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台州市物理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台州市物理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台州市物理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 期末精选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期末精选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甲、乙两辆赛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 s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B.20 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C.甲、乙加速时,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D.4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相距900m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60s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甲车在乙车前方,故A正确; B、40s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40s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40s时,甲乙相距最远,在20s时,两车相距不是最远,故B错误; C、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甲加速时的加速度小于乙加速时的加速度,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4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都为40m/s,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所以甲乙相距,故D正确; 故选AD。 【点睛】 速度-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知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位移求相距的距离。 2.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B.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M的任意时刻速度大小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率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选项AB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故平均速度大小相同,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故平均速度方向相同,选项C正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三质点的路程不同,时间相同,故平均速率不同,选项D错误.综上本题选C. 3.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B.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地球的质量、体积当对所分析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B 选项都不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是不能忽略的,没了大小,就没有自转的说法了,所以此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了,完全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成质点,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D. 4.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物理试题2016.06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物体在一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曲线运动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动能一定改变 2.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合力方向和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功就是能,能就是功 B.滑动摩擦力只能做负功 C.由于自然界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从长远来看,能源危机是不存在的 D.能量转化的多少可以用功来量度 4.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A的线速度必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 B.球A的角速度必定等于球B的角速度 C.球A的运动周期必定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

D.球A 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球B 对筒壁的压力 5.质量为2000kg 的汽车,以30kw 的恒定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m/s ,行驶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不变,则汽车速度为5m/s 时的加速度为( ) A.0.5m/s 2 B.1m/s 2 C.1.5m/s 2 D.2m/s 2 6.a b c d 、、、是在地球上空的四颗卫星,如图所示,a c d 、、的运行轨道为圆形,c d 、在同一轨道,b 的运行轨道为椭圆形。关 于这四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和d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向心加速度 B.对a 卫星,无法在其内部用天平测量某物体质量 C.若c d 、均顺时针方向飞行,c 只要加速就可以追上d D.b 的运行周期和d 的运行周期相等 7.如图所示,某人由A 点划船渡河,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 垂直,则( ) A.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所用时间最短 B.小船到达对岸的位置为正对岸的B 点 C.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小船行至河中心后,若水流速度突然增大,则渡河时间变长 D.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小船行至河中心后,若水流速度突然增大,则渡河位移变大 8.如图所示,自足够高的同一水平直线上A B 、两点相向水平抛出两个小球,两球的初速度分别为12,v v ,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O BO >,不计空气 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速度12v v > B.若两球同时抛出,则两球一定相遇 C.若A 先抛出,B 后抛出,则两球可能相遇 D.若两球能相遇,则从抛出到相遇的过程中两球的速度变化相同 9.如图所示,某拖拉机后轮半径是前轮半径的2倍,A 、B 分别是前后轮轮缘上的点,C 是后轮某半径的中点。拖拉机 正常行驶时,A B C 、、三点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A v 、 B v 、 C v ,角速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 分,填空题每空l 分,共18 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A .契约癖好遥无音信燥动不安 B .半晌自栩稍纵既逝前合后偃 C .赫免罪孽委屈求全礼上往来 D .亲眷混淆走投无路繁文缛节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在2011 年3 月3 日、3 月5 日召开的两会期间,与民生休戚相关 ....的食品安全问题、房价问题、教育问题、环境问题等都备受关注。 B .第十三届海交会于2011 年5 月22 日下午闭馆。据介绍,由于台湾水果价格实惠, 柠檬、香蕉和洋香瓜等都成了市民炙手可热 ....的水果。 C .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 咄咄逼人 ....和专横的。 D .面对中国各地出现的抢购碘盐、酱油等行为,南京理工大学系主任唐双凌认为抢碘 盐完全没有必要,抢酱油更是无根据的无稽之谈 ....。 3 .下列有关(窦娥冤》与元杂剧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由正旦或正末独唱,其他配角一般只能道白不能唱。 B .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C .《滚绣球》一曲中窦娥质问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既表达了窦娥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她坚强的性格、反抗的精神。 D .窦娥临刑前发出了三桩誓愿,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早三年”,说明她因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好屈服于腐败的黑暗统治,体现其性格中软弱的一面。 4 .下列有关《雷雨)与戏剧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戏剧是舞台艺术,它的两个要素分别是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B .话剧是西方戏剧的主要样式。西方话剧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中国话剧的很大影响。欣赏话剧剧本,应当注意把握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C .曹禺的话剧(雷雨》这一标题既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又象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D .鲁侍萍……(走到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鲁侍萍利用同音词语硬生生把话头转过来,表现了侍萍受到刺激后,想要揭开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却马上意识到不能这样做的心理过程,让人感受到她痛苦、复杂的心情。 5 .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 l )羽扇纶巾,谈笑间,。(《念奴娇·赤壁怀古)) ( 2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定风波))

北京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101中学2018届高一语文期末试题 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自诩.(xǔ)淆.(xiáo)乱面面相觑.(qù)前合后偃.(yǎn) B.处.(chǔ)境伺.候(cì)惩.(chěng)前毖后繁文缛.(rǔ)节 C.卑鄙.(bǐ)脑髓.(suǐ)休戚.(qī)相关鞭辟.(pì)入里 D.提.(dī)防剔.(tī)除乞骸.(hái)骨归根结蒂.(d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糟粕荒疏刎颈之交春风料峭 B.斟酌仓皇冠冕堂皇礼尚往来 C.丰盈囊括躁动不安无事生非 D.寒喧罪孽兼收并蓄厉精图治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天地也,只合把清浊______,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 ②命运的虐待和恩宠,你都是受之______,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 ③我为什么不能多讲?难道我连在自己家里说话的______ 都没有了吗? A.分辩坦然权利 B.分辨坦然权力 C.分辨泰然权利 D.分辩泰然权力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当他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这位朋友之后,下定决心,登门拜访,负荆请罪 ....。 B.做人要坚守道德原则,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残羹冷炙 ....之辱。 C.辛弃疾以翻云覆雨 ....的笔力,针砭时弊,激昂跌宕,写出了光照千秋的诗篇。 D.王熙凤被宁国府请来备办葬礼,果然不负众望 ....,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都属于悲剧。 B.“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位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马致远

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试题

高一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共56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4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 B .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 .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 .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2、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 上叠放着物体B .A 和B 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B 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 .B 对A 的摩擦力向右 C .地面对A 的摩擦力向右 D .地面对A 没有摩擦力 3、如图所示,A 物块质量为2m ,B 物抉质量为m ,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 用长度适当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B 物块恰好与水平桌面接触(压力为 O),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z ,现将悬绳剪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悬绳剪断瞬间A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g B .悬绳剪断瞬间A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3 g/2 C .悬绳剪断后A 物块向下运动距离2x 时速度最大 D .悬绳剪断后A 物块向下运动距离x 时加速度最小 4、一质点沿x 轴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在加速度数值逐渐减小至零的过程中,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速度选增大后减小 B .速度选减小后增大 C .速度始终减小 D .速度始终增大 5、如图所示,已知M>m,不计滑轮及绳子的质量,物体M 和m 恰好做匀速运动,若将M 与m 互换, M 、m 与桌面的动摩因数相同,则 ( ) A .物体M 与m 仍做匀速运动 B .物体M 与m 做加速运动,加速度a=(M+m )g/M C .物体M 与m 做加速运动,加速度a=Mg/(M+m ) D .绳子中张力不变 6、如图所示, 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 1和球对墙的压力F 2的变化情况是 ( ) A .F 1增大,F 2减小 B .F 1减小,F 2增大 C .F 1和F 2都减小 D .F 1和F 2都增大 7、有三个光滑斜轨道1、2、3,它们的倾角依次是60°,45°和30°,这些轨道交于O ,现有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3个小物体甲、乙、丙,分别沿这3个轨道同时从静止自由下滑,如图所示,物体滑到O 点的先后顺序是 ( ) A .甲最先,乙稍后,丙最后 B .乙最先,然后甲和丙同时到达 C .甲、乙、丙同时到达 D .乙最先,甲稍后,丙最后 8 、在不同高度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若落地点的水平位移之比为 ∶1,则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之比为 ( ) A .1∶1 B .2∶1 C .3∶1 D .4∶1 9、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有两个物体A 、B 靠在一起往下滑,对于A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斜面光滑,则物体A 只受两个力 B .若斜面光滑,并设物体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且m B >m A ,则物体A 受三个力 C .若物体A 、B 与斜面间有摩擦,则物体A 必受三个力 D .若物体A 、B 与斜面间有摩擦,则A 可能受四个力 10、运动小球在第1s 内通过的位移为1m ,第2s 内通过的位移为2m ,在第3s 内通过的位移为3m ,在第4s 内通过的位移为4m ,下面有关小球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小球在这4s 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B .小球在第3、第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 C .小球在3s 末的瞬时速度是3m/s D .小球在这4s 内做的一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1、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平直车道上行驶。t =0时两车都在距离终点相同位置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 -t 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 12、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B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C .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D .在5一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阻力 13.一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 m A =1kg 和m B =2kg 的A 、B 两物块,A 、B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水平恒力F 作用在A 物块上,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则 ( ) A .若F=1N ,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 B .若F=3N ,则A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N C .若F=4N ,则B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N D .若F=8N ,则B 物块的加速度为1m/s 2 14.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其 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 =1m/s 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 速度地放在A 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 、B 间的距离为2m ,g 取10m/s 2 。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 =1m/s 的恒定速率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B 处取行李,则( ) A .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 B 处 B .乘客提前0.5s 到达B 处 C .行李提前0.5s 到达B 处 D .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2s 才能到达B 处 9题图

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共3套)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一、选述题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时间B.重力势能C.功D.加速度 2.摩天轮是游乐项目之一,乘客可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最高点,乘客处于超重状态 B.在最低点,乘客所受到的支持力大于他的重力 C.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从最高点向最低点转动的过程中,座椅对乘客的作用力不做功 3.2017年9月29日我国成功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3颗新型卫星送入轨道,如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在这一瞬间关于火箭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对燃气的作用于力大于燃气对火箭的推进力 B.燃气对火箭的推进力等于火箭的重力 C.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D.火箭的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很大 4.如图,某同学用两根一样长的绳子栓住一只钩码,拉住绳子两头使钩码悬停在空中,保持两手处于同一高度,起始时两绳间的夹角为150?,现将两绳间夹角慢慢减小到30?,则()

A.两绳拉力逐渐减小 B.两绳拉力逐渐增大 C.两绳拉力的合力逐渐减少 D.两绳拉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5.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x-t图象如图所示,图象c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等 B.a、b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相反 C.在0~5s内,当5 =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近 t s D.物体c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直线运动 6.《如图是民用航空客机机舱紧急出口的气囊斜面,机舱出口离底端的竖直高度30 =., AC m AB m =.,斜面长50 斜面与水平地面CD段间有一段小圆弧平滑连接。旅客从气囊上由静止开始滑下,其与气囊、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5 μ=、不计空气阻力,2 =,则() g m s 10 / A.体重越大的旅客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越短 B.体重越轻的旅客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越短 C.旅客到达C点速度大小为4/ m s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串起的世界史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并非一部丝绸之路的专史,而是一部世界史。其“全新”则在于它是一部由丝绸之路串起的世界史,牛津大学历史学者彼得?弗兰科潘选择了丝绸之路这一多文明间的通道作为切入点,透视人类诸文明的接触与演进,从而避开了以某一文明为中心的偏颇。 丝绸之路,1877年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他根据中国和欧洲史家关于中西贸易的记载,在地图上绘制了一条横贯欧亚的贸易路线,并命名为“丝绸之路”。作者并不认为这仅仅是一条丝绸贸易的商道,甚至不仅仅是贸易路线。全书25章:丝绸之路、信仰之路、皮毛之路、奴隶之路、霸权之路……这样的章节编排固然采用修辞的手法,但它们也提示着丝绸之路上所流通的远不止丝绸,金属、香料和玻璃在一些路段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影响,并不在于货品的流通,而在于丝路上穿行的人们将他们各自的文化像种子一样沿途撒播,包括观念、信仰、技术以及它们在物质上的表现。因此,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诸种文明的穿行与交流之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以及作为西方文明基石的古代希腊和罗马,这些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而相遇。南北美洲的人类文明,也自地理大发现以降,深刻地介入了丝绸之路的人流和物流。尤其是中亚、西亚与东欧,它们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是丝绸之路主体之所在。历史上,不同文明在此相遇交流,古老文明在此创生成长。而当今,这里既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时尚之都,又是世界上最为动荡不安的地区,这是巧合吗? 丝绸之路是人类诸文明间人员、物质和思想的交流之路。各种人类文明曾在这里竞演。欧亚大陆上,南部为希腊、罗马、波斯、埃及和印度等各大古国的发祥之地,而北部是游牧民族轮番奔驰的通道,匈奴人、突厥人、回鹘人和蒙古人先后在这条道路上策马西征,形成一次次民族大迁徙。彼得?弗兰科潘始终围绕着丝绸之路这一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描绘了一幅时间跨度两千多年、涉及地域涵盖全球的世界史长卷。他指出,在16世纪西方崛起成为世界霸主以前,东方的丝绸之路“一直是世界的中心”: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和帝国都出现在丝绸之路上,世界主要宗教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壮大,丝绸之路上的贸易让全球化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形成,古代学者聚集在丝绸之路上创造交流智慧和艺术。 丝绸之路是人类诸文明展示其魅力的共同舞台,也是诸文明获取资源和文化的共有路径。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在争夺丝绸之路的硝烟散去之后,是沿途文明接力传递、利益共享的常态。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透过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一带一路”的战略价值将变得一目了然。 (摘编自邹怡《丝绸之路串起的世界史》,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彼得?弗兰科潘为了避开以某一文明为中心的偏颇,选择丝绸之路这一多文明间的通道作为切入点,写出了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B.彼得?弗兰科潘紧扣“一直是世界的中心”的东方丝绸之路,描绘了一幅时间跨度两千多年、涉及地域涵盖全球的世界史长卷。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家眷(juàn)伺候(sì)忏悔(qiān)杳无音信(y ǎo) B.罗绮(qǐ)天堑(qiàn)憔悴(qiáo)舞榭歌台(xi è) C.孱头(càn)履行(lǚ)削减(xiāo)咄咄逼人(zhu ō) D.罪愆(yǎn)啮雪(niè)帷幄(wéi)万恶不赦(s è)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仵逆沉吟虔敬前和后偃 B. 凝噎潇瑟珠矶乍暖还寒 C. 辜负自栩丰盈稍纵即失 D. 骄奢惋惜戕害残羹冷炙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后,许多慈善活动在冠冕堂皇地进行着,爱心募捐不断汇聚。 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C.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D.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建设发展航空母舰,不光要有战略决心和信心,更要基于健全的国防工业体系,说白了,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也是一个大国不可或缺的国防利器。 B.要改变城管被“妖魔化”的现状,首先要为城管的职责准确定位,解决地方政府把“烫手山芋”都推给城管,“城管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的怪现象。 C.作为华夏子孙,我们不能把中国文化简单理解为中国菜、太极拳、京剧等形式化、概念化的符号,而应潜心挖掘我们的文化内涵,为“文化走出去”创造条件。 D.微信提供了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平台,大到国际纷争,小到家庭琐事甚至单位工作,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流。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最后,山水与人合而为一,并且化为山水之文。 ①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天地 ②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了这里 ③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召唤 ④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疠的土地时,心情的消沉郁闷可想而知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兴义XX学校高一物理(上)期末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40分) 1、在下列各物体中,可以视为质点的物体有( ) A .参加百米赛跑的运动员 B .表演精彩动作的芭蕾舞演员 C .研究运动的汽车轮胎上各质点的运动情况 D .研究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2、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 .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 .-10N 的力比5N 的力小 D .-10°C 比5°C 的温度低 3、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 .从北京开往西安的火车预计13点到 B .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点开播 C .某场足球赛伤停补时3min D .2021年3月7日在我国东北发生了特大雪灾 4、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5、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 B .20s 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 C .60s 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 D .40s 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6、一辆汽车以20m /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 车以大小是5m /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终运动,那么刹车后2s 内与刹车后6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 1:l B .3:4 C .3:l D .4:3 7、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 1行驶了 32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 2=20Km/h 行驶其余3 1的路程,如果汽车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Km/h 。那么汽车在前32路程上速度的大小是( ) A .25km /h B .34km /h C .35km /h D.38km /h 8.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s=-24t+1.5t 2(m),根据这一关系式 可知,质点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 .1.5s B .8s C .16s D .24s 9、从某一高度相隔1s 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球的距离保持不变 B .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 C .两球的速度差保持不变 D.两球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2019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

、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项符合题要求,912题有多项符合题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定在不断改变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定在不断改变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定在不断改变 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某时刻开始做离运动,那么受到的合外 力定是突然消失 2.如图所,湖中有条船,岸上缆绳跨过定滑轮拉船靠岸。 若恒速υ0拉绳,当绳与竖直向成α时。船前进的瞬时速度是() A.υ0sinα B.υ0/sinα C.υ0cosα D.υ0/cosα 3.铁路弯道处,内外轨组成的斜与平地倾为θ,当车以 某速度υ通过该弯道时,内、外轨恰不受侧压力作。已知重力加 速度为。下说法正确的是() A.转弯半径R=υ2/gtanθ B.若车速度于υ时,外轨将受到侧压力作,其向沿平 向向外 轨C.若车速度于υ时,外轨将受到侧压力作,其向平行 道平向内 D.当车质量改变时,安全速率也将改变 4.在斜顶端,将甲两个球分别以2υ和υ的速度沿同 向平抛出,两球都落在斜上。甲球落斜的速率是球落斜 速率的() A.8倍B.6倍C.4倍D.2倍

5.2013年12 6 17时47分,在北京飞控中作员的精密控制下,嫦娥三号开始实施近制动,进100公里环轨道Ⅰ,2013年1210晚21:20分左右,嫦娥三号探测器将再次 变轨,从100公里的环圆轨道Ⅰ,降低到近点(B点)15公里、远点(A点)100公里的椭圆轨道Ⅱ,为下步软着陆做准备。关于嫦娥三号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Ⅱ运动的周期于在轨道Ⅰ运动的周期 B.卫星在轨道Ⅱ上A点的加速度于在轨道Ⅰ上A点的加速度C.卫星在轨道Ⅱ经过A点时的动能于在轨道Ⅱ经过B点时的动能D.卫星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在A点应加速 6.已知球半径为R,飞船在距球表度为R的圆轨道上飞行,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第宇宙速度C.球密度为D 为B.球表重力加速 度.球质量为 为 7.质量为m的汽车,其发动机额定功率为P。当它开上个倾为 θ的斜坡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力的k倍,则车的最速度为() A.P/mgsinθB.P/mg(k+ sinθ)C.Pcosθ/mg D.Pcosθ/mg(k+s inθ) 8.如图所,在竖直平内固定着光滑的1/4圆弧槽,它的末端 平,上端离地H,个球从上端初速滚下。若球的平射 程有最值,则圆弧槽的半径为() A.H/2 B.H/3 C.H/4 D.H/6 9.如图,长为L的轻质细杆端与质量为m的球(可视为质点)相连,另端可绕O点转动,现使轻杆在同竖直内做匀速转动,测得球的向加速度为g(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球的线速度为gLB .球运动到最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检阅我们的家底(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估量(liáng)菁华(qīng)汗涔涔(cén)繁芜丛杂(wú)B.肇造(zào)濒临(bīn)忙不迭(dié)荷枪实弹(hè)C.澎湃(péng)引擎(jíng)混凝土(hùn)盛筵难再(y án) D.唠叨(láo)犄角(jī)一沓钱(dá)缄口不语(jiā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 B.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果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赝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C.他蜷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畜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筋络。 D.他打破了一直固执地保持着的缄默,用又嘶哑又愤怒的声音吼叫,这声音不像人的声音,倒很像动物的咆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任何无益于表现主题的旁逸斜出的描写,不管多么细腻,多么逼真,都应该果断割弃。 B.目明耳聪,也就是明察秋毫的视德和从善如流的听德,才是雄辩的基础。能说善道固然很好,巧言令色就背离仁厚的核心价值了。C.事实证明核辐射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因此核电问题不能只从国家

地区角度来看,而必须从区域与地球村角度思考,不可见树不见林。D.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现实。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北京的城墙无疑可当“中国的颈环”乃至“世界的颈环”的尊号而无愧。它不但是人类的文物遗迹,也是我们的国宝。 B.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 C.演讲是诉诸于听觉的,想要让听众听明白演讲者的观点,必须把握听的规律。 D.《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对小学生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中学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5. 不直截了当地表达本意,只用委婉的方式、含蓄的言辞,流露或 暗示想要表达的本意,这种修辞手法叫“婉曲”。下列各句中没有用“婉曲”的修辞格的一项是(3分) A.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B.“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死了?” C.冷不防,水龙头喷出一股股水流,女人们又发出一阵尖叫,只见水花四溅,女人们四处躲避,死神仿佛已经降临。 D.凤姐……到了尤氏上房坐下,尤氏道:“你冷眼瞧媳妇是怎么样?”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8)

语文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圈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平合于当时当地的圆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于是我们得尽量的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了。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迁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 期末精选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 期末精选单元试卷(word 版含答案) 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 、2s 、3s 、4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A B 段的平均速度为1m/s B .物体在AB C 5 m/s 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 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物体在A B 段的位移为1m ,则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 1 m/s 1m/s 1 x v t = == 选项A 正确; B .物体在AB C 段的位移大小为 2212m 5m x =+= 所以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 5m/s 2 x v t = = 选项B 正确; C .根据公式x v t = 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选项C 正确; D .根据题给条件,无法得知物体的B 点的运动速度,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所以不能得出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选项D 错误。 故选ABC 。 2.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B. C.D. 【答案】AD 【解析】 【分析】 x-t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与x 轴平行的直线;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分别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可作出选择. 【详解】 A.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正确; B.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3.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 s末,物体速度为9 m/s B.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2 C.6~7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D.10~12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高一物理下学期必修2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8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0题为单选题11-12为多选题,少选得2分,多 选或错选得0分) 1.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实的描述,错误 ..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成功地实现了天上力学与地上力学的统一 B.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为人们解决行星运动学问题提供了依据,澄清了多年来人们对天体运动的神秘、模糊的认识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且应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概括和总结了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C.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D.物体只有受到方向时刻变化的力的作用才可能做曲线运动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 ...离心现象的是() A.离心分离器 B.标枪运动员掷出的标枪 C.家用洗衣机的脱水筒用于干燥衣物(脱水) D.转动伞柄可将雨伞上的水甩出 4.某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率恒定,现该船在一条水流速度一定的河里渡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船身垂直河岸向对岸航行,实际航线最短 B.船身垂直河岸向对岸航行,航行时间最短 C.船头朝向上游,调整船身与河岸的夹角,一定可以垂直过河

D .船头朝向上游,使船与河岸成某一夹角航行时,有可能使航 行时间最短 5.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做平抛运动,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v ,则该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 ) A . B . C . D . 6.如图所示,A 、B 两球质量相等,A 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 点,B 球用轻弹簧系于O ′点,O 与O ′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A 、B 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高度,则( ) A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动能相等 B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 球速度较大 C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 球速度较大 D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受到的拉力相等 7.质量为m 的物体从倾角为α且固定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高为h ,当物体滑至斜面底端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 A . B . C . D . 8.如图所示,甲、乙两颗卫星在同一平面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公转方向相同。已知卫星甲的公转周期为T ,每经过最短时间9T ,卫星乙都要运动到与卫星甲同居地球一侧且三者共线的位置上,则卫星乙的公转周期为( ) A . B . C . D . 9.航员站在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回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和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 .若抛出时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抛出点到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半径为R ,求该星球的质量是( ) A . B . C . D . 0v v g -22 0v v g -22 2v v g -02v v g -gh mg 2αcos 2gh mg αsin 2gh mg αsin 2gh mg T 89 T 98T 910T 10 93L 2 243LR Gt 2 223LR Gt 2232LR Gt 2 234LR Gt 地 甲 乙

2020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摇曳.(yè) 估量.(liàng) 孱.头(càn)叨.陪鲤对(dāo) B.鞭笞.(chī) 嘈.杂(cáo) 恫吓.(xià) 命运多舛.(chuǎn) C.槛.菊(jiàn) 伺.候(cì) 赡.养(zhān) 掎.角之势(jī) D.挑.剔(tiāo) 遄.飞(chuán) 愧怍.(zuò) 两涘.渚崖(s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组是() A.祛除骄诏缄口百战不骀 B.赎罪久蜇簇新历经沧桑 C.汲满偏袒痴迷雷霆万钧 D.垢骂拙劣沉缅生机盎然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西方也有美轮美奂 ....的艺术精品,但在很大程度上西 方式的艺术常常被科学化或体育化了。 B.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了危险的苗头,

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 ....,为时太晚。 C.可以毫无愧色地说,肖邦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 置喙 ..的组成部分。 D.车厢里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充满了恐惧,她们感 到有些不对劲儿,刚才的兴奋之情一下就烟消云散 ....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近日,由央视纪录频道摄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CCTV-1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播出后,超过原时段 电视剧播出收视30%,也让一度远离电视的许多年轻人重新 回到了电视屏幕前。 B.“十二五”期间,温州将加强医疗、教育、文体等社会 事业的发展,完善保险、住房、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缩小 与标杆城市的差距,不断提高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C.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的原因,这里就豁然开朗了, 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 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D.在很大的程度上,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而 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 5.下列有关课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doc

高一物理必修一检测试题 注:考试90 分钟,总分100 分,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一.选题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 1—8 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9---12 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 B.给体操运动员打分,可把运动员当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D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 3.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A .米、牛顿、千克 B .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 D .米/秒2、千克、牛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 .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5.在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 末瞬时速度为 /s, 10s 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 . /s B. /s C./s D./s 6.如图所示是P、 Q 两质点运动的v-t 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 A . P 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小 B.零时刻P 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C.在 t1 时刻之前, P 质点的加速度均大于 Q 质点的加速度 D.在 0-t1 时间内, P 质点的位移大于 Q 质点的位移 7.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A .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 .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C.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D .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8.一物体m 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 受到的力是 A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9.已知质量为10kg 的物体,只受两个力F1 与 F2,其大小分别为10N 和 30N,则它们的合速度大小不可能等于:() A . 15N B . 25N C. 5 m/s2D. 3.5 m/s2 10.如图所示,用水平外力 F 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木块对墙的压力与 F 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对墙的压力与墙对木块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1.如图所示,悬挂在小车顶棚上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小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向右加速运动B.向右减速运动 C.向左加速运动 D. 向左减速运动 12.在加速度大小为 a 的匀减速下降的电梯中,有一个质量为m 的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大小为m( g- a) B .此人受到的重力为m( g + a) C.此人超重 D.此人对电梯的压力大小为m( g + a) 二.实验题:(共 15 分) 13. (6 分 )用接在 50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取若干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 1、2、 3(每相邻的两点间有 4 个打印点未标出),量得 0 与 1 两点间的距离x1=,x2=36mm ,x,3=42mm ,3 与 4 两离 x4= .则小车在0 与 1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的加速度为m/s2. 14. (9 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①某同学在探究 a 与 F 的关系时,把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当作小车的合外力F,作出 a- F 所示,试分析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②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③在这个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37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