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原因及解决办法

贫富差距原因及解决办法
贫富差距原因及解决办法

中国贫富差距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稳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也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并且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贫富差距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贫富差距至关重要。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

造成中国贫富差距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原因,历史因素,体制原因、政策原因和社会原因。

㈠自然原因:①东部地区气候条件好,适宜生产和生活,利于居民的发展,而西部地区相反②东部沿海交通便利,与外界往来密切,对居民发展有利,而中西部相对闭塞。

㈡历史原因:①东西部初始发展条件不同,地区人民贫富差异大:东部居民商品观念强,对市场的理解和参与意识强,而西部居民相对保守,在改革过程中参与程度影响了人民的贫富程度;在发展初期,东部的工业基础好,工业发展程度影响了贫富差距。②对外交流程度影响贫富差距:历史上沿海地区跟外界交流多,接受先进思想,又有外商投资,其发展快于内陆地区,居民的贫富也就不同。

㈢体制原因: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和特区政策;税制改革滞后;寻租和其他腐败行为;灰色收入;垄断行业的存在;股份制改革;住房体制改革等。

㈣政策原因:开放初期,政府政策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居民赶上发展大潮,富裕程度高于其他地区。“先富带后富”的发展政策影响了贫富差距。

㈤社会原因:各地贸易程度和教育水平影响影响贫富差距。

要解决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

(二)健全税务制度,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

(三)健全法制建设,严厉打击以权谋私、官商勾结、走私贩私等犯罪行为

(四)对垄断行业进行监督和管理,降低其垄断收入

(五)继续“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个地区居民的贫富差距程度

(六)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教育水平,缩小个人贫富差距

(七)鼓励富人投资慈善事业,带动穷人发展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及对策分析

从我国收入差距现状分析我国贫富差距大的主要原因,谈谈如何缩小贫富差距 [论文关键词]贫富差距现象影响原因对策 [论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我们应该针对贫富差距的现状提出相关对策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1]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 年来, 我国居民生活的总体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但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所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人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我国已经是世界上40个收入分配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

浅谈中国贫富差距存在的原因

浅谈中国贫富差距存在的原因 经济0842班学号:080101400224 姓名:凌敏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一.中国的贫富差距现状 2007年《中国社会蓝皮书》载有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按照严谨的社会调查抽样方法”得出的调查结果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96。而据中国人民大学的有关调查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561。如果以财产分配作计算,2005年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全国总财产分布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55。而2007年《中国社会蓝皮书》则指出:全国城乡居民人均财产分配的基尼系数保守测算达到了0.653。 要说明的是,基尼系数是对收入不均的一种测算方法,通常用0—1之间的数值来表示。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3以下表示收入差距较小,0.3—0.4表示正常,0.4—0.5表示中等,0.5—0.6表示较大,0.6以上则为悬殊。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的收入基尼系数已经接近或达到“差距较大”,而财产基尼系数已经达到“收入差距较大”甚至迈过了“差距悬殊”的门槛。具体而言,有研究表明:如果不分城乡,最高20%的人群占有收入份额近60%,而最低20%仅占有3%。 城乡差距正在逐渐拉大,从1996年的2.27倍增加到2007年的3.33倍。2005年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列举了一组惊人的数据:在全国收入最高的10%人群中,93%是城镇居民,7%是农村居民;而在收入最低的10%人群中,城镇居民只占1.3%,农村居民占98.7%。 地区差距仍然较大。以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看,在平均值15977元以上的只有1/3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而最高的上海市(28838)元是最低的甘肃省(12060)的2.39倍。 综上所述,无论在个人或社会群体之间,还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贫富差距都明显存在,甚至有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 二.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 造成上述贫富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当然是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单凭市场不可能消除贫困,也不可能获得公平和平等。”这是1995年世界社会发展峰会通过的“哥本哈根宣言”中作出的历史性判断。因此,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必须还要有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调整贫富差距,中国当然也不能例外。调整的方向应该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方面去考虑。 1.在当代中国,初次分配的不公是拉大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 就业不充分,失业率高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就业形势”的判断是“依然严峻”。

对中国贫富差距现状的感想

对中国贫富差距的感想 一、贫富差距现状 1、贫富差距引起两极分化数字证明: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74。(按照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收入分配高度平均,收入差距过小;0.2-0.3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平均,收入差距比较小;0.3-0.4表示收入差距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偏大;0.5以上为收入分配高度不平均,收入差距过大,特别是0.6以上为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收入差距悬殊。) 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据国家统计局报告,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前者是后者的3.1倍。按五等份收入分组,城镇最高收入组人均为51456元,最低收入组人均为10354元,前者是后者的近5倍。而根据北师大经济学教授钟伟统计,大陆50个富豪的资产即相当于5000万农民年纯收入,300万个百万富翁的资产,相当于九亿农民两年的纯收入。此外,人民银行统计发现,中国银行体系总计8940亿元存款中的80%,集中由20%存户持有。 感性认识: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校园里,所接触的社会阶层最多的就是教师和学生。可能这也是两个差距比较悬殊的阶层。教师是一项令人羡慕的工作,尤其是大学教师。工作稳定,报酬不低,各项福利待遇应有尽有。而学生生活水平因家庭收入不同而差距明显。据自己了解,生活费最低的每月就400左右,而花费多的则没有上限。而象高档服装、笔记本电脑等奢侈品在校园内也并不鲜见。由学生影射出来,他们背后的群体会有怎样大的贫富差距。由此可见,两极分化现象已经存在,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2、两极分化引起的仇富现象 中国人现在对那些一掷千金的人的形容词中最常用的就是“非富即贵”。富人一掷千金理所当然,旁人无话可说。而那些达官贵人又为什么能一掷千金呢?国家公务员的工资能支撑他们的豪宅名车吗?!中国人也由此产生了仇富心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我们国家,如果有

中国贫富差距拉大原因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人们的收入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三步走”的第二步——在20世纪末人们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也已经在20世纪末顺利实现了。我们现在正朝着第三步迈进。可是就在我们为到下个世纪中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奋斗时,中国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国,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因素,有转型期的特定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也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 1.历史因素 在中国,不同地区在改革的初期所面临的初始条件是不同的,初始条件的差异也构成了不同地区在改革过程中的收获各不相同。首先,这些初始条长期累积起来的商品经济观念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历史上,东部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居民的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浓,对市场的理解和参与意识较深。相反,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相对比较保守,习惯于固守本土观念,缺乏冒险精神和创业意识,相应地,中西部地区人口的流动性相对较差。所以,当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时候,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由于积极地参与便首先分享了改革的“红利”,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由于行动迟缓而丧失了先动优势,从而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其次,东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存在差异。虽然在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府出于军事战略的考虑,在工业布局和资源分配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中西部地区设立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基地,这些工业基地增强了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工业基础,但并没有从实质上弥补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加上六、七十年代所建立的军工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经营困难,不但没有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生产水平,反而成为这些地区的沉重包袱。 2.政策因素 中国政府在开放次序方面的安排使得不同地区在改革中所能够获得的收益存在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伊始,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便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五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都是在东部,这些地方在财政政策上无论对外商还是当地企业都非常照顾,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得以吸引大量的外国资本,当地经济得到巨大发展。虽然外商投资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但它毕竟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而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1983--1996年,中国的外商投资有88.3%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8.3%分布于中部地区,3.4%分布于西部地区。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相适应,内地省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更进一步的结果便是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 3.贸易因素 贸易依存度与出口依存度是反映贸易规模的两个重要指标。从1993—2003年,东部地区的贸易依存度从0.64上升到0.77,出口依存度从0.29—0.40,中部地区贸易依存度从0.18下降到0.11,出口依存度从0.10下降到0.06,西部地区贸易依存度则从0.13到0.11,而出口依存度一直在0.06左右徘徊。[4]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较少。1999年,东南沿海地区12个省市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90.60%,其他地区只占不到10%。因此,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享受对外贸易带来的利益比中西部地区的居民要多。同时,由于中国地区之间劳动力要素流动不畅,职业转换困难程度不同,劳动力的流动性在东部地区要强于西部地区。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劳动者收入在地区之间的差别。4.教育因素 随着教育的发展,它会拉大受过教育者与未受过教育者之间的差距,因为受过教育的人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和更高的配置能力,它能占据收入更高的职业和岗位,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中国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是相当明显的,东部沿海地区拥有较好的教育设施和较高的教育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导致教育投入不足,进而使居民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这种教育水平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的差距构成了东西部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5.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 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在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也不利于中西部地区。从地理区位上讲,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众多的港口码头、密集的公路和铁路网,并且与经济发达的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相比邻,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同时,东部地区气候条件好,物产丰富,适宜生产及生活,这些都使得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种比较优势,从而能够先行一步。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差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重要对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介绍,然后对产生这种现状进行原因分析,以使人们能够更正确的理解和对待收入差距。关键词: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人们的收入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三步走”的第二步——在20世纪末人们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也已经在20世纪末顺利实现了。我们现在正朝着第三步迈进。可是就在我们为到下个世纪中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奋斗时,中国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国,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因素,有转型期的特定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也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要想正确的理解中国的收入差距,必须对中国收入差距类型及原因有着很好的理解。现在中国收入差距大体可以分解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以及不正当收入差距。下面主要介绍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以及对出现此差距的原因进行分析。一、地区差距现状城镇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及增速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逐年扩大。从1981年至1999年,按现价折算,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5.01倍,中部地区增长了12.2倍,西部地区增长了9.5倍,以中部地区收入为1,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收入比例从1981年的1.20:1:1.80改变为1.48:1:1.10,中西部与东部的收入绝对差额由79元,8元扩大到1999年的2299元和1844元,分别扩大了29倍和231倍。城填居民人均收入地区差距变化[1]针对这种地区间差距的扩大,有人将其概括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即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台湾外)放到全球来认识,按实际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美元值,可划分为四个世界:第一世界是上海、北京、深圳。1999年,上海和北京人均gdp分别为15516美元和9996美元,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8320美元),上海和北京两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2%。第二世界是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中上等收入地区,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辽宁等沿海省份人均gdp均高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3960美元),六省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1.8%。第三世界是下中等收入地区,包括沿海地区的河北、东北、华北中部部分地区,人均gdp均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口占总人口的26%。第四世界包括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低收入地区。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1790美元),人口约6.3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0%。二、地区差距原因1.历史因素在中国,不同地区在改革的初期所面临的初始条件是不同的,初始条件的差异也构成了不同地区在改革过程中的收获各不相同。首先,这些初始条长期累积起来的商品经济观念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历史上,东部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居民的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浓,对市场的理解和参与意识较深。相反,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相对比较保守,习惯于固守本土观念,缺乏冒险精神和创业意识,相应地,中西部地区人口的流动性相对较差。所以,当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时候,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由于积极地参与便首先分享了改革的“红利”,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由于行动迟缓而丧失了先动优势,从而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其次,东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存在差异。虽然在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府出于军事战略的考虑,在工业布局和资源分配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中西部地区设立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基地,这些工业基地增强了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工业基础,但并没有从实质上弥补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加上六、七十年代所建立的军工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经营困难,不但没有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生产水平,反而成为这些地区的沉重包袱。2.政策因素中国政府在开放次序方面的安排使得不同地区在改革中所能够获得的收益存在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伊始,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便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五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都是在东部,这些地方在财政政策上无论对外商还是当地企业都非常照顾,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得以吸引大量的外国资本,当地经济得到巨大发展。虽然外商投资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但它毕竟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转轨经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王静静万兵时间:2009-3-26 16:22:0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论文关键词]贫富差距现象影响对策 [论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我们应该针对贫富差距的现状提出相关对策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1]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2]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

中国贫富差距现状研究

中国贫富差距现状研究 摘要:本文就中国贫富差距现状展开论述,并将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作对比,试图阐释一些本质内涵。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总结造成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四点原因,最后 即针对分析的四点原因提出了四点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关键词:贫富差距、美国、教育、农业、再分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世界最大的人口规模,在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实现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在经济总量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仍然继续保持了年均近10%(9.76%)的增长,既消除了通货紧缩,又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效益改善,波动减少,协调性增强。持续经济发展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即便是这一片美好之中,同样也涌动着几股暗流。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 可能很多人多会惊呼,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大。其实,贫富差距是不论什么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同处一个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伟大导师马克思曾在一百多年前对资本主义积累过程做出过这样的论断: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无产阶级状况趋于恶化,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而事实证明,这一论断是正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生产的发展,西方国家各阶层的收入和财产有了显著增长,生活得到了改善。尽管如此,70年代后半期以来贫富之间的相对差距却迅速扩大,这个严酷的现实必然引起西方国家政府和百姓的关注。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60年代,美国各阶层收入差距是趋于缩小的。按照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美国全国家庭可分为最低收入家庭、次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中上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五大类。 下表反映的是美国不同收入家庭在全国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70年代以前,占全国20%的上层家庭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趋于下降,由1936年的51.7%降到1965年的41%。而中层家庭(从次低到中上)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缓慢上升,由1936年的44.2%上升到1965年的54%。最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比重略有上升。 美国不同收入家庭在全国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单位:%)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 国 贫 富 差 距 现 状 及 对 策 分 析 信息技术系 05级4班 沈珊珊(2047)

[论文关键词]贫富差距现象影响原因对策 [论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我们应该针对贫富差距的现状提出相关对策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1]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 年来, 我国居民生活的总体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但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所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人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我国已经是世界上40个收入分配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2]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和租金分享理论四个角度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总结出影响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包括:行业垄断、行业构成要素不同、行业人力资本水平不同和税收制度不完善。要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必须(1)规X 行业竞争制度,降低行业垄断水平;(2)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3)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各行业人力资本水平;(4)完善税收制度,加强对垄断行业税收的重点监控。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人力资本水平;垄断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行业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已成为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对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相关文献也主要从行业垄断角度入手。本文从四个主流的行业间收入差距理论入手,分析了影响中国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行业收入差距的理论解释 (一)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由短期差异说和补偿性差异说 两部分构成。前者认为,行业收入差异只是一种短期现象,是劳动力市场对产品市场的需求变化做出的反应;而后者认为,劳动者在确定合适的工资水平时,不仅关心货币方面的收益,还重视非货币方面的收益。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等会给劳动者带来负效应的非货币特征,为了补偿这些负效应,这些行业通常会为劳动者支付相对较高的工资,即补偿性工资。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实际上指出了行业收入差距形 成的主要原因是行业产品需求的变化或行业非货币特征的 差异。如果一个行业的劳动程序复杂、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较恶劣,亦或者行业的产品需求增加,则该行业通常会为劳动者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 (二)人力资本理论 虽然早期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等都在各自的著作中对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但是最早将其发展为理论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1960)。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行业收入差异反映了行业间劳动力质量的差异,高收入行业拥有更大比例的高质量劳动力。由于先

美国的贫富差距及原因(较全)

美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其原因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无产阶级状况趋于恶化,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别越来越悬殊,这是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对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作出的科学分析。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当今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状况如何,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生产的发展,西方国家各阶层的收入和财产有了显著增长,生活得到了改善。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纵向来看,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那种普遍性的赤贫和营养不良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西方国家的贫困标准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提高。尽管如此,70年代后半期以来贫富之间的相对差距却迅速扩大,这个严酷的现实必然引起西方国家政府和百姓的关注。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对美国在本世纪70年代以来的收入分配状况作一分析。 一、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贫富状况 战后直到60年代,美国各阶层收入差距是趋于缩小的。按照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美国全国家庭可分为最低收入家庭、次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中上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五大类。从下表可见,在70年代以前,占全国20%的上层家庭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趋于下降,由1936年的51.7%降到1965年的41%。而中层家庭(从次低到中上)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缓慢上升,由1936年的44.2%上升到1965年的54%。最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比重略有上升。 但进入7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发生了变化,70年代后半期收入差距开始呈现扩大倾向。对20%收入最高者和20%收入最低者的平均收入进行比较,两者的差距在1974年是7.5倍,1992年扩大到了10.2倍。1977 ~1992年间,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的部分几乎都归入富裕阶层手中。在这15年间,美国全国60%的人的收入在不同程度上都下降了,只有40%的人的收入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最穷的20%的人的税后收入绝对下降了12%,而最富的1%的人的税后收入却增长了136%,其平均收入从约20万美元增至48万美元左右。 美国不同收入家庭在全国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单位:%) 1936 1944 1950 1956 1962 1965 1970 最低20% 4.1 4.9 4.8 4.8 4.6 5 5.5 次低20% 9.2 10.9 10.9 11.3 10.9 12 12 中等20% 14.1 16.2 16.1 16.3 16.3 18 17.4 中上20% 20.9 22.2 22.1 22.3 22.7 24 23.5 高的20% 51.7 45.8 46.1 45.3 45.5 41 41.6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测量贫富差距程度。基尼系数为0 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为1表示全部财产集中于一人;基尼系数的变大表示贫富差距继续加大。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为中等不平等程度。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人口现状报告》描述的美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状况为:1950年为0.369,1960年为0.353,1970年保持不变,1980年为0.365,1990年为0.369。而《美国住户、家庭与个人收入》中描述的美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为:1970年为0. 394 ,1980年为0.403,1990年为0.428。无论那种计算结果,都表明70年代后半期以来美国贫富之间的相对差距在迅速扩大。华盛顿经济政策研究所经济学家贾里德·伯恩斯坦指出:“最后造成那么大的贫富差距,因此在美国一大批工人和家庭感到愈来愈穷。这些工人照章行事,设法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维持生活水平。然而他们却节节失败。”他指出:在1993年,收入高的5 %的家庭获得全部收入的19.1%,而在1989年为17.9%,1981年仅为15.4%。据美国商务部普查局的资料,1993年,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48.2%,创二战以来的历史纪录。 财富分配不均的差距远大于上述收入分配的差距。财富是按一家人拥有的全部资产的现价衡量的,包括银行帐户、股票、证券、人寿保险储蓄和共同基金股票之类的金融财产,房屋和非公司企业,汽车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精品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中国贫富差距问题 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杨琴 二级学院专业行政管理(高级文秘) 班级07行政管理(2)班学号 提交日期 2011年 5 月 15 日答辩日期2011 年 5 月 21 日

学士学位论文目录 目录 摘要 (Ⅱ) Abstract (Ⅲ) 引言 (1) 1科学理性地认识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状况 (1) 1.1贫富差距的界定 (1) 1.2贫富差距是不是都不合理 (1) 1.3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 2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现实意义 (3) 2.1完善政府责任体系 (3) 2.2促进社会繁荣稳定 (4) 3导致和影响贫富差距的政府原因 (5) 3.1政府传统管理模式存在弊端 (5) 3.2政府的经济行为不完善与政策失误 (6) 3.3政府的“再分配”力度不足 (7) 4政府对贫富差距问题的调节 (8) 4.1转变政府管理模式,推动民主化的发展 (8) 4.2推进政府建设 (10) 4.3完善再分配政策 (11) 4.4建立健全相关法规,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摘要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摘要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确保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贫富差距是中国政府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对政府治理贫富差距的主要政策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以限制性政策为主导的政策组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贫富差距政策选择的观点,并对中国政府治理贫富差距的具体政策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将危及到民众对公平的基本信念,进而导致政府控制能力的弱化。这势必会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权威性,以至各种措施和发展方针难以顺利实施。为此,必须重视政府角度的多维调节,积极规范政府行为,有效控制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显性化、扩大化问题。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转变政府治理方式,克服政府对贫富差距的控制乏力;第二,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缓解社会贫富差距;第三,调节居民收入,调整再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第四,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在改革与发展中缓解贫富差距。第五,打击权力腐败,有效遏制贫富差距。 关键词:贫富差距;政府责任;政府原因;政策选择

贫富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

贫富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贫富差距过大这一话题成为当今的热议焦点。追其溯源,有以下形成原因: 历史发展的产物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都是按照社会体制确定其流向,随着私有制逐渐形成,资产自然会流向部分人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前进,毕竟人类社会由原始向奴隶再向封建的过度是进步的。 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资本家通过最大价值的获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在此基础上聚集物质财富,我们今天看到的发达国家之所以基尼系数普遍维持在较低数值,是因为他们已经到达了一定的财富发展和积累阶段,他们已经度过了残酷的被剥削和被压榨时代。 国情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贫富差距加大,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我国改革开放进行了30年,我们用30年的时间做了别人100年甚至200年的事,由于发展过快,许多均衡制约的制度没有及时实施,如社会保险制度。在没有均衡的法令出台前,贫富的差距仍将继续扩大。 资源 人的利益实现从来源上一般需要两大资源——先赋资源和自致资源。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财富往往被哪些先赋资源与自致资源都掌握的人所有。但是同时掌握两类资源的并加以运用的人是少数人群,因而从形成原因上说,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按劳分配”,反映了个人素质和主观努力程度差异的合理性。 贫富差距的形成,不会是一个单调的过程,它不会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一直在扩大,或者一直在缩小。它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究其本质是矛盾的转化,当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差距双方的暴力冲突,如果要避免冲突,统治者必须在冲突形成之前进行财产再分配,否则贫穷阶级将以革命的形式夺取富人的财富。然而,革命后的社会财富再分配的结果也只能是相对的均衡,财富的完全均衡化不可能实现,所以在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到一定程度,又将转向财富向某些阶层积聚的状态。 现在中国最大的矛盾莫过于贫富差距过大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何消除贫富差距,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贫富差距,可能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不一样的答案。曾经有个人告诉我说,中国之所以这么穷,是因为人太多,只要杀5亿人,中国人就都能富裕起来了,只要杀10亿人,中国就能成世界第一了。在这里我想纠正一下,中国人心里有个根深蒂固的常识性错误就是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大是因为人多而拖累了社会导致我们的贫富不均。在媒体的狂轰滥炸下面,在表面上确实有几分道理,中国社会资源资金有限,人一多,一平摊,那自然每个人分得的很少,所以人多是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大的根本原因。但其实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社会资源有限是不错,但社会资源的组成是多样的,不只是自然资源,人多也就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多,也就意味着存在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企业也更多,市场也更活跃,当然就业机会和岗位也就更多。举个例子,日本的国土面积38万平方公里,中国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日本人口大约是1亿2000万,中国人口13亿。日本的国土面积只是中国的0.0396,人口却是中国的0.078左右。照这个数据看,日本的人口密度远大于中国,而在资源匮乏,灾害不断的日本,发展潜力甚至不如中国。以我们的看法,日本人这么多,日本也应该贫富差距很大,很穷才对。但事实上,日本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只要大家查查日本在二战之后的四个发展阶段,就会看到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而每一次发展都让日本的薪资大幅提高,使日本的廉价的劳动力升得和欧美不相上下。日本20%最富的人的资产总量是20%最穷的人的资产总量的3.5倍。而中国是1%的人控制了社会50%以上的财富。日本人口密度已经这么大,政府还在天天鼓励民众生育,振兴日本经济,因此,人多和社会贫富差距一点关系也没有,当然人多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负担,但主要不是体现在经济上,而是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上。

论中国贫富差距现状

论中国贫富差距现状 摘要:当今世界贫富差距已是一个严重的话题。贫富差距是当今各国面临的问题之一,它的拉大已使很多国家苦恼不堪。中国同样如此。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人们的收入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严重现象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有的人越来越富有,贫穷的人越来越贫穷。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本文结合现状分析了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和现实生活中的“仇富”现象,并提出了缓解贫富差距的办法。 关键词:贫富差距仇富解决方法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解放初期的按劳分配、平均主义已经荡然无存,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贫富差距的扩大化已越来越不容忽视。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 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 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在贫富差距拉大的过程中,不免有富人炫富现象,例如“郭美美”事件,这带给普通阶层巨大的心理落差。对物质财富的渴望、对公平正义的怀疑、

中国贫富分化的现状、原因及策略复习过程

中国贫富分化的现状、原因及策略

当前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及其调整策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减轻贫困和贫富差距上取得的成果归功于快速发展策略,但城乡贫富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和贫困仍然是中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不但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政治学理论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主要从政治学角度研究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两极分化的现状和表现,具体分析了形成社会两极分化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由贫富差距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引起的社会两极分化问题的一些对策,以期健全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 关键词:贫富两极分化,成因,调整策略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我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现状分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已远超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并逐年攀升。新华社日前发表的《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文章说,近些年来,我国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具体表现如下: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