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

一、文化概念: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广义上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

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为生活所用,没有不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了一种生活生存的理论和方式,理念和认识。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二、文化的结构:

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文化的构成主要为3个:

(1)符号,定义和价值观,这些是用于解释现实和确定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的标准:包括语言和符号。文化符号,是指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的标示。文化符号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内涵丰富。(中国文化符号有:孔子、太极、汉子、毛泽东、关羽等等)。这是文化的核心;

(2) 规范准则:对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应该怎样思想,感觉和行动作出的解释,包括习俗,道德,宗教和法律;

(3) 物质文化——实际的和艺术的人造物体,它反映了非物质文化的意义,包括:机器,工具,衣服,房屋等等。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这是文化的核心。

三、文化的六大特性

普同性表现为社会实践活动中普同的文化形式,其特点是各个不同民族的意识和行为具有共同的、同一的样式。文化的诸多领域,如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和教育等不但包含阶级的内容,而且包含全人类的、普同的原则。这些原则促成各国人民的相互接近,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目前,高新技术迅速普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

民族生活方式的差距逐渐缩小,各地域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征正在慢慢消融,民族特点正在淡化,整个世界文化更加趋向普同。

多样性不同的自然、历史和社会条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种类和文化模式,使得世界文化从整体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相互之间不可替代,它们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民族性文化总是根植于民族之中,与民族的发展相伴相生。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民族文化就其内涵而言是极其丰富的,就其形式而言是多姿多彩的。常常是民族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愈高,历史愈长,其文化内涵就愈丰富,文化精神就愈强烈,因而其民族性也就愈突出、愈鲜明。例如,美国十分强调个人的重要性,是一个高度个人主义的国家。遇时美国也是一个高度实用主义的国家,强调利润、组织效率和生产效率。它重视民主领导方式,倾向于集体决策与参与。它对风险具有高度的承受性,具有低程度的不确定性的规避倾向。日本文化则具有深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具有群体至上和整体献身的“忘我”精神。它注重人际关系,有强烈的家庭意识和等级观念。日本文化还具有对优秀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能力和强烈的理性精神。英国文化的典型特征是经验的、现实主义的,法国文化则是崇尚理性的,由此导致英国人重视经验,保持传统,讲求实际,法国人喜欢能够象征人的个性、风格和反映人精神意念上的东西。

继承性人类生息繁衍,向前发展,文化也连绵不断,世代相传。继承性是文化的基础,如果没有继承性,也就没有文化可言。在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个新的阶段在否定前一个阶段的同时,必须吸收它的所有进步内容,以及人类此前所取得的全部优秀成果。

发展性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19世纪的进化论

人类学者认为,人类文化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功能学派认为,文化过程就是文化变迁。文化变迁是“现存的社会秩序,包括组织、信仰、知识以及工具和消费者的目的,或多或少地发生改变的过程”。总的来说,文化稳定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

时代性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典型的文化类型。例如,以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为标志的石器时代的文化、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铁器时代的文化、蒸汽机时代的文化、电力时代的文化和信息时代的文化。又比如,作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赋、诗、词、曲分别成为我国汉、唐、宋、元各朝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时代的更迭必然导致文化类型的变异,新的类型取代旧的类型。但这并不否定文化的继承性,也并不意味着作为完整体系的文化发展的断裂。相反,人类演进的每一个新时代,都必须继承前人优秀的文化成果,将其纳入自己的社会体系,同时又创造出新的文化类型,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征。

四、文化建设的核心: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人民热切需要的精神生活。这四条既是文化建设指导原则,又是文化建设检验标准。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我国传统文化四大核心价值观念,他们影响着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影响着中国的制度方针。

1.阴阳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它们是一正一反互相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同时,对立双方又各向对方转化。

2.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由此

得出结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中华传统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这正是“天人合一”的突出表现。

3.“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实行中庸之道、必须具有三个前提:一是承认各种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要有忍让意识,处理问题最好彼此有益,实现“双赢”。三是要有修养与品格。

4.修身克己,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并强调“修身为本”。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修身,自己优秀了,才能走好下几步路。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globalization, China and America,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ld,also have strengthened the mutual dependence between them. However, due to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people i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often have conflicts with each other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Therefore, the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nd then compare some parts of sino-us cultural differences. At last it shows that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a and America will not only help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between east and west culture, but also help to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Key Words: China and America, family education, political system,tourist ideology

文化的民族特点

文化的民族特点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论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书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虽然“文化”二字还没有连用在一起,但毋庸置疑这是中国人对“文化”一词探究的起点。中国文化独具性格且结构完整,它根植于东方的土地,融入了中国人的智慧,也吸纳了外来的精华,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生生不息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的进程中,传统文化逐渐从诞生到发展到繁荣,成为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精神财富。同时,中国文化也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民族特点。 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具有连续性,并没有产生过断档,也没有发生过跳跃。中国文化既具有统一性,也带有多样性;既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还存在着巨大的包容力。正是这些看似冲突,实际却相辅相成的特点,孕育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文主义精神,不像西方文化依附于神学。中国的宗教并没有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是宗法道德观念。我国古代社会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身分,故而也就形成了我国古代社会注重血缘亲疏而忽略信仰,注重构建和谐的人伦道德社会而比较略于自然科学的探索。也就导致了我国的以伦理代替宗教,以人治代替法制。 宗法制度起源于父系氏族公社的家长制度。商代时期,进一步发展;到了西周时期,宗法制度趋于严密;及至春秋战国时期,周

天子地位动摇,宗法制度也开始摇摇欲坠。而此时产生的儒家学说,继承并发扬了周的文化,并形成了“仁”的思想。所谓“仁”,就是对人的平等和尊重,以及对完善的道德人格的追求。据此出发而提出的汉代以后,儒学独尊,董仲舒建立的“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成为了封建统治秩序的理论支柱。而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规范则成为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其次,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不像西方文化那样讲求个性格与分别。这和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关。我国的地理环境相对的封闭,同外域交流相对比较少,所以一直以来我国都注重于内在的发展,而没有向西方国家那样的向外扩张的积极动力,从而也就使我国在历史的大多数时期内处于相对统一的文化状态之中。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也自然有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地区的各民族的人相互往来,使他们的文化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我国多元丰富的传统文化。 中国人一直讲求“和而不同”、“有容乃大”,这种思想的包容性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的思想渗透于文化的每个角落,正是受其影响,我国古代的人信奉“中庸之道”缺乏打破陈规、创新的意识,但也正是由于此,我国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强,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之时,文化却仍然能够保持完整和统一。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富于乐土安天的情趣,文化的哲学追求是稳定和美感,崇尚一种不计较的生活态度。而西方文化更推崇冒险

悠久的历史文化 独特的民族风情

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 滴水六﹒二一布依歌节溯源 滴水村奇山秀水,生态良好,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蕴酿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滴水社区前称滴水村,由董谷一名演化而来。董谷与滴水,均由社区境内的滴水岩子而得名。兴义历史上有名的“狮子山瀑布”,就是现在的滴水岩子。清朝咸丰《兴义府志》,民国《兴义县志》关于《狮子山瀑布》一节记载:“花水河(即今天的弯塘河)从县城东北狮子山麓流下,深十数丈,形成飞瀑,董董之声响若雷鸣,数里可闻,其下田坝深壑如谷,有寨名‘董谷’。飞瀑流处如雨如雾,岩上芭蕉常在细雨滋润之中,其景其声,构成‘雨洒芭蕉’奇景”。与城中大佛洞山“犀牛望月”,小岛公园“跋浪亭”齐名,并称清朝与民国时期的兴义八景。 清朝嘉庆三年(1798年),黄草坝设兴义县,全县有村级屯寨433个,董谷名列其中。董谷一名,历经明朝、清朝、民国,直到建国后,一直沿用600多年。1958年实行公社化,董谷高级农业社改称大队,工作队以滴水岩子最近为由,改称滴水大队。滴水一名出现后 沿用至今。 董谷是兴义明清时期布依族土司黄平营下属十三马目之一的“内直马”,也是土司府的第二府衙。标志着布依族土司权势地位的马目府,花园、接官厅、寨门、太阳庙、龙王庙、牛王庙已不复存在。但记载着布依族黄姓迁徙史的祖坟碑、马目墓,保护寨子安全的营盘山,祭祀祖先、办学育人、村组办公的黄家祠堂,屯集兵马抗击吴三桂保护黄草坝城的老营盘山,这些历史时代的建筑物仍会诉说滴水六百年来的兴衰曲折与顽强。 滴水最早居民,系明朝初年由湖广江西调北征南将士落业于此的后裔。其中布依黄姓,由原籍迁徙一步到位落业于此,自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至今已有628年。查郎贺岑韦等姓布依族,辗转迁徙,于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陆续定居于此,也有300多年。民国以来,汉苗等族迁入,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互相通婚,到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庭有两个以上民族,成了真正的民族大家庭。

云南民族文化 云南省的汉族历史

云南省的汉族历史 云南省的汉族是云南的主体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二,约2657.37万人,遍及全省128个县市。汉族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华夏族。至汉朝,汉族名称正式出现使用。先秦时期云南就有汉族先民活动的记载。公元前310年秦国武王时曾派遣军队官吏和移民充实其管辖蜀郡西南的姚府(今楚雄、姚安一带),标志着中原王朝对云南地区统治的开始,也是汉族先民进入云南的开始。战国末年,公元前279年前后,楚威王时,派将军庄□率兵攻打巴蜀黔中以西,庄 乔率军到达滇池沿岸,并在滇称王。这是历史记载中进入云南的数量较多的一次内地移民,人数在几千至万人(一说2万人),史称“西南外徼,庄 乔首通”。这与楚国在云南采矿冶炼黄金铸币有一定关系,是内地汉族先民进入滇池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云南的重要历史事件。但是,比起原来的土著民族,这批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变服,从 其俗,以长之”,逐渐融化在当地民族之中。 秦开“五尺道”,通过四川,沟通了云南与中原的联系。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在秦始皇即位前后李冰任蜀郡郡守期间,即已开始在今川滇交界的□道(今四川宜宾地区)开山凿崖,修筑通往滇东北的道路。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候,又派常頞继续修筑道路。常頞把李冰在□道修筑的道路继续向前延伸,一直修到今曲靖附近。由于道路仅宽五尺,时称“五尺道”。由于“五尺道”的修筑,“西南夷”各部落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起来。据文献记载,秦汉之际关中和今四川之间,四川和云南部分地区之间,“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商人来往于途,络绎不绝,把邛□牛马运人四川,又把四川的铁器输入云南。四川铁器的输入,对于促进云南生产的发展起了—定的作用。昭通地区东汉墓葬封土中发现过铸有“蜀郡千万”、“蜀郡成都”字样的铁器,从字体看,它们应是东汉以前就输入云南的。秦对“西南夷”地区的统治这一事件本身,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正式统治的开始。 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平西南夷,置益州郡。从此内地汉族先民移居云南,进入一个川流不息的时代。汉武帝曾进行政治移民,把死罪和重刑囚犯、豪强或难以统治的地方大户,大批地强迫迁移到西南夷地区落籍,出现了许多汉族移民区。后来他们中的上层人物成了当地的豪强势力,云南史称“南中大姓”,如吕不韦后人吕凯父子就是—个典型例子。随着汉移民的迁入,政治上、经济上和内地的密切交往,汉文字至迟自西汉起在己南使用。晋宁石寨山除发现著名的“滇王之印”外,还发现“胜西印”和“王牢私印”。江川李家山也发现汉印三方:“李德”、“黄义印”、“寿之人”。这些印章的主人或是汉移民,或是被汉化了的少数民族统治者。 7世纪,隋唐时期约300年间,内地人民通过战争与贸易关系进入云南的也不少,例如天宝九年(750年)南诏阁罗凤掠取三十二夷州人口;大历十四年(779年)异牟寻侵茂、黎、雅诸州,“悉虏工技以还”;太和三年(829年)南诏陷成都,掠子女百工数万人而去,“自是南招工巧,捋于蜀中”。元代以武力征服云南,屯有大量戊军,更兼与蒲甘王朝战争关系和多次镇压各族反抗起义,曾聚集各地军队进入云南,所以从内地到德宏边境一带都有汉族和畏吾儿人等移入定居。明代从洪武年间开始,历经正统、嘉靖、万历诸朝185年中,在云南大力推行屯田制,军队、农民、商贾、罪犯等汉族移民大量进入边境,出现了移民高潮。

传统的民族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中 西 方 节 日 文 化 之 比 较 材料10-2 陈凡 22100032

传统的民族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节日的由来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它体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世界, 寄托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有这样一句名言: “每个民族的每个节日, 正是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可见,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 必须从他们的传统节日入手, 才能了解到他们的文化特色与民族特点。 一、中西节日的起源与形成差异 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 其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 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 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 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 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关照。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在古代, 春节、清明节( 古代称三月节) 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 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 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情人节( 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复活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 、万圣节( 纪念教会所有圣人) 、圣诞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 , 这些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系。当然, 西方节日中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 但他们以农业为主的节日的历史不如中国漫长。 二、中西节日庆祝方式差异 中国的传统节日, 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 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 等级制、家族式, 节日无不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 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 以自我为中心, 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群体性, 反映了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特色文化的民族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特色文化的民族,在我国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区。 傣族的节日很多,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 ¤开门节和关门节 这是两个紧密联系的傣族传统节日。 关门节从七月中旬开始,大约要持续三个月,而开门节时间约在十月中旬。 关门节期间,不嫁娶、不盖房,村寨内不举行大的娱乐活动。三个月后,关门节期满,傣族人就会举行开门节庆祝活动了。 开门又被称为“出洼”,节日这天,将关门节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表示佛已“出洼”;节日第二天,全家男女老幼到寺庙拜佛;第三天,便要举行盛大的“赶朵”活动,就是集祭祀、集会、百艺、商贸于一体的庙会。 开门节期间,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献。祭拜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等。 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所以开门节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青年们可以在这时谈情说爱或结婚,成年人则可出外办事或串亲访友。 ¤泼水节 除了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最有特色的节日,节期在公历的四月中旬。 泼水节这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互相祝福。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越泼越激烈,鼓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期间还会举行赛龙船、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 节日期间去西双版纳,除了感受欢快的节日气氛,还可以看看傣族人居住的特色竹楼:近似方形的竹楼以数十根粗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茅草排覆盖屋顶。在这里还可以吃到喷香可口的竹筒饭,欣赏到傣家姑娘美妙绝伦的孔雀舞。 不过,去之前了解一下傣族人的禁忌也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

一、文化概念: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广义上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 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为生活所用,没有不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了一种生活生存的理论和方式,理念和认识。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二、文化的结构: 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文化的构成主要为3个:

(1)符号,定义和价值观,这些是用于解释现实和确定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的标准:包括语言和符号。文化符号,是指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的标示。文化符号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内涵丰富。(中国文化符号有:孔子、太极、汉子、毛泽东、关羽等等)。这是文化的核心; (2) 规范准则:对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应该怎样思想,感觉和行动作出的解释,包括习俗,道德,宗教和法律; (3) 物质文化——实际的和艺术的人造物体,它反映了非物质文化的意义,包括:机器,工具,衣服,房屋等等。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这是文化的核心。 三、文化的六大特性 普同性表现为社会实践活动中普同的文化形式,其特点是各个不同民族的意识和行为具有共同的、同一的样式。文化的诸多领域,如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和教育等不但包含阶级的内容,而且包含全人类的、普同的原则。这些原则促成各国人民的相互接近,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目前,高新技术迅速普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

浅谈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教程文件

浅谈民族文化的地位 和作用

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璀璨成果。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民族共有的中华文化,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花异葩。没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争奇斗艳,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迷人魅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无限活力和历久弥新。只有使各民族的文化瑰宝交相辉映,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才会有更加坚强的纽带,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才会有不竭的源泉,中华文明才会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一.少数民族文化以其鲜明的特性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就构建了文化的多样性,各民族不论人数的多寡,都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各民族文化的总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少数民族文化以共自身的民族性,多样性,时代性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群体的文化,其鲜明的民族性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群体共有而与其它民族群体相区别的民族文化特征。这种民族文化特征作为一种传统,也代代影响这个民族群体,体现在一个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上,包含着有

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而且资源丰富,呈现出一种神秘、古老、奇特的文化魅力。 我们从一个民族群体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有的风俗习惯甚至历经许多世纪而原封不动地延续下来,有的民族后代甚至迁徙到新的地方,虽与其它民族杂处群居,其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仍然保存下来。 以贵州省为例,经过千百年的多次迁徙和演化,目前有17个少数民族的1400万人世居在这片土地上,各个民族又在其中形成若干个分支。由于地处偏远,山水相隔,与外界及相互间交往较少,这些少数民族以及各个分支都长期按照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在生产、生活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的历史,形成了人类学上极为独特的“文化千岛”现象。传统节日舞蹈、歌唱、戏曲、服饰以及传说、故事、风俗习惯、娱乐竞技等,加上众多的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风雨桥、鼓楼、吊脚楼等,丰富多彩,以及特有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向世人展示着各民族的发展历史、文化心理、伦理道德和审美意识。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文化的多样性,它的最主要价值是体现了民族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我们充分尊重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特别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信仰,也理所当然地尊重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生活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信仰等因素,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族制宜,讲求实效。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在这个暑假中我研读了中华名族传统文化名著《大学》和《中庸》这使我受益匪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这段话是《大学》一书中的主旨。这对我们学生是很有启发的。我们首先就要培养高尚的情操,摒弃本身已存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令我们日臻完善。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应有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后还要有一个安稳平静的心智。这样我们才能沉着仔细的分析思考问题,了解问题的根本。在《大学》中也提到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不仅是对国家治理者所提出的要求,也给我们予以启示: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有高要求,才有资格对他人提出评价。。所

“格物”即明辨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谈完了《大学》现在我想聊一聊我对《中庸》的理解。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 《中庸》中谈及到的最多的就是“诚”诚实是中国的优秀传统品德,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 《大学中庸》

少数民族历史文化

选修课论文 论回族历史文化及现状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回族这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现状,并针对作者家乡的回族生活提出了回族在现代生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部分解决办法。

关键词 回族历史文化、回族现状、回族风俗、宗教禁忌 正文 一、前言 转眼间这学期的选修课激将结束,在课堂上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很有感触,因为家乡在山东省,接触的回族人比较多,因此想联系回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特点以及接触的回族人生活的现状讨论一下回族目前面临的问题,关于解决办法提出自己的想法。 二、回族历史起源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 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三、回族文化 1 回族各方面成就 文化科技方面,元代,回回不仅带来了西亚的天文学、医学、建筑学、音乐等方面的科学文化成就,而且在学习和传播汉族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也十分突出。中国的重大发明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都是经回回商人的介绍传播到欧洲大陆的。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于至元四年(1267年)向元世祖忽必烈撰进《万年历》,颁行全国,并在北京建立观象台,制造浑天仪、叙纬仪、平伟仪、地球仪、方位仪、天球仪和观象仪等七种天文仪器,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代在钦天监里仍设有“回回历”专科。回回人亦黑迭儿丁是元代著名的建筑学家,他是元大都(北京)宫殿和宫城的设计者和工程组织者,为以后北京故宫以及整个北京的城市建筑发展奠定了基础。明代回族穆斯林航海家郑和,7次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航,先后到过亚非37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世纪。航行中绘制的《郑和航海图》,是早期海洋地理学的珍贵地图。 医学方面,回回医术在外科和药物使用上都有显著疗效。其医药也有自己的体系,回回医学家收集改订名医药方,著有《瑞竹堂经验方》5卷,“以惠斯世”,流传至今。 才外在文学、哲学、音乐、书画方面,回族也有许多创造。元代著名回回诗人、词人,著有《雁门集》、《萨文锡逸诗》、《西湖十景词》等诗、词集,在当时十分有名。 元代学者赡思不仅通经学、文史,还钻研天文、地理、水利、算学等,被当时称为百科式的学者。李贽是明代著名的回族大哲学家、思想家。他在哲学上认为世间都是实在的,宇宙以物质性的阴阳二气为基础·经过无数变化,生出万物来,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社会伦理道德上,他公开向封建伦理挑战,批评男尊女卑思想,反对道家宣扬的“伪道统”。在文学上还提出“童心说”理论,主张创作抒发己见,反对复古摹拟。李贽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代大家。回回的音乐,在元代十分流行。回回乐与西夏乐、中国乐一起,构成了元代宫廷音乐。在发展中,回回音乐成为中国音乐的一部分。元代著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

论通俗文化和庸俗文化的区别 今天要讨论的是论通俗文化和庸俗文化的区别。那首先让我来简单的讲一下它们的定义。 文化是什么呢?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儿。 再来看看什么事通俗文化呢?《汉语大词典》说:“通俗,就是浅显易懂,适合一般人水平和需要的。”也就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所喜悦的。 庸俗文化是相对于高级文化而言,带有诙谐、草根、低级趣味、灰色幽默等气息的文化现象。对于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具有坚强的推动力。 让我们把焦点集中在是不是具有低级趣味和对社会发展有没有推动力上面。 首先是城市标志,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城市推出了介绍自己城市的口号。有的做得不错,但也有的做得很“雷人”,如合肥推出城市旅游口号:两个胖胖欢迎您,江西宜春旅游政务网曾打出口号:“一座叫春的城市”等。这些口号让人一看,就觉得单调、庸俗、无特色可言。 然后来关注一下电影界,张艺谋,我相信大家对他的电影都很熟悉,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张艺谋电影的进化路线。从民族寻根的《红高粱》,经过民族劣根性批判之《菊豆》,到表达底层痛苦的《活着》、《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我们看到了一个被张艺谋遗弃的早期自我,它不仅表现出导演的杰出才华,更展示了电影人的基本良知。同时也被大众及媒体所接受,所喜悦,毋庸置疑的,那时候的老谋子的电影是通俗文化的代表。而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起,张艺谋开始将其电影逐步转型为一种庸俗的商业文本,这是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意味着中国主流电影的价值转向。而后,在《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推行赤裸裸的低俗主义,并于花花绿绿的《三枪拍案惊奇》中达到恶俗的高度。张艺谋就此完成了他向“三俗”领域(庸俗、低俗和恶俗)的华丽飞跃。国产大片主宰的庸众市场由此诞生了。张艺谋公式=情色+暴力+民族苦难题材+爱国主义,制造了政治和商业的双赢格局,由此成为中国电影的最大救星。但与此同时,张艺谋电影的技术指标和媚俗指数都在与日俱增,而《金陵十三钗》的上映,即将迎来新一轮身体叙事的狂欢。 再来看看如今的电视媒体界,庸俗低俗之流此起彼伏,从非诚勿扰到我们约会吧,从百里挑一到谁能百里挑一。让人无语的是,百里挑一是十几个女的排排坐挑男人,一个个如狼似虎啊。而谁能百里挑一是是几个男的坐那儿挑女人,当然了,美女总是吃香的。这还不够,百里挑一的女嘉宾跑到谁能里面儿挑男人,谁谁谁,我就是为了你来的,你选我吧,你不选我你会后悔一辈子的,这些地下估计演了好多遍的戏码,在搬到台上演,那女的哭的梨花带雨的,555,我不要跑车,我不要豪宅,我不要富二代,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她还煲了汤喂给那男的喝,男的喝了汤还不就范,摆出一副舍我其谁的高姿态。再来个男二痴心追求那女的,女的就只喜欢高姿态男。先申明一下,我不是一个粗鲁的孩子,但是我在看到这个

藏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

藏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藏族的传统绘画艺术—唐卡(喀),它真实地记录和弘扬了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唐卡是藏语音译,意为布画,源于壁画。松赞干布将佛教引入西藏,并对之大力扶持和发展,它是宗教生活的需要,也催生和发展了唐卡这种绘画艺术。有学者认为:唐卡是一种宗教艺术。 唐卡的起源和发展兴衰与藏传佛教息息相关。这门绘画艺术的兴起和发展正暗合了印度佛教传入西藏,这绝非偶然和巧合。佛教的传入,宗教生活的需要,就必须要广建寺庙,寺庙中所谓佛、法、僧“三宝”,缺一不可。这催生了寺庙壁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但在当时藏区,游牧生活还是许多地区的主要生产方式,仅靠固定的寺庙,无法满足众多迁徙不定的信徒宗教生活需要的。于是唐卡这种主要以卷轴画形式出现的艺术,满足了信徒的宗教生活需要,成为他们可以随身携带的崇拜物。唐卡这门绘画艺术因此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起来。有人又针对唐卡便于携带的特点,把它称之为“可以流动的壁画”。最终形成“藏族寺院是佛画艺术的殿堂”这种局面。唐卡的繁荣有赖于藏传佛教的兴盛。 从唐卡内容上讲,主要反映的是宗教内容,除此之外,它反映的内容还包括了藏族传说中世界的形成、藏族的起源、量理学、工巧明、医学、天文、历算、文学、诗歌、戏剧、美术、民间传说故事等等。以画言史,以画叙事,是它的突出特点。从这方面讲唐卡又是藏族的一部百科全书。即便如此唐卡在反映别的内容和题材时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从唐卡的使用功能上讲,这种艺术形式,也主要是服务于宗教生活的。唐卡和壁画这两大藏族绘画艺术,它的发展和兴衰如前所述,与藏传佛教密不可分。它的主要宗旨,也是服务于宗教的。寺院是藏族宗教文化的中心,多数的唐卡,特别是一些名品佳作,主要聚积在寺院。它主要的功能是悬挂后供信徒顶礼膜拜,满足他们的宗教生活需要。民间留存的唐卡,也主要用于佛教教徒布臵自己的经堂、佛龛。而作为一种美术装饰作品的功用,并不主要和明显。 从唐卡的创作人员来看,绝大多数为宗教人士,他们大都不愿将绘画技艺传授给世俗之人。在许多地区唐卡绘画的学徒规矩,是从先学画释迦牟尼佛像开始,其中的一层含义就是表示皈依师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绵延千年,未曾中断。它独特的 生命力使它在当今时代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国人。而在我国的文明体系中儒家文化一 直居于主体与核心的地位,儒家文化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人的人格方面 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同样,在公务员的行政人格的培育中,儒家文化也起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本身包含着许多优秀的行政伦理思想,它关于 理想人格的论述对于我们现在研究行政伦理仍有借鉴意义。儒家理想人格理念对中国国民以及封建官吏的人格的形成都具有重要影响。即使历史发展到了今天,这种影响仍然继续发挥着作用。研究儒家理想人格理念对于现代公务员优良行政人格的培育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内涵——内圣外王 儒家学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自其创始人孔子始,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形 成了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体系。而儒家理想人格理念是儒家学说中伦理思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儒家思想中理想人格的基本内涵就是“内圣外王”。“内圣”是针对个人的内在道德修养而言,“外王”是针对个 人在社会中的事功而言。前者是指个人作为主体加强自身的心性修养,通过性格、道德、品性等方面的省察和修炼,达到高尚的人格精神境界;后者则是指个人道德、品行的推广和发挥,即发扬个人的个性品质进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因此,“内圣外王”就是指达到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一致与和谐,这也就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 其二:“外王”,即一个人在社会或治国平天下中的作用以及能力的体现。孔子认为, 够臻于“外王”境界的人应该是“修己以安百姓”这阐明了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 的一致与和谐———首先要修己,拥有强健的心志和崇高的德行,然后才能博施济众,立治国安民的功业。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 ,家之本在身” ,要求“修其身而天下平” [14] ,只有真正做到修身,才能“亲亲而 民,仁民而爱物。” [15] 可见孟子的“外王”同样也是建立在“内圣”的基础之上的。 是,虽然孔孟的思想主张中都指出“内圣”与“外王”两方面都是理想人格的重要组 部分,但是真正提出“圣王”这一概念的却是荀子。荀子论述道:“圣也者,尽伦 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尽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 [16]

浅析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浅析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作者:唐海珍 期刊名: 出版日期: 摘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国度,在各民族中间更是有着不计其数的文化形式在世代流传。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许多文化资源遭到破坏,甚至有些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近几年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及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传承;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是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处于发展进步之中,闪烁着光和热,发挥着它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了各民族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已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并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深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团结力的巨大力量源泉。 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可见,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一个民族要谋求现代化,必须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只有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才能繁荣富强。而凝聚力来源于民族内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民族认同感又从何而来?芽从本民族的文化中来。比如长期以来,贵州的少数民族的文化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制约,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欠开发、欠发展”的现状,导致民族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民族认同感也趋于淡化。但是在现代性的强势冲击下,特别是旅游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显示出越来越强烈的趋势。如苗族对服饰、银饰等自身民族文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