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资系统

教师工资系统
教师工资系统

河南城建学院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学号:

姓名: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题目:

指导老师:周二强仝瑞阳杨斌张芳芳设计时间:第一周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2012年9月

一.设计目的

本程序旨在训练基本编程能力,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熟悉C语言的文件和结构数组的各种基本操作。本程序涉及结构体、数组、指针、文件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程序的训练,使读者能对C语言的文件操作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掌握利用数组存储结构实现教师工资管理系统,为进一步开发出高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1)巩固和加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

(2)掌握C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语义和数据类型的使用特点。

(3)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及编程技巧,能正确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

(4)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结构化程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学会利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5)掌握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及上机操作方法。

(6)掌握书写程设计开发文档的能力,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课程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还可以作为毕业论文时的参考资料。

(7)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做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8)初步掌握开发一个小型实用系统的基本方法:结合实际应用的要求,使课程设计既覆盖知识点,又接近工程实际需要。通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自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根据实际编程要求,训练自己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编程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9)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可以根据指导书和相关文献上的参考算法,自己设计出相应的应用程序。

(10)培养自己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在实际编程中,为了提高编程质量,对空行、空格和注释均有要求。自己在课程设计书写代码时,应该严格按要求处理,以便建立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二. 设计内容

教师工资管理系统

每个教师的信息为:教师号、姓名、性别、单位名称、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基本工资、津贴、生活补贴、应发工资、电话费、水电费、房租、所得税、卫生费、公积金、合计扣款、实发工资。注:应发工资=基本工资+津贴+生活补贴;合计扣款=电话费+水电费+房租+所得税+卫生费+公积金;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合计扣款。

A、教师信息处理

(1) 输入教师信息

(2) 插入(修改)教师信息:

(3) 删除教师信息:

(4) 浏览教师信息:

提示:具体功能及操作参考题1。

B、教师数据处理:

(1) 按教师号录入教师基本工资、津贴、生活补贴、电话费、水电费、房租、所得税、

卫生费、公积金等基本数据。

(2) 教师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合计扣款计算。

提示:计算规则如题目。

(3) 教师数据管理

提示:输入教师号,读出并显示该教师信息,输入新数据,将改后信息写入文件

(4) 教师数据查询:

提示:输入教师号或其他信息,即读出所有数据信息,并显示出来。

(5) 教师综合信息输出

提示:输出教师信息到屏幕。

三.概要设计

1.功能模块图

图1教师工资系统功能模块图

.2.各个模块详细的功能描述。

(1)输入教师信息模块

在主菜单中运用结构体teacher,输入教师信息,首先建立链表,将用户输入的学生信息存储到链表中,输入完成后提示用户时候继续输入,如果用户输入“Y”或“y”,则再次调用,实现继续输入学生信息的操作。如果用户输入“N”或“n”,则返回主菜单界面。

(2)插入教师信息模块

在主菜单中调用teacher *insert(),然后按照提示依次输入教师信息,然后再调用void print()函数讲所有的教师信息记录打印出来。然后再返回主菜单界面。

(3)修改教师信息模块

在主菜单中调用void edit()函数。按教师号查找教师信息,如果找到教师信息,调用void edit()函数提示用户输入新的教师信息,完成修改的操作。操作结束后提示用户修改成功。然后返回主菜单界面。

(4)删除教师信息模块

在主菜单中调用del()函数,以删除教师信息,首先按学号查询教师信息,如果没有找到教师信息,给出提示信息。如果查找到该教师信息,给出改教师的全部信息,如果查找到,则删除该教师信息,给出删除成功的提示信息。然后返回主菜单界面。

(5)浏览教师信息模块

在主菜单中调用void print()函数来显示教师信息,先判断链表是否为空。如果链表不为空时,逐条显示链表中教师的信息,显示调用teacher *next()函数按照教师号的大小来显示教师的信息。然后返回主菜单界面。

(6)系统信息模块

在主菜单中输入6,可知系统信息、版本。

(7)退出系统模块

将链表中的数据全部释放掉,防止内存泄露。退出系统。

四.详细设计

A、输入记录模块

输入教师信息的流程图如下图。首先要开辟一个新节点,并使p1,p2指向它。读入一个教师数据给p1所指的节点。此时要使head=NULL,n=0,并且p1->num!=0。

B、插入记录模块

插入记录模块具体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C、删除记录模块(具体流程图如图所示)

D、函数功能描述

(1)保存数据函数save()

函数原型:void save()

功能描述:将链表teacher中的N个数据写入到磁盘文件teacher_list中,如果保存成功,则给出提示保存成功,否则返回“cannot ofen file”表示无法打开文件,返回“file write error”表示文件输入错误。

(2)浏览教师信息函数query()

函数原型:void query(struct teacher *p)

功能描述:将链表teacher中的head指向p,然后让用户输入教师号no,依次在链表中需找p,如果教师号不对,则指针往后面拨动一下,使p=p->next;知道找到相对应的正确的教师号。然后打印出教师的基本信息。

函数流程图如图5.2 所示

图5.2

(3)修改教师信息函数edit()

函数原型:void edit(struct teacher *p)

功能描述:首先让用户输入希望修改的教师的教师号a,然后在链表中一条一条查找看p->num是否等于a,如果找到,则让用户再次输入教师的具体信息,

输入完毕跳出,转向主菜单界面。如果没有找到,则令p=p->next 。直到查询完所有的教师记录。 函数流程图如图5.3 所示

五.测试数据及运行结果

7.1系统主界面

用户刚进入系统时,如图1、2所示。 主菜单界面:

图1

图 2 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输入自己的选择。

7.2输入界面

用户在主菜单界面的时候输入1,显示如图2:

图2

依次给出需要输入的信息的,教师号、姓名、性别、单位名称、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基本工资、津贴、生活补贴、电话费、水电费、房租、所得税、卫生费、公积金等。

当公积金输入完成,系统将给出提示是否想继续输入教师信息,显示如图6.2.1

如果输入Y或者y,则继续输入教师信息;如果输入N或者n,则返回到主菜单界面。显示如下图:

7.3输出教师信息界面

如果已经输入教师信息,再在主菜单选择4——浏览教师信息,结果如图:

7.4插入教师信息界面

在主菜单中进入2——插入教师信息,然后依次插入教师的所有信息,最后打印链表里的记录,如图:

六.调试情况,设计技巧及体会

持续一个学期的课程设计给了我太多的感触,开始从题目上看,感觉题目很大,设计量很大,也很复杂,感觉不是简单的就能解决的。这样只用重新拾起书继续来看,获得新的知识和巩固以前的C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整个程序的设计是分模块实现具体的功能,每个模块分别由不同的函数构成。链表的建立实现输入信息的功能,相比较于数组更加方便,更能够节省内存空间等。通过使用文件fread和fwrite函数方便的将数据信息写入文件以及将文件中的信息载入显示段。

通过这个学期的课程设计的练习与设计我学会了很多,也更加熟悉C语言程序设计,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很快乐,感觉C语言的世界里面奇妙无比。虽然在途中也遇到很多的苦难,但是还是通过问同学和学长解决了。最后看到自己设计的程序能够运行起来特别的开心。

这次的程序设计很有意义,也很锻炼人的能力,特别是C语言方面的能力,为自己在C语言方面打下基础。

七.参考文献详见电子档

薪资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薪资管理系统的设 计方案 完整薪资系统的设计 人力市场跟「钱」的市场是一样的,哪边有好处就往哪边跑。因此每家公司如何在人力市场当中,挑到「适合」自己公司的人才,

就非常重要的。这里特别强调「适合」的原因,是因为不是找到全世界最好的人才,就是最好。因为,每家公司有其薪资水准、规模大小、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例如,并不是全部找台大毕业的,公司就会变得比较好。 对於一个负责设计薪资系统的人,心中一定要有结构图,薪资应包含哪些项目? 每一个项目在整个薪资系统中的意义是什麽? 将来要如何变化?大家常听到与薪资有关的名词,例如本俸、伙食津贴、交通津贴、管理加给、绩效奖金、年终奖金、分红等等,这些名词大家似乎都耳熟能响,可是要能找到几个人,来解释这些项目应如何应用,及其结构应如何设计,可能就不多了。 1.薪资设计的基本精神 虽然不论薪资系统设计的多好,都有人会不满意,但至少好的薪资系统,应包含下列层面: 1.1.、合理薪资 - 重新以合乎社会行情的薪资,进行薪资设计 - 薪资与员工自己辛苦及付出相等→效率、能力 - 须比较公司内其它同职等、同性质工作员工的薪资 - 薪资须依职务(工作)来划分、考量 - 解决各部门奖金差异过大的情形 - 薪资调整的规则透明化 1.2奖金的来源

- 日常奖金→与员工本身效率的提升及部门绩效有关 - 员工红利→视公司获利的情况 - 专案奖金→以登记有案之专案为主 - 年终奖金→逐渐朝固定的做法制定(例如本俸2或3个月) 1.3部门主管的薪资 - 权责、绩效结合的薪资 - 采年薪制,依部门主管的权责制定其年薪总额 - 其中经、副理,视其职务情况需要者,亦纳入年薪制 - 不论任何部门主管,依每年目标及绩效,决定所得 - 薪资高低决定在自己 - 公司利益与主管息息相关 1.4一般水准以上的福利制度 2.薪资的设计步骤 一般情况,薪资的设计实在相当的麻烦,因为这中间牵涉相当多的因素,有的是与公司政策相关,有的是外界行业间的比较,如果不花费心血,真的不容易改变薪资结构。不过薪资设计的过程虽然繁杂,但还是有一定的顺序与步骤,只要按照些顺序进行,还是能够整理出头绪的,有关薪资设计步骤大约下列几项。 2.0 认清公司的人事理念与人事政策 2.1.调查外界或同行(业)起薪水准 2.2.决定自己公司薪资政策-新人起薪总额及中高阶层人员每月月

UML课程设计-工资管理系统

统一建模语言UML 课程设计报告 工资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建模语言)》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一、工资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1.系统功能需求 (1)员工可以进入此系统查询工资和查看基本的信息。 (2)管理员可以对员工的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并对数据库中的数据维护,包括数据备份,导入数据,导出数据。

满足上述需求的系统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模块 (1)数据库维护模块:管理员要对数据库内所有的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并可实现数据导入导出功能。 (2)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实现对员工基本信息的管理操作,包括员工基本数据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 (3)信息浏览查询模块:用户对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查询。可根据条件查询员工历史工资数据(如按月份查询、按姓名查询、按部门查询等)。 2 3

4 查询员工信息:员工查询自己的信息。 查询工资:员工查询自己的工资情况。 二、系统的UML建模 1、系统的用例图 创建用例图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参与者。 ①在工资管理系统中,需要员工的参与,员工可以查询工资的历史数据并领取工资,还可以通过员工编号查看员工的基本信息。 ②管理员是此系统的核心,管理着整个系统。他要对所有的员工的信息的管理,对数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管理员还要对系统进行相关维护操作,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导入等以及更新数据库。 (1)系统用户参与的总的用例图 管理员和员工都可发从用户这个参与者中泛化而来,用户是指此系统的所有使用者,以登录系统完成相应的操作。

教师绩效工资计算方法

教师绩效工资计算方法

根据教学考核要求,学校中层以上干部除行政工作外,还应兼任相应学科教学,校级领导每周需上课2-3节,主任副主任每周需上课4-6节,超课时部分不计工作量。校长原则上应兼课,但学校规模较大或遇有阶段性重要工作,校长可以不兼课。 2、专任教师绩效工资点数及金额计算方法如下: 专任教师任课量小于等于校平均课时工作量(已乘学科系数)的部分,课时量乘以个人效益工资系数;多于平均课时量的部分乘以系数1。 专任教师月工作量点数=(每周未超平均课时工作量部分×个人系数+超平均课时工作量部分×1+社会工作量)×4.5 如一个月内周工作量有较大变化,则不乘4.5,绩效工资点数按实际情况分段计算。 每点数的金额值S=(全校绩效工资总额-中层以上干部绩效工资总金额数)/(专任教师+一般行政人员+教辅人员+编制内雇员)工作量总点数 专任教师月绩效工资金额=S×本人月工作量点数。 3、一般行政人员(专职)、教辅人员(专职)和编制内雇员的工作量可参照以下方法计算: 以全校专任教师周平均课时工作量为P,其月工作量计算方法公式如下: 一般行政人员和教辅人员月工作量点数=P×0.9×个人效益工资系数×4.5 编制内雇员月工作量点数=P×0.8×个人效益工资系数×4.5 一般行政人员(专职)、教辅人员和编制内雇员绩效工资金额=S×本人月工作量点数。 (三)特殊情况: 1、教师兼任一般教学辅助工作或一般行政人员兼课(包括兼职党务人事干事、德育干事、教务干事、电教员、图书管理、实验员等)折算工作量节数由学校根据所兼工作的数量、难易程度等实际情况具体议定。 2、固定的社团活动、竞赛辅导等除本办法所述之外额外工作量补助分配办法由学校自行制定,但必须经教代会通过。 3、某些重要特殊岗位的绩效工资加点数由学校视具体情况审定,但必须经教代会通过,并报所属主管部门批准。 4、以上各种系数和折算节数仅作参考,各区教育局、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五、工资调整机制 (一)单位工资包干总额、职员档案工资档次和标准仍按国家、广东省和本市现行的工资政策和运行机制进行调整。 (二)在聘任期间因调资、工资晋升所增加的工资额直接发给个人,在下一轮新的竞争聘任中再纳入工资总额重新计算。 六、其他问题的规定 (一)每学年按十个月计发改革工资(寒假及暑假各一月以当月档案工资为基数计算发放)。 (二)社保、离退休金按职员“档案工资”为基数缴纳和计发。职员个人收入所得税按其实际收入缴纳。(三)年度考核奖和节假日慰问金不计入工资包干总额内,仍按现行政策渠道直接发放给个人。 (四)新参加工作的职员转正前工资按现行工资政策确定,不参加工资分配改革。 (五)在同一职级中,职位工资档次上升和下调幅度均不能超过二档。 (六)距退休时间只有两年或不足两年的职员,工资套改时职位工资档次原则上不下调。 (七)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后,职员的下列福利待遇凡涉及工资计算问题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1、计算社会保险、抚恤金、丧葬补助、因工(公)一次性残废补偿金等保障性福利待遇的,按现行政策和深府[2004]168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以职员的档案工资为基数计发。 2、计算职员假期(事假、病假、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产假、哺乳假、男职工新生子女看护假、丧假等)及受行政处分、收容审查、拘留、劳动教养、刑事处罚等与其实际工作相关的工资待遇,发放比例和办法仍按现行政策执行,其中:改革前以基本工资作为计发基数的,改革后则以职位工资作为计发基数;改革

最新教师工资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教师工资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系统开发的目的与意义 (一)开发目的 现在我国的学校教师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样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在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所取代。作为一个计算机应用的本科生,希望可以在这方面有所贡献。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希望能用自身所学的知识编制出一个实用的程序来帮助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简单的教师档案管理。 (二)开发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教师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档案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教育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二、需求分析与详细调查 (一)可行性分析 在现行系统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就可以提出新系统目标,即新系统建立后所要求达到的运行指标,这是系统开发和评价的依据。新系统目标应充分体现学校的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基本特点,直接为学校管理服务,同时,新系统目标应该和现行系统的各项基本功能密切相关,并且可以分期分批实现。需要指出的是,新系统目标不可能在总体规划阶段就提得非常具体,它还将在开发过程中逐步明确和定量化。在新系统中要更好地体现出简单明了的操作,避免以前的繁琐操作。新系统的目标确定后,就可以从以下几个面对能否实现新系统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 1、经济上的可行性 估算新系统的开发费用和今后的运行、维护费用,估计新系统将获得的效益,并将费用与效益进行比较,看是否有利。开发、运行和维护费用主要包括: 购买和安装设备的费用: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机器、电源、空调等; 软件开发费用:若由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开发,则该项费用可以计入下面的人员费用一项; 人员费用:系统开发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工资、培训费用等;由于本项目的特殊性该部分费用可节省。 消耗品费用:系统开发所用材料、系统正常运行所用消耗品,例如电费,打印纸、软盘、开发软件等开支; 其它费用:系统的效益可以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考虑。对于学校管理信息系

教师绩效工资-计算方法

教师绩效工资-计算方法 一)课堂教学教分值按公式N= 计算。其中为教师所授第i班学时数,为所授第i班课时折算系数 教师绩效工资是指通过对教师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估,确立教师的绩效工资增长幅度,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 计算以教务科正式下达的学期教学计划及实际授课学时数为基本依据。按不同情况取值如下: 1、与教学内容有关的 1)教师担任不同班级同一学科,但授课内容要求及侧重等差异较大,且按不同教学大纲、计划或教材授课,并编写了不同教案(简称“两个头”),则=1.00 2)教师担任同教材同进度的重复课,其=0.9。 3)新开课(不包括新教师所开第一门课)=1.2。 4)教师同时讲授两门课,教分较少的课=1.2。 5)在学期进行中,因教学任务需要,临时安排接(代)课时,在前两周,所接(代)课与任课若为两门课,所接(代)课的=1.4,所接(代)课与任课若为两个头,所接(代)课的 1.2,否则所接(代)的课,=1.0。其余课时按正常情况计算。 6)其余情况授课,=1.0。 2、与授课班级内学生人数有关的 1)1~20人,=0.8 2)21~35人,=0.9 3)36~50人,=1.0 4)51~65人,=1.1 5)66~80人,=1.2

6)81人以上以20人为间隔类推。 教师所担任的授课如涉及上述多种情况,则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复合计算 二)在校外带领并指导学生野外操作实习按每周每班40教分计,由参加指导实习的教师按情况分配,但每个教师最高不得超过每周22教分。 三)无课教师指导校内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按周学时×0.6 进行计算。 四)有授课任务的教师,同时又指导校内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按如下标准核定教分。 1)所任课时6学时,实习教分=(1周总学时-所任课时)×0.6 2)所任课时6学时,实习教分=(1周总学时-6-所任课时/2)×0.6 五)除教学授课计划以外所开展指导的各项文体活动,另计工作量,其计算标准为: 1)每领做一次早操按0.5教分计。 2)每领做一次课间操按0.2教分计。 3)组织开展辅导课外文体活动每小时按0.5教分计。 4)组织筹备校运动会,根据其工作量由体育组写出报告,经教务校长审核后由校长批准发给一次性奖金,不另计教分。5)练习代表队参加经学校批准的校外文体比赛活动,每次实际练习时间达1小时以上的计0.6教分;如比赛取得好成绩,可按取得的名次,由基础部写报告,经教学校长审核后由校长批准发给体育组一次性奖金。 六)教师因公出差,每周工作量按10教分计。 七)由专业科、教研室指定并经教学校长批准的指导教师,有指导计划并予以实施,有检查考核,期满有鉴定,视其指导情况每学期计0~12教分工作量。 八)由学校安排教师编写教材(无稿酬)及其他教学资料,按全稿(包括审定、校核)每1000字计1教分工作量。 九)学校统一停课考试的学科,任课教师出考卷每套(包括标准答案、评分标准)2教分,改卷(包括成绩单、成绩分析、整理上交试卷)每班2教分。

学校工资管理系统

教师工资管理系统 一.选题背景 xxx 二.需求分析 一、设计选题与目标 1.选题要求: 教师工资管理系统 每个教师的信息为:教师号、姓名、性别、单位名称、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基本工资、津贴、生活补贴、应发工资、电话费、水电费、房租、所得税、卫生费、公积金、合计扣款、实发工资。注:应发工资=基本工资+津贴+生活补贴;合计扣款=电话费+水电费+房租+所得税+卫生费+公积金;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合计扣款。 A、教师信息处理 (1)输入教师信息 (2) 插入(修改)教师信息: (3) 删除教师信息: (4) 浏览教师信息: 提示:具体功能及操作参考题1。 B、教师数据处理: (1) 按教师号录入教师基本工资、津贴、生活补贴、电话费、水电费、房租、所得税、卫生费、公积金等基本数据。 (2) 教师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合计扣款计算。 提示:计算规则如题目。 (3) 教师数据管理

提示:输入教师号,读出并显示该教师信息,输入新数据,将改后信息写入文件 (4) 教师数据查询: 提示:输入教师号或其他信息,即读出所有数据信息,并显示出来。 (5) 教师综合信息输出 提示:输出教师信息到屏幕。 2.目标 教师数据处理: (1) 按教师号录入教师基本工资、津贴、生活补贴、电话费、水电费、房租、所得税、卫生费、公积金等基本数据。 (2) 教师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合计扣款计算。 计算规则如题目。 (3) 教师数据管理 输入教师号,读出并显示该教师信息,输入新数据,将改后信息写入文件 (4) 教师数据查询: 输入教师号或其他信息,即读出所有数据信息,并显示出来。 (5) 教师综合信息输出 输出教师信息到屏幕 三.总体设计 利用六个模块分别实现教师信息的输入,修改,删除,查询,保存以及信息文件的读入功能。并使用不同的函数实现不同的功能。使用链表存储及处理数据。 程序流程图如下:

工资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目录 一、项目名称:工资管理系统设计 (3) 二、实训目的: (3) 三、应掌握的知识点 (3) 四、应训练的能力点 (3) 五、数据库设计内容 (3) (一)需求分析 (3) (二)数据库概念设计 (3) (三)数据库逻辑设计 (5) (四)数据库与数据表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5) 1.数据库与数据表设计 (5) 2.数据完整性设计 (6) 六、数据库操作实施与结果——数据库对象的设计 (8) (一)建数据库——工资管理库 (7) (二)建表——员工信息表、部门信息表、工资信息表 (7) (三)视图 (9) (四)存储过程 (9) (五)触发器 (10) (六)索引 (11) (七)运行和维护 (12) 1. 关系图的建立 (12) 2. 简单查询 (12) 3. 复杂查询 (15) 4.数据库的用户与权限管理 (17)

5.数据库的备份 (20) 6.数据的导入与导出 (21) 七、总结 (22) 八、评语 (23)

一、项目名称:工资管理系统设计 二、实训目的: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理论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通过设计数据库系统应用课题,进一步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基本数据库编程方法(薪酬设计) ●快速跟踪数据库系统软件的新技术及市场应用动态。 三、应掌握的知识点 ●数据库基本原理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设计思路 ●初步掌握一种关系数据库语言 四、应训练的能力点 ●SQL Server 2000的操作与使用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与逻辑设计 ●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数据表的建立与操作 ●SQL查询语言的使用与编程 ●设计和开发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部分

C++课程设计高校职工工资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课题名称高校工资管理系统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1302 学号201303020222 姓名王树材 指导教师乔汇东胡瑛 2015年1月3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课题高校工资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通信1302 学生姓名王树材 学号201303020222 指导老师乔汇东、胡瑛、黄哲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4年12月26日任务完成日期2015 年 1 月3日

一、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是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要求学生达到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问题,从而提高动手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题题目 ⑴公司考勤管理系统 ⑵高校学籍管理系统 ⑶高校工资管理系统 ⑷高校人事管理系统 ⑸文件加密管理系统 3.设计要求: ⑴设计课题题目:第5个课题是扩展课题,有能力完成的同学可以选择。 其余每位同学根据自己学号除以4所得的余数加一选择相应题号的课题。换题 者不记成绩。 ⑵根据自己对应的课题完成以下主要工作:①完成系统需求分析:包括系 统设计目的与意义;系统功能需求(系统流程图);输入输出的要求。②完成 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功能模块划分与设计(系统功能模块 图)。③完成系统详细设计:包括数据库需求分析;类层次图;界面设计与各 功能模块实现。④系统调试:调试出现的主要问题,编译语法错误及修改,重 点是运行逻辑问题修改和调整。⑤使用说明书及编程体会:说明如何使用你编 写的程序,详细列出每一步的操作步骤。⑥关键源程序(带注释) ⑶按规定格式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将其打印稿(A4纸)上交给老师存档。 ⑷不得抄袭他人程序、课程设计报告,每个人应体现自己的个性设计。二、进度安排

如何计算教师工资

如何计算教师工资 中学教师的总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的百分之10+地方补贴 1.岗位工资:中学高级教师930元;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680元;中学二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590元;中学三级教师=小学二 级教师=550元. 2.薪级工资:中学高级教师=副高=(下表中的)第七级(副教授)中 学一级教师=中级=(下表中的)第十级(讲师)中学二级教师=助理=(下 表中的)第十二级(助理)中学三级教师=员级=(下表中的)第十三级 (员级)薪级工资的确定方法:各位老师你们先由你们现在聘任的职称 找到对应的级别,再以这个级别中你们现在聘任的职称的年限的对应 时段作为横坐标,又以你们的工龄(工作前读大学的也算)的对应时段 作为纵坐标,在表中即可找到你们的套改级别.和对应的薪级工资. 3.(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的百分之10,想必大家都会计算的! 4.地方补贴:各省不同 2007教师涨工资套改,由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代替原来的职务 工资、津贴工资,其他原享受的各种津贴如物福补贴、生活补贴、 适当补贴等不变动。 1、岗位工资的套改:中学高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按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套七级岗位,即930元,中学一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套十级岗位,即680元,中学 二级教师(或其他同级职称)套十二级岗位,即590元。不分获得职 称先后。 2、薪级工资的套改:根据“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对照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得到薪级工资级别,

再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得到薪级工资。 3、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 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 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4、(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工改前职务工资+津贴)-工改前职务工资*10%=本次工改增加额。 以李为例:1996年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01年获得中学一 级教师职称。期间工作时间没有间断,他的工作年限是11年,套改 年限为15年,任职年限5年。按一级教师职称套改十级岗位(680元),按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套17级薪级工资(341元)。因为是中 小学教师,按规定享受提高10%。他的工改前职务工资为535元, 津贴为229.3元,本次净增额为(680+341)+(680+341)*10%- (535+229.3)-535*10%=305.2元。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 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 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 数 (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 年限×1.2% (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按一定比例计发。 教师收入由:基本工资、教龄工资、绩效工资、特优津贴等构成。

教师工资管理系统

教师工资管理系统 题U:教师工资管理系统院系专业: 姓名:学号: 2012年3月13日 C语言程序设讣报告书 一、程序设il?的U的和题U要 -5 -四、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体 -11 - 1?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 -11 - 2.心得体 -15 - C语言程序设讣报告书

一.程序设计的U的和题U要求

用所学过的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掌握结构化程序设il?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学能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解决稍微复杂的结构化程序设讣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增强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程序开发打下基础。 1.初步掌握开发一个小型实用系统的基本方法:结合实际应用的要求,使课程 设计既覆盖知识点,乂接近工程实际需要。通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的积极性,并引导他们根据实际编程要求, 训练自己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编程 能力,并养成&好的编程习惯。 2?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语义和数据类型的使用特点。 3?使学生掌握,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及编程技巧,能正确使用,语言编写程序。 4?使学生掌握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及上机操作方法。 5?掌握书写程设计开发文档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课程 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还可以作为学生做毕业论文时的参考资料。 本次课程设汁主要U的在于,通过综合程序课程设计,加深对《C语言》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C语言讲法规则。学会编制结构清晰、风格ft好、数据结构适当的C 语言程序,从而培养和提高 C语言程序设计?报告书 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题U要求: 每个教师的信息为:教师号、姓名、性别、单位名称、家庭住址、联系电话、 基本工资.津贴、生活补贴.应发工资、电话费、水电费、房租.所得稅、卫生费、公积金、合计扣款、实发工资。注:应发工资二基本工资+津贴+生活补贴;合计 扣款二电话费+水电费+房租+所得稅+卫生费+公积金;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合计扣款。A、教师信息处理 信息(1)输入教师 插入(修改)教师信息删除教师信息浏览教师信息查询教师信息导入教师信息

人事工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人事工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人事工资治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3) 【关键字】 (3) 第一章绪论 (3) 1.1研究课题的背景 (3) 1.2 研究思路和工作打算 (3) 第二章治理信息系统研究概述 (4) 2.1治理信息系统的进展历史 (4) 2.2治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5) 2.3治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6) 2.4治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7) 第三章工资治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9) 3.1系统功能需求简介 (9)

3.2功能需求描述 (10) 3.3目标系统要求 (10) 3.4系统平台选择 (11) 3.5数据库设计 (11) 3.5.1数据库介绍 (11) 3.5.2数据流图 (11) 3.5.3数据词典分析 (12) 第四章人事工资治理系统的功能实现 (13) 4.1职员差不多信息模块编码设计 (13) 4.2工资结构设置模块编码设计 (20) 4.3入口程序 (21) 4.4连编程序 (21) 第五章小结 (22)

【摘要】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的“生命线”。而工资治理又是人力资源治理的重中之重。实行电子化的工资治理,能够让人力资源治理人员从繁重琐碎的案头工作解脱出来,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本文介绍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相关的研究和开发的比较和综述,研究开发的过程,以及设计思路和实现细节的考虑,最后给出了作者在毕业设计过程的体会。 【关键字】治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工资治理,实体关系图(E-R图),数据字典,数据流图。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课题的背景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治理理论,建立企业治理信息系统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趋势。党和政府依照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对国民经济建设提出了“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指导思想。对企业而言,全面开发和应用运算机治理信息系统确实是近期不能回避的问题。在企业治理中,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人事治理是企业的运算机治理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而工资治理又是人力资源治理的重中之重。实行电子化的工资治理,能够让人力资源治理人员从繁重琐碎的案头工作解脱出来,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工资治理信息系统的实现能够减轻比较繁琐的手工工资治理。 现在应用在大中型企业的治理信息系统中,几乎都包括了工资治理模块。有些环境中是由作为大型ERP软件中的一个模块引进的,有些是作为企业的财务系统的一部分。这些依照规范的西方的治理制度设计的工资治理软件,在专门多时候还不能完全解决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的问题,本文介绍的毕业设计的研究工作确实是要为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解决他们在工资治理方面的问题。 通过在本单位通过一周的调研,并参考其他同行设计工资治理软件,我差不多上搞清晰了像

教师绩效工资的计算方法

教师的收入 教师收入由:基本工资、教龄工资、绩效工资、特优津贴等构成。 1.基本工资:教师按照教师资格定:小学教师2000元,初中教师2300元,高中教师2500元,大专教师2800元,大学教师3000元。(随国民经济增长) 2.教龄工资(含工龄):每年30元,随着教龄增长。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教师的 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教的思想,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稳定。 3.课时工资.:课时补贴按照实际上课按劳取酬原则;主要是鼓励教师多代课,特别是年轻教师精力充沛,他们多代课,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 4、绩效工资:学期和学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大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学期学年评,不终身制。每个老师积极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代课,更要激励上好课。 5、特优津贴:全体教师公认的特别优秀教师,无名额限制,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象领国务院津贴领县/市政府津贴,不终身制。主要是对那些在教育教学工作在有特殊 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广,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的教育及教***学方法,可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确定等级,或者说是以国家及,省级,地市、县确 定不同的标准,使那些有才华的教师得到应有的报酬,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6、山区补贴: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另外给与补贴,应该是工资30%。正如国家干部下乡补贴,越偏僻地区,补贴越高,不终身制,离开就没有。 绩效工资是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估,确立员工的绩效工资增长幅度,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 绩效工资的特征 它的基本特征是将雇员的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业绩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比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内涵更为宽泛,它不仅包括产品数量和质量,还包***括雇员对企业其他贡献。 企业支付给雇员的业绩工资虽然也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福利等几项主要内容,但各自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教师工作量计算及绩效工资发放办法: (一)课堂教学教分值按公式n=计算。其中为教师所授第i班学时数,为所授第i班课时折算系数。

教师工资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要求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和《Oracle数据库应用》两门课程后进行的一次数据库方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配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和《Oracle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巩固和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数据库进行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库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献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内容:用一种高级语言和当前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相结合,完成一个小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所设计的小型管理系统应包含两个以上(不多于4个)的模块以及输入输出、查询、插入、删除等基本功能。根据课程设计2周时间的安排选择适当大小的设计课题,课题的选择可以是实际问题,也可以是虚构的问题。根据题目的基本需求,画出系统结构图,并对数据库进行详细设计,编写程序,同时写出关于本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报告书。 要求: (1) 要求学生按照《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和《Oracle数据库应用》相关知识以及《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完成一个数据库设计,并撰写相应的课程设计报告。 (2)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大约15页-20页,包括相应的模块设计文档、数据库设计文档、所承担模块的核心代码、测试过程分析与运行结果等。分组进行的同学共同完成基本设计与数据库设计,但每个人至少必须独立完成一个模块设计与实现,并写入课程设计报告中。 三、课程设计时间 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10个工作日) 四、课程设计分组 一人一组 五、课程设计的成果和形式 1.报告一篇 建议论文按下列的提纲书写 2.符合设计要求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一个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工资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目录 一、项目名称:工资管理系统设计 (2) 二、实训目的: (2) 三、应掌握的知识点 (2) 四、应训练的能力点 (2) 五、数据库设计内容 (3) (一)需求分析 (3) (二)数据库概念设计 (3) (三)数据库逻辑设计 (5) (四)数据库与数据表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5) 1.数据库与数据表设计 (5) 2.数据完整性设计 (6) 六、数据库操作实施与结果——数据库对象的设计 (7) (一)建数据库——工资管理库 (7) (二)建表——员工信息表、部门信息表、工资信息表 (7) (三)视图 (9) (四)存储过程 (9) (五)触发器 (10) (六)索引 (11) (七)运行和维护 (12) 1. 关系图的建立 (12) 2. 简单查询 (12) 3. 复杂查询 (15) 4.数据库的用户与权限管理 (17) 5.数据库的备份 (20) 6.数据的导入与导出 (21) 七、总结 (22) 八、评语 (23)

一、项目名称:工资管理系统设计 二、实训目的: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理论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通过设计数据库系统应用课题,进一步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基本数据库编程方法 ●快速跟踪数据库系统软件的新技术及市场应用动态。 三、应掌握的知识点 ●数据库基本原理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设计思路 ●初步掌握一种关系数据库语言 四、应训练的能力点 ●SQL Server 2000的操作与使用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与逻辑设计 ●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数据表的建立与操作 ●SQL查询语言的使用与编程 ●设计和开发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部分

教师薪级工资标准

教师薪级工资标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教师薪级工资标准 教师工资计算方法及岗位定级工资标准1、岗位工资的套改:中学高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套七级岗位,即930元,中学一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套十级岗位,即680元,中学二级教师(或其他同级职称)套十二级岗位,即590元。不分获得职称先后。4、(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 资)*10%-(工改前职务工资+津贴)-工改前职务工资*10%=本次工改增加额。本科见习 6850685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 初中见习 5700570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JSG04 中学二级起点GLG03 GLG07 7200720管理人员岗位工资七级 1996年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01年获得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期间工作时间没有间断,他的工作年限是11年?套改年限为15年,任职年限5年。按一级教师职称套改十级岗位(680元),按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套17级薪级工资(341元)。因为是中小学教师,按规定享受提高10%。他的工改前职务工资为535元,津贴为元,本次净增额为

(680+341)+(680+341)*10%-(535+-535*10%=元。四、本次 工改退休、退职界限1、岗位工资的套改:中学高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 准表》套七级岗位,即930元,中学一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套十级岗位,即680元,中学二级教师(或其他同级职称) 套十二级岗位,即590元。不分获得职称先后。4、(岗位 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工改前职务工资+津贴)-工改前职务工资*10%=本次工改增加额。1996年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01年获得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期间工作 时间没有间断,他的工作年限是11年,套改年限为15年,任 职年限5年。按一级教师职称套改十级岗位(680元),按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套17级薪级工资(341元)。因为是中小学教师, 按规定享受提高10%。他的工改前职务工资为535元,津贴为元,本次净增额为(680+341)+(680+341)*10%-(535+-535*10%=元。四、本次工改退休、退职界限六、原单位发放的 津贴、补贴保留,但要保证资金来源合法,用途正当。

C语言课程设计教师工资管理系统职工工资管理系统

C语言课程设计教师工资管理系统职工工资管 理系统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课程设计教师工资管理系统 运行平台:(其他平台未经测试,不一定保证有效) 制作者:弓箭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源代码如下: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 #define LEN sizeof(struct teacher) struct teacher { int num; char name[20]; char sex[20]; char workplace[50]; char address[50]; long phone; double de_salary; double de_jintie; double de_shenghuobutie; double yingfa_salary; double cost_phone; double cost_water_elec; double cost_rent; double cost_tax; double cost_weisheng; double cost_gongjijin; double cost_all; double shifa_salary; struct teacher *next; }; /***********************************读取函数************************************/ struct teacher *load() { struct teacher *p1,*p2,*head; FILE *fp;

人事工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人事工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3) 【关键字】 (3) 第一章绪论 (3) 1.1研究课题的背景 (3) 1.2 研究思路和工作计划 (3)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概述 (4) 2.1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 (4) 2.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5) 2.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6) 2.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7) 第三章工资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9) 3.1系统功能需求简介 (9) 3.2功能需求描述 (10) 3.3目标系统要求 (10) 3.4系统平台选择 (11) 3.5数据库设计 (11) 3.5.1数据库介绍 (11)

3.5.2数据流图 (11) 3.5.3数据词典分析 (12) 第四章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 (13) 4.1员工基本信息模块编码设计 (13) 4.2工资结构设置模块编码设计 (20) 4.3入口程序 (21) 4.4连编程序 (21) 第五章小结 (22)

【摘要】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的“生命线”。而工资管理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实行电子化的工资管理,可以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繁重琐碎的案头工作解脱出来,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本文介绍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相关的研究和开发的比较和综述,研究开发的过程,以及设计思路和实现细节的考虑,最后给出了作者在毕业设计过程的体会。 【关键字】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工资管理,实体关系图(E-R图),数据字典,数据流图。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课题的背景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趋势。党和政府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对国民经济建设提出了“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指导思想。对企业而言,全面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近期不能回避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人事管理是企业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而工资管理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实行电子化的工资管理,可以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繁重琐碎的案头工作解脱出来,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可以减轻比较繁琐的手工工资管理。 现在应用在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几乎都包括了工资管理模块。有些环境中是由作为大型ERP软件中的一个模块引进的,有些是作为企业的财务系统的一部分。这些根据规范的西方的管理制度设计的工资管理软件,在很多时候还不能完全解决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的问题,本文介绍的毕业设计的研究工作就是要为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解决他们在工资管理方面的问题。 通过在本单位经过一周的调研,并参考其他同行设计工资管理软件,我基本上搞清楚了像我

教师工资套改对照表

2006 年教师工资套改对照表 社会现象2009-08-06 18:54 阅读1627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2006 年教师工资套改对照表 工资涨幅计算方法:(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 年度考核奖金(第十三个月工资)=本次调资的涨幅 注:薪级工资的查询方法是查薪级工资套改表任职年限档下的与工龄的交叉点得到多少级,再回查“二、薪级工资”中该级的标准是多少元。 、岗位工资(元) 中学高级教师(副高职称)岗位为七级(930 元) 中教一级岗位(小教高级)为十级(680 元) 中教二级(小教一级)岗位为十二级(590 元) 中教三级(小教二级、员级)岗位为十三级(550 元)

、薪级工资 注:共65级,61-65级工资标准略。 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工资为 一级岗位34级 二至四级岗位25级 五至七级岗位16级 八至十级岗位 卜一至十二级岗位6级 十三级岗位1级

薪级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套改表 十三K t 中ME 、小嶽二(El 中歎TL 曲删)

2006教师工资套改说明 2006年7月起执行新的工资标准,不少教师不知道自己加多少,调资一事,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向本单位财会人员询问是最好的办法,这里我把工资改革计算方法依据《苏人通[2006]331号》文件精神给大家 介绍一下: 首先了解一下工资改革后构成部分: 一、岗位工资

这部分所聘职称岗位工资,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分为员级 (小二、中三或未定级)、助理级 小一、中二、助教)、中级(小高、中一、讲师)、副高级(中 高、副教授)、高级(教授)等,根据 职称可以从套改表岗位工资栏目中直接查出。 二、薪级工资 这部分工资中差别最大的,与教龄、大专以上的学龄时间、职称任职时间有关,也是查对的, 1、计算: 任职时间: 2006- ?(职称聘任时间) +1 注:这里职称聘任时间一般为最高聘任时间 套改年限: 2006-参加工作年份 +1[+ 大专以上的学龄(在校)时间 -间断工龄 ] 2、根据以上计算得出结果,在职称任职年限时间段与套改年限横竖交叉点找出相应的数字,即为薪 级工资档次,从表中找到该档工资额就是薪级工资。 上面两项为国家标准,是基本工资,也是这次工改变化部分。 2)、薪级工资查询表 用工改后的基本工资 -工资前两项(职务工资、津贴)之和,所得差额即为此次调整后增加的工资。 三、绩效工资 省标、地方岗位补贴、一个月基本工资额(年终一次性奖金取消)等全放在这。 四、津贴工资 艰苦地区和特殊津贴,江苏省没有。 五、管理人员、工人及其他人员的岗位工资 正处级干部根据《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按五级即 1045 元标准,主任科员按《事业单 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正科级干部标准,即七级 720 元,副主任科员按八级 640 元;高级工按《事 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定技术三级即 中小学教师以外的事业单位人员不享受提高 10%待遇。 5、本次工改退休、退职界限 本次工改基本工资为: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X (100%+10%) 其中 1 0%是针对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 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基础上,再增加总数的 10% ) 附: 1)、工资套改标准对照表 615 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