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学读书笔记

语义学读书笔记
语义学读书笔记

语义学读书笔记

姓名:林飞飞

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学号20130308

本次读书笔记选自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文章以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介词“向”进行分析,角度更加新颖。

题目:《介词“向”的句法语义考察》

摘要:本文是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背景下对现代汉语介词“向”做的一个个案分析。介词“向和名词或名词词组组合既可以在动词前作状语,又可以在动词后作补语。论文主要在语料库基础上分析了“向十NP”作状语和作补语的情况,重点考察“向+NP”作状语和作补语的不同。

目录:

0引言

1研究综述

1.1传统的结构主义研究

1.2对“向”语法化过程的研究

1.3“向”所组成的介词结构的语序问题

1.4对“向”的语义研究的认知研究

2.路径图式

3.“向+NP”所表述的事件

3.1状语位上的“向+NP”及其内部差异

3.2虚构位移类是现实位移类的隐喻

3.3补语位上的“向+NP”及其内部差异

3.4虚构位移类是现实位移类的隐喻

4现实位移类的“向+NP”在不同语法条件下的变换问题

5现实位移类的“向+NP+VP”和“V+向+NP”的比较

5.1说话人视点不同

5.2射体和地标凸现的侧面不同

5.3“向+NP”在不同语法条件下NP的语义角色不同

6结论

内容摘录:

●到目前为止,语法学界对于介词“向”的讨论,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结构主义研究: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1981)、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编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侯学超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1998)

刘月华等编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修订版,2001)等。

这些著作对于“向”的语法意义和用法的概括都很一致,把“向”的语法意义概括为两类:一类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或目标;一类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向”和名词或名词词组组合,既可以放在动词前作状语,也可以放在动词后作补语o。

2对“向”语法化过程的研究:主要代表是马贝加(1999)。

他从历时角度对“向”的语法化过程作了全面“致的研究。马文认为介词“向”从动词“向(省、榔,”的两个义项虚化而来,这两个义项一为“面对……”,一为“向……进军、前进”。

3“向”组成的介词结构的语序问题:对于介词结构的语序问题,张赦(2002)的看法全面而且系统。

她从汉语历时变化的角度详细考察了引进场所、对象、工具、受事的介词词组词序变化的过程,并对这种变化过程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4对“向”的语义问题的认知研究:

吕叔湘(1981)、北大中文系(1986)以及后来的马贝加、张赦等都认为“向”的语义有两种:表示目标和表示起始点。

储诚志(2000)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向”的语义作了新的解释。他认为“向”的原型意义是描述空间位移或引起位移的事件时标记(mark)目标?。储文把介词“向”参与表述的事件分为两类:移动类事件和求取类事件。

●本文作者对目前目前语法学界对介词“向”的研究做出归纳后进而指出当前研究存在

的不足:

各家观点非常一致,也比较合理,但基本上是对现象的描写,缺少更深层次的解释。储文在认知语言学的大背景下对介词“向”的语义进行了认知上的考察,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新东西,但他把两类事件中的“向”统一解释为目标的标记,我们觉得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因为我们在对语料进行分析时,发现有一些现象得不到解释,存在许多问题,如:为什么有些动词可以在“向十NP+VP”和“V+向+NP”两个框架中自由转换,有些却不行, 即使可以转换,那么可以互相转换的“向+NP+VP”和“V+向+NP”是否完全等价呢?表示动作行为方向或目标的“向+NP+VP”和“V十向+NP”的内部又是否都同质(homogeneity)?“王太太向老李道谢”和“王太太向老李借钱”从形式上看完全一样,但它们的认知模式是否一致呢等等。这些问题没有得以解决主要是我们对于“向”参与表述的事件的内部情况还不清楚。

●作者在本论文中拟解决的问题: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介词“向”所组成的介词词组做一个更详尽的考察,理清其所参与表述的事件的内部差异和脉络层次,以期能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的考察将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大背景下进行,从认知角度对现代汉语介词“向”及相关问题作一个新的阐释,先考察“向”参与表述的事件内部有哪些层次,这些层次之间是否平行,基木层次是什么,基本层次又怎么推理到其它层次,“向+NP”在不同的句法位置时体现出哪些差别。如果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我们就能从内部把“向+NP”描写清楚并对一些问题做出相应解释,进而给“向”的教学提供一些理论支持。本文的考察主要集

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1.状语位的“向+NP”的内部差异及其隐喻情况

2.补语位的“向+NP”的内部差异及其隐喻情况

3.现实位移类“向+NP”在不同语法条件下的变换问题

4.现实位移类“向+NP”在不同语法条件下的差异

●“向”的原型意义和空间移动有关,因此以意象图式模式储存。而且“向“所参与表

述的事件和路径图式直接相关。

1.意象图式模式

意象图式模式是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的一些稳固模式中的一种。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有一些稳固的模式,如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转喻模式其中所有的意象图式都和空间结构有关,凡是涉及到形状、移动、空间关系的知识都以此模式储存。

意象图式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认知语言学提出:意象图式体现了在认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非命题知识,代表的是抽象的认知结构,它们是人们获得意义结构的主要方式,是隐喻的基础。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张敏,1998;赵艳芳,2001)。

2.路径图式

认知语言学家归纳出了许多人们潜意识里理解世界的意象图式。如路径图式、容器图式、整体-部分图式、中心一边缘图式、系联图式等等。

对于路径图式,Lakoff(1987)是这样界定的:

身体经验:只要在移动,我们就会有移动的起点,移动经过的一系列连续的中间点,终点,和移动的方向。

结构要素:起点、终点、路径、方向

基本逻辑:只要从一个起点沿着一定路径移向一个终点,就一定会经过路径中的每个中间点(intermediate),沿着路径走得越远,离开起点的时间越长。

目的被看成终点,达到目的是“到达终点。

向”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或目标,且用于描述空间位移或引起位移的事件,所以,它所参与表述的事件和路径图式直接相关。

●由“向”构成的动态空间关系怎么体现路径图式呢?

a1说完我将那对象用力摔在他脚下,转身向江边跑去,习乙上那只就

要离开码头的船……

a2就在这时候,远处扬起一阵烟尘,不知有多少千军万马向晋阳方

向冲来。

b1大家放声地大笑,互相厮打在一起,把酒杯全摔在墙上地上抛向空中。

b2各路朋友从四面八方,争先恐后地奔向“玲玲”酒吧。

我们可以发现,a类句子中实际隐含着一个“从+NP”结构。(a1)中“跑”这个动作在空间上有一个动作的起点,但很多时候这个起点是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背景知识,作为默认值不需要在形式上明确指出。我们可以补出a类句子的默认值:

(a1’)说完我将那对象用力摔在他脚下,转身(从X)向江边跑去,跳上那只就要离开码头的船……”

(a2’)就在这时候,远处扬起一阵烟尘,不知有多少千军万马(从x)向晋阳方向冲来。

所以,a类句子可以概括为:S从A向BVP。“从”是一个源点介词,其后的NP是动作行为的起点,“向”引进动作行为的方向,有方向就隐含有终点。根据Lakoff(1987)对路径图式的界定,可以确定a类句子遵循路径图式,A为运动的空间起点,B是运动的空间终点,从A 到B的运动轨迹是运动路线,方向是由A点指向B点。b类句子也可以补出“从+NP”,我们把这类句子概括为:S从A V向B。“从”后的A为空间起点,B为空间终点,方向是由A 点指向B点。也符合路径图式。所以,“向+NP”参与表述的事件不管在状语位还是在补语位,其内在认知模式都是路径图式。

●“现实位移”和“”虚拟位移——状语位上的“向+NP”及其内部差异

“向+NP”参与表述的事件内部并不同质,表现出各种差异。事件包括动作和动作的全部参与者,尤其要包括施事(S),不带S的VO只能代表一个动作,不能代表一个完整事件(沈家煊,1999)。从语义上看,有些句子的施事是具体的人或事物,有些是抽象的人或事物,位移过程在认知上的表现也不一样。这些都是“向+NP”参与表述的事件的内部差异。

我们根据所表述的事件是否有现实的物理位移把“向+NP+VP”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位移”一类是“虚拟位移”。现实和虚拟是认知语言学里的两个概念,是对实在性的一种认知评价。现实并不是客观的真实,而是实在性更多一些。虚拟也不是客观的不真实,而是指认知上一种想象的能力。

例1推土机彻底推倒了院墙,开进院,向房子冲去。

例2马青咕噜着,隔着车窗向站在马路牙子上的宝康招招手。

例1在空间上有一段现实的物理位移,位移主体从一个现实的地点移到了另一个现实的地点。属于“现实位移”

例2没有现实的物理位移,位移主体并没有从一个现实的点移到另一个现实的点。它们在抽象的路径图式上的位移发生在观察者的主观世界里。

○“现实位移”类的区别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位移的主体具有现实性。

2.位移的主体和移动元通常具有同一性。

3. 位移有一个实际的空间跨度。

○“虚拟位移”类主要有以下区别性特征:

1.位移的主体和移动元之间两者相分离,没有同一性。

2位移的主体具有现实性,移动元则是虚构的,只能在主观世界想像。

3.位移没有实际的空间跨度。不像现实位移类,移动元从现实的一点移到另一点,经过其

间的每一中间点。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无形的,是主观的想象。

4.

○两类位移具有不同的区别性特征,它们在路径图式上也有不同的表现。

S指源点,D指终点,Sub指位移主体,M指移动元。上图现实位移类中位移主体和移动元合二为一(Sub二M),位移主体(即移动元)将从源点S移到终点D。S、D是明确的两点,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可丈量的、有形的。位移主体实际经过SD之间的每一个中间点。虚拟位移类中位移主体不等于移动元(Sub共M),移动元是想象的、无形的,位移主体不作位移运动,移动元在人的认知空间里从S移到D,没有实际经过SD之间的每一个中间点。

●虚构位移类是现实位移类的隐喻

○空间观念是人类认知整个世界的基础,所以空间范畴也是最基本的范畴。在人的认知结中,空间概念被描绘得非常精细,但别的范畴如时间范畴、状态范畴、关系范畴等就没那么精细了。我们常借用描写精细的来理解不那么精细的,所以空间范畴就会被隐喻到别的范畴。隐喻指根据具体事物的认知模式来认识和构造对其它事物的认知模式,并且将整个认知模式的结构、内部关系也同时转移,是人类认知重要和基本的方式之一。

○“向+NP+VP”参与表述的事件可以分为现实位移类和虚拟位移类,现实位移类表示具体的物理空间的实际位移。按照隐喻理论,这一类“向+NP+VP”就会进一步抽象化,隐喻到别的范畴,如抽象的方向范畴、状态范畴、关系范畴等。隐喻是整个认知模式的结构、内部关系同时转移,所以方向范畴、状态范畴和关系范畴也遵循路径图式。现实位移类到虚拟位移类的隐喻,既有结构隐喻又有实体隐喻,两类隐喻常常结合在一起起作用。人类对物理世界里的实体及物质的经验是一种非常基本的经验,我们可以据以理解那些比较抽象的经验。现实位移类是物理世界里的实体在空间的移动,人们在此基础上来理解相对抽象的范畴。

1.现实位移类的空间范畴在抽象的方向范畴内的隐喻。

(例1)卢先生向柜台里一看,陈相公不见了,就大声喊:“陈相公!”

(例2)她象是有许多的话,可是又不肯说,抹了抹泪,向窗外看了看,然后向屋外指了一下。

上述两例和现实位移类很相似,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现实位移类的移动过程是有形、可见的,因为动词本身具有[+位移性〕。而这两例中的动词没有位移性〕,表现出的语义特征是〔+潜在的方向性〕,位移过程发生在人的主观世界里,是无形、不可见的。通过隐喻机制,人们在主观世界的认知模式上仍把这个过程看作有形、可见的,以便对其进行量化、谈论或识

别其特征等等。而且隐喻是一种结构的映射,例(1)(2)具有路径图式的构成要素,符合路径图式的内部结构,观察者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就可以用具体的经验来类比。本文把它叫做现实位移类的空间范畴在抽象的方向范畴内的隐喻。

2 现实位移类空间范畴在状态范畴内的隐喻。

(1)青少年正处于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时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促使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古代文化得到长足的进步。

(3)所以,古四分历的出现,标志着阴阳历完成了从不稳定的、带有某种随意性的形态向明确的、规整的形态的过渡。

(1)(2)(3)这几个例子中方向介词“向”和源点介词“从”组成一个结构,“从”后的NP是相对的起点状态,“向”后的NP所代表的状态是行为动作的方向,某种东西将通过动作行为这种方式由“从”后的状态进入“向”后的状态。有起点,有方向,有路线,具有路径图式的认知结构和关系,所以这是现实位移类空间范畴在状态范畴内的隐喻。

3现实位移类空间范畴在关系范畴内的隐喻。

本文提到的关系范畴和动作行为对象组成的集合相对应。如果“向”后的NP是动作行为的对象,那么该句(概括为NP1十向+NP2十VP)表达的就是NP,和NP:之间的关系,关系的具体内容由VP体现。如:我向你学习。“我”和“你”之间就是学习和被学习的关系。这类事件归入关系范畴。

○复杂的关系范畴

(1)那五向陶芝打听消息。

(2)小王用目光向我求援。

(3)我有一个工作问题想向你请教。

(4)我们年轻的时候和你们现在不一样,那时的人都很拘谨,谈恋爱都要向党组织汇报。

从认知模式的内部结构和关系看,上述例句都很好地遵循了路径图式,可这一路径图式和例“我们年轻的时候和你们现在不一样,那时的人都很拘谨,谈恋爱都要向党组织汇报”。所遵循的路径图式在内部结构上不一致。

“我们年轻的时候和你们现在不一样,那时的人都很拘谨,谈恋爱都要向党组织汇报”

例中移动元是“谈恋爱”这件事,用路径图式表示就是:

例句中D是Sub“我们”“汇报”的对象,也即空间位移类中的方向,M将从S运动到D。我们把Sub和M分离,路径图式为:

例(1)中的移动元M是“消息”,动作主体Sub是“那五”,动作的对象是“陶芝”,可是移动元却是从“陶芝”处运动到“那五”处。路径图式应该是:

●补语位上的“向+NP”及其内部差异

能带“向+NP”作补语的动词不太多,主要受到语音和语义的限制。通过对语料的考察并结合孟琼的《动词用法词典》(1999),能出现在“向”前的动词有:冲、倒、驰、扑、涌、逼、

撑、烧、飞、投、通、引、歪、折、拉、侧、踱、压、流、迎、挤、走、奔、洒、撒、扭、射、拖、踢、跑、跳、舞、驶、滑、刺、靠、迈、飘、绕、伸、袭、泄、游、指、坠、看、指、瞄、望等164个。这些动词都为单音节,语义上或有位移性特征,如“冲”“驰”“扑”等;或有潜在的方向性,如“看”“指”“瞄”等。

这164个动词没有[+获得性〕语义特征,和“向”组成的“V+向+NP”在路径

图式的两个层次上是同方向的,表现同图(3)。所以,我们说“V+向+NP”都表

示移动类事件,不表示求取类事件。

现实位移类与虚拟位移类的区别性特征也同样适用于“v+向+NP”,此格式

所表述的事件根据区别性特征也可以分成现实位移类和虚拟位移类。

●“V十向+NP”参与表述的事件中,现实位移类空间范畴是基础,虚拟位移类的各范畴是在

其基础上的隐喻用法。

“V十向+NP”参与表述的虚拟事件,有的有动态的位移过程,有的没有动态的位移过程。如:

(1)“你杀了人,所有事实都指向你,证明你杀了人,不要不正视现实了!”

(2)马青顿时露出笑容,亲亲热热地楼着于观肩头:“换了你,见我走向深渊,你能不捉身而出么?”

例(1)中的动词“指”,从语义上看没有动态的[十位移性〕,但有〔十潜在的方向性〕,因为“指”一定指向一个对象,它的这种语义上的指向性我们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方向性。根据动词的语义,可以把“V+向+NP”表述的虚拟事件分为两类,若动词具有动态的仁+位移性」,则该虚拟事件有位移过程;若动词只有「十潜在的方向性〕,没有〔+位移性〕,则该虚拟事件没有位移过程。

先看现实位移类空间范畴怎么隐喻到有位移过程的虚拟类事件中。

(3)于是他放开喉呢,和着空中飞翔着的旋律,歌唱着,走向他的新岗位。

(4)的各种症状互为因果,把阮琳拖向濒死的边缘。

(5)听张文展把话题引向了他,他回过头来,瞥了几位一眼,目光里透着装出的不悦。

现实位移类“V+向+NP”表述的事件,根据区别性特征,都有一个现实的空间跨度。因为此类“V+向+NP”的V在语义上具有〔十位移性〕,现实的空间跨度实际上是一个现实的位移过程,移动元经过这个跨度上的每一中间点。例(3)一(5)中的动词也有仁+位移性」,所以句子表述的事件有一个位移的过程,即从某一点移向某个目标。但这个位移的过程并不是现实的,而是说话人根据现实的位移经验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补充的。如果移动元或位移目标是〔+抽象]的,实体隐喻会把它处理为具体有形的实体。如例(3)“新岗位”是抽象、无形的,说话人根据空间经验把它们看成具体、可感知的实体作为位移目标。例(5)里移动元“话题”是抽象、不可感知的,通过隐喻机制也被理解为一个可移动的实体。

现实位移类空间范畴也可以隐喻到没有动态位移过程的虚拟类事件中。

(6)元凤一边讲解着一边把杆指向一幅图片和玻璃拒里的一件件实物。

(7)想到这,他又觉得自己有点儿无聊,便把目光投向了站前广场一隅的卦摊儿。

这一类事件虽然没有位移过程,但仍然有路线。例句中的动词都有「十方向性〕,有些方向性为显性,如“指”“举”;有些方向性为隐性,如“看”类动词。现实位移类的路径图式有一个必有要素—一段有方向的轨迹(即路径)。作为空间基础,一段有方向的轨迹可以投射到虚拟事件中,所以上述这一类虚拟事件的认知模式仍是路径图式,只是这一路径图式是源点和终点

之间一段有方向的连线,没有动态的位移过程。如例(6)中源点为“杆”的顶端,它和“天空”之间有一段连线,这段连线通常是说话人视线的作用,方向为“杆”的顶端到天空。又如例(7)中源点为“他”的“眼睛”,终点为“卦摊儿”,方向为“眼睛”到“卦摊儿”。这段连线也是视线的作用,例句中己经用“把”明确指出。

●现实位移类的“向十NP”在不同语法条件下的变换问题

本文从语料库共检索到有效的“向”词组4862句,其中“向+NP+VP”4337句,“V十向+NP”525句。我们对语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4337句“向十NP十VP”中现实位移类有637句,525句“V+向+NP”中现实位移类有248句。

能变换为“V+向十NP”的“向+NP十VP”有以下一些特点:谓语为单音节动词;“向”后的NP从语义上看主要是三类名词,地点类(包括单纯方位、人体部位),人类,事物类(包括动物)。在297句可变换的“向十NP+V尸”中,三类的分布大致是地点类212句,人类45句,事物类37句。还有3句难以判断。

不能变换为“V+向+NP”的“向+NP+VP”主要有这些特点:VP为双音节或多音节,即核心动词带有状语、宾语或补语;单音节动词为“进、舔、支、动、行、去、来”;NP为单音节方位词(侯学超,1998)。

“向+NP”在不同句法位的变换,除了受到上面这些形式上的限制,更重要的是状语和补语具有不同的表达功能,变换还要受到表达要求的制约。状语常用来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状态、数量、范围、对象等。补语常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趋向、数量、时间、处所,或说明性状的程度等(黄伯荣、廖序东,1991)。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状语起修饰、限制的作用,而补语起解释说明的作用。这种表达上的差异就提供了“向+NP”在不同句法位时比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现实位移类的“向+NP+VP”和“V+向+NP”的比较------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框架内来讨

这两类表达式的差异。

这两类格式相互变换后都是合法的句子。它们表达的语义有如下区别:

1说话人的视点不同

例(66)到例(71),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a类句子都带有趋向动词“去”,而b类都没有。

“来/去”表示说话人主观介入客观现实中有方向的动作,在本文论述的事件中,动作的方向由“向+NP”来确定。前面己提到,语料中“来/去”在“向十NP十VP”和“V十向+NP”两格式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详见下表:

从说话人和路径图式的组合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类句子的差异。

这也可以说明,a类和b类的视点不同,a类说话人是事件的参照者,b类说话人是旁观者。两类句子在变换时依靠趋向补语“来”“去”的添删作视点的切换。

●“向十NP”在不同语法条件下NP的语义角色不同

“向+NP+VP”中的NP表达的是方向,或者说方向性更强。“V十向+NP”中的NP表达的则是动作行为的终点。

戴浩一(1988)提到汉语中有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时间顺序原则(PTs),PTS在汉语语法中具有独立的依据和很高的解释价值。他用汉语句子之间、谓语之间、连谓结构前后两项之间、以及动词复合成分之间的顺序证明PTS有独立的依据。这些句法单位都是指概念领域中的事件或行为动作,它们的次序由PTS表示的事件或行为动作的时间顺序来安排。戴浩一提出:两个句法单位的相对次序决定于它们所表示的概念领域里的状态的时间顺序,时间早的在前,时间晚的在后。

这是象似性原则在语言中的极好体现。象似性原则中的顺序象似原则认为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它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在汉语中就体现为戴浩一提到的时间顺序原则。该原则可以用来解释本文的上述观点,即“向+NP+VP”中的NP是方向“V+向+NP”中的NP是目标(destination)。因为动作行为如果有方向的话,方向应该是预先确立的。按照PTS,方向的确立在动作行为之前,表现在形式上,就是表方向的成分在谓语动

词的前面作状语。同样,只有先进行一个动作行为,然后才会到达一个终点。按照PTS,表现在形式上,表终点的成分就出现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

通过对语料库的分析,我们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纯方位词如“东、南、西、北、前、后、左、右、上、下”等充当“向”后NP的情况大致如下:637例现实位移类“向+NP+VP”中有186例,占29.2%;248例现实位移类“V+向+NP”中只有6例,仅占2.5%。纯方位词是确切的方向,由此,这些数字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明方向在前,目标在后。

●向+NP”在状语位和补语位有以下不同:

“NP+了”结构的语义、语用分析

“NP+了”结构的语义、语用分析
作者 :  吴青山 摘要:随着人们对语言交际中的口语越来越重视,现代口语中“NP+了”结构的研究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拟从语义、语用方面探究这一结构,从而更进一步认识这一结构及其发展。在语义分析上,“NP+了”结构表达的是“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并且NP都满足[+顺序性]和[+推移性];在应用上,这种结构主要用于口语交际,主要表现在结构的省略性和NP的口语性;通过与“太/很+NP+了”比较,可以看到这一结构出现的新发展。
关键词:“NP+了”结构语义分析运用发展

在现代汉语的口语交际中,有一种结构为“名词性词语+了”。名词性词语主要包括一般的名词和名词性短语,这种结构一般都可以描述为“NP+了”。例如:“大姑娘了”“春天了”“老大不小的人了”。并不是任何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都可以进入这一结构。例如:“*孩子了”“*椅子了”“*桌子了”“*香蕉了”“*课本了”,诸如此类则明显说不通,不适合这一结构。有的名词可以运用,有的名词不可以运用,因此这一结构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分析。
我们拟从语义、语用方面来着重考察“NP+了”结构,在此基础上,探讨目前流行的“太/很+NP+了”与之不同之处,即其对“NP+了”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可以看出“NP+了”的发展前景。
一、“NP+了”结构的语义分析
“春天了”表示目前的季节是春天,而不是夏天、秋天、冬天;“大学生了”表示某人已经进入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小伙子了”指他已经不是小男孩,现在已经长大成为一个大小伙。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NP+了”这一结构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在这一句式结构中,NP处于关键位置。
能够进入“NP+了”这一结构的NP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客观性
这里所谓的“客观性”主要是指此类名词性词语的意义,不因某个人的使用而改变,不因其使用的语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本身具有大家公认的不言自明的顺序性,因而在运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1.能够循环反复且具有顺序性的名词
这类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具有顺序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出现。例如:
(1)春天了,夏天了,秋天了,冬天了……
(2)星期一了,星期二了,星期三了……
(3)正月了,二月了,三月了……
在这三个例子中,名词都是可以循环出现的,并且它们之间都有先后顺序,不能随意更改彼此之间的先后顺序。例(1)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无限循环下去。例(2)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一过后是星期二,以此类推,直到星期天,过完星期天之后又是星期一,然后接着继续下去。例(3)一年有十二个月,从正月到十二月是一个周期,十二月过完又要从正月开始循环。这类循环将无穷无尽地循环下去,不会停止。这类名词一般都是时间名词,这些时间名词一般都是客观的,可分为时间点名词和时间段名词。时间点名词如:“腊八、八月十五”;时间段名词如:“正月、暑假”。不管是时间点名词还是时间段名词,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成分都可以进入这一结构,并且这种名词的循环是没有尽头的,但它们中成分的个数是确定的。
2.能够单向推移且具有顺序性的名词
这类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从前一个阶段向后一个阶段发展,并且这种发展只能是单向的,即由低级向高级方向推进,同时,这种名词所组成的序列具有明确的顺序性。例如:
(4)中学生了。
未入学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形成一个学历序列。这种学历序列是随着人们年龄的成长有步骤、有顺序地行进的。只能是从未入学儿童进入小学生、从小学生进入中学生,也就是说要想n+1,必须先进入n,即不能够由小学生直接进入大学生;也不能从博士生进入硕士生,即只能够从前往后推进不能从后向前推进。
在这一结构中,除了起始位置的名词不能进入“NP+了”,其他都可以进入这一结构,即不可以说“*未入学儿童了”,而“中学生了”“大学生了”“硕士生了”“博士生了”则可以讲得通。
3.能够双向推移且具有顺序性的名词
这类名词所表示的事物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并且事物之间具有前后顺序,与能够

语义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作为语言学一个分支的语义学 语义学的建立以法国学者米歇尔·布勒阿尔1897年7月出版《语义学探索》为标记。 该书1900年翻译为英文“语义学:意义科学的研究(Semantics:Studies in the Science of Meaning)”。 这本专著材料丰富,生动有趣,重点在词义的历史发展方面,兼顾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全书共三编:1,讲词义变化的定律,介绍变异、扩散、类推等概念;2,讲如何确定词义,介绍释义、比喻、多义、命名等;3,讲词类、词序、组合规则等,涉及语法意义。 除了语言学的语义学,还有逻辑学的语义学,哲学的语义学,还有心理学家对语义的研究。 a,逻辑学的语义学是对逻辑形式系统中符号解释的研究,又称“纯语义学”,对象并非自然语言的语义。 b,哲学的语义学围绕语义的本质展开涉及世界观的讨论。“语义学”或“语义哲学”又是本世纪前半叶盛行于西方的至今仍有影响的一个哲学流派的名称。 c,心理学家研究语义,主要是想了解人们在信息的发出和接收中的心理过程。 d,语言学的语义学把语义作为语言(乃至言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它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其变异和发展,语义间的关系等等。 布勒阿尔的书给语义的发展以重要地位,声称研究语义的变化构成了语义学。同时它把语义限制在“词语”的意义上,主要是词义上。这两个特点一直贯穿在他以后半个多世纪的若干代表性著作里。 继布勒阿尔之后,一部有世界影响的语义学专著是两位英国学者奥格登和理查兹合写,1923年出版的《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这两位学者还曾共同创制了后来遭到各种非议的“基本英语”(Basic English).

语义学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摘要:一词多义指一个词项具有多个相关义项的语言现象。新义项的产生不是随机的, 也不是盲目的, 而是人类认知参与下语言历时变化的结果, 因此认知角度的一词多义研究能够比较清楚地揭示一词多义的根源与本质。新义项以基本义项为核心, 按照辐射型或链接型方式排列, 构成一个词项意义的原型范畴。人们总是从基本义项出发, 主要利用隐喻和转喻思维等方式, 将新义项赋予现有词项, 从而使一词多义现象表现出明显的认知理据性。 关键词: 认知; 一词多义; 范畴化; 隐喻; 转喻 Abstract:Polysemy is the linguistic phenomenon in which a lexical item has more than one related meaning. It is the diachronic result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facilitated by human cognition. New meanings, centering on the basic meaning and arranged in a radiant or linear manner, form the prototypical category of a w ord. People tend to attach new meanings to a lexical item by w ay of categorization, metaphor and metonymy, which results in the striking motivational features of polysemy. Key words: cognition, polysemy, categorization, metonymy, metaphor 几乎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 即一个词可能会承载二种以上的意义, 语言学家将此语言现象称为一词多义现象。通过赋予同一词形以更多的词义来减少词的数量, 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减轻了人们词汇记忆的负担,是人们进一步认知世界的简便、有效的途径,是优于造词、构词和借词的语言手段。因而,一词多义现象一直成为了语义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的理论对于一词多义现象做过众多的研究, 其中主要有: K atz 和Fo rdo r( 1963) 基于组词间的类似性提出的语义成分分析法(semantic feature analysis); 由德国学者J. Trier 提出的词在语义上是互相联系的完整的词汇系统语义场理论以及传统的真值语义分析。传统的语义学理论更多地将它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这些固然是词义变化的重要因素, 但它们只是外部因素, 传统的语义学理论终究没有看清词义变化和一词多义的关系, 也未能充分地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形成的缘由。本文试图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运用范畴化的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方式,发展模式以及认知手段进行研究。 1.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 认知语言观承认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及对语言形成的本源作用, 但更强调人的认知的参与作用, 认为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 而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作用之。所谓“心生而言立” , 其认知模式是: 客观世界—认知加工一概念生成一语言符号(赵艳芳,20 0 1 : 3 5 )。Lakof与Jo h n s o n (1 9 8 0 : 1 9 5 : 1 9 9 9 ) 以及L a k o f (19 8 7 )根据他们提出的体验哲学认为: 人类的认知、概念、意义、推理和语言等均源于对客观外界的感知和经验, “体验哲学和C L (cognitive linguistics ) 认为认知来源于实践, 语言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 (王寅, 2 0 0 5 : 1 6 )。认知是和语言不可分的, 认知是语言的基础和发端。语言是由客观世界, 人的认知体验, 社会、文化历时与共时价值观及其语用因素促动形成的、具有动态演绎、延异性质和形态的象征符号系统和精

言据性研究述评

*衷心感谢导师朱永生教授的悉心指导。同时,感谢匿名评审专家提出宝贵、中肯的修改意见。 1 关于evidentiality的中文翻译目前尚未统一,有几种译法。张伯江(1997)译作“传信范畴”;胡壮麟(1994a)译作“可证性”;徐盛桓(2004)和廖巧云(2004)译作“实据性”。笔者译为“言据性”,取自“言之有据” 的含义,望学界同仁批评指正。2006年5月May2006第29卷第2期 Vol.29No.2 现代外语(季刊) ModernForeignLanguages(Quarterly) 1.引言 言据性(evidentiality)1是近年来一个颇受语言学家青睐的课题,它主要是指说话人对知识的来源(sourceofknowledge)以及态度或介入程度(attitude towardsknowledge/commitmenttoknowledge)的说 明。言据性在语法层的体现被称为“据素”(evidentials/evidentialmarkers),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形态据素(morphologicalmarkers/morphological evidentials)和词汇据素(lexicalmarkers/lexicalevidentials)。形态据素主要是指某些语言中动词的 前、后缀;词汇据素主要是指动词、情态助动词、副词、形容词、副词短语,等等。 十多年来,国外的言据性研究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研究课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致力于此问题的探讨。在国内,也有部分学者曾关注或论及过言据性问题。吕叔湘(1982)把汉语中类似的言据性表达列在“传信”和“传疑”范畴之下;胡壮麟(1994a;1994b)、钱军(1998)、 严辰松(2000)、徐盛桓(2004)等学者对言据性研究的部分成果曾作过简单地介绍。本文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作一较为系统与全面的介绍与评述,以期引起更多学界同仁对言据性研究的兴趣与重视。 2.发展历程 言据性研究最初是源于对美洲的印第安语,尤 其是对加利福尼亚北部地区的印第安语的研究。 1911年FranzBoas在 《美洲印第安语手册》一书的导言中首次提到了据素的语义概念。他发现,印第安夸基犹托语(Kwakiutl)要求说话人必须说明信息的具体来源,而且这种对信息来源的说明是通过在动词后面添加不同的后缀来完成的(Boas1911)。1947年,Boas在《夸基犹托语法》一书中再次指出,夸基犹托语有一组动词后缀被用来表达知识的来源和肯定程度(sourceandcertaintyofknowledge)并首次明确提出了“evidential”一词。自此,言据性研究就有了确定的专用术语,也就被正式引入了语言学研究领域(Boas1947,Dendale&Tasmowski2001)。 1957年,RomanJakobson的Shifters,Verbal Categories,andtheRussianVerb把 “evidential”一词看作是和时态、人称、体等类似的标记词(label)。这时,据素已和语气(mood)区分开来,成为语法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Jakobson1957)。此后,言据性(evidentiality)和据素(evidential)这两个术语被广泛地接受并使用。1981年春在美国伯克利召开了关于言据性研究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1986年出版了该会的论文集,题为《言据性:认知的语言编码》(Evidentiality: TheLinguisticCodingof Epistemology)。正是这本论文集使言据性问题成为 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从而确立了其在语言学领域中的牢固地位(Dendale&Tasmowski2001),因而对于言据性研究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1996年 Bussmann的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已把“evidentiality”作为单独的条目来解释;1997年Saeed的《语义学》一书把“言据性” 列为独立的小标题,并对其作了简言据性研究述评* 苏州大学 房红梅 提要:言据性是指说话人对知识的来源以及可靠性的说明。本文从介绍言据性研究的发展历程入手,探讨了言据性的定义以及分类问题,并具体分析、概括了言据性研究的特色与研究角度。最后,本文针对目前言据性研究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评析。 关键词:言据性、据素、述评[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05(2006)02-0191-06

产品语义学大纲

《产品语义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的性质、任务及适用专业 (一)课程性质 《产品语义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从设计符号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意义、传达、语境、修辞等概念进行了阐述,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新的设计思考的角度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并且引导以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广泛扩展思路,帮助学生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符号的关联性和语言学中的修辞方法展开发散思维与联想,以期觅得产品预定概念和意义的最佳传达途径,并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起辅助作用。 (三)适用专业 适用于工业设计本科专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基本内容(含章节的重点、难点等) 第一章设计符号理论概 述 基本要求:了解设计符号的理论意义、符号理论发展简史、设计符号的特性以及文化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重点:设计符号的特点。 难点:文化与符号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产品语义学概述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语义学的概念、产品语义学的缘起与发展、影响产品语义理论的诸多新观念以及产品语义学对我国设计发展的价值。 重点:产品语义学的缘起与发展。 难点:产品语义学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第三章产品的语义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语义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产品语义的诉求层面。 重点: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难点:产品语义的诉求层面。 第四章产品语义的传达 基本要求:了解意义的来源,学习人的要素、环境的要素和生活方式的约定。进而对产品语义有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理解,使学生以使用者的角度认知产品、以及了解使用者心理模型和产品语义实现的条件。 重点:传达的概念与过程、语义传达的类型。 难点:使用者心理模型和产品语义实现的条件、产品语言的局限性。 第五章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的运用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使用情景语境,产理解产品的合理性说服、情感性说服以及产品语义设计程序,了解修辞在产品语义表达中的应用及价值。 重点:产品说服功能与语义设计程序、产品语义传达的有效思维方法。

“革命”概念研究述评

第37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1月 Vol.37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Nov. 2015 ────────── 收稿日期:2015-03-31 作者简介:朱小花(1990-),女,福建泉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120- “革命”概念研究述评 朱小花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革命”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关键词,学术界围绕“革命”一词展开了丰富的研究。厘清“革命”概念的研究脉络是推动革命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工作。通过对“革命”概念研究的兴起背景、分析方法、理论视角进行简要梳理,对未来关于“革命”问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提出展望。 关键词:革命;中国社会文化;理论视角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5)06-0120-03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6.032 A Review on the Concept of Revolution ZHU Xiao-hua (Party School of Fujian Committee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uzhou 350002, China) Abstract: Revolution is a key word in Chinese society. The academic field makes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word revolution . To clarify the research context of the concept revolution is the basic work, which can promote revolutionary theory’s research and practic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d revolution, its methodology and perspectives of view,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studied and the future study of revolution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revolution; Chinese social cultur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革命”一词在中国社会历史上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词、核心词。透过“革命”一词,人们能直观而深刻地窥视整个20世纪的脉络。李欧梵教授指出:“从晚清到现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思想和文学都笼罩在这个革命的‘话语霸权’之下。”[1,p2]对“革命”的追溯和研究,不可避免地搅起了理论探讨的漩涡。本文主要针对学界的研究讨论,从“革命”概念研究的兴起背景、分析方法、理论视角、研究展望四个方面,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介。 一、“革命”概念研究的兴起背景 1.“革命”在20世纪中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求人们对其进行检讨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过“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亦即挖掘关键性术语,并对此详加考察,亦可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面貌与文化价值。“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从王朝鼎革到政治变革乃至改革开放的演进,“革命”已然成为社会 变迁的主旋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发展、壮大的历史。仅就论文研究上的数据来看,在万方数据库中题目包含“革命”二字的论文多达26 114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法律等领域① 。历史证明,过去的无论胜利还是失败的经验对人们都弥足珍贵。通过积累胜利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新的经验,对于人们探寻成功的路径。更好地开创未来具有积极意义。为了使人们能够在思想理论上更快地成熟和发展起来,防止重蹈覆辙,都要求人们对“革命”进行详细而深入的研究,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2.“革命”概念涵义的延用、引申、转移、化用,要求人们对其进行厘清和说明 在学术界中一些术语常常被不证自明地随意使用。也就是说,一个术语的使用,忽略了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社会历史背景下所具有的不同词性、含义和语法功能等,结果只能是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不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学习要点:掌握句法结构分析中运用语义关系、语义指向、语义特征三种语义分析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分析法解释一些常见的语言现象。 句法结构是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统一体。对句法结构不仅要做形式分析,如句法层次分析、句法关系分析、以及句型分析等,还要做种种语义分析。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主要指语义关系、语义指向、语义特征三种分析法。 一、语义关系 (一)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 在句法结构中,词语与词语之间不仅发生种种语法关系,主谓、述补、述宾、偏正、联合等,而且发生种种语义关系。语义关系,语义学中指语言成分所表示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我们所说的语义关系是指动作和动作者、动作和受动者、动作和工具、动作和处所、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等。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⑴吃面条。/削苹果。(句法、语义关系一致。) ⑵我吃完了。/饼干吃完了。/文章写好了。(句法、语义关系不一致) 前者“我”与“吃”是动作者(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后者“饼干”和“吃”是受动者(受事)和动作的关系,结果和动作的关系。 一种句法结构关系,可能包含着多种语义关系,如:修理家具。/挖了一个坑。/来了一个客人。/写毛笔。(述宾关系,受事、结果、施事、工具。)反之,一种语义关系也可能构成多种句法结构关系。 ⑶沙发上坐着一个人。 ⑷那个人坐在沙发上。 ⑸那个人在沙发上坐着。 这几个句法结构的语义关系基本相同,“人”“沙发上”与“坐”之间都是“施事”“处所”与“动作”的关系;但句法结构关系却不一样。 (二)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的类别 汉语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句法分析的重点是动词跟名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在各种语义关系中,名词性成分担任了一定的语义角色,如“受事、结果、施事、工具”等,这实际上也就是揭示了名词性成分跟动词之间的关系。名词性词语经常担任的语义角色主要有: 1、施事:指动作的发出者(可用介词“被、叫、让、给”引进) 他在看书。/小狗啃完了骨头。/敌人被我们打败了。 2、受事:指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可用介词“把、将”引进)。 小牛吃草。/张三修桌子。/毛把花瓶打碎了。 3、系事:指连系动词联接的对象(?) 我们是教师。/小王成了大学生。 4、与事:指动作行为的间接的承受者(送、还?)(可用介词“给”引进)。 张三还李四一支笔。/我给兰兰送去一些巧克力。 5、结果:指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 编草帽。/烙饼。/做烟斗。/打毛衣。/盖大楼。

语义学和语用学练习1

Chapter 5 Semantics Ⅰ. Decide whethe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or False: 1. Dialectal(方言的)synonyms(同义关系)can often be found in different regional dialects such as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but cannot be found within the variety itself, for example, within British English or American English. F 2. Sense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guistic element and the non-linguistic world of experience, while the reference deals with the inherent meaning of the linguistic form. F 3. Linguistic forms having the same sense may have different reference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T 4. In semantics, meaning of language is considered as the intrinsic and inherent relation to the physical world of experience. F 5. Contextualism is based on the presumption that one can derive meaning from or reduce meaning to observable contexts. T 6. Behaviourists attempted to define the meaning of a language form as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speaker utters it and the response it calls forth in the hearer. T 7.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is the sum total of the meanings of all its components. F 8. Most languages have sets of lexical items similar in meaning but ranked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their degree of formality. T 9. “It is hot.” is a no-place predication because it contains no argument. T 10. In grammatical analysis, the sentence is taken to be the basic unit, but in semantic analysis of a sentence, the basic unit is predication, which is the abstraction of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T Ⅱ. Fill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blanks with one word which begins with the letter given: 11. Semantics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meaning. 12. The conceptualist view holds that there is no direct link between a linguistic form and what it refers to. 13. Reference means what a linguistic form refers to in the real, physical world; it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guistic element and the non-linguistic world of experience. 14. Words that are close in meaning are called synonyms. 15. When two words are identical in sound, but different in spelling and meaning, they are called homophones(同音/形异义词). 16. Relational opposites are pairs of words that exhibit the reversal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tems. 17. Componential(指数)analysis is based upon the belief that the meaning of a word can be divided into meaning components. 18. Whether a sentence is semantically meaningful is governed by rules called selectional restrictions, which are constraints on what lexical items can go with what others. 19. An argument is a logical participant in a predication, largely identical with the nominal element(s) in a sentence. 20. According to the naming theory of meaning, the words in a lan-guage are taken to be labels of the objects they stand for. Ⅲ. There are four choices following each statement. Mark the choice that can best complete

谚语研究综述_陈成

M 2013.10谚语研究综述 □陈 成 摘 要: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开始运用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谚语。研究内容涉及汉语谚语的本体研究、汉语谚语与其他民族谚语(主要是英语)的对比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谚语研究,但缺乏对汉语谚语的社团性的系统研究。 关键词:谚语 汉语谚语 谚语社团 汉语谚语十分丰富, 谚语的定义至少有八九种。据温端政(1985)所讲,谚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谚语只包括以说明事理、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的俗语。温端政在《汉语语汇学》(2005)中进一步把谚语定义为“非二二相乘的表述语”。其要点是:谚语是汉语语汇的组成部分;谚语是表述性的语言单位,这是谚语区别于歇后语和惯用语的主要特征;谚语是非二二相承的表述语,这是谚语区别于表述性成语的形式特征。本文中的谚语指狭义的谚语。 现代的谚语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按照温端政(2000)的观点,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谚语研究 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谚语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郭绍虞、薛诚之等。郭绍虞《谚语的研究》(1921)认为广义谚语太宽泛,首次主张把狭义谚语作为讨论对象。杜同力《关于谚语的报告和说明》(1925)涉及谚语的方方面面,但讨论的问题不够集中,也不够深刻。曹伯韩《谈谚语》、陈以德《从谚语的搜集整理谈到口头语的语汇》和王国栋《谚语的搜集和整理》从谚语的搜集整理中看到某些问题进行研究。王顺德《北夏农谚研究》从地方性谚语这一角度去研究农谚的意义、性质和功用。薛诚之《谚语的探讨》(1936)最先提出谚语是一种语言形式,属于民俗学的范畴。 这一时期的研究观注把谚语同其他容易混淆的语言形式,特别是格言、歇后语、歌谣等进行比较,指出其间的异同;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口语调查,到人民群众中收集第一手的资料。但这时并未把谚语研究纳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水平。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谚语研究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谚语研究的主要著作有马国凡《谚语的特点》(1960),杨欣安《成语与谚语的区语研究侧重于特点、分类和内容等方面,把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自觉运用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 三、新时期的谚语研究 新时期谚语研究进入鼎盛时期,研究范围广泛。主要著作有武占坤、马国凡《谚语》(1980)、王勤《谚语歇后语概论》(1980)、孙维张《汉语熟语学》(1989)和温端政《谚语》(2000)。在广度上,注重谚语的语用研究,包括谚语的社会功能、语用作用、修辞作用,以及规范化等方面的研究,展现了谚语研究的广阔领域。在深度上,对谚语的性质,除了多方面探讨其内容形式上的特点外,还注意探讨更有概括力的本质特点。另外,谚语语义研究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此外郁福敏、郭珊莲《英汉习语对比》(1999)和蒋晶《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2000)从跨文化差异角度对汉、英谚语进行了对比研究。 四、新世纪的谚语研究 新世纪对汉语谚语本体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何学威、陈素萍《论谚语的形式美》(2003)论述了汉语谚语的精悍凝练美、均衡对称美、回环反复美、声律和谐美、多样统一美。罗圣豪《论汉语谚语》(2003)指出由于个人主义的兴起,西方谚语逐渐消亡,而汉语谚语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同时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汉语谚语的历史与定义作了概述。沈怀兴《汉语谚语中意合法的运用》(2004)对几部谚语集子和谚语词典进行考察,发现汉语复句谚语中95%以上是用意合法创造的,并从汉语社会的文化特质、历史变化、汉民族语言习惯、汉语特点等角度分析了其原因。江源源《从系统功能角度解读汉语谚语》(2011)讨论了谚语在“表达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三个方面的独特性。侯璞《谚语的语篇功能》(2012)提出“谚语语篇块”的概念,论述了谚语语篇块的信息结构、内部衔接、内部连贯、篇章分布及语用功能。 理论?综述

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semantics can be simply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meaning, which studies literal, structural or lexical meaning conveyed by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What we concerned with is the denotation of the word, nam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 phrases and sentences not the possible connotations. It is context independent, de-contextualized.and it deals with what is said. while pragmatics is a study which can be defined as the analysis of meaning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which studies non-literal, implicit meaning. It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and context that are basic to language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is context dependent, contextualized. What we concerned is what is communicated by a speaker and interpreted by a listener.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we can see that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both concern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But they research the different sides of language,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study methods. The study objects of semantics is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what we need to know is their meaning, sense , reference and presupposes. Different words may have the same or similar meaning, the same one word may have more than one meaning. And one word may belong to another word. So we can conclude the words to these relations, Such as synonymy, polysemy, homonymy,hyponymy and antonymy. And when we talk about the sense relations between sentences ,we may think of presupposes. Whether it is right under the presupposes. All those are semantics. It would not change with the

分解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的对比分析

作者简介:蒋勇(1966— ),讲师,语言学博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文学收稿日期:2000103126(修改稿) 2000年第7期 总第135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0,№7Serial №135 分解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的对比分析 蒋 勇 (复旦大学外文系,上海 200433) 提 要:本文对比分析了两种主要的语义学流派。分解语义学认为语义就在言语容器之中,语义与认知者的百科知识 和理解过程无关。认知语义学吸收分解语义学认为概念可以解析的观点,提出语义与认知者的概念结构和解读策略有关。依据这种认知论,本文提出言语信号在与认知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借代的功能。 关键词:分解语义学;认知语义学;框架理论;言语的借代功能 Abstract :This paper offers contrastive analyses of two main schools of semantics.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proposes that meaning is objectively right there in the linguistic container and that meaning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cognizants πencyclopedic knowledge and their understanding.Cognitive Semantics incorporates the idea of 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that concepts can be dismantled ,and argues that meaning is relative to cognizants πconceptual structures and processing strategies.Based on this cogni 2tive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finally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language plays a metonymic function in its interaction with cognizants πconceptual systems. K ey words :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cognitive semantics ,frame theory ,metonymic function of language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0)07-0002-04 1.Katz 的语义分解理论简介 较早在生成语法框架内进行语义分析的的方法是成分分析法(Componential Analysis )。(Katz &Fodor ,1963;Katz &Postal ,1964;Katz ,1972)我们将以Katz 的分解语义学(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为主要评述对象。该理论的两个最主要的观点是: 语义规则的生成性:语义规则如句法规则的原理一样,是循环规则。如同用有限的句法规则解释无限多样的句子结构的思路一样,分解理论也是用有限的语义规则通过循环反复使用,可以生成无限多样的语义结构。 语义的构建性:句子的语义是通过语法和语义规则从词、词组到句子层层累建起来的。 Katz 的分解理论从这两个观点出发,建构复合句子的语法成分和语义词典的规则。Katz 的理论有三大目标: (1)确定词项的语义; (2)给出由词语的意义到词组的意义,再由词组的意义到句子的意义的建构规则; (3)用一种分析所有语言都适用的元语言(metalan 2 guage )来进行语义分析。上述的第一个目标通过给词项建 立语义词典得到实现。第二个目标通过投射规则和选择限制将词语的语义组合成句子的语义而得到实现。第三个目标试图使用一种分析各种语言时通用的语义成分(semantic components )或语义原初元素(semantic primitives )得以部分实现。这三大目标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1.1 Katz 的语义词典让我们用“bachelor ”来观察Katz 的语义词典。(Katz &Fodor ,1963;Katz &Postal ,1964)“Bachelor ”的词典信息包括如下: bachelor {N} a.(human )(male )[one who has never been married ](单身汉) b.(human )(male )[young knight serving under the stan 2dard of another knight ](青年侍从骑士) c.(human )[one who has the first or lowest academic de 2gree](学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