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开发

旅游产品开发
旅游产品开发

1)比附定位法:

借用著名景区的市场影响来突出、抬高自己,比如把三亚誉为“东方夏威夷”,把小浪底水库誉为“北方的千岛湖”。

2)心理逆向定位

以相反的内容和形式标新立异地塑造市场形象。例如河南林州市林滤山风景区以“暑天山上看冰堆,冬天峡谷观桃花”的奇特景观征服市场。

3)狭缝市场定位

旅游景区(点)不具有明显的特色,而利用被其他旅游景区(点)遗忘的旅游市场角落来塑造自己旅游产品的市场形象。比如将原有四川娱乐城改造为童话乐园,就是将市场定位在儿童市场,并以独特的童话主题公园的形式推出市场。

5)差异、共生定位法-柳州案例分析:山水桂林,风情柳州

由于桂林与柳州区位紧邻,因此,柳州旅游的主题定位就必须和桂林的山水主题定位有不同特色的区别和互补互动。

柳州与广西龙头旅游品牌的桂林毗邻,同属桂北旅游经济区,桂北旅游开发的主副两中心"即以桂林市为中心,以柳州市为副中心;桂林旅游以山水甲天下,柳州旅游则以风情而卓越,两者可突出各自旅游特色,形成各自区域旅游环线,又优势互补,相连成网,如此方能共同构筑起桂北旅游的大系统。

桂林和柳州旅游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差异明显,桂林旅游的独特资源是自然山水,桂林是中国美丽山水的代名词,漓江,阳朔引起的是感悟自然山水,闲适心情的心理诉求,给游客以视觉感观和心灵沉静的满足。而柳州则相反,她必须紧紧依托自身的不同于桂林的资源要素特点来做文章。这就必然要强调风情这个关键的主题,立足风情这个基本点。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柳州旅游最独特的资源是风情,其中,全面生动的四民族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及浓郁的民俗风情独树一枝:三江侗族建筑艺术(知名品牌程阳风雨桥、芭团风雨桥、马胖鼓楼)、大歌(多声部合唱艺术)、节庆民俗及侗寨美丽并且具有新鲜原生形态的独特魅力;金秀圣塘山万亩变色杜鹃美景(大瑶山)与世界知名的瑶族风情,融水元宝山美景(大苗山)与原生态苗寨风情,贝江水景及勾滩苗寨风情基础,刘三姐传歌成仙的动人传说与壮族对歌,都是别具魅力的民族风情,比周边地区有较强的竞争力,更是桂林的民族风情所不能比拟的。

柳州的城市更具人文内涵,先进的的现代工业,悠远深厚的古人类文化,独特的壶形城市线条,鲜活的市民歌艺文化,典雅的赏石文化,奇特的棺材文化层层叠加,纷繁交错,形成龙城独特的城市风情,游客在柳州可尽享桂林所不能完全提供的人文互动的心智体验。这些都从根本上决定了柳州将以其更侧重于人文要素和现代要素整合来和桂

林形成互补和竞争。其竞争力的形成是显而易见的。而这种互补性的竞争即有利于两个

城市的同步发展,也是柳州市旅游发展的必然过程。

鉴于桂林旅游品牌的强势影响,柳州开拓旅游市场必须依托于桂林,与桂林共生营销,

捆绑销售。只有借助桂林山水品牌,把不利的紧邻地域条件变为可依靠和利用的朋友关系,通过知名品牌带动,才可能尽快的增加柳州旅游的知名度,提升柳州风情旅游品牌

形象。

据此,柳州则充分发挥自己的风情优势,以风情感受为体验之源,改善心身融入为基本诉求点,构建以风情为核心,以互动体验为主导的复合产品体系,促进柳州发展成为体验性与人文性的互动休闲旅游目的地。通过深度挖掘独特卖点,同时有目的的打造这些独特卖点产品,实现与桂林旅游的差异定位,柳州才能与桂林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在桂北旅游大系统中相连成网,共生共荣。

一、旅游产品的主要类型随着旅游产业的蒸蒸日上,旅游产品也相应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在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旅游产品主要包含几种类型:

一)纪念品,带有纪念意义或纪念色彩的工艺制品

二)民俗产品,包括头饰、服装、饰品、工艺品等,以民族特色为主。

三)土特产

四)其它,具有一定意义,能够和旅游景区产生关联的其它一些工艺制品、物件等。

二、当前旅游产品的主要问题

一)是质量粗糙,很多三无产品,有人甚至戏称旅游景区是假冒伪劣产品集散地。

二)是缺乏特色。在很多地方都能够买到类似产品。

三)是同质化严重。商户与商户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旅游产品开发缺乏足够的创造性,各种旅游产品之间同质化现象非常突出。

四)是欺诈严重,有以次充好的,有漫天要价的,有假冒伪劣的,有缺斤短两的,极大地损害和降低了游客的消费热情。

三、对旅游产品开发的几点建议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不能掩盖掉其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对于旅游产品开发,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要树立大旅游观念。要把旅游产品开发纳入到旅游开发之中,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制作、加工、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使之成为旅游消费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整个旅游产业发展。第二,要体现鲜明特色。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在城市里面能够购买到四面八方、形形色色的多种商品,旅游产品如果没有鲜明特色,肯定将会失去市场,失去消费者的青睐,产品的开发要能够体现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第三,要提高并保障质量。旅游产品消费往往是一次性的即时消费,这就要求我们的厂家和商家更加重视产品质量,要保障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安全使用、放心使用,切实增强消费者的消费兴趣和消费信心。第四,要强化旅游产品管理。旅游主管部门要针对旅游产品销售分散、零碎、机动、即时等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在重视开发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强化对旅游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日常管理,提高消费投诉受理,营造公平、放心的消费环境。旅游产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旅游产品开发也是方兴未艾,在起步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的管理者、经营者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站在长远发

展的高度来重视旅游产品开发,推动旅游产品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一些旅行社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宣传促销上,而不在旅游产品设计上多投入。旅游产品开发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是造成产品开发后劲不足、品种少、无特色的重要原因。

高素质的产品设计人才缺乏

目前旅行社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产品设计人才,我国的旅游产品设计人员大都是具有丰富旅游从业经验的人员,他们没有专业的理论指导。他们所设计的旅游产品,往往能被消费者接受;但是他们的设计有时会走入一种误区: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变化和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加入这一行业,他们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设计出的旅游产品往往脱离市场,无法为旅游者所接受。旅游产品设计人员应该是既具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消费者所需要的旅游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才能从总体上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

充分认识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性

首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行社要充分认识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性。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旅游资源的开发最终体现在旅游产品上,旅游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经济优势,与旅游产品开发合理与否密切相关。

第二,稳中有增的客源是旅游企业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开发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主要载体,尤其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外资旅行社进入门槛的降低,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谁能强占市场的核心部分,关键在于旅游产品能否迎合游客的需要,能否打动游客的心。

第三,随着人们对旅游产品需求出现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趋势,旅游产品设计开发要迎合这种趋势的变化而变化,重视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开发出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注重市场调研

与西方旅行社相比,我国旅行社在产品设计与生产过程中最缺乏的一点就是不进行或不注重市场调研。我国的旅行社推出的旅游产品往往是根据经营者的主观判断,只是一味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其原因在于对旅游产品市场调查重视程度不够。作为旅行社,只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把握市场需求的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旅游产品的设计不是孤立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不能孤立的谈产品设计,而要把它与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相结合。进行市场调研工作有助于分析旅游市场动态,细分市场,进而有的放矢的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只有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契机,设计出的旅游产品才能为广大旅游者所接受。不进行市场调研就开发旅游产品,其结果必然是不被市场接受。

靠特色与内涵树立品牌

我国的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多则几个月,少则几天就能完成,这样随意、不慎重的设计开发过程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往往存在着种种缺陷,产品往往缺乏特色与内涵,容易被模仿,很难树立品牌,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因此,旅行社必须从长远出发,做好自己的市场定位,从深层次挖掘旅游产品的潜力,充分挖掘内涵,突出特色,提高科技含量,使得其他竞争者难以仿冒。与此同时,旅行社还应重视品牌的创立,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1999年兴起的北京胡同文化旅游,以展示北京胡同的文化历史和京城百姓的民俗,受到海外游客的青睐。北京胡同旅游的成功在于这一旅游产品紧紧抓住了文化与民俗的主题,展示了老北京乃至全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开发新品种以改善旅游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的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其他如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休闲旅游、会议旅游等都没有进行深入的开发,对于这些旅游产品,经营者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旅游活动的经营者提供的旅游产品必须要能迎合游客的需求。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要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旅游产品,也可以向不同的目标市场提供同一类型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他们在某一方面的共同需求。对于目前的旅游市场所提供的旅游产品,类型单一、结构重复,在市场中主要以价格为手段。

因此,对于目前的市场状况,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设计出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改变目前以观光游为主的市场状态,开发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以迎合旅游者的多种需求,才能在市场中赢得游客、赢得市场,进而提高旅游活动的整体享受性。只有不断的开发新产品,才能随时满足游客的需求;只有改善旅游产品的结构,才可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要求,才可以在市场中赢得

自己的市场份额,不被市场所淘汰

文化风情,保护原有的东西,人们感兴趣的东西,寓教于乐

为什么现在可买的东西越来越少?

1.没有有特色的产品,在每个城市都可以买到

2.即使有特色,但包装不好看,不适合送人

3.物体大,不适合带来带去

4.

针对的人群:朋友,亲人

目的:纪念,人情

消费:物美价廉

包装上的突破

价钱适中

演出,画廊,博物馆,展览馆等每场演出的限量纪念品

1 整合

从整体出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以文化贯穿衣食住行

2 道具,容器。材料等辅助载体通过放大,缩小,变异,嫁接,组合,抽象化,卡通化等方法做产品设计。

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1).

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1) 内容摘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是旅行社竞争的关键,旅行社能否开发出令旅游者满意的产品,决定着旅行社客源量的大小和竞争实力的强弱程度,可见旅游产品设计对于旅行社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我国旅行社产品开发中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旅行社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旅游产品是指旅行社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需要而向旅游者销售的所有服务和产品。旅游产品是由多种因素组合起来的特殊产品,由交通、住宿、饮食、游览、购物、娱乐六大要素构成,并贯穿于整个旅游活动中。旅游产品是旅行社竞争的核心,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对于旅行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分析我国旅行社产品开发中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我国旅游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旅游产品设计过于单一且雷同目前旅行社向游客提供的旅游产品,主要是“团体、包价、观光、标准等”旅游产品,散客游产品比例很小;包价旅游产品以全包价为主,灵活包价和单项服务的比例很小;消费档次上以标准等为主,豪华等和经济等比例很小;旅游以观光为主,其他形式的旅游所占比例很少,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难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旅游产品设计层次低首先,我国的观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处于初级开发水平,高质量的观光旅游产品应突出游客的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和享受性,这几方面在我国观光旅游产品开发中没有充分得到体现。其次,度假旅游产品、商务旅游产品等其他旅游产品开发的水平也同样存在着差距。再次,旅行社旅游产品科技含量低,容易被抄袭。市场调研环节薄弱市场调研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与西方发达旅行社对比,中国旅行社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往往不进行或不注重进行市场调查,而是靠主观判断或跟风,一些设计者认为“只要产品好,不怕没有卖点”,这种一厢情愿的产品设计思路,会冒很大的风险。模仿和抄袭盛行当某家旅行社设计出很受市场欢迎的旅游产品后,这时会有大量的旅行社采用“跟风”的方式,模仿、抄袭这些好的产品,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极大的挫伤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产品的积极性。而跟风的旅行社由于生产成本低,往往用低价格来吸引旅游者,从而加剧了市场的混乱与竞争。产品缺乏特色对于不同类型的旅游,当今旅游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旅游者希望通过参加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活动来体现自己的个性。目前我国旅行社的旅游产品中,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很少,大多表现为无差别、无特色,众多旅行社经营千篇一律的产品,加剧了市场竞争,尤其是恶性价格竞争。品牌意识淡漠品牌是企业竞争的王牌。对于生产者来说,品牌有助于他们区分不同产品和进行产品介绍和促销,也有助于培育回头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顾客的忠诚。对于购买者来说,品牌可以帮助他们识别、选择和评价不同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并可以通过对旅游产品品牌的选择来获得旅游活动的最大满足感。目前旅行社普遍不重视品牌企业、品牌产品的创立,整个旅行社行业,品牌企业所占的比例很小,品牌产品也为数不多,不利于增强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实力。旅游产品开发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旅游产品设计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旅游局还是旅行社,对旅游产品设计重视程度都不够。旅游局等旅游行政部门认为旅游产品设计是旅行社的事,因此缺乏对此项工作的引导;旅行社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愿在旅游产品设计上耗费时间、资金和精力,西方旅行社开发产品往往需要18个月,而我国的旅行社多则几个月,少则几天就完成,或者干脆照搬其他旅行社的旅游产品,这种相互抄袭使旅游产品雷同现象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探讨.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探讨 摘要: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发展势头却比较迅猛,逐渐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宠儿。目前国内关于乡村度假旅游的开发研究还比较缺乏。在对发展乡村度假旅游意义探讨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发展动向,探讨了这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及特征。最后在分析乡村度假旅游产品要素的基础上,对乡村度假旅游 产品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乡村度假产品;开发要素;开发模式 1 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概述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开展,对推动 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乡村度假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度假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如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旅游度假、波兰乡村生 态旅游度假、匈牙利乡村文化旅游度假等,都是乡村度假发展的典范。 我国乡村旅游出现得比较晚,萌芽于20 世纪50年代。当时为了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度假现象和产品则出现的更晚,2001年前后,上海等大城市出现了中老年退休人员到乡村进行短期度假行为,可以视为我国乡村度假旅游的开端。而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产品也渐次出现。如乡村度假中心、乡村度假庄园、乡村 度假公寓、乡村分时度假等。 2 乡村度假旅游的意义 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正受到热捧和支持。作为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乡村度假旅游更是受到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政策与财政支持。因为乡村度假旅游不仅能够缓解乡村地区的衰落问题,包括乡村居民收入、就业、公共服务、教育、社区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移民潮(由乡村向城市迁徒);而且也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不一样的体验,诸如自然的生态环境、原生性乡村文化、淳朴的社区氛围、与世隔绝的谧静体验、远离工作压力的生活方式等等;以及伴生而来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交流与提升。在这种意义上,度假旅游乃至乡村旅游被公众和政府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振兴乡村经济、促进乡村发展。它们也因此被认为是乡村发展的“万能剂”。 在我国,基于政府的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背景,乡村旅游也被提升到了上述高度,乡村度假旅游虽然是新生事物,也被有 关专家学者提升到了解决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从国内外专家的论述来看,乡村度假旅游的作用与意义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乡村度假旅游者在乡村地域内消费所带来的区

体验视角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基于体验视角的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摘要:当前我国文化旅游发展存在文化旅游产品的结构形态单一,深度研发不够;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主题不突出,创新意识不足;缺乏用来提升文化旅游体验价值的纪念产品等现状。为了很好地设计与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应当坚持多元化、整体规划、不断创新等设计理念,遵循提炼准确、合适的体验主题;积极营造完整的体验氛围;设计高参与性的体验项目;增强对纪念品的体验规划等4个设计与研发步骤,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产品的价值,进而拓展与延续产品的价值,创造源源不断的旅游经济收益。 一、当前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截至目前,中国的文化旅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不但产品的种类丰富多样,而且别具特色,例如发展型、理想型、修学型、奇异型、休闲型等文化旅游产品。这些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正日趋成为国内非常具有竞争实力的核心产品,不仅在国内与国外的旅游市场上产生了重大的吸引力,而且产生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可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旧有一些因素影响与制约着文化旅游的持续深入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结构形态单一,深度研发不够。 当前,国内大部分文化旅游产品的结构形态主要以“观光游览”为主,形态十分单一。而宗教文化、古代建筑、文物古迹等景观文化旅游产品的展现形式也比较原始、单一,游客对这些古代文化景观内涵的欣赏和体验绝大部分是通过导游员的解说介绍或者自己对文字

解说牌的领悟,而采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展示的机会匮乏。此外,大部分的文化旅游产品都是静态展示,游客亲身参与其中体验的项目非常少,这就使得大多数游客都是“走马观花”、“赶赶场”,记忆并不深刻,难以获得忘怀的体验。 二是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主题不突出,创新意识不足。 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主题不突出和创新意识不足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主题文化公园方面表现的最为明显。据悉,国内目前一共有超过3000个主题公园,只有深圳市锦绣中华、欢乐谷等点的营销较为成功外,其他的点绝大多数均处在亏空状态。其中体验的主题不突出、游客获得的体验淡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国内大部分文化主题公园带有盲目的模仿性,缺乏创新意识,使得自己的主题文化公园主题设置不突出,缺乏独特的创意,游客们自然获得的旅游体验就不深刻。除此之外,国内部分文化主题公园往往主题确定后,往往是一成不变,这就使得常年累月下去经营疲乏,游客看过一次之后就不想再来了,无法保持文化旅游的持续性,这也是创新意识不强的表现。 三是缺乏用来提升文化旅游体验价值的纪念产品。 纪念产品作为一种深化提升文化旅游体验价值的工具,它往往能够给人们一种后续的“我到过哪里,我做过什么”的旅游价值的回味与享受。伴随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在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往往能够制出一些反映当地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这时一个很好提升文化旅游体验价值的方式。可是截至当前,国内多数

英国工业旅游景点开发管理案例研究

英国工业旅游景点开发管理案例研究 文章来源:未知更新时间:2010-11-18 13:29 作者:李跃军吴相利 英国是世界工业旅游发展的先驱国家,也是工业旅游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其发展经验对于处于工业旅游业发展中的国家而言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特别是正值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总结其工业旅游景点开发与管理经验对我国各工业旅游景点项目开发与管理借鉴意义尤为突出。 1.资料来源与案例概况 本文用于比较的案例样本资料选自英国旅游学家约翰·斯沃布鲁克著张文先生翻译的《景点开发与管理》一书。书中所附各景点开发与管理案例资料都是在1993年夏季到1994年秋季之间收集的,收集时间相同,且各案例收集资料的项目内容相同,针对性强,故案例间具有较强的可综合性和可比较性。1993年前 后正是英国工业旅游业发展的高潮时期,其景点开发与管理经验更具有规律性意义,其相应的指导借鉴意义也更强。本文选取的英国工业旅游景点项目的概况如下: ①卡德布里世界(下文简称卡德布里):它是一个大型工业旅游景点,于1990年对游人开放。由饮料和糖果业的跨国大公司卡德布里有限公司独家拥有,该公司以生产巧克力闻名于世。景点占地面积3.5英亩,共投资600万英镑,1993 年接待游人数为47万人次。 ②苏格兰威士忌文化遗产中心(下文简称威士忌):它是集工业旅游景点与主题博物馆于一身的旅游景点,1988年向游人开放。经营者为涉足威士忌制造业 的私人企业公司。中心占地750平方米,投资250万英镑,历时4年建成。1993年接待游人数为13万人次。 ③艾思布里奇峡博物馆(下文称艾思布里奇峡):是工业革命诞生地及相应的文化遗产建设而成的一个大型霹天博物馆式旅游景点。1973年一期工程向游人 开放。经营管理者为一个注册慈善机构设立的基金会。占地6平方英里,总投资为2600万英镑,1993年接待游人数为30.5万人次。 ④斯尼伯斯顿发现者公园(下文简称斯尼伯斯顿):是一个以介绍莱斯特郡工业史为主题的公园。1992年对游人开放,由英国政府、郡政务委员会及业主共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一)旅游地开发策略 旅游地开发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一个旅游地要进行旅游产品开发,首先必须凭藉其旅游资源的优势,或保护环境,或筑亭垒石,或造园修桥,使之成为一个艺术化的统一游赏空间,让原有风光更加增辉添色,更符合美学欣赏和旅游功能的需要。旅游地开发的策略,根据人工开发的强度及参与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 1、资源保护型开发策略。对于罕见或出色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要求完整地、绝对地进行保护或维护性开发。有些景观因特殊的位置而不允许直接靠近开发,它们只能作为被观赏点加以欣赏,其开发效用只能在周围景区开发中得以体现,对这类旅游地的开发,其要求就是绝对地保护或维持原样。 2、资源修饰型开发策略。对一些旅游地,主要是充分加以保护和展现原有的自然风光,允许通过人工手段,适当加以修饰和点缀,使风景更加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山水风景的某些地段小筑亭台;在天然植被风景中调整部分林相(林业术语,指各种植物群);在人文古迹中配以环境绿化等,就属于这类开发。 3、资源强化型开发策略。这类开发指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采取人工强化手段,烘托优化原有景观景物,以创造一个新的风景环境与景观空间。如在一些自然或人文景点上搞园林造景,修建各种陈列馆和博物馆,以及各种集萃园和仿古园等。 4、资源再造型开发策略。这类开发不以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仅是利用其环境条件或设施条件人工再创造景点,另塑景观形象。如在非资源点上兴建民俗文化村、微缩景区公园等。 (二)旅游路线开发策略 旅游路线开发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需求和最有利于企业竞争为指导,遵循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具有以下几种旅游路线产品的组合策略: 1、全线全面型组合策略。即旅游企业经营多种产品线,推向多个不同的市场。如旅行社经营观光旅游、度假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多种产品,并以欧美市场、日本市场、东南亚市场等多个旅游市场为目标市场。企业采取这种组合策略,可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扩大市场份额,但经营成本较高,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实力。 2、市场专业型组合策略。即向某一特定的市场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如旅行社专门为日本市场提供观光、修学、考古、购物等多种旅游产品;或者以青年市场为企业的目标市场,开发探险、新婚、修学等适合青年口味的产品。这种策略有利于企业集中力量对特定的一个目标市场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其各种需求,开发满足这些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但由于目标市场单一,市场规模有限,企业产品的销售量也受到限制,所以在整个旅游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少。 3、产品专业型组合策略。即只经营一种类型的旅游产品来满足多个目标市场的同一类需求。如旅行社开发观光旅游产品推向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市场。因为产品线单一,所以旅游企业经营成本较少,易于管理,可集中企业资金开发和不断完善某一种产品,进行产品的深度加工,树立鲜明的企业形象。但采取这种策略使企业产品类型单一,增大了旅游企业的经营风险。 4、特殊产品专业型组合策略。即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如对欧美市场提供观光度假旅游产品,对日本市场提供修学旅游产品,对东南亚市场提供探亲访友旅游产品;或者经营探险旅游满足青年市场的需要,经营休闲度假旅游满足老年市场的需要等。这种策略能使旅游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的目标市场,使产品适销对路。但企业采取此种策略需要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投资较多,成本较高。

浅析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文化展示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3369781.html, 浅析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文化展示方式 作者:袁继荣 来源:《商业时代》2010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旅游业竞争的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有效的文化展示方式可以使隐性的文化显性化,多样化的文化展示方式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针对性强的文化展示方式可以极大提升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对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文化展示方式作了详细论述,以期能对旅游产 品开发实践活动有所参考。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文化展示方式 文化是旅游产品的灵魂,愈是独特的文化资源就愈是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产品开发 中只有突出展示当地独特的文化底蕴,该旅游产品才能在旅游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才能满足旅游者不断上升的文化需要,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延长生命周期,获得更大的收益。那么如何在地方旅游产品开发中充分深入地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呢?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以期能对旅游产品开发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文化与旅游的概念界定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对应物 是自然界(或自然物),即凡不属于人类创造的事物就不属于文化。文化包含有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诸多内容。我国近代学者梁濑冥先生对文化的分类认为:“文化不外三个方面:精神生活方面(精神文化);社会生活方面(习俗文化);物质生活方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即心理—观念文化,涵括意识形态领域,指价值观、道德情操、哲学理念、艺术底蕴等,是一种精神文明秩序;社会生活文化是指文化的活动所在,包括一地居民的生活习俗,日常交往方式,现代国际化程度,流行时尚等, 也可以叫做“习俗文化”;物质文化指人类可以感知的有形文化形态。如建筑文化和布局,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度,生活便利度,市场繁荣度等。 从本质上讲,旅游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属于文化范畴,其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本质就在于它的文化性,没有文化的旅游是野蛮的旅游(于英士,1994)。旅游

工业旅游现状及发展思路探究

工业旅游现状及发展思路探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游客不再满足于观光游、健身游等传统的旅游项目,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的开发成为一大趋势。从这些年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来看,工业旅游正在发展成为我国旅游经济中的一个亮点。以省际和省内重要工业城市为研究对象的成果大量涌现,逐渐引起了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对发展工业旅游的重视。四川省作为西部的工业大省,近年来把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实行重点推介。论文就当前四川省工业旅游存有的问题及今后四川工业旅游发展的重点及发展思路做一研究,从而探究符合四川省工业、地域特色需要的旅游之路。 一、工业旅游概述 根据已有的研究1,学者普遍的共识是工业旅游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最早策划让消费者和游客免费参观他们的汽车装配现场,很快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逐渐被世界其他各地的企业所效仿。到80年代,发达国家工业旅游景点迅速增多,工业旅游产品开发从能源产业到传统手工业无所不包。成功的典型如法国的雪铁龙、德国的大众、美国的造币、日本的东芝、韩国的浦项,每天都吸引着成天上万的游客。据统计,英、美等工业发达国家有15%以上的企业都在发展工业旅游。而且很多工业企业旅游景点已将成熟的工业旅游产品与“食、住、行、游、购、娱”紧密结合,形成了完善的工业旅游接待体系。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和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对工业旅游表现出浓厚兴趣,竞相发展,主要原因是工业旅游不但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展开企业营销推广,树立企业形象,培养忠诚客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工业旅游的概念 关于工业旅游的概念,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第一是从工业企业的角度来看待工业旅游,如段学成(2007)等提出工业旅游是指以生产场景、生产设施、厂区环境和企业文化为资源的旅

旅游产品的创新研究

旅游经济学 题目:旅游产品的创新研究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年级: 12 级 3 班 学生姓名:赵华 学号: 1205020214 指导教师:向富华老师 2014 年12 月20 日

旅游产品的创新研究 ——以漓江景区为例 一、引言 漓江景区是桂林市旅游开发的核心景区,作为1991年12月由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与《中国旅游报》共同评选出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传统景区,是我国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旅游景区之一。但经历长期的开发,传统发展模式的问题开始凸显,主要表现在单一的观光游览方式受到景区容量和旅游需求多元化的制约和挑战。面对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制约,创新成了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研究漓江景区目前旅游产品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漓江景区旅游产品创新的设想。 二、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所指的“漓江景区”是指位于漓江国家风景名胜区内的磨盘山码头——阳朔段的50多公里的漓江水道及沿岸的相关设施和景观。因该段游程是目前漓江游览的核心,作为漓江风景名胜区内旅游开发最成熟的部分,与其他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江段相比,其产品创新尤为紧迫。漓江景区地处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完全的地段,呈现出以自然资源为主、人文资源为辅的特征,自然旅游资源主要以奇峰怪石众多、植被类型丰富、生物种类多样为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兴坪古镇风光、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沿江的田园风光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等。 三、漓江景区旅游产品现状与存在问题 1、产品类型单一。目前,漓江景区的旅游产品是从磨盘山码头上船,历时4-6个小时,中途不下船,尽管景区沿线分布的旅游产品有冠岩景区的岩洞观光产品、兴坪的古镇风情、书童山的刘三姐歌圩表演等项目,但是这前几种旅游产品基本上是依附于漓江旅游资源上发展起来的,核心旅游产品仍然是乘船游江活动,景区内的农业观光资源、居民习俗资源、生态体验资源等均未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 2、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与体验性差。以游船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使景区总体上呈现出以桂林、阳朔为两端,以漓江为纽带的线状布局。除上述旅游产品外,漓江景区内还有徒步游、自行车游、竹筏漂流等产品,但这些产品均属于旅游者与当地居民自发的,游离于景区管理方及政府的相关部门的管理之外,由于环境保护、旅游管理以及沿江居民、旅游管理部门、地方政府之间在旅游利益分配的矛盾等问题,使得徒步游、竹筏游这些突出的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缺乏管理和组织的旅游活动处于“非法”和零散状态。 乘船游览的“直达模式”,使得游客对产品的参与性与体验性较差,如游客中途只能在船上欣赏兴坪古镇风光,如要详细体验兴坪渔村风情,则需要通过陆路交通实现。目前这种“桂林码头一阳朔”两点一线式的产品格局,使得旅游者过多地集中在以桂林为起点、阳朔为终点的漓江上。而且长期以来,体验该产品的旅游者是单向流动,即游船载客至阳朔后,空船驶向桂林方向。只有在客流高峰的时候作为“应急措施”,极少游船从阳朔载客至桂林码头。僵化的产品模式,

旅游度假区规划发展(英文版)

TOURISM DESTINATIO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LEARNING OBJECTIVES To identify the major elements of a tourism destination plan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master or comprehensive planning in tourism development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ourism destination planning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tourism planning process KEY TERMS AND CONCEPTS Action plan Carrying capacity Comprehensive master plan Condominium Demand analysis Destination planning Financial feasibility Integrated resort development Land use planning Mixed use Private sector Public sector Resort master plan

Self-contained resort destination Shoreline setback Strategic plan Supply analysis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gateway INTRODUCTION Tourism provides a major economic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for many countries and a means of improving the livelihoods of its residents. Both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involved in tourism depend on planning to achiev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that respects the local community, creates appropriate employment, maintain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delivers a quality visitor experience. However, many tourism destinations have pursued development without proper planning an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many impacts such development will bring to the community. This session will discuss tourism planning approaches to achieve the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a destination. For the purposes of discussion, a tourism destination can mean an entire country, a region, an island, a resort area, or a single project. The tourism plan is generally a formal document to guide both public sector and private sector development activities. Destination planning includes many different forms of planning such 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ning, land use planning,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nd social services planning and involves many groups with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cluding governments, private investors and developers, and local communities. THE TOURISM PLANNING PROCESS Levels of Tourism Planning Tourism planning is implemented at different levels from the general level which may apply to an entire country or region down to the local level which may apply to detailed planning for specific resort. What is important to emphasize is the touris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must be integrated among all levels to take

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综述

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综述 张婷婷 (沈阳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44) 摘要 综述了我国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并对国内不同学者关于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与归类。关键词 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工业企业中图分类号 F50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5-07262-01 Summ ary on Developm ent Mode of I ndustrial T ourism ZH ANG Ting 2ting (C ollege of T ourism and G eography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44)Abstract T he developm ent m ode of industrial tourism in our C ountry was summ aried ,and the studies of different d om estic sch olars on developm ent m ode of industrial tourism were com paratively analyzed and classified.K ey w ords Industrial tourism;Developm ent m od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基金项目 《沈阳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项目(sysk2007204208)。作者简介 张婷婷(1981-),女,辽宁沈阳人,硕士,从事人文地理 研究。 收稿日期 2009202219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工业旅游已在全球得到了普遍重视,并迅速发展而逐步成为旅游产业中一个极具活力的“增长点”。 2001年国家旅游局公布了我国首批100个工业旅游、农 业旅游示范点后选单位名单,这标志着我国工业旅游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工业旅游起步较晚,旅游模式的选择成为项目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国外学者对工业旅游模式的概述 国外对工业旅游的开发规划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英国、法国、爱尔兰等国。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的几年里,西方工业旅游的开发规划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步向亚洲、非洲国家扩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业旅游业的继续发展使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得到进一步加强。 20世纪80年代是工业旅游开发规划研究的大发展时期,其 中德国工业旅游模式的研究成果较多,旅游开发模式多种多样,这些模式中博物馆模式是最主要的开发模式,该模式中“亨利”钢铁厂(H enrichsh ütte )、“措伦”采煤厂(Z eche Z ollern Ⅱ/ Ⅳ)和“关税同盟”煤炭焦化厂(Z ollverein )最为典型[1]。2 国内学术界对工业旅游模式的研究 我国直接针对“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不多。且由于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不同学者对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李蕾蕾[2]的研究最突出,她在《逆工业化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中提出,从整个区域看,可将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称为区域性一体化模式;从各个独立的工业遗产旅游地看,可将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分为博物馆模式、公共游憩空间模式及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丁枢[3]在《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特点及开发模式》中认为,企业的性质、特点不同,发展工业旅游的模式也应不同,他认为开发模式可分为:①专业型开发模式,即以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为主要内容的工业旅游;②公园型开发模式,将已过时、废弃的落后的生活工艺、生产模式加以绿化改造,变为景观公园;③综合型开发模式,将工业旅游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融为一体;④ 特定型开发模式,以展示特定生产模式、生产工艺为主的工业旅游模式。毕燕[4]从工业旅游产品的角度,将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分为:①景观型开发模式,企业与衍生的风景合为一体,风景景观在整个工业旅游产品中占有突出地位;②艺术商品型开发模式,主要指陶瓷、雕艺等工厂;③民族文化型开发模式,作为该行业最古老的企业之一,工业旅游活动应定位于展示企业发展进程中丰富的传统工艺和民族文化的历史景观;④企业成长型开发模式,指新兴的、具有良好成长性和先进管理模式的企业;⑤历史场景型开发模式,指代表地区工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业化水平,具有历史因素和民族情结的企业;⑥综合型开发模式,主要指高新技术开发区。应月芳[5]将工业旅游类型分为采掘业旅游、重工业旅游、高科技旅游、手工业旅游、轻工业旅游、建筑业旅游等,还从开展工业旅游的内容分为工业生产经营场所、工业生产过程、工业生产成果、管理经验等模式。吴相利[6]将中国工业旅游产品开发分为10大模式:大庆模式———城市型、华富模式———商品型、海尔模式———中心型、丰满模式———景观型、一汽模式———扩展型、鞍钢模式———场景型、沈航模式———产品型、汾酒模式———文化型、隆力奇模式———外延型和泰达模式———综合型。 裴佩[7]在研究辽宁省工业旅游潜力和发展模式中,也提出了类似的开发模式:专业型模式、公园型模式、特定型模式,但她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港口型开发模式,即以港口特有的海港风貌,码头设施,船舶景观装卸工艺,以及浓厚的企业文化来增添港口旅游的魅力,使港口成为工业旅游的特殊景观。在《中国旅游报》《再谈工业旅游开发模式》中,作者将国内工业旅游分为3个模式:工业企业主导模式、主管部门引导模式和联合模式[8]。胡江路[9]在《产业经济》中论述了工业企业主导的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概念、优点及不足。叶昌建[10]在《浅析重庆工业旅游的发展及规划模式的构建》中,提出了重庆市工业旅游规划的R MP 分析模式。姚宏[11]将我国工业旅游模式分为都市综合型工业旅游、特色工业城市的工业旅游和名胜旅游区的工业旅游。艾芳[12]认为,我国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可分为4种:①以特定产品为载体的模式;②以落后工业企业为载体的模式;③以先进科技为载体的模式:④综合开发模式。国家旅游局魏小安司长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李虹等[13]以辽宁工业旅游为例,研究了工业旅游 (下转第7312页)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9,37(15):7262,7312 责任编辑 常俊香 责任校对 况玲玲

生态类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生态类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生态旅游是注重生态、保护环境的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由于大众旅游带来的巨大环境危害,使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说法受到强烈质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概念 生态旅游产品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而开发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发展模式是生态旅游产品的“形式”。旅游产品模式是由产品本身的属性决定的。论文论文参考网因此,对旅游产品模式的界定,应从产品属性入手。就生态旅游产品而言,应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考虑:一是产品的组成因素:旅游吸引物、旅游交通、食宿接待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商品等;二是产品因素之间的组合结构形式状况;三是旅游产品所表现出来的功能。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产品属性特征及模式的确定,以及寻找产品之间差异来区分开不同产品模式类型。 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只有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其价值才能实现。生态旅游产品是否符合旅游者的需求,最终将受到市场的检验。一个拥有广阔旅游市场的生态旅游产品,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2、参与性原则。当今旅游者越来越喜欢追求参与而不是从旁观赏,在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中,应留有让旅游者自主参与的余地。这可以改变旅游者在常规旅游中的角色和心理被动性,使旅游者在欣赏自然、人文风光的同时,能亲身体验到回归自然的怡悦。参与性强的生态旅游产品,给予旅游者的是多感官的刺激,因而能获得较深的印象和生动的体验。 3、保护性原则。生态旅游对环境的要求,决定了对生态旅游资源要进行科学管理与保护。要在保持自然资源完整性、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化、生命维持系统的正常情况下来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对生态旅游区的旅游环境影响做出评价,包括旅游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的影响程度,旅游区的最大环境承载人数,旅游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旅游产生的废弃物综合治理措施等做出综合评价和规划,力求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降至最低。 4、生态教育原则。20世纪末,国际社会更为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以教育、研究为主的旅游行为,生态旅游的功能是保护环境、发展旅游、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发展生态旅游重在教育,必须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在整个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倡导生态教育。生态旅游产品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生态教育。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选择,要注意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教育功能,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生态知识,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研究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背景环境与现存模式 (一)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背景环境 1、有利因素。(1)生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数量庞大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区、丰富的民俗文化等,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2)生态旅游市场巨大。规模浩大的大众旅游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生态旅游的认可度提升,广

关于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及其可持续开发对策研究

关于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及其可持续开发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旅游产品文化特征文化功能可持续开发对策 【论文摘要】旅游产品是旅游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复合概念的内涵界定对开展旅游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和业界对这个概念尚有争议,由于使用的角度不同,界定的视角也就有了不同的标准。本文在界定旅游产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品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旅游产品文化功能的可持续开发对策。 一、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旅游产品的概念尚有争议,由于使用的角度不同,界定的视角也就有了不同的标准。国外对旅游产品的界定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两种:史密斯对旅游产品的概念提出了一种解释模型,这种模型在平面上为一圈层结构,核心为物质基础(P),依次向外第一层是服务(s),第二层为接待业(H),第三层是游客的选择自由(FC),最外层为游客的参与机会(I)。史密斯是在客观的物质条件上注重了旅游者的主观意愿;米迪兰敦则认为,旅游产品实际上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是综合概念,包括旅游者从出门旅游开始到旅游回家期间所有涉及的设施与服务所共同构成的综合体;第二是指某一特定的具有商业性的物品,如吸引物、接待设施、交通、服务等。国内旅游学界关于旅游产品较为公认的定义主要是经济学家给出的。传统旅游经济学派以林南枝、陶汉军为代表,他们依据旅游经济活动的参与主体从三个视角来界定旅游产品,即从旅游者来看,是自己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次旅游经历;景区旅游经营者认为是他们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旅行社则认为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料,以行、游、住、食、购、娱等诸要素及各个环节的服务为零部件,针对客源市场需求,按照一定的主题,设计、加工、制作、组合而成的旅游线路。Ⅲ新兴旅游经济学派主要以王大悟、魏小安为代表。他们从功能上来界定旅游产品的概念,认为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要,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他们把旅游产品理解为“物品+服务”,旅游产品构成中既有有形的物品要素,又有无形的服务要素。当今旅游学界大多赞同这一的定义。那么,如果我们从旅游者的消费方式和特征来看,这个旅游消费和旅游供给同步实现的完整过程包含了旅游者旅游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要素:旅游吸引物的文化蕴含与主题、旅游设施的文化内涵与风格、旅游服务与管理的文化指向、旅游产业的文化定位等等,其核心因素是便是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服务中所含的文化特征。而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深层表述,是旅游者的出发点与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源,是旅游业经营的灵魂。旅游者游主要是出于了解异地文化的动机,旅游既是文化的消费过程,也是文化的创造过程。而旅游则是实现文化的教化和娱乐功能的良好载体,是对文化的挖掘、提炼和弘扬,是两种不同地域文化的际遇与整合。因此,我们认为,从文化学视角来看,但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文化旅游动机,并可以被利用来开展文化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它因素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旅游产品。在产品形态上既有物化形态的实在物,也有非物化形态的模式或意境,主要体现为旅游目的地的物化景观文化、生活方式、制度和观念文化等。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消费指向,文化旅游产品的特征概括为八个方面:口(1)非物质性。这种非物质东西的实质、主要内容是一种服务。比如,桂林的乐满地主题公园,旅游者只有亲自来到桂林,才能享受到它带给自己的快乐。(2)不可转移性。文化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主要表现在旅游服务所凭借的吸引物和旅游设施无法从旅游目的地运输到客源所在地供游客消费,且只能以文化旅游产品的信息传递引起购买者的流动来实现。(3)服务性。服务性产品是能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实体或过程,而服务仅是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种可以被用以交换的无形产品。(4)异地文化特性。任何旅游产品都有自己特定的性质,不同性质的旅游产品的利用价值和功能、开发利用方向都不一样。(5)文化创造特性。旅游产品大多是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自身创造的,不是天然固有的,即便是纯粹的自然旅游资源,在漫长的人类历史

工业旅游的发展及其思考

工业旅游的发展及其思考 ??来源:国家旅游局??发布时间:2007-08-27 ????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一项关于建立工业遗产保护制度的议案受到了人大代表和新闻舆论的广泛支持和关注。按照议案发起人、北京市人大代表兼首都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韩永的说法,“现在我们为失去老城墙而叹息,以后可能会因为失去工业遗产而遗憾。”一时间,依托工业资源、特别是工业遗产,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实现工业资源的综合集约利用,进而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迅速成为各方面的共识。 ????工业旅游在我国发生的时间不长,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特别是适合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类工业资源的保护工作较为薄弱,合理利用存在明显不足。针对这一实际,吴仪副总理在2005年5月曾强调指出:我们现在有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产品,还要有与工业化相联系的现代化的旅游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总结相关国际经验,分析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实现工业旅游又好又快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工业旅游的由来及国际经验 ????与其他大多数现代旅游活动一样,工业旅游最早出现在欧美的一些早期工业化国家,不过时间相对较晚,大约起步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恰恰也是早期工业化国家告别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和后工业时代迈进的转折时刻。在这一时期,新思维和生活方式对传统技术和生产的颠覆,与普遍的“怀旧”心理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以“怀旧”为特征的特殊社会思潮和运动,其市场特征表现为一系列新型旅游需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英国并影响整个欧洲的工业遗产保护运动,也为工业旅游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这些都在客观上为工业旅游的萌芽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从这些国家工业旅游的发展路径来看,工业旅游率先从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中得到了发展。按照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于2003年通过的旨在保护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的界定: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等。毫无疑问,工业遗产在发展旅游方面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在这方面,德国鲁尔工业区为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树立了典范。????20世纪60年代初,鲁尔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连续下降,导致工厂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或外迁。由此带来城市衰落、失业众多、污染严重等许多社会问题。面对种种困难,当地采取积极措施,充分利用大量废弃的工矿、旧设备和工业空置建筑,实现工业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区域振兴等相结合,进行战略性开发与整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在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思路主导下,废弃的钢铁厂被改造成一个露天博物馆;旧铁路和旧火车车皮变成了当地社区儿童的艺术表演场地;钢铁公司成为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旧贮气罐被改造成潜水训练池,墙体被改造成攀岩者乐园;一些仓库和厂房被改成迪厅和音乐厅,甚至高雅的交响乐也以巨型钢铁冶炼炉为背景别开生面地演出;焦炭厂则变成了吸引众多艺术、创意和设计公司的办公和展览场地;就连原本作为整个工业区废水污水排放管道的河道,也恢复成为了景观优美的生态流域。鲁尔区由此成为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