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

广东化工2019年第7期·56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5574225.html, 第46卷总第393期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

孙玮1,高伟勤2*,隋昌达1

(1.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手机成瘾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大学生发放问卷264份,最终有效问卷255份,以此有效问卷的255人为研究对象。问卷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专业、年级、睡眠环境、睡前使用手机时长等)、手机成瘾倾向情况(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睡眠质量调查(PSQI)。用SPSS21.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得分总体呈正态分布,最低20分,最高70分,均值为42.62±20.32。共有105(41.18 %)名大学生分数>48分,被认定存在手机依赖倾向;PSQI平均分数为(4.81±2.65)分,近1个月睡眠质量良好的有87人,占34.12 %,睡眠质量一般的有121人,占47.45 %,睡眠质量差的有47人,占18.43 %;二者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指数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正相关(P<0.05),说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越严重,其睡眠质量指数就越高,睡眠质量也就越差。结论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和睡眠质量存在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9)07-0056-02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and Sleep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un Wei1, Gao Weiqin2*, Sui Changda1

(1. The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2;

2.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 154002, China)

Abstract: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addiction and sleep quality. Method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as used to randomly select 264 questionnaires issued by college students, and 255 final valid questionnaires, with 255 of the valid questionnair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basic information (gender, age, major, grade, sleep environment, mobile phone time before bedtime, etc.), mobile addiction tendency (college student mobile addiction tendency scale), sleep quality survey (PSQI).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using SPSS 21.0 software. Results: The scores of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addiction tendency scales were generally normal, with a minimum of 20 points and a maximum of 70 points, with an average of 42.62±20.32. A total of 105 (41.18 %) college students scored>48 points, and were identified as having a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tendency; the average score of PSQI was (4.81±2.65) points, and 87 people with good sleep quality in the past month were 34.12 %, and the quality of sleep was generally There were 121 people, accounting for 47.45 %, and 47 people with poor sleep quality, accounting for 18.43 %.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leep quality index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endency of mobile phone addiction (P<0.05). The more serious the addiction tendency, the higher the sleep quality index and the worse the quality of sleep. Conclusion: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addiction tendency and sleep quality.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sleep quality

睡眠剥夺(SD)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生活习惯或睡眠障碍而睡眠不足,有研究表明,睡眠时间短与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和肥胖)的发病率增加有关。而有研究表明,当前社会有大部分大学生睡眠质量不容乐观,睡眠质量与入睡时间、睡眠环境、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健康状况、心情状况、情感状况、睡前使用手机时间等种种因素有关。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群对手机的依赖情况越发严重。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社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手机由仅满足社交需求,拓展为可以满足“安全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尤其在日常社交活跃的大学生中,手机依赖现象更加严重。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患有手机成瘾症。有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社会节奏加快,情绪调节困难、相貌负面情绪、自我社交回避与苦恼都与大学生情绪调节困难及手机成瘾有关。手机成瘾倾向与睡眠质量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8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佳木斯大学大学生发放问卷264份,收回260份,剔除缺项、漏项5份,最终有效问卷255份。以此有效问卷的255人为研究对象,其平均年龄为(20.14±1.54)岁;其中男生111人(43.53 %),女生144人(56.47 %)。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由调查员采用统一标准进行调查。调查时以班级为单位,调查员说明问卷注意事项后,由学生独立完成,调查员负责回收问卷。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熟悉调查内容,避开了刚开学的时间和正处在实习期间的学生进行调查以排除大学刚入学不适应和实习面临的环境变化和就业压力所导致的睡眠障碍;避开了期末考试月调查以排除学生因考试压力而造成的睡眠问题。

(1)基本情况与影响因素调查: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年级、睡眠环境、睡前使用手机时长等资料。

(2)手机成瘾倾向情况:本研究调查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情况使用了熊婕等人制作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本量表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评定为1~5分,总分越高表明手机成瘾倾向越高,总得分达到48分被认定为有手机成瘾倾向。研究量表的重测信度及各项拟合指标良好。理论上借鉴了已有关于网络成瘾量表的编制思路和内容结构。问卷的题目来自手机使用者的访谈,归纳概括手机使用过程中共性的问题和现象,并经过专家分析,初测项目筛选,提高了问卷的内容效度[1]。

(3)睡眠质量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该量表由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将18个条目归纳到不同的7个睡眠评分因子,分别计算“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运用、日间功能障碍”7个得分因子。每个因子得分为0~3分,得分越高,说明该因子情况越差;再累计各因子得分构成PSQI总得分,PSQI总分范围为0~21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将PSQI总因子得分划分为3个等级,PSQI≤4分为睡眠良好,PSQI5-7分为睡眠一般,PSQI≥8分为睡眠差,即睡眠障碍[2]。

1.3 统计学方法

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统一编码并录入Excel数据库,采用SPSS21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机成瘾倾向情况

255名大学生调查对象中,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得分总

[收稿日期] 2019-03-19

[基金项目] 佳木斯大学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的大学生褪黑素水平与血压及睡眠的质量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8xj02 [作者简介] 孙玮(1998-),女,牡丹江人,本科临床医学在读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学。

*为通讯作者:高伟勤(1973-),女,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心脏康复。

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教材

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案例背景 现代电子产品方便、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对于中学生而言,手机已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娱乐工具。但手机也在逐渐的“侵略”着我们的生 活,甚至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与此同时,像“手机依赖 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中学生中有明显增长趋势。手机普及带来 的另一个明显副作用是近视发病率大幅上升。据中华眼科网统计:全国 近视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30%,城市近视人口比率达33%。其中,中学生为50%。统计数字显示全国近视眼发病人数中青少年达到1.8亿。手机对于中学生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二、研究目的 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基本方法,探究中学生使用手机问题根源,发展过程,以及解决方法。 三、研究内容 1、手机依赖症简单自测 2 、中学生使用手机成瘾原因及分类 3、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 4、如何帮助中学生摆脱过度使用手机习惯 5、研究性学习报告总结 一、手机依赖症简单自测

美国《赫芬顿邮报》载文,盘点出“手机依赖症的13个信号”,如果你有超过一半的症状,说明有潜在的手机依赖症。 1.视力模糊。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模糊和干眼症。 2.没有安全感。一旦手机没在身边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惧感。 3.频繁发短信。无论学习还是闲暇时,总爱使用手机频繁收发电子邮件或短信,甚至给近在身边的人发。 4.头痛。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引起头痛、疲劳乏力,甚至会导致“老痴”(短时记忆丧失等)。 5.方向感差。到任何地方都离不开地图定位,不会记路。 6.手机放枕边。研究发现,手机离身体太近容易导致入睡困难,影响睡眠质量。 7.总听见手机振动声。手机明明静音,有时甚至压根没带手机,却感觉它仿佛在响或振动,这就说明你已经因沉迷于手机而产生幻觉了。 8.上厕所带着手机。无论是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24小时不离身。 9.拇指病。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或发短信等,手指就会痉挛疼痛,医学上称为拇指腱鞘炎。 10.不喜欢眼神交流。总爱使用手机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眼神接触减少,甚至与他人目光接触时产生异样感。 11.与亲朋聚会减少。与亲朋3个月没聊天,只是通过社交网站了解对方一切情况。 12.记不住电话号码。依赖手机的存储功能,当电话没电或不在身边时,记不清熟人的电话号码。 13.弯腰驼背。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坏习惯容易导致弓腰驼背等不良姿势。

调节睡眠的方法(最全)

一、专家建议 许多事情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德国格罗斯汉斯多夫睡眠障碍治疗医院院长霍尔格.海因博士为提高睡眠质量提出了以下好建议。 1.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在周末不要睡得太晚。如果你周六睡得晚周日起得晚,那么周日晚上你可能就会失眠。 2.睡前勿猛吃猛喝。在睡觉前大约两个小时吃少量的晚餐,不要喝太多的水,因为晚上不断上厕所会影响睡眠质量;晚上不要吃辛辣的富含油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也会影响睡眠。 3.睡前远离咖啡和尼古丁。建议睡觉前八小时不要喝茶。 4.选择锻炼时间。下午锻炼是帮助睡眠的最佳时间,而有规律的身体锻炼能提高夜间睡眠的质量。 5.保持室温稍凉。卧室温度稍低有助于睡眠。 6.大睡要放在晚间。白天打盹可能会导致夜晚睡眠时间被“剥夺”。白天的睡眠时间严格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且不能在下午三点后还睡觉。 7.保持安静。关掉电视和收音机,因为安静对提高睡眠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8.舒适的床。一张舒适的床给你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空间。另外,你要确定床是否够宽敞。 9.睡前洗澡。睡觉之前的一个热水澡有助于你放松肌肉,可令你睡得更好。 10.不要依赖安眠药。在服用安眠药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建议你服用安眠药不要超过4周。 11. 足部保暖:研究结果表明,双脚凉的妇女的睡眠质量比足部舒适暖和的妇女要差,海因博士建议,穿着厚袜子睡觉。 12. 不开窗:引起人们过敏的物质和影响睡觉的噪音通过开着的窗户进入卧室。海因建议:关上窗户睡觉。 13. 晚上不打扫卫生:清扫房间使用的喷雾剂和化学清洁剂都可能刺激呼吸道,从而影响睡眠,海因建议:只在早晨打扫卧室。 14.睡前减慢呼吸节奏。 比如: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最好的办法是趟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入睡后,睡眠质量才会最好。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研究

1 引言 1.1 论题提出背景 手机是21世纪最为普及的电子产品之一,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交流工具。在欧美亚洲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学生频频出现过度使用手机的情况,这是由于年轻人比其他年龄群体更容易产生手机使用问题[2]。再看大学校园,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宿舍里,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的学生比比皆是。高频率、长时间地使用手机的个体,在心理上会对手机产生依赖,重度者一旦离开手机就会心神不宁,并伴随各种负面情绪。由于手机的普及率比电脑更高,手机成瘾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网络成瘾,成为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受到了社会和研究者的关注。 大学生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需要来自各方面的社会支持。研究表明,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归属感,从而增进其幸福感[6]。而社会支持不足则有可能引发各种问题,如适应不良[7]等。早期有关成年人社会支持的研究较多,近年来,学术界将研究重心逐渐转移到了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问题上。由于不同的学者研究方向的差异,尚且没有统一而完整的社会支持理论体系,因此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兴领域。 对大学各个方面的适应,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在竞争加剧的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面临重大考验。良好的学校适应不仅是本科阶段学业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还会继续对个体今后的工作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3]。另一方面,一旦学校适应不良,则有可能引起抑郁[4]、成瘾[5]等心理和行为问题。由于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重视学校适应问题。根据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完善学校适应的理论框架,构建切实可行的支持体系,成为了当今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课题。 由此可见,研究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倾向、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但是存在文化差异。因此,切合我国大学生实际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1.2 概念界定 1.2.1 手机成瘾倾向 手机成瘾倾向,又叫手机依赖倾向、手机过度使用倾向。是指由重复地使用手机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

提高睡眠质量的十个方法

提高睡眠质量的十个方法 1.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在周末不要睡得太晚。如果你周六睡得晚周日起得晚,那么周日晚上你可能就会失眠。 2.睡前勿猛吃猛喝。在睡觉前大约两个小时吃少量的晚餐,不要喝太多的水,因为晚上不断上厕所会影响睡眠质量;晚上不要吃辛辣的富含油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也会影响睡眠。 3.睡前远离咖啡和尼古丁。建议你睡觉前八小时不要喝咖啡。 4.选择锻炼时间。下午锻炼是帮助睡眠的最佳时间,而有规律的身体锻炼能提高夜间睡眠的质量。 5.保持室温稍凉。卧室温度稍低有助于睡眠。 6.大睡要放在晚间。白天打盹可能会导致夜晚睡眠时间被“剥夺”。白天的睡眠时间严格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且不能在下午三点后还睡觉。 7.保持安静。关掉电视和收音机,因为安静对提高睡眠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8.舒适的床。一张舒适的床给你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空间。另外,你要确定床是否够宽敞。 9.睡前洗澡。睡觉之前的一个热水澡有助于你放松肌肉,可令你睡得更好。 10.不要依赖安眠药。在服用安眠药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建议你服用安眠药不要超过4周。 最后专家提醒,失眠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压力,因为压力会让你更睡不着。 理想的睡眠时间是多久? A: 根据报告研究显示,那些每晚的睡觉时长在6.5 小时至7.5 小时之间的人最长寿。那些睡眠超过8小时或者低于6.5小时的人的寿命会短很多。睡的太多和睡的太少的人都有很大的健康风险。最大的惊人之处是所谓的睡眠太久是以8小时为分界线的。睡8.5小时甚至比只睡5小时还糟糕。 不良的睡眠会会引起很多问题—忧郁症,肥胖病—因此还会引起心脏病—甚至更严重。而且发病率[或健康度]跟据睡眠的时间成“U字形”。但是这[最佳睡眠时长]会根据不同的健康指标而变化。大多数人会在7或8小时时达到U型的最低的,但另外一些人却会在6小时,甚至是9小时。糖尿病患者的最低点会在7小时[样例]。但这些衡量结果都没有死亡率的数据显得清新。 我认为我们可以根据数据推断出[睡6.5至7.5小时的人寿命最长],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些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我们不清楚如果一个睡眠不足的人是否可以通过增加睡眠时间来活的更久,也不清楚是否一个睡的太多的人是否可以通过把他们的闹钟调早一些就可以更长

大学生睡眠质量反思

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反思 睡眠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睡眠是人最重要的生理需求,人从出生开始就在睡眠状态与清醒状态中不断转换,人一生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梦中度过。良好的睡眠质量是人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重要保障,对人体的健康极为关键。睡眠质量不高导致思维清晰程度下降,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睡眠障碍也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失眠又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发病率高。广义的睡眠障碍应该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过度嗜睡、睡眠呼吸障碍以及睡眠行为异常等。如今,睡眠障碍已经成为困扰越来越多人的健康问题,他们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中不断地浮想或联想,就是难以入睡,导致睡眠质量不高,这是个非常恼人的问题,因为睡眠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生命健康。 上了大学之后,也许是因为第一次过着住宿生活,并没有很快的适应,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睡眠障碍,有时莫名的睡不着,或者半夜就自然醒来,并且难以再次入眠。而且据我观察,在我身边的一些同学中,也存在相当一部分同学有入睡困难,易醒等睡眠障碍,从而导致第二天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所以当我发现这学期的临床医学导论课上

有睡眠这一课题时,便更加专心的听了老师的讲解,并且对现代大学生睡眠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每个人每天应该睡够8个小时,这是标准的睡眠时间。其实,八个小时只是一个大概的尺度,每个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都会有所不同,这跟一个人所处的年龄段,工作等都有关系。睡眠时间的长短就像一个人的食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睡眠过多或过少都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睡眠时间的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就会明显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健康方面来讲,经常睡眠不足,会使人心情焦躁忧虑,免疫力下降,如此导致神经衰弱、感冒、肠胃疾病等,还会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提高,增加了发生心脏病的风险。 二是从工作学习方面来讲,长期睡眠不足使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会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工作学习期间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更好的完成任务。 三是从生活质量方面来讲,长期睡眠不足会使人经常处于恍惚状态,体验不到现代生活的诸多精彩和乐趣;伴随中国汽车社会的到来,睡眠不足会导致疲劳驾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积累知识,增长能

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和改善睡眠质量的方式

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和改善睡眠在质量的方式 睡眠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睡眠是人最重要的生理需求,人从出生开始就在睡眠状态与清醒状态中不断转换,人一生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梦中度过。良好的睡眠质量是人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重要保障,对人体的健康极为关键。睡眠质量不高导致思维清晰程度下降,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睡眠障碍也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失眠又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发病率高。大学生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情感问题、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不适应等而导致失眠。那么大学生们一般都是通过什么来改善自己的睡眠呢?他们为自己的睡眠满意吗?下面是辛易校园调查分析出来的数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一)大学生睡眠问题和常见的改善行为 图一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否存在睡眠问题图

图二大学生尝试改善睡眠方式图 从图一、图二的数据显示,有睡眠问题的大学生中近5成的大学生会选择听音乐和进行体育锻炼来改善睡眠,仍有31.65%的学生不会为改善睡眠刻意去做改变。 (二)大学生为自己的失眠买单情况 图三大学生为改善睡眠质量愿意投入的金额情况分析图

从图三的数据可以分析出:大学生最不愿意通过吃安眠药等药物改善睡眠质量,40.42%的大学生不愿意花费任何费用,35.96%的大学生仅愿意花费200元以内去尝试改变睡眠质量。 (三)大学生睡眠质量评分 图四中国大学生对自己睡眠质量评分分布图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生睡眠质量平均评分为72.27分,主要集中在60-80分之间。 综合以上的数据分析:有6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睡眠问题,其中他们给自己的睡眠评分也还算好;有4成的大学生不愿意为了改善睡眠质量而买单,大部分大学生都是通过“听音乐”、“进行体育锻炼”“喝牛奶”这三个方式来改善自己的睡眠。 总之,睡眠对于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恢复精力;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促进生长发育;保护人的心理健康等等,睡眠障碍不应该被忽视。【辛易校园】希望在大家在无法改变环境的条件下,有睡眠障碍的同学能够通过自我调整来改善睡眠质量。

大学生睡眠调查报告完整版

大学生睡眠调查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大学生睡眠调查报告 一、前言 在大学,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熬夜早已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每天的深夜和凌晨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宿舍的灯熄了,但是电脑的屏幕还是亮着的;校园的街道是安静的,而宿舍的楼道依然是吵闹着的。这样的情景使大部分同学的生活变得很不规律。或者是习惯于晚睡晚起。熬夜已成了一种习惯,不熬夜反倒少见。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自己处于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熬夜情况很感兴趣。研究大学生熬夜情况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并关注自己的健康。 二、调查目的及方法 (一)调查目的 睡眠,是每天都必须做的事,有的人睡眠的时间长,有的人睡眠的时间短,自然精神就不一样,人每天都必须睡10小时,然而现在很多的中学生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那么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听课效率也会降低,像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会让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渐渐变成一个差生,这也是一些中学生由小学升到中学的命运,说得深刻一些那么就会对我们的国家兴盛产生负面影响。 (二)调查方法 通过网络问卷方式发起调查,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发送问卷链接,采访我校在校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 三、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几乎都会有熬夜现象。这就不禁令人产生疑惑,大部分人都会熬夜,然而大部分人的睡眠时间都很充足。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我们与填写问卷的同学进一步了解后发现,73%以上都选择了在上课的时候补充睡眠。 四、大学生熬夜原因分析 (一)内因 1.学习拖拉进行。到底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这样的经历。因为中国学生往往很聪明,所以哪怕最后只剩很少的时间了,只要短期内突击一下,往往也会做得不错;此后经常采取这样的工作学习方式,周而复始,反复循环。有时便不可避免地会熬夜学习,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我们在调查中可以看到有23.23%的学生因为拖拉或因其他原因将与学习抛到脑后,作业一拖再拖,最后只有临时抱佛脚,通宵达旦,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交上熬夜的“结晶”。可是只有少数聪明的人可以拿到好成绩,大多数人效果不佳!其中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26.32%的人平时成绩在班级里排到25%~50之间,而占有4 2.11%的人只排到班级50%~75%之间。

大学生睡眠情况调查报告

哈工大威海学生睡眠情况 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的睡眠情况,为学生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提供参考,同时为学校了解学生睡眠健康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调查对象:哈工大威海在校本科生 (三)调查单位:抽取的样本学生 (四)调查程序: 1.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2.分发调查问卷和网上调查。随机抽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 科生男、女各30人左右作为调查单位; 3.根据回收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样本的不同年级来源、分布状况的均值、方差等分布的数字特征,推断学生总体分布的相应参数; (2)根据性别进行男女两个总体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均值之差的比较以及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3)根据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进行四个总体睡眠时间和质量均值之差及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4)绘制统计图形使样本数据直观化并对统计量进行分析 (五)调查时间:2008-12-5~2008-12-25 二·问卷设计

大学生睡眠情况调查问卷 同学: 您好,耽误您宝贵的两分钟,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下表: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平均每天睡眠总时间(具体)________ 小时以下~8 ~10 D.大于10小时 3. 是否有午睡习惯() A.有 B.经常 C.偶尔 D.没有 4. 晚上一般几点入睡() 点以前~11 ~12 点以后 5.早上一般几点起床() 点以前~7 ~8 D.随性而为,睡醒为止 6.睡眠质量如何() A.倒头就睡,相当好 B.偶尔做梦,良好 C.经常做梦,不太好 D.噩梦连连,毫无质量可言 7.睡眠质量差,无法入睡的原因是() A.学习压力太大 B.感情危机 C.舍友太吵,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D.其他 8.偶尔一两次熬夜对你你第二天影响大吗() A.几乎没影响 B.有点影响 C.影响较大,效率变低 D.影响很大,没什么效率 9.影响你的睡眠时间的因素是什么() A.娱乐:入上网、打牌。。。 B.卧谈、打电话(谈恋爱) C.学习 D.其他 10.你认为你实际的睡眠时间与理想睡眠时间相差多少() A.没有差距,很充足 B.相差一小时以内 C.相差1~2小时小时以上

大学生手机成瘾情况调查报告(2)

大学生手机成瘾情况调查报告 篇一: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调查 附件: 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调查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男( )女( ) 2.是不是觉得手机在你生活中不可缺少是( )否( ) 3.您使用手机年数( ) A.3年以下 B.3至5年 C.5年以上 第二部分:手机成瘾情况调查 1.你经常把手机放在身上吗? A.很不符合 B.较不符合 C.有点符合 D.非常符合 E.不确定 2.假如出门忘了带手机,你会回去拿吗? A.很不符合 B.较不符合 C.有点符合 D.非常符合 E.不确定 3.你是不是经常下意识的找手机? A.很不符合 B.较不符合 C.有点符合 D.非常符合 E.不确定 4.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 A.很不符合 B.较不符合 C.有点符合 D.非常符合

5.每次玩完手机后,其实要做点别的事情但还是忍不住再玩玩手机? A.很不符合 B.较不符合 C.有点符合 D.非常符合 E.不确定 6.我会因为没使用手机就烦躁不安,一旦使用手机就不会这样? A.很不符合 B.较不符合 C.有点符合 D.非常符合 E.不确定 7.如果没有手机我会觉得生活空虚无聊? A.很不符合 B.较不符合 C.有点符合 D.非常符合 E.不确定 8.哪怕再累,玩手机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特别精神? A.很不符合 B.较不符合 C.有点符合 D.非常符合 E.不确定 9.如果出门不带手机是否觉得没有安全感? A.很不符合 B.较不符合 C.有点符合 D.非常符合 E.不确定 10.在开会、上课等需要把手机关静音的场合会不会经常拿出手机? A.很不符合 B.较不符合 C.有点符合 D.非常符合

沉迷手机 影响健康 说课稿

《沉迷手机影响健康》说课稿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希望。据第 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17 年 6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7.2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 96.3% ,青少年是其中庞大而特殊的群体。为了关注学生健康成长,让手机安全教育深入学生心中,今天我来说一说《沉迷手机影响健康》。 一、说教材 本课是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编写的中小学安全教育读本《我的安全我知道》八年级第三章的最后一课而设计。网络是21世纪的代名词,手机则是网络最出色的载体之一。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时工具。但手机也存在着众多危害,本课告诉学生如何合理使用手机,避免手机成瘾。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初中生要懂得合理利用手机、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手机带来的危害。而对预防沉迷手机独立予以介绍,更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本课是七年级《会上网有节制》的延伸,同时也为九年级的《电话诈骗:时刻警惕》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过渡: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我始终遵循“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的理念,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要求学生认识身边存在不良信息、手机游戏等诱惑,使学生体会手机诱惑的危害,熟悉手机成瘾的特征,知道如何合理使用手机,保护身心健康。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情境再现,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防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手机成瘾的敬畏之情,树立合理运用手机的谨慎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 围绕上述三个教学目标,根据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认识沉迷手机的危害,熟悉手机成瘾的特征; 2.分析自己的玩手机行为,发现隐患,促使改正。懂得如何合理使用手机,保护身心健康。 教学难点确立为:重点中的第2点。 四、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处在十三四岁的年龄阶段,开始步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开始趋向独立思考,是非辨别能力还不成熟,对于社会的一些现象缺少正确的判断,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被手机等电子产品吸引。他们玩手机有三大特点:一是人数多;二是时间长;三是迷恋程度深。手机无情地吞噬着学生大量的时间,影响他们的发育和成长。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为了方便联系,大多数学生父母都会和学生配手机。 与此同时,现在网络的渗透影响,许多学生一开始玩手机的动机就有所偏离,很容易沉迷于网络聊天、手机游戏,带来各种安全隐患。本节课和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五、说教法 考虑到学生的现状,根据学生的特点,本课我的整体教学框架为

提高睡眠质量的放松指导语

请准备好,现在开始做放松,你这样想,经过一天的学习,在一天中有一小块时间让自己真正的安静下来可真好。先做深呼吸,注意,要尽可能向身体的下部吸气,体会气流从鼻腔缓缓进入,吸向腹部,然后再慢慢把它呼出去,你会感到心情舒畅了很多。接下来做肌肉放松练习,先让脚趾向脚心方向弯曲,肌肉一点一点绷紧,只要不抽筋,就再增加力量,把脚趾绷到尽可能紧的程度,绷得再紧些,坚持,坚持,大概十秒的时间,我帮你把握时间,7、8、9、10,好,放松,然后再做深呼吸,深呼吸之后,现在慢慢体会脚趾放松后的那种轻松感觉。 接下来,再把脚趾向脚背方向弯曲,五个脚趾尽量分开,总之你体会脚背和脚趾的肌肉都在用力,肌肉绷紧,适当增加力量,然后保持这种状态,坚持,再坚持,大概十秒,7、8、9、10,好放松了,然后,再做深呼吸,深呼吸之后,你体会脚趾放松了,心情开始一点点安静下来。 接下来,适当地收缩小腿肌肉,小腿的肌肉适当的缩成两个团,这时足面伸直,尽力向前伸曲,小腿肌肉缩成两个疙瘩,只要不疼,你就再坚持,小腿肌肉收缩的更紧些,坚持,坚持。总之现在脚趾、脚背、踝关节、小腿都是绷紧的,7、8、9、10 ,好放松,再做深呼吸调节一下,现在,两脚、踝关节、小腿都是轻松的,心情明显的也轻松下来,什么都不愿想,什么也不关心,现在你只想停留在这种宁静轻松的状态里。 好,现在小腿肌肉绷紧,足尖向膝盖方向弯曲,做勾脚姿势,把小腿肌肉拉直绷紧,以踝关节为轴,你的小腿肌肉象弓弦一样,尽力拉地很紧很紧,坚持坚持,我帮你记时间,7、8、9、10,好放松了,再做深呼吸,深深地向小腹方向吸气,再深深的把它呼出去。体会一下你此时的心情,你已经很明显的放松了,什么都不在乎了,什么都不想了。 接下来,两腿膝盖用力并拢,使大腿两侧的肌肉尽量地绷紧,绷得很紧,你可能有些累,但你能坚持,再坚持,再坚持,适当增加力量,6、7、8、9、10,好,放松了,做一下深呼吸,深深的做一次深呼吸,你的心情会更加放松,然后你继续体会你心情渐渐放松的感觉,现在你什么都不愿想了,你对外面的声音也不在乎了,也不想听了,此时你大脑里感受到的是更加的轻松、宁静和微微愉快,你现在沉浸在这种宁静、轻松与微微愉快的感受里。 然后将臀部肌肉绷紧,让臀部的两块肌肉尽可能的收缩,尽量的用力,坚持住,坚持,坚持,适当增加力量,6、7、8、9、10,好放松,再做深呼吸,然后你继续体会心情越来越放松的那种感受,继续体会大脑和整个心情是那样的轻松宁静,你喜欢这种轻松和宁静,那么大脑里一定是微微愉快的。为了加深你放松的程度,你可以想象,在大脑后部有个小水珠,从头顶一点一点的向颈部流淌,还在流淌,还在慢慢的流淌,它留到了颈部又返回来,从头顶又一点点向下慢慢的流着,它还在流。 然后将后背的肌肉绷紧,两肩微微向后用力,你身体可以稍稍的向上隆起,将后背、腰部的两侧肌肉都绷紧,尽量的绷紧,你现在后背感到有一点发热,你后背的每一块肌肉都是绷紧的,坚持,再坚持,再坚持,6、7、8、9、10,好放松,再做一次深呼吸,让气流从鼻腔缓缓的吸向腹部,然后再慢慢的把它呼出去,你体会这种放松的感受,这是你平常很少能体会到的这种轻松、宁静和愉快的状态,为了加深放松,你可以继续想象你脑后的那个水珠,它从大脑上边,一点一点向下流淌,它流得很慢很慢。 接下来,让肩部的肌肉绷紧,两个肩膀头尽量向上耸,好像你要用肩膀去碰自己的耳朵那样,你肩膀的肌肉绷得很紧,肩膀周围的肌肉也都绷紧了,坚持,再坚持,再坚持,6、7、8、9、10,好,放松了,再做深呼吸,你的心情更加轻松、宁静和微微愉快,我们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做一次想象练习。 现在是一个春天的晚上,你走在回寝室的路上,天空是如此晴朗,星星们快乐的眨着眼睛,

大学生睡眠质量调研论文

本科生睡眠质量调查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 (1) 研究背景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的理论构想 (2) 本科生睡眠质量现状 (2) 研究假设 (2) 睡眠质量基本情况 (3) 整体睡眠质量分析 (6) 睡眠效果统计分析 (8) 影响睡眠的因素分析 (12) 结论: (16)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 研究背景 睡眠是人类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生理需要,人的一生中约有1/3 的时间是在睡眠当中度过的,研究发现,睡眠不仅可以使个体的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而且与个体的情绪、记忆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然而,与呼吸空气和摄入饮食一样被认为是人的本能活动的睡眠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困扰,有人会因为缺乏睡眠而焦虑不安,也有人会因为睡眠过多而精神不振,许多人在这一自然生理行为出现偏差时一筹莫展。研究发现,睡眠问题会引起一系列心理及生理疾病的发生。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 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 月21 日定为“世界睡眠日(Word Sleep Day)”,这一活动引起了人们对睡眠问题的极大关注,说明睡眠问题已经普遍到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了。2002 年3 月21 日开始的全球睡眠调查中,中国区的被调查人数约1 万余人,在被调查者中,因易醒、早醒、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好等而存在的睡眠问题的人达到42.5%,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其中一半以上的人会在白天精神不振、打瞌睡,27.7%的人情绪不佳,38.9%的人白天活动受影响。由此可见,睡眠障碍已经成为人群当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003 年3 月21 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宣布将“世界睡眠日(Word Sleep Day)”引入中国。众所周知,睡眠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有研究发现,大多数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存在睡眠问题,其中很多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及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睡眠研究组织(WFSRS)联合发表的《睡眠和健康》报告中指出:睡眠和空气、食物、水一样,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必需品。因此,优质的睡眠是保持良好健康状态的基石,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手机上瘾现象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精品作文

大学生手机上瘾现象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手机上瘾的成因分析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手机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获取外界信息,或沟通与他人的联系。但是对于部分大学生而言,手机的过度使用已经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学习,甚至出现上瘾现象。. (一)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对实时信息的需要和渴望需要一个有效的承载工具。由于手机承载信息量大,方便快捷,加之可以随时随地的对信息进行传递,成为大学生上网的首选。在重大事件的新闻中,手机一最快、最广泛的范围对信息进行传播,在第一时间抓住大众对信息需求足以刺激大学生的时代嗅觉,以满足自己对信息的需求,也可以通过外界的信息以确定自己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降低了大学生对信息获得的压力。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寻求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这是为了获得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现在的社会相对来说比较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喜欢炫耀自己物品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时会互相讨论关于自己对信息的一些了解,为避免自己一无所知,手机就会成

为随时随地获得信息一种工具。这也会促进彼此之间的攀比心理,对于手机创造的某些虚拟的空间而无法自拔。 (三)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 [JP2]当前,大学生使用的手机五花八门,从外观到手机的功能。对于具有时尚敏感嗅觉的大学生来说,对于手机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它的功能也要求越来越强大。而精明的商家就是抓住这一特点,对手机不断的开发。由于现在手机的功能也很让人沉迷,一台华丽的手机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认为在同学面前更有面子。大学生喜欢时尚、喜欢与众不同,根本不会考虑经济压力,只注重满足自己时尚的需求。. (四)大学生情绪转移的方式 [JP2]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有些人性格孤僻、甚至是不合群、不自信具有封闭心理的人极易出现手机成瘾的症状。手机网络的出现,可以满足对社交的需求,在网上可以交朋友,可以倾吐自己的心声,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在网上可以作为一个发泄的工具。为了消除自己的寂寞、孤独感时常选择手机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来说,对于一个新环境还没有完全适应,对自己的大学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划,也没有信任的朋友可以交谈的时候,手机就成为了一个发泄的工具。网络往往能够满足人的心理的需求,而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就容易满足网络的需求,沉迷于其中。. (五)大学生自信的缺乏

大学生手机成瘾研究综述

大学生手机成瘾研究综述 摘要:手机成瘾在大学生中已经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近年来,我国研究者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手机成瘾的概念界定、大学生诊断测量与大学生手机成瘾相关因素及干预各个方面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最后对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手机成瘾诊断标准和测量相关因素干预 根据工信部2011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7月底,我国手机用户已达到9.3亿。7月由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提到,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已达3.18亿。另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开放性和应用性得到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在享受手机带来新的娱乐和便利的同时,也使他们成了手机的奴役的对象,出现了对手机过分依赖的现象,甚至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开始因手机成瘾症而感到苦恼,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1手机成瘾的概念 成瘾,在新华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一般指人对某类事物或东西的依赖性达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之前对成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药物的依赖上,而近些年来,行为科学提出了成瘾(Behavioral Addiction)概念,常见的有:赌博成瘾(Griffiths,1995),财富成瘾(Slater,1980),性成瘾(Carnes,1983),计算机成瘾(Griffiths,1995)等[1],这些成瘾行为和创痛的药物成瘾表象很是相似,具有强烈心理和行为效应。有些用户无节制、无限度的使用手机对其生活、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现象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此也越来越重视,于是,对手机成瘾的研究和讨论也在不断地增多。对于手机成瘾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提出各自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韩登亮、齐志斐等人[2]将手机成瘾症界定为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病症。并认为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无限制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心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例如;莫名的紧张,莫名的心慌。屠斌斌、章俊龙和姜伊素[3]将其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手机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循环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包括手机关系成瘾、手机娱乐成瘾和手机信息搜索成瘾三种类型。国外的研究者则更倾向于用问题性手机使用或手机依赖等术语来表达手机成瘾,在Griffiths看来,手机成瘾是一种包含人机互动性和非生化的行为成瘾[4]。现在中国国内对手机成瘾的研究的学者并不是太多,部分研究者着手编制手机成瘾问卷[3,5]。有研究者开始关注手机成瘾的心理学分析,如韩登亮与齐志斐[1]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成因、危害进行心理进行了深刻、严谨的分析;王小运与伍安春[5]探讨手机成瘾的成因和对策;梁维科[6]探讨了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的原因以及带来的负面影响。王薇综述了手机成瘾的概念、测量及影响相关因素,特别提到人格特征和社会交往因素在手机成瘾当中的影响[7]。刘红与王洪礼[8]探讨了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寂寞孤独感、手机用户使用动机的关系。 2大学生手机成瘾的诊断和测量 就手机成瘾而言,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标准的疾病分类系统正式把它列入到心理障碍的范畴,有研究者参照国外传统的用来界定物质依赖(或成瘾)的标准,即《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通过研究过度使用手机的用户,给出确定此症状的6项标准,分别是突显性、耐受性、冲突性、复发性、戒断性和兴奋性。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不少学者按照自己对手机使用成瘾行为的认识和理解,编制测查工具用以诊断手机成瘾。下面是现阶段国内外比较常用的测量工具的简介:

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关系探究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7, 7(1), 60-66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5574225.html,/journal/ap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5574225.html,/10.12677/ap.2017.71009 文章引用: 冯君凤, 曹贵康(2017). 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关系探究. 心理学进展, 7(1), 60-66. A 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nd Impulsiveness Junfeng Feng 1,2, Guikang Cao 1,2* 1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2 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SWU),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Received: Dec. 31st , 2016; accepted: Jan. 14th , 2017; published: Jan. 23rd , 2017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5574225.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Mobile phone addiction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individuals unduly depend on mobile phone, which makes individual can’t live a normal life without the phon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is a new social problem produce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echnology after in-ternet addiction. The individuals with high impulsivity level are vulnerable to the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s, lacking the ideological trade-offs. Impulsivity is a significant personality trait of ad-dictive group. Existing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impulsiv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substance ad-dictions and behavioral addiction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related researches in terms of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nd impulsivity. These studies exp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nd impulsivity, which also cast a light on the future research such as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mechanisms of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list several particularities of mobile phone addiction that distinguish from other kinds of addic-tions and point out the directions of future studies. Keywords Mobile Phone Addiction,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Impulsivity 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关系探究 冯君凤1,2,曹贵康1,2* Open Access *通讯作者。

睡眠不好如何调理 十二妙招有助提升睡眠质量

睡眠不好如何调理十二妙招有助提升睡眠质量 每个人一生当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在睡眠状态,睡眠的好坏会影响着身体的健康。随着现在人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很多人都被失眠所困扰,尤其是中老年人身体机能 下降更容易引起睡眠质量较差。那么我们到底怎么才能调理好睡眠呢?下面这十二个妙招让你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不好如何调理 1、别在意充足睡眠需要8个小时的规定 想必每个人都听过充足的睡眠需要满足八个小时,其实不然,这个也只是个大概的平 均数,徘徊在八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都能够使得身体机能运行到最佳状态。但是我们经常 会发现,很多睡眠时间只有五六个小时的病人,非常常见。但是一定要注意,不管多少睡 眠时间,只要能够让自己保持一天充足的精力,并且没有损害身体,这样的睡眠就是好的。 2、别勉强自己入睡 很多人强迫自己入睡,尤其是失眠的时候,但是,你要清楚睡眠有一个生物过程,是 不能强迫入睡的。很多时候,短期的强迫自己入眠,从长远来看会导致增强失眠的程度。 所以,我们好好休息一下,而不是强迫自己入眠。所以,教授建议可以参与一些使你放松 的活动,而不是那些你满心希望可以帮助你入睡的活动。 3、别睡回笼觉 当你没有失眠症状的时侯,不要为了把睡眠补回来而早早上床睡觉或者醒来后赖在床 上不起来。因为这样做会扰乱你的睡眠规律,导致更大的挫败感。 4、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 有关研究显示,如果睡眠质量不好,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来建立自己的睡眠需要,比 如说避免小睡、白天经常的锻炼身体,晚上睡觉的时候要关灯等。 5、睡前不想烦心事 我们倾向于把白天的烦心事带到床上。如果你白天经历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他很可能 会影响到你的睡眠。我的很多病人,白天经历了工作和家庭方面的烦恼事后并没有即使得 到解决,就给他们的睡眠造成了影响。 当然,刚开始时,你的担忧可能不是那么明显。多数情况下,病人报告说在他们尝试 入睡时,总会想一些琐事。当他们主动思考时,就会发现那些白天遇到的未解决的大事就 会像放电影一样呈现出来。

中风病人怎样提高睡眠质量

中风病人怎样提高睡眠质量 有不少中风病人往往出现睡眠障碍。有的表现为困倦多眠,总是睡觉;有的表现为失眠、辗转不安;有的表现为睡眠倒错,白天呼呼大睡,晚上睡不着。中风病人怎样能去除这些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 中风病人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 中风病人出现睡眠障碍,这是由于丘脑部管理睡眠的睡眠调节中枢受到损害所造成的。长时间的睡眠障碍,既是生理功能的不协调,又是大脑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表现,会加速人体的衰老,对疾病的康复不利。睡眠可以帮助人们恢复疲劳、调节机体各种生理机能。有规律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健康以及疾病康复。所以,中风病人更应该做到合理睡眠。 中风病人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 中风病人睡眠时间最好是晚上9-10点钟开始,至次晨5-6点钟止。按时睡眠,养成合理的睡眠习惯,逐渐形成条件反射。脑血管病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易出现困乏欲睡的感觉。此时应该进行自我按摩或肢体活动,做功能锻炼,可以消除困意;同时适当地饮用一些浓茶,以起到兴奋作用。 有些病人不易入睡,睡时易醒,再次入睡困难。这样的病人在睡前不要长时间看电视,不要喝浓茶,睡前要排尿,居室温度要适宜。也可适当服用具有安神作用的药物或食品,如年青宝茶、菊花茶、决明子茶、酸枣仁、大枣、莲子、百合、茯苓等。 严重失眠的,也可适当服安眠药以帮助睡眠,但不可长服,以免产生依赖性。失眠的患者由于睡眠不足,易于心烦,白天可适当睡眠1-2小时。对于睡眠倒错的病人,以“昼动夜静”为原则,可让其白天自我按摩,活动肢体,读书看报,与人谈话,参加文娱活动,达到调节睡眠的目的。 此外,中风病患者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可以有助于睡眠: 1. 选择合适的睡眠姿势。一般病人可选择右侧卧位;床铺要平坦、柔软、整齐、舒适、清洁卫生;枕头的高低、软硬要适中;被子不要太厚,要盖柔软保暖的被子。 2. 安排良好的室内环境。病人的居室最好是朝阳的,以保证充分的日照,柔和的阳光能使人心情舒畅和安逸,阳气通达。最好室内有冷暖空调设备,调节好适宜的温度,但也要注意通风。要注意居室的清洁卫生,春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要进行空气消毒。 3. 保持良好的情绪。一个健康人突然中风后,会产生一系列精神心理上的变化,老年人更是如此。如对生活失去信心、忧郁,甚至轻生的念头,影响睡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