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故事

马克思的故事
马克思的故事

马克思的故事

鲁迅曾有两句诗是这种形象的写照:“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也许正因为有那深深的、博大的爱,才会有那金刚怒目般的愤怒,才会成就伟大的事业。有多大的恨,才有多大的爱;反过来也可以说,有多大的爱,也才有多大的恨。正因为爱,爱人民,马克思才情愿为人民奉献、牺牲自己的一切。

马克思是完全清醒地走向他生存困境道路的。

他选择了一条艰难的人生旅途:几乎长达40年的流亡生活,40年的拼命工作,40年的贫困和牺牲。

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诅咒他、驱逐他。他不得不携持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在反动统治者的迫害下,马克思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终生飘泊国外。

普鲁士政府、比利时政府、法国政府均曾驱逐过他。

“我是世界公民”,这是马克思的名言,也是马克思革命流亡生涯的真实写照。

由于马克思极其贫穷,为生活所迫,他曾多次迁居。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因为经济困难,马克思都未能出席。

马克思在巴黎时,住在百合花大街45号。

一天,几个警察奉命向他宣读了驱逐令,他成了巴黎“不受欢迎的人”。

这对于当时的马克思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并不是因为法国不欢迎他,而是因为他此时正陷入“财政危机”,自己家的所有积蓄已全部用作革命经费,连家俱也早已变卖,仅有的一套银质餐具也送进了当铺。而且,妻子燕妮又即将分娩,此时被赶走,困难可想而知。

后来,转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马克思就是在布鲁塞尔写下的《共产党宣言》刚出版一个月,反动警察便以从事政治活动的罪名将马克思和他的妻子燕妮拘捕、关押起来,随后又将马克思驱逐出比利时。

既然不为反动政府所容,就只有另奔他国了。马克思携带全家,变卖掉所有日常用品,来到了著名的雾都伦敦。

马克思虽出生在德国,但他一生的事业与伦敦密不可分。从1849年到1883年,他在伦敦生活和工作了34年,一直过着穷困不堪的日子。

来英国之前,马克思一家是两手空空,到了伦敦,仍然是身无分文。

因此,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因为付不起房租而被迫举家迁移。为了省几个钱,一再要搬到更加阴暗窄小的房子去住。

开始,他们住在伦敦安德森大街4号,每周房租6英镑,这对马克思一家来说,简直是不让他们吃饭了!因拖欠房租,房东叫来了警察,收走了马克思一家的全部东西,甚至连婴儿的摇篮、女儿的玩具也没留下。

他们搬进了累斯顿大街的一个旅馆,租金每周5镑,不久,他们又被主人赶走。

1850年5月,马克思搬进迪安大街45号,不久,又因房租迁到了这条街的28号,一家七口住在两个狭窄的小房间里。

五十年代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贫困的生活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形形色色的敌人对他攻击诽谤,几乎所有的报刊对他关上了大门,但他没有退缩。

这年的12月,幸运的是,他得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借阅证。

从此,阅览室成了他的半个家,他每天从上午9点一直工作到下午8点左右,回到家里还要整理阅读材料所记录的笔记,一般情况,他都是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

他曾对别人说,我为了工人争得每日8小时的工作时间,我自己就得工作16小时。

那么,马克思在伦敦博物馆里都做了些什么呢?原来他在大英博物馆的埋头苦读数年,是在认真写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煌煌巨著《资本论》。

据有人统计,在世界一流的伦敦博物馆所藏图书中,马克思阅读过的书籍有1500多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100余本!

据说,他每天固定坐在一个位置,以致座位的下面的地板都被他磨出了脚印。后来阅览室整修把地填平,脚印也没有了。那个座位号码为07,桌旁木板上的字码是AA.G,后壁书架上放的大都是历史著作。

马克思在埋头经济学研究的同时,还设法利用资产阶级进步报刊发表各种政论文章。

从1851年8月到1862年3月,他和恩格斯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写了500多篇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评述当时的国际重大政治事件,抨击各国反动政府的内外政策,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特别是东方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他们写了不少论述中国的文章,揭露英国对中国的殖民政策,谴责沙皇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占,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1856年10月,马克思迁居到伦敦西北的肯蒂士镇,这样,离伦敦博物馆更远了。

但马克思并未间断工作,他仍然没日没夜地在博物馆里工作着。饿了,啃一口干面包,渴了,喝一杯白开水,疲倦了,就站起来跳两下,然后继续工作。

不管是刮风下雨,他也从未因天气问题而不到博物馆去。

终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马克思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紧紧地捧住了这部刚刚出版的著作。

《资本论》无疑是马克思为工人阶级和进步人类创造的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恩格斯在谈到他的战友的这部著作时说:“每一个字都贵似金玉”。

然而,《资本论》的作者所得到的稿费,还不够偿付写这部书时吸掉的烟钱。

这个一辈子研究“资本”的人,却注定了与“资本”无缘,经常是负债累累、贫困交加,以至他心爱的儿子因为无钱得不到及时治疗,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使这位经历了许许多多痛苦、极具爱子之心的伟大父亲饱尝“真正的痛苦”。

为了生存、为了写作,马克思不得不求助于朋友,接受朋友们的馈赠,经常不得不为了一、二个英镑,向朋友张口。

恩格斯为了从经济上支援马克思,使自己的战友能完成创立新的经济学理论的伟业,作出了最大的自我牺牲。他重返曼彻斯特,再次从事他所讨厌的经商活动。

尽管马克思一家人日子过得很艰难,但很温馨。妻子燕妮美丽而又贤惠。她虽出身贵族,但与马克思同甘苦、共患难,无怨无悔。马克思家庭非常和睦。孩子们常常喊他的绰号“摩尔”,意思是黑面人。有时还和马克思一起做游戏。

马克思不能给自己心爱的人带来舒适和安逸,而只能看着他们在苦难中挣扎,眼看着他们病入膏肓。万般无奈,为了使自己心爱的人摆脱苦难,他甚至说“情愿把灵魂预售给魔鬼”。

他的第三个孩子夭折之后,他在回拉萨尔的信中写道:“培根说,真正杰出的人物,同自然界和世界的联系是这样多,他们感到兴趣的对象是这样广,以致他们能够经受任何损失。我不属于这样杰出的人物。我的孩子的死震动了我的心灵深处。我对这个损失的感受仍象第一天那样的强烈,我可怜的妻子也是万分悲痛。”

但是,马克思没有退缩。他说:“不管遇到什么障碍,我都要朝着我的目标前进。”他一生虽然历尽坎坷,仍然一往无前。

他对目标始终如一,忠贞不渝,无怨无悔,是源于目标的博大和宏伟。这个目标,不是个人的

安乐与享受,而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这是他在青年时代就立下了的誓言。

马克思本来身体强健,但由于长期颠沛流离,忘我工作,加上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和营养不良,他的体质越来越差,多种病魔袭来,精神打击也接踵而至。

1881年11月2日,燕妮因病去世。当时马克思正患胸膜炎,医生不准他外出,结果,他连妻子的葬礼也未能参加。

此后仅一年多,他最钟爱的长女小燕妮又被膀胱癌夺走了年轻生命。

疾病的折磨和家破人亡的打击,把这位老人折腾得虚弱不堪。但这些都不能动摇他的坚强信念,不能阻止他“为人类工作”,直到在工作室坐椅上与世长辞。

1883年3月14日,恩格斯下午两点半来看望马克思,见他正在炉旁的安乐椅上打盹。一两分钟后,恩格斯走进他的卧室,马克思已长眠不醒了。马克思的死毕竟是安详的、无痛苦的。马克思,这位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恩格斯给一位住在美国的朋友写信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无产阶级运动在沿着自己的道路继续前进,但是,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德国人在紧要关头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没有了,他们过去每次都从这里得到只有天才和造诣极深的人才能作出的明确而无可反驳的忠告。

然而,在马克思度过了大半生的英国,他的死却没有引起多大注意。《泰晤士报》的讣告仅有一段文字,而且行行都有谬误,比如说马克思“出生在科隆”,“20岁时移居法国”,等等。当时只有一家报纸提到了马克思可能会留名后世,这家报纸写道,《资本论》虽未完成,但它未来会对各阶层中关注社会问题的人士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马克思下葬时参加吊唁的只有11个人。但如今,马克思即便在西方世界的民意中,也已经是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马克思的故事》读后感(精选多篇)

《马克思的故事》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马克思的故事》读后感 《马克思的故事》读后感 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要讲的是马克思所拥有的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精神。马克思不仅是一位坚持不懈,勇敢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人,而且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 未读《马克思的故事》的时候,我并不知道马克思生活中曲折与艰难。读了之后,我才发现不管生活如何为难他,他都能够在逆境中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马克思这样的伟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离我们有些遥远,但是,我接下来要讲的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有着同样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恒心,对其母亲的孝心令人敬佩和感动。故事中的主人公叫***,现年62岁,是**镇**村极其普通的垃圾清运人员,在工作时间里,他和别人一样,踏实的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但是,除了工作以外,他恪守着"君子入则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在漫长的20余载岁月中,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侍奉于年老母亲身旁,给予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他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村里人的称道,实践了中华民族尽孝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现代孝子"的典范形象。照顾老人一两天并不困难,难得是二十年如一日的照顾老人,而***就是这 样一位有恒心、有孝心的人。陈玉生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去世,全靠母亲独自抚养他们兄弟姐妹4人,艰辛可想而知。今年母亲已经是96岁的高龄,行动不便了,有时甚至会大小便失禁。陈玉生面对这样的困难丝毫没有退缩,反而照顾的更加卖力与用心。 马克思的奉献精神令我们叹为观止。马克思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时,过的是流亡与贫困的生活。他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被普鲁士政府、比利时政府、法国政府驱赶。由于生活贫困,他们的孩子早早夭折了,他为无数家庭谋福祉却独独忘了自己,长期的超负荷写作和工作让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已,但稍微好点了他便开始工作。他之所以那么努力是希望每个人都过得比自己好。在陈玉生身上我们也能发现到他的奉献精神。 老年人的肠胃虚弱,消化不良常有发生,陈玉生为此十分注意饮食,为了母亲的健康,他毅然改掉了自己多年嗜辣的习惯,每天都亲自要把饭菜盛好端给母亲,一天三顿,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每天晚上,陈玉生都要亲自为母亲洗脚、擦背、按摩。他懂得为母亲作出一定牺牲,一切都将母亲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他不仅在生活上将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更是顾及到了母亲的心理上和情感上的需要,上了年纪的人总会希望自己儿女、孙子女围在身边,享受天伦之乐。陈玉生每逢周末一定会叫上女儿、女婿带上外孙来和母亲过周末,或请来兄弟姐妹一家,大家一起陪老

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下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下的历史观 引言 试图在封闭的、不参考任何文献、仅凭自有知识的状态下完成某项写作,不考虑结构脉络、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思绪在哪儿写哪里,想到什么写什么,结果却很破败,语言不优美,表意不清晰,结构很混乱,内容很肤浅。可见相对轻松自由的写法与意识流作品毕竟存在差距,自有知识的贫瘠造成了行为无意义,只能盼望后果不失意义。 写作中如果不明确点出意欲表达的思想,则在文字表述中尽可能使之显见,譬如论语,现代语词翻译之后往往还要加上公认意旨的点明评论;思想隐含的越深,读出的意义版本越多;或许想表达此思想,公知公认的却为彼思想;同情形的另一个极端是文本无思想,解读出让著者汗颜的深邃思想。无论哪一种,对已经形成的文本本身而言都意义欠缺,需要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是作为法律意义上主体的人,即或跳脱法律,评价所受的注重来源和所影响到的也只能是人。文本在形成后即成为过去,人的行为和评价其后也将如此,个体的过去多称之为经历、昨日等等,多数人创造或经历的过去则谓之,历史。 一、关于历史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谈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下的历史观,不免需要提起历史唯物主义。如其一般定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可以认为是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将社会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经思想加工后总结出规律用于指导实践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虽研究历史,但其实际意义更多是当下的和向后的:在看待历史问题上,承认并尊重之,视社会历史发展为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运用历史问题上,联系历史,总结规律,在历史的知识背景下分析现状,预见未来。亦即,相较于“过去的客观真实”,历史毋宁为知识背景和参照工具。笔者所迷惑的是如何如

马克思主义与我的人生

马克思主义与我的人生 一小时候的马克思主义 我和大家一样,出生于上世纪末,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正在处于第九个五年计划,经济发展一片大好势头。然而,对我们西北偏远山区的影响却是甚微的。(这也只能是中国地域发展不平衡的悲哀)我没能紧跟经济时尚发展潮流步伐,在我的记忆中,影响我更多的是当时家里一本本发黄的书籍--《邓小平与社会主义》,《科学的社会主义》,以及现在看来对我影响颇深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当然,这本书在我小时候是我看不懂的,对马克思的理解开始来自于村里老人们的交谈。在那个时候,我从老人们那儿听说了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马克思列宁带领的和美国佬,英国佬不同的道路。我也听说了马克思是一位很伟大的英国人(虽然后来知道了是错的),他和另一个德国人恩格斯协作了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相对成熟这个十分曲折的过程。在那个时候,关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我其实是很不了解的,刚开始只是觉得读起来很上口,很有意思。后来也就在母亲的箱子里发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本书,也曾读过几章,可实在是觉得枯燥,很没趣味,比起小时候的一些游戏,那就更不能说了,所以也就没看多少(更不用说是理解多少),就将书籍丢置一边了。不过也就是那个时候,在我的头脑意识中种下了马克思及其主义的种子。 二高中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等到小学乃至初中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也还是甚少的,(那好,我们就直接跳过这个阶段吧)。马克思主义的入门得从高中政治开始。高中政治对马克思主义应该说了做了一个系统的介绍,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谈起对我的人生,对我的影响,最大的,其实也是和我们自身最相关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了。说到这,又不得不提俩高大上的词语—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是我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初现和形成阶段,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的影响很大,很深远。(不过也都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下的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方面——物质与意识,认识与实践就基本给我指明了处理三种关系——自身与自然,自身与他人,自身与自身以及对外在事物的认识和主动实践方面的方向。 就物质和意识而言,马克思哲学认为,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这三点对于当时处于高考迷茫的我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具体地说,把我从当时空想各所顶尖名校拉回到现实当中来,让我脚踏实地地分析实际水平,确定高考目标。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导我怎么在外界诱惑的情况下,保持内心的平静,以实现“宁静以致远”。 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类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当时啊那句‘人类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事迹材料

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事迹材料 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事迹材料***,男,汉族,江苏宿迁人,1991年1月生,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科技职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技术专业2011级学生,时任微电1101班班长、曾任职电子工程学院分团委副书记、第二期攀登计划培训班班长、11级SK海力士冠名班班长和电子工程学院学生会外联部干事。我的大学目标是以为学生服务为载体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充实并且无悔的度过这三年!所获重要奖项: 1、2012-2013年度荣获国家奖学金中国教育部颁发 2、2012-2013年度荣获**市三好学生**市教育局颁发 3、2012-2013年度荣获三菱一等奖学金**科技职业学院颁发 4、2013-2014年度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颁发 5、2013-2014年度荣获学院一等奖学金**科技职业学院颁发 6、2013-2014年度荣获村田二等奖学金**科技职业学院颁发用激情和汗水点燃青春他叫***,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是**科技职业学院一名大二学生,曾任**科技职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微电1101班班长、海力士冠名班班长、**科技职业学院第二期攀登计划培训班班长。2011年9月加入**科技职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学生会,作为一名团干部,奉行“志存高远,技报天下”的校训,使之

成为我大学的准则与追求。对于初入大学的他来说,大学就像万花筒般充满了瑰丽的色彩,然而他也能意识到机会与挑战并存。和许多同学一样,他也一度迷茫过,为了将自己从这种人生的迷茫中解放出来,他决定去尝试融入校园生活,扮演不同的角色,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位置。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坚持奋进,他成为老师的好助手,成功的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跻身于优秀学生干部的的行列中。他还勇敢的挑战自己,尝试新的环境,走出校门寻找自己的天空。笃信厚德思想先行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一个有信仰的人才会有光明和前景。他一直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锤炼思想,修炼品德,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11年10月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2年5月成为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培训顺利结业。在电子工程学院双学会中进行了持续一年的学习,今年5月被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作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党的基本政策,贯彻十八大的新型理念。在培训和学习当中,认真学习,把党的先进思想理论应用于工作之中,起到党员模范作用,用自己学习、工作上的态度与激情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大二寒假,电子工程学院举行“追忆峥嵘岁月,贯彻十八大”寒假社会实践,他积极投入到实践团队中,借此机会更加深刻学习十八大精神。除此之外,他

红色经典人物事迹

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董存瑞 永远的丰碑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生辰:1929年10月15日 祭日:1948年5月25 日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

感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感动中国》观后感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两节课上,老师给我们观看了《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高节卓不群的吴锦泉、阳春布德泽的张宝艳和秦艳友夫妇、雄心志四海的郎平、春草鹿呦呦的屠呦呦、弦歌感人肠的阎肃、大国多良材的徐立平、化作光明烛的莫振高、天下英雄气的官东、盛德表一乡的买买提江·吾买尔、君子抱仁义的王宽等。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令我感触最深,印象最深刻的是张宝艳和秦艳友夫妇。他们的颁奖词是“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我最先知道宝贝回家这个网站是一次看完视频之后弹出了的一个广告,一个面露期待和悲伤的孩子的照片。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个网站是谁,怎么样建立的,给我的触动就是有无数的家庭因为丢失孩子而幸福破灭,有千千万万的父母因为丢失孩子而夜不能眠。拐卖妇女儿童,也许有些人感触不是很深,可能仅仅是听别人说过,看新闻报道过。但是,去年,在我家乡村子就有一个孩子差点被拐走。因为放暑假孩子的爸妈在城市里工作,没时间看管孩子,就把孩子送在爷爷奶奶家。那天,上午天很晴,下午的时候就突然变天要下雨。隔壁邻居打电话给奶奶,让奶奶帮忙收一下被子。孩子就跟着奶奶出去了,孩子在自己家门口玩,奶奶进邻居家院子去收被子,也就隔了10来米。过了几分钟,奶奶出来就发现孩子没在门口,喊名字,也不回答。奶奶吓坏了,赶紧给孩子的叔叔和爷爷打电话。跑到附近的邻居家说孩子找不到了,让帮忙找。这时天就开始下大雨了。一家找一家,在家的百来号邻居都出来沿着不同的路开始追。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一个邻居说你家孩子找到了,在河边大坝的路上。孩子的家人都坐车赶过去了。一个男的一个女的骑着摩托车,抱着孩子。一个邻居下班回来看到两个外地人骑着摩托车抱着孩子,孩子一直在哭闹,还淋着雨就多看了一下,结果发现小孩子就是自己邻居家的,城里的小孩子长得白净。就把车拦下来了,也因为那天下雨大坝上的泥路都和稀泥了,车开不快,没跑到大路上。孩子找到了,可能亲人当时都被吓蒙了,就让两个拐孩子的人那么走了。原来孩子想妈妈了,拐孩子的那个女的说带孩子去见妈妈,在车上,天下雨了,孩子就哭闹。爷爷奶奶给孩子爸妈打个电话告诉孩子找到了,爸妈已经开始去火车站,要赶回来了。孩子丢了是什么心情?对妈妈来说,那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对爸爸来说,那是自己拼搏的最重要的动力。 有一次坐火车回家,在乘务员室对面控制仪表的地上坐着一个四五十岁,看起来应该是在建筑工地干活的男人,一直在低声的哭泣,乘务员上车转了一圈后,回到乘务员室,和男人交谈。男人说:“儿子已经要不行了,已经下病危了通知了,坚持不到他回家了,看不到孩子最后一眼了···老板的工钱还没给,自己就赶着最近的一班车往家里赶了”一路上6 个多小时,他就在那里默默地哭,乘务员也只告诉他,车很快就会到的,一定能赶上的。失去孩子有多痛?可能像视频中张宝艳说的:“家长啊,天天晚上就是两三点钟也不睡,后来我就问这么晚了,你怎么天天不睡觉,她说大家,我在网上多待一会儿,她说我想看一看网上会不会一会儿我的孩子的信息就登记上了。” 在我没有知道张宝艳和秦艳友夫妇为建立这个付出多少的时候,我觉得他们的工作是值得我去尊敬和感激的,她给了千千万万的家庭一个希望,又让很多家庭再次幸福,圆满。在我知道她为这条路付出了多少之后我更佩服她,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三个代表: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3.联系:指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和事物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多种多样的。 4、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辩证法认为事物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而这些是由 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 5、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彼此孤立,永远 不变;即使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变化的 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事物外部。 2. 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 6、现象: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式 7、内容:事物所包含的实质性事物 8、形式:某物的样子和构造,区别于该物构成的材料 9、理性认识:指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的认识。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把丰富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就会飞跃和升华到这一高级阶段的认识。这种更深刻、全面反映客观事物的认识能更有效地指导行动

10、感性认识: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低级阶段。要认识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必须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参看理性认识 11、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 哲学等的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1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1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1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15.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 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 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16.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 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17.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 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推荐〕先进人物事迹材料10篇【优质文档】

《先进事迹报告会主持词》 先进事迹报告会主持词(一): 先进事迹报告会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感受着阳春三月的斑斓色彩,收藏着阳春三月的缕缕阳光。这天我们再次相聚在那里,一齐聆听饱含敬意、寄托情义的普通老师的故事;一齐重温那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所积蓄的感动。这感动化作浓浓的师爱,融化沐浴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感动中体现了高尚的师德,这师德如春雨无声地陶冶着每个成长中的孩子,这师德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为塔地一高、为这个群众奉献青春与才智!下方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幸福感动的师魂之旅。 1、首先有请师德标兵代表王高贵老师作报告 他率先垂范,以自我的品行感染着学生;他潜心教学,以广博知识润化学生;他以诚相待,用点滴爱心转化学生。细微之处现真情,点滴爱心育学生,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再次感谢王高贵老师。 2、有句广告词我选取、我喜欢,我想对于我们的职业来说,也能够这样理解:只有爱它,我们才无怨无悔;只有真心投入,我们才会拥有明媚的春天。下方请马踏川老师作报告。十分感谢马老师朴实的演讲。 3、欣赏自我,其实是人生智慧的一部分,是一种理智和超脱。对学生严字当头,对教学一丝不苟。你的热情、你的勤奋、你的睿智,为你,也为你的学生换来了一次又一次幸福的收获。下方有请年轻的春芳老师作报告。 感谢春老师富有激情的演讲。 短短几分钟的演讲并不能涵盖工作的全部,他们以自我的亲身实践,向我们讲述了为师之道,他们的事迹很平凡,但正是这些平凡的事迹,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师德教育,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再次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4、下方有请年轻教师代表张艳老师上台发言。 不是决心胜似决心,字里行间处处有坚定地信念,脚踏实地表此刻日常的工作中,在榜样的感染下,一高的全体教师会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5、下方有请黄副校长启动2011年师德建设主题活动师德建设任重而道远。 6、下方有请卢校长做总结性讲话。

马克思生平事迹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马克思从小勤奋善于独立思考。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已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1835年10月,他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士学位。 马克思在完成博士论文后因普鲁士政府加紧对进步知以界的迫害,于是转向政治,开始从事反对封建专制和争取民主的斗争。1842年初,他写了第—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土的书报检查令》,通过对书报检查制度的批判,揭露整个普鲁土国家制度的反动本质。1843年5月,他来到莱茵省的一个小镇克罗茨纳赫。在这里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来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从此他们开始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合作。 1845年1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2月到了布鲁塞尔。他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指出实践是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接着,他又同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的同时,还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而积极作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和教育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倡议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协会。1847年11月,马克思亲自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的纲领。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大陆。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到了巴黎。他立即着手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主席。4月初,他返回德国,直接参加革命。6月他创办了《新莱茵报》。为了发展民主统一战线,马克思参加了科隆民主协会的工作,同各地民主派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到伦敦。在伦敦,马克思重建了共产主义者的盟约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 马克思在五十和六十年代最伟大的功绩是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资本论》这部不朽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它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的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而把他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1864年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他被选为国际的领导机构总委员会的成员,并担任德国通讯书记。他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许多重要文件。正像恩格斯说的,“叙述马克思在国际中的活动,就等于编写这个协会本身的历史”。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卖国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马克思虽然在起义之前并不赞同这一行动,但起义一经爆发,他就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援和帮助。反动政府的迫害,贫困的物质生活,繁重的理论工作和紧张的战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的启发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的启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已过半,可以说它使得我对生活中的看法发生了一些影响,而我也有了一点启发。下面我就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的影响和启发。 首先,我要说明一下问题。学习本课程之前,我就跟多数人一样,先入为主的觉得这门课程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它只是一些政治上的口号的宣传,对现实生活也毫无意义,因此我就没打算好好地听。然而,这门课程却对我产生了一些积极、正面的影响。 其次,我说一下学习课程中的我的一些想法的转变。刚开始上课,接触马克思主义是从了解马克思本人开始的,因为只有了解了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成长历程,才能更加清楚明白的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当时这种想法一闪而过,觉得这种做法是不错。不过,我也没在意,就只当个故事听了,过了就算啦,就是这种心态。第二次上课就干脆没听!误解是无处不在的,对马克思的理解也有三大误区,而这正是大家们的理解,因此对人对事的理解不能轻易下个结论,必须谨慎。渐渐地,我开始认真听讲啦。关于对自然和社会的看法的变化的实质是思维水平的提升。对于实践的看法也不再是模模糊糊的只是行动而已的看法,它是主客体联系起来的活动。这就更加系统,更加科学了。而且,人的世界的存在方式也是有规律的存在,不是毫无章法、毫无逻辑的发生的。另外,发展的起点是否定,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还有认识、价值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等,以上这些都因马克思系统而全面的呈现在我们面前,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以及学习的过程,

我觉得就像哲学有体系一样,每个人也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体系,形成自己的一套原则,以此来指导自己。 然后,我想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是那么的枯燥无味,因为我从中汲取了对我来说有用的东西。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么一句“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多,不知道的越多知道的就越多。”,思前想后,不得其意,问了老师之后才发现这其实也是可以跟哲学有关的,而事实上,好多事都可以用哲学的观点去审视,审视就需要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就充当了这种工具。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的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最后的感触是,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凭感觉就评判一个人,这其实是不对的,而且还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我们应该理性地去看待周遭的人和事,同时要学会更加宽容、学会欣赏别人,这样的话,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对专业乃至以后的工作,我们亦应该放平心态,从新的任务和挑战中不断提高,因为对于还年轻的我们,获取锻炼要比暂时性的获胜来得更有价值。 以上就是我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发,它对我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有一定的帮助,我会重新审视自己,且行且思考。

大学生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简介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作风是值得关注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物事迹材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简介【篇一】 她豁达直率,真诚善良,自2016年注册成为志愿北京网站志愿者以来,累计服务时长达2035小时,2016年9月成为志愿北京网站铜牌志愿者。三年的时间,她累计参与赛会服务、文化教育、社区建设、在线服务等四大类45项232次志愿服务活动,如第二届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层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电子金融年会、ICDIC国际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国家大剧院主题教育活动、全国科技周、“你好大学”大学生大型公益项目、香港领袖生内地交流计划、水浒小学与燕京小天鹅小学支教、《罗阳》音乐剧等校内外各级各类志愿公益活动。她由于长期坚持做志愿公益活动,每年放假回家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并且每次坚持高质量完成志愿服务工作,展现了北航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 她积极向上,思想进步,相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不断接触新鲜事物,培养各方面兴趣爱好。她现任人文学院12级党支部书记、校团委半脱产学生干部,曾任校党校第55、56、57期总干事、人文学院学生会主席、知行书院大班团支书、2016级军训团团部干事等职务,参与导师课题《美国高校国防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机制及权益分配研究》,参与“焙爱”DIY点心坊创业项目,2016年暑假曾赴国立台湾大学、台湾国立中山大学、逢甲大学进行学习交流,扩展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作为第十八届支教团成员的她,明年将奔赴西部,开展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用瘦弱的身躯为大山里的孩子点亮希望的灯光,播撒北航学子爱的力量。 大学生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简介【篇二】 赵xx,女,中共党员,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16级学生。任校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首任主席,校学生自我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大连医科大学“榜样力量”标兵宣讲团首任团长,班级团支书。 赵xx同学学习成绩优异,工作成绩突出,具有极强的创新科研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青年责任意识,曾荣获辽宁省“华育十佳大学生”提名奖,大连市十佳大学生标兵,连续两年被评为大连市三好学生,两次被评为校十佳“大学生标兵”、“优良学风标兵”,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曾获国家奖学金、辽宁省政府奖学金、综合素质奖学金特等奖三次、一等奖一次,学习优秀奖学金一等奖两次、学长奖学金、贺利氏·古莎奖学金一等奖、社会工作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文体活动奖学金、文明修身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学习成绩以平均分92分位列年级专业第一名,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等奖。 二、主要事迹 思想进步,率先垂范,响应号召,她是引领校园红色“时尚”的先锋。 作为年级第一个发展的学生党员,赵xx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国梦、医者梦、个人梦融合在一起,立志成为追梦青年。做好各项党团工作是她义不容辞的职责。她不仅自己要求进步,更以实际行动带领身边的同学共同进取。作为班级团支书,她带领同学走进旅顺烈士陵园举行医学生宣誓仪式及扫墓活动获得当地媒体广泛关注;她多次召开学习“中国梦”和习总书记“八字真经”的主题团会在同学中取得极大反响;她作为学生代表在升旗仪式上进行国旗下讲话、她参加“中国梦,铸军魂”演讲比赛赢得全校师生共鸣;她多次参加青马班培训,是一名忠实的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引领校园红色“时尚”的先锋。她所带领的团支部荣获校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她也多次被评选为优秀共青团干部。 坚定信念,守望梦想,不忘初衷,她是医学专业学习的“排头兵”。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哪里入手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哪里入手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哪里入手,学习哪几本书,以及怎样学,应该说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我看来,这里首先要解决一个哲学理论的普及和哲学教学方式的改革问题。 解放以来,我们对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走过一条反反复复的路子。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神秘化,再一个是简单化。毫无疑问,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需要改革,这两者都是客观实践提出的要求。哲学的改革包括许多方面的含义,可以指哲学本身的改革,也可以指哲学工作的改革,如哲学教育、哲学宣传方式的改革等等。我今天要说的,是指哲学工作方面的改革,就是哲学应该由少数人研究的学问变成多数人学习的内容,把学院里研究的学问变成改革开放的武器和工具。当然,少数人的研究、专家的研究也非常必要,但要使哲学真正得到发展,真正具有生命力,就不能停留在学院少数人手里。哲学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思想武器。哲学家的职责,主要在于深入、系统地研究哲学本身的问题,包括哲学的历史和现状,哲学同其他科学的关系,以及哲学如何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而发展的问题。这个研究过程是非常艰巨、复杂的,总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去经历这个艰巨复杂的过程,而应当通过教育的方式,把少数人经过复杂的研究过程得出的简单明了的科学结论交给大多数人,变成大多数人享有的知识财富。这样,理论就能发挥它指导实践的作用。就一般来说,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贡献,不只是看他在陈列室里摆了多少成果,还要看他的成果有多少转化在生产中,在社会上实现了多少价值。假如你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见作用,在社会上表现不出价值,那么,你的研究本身就很值得研究。因此,我觉得所谓哲学要改革,主要是做两件事:一件是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在实践中发展哲学;一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普及,以便在实践中应用哲学。要说学哲学就想让每个人都成为哲学家,这不可能。但对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人们都有所了解,这是应该和可以办得到的。 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过去有若干主张。有的同志主张按哲学史的顺序学下来,即从欧洲哲学史学起,一直学到马列主义。还有的同志主张读原著,提出要读《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多少本书。这些主张当然都是有道理的,对一些人来说也是完全必要的,但对一般搞实际工作的人来说,我主张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哲学家应当下点力量,为搞实际工作的同志编写一些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料,为他们能够较快地学懂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服务。如果有人在学习和掌握了基本观点之后,还有兴趣继续学原著或者研究哲学史,这当然更好。我们不可能使每个人都成为哲学家,因此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使每个人都像哲学家那样去钻研哲学。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许多事情当你没有深入了解时,你可能认为是简单的。一旦钻进去了,你就会发现并不简单。所谓"越学越不懂"、"越学越糊涂",讲的就是这种情形。比如文物,笼统地说,似乎人们都知道,但仔细研究就复杂多了。从横向分类看,有建筑、碑刻、器皿、工具、书画等,好多好多;从纵向看,有上古的,哪朝哪代的,一个人一辈子能就某个门类某个时期研究出点名堂来就很不容易。人的一生,时间是有限的,精力和实践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再聪明的人也只能做有限的事。我们提倡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搞好我们自己从事的某方面工作,所以我认为就大多数人讲,学哲学主要是学好基本观点,如唯物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生产力的观点、群众的观点,等等。下大力量把基本观点真正弄懂,并且能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增强工作能力,这就是我们学习哲学的目的。 就我个人的体会看,把"两论"作为学习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哲学入门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实践论》、《矛盾论》是毛主席的重要哲学著作。毛主席在理论上了不起的贡献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大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大题) 第一章导言 三、辨析题 1、“科学之科学”的提法正确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棵不结果实的花 3、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不一定是唯物主义。 三、辨析题 1、答案要点: (1)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但不能说是“科学之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①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指导;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 2、答案要点: (1)正确。从认识论上说,唯心主义是把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片面夸大主观的作用或把认识的某一片段绝对化的结果。 (2)唯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在根本上是错误的,但不排除其中包含许多有价值的深刻的思想,这些思想在人类哲学思维发展中起过积极作用,所以唯心主义哲学是不结果实的花。 3、答案要点: (1)正确。一般说来,唯物主义哲学都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被人认识的,即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但一部分唯心主义哲学也认为世界是可知的。 (2)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在认识论上坚持反映论,即坚持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唯心主义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坚持人的认识是认识自己的感觉或是对“客观精神”的自我认识。 第二章辩证唯物论

个人事迹简介10篇

《个人事迹简介》 个人事迹简介(一): 李维波,男,中共党员,自2003年应聘农电工以来,他就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他热爱的电力事业。在多年的工作中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2003年至2007年先后担任过xx供电所线损管理员、用电检查管理员、两率管理员、线路工作负责人;2007年调到xx供电所任用电检查管理员、客户经理;2009年5月调到xx供电所任营销员兼用电检查管理员。 刚踏入电力工作的时候,他还是个电力行业的门外汉,可他深深的明白:知识改变思想!思想改变行动!行动决定命运这句话,明白在当今学习的社会里,对于电力更就应不断的吸取新的知识,更新新的观念,以满足时代对于电力的更高的要求。正是这样他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一步步的从门外汉变成了此刻的技术骨干。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理论思想水平 多年以来,他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深知:一个人只有有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做指导,人的认识才会提高,思想才能净化,行为也才能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与发展同步,也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有作为者,正因为如此,他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思想理论方面的知识,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认真听,做好笔记,写好心得,并且用三个代表思想来约束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而真正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技术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尤其在电力行业这个技术密集型企业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从踏进电力企业的大门开始,他就自觉学习专业知识,以书本为老师,阅读各方面的相关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以老同志为师傅,细心观察他们的实际操作,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实践为老师,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从2003年开始,学会了计算机普通操作,掌握了电力安全方面相关知识、电工基础知识、供电营业规则,参加局每年安规考试多次得到全局前十名,2005年农电体制改革考试应知和应会总分全局第5名。 三、发扬三千精神,做好优质服务 2007年,xx所因滩坑移民影响,电费回收率难以上升,应对电费回收的复杂严峻形势,所领导高度重视,要求他配合收费人员协作工作。他发扬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三千精神,寻找欠费原因,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营造电费回收宽松的外部环境,用心主动地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协调,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电费回收率有明显上升。 四、创一流工作、走上新台阶

马哲小故事

马哲论述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我们要着重掌握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下面我将根据一些充满哲理的小故事分析论述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昔日,曾有一人,因举办宴会要用很多牛奶。为此,此人思忖:“我若从今日便开始挤取牛奶,日日积攒,多日之后就会攒得很多,那时不仅多占器具,还有可能腐败变质。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牛奶继续留在牛肚子里,临到宴会时一并挤出。此计甚妙,甚妙。”这个人为想出这么一个好主意而得意。为了让牛奶在牛肚子里攒多一些,这人又把小牛犊牵到别处去喂养,以免牛犊吸吮牛奶。时过月余,宴期已到。这人此时将蓄奶已久的母牛牵出,要挤出那些存在牛腹中的牛奶招待宾客。可是任凭他怎么挤,也没挤出一滴牛奶。因为牛犊日久没再吃奶,也没有每天挤取牛奶,母牛的奶就自然地干涸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规律作用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可违抗、消灭和创造。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母牛出牛乳,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的。必须是在牛犊吸吮或人工挤奶的刺激下,才能泌乳,这是客观规律,它不以愚人的意志为转移。愚人的妙方违背了规律,主观不符合客观,当然不可能如愿,只能落得让人嘲笑了。愚人应当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规律加以利用,来创造新的价值。 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基本观点,我们要掌握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价值与价值观,真理与价值的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认识论与思想路线的关系。同样,我也根据哲理小故事分析论证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苍蝇是追腥逐臭的行家里手,且能传播霍乱、伤寒等多种疾病,历来被人们视为“四害”之一,避之惟恐不及,怎么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呢?然而事实却是这样,昆虫学家还给这道用蝇蛆炒的形似鲜肉的佳肴命名为“玉笋麻果”。以上事实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一个领域、一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使得认识产生和发展,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认识,推动认识的持续发展。人们对苍蝇由一味地消灭到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变害为益,就标志着人们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

名人事例大全

名人事例大全 居里夫人“幸运”的失恋 1883 年,16 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她计划挣一些钱出去上大学。两年后,这家的长子卡西米尔与玛丽亚相恋,玛丽亚刚过 19 岁,他们计划结婚。当然,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了。可是,由于门第不同,他们的婚姻遭到卡西米尔父母的坚决反对,意志薄弱的卡西米尔屈从了父母。玛丽亚痛苦万分,竟准备“同尘世告别”,但她终于凭着顽强的意志克制住自己。于是,她把个人的不幸化为献身更大目标的动力,化为教育培养当地贫苦孩子的善心以及只身赴巴黎求学的勇气。人们认为,这是一次幸运的失恋。否则,她的历史将会重写,人类将失去一位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女科学家。 分析:居里夫人的失恋是她人生的一次挫折,从挫折与痛苦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她才有了后来的成功。 话题:“挫折与成功”“意志的力量”“转折” 贫穷造就了作家 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

分析:有人面对贫穷时会一蹶不振,有人却能以贫穷为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左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话题:“贫穷是一笔财富”“坚持不懈”“苦难出人才” 艰难困苦铸人才 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分析: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千辛万苦,甚至疾病、死亡。不怕困难、挫折,努力奋斗,定能书写辉煌的人生。 话题:“成功与磨难”“挫折的力量”“苦难是一种财富” 磨难是财富 困难、挫折对有志者来说是一笔财富。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学校。但他靠图书馆自学,显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