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光伏发电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浅析光伏发电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浅析光伏发电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浅析光伏发电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摘要:光伏发电是新时期符合时代特点的首选能源,中国相关部门出台若干配

套政策,为其市场发展更提供了有力支持。尤其西北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开发潜力巨大,光伏发电市场发展迅速。准确地对光伏发电项目进行效益评价,可以为企业投资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可靠的投资依据,规范光伏发电产业及市

场合理发展。

关键词:光伏发电;效益;环境影响

引言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随着煤炭及油气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化石能源供应的日趋枯竭,开发清洁能源己迫在眉睫。我国政府200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

规定将包括太阳能、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列入“国家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太阳能是取之

不尽的清洁能源,被看成是未来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向。本文就如何提高光伏发电项目

的综合效益展开研究,希望能起到抛装引玉的作用。

1提高发电量,增加光伏发电效益

1.1光伏组件倾斜角与发电量的关系

以往的太阳辐射研究多关注水平面的辐射研究,对如何充分利用太阳能,如对光伏电池

接收面辐射量的研究很少,几乎没有对光伏组件可接收的斜面太阳能总辐射量的观测,缺乏

对斜面上太阳能资源状况的评价,导致对光伏电站发电量的估计缺乏理论依据,估算值和实

际发电量差异较大。

对光伏电池而言,其光电转换能力不仅与太阳辐照强度有关,还与太阳光的入射角度有关,只有太阳光垂直于光伏组件时,光伏阵列的电能输出才可以达到最佳值。在设计光伏发

电系统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确定光伏方阵的倾角,并由此估计照射到方阵面上的太

阳辐射量。即使在同一地点,不同倾角接收面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也有很大差异。通常情况下,固定式太阳能光伏板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放置,以求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量,所以选择

合适的倾斜角是太阳能工程设计的关键之一。

1.2光伏组件倾斜角的确定

为增加电站发电量,根据实际太阳运行情况,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每时每刻均在变化,

对辐射量最有效的利用方式是组件遵循“向日葵原理”,对太阳位置变化随时调节朝向位置,

保持组件表面时刻垂直接收太阳能辐射,方能达到太阳能的最大化利用效果。但这一理论在

实际运行时,受到组件支架的工艺水平、电站所在地的天气状况和支架本身耗电情况等因素

影响,在实际操作时还需解决很多问题。

影响电站实际发电量的因素不仅有各月辐射量的变化,还有实际电站运行情况、电站电

气设备运行情况及电网调节等诸多因素,还需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2维护光伏电站设备,增加长远效益

2.1风沙对光伏发电的影响

高海拔荒漠地区风沙大、降水少,光伏电池表面上大量积尘,严重影响发电效率。电池

板表面积尘主要受灰尘自身特性因素和当地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灰尘自身特性因素包括灰

尘的粒径、形貌、质量和化学组成等;当地气候环境因素包括温度、降水量、气流、海拔高

度等。积尘对光伏发电效率有严重影响。

以青海地区为例,对青海地区的地表沙土和电池板表面灰尘成分、粒径、形貌进行了分析,电池板表面灰尘主要组成是石英和钠长石。灰尘颗粒对电池板有遮挡作用。对于单层灰

尘颗粒而言,当灰尘零散分布时,灰尘对电池板的遮挡效果为0-78.5%,当灰尘紧密接触时

其遮挡效果为78.5%-91%;对于多层颗粒,灰尘颗粒对电池板的遮挡作用呈现指数变化。光

伏电池板表面灰尘粒径D为0.252-141.589μm灰尘颗粒半径的变大和灰尘质量或数量的增加,都会使电池板的受光面积减少,从而影响发电量。

2.2风沙问题的解决措施

荒漠地区的光伏电站多用水射流方式进行除尘作业。水射流除尘的费用低、设备简单,

光伏发电质量评估报告

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50kw光伏扶贫项目 质量评估报告 总监理工程师: 总工程师: 总经理: 监理单位(章):吉林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日期:二0一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一、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为50KW光伏发电工程,BAPV“安装型”太阳能光伏建筑。建筑周围无明显遮挡物,经初步测算,屋顶有效使用面积总和近465平方米。 二、工程建设相关单位 1、建设单位: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政府 2、设计单位:吉林省华生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3、施工单位:吉林市华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4、监理单位:吉林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三、工程监理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 2、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3、工程设计文件 施工图纸、设计说明 4、合同

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监理合同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四、工程质量监理情况 按照监理合同、监理规划要求,本着“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服务宗旨,努力抓好工程施工中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质量监理工作。 在事前控制中重点明确工程质量标准和建立质量监理体系,定期召开工地例会,协调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检查进入现场的原材料及构配件的合格证,对国家要求进行复检的原材料,按相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复试。对质量明显有缺陷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允许用于本工程。 在事中检查中,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对工程进行平行检验和巡视检验。对关键部位、重点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在工序施工中,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或未经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原则,对每一道工序在施工单位自建、专捡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监理复检,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重新验收。 事后控制重点抓好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工作,及时完善监理资料。 五、工程质量评估 1、工程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合格证、检验报告、复 试报告等各项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对国家规定需复试的

光伏发电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综合评价

光伏发电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综合评价 11.1 设计依据及标准 11.1.1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12 月26 日起实施); (98)国务院令第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8月17日) 11.1.2 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及修改单通知中的二级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 类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Ⅲ类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 11.2 环境现状 11.2.1 自然环境 江苏省响水县位于东经119°29′51″-120°05′21″,北纬33°56′51″-34°32′43″。在盐城、淮阴、连云港三市交汇处。

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朝鲜等国隔海相望。年平均气温13.6℃,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895.3毫升,年平均日照2399.7小时。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204 国道、通榆大运河和沿海高速公路贯穿响水县境南北,响水县城距连云港机场仅70 多公里、盐城机场100 公里。素有“苏北黄浦江”之称的灌河流经县境直入黄海,国家二类开放口岸陈家港位于灌河入海口处,是我国东部天然良港,现已建成大小码头30 多座,距连云港仅23 海里。 该地区的气候温和湿润,四季鲜明,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降水量895.3 毫米,年平均日照2399.7 小时。根据盐城市气象局提供资料:该地区近十年年均总辐射量为5101.56 MJ/m2。 11.2.2 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工程由响水县市政管网提供标准用水,满足《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 类标准的要求。 11.2.3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区域空旷,目前区域内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由于车流量较少,区域噪声现状较好。 11.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1.3.1 太阳能电站土地利用的影响 拟建江苏省响水县太阳能电场所在区域整个场址地势 平坦。本工程占地主要为太阳能电池板支墩、逆变器及部分

河南叶县火石山45MWp光伏发电项目评审意见

河南叶县火石山45MWp光伏发电项目评审意见 2015年10月13日,由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王保卫院长主持,第七设计所专业工程师、工程公司项目开发人员、工程经济测算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参与,召开叶县常村镇火石山45MWp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可行性评审会,会议围绕叶县常村镇火石山45MWp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条件、前期工作及项目内部收益率优劣性进行评价,最终形成我院对该项目建设可行性的评估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河南叶县火石山光伏发电项目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常村镇暖泉村、瓦房庄村、下马村之间,总占地面积约2000亩,项目总投资38245万元,一期建设规模为45MWp;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升压站、光伏发电系统和输电线路,含综合办公楼、水泵房、光伏组件阵列、主变、逆变器室、箱变、汇线箱、电缆等工程;计划于2016年建成投运。 二、项目公司概况: 叶县龙光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是从事太阳能发电的民营独资公司,公司法人刘秋灵(100%股权),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认缴资金、实际到账资金为0),目前具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相关企业文件。 项目公司希望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项目建设运行;在不持有公司股份的前提下获得0.3元/W的项目项目前期费,要求以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以及其他施工单位联合体的模式实现本项诉求。 三、建设条件 1、地理交通:叶县隶属于平顶山市,东邻舞阳县和舞钢市,西接鲁山县,南与方城县接壤,北靠平顶山市区和襄城县,县城距平顶山市区22 千米。常村镇交通运输条件较好,可以满足一般大型设备的运输。 2、光照资源:平顶山地区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5196.5MJ/m2。该地区的年日照小时数为1619小时左右,太阳能资源处于全省中游左右。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年均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1136h(由于目前河南省境内只有郑州、南阳和固始气象站有太阳能辐射观测数据,本项目周边没有观测辐射数据的气象站。平顶山市太阳能辐射数据来源于NASA 软件数据库)。 3、项目用地:项目拟建地属于坡度很缓的山地,土地性质为荒山荒坡未利用地,不

光伏发电工程监理质量评估报告.doc

JZLB15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光伏工程 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监理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一月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

目次 1工程项目概况 (1) 2质量评估范围 (2) 3质量评估依据 (2) 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综述 (4) 5工程质量监理控制概述 (5) 6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核查情况 (8) 7工程质量评估结论 (16)

***********************光伏工程 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1工程项目概况 1.1工程名称:**********************光伏工程 1.2地理位置: *****************************四期20MWp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场址位于格尔术市区东出口,距格尔木市区约25公里,位于109国道北侧约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站址平均海拔2800~2900m,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南高北低,起伏不大,占地类型为国有荒地。1.3建设规模: *****************************四期光伏发电项目容量为20MWp,占地面积约为630亩。由2个1.0176MW单元和18个1.0192MW 单元组成。260Wp组件数量共计70560块,265Wp组件数量共计7680块,500kW逆变器共计40台。阵列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形式,共计1956组合27384根。通过新建35kV开关站接入特变电工110kV升压站实现并网发电。开关站土建主要包括:综合配电室(单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48平方米,层高4.8米)、SVG室、独立避雷针一座(25米高)、柴发机房一座(砖混结构)、站区接地、照明以及道路围栏等。电气安装工程主要包括:35kV开关柜安装、所用变安装、柴油发电机安装、主控及直流设备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安装、通讯系

光伏发电项目电能质量评估分析演示教学

光伏发电项目电能质量评估分析

精品文档 光伏发电项目电能质量评估分析 作者:文红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年第06期 摘要:本文根据相关标准对广东某光伏发电站的电能质量进行评估分析,针对电能质量问题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使电能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关键词:光伏发电;电能质量评估;项目概况 中图分类号:TK514;TM615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光伏电站所发电力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电能质量问题,本文利用仿真软件对光伏电站所接电网电能质量的干扰程度进行评估分析,与国家标准规定值进行对比,如存在问题,则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1 项目概况 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1.1 电能质量考核点 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的A站110kV1M母线为光伏接入系统的公共连接点(用户接入公用电网的连接处,Point of Common Coupling,即PCC),即为电能质量考核点。 根据A站110kV1M母线小方式下短路电流计算,PCC点的最小短路容量为SSCA站 110kV=853.94MVA。按以上短路容量可计算光伏公共连接点的电能质量限值。 1.2 仿真分析网络 无功及电压偏差部分采用PSD电力系统分析软件。三相不平衡潮流及谐波分析采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ETAP。主要计算条件如下:(1)系统等值机:1台。(2)110kV输电线路:1回。(3)10kV输电线路:3回。(4)等值负荷:4组。(5)光伏组件模型(含谐波源):34组。 2 电能质量指标限值 国家电能质量标准有关规定要求:评估各项电能指标时需考虑供电系统最小运行方式。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公共连接点的短路容量越小,干扰源产生的影响越大,公共连接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越不容易达标。 2.1 电压偏差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心得

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心得 【摘要】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包括后续的日常运营管理均较常规火力发电项目建设和运维要简单,但也是囊括了调研、设计、招标、施工、验收、运行等诸多环节,程序一样不少。一个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后期投资收益,而且其节能环保和社会效应均大打折扣。通过两个项目的建设,笔者对此感悟颇深,现总结如下,以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光伏;发电;建设;心得 0 概述 地处江苏苏北腹地的某太阳能发电企业一期4MW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获相关部门核准后,于2010年11月2日开工建成,同年12月26日获启动验收委员会批准,并一次并网成功。该项目共使用GES—6P235型太阳能电池组件17120块,采用18°固定倾角安装,使用500kW集中型逆变器8台,经一回10kV架空线路接入附近的变电所,总投资约9600万元。2011年上网463.9万千瓦时,有效利用达1160小时。该公司二期9.8MW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1.7亿元,项目于2011年6月30日获核准,9月2日开始施工,12月11日倒送电一次成功,12月24日启委会召开,批准并网,该项目共使用GES—6P240型太阳能电池组件40800块,采用10°固定倾角安装,共使用500kW集中型逆变器20台,均为国内知名品牌,经一回20kV全电缆地埋穿管敷设接入附近的变电所。该项目的建成,成为全省最大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之一。 1 工程建设 项目公司严格按照电力项目建设的程序要求,有计划、超常规的开展了工程设计、开工建设和安装调试、并网运行等各项建设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确保了两期项目均按期顺利投产。 1.1 工程设计亮点突出 设计工作是保证工程技术质量、控制工程进度和造价的首要的重要的环节,所以在项目可研、初设和施工图设计全过程均倾注了全体技术人员的心血。 1.1.1 全程参与 在可研及初步设计阶段和设计人员进行充分、深入的交流沟通,将现场的一些不利因素和客观条件进行事先分析并详实的提供给设计人员,同时将施工图审查环节提前到和设计同步进行,使得工程设计不仅直接达现场施工深度,而且基本是一审通过。 1.1.2 超前谋划 二期项目是建设在园区新建的标准化厂房顶上,20栋统一模式和结构,每栋屋顶面积有6000多平方米,在厂房建设之初便和业主及原建筑设计院进行协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将原中间起脊的屋顶结构改成单坡建设,并为太阳能组件支架安装考虑足够的荷载,同时在屋面彩钢板选型时充分考虑将来的安装,选择的是360度直立锁边型彩钢板,组件支架安装均不打穿屋面板,有效地避免了屋面漏水风险。 1.1.3 统筹兼顾 根据园区的总平布置和屋顶面积,经分析设计为每栋厂房一个500kW发电子系统,使用一台逆变—升压设备组合就近布置,这样直流电缆的使用量最少,损耗也最小。同时根据园区内部没有架空杆线的规划,结合其周边的实际情况,

浅析光伏发电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浅析光伏发电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摘要:光伏发电是新时期符合时代特点的首选能源,中国相关部门出台若干配 套政策,为其市场发展更提供了有力支持。尤其西北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开发潜力巨大,光伏发电市场发展迅速。准确地对光伏发电项目进行效益评价,可以为企业投资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可靠的投资依据,规范光伏发电产业及市 场合理发展。 关键词:光伏发电;效益;环境影响 引言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随着煤炭及油气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化石能源供应的日趋枯竭,开发清洁能源己迫在眉睫。我国政府200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 规定将包括太阳能、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列入“国家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太阳能是取之 不尽的清洁能源,被看成是未来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向。本文就如何提高光伏发电项目 的综合效益展开研究,希望能起到抛装引玉的作用。 1提高发电量,增加光伏发电效益 1.1光伏组件倾斜角与发电量的关系 以往的太阳辐射研究多关注水平面的辐射研究,对如何充分利用太阳能,如对光伏电池 接收面辐射量的研究很少,几乎没有对光伏组件可接收的斜面太阳能总辐射量的观测,缺乏 对斜面上太阳能资源状况的评价,导致对光伏电站发电量的估计缺乏理论依据,估算值和实 际发电量差异较大。 对光伏电池而言,其光电转换能力不仅与太阳辐照强度有关,还与太阳光的入射角度有关,只有太阳光垂直于光伏组件时,光伏阵列的电能输出才可以达到最佳值。在设计光伏发 电系统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确定光伏方阵的倾角,并由此估计照射到方阵面上的太 阳辐射量。即使在同一地点,不同倾角接收面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也有很大差异。通常情况下,固定式太阳能光伏板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放置,以求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量,所以选择 合适的倾斜角是太阳能工程设计的关键之一。 1.2光伏组件倾斜角的确定 为增加电站发电量,根据实际太阳运行情况,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每时每刻均在变化, 对辐射量最有效的利用方式是组件遵循“向日葵原理”,对太阳位置变化随时调节朝向位置, 保持组件表面时刻垂直接收太阳能辐射,方能达到太阳能的最大化利用效果。但这一理论在 实际运行时,受到组件支架的工艺水平、电站所在地的天气状况和支架本身耗电情况等因素 影响,在实际操作时还需解决很多问题。 影响电站实际发电量的因素不仅有各月辐射量的变化,还有实际电站运行情况、电站电 气设备运行情况及电网调节等诸多因素,还需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2维护光伏电站设备,增加长远效益 2.1风沙对光伏发电的影响 高海拔荒漠地区风沙大、降水少,光伏电池表面上大量积尘,严重影响发电效率。电池 板表面积尘主要受灰尘自身特性因素和当地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灰尘自身特性因素包括灰 尘的粒径、形貌、质量和化学组成等;当地气候环境因素包括温度、降水量、气流、海拔高 度等。积尘对光伏发电效率有严重影响。 以青海地区为例,对青海地区的地表沙土和电池板表面灰尘成分、粒径、形貌进行了分析,电池板表面灰尘主要组成是石英和钠长石。灰尘颗粒对电池板有遮挡作用。对于单层灰 尘颗粒而言,当灰尘零散分布时,灰尘对电池板的遮挡效果为0-78.5%,当灰尘紧密接触时 其遮挡效果为78.5%-91%;对于多层颗粒,灰尘颗粒对电池板的遮挡作用呈现指数变化。光 伏电池板表面灰尘粒径D为0.252-141.589μm灰尘颗粒半径的变大和灰尘质量或数量的增加,都会使电池板的受光面积减少,从而影响发电量。 2.2风沙问题的解决措施 荒漠地区的光伏电站多用水射流方式进行除尘作业。水射流除尘的费用低、设备简单,

光伏发电项目经济评价

光伏发电项目经济评价 14.1 工程进度设想 本工程设想项目计算期为26 年,其中建设期1 年,生产期为25年进行计算。 14.2 财务评价依据 依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第三版)》,参考原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经(1994)2 号文关于印发《电力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有关现行法律、法规、财税制度。 14.3 成本中的有关问题说明 —直接工资及福利:根据企业提供的工资标准及人员安排计划为依 据进行计算,60000 元/人.年,福利费及保险系数按14%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费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按25 年折旧,残值率5%。 —修理费:含大修理费及备品备件费用等,按每年设备费折旧费的 10%提取。 —摊销费:无形资产按10 年平均摊销,其他资产按5 年摊销。各年 摊销计算详见附表。

计算。0.1%保险费用:按照每年总投资额的—. 14.4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该项目增值税按17%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为增值税的7%,教育费附加为增值税的1%。 14.5 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按25%计算。 14.6 盈余公积金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 14.7 清偿能力分析 本项目申请银行贷款12529.1 万元,建设资金贷款按照5.94%计算,以该项目的折旧摊销费和未分配利润偿还,采用5 年等额本金还款方式。 14.8 销售收入 本项目第一年发电量为2327.4 万千瓦时,电价按照1.7 元/kWh(不含税)计算。 14.9 经济评价 1)盈利能力分析 上述各项经济效益指标的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的盈利能力较弱。但是作为一个示范性工程,对于企业及行业都有较大的示范作用。同时能满足6 年内还清贷款的要求,表明项目在财务上是可以考虑接受的。 2)偿债能力分析

50MWp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前言 XXXXXX有限公司是惠州大族禾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能源和绿色节能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系统集成及运营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涉及领域涵盖太阳能光伏及光热、LED照明及显示、建筑节能、余热再利用等。 XXXXXXXX50MWp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采用农光互补方式,农光互补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无污染零排放的特点与高科技大棚(包括农业种植大棚和养殖大棚)有机结合,即在大棚的部分或全部向阳面上铺设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它既具有发电能力,又能为农作物、食用菌及畜牧养殖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以此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装机容量为50MWp。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查找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对下一步设计工作的建议,使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大的投资效益,降低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提高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规定,XXXXXX有限公司于2016年5月15日特委托我公司对其XXXXXXXX50MWp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 XXXXXX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组织成立了安全预评价小组,严格遵循《安全预评价导则》、《光电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编制报告规定》

(水电规安办[2010]121号)的要求开展安全评价工作,评价人员于2016年6月1日到选址现场进行现场踏勘及资料收集,对业主提供的勘察和可研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制定了XXXXXXXX50MWp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安全预评价的工作程序。在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辨识和分析了分布式能源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提出了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得出了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完成了《XXXXXX 有限公司XXXXXXXX50MWp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本报告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XXXXXX有限公司的领导和专家大力支持,特致感谢。

20MWp光伏电站项目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模板

20MWp光伏电站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

13.1 概述 XXXXX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0MWp,运行期年平均发电量为2983.46万kWh,等效满负荷年利用小时数1491.75h,上网电价为0.766元/kWh(含增值税)。 财务评价计算期采用21年,其中建设期1年,生产经营期20年。 参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及现行的有关财税政策,对该光伏电站工程进行财务评价。 13.2 财务评价 13.2.1 项目投资和资金筹措 (1)固定资产投资 根据工程投资概算,工程固定资产静态投资(包含升压站分摊,下同)为16379.12万元,建设期利息为315.15万元。 (2)建设期利息 项目建设期利息为315.15万元。 (3)流动资金 生产流动资金按每千瓦30元估算,共60万元,流动资金总额的30%使用资本金,70%从银行贷款,其年利率按4.35%计。 流动资金随机组投产投入使用,利息计入发电成本,本金在计算期末一次回收。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见附表13.1。 (4)建设资金来源 建设资金来源为资本金和银行贷款。资本金占总投资的20%,资本金不还本付息。贷款资金采用机组投产后按年返还贷款及利息的原则,其年利率按4.9%计,贷款按复利计息。 13.2.2 分析和评价 13.2.2.1 总成本费用计算 (1)固定资产价值计算 项目的固定资产形成率按100%计,固定资产投资为16694.27万元,建设期利息为345.15万元,增值税抵扣额为1076.94万元,项目固定资产价值为16379.12万元。

(2)光伏电站总成本计算 发电成本主要包括折旧费、修理费、职工工资及福利费、劳保统筹费、住房基金、材料费、保险费、利息支出、摊销费及其它费用。 发电经营成本为不包括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的全部费用。 项目的综合折旧率按5%计(残值率5.0%);投产1~3年修理费率按固定资产原值(扣除所含建设期利息)的0.125%,之后按0.375%计;职工人均年工资按5万元计;职工福利费、劳保统筹费和住房基金按工资总额的55%计;保险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0.25%计;材料费定额为15元/kW;其它费定额15元/kW;电场定员6人。总成本费用计算见附表13.2。 13.2.2.2 发电效益计算 (1)发电收入 发电收入是上网电量和上网电价的乘积,电站正常发电后第一年上网电量为3558.61万kWh,以后逐年递减,正常运行期内多年平均上网电量为3314.96万kWh。考虑平均年限电率10%,电站正常发电后第一年上网电量为3202.749万kWh,以后逐年递减,正常运行期内多年平均上网电量为2983.46万kWh。 本项目上网电价暂按0.766元/kWh计算。 (2)税金 本项目应交纳的税金包括增值税、销售税金附加和所得税。 (a)增值税 增值税税率为17%,另外根据增值税转型相关政策,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可以在销项税金中抵扣,本项目抵扣的增值税额为1076.94万元。 (b)销售税金附加 销售税金附加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应交增值税税额为计算基数。本项目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取5%,教育费附加费率取5%(含地方教育费附加2%)。 (c)所得税 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本项目的应纳税所得额为利润总额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某发电公司2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安全预评价(DOC 185页)

1编制说明 1.1评价目的、内容和范围 1、评价的目的 安全预评价是对可研报告提出的建设方案的安全可靠性进行论证,其主要目的是:根据可研报告等技术资料,辨识与分析评价对象在施工、投产运行后,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诱发因素,评价可研报告中危险有害因素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可靠性,以及与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提出消除危险和危害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为编制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提供参考,使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置变为事先预测和预防,以实现评价对象的本质安全。 2、评价内容 安全预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辨识建设项目施工和投产运行后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并分析其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诱发因素、可能性及严重程度; (2)评价可研报告中危险有害因素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可靠性,以及与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的符合性; (3)提出消除未受控危险有害因素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4)安全预评价结论。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按照《光伏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定》(水电规安办[2010]121号)主要有:编制说明(包含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等),建设项目概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建议,评价结论等。 3、评价范围 预评价报告的评价对象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20兆瓦发电项目。该项目的安全预评价范围为:主体工程、辅助设施、公用工程。主要包括光伏组件阵列工程、逆变器、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35kV配电装置室、生活办公综合楼、警卫室、站用电变室、控制系统、通信设施、场区道路、水泵房等辅助工程等。 1.2评价依据 ****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20兆瓦发电项目的评价依据主要为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山东省环能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20兆瓦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1.2.1国家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1994]第28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1995]第60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主席令[1999]第23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