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金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金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金朝皇帝列表:

金国历史:

金国(公元1115年-1234年)是中国两宋时期以女真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创建者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金国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金国历经九帝,共一百二十年。疆域盛时东北到今日本海,南到淮河、秦岭一线,西至今甘肃省,北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它为我国北部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金朝皇帝完颜永济生平介绍

金朝皇帝完颜永济生平介绍 完颜永济,原名完颜允济,字兴胜,金世宗完颜雍的第七个儿子,金章宗完颜璟的叔父,金朝的第七位皇帝。 完颜永济自幼懦弱无能,优柔寡断,且理政、识人等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但却在人 前表现出一副与世无争、持重老成的样子,并赢得了完颜璟的信任。公元1208年,完颜 璟病重,因其六个儿子全部夭折,而后宫还有两个妃子怀着孕,于是留下密诏给完颜永济,要求如果后宫生下皇子当立为储。 公元1208年十一月,完颜璟病逝,彼时没有皇子可以即位,而后宫贾妃与范妃还怀 着孕,于是完颜永济在元妃李氏、宦官李新喜等人的拥立下登上了皇位,次年改年号大安。完颜永济即位不久,便设计毒杀了贾妃,又将范妃堕胎,削发为尼而立自己的儿子完颜恪 为皇太子。 完颜永济在位期间,铁木真建立了大蒙古国,起初还向金朝进贡,后听闻是完颜永济 即位,极为蔑视,萌生了攻金之意,多次进攻金国,而完颜永济本人不善用人,忠奸不分,导致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公元1213年八月,蒙古再次进攻金国,而防守的右副元帅胡沙 虎不理防务,完颜永济多次派人督促惹怒了胡沙虎,于是胡沙虎发动叛变,毒杀了完颜永济。 完颜永济没有识人擅用的能力,也没有治理朝政的见解,唯一优点就是为人节俭,特 别会伪装,不知道他底细的人都会认为是少年老成,忠厚可靠。他经常表现出一股与世无 争的气派,让世宗和章宗对他是格外器重和放心。他一路被封为薛王、滕王,世袭猛安。 他弟弟章宗也对他很亲近,可能正是因为知道他无能才会放心的将很多事情交给他。 章宗是一个多疑的人,但是对永济,他表现出的信任让后世很多人都诧异。他让永济当了 武定军节度使,这就是明摆着把军权放在他手里了。 不久之后,章宗体弱,为了以防万一,他必须考虑身后事。但是自己的两个皇子尚未 出生,他给永济一道密旨,上面写着:“我的这两个孩子还没有出世,一旦有一个男的, 就立他为太子,如果两个都是男的,你就选择一个。”这是把皇储交到了永济手上。章宗 死后,他开始打起了皇位的主意。皇子年幼,他可以暂时监国,他没忘自己的诺言,但是 先当一段时间总是可以的吧,于是永济当上了皇帝。 即位之后,他重用了胡沙虎等流氓庸将,不仅赦免胡沙虎的罪行还加以重用,最后养 虎为患被他杀了。之后胡沙虎投靠章宗长子允恭,允恭成为了第八任大金皇帝。允济的皇 帝之路仅有短短的五年便戛然而止。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列表大全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列表大全 一、中国古代皇帝概况: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尝试从廿五史等工具书中搜集大量帝王资料,编制一览表,包括朝代、称号、生殁年代、在位年代、登基岁数、年号等,并在备注中列出死因。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 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赢政(49)、宋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赢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

课外历史拓展—中国历史列表

中国历史列表(自夏开始开始)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禹 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成汤 周:西周朝(公元前1029年-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名弃,帝喾的后裔,弃曾做过尧,舜的农师。周朝姬姓。 公元前770年,幽王太子宣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公元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二十五王,历时五百一十五年。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嬴政(汉族) 汉朝(前202年——220年),刘邦(汉族) 三国:三国·魏(220年——226年),曹丕(汉族) 三国·蜀(221年——223年),刘备(汉族) 三国·吴(222年——252年),孙权(汉族) 晋朝(265年——420年),司马炎(汉族) 十六国:十六国·成汉(304年——347年),李雄(汉族) 十六国·前赵(304年——329年),刘渊(匈奴族) 十六国·后赵(319年——351年),石勒(羯族) 十六国·前凉(300年——386年),张轨(汉族) 十六国·后凉(386年——403年),吕光(氐族) 十六国·南凉(397年——414年),拓跋乌孤(鲜卑族) 十六国·西凉(400年——421年),李皓(汉族) 十六国·北凉(397年——460年),段业(匈奴族) 十六国·前燕(285年——370年),慕容廆(鲜卑族) 十六国·后燕(384年——409年),慕容垂(鲜卑族) 十六国·南燕(398年——410年),慕容德(鲜卑族) 十六国·北燕(409年——436年),冯跋(汉族) 十六国·前秦(350年——394年),苻洪(氐族) 十六国·后秦(384年——417年),姚苌(羌族) 十六国·西秦(385年——431年),乞伏国仁(鲜卑族) 十六国·胡夏(407年——431年),赫连勃勃(匈奴族) 南北朝:南北朝·宋国(420年——479年),刘裕(汉族) 南北朝·齐国(479年——502年),萧道成(汉族) 南北朝·梁国(502年——557年),萧衍(汉族) 南北朝·陈国(557年——589年),陈霸先(汉族)

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 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 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 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 第三代姬蟜极 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 第四代 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 姬穷蝉生子敬康 第五代 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 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 第六代姬句望 第七代姬桥牛 第八代姬瞽叟 第九代 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 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共19王立国440年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 第2任姒启 第3任姒太康 第4任姒仲康 第5任姒相 第6任后羿(妻嫦娥) 第7任寒浞 第8任姒少康 第9任姒杼 第10任姒槐 第11任姒芒 第12任姒泄 第13任姒不降 第14任姒扃 第15任姒廑 第16任姒孔甲 第17任姒皋 第18任姒发 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共31王立国662年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

第2任子外丙 第3任子仲壬 第4任伊尹 第5任子太甲 第6任子沃丁 第7任子太庚 第8任子小甲 第9任子雍己 第10任子太戊 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 第12任子外壬 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 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 第15任子祖辛 第16任子沃甲 第17任子祖丁 第18任子南庚 第19任子阳甲 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 第21任子小辛 第22任子小乙 第23任子武丁 第24任子祖庚 第25任子祖甲 第26任子廪辛 第27任子康丁 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 第29任子太丁(文丁) 第30任子帝乙 第31任纣帝子受辛 大周王朝之西周 BC12世纪—BC771年共37王立国879年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 第2任成王姬诵(周公姬旦摄政八年) 第3任康王姬钊 第4任昭王姬瑕 第5任穆王姬满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吕侯制定,史学家称"吕刑". 第6任共王姬翳扈 第7任懿王姬囏 第8任孝王姬辟方 第9任夷王姬燮 第10任厉王姬胡BC841—BC828(周公召执政BC841年中国历史开始有纪年) 第11任宣王姬静BC827—BC782年在位46年 第12任幽王姬宫湦BC781—BC771年在位1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

商朝皇帝中国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商朝皇帝-中国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下面是有中国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欢迎参阅。 中国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商朝的历史简介 商朝(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因契被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一带),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在亳建立的王朝称为“商”。商朝皇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今河南安阳),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此建都长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政权,

相对于夏朝具有更丰富的考古发现。 商朝的世系年代无定说,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 《诗经·商颂》云商“邦畿千里”。 商朝五六百年间曾多次迁都,都城中的多个都在河南境内。在河南的安阳发现了殷墟,在商丘、郑州、偃师、温县、辉县、新郑等许多地方也发现商朝文化遗存。 关于商朝的信息多来自于其后面的周朝,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商朝金文和安阳甲骨文的记载。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考古研究发现殷商甲骨文极有可能源自8500年前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的贾湖契刻符号,并且有过渡文字——斗门镇花园村甲骨文。 安阳的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

存在。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蛮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存在发达的文明。 商朝以玄鸟为图腾,《史记·殷本记》记载:有娀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与《史记》的记载一致。 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奴隶制过渡。 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号。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因而以“殷”称之,或者“殷商”并称。 《尚书》、《史记》等传世文献称呼商朝为“殷”,但如《古本竹书纪年》等

金朝皇帝列表

金(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金,建于1115年,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天兴三年(1234年)时灭于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共经历10位帝王。 1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1068年——1123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东南阿什河,女真族酋长,金国建立者。12世纪初统一各部,并消灭辽国,在位期间,定制度,立刑法,造文字,加强皇权,对女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谥号武元皇帝,死后葬于和陵,后改名睿陵。 2金太宗完颜晟 金太宗姓完颜,名吴乞买,汉名晟。 1123年即位在位12年。太祖的四弟,即位后,继续进行灭辽战争,1125年,消灭辽朝。开始进攻宋,1126年,攻下汴

京,北宋亡。其后,太宗进行了经济,军事改革,并且他本人非常节俭。他下诏在女真旧地实行赋税制,不得私役百姓;规定权势之家不得买贫民为奴;多次下诏敦劝农功和派遣使臣到各地劝农。死于1135年,时年61岁。 3金熙宗完颜亶 金熙宗完颜亶,(天辅三年正月十七甲子日11119年2月28日-皇统九年十二月初九丁巳日儒略历1150年1月9日),金朝第三位皇帝(1135年2月10日—1150年1月9日在位)。女真名合剌,汉名亶,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嫡长孙,其父为金太祖嫡长子完颜宗峻、母为蒲察氏。在位15年,终年31岁。 4海陵炀王完颜亮 完颜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 即金废帝,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中国金代第四位皇帝,杰出的改革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杀人狂,是一位毁誉参半的人物。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完颜宗干次子,母大氏,史称海陵王。完颜亮在位十二年,在位期间为人残暴,杀人无数但严肃吏治,能够听取臣下的某些有益建议。迁都燕京之后,完善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和奠定了金王朝

周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周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西周 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在位3年。 周武王姬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他继承父亲遗志,于西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王。 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在位22年。 周成王,汉族,姓姬,名诵,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 周康王姬钊前1020年—前996年在位,在位25年。 周康王姬钊,生卒年不详。汉族,周成王之子,成王死后继位,在位25年。 周昭王姬瑕(?—公元前1002年)前995年—前997年在位,在位3年。 周昭王姬瑕,中国周朝第四代王,周康王之子。 周穆王姬满前996年—前992年在位,5年。 姬满,即周穆王,姬姓,名满,昭王之子,周王朝第五位帝王。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 然而,常年征讨,天子不在朝堂,导致朝政松弛,自穆王之后,周王朝开始由盛而衰。 周共王姬繄扈前922年—前900年在位,23年。 周共王姬繄扈(yī hù),穆王子,西周第六代国王,生卒年不详,穆王死后继位。在位22年,病死,葬于毕原谥号共(gōng)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龚王。 周懿王姬囏前899年—前892年在位,8年。 周孝王姬方(?—前886年)前892年—前886年在位,7年。 周孝王姬方,西周第八代国王,谥号周孝王。周共王弟弟,周懿王叔父。周懿王病死后夺位。在位6年,病死,葬处不明。 周夷王姬燮前885年—前878年在位,8年。 周夷王姬燮,西周第九代国王,周懿王子,周孝王侄孙。《史记》称他为夷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彳屖王。周厉王姬胡(前877年—前841年)前858—前841年在位,18年。 共和前841年—前828年,13年。 前841年,周厉王出逃后,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厉王死于流放地彘( 今山西霍县),大臣拥立静为王。 周宣王姬静(靖)前828年—前782年在位,46年。 周幽王姬宫湦(前795年—前771年)前782年—前771年在位,11年。

汉朝皇帝世系图

汉高祖 刘邦 前 256-前 202-前 195 汉惠 帝 齐悼惠王 刘肥 前 221-前 189 刘盈 前 210前 195前 188 后少 帝 城阳景王 刘章 前 200-前 177 前少帝 ?-前 188-前 184 刘弘 前 192前 184前 180 梁共 城阳恭王 刘喜 ?-前 144 长沙定王 刘发 ?-前 127 汉武帝 刘彻 前 157-前 141前 87 王 刘买 ?-前 136 梁平 王 刘襄 ?-前 96 梁贞 海昏侯 城阳敬王 刘义 ?-前 110 舂陵戴侯 刘熊渠 悼皇考 刘外 刘进 前 113-前 91 刘贺 前 92前 74前 59 王 刘毋 伤 ?-前 85 汉景帝 刘启 前 188-前 157前 141 梁孝 王 刘武 ?-前 144 汉文帝 刘恒 前 202前 180前 157 高后吕雉
昌邑哀 城阳顷王 刘延 ?-前 118 舂陵节侯 刘买 戾太子 刘据 前 128-前 91 王 刘髆 ?-前 86
汉昭帝 刘弗陵 前 94-前 87-前 74

梁敬 城阳惠王 刘武 ?-前 97 刘利 刘回 汉宣帝 刘询 前 91-前 74-前 49 王 刘定 国 ?-前 45 梁夷 汉元帝 城阳荒王 刘顺 刘子张 刘钦 ?-3 刘奭 前 75-前 49-前 33 楚孝王 刘嚣 ?-前 25 东平思王 刘宇 ?-前 20 王 刘遂 ?-前 39
汉成 帝 更始帝 刘玄 ?-23-25 汉光武帝 刘秀 前 6-25-57 刘骜 前 51前 33前7 汉哀帝 刘欣 前 27-前 7前1 严乡侯 广戚侯 刘显 刘信 ?-7 恭皇 刘康 ?-前 23 中山孝王 刘兴 ?-前 8 广戚炀 侯 刘勋 东平炀王 刘云 ?- 前 4
梁荒 王 刘嘉 ?-前 24
式节侯 刘宪
式侯 刘萌
汉明帝 刘庄 28-57-75
汉平帝 刘衎 前 9-前 1-6
梁王 刘立 ?-3
刘盆子 10-25-27?
汉章帝 刘炟 57-75-88
孺子 刘婴 5-6-8-2 5 济北 惠王 刘寿 ? -120 北乡 刘雄 孝崇皇 刘翼 孝元皇 刘淑 孝穆皇 刘开 ?-132
刘永 ? -25-2 7 刘纡
千乘贞王 刘伉 ?-93
孝德皇 刘庆 78-107
汉和帝 刘肇 79-88-10 5
乐安夷王 刘宠 ?-122
汉安帝 刘祜 94-106-12 5 汉顺帝 刘保
汉殇帝 刘隆 105-106
侯 刘懿 ? -125
勃海孝王 刘鸿
刘弘

10分钟掌握2000年历史

10分钟掌握2000年历史,秦朝到清朝皇帝世系表,一目了然 摘要: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从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算起,有记载的皇帝多达500多位。为了更清楚直观的了解每个朝代的皇帝传承,作者将他们绘制成表,呈现给喜欢历史的读者。(包括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统一天下,自称始皇帝,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死后,儿子胡亥继承皇位,由宦官赵高把持朝政。秦二世的暴政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秦朝共传二世,建国仅仅14年。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小吏,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在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击败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史称西汉。公元8年,权臣王莽自立,西汉灭亡。前后共有15位皇帝,建国210年。

东汉:王莽篡权之后,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后代刘秀趁机起兵,通过十几年的战争重新统一中国。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国号汉,史称东汉。公元220年,曹操儿子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东汉灭亡。传八世共十四帝,建国195年。

三国:曹操、刘备、孙权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相互攻伐,最后只剩下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晋朝:晋朝的开国皇帝是三国著名谋士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他在266年代魏自立称帝,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司马睿逃到江南,在建邺称帝,史称东晋。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两晋共传十五帝,建国155年。

元朝皇帝列表

元朝皇帝列表 导读:本文是关于元朝皇帝列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元朝第一位皇帝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 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206年春天建国称帝,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元朝第二位皇帝 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年—1241年12月11日) 蒙古帝国可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1229年忽里台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他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南下灭金朝,派拔都远征欧洲,他在位期间成功完全征服中亚、华北和东欧,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

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谥号英文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元朝第三位皇帝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1206—1248年4月) 蒙古帝国可汗,史称“贵由汗”。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长子。生于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卒于元定宗贵由汗三年(1248年),1246年8月24日至1248年4月在位。享年43岁,母皇后乃马真氏。他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征欧洲。1246年登基,1247年吐蕃归附蒙古帝国。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贵由庙号为定宗,谥号简平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元朝第四位皇帝 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国可汗,史称“蒙哥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其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母唆鲁禾帖尼。即位前曾参加拔都统帅的长子军西征,活捉钦察首领八赤蛮,进攻俄罗斯等地。即位后主要致力于攻灭南宋、大理等国。并派遣旭烈兀西征西亚诸国。1259年病逝于合川东钓鱼山下。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蒙哥庙号为宪宗,谥号桓肃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周朝皇帝列表(详细版)

周王朝在这791年间共传30代37个帝王,周朝历代皇帝列表如下:西周: 周武王——姬发,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50年—前1045年 周成王——姬诵,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44年—前1008年 周康王——姬钊,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07年—前982年 周昭王——姬瑕,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81年—前963年 周穆王——姬满,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62年—前908年 周共王——姬繄扈,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07年—前896年 周懿王——姬囏,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95年—前871年 周孝王——姬辟方,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70年—前862年 周夷王——姬燮,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61年—约前854年 周厉王——姬胡,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53年—前841年 周宣王——姬静,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28年—前782年 周幽王——姬宫涅,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81年—前771年 周携王——姬余臣,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70年—前760年 东周: 周平王——姬宜臼,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71年—前720年 周桓王——姬林,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20年—前697年 周庄王——姬佗,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97年—前682年 周釐王——姬胡齐,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82年—前677年 周惠王——姬阆,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77年—前675年 王子颓——姬颓,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74年—前673年 周惠王——姬阆,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73年—前652年 周襄王——姬郑,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52年—前619年 周顷王——姬壬臣,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19年—前613年 周匡王——姬班,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13年—前607年 周定王——姬瑜,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07年—前586年 周简王——姬夷,在位时间为公元586年—前572年 周灵王——姬泄心,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72年—前545年 周景王——姬贵,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45年—前520年 周悼王——姬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20年 周敬王——姬丐,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20年—前477年 周元王——姬仁,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77年—前469年 周贞定王——姬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69年—前441年 周考王——姬嵬,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41年—前426年 周威烈王——姬午,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26年—前402年 周安王——姬骄,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02年—前376年 周烈王——姬喜,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76年—前369年 周显王——姬扁,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69年—前321年 周慎靓王——姬定,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21年—前315年 周赧王——姬延,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15年—前256年 昭文君——姬杰,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56年—前249年

远古帝王世系表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又称盘古,混沌氏。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 —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 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传78帝,记2717年) —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女,风姓。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伏羲之妹) —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女,姓风) —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女,姓风) —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 —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女,姓风) —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男,姓风,名挚) —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女,姓风) —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女,姓风) —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男,姓风) —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女,姓风) —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女,姓风,号大庭氏) —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女,姓风) —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男,姓风) —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女,姓风,号柏皇氏) —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女,姓风) —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女,姓风) —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女,姓风) —象团(公元前7085—前7024年。女,姓风,号伏羲氏) —象伟(公元前7024—前6990年。女,姓风,号中央氏) —节触(公元前6990—前6955年。女,姓风) —伏案(公元前6955—前6931年。女,姓风) —曲秦(公元前6931—前6896年。女,姓风) —随秦(公元前6896—前6871年。女,姓风) —晁安(公元前6871—前6856年。男,姓风,号伏羲氏) —伏安(公元前6856—前6826年。女,姓风,号栗陆氏) —起望(公元前6826—前6801年。女,姓风) —河圭(公元前6801—前6732年。女,姓风) —圭嬜(公元前6732—前6666年。女,姓风,号伏羲氏)

金朝(女真完颜部)皇帝或部落首领世系名录表

金1115年-1234年 庙号谥号汉名女真名常用名称在位时间年号 金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 仁明庄孝大圣武元 皇帝 旻阿骨打 完颜阿骨 打 1114年- 1123年 收国 1115年-1116年 天辅 1117年-1123年九月 金太宗体元应运世德昭功 哲惠仁圣文烈皇帝 晟吴乞买 完颜吴乞 买 1123年- 1135年 天会 1123年九月-1135年 金熙宗弘基缵武庄靖孝成 皇帝 亶合剌完颜亶 1135年- 1149年 天会 1135年-1137年 天眷 1138年-1141年正月 皇统 1141年正月-1149年 十二月 海陵王海陵炀王(被弑后) 海陵庶人(改葬后) 亮迪古乃完颜亮 1149年- 1161年 天德 1149年十二月-1152 年二月 贞元 1153年二月-1156年 正月 正隆 1156年二月-1161年 十一月 金世宗光天兴运文德武功 圣明仁孝皇帝 褎/ 雍 乌禄完颜雍 1161年- 1189年 大定 1161年十月-1189年 金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 神圣英孝皇帝 璟麻达葛完颜璟 1189年- 1208年 明昌 1190年-1195年十一 月 承安 1196年十一月-1200 年 泰和 1201年-1208年 卫绍王(被弑后) 允济 /永 济 兴胜完颜永济 1208年- 1213年 泰和 1208年-1209年正月 大安 1209年正月-1211年 崇庆 1212年-1213年 至宁 1213年五月-九月 金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 英武圣孝皇帝 珣吾睹补完颜珣 1213年- 1223年 贞祐 1213年九月-1217年 九月 兴定 1217年九月-1222年 八月 元光 1222年八月-1223年 金哀宗敬天德运忠文靖武 天圣烈孝庄皇帝 守礼 /守 绪 宁甲速完颜守绪 1223年- 1234年 正大 1224年-1232年正月 开兴 1232年正月-四月 天兴 1232年四月-1234年 正月 金昭宗承麟呼敦完颜承麟1234年盛昌 1234年正月

中国古代金朝的货币发行及其经济影响

中国古代金朝的货币发行及其经济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金朝货币发行及其货币制度发展的阶段进行描述,其中包括各个时期金朝皇帝的货币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同时期的其他朝代的货币政策及发行来进行对比,来分析各个阶段货币的经济影响。以此来了解中国古代金朝的货币制度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关键字:金朝货币发行经济影响 金自崛起至覆灭,历时约一百二十年,其货币制度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自1115年建国至1153年统治广大的北中国,随着女真势力向先进的中原地区推进,由原来的以物易物跃进到了货币贸易的阶段;1154年到1189年,随着北中国经济的恢复,货币流通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扩大,金代货币制度进入了以钱为主、钱钞并用的鼎盛时期,而白1190年以后至1234年灭亡,由于国内外各类矛盾的激化,经济的衰败,以及女真贵族统治集团日益腐朽和丧失统治能力,金国货币制度也陷于紊乱以至崩溃。 一、从物物交易走上货币交易的阶段(公元1115——1153年) 金国建立之前,完颜部已经统一女真诸部,进入阶级社会。但是,这个时期不论是女真诸部之问,还是女真族同邻近的契丹等族之间的交换,均处于以物易物的状态,并没有使用金属货币。这种情况,直到1125年即金建国后的十年,在其居住的松辽地区,仍未改变。 自金建国以后,随着对辽、对宋战争的节节胜利,女真贵族不仅囊括了辽国的绝大部分地区,而_且夺得了原来北宋统治的淮水以北

广大地区,.二、三十年间一跃而成为一个大国。随着这一急剧变化而来的是金的贸易、货币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跃进性的变化。这就是从原来的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阶段,跃进到以金属货币为等价物的贸易阶段。金国开始建立了它的真正的货币制度。 女真在建国时时,奴隶制已臻于成熟,其国家制度是在女真族内在的阶级冲突日益加剧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因而当权的奴隶主贵族的掠夺欲也就特别强烈。在战争过程中,由于女立贵族的掠夺烧杀,俘获生口作奴隶,使辽宋故地的社会经济受到不小的破坏,商品货币经济有倒退的趋势。但是,这些地区有着女真贵族所需要的包括手工业产品在内的各种社会财富所以它不可能绝对排斥商品生产,而是需要商品生产为它服务。因此,随着女真族统治者越向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推进,就越必须适应那些地区的经济生活,形势驱使他们不能不改变单纯用金银储藏社会财富的态度,在进入辽宋故地、建立自己统治的过程中,这些金银铜钱就逐渐从储藏变而投到市场上去了。女真贵族越是要在北中国巩固它的统治,就越发不可避免地使它自己走向封建化,因而也越发能够适应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金银铜钱的货币职能也就越能够得到发挥。金国从物物交换跃进到货币贸易,以及尔后货币制度的更进一步发展,就是在这一客观条件(北中国社会经济)与主观条件(女真贵族对北中国社会经济的适应)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女真统治者在战争过程中掠夺到的辽宋金银铜钱,正是实现从物物交换跃进到货币贸易的催化剂。辽、宋、齐掠夺到的巨额金银铜币,

古代唐宋元明清皇帝的列表

唐朝 618--9O7 李姓建都:长安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一、高祖渊 9年。 二、太宗世民 23年。 三、高宗治 34年。 四、中宗显 1年。 五、武则天 21年。 六、中宗(复辟) 5年。 七、睿宗旦 3年。 八、玄宗隆基 43年。 九、肃宗亭 7年。 十、代宗豫 17年。 十一、德宗适Kuò 26年。 十二、顺宗诵 1年。 十三、宪宗纯 l5年。 十四、穆宗恒 4年。 十五、敬宗湛 2年。 十六、文宗昂 14年。 十七、武宗炎 6年。 十八、宣宗忱 13年。 十九、懿宗漼 14年。

二十、僖宗儇 15年。 二十一、昭宗晔 16年。 二十二、哀帝祝 3年。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顼xū,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1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shèn,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十一帝.奇渥温氏 一、世祖忽必烈,年号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年号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海山,年号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年号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年号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1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元史》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1206--1368),通称元朝。

周朝有多少年有几个皇帝

周朝有多少年有几个皇帝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那么你知道周朝一共有多少吗?有几个皇帝?下面为你解答。 周朝有多少年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是周武王姬发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的,定都镐京和丰京,成王时期营建洛邑;西周末年,也就是公元前771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东周又被称为“春秋战国”,东周时间为公元前770年-前256年。所以周朝自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共791年。 周朝有多少个皇帝周王朝在这791年间共传30代37个帝王,周朝历代皇帝列表如下: 西周皇帝列表 周武王;;姬发,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50年;前1045年 周成王;;姬诵,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44年;前1008年 周康王;;姬钊,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07年;前982年 周昭王;;姬瑕,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81年;前963年 周穆王;;姬满,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62年;前908年 周共王;;姬繄扈,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07年;前896年 周懿王;;姬囏,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95年;前871年

周孝王;;姬辟方,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70年;前862年周夷王;;姬燮,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61年;约前854年周厉王;;姬胡,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53年;前841年周宣王;;姬静,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28年;前782年周幽王;;姬宫涅,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81年;前771年周携王;;姬余臣,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70年;前760年东周皇帝列表 周平王;;姬宜臼,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71年;前720年周桓王;;姬林,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20年;前697年周庄王;;姬佗,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97年;前682年周釐王;;姬胡齐,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82年;前677年周惠王;;姬阆,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77年;前675年王子颓;;姬颓,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74年;前673年周惠王;;姬阆,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73年;前652年周襄王;;姬郑,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52年;前619年周顷王;;姬壬臣,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19年;前613年周匡王;;姬班,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13年;前607年周定王;;姬瑜,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07年;前586年周简王;;姬夷,在位时间为公元586年;前572年 周灵王;;姬泄心,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72年;前545年周景王;;姬贵,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45年;前520年周悼王;;姬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20年

周朝历代帝王表

西周 西周朝(公元前1029年-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 名弃,帝喾的后裔,弃曾做过尧,舜的农师。周朝姬姓。西周朝皇帝谱 文王在位51年文王姓姬名昌,父名季。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据传文王死时97岁。 武王在位5年武王姬发,父姬昌。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武王建都于镐京。史称西周。武王死时54岁。 成王在位30年成王姬诵,武王子,即位时12岁。由周公旦摄政。之中,平定 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成王造东都洛邑。成王死时42岁。 康王——康王姬钊,成王子。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史称“成康盛世”。康王时,周朝较强盛。 昭王在位2年昭王姬瑕,康王子。“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 穆王在位55年穆王姬满,昭王子。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共王在位12年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懿王在位25年懿王姬囏,共王子。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 孝王在位15年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 夷王在位12年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厉王在位16年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厉王是一位暴君,对外战争屡败,国势日危。在位16年,竟被国人放逐。 周,召共和执政14年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 宣王在位46年宣王姬静,厉王的儿子。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 幽王(前781-前771)年在位,在位11年幽王姬宫生,宣王的儿子。贪淫无道,为博宠姬褒姒一笑,竟“烽火戏诸侯”,从而亡国被杀。这就是“一笑倾国”的由来。 东周

中华远古帝王世系

中华远古帝王世系 中华儿女又称炎黄子孙,“炎黄”指的就是炎帝和黄帝。许多人都误以为炎帝和黄帝只是两个人。其实不然,炎帝和黄帝都是远古时代一个阶段政权的代称。 中国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三皇五帝”时代。近百年来大量的考古数据证明,中国的文明史早在公元前一万年至前九千年时就已经存在了,远不止所谓的上下五千年。 二十世纪末,王大有等一批学者勇敢的投身于中国远古史的研究,他们结合田野考古并从多学科领域对远古史进行了艰苦的考证,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初步理出了中国远古文明的脉络,我们终于看到了恢复中国远古文明历史的一线曙光。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又称盘古,混沌氏。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 伏羲的先祖是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古羌戎燧人氏的一个分支。距今约三万年时,居住在昆仑山上的燧人氏族团因雪线下移,被迫分两路转移。一路由南往东,进入长江以南,发展成为燧人氏苗蛮集团(黑虎支);一路由北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太行山以东,发展成为燧人氏伏羲集团(白虎支和牛羊支)。伏羲氏于公元前7724年取代燧人氏政权,成为各地氏族联盟公认的领袖。女娲氏与伏羲氏同属于伏羲族团,为两个世代联姻的族系。两族相互交替,共同执政,形成了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传78帝,记2717年)。 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女,风姓。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伏羲之妹)—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女,姓风)—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女,姓风)—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女,姓风)—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男,姓风,名挚)—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女,姓风)—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女,姓风)—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男,姓风)—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女,姓风)—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女,姓风,号大庭氏)—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女,姓风)—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男,姓风)—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女,姓风,号柏皇氏)—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女,姓风)—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女,姓风)—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女,姓风)—象团(公元前7085—前7024年。女,姓风,号伏羲氏)—象伟(公元前7024—前6990年。女,姓风,号中央氏)—节触(公元前6990—前6955年。女,姓风)—伏案(公元前6955—前6931年。女,姓风)—曲秦(公元前6931—前6896年。女,姓风)—随秦(公元前6896—前6871年。女,姓风)—晁安(公元前6871—前6856年。男,姓风,号伏羲氏)—伏安(公元前6856—前6826年。女,姓风,号栗陆氏)—起望(公元前6826—前6801年。女,姓风)—河圭(公元前6801—前6732年。女,姓风)—圭嬜(公元前6732—前6666年。女,姓风,号伏羲氏)—泰望(公元前6666—前6631年。女,姓风,号骊连氏)—施公(公元前6631—前6598年。男,姓风)—团良(公元前6598—前6554年。男,姓风)—冠象(公元前6554—前6515年。男,姓风)—团伏(公元前6515—前6477年。男,姓风)—伏义(公元前6477—前6450年。女,姓风,号赫胥氏)—娍义(公元前6450—前64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