(铁路,公路):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3、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4、引水工程选择某地理由: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5、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和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6、登山选择某线路的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小,爬坡容易 7、如何描述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地势起伏概况:(西高东低、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主要地形分布:哪为平原、山地、盆地、丘陵;重要地形剖面特征;海岸线(有无岛屿) 8、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年较差小);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 9、影响降水的因素: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地形:迎风坡背风坡;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上达到最高值;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洋流;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10、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度等温线海拔的高低 11、影响山地垂直地带谱的因素: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热量(阴阳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12、等高线地形口诀: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舒缓凸低为脊大小小大大大小小肚大口小;山脊处多为河流分水岭(山脊线),山谷处常有河流发育 1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n-1)*d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推断专题训练

2.(22分)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cm (g 3 -? 乙 醇 -117、0 78、0 0、79 乙 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浓硫酸(98%) —— 338、0 1、84 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 mL 的大试管A 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与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 min. ③待试管B 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 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图11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一般用饱与食盐水与饱与氯化钙溶液洗涤,可通过洗涤除去(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质;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填字母):________. A.52O P B.无水42SO Na C.碱石灰 D.NaOH 固体 (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12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图11装置相比,图12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 4、 (共18分) I 、 已知: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R X NaOH ROH NaX -+? →?+? 又知:有机物A 的结构为,有机物B 的结构为 请回答以下问题: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练习题答案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练习题 1.读下面经纬网图和等高线图,判断( ) A.甲图全部在西半球,乙 图在北半球 B.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大 C.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D.甲图实际坡度较乙图大 2.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3.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c>d>b B.a=b=c=d C.b>d>c>a D.无法确定读右图并回答4~7题。 4.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 为( ) A.180千米B.280千米 C.380千米D.480千米 5.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6.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扣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 7.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B.水源林C.湿地D.草场 8.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是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 况相符的是 A. 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 南流向东北 B. ②地坡度最陡 C. ③地分布有茶园 D. 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 佳位置 10.该地考察线路的高差 可能是 A.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 读下图,完成11~13题。 1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 米B.55米 C.60米D.65米 1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 最快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Microsoft PowerPoint 启用宏的

高一化学-元素推断题专项训练 最新

第八讲推断题专项训练 1. 某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为m,最外层电子数为n,且2m=n,该元素气态氢化物中含氢25%,该元素的名称是,m= , n = 。 2. 现有原子序数之和为51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已知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C和B同主族;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是最强的,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层电子数相同. (1)试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写出B的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A 、B 、C 、D 、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按C 、A、B、D、E的顺序增大。C、D都能分别与A 按原子个数比1:1或2:1形成化合物。CB可与EA2反应生成C2A与气态物质EB4。E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 (1)写出这五种元素的名称:A ;B ;C ;D ;E 。(2)画出E的原子结构简图。 (3)写出D的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今有A 、B 、C 、D四种元素,其中A元素是1826年一位法国青年科学家发现的。他在研究海水制盐时,往剩余的副产物苦卤中通入氯气后发现溶液颜色变深,若进一步提取,可得一种深红棕色液体,有刺鼻的臭味。B 、C 、D的原子电子层排布均不超过3个电子层。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好等于C原子核内质子数的2倍,而他们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恰好相等。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是B原子核外电子数的6倍。请回答: (1)四种元素分别是:A ;B ;C ;D 。 (2)画出A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单质和两种氧化物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两种酸,其反应方程式为。 5.请写出五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的化学式,这些物质的原子核外都具有10个电子,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B、C、D四种元素,A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C单质跟A、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生成A单质,C原子与B原子的电子层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奇数,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3倍,其单质为淡黄色固体。 (1)四种元素符号为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二种元素是___________,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种元素中能形成AB型共价化合物的元素是___________,由它们的同位素原子形成的AB型分子共有____________,其中质量数最小的一种分子可用同位素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D原子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A、B、C、D四种元素,最高正价依次为1、4、5、7,其核电荷数按B、C、D、A顺序增大。已知B 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C、D、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均为8,C、D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超过20,则A为,B为,C为,D为 . 8.X、Y、Z三种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连续的三个不同周期.原子序数:Z>X>Y,其中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X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与Y、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均不相同,X与Y的族序数之和等于Z的族序数。已知X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由此推出:X是,Y 是,Z 是 .将X的单质投入到Z单质的水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高中地理之等高线专题训练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11 一、选择题 2017年9月28日,在中国国防部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介绍歼-20飞机已经列装部队。歼-20作为中国首款第五代战斗机,具备很强的隐形性能和机动性能。 1.若J-20飞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和正北 方分别前进110千米,则其最终的位置() A. 回到M点 B. 在M点的正南方向 C. 在M点的正东方向 D. 在M点的正西方向 2.若J-20飞机从N点出发,以1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飞 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9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 A. 140°W,30°N B. 140°E,40°N C. 140°E,30°N D. 140°W,40°N 3.若J-20飞机需要以最短航程从M点飞到N点,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其飞行的方向是()A. 沿着纬线向正东飞行即可 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 先向北,过极点,再向南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上图中①~④点的坐标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上图中四点坐标位置相同的一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6.上图中①位于③地的() A. 正北 B. 东北 C. 正西 D. 西北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结合图中信息(虚线为等高线)回答下面小题。 7.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流向为先向北后向西北 B. 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 补给 C. 汛期出现在冬季 D. 图中河段长度约为200KM 8.图中甲和乙的数值可能是 A. 400m、650m B. 800m、350m C. 400m、550m D. 800m、650m 下图为某山地局部的等高线示意图,此图的等高距为40米。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瀑布具有溯源侵蚀的作用。若图中有一瀑布,则几千年 后该瀑布可能位于()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图中瀑布的落差最大可能是() A. 30米 B. 60米 C. 90米 D. 110米

地理等高线专题练习(100题)

等高线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在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120.5°E,28°N) 到B城的铁路,分析回答1—2题。 1、在图中所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A城附近的山区,最适宜种植的用材林为 A、毛竹 B、红松 C、兴安落叶松 D、白桦树 根据下图的等高线图判断第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势北高南低 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且B点的气温为15℃时,则A点的气温是 A、11.6℃ B、18.6℃ C、20.4℃ D、9.6℃ 图中左侧等高线的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试判断第5-6题: 5、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的值是 A、199 b > a > G D、图中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7-9题: 7、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 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 度为①200

高中化学专项训练(STSE化学与生活)(附答案)

2020年01月22日xx 学校高中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2.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 NaCl 溶于水 电解CuCl 2溶液 CH 3COOH 在水中电离 H 2与Cl 2反应能量变化 NaCl Na ++Cl ? CuCl 2 Cu 2++2Cl ? CH H 2(g)+Cl 2(g) 2HCl(g) ΔH =?183kJ·mol ?1 3.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6.下列表示不正确 ...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B.丁烷的球棍模型 C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 6 7.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8.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17Cl B.N2的结构式:N=N C.Na 的结构示意图:D.2H O的电子式: 9.生活离不开化学。某种金属制成的器皿,放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交黑,如将表面变黑的上述器皿放入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黑色完全褪去。下列成语与该金属有关的是( ) A.衣紫腰银 B.点石成金 C.铜驼荆棘 D.铁杵成针 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C.FeCl3溶液可用于腐蚀印刷铜质线路板是因为Fe比Cu的金属性强 D.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中是因为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CO2和水 11.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锌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 B.中国天眼传输信息用的光纤材料是硅 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一致D.港珠澳大桥用到的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性能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水解

等高线专题训练1

等高线专题训练 杜会平读下图1,(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分析判断第1-2题: 1、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A、110°E线 B、30°N C、a线 D、b线 2、图中分水岭两侧(不考虑其它因素)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A、a线北坡 B、30°N线北坡 C、b线北坡 D、b线南坡 根据下图(图2)的等高线图判断第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势北高南低 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且B点的气温为15℃时,则A点的 气温是() A、11.6℃ B、18.6℃ C、20.4℃ D、9.6℃3), 图中左侧等高线的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试判断第5-6题: 5、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的值是() A、199 b > a = G D、图中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读等高线示意图(图4),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7-9题: 7、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b>c(图5),那么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点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1、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 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 12、下列等高距不同、水平比例尺相同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13、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50米 B.190米 C.290米 D.320米 读图8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4~16小题。 14、图中地势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若要修建一座水库,坝址最适宜选在() A.⑥ B.⑤ C.③ D.⑦ 16、沿XY一线所作的剖面,最有可能的是()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练习.#(精选.)

班级姓名等高线地形图专题练习(2017) 一、选择题: 读图为“某地区局部等高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个聚落,按照海拔从 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乙>丙 D.乙>甲>丙 2.有关图中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描述错误的 是() A.该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北方地 区 B.③处不可能形成河流 C.图中①河流流速大于②河流 D.丙处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明显好于甲处 3.下列描述与图中实地情况一致的是 () A.①处比⑥处坡度陡峭 B.②处海拔不足400米 C.③处比四周低 D.⑤处可能有河流 读“湖南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如图),完成 4~6题 4.果园小木屋的海拔是() A.100~200米 B.100~150米 C.150~200米 D.200~250米 5.登临M观景台,不可能观赏 到的风景是() A.仰望飞瀑 B.俯瞰奇峰 C.近观茶园 D.远眺丽湖 6.四月时分,春暖花开,地理兴趣小组成员徒步考察小琼河,下列景观可能见到的是() A.金黄的稻田一片片,风吹稻穗香两岸 B.嫩绿的茶园里人们采茶正忙 C.满山坡的苹果树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

D.青稞点染着河谷嫩绿的春色 右图为某地等值线图,数值关系为a>b>c。读图,完成7-8题。 7.若三条线为等高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可能发育河流 B.乙位于山谷 C.甲地海拔高于乙地 D.甲位于山脊 8.若三条为等降水量线,则甲、乙降水量的关系 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 读右图回答9-10题。 9.右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 发展成为城市是 A.a聚落 B.b聚落 C.c聚落 D.d聚落 10.促使该地成为发展城市的主要因素 是 ①宗教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 开阔;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他们将考察的区域画出了如下所示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11~12题. 11.同学们测得甲村12时的气温是16℃, 则乙村此时的气温约为() A.19℃B.16℃C.13℃D.10℃ 12.为了找到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 观察点,他们去了如图序号所示的四个地 点.你认为这个观察点应该选择() A.①B.②C.③D.④ 13.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正确表示河 流流向的是() A. B. C. D. 二、综合题: 1.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甲地在乙地的方向,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2)图中B点海拔是米,A点和B点的相对高度大于米,而小

高中化学实验专题训练

化学实验训练题 一、性质型探究实验 【例1】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知草酸 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装置B的主要作用 是;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如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 接的合理顺序为A、B、.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 是;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3)①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②草酸为二元酸; ⑴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水蒸气和草酸),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而干扰CO2的检验。 ⑵①F、D、G、H、D; CuO(氧化铜);②H前的装置D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H后的装置D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⑶①向1mol/L的NaHCO3溶液中加入1mol/L的草酸溶液,若产生大量气泡则说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②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2倍或将浓度均为0.1mol/L的草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反应后的溶液的pH,若溶液呈酸性,则说明草酸是二元酸。 练习:1.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则相关的离子 反应方程式为; 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 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 (2)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依次放入; (3)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当向D中缓缓通入少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____色,说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原因是。 (4)装置F中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烧杯中的溶液不能选用下列中的。a.饱和NaOH溶液 b.饱和Ca(OH)2溶液c.饱和Na2S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1)MnO2+4H++2Cl ̄Mn2++Cl2↑+ 2H2O;除去Cl2中的HCl; 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2)d; (3)黄;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 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4)2OH—+Cl2=Cl—+ClO—+H2O 不能过量的Cl2也可将I-氧化为I2 b 2. 易溶于水的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用于摄影和印刷。以铁屑为原料的制备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等高线地形图练习题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1~3题。 1.图中山峰与甲村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550米B.650米 C.750米D.850米 2.环保部门在桥梁下的河水里检测出农药残留物,这些 农药残留物最可能来自于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3.图示地区欲发展旅游业,你认为该地区优美的景观主 要体现在 A.幽谷藏寺B.急流飞瀑 C.海滩峡谷D.湖光山色 如图为山区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M、N两点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约为() A.1000米 B.10千米 C.250米 D.20千米 5.若图中有一瀑布,则瀑布及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位于: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读右侧湖南省某村等高线图,回答6~7题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最高海拔在500至600米之间 B.若要上山顶B,从②处比④处上更省力 C.李村位于山顶A 的东北方向 D.若要进行攀岩运动,选择①处最合适 7.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最适宜种植 A.柑橘 B.苹果 C.香蕉 D.人参 读图3“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9~10题。 8.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A.山脊、山顶、陡崖、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9.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A.从西向东流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北向南流D.从西南向东北流 10.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A.平地B.丘陵C.高原D.山地 读右图“我国东部地球某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点中,地处山脊的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12.图中A、B两地相比C A. A地位于B地的西北方向 B. A地坡度比B地陡 C. A地年降水量可能多于B地 D.A地海拔高于B地 读下面四 幅图,回答13—14题。 13.天津塘沽的小韩要到武汉开会,所用地图选择正确的是 A.用甲图设计线路 B.用乙图查找宾馆 C.用丙图识别天气 D.用丁图了解景点 14.若上述四幅地图图幅相同,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二、综合题 15、读长沙市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 (1)丁村位于丙村的(方向)。 (2)如果对该地区的坡地开发利用不当, 容易引发山地灾害,这种灾害主要表现 为。 (3)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①或②)线。理由是。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快小城镇发展,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村庄最有利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