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道精神——神道教与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产生

武士道精神——神道教与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产生
武士道精神——神道教与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产生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罗晓莹

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发展资

本主义的同时,开始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发动了一系列对外侵略战争。1894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大规模侵略中国。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1931年日本发动满洲事变,侵略中国东北,1937年标志着全面侵华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长达8年的侵华战争,至使3500万中国人丧失了生命。另外,在众多亚洲国家,日本侵略者犯下了数不胜数的滔天罪行:在被剥夺了主权的朝鲜实行“皇国臣民化”;在菲律宾逾百万的无辜百姓惨遭日本人屠杀;在印度尼西亚,仅被“日本主人”强制抓走的劳工就死亡200多万人。

以上一切罪恶的根源是日本反动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军国主义。奉行军国主义,日本从上至下全民的任何野心勃勃、肆无忌惮的行动都被赋予了合理性、道德性,以极端狭隘的日本皇权、国家至上伦理观,无视人类的公理和正义,无视其他民族的主权存在。然而,纵观近代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全民性、疯狂性和野蛮性,就不难发现这种极端军国主义的形成是日本独特的悠久文化历史心态沉淀的结果,是一些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在作祟。本文拟从日本文化中有代表性的武士道精神和神道宗教实质出发,来探讨其延承性对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产生有着巨大影响。

一、武士道精神与军国主义

1.平安武士道———早期武士精神。早

期日本武士产生于平安时代的8、9世纪,是日本社会武力争夺土地资源与政治权力的产物。公元645年,天皇家族为效仿建立中国唐朝中央集权制国家,进行了由上而下的大化改新运动。但由于社会基础不牢固,早期日本中央集权制很快解体,天皇大

权旁落,外戚政治、摄关政治、院厅政治先后登场。随着国有田管理的衰落,各种私有庄园的兴起,围绕土地争夺的矛盾斗争愈演愈烈,各种武装力量纷纷组织起来。

这一时期,各个武装团体内部,主从之间的利益结合首先始于

物质报偿,即主君要用其财产的一部分与从者的生命交换。发生争斗时,主人往往“以恩赏作诱饵钓取忠义”。当时的武士都是精于弓马、骑射、刀术的专家,“弓马之士”确实体现了武士的特征。他们英勇善战,武艺精良,以武勇为谋生技能和进身阶梯,在你死我活的战斗中,养成了武士以武为本、崇尚武勇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

以生命侍主君从而保全庭和子孙后代生活方式,养成了武士强烈的使命

感、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同时,又养成了武士冷漠、自私和嗜杀成性、穷兵黩武等非人性的性格特征。应该看到,初期武士道已经显露出其“依存于主从道德、缺乏公共性、缺乏公共的战争目标”的实质,这种实质在一千年来的武士道演变史中始终存在,是极端自私、愚昧、疯狂的军国主义的滥觞。

2.中世武士道———以“忠”为核心的武士道。平安时代结束后,日本社会进入了武士登上政治舞台的幕府时期。中世的镰仓、室町幕府时期,是武士道从早期个人式实践道德规范发展为法律性制度道德规范的重要时期,主从道德日趋合法化、权威化和制度化。镰仓时期的源赖朝和北条氏等以武士道陶冶武士的道德情操,以武士道的宗旨———勤俭尚武、砥砺忠节、以质朴为主等等训诫武士,武士道对武士的约束力日益增强。1232年,北条泰时制订了武家第一部系统的法典———《贞永式目》51条,将武士社会中的道德、习惯及先例变成了成文法规。室町时代足利义满时三管领之一的斯波义将于1383年写了《竹马抄》一书,开始强调对主君和亲长绝对而无条件的“忠”、“孝”,教诫子弟人生在世,切不可忘

记主恩,要以“忠”为核心和灵魂,从者要对主君忠诚献身。

室町幕府时期后,整个日本进入了长达近百年之久的战国时代,全国上下卷入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厮杀争斗。其后的安土桃山时期,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对全国范围的混乱状态采取以武制乱的武力治国措施,进行强力制服、兼并。在战国这个以军役为中心、以全国为战场的时代,自然

要驱使武士崇尚武勇,视武艺高超为美德,视忠诚主君为天职。武士们因此将名誉看得比生命

更重要,在面临名誉与生命二者择一的时候,武士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名誉、放弃生命,“惜名不惜死”。由于生命的只争朝夕,自此开始出现美化死的倾向,不计其数的武士视自杀(切腹)为“光荣的解脱法”,以自杀切腹来表示对主君的忠诚或对自己荣誉的珍惜。

可以认为,战国时代、

安土桃山时期是武士道精神由镰仓、室町幕府时期的“尽忠”初期道德化到自觉性实践化的转变时

期,武士们越来越追求和珍惜忠诚、武勇和甘为主君献身的名誉。

3.德川武士道———民族性精髓的武士

道。17世纪后的江户时代是将军权威最高、对武士统治力最强、社会最为安定的时代,德川家族进一步发展了丰臣秀吉的石高分封制,由封地给予制转向了俸禄给予制,实现了武士与农工商的分离,同时以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掌握了对以藩为组织的整个武士阶层的绝对权威。

200多年间太平无事的德川时代,要加

固自己权威的合法化,统治者德川家族开始在全民中大力强调、宣传儒家思想,召令天下忠孝德川将军。另外,在全社会实行“士农工商”身份制,使武士阶层居全民之首,从而使武士道精神得以在全民族中传播。整个江户时代儒学家辈出,其中以山鹿素行最为著名。山鹿素行将儒家学说与武士道精神相结合,在《山鹿语类》中的《士道篇》中,他指出武士应“知己之职分”,以“忠”为第一要义,身体力行人伦之道,并成为农工商三民的楷模,使自己的道德标准成为超界限的、全社会的最高道德和行为准则。

武士道精神、神道教与

兰台世界

2007.9上半月

67

史一页

…………

lishiyiyelishiyiye

狂热的军国主

义者、日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

日本近代军国主义

的产物———靖国神社

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产生

奉家的

就这样,德川时期的武士道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和权威化,不仅成为武士阶级的生活伦理与思想信仰,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各种文艺形式(歌舞伎、讲谈、草子)日益昌盛,武士道精神开始更为广泛地向其他社会阶级渗透,重视忠诚献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武士道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深深地植根于日本的国民性中。

明治维新以后,尽管武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消失了,但是利用武士道精神“教育”起来的广大国民,在武士道精神灌输下,变得更加野蛮、残忍和疯狂,甚至丧尽了人的本性。武士忠诚、甘为主君献身的名誉和竭尽忠诚、英勇献身的粗野行为准则,成为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和战争工具,在狂热的民族情绪煽动下,日本发动了侵略亚洲国家的战争,踏上了侵略亚洲弱小民族的军国主义道路。

二、神道教思想意识与军国主义

1.原始神道———神国精神的起源。神

道教是日本民族固有的宗教,原始神道教阶段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随后,出现了祖先崇拜,即对氏族首领、部落首领灵魂的崇拜,这种不同血缘集团对自身“氏神”的膜拜,是多神教走向一神教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应该说,神道教没有什么经典可寻,成书于公元702年的《古事记》和成书于720年的《日本书记》

可勉强称为神道教经典。这两部古书以传统信仰和传说的日本开国神话为基础,最核心的女神———太阳女神(天照大神),被奉为日本皇室的祖先,尊为神道教的主神。后来,天照大神命令其神孙琼琼柞尊去司理农作物丰富的苇原中国(指日本),从此以后天照大神的子孙就一直治理日本。在这个神话里,天皇是天照大

神万世一系之神裔,日本民族为天孙民族。5世纪以来,大和政权致力于确立以自己

为中心的权利地位,7世纪中期天皇家族终于成功地进行了大化改新运动,建立了古代中央集权制国家,神道思想的发展与这一现实是有巨大联系的。

古书《日本书纪》和《古事记》神代史部分自始至终贯穿着日本独自的神观念、神统谱、政治观和国家观,把天皇纳入了神统系谱,赋予各代日本天皇神性,为“天皇是神”制造了根据,日本天皇的系谱也由此开

始。天皇绝对的神圣权威“永恒”地赋予了后代天皇制之天皇“绝对不可动摇、不可否认”的“神性”,其核心灵魂的确立,确保了后代天皇制虽曾一度遭压抑被迫变形而仍旧“万世一系”,“绵延至今”。

2.外宫神道与伊势神道———神道教的

发展。平安时代以后,外来佛教逐渐盛行,从而出现了神佛融合,古代神道教在佛教的接近、融合过程中,吸纳了佛教较为系统化的理论,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平安时代中、后期出现的本地垂迹思想,是古代神道的最早的主要理论之一。11世纪时的本地垂迹说认为,天照大神是观音菩萨或大日如来的垂迹,八幡大神是阿弥陀或释迦牟尼的垂迹等等。就这样,神与佛完全一体化了,作为宗教的神道也由此应运而生了。

平安末期,伊势神宫外宫祀官度会行忠、度会常昌等创立了外宫神道(又称度会神道),该教提出系统的以神道为主体,以儒、佛、道为从属的神道理论,神道摆脱以往本地垂迹思想下的“佛主神从”的状态,显示出“神主佛从”

的倾向。平安时代后期,神道的发展随着天皇制度的衰落也受到了影响。到了镰仓时代,将军源赖朝信仰和重视神道,神道的衰微趋势得到抑制。在进入镰仓末期及南北朝以后,一直作为朝廷祭祀祖神的伊势神宫受到了新兴武士和农民的崇仰。这是因为在南北朝前后,皇室曾经短暂复兴,天照大神是皇室的祖神的思想在广大武士和农民中复苏,而伊势神宫供奉的恰是皇室的祖神天照大神。伊势神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在伊势神道的教义五部神道中,宣扬《日本书纪》中的国常立尊“天御中主神”是宇宙的本原神,具有创造万物的神妙作用,是万物的本体。同时强调神皇一体思想,认为“大日本者,神胤也。神者君之内

证,垂慈悲而同尘;君者神之外用,昭俭约而治国”,宣称神道是安人心、

防鬼神之道。另外,还尊崇象征天皇至高无上的三种神器,着重宣扬神是君皇的“内证”,君皇是神的“外用”,注重封建道德的宣传。这些都给后世的神国思想提供了理论来源。

3.复古神道和国家神道———军国主义

的确立。17世纪初,德川家族考虑到天主教影响的扩大威胁到了幕府的幕藩体制,打出了维护传统信仰的旗号,德川家康对外明确

表示说日本是神国、佛国,应尊神崇佛。江户幕府中期以后,随着朱子学以外的诸“异学”的活跃,在神道领域也涌现出了新的神道派别,主要是山岐暗斋创建的垂加神道和平田笃胤、本居宣长创始的复古神道。它们都是维护传统,尊重天皇的神道观。

垂加神道由山崎暗斋创立,鼓吹尊皇忠君,大义名分,他的名分论作为皇统连绵无穷的根据,宣传日本的神国思想,强调了天皇不可动摇的地位。复古神道的创建,与江户中期以后的国学研究的发展密不可分。著名国学者中,贺茂真渊力主国民性,主张排斥佛教以正纯正之神道古风,一味地对神崇敬礼拜。本居宣长提倡民族心和真心,坚信《古事记》的内容即为神道之本质,提出本着神代之原始精神而对天下实行统治的大道,提倡绝对服从作为天照大神之子孙的天皇。平田笃胤则从幽冥信仰出发确立倭魂思想,根据以皇祖神为中心的古传说,提出了所谓“帝道唯一”之根本原理(即用中国的“帝道”解释日本的“天皇之道”或“皇道”),崇拜“神统皇统”。他参照了儒教、道教、天主教等教义,特别强调了“孝道”,认为对祖先的孝,就是对日本古代众神的崇敬,也即是对皇室祖神的孝,对现实中的天皇的忠,还宣称应将日本之神道作为诸宗教之根。

由于复古神道对天皇的绝对崇敬思想及精神,在明治维新时期被提高到国教的地位。1870年,政府发布《大教布之诏布》,指定神道为国教,神道开始了“国家神道”的特殊历史阶段。随着日本皇国思想的建立,军国主义的形成已经指日可待了。

1879年,祭祀战争亡灵的“招魂社”改名“靖国神社”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以宪法形式确认了天皇祭祀大权的宗教权威及“国家神道”公开的法律地位,

1890年,政府颁布《教育敕语》,“万国以皇

国为根本”作为教育的基本理念被教化于国民。就这样,军国主义支配下的神道教,对内成为毒化和控制日本国民思想的工具,对外成为扩张的精神动力。广大日本民众被“为天皇尽忠”的号召所蒙蔽,相信“日本的天皇将成为世界的天皇的日子必将到来”、“世界上最优秀的日本民族将征服世界”,自觉实行“全民皆兵”制度,越来越深地陷入法西斯军国主义泥沼中。

(责编:杨宗鸣)

兰台世界2007.9

上半月

68…………

史一页

lishiyiyelishiyiye

从日本国民素质分析日本道德教育特点及启示

从日本国民素质分析日本道德教育特点及启示2017年暑假,我来到日本北海道等地旅游,短短七天的游历,耳闻目睹了 日本社会的真实场景。之前在国内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听到对日本国民素质的赞美之词,此次日本之行,让我对日本国民的素质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 初到日本,街道的环境干净整洁、垃圾桶和投放垃圾管理非常规范。走在大街上,经常与行走的人们碰面,他们大都会给人一个礼貌的微笑。在有红绿灯的地方,人们过马路时都井然有序,没有人闯红灯。在酒店碰到每个当地人,他们都会对你彬彬有礼。日本的治安状况非常好,没有发现居民楼的一层二层安装防盗窗,到了晚上,人们可以安全地在大街上独自行走。 日本之行,我感触很多,也明白了很多事理,美国研究创造性思维专家托兰斯称日本是“一个拥有一亿一千五百万超级成就者的国家”。相比于日本,我们的国民素质需要提高,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不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这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必然堪忧。提高国民素质离不开道德教育,日本在道德教育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因此,本文将从日本道德教育的背景、发展历程等方面分析,就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方式、环境建设等方面与我国进行比较,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若干思考。 一、日本道德教育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动侵略战争并失败,国家受到重创。日本社会广泛认为“教育改革是日本复兴的筹码”。日本政府重视教育投资,制定相关政策,降低学生受教育费用,结合福利组织或其他机构,尽量帮助贫困儿童实现上学梦,并且整个社会风气鼓励监护人配合支持教育工作。从而努力提高整个国家的教育平均水平。的确,日本通过“教育立國”战略培养出了一批批高素质的国民,从而为实现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本,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从发展历程看,日本道德教育主要受自然环境、儒学、神道教以及武士道精神等方面的影响。一是自然环境因素。作为四面环海的岛国,自然资源匮乏,日本民众在频繁面对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形成了民众的团结性、纪律性;二是儒家思想影响因素,虽然日本的儒学源自中国,但在中国儒学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本质也发生改变。日本的儒学淡化仁慈理念更强调忠诚理念,但日本对“忠诚”的理解更多的是在皇权维护的层面上。这些奠定了日本道德教育的基础;三是“神道教”思想影响因素,日本的神道教来源于中国的道教,但是却在日本演化为宣扬忠君爱国思想的神道教,成为普通百姓的信仰;四是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千年以来形成的伦理道德体系,主要内容是义勇、仁礼、名誉、忠义、克己等,其最大特点就是绝对效忠君主,可以说这种忠诚已经超越了伦理

日本武士道精神

日本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 “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 “仁”使武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 “克己”要求武士克制自己的私欲,不能被欲望左右信念,这样才能侍奉君主,保护领国领民。 这是与许多人理解不太一样的,推崇的是善良的本性。在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的道路之后,武士道经历了一次畸变。武士道作为传统封建制度的精神规范,却在日益法西斯化的国家军队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为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日本当权者需要用武士道去激励士气,巩固军队,也需要用武士道去禁锢和统一国民的思想,为此,他们开足宣传工具的马力,打着“拯救日本”的幌子,强行灌输“皇国论”、“大和魂”、“为天皇尽忠”等思想。武士道本来是一套道德体系,崇尚克己,奉公,勇敢,隐忍,谦让,的道伦理观,统治者却断章取义,过分突出“勇”和“忠”,因为自古武士把武士刀和和弓当作勇敢与地位的象征。特别是“武士道,就是对死的觉悟”,当这种对于淡然面对死亡的思维方式与狭隘民族主义和扩张政策相结合,就变为了无视他人的生命价值同时也那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疯狂信念,变为虐杀狂和自虐狂。其实武士道在刚出现的时候,它的本意还是善良的,只是到了后来才被统治者用到了歧路上去了,同时也就让周围的人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尽忠是绝对的价值。中国的原始儒学是以孝为本,尽孝才是绝对的价值。如果“父有过”,子“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但是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武士道论者认为,儒家的“士道论”乃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人伦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选择生死,则面对死却不干脆去死。唯有纯粹彻底的觉悟死,才是武士道强人之处。武士道彻底的觉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语、起居动作,也就与众不同。武士社会尊重礼仪,不光是封建社会阶层秩序的尊从,更进一步说“礼仪端正”,才是武士强人一等的表现。武士要“死的干脆”,君要你切腹自杀你就得切腹自杀,这是日本镰仓武家时代以来的传统。 日本人用樱花比喻武士。要了解武士道,先要看看武士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猛禽比喻武士、英雄。但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的。因为他们认为樱花的几个特性很符合武士的特点。

浅析日本武士道精神中的儒家思想元素

浅析日本武士道精神中的儒家思想元素 摘要:武士道精神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是日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精神与道德体系。在长达七百多年的幕府统治中,武士阶层以及武士道精神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成为衡量一个人成败得失的基本标准。即使在封建统治消失已久的今天,在各个领域我们仍然能够看出武士道精神在日本人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比如公司的终身雇佣制,日本人的重诚信,讲礼节,自杀率高等等社会现象等。本文通过分析武士道精神中的儒家思想元素,揭示出儒家思想对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从中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武士道儒家思想义勇仁礼诚 1 武士道精神的起源 武士道精神起源于平安,当时藤原氏①专权,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瓦解,庄园制度开始形成。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各地庄园兴起,庄园主为了领土和安全,训练了一批负责保卫工作的武士。这些武士不属于国家正式军队,不拿国家俸禄,而是由庄园主直接发放薪金。武士集团有着强烈的宗族观念,他们相当于是庄园主的家臣,只听从庄园主的命令,无视中央法纪。在战场上的勇猛和对主人的绝对忠心是武士的基本要求。当时,日本从律令社会正逐渐过渡到贵族社会,武士的兴起,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稳固了日本分裂的封建制度。到镰仓时代源赖朝②设立将军幕府,武家开始公然执掌政权,与中央对立。武士道思想也逐渐兴盛发展。到了江户时代,武士道吸收了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借用其“仁义礼勇诚”等概念,并将其理论化,融入日本特有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武士道德体系标准。 武士道教义的起源来源于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孔子的“五伦”思想,“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定位,这对武士阶级确定各种关系起到很到作用。日本著名文化学家新渡户道造在《武士道》一书中写到:“冷静,稳重并长于世故的孔子的政治道德思想教条,对统治阶级的武士来说非常合适。孔子的贵族式保守教言很适合武士阶级的要求。”而孟子的仁爱思想在武士阶级引起了强烈反响,让嗜杀的武士阶级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将自己的统治标上救济天下,仁爱为民的大义标签。因此《论语》《孟子》成为武士的必读经典。 2 各儒家思想概念的武士道释义 武士道的最高标准是“义”。“义”并不是“江湖义气”的意思,而是“人道”“正义”“责任”或者说是“正确的道路”。研究日本传统文化经常接触到一个概念就是“义理”,即为“正义的道理”。不为个人感情所左右,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走自己应该走的路,这叫“正义”。人们经常在“人情”和“义理”的夹缝中彷徨,感情用事是武士道精神所鄙视的,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要走上正义的道路,履行自己的职责,做该做的事,而不能因为感情而放任自流,这也是武士看起来无情的一个文化原因。对国君应该“忠”,对父母应该“孝”,对朋友应该“仁”,对妻儿应该“爱”,这些感情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义”。有些时候,为了保卫正义,可以杀人或者舍弃

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危害及认识

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危害及认识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被逐渐发展为军事主义国家。 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孕育形成阶段,从明治政府成立起到西南战争结束的1877年。在这期间,日本确立和巩固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府,建立起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建立了军国主义的武装和警察、监狱,并开始对外实行侵略扩张;第二阶段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体制完全确立阶段。以陆军卿山县有朋发布《军人训诫》和《参谋本部条例》的1878年至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1894年。这一时期,日本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各领域均确立起军国主义体制;第三阶段是发展与演变阶段。从甲午战争后的1895年至法西斯军国主义败亡的1945年。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确立后,几乎是每5年就对外用兵一次,直至彻底败亡。1936年法西斯上台,则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 日本军国主义的实质是一种狭隘民族主义的极端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控制了日本主权,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也是由于日本被这种狭隘民族主义所控制,使日本平均每过五年就发动一次战争,不光耗尽了日本国内的势力,也给周边国家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其中伤害最深的要数中国。 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伤害主要分为四条:

一、从政治上来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在十九世纪末,中日爆发甲午战争,清军战败,与一八九五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条约中:1、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而且还造成了台湾和大陆难以弥补的隔阂,遗患至今; 2、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因此大借外债,致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4、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严重侮辱了中国主权,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此外,在二战中日本大举侵略中国。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发生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几乎动员了全部的军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动侵略进攻,相继占领了我国大部份城市,使这些地区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而日本在这些地区实行了残暴的殖民统治,侮辱中国主权,让人民深受其害。 此外,在侵华战争之后,遗留了许多历史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我国主权,例如钓鱼岛问题,日本高层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

日本武士道精神特点

日本武士道精神特点 摘要:日本武士道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有其神秘特性,本文从武士道精神特点和起源出发,解读武士道精神的实质和特性。 关键词:武士道忠诚禅宗忠义勇武 琵琶法师的刀术,砍掉了上百棵白桦树,平生未遇敌手,这是日本武士的最初形象,并不是因为琵琶法师对手太少,当时武士已经开始逐步形成阶层,标志着日本开始了武家政治时代。从起源论,武士开始在藤原专权时代下的日本,武士形成的原因在于,天皇中央集权制的被削弱和庄园制的发展。征兵制度的松弛,庄园贵族的实力增大,庄园大名开始建立私人武装,分离出一部分农民开始训练,寺院也开始建立了僧兵制度。武士势力的不断加强,开始形成武士集团,首领为物领,下属为庶子,有很强的依附,以主从关系为根本,愿为主人献身,逐渐形成武家习气,弓矢之道等观念。 武士道名词最早出现在德川幕府初年,武士道初期与西方骑士观念相似,给予武士至高的生存理念,从护卫庄园的观念中升华自己。真正的武士道思想,崇尚各种各样的美德,以忠于天职,维护个人荣誉的信念为观点,是武士道忠诚的表现。用武士道精神的观点来看,若是被敌人围住,依然战斗的武士,并不是自我牺牲,是忠诚的体现。 武士道精神的精髓就是“忠义勇武”,要想得到“忠义勇武”光读书是不行的,还要依靠家庭和战场上的经验。武士道精神首先要有的是尚武,武士生存的世界是战斗的世界,只有武艺高强的人才能生存,武士的身份是世袭传承,也就是说武士是出生即是武士,武力才能得到一切,武士手中的刀就是武士生存的必需品,个人生存,家境的贫富都是来源于此。武士道的发展,产生很多学科,例如射击,柔道等等,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武士从小训练便很残酷,看过《叶隐闻书》的人,都知道在山本常朝的描述中,武士所要经历的人生是何等残酷。从小磨砺人性,用一生来奉献是武士道的精神体现。 佛教从印度传来,镰仓时期已有很大发展,对于武士道思想影响最多的就是禅宗,当坐禅逐步发展为“兴禅护国”时,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武士阶层。禅宗之所以可以影响到武士阶层,禅宗的修炼方式以主观修行为主,去除内心的杂念,

日本人和樱花

附件二 图书分类号: 密级: 毕业论文(设计) 日本人与樱花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 樱花原产自中国,在日本落地生根,因其浓烈绚烂、气势宏大又有骤然凋零的凄美而受到日本人的喜爱。经过近千年的发展,樱花已经融入了日本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每年樱花花开时节形成的樱前线浪潮更是日本人的一场狂欢。樱花在日本早已不仅仅只是一道风景,更是一种象征乃至一种精神。樱花的集合之美象征着日本国民的团体精神,樱花的凋零之美真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完美诠释,也解读了日本人“物哀”的审美意识。花开时,心系团队,绚烂精彩;花落时,果断干脆,作为个体的内敛、作为团体的张扬,这是樱花的性格,也是日本人的民族精神。本文解读了樱花对日本生活和文化的影响,以此来拓展我们对日本美学与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樱花;日本;文化;精神

目录 引言 (2) 1樱花前线和举国赏樱 (2) 2樱花和社会生活 (3) 3樱花与日本文化 (3) 3.1集体意识 (3) 3.2武士道精神 (4) 3.3“物哀”的审美意识 (5) 结束语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6)

引言 樱花盛开在让人心旷神怡的初春。骤开骤落。因为是一起开放,一树树的樱花像一团团粉红的云,灿烂夺口。凋谢的时候也很壮烈干脆,不污不染。一朵樱花并不起眼,但放眼望去满树的樱花却蔚为壮观,让人感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华丽和迫力。樱花盛开的时候可以沿着樱花前线从九州一直到北海道观赏竞相绽放的樱花。谢世时节,满树的樱花纷纷飘落,像是阵阵花雨,美不胜收,成为日本最独特的风景线[1]。 樱花原产自中国,在日本落地生根,与日本的地理气候、文化风土相吻合,成为成为大和民族的象征,以此日本也被誉为“樱花之国”。樱花对日本人来说是春的象征,日语中的“樱时”,意思就是“春天的时节”。当四月来临,樱花从气温高些的南方向北方逐渐盛开时,真的是“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斗开”,可称得上是“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有上千年的历史,作为日本国花的樱花,不同于代表日本皇室的菊花,它代表着整个日本民族,体现了日本民族基本的性格特点,深受日本民众的宠爱。应该说全世界没有哪个民族像日本人那样爱樱花,甚至也没有任何国家爱一种植物达到日本人爱樱花一样的痴迷和疯狂。在日本,樱花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生活,是精神,是信仰。 1樱花前线和举国赏樱 由于地理与气候的原因,每年的3月至6月,樱花从最南端的冲绳,一直开到北海道。最北端的稚内市,樱花盛开季节已经是6月底,比冲绳要晚3个月。把樱花开花时期相同的地区用线连接起来,宛如气象图的前线,所以樱花由南向北开放的锋线被称为樱花前线。在日本一到3月左右,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在预报天气的情况的同时,也要发布预测樱花开花的消息。待到樱花烂漫时,人们便迫不急待地倾巢而出,遍赏樱花,乐此而不疲。而几天后,人们又为片片樱花的凋零而惋惜,也会为那落花流水的壮烈之美而心醉。可以说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会因为一种花的盛开而举国上下沸腾不已 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政府规定的“樱花节”。每年这个时候,皇室和内阁总理都要在皇家花园奉行盛大的“观樱会”,宴请并表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一般的企事业单位,不管工作多忙,都会放假半天,或提早下班,并为员工们准备好各

浅析武士道精神的现代意义

浅析武士道精神的现代意义 ——Samurai High School观后感 武士Samurai,是古代日本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阶级,是日本传统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武士”一词出现于日本平安京时代,成型于德川幕府,在江户时期,武士道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后来,明治政府颁布“废刀令”标志着武士阶级的彻底倾覆。在这一过程中,低级武士被流放成为“浪人”,部分高级武士获得爵位,成为仅次于皇族的华族。但随着二战的战败,日本被迫接受民主改革,华族阶层也成为了历史。今天,有些日本人还记着自己祖先的武士身份,但并不具备任何实质意义。然而,武士的思想遗产,比如武士道,仍旧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士的雏形是在日本平安时代律令体制下产生的武官,最初是日本恒武天皇为了巩固政权而设立的。在此之前,天皇招募的士兵主要由农民组成,具有很大的不正规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士。平安时代早期,恒武天皇为巩固和扩张自己的统治范围,向地方豪族求助,提出将授予“征夷大将军”的称号给座下的地方势力。9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到了十世纪,朝廷无力镇压地方势力的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进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认,成为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12世纪末,武士首领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创立镰仓幕府,统帅天下军政,标志着武士时代的来临。之后的军事领袖多半袭用“征夷大将军”之官位,实施统治。由1192年开始,大部分幕府势力握有日本实际政权,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江户幕府交出政权给天皇为止。直到明治维新,武士都是统治日本社会的支配力量,而他们从体制、职能上看,更类似西方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与一般的亚洲国家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在明治维新后改变,1871年是最重要的一年,6月,平民被准许骑马,9月,武士被允许“散发hair-cut”、“废刀”,10月,准许武士和平民通婚。明治政府采取了渐进的手段,以发行债券或赎买等方式逐渐取消俸禄,消灭了武士阶级。 “武士”虽说已成为历史,但由“神道教”教义和天皇信仰融合而生的武士道精神却被广为流传,且至今仍对日本社会具有深远影响。武士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

浅谈武士道精神与日本企业文化

浅谈武士道精神与日本企业文化 20120对外汉语王奕 【摘要】武士是日本社会社会中很有影响力的一个阶层,武士道是日本在吸收了很多中国优秀文化并将其日本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虽然武士已经成为历史,但他们的这种精神至今依然存在并发挥作用。本文从武士道展开,探讨武士道精神对于日本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武士武士道企业文化 一.武士道的形成发展 武士作为公元10—19世纪在日本的一个社会阶级,一般指通晓武艺、以战斗为职业的军人。而武士的精神就被称为“武士道”(Bushido)。武士道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武士在其职业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道”。武士遵守不畏艰难,忠于职守,精干勇猛的信念。 公元618年中国唐朝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为中心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国家。在日本645年也出现了模仿中国唐朝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体制的大化革新。大化革新后500余年中,日本形成了以土地私有为基础的大、中、小型封建庄园体制。封建庄园属下的武士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封建制的支柱势力。 1192年镰仓幕府政权建立,从此日本封建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镰仓幕府成立到德川时代,执权北条泰时制定并颁布《御成败式目》,式目是根据武士的“道”而制定的,与国家律令相对的武士的章法。在武士之间也开始形成以强调对主人的献身、重视一门、一家名誉、知耻为特征的武士道德,这成为日后武士道的起源。后来因专职武士不断增多,社会不堪重负,遂有“兵农一体”政策出台,武士精神开始遍及普通国民。16世纪,日本全国统一,进入17世纪后,知识精英套用朱子(朱熹)理学,确立普遍的武士伦理思想,由原始的契约关系演变成单方面的忠诚于领主的道德关系。 明治维新在武士的领导下取得成功,武士的代表分据政权要津,自下而上推行改革。明治维新后,因武士阶层与军事制度发生矛盾,酿成叛乱,武士阶层被消灭。但至明治天皇中期,主张发扬日本国粹呼声高涨,认为武士道精神乃国民之根本。1890年以天皇名义颁布《教育敕语》,把“武士道”奉为最高道德标准,强令国民敬拜、诵读、牢记《敕语》,要求国民在国为“忠臣”,在家为“孝子”,像武士一样“忠君爱国”,使武士文化渗透、灌输于广大日本人的灵魂,并渗透于民族精神之中,成为天皇制的精神支柱和道德支柱。 二.武士道的理论来源 武士道的理论来源十分复杂,包含中国儒家思想、佛教思想和日本独有的神道教思想。它吸收了三种文化并把它发展为一种日本独有的思想。新渡户稻造认为,武士道的渊源来自三方面:佛教——给与武士道以平静的听从命运的意识,对不可避免的事情泰然处之,恬静的服从;神道——教导武士对君主(上级)绝对的忠诚,对祖先虔诚的尊敬和对父母无条件的孝行,包含了日本民族精神中的爱国

二战前日本的军国主义之路

二战前日本的军国主义之路 引言:这期的《重读抗战》,让我们来关注,引发侵略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它到底是怎么生成的。任何一种思潮,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事实上,日本军国主义的生成也经历了漫长的阶段。而在其生成的过程中,长期的国家主义、国粹主义洗脑,忠君爱国“布国威于四方”宣传的浸润,加上投机的经济结构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最终酿出了法西斯军国主义这碗毒汤。而这以前,得从甲午战争前后说起。 逆流:维新改革初见成效后的反西化运动 在去年的《重读甲午》系列专题中,有一期我们就谈到了,在明治维新这一大改革开始30年后的甲午战争前后,刚取得了一定成果的维新改革却不得不面临着一种逆向传统化的倾向。 因为明治维新是一个由上至下的改革,是因日本上层的一部分先进分子在美国“黑船”来航的军事压力之下,不得不承认日本已经落后于世界,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因此力推维新变法,全面向西方学习。如此巨大的改革并非是日本本身的社会变迁所产生的内生变化,因此,当30年后,改革已经取得了相当成果之际,改革本身与传统日本社会的矛盾也越来越明

显了。 伴随着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启蒙运动带来的自由和权利意识,自由民权运动在日本热烈展开。争取自身权利的日本民众中不但出现了推翻专制政府的思想,还出现了否定天皇制的言论。同时,各种欧化思想和行为带来的对日本传统落后的思维、风俗和习惯的否定也然很多遗老遗少忧心忡忡感到“许多贵重的民族文化遗产”受到了破坏。这样,人们开始担心日本会为了达到独立富强而丧失它的“个性”。于是出现了对文明开化、自由民权运动的欧化主义的反动,这便是甲午战争爆发前后日本主流思潮的逆向运动--传统主义和国家主义运动。 对于日本政府,学习西方先进的学学技术和发展产业是不能停止的。为了解决由西方近代自由、权利主张而带来的日本传统社会的崩坏及造成的君民、官民的对立和社会思想的混乱,他们选择了鼓吹国家主义的道路。 他们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作为基础,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所以其逻辑结果必然是崇尚于专制和扩张。 之后,大肆宣传与民权思想对抗的国权主义。 民权思想崇尚个人的独立、自由与平等权利,否

日本军国主义

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 政治上掌握统治大权的多是封建武士出身者,武士道精神被继承和发展。旧武士等级不复存在,一批资产阶级化的“新武士”(士族)活跃在各领域且是主导力量。1871年时,中央9省(部)官吏87%是士族,至1880年时,中央及地方官吏的74%仍是士族。统治集团中的骨干多是武士出身者。士族及士族出身者极自然地成为推动日本军国主义产生发展的主要社会力量。在经济原因方面,由于地税改革和士族授产等改革,使农村土地制度(寄生地主制)留有浓厚封建残余,农村成为“国内殖民地”,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又使大批士族无法生存而对明治政权不满,统治阶级则以对外侵略扩张将心怀不满的农民、士族的不满情绪引向海外征战,使他们成为军国日本的基本社会力量。 日本资本主义起步晚 日本实现民族独立,摆脱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机,是以对东北亚弱小邻国进行领土扩张和武装侵略为重要手段的。正是将自己迅速转化为压迫民族才迎来了日本的迅速崛起。 明治政府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富国强兵”是主体,是诸政策之首。“强兵富国”路线的推行,使日本工业化的实现即产业革命的完成均与侵略中、朝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紧密相连。待日本急速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更与侵略战争捆在一起,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点,使日本被纳入军事、战争轨道,进入从战争走向更大战争的恶性循环之中。 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是一个庞杂的思想体系,其来源之一是武士道精神,来源之二是日本神道教、佛教以及儒学中的封建糟粕,来源之三是皇国、神国史观,进入近现代以后,又加上了从西方引进的一些所谓理论体系,因此,是封建主义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腐朽、反动思想糟粕的拼凑,其拼凑的内容和混乱的表述往往使人难以分类和把握其逻辑层次。这一庞杂的精神体系为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利用,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应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应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近来,日本政府所谓的购岛“国有化”闹剧,使得中日两国剑拔弩张,关系异常紧张;石原组建新党,并作为新党代表参加下届众议院选举,石原的这一动作,无疑将给中日关系再增新乱。 据媒体指出,石原是日本“右翼旗手”,钓鱼岛事件他是始作俑者,其组建新党,中日不稳定因素定会增加。韩联社称石原是“日本典型的右翼政治家”,“右翼政治家”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近来参拜“靖国神社”。而10月14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登上“鞍马”号护卫舰,训话中,野田佳彦使用了“更加奋进努力”等旧日本海军在二战前后使用的语言。由此看出,日本政界正在使日本社会加速朝向右倾化方向发展。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军国主义正在复苏,令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诸国的警觉和担忧。 一、美国扶植,使日本快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和强国。二战后,美国之所以扶持日本,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遏制苏联,利用日本的区域战略地位,以达

成与苏联相抗衡。而随着当时中国内战形势的急剧变化,美国由此决定保存日本经济实力,扶植日本在亚洲与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抗。 在冷战背景下,美国从经济上减轻日本战争赔偿、稳定日本财政金融体系、放松对财阀的惩戒、并提供经济援助等。从政治上打击左翼势力、放宽对战犯的惩罚、稳定新政府统治。从军事上美国在日本保持驻军外,为日本建立了警察预备队,以维护日本的社会稳定。从外交上美国加快了对日缔结和约的步伐。而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战时后勤补给大多数委托给了日本资本家,这是日本经济在二战后得以复苏的机遇。 在两大阵营冷战背景下,日本自卫队在美国的庇护下逐渐发展强大起来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美国的扶持和授意下,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反潜和扫雷力量,其反潜飞机和扫雷艇在数质量上都是比较先进,可以与西欧相匹敌,其优势一直保持到现在。另外,美国把最好的飞机卖给日本,加强其军事力量,使其成为美国冷战的重要盟友。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是我国的古老邻邦。两国自西晋以来的友好交往一直是两国关系的主题。然而,到了近代,日本与中国却变成了侵略国与被侵略国。这就不得不提日本近代走上的军国主义道路。 说到日本军国主义及其对中国的侵略危害,就不得不提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一次非常奇特的社会变革。这次变革,既给日本带来了全面开放学习西方的社会效果,同时也给日本带来了天皇军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甚至直接促进了日本对外进行军事扩张。如果说此前日本的军国主义只是一种趋向或者停留在理论上,那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便彻底实践了它。因此,研究日本明治维新,可以让我们更多了解到所谓的“日本军国主义”。 要讨论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从内容上看 日本资本主义起步晚,却迅速发展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这直接归功于明治政府推行的“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富国强兵”是主体,是诸政策之首。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取消旧的军制及建立新的军制。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它为战争服务的作用不言而喻,这就成为近代日本穷兵黩武的重要基础。 “殖产兴业”是指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汗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但是由于经济方面改革不彻底,地税改革和士族授产等改革使农村土地制度(寄生地主制)留有浓厚封建残余,农村成为“国内殖民地”,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又使大批士族无法生存而对明治政权不满,统治阶级则以对外侵略扩张将心怀不满的农民、士族的不满情绪引向海外征战,这便又加速了日本的对外侵略,加剧其军国主义程度。 “文明开化”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上提出“和魂洋才”,以本民族的民族精神为主,鼓吹“忠君”等武士道精神。这一时期的武士道,对内作为精神工具,毒化和控制日本国民的思想;对外则鼓舞日本国民踏上了侵略亚洲各国的道路。日本国民在武士道的鼓舞下把对外侵略战争看作是为“皇国”的“圣战”,以充当炮灰为荣,自愿做“神风”队员、“特攻”队员,把自己当作肉弹进行自杀性进攻。。。。可以说,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根源。 所以,日本军国主义的实质是民族主义的极端化。狭隘的民族主义也导致畸形发展的武士道精神已与日本军国主义融为一体,成为危及和平的危险因素。最终,日本军国主义同德国法西斯主义一样,成为了带给世界人民深重灾难的一种意识形态。 2从形式上看 “强兵富国”路线的推行,使日本工业化的实现均与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紧密相连;待日本急速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更与侵略战争捆在一起。。。日本渐渐被纳入军事、战争轨道,进入从战争走向更大战争的恶性循环之中。

日本军国主义的成因

中国近代史纲要探索小论文 浅析日本军国主义的成因

浅析日本军国主义的成因 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掠夺狂潮中被迫走向了灭亡,曾经雄踞亚洲的古老中国揭开近代史屈辱惨烈的一页,为何我们被曾以为无足轻重的岛国日本伤得千疮百孔? 近代日本的军国主义下的大规模侵略扩张之路,对中国造成了难以消弭的伤害。侵华日军的三七一部队利用中华同胞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实验;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让三十万无辜平民血溅南京;在日本侵略者14年的血腥统治下,美丽富饶的东北变成一座人间地狱;从长白山下到兴安岭巅,从松嫩平原到长城线上,到处白骨累累,血迹斑斑,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惨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同时,日本还推行奴化教育企图以此达到泯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志和反抗精神。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野蛮侵略的罪行罄竹难书,直至今日,中华民族的尊严和感情都无法允许那样惨痛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日本在战争认识问题上仍犯禁不断,内阁大臣频频“失言”;首相以各种名目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通行无阻,而批判皇国史观的人士却受到冷遇,甚至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尽管亚洲各国抗议的呼声不断,但日本我行我素,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侵略罪行的否认和美化,军国主义依然深植日本。 不管回顾历史还是立足当下,这一切说明,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日本的军国主义存在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深刻的历史根源,所以有必要对日本的军国主义的成因进行研究。 一.地理环境与军国主义 由于日本作为岛国的特殊性,地理环境境对日本民族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影响,即对日本民族生存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资源短缺的影响。国土狭小,资源还要受到地震、火山、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无情破坏,给日本人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生存环境缺乏长足发展的条件,乃是不争的事实。日本人对土地的强烈渴望,与此不无关系。所谓…大东亚战争?,归根结底,日本梦寐以求的还是在于获得领地。正是这样贫乏的资源,构成左右近代日本历史动向的重要原因。

从樱花看到的日本人的心理

从樱花看到的日本人的心理 从樱花看到的日本人的心理 日本,这个置身于大洋之上的东亚岛国,有着优越的生存环境和人文环境。日本人喜爱自然风物、山川河流、花草虫鸟等,包括日月星辰都被他们作为寻找寄托和审美价值的重要体验物。日本人对樱花心存特有的喜好,被视为日本的国花。 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樱花由温暖的日本列岛南端向北方依次开放,形成一条由南向北推进的“樱前线”。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政府规定的“樱花节”。在这期间,日本人纷纷走出家门,外出赏樱花。他们有的举家前往,有的邀上三两好友一同欣赏,有的公司还组织员工集体赏樱花。日语中有“花见”一词,本意是“赏花、观花”。但实际上提起“花见”,日本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春天里全国各地都要举办的各种赏樱活动。 那么,日本人为何如此钟爱樱花呢?日本人骨子里和樱花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早在远古,日本人就将樱花看作是春天的化身,花的神灵。日本语中的“樱时”(古语)意思就是“春天的时节”。每当春天来临,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樱花一年一度的花开花落:花蕾结得多少好坏,开花时能否躲过春雨的淋洗,开得灿烂,凋谢时能不能遇上春风,落瓣洁净。樱花是否开花顺利在古代日本人看来,意味着这一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每当花开时节,人们就聚集在樱花树下,放歌畅饮,用整个身心去赞美春天,祈祷神灵的保佑。

平安时代以后,人们将樱树移栽到庭院观赏。江户时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通过杂交培养出多种园艺品种,观樱之风气开始盛行。 其实,樱花之所以自古被日本人所钟爱,除了报春,更为人欣赏的是它那虽然短暂但却绚丽的生命和生命结束时的宁静与素洁。日本有“樱花七日”的谚语,就是指它的花期很短。而日本人审美意识最合适的象征则是瞬间即逝的美,可见樱花如此短暂的生命已经影响到了日本人的精神。对多数日本人来说,樱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更迭。绽放10天后,美丽的樱花消失,绿叶接替了她的位置。既然生命如此短暂,那么谁不想让它过得更美好,谁不想努力记住更多的事情呢?人们要让这10天过得最好,并最大可能地享受樱花的美丽。所以当樱花初绽时,才会有前面所提到的集体赏樱花。 日本还有一句谚语:“花是樱花,人是武士。”在日本人看来,樱花与武士之间有着许多相同的气质,这些气质也体现了日本民族整个的思想意蕴、价值标准和审美内涵。在古代,身配双刀、代表着杀戮的武士,常把自己和樱花相比,这似乎很难理解。其实,这除了阴柔、平和的樱花在强硬、暴烈的武士心理上起到了一种补偿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樱花的那种转瞬即逝的凄美,同武士对生活的理解有所关联。在强蕃林立、狼争虎斗的年代,生命对于武士来讲,是危机四伏、稍纵即逝的。武士随时都有可能为自己的主子献出生命,他们的生命如同脆弱的樱花,一阵狂风就可以抹煞殆尽。 “宁愿短暂,只要灿烂”是日本人将武士比做樱花所取的原意,因

大正时代日本军国主义的肇始

大正时代日本军国主义的肇始 大正时代,日本专制政府对国内政治与社会秩序的控制已经开始达到凡有可能危及天皇国家主义体制的社会动荡,皆会被专制政府的强力所抑制乃至镇压的程度。 大川周明是那个时代著名的民间法西斯分子 层出不穷的民间和军队法西斯分子 时间推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是日本大正天皇在位的时代。这场在欧洲造成生灵涂炭的战争,对于日本来说,却成为了日本人口中的“天佑”。 乘西方列强注意力都集中在欧洲战场,日本在远东摆脱了战前的桎梏,全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使用武力或单边威胁使用武力的赤裸又直接地威胁方式进行外交,一大“成果”就是强逼袁世凯北洋政府接受足以致中国亡国的“二十一条”。 动用武力直接占领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青岛和势力范围山东,不顾中国同是协约国集团的身份要求直接获得德国在山东的利益。 …… 一战期间,日本将挥拳头亮肌肉的强权外交发挥到了极致。因此,志得意满的日本外交官甚至开始吹嘘“亚洲门罗主义”,在声称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同时,将日本放在了整个亚洲的领导者和指导者的位置上,试图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势力排除出亚洲,从而独占亚洲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产业和经济上,一战成为了日本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天赐良机,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战争景气”。出口额增长了2。8倍,整个外贸形势由入超变为了出超。由此,日本一下子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大战期间的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年的夏天开始,贸易、海运、造船以及包括矿业在内的基础工业和有关工业都得到飞速扩张。整个制造业增长30倍以上,化学工业增长69倍以上。农业人口逐渐向工业人口转变,从1910年到1920年,第一产业人口比重由64.3%减至52.8%。 一时间,日本优越论调甚嚣尘上。 但,这段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随着一战结束,列强的注意力逐渐又集中到远东。 华盛顿会议,日本的“亚洲门罗主义”受到列强强力“围攻”,不得不放弃一战时的强权外交,改为遵守《九国公约》,采取协调、协商的公开外交处理外交事务。

日本武士道精神与中国儒学思想之比较

日本武士道中的儒家思想 摘要:日本武士道和所有的伦理道德一样,是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之一,是维持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其中,“忠”是武士道的最高道德。日本武士道中“忠”的思想是对中国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但是,武士道在发展的过程中,既有许多与儒家思想的共通之处,又有许多自己的见解和异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伦理道德体系。 关键字:武士道;“忠”的思想;“忠”的原因;“忠”的继承 一“武士道”概说 “武士道”起源于日本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时期,最初,它提倡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等道德要素。也就是说,一个武士,要对主君忠诚,要讲诚信,同时要有羞耻心,要时刻记得维护自身、家族及整个武士阶级的名誉。武士道和所有的伦理道德一样,作为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之一,是维持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以社会舆论、良心、风俗习惯、榜样感化和思想教育等手段,使人们形成内心的善恶观念和情感、信念,自觉地尽到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义务,已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到了江户时代,武士道嫁接了中国儒家和佛家的思想,再糅合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武士阶级的行为准则。 总而言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地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地死,毫不顾忌地死,毫不犹豫地死”。[1] 二日本武士道“忠”的思想 日本封建社会的武家政治时期,“忠”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是维持武家统治的具体体现。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是武士道的核心和灵魂。名誉、武勇、礼仪、廉耻、朴素、勤学等武士道的规范,都从属于忠,服务于忠,起着强化忠的作用。[2]“忠”源于中国儒家思想,但奉行军国主义的日本武士,根据本民族自身的需要,摆脱了中国

谈日本军国主义

谈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是个很复杂的民族,他们的“忠君”、“爱国”思想很强烈,比起中国儒道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能死后成为靖国神社众多精魂中的一员,战场上的每一个士兵都疯狂得令人恐惧!他们竟敢于发动战争向国际次序发起挑战,竟能够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什么恶事都干得出,这样得禽兽居也能够为国家“抛头颅撒热血”奋勇作战,他们“誓死如归”,只要天皇及首相一句话,他们立即可以组成万千赶死部队杀向任何一个国度,做任何违背人性的事情!二战,当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相继覆灭了,可怕的日本竟然坚持战争不放弃,甚至全国上下都决心战至一兵一卒一寸土,直到两颗原子弹落在他们的土地上,全国经济崩溃,再也无力战下去,他们称霸世界的帝国梦想才彻底覆灭!战后尽管有几十年了,军国主义思想仍再摧残着日本国民,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始终不肯正视他们的问题,不顾国内外的强烈反对,作出越来越大胆的举动:先是历代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再是一步步的修该和平宪法,在经济覆苏后他们反过来利用美国帮助他们扩充军备,发展国防军事科技,近些年开始不断向西太平洋扩张,本来一个战后被国际社会剥夺了包括发展国防军事在内的各种权利的国家,在沉沦的才几十年而已,他竟又在国际社会的眼皮底下复活了!他们近几年国家战略的改变充分表露了这个民族的可怕野心——由单纯的经济复兴转向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他们的军力扩张和势力渗透,他们挑起的与东北亚各国的领土及能源争端(包括跟中国的钓鱼群岛及东海争端,跟韩国的独岛争端,跟俄罗斯北方四岛的争端等等),他们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修改历史课本,歪曲历史,美化侵略),他们对亚太国家频频发出的狂言妄语更充分的表明了:日本军国主义——这个让全人类都恐惧的恶魔——它又复活了!不,应该说是,变得嚣张了.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追赶西方列强的行动,当富国强兵的目标初步实现后,在一个帝国主义横行全球的时代,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日本领导人效仿西方强国。 从日本的历史说起,早在1880年代后期,日本领导人已充分认识到扩张带来的多重利益,海外市场、原材料、国家威望和战略优势。山县有朋、伊藤博文、松方正义等领导人有着建立日本帝国的勃勃野心。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和1904年的日俄战争,就是在这样“必战”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 福泽谕吉和德富苏峰等人促进了扩张舆论的形成。福泽发表文章称“唤起吾国民报国心之方法莫过于发动战争”,“与支那和朝鲜交往之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客气,而只应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置即可。”甲午战争后,福泽谕吉称今后日本要“把旅顺变为直布罗陀,把金州大连湾变为日本领有的北支那之香港”。福泽之后,日本又有“亚洲门罗主义”和“大东合邦论”等扩张主义思想出台。 进入1930年代,日本的政党逐渐失势,军队和平民官员开始崛起,占据了可以左右国家局势的各部门要职。日本内阁大臣中军人的比重越来越大。军方愈来愈急于证明日本的优秀。在海外,他们故意制造挑衅事件,而且取得了一些成功。在国内,他们干预政治,必要的话会实施暗杀。他们也协助将正处于改善中的日本经济转变成战备经济。他们操纵天皇,通常以天皇不公开反对他们的行为的方式获得天皇的“授权”。 抛开当时日本国内外的大环境不说,从理论上讲,日本的扩张主义国家道路以及侵略他国的程度本来还可以有其他选项,但正因明治宪法设计的缺陷,造成

日本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 “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 “仁”使武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 用樱花比喻武士 樱花的几个特性很符合武士的特点。 首先,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是很相似的。 武士道是注重共性,而非如欧洲武士那样注重个性的。但他的这种共性实际上比欧洲武士的游侠精神还要狭隘,这个集团精神和团结精神是不同的,也绝非是爱国精神,他们既不忠君也不爱国,他们爱的是自己所在的武士集团。日本人评价武士也不是以是否忠君爱国来评价的,而是看他是否忠诚于自己的武士团,比如战国时期的真田勇士,明治时期反天皇势力的武士集团,日本人都给予很正面的评价,评判的标准不是他们的行为是否对日本有利,而是因为他们是忠于自己的集团的武士群体,贯彻了武士道精神。 二是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豪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武士自杀并非因为输不起,也不是因为失败而感到羞耻才因屈辱而自杀,武士并没有这么脆弱,自杀是因为感到自己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自己的心愿已经了解,自己的一生已经不可能有更大的辉煌了。这时候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