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家物语》苏武故事看日本中世纪的武士道精神

从《平家物语》苏武故事看日本中世纪的武士道精神
从《平家物语》苏武故事看日本中世纪的武士道精神

第8卷第3期2007年6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哪a1ofHunanAgricultum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01.8No.3

Jun.2007

从《平家物语》苏武故事看日本中世纪的武士道精神

丁瑜

(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湖南株洲412007)

摘要:<<平家物语)>中插入了大量《史记》、《汉书>)等中国史书中的豪侠义士的故事。作品在引用中国苏武故事的同时,也对它有所改造。这是因为苏武的身上不仅有着许多与日本武士相同的地方,如忠孝、勇武,也有与之相异之处,那就是日本的武士比中国的武将更讲究风雅。《平家物语)>的作者用苏武的故事分别比照日本武士康赖、兼康和维盛,有力地突出了中世纪日本武士身上所具有的忠孝、勇武、风雅的武士道精神。

关键词:平家物语;苏武;武士道

中图分类号:110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I)09—2013(2007)03一0100.03

中日文学交流历史悠久,并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平家物语》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影响的痕迹,是日本中世纪军记物语的代表作。《平家物语》全书引用中国文词典故共124处,直接引用原典文旬的有72处,借用汉文典故的有52处,所引用有确切出典的为108处。这108处引文所涉及的古籍,从先秦到汉代有25种之多。这些典故涉及到中国的许多豪侠义士,如苏武、荆轲、田光、樊于期等。笔者欲以苏武故事为例,透视作品所反映出的日本武士道精神。

《平家物语))刻画了平清盛、平重盛、康赖、兼康、木曾义仲、源赖朝等一系列鲜明的武士形象,热情赞美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忠诚、勇武、重名声、重廉耻、知风雅的武士精神。在描写中,作品插入了大量中国史书中的豪侠义士的故事,其中苏武的故事尤显突出。现从中摘出部分进行比较:

昔时汉武帝进攻匈奴,大将军李少卿被胡王生擒。之后,以苏武为大将军,带兵五十万骑前去,可是汉兵力弱,胡兵强大,官军再次败亡,兵卒被生擒了六千余人,其中以苏武为首,挑出主要士卒六百三十余人,各砍去一只脚,赶了回去。许多人当时就死了,其余的过了不久也都死了,只有苏武不曾死去,成为独脚的人,上山拾树木的果实,春天采泽里的芹菜,秋天拾田里的落穗,勉强维持危浅的生命。但是田野中的鸿雁却与苏武熟了,并不惧怕他。苏武见此情景,心想此等鸿雁往来我的故乡,不禁动了思乡之情,于是便写了一封书信,对鸿雁道:“请把此信带给汉王吧!”系在翅膀上放它飞

收稿日期:2007—04一10

作者简介:丁瑜(197I一),女,湖南醴陵人,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东方文学、比较文学研究。

去。到了秋天,鸿雁果然如约从北方飞到京城去,汉昭帝那时在上林苑作乐游玩,时值薄暮,天色阴沉,景色有些悲凉,恰有一行鸿雁飞了过去。其中有一只飞落下来,用嘴将缚在翅膀上的一封书信咬开来,落在地上。官吏拿了这信呈送给汉王,打开看时,上面写道:“从前被关在岩窟内,经过三年之愁叹,今又抛于旷野,成为胡地独足之人,纵使尸骸陈于胡地,魂则复归于君侧。”自此以后,书信被称为雁书,或日雁札。汉王看了说道:“唉,真是可怜,这乃是苏武的笔迹呀,他还在胡地活着呢!,,于是命令将军李广带兵百万骑前去。这回可是汉兵强盛,终于战胜了胡国。苏武听说本国得胜,乃从旷野爬了出来,说道:“我就是从前的苏武呀!”他被砍去一只脚,经了十九年星霜,乃被用轿抬着,回到故乡去。苏武十六岁时,初往匈奴,汉王给他的旗始终藏在身上,现在才取出呈献给汉王,君臣无不感叹。苏武因为对君有无比的大功,赐给他许多采邑,据说还派他任典属国的职务。

汉朝的苏武附书于雁翅以寄故乡,本朝的康赖则托海浪传达和歌于故里;在彼为一纸感怀,在此则两首和歌;在彼为古之盛世,在此则末世衰微;胡国与鬼界岛境界相隔,时代亦殊,然而风情却颇相似,这是很可珍重的“】82“3。

木曾义仲获悉水乌战败的消息,认为事有不妥,便率一万骑驰往山阳道。平家武士备中国住人濑尾太郎兼康在北国交战时曾被加贺国住人仓光次郎成澄所俘,关押在成澄弟弟仓光三郎成氏那里。木曾公知道他是世上闻名的大力士,认为杀了可惜,就未杀他。而仓光也觉得他为人很重情义,因而待他很宽厚。这正如苏子卿被囚匈奴,李少卿不得归汉一样,正所谓远托异国昔人所悲,韦鞲毳幕以御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入夜寝无多时,白昼勤苦终日,伐木刈草迄

 万方数据

第8卷第3期丁瑜从《平家物语)>苏武故事看日本中世纪的武士道精神10l

无宁息。兼康一心想着伺机杀敌,重归故主,这番苦心也算很难得的了…2”。

(雏盛)虽然早就下了决心,如今面临最后关头,心里十分沮丧,不觉悲伤起来。这时是三月二十八日,海上云雾弥漫,更加动人哀愁。虽是平常的春天,但长空暮色,似怨似愁,念及即将永诀,心里不胜惆怅。遥见海湾深处似有渔船消失于浪涛之中,似这般终将没于海底的情景,使维盛不禁想起自己的遭遇。如今恰如苏武看到列对成行啼呜着飞向北国的归雁,因而想要托书故乡,抒发羁身胡国的忧愤。霎时间顿觉悲伤难禁。“这是怎么啦!不正是俗根难断吗!”翻然想到这里,便面向西方,双手合十念起佛来。一边心中暗想:“现在我已到了最后时刻,京城中的亲人哪里知道,她们还在等待我的音信。当她们得知我永离人世的消息时,将是如何悲痛呀!州””6

以上可以看出《平家物语》在引用苏武故事的同时,也对它有所改造。这是因为苏武的身上不仅有着许多与日本武士相同的地方,也有与之相异之处。

苏武与日本武士的相同之处首先表现在对主君的忠诚。苏武被囚困在匈奴19年,历尽艰险,先被置于大窖中,绝以饮食,后又被放逐北海,廪食不至,鼠草充饥,持节牧羊,以他坚韧的意志力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在匈奴的威逼利诱面前,苏武严辞痛斥,毫不动摇。面对李陵的劝降,他严正拒绝,始终没有背叛朝廷,投降匈奴。得知汉武帝去世的消息,他向着南方号哭、呕血、早晚哭吊,由此可见他对主君的忠诚。

苏武的这种对主君的无比忠诚受到物语作者的赏识。物语作者拿他来比况日本的武士,以突出日本武士对主君的忠诚。60多岁的平家武士兼康被源氏所俘后,一心想着伺机杀敌,重归故主。他用计谎称自己愿降服木曾义仲,骗得信任后,把木曾义仲派给他的将领及三十多名从卒杀死,带领平氏的旧部投奔平氏。最后战死战场。兼康对主子的忠诚受到物语作者的高度赞扬,就连他的敌人木曾义仲在他死后还非常惋惜地说:“啊,真英勇,够得上以一当千的勇士!太可惜了,该饶了他们才是。”作者认为兼康被木曾义仲囚禁就如苏子卿被囚匈奴一样,他们虽然被囚,但是都没有忘记重回故主的身边,并且始终保持对主人的忠诚。

对主君的忠诚是日本武士所遵从的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武士是日本一个特殊的阶层。平安时代后期,朝廷势力式微,各地方逐渐出现了以战斗为业的武士。11世纪以后,又逐渐形成超越庄园范围的地方性武士集团。武士团是相对封闭的集团,其内部主要的人际关系是主从关系和家族关系。规范这两种关系的道德观念,便是对主君的“忠”和对亲长的“孝”。日本的

中世时代,武家政权与天皇政治并存。当时实际上存在着双重权利:一方面是武家行使实质上的权利,一方面是天皇行使象征性的、形式上的监护权。尽管当时的天皇政治已经衰弱,但它在观念上还是具有很高的神圣性。这一点在源氏和平氏武士的心中是不可动摇的。源氏举兵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借法皇的名义,打着保护朝廷、讨伐朝廷逆贼的旗号。

与“忠”相关的是“孝”。“孝”就是报答父母的恩,是子女必须偿还的受之于父母的债务。孝道在日本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只有在与对天皇的义务冲突时才可以废除孝道瞄弘4。

这一点与中国很相似。据《汉书》记载,李陵以苏武的母亲已死的消息来劝降苏武,苏武不为所动,竞没有流下一滴眼泪。这并不能说明苏武不孝j因为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他必须舍孝而取忠。在《平家物语》中,武士的孝行受到作者的大肆赞许。因为鹿谷谋反事件,康赖被平清盛流放到偏远的鬼界岛。他思念父母心切,做了一千根板塔,写上梵文二十七个字母中的第一个字、年号、月日、官衔、姓名以及两首和歌:“寄语海上风,转告我高堂:儿在萨摩湾,顽健仍如常。游子暂离去,犹自念故乡;僻地做逐臣,其情何悲凉。”最后将板塔漂放到海里。也许是他的诚心感动了神明,上千根板塔中竟有一根漂浮到海边,被一个熟知的僧人偶然拾得。僧人把它送到京城的老母手中。平清盛知道此事后,被康赖的孝心所感动,对他动了怜悯之情,让他重返了京城,与老母团聚。

苏武与日本武士的另一个相同点是勇武。苏武出使匈奴,由于副使张胜参与匈奴的叛乱事件,受到连累,被匈奴扣押。他曾两次打算自杀成仁,不辱君命。第一次,当东窗事发,苏武料到自己不仅会受到牵连,还可能会辱命负国的时候,他打算自杀,被部下制止。第二次,苏武在匈奴的法庭上受审,感到屈节辱命、无面目归汉,于是引佩刀自刺,气绝。后经抢救,半日复息。苏武的这种蔑视死亡、敢于赴死的决绝精神同样也是日本武士所尊崇的。

《平家物语》中大量描写了武士们在战场上跃马挥刀、前仆后继、置生死于度外的场面。书中表现出来的兼康的勇敢,以及他面对不可避免的苦难和毁灭而敢于以身相拼、至死不悔的精神,受到物语作者的高度赞美。日本著名的历史文化学家新渡户稻造对此指出:“德行、伟大、安详的转化力令人惊叹,它使最丑恶的死亡形式带上了崇高性,并使它变成新生命的象征。”【3】66这也许是物语作者把兼康与苏武相比况的更主要的原因。另一位受到作者的赞赏,并拿来与苏武相比照的是武士维盛。维盛同样是一位平静面对死

 万方数据

102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月

亡、勇敢赴死的英雄。在平家没落以后,他毅然剃度出家,并以投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保存自己的名声。这就是武士道所教导的——以忍耐和正确的良心来抗御一切灾祸、困难,并且要忍受住它吲72。

尽管苏武与日本的武士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由物语作者对苏武故事的改造体现出来。据《汉书》记载;“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使者日:‘武等实在。”’可见在《汉书》中,苏武托书大雁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只是中国武将用以对付单子的一个计谋,并非实有其事。而对中国典籍烂熟于心的《平家物语》的作者却把苏武托书大雁当做历史上发生的真实事件,细致描绘并一再渲染。这并非物语作者的无心之错,而是有意之举。因为日本的武士比中国的武将更讲究风雅。所谓“风雅”,就是风流典雅,善解风情,通晓和歌诗文、琴棋书画吲167。经过物语作者的改编,苏武成了一位具有高度文学素养的人。他写了一封书信:“从前被关在岩窟内,经过三年之愁叹,今又抛于旷野,成为胡地独足之人,纵使尸骸陈于胡地,魂则复归于君侧。”通过这样的改编,苏武俨然成了一位风流倜傥的武将。当然,这样改编的目的是使苏武具有日本武士所欣赏的另外一个特点:风雅。

日本武士的风雅是日本优秀军人所必不可少的修养。源氏征讨平氏,平氏一族逐渐衰微,很多大将被斩首。维盛因为开战前得了重病,得以幸免。他挂念京城中的家人,于是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夫人,信的最后还附了一首和歌:“何时何地重相逢,且将翰墨长留念。”后来,他决定出家,剃度前,他反复吟唱了三遍:“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断。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康赖被流放到荒凉的小岛,由于友人以衣食相送才得以苟延性命。就在这种艰难的境遇之下,他竟然作起了和歌,“尘世背我意,何不早弃之!今日情始绝,追悔诚莫及。”后来,他还想到在板塔上写和歌、流板传书的方法,可见其风雅的一面。然而就是这种风雅,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他竟还因此博得平清盛的同情,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其实,中国的武将也和日本的武士一样重视自身的文学修养,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武将更重视谋略。((论语?述而》记载:“子谓颜渊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乎!’子路日:‘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日:‘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可见,中国历来就不赞成“暴虎冯河”的匹夫之勇,而是尊崇“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汉书》记载的有关苏武托书大雁的内容就反映了中国武将的谋略。在汉使面前,匈奴人谎称苏武已死。常惠只得用计,教汉使对单于说,汉朝天子在狩猎时得到大雁带来的书信,得知苏武还活着,从而成功地解救了苏武。而这个体现中国武将谋略的情节,在《平家物语》中却被改造成一个优雅的故事,这鲜明地反映出日本奇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中国武将尊崇的是忠义、勇武、谋略的高度统一,三者紧密结合,共同为他们建功立业、青史留名服务。而日本的优秀武士所尊崇的价值标准是忠义、勇武、风雅。三者泾渭分明,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作用。在((平家物语》中,文与武、柔与刚、残忍的屠杀与同情的眼泪往往奇怪地并列在一起,武士们一边舞刀弄剑,一边风花雪月。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与作者本身所持的贵族阶级立场有关,反映了作者自身的矛盾心态,同时也凸现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2仁因为“日本人的人生观表现在他们的忠、孝、情义、仁、人情等德行规定之中。他们似乎认为,‘人的义务的整体’象在地图上划分势力范围一样分成若干领域。用他们的话来说,人生是由‘忠的世界’、‘孝的世界’、‘情义的世界’、‘仁的世界’、‘人情的世界’及其它许多世界组成的。各个世界都有自己的、特殊的、详细的准则,一个人对其同伴不是把他归之于一个完整的人格,而是说他‘不懂孝’或‘不懂情义’等等。”【2】135日本中世纪的武士道精神是逐渐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受社会舆论的约束,并无法律强制性质。我们应把它与日本近世的武士道严格区分开来。近世的武士道为军国主义分子所利用,成为效忠天皇、为军国主义服务的工具,并以《军人赦谕》的形式明文规定。它在侵略战争中的精神体现,使人觉得它几乎就是残忍野蛮的同义词。

参考文献:

[IJ申非.平家物语(MJ.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2]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曾凡盛

 万方数据

从日本国民素质分析日本道德教育特点及启示

从日本国民素质分析日本道德教育特点及启示2017年暑假,我来到日本北海道等地旅游,短短七天的游历,耳闻目睹了 日本社会的真实场景。之前在国内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听到对日本国民素质的赞美之词,此次日本之行,让我对日本国民的素质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 初到日本,街道的环境干净整洁、垃圾桶和投放垃圾管理非常规范。走在大街上,经常与行走的人们碰面,他们大都会给人一个礼貌的微笑。在有红绿灯的地方,人们过马路时都井然有序,没有人闯红灯。在酒店碰到每个当地人,他们都会对你彬彬有礼。日本的治安状况非常好,没有发现居民楼的一层二层安装防盗窗,到了晚上,人们可以安全地在大街上独自行走。 日本之行,我感触很多,也明白了很多事理,美国研究创造性思维专家托兰斯称日本是“一个拥有一亿一千五百万超级成就者的国家”。相比于日本,我们的国民素质需要提高,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不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这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必然堪忧。提高国民素质离不开道德教育,日本在道德教育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因此,本文将从日本道德教育的背景、发展历程等方面分析,就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方式、环境建设等方面与我国进行比较,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若干思考。 一、日本道德教育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动侵略战争并失败,国家受到重创。日本社会广泛认为“教育改革是日本复兴的筹码”。日本政府重视教育投资,制定相关政策,降低学生受教育费用,结合福利组织或其他机构,尽量帮助贫困儿童实现上学梦,并且整个社会风气鼓励监护人配合支持教育工作。从而努力提高整个国家的教育平均水平。的确,日本通过“教育立國”战略培养出了一批批高素质的国民,从而为实现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本,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从发展历程看,日本道德教育主要受自然环境、儒学、神道教以及武士道精神等方面的影响。一是自然环境因素。作为四面环海的岛国,自然资源匮乏,日本民众在频繁面对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形成了民众的团结性、纪律性;二是儒家思想影响因素,虽然日本的儒学源自中国,但在中国儒学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本质也发生改变。日本的儒学淡化仁慈理念更强调忠诚理念,但日本对“忠诚”的理解更多的是在皇权维护的层面上。这些奠定了日本道德教育的基础;三是“神道教”思想影响因素,日本的神道教来源于中国的道教,但是却在日本演化为宣扬忠君爱国思想的神道教,成为普通百姓的信仰;四是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千年以来形成的伦理道德体系,主要内容是义勇、仁礼、名誉、忠义、克己等,其最大特点就是绝对效忠君主,可以说这种忠诚已经超越了伦理

日本武士道精神

日本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 “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 “仁”使武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 “克己”要求武士克制自己的私欲,不能被欲望左右信念,这样才能侍奉君主,保护领国领民。 这是与许多人理解不太一样的,推崇的是善良的本性。在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的道路之后,武士道经历了一次畸变。武士道作为传统封建制度的精神规范,却在日益法西斯化的国家军队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为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日本当权者需要用武士道去激励士气,巩固军队,也需要用武士道去禁锢和统一国民的思想,为此,他们开足宣传工具的马力,打着“拯救日本”的幌子,强行灌输“皇国论”、“大和魂”、“为天皇尽忠”等思想。武士道本来是一套道德体系,崇尚克己,奉公,勇敢,隐忍,谦让,的道伦理观,统治者却断章取义,过分突出“勇”和“忠”,因为自古武士把武士刀和和弓当作勇敢与地位的象征。特别是“武士道,就是对死的觉悟”,当这种对于淡然面对死亡的思维方式与狭隘民族主义和扩张政策相结合,就变为了无视他人的生命价值同时也那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疯狂信念,变为虐杀狂和自虐狂。其实武士道在刚出现的时候,它的本意还是善良的,只是到了后来才被统治者用到了歧路上去了,同时也就让周围的人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尽忠是绝对的价值。中国的原始儒学是以孝为本,尽孝才是绝对的价值。如果“父有过”,子“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但是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武士道论者认为,儒家的“士道论”乃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人伦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选择生死,则面对死却不干脆去死。唯有纯粹彻底的觉悟死,才是武士道强人之处。武士道彻底的觉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语、起居动作,也就与众不同。武士社会尊重礼仪,不光是封建社会阶层秩序的尊从,更进一步说“礼仪端正”,才是武士强人一等的表现。武士要“死的干脆”,君要你切腹自杀你就得切腹自杀,这是日本镰仓武家时代以来的传统。 日本人用樱花比喻武士。要了解武士道,先要看看武士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猛禽比喻武士、英雄。但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的。因为他们认为樱花的几个特性很符合武士的特点。

浅析日本武士道精神中的儒家思想元素

浅析日本武士道精神中的儒家思想元素 摘要:武士道精神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是日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精神与道德体系。在长达七百多年的幕府统治中,武士阶层以及武士道精神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成为衡量一个人成败得失的基本标准。即使在封建统治消失已久的今天,在各个领域我们仍然能够看出武士道精神在日本人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比如公司的终身雇佣制,日本人的重诚信,讲礼节,自杀率高等等社会现象等。本文通过分析武士道精神中的儒家思想元素,揭示出儒家思想对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从中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武士道儒家思想义勇仁礼诚 1 武士道精神的起源 武士道精神起源于平安,当时藤原氏①专权,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瓦解,庄园制度开始形成。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各地庄园兴起,庄园主为了领土和安全,训练了一批负责保卫工作的武士。这些武士不属于国家正式军队,不拿国家俸禄,而是由庄园主直接发放薪金。武士集团有着强烈的宗族观念,他们相当于是庄园主的家臣,只听从庄园主的命令,无视中央法纪。在战场上的勇猛和对主人的绝对忠心是武士的基本要求。当时,日本从律令社会正逐渐过渡到贵族社会,武士的兴起,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稳固了日本分裂的封建制度。到镰仓时代源赖朝②设立将军幕府,武家开始公然执掌政权,与中央对立。武士道思想也逐渐兴盛发展。到了江户时代,武士道吸收了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借用其“仁义礼勇诚”等概念,并将其理论化,融入日本特有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武士道德体系标准。 武士道教义的起源来源于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孔子的“五伦”思想,“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定位,这对武士阶级确定各种关系起到很到作用。日本著名文化学家新渡户道造在《武士道》一书中写到:“冷静,稳重并长于世故的孔子的政治道德思想教条,对统治阶级的武士来说非常合适。孔子的贵族式保守教言很适合武士阶级的要求。”而孟子的仁爱思想在武士阶级引起了强烈反响,让嗜杀的武士阶级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将自己的统治标上救济天下,仁爱为民的大义标签。因此《论语》《孟子》成为武士的必读经典。 2 各儒家思想概念的武士道释义 武士道的最高标准是“义”。“义”并不是“江湖义气”的意思,而是“人道”“正义”“责任”或者说是“正确的道路”。研究日本传统文化经常接触到一个概念就是“义理”,即为“正义的道理”。不为个人感情所左右,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走自己应该走的路,这叫“正义”。人们经常在“人情”和“义理”的夹缝中彷徨,感情用事是武士道精神所鄙视的,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要走上正义的道路,履行自己的职责,做该做的事,而不能因为感情而放任自流,这也是武士看起来无情的一个文化原因。对国君应该“忠”,对父母应该“孝”,对朋友应该“仁”,对妻儿应该“爱”,这些感情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义”。有些时候,为了保卫正义,可以杀人或者舍弃

日本武士道精神特点

日本武士道精神特点 摘要:日本武士道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有其神秘特性,本文从武士道精神特点和起源出发,解读武士道精神的实质和特性。 关键词:武士道忠诚禅宗忠义勇武 琵琶法师的刀术,砍掉了上百棵白桦树,平生未遇敌手,这是日本武士的最初形象,并不是因为琵琶法师对手太少,当时武士已经开始逐步形成阶层,标志着日本开始了武家政治时代。从起源论,武士开始在藤原专权时代下的日本,武士形成的原因在于,天皇中央集权制的被削弱和庄园制的发展。征兵制度的松弛,庄园贵族的实力增大,庄园大名开始建立私人武装,分离出一部分农民开始训练,寺院也开始建立了僧兵制度。武士势力的不断加强,开始形成武士集团,首领为物领,下属为庶子,有很强的依附,以主从关系为根本,愿为主人献身,逐渐形成武家习气,弓矢之道等观念。 武士道名词最早出现在德川幕府初年,武士道初期与西方骑士观念相似,给予武士至高的生存理念,从护卫庄园的观念中升华自己。真正的武士道思想,崇尚各种各样的美德,以忠于天职,维护个人荣誉的信念为观点,是武士道忠诚的表现。用武士道精神的观点来看,若是被敌人围住,依然战斗的武士,并不是自我牺牲,是忠诚的体现。 武士道精神的精髓就是“忠义勇武”,要想得到“忠义勇武”光读书是不行的,还要依靠家庭和战场上的经验。武士道精神首先要有的是尚武,武士生存的世界是战斗的世界,只有武艺高强的人才能生存,武士的身份是世袭传承,也就是说武士是出生即是武士,武力才能得到一切,武士手中的刀就是武士生存的必需品,个人生存,家境的贫富都是来源于此。武士道的发展,产生很多学科,例如射击,柔道等等,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武士从小训练便很残酷,看过《叶隐闻书》的人,都知道在山本常朝的描述中,武士所要经历的人生是何等残酷。从小磨砺人性,用一生来奉献是武士道的精神体现。 佛教从印度传来,镰仓时期已有很大发展,对于武士道思想影响最多的就是禅宗,当坐禅逐步发展为“兴禅护国”时,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武士阶层。禅宗之所以可以影响到武士阶层,禅宗的修炼方式以主观修行为主,去除内心的杂念,

日本人和樱花

附件二 图书分类号: 密级: 毕业论文(设计) 日本人与樱花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 樱花原产自中国,在日本落地生根,因其浓烈绚烂、气势宏大又有骤然凋零的凄美而受到日本人的喜爱。经过近千年的发展,樱花已经融入了日本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每年樱花花开时节形成的樱前线浪潮更是日本人的一场狂欢。樱花在日本早已不仅仅只是一道风景,更是一种象征乃至一种精神。樱花的集合之美象征着日本国民的团体精神,樱花的凋零之美真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完美诠释,也解读了日本人“物哀”的审美意识。花开时,心系团队,绚烂精彩;花落时,果断干脆,作为个体的内敛、作为团体的张扬,这是樱花的性格,也是日本人的民族精神。本文解读了樱花对日本生活和文化的影响,以此来拓展我们对日本美学与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樱花;日本;文化;精神

目录 引言 (2) 1樱花前线和举国赏樱 (2) 2樱花和社会生活 (3) 3樱花与日本文化 (3) 3.1集体意识 (3) 3.2武士道精神 (4) 3.3“物哀”的审美意识 (5) 结束语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6)

引言 樱花盛开在让人心旷神怡的初春。骤开骤落。因为是一起开放,一树树的樱花像一团团粉红的云,灿烂夺口。凋谢的时候也很壮烈干脆,不污不染。一朵樱花并不起眼,但放眼望去满树的樱花却蔚为壮观,让人感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华丽和迫力。樱花盛开的时候可以沿着樱花前线从九州一直到北海道观赏竞相绽放的樱花。谢世时节,满树的樱花纷纷飘落,像是阵阵花雨,美不胜收,成为日本最独特的风景线[1]。 樱花原产自中国,在日本落地生根,与日本的地理气候、文化风土相吻合,成为成为大和民族的象征,以此日本也被誉为“樱花之国”。樱花对日本人来说是春的象征,日语中的“樱时”,意思就是“春天的时节”。当四月来临,樱花从气温高些的南方向北方逐渐盛开时,真的是“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斗开”,可称得上是“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有上千年的历史,作为日本国花的樱花,不同于代表日本皇室的菊花,它代表着整个日本民族,体现了日本民族基本的性格特点,深受日本民众的宠爱。应该说全世界没有哪个民族像日本人那样爱樱花,甚至也没有任何国家爱一种植物达到日本人爱樱花一样的痴迷和疯狂。在日本,樱花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生活,是精神,是信仰。 1樱花前线和举国赏樱 由于地理与气候的原因,每年的3月至6月,樱花从最南端的冲绳,一直开到北海道。最北端的稚内市,樱花盛开季节已经是6月底,比冲绳要晚3个月。把樱花开花时期相同的地区用线连接起来,宛如气象图的前线,所以樱花由南向北开放的锋线被称为樱花前线。在日本一到3月左右,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在预报天气的情况的同时,也要发布预测樱花开花的消息。待到樱花烂漫时,人们便迫不急待地倾巢而出,遍赏樱花,乐此而不疲。而几天后,人们又为片片樱花的凋零而惋惜,也会为那落花流水的壮烈之美而心醉。可以说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会因为一种花的盛开而举国上下沸腾不已 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政府规定的“樱花节”。每年这个时候,皇室和内阁总理都要在皇家花园奉行盛大的“观樱会”,宴请并表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一般的企事业单位,不管工作多忙,都会放假半天,或提早下班,并为员工们准备好各

浅析武士道精神的现代意义

浅析武士道精神的现代意义 ——Samurai High School观后感 武士Samurai,是古代日本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阶级,是日本传统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武士”一词出现于日本平安京时代,成型于德川幕府,在江户时期,武士道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后来,明治政府颁布“废刀令”标志着武士阶级的彻底倾覆。在这一过程中,低级武士被流放成为“浪人”,部分高级武士获得爵位,成为仅次于皇族的华族。但随着二战的战败,日本被迫接受民主改革,华族阶层也成为了历史。今天,有些日本人还记着自己祖先的武士身份,但并不具备任何实质意义。然而,武士的思想遗产,比如武士道,仍旧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士的雏形是在日本平安时代律令体制下产生的武官,最初是日本恒武天皇为了巩固政权而设立的。在此之前,天皇招募的士兵主要由农民组成,具有很大的不正规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士。平安时代早期,恒武天皇为巩固和扩张自己的统治范围,向地方豪族求助,提出将授予“征夷大将军”的称号给座下的地方势力。9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到了十世纪,朝廷无力镇压地方势力的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进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认,成为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12世纪末,武士首领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创立镰仓幕府,统帅天下军政,标志着武士时代的来临。之后的军事领袖多半袭用“征夷大将军”之官位,实施统治。由1192年开始,大部分幕府势力握有日本实际政权,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江户幕府交出政权给天皇为止。直到明治维新,武士都是统治日本社会的支配力量,而他们从体制、职能上看,更类似西方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与一般的亚洲国家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在明治维新后改变,1871年是最重要的一年,6月,平民被准许骑马,9月,武士被允许“散发hair-cut”、“废刀”,10月,准许武士和平民通婚。明治政府采取了渐进的手段,以发行债券或赎买等方式逐渐取消俸禄,消灭了武士阶级。 “武士”虽说已成为历史,但由“神道教”教义和天皇信仰融合而生的武士道精神却被广为流传,且至今仍对日本社会具有深远影响。武士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

浅谈武士道精神与日本企业文化

浅谈武士道精神与日本企业文化 20120对外汉语王奕 【摘要】武士是日本社会社会中很有影响力的一个阶层,武士道是日本在吸收了很多中国优秀文化并将其日本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虽然武士已经成为历史,但他们的这种精神至今依然存在并发挥作用。本文从武士道展开,探讨武士道精神对于日本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武士武士道企业文化 一.武士道的形成发展 武士作为公元10—19世纪在日本的一个社会阶级,一般指通晓武艺、以战斗为职业的军人。而武士的精神就被称为“武士道”(Bushido)。武士道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武士在其职业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道”。武士遵守不畏艰难,忠于职守,精干勇猛的信念。 公元618年中国唐朝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为中心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国家。在日本645年也出现了模仿中国唐朝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体制的大化革新。大化革新后500余年中,日本形成了以土地私有为基础的大、中、小型封建庄园体制。封建庄园属下的武士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封建制的支柱势力。 1192年镰仓幕府政权建立,从此日本封建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镰仓幕府成立到德川时代,执权北条泰时制定并颁布《御成败式目》,式目是根据武士的“道”而制定的,与国家律令相对的武士的章法。在武士之间也开始形成以强调对主人的献身、重视一门、一家名誉、知耻为特征的武士道德,这成为日后武士道的起源。后来因专职武士不断增多,社会不堪重负,遂有“兵农一体”政策出台,武士精神开始遍及普通国民。16世纪,日本全国统一,进入17世纪后,知识精英套用朱子(朱熹)理学,确立普遍的武士伦理思想,由原始的契约关系演变成单方面的忠诚于领主的道德关系。 明治维新在武士的领导下取得成功,武士的代表分据政权要津,自下而上推行改革。明治维新后,因武士阶层与军事制度发生矛盾,酿成叛乱,武士阶层被消灭。但至明治天皇中期,主张发扬日本国粹呼声高涨,认为武士道精神乃国民之根本。1890年以天皇名义颁布《教育敕语》,把“武士道”奉为最高道德标准,强令国民敬拜、诵读、牢记《敕语》,要求国民在国为“忠臣”,在家为“孝子”,像武士一样“忠君爱国”,使武士文化渗透、灌输于广大日本人的灵魂,并渗透于民族精神之中,成为天皇制的精神支柱和道德支柱。 二.武士道的理论来源 武士道的理论来源十分复杂,包含中国儒家思想、佛教思想和日本独有的神道教思想。它吸收了三种文化并把它发展为一种日本独有的思想。新渡户稻造认为,武士道的渊源来自三方面:佛教——给与武士道以平静的听从命运的意识,对不可避免的事情泰然处之,恬静的服从;神道——教导武士对君主(上级)绝对的忠诚,对祖先虔诚的尊敬和对父母无条件的孝行,包含了日本民族精神中的爱国

对于 武士道 此书的读后感

对于武士道这书的读后感 新渡户稻造写的武士道,是一个从自己民族的角度探讨自己文明的书籍,书中的观点可以看作是一个日本人眼中的武士道。 长期以来我都对日本的文化,日本这种勇于切割自己肚子行为所寄存的文化气候很好奇,不可否认我很厌恶日本人,但小日本能够在2战后迅速的恢复,能够在美国人用军舰敲开大门口急速的发展,这也是让人回避不了的事实。日本武士同时具有忠诚大名跟随时改换新的大名这两种在中国文化中矛盾的行为,这也是另我好奇的。作者从他自己的角度带领我认识了一下小日本的武士道文化。 封建社会中部分人员从农耕中逐步脱离出来,成为了武士,这些人员不参加农业劳动,依靠刀剑成为了一个比农业人员高一个级别的阶级,这是武士道文化产生的阶级基础。日本的文化从中国汉唐文化中吸收了很多,包括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认知,包括他们从禅宗学来的日式禅宗,我下面从几个角度来说明我从书中看到的武士道。 首先我们来说说教育与基础思想,小日本武士阶级从小接受的是如何使用刀剑,如何击倒敌人的技巧,思想上他们学到的是忠诚是需要交换的,主君赐予武士土地,保证武士在土地上的权利,武士对主君抱有忠诚,但是日本一直没有系统的体系性质的书籍,比如中国的论语。这也导致了在日本历史上一旦对主君的忠诚跟其他情况矛盾的时候并没有一种统一的解决办法。中国版本肯定就有什么忠义不能两全,日本没有所以这就完全看个人了,有的人为了家族被判主君,有的人为了主君与家族对立,有的父子俩人分别服侍不同的主君导致刀剑相向。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早就固定好了主次的情况,日本的这种不确定很难说清楚是因为他们的封建社会发展的不完全,还是什么原因。 其次日本的独特禅学与他们的道义,日本的禅宗在短短的日本历史上占有很大的地位,众多武士都拜禅师为师,但学习的并不是放下屠刀,学习的是如何能够用平静的心去杀戮,一个武士如果能够始终保持心中的宁静才是他们文化追求的方向。可以在日本切腹的仪式上看出,武士在切腹后身体是要求向前倾倒的,在他们看来向后倒是一种耻辱。战争中吟诗更是日本武士的一个特点,他们的文化将附庸风雅与杀戮的战争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他们的逐利,武士阶级毫不掩饰他们追逐名利的行为,例如在战场不知名的角落战死,在

日本武士道文化

日本武士道文化 武士道在平安时代随武士团的形成而逐渐产生,到武家开始抵掌政权的镰仓时代,逐兴盛和发展起来。在江户时代,武士道吸收儒家理论道德思想而理论化。其影响深入日本社会各界层,与神道一样,形成日本国明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当然,日本武士道的形成不仅与儒家思想有关,更重要的因素是佛教禅宗,从精神上支撑武士们不计较生死追随主君的,还是禅宗的确“死生如一:的思想。禅宗认为只有否定了作为执迷根源的自我,进入无我境地,完全断绝了生死的羁绊,才能“见性成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武士道同神道一起,充当了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精神武器。 武士道一语,是战国时代才出现的。在此之前,有“拿弓箭者之道”或“弓箭之道”、“兵之道”等称。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以及哲学。如同欧洲中世纪出现的骑士精神,武士道是基于一些美德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遵守武士道的武士腰间经常佩戴武士刀,以象征勇武。只有通过履行这些美德,一个武士才能够保持其荣誉,丧失了荣誉的武士不得不进行切腹自杀。新渡户认为,对武士来说,最重要的是背负责任和完成责任,死亡不过是尽责任的一种手段而已,倒在其次。如果没有完成责任所规定的事务,简直比死还可怕。认为切腹是武士唯一谢罪的方法的观点是错误的。武士和武士制度虽然消亡,但是作为一种价值观,武士道精神仍然对现代日本人有深深的影响。有观点认为武士道就是理性主义,正义的做法会因为处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新渡户认为,武士道对男性和女性要求稍微不同。对于女性而言,武士道意味着守卫自己的贞操(当作为武士的女儿时),教育子女,支持丈夫及维系家庭等。新渡户认为,对于女性而言,实践武士道的主要场所是厨房。 早期武士其实是雇佣兵,在战国时代是下克上时代,武士道真正完成于德川幕府时代,来源于神道教、佛教。从神道教中,武士道得到了忠于主君,尊敬祖先;从佛教的日本禅宗得到了平静、沉着、不畏死;从儒学中得到了五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武士道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江户时代之前,江户时代,和明治维新之后。江户时代之前:主要崇尚个人荣耀与家族名誉,讲究个人实力,不尚下对上的忠诚,也就是流行以下克上,提升个人与家族的政治威望,代表典型是足利尊氏、明智光秀。江户时代:幕府为了安定社会,制定诸多武家法规,本份,得主尽忠,忠于主君,不顾身家,报恩,克己,面对逆境而不动摇,以内在的修行,稳定武士阶级的伦常,外在上也以严格取缔的方式约束对上不敬的行为,把社会带向和平稳定的方向,代表人物是山鹿素行和吉田松荫,这些武家法规,就形成了现在所谓的武士道,这使得武士有了恒常效忠对象。明治时代之后:因实行四民平等、废刀令,使武士的地位被削弱,但而后随着军国主义的发展,武士道再度被提倡,并被强调成对天皇的彻底服从与勇武,。经过十二世纪晚期的发展,武士道在16世纪成为成文的准则。当19世纪中叶,最后一个幕府(江户幕府)结束,封建制被废除以后,武士道也被遗弃了,但他的影响,主要在军队中,仍然存在。 在江户初年,由古学派的始祖山鹿素行汲取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养份,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著有《武教全书》、《武家事记》、《兵法问答》

《切腹》影评

观小林正树的《切腹》后感 学号:3120222017 广告121班刘媛媛 切腹,我们知晓,但是知晓地很浅薄,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不过是简单地知道切腹是日本人的一种武士道精神的表现。谈起切腹,也只会知道这两字,然后对它的残酷侃侃而谈罢了,但是观看了小林正树的《切腹》以后,我才明白,“切腹”两字背后有多少故事。 这部影片暂且先不说它的内容等其他方面,一开始呈现的黑白画面就让我很有感触。或许只有这样黑白的画面才比较适合它,如果现在翻拍成彩色画面,反而失去了本身的味道。 故事采用插叙的方式,讲述了老浪人津云半四郎来到井伊家,要求借宝地切腹自杀,在这之前,他想说出自己这辈子的故事,从而引出了他的女婿千千岩求女的故事。 影片叙事很慢,这样的节奏很自然地带出了一点凄凉的感觉。一开始我觉得千千岩是个懦弱的男人,他不敢切腹自杀,但是他还是被逼迫用竹剑切腹自杀,受了凌辱而死,我也只是淡淡地看着。却在后来的故事中一下子颠覆了。我看到了幕末武士们沦落为浪人后的悲惨生活:穷苦,地位低下的他们不得不借切腹为由,去骗取钱财。但是这都是有苦衷的,就像千千岩是为了救他的妻子和孩子才出此下策,在最后关头,他想要两天的时间,在之前我一直认为他是懦弱的表现,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想回去看看妻子和孩子,见他们最后一面。而之后,半四郎便是为了这件事情而来,他也要求切腹自尽,却在此之前说出了这个悲凉的故事。其实我并不理解,我以为他会在说出故事以后,苦笑着切腹自尽。可是他却奋起反抗了,与那么多人搏斗之后,最终寡不敌众,切腹自杀。我看到了作为一个武士应该有的尊严,他不屈,不甘,敢于搏斗,但是同时也看到了作为一个武士生命尽头的悲惨和光荣。他难逃一死,在搏斗之后,他依然选择了用武士的方式结束自己,即使这个仪式没有那么神圣了,却至少向我们证明了,他是一个武士。再者,井伊家虽然也有苦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把千千岩当做一个例子以儆效尤了,但是当他们将千千岩的尸体送回半四郎面前时,表现地如此地冷酷,淡漠和无情,让我有点怀疑,他们是真正的武士吗?虽说刀剑无情,作为一个武士在战斗时对敌人要无情,但是对人情世故,也无情吗?这一点,半四郎很好地表现出来了,他作为武士正直勇敢有气节,但是他也是人,他也要活着,他作为一个父亲一个爷爷的时候,他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有怜悯也有挂念。 看完整部电影,不禁长叹。整部电影都让我屏息凝视,到最后结束才松了口气。电影里的切腹镜头并不让我觉得可怕,更多的是尊敬和悲哀。 我一直难以理解日本这个民族有切腹自尽这样一种残忍的民族表现。我虽知道这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也多多少少知道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但是没有那么深刻地认识到武士道精神的内涵,却不料这种精神其实是如此地令人敬佩。 武士道重视君臣戒律。但是在幕末,作为一个失去要效忠对象的武士,沦为浪人,失去了应该守护的人和责任,但是他们毕竟是武士,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也不会用切腹这种方式去骗取钱财。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为生计和疾病所困得下等阶级和自以为是的上等阶级之间的对比,那些为了生计而不得已的人并没有失去武士尊严,他们才真正拥有武士精神。在那个时代,武士即将迈入历史尘埃之中,但是那些坚守着武士荣耀的浪人经历着现实生活的窘境相比于尚依附于诸侯家的武士才更会留在历史长河里,在人们称颂“名,忠,勇,义,礼,诚,克,仁”的武士道精神的时候,得到应有的荣耀。而那些利用武士道精神对武士套上精神枷锁的统治阶级的残忍和虚伪会为世人所唾弃。 看了这部影片后,我个人所认为的武士应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尊严和主观情感,但是对事物能明辨是非的人。他所拥有的正直不屈,勇敢顽强,敢于拼搏并且敢于直面死亡,但是绝对不会放弃尊严的精神,便是对武士道精神最好的诠释。

解析日本武士道_死的觉悟_

解析日本武士道“死的觉悟” 郝祥满 “死的觉悟”是日本古典武士的道德原则,是武士道形成的第一阶段。武士对于死的独特认识不仅影响了后期武士道精神的思想内涵,而且至今还影响着日本作为加害者对于发动侵略战争的反省意识——有“耻”的感受、无“罪”的觉悟。本文试就日本武士剖腹(切腹)自杀的动机、武士道“死的觉悟”与日本宗教和文化的影响、武士道生命观与罪恶认识展开解析。 一、日本武士剖腹自杀的动机 日本武士和武士道给人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武士“视死如归”的自杀冲动及其选择剖腹的死法。“大约在十五世纪之末,允许一个武士切腹自尽,免得他受着正法的羞辱,这样的军界风俗,早已是风行一时了。”①也有人认为,自从1192年镰仓幕府开创以来,剖腹就成为武士自杀的惟一方式,“日本武士的‘切腹’行为起源于治承元年(西元1172年)”。②日本《太平记》一书所统计的2640名自杀而死的武士中,以“剖腹”方式自杀的就有2159人。 日本武士选择剖腹自杀的思想根源在于其另类的生死观——“死的觉悟”,其首要动机是对荣誉的追求。在荣辱感强烈的武士看来,不同身份的人当有不同的死法,战死或剖腹才符合武士身份,“平常床箦死”是有损名誉的。选择剖腹这种特殊的自杀方式就是要证明其宁死不屈,就是要显示其忠诚、英勇。因此,日本武士非常重视自杀和他杀的区别。“在激烈的战斗中,如果采取一般的,如自刎或其他方式,则很难判断是自杀还是他杀。如果被误认为是他杀,或被对方假报为他杀,那么自己所崇尚的自杀就失去了价值,自己要显示的忠勇也得不到承认。为此,要留下确凿的自杀证据,就必须采取非同一般的自杀方法,那就是剖腹。因为在战斗中,敌人不会故意只割其腹部,使之不立即死亡。”⑧ 为了显示“英雄气概”,日本武士甚至把剖腹当作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来做,致使剖腹逐渐被规范化、程式化和礼仪化。比如按照“十字形剖腹法”的要求自杀,然后在痛苦中等待死神的召唤、生命的终结;如果不能正确、镇定地完成剖腹,会被认为是可耻的。剖腹还被分为许多种类:根据剖腹时采取的姿势而有“立腹”、“坐腹”和“跪腹”之分;根据剖腹的原因与目的,有“引咎剖腹”、“牺牲剖腹”和“谏死剖腹”、“殉死剖腹”之别,等等。 第二个动机是显示其身份和特权。中国自春秋以来,皇亲和重臣因议亲、议贵被处死时,可以不上刑场而在家中选择自杀和自杀的方式,也有皇帝赐剑、绫的方式来暗示属臣自杀,这 ①[英]小泉八云著、胡山源译:《日本与日本人》,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147页。 ②林景渊:《武士道与日本传统精神》,台湾,1990年,第112页。 ③王秀文:《谈“剖腹”的文化根源》,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编:《日本问题资料》,1989年第7期,第26—27页。 62

从樱花看到的日本人的心理

从樱花看到的日本人的心理 从樱花看到的日本人的心理 日本,这个置身于大洋之上的东亚岛国,有着优越的生存环境和人文环境。日本人喜爱自然风物、山川河流、花草虫鸟等,包括日月星辰都被他们作为寻找寄托和审美价值的重要体验物。日本人对樱花心存特有的喜好,被视为日本的国花。 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樱花由温暖的日本列岛南端向北方依次开放,形成一条由南向北推进的“樱前线”。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政府规定的“樱花节”。在这期间,日本人纷纷走出家门,外出赏樱花。他们有的举家前往,有的邀上三两好友一同欣赏,有的公司还组织员工集体赏樱花。日语中有“花见”一词,本意是“赏花、观花”。但实际上提起“花见”,日本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春天里全国各地都要举办的各种赏樱活动。 那么,日本人为何如此钟爱樱花呢?日本人骨子里和樱花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早在远古,日本人就将樱花看作是春天的化身,花的神灵。日本语中的“樱时”(古语)意思就是“春天的时节”。每当春天来临,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樱花一年一度的花开花落:花蕾结得多少好坏,开花时能否躲过春雨的淋洗,开得灿烂,凋谢时能不能遇上春风,落瓣洁净。樱花是否开花顺利在古代日本人看来,意味着这一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每当花开时节,人们就聚集在樱花树下,放歌畅饮,用整个身心去赞美春天,祈祷神灵的保佑。

平安时代以后,人们将樱树移栽到庭院观赏。江户时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通过杂交培养出多种园艺品种,观樱之风气开始盛行。 其实,樱花之所以自古被日本人所钟爱,除了报春,更为人欣赏的是它那虽然短暂但却绚丽的生命和生命结束时的宁静与素洁。日本有“樱花七日”的谚语,就是指它的花期很短。而日本人审美意识最合适的象征则是瞬间即逝的美,可见樱花如此短暂的生命已经影响到了日本人的精神。对多数日本人来说,樱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更迭。绽放10天后,美丽的樱花消失,绿叶接替了她的位置。既然生命如此短暂,那么谁不想让它过得更美好,谁不想努力记住更多的事情呢?人们要让这10天过得最好,并最大可能地享受樱花的美丽。所以当樱花初绽时,才会有前面所提到的集体赏樱花。 日本还有一句谚语:“花是樱花,人是武士。”在日本人看来,樱花与武士之间有着许多相同的气质,这些气质也体现了日本民族整个的思想意蕴、价值标准和审美内涵。在古代,身配双刀、代表着杀戮的武士,常把自己和樱花相比,这似乎很难理解。其实,这除了阴柔、平和的樱花在强硬、暴烈的武士心理上起到了一种补偿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樱花的那种转瞬即逝的凄美,同武士对生活的理解有所关联。在强蕃林立、狼争虎斗的年代,生命对于武士来讲,是危机四伏、稍纵即逝的。武士随时都有可能为自己的主子献出生命,他们的生命如同脆弱的樱花,一阵狂风就可以抹煞殆尽。 “宁愿短暂,只要灿烂”是日本人将武士比做樱花所取的原意,因

日本武士道精神与中国儒学思想之比较

日本武士道中的儒家思想 摘要:日本武士道和所有的伦理道德一样,是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之一,是维持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其中,“忠”是武士道的最高道德。日本武士道中“忠”的思想是对中国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但是,武士道在发展的过程中,既有许多与儒家思想的共通之处,又有许多自己的见解和异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伦理道德体系。 关键字:武士道;“忠”的思想;“忠”的原因;“忠”的继承 一“武士道”概说 “武士道”起源于日本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时期,最初,它提倡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等道德要素。也就是说,一个武士,要对主君忠诚,要讲诚信,同时要有羞耻心,要时刻记得维护自身、家族及整个武士阶级的名誉。武士道和所有的伦理道德一样,作为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之一,是维持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以社会舆论、良心、风俗习惯、榜样感化和思想教育等手段,使人们形成内心的善恶观念和情感、信念,自觉地尽到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义务,已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到了江户时代,武士道嫁接了中国儒家和佛家的思想,再糅合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武士阶级的行为准则。 总而言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地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地死,毫不顾忌地死,毫不犹豫地死”。[1] 二日本武士道“忠”的思想 日本封建社会的武家政治时期,“忠”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是维持武家统治的具体体现。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是武士道的核心和灵魂。名誉、武勇、礼仪、廉耻、朴素、勤学等武士道的规范,都从属于忠,服务于忠,起着强化忠的作用。[2]“忠”源于中国儒家思想,但奉行军国主义的日本武士,根据本民族自身的需要,摆脱了中国

日本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 “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 “仁”使武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 用樱花比喻武士 樱花的几个特性很符合武士的特点。 首先,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是很相似的。 武士道是注重共性,而非如欧洲武士那样注重个性的。但他的这种共性实际上比欧洲武士的游侠精神还要狭隘,这个集团精神和团结精神是不同的,也绝非是爱国精神,他们既不忠君也不爱国,他们爱的是自己所在的武士集团。日本人评价武士也不是以是否忠君爱国来评价的,而是看他是否忠诚于自己的武士团,比如战国时期的真田勇士,明治时期反天皇势力的武士集团,日本人都给予很正面的评价,评判的标准不是他们的行为是否对日本有利,而是因为他们是忠于自己的集团的武士群体,贯彻了武士道精神。 二是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豪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武士自杀并非因为输不起,也不是因为失败而感到羞耻才因屈辱而自杀,武士并没有这么脆弱,自杀是因为感到自己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自己的心愿已经了解,自己的一生已经不可能有更大的辉煌了。这时候就

日本的樱花文化

日本的樱花文化 “又见繁英放满枝,浓桃艳李斗芳姿。平生知己知谁是,合有扶桑木屐儿。”我国诗人这样描述英豪的美;而日本情怀的春樱花是——“花如樱美,人若武士威”。无论你喜爱含苞欲滴、绽放五分,还是独爱展颜七分、倾力奔放,不容否认,燃烧热切的粉粉樱色,一生终会相见一次。每当临近樱花绽放的时节,走过樱花树下,人们总会满心期待地望着樱树枝头,体会了这般的心情,每当樱花枝头上饱满的花苞绽放吐蕊,或白或粉红的花瓣为街道染上一层新妆的时候,散步在街道上都显得脚步轻松、心情愉快。日本文学家写咏樱诗,画家绘樱花图,音乐家谱赞樱曲,银行印出樱花图案的钞票,工场制出樱花工艺品,电视台以樱花为背景作节目,并特辟报告樱花开放动态的专栏……樱花的魅力和影响力可说渗透到日本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早在远古,日本人就将樱花看作是春天的化身,是花的神灵。日本人眼中的樱花,美在盛开时的那种执著追求和热烈,美在绽放后飘落时的那种弧高纯洁和壮烈。日本语中的“樱时”(古语),意思就是“春天的时节”。每当春天来临,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樱花一年一度的花开花落。花蕾结得多少好坏,开花时能否躲过春雨的淋洗,开得灿烂,凋谢时能不能遇上春风,落瓣洁净。樱花是否开花顺利在古代日本人看来,意味着这一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每当花开时节,人们就聚集在樱花树下,放歌畅饮,用整个的身心去赞美春天,祈祷神灵的保佑。 这种习惯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特别是进入江户时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平民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樱花更是成为从宫廷到民间约定俗成的最大乐趣。日本人酷爱樱花,更乐于赏樱,据说赏樱在日本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这个传统在日语中被称为“花见”。广义地说,“花见”的意思是“赏花、观花”。但是只要一提起“花见”,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春天里日本各地都要举办的各种赏樱活动。“花见”虽不是法定的节日,但它的热闹非凡却不亚于日本任何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庆典。 每到樱花时节,皇室和内阁总理都要在皇家花园奉行盛大的“观樱会”,宴请并表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一般的企事业单位不管工作多忙,都会放假半天,或提早下班,并为员工们准备好各种饮料、小吃,让员工们去附近公园的樱花树下欢聚一堂,开怀畅饮。每到这时,平时安安静静的日本会突然闹腾起来。不论城市、乡村,樱花树下总是挤满各种各样的

樱花文化与日本_刘红艳

第10卷第8期 2012年4月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10 No.8 Apr.2012   DOI:10.3969/j.issn.2095-333X.2012.04.033 樱花文化与日本* 刘红艳 (宿迁学院五系,江苏宿迁 223800) 摘 要:樱花文化已成为日本特有的一种文化。从樱花的花名、「嶗前慄」、「花尒」以及樱花与武士精神各个方面可以看出樱花代表着日本国民,樱花一起绽放,一起凋谢,体现了日本国民的团结与凝聚力。 关键词:樱花;「"前線」;「花見」;武士精神;日本国民性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3X(2012)08-0094-02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作为大和民族的象征,已经扎根到民族文化的深处。无论是在日本的诗词、散文、小说,还是电影、歌曲、绘画中都有大量对樱花的描述和赞美。它作为一种风景,一种象征,甚至一种精神,已成为日本特有的一种文化。樱花已经融入到日本人的思想精神中,这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没有的现象。笔者从樱花花名的来源、「%前線」、「花見」、樱花与武士精神四个方面来探讨日本的樱花文化。 一、樱花花名的来源 在日语中樱花的读音是「さくら」,写成汉字为「%」或「櫻」。樱花多为落叶树,花期一般在3月末至4月中旬,花小,一般为白色或粉红色。樱花开放时,树叶还未发芽,只留下满树繁花,甚为壮观。樱花的得名和它的发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语中,动词开花的“开”一词读音为「さく」,而表示复数读作「ら」,二者结合即为「さくら」,意指开花繁密的植物。而日本人民更喜欢另一种颇赋神话色彩的说法:传说在日语古语中,「さ」一词写作汉字“稻”,意指专管稻田的仙人,「くら」即为仙人神座,樱花由此得名。在古代农耕社会,作为专管稻田的仙人化身的「さくら」,它的开花状况直接左右着稻谷的收成。日本神话中有一位“木花开耶姬”的仙子,她和天照大神的孙子“天津彦彦火迩迩杵尊”一夜成婚,从此繁衍后代,成为大和民族的始祖。而“木花开耶姬”就是樱花的化身,“天津彦彦火迩迩杵尊”是稻穗的化身。樱花与稻谷的结合在古代日本的宗教文化里代表着富足与祥和。 二、极具日本特色的词汇「!前線」 日本是个南北狭长的岛国,国土纵贯热、温、寒三个气候带,受大陆和海洋气候的双重影响,气候变化大,四季分明。日本的海洋性气候非常适应需要湿润环境的樱花生长,经历代选育,樱花在日本得到了很好地推广,最终遍布到全日本。每至花期,从冲绳岛到北海道,樱花由南往北依次盛开。花开时节,从日本地图上看,就像一条从南往北移动的线。樱花的花期不长,如一片粉色的云彩由南往北飘过整个日本。每到樱花满开的日子,举国关注,人们争相观看,有的甚至追随樱花开放的足迹,从最南的冲绳开始,到北方的北海道一直旅游观看。由此产生了“樱花前线”这样的日语词汇。 「%前線」是极具日本特色的一个词。日语中「前線」的第一种意思与汉语相同,指战争中的“前线”;「前線」的另一种用法使用更多:用在气象用语中,主要是指不同性质的两种气团相接的面与地表接触的地方。如「秋雨前線(あきさめぜんせん)」、「温暖前線(おんだんぜんせん)」、「寒冷前線(かんれんぜんせん)」、「停滞前線(たいたいぜんせん)」、「梅雨前線(ばいうぜんせん)」等。但是「%前線」与上述气象用语有所不同,主要是用来表述日本列岛由南向北渐次开放的「%前線」。这个较为特殊的词的存在,也反映出樱花何时开花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是极为重要的。 樱花从南方向北方逐渐盛开时,从颜色上看,有的红如火,有的白如雪;从层次上看,有五瓣、八瓣、八重瓣,重重叠叠;从品种上说,数不胜数;从名字上讲,更是美不胜收,有的叫“杨贵妃”、有的叫“鸳鸯樱”等。樱花作为大和民族的象征,已经扎根到民族文化的深处。譬如,小孩出生后,最早知道的花是樱花,最先认识的花还是樱花。因为每个学校都栽有樱花树,所以考上大学称“樱花开了”;大学毕业有一份称心的工作 *收稿日期:2011-12-13;修订日期:2012-01-26 作者简介:刘红艳(1979-),女,江苏宿迁人,宿迁学院五系讲师,主要从事日本语言文化方面的研究,(E-mail)yanyanhong2006@163.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