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隐喻研究综述_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_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_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林书武

提要:本文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跟非比喻性语言的区别为主线,综合考察了国外隐喻研究。文中着重介绍国外学者对隐喻两项(即两部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并叙述隐喻的认知功能,说明Lako ff的隐喻研究及其创新。

关键词:隐喻、认知

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可以有多种写法。E.Steinhart和 E.F.Kittay撰写的概述,扼要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隐喻理论、隐喻研究方法、隐喻的解释,但不涉及文学隐喻研究(见Asher主编,1994:v ol.5)。Kirsten Malmkj?r(1991)在为其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隐喻”一条中,概述了隐喻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建构论”与“非建构论”,又介绍了“比较说”与“取代说”两种理论,以及从语义、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概况。Andrew Orto ny (1993)为《隐喻与思维》一书写了一篇“导言”,对该书所收的论文作了概括的介绍,可以看作是对隐喻研究的一种综述,其中提出隐喻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大范畴。F.R.Ankersmit et al(1993)在为所编《隐喻与知识》一书撰写的“导言”中,提出关于“认知的真”(cog nitiv e truth)是评价历来各家理论价值的主轴;也就是说,认为隐喻是某一领域中真的始源,真的传送者,还是把隐喻当作一般看待,换言之,是承认有隐喻真还是否认有隐喻真,这是区分各家理论的重要标志。而M.C.Beardsley在为《哲学百科全书》(主编Paul,1967)撰写的“隐喻”一条中,着重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隐喻理论,包括“感情论”、“象义论”等等。我国有青年学者束定芳

(1996)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对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我们在这里提出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以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把隐喻看作普通语言现象来研究,就是把认知概念引进隐喻研究,这个问题成为认知语言学和当今语言学研究主流派的分水岭。正如Mark Turner(1991)指出的:“有一种研究把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分开;它假定意义与句法分离,句法自主自足;假定语言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是自立自主的;假定语言意义(语义)和超语言意义(语用意义)分开,字面语言与比喻性语言分开。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经验研究,结果都摒弃了上述种种看法”。顺便说一下,本综述不包括文学隐喻研究。

1.背景材料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

11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1期(总第109期)

年)。亚里士多德的定义,阐明了隐喻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许多研究,例如https://www.360docs.net/doc/91116815.html,koff的研究,就是根据“隐喻是借一事物谈另一事物”这一重要观点展开的。亚里士多德还认为:隐喻是根据类比的原则所作的隐性比较(implicit co mparison),这就是现代比较说的始源。大体上说来,亚里士多德对隐喻持科学态度,认为隐喻重要,并要求人们掌握隐喻。

但隐喻在另一位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眼中却不那么幸运了。他认为隐喻属于花言巧语,至多是修饰性语言,只适用于表达感情;政治辩论、科学论述不宜使用隐喻。然而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一样,柏拉图的观点在西方学术界的影响也很大。从洛克、休谟以至当代许多教科书、文学理论书籍,都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格,只起修饰作用。Ogden等人著《意义之意义》(1952)一书,贯串全书的主题就是区分感情语言(比喻性语言)与叙实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作者认为这种区分是一个重大发现,而一切语言混乱产生的根源,恰恰是混淆了这二者的界线。国外前几年出版的一本论诗歌隐喻的专著《隐喻:诗歌的逻辑》,也沿用了柏拉图的观点,尽管书中对隐喻作了别开生面的归类与分析(Brig gs&M onaco, 1990)。

当然,坚持要区分字面语言和形象语言的学者,也是有其理由的。他们认为这种区分涉及到一系列意义重大的两分:真对伪,现实对想象,约定俗成对创新,不变的对变化的,稳定对不稳定,非类比对类比,表义对涵义,固定的对动态的,首要的对次要的,等等。说法尽管多种多样,然而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认为字面语言是真实的,首要的;比喻性语言是派生的,寄生的,次要的。比喻性语言的地位已是这样,要是隐喻属于比喻性语言,那么它的价值之低,就不难想象了。

但当代一些学者感到按这种传统观点研究语言现象,许多问题解释不通。他们发现许多人对语言中许多句式、表达式熟视无睹,于是提出一种Or tony和Malmkjaer称之为“建构论”的研究方法。它认为隐喻在语言中起重要的作用,话语的隐喻意义和字面意义没有什么根本区别;意义是要构建的,而不是直接感知的,使用语言的非字面意义并未构成一个特殊问题。语言的使用,语言的理解,本质上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建构论原为Jea n Piaget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大意是说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构成认识。其中涉及到有机体的自我调节、适应机制,以及客体被同化到主体的图式等复杂的过程(参见袁毓林,1996;皮亚杰,1995)。隐喻理论借助建构论中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相互作用说,用以解释隐喻的形成。这一点,以下还要详谈。

认为隐喻属于比喻语言,这是传统观点;认为隐喻属于普通语言,这种观点是对传统观点的挑战。

2.对隐喻两项(两部分结构)的分析

从形式上来看,隐喻的结构并不复杂。隐喻可以是一个词组、句子。基本的句子形式是“A是B”;一般形式是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形式虽然简单,内容却很复杂,有各种各样的分析法。

基本式“A是B”中的A和B是两个项;推而广之,一切隐喻都有两个项。试以英语The sky is crying(天空在哭泣)为例,被描写的对象(sky),常见的说法是“目标”(ta rg et),用来描写对象的词项(crying),常见的说法是“始源”(source)。这也是一般的分析方法,着眼点在描写与被描写的概念上。

值得注意的是:Black认为谚语、寓言或谜语也都可以看作是隐喻(1962:27);Lakoff 等人(1989)中有许多谚语的例子,如:“Big thunder,little rain”(雷声大,雨点小),也可以看作是隐喻。这里只有比喻的始源,比喻的目标在这里并未出现,而是指人们理解到的意思。Lakoff等人说,这句话的一个意思是:

·

12

· 

“无效的努力”。按:这跟汉语中的理解有些不同。汉语的一个理解是“声势很大,但却做得很少”。为什么有不同?Lako ff等人认为是文化不同所致。理解虽然不同,然而都是隐喻,在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

Richards(1936)提出,把A项称为“话题”(to pic)或“语旨”(teno r),B项叫做“载体”(v ehicle)或“根据”(g round)。他强调隐喻中词项的“冲突”所表示的概念之间的不相容。

Black把A项称作“主体、主项”(princi-pal subject),B项叫做“次件、次项”(sec-o nda ry subject)。前者也叫做“语片或框架”(fram e),后者叫做“隐喻的焦点”(the focus o f the m etapho r)。Black的命名平淡无奇,重要的是他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发展了Richa rds等人提出的相互作用说。

对隐喻两项所作的分析,较早涉及到认知领域概念的是Richards。他在《修辞学的哲学》一书(1936:93)中说:“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事物被一个词或短语支撑着)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这是简明扼要的概述”。又说,隐喻“基本上是思想之间的借用和交际,是语境之间的交易”(同上书:94)。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几个地方都谈起“思想”,这是一个重大进展。试比较亚里士多德的经典定义。在那里“隐喻”只看作是“字”的事情。罗念生译的这个“字”,英语是“name”,即“名称”。所谓“借`属’作`种’”,可以理解为借属名作种名。当然,后人也可以理解为借“属”作“种”,但亚里士多德的确并未明确说出隐喻是借一种思想作为另一种思想。

主要是从Richards开始,对隐喻两项的研究逐渐向认知领域发展。

Kittay分析隐喻的两项时,就是认为这两项是两个内容域;隐喻的关键特点是意义的转移,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变化过程:从一个内容域结构变成另一个内容域结构(见Kit-tay,1989;林书武,1994)。

Lakoff等人(1980)谈到什么是隐喻这一问题时,说人们借助一个概念领域结构去理解另一个不同的概念领域结构,这就是隐喻过程。这就是说,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现象。持这种观点的不单单是Lakoff一人,许多学者也都是这么看的。《牛津国际语言学百科全书》“隐喻”条中就采用了类似观点,说“目标概念领域是作隐喻理解的领域,始源概念领域是用其去比喻地理解目标的领域。概念隐喻就是这两部分的映现”。

我们简略介绍了各家对隐喻两项所作的种种分析。应该说这里不是术语之争,更不是玩弄名词。它显示着一种深刻的变化:即隐喻研究从表层进入深层。这有意义重大的结果:申明隐喻并不仅仅属于诗歌语言,比喻性语言,而是“日常普通思维和普通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隐喻是不可取代的;通过隐喻,我们可以理解自身和世界,任何其他思想方式都无法起这样的作用”(参看Lakoff&Turn-er,1989)。

3.对隐喻成因的分析

大家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学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规范,描写,解释。当今世界许多语言学文献都涉及到解释语言学。隐喻研究也经历了描写和解释两个阶段。过去我们对隐喻进行描写,就是在认定它就是隐喻的基础上进行的。至于它为什么是隐喻,隐喻的成因是什么,换句话说,隐喻的意义从何而来,则很少论及,但现在国外许多学者却几乎集中研究这个问题。

3.1 对隐喻成因的解释很多,大约有10种之多,其中许多种理论带有强烈的哲学意味(参看Beardsley,1967)。论述得较多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

·

13

·

 

3.1.1 取代说(substitution v iew):用一个表达式,去取代某个意义相等的、仅取其字面意义的表达式,结果形成隐喻。传统上大多数修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都持这种观点。但这种观点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难以确定准确的取代式。

3.1.2 比较说(compariso n view):认为隐喻是两个事物相似性的比较,或者说是明喻的缩略。这种理论符合人们的直觉,当说“A是B”时,往往会脱口而说出那是把A比作B。传统上许多修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也都是这么看的。但仔细想起来,说“张三是狼”,是把张三比作狼的哪些特点呢?哪个特点呢?所以Black(1962)认为比较说的缺陷是模糊得近乎空洞。

3.1.3 相互作用说(interaction view):这个理论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1)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2)隐喻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隐喻的主项。从这个观点看问题,可以认为隐喻创造相似性;相互作用不仅涉及到始源和目标的名称,而且也涉及到它们的指称对象。创造相似性的隐喻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改变了人们所熟悉的观察目标(所指对象)的角度,从而创造了一个新的观察角度。所以创造相似性是一个认知问题。

由于相互作用说是多个学者发展的结果,又由于它吸收了皮亚杰的建构论,所以有较强的解释力,Kittay,Lako ff等学者在某种意义上说也都是相互作用论者。这个理论是目前较为完善的理论,并且应用于人的认知解释。

但著有《隐喻与认知》这部大部头著作的B ipin Indurkhya认为(1992),以前许多学者所阐发的这个观点,在说明认知的原理上是一大进步,但仍有问题。他指出,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客体都积极参与。问题是如何理解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如果假设有独立于心理的本体和结构,就需要说明在相互作用中,不同的概念结构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如果假设没有,就需要说明如何拒绝任意的概念结构。Indurkhya认为这是历来认知的相互作用说所暗含的悖论。他于是提出,相互作用说有两个成分:认知主体和环境现实。认知主体可看作概念网络的拥有者;环境现实可看作有感觉运动资料集和认知关系两部分。认知主体造成认知关系;由于认知关系把经验本体给予环境,所以环境本身是由认知主体决定的,但与这个本体有关的环境结构则是由现实决定的(这通过感觉运动资料的自主结构起作用),所以对认知主体来说是外在的。Indurkhya认为作了这样的说明,就解决了以前多位学者提出的相互作用说所暗含的悖论。应该指出的是:语言学家主要从语言结构探讨人类认知;而其他学科的专家则从各自的领域研究认知机制,共同的努力将加深我们对人类认知的理解。

3.2 我们以上从理论观点的角度,叙述了各派对隐喻成因的解释。下面从语义、语用两方面介绍隐喻成因的解释。

3.2.1 语义解释。总的看法认为隐喻是语义异常,语义破格。Jo natha n Cohen认为:单单使用语义理论而不诉诸语言使用的理论,就可以说明隐喻。他说明隐喻是各种各样系统破坏语义规则的结果,这是解释隐喻的基础。具体地说,删除语义特点的规则,可以作为说明直接来自词语意义的隐喻意义的手段。但删除哪些语义特点呢?Cohen说,词语的语义特点依其重要性递减而排列,删除最重要的语义(即上位语义),就得到隐喻意义(见O rto ny ed.,1993)。另两位学者San Glucksberg&Boaz Key sar断然拒绝那种认为隐喻是隐性比较的看法,因为他们认为隐喻根本不是比较,而是表层意思,更确切地说,是类内添加意思,即在词语所表示的范畴上添加新的同类意思。这派学者认为:从字面意义转换成隐喻意义,是规则类型的转换使然,恰恰是这些规则类型的转换可以解释隐

·

14

· 

喻。

3.2.2 语用解释。另一些学者认为:只从语义角度出发而不考虑使用隐喻的语境,那就无法理解隐喻,甚至无从确定某表达式是不是隐喻,所以他们提出语用学的解释理论。Sea rle提出要区分句子(或话语)意义和说话人的意义。前者可以等同后者,但二者也可以不相等,甚至是另一种意思,而隐喻意义则总是指说话人的意义。Searle说,如果词语按其字面意义解释不通,那就要寻求隐喻性的解释,也就是要寻求说话人的意义。他在“隐喻”一文中提出八项解释隐喻的原则,该文因而成为语用解释理论的重要文献(见Or to ny ed.,1993)。D.Davidso n“隐喻的意思是什么”(1979)也是一篇重要论文。他在此文中认为Searle的理论可圈可点。他对于隐喻成因的解释,也可作如是观。他说,“区分词语的意义和人们使用词语去表达的意义,我依靠的就是这种区分。我认为隐喻属于语言使用的范围,概莫能外。”

另一些学者在基本赞同Sea rle观点的同时,也对其理论进行某些修正与补充。T. L.M org an在“隐喻的语用学”一文中说, Searle主张如果对话语不能做字面意义上的解释,就必须寻求隐喻性解释。这种说法太泛,太模糊,因为它不能区分隐喻、错误的说法、反话,以及许多其他间接言语行为(见Or to ny ed.1993)。Sam uel R.Levin在“语言,概念,世界:隐喻的三个领域”一文中表示愿意接受Searle关于句子意义和说话人意义的区分,认为这种区分在理论上有用,但认为理解隐喻的机制要复杂得多。仅举一例。隐喻是有方向性的,“张三是狼”,并不等于“狼是张三”,Searle的区分不能解释隐喻是有方向性的这一问题(见Ortony ed.,1993)。

4.隐喻的认知功能

隐喻的认知功能可分几方面来谈。隐喻首先是观察世界的途径。Black认为隐喻有时起“认知工具”的作用,Scho

¨

n等学者说隐喻能提供观察世界的新方法,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角度。这又可以从正反两面来说明,一方面,一些隐喻实际上构成科学理论;通过这些隐喻,可以看到现实的一些构成因素。另一方面,隐喻提供一种框架,限制有时甚至危险地控制人们构建人在其中生活的世界的方式(见Orto ny ed.,1993)。

隐喻的另一个认知功能是能创造新的意义,表达出新的思想。美国学者Boyd力陈隐喻在阐述新的科学理论时有时是必不可少的,认为有一类构成理论的隐喻。理解隐喻的时候,就获得了一些新意。Boy d承认隐喻可能缺乏语言准确性,而许多人认为科学陈述需要准确。但他认为这种不准确,只是指称上的不准确,一般指称词都有不准确的情况,不单单是隐喻才不准确。隐喻可以表达新思想,科学理论只不过是一个特例而已。形成并且传播新思想,使用字面语言常常不能完成。他认为科学上隐喻的一些用法,纯粹是注释性的,“原子结构是微型的太阳系”这一说法就是一例(见Orto ny ed.,1993)。H ugh G. Petrie&R.S.Oshlag对于这一点,表述上有些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他们说,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使人们理解新概念,方法是从较熟悉的隐喻载体出发,逐步接近新概念。隐喻,或类似隐喻的说法,是从已知达到未知,从而认识未知的桥梁(见Ortony ed.,1993)。Richard E.May er从推理的角度说明隐喻的认知功能。他在一篇论述“启发性隐喻”的论文中说,隐喻性模型可以推导出新领域的概念知识。要解决科学问题,事先要有进行关于事物性质推理的能力。而启发性隐喻,能成功地提供作为这种推理基础的陈述(见Orto ny ed.,1993)。

对隐喻的认知功能进行充分研究的学者,基本观点是认为比喻性语言跟普通(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David E. Rumelha rt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说,在理解

·

15

·

 

比喻性语言和非比喻性语言的基础过程中,二者没有任何平行的心理因素;换句话说,理解前者跟理解后者的过程是相同的。他以儿童学习语言为例说明这一点:儿童在用旧词说明新事物或新情况时,就已进行一种隐喻扩展。有时候这些扩展符合词的常规用法,人们就觉得他已学会了用法的更多内容;有时跟常规用法不一致,成年人很快就说孩子用法有误。如说“开口”,“开门”,“开窗”等等都正确(从“开口”到“开门”“开窗”已是隐喻扩展),而“开碟”则不正确1。根据这种观点,隐喻不能看作是某种需要解释的“语言破格”,“背离常规”,相反,要把它看作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比喻性语言根本不是一种特殊语言。硬要说它是的话,跟着而来的结论必须是它要在充分掌握非比喻性语言之后才能发展,但实际情况是儿童几乎从学会说话时起就使用比喻性语言。这又如何解释呢(见Orto ny ed.,1993)?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16815.html,koff与认知语言学

隐喻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可以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以至人工智能的角度去研究。限于专业知识,我们只能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隐喻。这里我们说说Lakoff的隐喻研究跟认知语言学的关系。

研究隐喻的学者当中不乏语言学家,但形成理论系统、对语言学影响较大者,当推Georg e Lako ff。当隐喻囿于传统观点的研究时,Lakoff的研究无疑是另辟蹊径,给隐喻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5.1 Lakoff关于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区别的判断。他认为:语言中充满了隐喻或隐喻性表述;他考察了大量英语语料,发现英语的许多表述式,都来自基本的隐喻。他把这种基本隐喻,叫做隐喻概念。例如“争论是战争”(ARGUM EN T IS W AR),“时间是金钱”(TIM E IS MON EY),等等。这种隐喻概念,能派生出若干种日常语言的表达式,并且是成系统的,因而也叫做隐喻概念系统。据Lakoff&Joh nso n(1980)的统计,日常(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是源于隐喻概念(中文评介参见赵艳芳, 1995)。而另一本书,即Lako ff&Turner (1989),是论述诗歌隐喻的;书的末尾有隐喻索引,一共有近100个隐喻,其中不少是隐喻概念(或称概念隐喻)。例如“生命是旅程”(LIFE IS A JOU RNEY)这一隐喻概念,就能产生出19个日常语言的表达式。又如“死亡是离去”(DEATH IS DEPART URE),能产生出14个日常语言的表达式。再加上另一位学者M.Reddy在另一篇论文中所说的“管道隐喻(conduit metapho r)能产生出100个英语表达式(见Ortony ed.,1993),源于隐喻概念的表达式在英语中就占有很大的比重。实际上在大多数说话人的日常语言中,语言隐喻很常见。

还有,隐喻在人们进行思维和叙述的过程中起中心作用。状态、变化、目标、时间关系、因果关系等等都用隐喻的方式来表示。Lakoff认为:隐喻的焦点根本不在语言,而在人利用一个概念领域去说明另一个概念领域,或者说概念领域之间的映现。所以说隐喻绝对是日常语言中的中心问题;跨领域的映现这一原则,也适用于诗歌语言,不过其映现过程更为复杂罢了;实际上诗歌语言隐喻就是日常语言隐喻的扩展。基于这种认识, Lakoff不承认有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之分,从而否定了语言认知机制有独立的模块分系统的说法,而认知语言学恰恰认为语言认知是个综合系统。

5.2 Lakoff关于语义性质的判断。语义问题,历来都是个复杂的问题。从哲学上来说,主要有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语义观的对立。但这两种观点,Lakoff都不同意;他尤其反对客观主义语义观,对它提出激烈的批评。Lakoff(1987)认为,主题就是阐述他的语义观。概括地说,他提出经验论语义观,即通过

·

16

· 

自我或许多他人的身体经验(他特别采用了embodiment [体现]2

这个词),判断上下、前后、里外等等,形成直接理解;需要间接理解的场合,又通过人脑的加工,区分典型与非典型,基本层次与上位层次和下位层次,对事物进行范畴化,表现为语义。Lakoff 强调隐喻的作用,正是着重说明人脑(通过想象与推

理)在语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语义的基础,不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说话人对于情景的构建,这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共识,而Lakoff 对于隐喻的研究,对此共识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客观主义语义观基础脆弱,还可以从下例中看出来(见下图,采自Indurkhy a 1992)

对大卫王之星(图(a ))如何认识?可以认为它是两个等边三角形(图(b)),可以看作是一个六边形(菱形)和六个三角形(图(c )),也可以看作是三个平行四边形(图(d))。这取决于人们的观察(或称构建),而客观主义语义观则断言只有其中一种是正确的。这不符合人的认知。当然,认知要有客观基础(在这里就是首先要有那个“大卫王之星”图形。如果没有,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但已有了客观基础,怎么看,那是另一个问题了。Lakoff 的语义观,正是强调人通过隐喻而达成语义的想象因素。

5.3 Lakoff 对一些语言现象的解释。Lakoff 通过对隐喻的研究,表明自己属于认知语言学派。国内有的文章说他是生成语法学派对立派的骁将。这其实是经过一个发展过程的。起初,他听过乔姆斯基讲述音位学与形式系统,拥护乔姆斯基,但不久就有了分歧。主要有两点:不同意乔姆斯基把句法跟意义分开,认为意义是句法的一部分;不同意乔

姆斯基把语言看作数学形式系统。Lakoff 在22岁时写了一篇论文“生成语义学刍议”,论述乔姆斯基那时排除在语言学研究之外的语义;两人的分歧,端倪已见。到1987年,随着乔姆斯基《略论名物化》的发表,两人的分歧公开化(详见叶蜚声,1982)。

从那时以来,Lakoff 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道路。总的来说,他主张以认知为背景,深入研究语言形式,研究线性次序、距离、大小、存在的程度等其他种类的模式或空间要素。具体说明的语言现象有:方位词,模糊限制词,语言的相似性,为什么说话多以我为参照点,说明英语“w ith ”一词的性质,等等。应该说,Lako ff 对这些语言现象的研究并不如R .Lang acker 的研究深入和系统(关于后者的研究,见沈家煊,1994),但那是因为他的研究重点不同所致。看来Lakoff 的研究范围更广泛,这跟他的兴趣广泛,并且具有诗人气质有关。

·

17· 

注释:

1.原文这几个“开”都用o pen,接着说“open the

ligh t ”不正确。但汉语可以说“开灯”,故这里换成“开碟”。

2.“体现”一词,汉语中主要有两个义项:具体的体现

和抽象的体现。Lako ff 指的是实实在在的身体体现。

参考文献

Anke rsmit , F.R.&J.J. A.W ooij (eds.)1993.

Know led ge and L anguage ,vo l.Ⅲ:Metaphor and K nowledge .

Dor drech t /Bosto n /L ondo n :

Kluw er Academic Publishe rs .

Aristotle .1954.Rhetoric and Poetics .N ew Y or k :

The M o dern Libra ry.

Ashe r,R. E.(edito r in chief).1994.T he Encyclo -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 o l. 5.O xfo rd :Perg amo n Pr ess .

Bea rdsley ,M onr oe C .1967.M etapho r .I n Paul

Edwards (e ditor in chief ),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v ol.

5.

Lo ndo n :

Co llier

M acmillan Publisher s.

Black ,M .1962.Models and Metaphors .Ithaca :

Co rnell U niv ersity Press .Brig g s,J .&R.M o naco.1990.Metaphor :

The

Logic of Poetry .A Handbook .N ew Y or k :

Pace U niv er sity Press.Coo pe r ,D .E .

1986.Metaphor .

Ox fo rd :

Basil Blackw ell .

Davidso n,

D.1979.W hat metapho r means.

In Sheldo n Sacks (ed.).On Metaphor .Chicag o and Lo ndo n :T he U niv er sity o f Chicag o Press.Gumpel ,L .1984.Metaphor Reex amined —A N on -Aristotelian Perspective .India na Univ ersity

Press.

Hausma n, C.R.1989.Metaphor and Art .Cam-bridg e :Cambridg e U niv ersi ty Press.

Haw kes ,T .1977.Metaphor .Bristol ;J .W .Ar -ro w smith .H ir aga ,M.K.&J.Radwa n '

ska-Williams (eds.)

1994.Special issue o n m etapho r a nd ico nicity ,Journal of Pragmatics ,v o l .22,N o .1.

Indurkh ya ,B .1992.Metaphor and Cognition -An

Interactionist Approach .

Do rdrecht /Bosto n /

Lo 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Kit ta y, E. F.1989.Metaphor :Its Cognitive Force

and Linguistic Structure .Ox fo rd :Ox fo rd U ni-v e rsity Pr ess.

Ko ¨

v ecses,Z.1990.Emotion Concepts .New Yo rk :Spring er -V erlag .

Lakoff ,G .&M .Johnson .1980.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 o:The U niv er sity of Chicag o

Press.

Lakoff ,G .1987.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 hings :W hat Cate 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The Univ ersity o f Chicag o Press.

Lakoff ,G .&M .Tur ner .1989.More than Cool

Reas on .A Field G uide to Poetic Metaphor .Chicago:T he U nive rsity of Chicag o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16815.html,ngacker ,R.W.1988.Rev iew o f Lakoff :Wom -en ,f 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L anguage 64:384-395.

Lev in,S.R.1977.The Semantics of Metaphor .

Baltimo re :

J oh n Ho pkins U niv ersity Press.

M ac Co rmase ,E .R .1985.A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 .Ca mbridg e :M IT Pr ess.

M almkjae r,Kirsten.(ed.)1991.The Linguistics

Encyclopedia .Lo ndo n a nd N ew Yo r k :Ro ut-ledg e

O gden, C.K.&I. A.Richa rds.1952.T he Mean -ing of Meaning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Science of Sy mbolism upon Thought .(Tenth Editio n )L ondo n :Ro utledge &Kega n Pa ul Ltd.

O rto ny, A.(ed.)1993.Metaphor and Thought .

(2nd ed .)Cambridg e :Ca mbridg e Univ ersity

Press.

Richa rds,I.A.1936.T 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

O x fo rd :Ox fo rd U niv er sity Pr ess.

Rico eur ,Paul .1978.The Rule of Metaphor (L a

M étaphore vive ).T ra nslated by Ro bert Cze rny with Kathleen M ac Laug hlin a nd J oh n Costello.Ro utledg e &K eg an Pa ul Ltd.Rudzka -Osty n ,Br ygida (ed .).

1988.

Topic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Amsterdam /Philadel

phia :

J oh 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mpany.

·

18· 

Tur ner,M.1991.Reading Minds:The Study of English in the Age of Cognitive Science.

Princeto n:Princeton Univ ersity Press.

郭承铭,1993,认知科学的兴起与语言学的发展。《国外语言学》第1期。

胡壮麟,1993,认知与语篇产生。《国外语言学》第2期。

黄 奕,1985,认知过程的语言。《国外语言学》第3期。

林书武,1994,《隐喻:其认知力及语言结构》评介。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1995a,《隐喻与象似性》简介。《国外语言学》第3期。

1995b,《隐喻与认知》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1996,《语言的隐喻基础》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皮亚杰,1995,《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1985,雷贾肯道夫《语义学和认知》。《国外

语言学》第4期。

1994,https://www.360docs.net/doc/91116815.html, ng acker的“认知语法”。《国外语言学》第1期。

石毓智,1995,《女人,火,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妙》评介。《国外语言学》第2期。束定芳,1996,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外国语》第2期。

徐烈炯,1993,Cho msky的心智主义语言观。《国外语言学》第1期。

叶蜚声,1982,雷柯夫、菲尔摩教授谈美国语言学问题。《国外语言学》第2期、第3期。

袁毓林,1996,认知科学背景上的语言研究。《国外语言学》第2期。

赵艳芳,1995,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收稿日期:1996年8月20日

通讯地址:100731 北京建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第六届国外语言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国外语言学研究室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国外语言学研讨会于1996年11月15—17日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召开。大会主题有两个:1)语言和认知;2)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新发展。参加会议共有60余人,33人在大会和小组会上宣读了论文,赵世开、陆俭明等5位先生对国内和国外语言研究作了即席发言。这次会议有两个特点:1)起到了沟通的作用。国内学者和境外学者的沟通;外语界学者和汉语界学者的沟通;语言学界和其他学科的沟通;语言学内部的沟通。2)从收到的论文看,务实的论文比以前多。会议认为今后还需努力的是:外语界的学者要更注重务实;汉语界的学者要更密切地注视国际语言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赳 赳)

启 事

本刊自97年第1期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免收作者版面费,并免费提供作者引文率统计资料。凡只愿文章发表在本刊而不登载于光盘版上的作者,请在来稿上声明。

·

19

·

 

文献综述怎么才能写好 如何读外国文献

为什么读文献? 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关键信息(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里找,并且从discuss论述里最好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 及Title 与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

英汉动物习语隐喻对比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16815.html, 英汉动物习语隐喻对比浅析 作者:郑紫元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9年第12期 【摘要】隐喻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隐喻无处不在。在传统的隐喻观点当中,隐喻如同明喻、夸张一样,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然而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逐渐意识到隐喻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之一,同时在隐喻的研究过程当中,动物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这种关系使得我们人类与动物之间产生了极其复杂的情感。而动物习语是指包含表示动物单词的习语。动物习语不仅能形象地表现出某种品质、性格,还可以简洁的描述某些事件及传达某种情绪。动物习语理应引起关注。 【关键词】隐喻;动物习语 【作者简介】郑紫元(1989.04-),山东人,长春建筑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目前,许多研究者都集中在隐喻的研究上,隐喻对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内容认为,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隐喻都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们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知世界,特别是认知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 人和动物有许多不同和相同之处,通过对动物习语的研究,我们可以对不同种类的动物有更多的了解。此外,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自己和彼此。英汉动物习语隐喻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理解動物隐喻的困难总是存在的。通过分析这些差异,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动物隐喻。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获得动物习语的真实意义。减少他们在谈话中遇到的失败。 二、同一动物形象的不同喻义 1.狗。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动物,通常被人们当作宠物或者用来看守或猎食。当然,在英汉动物习语中,狗的喻义也存在差异。在中英文化中,狗与人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最明显的区别是人对狗的态度。汉语中,很多关于狗的习语都是谈论人类的行为或特征,表达他们的感情和态度。通常情况下对狗的表述都是否定的。例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改不了吃屎、狗男女等等。然而许多研究表明,狗在英语中的含义与在汉语中有很大的不同。狗在英语

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的经济史上,学者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将效率和公平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个目标。但效率和公平似乎一直都很难保持同步,提高效率的政策同时也会降低公平,这样的效率和公平的失衡在所得税中尤其突出(Mirrlees 1971; Ramsey 1927)。人们普遍认为实现效率的最好方法是进行一次性征税(lump sum taxes),这样不会扭曲人们的选择,但要实现纵向公平则要求实行累进税。结果,有效率的税收就会降低公平,反之亦然。 国外的学者对个人所得税促进公平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Wagstaff收集了OECD中12个国家的20世纪80年代晚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家庭调查数据,采用AJL的分解法,利用实证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主要依靠税收抵免和大量使用非标准扣除的个人所得税体系的国家,更容易在实际和潜在的再分配效应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作者并未对税率结构和税基扩大的改革哪个的影响是占主导作用给出结论;同时,作者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人所得税上,排除了其他一切税种的影响,包括社会保险,这使得其研究不是很全面。 。Wagstaff收集了这十二个国家, 然后利用(AJL是指J. Richard Aronson, Paul Johnson and Peter J. Lambert于1994年提出的一种方法,利用税前和税后基尼系数的不同来测量税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empirical analysis)(regression analysis),得出结论:结果还表明在20实际80年代末期和20世纪90年代初期,那些进行税率结构和税基扩大的改革在收入再分配上更容易产生相反的作用。税率结构的改革能够减少税率等级,降低平均税率,结构会导致纵向分配的下降。税基扩大改革,能缩短实际和潜在再分配效应的差距。作者在文中收集了大量的关于数据,从横向不公平和再排序方面对个人所得税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很多实证分析的结果。这对后来对个人所得税公平方面的研究将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Richard和Eric(2005)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作用,二人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对比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应该依靠个人所得税来实现再分配的功能,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现在不够完善,累进税的实施也是需要成本的,而且存在着机会成本。二者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为了有效维护公平,在个人所得税税制完善方面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实施综合所得税,二实施推定征税法,三实行二元所得税。 最后作者还提出在发展中国家里普遍存在这市场失灵的特征,所以最好的政策是引入税基广泛的增值税来提供政府的支出。Richard和Eric的这篇文章对长期以来个人所得税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见解,给依赖个人所得税调节贫富差距的发展中国家一个警醒,不能完全只依靠个人所得税来调节贫富差距,这对以后的个人所得税的研究很大程度上给了一定的借鉴,但文中的实证分析较少,问题可能反映的不全面,理论结果也存在不全面问题。 Denvil Duncan.和Klara Sabiranova Peter(2008)则探究了国家个人所得税体系是否会影响收入的不公平。二人利用多国详细的个人所得税信息,建立1981年至2005年全面随时间变化的国家所得税体系的结构性累进税体系,并采用理

培训与开发的文献综述

培训与开发文献综述 摘要:在现代社会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中国各大小企业都在不断发掘生存之道,但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找一小片栖息之地那样简单,更有寻求于长久道之说,所以人道主义应运而生,人力资源发展的地位也自然日益加强,人才的竞争自古以来就是企业竞争的主要力量。可见,人才制高点是企业运营成败的关键。培训虽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培育和加强企业能力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是获得人力资本增值的最直接的途径。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本篇论文结合大量国内外知名专家的相关资料,希望能给广大需要培训的机构和将来计划走此路径的人员以借鉴价值。 关键词:人员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专家理论文献 1国内外人员培训与开发定义 1.1国内人员培训与开发定义 1.1.1张石森,欧阳云在《哈佛MBA培训与激励全书》一书中提出:人力资 源的培训与开发是指为了提高员工技能和知识,增进员工的能力,从而促进员工现在和未来工作业绩所做的努力。其中,培训集中于现在的工作,而开发则是雇员们对未来工作的准备。一个组织的培训和开发实践能够提高员工的能力和减少不希望的流动可能性来对竞争优势作贡献,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 1.1.2张俊娟,韩伟静在《企业培训体系设计全案》一书中指出:初级培训 是对具体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和工作事项而设计,基于“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从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问题出发。常见的有只是,技能,态度的培训。深层次的培训是解决如何实现可持续创新,可持续变革,可持续良性发展,怎样获得面对问题的思路,如何思考才有效等问题。其内容包括潜能挖掘,思维培训,问题解决等,针对的不是一次或一时的问题解决,而是侧重于获得无数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掌握高效思考的技能。[2] 1.1.3华敏在《培训管理工具箱》一书中指出:从狭义上讲,培训是指为提 高人们实际工作能力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形式多样的教育与学习行为。从广义上讲,培训是创造智力资本的途径。智力资本包括基本技能,高级技能,对客户和生产系统的了解以及自我激发的创造力。完整意义上的培训包括两方面:

动物喻人的隐喻分析

动物喻人的隐喻分析 摘要: 人与动物属不同的概念范畴,却一直持有历史悠久而深刻的关系。随着人们逐渐对动物的形象、习性等的了解,人们发现动物的形象和一些本质的特征与人类社会中的某些现象存在相似之处,于是人们将这些相似性映射到人的身上,实现了不同概念间的转换,也就形成了动物喻人的概念隐喻。本文从认知语言学方面对动物喻人的概念隐喻进行了分析,了解动物喻人的外貌、品行、行动及生存方式等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 隐喻;动物喻人 引言: 在日常交流中,隐喻使用频繁,“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客观世界中形成的认知方式。动物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始源域之一,人们在长期与动物的接触中,对动物的各种特征性了如指掌,人们将动物的外貌、习性等特定投射到具有相似特征、却不同概念范畴的人类身上,从而形成了动物喻人的概念隐喻。 1.动物喻人的外貌 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形态多样,特色鲜明。人与动物无论是在基因、结构、行为等多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在外表的生物特征上,人们很容易找到动物和人在外型上的相似性,例如,“凤眼”、“猿臂”、“峨眉”、“鸡胸”、“虎牙”等等。因为对某些动物特定的形态有着深刻的印象,我们经常会用此来

形容具有相似特征的人身上,不需要特殊的语境,我们就可以理解这些用语的涵义。 “大象腿”是对腿粗的人的一种叫法,形容腿跟大象的一样,整个脚都比较粗壮。“水蛇腰”是腰椎向前面弯曲而产生的一种脊椎变形。民间常以“水蛇腰”来说一个人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含胸拔背”且腰肢扭转的姿态。 “鹰钩鼻”又叫结节鼻,是指在鼻梁上端有凸起,鼻尖有点下勾,形似“鹰嘴”。“鹅蛋脸”是人们对标准脸型的一种称呼。因其脸型的突出特点如线条弧度流畅,整体轮廓均匀,额头宽窄适中等等与鹅蛋有着天然的形似性,人们以鹅蛋为此命名。 “鱼尾纹”是人体生理衰老的表现之一,在人眼角和鬓角之间出现的皱纹,其纹路与鱼尾巴上的纹路很相似,故被形象的称为鱼尾纹。 2.动物喻人的品行类型 自然界的动物因为自身的特点及所处环境而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生活习性,不同的动物会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当人们提到这个动物的时候,这个印象就会浮出水面,比如“猪”好吃懒做,“牛”勤勤恳恳,“狐”狡诈阴险,“狼”凶狠无情等等。因为环境因素或自身的发展等,人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品性特征。人们将源喻“动物”的品行特征映射到目的域“人”的特性中去,形成了概念隐喻。 2.1 牛 牛是不可缺少的家畜之一,人与牛有着劳动的关系。牛外型高壮、力大,常隐喻身体强壮的人;牛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任劳任怨,因此人们总会用牛来形容性格固执、老实工作,认真勤恳,无私奉献的一类人,如父亲,公仆等等。 “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老牛舔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老牛象征着慈爱的父母。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 Reviews on Metaphor Study 摘要:近年来隐喻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国内外隐喻研究,对不同时期的隐喻研究进行整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喻研究;发展趋势 Abstract: Recent years, metaphor research is concerned by numerous scholars.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s, this thesis summarizes metaphor theories among different periods by investigating metaphor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is basis, it points up the shortage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etaphor. Key Words:metaphor research; development tendency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没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界对隐喻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内语言学家对隐喻也作了系统的评述。对隐喻研究的概述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林书武撰写的概述,以是否存在比喻性和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从隐喻的历史发展、本体与喻体、隐喻的成因及其认知功能全面地描述了国外的隐喻研究的发展。束定芳则对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概述。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自身也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隐喻学。为了对隐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 1.传统隐喻 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历史上首位对隐喻产生兴趣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到了隐喻。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束定芳2000)。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解释就是将隐喻看作了一种修辞手段。他的定义阐明了隐喻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祖多的研究,例如G. Lakoff的研究就是根据“隐喻是借一事物谈另一事物”的观点展开的(林书武1996)。他还指出隐喻是根据类比的原则所作得隐形比较,也就是说隐喻就是一种明喻,他们之间的差别甚少,其不同之处只存在于他们的表达方式的差异。根据以上观点,亚氏对隐喻的理解被成为“对比论”。 公元前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就隐喻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即“替代论”。他认为,隐喻实际上就是育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束定芳2000)。如: (1)He is a pig. 例(1)中,“pig”是用来替代“a lazy man”这一直接说法的。 传统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非常规性语言表达,它是一种修辞方式。就亚

从中英文动物隐喻看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对比评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和盖茨比的梦想 2 象征在女性主义小说《占有》中的作用 3 A Probe into Charles Dickens’ Family Values Reflected in A Christmas Carol 4 5 论《献给爱米莉的玫瑰》的艺术创作特征 6 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帽子和鸭子的象征意义 7 《红楼梦》中文化词的翻译 8 思维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9 论美国黑人现代流行音乐及其影响 10 浅谈商务英语于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11 苔丝悲剧中乌托邦情结的探析 12 分析奥利弗退斯特悲剧生活的原因 13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14 浅议我国民营企业薪酬管理 15 奴隶制下的压迫与爱——浅析托尼?莫里森的《宠儿》 16 分析中国和美国的慈善文化 17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之间不同的爱情观 18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19 浅析《飘》中女性人物形象 20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的文化阐释 21 《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 22 试析翻译中的“假朋友” 23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Teaching 24 浅析《儿子与情人》的人物刻画的技巧 25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Teaching 26 从“狗”和“龙”的谚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27 美剧网络字幕翻译研究 28 傅东华译《飘》归化现象浅析 29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女性语言的特点 30 从社会语用学角度分析《雷雨》中的称谓语 31 (英语系经贸英语)浅析企业如何通过市场定位打开销售渠道 32 The Comparison of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33 男权社会下康妮女性身份的诉求--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研究 34 浅析爱默生的《论自助》——人生自主的源泉 35 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看约翰?福尔斯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局限性 36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 37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8 英汉招呼语对比与应用研究 39 An Analysis of Imprisonment and Liberation in Great Expectations 40 论苔丝悲剧的成因 41 广告中的熟语模因探析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

员工培训中文文献综述

目录 1、企业员工培训的概述 (2) 2.关于员工培训相关理论的阐述 (3) 2.1强化理论 (3) 2.2社会学习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 (3) 2.3目标设定理论 (4) 2.4期望理论 (4) 2.5学习型组织理论 (4) 3.结论 (6) 参考文献 (7)

中文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界普遍认为,中小民营企业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并不断发展壮大,中小型民营企业具有活力强、发展迅速、见效快等特点,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将在国民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增加财政税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当前,民营企业员工培训还相当原始,主要方式仍然是会议学习和师带徒形式,主要内容是创业史、岗位基本技能、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培训期也较为短。而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很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搞培训,结果员工参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对促进员工工作绩效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培训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国内许多民营企业的培训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有被动性、临时性和片面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培训体系的规划,培训手段落后,培训形式单调,培训者专业化素质不高,培训资料和教材缺乏,培训政策不到位等等,导致培训目标并没有与岗位相联系,培训并未与员工个人发展和工作绩效的提高相联系。 因此,对于企业员工培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在此笔者就查阅到的与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相关的国内文献综述如下: 1、企业员工培训的概述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增强员工对组织认同度、向心力和归属感,使员工更好的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强企业经济效益。有效的员工培训,其实就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 关于员工培训体系的定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谈到员工培训体系的构成,很多学者的观点却都不致相同。谌新民和徐汪奇在《员工培训方案》一书中认为,一个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规划体系:承接公司战略目标,并对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必需的人才梯队规划与发展储备,保障企业在未来发展中不会出现人才断层,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和培训需求三方面。 (2)培训课程体系: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培养不同类别的人才,与人才发展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是必需的,包括企业文化培训、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营销培训、管理和领导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培训课程。

(全英文论文)英汉谚语中动物词汇的对比研究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的自传性分析中式菜肴命名的文化内涵与英译 A Journey through Harsh Reality: Reflections on Gulliver ' s Travels 目的论视角下《瓦尔登湖》两个中文译本的分析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从《荆棘鸟》中三个女性形象解读女性主义发展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白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红字》中替罪羊形象的分析英语中常用修辞格 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的人文主义浅论创造性叛逆—以《一朵红红的玫瑰》三个译本为例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and Its Translation 《蝇王》中火的象征意义的转变 功能对等角度下《最后一片叶子》的翻译策略《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精神世界的分析Who Was to Blame: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on Pecola 公布英语题目均有原创英文论文可交流Q:799 75 79 38 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各种教学法的融合与运用 美国黑人英语的句法特征《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的硬汉形象探析从电影《刮痧》看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危机 《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伊丽莎白.贝内特与简.爱的婚姻观之比较剖析简爱性格的弱点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情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萨克雷眼中的女性---文本分析名利场中的女性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英汉称谓语对比研究北欧神话中的毁灭与重生思想信用证支付方式下进口方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从认知角度看“水”的一词多义现象电影《喜福会》反映出的中西家庭价值观的差异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超验主义分析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论例句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英汉动物习语的隐喻认知分析分析年龄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语言的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儿童形象从语境视角浅析《生活大爆炸》中反语的幽默属性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英汉衔接手段对比分析--基于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及其译本的对比分析 论英汉数字习语的差异及翻译 《名利场》和《嘉莉妹妹》女主角形象对比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 Text Memorization and English Learning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Gratitude Expressions 《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探究 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中外大学校训对比研究从关联理论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减译 Pursuing a Harmonious Man-Woman Relationship In The Thorn Birds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 性格分析环境、性格、命运--评《远大前程》主人公皮普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复仇者联盟》中的言语幽默 《珍珠》中的生态思想教师的个性与语言教学 《老人与海》中马洛林形象的不可或缺性浅析《威尼斯商人》中的金钱观 “适者生存”——浅析飘的主题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的成因 《荆棘鸟》女性意识浅析《闻香识女人》角色分析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女性主义的显现 肯尼迪演讲的语音衔接分析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黑色基调---在美国梦里挣扎

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综述与分析

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综述与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将多语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双语研究。然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交流需求增强,这种交流可能是跨区域、跨语言、跨文化的。在此背景下,多语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三语习得研究作为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三语习得的文献进行梳理,剖析了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现状及其特点,并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三语习得后续研究的发展做出展望。 二、国外三语习得研究综述 国外的三语习得研究肇始于Hoffman和Thomas 的研究。Hoffman 的著作Language Acquisitionin Two Trilingual Children 是三语习得研究的典型作品。Hoffman 在此研究中主要从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三方面跟踪调查两个从小同时学习德语和西班牙语的小孩的语言发展与习得。在此期间,Cenoz,Gorter,Kemp &Jorda 等学者对三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做出了

巨大贡献。Cenoz & Gorter探究了在巴斯克语、英语和西班牙语三语环境下写作技能的培养,并用不同方法来探究这三种语言之间的联系与交互。语言学家Kemp给多语现象下了定义,他所提及的影响元语言意识的变化因素为三语习得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包括语言习得者同时掌握的两门语言,学习者的读写能力、成熟度、学校教育等因素。Jorda基于言语行为和语用能力的分析,阐述了三语语用意识的产生以及影响。语言学家De Angelis探究了习得的语言之间的距离、近因的使用、语言习得的顺序、文本的形式和对目标语与源语言的熟练程度。 三、国内三语习得研究综述 与国外的三语习得研究相比,国内的三语习得研究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才开始,起步较晚。从已有的三语教育研究成果可知,国内三语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少数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从研究理论来看,大多数研究者将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语习得与汉族学生的二语习得进行对比研究,将语言迁移理论、认知优势理论、语言损耗理论、文化濡化、涵化理论、元语言意识理论运用到我国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研究中。关于研究领域,学者们从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神经学、教育学等方面展开了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精)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随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其理论研究也丰富起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属于微观层次范畴,通过研究信息资源的规律,以科学地指导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规划、协调和调控。本文拟梳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流派、发展历程、体系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1理论派别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派别: 1.1信息学研究流派信息学研究流派是现代信息管理学的开创者,它集成和发展了几千年来文献管理思想。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部以信息资源为逻辑起点的信息资源管理专著。[1]霍顿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指导、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在克里斯和高、怀特、伍德、莱维坦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信息资源研究发展迅速。国内,霍国庆教授在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战略管理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北京大学秦铁辉教授从企业文献、网络、实物和人际等信息资源的特点、获取途径和利用方法角度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2]信息学研究流派主要研究企业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组织、检索与传递。该流派逐步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较高,引领着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脉搏。 1.2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以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代表。早在20世纪30年代,柏纳德强调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时就已提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思想,而计算机应用于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早形态。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D.胡塞因和K·M·胡塞因的理论是计算机资源管理理论,[3]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算机在工商企业领域的应用问题,它又被称为“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理论”。为促进研究,国外有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杂志如管理信息系统杂志,管理信息系统季刊等。国内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郑继芳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建立过程及社会功效等入手研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4]管理信息系统流派主要研究如何采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管理。不过该流派局限于技术角度,应该弥补人文、社会视角的盲点,其基础理论问题还有待深化。 1.3商业管理研究流派商业管理研究流派源于经管界,将信息视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管理。1983年,美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应把信息看作与劳动力和资金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罗伯特、巴罗和英经济学家莫里斯也认为信息和知识与一般的有形资产不同,应特别重

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使用的隐喻分析

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使用的隐喻分析 现代汉语一般分为七大方言区,东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历史语言学》中关于东北方言和北方话的关系有这样一段描述:“我们设想,北京话的源头可能在东北,随着满族入侵,居民内迁,东北方言的扩散波涉及到北京及其附近地区,覆盖了原来的北京土话,使其成为底层”。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相近,语法结构也最为相近,易于理解,获得很多人的喜爱。东北方言在其演化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其特有的自然地理坏境、历史和文化等的影响,产生了很多具有特色的方言词汇。其中的动物名词就颇具特色,东北人对动物的称呼形象生动,对动物名词的使用既幽默诙谐,又不失庄严。 一.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的特点 每一种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的因素――语言的、节奏的、象征的、形态的――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2]。东北方言里存在着大量的、不同于普通话的动物名词,它们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笔者通过搜集该类名词,发现它们具有直观易懂、吸收少数民族语言等特点。 (一)动物名称直观易懂

有一部分动物名称在东北方言里直接按照它们的体貌特征和秉性习惯来称呼的,简单明了,形象直观。比如: 1.瓢虫,它的颜色鲜艳,常见的是黄色、褐色、红色和橙色,身上长有斑点,东北人称它们为“花大姐”,既显出了它们的特点,又让人叫起来感觉很亲切。 2.飞蛾,因为它飞的时候翅膀不断煽动,这个动作北方叫做“扑棱”,而且声音上也是“扑棱”“扑棱”的声音,所以被北方百姓俗称为“扑棱蛾子”。东北人也把“鸽子”叫做“扑鸽子”,其原因是一样的。 这样称呼这些常见的动物,不仅简简单单,让人容易理解。把对于农民感到陌生的词语换为自己熟悉的日常词语,不仅减轻了人们的记忆负担,还丰富了语言词汇系统。 (二)语法的地域性特色分明 东北方言里,动物名词在语法上具有鲜明的方言烙印。 例1:对动物的称呼多加前缀“老”,如老牛、老抱子(孵化小鸡的母鸡)、老鸹(乌鸦)、老黄(黄鼠狼)等。 例2:对动物称呼多用后缀“子”,如鸭子、杨喇子(刺蛾)、傻狍子、黑鱼棒子等等。 这些语法特征,显示了东北方言的特点。人们这样称呼自己熟悉的动物,又表现出了东北人对动物的喜爱。 (三)少数民族语言的底层遗留 由于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里世代生活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_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林书武 提要:本文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跟非比喻性语言的区别为主线,综合考察了国外隐喻研究。文中着重介绍国外学者对隐喻两项(即两部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并叙述隐喻的认知功能,说明Lako ff的隐喻研究及其创新。 关键词:隐喻、认知 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可以有多种写法。E.Steinhart和 E.F.Kittay撰写的概述,扼要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隐喻理论、隐喻研究方法、隐喻的解释,但不涉及文学隐喻研究(见Asher主编,1994:v ol.5)。Kirsten Malmkj?r(1991)在为其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隐喻”一条中,概述了隐喻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建构论”与“非建构论”,又介绍了“比较说”与“取代说”两种理论,以及从语义、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概况。Andrew Orto ny (1993)为《隐喻与思维》一书写了一篇“导言”,对该书所收的论文作了概括的介绍,可以看作是对隐喻研究的一种综述,其中提出隐喻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大范畴。F.R.Ankersmit et al(1993)在为所编《隐喻与知识》一书撰写的“导言”中,提出关于“认知的真”(cog nitiv e truth)是评价历来各家理论价值的主轴;也就是说,认为隐喻是某一领域中真的始源,真的传送者,还是把隐喻当作一般看待,换言之,是承认有隐喻真还是否认有隐喻真,这是区分各家理论的重要标志。而M.C.Beardsley在为《哲学百科全书》(主编Paul,1967)撰写的“隐喻”一条中,着重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隐喻理论,包括“感情论”、“象义论”等等。我国有青年学者束定芳 (1996)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对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我们在这里提出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以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把隐喻看作普通语言现象来研究,就是把认知概念引进隐喻研究,这个问题成为认知语言学和当今语言学研究主流派的分水岭。正如Mark Turner(1991)指出的:“有一种研究把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分开;它假定意义与句法分离,句法自主自足;假定语言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是自立自主的;假定语言意义(语义)和超语言意义(语用意义)分开,字面语言与比喻性语言分开。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经验研究,结果都摒弃了上述种种看法”。顺便说一下,本综述不包括文学隐喻研究。 1.背景材料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 11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1期(总第109期)

(全英文论文)英汉谚语中动物词汇的对比研究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的自传性分析 中式菜肴命名的文化内涵与英译 A Journey through Harsh Reality: Reflections on Gulliver’s Travels 目的论视角下《瓦尔登湖》两个中文译本的分析 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 从《荆棘鸟》中三个女性形象解读女性主义发展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 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白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红字》中替罪羊形象的分析 英语中常用修辞格 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的人文主义 浅论创造性叛逆—以《一朵红红的玫瑰》三个译本为例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and Its Translation 《蝇王》中火的象征意义的转变 功能对等角度下《最后一片叶子》的翻译策略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精神世界的分析 Who Was to Blame: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on Pecola 公布英语题目均有原创英文论文可交流Q:799 75 79 38 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各种教学法的融合与运用 美国黑人英语的句法特征 《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的硬汉形象探析 从电影《刮痧》看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危机 《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伊丽莎白.贝内特与简.爱的婚姻观之比较 剖析简爱性格的弱点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情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 萨克雷眼中的女性---文本分析名利场中的女性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英汉称谓语对比研究 北欧神话中的毁灭与重生思想 信用证支付方式下进口方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 从认知角度看“水”的一词多义现象 电影《喜福会》反映出的中西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超验主义分析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知识分享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 状述评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 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中华儿女,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以德育人的标准,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一枝独秀。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遇到无数的困难和挑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依然奋力前进,勇往直前。道德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主要途径,对学生的身心修养、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都有重大意义。 2近些年来有关中华古诗文诵读、背诵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中华海外人士也很关心传统文化的发展,甚至在海外的炎黄子孙出于对祖先文化的情感,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开展诵读活动。在国内,教育部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性,并且在分学段要求里,强调了各个年段的目标,规定了基本的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古诗的量。这相比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改革理念。 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学生从小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诸多意义。现在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即便是教师,也有许多人讲不清道不明其中道理。加强对祖国下一代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让下一代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外的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同时进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我们不反对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但应该提防糟粕文化对我们那些尚未形成传统文化理念的下一代的冲击。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在相当部分的人群中已经荡然无存,在当前这种紧迫形势下,我校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传统教育活动,构建和谐校园,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提升德行修养,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核心素养,也是我们民族的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如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教育界乃至社会共同的课题。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目标,理清不同学段既相区别又相衔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探讨与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相适应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和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以课堂为主渠道,议活动为载体,以师生为主体,引导师生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