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与行为

论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与行为
论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与行为

论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与行为

“从众”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个体想象中的群体的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造成压力,使其选择与想象的多数人的倾向相一致的行为。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从众心理的产生往往与人们的情境特征、社会角色、性别差异、文化背景、个性特征及历史性有关。在不同的因素影响下人们所表现的从众程度也是有所差异的。从众心里的产生分为三个阶段,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人普遍存在从众随大流的心理,缺乏主见。我想这是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同时教育中谦虚这类传统思想使中国人养成了凡是不强出头,随大流的行为标准。但从众心理不仅仅是中国人有,外国人同样也存在。记得1979年法国导演甫纽推出的一部轰动一时的剧情片“火鸟”。主角伊弗.蒙棠饰演一个无所畏惧的检察官,为侦察一起政治谋杀案追踪到政府最高层。最后,该检察官却在对涉案政要提出起诉的前夕遭人谋刺。该片的高潮之一,在于故事情节中安排了检察官走访心理学家研究犯罪心理的一幕,即心理学调查研究证明,只要有“权威”作后盾,则多数人会不顾道德良心地向无辜者施加毒手。

该片穿插的这一幕,实际上是六十年代初美国耶鲁大学心理系米尔葛兰教授进行的一场实验(该实验后人称为“米尔葛兰实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权威”对个人的影响,或说在“权威”的庇护之下,寻常人的行为可能“越轨”到何等极限。实验的安排大体如下:在身着白制服的“权威”的指导下,一些自愿报名、但却毫不知情的实验参与者,允许采用逐步加强的电流去处罚另一些回答错误问题的参与者。这些接受电流惩罚的参与者,实际上是经米尔葛兰教授预先安排、却假装不知情、又不肯用心合作的参与者。进行实验前,米尔葛兰教授原估计执行惩罚方的参与者之中,至多会有0.5%的比率,将会使用足以使人致命的450伏特电流去处罚另一批实验者(实际上电流并没开通,但受处罚方假装受到极大痛苦)。然而却意外地发现,竟有三分之二的“寻常人”在“权威”的庇护下,会对无冤无仇的“对手”狠下毒手。

有趣的是,二十年后,瑞士一位女心理学家斯多里刻意安排了数十位人士观看“米尔葛兰实验”的记录片,并要求其发表观后感。同样出乎意料的是,多数人对“加害者”表示“可以理解”。

前后两个令人震惊的实验说明,当前人们仍旧处于一个权威教育下的盲从世界,所谓的“民间勇气”只有在对“权威”的迷信破灭之后才会真正产生。

相较于西方社会人们从小受到的个人主义、个性自由发挥的教育,我们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可能要更玩劣、更根深蒂固一些。象什么“随大流”、“法不责众”、“出头的椽子先烂”、看客心理等,都是从众的典型表现。因为我们的国民打小起便受到教育要做听家长话的好孩子,长大成人后在单位也要做听领导话的好员工,入了党提了干后要做听党的话的好同志,总之我们的教育就是“听话”和“学乖”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得受教育者成为羔羊似的乖顺听话的“好公民”,所以从众心理在每个中国人心里都烙下了很深印记。因此,中国人从众心理更严重,根子应该还在教育上。

说道这让我想起关于清朝辫子的事。当年满旗强制先人让汉族人留辫子时,汉人肯定不习惯,心理上抵触得很。但就经过三百来年“驯化”,留辫子反倒成了汉人的自觉自愿行为,不留的反倒显得另类,要受到周围众人的指责和攻击了。可见“从众”是可以经教育上的“驯化”来培养成为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似的自觉自愿的心态。从众的养就,有赖于不断潜移默化的教育上的驯养,使得受教育者自觉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出随大流的乖顺的从众心理。

这个似乎有些历史,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体现,就拿我最怕的过马路这件事来说。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人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了,路面上没有车辆行驶。中国人习惯性地穿越马路,走到一半突然发现前后没人,回头望去,外国人全部秩序井然地站在原地等候,其中一人诧异地看着他:“你有毛病啊?!”中国人脸刷地红了,羞愧地退回到人群中。几个月后,中国人回祖国探亲。一次在一个十字路口,照例的红灯亮了,路面上没有车辆行驶。中国人习惯性地站在原地等候,却见周围的人全部若无其事地横穿马路,其中一人诧异地看着他:“你有毛病啊?!”那个中国人愕然了。

从众效应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在认知上或行动上以多数人或权威人物的行为为准则,进而在行为上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其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

若要望子成龙,先要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不一定非得多么富裕,至少家庭和睦。假如夫妻经常吵架,父亲是个酒鬼、赌鬼之类的,让孩子如何能学好?若嫌社会好人太少,就要给好人一个做好人的机会;若嫌社会交通混乱,就要把妨碍交通的领头羊去掉。若好人就有好报,就会有更多好人,褒奖分明,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大环境,“群羊”便跟着“领头羊”走向绿草地。

从众的影响影响有好有坏,它既可以利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同样也可以使群体丧失活力和助长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从众,同样也不要从众的认为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就最强。从众是情境特征、社会角色、性别差异、文化背景、个性特征及历史性等因素综合影响产生的,不能仅仅按国籍来区分,同时作为生长在中国的中国人来说,我们真正接触的也只是中国人,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没有真正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我认为认为中国人从众心理强,其本身就是一种从众心态。

从众心理

从众—社会心理现象之一 有朋友也说到这样一个现象,尽管自己对所持股票充满信心,但当看到很多的报道或身边的人抛售时,犹豫之后,还是将手中的股票抛掉了,但之后就对自己的此行为后悔不已。其实,这种现象就是近来很多分析师提到了一个心理名词—从众。 什么是从众,从众有哪些经典研究,什么因素可以预测从众,个体为什么从众,谁会从众,我们是如何抵制从众的社会压力的。社会心理学家作了系统的研究。 一,从众的概念和内涵从众(COMFORMITY)是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从众可以表现为顺从和接纳. 靠外在力量而表现出的从众行为叫顺从,主要是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如果顺从行为是由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就叫服从(OBEDIENCE).真诚的,内在的从众行为叫接纳(ACCEPTANCE). 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是,顺从只是使自己符合某种期望或要求,但并不真正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很多时候,为了心理平衡,顺从之后紧跟着接纳,因为人通常会赞成自己持续在做的事情.例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开始不愿意接受的工作安排,但随着过一段时间,我们会为自己找到各种可接纳的理由,并可能让自己做得更好.因此,我们应该知道这样一个道理:权威可以强使公众服从,但私底下的接纳却是另一件事情. 二,关于从众的经典研究 (一),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揭示了从众的

主要原因是暗示的作用.实验给我们的启迪是:我们对现实的看法未必就是我们自己的观点.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暗示处处存在.例如我们可能发现这样有趣的现象,一个人咳嗽,笑或打呵欠,他周围的人也好象被感染了;有如此行为;通常我们处在愉快的人中间会使我们有愉快感;同一工作群体中的人们的心境通常非常相似.这都是暗示结果,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心境联结”. 还有另外一些有趣的现象,如经常与一个晃脚的人在一起,你也变得更会晃脚,你可能只是认为这是一种自动行为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从众,社灰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变色龙效应”. 当然暗示在现实中并不总是有趣的.例如,在听了劫机,自杀的新闻后,这类的事故也会迅速增加.在1962年8月,梦露自杀后,美国8月份的自杀事件比往年同期多了200多起,所增加的自杀事件只是发生在自杀被报道的区域.报道得越厉害,以后的灾祸增加得就越多.如美国” 9.11”事件后,因为过多关注和报道的缘故,同期在世界范围内的自杀式劫机事件超过了有史以来的劫机事件. 在所有的人群中,心理学家发现,青少年是易感人群.所以模仿自杀行为更多是发生在青少年群体中. (二)阿施的群体压力研究 压力是从众的主要原因. (三)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他的实验虽然违背了道德伦理问题,但却发现了一种极端的从众现象-服从.并揭示了引起服从的原因.

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趣味心理学实验 1、从众实验 (2) 2、服从实验 (3) 3、竞争实验 (5) 4、罗森塔尔效应实验 (6) 5、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论实验 (7) 6、人际关系的相似性因素实验 (8) 7、社会助长现象实验 (9) 8、“迟延满足”实验 (10) 9、“感觉剥夺”实验 (11) 10、情绪实验 (12) 11、人为什么会感到快乐?为什么会感到痛苦? (13) 12、为什么女孩子爱笑? (15) 13、印刻实验 (16) 14、视崖实验 (17) 15、霍桑实验 (18) 16、神奇的"莫扎特效应" (20) 17、蔡格尼克效应 (22) 18、责任分散效应 (23) 19、习得性无助实验 (24) 20、证人的记忆 (25) 21、如何表扬孩子? (26) 22、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哪一个更客观? (27) 23、用绿墨水写红字 (28) 24、“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29) 25、“见钱眼开” (30) 26、汽车相撞之后地上是否有碎玻璃? (31) 27、美国人真的没有种族歧视了吗? (32) 28、第一印象重要还是第二印象重要? (33) 29、想自己曾经发生的错误还是想自己曾经获得的辉煌?哪个办法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34) 30、中国人有两种不同的假设: (35)

1、从众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段。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 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从众心理论文社会心理学

从众心理的解析 班级:2011级报关2班 小组成员:唐邦杰、黄泽宇、权、玉婷、楚珊、相成、瑜 “从众”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个体想象中的群体的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造成压力,使其选择与想象的多数人的倾向相一致的行为。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一、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情境特征 情境特征作为影响个人遵从群体压力程度的一个因素,为心理学家所确认。当然,情境本身包含着许多变量。 1、刺激的性质在从众情境中,个人必须判断的刺激容是十分重要的。 刺激是模棱两可的,还是十分确定的。提供的信息是人们十分熟悉的,还是完全陌生的。一种模棱两可的刺激能增加个体从众的可能性。道理非常清楚,人们发生从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从他人处得到帮助,或得到有用的信息,他虽然得到了某些信息,但非常含糊不清,无法确定。因此,他总觉得别人比他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也就很容易发生了从众行为。相反的情景、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他面前的刺激本身就十分确定,虽然他有可能在众人的反对下,最终改变自己的看法。但这种经过心激烈争斗后发生的行为显然比那种不假思索发生的行为可能性要小得多。虽然我们还没有证据说明熟悉的刺激不易导致从众,而陌生的刺

激较易导致从众。但我们不难想象,人们面对他们熟悉的刺激要他判断,他会信心十足,自然就不易听从众人的看法。相反,面对一个自己完全不在行的刺激,他就会显得缺乏自信心,而容易发生从众。另外,越是难以理解的信息,个体越是不敢确定,为了减小这种不确定性,他的从众倾向也就越大。 2、对权威的崇拜。 对于权威的崇拜,人们就有可能更易发生从众行为。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批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员或者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要人,他们提供的某些信息,更容易使人相信,他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也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赞同。因此,当人们的观点遭到他们的反对时,人们会很容易改变自己的看法。 3、对信息的需求程度。 对信息的需求程度。将是影响从众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我们在这里提出这样的假设:个体对某一信息越是感兴趣,他就越有可能从众。例如,如果你非常想要买一件某家商号出售的羊毛衫。那天你去了,结果未能如愿,你十分遗憾。当你刚刚从这家商号走出来,连续碰上好几个人向你保证,正是你刚去过的那家商号有你喜欢的羊毛衫。这时,你心就十分矛盾。经过一番』合冲突,你极有可能会相信那儿个人的话,再一次走进那家商店。但另外一种情形,情况就不同。走在街上,你感到肚子饿了。本来你想买几块打饼干充饥,不巧,营业员回答你说没货。你就买了半斤的万年青饼干。但当你走出这家食品店的时候,碰上几个人在吃打饼干,并一致向你保证,就是你刚走出来的那家店里买到的,但由于此时你肚子已不饿了,对于是否有打饼干,已不那么关心。因此,你也就不太容易听信他们的话了。 (1)群体参数。 群体参数是影响从众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色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中包含许多变量。首先我们必须注意群体的规模。正如阿希所指出的:群体规模的大小是迫使个人从众的一个重要因素。阿希的实验表明,遵从性的强弱随多数人一致性规模的增长而增长。他发现,两个人比一个人生的压力大,三个人又比两个人大,四个人与三个人差不多。他发现,群体规模的增加超过四个人以后,就不再增加遵从量了。应该说,在一般情况下,群体规模的增长,对个人的遵从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从众的强度会不断增大。但同时要指出,群体

关于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文档

关于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论文关键词:拖延人格动机自尊 论文摘要:拖延是个体自愿做出的一种非理性的回避行为,它不仅导致成就低下,而且会降低人的主观幸福感。拖延分为特质拖延和状态拖延两类,相应地,拖延行为的产生既有个体内部的原因,也有情境因素的作用。从个体角度来讲,低严谨性、低自尊、低能力和缺乏动机是主要因素,而任务厌恶和奖惩时限较长是影响拖延的情境因素。对拖延行为的干预应从主客观两方面着手。 拖延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行为,甚至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习惯。Ferrari等指出,在普通人群中,25%的人将拖延报告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约40%的人曾因拖延而蒙受了经济上的损失。在学生中,拖延行为也十分常见,其发生比例约占学生日常生活事件的三分之一,并且这种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拖延的结果会令个体感到沮丧,长期的拖延会阻碍目标的达成、降低生活幸福感、导致低的学业成就,因此拖延行为被认为是一种非适应的,会对个体产生有害结果的行为[2]。为了弄清拖延的实质,帮助人们摆脱拖延带来的困扰,西方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介绍,供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参考,并希望借此带动国内的相关研究。 一、拖延的概念与类型 拖延一词的英文为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 意为推至明天(putting forward until tomorrow)。这个概念其实有正反两方面的含义,有时人们拖延实际上是一种策略,通过拖延可以争取机会、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冲动。当结果尚不确定时,等待而不是行动是更有价值的,但是当个体明知应该做的事情却拖延至最后一刻才做并因此导致负面结果时,拖延就是一种不良行为,本文所指的拖延就是这种负面意义上的概念。 拖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自愿、回避和非理性。首先,拖延是个体的自主决定,既不是受他人胁迫的不得已行为,也不是因为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客观延误。其次,拖延带有回避性,拖延者不愿意开始或完成已经打算做的事情,这种回避与简单的回避决定(decision avoidance)不同,后者的最初意图就是延迟[3]。第三,拖延是个体的非理性行为[4],即尽管没有适当的理由、尽管延迟会造成不利的后果,个体还是选择了拖延。 拖延是个复杂的现象,按照拖延的性质可以把拖延分为特质拖延和状态拖延。特质拖延(trait procrastination)也称长期拖延(chronic procrastination),是一种人格特质。特质拖延者在任何情境中都会表现出一种拖延倾向,并报告有更多的拖延行为。特质拖延者又分为三类[5]:等到最后一刻才进行冲刺的唤醒型(arousal types);害怕失败、甚至害怕成功的回避者(avoiders);无法做出决定的拖延者(decisional procrastinators),状态拖延(state procrastination)是指在某种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拖延行为,如大学生在写论文、考试复习时更容易产生拖延行为[3]。 有研究者认为拖延是个体对情绪反应的一种应对方式,并把拖延分为焦虑型拖延和放松型拖延[6]。焦虑型拖延也称紧张恐惧型拖延(tense-afraid type),这类拖延者害怕失败,也无法承受成功带来的压力,因此通过放松来暂时逃避压力,但享乐的同时也伴随着内疚和忧虑。放松型拖延也叫快乐寻求型拖延(pleasure seeking),这类拖延者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其特征是追求感官享乐、自我放纵,认为努力工作所得的回报小于付出,并擅长对自己的拖延行为找借口。 二、影响拖延的因素

管理中应正确对待员工的从众行为从众行为及其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4 管理中应正确对待员工的从众行为从众行为及其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对从众的积极作用应予以肯定,对从众的消极影响应加以引导,使消极从众转化为积极从众。克服企业领导的从众行为企业领导中的从众心理,是指在企业领导过程中,个人由于受明显或内隐的压力,而在观点和行为上努力与多数成员或权威成员保持一致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会给企业领导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引起企业领导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四条:1、信息缺乏;2、恐惧偏离;3、权威效应;4、思想僵化。针对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克服从众心理可以采取如下办法。 1、强化角色意识。强烈的角色意识是企业领导成员克服从众心理的前提。有了较强的角色意识,正职领导才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与其他委员平等的位置上,摒弃家长式作风,主动放下架子,认真听取其他员工的意见,尊重少数,从善如流,,以民主的言行去消除其他员工的心理压力。对于一般员工而言,较强的角色意识,能够帮助他们克服下位心态,找准自己的位置,追回失去的自信,以平等的心理和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决策,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职责。 2、提高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强的企业领导,在决策时常常会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意见;多向性思维能力强的领导者,在参与企业决策时往往会乐于对决策方案提出质疑。可见,提高思维能力对于个人克服决策时的盲目性确实是有效的。不仅如此,这种独到见解和质疑本身含有的反从众精神,对其他成员 7 克服从众心理还会起到一种示范作用,从而使从众率下降。因此,要克服从众心理,就必须注意提高班子成员的思维能力。 3、严格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对克服从众心理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会前的“安民告示”和会初的情况通报及相关文件的学习,能够有效地解决部分成员的信息缺乏问题。会前贴了“安民告示”,企业领导就有了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的时间、对有关资料进行准备的机会和对有关议题进行思考的余地; 会初组织情况通报和文件学习,实现信息共享,便于与会人员吃透上级精神,明确决策条件,缩小彼此间的信息差,保证大家在同一个信息起跑线上研究问题。其次,会中的先民主后集中,能够较好地消除易从众者的心理压力。通常情况下,引起从众心理压力的大小与已经发表过意见的成员人数的多少和威信的高低成正比。如果威信高者和多数成员已经发表了一致意见,这时,后发表意见的特别是威信相对低些的成员就会产生从众倾向。坚持先民主后集中的程序,主要领导不抢先表态,让其他成员先行发言,这样就能减轻这部分成员的心理压力。 4、坚定理想信念。企业领导中的从众心理,有盲目性从众心理、违心性从众心理和故意性从众心理三种。一般说来,克服盲目性从众心理主要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然,信息缺乏,能力弱,就无法克服。克服违心性和故意性从众心理靠理想信念,因为群体压力并不是人们从众的关键因素,关键的因素是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是否从众,只要人们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就不易受群体不正确观点的影响,也不会因害怕孤立而屈服于压力,更不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违心表态,讨好他人。这就告诉我们,克服从众心理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加强企业领导成员的理想信念修养。引导员工的从众行为既然从众行为同时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影响,那么如何引导和运用从众行为趋利避害也就成了领导者关注的研究课题和应该掌握的一门艺术。引导和形成从众的技巧 1、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开拓进取的舆论或气氛,使员工产生一种不向上不行的压力。在这种群体氛围中所产生的从众心理是积极的,这种气氛往往使员工精神向上,使卑劣、阴暗、颓废的心理和行为自惭形秽。这样的企业中,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强,不成文的规范力强,由群体产生的压力大,会增强员工的从众倾向。比如,有意识地把刚进工厂而原来表现又不好的青工安排到先进的生产班去工作,那么后进青年在积极向上的群体中就会受到压力而逐步改变其原来不好的行为,所以领导者着重建立和形成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舆论和气氛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引导从众行为的实际效果。 2、在需要群体对某个问题认同,形成合力,同心协力为目标奋斗时,可以让权威人物先发言表态,并且说明该人的

社会心理学-从众

抢盐风波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1、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盲目从众的现象 2、盲目从众的现象有很大的危害。 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人们是怎样想的世上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没了;世上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不好使;世上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没来,盐买太多了;世上最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人将死了,盐没用完 第六章从众 第一节剖析从众 一、经典的从众研究二、从众心理与从众行为三、从众、顺从与接纳 一、经典的从众研究 1.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M.Sherif)于20世纪30年代完成的。此后心理学家阿瑟(S.Asch)于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一个经典的从众行为实验 请想象自己作为谢里夫实验之一的被试,你会发现自己坐在一个非常黑暗的屋子里。在你对面15英尺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光点。起初,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了几秒钟,这个光点不规则地动了起来,最后消失了。现在,你必须猜测光点移动了多长的距离。黑暗的屋子使你根本无法准确做出判断,因此,你不大确定地说,“6英寸”。实验者又重复了这个程序。这次你说,“10英寸”。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你的估计会接近一个平均值,譬如说8英寸。 2.阿施的群体压力研究 实验材料是12套成对的卡片(其中a与c韦等长线段),要求123名大学生判断b、c、d三条线段中的哪一条于线段a等长。 判断在两种场合中进行,一种为单独判断,另一种场合是按组进行判断。在单独判断的时候,所有被均做出了准确无误的回答。但是在分组判断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分组判断时,每组7个人。其中6个人为实验者的助手,只有一个人为真正的被试。当实验者呈现一对卡片时,要求被示回答“b、c、d三条线段中的哪一条于线段a 等长?(要求助手先回答,被试后回答)”,在18次实验的前6次助手的回答是正确的,预备试的回答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从第7次实验开始,6名助手异口同声、斩钉截铁的回答”a=b”,此时大约有32%的被试感到迷惑,弄不清楚为什么其他人的判断于自己的真实感觉不同,但最终屈于来自大多数人的压力而做出了与大家一致而错误的判断。由此可见多数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总是对的。这正印证了这样一句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论从众心理

论从众心理 心理是自然界中最神奇的东西,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的的确确存在并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心理是一种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人作为一种智力高度发达的高等动物,其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远在自然界其他任何动物之上。正是因为我们人具有如此强大的思维能力,使得我们在做事情时往往会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在综合各个因素以及心理不同想法的斗争之后我们才会采取相应的进一步行动。人们内心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心理想法会驱使人们产生相应的不同的具体行为。人们的心理就如一股无形的推动力,推动着人们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或许这些事情并不是人们最初想要做的,甚至是人们在正常状况下不愿意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诸如贪小便宜心理、从众心理、消费心理对人们的影响极其普遍,而其中,我认为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人们的从众心理。 那么,什么是从众心理呢? 所谓从众心理,就是指个人的行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多数人的做法往往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人们便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情况下是没错的。但是站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往往事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从而造成“盲目从众心理”。 例如,假如有一天你走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有一群人急匆匆的跑过去,其他人一位发生什么紧急情况,也都跟着跑。然后你也慌了,也跟着人群拼命的跑。最后发现他们最初的那帮人知识在赛跑而已。这就是典型的从众心理。 至于从众心理的形成原因,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好奇心的驱使 大家都知道,好奇心是人们内心最大的驱动力,它能够让那人么去做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好奇心使人们产生了从众心理。怎么说?我拿一个我们大学校园中最为常见的一幅景象来说:摆摊。我自己亲身摆过摊,所以我又切身的体会。当你摆摊时站在那个阴暗的棚子下殷切的期盼有人过来光顾你时,往往没有人会理你。这很悲哀,也很凄凉。但是,聪明的我们总会有办法的。每当这时候我们就会发动我们一切尽可能人脉关系,拉他们过来捧场。当他们赶过来密密麻麻的站在我们的棚子前面时,神奇的事情便发生了:本来来来往往看都不看一眼的路人这时候都齐刷刷的凑过来看个究竟,看看到底什么东西那么热闹。而这时候,我们摆摊人员的工作便可以顺顺利利如火如荼的进行了。这就是好奇心驱使下产生的从众心理的力量。 二、避异心理的驱使 我这里所指的避异心理是指避免使自己成为同类中的异类,让自己跟随大众,宁愿与大家一起错也不愿承担自己成为异类而出丑的风险。我也举个例子来说吧。相信很多人都玩过这样的游戏:一个主持人在操控着这个游戏,他出一个问题,规定向左转或向右转为正确或错误,让台上的一群参加者做出选择。然后参加者们开始行动,如果向左或者向右的人势均力敌,那没问题。而一旦两者偏差太大,那一小部分人便会开始犹豫,心里嘀咕着:怎么大家都选正确(错误),

心理学从众经典实验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 作者:08工商管理郑明贵 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当音乐会或是其他的什么演出完毕后,前排的观众一个接一个的起立鼓掌,当这股浪潮向你而来时,你也站起来了吗?如果你对这次演出不满意,你完全可以不站起来,不是吗?你有这样的自由和权利,相信在场的人中有不少的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即对演出并不满意),可是为什么他们还是站起来了呢?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做了,成为那样不从众的少数派便真的那么难吗? 那么让我们看看心理学对这些从众行为的研究吧-----三大从众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Sherif的规范形成 第一步:Sherif要求一个试验者A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用肉眼观察一个光点移动的距离长短,并说出光点到底移动了多少,因为是完全黑暗的情况下,所以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但是根据大数原则,在实验重复进行多次后,说出的答案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答案,事实试验者也是如此。 第二步:在第二天中,试验者A做同样的实验,不同的是身边多了倆个试验者B和C(但是B和C是Sherif的工作人员),这次的实验的标准答案是1.5米,按昨天A的表现,他会在多次实验后得出接近1.5米的答案,而在Sherif的安排下B和C的答案要求向2.5米靠近,结果在此后的实验中,A并不想我们想象的那样做出1。5的接近答案,而是2.5米,这便是规范的形成结果。 在这次sherif的实验中,得出了从众可能是来源与规范形成,这很大程度上与人的社会性有关,人们在很多程度上的行为,比如:西方人礼貌性的吻别,中国人过年一定回家,走路向右靠,都是潜在的规范形成,换句话说,大家都在从众,这样的规范来源与暗示的影响的结果(起码sherf是这么认为的),而让我提到暗示又不得不提起的是暗示的另一种影响即“自杀是会传染的”人的本性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自杀的本性。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就在下面,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相信大家也是有感呀!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1】 看完此书,对照自己,有两点发现:一是自己曾有很严重的拖延症,二是现在自己的拖延习惯少了很多。 这一改变并非是对拖延症采取了什么措施,只是因为自己的心态逐渐成熟罢了。 十七八岁或者更早一点的时候,我相信自己是一个能做大事的人。 当时的状况大致是这样的:我刚经历高考,成绩不好也不差,进入了一所不是很出名的重点大学学着一个不是很热门的专业,总之一切都太普通不过。 但那时的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普通过,每天都谋划着很多事情,并且坚信这些很快就会变为现实。 其中之一就是要在英语四六级上取得一个很高的分数,这个从一进大学就开始计划了,到最后的结果却是四级勉强通过,六级徘徊在通过的边缘。 考四六级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结果如此,原因很简单,考前几个月觉得时间还多,可以做点更重要的事情,考试前几个星期感觉再怎么准备也来不及了,于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上。 四六级只是其中比较低端的一个计划,还有很多高大上的计划,结局殊途同归。 现在看来,大学四年过得其实很不好,一直处于反省与自责之中,最后的两张证书毕业,显然与当初的梦想差距太大。 工作头几年是极其痛苦的,想成为的自己与实际的自己差距太大。

当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自己的时候,生活才显示出它真实的样子:我其实太普通了,能力也一般,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做就可以做到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很有可能还是这样。 这一发现至关重要:“因为,当我们按照自己真实的样子而不是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来接受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以最有利于我们的方式来采取行动,而不是生活在拖延的无边阴影之下。” 三十而立,如今的我虽不能说成熟,但肯定没有太多的拖延症状。 每天早上七点之前,我会在小区跑两圈,如果下雨我就爬楼梯,从一楼爬到二十六楼,当年微不足道的小计划成了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两三年前,要求自己每月看一本书,现在基本达到了每月3本以上,如果某一周忘了看书,感觉就像缺了点什么。 虽然类似于信用卡到最后一天才还的事情还时而有之,但是只要不影响心情,拖延一点又何妨,谁没有点坏毛病呢。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2】 在翻开之前,本人一直对自身在习惯养成、工作效率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拖延深恶痛绝,并对自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拖延症患者”深信不疑,且颇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深恐将不断为此生以及此生中的若干年甚或几个星期的碌碌无为而追悔莫及,于是便一厢情愿地将治愈希望寄托在了广受推崇的这本书上。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细读之下,方知拖延这个问题竟然博大精深。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它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行为反映,更是心理和大脑共同作用力之下的产物。 正如书中所言:“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经验这三者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 ”倘若细究起各自拖延的根源,还会扯出诸如:早年记忆、对成功和失败的各种恐惧、模糊的自我认识以及家庭的态度等等,这些我们自己都不太愿意去触及的深层次感受仰或真相。

羊群效应与从众心理

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陈毅广场,一场不期而遇的踩踏事故,让36条年轻的生命还没来得及听到新年的钟声,就将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刻。近年来,类似的悲剧在国内外屡屡发生。在拥挤狭小的空间里,人们的手脚为何成为扼杀别人生命的铁蹄?人群就像磁铁,对每个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有时候,原本有序的人群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诱因而崩溃。大多数人会因为恐惧而“慌不择路”,这被称为“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小到中国式过马路,大到富士康连续跳楼事件,许多社会现象都与这个效应有关。 也叫“从众效应”: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将自己的意见默认否定,且不会主观上思考事件的意义。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羊随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看来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近年来,从一些贪官警示录的教育片中发现,这些昔日的政府官员、今日的阶下囚们在反思自己最初跨入腐败堕落之路时的心理,大多数总有这样的辩解:“现在大家都这样,你给人家办事,人家给你点答谢,我不过是随大流”,“我不带头搞不正之风,但你捞我也捞,不捞白不捞”。如,原四川省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勇在狱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始,我小打小闹地接受了不少人送的‘好处费’,后来在收受了大笔的‘好处费’后,我见没有什么事,就产生了一个错觉,认为这就是随大流,只有随大流才能进步。大笔大笔的‘好处费’使我的胆量得到了锻炼。后来,接受上百万元的贿赂也不心虚了。”他们在讲这些话时,大有“理直气壮”之慨。上帝是公平的,给了每个人一次生命。但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决定了每个人的生命长度不同。我们的人生往往被各种狂潮般的价值观冲击着,那些被引以为信条的价值观真的值得我们舍命拥抱吗?有没有哪怕一次,我们勇敢地做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从人性出发,为自己的人生抉择,并勇敢地去承担结果。看来,摈弃“羊群效应”、“从众心理”是我们立志做一个独立完整之人的首选。于是乎,我们便尽力做到热信息冷处理,不随便跟风。因为,看透彻想清楚了再行动也不迟啊!(

认识从众心理

《认识从众心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帮助学生避免盲目依从别人,树立正确的生活目的。 2.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 了解社会的从众心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独立性和自主性。 课前准备:课件 课前:上课前,老师教给大家一种放松心情的方法。(或播放音乐) 教学过程: 一、平面镜 今天我们将要上一堂认识从众心理的心理教育课,但在此之前呢,老师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题目,希望大家仔细观察思考后,作出自己的回答。 出示课件图一图二 1、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图一中的线段a与图二中的哪条线段相等? 2、依次找布置好的7位学习成绩好、有威望的同学,都按照教师的意图回答:a=c 3、再请其他同学回答,直到连续三位同学回答正确a=d为止。 4、看看全班同学有多少受前边7位同学的影响作出错误回答的。 5、小结:我们再来仔细看看这题目,到底是哪两条连段长度相等?(是d)那大家为什么刚才有那么多同学说c呢?其实课前,我叫了7个同学,要求他们做我的托儿,故意说出错误的答案。那大部分人为什么都跟他们一样错呢?他们是故意的,你们是眼睛看错了? (二)师: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有趣的实验,这个实验在电梯中进行的,大家注意仔细观察电梯中的人们的反应,看完之后请同学说说看,你看到了什么。(播放《有趣的电梯实验》视频) 说的不错,那结合前面在我们自己身上进行的实验,从这两个实验中,大家知道了什么?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从众现象。(板书课题:从众) 我们把“从众”二字拆开,就成了5个“人”字,也就是说多数人说什么或干什么,其他的人就跟着去做,这就是从众,通俗的说法就是随大流。在心理学中,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自觉或不自觉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那这种心理到底好吗?今天,我们这节课就围绕从众心理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广角镜 1、师:做事带有从众心理的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周围非常广,无论是在学校同学们之间,还是社会上都经常看见。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举例子,在我们的身边可以看到哪些现象属于从众现

社会心理学--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羊群效应”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1)由于“羊群行为”者往往抛弃自己的私人信息追随别人,这会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但这一情况有两面的影响:第一,“羊群行为”由于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从而削 弱了市场基本面因素对未来价格走势的作用。(2)如果“羊群行为”超过某一限度,将诱发另一个重要的市场现象一一过度反应的出现。(3)所有“羊群行为”的发生基础都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一旦市场的信息状态发生变化,如新信息的到来,“羊群行为”就会瓦解。这时由“羊群行为”造成的股价过度上涨或过度下跌,就会停止,甚至还会向相反的方向过度回归。这意味着“羊群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由于信息相似性产生的类羊群效应由于信息不完全产生的羊群效应 从众效应 引发大学生从众效应最值得注意的是“班级效应”和“宿舍效应” 班级效应”、“宿舍效应”在班风、舍风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反之,庸俗的从众行为往往会导致班风、舍风消极落后。 大学校园的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悯、失落,实际上这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 此外,一味从众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抛却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盲目从众意味着部分大学生丢失了以个体色彩的思维和行动编织的草帽,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创新意识“在头脑中只成了四个机械的汉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锈蚀成了斑驳的条条框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成了人生进程中的标志,却难以成为升华人生的动力。大学生,摆脱从众的盲目色彩,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这样,你将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教学案例心理学中的从众实验_犯罪心理学

心理学中的从众实验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来说明从众现象,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希(S.Asch)在1952年设计的一项心理实验研究。七个男大学生坐在一张会议桌的周围,阿希告诉他们说这是一个视觉判断实验,几张有垂直线段的卡片将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的任务是判断某些线段的长度。然后,他拿出来两张白色卡片,一张卡片上仅有一条垂直线段,称为“标准线段”,另一张卡片上是三条垂直线段,其中有一条与那条“标准线段”一样长,要求学生们找出第二张卡片上与标准线段一样长的线段。 实验最初的两次进行得颇为顺利。被试按座位的次序说出他们的判断。小组的全体成员两次的意见都一致,选择了同一条线段,说它与标准线段一样长。但第三次实验,坐在倒数第二个位臵上的一个被试却背离了别人的判断,他挑选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线段。他对别人的判断感到惊讶。第四次实验,还是这个被试,他再次表示不同意其他6个人的一致看法,这就进一步使这位越轨者感到迷乱。 然而,这位越轨者并没有意识到他是小组里唯一不知底细的被试。实验开始之前,其他6个人已经得到指示,让他们在绝大部分的实验中做出不正确的回答(组里第一个学生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什么时候作不正确的回答,其他五个学生完全由他指挥)。因此,作为目标的这个人确实提供了正确的答案,他是处于两种相对立的力量之间的少数的一方,这两种力量就是他的感觉证据和小组其他人的一致判断。他的任务很困难,因为他必须在一群一致不同意他的观点的公众前发表他的明确的看法。何况,那些人已经公开发表了他们的不同意见,而且还是在他做出回答之前就发表了。 为了消除这唯一不知底细的被试的任何怀疑,其他人要串通在一起反对他,实验者指示其他6个人在18次实验中

大学生从众心理论文

论大学生从众心理 摘要: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本组随机调查了100名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在校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行为从众心理 前言: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本组使用自编量表调查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总体状况,量表内容包括大学生四种主要从众行为的比例和表现形式。结果显示,这四种主要从众行为包括: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上网从众。从分布的总体情况看,大学生消费从众的比率最高占67.5%;其次是学习从众,占51.8%;最后是恋爱从众和上网从众,分别占24.6%和18.2%。 一.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 学习从众。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大学环境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

实力相当并且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在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消费从众。进入高等学府,对于刚刚脱离高中苦海的大一新生来说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有些大学生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且对他人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 恋爱从众。大学时一个恋爱的季节,成双入对的男女们形影不离。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大学校园内也不乏舍友或者同学怂恿某人追求某人的现象,尤其是在宿舍熄灯之后的卧聊,舍友之间交流各自心得,未恋爱的羡慕恋爱的,恋爱的鼓动未恋爱的,如此相互地“激励”便会出现恋爱从众现象。 上网从众。大学生活空暇比较多,课余时间多数用来上网,沉迷于网络,迷恋网络游戏和网络色情。宿舍同学之间相互怂恿,结伴长时间网上游戏,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些原本不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在其他人的怂恿之下也走上网游的道路,为的只是能和大家玩在一起。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首先是主观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需要的强弱其先后出现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作为低级需要,是一种匮乏性需要,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得到满足。于是人们产生了高级需要。跨入中学之后的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需要朋友,需要在团体中与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这便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在青少

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 从众,是人类由于其社会性而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经常在一起交流的人由于互相影响,因此他们往往具有类似或者相近的思想。 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 社会心理学已经证实,人们具有从众心理(conformity),当决策者行动时,常常考虑他人的判断和行为,即使知道其他人是一种从众行为,完全理性的人也会参与其中并采取类似的行为。如果脱离了大多数,会让人产生不安感,尤其是对自己缺乏自信的时候,这种心理效应会更加显著。(也称为“同调行为”) 管理心理学认为,从众行为的产生受个体对事物的了解程度、情境因素、个体特征多方面因素影响。人们的从众行为有表面与内心两个层面,表现为表面从众、内心也接受;表面从众、内心却拒绝;表面不从众、内心却接受;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四种情况。 比如,在风险资产市场上,从众行为(羊群行为)的心理偏差常常出现于各类投资者中,它是投资者心态模型的重要形式,是“群体压力”或“社会影响”等情绪下贯彻的非理性行为,投资者的从众行为对风险资产的价格具有重要影响。 从众(conformity)是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 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人们为什么会从众?社会心理学家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导致从众的因素:一是信息性影响(informational influence)过程------希望准确无误,想了解给定情境下正确的反应方式;二是规范性影响(normative influence)过程------希望被别人喜欢、接受、支持。 本文拟从经济学角度对从众行为进行一些简要分析。 从众隐含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承认别人也是“经济人”。由于任何人都是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者;所以,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符合某人的效用最

《拖延心理学》解读

《拖延心理学》解读 今天为您解读的是《拖延心理学》,它还有一个副标题: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作者是简·博克和莱诺拉·袁。 这本书中文版有3.8万字,我会为你解读书中的精髓:拖延症既是敌人又是朋友,学会与它相处,学习将会有更多捷径。 这本书,旨在通过对拖延症的讲解,助你克服拖拖拉拉的习惯;同时又能利用拖延的好处,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你一定听过或见过这样的事情: 在得知距离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时,有些学生除了能大大松一口气,还会这么想:这次一定要好好复习,考个好成绩。 可现实却是这些同学一直没有行动,今天想着时间还很多呢,明天再复习吧;明天想着,心情不好,后天再复习吧; 可后天来了依旧没有学习,心情这么好,何不让自己更开心呢? 就这样,一直到了考试前一天,明天早上八点就要开始考试了,今天晚上才开始心急火燎地复习,结果可想而知…… 你看,这些人只是想着把事情往后推一推,但不知不觉就掉入了拖延的陷阱,讲到这里你可能深有感触; 因为你同样是拖延症患者,你恨不得把自己的脑袋和身体重新组装一遍,

好让拖延症从根源上根除,但是彻底解决拖延症就是个完美的计划吗? 在这里,作者有话要说了: 你只看到了拖延症有害的一面,其实拖延症有益的一面也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在《拖延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了:想要识别真正有害的拖延是什么,关键在于事后你是否后悔、烦恼于它,它是否影响了你的生活。 这么说的话,你是不是松了一口气呢? 好了,关于拖延症的谜题我们暂时说到这儿,后面我们一点一点讲解。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著名的心理学博士。 她们经常出现在《奥普拉》和《20|20》等电视节目中,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人物》和《当代心理学》等著名出版物的专访对象。 从1979年开始,她们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后期一直致力于为全美学生、公司组织和公众团体提供治疗拖延症方面的服务,终年活跃在伯克利,斯坦福大学的讲坛上。 好了,以上就是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下面,就让我来为你来详细解读书中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