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4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常见的数量关系。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能用关系式去表达它们。教科书在编排上优化了知识结构,以简单的行程问题为素材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了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学会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而且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迁移类推等能力的发展。

由于有前期笔算的经验,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算理和算法的理解、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对比与体验,让学生自主得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计算的要求来说,三位数乘两位数在小学阶段是最高难度的整数乘法运算了,学生出现错误也是正常现象。教学中,教师需在作业中收集典型错例,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寻找错误原因,组织订正,避免重复出错。交流时,可采用同桌交换检查评改、同桌互说错误原因等方式,突出对错误原因的分析,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因此,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本单元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提炼出数学模型则是“单价×数量=总价”和“速度×时间=路程”。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通过解决教科书P52~53例4、例5中的具体问题,感悟“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以及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重视引导学生探究运算中的规律,并作一定的归纳与总结。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探寻运算规律的活动中去,通过引导观察数据特点,解释计算的合理性等,不但可提升学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而且还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

4.适当增加计算量,加强计算技能训练。三位数乘两位数作为整数乘法运算学习的最后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概括性。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最基本的运算知识,熟练计算技能,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班级学生情况,适当增加一定题量的练习,加强运算训练,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7例1,完成教科书P47“做一做”,P49“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及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课题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指名学生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的方法。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课件出示复习题。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人做在练习本上,选一题指名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学情预设】学生能清楚地说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师:前面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大家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来学习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设计意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通过复习,为学生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二、迁移类推,探索新知

1.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47例1。

师:怎样解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这个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读题能正确理解题意,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李叔叔从该城市乘火车到北京用了12小时,就有12个145千米,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45×12。

◎教学笔记2.探究算法。

师:145×12到底等于多少呢?我们可以先估一估。

(1)估算。

师:可以先尝试估算,你估算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估成145×10=1450,也可能估成150×10=1500。

师:我们想知道该城市到北京具体有多少千米,最好的办法还是笔算。

(2)笔算。

师:145×12你能列竖式算一算吗?试试看。

学生先独立试算,然后同桌交流算法,最后班内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指正。

师:老师选择了几个同学的笔算过程,请他们来给大家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的时候数位对到了个位上的错误,

还可能出现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只乘了个位和十位而把百位漏乘的错误。

(3)小结算法。

师:看来我们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时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师小结: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我们先要做到相同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把数位对错的情况,本环节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边说算法、边结合情境的意义来理解为什么第二次乘得的积中的5要跟十位对齐,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检查验证。

师:怎样知道计算结果是不是正确的呢?(验算)我们该怎样验算?

【学情预设】可以和估算结果对比,还可以用计算器验证。

4.对比沟通。

师:今天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跟之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相机板书)

【学情预设】学生能发现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不同之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每次乘的时候多乘了一步,因为第一个因数是三位数。

【设计意图】迁移类推是我们解决问题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迁移类推尝试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练习巩固,应用提高

1.课件展示教科书P47“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用估算的方法验算。【教学提示】

选择学生中的典型算法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说清每一步的算理和写法。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辨析、纠正,同时规范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提示】

先估算,再笔算,最后用计算器验算,多项计算技能整合设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教学笔记

2.课件展示教科书P49“练习八”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订正。3.课件展示教科书P49“练习八”第2

题。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应选择哪

些信息和数据?要想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和数据?

【设计意图】要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一定的练习量是必需的。前面两题既训练了笔

算又回顾了估算,后面一题是运用新学习的笔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这

部分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师生共同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先要做到相同数位对齐,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

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

积相加。

?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可以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

算中来。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因此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试

算145×12的积,然后针对学生试算后的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引导学生明确错误

原因,在纠错中增强学生的计算技能。另外,在本节课中,教师注重了学生笔算、估算、

用计算器算等多种计算能力的培养,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

算习惯。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P29第5题。

5.王老师去商店购买了几种体育用品,其中一部分体育用品的价格和数量如下表。

(2)一共花了多少元?

参考答案

5.(1)篮球:85×115=9775(元)

足球:68×132=8976(元)

排球:24×125=3000(元)

(2)9775+8976+3000=21751(元)

第2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8例2,完成教科书P48“做一做”,P49“练习八”第3、4、6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

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及概括能力。

◎教学笔记

2.能用简便的竖式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3.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逐步形成优化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对位问题。

?教学难点

结合算理理解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课题

1.复习旧知识。

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汇报算法。

师:你们是怎么计算这些题的?谁愿意说一说?

【学情预设】学生对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都能运用先去0再进行口算,最后在乘积后面添上0的方法来计算。对于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有学生会选择笔算的方法进行计

算。

2.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面的计算题有的是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有的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相信大家都能正确地算出它们的乘积。如果这些因数的位数进一步增加,大家还会算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进行计算。然后请学生讲解、交流算法,重点关注口算时如何确定积末尾0的个数和笔算时乘的方法及积的书写方法,为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顺利进行知识、方法的迁移。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8例2第(1)小题。【教学提示】

学生汇报时,重点关注口算时如何确定积末尾0的个数,因数中间有0时怎样用简便方法进行笔算。

◎教学笔记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后全班交流算法。

【学情预设】预设1:有学生会用口算的方法,先不看这两个因数末尾的0,计算16

×3=48,再在48的末尾添上两个0,结果是4800。

预设2:也有学生会列竖式计算。会出现两种情况:

通过对比,学生能发现先不考虑因数末尾的0,根据口算方法,算出16×3的积,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这种方法更简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2)对应小练习。

课件展示教科书P48“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2.学习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8例2第(2)

小题。

师:这道题因数末尾、中间都有0,你们还会计算吗?试一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学情预设】

学生做完之后讨论:3为什么要和6对齐?因数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积的百位上的1是怎么得来的?

【学情预设】预设1:3和6对齐,相当于先算106×3的积,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预设2:0与3相乘得0,这个过程不能省略,0也要参与运算。

预设3:积的百位上的1,是由3×0得0,再加上进位上来的1得到的。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

(2)对应小练习。

课件展示教科书P48“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评并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教师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让学生体验到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以及为何能这样算。在计算因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乘法时,学生往往受到末尾有0的干扰而不知道哪个0该乘,哪个0不该乘,经教师组织讨论引发思考,理解其本质。

三、巩固练习,综合应用

1.课件展示教科书P49“练习八”第3、6题。

做第6题时,先说一说应该怎么比较大小,再完成填空,最后全班交流比较方法。

【设计意图】第3题和第6题都是口算练习,但是第6题在形式上有了变化,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来解答,让学生通过训练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感受到解答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提示】

此处重点引导学生注意竖式简便计算的书写及积末尾的0的个数的确定。

◎教学笔记

2.课件展示教科书P49“练习八”第4题。

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计算。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计算过程中涉及因数中间和末尾都有

0的计算,进一步巩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师生共同回顾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是有经验基础的,因此教学中在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把重

点放在了探讨如何算较为简便上。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

“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积的末尾0的个数怎样确定,以及因数中间有0时这个0为

什么可以不乘,百位上又该怎样写数的问题。本节课的难点在学生的辨析讨论中得到顺

利突破,效果不错。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P30第3~6题。

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2019·湖北武汉江岸区)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读书活动,需要购买308本《诗经》。

已知《诗经》的价格为42元/本。请你算一算,采购老师带12000元钱够吗?

5.有一种树叫紫金牛,它最高也不过30厘米。世界上最高的杏仁桉树约是最高紫

金牛树的520倍。最高的杏仁桉树大约高多少米?

6.(2019·湖北黄冈)商场上午卖出14台电暖器,下午卖出20台,每台电暖器308

元。这些电暖器一共卖了多少钱?

参考答案

3.

4.308×42=12936(元)12936>12000,不够。

5.520×30=15600(厘米)15600厘米=156米

6.14+20=34(台)308×34=10472(元)

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1例3,完成教科书P51“做一做”,P54~55“练习九”第1、4、10题。

?教学目标

【教学提示】

这个环节只需

◎教学笔记

1.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将规律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

2.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

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研究规律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1例3中两组算式。

师:请你们观察这两组算式中的因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谈到这些算式中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不同;也可能

会发现第(1)组算式中的第一个因数没变,第二个因数在变大;或者发现第(2)组算式中

的第二个因数没变,第一个因数在变小。

2.引入课题。

师:请你们先计算再观察它们的乘积,你又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积也在变化。

师:同学们可真会观察,我们发现了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的变化一定会引起这

个算式中积的变化,其中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

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将例题中的两组算式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对比、

观察分析,初步感知乘法算式中“因数变化会引起积的变化”这一现象的存在,并为研

究“积的变化规律”打好基础。

二、概括规律

1.分层发现并概括规律。

课件再次出示教科书P51例3第(1)组算式及答案。

◎教学笔记师:仔细观察算式中的因数和积,你们找到它们的变化规律了吗?

把你的发现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第一个因数都是6,第二个因数由2变成了20,再变成了

200,分别扩大到第一个数的10倍、100倍,积由12变成了120,最后到1200,也分别

扩大到第一个数的10倍、100倍。也有学生会说发现积随着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因数乘

了几,积也会乘几。

师引导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相同的数。

课件再次出示教科书P51例3第(2)组算式及答案。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说出来。

【学情预设】学生也会发现一个因数不变,积随另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会除以几。

师引导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相同的数。

师追问:这里可以除以“0”吗?

学生会发现一个数除以0没有意义,所以这里的除数不能为0。

2.整体概括规律。

师:数学的语言讲求简洁美,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师引导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0除外)。(板书)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教师通过让学生同时观察两组算式中的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鼓励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出他们的发现,再引导其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概括小结。让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验证规律

1.课件展示教科书P51“做一做”第1题。

先利用积的变化规律来写出得数,再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写出的得数是完全正确的,它能帮助我们快速解决一些计算题。

2.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学生随意写乘法算式,根据规律举例,计算验证是否存在同样的变化规律,确认规律成立。

【设计意图】验证规律是探索规律研究中的必要过程,通过解决“做一做”中的计算题和自己举例,然后再用计算器来验证结果,学生进一步理解和熟悉规律。

四、应用规律

1.课件展示教科书P54“练习九”第1题。

先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每组中算式的因数和积是怎么变化的。

2.课件展示教科书P54“练习九”第4题。

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课件展示教科书P55“练习九”第10题。

引导学生先观察因数的变化,再完成填空,最后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理解规律中的“0除外”的原因。

◎教学笔记【设计意图】这三道题都是积的变化规律的基本应用,只不过第4题在练习的形式

上有些变化,但是思考过程还是“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交流和分

享中吸取别人的经验,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4.课件展示教科书P51“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指名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学情预设】学生能说出扩大后的宽是24米,24米是原来宽的3倍,长不变,宽

乘3,面积也乘3。列式解答为24÷8=3,200×3=600(平方米)。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师生共同回顾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知识表面的观察到最后规律真正掌握的过程中,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

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在引导发现规律时,先让他们把探究得出的规律说给小组的同

伴听,然后再全班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规律,发挥集体的智慧,让

学生在交流中吸取别人的经验,提高自身水平。在学生描述规律语言不够准确、表述不

够完整时,教师能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让学生自己去推敲、去体会,最终引导学生完整、

准确地描述出“积的变化规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规律,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P32第3、4题。

3.根据24×15=36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40×15=()6×15=()24×()=72

48×15=()()×15=180 ()×5=120

()×()=180 ()×()=120

4.解决问题。

(1)3本练习本6元,5支中性笔15元。状状买了9本练习本和10支中性笔,一共

花多少钱?

(2)一块长方形的草地(如右图),它的长不变,宽增加到32米,扩大后的草地面积

是多少?

参考答案

3.3600 90 3 720 12 24 6 30 8 15(后四空答案不唯一)

4.(1)9÷3=3 6×3=18(元) 10÷5=215×2=30(元) 18+30=48(元)

(2)32÷8=4360×4=1440(平方米)

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2例4,完成教科书P52“做一做”第2题,P55“练习九”第8题。

?教学目标

◎教学笔记

1.通过具体情境,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初步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2.构建“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数学模型。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构建“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2例4。

师:你们能解答这两个问题吗?请列式计算。

【学情预设】根据乘法的意义学生能用乘法算式解决这两个问题。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

【学情预设】第(1)小题要求的是3个80元是多少元。第(2)小题要求的是4个10

元是多少元。

2.揭示课题。

师:其实在我们刚刚解决的这个购物问题中存在着一种数量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

研究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单价、数量和总价)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会解决实际中关于单价、数量、总价的问题,通过解决例4

中的数学问题,唤起学生对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构建模型

1.找共同点。

课件再次出示教科书P52例4。

◎教学笔记

师:仔细阅读这两道题,你们找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

把自己的发现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学生会发现这两道题都是关于购物的问题。

预设2:也有学生会发现这两个问题都是要求一共花了多少钱。

预设3:已知的信息都是知道每个商品的价钱,要求的是买几个这样的商品要花多少钱。

预设4:都用乘法计算。

师:同学们可真会观察,发现了它们都是已知每件商品的价钱,要求买几件这样的商品要花多少钱。

2.建立概念。

师:我们把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板书)你们能找到例题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吗?

【学情预设】学生能说出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是单价,3个和4千克是数量,一共要多少钱是总价。

师:你们能理解这三个词的意思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学情预设】学生平时都有购物的体验,所以能理解并举例说明这三个量的意义。如去超市购物,价签上标明的一瓶酸奶8元就是单价,买了3瓶就是数量,最后收银员收了24元钱就是总价,等等。

3.建立模型。

师:如果已知单价和数量,怎么求总价?已知总价和数量,怎么求单价?已知总价和单价,怎么求数量?

师小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板书)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教师通过让学生进一步仔细审题,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即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几件是已知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要花多少钱,从而引出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三种量。接着,让学生举生活中购物的例子进一步理解这三个量的意义,自然而然就能建立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学模型。

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课件展示教科书P52“做一做”第2题。

先说出每道题中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再说说用什么数量关系式进行解答。

【学情预设】学生能说出题目中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但归纳数量关系式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设计意图】从让学生读题找到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再到归纳所运用的数量关系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件展示教科书P55“练习九”第8题。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只会想到单买其中一种的思路,教师可提醒学生还可以两种搭配着买。【教学提示】

找问题的共同点对学生来说不难,难的是找已知信息的共同点。教师可适时提醒:它们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呢?引导学生发现已知的信息都是一件商品的价钱和需要买的数量。

【教学提示】

通过逐一提问已知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怎样求第三个量,降低学生直接找数量关系式的难度,帮助学生顺利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笔记【设计意图】这一题是针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练习。因

为习题信息较为丰富,且问题“有60元,买3份,有几种买法?”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提升能力的机会。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师生共同小结购物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单价、数量和总价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教学反思

学生对单价、数量与总价这几个概念并不陌生。因此,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现

实出发来认识和理解概念。先呈现两个典型问题进行探讨解决,然后引导学生去寻找它

们的共同点,从而提炼出“单价、数量与总价”这三个概念,进而通过举例深入理解三

个概念的含义。有了对“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三个概念的充分感知,教师通过提问“如

果已知单价和数量,怎么求总价?已知总价和数量,怎么求单价?已知总价和单价,怎

么求数量?”帮助学生归纳出三者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P34第3~6题。

3.根据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填写下面的表格。

4.奥康影院1号影厅有120个座位。10月1日放映《我和我的祖国》,1号厅所有

的票都卖完了,票价每张35元。这一场电影的收入是多少元?

5.妈妈带1000元到商店买了4台同样的电扇,找回了40元。每台电扇多少钱?

6.根据12×25=300编写一道关于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应用题。

参考答案

3.(从左往右)1920 30 30

4.120×35=4200(元)

5.1000-40=960(元)960÷4=240(元)

6.答案不唯一,如某水果商店批发了25千克梨,每千克梨12元,批发这些梨一共

花了多少钱?

第5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3例5,完成教科书P53“做一做”第2题,P54~55“练习九”第5、7、9

题。

?教学目标

1.建立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理解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

2.在自主探究与交流中,培养学生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笔记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3例5。

师:你们能解答这两个问题吗?请列式计算。

【学情预设】根据乘法的意义学生能用乘法算式解决这两个问题。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

【学情预设】第(1)小题要求的是4个70千米是多少千米。第(2)小题要求的是10

个225米是多少米。

2.引入课题。

师:其实,这种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比如:我们外出旅游时,选择交通工

具是自驾车、乘火车还是乘飞机呢?就要考虑路程的远近、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像这样

的情境,我们把它叫做行程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行程问题的有关知识。(板书课

题:速度、时间和路程)

【设计意图】从例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很快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

学习中,利用简单的情境,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经验。

◎教学笔记

二、理解概念,构建模型

1.建立“速度”的概念。

师:这里的40是什么意思?火车每小时行驶380千米,飞机每分钟飞行12千米,

光每秒传播300000千米分别指的是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能说清40指的是汽车在这条路上一个小时最多能行驶40千米,

火车每小时行驶380千米指的是火车一个小时可以行驶380千米,飞机每分钟飞行12

千米指的是飞机一分钟可以飞行12千米,光每秒传播300000千米指的是光在一秒钟内

可以传播300000千米。

师:这里的40、380、12、300000分别就是汽车、火车、飞机、光的速度数据,你

们怎么理解“速度”这个词?12是这几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我们能说飞机就是其中最

慢的吗?

【学情预设】学生能感受到速度不仅跟行驶的路程长短有关,还跟单位时间有关。

师小结:一秒、一分、一小时、一天等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的长短,就是速度。

我们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示它们的速度:40千米/时,380千米/时,12千米/分,300000

千米/秒。

【设计意图】学生对“速度”的理解会觉得比“单价”难,它的含义是单位时间内

走过的路程,本环节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

有机融合,利于激活学生头脑中存储的信息。“速度”在学生的头脑中不是抽象、空洞

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念的过程,就是他们对概念内化理解的过程。

2.

找共同点。

课件再次出示教科书P53例5。

师:仔细阅读这两道题,你找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

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学生会发现两道题都是关于行程的问题。

预设2:也有学生会发现两个问题都是要求一共行的距离。

预设3:速度都是已知的,要求的是一定时间里所行的距离。

预设4:都用乘法计算。

师:同学们可真会观察,我们发现了它们都是已知汽车和自行车的速度,要求在一定时间里能行的距离。【教学提示】

这个环节学生在说信息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清每种交通工具的速度中所包含的单位时间及路程,让学生充分感受速度既与时间有关,又与路程有关。

◎教学笔记

3.进一步明确概念。

师:在行程问题里,我们把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

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你们能找到例题中的速度、

时间和路程吗?

【学情预设】学生能说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

米是速度,4小时和10分钟都是时间,行多少千米和行多少米是路程。

师:你能把它们的速度用简便记法写一写吗?

【学情预设】学生能正确地用简便写法表示它们的速度:70千米/时,225米/分。

4.尝试举例。

课件展示教科书P54“练习九”第5题。

【学情预设】学生尝试举例,提醒学生可以从自己每天上学的方式来提问。(是坐

公交车,还是步行,还是骑电动车?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5.建立模型。

师:如果已知速度和时间,怎么求路程?已知路程和速度,怎么求时间?已知路程和时间,怎么求速度?

师小结: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板书)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教师通过让学生同时阅读两道题,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即都是已知汽车和自行车的速度,要求在一定时间里行的距离,从而引出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三种量。接着,让学生通过举例进一步加深理解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行程问题中的数学模型。

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课件展示教科书P53“做一做”第2题。

先说出每道题中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再说说应该用什么数量关系式进行解答。

【学情预设】学生能说出题目中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但归纳数量关系式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设计意图】从让学生读题找到已知信息和要求问题,再到归纳所运用的数量关系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件展示教科书P54“练习九”第7题。

先让学生判断正误,再说一说如果是错的,错在哪里,怎么改正。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进一步理解两组常见数量关系中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3.课件展示教科书P55“练习九”第9题。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计算原路返回的速度必须知道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这一题是针对“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间的数量关系的练习,包含数量关系的顺向应用和逆向思考。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师生共同小结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教学提示】

提出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问题比购物的问题难一些,我们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每天的上学出行的方式这方面来进行引导。

◎教学笔记?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自主探索来明确速度、时间

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中,要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以及它

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全程参与,这样就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

奠定了基础。具体探究时,先出示例题,要求学生先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

题,再想一想算式中每一个数量表示什么,从而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数

量关系,整个关系式都由学生自主得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P35第1、2、4、5题。

1.仔细想,认真填。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它的速度可以写成( ),读作

( )。

(2)状状步行的速度是70米/分,表示:( )。

(3)一种超声速飞机2秒可以飞行700米,它的速度是( )。

2.不解答,说出下面各题中已知与要求的是什么,并写出关系式。

(1)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10千米的速度从A城开往B城,行驶了12小时到达B城。

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已知( )和( ),要求( )。

关系式:( )○( )= ( )

(2)一只天鹅3小时飞行了150千米,它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已知( )和( ),要求( )。

关系式:( )○( )= ( )

4.(2019·安徽桐城)爸爸开车带丽丽去外婆家拜年,去的时候平均每小时行驶60

千米,用了3小时到外婆家。回来的时候爸爸因酒后不能驾车,改由王师傅驾车按原路

返回,用了4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5.明光小区东门与西门相距1千米,元元和才才分别从小区的东门、西门同时相对

而行,元元步行的速度是48米/分,才才骑车的速度是200米/分。3分钟后两人能相遇

吗?写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1)80千米/时80千米每时(2)状状每分钟步行70米(3)350米/秒

2.(1)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时间=路程

(2)路程时间速度路程÷时间=速度

4.60×3=180(千米) 180÷4=45(千米)

5.48×3=144(米) 200×3=600(米)

600+144=744(米) 1千米=1000米

744<1000,3分钟后两人不能相遇。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3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四(上)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2006年9月4日 在这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此,我将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有68人,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

最新高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8月15日 上课时间:8月24日 §3.1.1倾斜角与斜率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概,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及转化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习中体会到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点,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代数与几何结合的数学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教学难点:斜率概念的学习,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三:课时计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计算公式及其简单的应用。 (一)课题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1:一点能够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2:了加多一个点外,在已知一个点的基础上能不能加上另外一个条件使到它能确定一条直线? 【老师板书】画坐标平面以及一条直线,点出直线上一点,过此点画多条直线。 问题3:这些直线有什么共同点(过同一点,倾斜程度不一样) 如何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1、 直线倾斜角的定义: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我们取x 轴作为基准,x 轴正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 做直线l 的倾斜角。 例题:最后在黑板上用尺子依照定义说法比画出倾斜角将直线倾斜角的可能情况显示出来(共四种情况:平行于x 轴,经过一、三象限,垂直于x 轴,经过二、四象限) 注意:(1)直线的向上方向;(2)x 轴的正方向;(3)倾斜角范围是)180,0[??。 练习:下列三个图中所指的角是不是直线的倾斜角? 命制:王露 校对:高一数学组 审核:刘金琼 第三章 第1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第1课时)

最新整理初一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x

最新整理初一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间 20xx-11-28 地点 七年级办公室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中心发言人 XXX 备课内容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应出席人员 XXX,XXX,XXX,XXX 缺席人员 无 集 体 发 言 记

录 XXX: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这里面涉及到数学建模思想,它是在对问题深入地思考、分析、抽象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本章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还有数形结合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尤其是对行程问题的分析解决中。 集 体 发 言 记 录 XXX:注重几种基本题型的应用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个人所得税问题,数字问题,等积变形问题。这是一些经典题型。同时注意一些图表型应用题,阅读理解型等新颖的应用题。 XXX:教材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都是先通过一道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然后探讨方程的解法,我的建议是,对于引例的讲解,可以先用算术法,大部分学生习惯这种解法,再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在列出方程后,引导学生探讨

完方程的每一步骤后,熟练了应用这一步骤解方程后,在开始下一步骤的学习。 XXX: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知识,学生通过特殊问题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既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对法则记得牢、领会得深刻。 记录人:XXX

数学集体备课教案正式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主备人:刘小艳 其他备课人:范可刘欢曾金霞尹娟娟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CAI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认识人民币主备人:刘小艳

其他备课人:范可刘欢曾金霞尹娟娟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二)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重、难点: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认识人民币主备人:刘小艳

其他备课人:范可刘欢曾金霞尹娟娟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角=10分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点: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哪些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哪些 第十一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关键: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 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 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 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 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 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 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发明算盘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 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 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最大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 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3

二、展示七巧板,探索学习。 1.拿出自己做的七巧板,拼成原来的正方形,请大家照书上标上序号。 2.说出七巧板中都有哪些图形?有什么规律?(比一比,想一想) 3.全班交流。 4.小结:人们把七巧板简称为:三大、一中、两小、一方、一斜。 5.分组探究每个小图形与原正方形的关系,出示68页“想一想”的(1)~(3)题。6.全班汇报。 (1)观察7个板块,发现共同点。 (2)同桌合作:找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 7.拼一拼,估一估,算一算。 (1)小组合作拼出长方形、正方形。 a估一估,周长、面积各是多少? b.量一量、算一算,周长、面积各是多少? (2)全班展示拼成的图形,交流各组讨论的结果。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若有兴趣,课后还可以拼成更多的图形。西面哪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1.增加趣味,探索知识。 2.在教师的引导下说、想、拼、思考。 3.欣赏之后,动手拼一拼。 1.学生动手拼七巧板,边拼边思考。 2.学生可能回答:有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 3.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6、汇报。 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个小三角形一样大。 同桌:合作:找出1、2板块各占图的1/4。4、6块是1/16,3、5、7、块是1/8。(直观看图找答案比较困难。可通过折纸或画延长线的办法得出) 6.小组合作拼出图形,并估算周长和面积。 7.测量你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计算精确的面积。 学生展示。 在欣赏中感悟图形美,激发热爱图形的情感。 课题求平均数(一)课时六 1 (38)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 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平均数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七年级数学下集体备课1

市一中七年级数学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名: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课时:第4 课时主备人:周勇 时间:2018 年3 月15 日 小组成员:马红喻祝 胡国良周勇 汪炜王小军

初稿 课题: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学习目标】 1. 理解三线八角中没有公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知道什么是同位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 2. 通过比较、观察、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能正确识别图形 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学习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学习难点】较复杂图形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导学】 1. 指出右图中所有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 图中的/ 1与/ 5,Z 3与/ 5,7 3与/ 6是邻补角或对顶角吗 若都不是,请自学课本P5内容后回答它们各是什么关系的角 【研学】 1?如图(1),将木条a , b与木条c钉在一起,若把它们看成三条直线则该图 可说成“直线—和直线—与直线—相交”也可以说成“两条直线—,—被第三条 直线—所截” ?构成了小于平角的角共有个,通常将这种图形称作为“三线 八角”。其 中直线 , 称为两被截线,直线称为截线。 2. 如图(3)是“直线,—被直线—所截”形成的图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与7 5这 对角在两被截线AB,CD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截线EF 的______ ,形如“—”字型?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同位角。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3与7 5这 对角在两被截线AB,CD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截线EF 的______ ,形如“—”字型?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内错角。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3与7 6这 对角在两被截线AB,CD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截线EF 的,形如“―”字型?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 3. 找出图(3)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4. 讨论与交流: (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与“邻补角、对顶角”在识别方法上有什么区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本课题包含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在客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第三部分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理解乳化现象也有一定难度,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探究实验,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乳化现象有较直观的了解。 第1课时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教具准备】 NaCl溶液、CnS0 4溶液、CuC1 2 溶液、KMnO 4 溶液、FeCl 3 溶液、NaCl固体、糖、 CuS0 4 晶体、水、玻璃棒、100mL烧杯(若干)、药匙、碘、汽油、高锰酸钾固体、酒精、试管(若干)等。 【导入新课】 展示已配制好的五种溶液:NaC1、CuS0 4、CnCl 2 、KMn0 4 、FeCl 3 。让学生观察,并 设疑:这些漂亮的液体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分析小结】 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第一课题──溶液的形成,学了本课题后同学们的猜想与假设自然有了答案。 【活动与探究1】 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请同学依据实验填写下表)。 药品:NaCl、糖、CuS0 4 晶体、水 仪器:玻璃棒、100mL烧杯三个、药匙 【交流现象】 请一组同学解释实验过程及现象:食盐、糖、硫酸铜晶体都溶于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液体是蓝色的。 【得出结论】 三种物质都溶于水,得到混合物颜色有差异。 【提出问题】 为什么物质会消失在水中?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猜想?小组讨论一下看是否能形成共识。 【分析小结】 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一种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就是溶液。 【引导观察】 溶液的颜色是否均一?溶液中是否有固体析出?

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实施计划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实施计划 集体备课是学科教研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师备课能力和上课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能够营造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气氛,能够及时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本年级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现将集体备课计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具体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校内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每单元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 2、在个人初备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又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态度、习惯)

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3、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4、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活动结束后,教研员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检查。 5、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 ⑴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 学进度。 ⑵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⑶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⑷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⑸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⑹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八九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我换牙了》教学设计淄川经济开发区西山联校许丽萍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 教学目标: 1.经历并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 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统计表; 2.初步感受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感受统计和生活的联系,从而体会 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统计整理的方法,能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 析,并能对调查的事件作出合理的推断。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课间活动录像片段,课件,统计图、统计表、课本 第一课时新授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在家里和妈妈或者爸爸一起数一数自己换过几颗牙 (一)、导入: 观看游戏录相,调查换牙情况。 师生观看录相。

录相:学生在操场上做各种游戏,笑得开心,画面最后定在一个缺 牙孩子的笑脸上。(配音:下课了,孩子们都高兴来到了操场上,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转呼啦圈,还有的在……真有意思!) 师:他们玩得真高兴!刚才看录相时,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笑, 你在笑什么 生:他的牙掉了,留下了一个空空的洞。 师:其实,这没什么好笑的,因为每个小朋友都要掉牙,小朋友 们,你们知道吗小朋友的牙齿叫做乳牙,一共有20颗,小朋友到6岁的时候,乳牙就要开始掉落,然后又会重新长出新的牙齿,这个 阶段叫做换牙。小朋友们,你们换牙了吗开始换牙的孩子举起手 来! 生纷纷举手示意自己换过牙。 师:我知道我们的小朋友很多都已经开始换牙了,课前我也让同学 们和家长一起数了自己换牙的数目,那么,你换了几颗牙 生:3颗、2颗、4颗…… 师:同学们有的换2颗牙,有的换3颗牙,还有的换的更多,如果我想了解咱们全班同学换2颗牙的有多少人,换3颗4颗的分别有多少人,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先动脑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可以举手”、“让所有掉两颗牙的站在一起”、“把自己换 了几颗牙写在纸上”……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程全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计划大数的认识 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 课题内容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主题图出现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亿以内数的读法例1 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例2 读含两级的数。 亿以内数的写法例3 写含两级的数。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写出相应的数。渗透环保教育。 例4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例5 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例6 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数的产生介绍古时人们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例1 读含三级的数。 例2 写含三级的数。 例3 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计算工具的认识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最新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方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数学组集体备课方案 集体备课是学校教研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教师备课能力和上课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能够营造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气氛,能够及时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达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发挥教师集体智慧,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专研课标,研究教法,提高备课质量,打造精品课堂。 二、集体备课的意义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课程的综合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相同年级、相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位教师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学科教学,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学校整体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功能。 三、集体备课的目的 1、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集体备课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的备课形式而言的,集体备课的核心是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创造能力,激发教师个体创新意识和共同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它是新课改下的教师钻研教材、课标,探求教法的最佳教研方式,是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 2、激活校本教研途径。集体备课要充分体现观念转化为行动的教师反思、共同成长的同伴互助、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引领的教研过程。 3、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教学和学习目标明确,教学技能和学习方法博采众长,创新发展,最终目标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实施步骤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集体备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个别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弱。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学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

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时间2011.10.19 学科数学年级初二 中心发言人暨小满(吴良平叶志锋邱贞清李福亮) 缺席人员无 研讨内容:本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开始,是为以后学习三角形打基础,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经常用到。围绕三角形的概念开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开展探究,以提高学生操作、探究、归纳、表达的能力。 研讨效果: 我在教学的中重视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小组合作交流来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索归纳有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参与教师议课: 暨小满:老师提出:首先,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都是学生们熟知的或身边的事实,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 王华良: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同于过去学习函数知识初步时的单纯依赖模仿和刻板记忆,而是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感悟两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形成函数的思想,学生是乐于参加这种学习活动的。 暨小满:其次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过去那种课堂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充当数学学习的主人.叶志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生活中的“温度的变化”,向学生提供充分形成函数思想的活动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他们的作法。 李福亮: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要力求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由浅人深,逐层递进,从基本到简单开放,以问题串的形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这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基础,所以讲时应该放慢速度。 暨小满老师提出:从教材上看,这节课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比较多,所以这处理这些环节时,应该注意掌握时间和学生动手操作时的目的,有时学生会不知道要得到什么。所以在让学生做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所做的目的。 叶志锋:要充分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都能得到发展。总体说来,这节课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课堂的应有特色,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暨小满老师提出:以前我们在上课时,发现学生对于动手操作这一块,有不少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归纳所得到的结论,还有一块就是学生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时,不知如何书写大于一个数而小于另一数的形式。 冷希林: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图形的思想,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展现了一种课堂教学的新型师生关系。 暨小满老师提出:在安排练习时要多让学生做些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也可以多加一问,如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是奇数或者是偶数时三角形的周长。 预期目标: 突出重点:通过学生动手归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突破教学的难点:通过动手做题,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并能灵活应用。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谢文涛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现已注册的学生有45人,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及老教师的反映来看,本班学生优生不优,学困生太多。计算马虎,,分析能力差,字迹潦草,学习习惯不好,作业完成较慢。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具体分析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个单元。以上三块内容是小学阶段整数教学的总结完善阶段,因此,以上内容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2、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包括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以上两块内容是小学阶段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开始。(第一学段学习的相关几何知识基本是属于直观认识阶段)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本册教材的又一教学重点。 3、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领域的知识包括统计;数学广角两个单元。统计主要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纵式和横式)学会看懂复式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数学广角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用数学领域的内容主要放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两个单元之中,结合计算教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简单乘除应用题;积的和差、和差

求积、求商应用题;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万级数的读、写法。 教学关键: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初中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24.2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4.2.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学习目标:理解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1分钟) 课题:24.2.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学习指导(2分钟) 1、阅读课本P90---92内容。 2、归纳出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3、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如何判断? 三、学生自学(17分钟) 1、认真阅读课本P90---92内容,找出点与圆的几种位置关系及判断方法。 2、说明什么是外接圆、外心? 四、自学检测(15分钟) 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AB=6 ,腰长为5 ,且AB是e O 的直径,请说明V ABC的顶点C与e O的位置关系。 2、完成课本P93练习题。 五、更正、交流(6分钟) 师生共同评析练习题,相互指正,互相帮助。 六、课堂作业 画出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4分钟) 七、课堂小结 学生自我总结

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学习目标: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2分钟) 课题: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 学习目标: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对应直线的名称. 二、学习指导.(3分钟) 1、阅读教材P93---94内容,找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找出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名称(直线). 3、如何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三、学生自学(10分钟) 1、认真阅读课本P93---94内容,教师巡视、监督. 2、归纳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找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4、分析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直线名称. 四、自学检测(10分钟) 练习、课本P94练习第1、2题. 五、更正、交流.(5分钟) 师生共同评析,学生相互交流,相互纠正. 六、课堂作业(15分钟) 课本P101习题24.2第2题.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笔记 9总复习 总复习内容主要涉及本册教科书中四个主要内容,分别是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的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数学广角。通过总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的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正因为总复习的目的就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所以教学中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二是沟通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四大版块的内容学生基本已经掌握,欠缺的是厘清知识脉络、查漏补缺的能力以及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所以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复习巩固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形成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提高运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掌握复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抓住重难点知识,查漏补缺是复习课的一项主要内容,辨析含糊不清的认知,巩固强化薄弱环节则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例如,复习“大数的认识”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大数的读写法,一方面抓住其重点内容“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易受知识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思维障碍点。 2.复习课要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完善知识结构,建构知识网络。例如,复习“图形与几何”时,结合本册教科书知识较为零散、概念多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系统整理,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概念,内化理解。 3.复习时,既要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更要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例如,复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时,可以把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与乘、除法口算结合起来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口算,使口算更准确、迅速。如学生前面学习60÷20时,对于为什么可以利用6÷2进行口算的原理不是很清楚,学习商不变性质之后,就可以说清其中的道理了。复习笔算乘、除法时还可进一步阐述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知道何时用乘法,何时用除法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版

秋学期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例3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初中: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 / 七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间 20xx-11-28 地点 七年级办公室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中心发言人 xxx 备课内容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应出席人员 xxx,xxx,xxx,xxx 缺席人员 无 集 体 发 言 记 录 xxx: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这里面涉及到数学建模思想,它是在对问题深入地思考、分析、抽象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本章中的列方程解应用

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还有数形结合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尤其是对行程问题的分析解决中。 集 体 发 言 记 录 xxx:注重几种基本题型的应用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个人所得税问题,数字问题,等积变形问题。这是一些经典题型。同时注意一些图表型应用题,阅读理解型等新颖的应用题。 xxx:教材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都是先通过一道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然后探讨方程的解法,我的建议是,对于引例的讲解,可以先用算术法,大部分学生习惯这种解法,再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在列出方程后,引导学生探讨完方程的每一步骤后,熟练了应用这一步骤解方程后,在开始下一步骤的学习。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 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第一课时《认识大数》(P2_P4)则是从“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计数法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为避免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尽量少出错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是: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 的进率是十”。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 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4、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快乐地获得知识,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 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五、课时安排 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的理解。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请读出下面各数。(指名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