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我是猫

27、我是猫
27、我是猫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班级:姓名:

27、我是猫

第一课时

【自我检测】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粘()()

挑()()

率()()

弹()()

中()()

2、组词。

饱()炮()粘()沾()

惜()腊()弃()异()

催()摧()拔()拨()

陷()馅()燥()躁()

2、用下列词语造句。

虽……却……

终于

徘徊

【设问导读】

1、猫吃年糕的经过

()---()----()----()

2、课文中的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一连“发现”了三条“真理”默读课,根据下面的提示填写空白的部分。

第二课时

【品读感悟】

1、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的动物敢做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1)“机缘”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难得的机缘”是什么?

(2)“所有的动物”包括谁?

(3)“并非情愿”什么意思?结合上下文思考:猫是否情愿?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从这个词语中你看出这是怎样的猫?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猫此时的心理:

(4)读第2自然段,还可以加上动作演示,想象猫见到年糕时的动作,体会猫的心情。

(5)归纳这句话的意思

所有的动物都会在难得的机缘面前,大胆去(),去()。

(6)找出本段中猫的心理描写的语句画出来,用一个词来描述猫此刻的心理:。

2、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

(1)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

(2)“瘆人”“迟疑”“徘徊”什么意思?读这一段体会猫的迟疑徘徊。(3)画出描写猫吃年糕动作的词语,边读边想吃年糕的可笑动作,并想想这时猫的处境如何、心情怎样?

猫非常的、、、、、。(4)结合上下文,说说猫是怎样发现这条真理的?在吃年糕这件事上,你认为它预测的是吉福、还是凶祸呢?

3、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第三条真理?

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

展示、汇报自学情况

(1)读出描写猫为了摆脱年糕所使出的种种伎俩的句子,体会猫拔年糕时的可笑有趣的场面。

(2)说说“临危之际”是什么意思?“平时做不到的事”是指哪件事?

(3)猫是怎样发现第三条真理?

4、主人们是怎样对待猫的?

(1)默读第7自然段,画出主人们的语言与表情,说说主人们的态度。

(2)图文对照,从主人们的嘲笑,冷漠的表现中感知他们的冷酷与无情。

5、升华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学习课文后,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猫?

(2)课文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的和,对给予了极大的。

[拓展延伸]

1、对家人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2、找原著读一读。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7我是猫|语文S版

《我是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 2.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暖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7课的生字词,不知道大家掌握的怎么样,看大屏幕,认读词语: 年糕贪馋徘徊踢毽子倒霉机缘宛如 泥沼预测枉然咒语遗憾掀起吝惜 钳住挠掉拂掉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同学们生字掌握的还不错。27课是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在本单元,我们将感受一些名家笔下的精彩片段。回忆26课的课题,27课的课题是什么?我们已初步了解了27课的内容,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具体先写了什么年糕?接着写了什么年糕?最后写了什么年糕?(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品味课文,理解感悟。 1、小猫在偷吃年糕时,发现了三条真理,这三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呢?真理的发现跟小猫的心理活动是分不开的,看每一条真理都是在怎样的心理活动中发现的呢? 围绕表格(看大屏幕),认真读一读课文,画出相关内容,小组交流。 2、各组派代表展示交流,采用下面的句式: 小猫发现的第()条真理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现的:(),当时的心理活动是()。

2014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 我是猫教案 语文S版

我是猫 一、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位置 《我是猫》是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只小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了三条真理的过程。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欣赏名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五篇课文全部都是经典之作,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语言精湛,教材选取的均为儿童喜闻乐见的精华部分,教学时主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作品的意义,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教学目标、任务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初步疏通课文,了解全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要求,我把本课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悟作品的意义,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作者对弱者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文中运用的描写方式。 二、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表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本理念,这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为此,教读本文时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朗读法:“教学诸法读为本”。本文含义深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通过朗读,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2、点拔法:运用点拔法以突出重点,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特征。同时点拔法能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 3、合作探究法:难点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7我是猫第2课时语文S版

我是猫(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猫发现的三条真理以及相应的心理活动。教师指导朗读心理描写的句子,读出猫的心情,体会猫的处境。 二、说话训练: 1.“若想,趁现在,如果坐失良机,只能。”说一句话激励自己。 2.学生续说结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一篇带一本。 三、让学生根据模拟情境用心理描写写一段话。 学习目标: 、会自己梳理课文脉络,边读边画,会用标注符号做笔记。 二、能根据猫的处境读出相应的语气、语调。 三、选择一个模拟情境用心理描写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猫发现的三条真理以及相应的心理活动。 难点:选择一个模拟情境用心理描写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读写词语复习旧知 一)开火车读词语 二)指导写字:瞧(左右结构、四点底应在右下方) 霉(笔顺) 三)出示学习目标 1.会自己梳理课文脉络,边读边画,会用标注符号做笔记。 2.能根据猫的处境读出相应的语气、语调。 3. 选择一个模拟情境用心理描写写一段话 设计理念:通过朗读生字词,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加深印象。指导学生写字可以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易错字。出示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了解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学生有方向感。) 二、感情朗读体会处境 (一)打开书P141,默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在吃年糕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几条真理?用——表示。“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

2?“我”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用? ~~~表示。 二)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指导朗读心理活动 生:汇报第一条真理。 (全班读) 师:“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 生:见年糕 师:(板:见年糕)当时“我”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生:汇报第一处心理活动。 师:读这句心理描写时,你感受到当时猫的处境是怎么样的? 生:犹豫 师:(板:犹豫)你能读出猫的犹豫吗? 生读——评价——师示范朗读——全班读 另外两条真理与心理活动的学习均采用此种教学方法。 师:(板:吃年糕、迟疑;拔年糕、尴尬) 师:猫见年糕很犹豫、吃年糕很迟疑、拔年糕很尴尬,这些处境作者都是通过什么描写 表达出来的?(板:心理描写、画心) 三条真理全部出示后,小组赛读,每组读一句心理活动的句子,要读出相应的语气,看 哪个组读得好。 其中,在讲见年糕时的心理描写时插入说话训练: 你能用 “若想 ,趁现在 ,如果坐失良机, 只能 。”说一句话来激励自己吗? 三)分角色朗读第 7 自然段 师生配合朗读:师读人物;生读人物说的话。 师总结:这家人非但没有帮助猫,反而嘲笑猫,于是“我”发出这样的感叹,读 头。 师:此时此刻,猫感受到了什么? 生:人类缺乏同情心、嘲笑他、很冷漠、无情 师:是的,“我”感受到了人情冷漠。 (板:人情冷漠、裂心) 设计理念: 要找出三条真理和相应的心理活动并不难, 生要学会用标注 符号做笔记。教师范读, 指导学生朗读, 在朗读中体会猫的心理。 加上说话 的? 生:我大抵也算见识过人类缺乏同情心的各种行径, 但从来没有像此时此刻这样恨在心 这个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 学

毕节市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7课《我是猫》同步练习D卷

毕节市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7课《我是猫》同步练习D卷 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27分) 1. (11分)看拼音,写汉字。 dào chùjiào shēnɡkě yǐzuì du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xiào liǎn diǎn tóu yīn wèiɡēn zhe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4分)形近字组词。 虑________ 蹭________ 槽________ 秧________ 峭________ 虚________ 憎________ 遭________ 殃________ 俏________ 诫________ 掘________ 警________ 碑________ 轴________ 戒________ 倔________ 譬________ 脾________ 油________ 3. (2分)照样子,写词语。 例:亮晶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很美很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改写成陈述句) (2)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用关联词组织成一句话) (3)“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 5. (5分)老班长奄奄一息时,仍不肯喝一口鱼汤,他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不行了。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从老班长临终的话,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39分)

语文S版五年级(上)《第27课 我是猫》同步练习卷 (3)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27课我是猫》同步练习卷 二、标题 1.(3分)基础知识。 读拼音写词语。 nián gāo dǎo méi wǎn rú chán zuǐyíhàn zhòu yǔ 2.理解词语意思。 思忖: 宛如: 枉然: 蓦地:。 3.修改病句练习。 ①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②《林海》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③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4.(3分)课外阅读练习。 掩饰过失的猫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méi mò)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qiǎn qián)水了 (1)用“√”在文中标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说说“百般掩饰”的意思。 (3)将“捉它还不容易?”改为陈述句。 (4)在方框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5)这则寓言写了猫掩饰过失的几件事?请用简要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6)这只猫最后为什么被淹死了 (7)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个故事给你的启发。 5.(3分)小练笔。 同学们,你一定也有过许多的愿望,想要变成一种小动物吧,请你模仿本文的写法,用一种动物的视觉去看世界,写一个小故事。题目为《我是》,300字左右。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27课我是猫》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 二、标题 1.年糕;倒霉;宛如;馋嘴;遗憾;咒语;2.思量、思考.;好像.;得不到任何收获,徒然.;出乎意料的,突然;3.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林海》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黄继光虽然壮烈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4.“;”,;:“;qi án;。”;因为这只猫老是吹嘘自己,掩饰自己的过失。;5.小白兔;

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7我是猫_语文S版

27 我是猫同步练习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一、读拼音,写词语。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

《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ni án ɡāo tān chán dǎo méi yíhàn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tǎn shuài ch íyípái huái yùcè 二、比一比,再组词。 挠()缘()沼() 绕()绿()招() 三、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2、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 3、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 1、只好哑口无言,直到演完一场四条腿爬和翻白眼的丑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 ..怎么迟疑、徘徊,也.仍然不见一个人影。(用加点的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理解

五上语文S版教案-27 我是猫

1我是 猫 2我虽说是猫,却并不挑?食,不管什么,能填饱肚子就行。[句导读:介绍“我”在吃这方面的特点,自然引出下文。]3[①文章用的是第几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因此,如今想吃年糕,绝非贪馋(chán)的结果,而是从“能吃便吃”的观点出发。我思忖(cǔn),主人也许会有吃剩的年糕放在厨房里,于是,便向厨房走去。 段导读:指出“我”想吃年糕。 4粘在碗底的还是早晨见过的那块年糕。坦率地说,年糕这玩艺儿,我至今还未曾粘?过牙哩(li)。5[②如果把“未曾粘过牙”改为“从未吃过”,可以吗?为什么?]展眼一瞧,好像又香又瘆(shèn)人。[句导读:形象地描写出“我”此时矛盾的心理,年糕很香,确实想吃,但也有点使人害怕。]我搭上前爪,将粘在表面的菜叶挠下来。6[③句中的“挠”能不能换为“拿”?为什么?]一瞧,爪子上沾了一层年糕的外皮,黏(nián)乎乎的;一闻,就像把锅里的饭装进饭桶里时所散发的香气。7[句导读:点明“我”已被年糕的气味深深地吸引了。好想吃啊!]我向四周扫了一眼,吃呢,还是不吃?不知是走运,还是倒霉(méi),连个人影都不见。女仆在门外踢毽(jiàn)子,小孩儿在里屋唱着歌。若想吃,趁此刻,如果坐失良机,只好胡混光阴,直到明年也不知道年糕是什么滋味。[④这时“我”偷吃年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刹那间?,我虽说是猫,倒也悟出1? 2?挑,此处读tiāo。 3①第一人称。用自述的方式,增加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4?粘,此处读zhān。 5②还是用“未曾粘过牙”好,二者意思虽然相同,但后者不如前者形象。 6③不能,“挠”字形象地说明了猫的动作。 7④人都没在屋里。 ?刹(chà)那间:极短的时间。 ⑤重点句解析:这个真理告诉我们做事要抓住时机。猫在看到年糕而恰好厨房里又没有任何人的大好机会时暗自庆幸,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以至于猫想干出他“并非情愿”的事情来。 ⑥与第1自然段的“如今想吃年糕”形成对比,引发读者的兴趣。

27、我是猫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班级:姓名: 27、我是猫 第一课时 【自我检测】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粘()() 挑()() 率()() 弹()() 中()() 2、组词。 饱()炮()粘()沾() 惜()腊()弃()异() 催()摧()拔()拨() 陷()馅()燥()躁() 2、用下列词语造句。 虽……却…… 终于 徘徊 【设问导读】 1、猫吃年糕的经过 ()---()----()----()

2、课文中的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一连“发现”了三条“真理”默读课,根据下面的提示填写空白的部分。 第二课时 【品读感悟】 1、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的动物敢做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1)“机缘”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难得的机缘”是什么? (2)“所有的动物”包括谁? (3)“并非情愿”什么意思?结合上下文思考:猫是否情愿?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从这个词语中你看出这是怎样的猫?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猫此时的心理: (4)读第2自然段,还可以加上动作演示,想象猫见到年糕时的动作,体会猫的心情。 (5)归纳这句话的意思 所有的动物都会在难得的机缘面前,大胆去(),去()。

(6)找出本段中猫的心理描写的语句画出来,用一个词来描述猫此刻的心理:。 2、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 (1)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 (2)“瘆人”“迟疑”“徘徊”什么意思?读这一段体会猫的迟疑徘徊。(3)画出描写猫吃年糕动作的词语,边读边想吃年糕的可笑动作,并想想这时猫的处境如何、心情怎样? 猫非常的、、、、、。(4)结合上下文,说说猫是怎样发现这条真理的?在吃年糕这件事上,你认为它预测的是吉福、还是凶祸呢? 3、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第三条真理? 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 展示、汇报自学情况 (1)读出描写猫为了摆脱年糕所使出的种种伎俩的句子,体会猫拔年糕时的可笑有趣的场面。 (2)说说“临危之际”是什么意思?“平时做不到的事”是指哪件事? (3)猫是怎样发现第三条真理? 4、主人们是怎样对待猫的? (1)默读第7自然段,画出主人们的语言与表情,说说主人们的态度。

语文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7课《我是猫》同步练习

语文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7课《我是猫》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nián gāo tiān tán dǎo méi jiàn zi wǎn rú qián zh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wǎng rán zhòu yǔ

yí hàn xiān qǐ chí y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形近字组词 倒________ 到________ 仆________ 扑________ 3.读课文《我是猫》,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慢慢的意思。________ ②身分,面子。________ 4.缩句 ①妈妈从外面进来。②我快速的用苍蝇拍打死了一只苍蝇。 5.读课文《我是猫》,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二、阅读理解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蚕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rèn)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她想用死来折磨自己,同时也用死来对这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去。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是关于爱和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爱。 当她一觉醒来,突然明白,能(zhěng)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的(jiǎn)。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云(xì)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7 我是猫|语文S版 (3)

《我是猫》 教材分析: 《我是猫》是一篇精读课文。它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只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了三条真理的过程。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学情分析: 本文语言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但因是译文,语言习惯与汉语不太相同,再加上本文写于十八世纪初,学生对那时的日本社会几乎没有什么了解,这给阅读课文带来了一定难度。不过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他们只要能感受到猫的可怜,那对猫产生同情之心也就在情理之中。 教学目标: 1.会认“馋、霉、毽、吝、徘、徊、宛、钳、憾”9个生字,会写“糕、贪、馋、瞧、霉、缘、压、宛、沼、预、枉、拂、咒、憾、掀”16个字,在语境中理解“年糕、贪馋、倒霉、机缘、坦率、迟疑、徘徊、宛如、预测、枉然、咒语、遗憾、掀起”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猫在偷吃年糕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偷吃年糕的经过。 4.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表达方式,品味幽默风趣的语言。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见过猫吗?它有什么特点? 2.师:那你知道年糕吗?说说看。(明确: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 3.师:“猫”和“年糕”是两个不同的食物,日本的名家夏目漱石用巧妙的语言文字把它们联系起来,写下了长篇小说《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我是猫》选自这部小说。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这只神奇的猫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词典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掌握的情况。 ⑴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注意“徘徊”“掀起”的读音。 ⑵出示新词,检查认读。 ⑶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三、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全班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一只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 2.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我是猫》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我是猫》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86分) 1. (4分)读拼音,写词语 yì fān huàduàn liàn yōu yǎbó b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机 2. (6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犯错(cuòchuò)________ 索性(suǒ shuǒ)________ 稚拙(zhuō zhuó)________ 霎时(shà sà)________ 蕴含(yùn wēn)________ 赦免(shè hè)________ 3. (2分)我会了解摸挲的不同意思 摩挲(mó suō):________。 摩挲(mā sā):________。 4. (6分)扩词 美美丽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站站立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3分)写出反义词 未曾—________ 香气—________ 倒霉—________ 6. (4分)形近字组词 倒________ 到________

仆________ 扑________ 7.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贪婪 ②刹那间 8. (5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变成陈述句) ②我最不中用。我被派到这儿来了。(用上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③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用划线词语造句) ④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用划线词语造句) 9. (3分)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倒霉________ 黏糊________ 瘆人________ 10. (5分)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连个人影都看不见。②没有一个人。 11.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吃了五个馒头。②小红递给我一本书。 12.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哑口________ 蹦蹦________ 抓耳________ 13.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他领教了。②我只好哑口无言。 14. (2分)读课文《我是猫》,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慢慢的意思。________

《我是猫》说课稿

《我是猫》说课稿 、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位置 《我是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五年级第六单元“名著之旅”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 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只小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了三条真理的过程。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欣赏名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五篇课文全部都是经典之作,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语言精湛,教材选取的均为儿童喜闻乐见的精华部分, 教学时主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作品的意义,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教学目标、任务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初步疏通课文,了解全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要求,我把本课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悟作品的意义,在读中陶冶情操, 在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作者对弱者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表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本理念,这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语言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7我是猫教学反思参考2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我是猫教学

2021-3-29 20XX年复习资料 小学复习资料 班级:科目:

我是猫 国培期间,我在影子学校借班上了《我是猫》这篇课文。《我是猫》是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第六单元“名著之旅”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日本夏目漱石的名著,全书共十一节,本课节选自第二节。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只小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了三条真理的过程。教学中,我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习方法的贯穿。陶行知先生曾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引导学生品读、理解课文的同时,更注重学习方法的贯穿。如:通过学习猫发现的第一条真理后小结学习方法,体会第二、三条真理时,让学生按照学法,有步骤地进行学习。整个过程由扶到放,由易到难,慢慢过渡,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努力不断增强。 2、注重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评价语言具有针对性、激励性和导向性。比如,当学生没有读出焦急的语气时,我引读“越……越……”的句子;当学生表演完时,我给予肯定,给予奖励,也鼓励同学们提出自己的建议,以评促演。从而营造了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动参与,乐于展示自己。 3、注重说话训练的渗透。课堂中设计的说话训练是一个亮点,老师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孩子像花儿一样在课堂上绽放,语言生动活泼,富有个性。 4、注重大语文思想的渗透。课外拓展延伸时,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把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真正使学生终生受益。 当然,一堂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本课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学生对文本的体会感悟不够深入,仅停留在这只猫让人好笑的层面,对深层的寓意体会不到位。 2、要加强朗读的指导,使学生的朗读达到预期的目标。如,齐读时,抓重点语句读,学习王崧舟老师用语言进行铺垫渲染,通过朗读的复沓一步一步加深读的深度,读出语文味,也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猫的心情。 3、写作技巧的总结应自然无痕,随机渗透。思想是盐,要把它放进汤里,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吸收。所以不必在结课时刻意总结写作方法,应在讲解相应段落时渗透其中,如水过无痕、潜移默化。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我是猫》同步练习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我是猫》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72分) 1. (3分)按拼音写汉字 qīn nì_______zhuó mo_______jì xù_______ 2. (7分)同音字组词 [wén]波_______ _______章 [qiú]请_______ 皮_______ [xiàng]好_______ 大_______ 方_______ 3. (2分)我会了解摸挲的不同意思 摩挲(mò suō):_______。 摩挲(mā sā):_______。 4. (4分)读课文《画杨桃》根据意思写词语。 仔细地看。_______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_______ 凭主观推测,认为事情大概是这样或应该是这样。_______ 教训;教导。_______ 5. (3分)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吃过晚饭,我正在写作业。这时,爸爸回来了,发现各处的灯都亮着,便边关灯边对我说:①“_______”

我头也不抬地说:“现在生活条件好②_______”爸爸语重心长地说:③“_______” 6. (3分)写出反义词 未曾—_______ 香气—_______ 倒霉—_______ 7. (4分)形近字组词 倒_______ 到_______ 仆_______ 扑_______ 8.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贪婪 ②刹那间 9. (3分)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倒霉_______ 黏糊_______ 瘆人_______ 10.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哑口_______ 蹦蹦_______ 抓耳_______ 11.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他领教了。②我只好哑口无言。 12. (2分)读课文《我是猫》,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慢慢的意思。_______ ②身分,面子。_______ 13. (3分)查字典 “帐”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组词_______ 14. (5分)读课文《我是猫》,解释加横线词语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我是猫》同步练习(I)卷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我是猫》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71分) 1. (4分)看拼音写词语。 jǐyǔshèng dàn jiéshìtàn tián m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jqx真淘气,见到________眼就挖去。 3. (2分)我会了解摸挲的不同意思 摩挲(mò suō):________。 摩挲(mā sā):________。 4. (6分)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繁华——________ 驱使——________ 踊跃——________ 清晰——________ 欺凌——________ 惩处——________ 5. (5分)请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简单说说你对于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问题的认识。 6. (3分)写出反义词 未曾—________ 香气—________ 倒霉—________ 7. (4分)形近字组词 倒________ 到________

仆________ 扑________ 8.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贪婪 ②刹那间 9. (3分)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倒霉________ 黏糊________ 瘆人________ 10.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哑口________ 蹦蹦________ 抓耳________ 11.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他领教了。②我只好哑口无言。 12. (2分)读课文《我是猫》,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慢慢的意思。________ ②身分,面子。________ 13. (3分)查字典 “帐”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组词________ 14. (5分)读课文《我是猫》,解释加横线词语 正在与年糕妖怪决战时,忽听有脚步声,好像有人走来。 ①年糕②决战 15. (5分)扩句 ①大家不笑。 ②我见过行径。

2018-2019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7 我是猫作业设计 语文S版

27 我是猫 一、读拼音,写词语。 nián ɡāo tān chán dǎo méi yí hàn ()()()() tǎn shuài chí yí pái huái yù cè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挠()缘()沼() 绕()绿()招() 三、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2、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 3、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 1、只好哑口无言,直到演完一场四条腿爬和翻白眼的丑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 ..怎么迟疑、徘徊,也.仍然不见一个人影。(用加点的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理解 狐狸和猴子 河中央有一个土墩,墩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满了大桃子。 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 猴子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 狐狸便和猴子商量,一同想办法架桥过去,摘下桃子各分一半。 狐狸和猴子一同花了很大力气,扛来一根木头,从这边架到河中央的土墩上,成了一座独木桥。这座桥太窄了,它们不能同时过去,只能过去一个,再过一个。 “让我走过去,你再过去吧!”狐狸对猴子说。

狐狸走过去了。狐狸想独自吃桃子,便故意把木头推到河里去。 “猴子,请你回去吧!”狐狸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狐狸听了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猴子说:“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 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 1、思考课题,理解内容,选择准确的答案,画“√”。 (1)本文主要写狐狸过河拆桥,狡猾自私,没有好下场。() (2)本文主要写猴子聪明能干,不再上狐狸的当。() (3)本文主要写狐狸狡猾自私,猴子识破狐狸的诡计。() 2、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答案,画“√”。 (1)“猴子,请你回去吧!”句中“请”的含义是: A、讽刺() B、尊重() C、请求() (2)“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句中的“请” 的含义是:A、讽刺() B、尊重() C、请求() 3、读一读,比较一下“笑”字所表达的不同的含义和思想感情。 (1)“猴子,请你回去把!”狐狸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笑: (2)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说:“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笑: 4、结合上文理解句子,在正确的答案后画“√”。 “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是因为:() A、“猴子没有吃到桃子,很生气。() B、看着狐狸吃桃子,只得无可奈何地走了。() C、它知道不能和狐狸这样的坏东西交朋友。() 5、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27《我是猫》课时练答案

27 我是猫

1 我是猫 2 虽说是猫,却并不挑?食,不管什么,能填饱肚子就行。[句导读:介绍“我”在吃这方面的特点,自然引出下文。]3[①文章用的是第几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因此,如今想吃年糕,绝非贪馋(chán)的结果,而是从“能吃便吃”的观点出发。我思忖(cǔn),主人也许会有吃剩的年糕放在厨房里,于是,便向厨房走去。 段导读:指出“我”想吃年糕。 4 在碗底的还是早晨见过的那块年糕。坦率地说,年糕这玩艺儿,我至今还未曾粘?过牙哩(li)。5[②如果把“未曾粘过牙”改为“从未吃过”,可以吗?为什么?]展眼一瞧,好像又香又瘆(shèn)人。[句导读:形象地描写出“我”此时矛盾的心理,年糕很香,确实想吃,但也有点使人害怕。]我搭上前爪,将粘在表面的菜叶挠下来。6[③句中的“挠”能不能换为“拿”?为什么?]一瞧,爪子上沾了一层年糕的外皮,黏(nián)乎乎的;一闻,就像把锅里的饭装进饭桶里时所散发的香气。7[句导读:点明“我”已被年糕的气味深深地吸引了。好想吃啊!]我向四周扫了一眼,吃呢,还是不吃?不知是走运,还是倒霉(méi),连个人影都不见。女仆在门外踢毽(jiàn)子,小孩儿在里屋唱着歌。若想吃,趁此刻,如果坐失良机,只好胡混光阴,直到明年也不知道年糕是什么滋味。[④这时“我”偷吃年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刹那间?,我虽说是猫,倒也悟出1? 2?挑,此处读tiāo。 3①第一人称。用自述的方式,增加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4?粘,此处读zhān。 5②还是用“未曾粘过牙”好,二者意思虽然相同,但后者不如前者形象。 6③不能,“挠”字形象地说明了猫的动作。 7④人都没在屋里。 ?刹(chà)那间:极短的时间。 ⑤重点句解析:这个真理告诉我们做事要抓住时机。猫在看到年糕而恰好厨房里又没有任何人的大好机会时暗自庆幸,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以至于猫想干出他“并非情愿”的事情来。 ⑥与第1自然段的“如今想吃年糕”形成对比,引发读者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