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之实践与收获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之实践与收获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之实践与收获

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高等教

育的针对性应以高等院校的作为是否符合社会的期望来衡量”。高等院校应满足社会需求

与期望,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义》中

指出,“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这是对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要求和职能定位。

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基本职能之一。高等学校服务于社会,不只是通过培养人才这一

个渠道,还可以利用自身雄厚的人才资源、科研实力和实验实训物质资源,直接服务于社会,参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开展各项服务于社会公众的有益事业。同时,与普通

教育相比,高等职业院校因其更加贴近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对应性强,与各类职业

实际联系紧密,所以在社会服务方面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具得天独厚的优势。高等职

业教育以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为核心任务,同时应加强自身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形式

多样的社会服务事业,直接服务于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个新建的高等职业院校,始终把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学

院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领导层到广大教师,在高职院校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理念上达成

共识,组建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组织机构,培育和提升社会服务的人才素质,稳步推进

社会服务诸个建设项目,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高校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经验。

1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践进程

1.1 院校社会服务的师资力量建设

人力资源是开展社会服务的关键因素和根本动力。我院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术交流

活动,努力打造和提升学院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在各系、各专业狠抓“双师型教师”队

伍建设,使我们的教师上得了讲坛下得了基层,能够全面适应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项

工作。同时我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增强教职员工在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方

面的内在实力。例如我院组织教学实训管理干部和教师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进行管理理念、管理创新和科学管理等高校管理的培训活动,组织医学分院护理专业骨干教师赴香港

进行医疗管理及临床治疗培训学习。我院多年定期举办“宝职院大讲坛”,邀请多位国内

知名学术专家、职教培训专家举行学术报告会和职业培训会,并邀请各县区职教中心与会。

1.2 院校社会服务物资硬件建设

实验、培训基地及相关设备,是学院开展社会服务所依托的平台和物质保障。在实施

和推进学院社会服务工作中,必须切实抓好这一物质硬件建设。

根据《宝鸡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07-2011年)》关于“依托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建

立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的规划目标,学院成立了多个部门参与的“综合性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设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社会化服务的培训实验实习基地。2013年我院护理、机械加工、会计电算化、康复四个专业综合性实训实习基地项目建设通过了陕西省省级示范基地验收,又通过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综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验收。形成学院相关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基本硬件支持和保障。结合我院专业对应的职业(行业),组建了医疗、机械电子、农业生物技术、会计、物流等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直接服务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技术鉴定和人才培养评定需要。

1.3 院校社会服务组织机构建设

高等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实施,必须有顺畅的服务渠道和有效的服务平台。

我院提出“一个集团,两个基地,三个中心”的社会服务组织建设行动规划。在市政府指导协调下成立了“宝鸡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了两个基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综合实习实训基地”;三个中心:“职业教育技能培训鉴定中心”,“职业教育技术咨询与研发中心”,“校企(行)合作交流中心”。横向示范引领,来实现宽领域、跨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多元化全方位的社会服务格局。利用“宝鸡职业教育集团”的人才和物质资源优势,加强交流与合作,实施纵向“以市带县”指导服务,横向示范引领对口支援交流,带动宝鸡12个职教中心和相关职教机构,辐射关天经济区及周边区域,通过开展职教师资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对口支援交流、技术推广与服务、校企行深度合作等,不断拓宽社会服务途径,提升社会服务的质量与效益。

2 社会服务建设的工作进程与成效

具体讲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在与地方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合作、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测试鉴定方面。几年来在工业企业、农业、教育科研、医药医疗卫生、人事劳动、会计金融,民政社区服务进行各类技能鉴定近十万人次。多次承担宝鸡地区财政系统培训、司法机关法律培训、执业资格和职称评定考试、无纸化执业考试。多年来承担了宝鸡市公务员招考、国有事业单位招考、乡村与城市社区基层工作人员招考等各类大量繁重的社会招考工作。而且学院同宝鸡地区九个县区职教中心签订了合作意向书,每年对口支持1-2所县区职教中心和一所社会力量办学单位。

②在校企合作方面。学院与上海大众汽车、中锐汽车集团成都基地、陕汽集团、第三陆军医院等300余家企业、医院建立了顶岗实习合作关系。为宝鸡石油机械厂、陕西民爆集团、华山车辆厂、关山草原旅游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职工岗前培训。与上海大众、中锐集团、陕汽集团等企业互派技术人员、学生定向培养合同就业。

③在高等院校社会服务科研方面。为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突

出地方区域特色,发挥高校人才资源和专业技术优势,我院加强地方专题性科研攻关,成

立了太白山中草药研究所、西部经济研究所、周易文化研究所、国学教育研究所等十多所

科研机构。

④在继续教育方面。我院继续教育学院与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宝鸡亚太专修学院、中北专修学院、天水卫校以及泰山医学院分别联合招生,开设中专、

大专、本科、研究生班。

3 社会服务建设的经验与体会

通过几年来社会化服务实践,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

①开展这项工作,使作为人才聚集的高等院校,有一个能够发挥自身力量的渠道,为

地方民众、为社会做了几件实实在在有益的事情,形成“高等院校反哺社会”的一个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体现着高职院校价值的高低。

②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进程中,形成高校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高校成为地方政府

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的有力推手,同时促使地方政府给予职业高校政策上、资金上的支持。

③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形成高校与企业、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提高了学院在

社会公众、在企业中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进而出现高校在招生、就业方面的有利局面。

④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实践进程中,也加强和提升了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实力,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社会服务工作也就成为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最后,应该认识到,我们所做的社会化服务工作,仍然是初步和探索性的,还需要长

期拓展和提高。例如以往我们基本上是以学院和教师为主体开展工作,今后应拓展到以学

生为主体开展各项社会化服务工作。这样既壮大了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力量,使这项工作更

加广泛而持久,成效更加显著;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得以锻炼,使其尽早与社会融合。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doc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温家宝总理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注意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准入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把职业资格认定、职业等级评定和技能型人才的选拔结合起来。教育部周济部长也指出,要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院着力开展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列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培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对象的专业岗位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进城务工劳动力培训,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和考证工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在为行业、企业和社会做好服务的同时,为兄弟院校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和教学行政管理干部,指导和帮助兄弟院校开展专业改革、课程建设,社会服务取得里一定成效,能力得以提升。实践中,我们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需要和可能的关系 社会对技术研发、培训等服务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时效性特点,其多样性受制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时效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具有较大关联。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具有明显的产业、行业或区域特点,进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需要根据院校自身特点和优势,选择性地满足社会需求,充分考虑自身的专业、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将社会对服务的需求与自身所能提供服务的可能有机结合起来。 我院根据水利院校的行业特点和优势,结合安徽农业大省的现实和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趋势确定社会服务的重点。一是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开展社会服务建设。二是发挥我院水利、土木、机电、机械类的专业优势,与行业、企业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合作组织科研技术攻关和技术开发,取得了一批技术成果,其中两项成果分别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和省水利科技

应急队伍建设之处置交通事故抢险能力建设思考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85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应急队伍建设之处置交通事故抢险能力建设思 考标准版本

应急队伍建设之处置交通事故抢险能力建设思考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机动车拥有总量以及道路修建里程节节攀升。便利的交通条件带来了群众出行和货物流通的庞大车流,但伴随之出现的还有大量道路交通事故,特别在山地多的我省,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将造成灾害性事故。消防部队作为一支承担应急救援任务的重要战斗力量,其处置车祸救援任务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如何确保车祸救援任务的顺利完成,成功挽救遇险群众的宝贵生命,就成了一道摆在所有消防队伍面前的一项重要且急待解决的课题。结合大队近三年来交通事故抢险救援的工作实

践,谈谈消防官兵如何加强交通事故抢险救援能力应当注意加强的一些事项。 一、组建行之有效的救援机构,构建统一的指挥救援体系。 为了进一步加强防范和协调能力,不断提高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我认为,各级消防部门应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在山崖事故易发地,有条件的地区应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政府专职队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合理配置消防、医疗、公安等部门救灾资源,充分发挥救援力量的合力,有效地提高山崖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的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二、积极做好人员和装备器材的储备。 一方面,山崖交通事故的处置难度大,对救援人员自身的心理、身体及业务等综合素质要求高,为进一步提高抢险救助的实战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

以社会服务有效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7156033.html, 以社会服务有效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作者:耿玉香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02期 【摘要】高职院校通过社会服务,能够有效锤炼教师队伍,优化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促进专业良性发展,提高专业竞争力,成为同类院校优势专业,进而提高院校知名度。从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社会声誉,扩大影响力。同时引领、带动、辐射其他职业院校进行更为广泛的社会服务。 【关键词】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95-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校要树立主 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中都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进行考核。在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中,特别强调高职院校要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展社会服务。通过社会服务可以满足人才培养,专业与课程建设、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需求,并能更好的体现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办学的宗旨。同时,社会服务也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回馈社会,促进地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社会服务的内涵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行业企业提供成千上万合格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为社会进行人才培养服务,主要体现在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创建特色和优势专业,并发挥专业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为地方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科研优势,以及师资队伍优势,以面向地方开展应用研究为导向,以满足区域或行业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目标,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型技术服务,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联手,加强产学研结合,组织开展应用性技

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Xx技术职业学院 “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专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我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能者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秉承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专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工、文结合的格局。专业由“十二五”初的15个发展到“十二五”末的17个,专业规模逐渐扩大。17个专业中,工科类专业6个,占35.0%;文科类专业11个,占65%。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二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3.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学校共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经费100万元左右,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00万元,实验室建筑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多媒体教室总间数52间、座位数4000多个;实训(实验)实15个;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 4.教学管理严格规范。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严谨、健全。“十二五”期间,学校进一步理顺了校、院(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职责,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科学合理、运

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5. 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升本录取率达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 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校内、校外)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 7. 科研工作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学校13个教改科研项目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6个(其中市级项目4个),一般项目7个。 (二)面临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9年共培养了近8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5亿人次以上。可以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二是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高等教育持续 发展条件不足不稳;三是组建职教集团,整合教育资源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制约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

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总体方案

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 专业建设总体方案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5月

专业建设项目概述 按照“对接产业设专业、办好专业促就业”的思路,紧紧围绕炼油、化工生产、销售产业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形成以石化技术为龙头、石化装备为辅助、石化管理为补充,能全面满足石化行业岗位群需要的专业体系。专业建设整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即,健全一个机制:健全适应产业实际和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两支队伍:专任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做优三个专业集群: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石油化工装备工程、石油化工管理工程三个专业集群。 一、创新“行业急需、企业对口、动态调整”的专业调整机制 1、建设目标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创新“行业急需、企业对口、动态调整”的专业调整机制。 2、建设思路 以订单培养和企业培训为切入点深度融入企业,以企业反馈和共性需求为着力点深入引导专业,以专业共建人才共育为基本点深度促进就业,以就业数量就业质量为关键点全面检验专业。为每个专业群遴选2-3家综合实力雄厚、经营管理规范、用工及员工培训需求迫切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在校企联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形成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的专业建设体系。从企业调研入手,从石油化工行业需求出发,紧跟石油化工扩能和技术改造升级的要求,适应区域石化产业的新技术新岗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3、建设内容 (1)建立主要由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岗位能手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新一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专业建设工作小组会议1-2次,每2年更新一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确保建设委员会的结构合理和指导作用。 (2)健全专业动态化调整机制、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不间断跟踪培养过程、随市场需求调整培养规格的工作机制。经常性进行市场调研,建立紧跟石油化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瞄准产业技术岗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时关注与专业相关产业的新岗位、新要求,实时跟踪最前沿、最先进、最关键技术,调整修订专业人才培

优质高职申报材料社会服务能力--附件二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团队 项目负责人:栗玉侠常务副院长教授 项目成员:史乃建就业与校企合作处处长 曾代富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任其华计算机与传媒系主任副教授 鲁军通信系副主任副教授 田卫明建筑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 李正新汽车系副主任工程师 梁雪琴就业与校企合作处职员 胡川东就业与校企合作处职员 一、建设背景 (一)国家的高度重视为培训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明确提出:“利用职业院校资源广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鼓励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主动承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职业培训”,“各类职业院校是继续教育的重要主体,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为所有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机会”,“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面向社区成员开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培训市场的巨大潜力,为我院加快培训工作发展提供了更加完

善的政策支撑和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互联网+”时代对培训资源库建设提出了新需求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 年)的意见》(教师〔2016〕10 号)、《教育部、人社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15〕3 号),对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方式作出重要部署,要求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高等学校、专业机构等合作,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整合优质资源与专业服务,开设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和在线培训项目。 二、建设基础 我院从建校之初就开展了社会服务工作。我院是经重庆市人社局批准的对外培训中心,通过与江津区就业局合作,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工作。2015年我校开展创业培训200人,创业意识培训100人;2016年开展创业培训250人;2017年开展创业意识培训360人,创业培训500人。通过培训每年大约有20—30人创业,农民工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实现了创业。我校孵化园有100多家企业入住并创业。通过面向社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培训力度,2016年我校为重庆电力公司员工提升培训、为重庆斌鑫集团员工入职培训、为重庆移动等公司培训员工达2800多人次。使我院成为区域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基地。并通过对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探寻校企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之实践与收获

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高等教 育的针对性应以高等院校的作为是否符合社会的期望来衡量”。高等院校应满足社会需求 与期望,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义》中 指出,“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这是对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要求和职能定位。 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基本职能之一。高等学校服务于社会,不只是通过培养人才这一 个渠道,还可以利用自身雄厚的人才资源、科研实力和实验实训物质资源,直接服务于社会,参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开展各项服务于社会公众的有益事业。同时,与普通 教育相比,高等职业院校因其更加贴近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对应性强,与各类职业 实际联系紧密,所以在社会服务方面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具得天独厚的优势。高等职 业教育以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为核心任务,同时应加强自身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形式 多样的社会服务事业,直接服务于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个新建的高等职业院校,始终把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学 院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领导层到广大教师,在高职院校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理念上达成 共识,组建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组织机构,培育和提升社会服务的人才素质,稳步推进 社会服务诸个建设项目,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高校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经验。 1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践进程 1.1 院校社会服务的师资力量建设 人力资源是开展社会服务的关键因素和根本动力。我院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术交流 活动,努力打造和提升学院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在各系、各专业狠抓“双师型教师”队 伍建设,使我们的教师上得了讲坛下得了基层,能够全面适应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项 工作。同时我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增强教职员工在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方 面的内在实力。例如我院组织教学实训管理干部和教师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进行管理理念、管理创新和科学管理等高校管理的培训活动,组织医学分院护理专业骨干教师赴香港 进行医疗管理及临床治疗培训学习。我院多年定期举办“宝职院大讲坛”,邀请多位国内 知名学术专家、职教培训专家举行学术报告会和职业培训会,并邀请各县区职教中心与会。 1.2 院校社会服务物资硬件建设 实验、培训基地及相关设备,是学院开展社会服务所依托的平台和物质保障。在实施 和推进学院社会服务工作中,必须切实抓好这一物质硬件建设。 根据《宝鸡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07-2011年)》关于“依托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建 立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的规划目标,学院成立了多个部门参与的“综合性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 (讨论稿) 一、建设基础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自组建以来,始终坚持“立足秦皇岛,服务环渤海,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充分利用学院“河北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有利时机,着力加强内涵建设,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收效明显。 (一)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1、学院出台了《科研管理暂行办法》、《科研经费使用及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参与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的政策,初步营造了教师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氛围,为教师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搭建起了一个工作平台。 2、在科技攻关、产品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三年申请立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2个,取得国家专利10项,获得省市以上科研奖励19项。 3、初步打造出了一支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研发队伍,在机械制造、电子技术、艺术设计、企业管理咨询等方面具备了较强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

(二)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充分发挥学院专业和资源优势,建立了秦皇岛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秦皇岛市开发区农村劳动力再转移培训基地、北戴河区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民工转移培训基地等。近三年,与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企业职工素质再提高培训、创业培训等,累计培训规模达到30000人次以上,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716人次,实现经济收入300万元。 (三)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辐射能力 通过对新疆博湖中学、秦皇岛中专学校、秦皇岛高级技工学校、山海关桥梁厂技校的合作办学及教学交流,带动和引领中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韩国东洋大学和新罗大学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已向2所大学输送留学生66名。聘请美国、加拿大的外籍教师来校任教。与韩国东洋大学和新罗大学、美国希望国际大学,新西兰ATC综合技术学院、澳大利亚南威尔士TAFE 学院等学校开展了高层互访和教师交流。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创新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学院社会服务

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顾问:钱绮莲香港富达盟信顾问有限公司经理香港资深企业社工 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等机构社工 督导 姬中宪浦东社会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 项目负责人:刘茂香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社工专业主任、社工师 浦东社会工作(者)协会理事 项目组成员:马景红孙泽宇王贤森韩晋郭志巧程金陈超贾丙海 张平上海浦东星火开发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庆元上海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总干事 顾勤华上海奉贤思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 徐金凤上海浦东社会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 上海乐耆社工服务社督导 叶雄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社工师、心理咨询师二级 同伴辅导员 陈军上海闸北星雨社区青年发展中心总干事

本项目重点建设社会工作专业,辐射带动社区管理与服务、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发展,项目建设预算201.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40万,市财政配套 61.2万元。 一、专业建设基础 我院社会工作专业自2003年申办成功、2004年开始招生以来,始终坚持立足工会资源,面向社工一线,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为上海社会工作行业培养了400余名一线社会工作者,已成为在上海市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的专业。目前本专业在校生共有290人,专业规模、培养水平居全市同类院校前列。 1、“学院—社团组织合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我院社会工作专业先后与上海市总工会社会工作部、上海市职工互助保障会、普陀区总工会、上海机场工会等工会组织和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上海奉贤思齐社工服务站、上海中致社区服务社、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上海儿童社会福利院、上海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等社工组织和机构签定了合作培养协议。 在“学院—社团组织合作培养”的模式下,工会和社工机构参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进行规划指导,承担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寒假暑假专业实践,提供学生参与机构大型项目的志愿者活动机会,承担三年级学生半年“顶岗实习”和现场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任务等。社团组织和机构的参与培养,强化了学生岗位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培养和就业岗位初步实现了“零距离”对接。 2、教学方法初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针对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聘请行业专家与学院教师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社会工作服务一线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及职业发展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将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训练相结合,强化了实训教学,把《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小组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堂搬到校内实训室;通过到基础工会和社工机构顶岗实习等,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强化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积极探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实行“双证”融合的教学改革,将职业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赵向军吕同斌胡进 摘要:文章根据近年来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的探索,提出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应注意发挥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分清主次,处理好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与专业建设、发挥院校示范作用等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专业建设;有机统一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温家宝总理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注意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准入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把职业资格认定、职业等级评定和技能型人才的选拔结合起来。教育部周济部长也指出,要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院着力开展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列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培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对象的专业岗位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进城务工劳动力培训,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和考证工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在为行业、企业和社会做好服务的同时,为兄弟院校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和教学行政管理干部,指导和帮助兄弟院校开展专业改革、课程建设,为社会服务里取得一定成效,能力得以提升。实践中,我们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根据学校的基本条件和产业、行业、区域特点,围绕行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处理好需要和可能的关系。 社会对技术研发、培训等服务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时效性特点,其多样性受制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时效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具有较大关联。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具有明显的产业、行业或区域特点,进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需要根据院校自身特点和优势,选择性地满足社会需求,充分考虑自身的专业、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将社会对服务的需求与自身所能提供服务的可能有机结合起来。 我院根据水利院校的行业特点和优势,结合安徽农业大省的现实和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趋势确定社会服务的重点。一是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开展社会服务建设。二是发挥我院水利、土木、机电、机械类的专业优势,与行业、企业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合作组织科研技术攻关和技术开发,取得了一批技术成果,其中两项成果分别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和省水利科技进步奖。三是采取多种形式与企业共同创办企业或者服务机构,提供社会服务,实现共同发展。目前正在实施的典型项目包括:与安徽环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安徽江淮工程咨询服务公司”,与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合作共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与合肥金德电力设备公司共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维修电工实训室和数控加工车间实训基地;与安徽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省水利基建局等单位合作成立工程监理机构。这些项目的实施均借助了我院的行业特点和专业优势,投入少,见效快,社会服

应急队伍建设之处置交通事故抢险能力建设思考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285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应急队伍建设之处置交通事故抢险能力建设思考 正式样本

应急队伍建设之处置交通事故抢险能力建设思考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机动车拥有总量 以及道路修建里程节节攀升。便利的交通条件带来了 群众出行和货物流通的庞大车流,但伴随之出现的还 有大量道路交通事故,特别在山地多的我省,一旦发 生交通事故,将造成灾害性事故。消防部队作为一支 承担应急救援任务的重要战斗力量,其处置车祸救援 任务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如何确保车祸救援任务的顺 利完成,成功挽救遇险群众的宝贵生命,就成了一道 摆在所有消防队伍面前的一项重要且急待解决的课 题。结合大队近三年来交通事故抢险救援的工作实

践,谈谈消防官兵如何加强交通事故抢险救援能力应当注意加强的一些事项。 一、组建行之有效的救援机构,构建统一的指挥救援体系。 为了进一步加强防范和协调能力,不断提高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我认为,各级消防部门应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在山崖事故易发地,有条件的地区应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政府专职队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合理配置消防、医疗、公安等部门救灾资源,充分发挥救援力量的合力,有效地提高山崖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的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二、积极做好人员和装备器材的储备。 一方面,山崖交通事故的处置难度大,对救援人员自身的心理、身体及业务等综合素质要求高,为进一步提高抢险救助的实战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

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建设的规划

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建设的规划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作为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正在的建设特色专业之一,将不断从人才培养模式,实训体系与基地课程体系等方向进行规划和执行。 标签:高职;建筑室内设计;规划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于2006年首次招生,至2017年累计招生12届,现有在校生三个年级(2015、2016级、2017级)共六百余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于2013年立项为校级重点专业,2015年立项为校级特色专业。 2015年3月,通过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重新修订了《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体系等各方面做了较大调整,使之更加适应云南省“十三五”期间的人才需求。 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公共课除外)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职业技能实训课、综合实践课四部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是针对行业企业实际岗位,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设置。 目前学院建成绘图制图一体实训室、模型设计制作实训室、装饰材料及施工实训室、室内设计实训室,共4类8个实训室。实训室以职业岗位要求设计安排,充分体现生产性、真实性,能够满足专业课程的实训要求,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接受室内设计、艺术鉴赏、装饰材料、图纸绘制的训练,为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专业的教学模式遵循是以工学结合为核心,贯彻设计表达和设计营销两个方向作为核心能力的培养体系,依靠“专业认知与基本技能”,“设计与创作表达”,“综合技能教学与实训”三个模块,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四个环节,以此实现工学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互穿插、融合,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为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那么,下一步建设发展规划将从如下几点开展。 首先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建立一批紧密合作型的校外实训与就业基地;强化专业技能,扩展创新及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构建由点至面的特色专业群,在院级特色的专业基础上取得一定高度。 依托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合作企业,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四个环节,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能胜任室内装饰设计、施工、预算与管理岗位能力要求并具有发展潜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

xx特色xx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 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最新)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项目管理,保证“双高计划”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育部、财政部(简称两部)联合组织管理,地方(包括项目学校举办方,下同)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学校具体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最新) 第二章职责分工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最新)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 划” )项目管理,保证“双高计划”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育部、财政部(简称两部)联合组织管理,地方(包括项目学校举办方,下同)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学校具体实施。 第三条项目资金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和学校自筹资金。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最新)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 划” )项目管理,保证“双高计划”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

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育部、财政部(简称两部)联合组织管理,地方(包括项目学校举办方,下同)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学校具体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最新)动态管理,年度评价、期满考核,有进有出、优胜劣汰。重点支持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 划” )项目管理,保证“双高计划”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育部、财政部(简称两部)联合组织管理,地方(包括项目学校举办方,下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最新) 第四条“双高计划”每五年一个支持周期,2019年启动第一轮建设。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年度评价、期满考核,有进有出、优胜劣汰。重点支持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 划” )项目管理,保证“双高计划”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制定本办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最新) 第三条项目资金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和学校自筹资金。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探索研究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探索研究 宋霞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 摘要: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社会责任,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以及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字:社会服务高职院校内涵对策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崛起。高职院校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行业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和普通高校相比,其社会服务功能应更加突出。随着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确立,高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职业教育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尤其是怎样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是目前每所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社会服务功能内涵及作用 (一)社会服务的含义 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等院校完成国家指定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经常性、具体性、服务性的活动。2006年教育部启动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社会 作者简介:宋霞湖北随州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讲师分团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学共青团工作。

服务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即:“要在新技术推广、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劳动力的培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主力作用,同时在若干领域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成为区域性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中心,辐射和带动区域、行业高职教育发展,在对口支援农村和对口支援中西部职业院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教育部阐述的界定中可以看出,狭义的社会服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与培养;(2)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产业提供具体直接的技术创新、咨询、推广和服务,并且担负起技术服务中心的职能;(3)向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周边社区传播和辐射先进文化。本文主要从狭义社会服务的角度进行分析。(二)社会服务的特征 把握社会服务的特征也是有效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从服务所具有的一般特征来看,社会服务应具有针对性、差异性、双向性等特征。针对性特征要求相关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其服务内容、手段,使自身的社会服务处于动态调整中。差异性特征要求相关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社会服务形式可不尽相同,依据专业特点有所区分。双向性特征要求学校的社会服务不只是学校对社会的单向性活动,而是学校与社会有关部门或企业等的双向互惠行动。 (三)社会服务的作用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延展,社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反映着学校的办学理念、研究水平、教学质量、师资队伍以及文化影响力。因此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上说,社会服务是应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外延发展的根本。高职院校内涵式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其核心是提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要反映出高职特色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水平,并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要围绕市场需求做不断的调整和创新,为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发布稿)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 (试行)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 2016年9月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主要内容和分值设定 (2) 5 评估方法 (4) 6 评估得分 (5) 7 评估报告 (5) 附录A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静态评估表 (6) 附录B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动态评估表 (26) 附录C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结果明细表 (29) 附录D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建议及评分结果 (30)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试行)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的主要内容、分值设置、评估方法、评估得分、评估报告等。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100MW及以上火力发电企业、50MW及以上水力发电企业应急能力评估工作,风力发电企业和光伏发电企业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年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发〔2005〕11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办函〔2015〕1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办发〔2007〕5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发〔2006〕2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家发改委2015第21号令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4号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监总厅应急〔2014〕95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 国能安全〔2014〕508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能安全〔2014〕953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评审与备案细则 电监安全〔2009〕60号关于加强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高职院校十三五规划

高职院校十三五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精神,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满足我市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思路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围绕我市经济发展建设目标,以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宗旨,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突出特色、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强活力,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逐步构建职业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劳动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各类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普职融通、升学和就业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加快职业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一是优化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要把统筹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纳入考核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目标任务,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力争用3到5年时间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基本相当。同时要有效衔接全市的中、高等职业教育,通过政策引导和校际合作,使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达到一定办学规模。

二是加强重点职业院校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市2所中等职业学校(凉城和前旗职业学校)要晋升为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察右中旗和化德职业学校)要晋升为国家级重点学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市高级技工学校、市民族艺术学校和商都职业学校)要进入全国中等职业特色学校行列。同时市技工学校要建成技师学院;市民族艺术学校要力争晋升成为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已建成为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的卓资职业学校要加强内涵建设,发挥其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我市2所高等职业院校(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和医专)要争创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并向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目标奋斗。 三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各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要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在满足学生实训需求的同时对外承揽业务,实现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作。 从现在开始,要以高职院校和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为依托,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要求建设几个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的、以学生实习、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多功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职业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水平和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能力。乌兰察布职业学院要面向一、二产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为主,重点建设以马铃薯、花卉园艺为主的种植基地,以肉牛肉羊为主的养殖基地,以及机电、

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对带动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重点分析了我校汽车类专业的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动态机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优化专业结构;品牌专业 为了一步加强学校汽车类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构建有竞争优势、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质量,我校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广泛调查、认真研究,在此笔者谈谈自己对汽车类专业建设的一点想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精神为依据,基于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按照“开放、合作、改革、创新”专业建设原则,以学院和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深度融合培养专业人才为行动纲领,全面贯彻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

合作发展”的办学原则,建立专业开发和结构调整动态机制,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学院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武汉市城市经济圈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建设目标 我校汽车学院从高职教育规律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出发,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引领,不断完善以汽车服务类专业为龙头,汽车制造类专业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凸显本院专业建设特色。围绕汽车生产、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和汽车保险等专业领域,根据汽车环保技术、新能源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汽车在服务和未来消费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设置新的汽车专业,逐步拓展新的专业群和专业领域。重点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经过5年的专业建设,逐渐形成涵盖汽车各类行业、各种工作岗位(群),渗透各个汽车相关行业岗位(群)协调发展的、较为完善的专业体系。 三、专业建设思路 1.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走向设置新专业 武汉市到“十二五”末,实现180万至200万辆整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