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筛选方法

抗生素筛选方法
抗生素筛选方法

动物源性食品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本版编辑: 四川畜牧兽医 2007年第12期 综述 直接的影响。其中RS-2与RS-4菌株具有较广的耐药性,在研制微生态制剂或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上有更好的使用价值,能达到较好的互补效应。3.3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是运用有益的活菌制剂来调节机体的微生态平衡,活菌的数量直接影响益生菌剂的使用效果。本试验发现一些抗菌药物如环丙沙星、左氟沙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对乳酸杆菌大部分菌株和芽孢杆菌都敏感。因此,当用猪源乳酸杆菌及植物源乳酸杆菌等菌株研制微生态制剂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接触这些抗菌药物,以免杀死活菌使制剂失去效用。4结论本试验以6株猪源乳酸杆菌、1株植物源乳酸杆 菌以及4株芽孢菌对32种抗菌药物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猪源乳酸菌对抗菌药物的耐受性达31.25%~53.13%。所有猪源乳酸菌对复达欣、头孢他啶、头孢氨苄、苯唑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痢特灵、头孢噻肟、青霉素、杆菌肽等不敏感;其中对RS-2和RS-4株菌不敏感的药物达17种之多,可以作为本项目的新型益生素进行深入研究。植物源乳酸杆菌仅对10种药物有耐受性,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表现极敏,与猪源乳酸菌存在明显差异,不适合作为新型益生素应 用,但可用于后续课题的优化组合对比试验。芽孢杆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只有杆菌肽抑菌圈为零,可用于后续课题的对比及优化组合试验。■参考文献(略) 目前国内外已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残留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为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各种新型研究技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并为我国开展进一步的残留监测提供参考,现将国内外有关的残留检测方法综述如下。1残留标准和休药期 为了避免消费者受到抗生素残留的危害,各国都制定有各种抗生素最高残留限量(MRL)标准。我国对 牛乳中的抗生素残留问题一向非常重视,早在1982 年,卫生部颁布的《乳与乳制品卫生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说明:应用抗生素期间和停药后5d的乳汁不得食用。2001年9月,农业部发布《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的行业标准,并于10月正式实施,该标准也要求鲜牛乳中“抗生素不得检出”。早在1973年欧共体就规定:禁止使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我国《关于出口动物性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量和生物毒素检验方法标准摘要》中规定:青霉素的残留按SN0539-1996标准应小于0.025IU/g。对无公害肉产品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无公害畜禽肉产品安全要求》(GB18406.3-2001)中的规定:青霉素在牛羊猪的肌肉、肝、肾中的残留应≤0.05mg/kg。 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78号中,根据各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吸收转化效率和半衰期的差异以及不同食品动物的代谢速度,对休药期作了具体的规定: 注射用青霉素G(钾、钠):弃奶期3d;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注射用苄星青霉素G):兽药规范78版,牛、羊 收稿日期:2007-09-10 作者简介:秦川(1982-),男,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预防兽医学。 动物源性食品中青霉素类 抗生素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秦 川,田晋红 (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北碚400716) 中图分类号:S85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64(2007)12-0024-03 摘要: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给畜牧业带来巨 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其残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本文综述了青霉素类抗生素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包括两方面内容:青霉素类抗生素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和休药期;国内外关于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如:微生物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等。 关键词:青霉素;动物源性食品;残留;休药期;检测方法 ###############################################曾宪春24

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与筛选

题目: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与筛选 (地衣孢杆菌产生菌的分离与筛选) 地衣类产生的物质被总称为地衣成分(德Fle-chtenstoff),但其中多为地衣所特有的有机酸类的成分特称为地衣酸。大致分为高级脂肪酸和芳香族酸。前者属于在冰岛衣中发现的原地衣甾酸(d-protolichesteric acid),约有数十种,后者是在石茸属(Gyrophora)、蓝藻衣属(CyanoPhila)等中的石茸酸,已知约有30种缩酚酸类,在睫毛苔中发现了水杨嗪酸(salazinic acid)并记载了包括水杨嗪酸在内共有12—13种缩酚酸环醚类(depsidones)。除扁枝衣属外,还广泛分布在如粉衣科(Calliciaceae)、粉果衣科(Crpheliaceae)、茶渍科(Lecanoraceae)、猿麻桛科等中已知有数种枕酸类。其他各种石蕊属(Cladonia)的红色子器的色素红石蕊酸(rhodocladonic acid)属于蒽醌类的约有10种。地衣是藻类和菌的共生体。一般认为是以藻类的同化产物为原料由菌类制造出地衣成分。在地衣的分类中,非常重视地衣成分,通过提取出来的成分即地衣酸对各种试剂的呈色反应的有无

来鉴定其类属。 种类: 地衣酸有多种类型。从1944年开始研究地衣抗菌物质,迄今已知的地衣酸有300多种。据估计50%以上地衣种类都具这类抗菌物质。如松萝酸(usnic acid)、地衣硬酸(liches terinic acid)、去甲环萝酸(evernic acid)、袋衣酸(physodic acid)、小红石蕊酸(didymicacid)、绵腹衣酸(anziaicacid)、柔扁枝衣酸(divaicatic acid)、石花酸(sekikaic acid)等。这些抗菌物质对革兰阳性细菌多具抗菌活性,对于抗结核杆菌有高度活性。地衣抗菌素在德国以“EV osin I”(包括松萝酸及去甲环萝酸),“Evosin II”〔包括松萝酸、袋衣酸及袋衣甾酸(physodalic acid)]两种产品在医疗使用;在瑞士、奥地利、芬兰、前苏联等国则以松萝酸的多种剂型作为治疗新鲜创伤以及表面化脓性伤口的有效外用抗菌素。 实验目的: 1. 明确培养基的配制原理。

抗生素快速记忆口诀

1.头孢类抗生素分类: 记忆口诀 令狐采学 一拉定唑林氨苄 二呋孟替克丙烯 三肟他啶哌曲松 四代吡肟骑匹马 五代洛林托罗普 内容解释 一代四种:头孢拉定、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二代五种: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替啶、头孢克洛、头孢丙烯; 三代六种: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泊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 四代二种:头孢吡肟、头孢匹罗; 五代三种:头孢洛林、头孢托罗、头孢吡普。 2.四环素抗菌谱 记忆口诀: 二菌四体一虫灵 内容解释

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四体指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一虫指阿米巴原虫。 3.磺胺类抗菌谱 记忆口诀: 二菌一体和一虫 外加结核与麻风 内容解释 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一体指衣原体,一虫指疟原虫。 注:磺胺类不良反应预防:碱化尿液多饮水,定期检查尿常规。 4.抗疟药 记忆口诀: 控制疟疾用氯喹, 根治须加伯氨喹。 进入疟区怎么办, 乙胺嘧啶来防范。 伯氨喹啉毒性大, 特异体质慎用它。 内容解释 氯喹是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物,进行根治治疗,常用氯喹与伯氨喹联合治疗;疟疾可用乙胺嘧啶预防;伯氨喹啉毒性比其它抗疟药大,易发生疲乏、头昏、恶心、呕吐、腹痛、发绀及药热,停药后自行恢复。少数特异质者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

(因其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可缓解,并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严重者输血。 5.甲硝唑抗菌谱 记忆口诀: 甲硝唑药作用灵, 原虫滴虫厌氧菌; 肠内肠外阿米巴, 效果良好首选它。 内容解释 甲硝唑对原虫、阴道毛滴虫、厌氧菌都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可抑制阿米巴原虫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肠外肠内阿米巴感染首选甲硝唑治疗。 6.青霉素抗菌谱 记忆口诀: 窄谱杀菌青霉素, 竞争菌体转肽酶; 粘肽合成受干扰, 阳性细菌杀灭掉; 过敏反应危险大, 一问二试三观察。 内容解释

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1微生物检测法 微生物检测法是应用较广泛的方法,其测定原理是根据抗生素对微生物的生理机能、代谢的抑制作用,来定性或定量确定样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如纸片法(PD)、TTC法、拭子法(STOP)等。采用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缺点是:(1)时间长;(2)显色状态判断通过肉眼辨别,易产生误差,对微红色者无法做出准确判断;(3)操作复杂。优点是费用低,一般实验室都能操作。其中,纸片法和TTC法是牛奶中药物残留检测的两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法。 3.1.1纸片法 纸片法,即PD法(Paper Disc)。常用的纸片法有枯草杆菌纸片法和嗜热脂肪杆菌纸片检测法。这两种方法主要用来检测牛奶中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操作过程基本相同,而选用的菌种不同。枯草杆菌纸片法检测的结果易出现假阳性,为了确定阳性物质是否为青霉素(或β-内酰胺类),对加热后的乳样用青霉素酶处理,以灭活乳样中的青霉素。然后再行检测,检测限可达0.01 IU/mL。而嗜热脂肪杆菌纸片检测法不仅用于检测奶样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并能暗示是否还存在其它抑菌物质,检测限可达0.008 IU/mL以下。一般在4h 内即可获得结果。因此,在实践中嗜热脂肪杆菌纸片法比枯草杆菌纸片法应用更为广泛。此外,神保胜彦(1991)对纸片法作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改进后的纸片法不仅能够确定抗生素的种类,而且提高了检出率和准确性,氯霉素最低检出量0.01mg/kg,土霉素0.05mg/kg,链霉素1mg/kg,红霉素0.05mg/kg,青霉素0.0025mg/kg。 3.1.2 TTC法 TTC法,即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 tripheye tetrazolium chloride),是目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检查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GB5409—85)。该法简便、快速,无需特殊设备,3~4h可见报告,很适合牧场、乳品厂及食品卫生检测部门采用。检测各种抗生素所用的TTC法试验的灵敏度(最低检出量)分别为:青霉素0.004 U/mL,链霉素0.5 U/mL,庆大霉素0.4 U/mL,卡那霉素5 U/mL。 目前趋向研究更为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如美国和加拿大,使用拭子法和牛的抗生素和磺胺实验法(CAST)。此外,美国近年来补充的一个新的实验方法-快速抗生素筛选法(FAST)。尽管这些快速微生物检测法有时会产生一些假阳性,但在某种程度上是允许的;如产生这类情况,可进一步做确证实验。 3.2理化检测法 理化检测方法是利用抗生素分子中的基团所具有的特殊反应或性质来测定其含量,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技术等等,能进行定性、定量和药物鉴定,敏感性较高,但有的检测程序较复杂,有的检测费用较高。在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面,最常用的理化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和联用技术。 3.2.1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理化检测方法,它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实现了分离速度快、效率高和操作自动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包括高极性/离子型待测物和大分子物质,均可用HPLC进行测定。HPLC的分离机制与常规柱色谱相同,但填料更加精细(ф 5~10μm),需高压泵推动,柱效高(105塔板/m),速度快,灵敏度与GC相近。与GC相比,HPLC流动相参与分离机制,其组成、比例和pH值等可灵活调节,如离子对色谱、胶束色谱、手性分离色谱等,使许多极难分离的待测物得以分析。反相HPLC发展最快,目前已成为大多数抗生素残留的常规分析方法。主要原因是:(1)化学键合固定相(C18或C8)性质稳定,不淋失;(2)使用水、甲醇或乙腈等水溶性有机溶剂作流动相,不干扰紫外检测,成本低;(3)样品中极性杂质先

抗生素检测方法

由于抗生素在废水中的浓度相对较低,所以抗生素的检测一般都是微量或是痕量分析,常采用具有高灵敏度的仪器进行检测。各研究机构对畜禽废水中抗生素的检测技术主要有色谱法和其联用技术、酶免疫分析法、毛细管电泳法等。 色谱分析方法 液相色谱法(LC)在废水抗生素的检测中是最常见的,LC具有分离效能好,检测速度快且重现性好的特点。LC法所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UV),荧光检测器,以及二级管阵列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联用检测技术是最早用于环境中抗生素的分离检测,由于其操作简便以及成本低,被用于畜禽废水中抗生素的检测。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因为其检测限低所以也被用于畜禽废水中抗生素的检测,通常对本身具有荧光性的抗生素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可以直接检测出,但是对于本身不具有荧光性或荧光性差的抗生素,需要对其衍生化来提高目标物的荧光特性以便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色谱可以用于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和分析,可以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但是定性较困难,质谱仪能够对单一组分提供高灵敏度和特征的质谱图,但对复杂化合物无分析能力。所以将色谱与质谱进行联用(或是串联质谱),对复杂化合物中微量和痕量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畜禽废水中有多种类的抗生素同时存在,利用色谱和质谱的联用技术可以提高抗生素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可靠性、准确性、灵敏度。 酶免疫分析方法 酶免疫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前处理简化,分析成本低、灵敏、特异性强、检测快速,不需要昂贵的仪器等,而且可以同时测定几个样品,但是酶免疫分析方法对试剂的选择性高,很难同时分析多种成分,对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分析分子量很小的化合物和不稳定的化合物有一定的困难。 用酶免疫分析方法试剂盒检测地表水、地下水中的四环素和泰勒菌素,检测分别为0.05μg/L,0.1μg/L。其结果表明,该方法成本低、检测快,可用于水中的四环素、氯四环素、泰勒菌素的初筛检测。

抗生素口诀

1.头孢类抗生素分类: 一拉定唑林氨苄二呋孟替克丙烯三肟他啶哌曲松四代吡肟骑匹马五代洛林托罗普 一代四种:头孢拉定、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 二代五种: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替啶、头孢克洛、头孢丙烯; 三代六种: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泊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 四代二种:头孢吡肟、头孢匹罗; 五代三种:头孢洛林、头孢托罗、头孢吡普。 2.四环素抗菌谱: 二菌四体一虫灵 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四体指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一虫指阿米巴原虫。 3.磺胺类抗菌谱: 二菌一体和一虫外加结核与麻风 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一体指衣原体,一虫指疟原虫。 注:磺胺类不良反应预防:碱化尿液多饮水,定期检查尿常规。 4.抗疟药: 控制疟疾用氯喹,根治须加伯氨喹。进入疟区怎么办,乙胺嘧啶来防范。伯氨喹啉毒性大,特异体质慎用它。 氯喹是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物,进行根治治疗,常用氯喹与伯氨喹联合治疗;疟疾可用乙胺嘧啶预防;伯氨喹啉毒性比其它抗疟药大,易发生疲乏、头昏、恶心、呕吐、腹痛、发绀及药热,停药后自行恢复。少数特异质者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因其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可缓解,并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严重者输血。 5.甲硝唑抗菌谱:甲硝唑药作用灵,原虫滴虫厌氧菌;肠内肠外阿米巴,效果良好首选它。甲硝唑对原虫、阴道毛滴虫、厌氧菌都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可抑制阿米巴原虫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肠外肠内阿米巴感染首选甲硝唑治疗。 6.青霉素抗菌谱: 窄谱杀菌青霉素,竞争菌体转肽酶;粘肽合成受干扰,阳性细菌杀灭掉;过敏反应危险大,一问二试三观察。 青霉素作用机制是竞争性抑制转肽酶。使粘肽合成收到干扰;主要作用于G+细菌;其中,青霉素最危险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必须严格规范操作: 一问:询问过敏史;二试:用药前做皮肤过敏试验;三观察:用药后观察30分钟。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及其检测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及其检测 徐州市畜禽水产品检测中心 摘要:抗生素在畜牧业中广泛应用,这造成了牛奶中大量残留抗生素。本文论述了牛奶中残留抗生素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并列举了目前较为流行的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介绍了其检测原理。为了了解徐州市牛奶中抗生素的残留情况,随机抽取样品40份,分别采用TTC法和纸片法对样品进行抗生素残留的检测,以农业部2001年发布的无公害食品牛奶中“抗生素不得检出”为判断标准。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市牛奶中有部分牛奶存在抗生素的残留。 关键词:牛奶,抗生素残留,国标TTC,微生物法 Assay on Residue of Antibiotics in Milk Abstracts: Antibiotics are used in stockbreeding abroad, and It is the reason why there is residue of antibiotics in milk. The reason and hazard of antibiotics residu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Several kinds of popular antibiotics screening test are listed and their principle is introduce simultaneously. In order to know the situation of antibiotics residue in milk from Xuzhou, we selected 40 samples at random. And detected the residue of antibiotics in milk by TTC and paper disc. Antibiotics should not be detected from milk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issued by 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in 2001, but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idue of antibiotics in milk from Xuzhou is higher. Key words: milk, antibiotics residue, TTC, microbial test 抗生素是治疗动物疾病的常用药物,并作为饲料成分被广泛使用。但抗生素容易在动物体内及其产品中残留,经过食用后进入人体,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目前人们对牛奶的消费量越来越大,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会对饮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也会对牛奶发酵过程的发酵剂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使牛奶变质造成经济损失。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 一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情况的简介 1抗生素的种类介绍 抗生素类是主要的兽药添加剂和兽药残留物质,约占药物添加剂的60%,在世界及我国的农产品或食品进出口贸易中,常需检测的抗生素残留主要有以下六类: ⑴内酰胺类: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抗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也能有效抑制抗革兰氏阴性细

几种常见抗生素的相关性质和检测方法

四环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由放线菌产生的一类广谱抗生素及半合成抗生素,具有菲烷的基本骨架。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赶早状态下比较稳定,但遇日光可变色。在酸及碱性条件下都不够稳定,易发生水解。四环素类药物主要有以下化学性质: 1.酸性条件下不稳定:C-6羟基和C-5α上的氢正好处于反式构型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无活 性橙黄色脱水物。 在pH2~6条件下C-4位二甲氨基很易发生可逆反应的差向异构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土霉素由于存在C-5羟基与C-4二甲氨基之间形成氢键,4位的差向异构化比四环素难。 而金霉素由于C-7氯原子的空间排斥作用,使4位异构化反应比四环素更容易发生。 2.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生成具有内酯结构的异构体。 3.和金属离子的反应:在近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 四环素化学结构 本品为黄色结晶形粉末,无臭,空气中稳定,微溶于水,易溶于稀硫酸及氢氧化钠,略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及乙醚,pH2以下溶液不稳定,碱性溶液中很快破坏。 土霉素 子式C22H24N2O9,分子量460.45。又称地霉素、氧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素,黄色结晶性粉末,无嗅微苦。有二个分子结晶水。熔点181~182℃(分解)。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和乙二醇,不溶于氯仿和乙醚。在空气中稳定,遇强光颜色变深。在碱性溶液中容易破坏失效。 化学结构 金霉素 子式C22H23ClN2O8,分子量478.87。又称氯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素,金黄色结晶。无臭

味苦。熔点168~169℃。一般医药上用其盐酸盐。熔点210℃(分解)。微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丙酮和氯仿。见光颜色变深。在空气中和弱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 化学结构 强力霉素 强力霉素是抗生素类药,四环素类药物,可以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其性状为淡黄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臭,味苦。在水中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氯仿中不溶。 氯霉素 性状:白色针状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在甲醇、乙醇、丙酮、丙二醇中易溶。在干燥时稳定,在弱酸性和中性溶液中较安定,煮沸也不见分解,遇碱类易失效。 化学结构 妥布霉素 硫酸卡那霉素

抗生素快速记忆口诀

抗生素快速记忆口诀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1.头孢类抗生素分类:记忆口诀 一拉定唑林氨苄 二呋孟替克丙烯 三肟他啶哌曲松 四代吡肟骑匹马 五代洛林托罗普 内容解释 一代四种:头孢拉定、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 二代五种: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替啶、头孢克洛、头孢丙烯; 三代六种: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泊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 四代二种:头孢吡肟、头孢匹罗; 五代三种:头孢洛林、头孢托罗、头孢吡普。 2.四环素抗菌谱 记忆口诀: 二菌四体一虫灵 内容解释 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四体指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一虫指阿米巴原虫。 3.磺胺类抗菌谱 记忆口诀: 二菌一体和一虫 外加结核与麻风 内容解释 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一体指衣原体,一虫指疟原虫。 注:磺胺类不良反应预防:碱化尿液多饮水,定期检查尿常规。 4.抗疟药 记忆口诀: 控制疟疾用氯喹, 根治须加伯氨喹。 进入疟区怎么办, 乙胺嘧啶来防范。 伯氨喹啉毒性大, 特异体质慎用它。 内容解释

氯喹是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物,进行根治治疗,常用氯喹与伯氨喹联合治疗;疟疾可用乙胺嘧啶预防;伯氨喹啉毒性比其它抗疟药大,易发生疲乏、头昏、恶心、呕吐、腹痛、发绀及药热,停药后自行恢复。少数特异质者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因其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可缓解,并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严重者输血。 5.甲硝唑抗菌谱 记忆口诀: 甲硝唑药作用灵, 原虫滴虫厌氧菌; 肠内肠外阿米巴, 效果良好首选它。 内容解释 甲硝唑对原虫、阴道毛滴虫、厌氧菌都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可抑制阿米巴原虫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肠外肠内阿米巴感染首选甲硝唑治疗。 6.青霉素抗菌谱 记忆口诀: 窄谱杀菌青霉素, 竞争菌体转肽酶; 粘肽合成受干扰, 阳性细菌杀灭掉; 过敏反应危险大, 一问二试三观察。 内容解释 青霉素作用机制是竞争性抑制转肽酶。使粘肽合成收到干扰;主要作用于G细菌;其中,青霉素最危险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必须严格规范操作:一问:询问过敏史;二试:用药前做皮肤过敏试验;三观察:用药后观察30分钟。 记忆口诀: 链葡螺放白肺炭 (廉颇落荒白灰滩) 内容解释 通过说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诈败诱敌“落荒”逃到“白灰滩”一举歼敌的故事,就可以联想记忆起青霉素的抗菌谱包括溶血性链球菌、敏感的金葡菌、螺旋体、放线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和炭疽杆菌等。 7.氨基甙类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几种常用检测方法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几种常用检测方法 随着奶牛饲养业的发展,抗生素在预防和治疗奶牛疾病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生鲜牛奶中抗生素的来源主要是:第一,治疗泌乳期病牛时使用的抗生素会从奶牛体内移行到乳腺残留进入牛奶中,资料表明治疗后的奶牛,其挤出的牛奶5天内都有抗生素残留;其二,为了预防奶牛疾病并提高产量,在奶牛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也会造成牛奶中抗生素的残留;第三,由于牧场管理不善,挤奶、储奶没有严格的卫生制度和配套的设施,人为添加或造成牛奶抗生素的污染。 牛奶中含有抗生素,不仅对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对乳品加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无法生成酸奶和奶酪)。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除了要做好科学饲养、精心管理;正确挤奶和预防疾病外,还要规范抗生素的使用,按国标中有关规定,用药后的奶牛5天后所产的牛奶才可作为原料乳,并且要检测其残留。世界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EC)及美国的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等对食品中抗生素最大残留量都有明确的规定,我国也有鲜奶中抗生素残留量检验标准(—94)。 目前,鲜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大致分为三类:生物测定法(微生物测定法、放射受体测定法)、免疫法(放射免疫法、荧光免疫法、酶联免疫法)、理化分析法(波谱法、色谱及联用技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 TTC法 TTC法是我国鲜奶中抗生素残留量检验标准(—94)的检测法,属生物检测法。其测定原理基于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如果牛奶中含有抗生素,则加入菌种(嗜热链球菌)经培育~3小时后,加入TTC指示剂(三苯基四氮唑)不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样品呈无色状态;如果牛奶中不含抗生素,则样品呈红色.这样实验后样品颜色不变的为阳性,样品染成红色的为阴性。 TTC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1.菌液制备:将单菌种(嗜热链球菌)以脱脂乳为培养基,在36±1℃培养箱中培 养15小时后,再以脱脂乳以至于1:1稀释待用; 2.取待检样液9mL,在80℃水浴加热5分钟后冷却到37℃以下,加活菌液1mL,在36℃±1℃水浴2小时,加入4%的TTC指示剂, 36℃±1℃水浴培养30分钟; 3.若样液颜色不变为阳性,呈红色为阴性;若阳性的样液,再置于水浴中培养30 分钟,不显色的为阳性,呈红色为阴性. TTC法测定各种抗生素的灵敏度为:青霉素:4ppb,链霉素:500ppb,庆大霉 素:400ppb,卡那霉素:5000ppb.它具有费用低,易开展的优点;缺点是耗时长,要求操作人员需有一定专业知识且实验过程中菌液的制备、水浴过程控制都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否则易出现假阳性,以致出现检验结果的不稳定性。Delvotest sp法(戴尔沃检测法) 该法最早在香港传到广东的,其使用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要求广东出口的生奶必须“无抗”且要求采用Delvotest法检测。该方法也是生物测定法,其试剂是由荷兰DSM公司生产并由AOAC认证。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嗜热芽胞菌在64℃条件下培养~3小时后会产酸,酸引起指示剂BCP(溴甲酚紫)变为黄色;若牛奶样品中不含抗生素,培养后样品呈黄色,如样品中含有抗生素, 嗜热芽胞菌生长受到抑制而无法产酸,指示剂将不变色.

抗菌药物筛选的实验方法与技术

抗菌药物筛选的实验方法与技术 博哥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摘要为了筛选出活性更好的抗菌药物,本实验采用微量稀释法通过体外实验对44种化合物进行了筛选,测定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或IC50来评定药物活性。结果显示,样品1(环丙沙星)对二者有杀菌作用,最小抗菌浓度都为1.56 μmol·L-1。样品30仅对大肠杆菌有杀菌作用,最小抗菌浓度为1.56 μmol·L-1。样品17、19、20、24、26、28,表现出对大肠杆菌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抑制活性最好的为样品28(2,5-二羟基苯甲基-N-4-羟基苯基亚胺),IC50值为1.72 μmol·L-1。样品31、42表现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11.04 μmol·L-1和24.44 μmol·L-1。 关键词抗菌药物筛选体外实验微量稀释法 1 引言 一个新的化合物或分离提取的有效成分是否有抗菌作用,需要药理实验来证实。一般采用体外实验方法,观察试验物对细菌有无杀灭作用或抑制作用。药物对细菌代谢的影响、可以使 细胞呼吸量减低,或酶系统受到抑制等,因而出现细菌不生长或部分抑制,可借以判断药物对 细菌有无抗菌作用,或抗菌范围。因此,体外实验是筛选抗菌药物或测试新药抗菌性能的重要 环节。体外实验的重要性在于方法简便,用药量少,短时间内能判断药物抗菌的广度和强度, 为深入体外实验和体内药效研究提供数据。但是,体外实验是细菌与药物直接接触,没有机体 诸因素参与,故体外和体内实验的结果不一定完全一致,需两方面综合分析进行评价。 本实验进行微生物培养基的配置、灭菌与接种等操作,以熟悉细菌培养的过程,并采用微量稀释法通过体外实验对44种化合物进行了筛选,测定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 小抑菌浓度或IC50来评定药物活性。 2实验部分 2.1药品 牛肉膏、蛋白胨、NaCl、胰蛋白胨、琼脂、1mol/L NaOH、1mol/L HCl溶液、DMSO以44种化合物(见表1)。

常见抗生素记忆口诀

常见抗生素记忆口诀 常见抗生素记忆口诀 1.头孢类抗生素分类: 一拉定唑林氨苄 二呋孟替克丙烯 三肟他啶哌曲松 四代吡肟骑匹马 五代洛林托罗普 内容解释: 一代四种: 头孢拉定、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 二代五种: 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替啶、头孢克洛、头孢丙烯; 三代六种: 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泊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 四代二种: 头孢吡肟、头孢匹罗; 五代三种: 头孢洛林、头孢托罗、头孢吡普。 2.四环素抗菌谱: 二菌四体一虫灵

内容解释: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四体指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一虫指阿米巴原虫。 3.磺胺类抗菌谱: 二菌一体和一虫 外加结核与麻风 内容解释: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一体指衣原体,一虫指疟原虫。 注:磺胺类不良反应预防:碱化尿液多饮水,定期检查尿常规。 4.抗疟药: 控制疟疾用氯喹,根治须加伯氨喹。 进入疟区怎么办,乙胺嘧啶来防范。 伯氨喹啉毒性大,特异体质慎用它。 内容解释:氯喹是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物,进行根治治疗,常用氯喹与伯氨喹联合治疗;疟疾可用乙胺嘧啶预防;伯氨喹啉毒性比其它抗疟药大,易发生疲乏、头昏、恶心、呕吐、腹痛、发绀及药热,停药后自行恢复。少数特异质者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因其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可缓解,并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严重者输血。 5.甲硝唑抗菌谱: 甲硝唑药作用灵,原虫滴虫厌氧菌; 肠内肠外阿米巴,效果良好首选它。 内容解释:甲硝唑对原虫、阴道毛滴虫、厌氧菌都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可抑制阿米巴原虫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肠外

使用记忆口诀,没有记不住的药理学!(药理学记忆方法)

使用记忆口诀,没有记不住的药理学!(药理学记忆方法) 药理学是执业西药师考试的重要考试内容,很多考生记不住西药药理学的知识点,所以,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记忆口诀,考生们用这些方法记住知识点就不难啦! 一、数字总结记忆 数字给人的感觉直白、具象、简单。西药学中,有很多病症的对应药物都与数字有关,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关联,用几个简单的数字记住复杂的药物及其功效。 1.经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血药浓度与时间曲线的特点是一二三四。 一指的是:一个峰浓度; 二指的是:两个支(上升支和下降支); 三指的是:三个浓度域(无效浓度域、有效浓度域即治疗范围和中毒浓度域); 四指的是:四个时间(潜伏期、高峰时间,持续期,残留期)。 2.镇痛药吗啡的特点是三镇、抑制、兴奋、缩瞳。 三镇指的是:镇痛,镇静,镇咳; 抑制指的是:抑制呼吸; 兴奋指的是:兴奋平滑肌; 缩瞳指的是:中毒时表现为针尖样瞳孔。 3.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是一进、一退、六诱发,突然停药病复发。一进指的是: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一退指的是: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 六诱发指的是:感染、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精神失常等; 突然停药病复发指的是:停药反应,反跳现象。 4.-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青霉素的特点:一低二高三不。 一低指的是:低毒; 二高指的是:高效、过敏反应发生率高;

三不指的是:不耐酸、不耐酶、不广谱。 5.急救口诀:一肾二异三阿托,四洛五可六利多,七多八阿九西地,十尿一去地氨钙。一:肾上腺素(1mg/ml/支) 二:异丙肾上腺素(1mg/ml/支) 三:阿托品(0.5mg/ml/支) 四:洛贝林(3mg/ml/支) 五:可拉明(0.375/2ml/支)又名尼可刹米 六:利多卡因(100mg/5ml/支) 七:多巴胺(20mg/2ml/支) 八:阿拉明(10mg/ml/支,相当于重酒石酸间羟胺19mg) 九:西地兰(0.4mg/2ml/支) 十:速尿(20mg/2ml/支) 十一:去甲肾上腺素(2mg/ml/支) 十二:地塞米松(5mg/ml/支) 十三:氨茶碱(0.25/2ml/支) 十四:葡萄糖酸钙 二、谐音联想记忆 一件事情,与其他事情的关联程度越高,越容易在心里形成联想,也就越容易被记住。汉字有一个很好的特征就是谐音。我们可以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对药物、病症等进行总结、联想,帮助大家化繁为简,提高记忆效率。 1.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可以这样记服毒后药变质。 服指的是:副反应; 毒指的是:毒性反应; 后指的是:后遗效应;

几种常见抗生素的相关性质和检测方法

四环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就是由放线菌产生得一类广谱抗生素及半合成抗生素,具有菲烷得基本骨 架。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赶早状态下比较稳定,但遇日光可变色。在酸及碱性条件下都不够稳定,易发生水解。四环素类药物主要有以下化学性质: 1、酸性条件下不稳定:C-6羟基与C-5α上得氢正好处于反式构型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 无活性橙黄色脱水物。 在pH2~6条件下C-4位二甲氨基很易发生可逆反应得差向异构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土霉素由于存在C-5羟基与C-4二甲氨基之间形成氢键,4位得差向异构化比四环素难。而金霉素由于C-7氯原子得空间排斥作用,使4位异构化反应比四环素更容易发 生。 2、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生成具有内酯结构得异构体。 3、与金属离子得反应:在近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四环素化学结构 本品为黄色结晶形粉末,无臭,空气中稳定,微溶于水,易溶于稀硫酸及氢氧化钠,略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及乙醚,pH2以下溶液不稳定,碱性溶液中很快破坏。 土霉素 子式C22H24N2O9,分子量460、45。又称地霉素、氧四环素。就是一种广谱抗菌素,黄色结晶性粉末,无嗅微苦。有二个分子结晶水。熔点181~182℃(分解)。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与乙二醇,不溶于氯仿与乙醚.在空气中稳定,遇强光颜色变深。在碱性溶液中容易破坏失效. 化学结构 金霉素 子式C22H23ClN2O8,分子量478、87。又称氯四环素,就是一种广谱抗菌素,金黄色结晶.无臭味苦.熔点168~169℃。一般医药上用其盐酸盐.熔点210℃(分解)。微溶于水与乙醇,不溶于乙醚、丙酮与氯仿。见光颜色变深。在空气中与弱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 化学结构 强力霉素

抗生素残留现状及检测方法

抗生素残留现状及检测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追求效益最大化,抗生素的 使用越来越普遍,如用抗生素治疗奶牛的乳腺炎;畜禽养殖户在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激素,提高种畜的抗病能力和食欲;水产养 殖用户为了让大闸蟹加快脱壳过程、长得肥大生猛,给蟹喂食大 量抗生素和激素等。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大国,据统计每年约有6000吨抗生素用于饲料添加剂,占全球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50%。 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专家指出,经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食品,即使是微量的,也能使人出现荨麻疹或造成过敏性休克。时常摄入含有抗生素的食品,可使某些菌株产生耐药性,从而带来预防与治疗某些人畜疾病的困难。如果长期食用抗生素残留的食物,可造成人体中一些非致病菌的死亡,使菌群平衡失调或引起核黄素缺乏症和紫癜性损伤。特别是氯霉素的滥用,极易损害人类骨髓的造血功能,并由此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两年前,四川资阳地区曾暴发猪链球菌疫情,微生物专家李明远教授认为,很可能是养殖业者长期在猪饲料里滥用抗生素导致的。 常用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世界各国均对抗生素的使用量提出严格标准,欧盟的标准比日本和美国的标准更加严格,限量值更低,我国要想保障本国食品安全并出口产品到上述国家,就必须加强我国的自身的检测能力。 一般来说,肉类(畜禽),鱼虾(水产),蛋类,奶类,饲料、蜂蜜等产品需要进行抗生素检测,常用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或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微生物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方法。 色谱方法是一种理化检测方法,一般要经过样品的提取、脱蛋白、离心、层析柱净化、衍生化等步骤,能检测抗生素的具体含量,敏感性较高,但检测程序复杂,费用较高,需购买色谱仪等检测设备,不适合小型检验室。 微生物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方法属于筛选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消耗成本低,不需要购买大型仪器,但阳性结果需要其他方法进行确认。酶联免疫方法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下面针对微生物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的应用 摘要 抗生素是微生物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近几十年以来,抗生素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各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早已经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抗生素类药物现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所以,现在抗生素的滥用也愈发严重。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因此,本文通过对抗生素的概念、应用以及滥用的后果等进行阐述,然后提出解决滥用的措施,希望抗生素滥用的现象能够得到遏制。 关键词:抗生素;种类;应用;滥用;措施

目录 1 绪论 (3) 1.1研究背景 (3)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4) 1.3研究方法 (4) 1.4文献综述 (4) 1.5论文架构 (5) 2 抗生素的概念 (5) 3 抗生素的应用 (6) 3.1 抗生素种类 (6) 3.1.1 青霉素类 (6) 3.1.2 头孢菌素类 (7) 3.1.3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8) 3.1.4 大环内酯类 (8) 3.2 抗生素应用 (9)

3.2.1 抗生素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9) 3.2.2 抗生素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10) 3.2.3 抗生素的滥用危害 (10) 4 统计人们对抗生素的使用 (13) 5 统计结果分析 (14) 6 结论及建议 (15) 参考文献 (17)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自从抗生素被发现以来,人类在预防以及治疗感染疾病方面就有了强而有力的抵抗致病性微生物侵袭的武器。随着病原生物学以及病理生物化学研究的进展,抗生素的各种各样不同的模型筛选以及方法被不断的发现并被运用,从而给抗生素的寻找和发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种药理活性物质促使抗生素的应用范围得到不断的变化和扩大之中,给人类解决生存以及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尽管如此,抗生素仍然具有其毒副作用的一面,如果在应用过程中使用不当,将有可能会给患者或者应用

抗生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法(管碟法)

抗生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法 测定抗生素效价的方法比较多,一般可以分为物理学方法、化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和两种方法配合等四大类,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生物学方法以抗生素的杀菌力作为衡量效价的标准,其原理恰好和临床应用于的要求一致这是它的优点;又其灵敏度较高,需用检品的量较小,也是其它方法所不及的。 抗生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法,常用的有稀释法、比浊法和扩散法(或称渗透法)。 稀释法这一方法是用培养基将检品抗生素稀释到各种浓度,并依次分装到一系列的容器内,再加入等量“试验菌种”菌种菌液,并放在37 ℃保温箱内培养一定时间,观察何种稀释度适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该稀释度即为测定终点(或以细菌生长所引起的PH改变及溶血现象等生化反应作为测定终点),再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抗生素的终点作比较,即可求得检品的效价。这种方法可以使用液体培养基,也可以使用固体培养基。所用的材料及培养基都必须严格无菌,并要注意无菌操作。由于测定终点是以有无细菌生长来判断的,因此所得结果公是一个范围。 比浊法原理及操作大致与稀释法相同。比浊法也是将不同量的检品及标准品分别加入培养基中,观察其对“试验菌种”的效应——即细菌生长所引起的混浊。这一方法和稀释法的区别有二:a.比浊法的稀释间隔的密度比较近,准确度高一些;b.比浊法不以细菌有无生长的区分为终点,而是将标准品浓度和细菌生长所引起的混浊度求得一定的比例,再由检品的细菌生长混浊度推算检品的效价。这一方法易受杂质的影响,并且不适用于有色或混浊的检品。 扩散法使用固体培养基,在培养基凝固以前将“试验菌种”混合进去,在这样备妥的培养表面,可以用种种设计使检品液或含有抗生素的物质与有菌种的培养基接触。经过培育后,由于抗生素向培养基中扩散,凡抑菌浓度所能达到之下细菌不能生长因而形成透明的抑菌范围,此种范围一般都呈圆形,称为“抑菌圈”。扩散法有几种,或中一种叫管碟扩散法(筒称管碟法)为国际上常用的方法,在我国也作为法定的抗生素检定法。 下面我们将详细地讨论管碟法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一、: 二、管碟法测定的设计原理及计算方法 管碟法所用的管子系用瓷、铝或玻璃制成,较好的用不锈钢制成,它是内径为6+毫米、外径为8+毫米、高10+毫米的圆筒形管子,管子的重量尽可能相等。 摊布固体培养基的容器可用双碟,亦可用平底下班盘。管子放在混有菌种的固体培养基上时,可用人工放置,也可用特定的管子放置器放置。

抗菌药物筛选的实验方法与技术

抗菌药物筛选的实验方法与技术 一、实验原理 体外实验是筛选抗菌药物或测试新药抗菌性能的重要环节。药物对细菌代谢的影响、可以使细胞呼吸量减低,或酶系统受到抑制等,因而出现细菌不生长或部分抑制,可借以判断药物对细菌有无抗菌作用,或抗菌范围。 培养基是指利用人工方法将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成积累代谢产物的各种营养物质混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以及菌种保藏等方面。培养基一般应含有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等营养成分。此外,为了满有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要求,还必须控制培养基的pH。 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可将培养基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是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常加1.5%-2%的琼脂)经融化冷凝而成。半固体培养这是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8%-1%左右的琼脂,经融化冷凝而成。液体培养基是指培养基中不加凝固剂琼脂,培养基呈液体状态。 正确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是从事微生物学实验工作的重要基础。由于微生物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而用于培养微生物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它们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虽各有差异。但一般培养基的配制程序却大致相同,例如器皿的准备,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棉塞的制作,培养基的灭菌,斜面与平板的制作以及接菌等基本环节大致相同。 微量稀释法常用于测定细菌对药物敏感性或新药对细菌的抗菌活性试验。一般应用96孔微量稀释板,孔底呈U型,每孔容量为0.20-0.30ml。本法操作较便,用培养基量少,可作大批量药敏试验。 二、材料与方法 1,药品 牛肉膏、蛋白胨、NaCl、胰蛋白胨、琼脂等。1mol/L NaOH、1mol/L HCl溶液。 2,材料与仪器 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酒精灯、移液器、试管、烧杯、量筒、锥形瓶、培养皿、玻璃漏斗、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纱布、线绳、塑料试管、报纸、96孔板等。 3,实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