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均增长速度等几个统计指标的简要总结

关于平均增长速度等几个统计指标的简要总结
关于平均增长速度等几个统计指标的简要总结

关于平均增长速度等几个统计指标的简要总结

在资料分析题中,经常会出现增长速度、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等指标的计算。而对于非统计专业的人来说,正确区分上述几个指标存在一定的难度。上述几个指标的计算区分如下:

1.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是以相除方法计算的动态比较指标,计算公式为:

发展速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当比例数较大时,则用倍数表示较为合适。例:某企业2007年产值为666亿元,2008年为888亿元,2008年该企业产值的发展速度就是

%100666

888?,这就是发展速度,也可用倍数表示。 2.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则是以相减和相除结合计算的动态比较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叫增长速度,也可叫增长率;若是负值,则叫降低速度,也可叫降低率。如上例某企业2008年产值比2007年的增长速度为:%100666

666888?-,也可用倍数表示。 由上可知:

3.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是反映所计算指标在计算期间内逐期变化发展的平均程度。计算方法一般采用几何平均法

n a a a a a a n n 1

1201-= 平均发展速度=n a a n 0 4.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率

直接copy 的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解释:

我国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习惯上经常使用的“水平法”,又称几何平均法,是以间隔期最后一年的水平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速度;另一种是“累计法”,又称代数平均法或方程法,是以间隔期内各年水平的总和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速度。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两种方法计算的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比较接近;但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大起大落时,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别较大。

除固定资产投资用“累计法”计算外,其余均用“水平法”计算。从某年到某年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均不包括基期年在内。如建国四十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以1949年为基期计算的,则写为1950-1992年平均增长速度,其余类推。

其实上述两种计算方法,也就是平均发展速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

5.累计增长率

在资料分析题中,还会遇到累计增长率这一概念,他的意思是指从基期到报告期一个总的增长比率。它与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6、增长幅度

我一直认为,这个指标即可以做比值,也可以做差。但是一般来

说,我们说到增长幅度,也即涨幅,一般都是用比率的。也就是用上述增长速度指标来表示增长幅度。

Ps:

在指标计算问题中,只要弄清楚相关指标的概念,真正计算并不复杂,所以在上述总结中,我没有列举例子。但是,若想准确的掌握,还是需要一些练习的。

年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每年的增长率之和/年数,年均增长率其实是为了计算方便,而人为设定的几年在一起计算的平均增长率。这里就排除了个别年的特别情况,在较详细的财务计算中应该是不用平均增长率的。 n 年数据的增长率=【(本期/前n 年)^{1/(n-1)}-1】×100% 本期/前N 年 应该是本年年末/前N 年年末,其中,前N 年年末是指不包括本年的倒数第N 年年末,比如,计算2005年底4年资产增长率,计算期间应该是2005、2004、2003、2002四年,但前4年年末应该是2001年年末。括号计算的是N 年的综合增长指数,并不是增长率。 ^{1/(n-1)} 是对括号内的N 年资产总增长指数开方,也就是指数平均化。因为括号内的值包含了N 年的累计增长,相当于复利计算,因此要开方平均化。应该注意的是,开方数应该是N ,而不是N-1,除非前N 年年末改为前N 年年初数。总之开方数必须同括号内综合增长指数所对应的期间数相符。而具体如何定义公式可以随使用者的理解。 [( )^1/(n-1)]-1 减去1是因为括号内计算的综合增长指数包含了基期的1,开方以后就是每年的平均增长指数,仍然大于1,而我们需要的是年均增长率,也就是只对增量部分实施考察,因此必须除去基期的1,因此要减去1. 实例 某市2001年第三产业产值为991.04亿元,2004年为1762.5亿元,问2001-2004年的年均增长率? 解1:(1762.5/991.04-1)/3=25.9% 这种解法很明显是错误的,每一年的增长率是在前一年的基础上计算的,也就是说这种解法中2004年的增长率误计算为是再2001年的基础上算的,不要把问题简单化 解2:(1762.5/991.04)^1/3-1=21.1% 解法2是正确的,符合定义的公式!!!年均增长率=报告期/基期^1/N-1,其中:1/N 为开N 次方,N 为报告期与基期间隔的年限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 1. 累计增长量 表示为,01y y -1312,,----n n y y y y y y 2. 逐期增长量 表示为,01y y -11312,,y y y y y y n --- 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00% 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 1.环比发展速度 表示为11201/,,/,/-n n y y y y y y 2.定基发展速度 表示为0 y y n

平均指标练习题

第五章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平均指标反映( )。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 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C. 总体分布的大概趋势 D. 总体分布的一般趋势2.平均指标是说明( )。 A. 各类总体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B. 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C. 同质总体内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D. 大量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3.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A.中位数 B. 众数 C. 调和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4.算术平均数的基本计算公式( )。 A.总体部分总量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B.总体标志总量与另一总体总量之比 C. 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D. 总体标志总量与权数系数总量之比

5.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 A. 权数的标志值 B. 权数的绝对值 C. 权数的相对值 D. 权数的平均值 6.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与各组次数的多少无关 B. 主要受各组次数大小的影响,而与各组标志值的多少无关 C. 既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又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D. 既与各组标志值的大小无关,也与各组次数的多少无关 7.在变量数列中,若标志值较小的组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 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 B. 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 C. 接近于平均水平的标志值 D. 不受权数的影响 8.假如各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那么算术平均数会:( )。 A. 增加到5倍 B. 增加5个单位 C. 不变 D. 不能预期平均数的变化

财务分析报告中的重要分析指标

财务分析报告中的重要分析指标 财务分析报告中的重要分析指标是哪一方面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财务分析报告中的主要分析指标的文章,欢迎各位需要的朋友参考阅读!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内涵及特点 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财务主管以实际的财务资料为依据,系统地研究分析企业财务运作的应用文书。随着商品流转的不断进行,企业的资金不断循环周转,构成了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费和分配等方面的运动,这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企业财务活动的结果,反映在资金来源、资金占用、流通费用、税金、利润等财务指标上,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就是对这些指标在一定时期内的完成情况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综合性地计算和分析,并用书面文字加以阐述。 财务分析报告的作用主要有:通过检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和对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实绩的分析,总结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经验及教训,并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提出对资金运用、费用开支、利润完成状况的总评价,作为检查、考核企业财务管理优劣的重要依据。它是帮助领导决策、指导企业业务的重要手段。 财务分析报告可分为综合分析、专题分析、简易分析、典型分析、

财务预测五种。 综合财务分析报告分为年度和上半年度两种,它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活动状况及其成果,并对资金、费用、利润等数据,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 简易财务分析报告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通常是季度或月度,对企业财务活动及经营成果作简要的分析,以发现经营活动和财务资金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专题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发现某一财务状况对业务经营的开展有很大影响而作出的专门分析。如商品库存结构分析;资金分析;财经纪律状况分析等。 典型财务分析报告是分析与财务活动有关的、重大突出的、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例所写的报告,多数是上级单位或同级财税,金融,工商管理部门编写,常用第三人称。 财务预测报告也称财务可行性预测,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或对某一经营业务的财务成果进行预测时所写的报告,供领导作决策之用。

第5章 平均指标及答案

第五章平均指标 一、本章重点 1.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共性或一般水平,和标志变异指标一起分别从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两个方面来描述总体分布的特征。平均指标有动态上的平均指标和静态上的平均指标之分。静态上的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算术平均数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有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之分。权数的大小,并不是以权数本身值的大小而言的,而是指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即权重系数。每一个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零,每一个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最小,是算术平均数两个最重要的性质。 3.调和平均数也叫倒数平均数,是根据标志值的倒数计算的,它是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是在缺乏算术平均数基本公式分母部分的资料时所采用的。 4.几何平均数是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最适用的一种方法。是n个标志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有简单调和平均数与加权调和平均数之分。 5.中位数和众数是根据标志值的位置计算的,所以也叫位置平均数。把标志值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处于中间位置上的数就是中位数,在一个变量数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哪个数就是众数。要掌握组距数列确定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存在一定的关系,无论左偏还是右偏,中位数总是居于两者中间。在偏斜适度的情况下,中位数与算术平均数之差约等于众数与算术平均数之差的1/3。 6.只有在同质总体内才能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指标;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是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的三个基本原则。 二、难点释疑 1.算术平均数通常用来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调和平均数往往只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来使用,即在已知标志总量而未知总体单位总量的情况下计算调和平均数;而几何平均数较适用于计算平均比例和平均速度。 2.调和平均数虽然是根据标志值的倒数计算的,但其结果不等于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在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时,除了考虑数理方面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其现实的经济意义。 3.平均数的性质是简捷计算法的基础,也是计算标志变异指标的基础。掌握

最常用财务指标计算公式 分析和解释

常用财务指标计算公式、分析和解释 一、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流动比率等于200%时较为适当。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意义: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00%时较为适当。 分析提示: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意义: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总提示: (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已获利息倍数三项。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意义: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该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资产负债率在55%—65%,比较合理、稳健;达到80%及以上时,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提起足够的注意。

财务数据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基期为负数时的增长率计算 此公式应用广泛,基本应用于所有比例类数据的计算,如:工资总额、人均工资、利润人力等增长率的计算应用。这个计算有其不足,无法体现统计期间的波动,即假如:2008年100万,2009年250万,2010年100万,其计算增长率为零。 如果要体现波动,建议还是用逐年比率波动来表达。 一、利润增长率计算 应用于逐年利润增长率计算 1、当基期数据为正数时,公式:利润增长率=(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100%,应用于企业非亏损状态。 2、当基期数据为负数时,公式:亏损增长率=[1-(报告期水平/基期水 平)]*100%,应用于企业亏损状态或亏转盈状态。 举例1: 说明基期报告期增长率公式套用 年度2003 2004 利润1 1000 1200 20% =(1200/1000-1)*100% 利润2 1000 -500 -150% =(-500/1000-1)*100% 举例2: 说明基期报告期增长率公式套用 年度2003 2004 利润1 -1000 -500 50% =[1-(-500/-1000)]*100% 利润2 -1000 25 102.5% =[1-(25/-1000)]*100%

二、年均利润增长率的计算 应用于连续几年平均利润增长率计算,注意了,年均增长率不是单纯的各年增长率平均值也不是总增长率除年数,而是有公式计算的。 基本公式:利润增长率=[(报告期/基期)^(1/n)-1]×100% ,n=年数,这是个可以copy至excel使用。 公式解读:报告期/基期为期间总增长率,报告期与基期跨越年份数进行开方,如7年则开7次方,7年资产总增长指数开方(指数平均化),再-1计算其实际年均增长率。 1、当基期数据为正数时,n年数据的利润增长率=[(报告期/基期) ^(1/n)-1]×100% 2、当基期数据为负数时,n年数据的亏损增长率=[1-(报告期/基 数)]^(1/n)]×100% 说明基期报告期n 增长率公式套用 年度2003 2010 7 利润1 1000 2000 7 10% =[(2000/1000)^(1/7)-1]×100% 利润2 1000 -500 7 -191% =[(-500/1000)^(1/7)-1]×100% 举例2: 说明基期报告期n 增长率公式套用 年度2003 2010 7 利润1 -1000 -100 7 99% =[1-(-100/-1000)]^(1/7)]×100% 利润2 -1000 1000 7 110% =[1-(1000/-1000)]^(1/7)]×100% 另外要注意的是年数。有的说2003年到2010年应该是8年,其他我们说的

一、常用财务指标一般分类及计算

一、常用财务指标一般分类及计算 一、偿债能力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二.营运能力指标 (一)人力资源营运能力指标 劳动效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或净产值÷平均职工人数 (二)生产资料营运能力指标 1.流动资产周转情况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2)存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360÷主营业务成本 (3)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期(天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2.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3.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三.盈利能力指标 (一)企业盈利能力的一般指标 1.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2.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 3.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4.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百者权益×100% (二)社会贡献能力的指标 1.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2.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

四.发展能力指标 1.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100% 2.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3.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4.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100% 二、常用财务指标具体运用分析 1、变现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 (1)流动比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 流动负债合计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

财务指标计算公式(超全)

财务指标计算公司公式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 一、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二、盈利质量分析 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3.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三、偿债能力分析 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9.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10.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 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四、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净营运资本周转率净营运资本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与收入比=净营运资本÷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非流动资产周转率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五、发展能力分析 1.股东权益增长率=(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100%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平均指标

【课题】平均指标的基本理论 【教材版本】 娄庆松,曹少华.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娄庆松.统计基础知识教学参考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娄庆松,祝刚.统计基础知识习题集,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平均指标的含义;熟练掌握平均指标的形式和计算方法;掌握权数对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树立严谨规范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平均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权数(频数和频率)对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 2.教学难点:权数(频数和频率)对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综合法 【教学媒体】 《统计基础知识多媒体课件》和https://www.360docs.net/doc/902002229.html, 中教学资源。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复复习习】(5分钟)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含义、种类和计算方法? 【导导入入】(5分钟) 前边学习了三大指标中的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接下来学习平均指标。 前言: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总体变量分布特征统计描述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集中趋势的代表值是平均指标,离散趋势的代表值是标志变异指标,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从两个不同侧面共同描述变量分布的全貌。 集中趋势是指大量变量值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从而反映出该变量分布状况的综合数量特征。描述集中趋势的实质是找出变量的集中点或中心值,这些集中点上的数值称为集中趋势的代表值,即是平均指标,常用的反映集中趋势的平均指标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

财务指标计算公式(超全)

财务指标计算公司公式 一、盈利能力分析 1.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十销售收入)X 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十总资产)X 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十股东权益)X 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 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十营业收入)X 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宁成本费用总额)X 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二、盈利质量分析 1.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十平均资产总额)X 100%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 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十净利润)X 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3. 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宁主营业务收入净额)X 100%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三、偿债能力分析

1. 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十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十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十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十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十总资产)X 100%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 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十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十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8.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宁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宁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9.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十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10. 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十债务总额)X 100%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四、营运能力分析

如何用计算器或EXCEL计算年均增长率

如何用计算器或E X C E L 计算年均增长率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如何用计算器或Excel计算年均增长率 如何用计算器或Excel计算年均增长率

【程阳解答】如何用计算器或Excel计算多年平均增长率 【问】 程老师,我不是学数学的,冒昧问问,这%的平均增长率是怎么算出来的我算的怎么不对我算的是76%!谢谢指教! (534-24)/24==2125%(28年总增长率) 2125/28(年)=% 说明:问题来自程阳的新浪博客博文“”的评论,博文中提到,1980年全美彩票销售24亿元,2008年为53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答】 其实,这和你是不是学数学的没有关系,这只是初中的知识。 遗憾的是,很多理工科毕业的,多年不用,也会犯懵。 加上中国彩票从业者,众所周知的人员构成,我们就按“通俗易懂”来展开吧—— 一、基本推导(看不懂可以跳过) 假设第一年销售为A,第N年销售为B,平均年增长率为X,那么 B =A×(1+X)N-1 B/A = (1+X)N-1 ㏑(B/A)= (N-1)㏑(1+X) (1+X) = e(㏑(B/A))/(N-1) X = e(㏑(B/A))/(N-1)-1 = (B/A)1/(N-1)-1 二、计算器计算(会按计算器就行) 用计算器计算增长率,首先要知道计算㏑(Y)和e Y,假设Y=7如下图所示: ㏑(7)= ?

e7= X = e(㏑(B/A))/(N-1)-1 A=24 B=534 N=29 把三个数据代入公式,用计算器计算可以得到

财务分析的30个基本指标和计算公式

一、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二、盈利质量分析 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3.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三、偿债能力分析 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9.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习题含答案

第五章相对与平均指标 一、填空题 1.总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__绝对数___,其数值随着___总体范围__大小而增加或减少。 2.根据总量指标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可将总量指标分为___总体单位总量__和___总体标志总量__两种。 3.总量指标是计算__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___的基础。 4.某高校在校生人数是__时点___指标,其数值__不可___相加;毕业生人数是__时期___指标,其数值__可以___相加。 5.价值指标的特点是具有广泛的__综合性___和__概括性___。 6.属于同一总体对比的相对指标有__结构___、__比例___和___计划完成__;属于不同总体对比的相对指标有__比较___和__强度___。 7.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有两种,即:__无名数___和__复名数___,其中,除强度相对指标用__复名数___表示外,其余都用__无名数___表示。 8.检查长期计划执行情况时,如计划指标是按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下达的,应采用___水平__法计算;如计划指标是按整个计划期累计完成总数下达的,应采用_累计___法计算。 9.某校在校生中男女之比为1.5:1,这是___比例__相对指标。其中,男生所占比重为60%,这是___结构__相对指标。 10.同类指标数值在不同空间作静态对比形成__比较相对___指标;而同类指标数值在不同时间对比形成__动态相对___指标。 11.统计中的平均指标主要有__算术平均数___、__调和平均数___、__几何平均数___、__中位数___和___众数__五种。 12.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__特殊形式___,事实上简单算术平均数也有___权数__存在,只不过各变量值出现的__权数___均相等。 13.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__平方和___等于最小值。 14.权数对于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作为权数的__各组单位数__的比重大小。 15.在某市范围内以企业为单位研究企业平均规模时,各企业职工人数总和是__标志

如何用计算器或Excel计算年均增长率

如何用计算器或Excel计算年均增长率? 如何用计算器或Excel计算年均增长 率?

【程阳解答】如何用计算器或Excel计算多年平均增长率? 【问】 程老师,我不是学数学的,冒昧问问,这11.7%的平均增长率是怎么算出来的?我算的怎么不对?我算的是76%!谢谢指教! (534-24)/24=21.25=2125%(28年总增长率) 2125/28(年)=75.9% 说明:问题来自程阳的新浪博客博文“程阳:1980-2008年全美彩票销售”[查看]的评论,博文中提到,1980年全美彩票销售24亿元,2008年为53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1.7%。

【答】 其实,这和你是不是学数学的没有关系,这只是初中的知识。 遗憾的是,很多理工科毕业的,多年不用,也会犯懵。 加上中国彩票从业者,众所周知的人员构成,我们就按“通俗易懂”来展开吧——一、基本推导(看不懂可以跳过) 假设第一年销售为A,第N年销售为B,平均年增长率为X,那么 B=A×(1+X)N-1 B/A=(1+X)N-1 ㏑(B/A)=(N-1)㏑(1+X) (1+X)=e(㏑(B/A))/(N-1) X=e(㏑(B/A))/(N-1)-1 = (B/A)1/(N-1)-1 二、计算器计算(会按计算器就行) 用计算器计算增长率,首先要知道计算㏑(Y)和e Y,假设Y=7如下图所示: ㏑(7)=1.9459

e7=1096.6631 X=e(㏑(B/A))/(N-1)-1 A=24 B=534 N=29

把三个数据代入公式,用计算器计算可以得到 X=0.1171=11.7% 归纳为一句话,"两年值相除㏑,再除年数e,最后减1" 另一种角度,可以用计算器的 x y函数(x^y)直接计算 x=B/A=22.25 y=1/(N-1)=1/28=0.03571 X =x y-1=22.250.03571-1=0.1171 =11.7% 但是,前面的方法不用二次计算填数,不用MS暂存也可以一气呵成! 三、Excel计算(照着做就行) Excel中,有一个Power(Q,M)函数,也是计算x y的 例如,210=1024,代入Power(2,10)=1024

关于平均增长速度等几个统计指标的简要总结

关于平均增长速度等几个统计指标的简要总结 在资料分析题中,经常会出现 速度、平均发展速度等指标的计算。而对于非统计专业的人来说,正确区分上述几个指标存在一定的难度。上述几个指标的计算区分如 1.2.式为: 基期数值 基期数值报告期数值增长速度-= 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叫增长速度,也可叫增长率;若是负值,则叫降低速度,也可叫降低率。如上例某企业2008年产值比2007年

的增长速度为:%100666 666888?-,也可用倍数表示。 由上可知: 1-=发展速度增长速度 3.平均发展速度 4.,大起大落时,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别较大。 除固定资产投资用“累计法”计算外,其余均用“水平法”计算。从某年到某年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均不包括基期年在内。如建国四十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以1949年为基期计算的,则写为1950-1992年平均增长速度,其余类推。

其实上述两种计算方法,也就是平均发展速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 110 -=-=n a a n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5.累计增长率 在资料分析题中,还会遇到累计增长率这一概念,他的意思是指从基期到报告期一个总的增长比率。它与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 )(累计增长率 平均增长率+=+11n 6、增长幅度 我一直认为,这个指标即可以做比值,也可以做差。但是一般来说,我们说到增长幅度,也即涨幅,一般都是用比率的。也就是用上述增长速度指标来表示增长幅度。 Ps: 在指标计算问题中,只要弄清楚相关指标的概念,真正计算并不复杂,所以在上述总结中,我没有列举例子。但是,若想准确的掌握,还是需要一些练习的。

2015年《统计学》第五章 平均指标习题及满分答案

2015年《统计学》第五章平均指标习题及满分答案 (一)填空题 1.平均数可以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2.社会经济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指标有(算术平均指标 )、(调和平均指标)、(几何平均指标)、(中位数 )和(众数)。 3.算术平均数不仅受(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且也受(权数 )多少的影响。 4.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等于(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和为(最小)。 5.调和平均数是平均数的一种,它是(标志值倒数 )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又称(倒数)平均数。 6.几何平均数是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最适用的一种方法,凡是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 )的现象,都可以使用几何平均数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 7.众数决定于(分配次数)最多的变量值,因此不受(极端值 )的影响,中位数只受极端值的(位置)影响,不受其(大小 )的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 1.平均数反映了(A)。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总体中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 C、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D、总体变动的趋势 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D)。 A、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 B、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 C、受各组权数系数的影响最大 D、受各组标志值和各组次数的共同影响 3.在变量数列中,如果变量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则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B)。 A、接近于变量值大的一方 B、接近于变量值小的一方 C、不受权数的影响 D、无法判断 4.权数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D)。 A、权数的经济意义 B、权数本身数值的大小 C、标志值的大小 D、权数对应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 5.各总体单位的标志值都不相同时(A)。 A、众数不存在 B、众数就是最小的变量值 C、众数是最大的变量值 D、众数是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 6.凡是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现象,要计算其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都可以采用( C )。 A、算术平均法 B、调和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中位数法

财务分析指标计算公式及运用

财务分析指标 一、偿债能力状况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负债 3、现金比率,计算公式:(现金+现金等价物)/ 流动负债 4、现金流量比率,计算公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流动负债 5、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例,计算公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2、股东权益比例,计算公式:股东权益总额/ 资产总额 3、权益乘数,计算公式:资产总额/ 股东权益总额 4、负债股权比例,计算公式: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总额 5、有形净值债务率,计算公式: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额) 6、偿债保障比率,计算公式:负债总额/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7、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 8、现金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 现金利息支出 二、营运能力分析 1、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销售成本/ 平均存货 2、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赊销收入净额/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3、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销售收入/ 平均流动资产余额 4、固定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销售收入/ 平均固定资产净额 5、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销售收入/ 平均资产总额 三、盈利能力分析 1、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净利润/ 平均资产总额 2、净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 3、股东权益报酬率,计算公式:净利润/ 平均股东权益总额 4、毛利率,计算公式:销售毛利/ 销售收入净额 5、销售净利率,计算公式:净利润/ 销售收入净额 6、成本费用净利率,计算公式:净利率/ 成本费用总额 7、每股利润,计算公式:(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流通在外股数 8、每股现金流量,计算公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 流通在外股数 9、每股股利,计算公式:(现金股利总额-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股数 10、股利发放率,计算公式:每股股利/ 每股利润 11、每股净资产,计算公式:股东权益总额/ 流通在外股数 12、市盈率,计算公式:每股市价/ 每股利润 13、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平均反应速率的公式

平均反应速率的公式 平均增长速度是反映某种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期递增的平均速度,平均增长速度也 是有一定的计算方法的。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平均增长速度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平均增长速度的定义 反映社会及自然事物在较长时期内各期(年)平均增长程度的相对数。以倍数或百分数表示。它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1(或100%)。 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 我国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习惯上经常使用的“水平法”,又称几何平 均法,是以间隔期最后一年的水平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速度;另一种是“累计法”,又称代数平均法或方程法,是以间隔期内各年水平的总和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速度。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两种方法计算的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比较接近;但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大起大落时,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别较大。 除固定资产投资用“累计法”计算外,其余均用“水平法”计算。从某年到某年平均增 长速度的年份,均不包括基期年在内。如建国四十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以1949年为基期计算的,则写为1950-1992年平均增长速度,其余类推。 数量关系 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都是用来表示某一时期内某一种经济指标发展变化状况的动态相对数。它们都把对比的两个时期的发展水平抽象成为一个比例数,来表示某一事物在这段对比时期内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分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 平之比,也就是把基期发展水平定为1(或100%),报告期发展水平相当于基期水平的相对数值。计算公式为: 发展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100% 上式当比例数值较大时,则用 倍数表示较为合适。如某地增加值1995年为366亿元,1994年为328亿元,1995年与1994年之比,366÷328=1.12,这表明1995年(报告期)发展速度为(或相当于)1994年(基期)的112%(或1.12倍)。 而增长速度则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增长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发展 水平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增长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100%

财务分析的指标和计算公式大全

财务分析的指标和计算公式大全 财务分析,首先要利用报表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出个比率,然后再和参照比率作比较……所以首先还是要先懂得公式吧。今天给大家整理了30个财务分析公式, 1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2盈利质量分析

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3.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3偿债能力分析 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技巧(一)

财务指标财务指标的的计算计算与与分析技巧分析技巧((一) 一个优秀的财会人员不仅要会算账、报账、编制财务报表,而且还要会进行财务分析,为企业领导或老板们日常生产经营或扩大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我曾接触过许许多多财会人员,包括财务主管、财务经理和所谓的财务总监,他们往往前半部分财会工作做得很出色,但后半部分也即财务分析方面却做得很少,或做得不够透彻,或根本不会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财务分析有一定难度,同时财会人员自身对自己职业缺乏规划和提升的欲望,从而产生惰性、很少接触或不接触财务分析这类课题。诚然,当今中国还没有出现一个获得过若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和会计学家,我们现在所做的财务分析方法、手段和数学模型基本上都来自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理论体系,但我们虚心学习人家有用的好东西,洋为中用,这有什么不好的呢?! 下面我就财务指标财务指标财务指标的的计算计算与与分析技巧分析技巧以及如何利用以及如何利用EXCEL 电子电子表快捷表快捷表快捷、、准确准确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自动计算的方法的方法的方法,,逐步介绍给有这方面兴趣与爱好的同行和经营者们。 财务指标是为财务分析服务的,常见的财务指标有很多,通常分析企业某种能力选择相应的指标。按惯例,企业财务分析按五大方面进行,其选择的主要财务指标如下表所示:

主要财务指标 MAJOR FINANCIAL TARGET 序号 项目 ITEMS计算式 CALCULLATED MODE NO. Ⅰ.偿债能力分析 Debt paying ability analysis 1流动比率 Liquidity ratio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 Quick ratio(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利息保障倍数 Interest cover息税前利润/ 利息费用Ⅱ.经营效率分析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alysis 1应收帐款周转率 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营业收入/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2流动资产周转率 Turnover of current assets营业成本/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3总资产周转率 Total Assets Turnover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Ⅲ.盈利能力分析 Profitability analysis 1经营净利率 Net operating profit rate净利润/营业收入 2资产净利率 Net asset profit rate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3净资产收益率 Rate of return on net assets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余额Ⅳ.成长能力分析 Growth analysis 1主营收入增长率 The main revenue growth rate(本期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2利润增长率 The growth rate of profit(本期营业利润-上年营业利润)/上年营业利润3股东权益增长率 Shareholders equity growth ratio(本期股东权益-上年股东权益)/上年股东权益Ⅴ.财务结构分析 Financial structure analysis 1资产负债率 Ratio of liabilities to assets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流动负债率 Current debt ratio流动负债/资产总额 3长期负债资产比率 Long term debt to asset ratio长期负债/总资产 4负债经营率 Liability operation rate长期负债/股东权益 5流动资产率 Liquidity asset ratio流动资产/资产总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