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山碧螺春加工工艺及流程

洞庭山碧螺春加工工艺及流程
洞庭山碧螺春加工工艺及流程

洞庭山碧螺春加工工艺流(规)程

文章来源:东山中心发布时间: 2010-04-02 点击数:114

一、碧螺春茶手工采制工艺流程:

正宗碧螺春茶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东西二山,以丰圻湾、槎湾、俞坞、秉常、石丰、五丰、坞里为主,洞庭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林果茶满山。茶树间种在杨梅、枇杷、柑桔、银杏、柿、桃、梅等十多种果树中,洞庭山茶树群体种以中叶型灌木为主,叶色绿,发芽早,生化指标优异,咖啡碱、氨基酸含量较高,自然品质好。

采制工艺特点是:采摘细嫩,拣剔严格,炒制精致。其工艺流程如下:

(一)、采摘1、采摘时间:清明前开始至谷雨结束。2、采摘标准:一芽一叶初展,一级鲜叶芽叶全长1.6~2.5厘米。3、掌握要求:总的原则是分批勤采。关键在于抓好头批茶的采摘,有部分茶树的芽叶达到标准就要开采,并采清,采净,这是提高碧螺春的品质,多产高档碧螺春的关键。头一、二次茶采摘得清以后茶树萌发的芽叶就较匀,反对采单芽,它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制成的碧螺春味淡、形差、香低。

(二)、拣剔1、拣剔标准:达到芽叶长短大小整齐,均匀一致。

2、拣剔方法:采回鲜叶要“头头”过堂,剔除鱼叶老叶,“抢标”(秋冬气温还暖时,提早萌发的越冬芽)和其他杂质。并将拣好芽叶薄摊在阴凉处,拣剔过程,也是一个轻萎凋过程,有利于香气形成。

(三)、炒制碧螺春茶炒制,包括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

四个工序。炒制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起锅即成”,全过程31-40分。

1、高温杀青(1)投叶量:鲜叶1市斤;(2)下锅温度:150℃~180℃,高档温度稍低,低档则稍高;(3)杀青时间:3~4分;(4)掌握程度:略失光泽,手感柔软,稍有粘性,始发清香,失重约二成;(5)手法:双手或单手反复旋转抖炒,动作轻快;(6)要点:先抛后闷,抛闷结合,杀透杀匀,青叶于锅心发白时投入,先抛以散发水分,挥发青臭气,使茶叶清香。后闷以加速抑制酶素,使汤色清,叶底匀。抛得过长则不利杀透,易产生红茎,只闷不抛,有黄熟味。闷抛结合,后期以闷为主,则清香持久,叶底柔匀,色泽嫩绿。

2、热揉成形(1)锅温:65℃~75℃;(2)时间:10~15分;(3)程度:揉叶成条,不粘手而叶质尚软失重约五成半;(4)手法:双手或单手按住杀青叶,沿锅壁顺一个方向盘旋,使叶在手掌和锅壁间进行公转与自转,揉叶边揉边从手掌边散落,不使揉叶成团,开始时旋三四转即抖散一次,以后逐渐增加旋转次数,减少抖散次数,基本形成卷曲紧结的条索。(5)要点:甲:加温热揉,边揉边抖。碧螺春茶需保持小火,加温热揉。热揉因叶质柔软,果胶质粘性较大,易揉紧成条,缺点是容易闷黄,产生闷热气。故需边揉边解块,以散发叶内水分。乙:先轻后重,用力匀均。先轻揉4-5分,如开始用力太重,茶汁会粘在锅壁上,结成锅巴,影响品质,防碍操作,又易使芽尖断碎,以后要重揉6-8分,否则条索松,茸毛不显露。丙:揉后洗锅,在揉捻时有茶汁流出,粘着锅壁,形成锅垢,故要将揉叶起锅,洗掉茶垢,以免产生焦火气。

3、搓团显毫(1)锅温:55℃-60℃;(2)时间:12分-15分;(3)程度:茸毛显露,条索卷曲,失重七成;(4)手法:一臂撑着锅台,将揉叶臵于两手掌中搓团,顺一个方向搓,每搓4-5转解块一下,要轮番清底,边搓团,边解块,边干燥;(5)要点:甲:锅温要“低—高—低”。搓团初期火温要低,如温度过高则水分散失多,干

燥快,条索松;中期茸毛初显时要提高温度,促使茸毛充分显露;后期要降温,否则毫毛被烧,色泽泛黄。乙:用力要“轻一重一轻”。开始水分尚多,用力过大易粘结成团块,故需轻搓;中期在揉叶韧性大时需要用力搓,以达到毫毛显露;后期随水分减少,果胶质变性,可塑性降低,如用力过大,易断碎脱毫。

4、文火干燥(1)锅温50℃-55℃;(2)时间:6分-7分;(3)程度:茶叶有触手感觉,成茶水分8-10%;(4)手法: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微微翻动或轻团几次,达到有触手感时,即将茶叶均匀摊于洁净纸上,放在锅内再烘一下,即可起锅。

二、机械加工碧螺春茶操作规程:

碧螺春的品质风格特征为: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沏,叶底柔嫩均匀。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如下:

(一)、采摘鲜叶以中小叶种茶树为佳,一般在“清明”开始,至“谷雨”前后和秋茶白露前后采制结束。要求采以一芽一叶为主和少量的一芽二叶初展肥壮的鲜叶,不采鱼叶、老叶、紫芽叶、雨水叶、病虫害叶。

(二)、摊青采回鲜叶要及时摊放在阴凉通风处,时间4~6小时,厚度为3cm,其间翻动1~2次。

(三)、杀青 1、选用机械:6csm30、40型名茶杀青机或6CST65型滚筒杀青机。

2、操作方法:杀青前先点燃炉子,同时开动机器动转,待时口温度达到140℃,出口温度达120℃时,开始投叶,投叶时要先多后匀,防止焦叶,杀青时温度力求稳定,要求杀透杀匀,清香显露,手握柔软,有三分之一左右叶缘略卷,手握有触手感。

3、摊凉:在杀青机出口处,用鼓风机把杀青叶吹开,让杀青叶快速散热带走水蒸气,防止杀青叶变黄和水闷气的产生。因此杀青叶的快速冷却是制好绿茶的重要措施。

(四)、第一次揉捻 1、选用机械:6CKM25、35型名茶揉捻机。

2、操作方法:根据杀青叶的量选择机械,一般放满一筒杀青叶,空揉10分钟,要求条索形成即可下机。

(五)、初烘 1、选用机械:6CH-94I型碧螺春烘干机。2、操作方法:机温达90~100℃时投叶,将揉捻叶铺开,边烘边翻,使其散发水份,一般不要搓团,当叶子比较爽手后,约六成左右干时即可下机摊凉。

(六)、第二次揉捻 1、选用机械:6CKM25、35型名茶揉捻机操作。2、操作方法:装满一筒第一次烘干摊凉回软叶,一般空揉2分钟,待揉筒内叶条全部翻动即可加中压3分钟,然后空压3分钟,再加重压3分钟,达到条索紧细,茸毫显露,不断碎。一般不松压立即下机,有利于外形卷曲。

(七)、烘干搓毫 1、选用机械:6C-941型碧螺春烘干机。2、操作方法:当机温达80℃时投叶铺开,可用手轻轻搓团,直至茶叶卷曲成螺,茸毫显露,达八成干时停止搓团。此时,温度控制在70℃,茶叶继续在烘干机上烘,至含水量达6%左右,下机摊凉。搓团时应注意用力要均匀,先轻后重再轻,搓团后期要轻,以免芽叶断碎,茸毫脱落。搓团烘干用时15分钟左右。

上述的操作工艺流(规)程仅供参考,在具体加工中还必须按照鲜叶老嫩情况、环境温、湿度以及机械等情况,调整不同工序的温度、时间等参数。在机械选用上,也要随着更适于制碧螺春茶机械的试制成功,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中国十大茶叶代表及特点

中国十大茶叶代表及特点 自从神农氏发现了茶叶,中国就是第一茶之乡。都说中国有十大名茶,那中国十大茶叶品牌有哪些呢?根据茶叶质量及其销量排行为大家揭秘中国十大茶叶品牌排行榜,一起来看看。 中国十大茶叶品牌就是: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峨眉山茶,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武夷大红袍,普洱茶,六安瓜片,祁门红茶。 1、西湖龙井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西湖龙井茶是中国十大茶叶品牌之首,位于三面环山的自然屏障的独特小气候中,自古是文人墨客留恋之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赞美诗句。龙井茶加工方法独特运用“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等十大手法。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西湖龙井茶不仅汇茶之色、香、味、形四绝于一身,而且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构成了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 西湖美景、龙井名茶,早已名扬天下。游览西湖,品饮龙井茶,是旅游者到杭州的最好享受。 2、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种名称。清雍正年间在安溪西坪尧阳发现并开始推广。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产量较低,萌芽期在春分前后,停止生长期在霜降前后,一年生长期7个月。有“好喝不好栽”之说。“红芽歪尾桃”是纯种铁观音的特征之一,是制作乌龙茶的特优品种。 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铁观音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五。其树性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适宜制种铁观音茶。

中式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技术和工艺

中式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技术和工艺 (一)腌腊肉制品腌腊制品是用盐和香料在较低的温度下经自然风干腌制而形成的风味专门的肉制品。具代表性的有金华火腿、南京板鸭、广式腊肠等。 1.金华火腿金华火腿是我国闻名的肉制品。它风味专门,营养丰富,曾多次在我国和世界获奖。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鲜腿修整→腌腿→洗腿→整形→晒腿→上架发酵→落架堆叠→成品 (1)原料选择选择经兽医卫生检验合格的金华猪,屠宰后前腿沿第二颈椎将前颈肉切除,在第三肋骨处将后端切下,将胸骨连同肋骨末端的软骨切下,形状为方形;后腿是先在最后一节腰椎骨节处切开,然后沿大腿内斜向下切。 (2)鲜腿修整除去前、后腿上的残毛和脚蹄间的细毛,挤出血管内残留的淤血,削平耻骨,斩去脊骨,割去浮油和油膜,将腿修成"琵琶"形。 (3)腌腿腌制时应依照季节、气温等条件确定用盐量。在金华地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间,气温为3~8℃,是比较适宜的腌制温度,在此条件下用盐量为鲜腿重的9%~10%,分7次上盐,早冬和春节还要加硝石。气温升高时,用盐量增加,但腌制期缩短。第一次上盐,撤盐应平均,但不能过多,撒盐后平叠堆放12~14层;经24小时后上第二次盐,这次用盐约占总盐量的一半,重点在腰荐骨、耻骨关节、大腿上部三个部位多撤盐;第二次上盐后4~5天上第三次盐,同时将堆码的上下层倒换;再经5~6天上第四次盐,用盐量为总盐量的5%左右,现在能够检查腌制的成效,用手按压肉面,有充实坚硬的感受,说明差不多腌透;第五、六次上盐分别间隔7天左右,火腿的颜色变为红色;经六次上盐后,重量小的能够进入洗腿工序,较大的腿可进行第七次上盐。腌制的总时刻为30~35天。 (4)洗腿腌制终止后将腿放在清水池中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去火腿表面的血水和油污。洗后晾晒至表面无水后,打印商标。 (5)整形将腿骨校直,脚爪校成弯曲状,皮面压平,腿头与脚对直,使其外形美观。 (6)晒腿将整形好的腿吊挂,暴晒4~5天,使腿皮呈黄色、油亮,并产生香味。 (7)上架发酵发酵的目的是使肉中的蛋白质及脂肪发生变化,使火腿产生专门的风味。发酵时刻为4~5个月,发酵期应注意调剂温度、湿度,保证通风。在发酵过程中,用刀将突出的骨头削平,将火腿表面修割整齐,保证其外形美观。 (8)落架堆叠将发酵好的火腿从架上取下,进行堆叠。一样为15层,堆时肉面向上,皮面朝下,要依照气温不同,定期倒堆一次。 (9)成品规格依照金华火腿的颜色、气味、咸度、肌肉丰满度、重量、外形等进行分级,一样分为四级,其中香味是专门重要的指标。评定时用竹签插入火腿不同部位,嗅竹签带出的香味进行分级。 2.广式腊肠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

速冻饺子的生产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原料、辅料、水的准备→面团、饺馅配制→包制→整型→速冻→装袋、称重、包装→低温冷藏。 2.操作要点:速冻食品要求其从原料到产品,要保持食品鲜度,因此在水饺生产加工过程中要保持工作环境温度的稳定,通常在10℃左右较为适宜。 2.1.原料和辅料准备 2.1.1.面粉:面粉必须选用优质、洁白、面筋度较高的特制精白粉,有条件的可用特制水饺专用粉。对于潮解、结块、霉烂、变质、包装破损的面粉不能使用。对于新面粉,由于其中存在蛋白酶的强力活化剂硫氢基化合物,往往影响面团的拌合质量,从而影响水饺制品的质量,对此可在新面粉中加一些陈面粉或将新面粉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中的硫氢基团被氧化而失去活性。有的添加一些品质改良剂也可,不过会加大制造成本又不易掌握和控制,通常不便使用。面粉的质量直接影响水饺制品的质量,应特别重视。 2.1.2.原料肉:必须选用经兽医卫生检验合格的新鲜肉或冷冻肉。严禁冷冻肉经反复冻融后使用,因它不仅降低了肉的营养价值,而且也影响肉的持水性和风味,使水饺的品质受影响。冷冻肉的解冻程度要控制适度,一般在20℃左右室温下解冻10小时,中心温度控制在2-4℃。原料肉在清洗前必须剔骨去皮,修净淋巴结及严重充血,淤血处,剔除色泽气味不正常部分,对肥膘还应修净毛根等。将修好的瘦肉肥膘用流动水洗净沥水,绞成颗粒状备用。 2.1. 3.蔬菜:要鲜嫩,除尽枯叶,腐烂部分及根部,用流动水洗净后在沸水中浸烫。要求蔬菜受热均匀,浸烫适度,不能过熟。然后迅速用冷水使蔬菜品温在短时间内降至室温,沥水绞成颗粒状并挤干菜水备用。烫菜数量应视生产量而定,要做到随烫随用,不可多烫,放置时间过长使烫过的菜“回生”或用不完冻后再解冻使用都会影响水饺制品的品质。 2.1.4.辅料:如糖、盐、味精等辅料应使用高质量的产品,对葱、蒜、生姜等辅料应除尽不可食部分,用流水洗净,斩碎备用。 2.2.面团调制:面粉在拌合时一定要做到计量准确,加水定量,适度拌合。要根据季节和面粉质量控制加水量和拌合时间,气温低时可多加一些水,将面团调制得稍软一些;气温高时可少加一些水甚至加一些4℃左右的冷水,将面团调制得稍硬一些,这样有利于水饺成形。如果面团调制“劲”过大了可多加一些水将面和软一点,或掺些淀粉,或掺些热水,以改善这种状况。调制好的面团可用洁净湿布盖好防止面团表面风干结皮,静置5分钟左右,使面团中未吸足水份的粉粒充分吸水,更好地生成面盘网络,提高面团的弹性和滋润性,使制成品更爽口。面团的调制技术是成品质量优劣和生产操作能否胜利进行的关键。 2.3.饺馅配制:饺馅配料要考究,计量要准确,搅拌要均匀。要根据原料的质量、肥瘦比、环境温度控制好饺馅的加水量。通常肉的肥瘦比控制在2∶8或3∶7较为适宜。加水量:新鲜肉>冷冻肉>反复冻融的肉;四号肉>二号肉>五花肉>肥膘;温度高时加水量小于温度低时。在高温夏季还必须加入一些2℃左右的冷水拌馅,以降低饺馅温度,防止其腐败变质和提高其持水性。向绞馅中加水必须在加入调味品之后(即先加盐、味精、生姜等,后加水),否则,调料不易渗透入味,而且在搅拌时搅不粘,水分吸收不进去,制成的绞馅不鲜嫩也不入味。加水后搅拌时间必须充分才能使绞馅均匀、粘稠,制成水饺制品才饱满充实。如果搅拌不充分,馅汁易分离,水饺成形时易出现包合不严、烂角、裂口、汁液流出现象,使水饺煮熟后出现走油、漏馅、穿底等不良现象。如果是菜肉馅水饺,在肉馅基础上再加入经开水烫过、经绞碎挤干水分的蔬菜一起拌和均匀即可。 2.4.水饺包制:目前,工厂化大生产多采用水饺成型机包制水饺。水饺包制是水饺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道技术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水饺形状、大小、重量、皮的厚薄、皮馅的比例等质量问题。

中国十大茶叶品牌排行

中国十大茶叶品牌排行榜中国十大茶叶品牌排行榜 自从神农氏发现了茶叶,中国就是第一茶之乡。都说中国有十大名茶,那中国十大茶叶品牌有哪些呢?今天为大家揭秘中国十大茶叶品牌排行榜,一起来看看。 中国十大茶叶品牌就是: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1西湖龙井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西湖龙井茶是中国十大茶叶品牌之首,位于三面环山的自然屏障的独特小气候中,自古是文人墨客留恋之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赞美诗句。龙井茶加工方法独特运用“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等十大手法。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西湖龙井茶不仅汇茶之色、香、味、形四绝于一身,而且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构成了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 西湖美景、龙井名茶,早已名扬天下。游览西湖,品饮龙井茶,是旅游者到杭州的最好享受。 2洞庭碧螺春 中国十大茶叶品牌中的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5."5~ 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 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适合用于家庭办公用茶。 3黄山毛峰 中国十大茶叶品牌之黄山毛峰,清朝名茶,属绿茶烘青类。长期以来人们用“名山产名茶”的观点,推断黄山毛峰系明朝黄山云雾之后称。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歙县黄山。中国十大名茶之 一。"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徽州商会资料》)。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4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种名称。清雍正年间在安溪西坪尧阳发现并开始推广。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产量较低,萌芽期在春分前后,停止生长期在霜降前后,一年生长期7个月。有“好喝不好栽”之说。“红芽歪尾桃”是纯种铁观音的特征之一,是制作乌龙茶的特优品种。

简析中空玻璃的加工工艺流程

随着国内玻璃加工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中空玻璃的优点性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中空玻璃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除在玻璃幕墙、汽车、飞机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外,目前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主要是由于中空玻璃的应用能改善建筑物的隔热和隔音效果的同时,简化了空调等通风保暖设施的结构设计,这不仅降低了建筑装饰费用而且实际增加了建筑物内的有效实用空间。 中空玻璃的应用在不断的扩大,人们对中空玻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把握市场的发展机遇,提供优质可可靠的中空玻璃已成为中空玻璃生产厂家研究关心的问题。本文将对中空玻璃基本的加工工艺过程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介绍中空玻璃的种类及中空玻璃国家标准中的五项指标 一、分类: 目前国内市场上有两种中空玻璃 1、槽铝式中空玻璃:此种中空玻璃80年代引入,相对成熟些,但是加工工艺较复杂。 2、胶条式中空玻璃:此种中空玻璃在国内刚刚起步,但是制造工艺简单,因此应用范围广,推广很快。 二、中空玻璃的国家标准中的五项指标: 1、初始露点 2、密封试验 3、紫外线照射 4、高温高湿

5、气候循环试验 根据国家检测标准,如何安排我们的生产,才能达到中空玻璃的要求呢由于两种中空玻璃在工艺流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现就他们的共同的工艺流程进行简析。 1、玻璃切割下料: 原片玻璃一般为无色浮法玻璃或其它彩色玻璃,遮阳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厚度一般为3-12MM,上述玻璃必须符合GB11614中一级品、优等品的规定,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玻璃切割可由手工或机器进行,但应保证合乎尺寸要求。此道工序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注意玻璃表面不得有划伤,内质均匀,不得有气泡、夹渣等明显缺陷。 2、玻璃清洗干燥: 玻璃清洗一定要采用机器清洗法,因为人工清洗无法保证清洗质量。清洗前须检验玻璃无划伤,为保证密封胶与玻璃的粘结性,较好使用去离子水。另外为保证水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可对水进行过滤,保证长期使用。清洗后的玻璃要通过光照检验,检验玻璃表面有无水珠、水渍及其它污渍,若有水珠、水渍及其它污渍,则需对机器运行速度、加热温度、风量、毛刷间隙进行调整,直到达到效果完好为止。洗完后的玻璃应地1小时之内组装成中空玻璃,另外要保证玻璃与玻璃之间不要磨擦划伤,较好有半成品玻璃储存小车,把玻璃片与片之间隔开。 3、胶条式中空玻璃及铝条式中空玻璃的组装: 胶条式中空玻璃组装: (1)对环境的要求:胶条式中空玻璃加工温度冬季应在10-20度之间,夏季应在20-30度之间为宜。 (2)相对湿度的要求:因胶条式中空玻璃干燥剂呈粉末状,与胶混合均匀后干燥剂发

速冻工艺流程

蔬菜速冻保藏 一、蔬菜速冻原理 1、速冻保藏:将经过处理的蔬菜原料快速进行冷冻,然后在恒定的低温下进行保藏的一种方法。 2、原理:冷冻就是将产品种的热量排除,使产品种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晶体,这样使酶的活动慢慢减弱,由酶所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也变得十分缓慢,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活动,这样产品可以在低温下长期保存,并保存了食品的新鲜色泽、风味、营养成分。常见的速冻产品主要有青豆米、荷兰豆、甜豆、法国刀豆、毛豆、甜玉米等等。 二、速冻蔬菜的前景 北方地区冬春蔬菜品种少,而夏秋两季上市蔬菜品种多、数量大,供过于求,在蔬菜旺季大量加工速冻蔬菜,贮藏备用,可以调剂余缺,缓解冬春供求矛盾。 速冻蔬菜解冻后其色香味质地与新鲜蔬菜差异不大,将新鲜蔬菜如:黄瓜、菠菜、菜花、豆角等先切后洗,测定它们的营养成分,再与速冻后三天的上述蔬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其粗蛋白、脂肪总糖、有机酸、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差异不大,只是水分有所变化。实际上,速冻蔬菜营养价值要比市售蔬菜高,因为

速冻蔬菜原料要求高,必须品质优良、成熟度适宜、大小长短均匀、无病虫害、无污染、贮藏在低温条件下,内部各种生化反应收到抑制;贮藏、食用都很方便,前景广阔,市场无限大。

三、蔬菜速冻的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预冷清洗 去皮、切分烫漂冷却 沥干快速冻结包装 1、原料选择:适宜冷冻加工的蔬菜品种,含淀粉、蛋白质多,抗冻性好,达到食用成熟度,色香味充分显现的蔬菜作原料,保证质量,最好当日采收,及时加工,加工前应认真挑选,踢出病虫害枯黄的蔬菜原料。 2、预冷:蔬菜采收时,由于所带田间热及呼吸作用产生呼吸热,使蔬菜温度升高,因此在其暂存期间进行预冷降温。 3、清洗、去皮、切分:蔬菜采收后,表面经常附有灰尘、泥沙及碎叶等杂物,为保证加工产品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冷冻前清洗除杂,清洗后蔬菜按色泽、成熟度及大小进行分级。分级有利于后续加工工序的进行,也是产品标准规格的保证。

正宗碧螺春多少钱一斤

正宗碧螺春多少钱一斤?茶农为您分析成本价格 “正宗洞庭碧螺春到底值多少钱?碧螺春原产地所产的正宗碧螺春不得不面对的就是茶叶的成本问题,在这里小编为您独家揭秘下原产地下一斤正宗碧螺春的成本。 ①茶树养护成本:茶树养护成本主要是指施肥,打农药(采完茶叶后肯定要打农药的,不过到冬季后就不打农药了,所以别怕绝对是有机的),以及修剪的人工,差不多折算下来50-100元/斤吧。 ②采摘人工:120元/天。一个人一天采摘碧螺春茶叶平均下来只能采8两左右,一开始一个人一天只能采个4两左右的碧螺春茶叶,后到来慢慢的增长,但也顶多采一斤多一点的碧螺春茶叶。也就是一斤的碧螺春人工成本在150元/斤。 ③师傅炒制成本:25元/锅。这是给炒制师傅的工钱,一斤差不多三锅,那就是75元/斤成本,加上香烟,吃饭那差不多一斤碧螺春的炒制成本在100元/斤左右。 这些就是一斤碧螺春裸价成本,100+150+100=350元一斤,所以一般低于300元/斤的碧螺春都不算是正宗的原产地碧螺春了。茶农出售碧螺春肯定不可能按这样的价格来出售,那一般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又是如何制定的呢? 在苏州西山随着炒制碧螺春茶叶的人越来越少,所以一般茶农都是出售青叶的,而明前碧螺春青叶的价格一般在80-180元/斤,一般5斤碧螺春才能炒制一斤碧螺春。那就是一斤碧螺春茶叶的青叶的原材料在价值在400-900元左右,加上上面的炒制成本100元/斤,那自然碧螺春茶叶的成本价格就出来了:500-1000元/斤。那批发价格也就出来了,也就是在至少550元至1050元/斤。零售价格的话自然是要在600至1100元/斤。这是明前碧螺春的价格,而明前碧螺春一般为特级、一级碧螺春和二级碧螺春,所以特级碧螺春的价格在1100元/斤,一级碧螺春的价格在800元/斤,二级碧螺春的价格在600元/斤左右。而明后的碧螺春价格相对来说要便宜一些,也就是在350元至600元/斤之间。这是最权威的碧螺春价格分析。

速冻蔬菜生产工艺标准

速冻蔬菜生产工艺标准 一、速冻胡萝卜丁(丝)生产工艺标准 此标准适用于速冻胡萝卜丁或丝的生产加工。 1 原料的验收和存放 1.1 原料进厂由生产部主管、技术部监督,对原料进行验收。 1.2 生产部做好计量、入库等相关记录。 1.3 化验室对原料进行含农残的专项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2 粗加工 2.1 生产人员按规定履行卫生规程进入工作区域,并对工器具进行杀菌。杀菌液浓度为200ppm,杀菌时间>1分钟。 2.2 将胡萝卜的根部和尾部切掉,用刷子刷掉表面的须根和腐烂部分。 2.3 计量后,进行清洗。把表面的污垢、泥土清洗干净。 2.4 将清后的胡萝卜,浸入500ppm杀菌液中进行杀菌,杀菌时间10分钟。 2.5 将杀菌后的胡萝卜,用清水进行冲洗,除去杀菌液残留。 3 精加工 3.1 用切菜机,将清洗后的胡萝卜,切成规格为6×6×6mm的立方体(丁)。 3.2 可将清洗干净而粗大的胡萝卜用人工切成50~60mm的段,再用切菜机切成丝。 3.3 切割不良的物料,进行单独计量。

3.4 将切割后的胡萝卜丁或丝,浸入350~400ppm杀菌液中进行杀菌,杀菌时间3分钟(丁)或1分钟(丝)。 3.5 将杀菌后的物料,用流水冲洗,直至无杀菌液残留为止。 4 速冻 4.1 将清洗、沥水后的胡萝卜丁或丝,送入单冻机速冻,单冻机内温度-30℃以下,保证冻品中心温度-20℃。 4.2 将清洗、沥水后的胡萝卜丁或丝装盘,盘内的物料均匀平整。 4.3 上盘后迅速送入速冻隧道,隧道内温度-30℃以下,保证冻品中心温度-20℃。时间不少于12小时。 5 将冻结的胡萝卜丁或丝,进行计量、包装,送入冷库中储存,冷库温度-18℃。 6 相关要求 6.1 卫生区必须有专人监控,严格保证操作工人的手部卫生。在工作现场放置消毒液,确保操作工人在工作过程中手部的清洁卫生。 6.2 不同洁净程度区的操作工人要严格分开,接触未杀菌物料的工人,不允许接触杀菌后物料。如若采取交叉作业时,必须反复使用消毒液进行手部杀菌处理。 6.3 周转箱,要用200ppm的杀菌液杀菌1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 6.4 切菜机在使用前必须用消毒液杀菌,并将刀片卸下,浸在400ppm消毒液中浸泡3分钟以上,方可使用。

苏州洞庭碧螺春的品级分类

洞庭碧螺春的品级分类 洞庭碧螺春的国家标准碧螺春茶分为五级:分别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 上等的碧螺春银白隐翠,条索细长,卷曲成螺,身披白毫,冲泡后汤色碧绿清澈,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回甘持久。伪劣的碧螺春则颜色发黑,披绿毫,暗淡无光,冲泡后无香味,汤色黄暗如同隔夜陈茶。 碧螺春的品质优异,据清末震钧(1857~1918年)所著《茶说》中道:“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见,碧螺春在历史上就荣以为冠。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春茶分级 碧螺春分7级,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等级标准编辑

国家标准对洞庭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一级、特二级最为名贵。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碧螺春茶每年春分前后采摘,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碧螺春茶品质最为上乘。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一般过了4月20日的茶叶,当地人就不叫碧螺春了,而叫炒青。 特一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批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在鲜叶挑拣上从碧螺春茶一芽一叶(俗称一棋一xxx芽似xxx叶如旗)炒制,改为单芽。特二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匀多芽.特二级茶是碧螺春中的上品。 一级:条索尚纤细,卷曲成螺,白毫批覆,匀整,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是挑拣一芽一叶而炒制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二级: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

中空玻璃可行性分析报告

中空玻璃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录 一、建筑节能与中空玻璃市场情况 二、中空玻璃加工企业的明显特点 三、中空玻璃产品利润分析

一、建筑节能与中空玻璃市场情况 中空玻璃的概念出现在国内市场已经有很长时间了,Low-E玻璃的出现也已经有10年左右的时间。尽管这些产品具有很好的节能、保温和隔音等显著改善居住条件的优良性能,但是这些好产品更多地是使用在公共建筑和高档建筑上,绝大部分民用建筑至今依然较少看到中空玻璃,更谈不上Low-E玻璃,许多消费者至今还以为中空玻璃就是两片玻璃的简单组合。造成中空玻璃和Low-E 玻璃贵族化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过快,许多地产商根本无心关注门窗和玻璃性能等细节;二是门窗企业和加工玻璃企业更多地关注高档楼盘而忽视了民用建筑市场的推广。 可喜的是,从贵族化转向平民化的过程正在开始。伴随着国内房地产业逐步进入常规发展轨道,开发商和购房者开始共同关注楼盘品质和部品细节,加之经过10余年的市场推广,中空玻璃和Low-E玻璃的优良性能已被市场所认识和接受。中空玻璃进入寻常百姓家,不仅是节能的需要,更是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需要。 1建筑节能形势与政策 1.1减少门窗能耗,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为30%~45%,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都还不高,但这一比例已达到20%~25%,正逐步上升到30%。在一些大城市,夏季空调已成为电力高峰负荷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建筑能耗状况是牵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大问题。按照1986年制定的我国建筑节能分三步走的计划,当前政府各级节能管理部门为了启动第三步节能65%的目标,正在积极地进行标准编制工作。而在影响建筑能耗的门窗、墙体、屋面、地面四大围护部件中,门窗的绝热性能最差,是影响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建筑节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我国目前典型的围护部件而言,门窗的能耗占建筑围护部件总能耗的40%~50%,其能耗是墙体的4倍、屋顶的5倍、地面的20多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约400亿m2,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透过门窗的能耗则占到了整个建筑的一半,堪称耗能大户。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发达国家高2倍。如果按照我国现有发展的趋势,2020年以后,建筑耗能将超过我国终端能耗的1/3,

肉制品生产加工技术香肠、火腿生产工艺及设备

肉制品生产加工技术 - 香肠、火腿生产工艺及设备 (一)不同肠类制品的生产工艺 1、乳化肠:肉T加盐、水等辅料斩拌T加辅料、水斩拌f斩拌(加淀粉、余 水)7灌装T烘烤f 蒸煮f 烟熏f 冷却f(包装)成品使用设备:斩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另一种方法是先用搅拌机混合各种原辅材料,然后用乳化机乳化二至三遍。使用设备:乳化机、搅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2、搅拌肠:瘦肉f 搅拌(加盐、磷酸盐、水)f 搅拌(加辅料、水)f 搅拌(加肥膘、 淀粉、水)f 灌装f 烘烤f 蒸煮f 烟熏f 冷却f (包装)成品 使用设备:绞肉机、搅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3、滚揉肠:原料瘦肉f (注射)f(嫩化或绞肉)f滚揉(加辅料、水)f 滚揉(肥膘或 保油专家乳化液、淀粉)f 灌装f 烘烤f 蒸煮f烟熏f 冷却f (包装)成品 使用设备:绞肉机、(注射机)、(嫩化机)、滚揉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二)火腿的生产工艺: 1、乳化火腿:肉f加盐、水等辅料f加辅料、水斩拌f 斩拌(加淀粉、余水)f 灌装f (烘烤)f 蒸煮f 冷却f成品 使用设备:斩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另一种方法是先用搅拌机混合各种原辅材料,然后用乳化机乳化二至三遍。 使用设备:乳化机、搅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2、搅拌火腿:瘦肉f搅拌(加盐、磷酸盐、水搅拌(加辅料、水搅拌(加肥膘、淀粉、余 水)- 灌装f (烘烤)f 蒸煮f 冷却f 成品使用设备:绞肉机、搅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3、滚揉火腿:原料瘦肉f (注射)f(嫩化或绞肉)f 滚揉(加辅料、水)f 滚揉(肥膘、淀粉)f 灌装f (烘烤)f 蒸煮f 冷却f成品 使用设备:绞肉机、(注射机)、(嫩化机)、滚揉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三)工艺要点: 1、腌制:一般0 —4 °C (10 C以下),腌制时间以肉块大小、温度和腌制剂品种来决定。一般需要12 —24 小时;大块肉火腿腌制时间可达36 小时左右,甚至更多。 2、注射:配制注射液温度应在10 C以下,注射量40 —60%。 3、搅拌:12 C以下,尽可能在不影响显肉的情况下延长搅拌时间,以利于水溶性蛋白的溶出。 4、斩拌:12 C以下,8 —10 C最好,斩拌时先处理瘦肉、加入部分或全部盐、加入适量水,使盐的浓度达到混合料的4—4.5% ,这样有利于水溶性蛋白的提取。搅拌也是这样。 5、滚揉:0 —4C,滚揉时间和方法以肉块大小和显肉要求来决定。一般可达 10, 000 —12 , 00米为宜。滚揉距离二滚揉机的直径X 3.14 X转数/分钟X时间(分钟);在确定了滚揉距离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转速、滚揉方式等来确定滚揉时间。 6、灌装:松紧适度 7、烘烤:60 —70 C, 40-60分钟(广式肠一般40 —50 C左右,1 —3天) 8、蒸煮:一般85 C左右特殊情况除外。 9、烟熏:70 C左右,温度过低,容易造成着色不匀。另外,颜色的深浅可以通过 调整糖和木屑的比例以及烟熏时间来达到。

碧螺春文化意义

文化意义 碧螺春,也叫碧萝春,亦有俗名“佛动心”,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洞庭东西山的共同财富,洞庭东西山素有姊妹山之称,无论习俗和特产亦大致相同,碧螺春茶资源共享理所当然,保护碧萝春传统工艺亦责无旁贷。我作此文仅以纪念碧萝春产地命名的形成而已。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中国名茶志》对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做了较为详实的记述。该志首次确定碧螺春最早产地洞庭东山碧螺峰,亦认定碧螺春之名是由康熙三十半年(1699)巡视东山时御赐。这样算来,碧螺春有名至今(2010年)也有311岁了。现将有关志书典籍中对碧螺春的产地、命名的认可记述做全文收录,以飨社会各界。 茶道 碧螺春茶茶艺(上投法) 器皿选择 玻璃杯四只,电随手泡一套,木茶盘一个,茶荷一个,茶道具—套,茶池一个,茶巾—条,香炉一个,香一支。 基本程序 1.点香——焚香通灵 2.涤器——仙子沐浴 3.凉水——玉壶含烟 4.赏茶——碧螺亮相 5.注水——雨涨秋池 6.投茶——飞雪沉江 7.观色——春染碧水 8.闻香——绿云飘香 9.品茶——初尝玉液 10.再品——再啜琼浆 11.三品——三品醒醐 12.回味——神游三山 解说词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烟波浩淼的太湖包孕吴越,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是中国历史上的贡茶。新中国成立之后,被评为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并欣赏碧螺春茶茶艺。这套茶艺共十二道程序。 1.焚香通灵

中国茶人认为“茶须静品,香能通灵。”在品茶之前,首先点燃这支香,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以便以空明虚静之心,去体悟这碧螺春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信息。 2.仙子沐浴 今天我们选用玻璃杯来泡茶。晶莹剔透的杯子好比是冰清玉洁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我对各位的崇敬之心。 3.玉壶含烟 冲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开水,在烫洗了茶杯之后,我们不用盖上壶盖,而是敞着壶,让壶中的开水随着水汽的蒸发而自然降温。请看这壶口蒸汽氤氲,所以这道程序称之为“玉壶含烟”。 4.碧螺亮相 “碧螺亮相”即请大家传着鉴赏干茶。碧螺春有“四绝”——“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生产一斤特级碧螺春约需采摘七万个嫩芽,你看它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多像民间故事中娇巧可爱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5.雨涨秋池 唐代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个很美的意境,“雨涨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满,留下三分装情。 6.飞雪沉江 即用茶导将茶荷里的碧螺春依次拨到已冲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满身披毫、银白隐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后即向下沉,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翻飞,煞是好看。 7.春染碧水 碧螺春沉入水中后,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里的营养物质,逐渐变为绿色,整个茶杯好像盛满了春天的气息。 8.绿云飘香 碧绿的茶芽,碧绿的茶水,在杯中如绿云翻滚,氤氲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袭人。这道程序是闻香。 9.初尝玉液 晶饮碧螺春应趁热连续细品。头一口如尝玄玉之膏,云华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汤味鲜雅。 10.再啜琼浆 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醇,并开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满口生津。 11.三品醍醐 醍醐直释是奶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来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时,我们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气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机,在品人生的百味。

最新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10版)

附件14:0401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10版)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肉制品是指以鲜、冻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选料、修整、腌制、调味、成型、熟化(或不熟化)和包装等工艺制成的肉类加工食品。 肉制品的申证单元为5个: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腌腊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咸肉类、腊肉类、风干肉类、中国腊肠类、中国火腿类、生培根类和生香肠类等;酱卤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糕类、肉冻类、油炸肉类、肉松类和肉干类等;熏烧烤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熏烧烤肉类、肉脯类和熟培根类等;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申证单元包括熏煮香肠类和熏煮火腿类等;发酵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发酵香肠类和发酵肉类等。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肉制品及申证单元名称,即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4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厂区应有良好的给、排水系统,厂区内不得有臭水沟、垃圾堆、坑式厕所或其他有碍卫生的场所。 厂房设计应符合从原料进入到成品出厂的生产工艺流程要求,避免交叉污染。原辅材料和成品的存放场所必须分开设置。厂房地面和

墙壁应使用防水、防潮、可冲洗、无毒的材料,地面应平整,无大面积积水,明地沟应保持清洁,排水口须设网罩防鼠。地面、墙壁、门窗及天花板不得有污物聚集。加工场所应有防蝇虫设施,废弃物存放设施应便于清洗消毒,防止害虫孳生。车间人员入口应设有与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手清洗消毒设施和工作靴(鞋)消毒池。生产车间的厕所应设置在车间外侧,并一律为水冲式,备有手清洗消毒设施和排臭装置,其出入口不得正对车间门,要避开通道,其排污管道应与车间排水管道分设。原料冷库的温度应能保持原料肉冻结,成品库的温度应符合产品明示的保存条件。 1. 腌腊肉制品 应具有原料冷库、辅料库,有原料解冻、选料、修整、配料、腌制车间、包装车间和成品库。 生产生香肠类的企业,还应具有灌装(或成型)车间。 生产中国腊肠类的企业,还应具有灌装(或成型)、晾晒及烘烤车间。 生产中国火腿类的企业,还应具有发酵及晾晒车间。 2. 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应具有原料冷库、辅料库、生料加工间(原料解冻、选料、修整和配料等)、热加工间、熟料加工区(冷却间、包装车间和成品库等)。加工车间布局应避免生熟交叉污染,热加工车间应为生熟加工区的分界线,热加工车间应有生料入口和熟料出口,分别通往生料加工区和熟料加工区。生料加工区和熟料加工区应分别设置工作人员入口、更衣室和手清洗消毒设施。 生产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的企业,还应具有灌装(或成型)、滚揉或腌制间。

各类水产品冷冻加工技术.

各类水产品的冷冻加工技术 东海水产研究所对在海上捕获的甲壳类动物(虾、蟹等、头足类动物(乌贼、鱿鱼等、棘皮动物(香参和鱼类(鲳、鲷等进行了小包装冷冻水产品的研制,其加工工艺分述如下: 一、甲壳类动物 主要产品有琵琶虾尾(假龙虾尾、冻仿对虾和冻梭子蟹肉段。 1.琵琶虾尾琵琶虾在东海较深海区有相当的产量,此虾以往未被重视和利用,有时当垃圾倒掉,实际上这种虾尾价值很高,可出口至加拿大、美国等国,能代替龙虾食用,故又称假龙虾。 琵琶虾尾即为除头、除内脏,带壳的加工品。 工艺流程原料虾→洗刷→去头除内脏→洗涤→沥干→装盘→冻结→包冰衣→分级秤量 →包装→冷藏 虾尾腹、背必须洗刷干净,不带泥沙,个别分开排列于冻盘上,排满后在虾体上衬垫一层塑料薄膜,在薄膜上再铺排一层虾尾,然后以吹风冻结法施行个别快速冷结(或称单体快速冻结、待虾体中心温度达到-24℃时,出冻脱盘,把虾尾浸入2~3℃的清水中施行包冰衣,然后分等级,装入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内,冷藏于-20℃的冷库中。 琵琶虾尾的成品率为虾体总量的36%左右,整只虾平均重量一般在150克上下。个别大者有250克重。 2.冻整只仿对虾哈氏仿对虾在东海近海有相当的产量,是经济价值高的品种之一,内销和出口均很需要。 工艺流程虾体洗净→分级→装盘→加清水冷结→脱盘→包冰衣→包装→冷藏

冷冻时以分散装盘,装盘为1公斤、2公斤。在-24℃时,于盘中加满清水覆盖虾体表面时移往冻结。冻毕连冻盘浸入青水中脱盘,同时使虾体表面附着冰衣,以聚乙烯薄膜袋为内包装,再用瓦楞纸箱为外包装进行冷藏(-20℃。 3.冻梭子蟹肉段梭子蟹盛产东、黄海,分布广、产量高,是潜力较大可供利用的水产资源,该蟹极易腐败变质,冰藏保险期只有3~4天,故冰藏鱼船难以把整个航次捕获的蟹带回港口,只能加工蟹肉干或捕而复弃。 冻蟹段是剥盖、斩螯、除脏、切段的带有步足的梭子蟹。 工艺流程整蟹冲洗→剥蟹盖→斩螯除脏→切段→冲洗→沥水→装盘→冻结→包冰衣→ 包装→冷藏 捕获的蟹用海水冲洗附在蟹体上的泥沙污物,除去盖、螯、内脏后,切成两段,用海水洗涤干净,沥干,装入冻盘,装入冻盘的量分为1公斤、2公斤、3公斤,待蟹体温度达到-24℃时即可脱盘,包冰衣后装入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内,在-20℃冷库中冷藏。 梭子蟹肉段的成品率为鲜蟹总重量的40~45%。由于该蟹的非食用部分占总重量的55~ 60%,冷藏时要占用较大的舱容和冷量,因此加工成蟹段既经济又食用方便。 4.冻蟹子蟹肉麋蟹肉麋系把船上捕获的鲜活蟹或速冻蟹经如下工序加工制成: 工艺流程整只蟹→洗净→剥盖→除脏去鳃→采肉机取肉→装袋→秤量→封口→冻结→ 出冻→冷藏 蟹肉麋是取自蟹体的一种淡黄色或白色的肉麋,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食用的小包装冷冻食品。

茶文化碧螺春的饮用方法

茶文化碧螺春的饮用方法 1.请选择安静优雅,空气清新的环境。 2.请选用无异味洁净的茶杯茶具。 3.请选用“农夫山泉”“洞庭山”等优质矿泉水。 4.先注水后放茶叶,且严格确认在放入茶叶时注入杯中的开水已冷却至摄氏70度以下,如此您将感受到原生态碧螺春茶传说中淡泊高雅的水果香(约维持30秒后果香逐渐转为茶香,凡无水果香的碧螺春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碧螺春,因此也就成为行家鉴别标准;碧螺春茶树均应生长在果园里),产自不同果园的碧螺春和水温的微小差异其果香味亦不尽相同,妙趣横生。 一、器皿选择 玻璃杯四只,电随手泡一套,木茶盘一个,茶荷一个,茶道具—套,茶池一个,茶巾—条,香炉一个,香一支。 二、基本程序 1.点香——焚香通灵 2.涤器——仙子沐浴 3.凉水——玉壶含烟 4.赏茶——碧螺亮相 5.注水——雨涨秋池 6.投茶——飞雪沉江 7.观色——春染碧水 8.闻香——绿云飘香 9.品茶——初尝玉液

10.再品——再啜琼浆 11.三品——三品醒醐 12.回味——神游三山 三、解说词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烟波浩淼的太湖包孕吴越,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是 中国历史上的贡茶。新中国成立之后,被评为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并欣赏碧螺春茶茶艺。这套茶艺共十二道程序。 1.焚香通灵 中国茶人认为“茶须静品,香能通灵。”在品茶之前,首先点燃这支香,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以便以空明虚静之心,去体悟这碧 螺春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信息。 2.仙子沐浴 今天我们选用玻璃杯来泡茶。晶莹剔透的杯子好比是冰清玉洁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我对各位的崇敬之心。 3.玉壶含烟 冲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开水,在烫洗了茶杯之后,我们 不用盖上壶盖,而是敞着壶,让壶中的开水随着水汽的蒸发而自然 降温。请看这壶口蒸汽氤氲,所以这道程序称之为“玉壶含烟”。 4.碧螺亮相 “碧螺亮相”即请大家传着鉴赏干茶。碧螺春有“四绝”——“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生产一斤特级碧螺春约需采摘七万个嫩芽,你看它条索纤细、卷曲 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多像民间故事中娇巧可爱且羞答答的 田螺姑娘。 5.雨涨秋池

中空玻璃施工工艺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平板、压花、磨砂、吸热、热反射、中空、夹层、 夹丝、钢化、彩色玻璃及玻璃砖等玻璃安装工程。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玻璃和玻璃砖的品种、规格和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应 符合有关产品标准。 2.1.1 玻璃:平板、夹丝、磨砂、彩色、压花、吸热、热反射、中空、夹层、钢化、 玻璃砖等品种、规格按设计要求选用; 采光天棚玻璃,如设计无要求时,宜采用夹层、夹丝、钢化以及由其组成的中空玻 璃。 2.1.2 油灰(腻子):可直接在市场上买到成品;也可参照下列配合比自行配制: 大白粉(碳酸钙) 100 混合油 13?14 其中混合油配合比: 三线脱蜡油 63 熟桐油 30 硬脂酸 2.10 松 香 4.90 鉴别油灰的技术性能可参照下列指标检查: 2.1.2.1 外观:具有塑性、不泛油、不粘手等特征,且柔软、有拉力、支撑力,为灰白 色的稠塑性固体膏状物。 硬化:油灰涂抹后,常温应在 20 昼夜内硬化; 延展度: 55 ? 66mm ; 耐 热:60 C 每次6小时,反复5次不流、不淌、不起泡; 粘结力:不小于 00.5MPa 。 其他材料:红丹、铅油、玻璃钉、钢丝卡子、油绳、橡皮垫、木压条、煤油 主要机具;工作台、玻璃刀、尺板、钢卷尺 ( 3m )、木折尺、克丝钳、扁铲、 油灰刀、木柄小锤、方尺、棉丝或抹布、毛笔、工具袋、安全带等设备。 2.2 作业条件: 2.2.1 玻璃应在内外门窗安装后,经检查合格,并在涂刷最后一道油漆前进行安装。 玻璃隔断的玻璃安装,也应参照上述规定进行安装。 2.2.2 钢门窗花正式安装玻璃前,要检查是否有扭曲及变形等情况,应整修和挑选 后,再安装玻璃。 2.2.3 玻璃安装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尺寸并参照实测尺寸,预先集中裁制,裁制好的玻 璃,应按不同规格和安装顺序码放在安全地方备用。 对于集中加工后进场的半成品,应有针对性的选择几樘进行试安装,提前核实来料的 尺寸留量,长宽各应缩小 l 个裁口宽的四分之一(一般每块玻璃的上下余量 3mm ,宽窄余 量 4mm ),边缘不得有斜曲或缺角等情况,必要时应做再加工处理或更换。铝合金框、扇 玻璃裁割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满足设计及安装要求(详见铝合金框、扇玻璃安装工 艺)。 2.2.4 由市场买到的成品油灰,或者使用熟桐油等天然干性油自行配制的油灰,可直 接使用;如用其他油料配制的油灰,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以防造成浪费。 3.1 工艺流程: 玻璃挑选、裁制f 分规格码放f 安装前擦净f 刮底油灰f 镶嵌玻璃f 刮油灰,净边 2.1.2.2 2.1.2.3 2.1.2.5 2.1.2.6 2.1.3 2.1.4

苏州洞庭碧螺春制作技艺

苏州洞庭碧螺春制作技艺 苏州洞庭碧螺春制作技艺,2011年6月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碧螺春产于苏州太湖洞庭山,为成品绿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所记载,此茶已有千年历史,原是生长在太湖洞庭山的碧螺峰石壁中,山民每年谷雨前在山上采摘茶叶,以供日常饮用。后来,碧螺春茶已不限于碧螺峰,在以花果著称的洞庭东、西二山都有种植。太湖洞庭东西两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疏松,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极佳的生态环境。山上果木浓荫如盖,茶树种植于桔园隙地、枇杷丛中、梅花树下、桃花根畔,一年四季吸吮着花果散发出的香气。 碧螺春也称碧萝春,俗名“佛动心”,色泽碧绿鲜嫩,叶形卷曲如螺。据《苏州府志》记载,清康熙年间,有一年天气暖得早,雨水又好,茶叶生长茂盛,采摘时竹筐装不下,便把茶叶塞在怀里,因茶得体温,异香突发,采茶人争呼“吓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又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康熙帝于康熙十八年(1699年)南巡时,游览太湖,巡抚宋荦进献此茶,康熙帝饮后很为赞赏,但觉茶名欠雅。鉴于此茶产于碧螺峰,又采摘于早春,遂以碧螺春为茶名。于是茶因山得名,山因茶而得传。从此每年采办碧螺春入贡。 洞庭碧螺春有“一嫩三鲜”之称,嫩指芽叶嫩,鲜指色、香、味俱佳。采茶季节,从茶树丫梢上掐下幼嫩芽尖,尖又直的嫩芽形似枪,芽尖下的一片小叶状如旗,故名“一旗一枪”。鲜茶在炒锅中全凭炒茶工的双手不停地反复团、搓、炒,焙制成叶形卷曲如螺、幼嫩整齐和色香味俱全的特级绿茶。 采摘碧螺春茶在时间、天气和地点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特点是一要摘得早,二要采得嫩,三要拣得净。在时间上,以谷雨前五日为上品,后五日次之,再五日又次之。春分至清明前采制的碧螺春称为“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为茶中极品。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称为“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滋味鲜浓耐泡,为茶中上品。芽叶拣剔过程也十分特殊重要。芽叶在摊放时,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当天采摘的芽叶必须及时精心拣剔,且要在当天炒制。一般是在凌晨五点到早上九点采摘,下午二点之前拣剔,晚上炒制。 碧螺春的制法,要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四道工序在一锅内完成,并根据叶质、锅温灵活转换,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杀青就是在高达200摄氏温度的锅里,将一次投入约五百克左右的嫩叶,用三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快速翻炒,炒法以抖为主,炒时双手快速翻动,边炒边抖,在抖散嫩叶的同时捞净残梗和烟焦叶,使嫩叶杀青均匀。嫩叶炒热后开始退火,将锅温降至约70摄氏度,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翻炒,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这一过程称之为“揉捻”。约10分钟左右,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继续降低锅温到50至60摄氏度,转入搓团显毫过程,这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边炒边双手用力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时间约15分钟。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烘干即是采用轻搓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15分钟后茶叶达到九成干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再连纸放在锅上交火烘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