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考推动军队政工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

系统思考推动军队政工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
系统思考推动军队政工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

系统思考推动军队政工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要:系统思考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新理论新工具,是一种正确认识和指导

军队思政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军队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事关军队整体和长

远建设的重要课题,涉及多要素、多层面、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顾全大局整体把握。因此,本文在阐述系统思考基本理论后,分

析了军队思政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强调了引入系统思考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化建设中的意义,并提出利用系统思考推动建设发展的策略。

Abstract: System thinking is a new thinking theory to solve the complicated system problems袁and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us to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instruct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arm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 of arm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project related to lots of elements, lays and realms, isan important problem concerning the overall and long-term construction of army, so it must be under the guid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concept. System thinking theory was elaborated and used to analyze the actuality of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army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the system thinking was emphasized, and the tactic for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arm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s put forward.

关键词:系统思考;军队;信息化;教育

Key words: system thinking;army;informatiz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E221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4-0322-03 0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是提高政治工作效能的关键因素。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各

国军队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新的挑战,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要求。在

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下,推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向信

息化转变是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效益的本质要求和趋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整体联动性和系统协调性强。一种解决和认识复杂系统

问题的科学方法论———系统思考,为研究和指导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

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审视角度。

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系统思考理论结合起来,对把握军队思想

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梳理正确的建设思路,实施科学决策,对于

快速推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系统思考的含义和方法

1.1 系统思考的含义系统思考是基于系统整体结构去考察事物,以期得到一种既准确又全面的能够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整体动态思考方法。它的艺术在于其能

看清问题背后复杂而极其微妙的结构,用整体和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系统思考

源于系统动力学,它用系统方法论的基本原则针对对象系统进行研究,是分析研

究和解决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一种系统方法架构,其核心思想是唯物系统辩证观。基于系统思考理论的思维架构所具有的实用分析模型和较为完整知识体系,因此

常将其作为研究整个系统变化形态的方法和工具。

1.2 系统思考理论的要点这里主要包括辩证思维、问题内生、模型分析、驾驭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几点思考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未来教育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给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教育以课堂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而今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新课改正在大力推进,越来越注重个性化教与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和不断深化,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尽管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还有相当的差距,但电脑已经不是“物以稀为贵了”,以我们当地的情况为例,全是绝大多数学校都装配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由于教师队伍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教育方式现代化评价机制不建全、教学软件资源匮乏以及来自教育观念的滞后等因素,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出现了有效使用效率偏低的现实。从教育投入和实际使用效能的比较来分析,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有时不得不用“浪费”来形容。 一、教育信息化中要以“人的成长”为原则 (一)教师要树立信息化教学观念 具有现代化教学观念的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过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强调利用好两个工具,即字典和图书馆。今后要增加一个工具,更应该强调通过互联网学习。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利用新技术开发课程课件,一本教案用多年的教师肯定要被信息社会淘汰。 (二)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师资培训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师资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由于现有的大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是由其他学科转行而来,普遍存在基础差、底子薄的缺点,而其他各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更低,因此师资培训工作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三)学生应培养现代化学习观念 就学生而言,教育信息化肯定不能等同于简单的互联网的概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信息网络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工具。这里就有一个观念问题,不能仅认为只有进入课堂才是学习,只有教师讲的才是知识,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教育信息化。 具有现代化学习观念的学生,应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要有能力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对知识的探索,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应有一个从学习互联网知识到通过互联网学习的过程。此外,对获取和使用信息的习惯和意识也要转变。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在学校发展的需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得到全面的启动。学校信息化工作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得到深入,使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延伸到学校各个角落。 一、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学校信息中心,配备信息技术教学、网络管理、设备维护人员。学校健全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人。信息中心成员虽然

都是兼职,但他们乐于奉献、勤于钻研,积极履行岗位工作职责。 二、健全设施,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软硬件运行能力 学校现有危机室一个,每个办公室配备了微机,开通了办公室内部通道并外接教育网,使得学校网络教室和各办公室都能上网。极大方便了教师使用电脑。许多教师的备课已运用电脑处理,多媒体在教师的教学中得到了较为普遍地使用。上网学习、查询信息、收集资料、参与学校管理已成为教职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校先后出台信息中心工作制度和信息中心人员岗位职责,使得学校的电脑使用正常,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学校管理工作的顺畅开展。 学校的校园网络的终端安装了网络杀毒软件,加强了学校办公室电脑的维护。信息中心人员积极参与学校各类公开课的技术支持,确保学校各类教育教

学活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时的顺利进行。 三、学用结合,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教师运用能力 学校开展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能比较熟练的使用office和internet。在学校开展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率极高。教师使用电子教案、网络学习和收集信息的普及率也较高。在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一年级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师生教学的有力助手,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得到长足进步。在学校开展的教学评选活动等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现。 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电脑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和管理人员必备和必需的工作手段。教师的新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新信息的获得等大都依靠网络获取,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 展规划 1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背景分析: 未来社会要求学校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当前很多发达国家教育领域都已相继建成了覆盖全国的以教育为服务内容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这种信息化网络以先进的应用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快了学校之间信息传递速度,为广大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应用环境,有效地促进了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科学计算和科研合作,成为这些国家最重要的教育基础设施,推动了本国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信息化是培养几代新人的长远大计,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经过对教师的调查,发现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当前存在认识上的问题是: 1.大部分教师虽已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快速提高教学业绩,但对如何建设和发展,认识比较模糊。

2.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缺乏深入了解,对教育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还没有确立发挥各种教育媒体作用的观念。对教育媒体如何跟课堂教学和教室环境设计三者相适应的研究相当肤浅。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指导。 1.适用于校园辅助教育的软件资源太少,软件建设思路不明,课件制作问题上认识有偏差,受上级各种评比活动的导向影响较大。 2.骨干学科带头人对信息技术指导和组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乏相应的教科研活动带动应用的开展。 3.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评估、教学管理及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相应配套政策没跟上。 二、发展目标: 第一,继续全面推广应用视听传播技术,积极探索研究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等各个领域。

互联网对部队官兵带来的影响及思考

互联网对部队官兵的影响及思考 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正以其高效、快捷、实时、互动、直观、私密、信息量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在部队,随着官兵个人拥有电脑、手机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官兵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使其对部队的辐射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也日益加剧。对官兵来说,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活跃思维、融入社会。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满足官兵求知、娱乐和交流的同时,也会给官兵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以及部队管理等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如何认真审视并有效应对其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机遇挑战,是当前我们应该马上思考并正确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互联网对部队及官兵的影响 一是冲击官兵理想信念。互联网已成为国内外反华势力、非法组织倚重的舆论宣传工具,他们凭借信息技术优势,广泛散布“中国威胁论”、“政治多元化”、“军队非党化”等反动言论和所谓事实真相,想尽各种办法,试图挑拨我党和军队的关系,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由

于少数官兵生活阅历有限、社会经验少、政治辩别力不高、、抗干扰力还不强,加之这些反动信息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使官兵受其影响容易在思想上出现疑虑、困惑和迷惘。 二是弱化官兵道德情操。由于互联网所特有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各种东西方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这里共享和交织,导致了思想、观念、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甚至一些淫秽、色情、暴力和迷信等内容也充斥其中。这些都使官兵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如果没有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造成官兵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出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观念。由此可见,官兵在享受互联网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等优点的同时,也容易导致自律意识弱化,影响志趣的健康和道德的纯洁。 三是侵害官兵身心健康。青年官兵好奇心强,求知欲望盛,渴望交流交往,追求生活时尚,互联网的丰富性、私密性、交互性、娱乐性等特点正好切合青年官兵的需要,对官兵吸引力很大。如果官兵自制力弱、鉴别力差和外在约束不强,很容易沉溺网络不能自拔,迷失自我。甚至有

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

抢占信息化建设的制高点 赵宗岐 面对波及全球、涉及许多领域的军事变革,军委江主席深刻指出:高技术战争的本质就是信息化,信息化战争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并提出:“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军事斗争准备,把打赢信息战作为军事工作指导的重大课题。 一、应时而动,在世界军事变革中把握机遇 适应战争形态变革的主动抉择。信息化战争,是以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为物质基础的高技术战争,以其军队人员知识化、武器装备智能化、作战编成一体化、战场要素数字化、作战方式精确化、作战空间多维化以及后勤保障集约化等鲜明特点,构成了与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的本质区别。体现在制胜因素上,主导战争胜负的是信息能力,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能够更多地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体现在作战方式上,非线式、非接触作战将成为未来作战的主要作战方式。实现作战目的更强调着眼瘫痪敌人整个作战体系,精确地运用“硬”、“软”一体手段,打击敌作战系统的关节点。体现在对抗形式上,体系对抗成为战场对抗的基本特征,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成为基本作战形式。战争形态的转型,促使原有的军事斗争准备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军事斗争准备只有立足于经受信息作战的考验来谋划,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迎接信息化挑战的迫切需要。面对信息化战争,世界主要国家军队都在抓紧实施信息化国防和军队建设,以谋求新世纪战略主动权。美军先后制定了信息战政策和条令,设立了信息战中心,组建了数字化部队,进行了信息战试验,建设了一体化的C4ISR系统。俄、英、法等国也在积极利用新军事变革的机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断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以争夺信息优势为核心的新一轮军事竞赛业已展开。不难预见,未来局部战争中,信息领域的对抗必将异常激烈。落后于世界军事发展的时代潮流,将会失去新军事革命的历史机遇,甚至可能会出现以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对抗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军队的被动局面。 抓住战略机遇期的本质要求。世界新军事革命既给我们带来了严峻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江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抓住战略机遇期,对于我们做好当前正在做的各项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必须把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心转向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把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转向信息化,在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这个大背景下展开各项建设。信息化作战准备不上台阶,机械化作战准备就长期在低层次徘徊。事实上,我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作战能力整体提高和有效发挥的一个“瓶颈”。在军事斗争准备领域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有所作为,需要我们把加快信息作战准备步伐作为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信息作战能力的大幅提升,带动整体作战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乘势而上,通过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谋求跨越式发展 强化创新意识,解决思想观念滞后问题。由于我军总体上还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加部分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如何摆脱思维惯性,更新观念,是一个难度颇大的新课题。首先,要以抓信息作战理论的学习研究为突破口,加强对信息作战理论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研究,不断强化信息制胜意识和跨越式发展意识,破除陈旧观念,澄清模糊认识,校正错误思想。其次,要把眼光定向未来,敏锐地捕捉世界新军事革命信息,大胆地展望和预测未来战争的发展走向,积极寻求有效对策和发展思路,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用创新的观念谋划发展。 注重统筹协调,解决系统集成滞后问题。提高部队的信息作战能力,要改变以局部优势弥补整体不足的传统观念,针对当前战斗力各要素系统构成不配套、技术体制不兼容的弊端,围绕实现战场感知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快速机动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的综合集成,搞好研究论证,加强统筹协调,搞好顶层设计。既要有全军性的总目标,又要针对各军兵种、各战区部队

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与思考

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与思考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教育落实“三个面向”的战略之举,是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之举,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强国之梦的关键之举。要更好地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硬件配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制作与应用。必须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才能发挥其独特作用。要使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得心应手,像用黑板、粉笔那样习惯自如,就必须引导他们对教育信息化有全新的认识和定位。 首先,校长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程度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普及程度。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没有世界眼光的人,就没有告别昨天的勇气,就没有机会和明天握手。校长是学校的擎旗手,是学校工作的导航塔。如果校长不扑下身子钻研信息技术,不了解世界教育的前沿信息,仅凭老经验循规蹈矩泡时光,那么可断言他所带领的教师团队也只会抱着老皇历守昨天。即便能按照上级要求讲几节电教公开课,也不过是一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作秀课。只有校长对教育信息技术化认识真正到位,并勇于付诸行动,才能加快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步伐,普及教育信息化。 其次,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程度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程度。 当代人民教师,必须懂得:“如果今天你不生活在明天,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昨天。”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地球变小了,时空缩短了。教师作为知识化身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所有人都必须俯下身子虚心学习,不断充电,由过去的传授者变成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课堂要呈现出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益,满足学生少课时、轻负担、高质量的需求。实现上述目标,校本研修必不可少,但信息技术更重要。仅靠校本研修,很可能“萝卜炖萝卜还是萝卜”,要想有新跨越,必须借鉴与创新,而借鉴的有效路径就是借助网络平台。当然仅凭下载网络资源还远远不够,必须有创新,必须因材施教。否则,教师成了鼠标点击员,学生成了动画电影观众,由过去的黑板加粉笔的“人灌”变为屏幕加鼠标的电灌。课上热热闹闹,课后空空荡荡。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须体现科学性、有效性,不能屏幕代替黑板,鼠标代替粉笔,动画代替板书。要使课件处于辅助地位,不能喧宾夺主。 再次,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规范程度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持久程度。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经常化、持久性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能搞运动,不能虎头蛇尾,要使教育信息化工作如“虎头、熊腰、豹尾”,持之以恒地开展,学校应该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管理常规化、科学化。

2019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报告

安定区团结初级中学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定西市安定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整体推进方案》,我校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并选拔一名专职计算机教师负责学校的网络建设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在现代化硬件、软件建设,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对照《安定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达标评估方案》,将我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校长李勇担任组长,负责整个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对信息化工作实施指导,副校长姚凤堂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规划的推进,教导主任马国福、总务主任焦庆、电教员员逸群及各学科组长为组员,主要负责信息化环境建设、信息技术的培训。学校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同时,着重建立了信息化发展的各项制度,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教师考核。这些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学校信息化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发挥持续不断的推动力。由于意识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尤其是近3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1.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硬件配置,实现了多媒体化。现有学生电脑室1间,配备电脑35台,其中学生用机45台(另外10台电脑在语数教研组,师生共用),另一间学生电脑室逐步淘汰,生机比达到7.6:1,教师用机56(含电子白板教室电脑),实现了专任教师人手一机的标准,师机比为0.8:1,

电子白板教室19间,实现了班班通。建有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音乐教室,购置了教学用多媒体设备,数码摄象机1台,照相机1台,DVD2台(远教工程项目配发)。这些设备的配置,优化了信息技术环境,基本实现了教学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化。此外,学校每年能够根据校情,加大经费投入,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维护,加强人员培训力度以及添置教学资源。 2.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为对外交流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学校建有教师QQ办公群、微信办公群。外网于2012年建成后经过逐步改造,目前已实现了20M光纤连接,为教师获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教师信息素养不断提升,教育观念得到转变。学校认真落实《信息技术培训制度》,保证每学期信息技术培训量达到人均每月1课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1)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2)电子白板使用及课件制作。(3)办公软件的使用。经过培训,目前100%的老师能网上获取资料,存储上传资料。截止2016年12月,教师全部注册了安定区教育云平台的个人学习空间,参加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培训和甘肃教师学苑网上研修学习,合格率为100%;学校领导积极参加了教育信息化管理能力研修培训并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领导能力,能从宏观上掌握学校信息化管理、建设和应用情况,制定了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所有老师都能运用多媒体技术上课,90%的学科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而且有一部分教师能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多媒体教学大赛中获得荣誉。 4.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个性化资源建设的主体作用,每学年总有一部分教师上传录课视频至甘肃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站上,而且校级资源库在学校领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实施目标 以大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全市教育资源库和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的作用,创设良好的教育信息化校园环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将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与学的转变、加强课程整合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和教师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进而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创建新型的现代化学校。 二、实施保障 1、各级政府在设备的配备和技术指导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以大连市中小学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精神为指导,以各级政府的支撑为动力,学校建立、健全各项信息化制度,保障实验方案的顺利实施。 三、学校现状特点分析 学校基本情况简介:学校现有学生数527人,班级数15个,教师数36人。学生来源为本学区、外区和外来民工子女。其中以本学区学生的比例居多。由于学校外区和外来民工子女家长自身的文化层次较弱,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到10%左右。家庭电脑的拥有率和上网率都偏低,不过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的实施,家长的信息化意识也会随着学校实验的进行而提高。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我校长期以来,坚持德育为先,关注教育均衡发展,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同时,校园办公系统不够齐全,需要继续完善和开发。 数字资源应用情况 1、学校建有专题网页。

2、教师自制各类教育教学资源。 3、部分学科购买了教学光盘资源。 4、市、区等教育信息资源库。 现有的资源少,对校外的资源的搜集和使用少,教师之间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较少,并且使用率较低。 除了量的增加,更需要质的飞跃,资源的类型要摆脱单一化,向多样性、实用性过渡,这样才会改变和日常教育教学脱节,使用率低的窘境。 四、主要任务 1、创设符合千山路小学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2、建设并完善学校应用平台,建立相应的推广应用机制。 3、基于校本培训,开展多元培训,加速学生、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高。 4、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5、开展课题、专题研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

浅谈信息化建设在军队后勤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化建设在军队后勤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信息革命席卷全球,迅速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作为国家富强的强力保障,军队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文章重点就信息化对军队后勤管理影响进行了剖析。加强信息化后勤管理,必须提高意识,充分认清信息化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处理机械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努力培养一支管理水平高,业务技术强,具备良好工作经验的后勤管理队伍。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加速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后勤管理信息化网络系统,切实推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信息化后勤管理军队 【正文】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高技术的时代,而作为孕育高新技术的温床与试验田,信息化在军队中的大规模使用已经使信息化战争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信息化战争与高技术密切相关,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都完全融入到战争之中。并逐渐形成以下特点:1、武器系统智能化。2、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3、武器技术的极端化。严峻的军事斗争形势对我军信息化建设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建设科学的,先进的后勤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后勤管理是部队一项基础性工作,又是一项复杂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全方位工作,它不仅是本级领导和职能机关的事情,更是与每位官兵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抓好后勤管理工作是促进部队各方面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信息化后勤管理的意义 信息化后勤管理就是为了实现高效、快速与精确的后勤保障活动,以后勤信息装备和后勤信息网络软件为主体,对军队后勤建设及管理活动进行决策、计划、协调、服务和控制的过程。信息化后勤管理是信息时代军队后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信息化部队建设和信息化战争发展的根本要求,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从技术意义上讲,信息化后勤通过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提高管理的可控性,减少管理工作流程,降低管理的能量消耗。从人文层面上讲,信息技术使管理与人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层面上得到了升华,成为后勤对军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贡献。 信息化在军队后勤领域的拓展应用,是运用信息技术,高效获取和处理后勤保障活动,

加强部队信息化建设,提升装备技术保障水平

加强部队信息化建设提升装备技术保障水平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消防部队装备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作为为武器装备“保驾护航”的装备保障,毫无疑问会伴随武器装备发展的节拍打上信息化的烙印。装备保障建设如果偏离了信息化战场需求,不仅失去了方向,也没有了标准。“打得赢”是牵引部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动力。积极探索信息化装备保障的新路子,是弥补现役装备保障力量不足,谋求装备保障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实现装备保障建设与未来信息化战场的接轨,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路,确立“信息主导、综合配套、畅通命脉”的保障观。面对装备保障环境日益信息化,必须依靠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体的智能技术,提高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面对新的灭火救援形态的挑战,装备保障建设应更新观念,按照“大储备、多通道、快投送”的思路,提高建设层次,增加信息技术含量,尽快与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全面接轨。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装备维修体系和装备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强化装备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装备技术保障水平,增强部队战斗力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和灭火救援中装备保障需求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是强化装备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在现代化战争中要

做到保障有力,使消防部队加快实现信息化的步伐,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首先各级单位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装备管理信息化教育活动,将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通过各种方式传达给每个装备管理人员;其次加强对各级装备管理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工作,让其认识到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的重要性;最后还需要所有的装备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进来,积极的学习信息化知识,不断的钻研先进的装备保障能力。 二是把研制开发信息化装备保障新手段纳入警地科技创新的总体规划。目前,部队装备维修保障机械化信息化手段还比较单一落后,很难适应装备发展的要求。靠警地合力开展科技攻关,是缩短“技术差”的重要途径。因此,应以装备维修保障机械化信息化需求为牵引,依托社会力量,积极探索“精确保障”的方法和路子,拓展和延伸“装备保障链”。依靠“拿来”,将那些科技含量高、实用价值大的民用技术筛选出来,结合装备维修保障的实际需要,走开民为警用的新路子;依靠“结合”,共同研究开发装备故障综合诊断系统和远程支援维修系统,实行装备的不解体检测与维修;依靠“改造”,对现有装备维修保障手段进行技术“加工”,提升现有保障装备信息化含量和维修能力。 三是提高装备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素质。通过多样途径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适应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一是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完整版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计 划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宁阳恒文学校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 (2016——2017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结合县教育现代化的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打造宁阳恒文学校校数字化校园。 二、总体目标: 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达到三个转变,即: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 三、具体工作落实: (一)硬件环境建设 良好的硬件环境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基础,目前学校已有的硬件要用好、用足,同时,还准备添置多媒体设备,做到平均每个班级都有一台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课余时间开放学校的微机室,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使用计算机,保证学生的上网时间。为进一步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每个办公室摆放一台电脑,供教师备课、教学使用。逐步购置部分正版软件,推进学校的软件正版化工作。 (二)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教师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学校的教育资源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一环,本学期将逐步完善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鼓励教师将好的教学资源上传至校园网络资源库,使学校内所有的教学资源得以共享。同时将学校现有的较优秀的教学课件上传教育网,为推进区域内的资源库建设发挥我们的一些作用。逐步按学科、年级购买教学资源软件,不断充实学校的教学资源库。 (三)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信息运用的主体,近期学校一要加强教师的信息化理论和实践的培训,重点落实于学校网络的建设和应用。二要加强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进一步加强学校网络管理员和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培训,使学校的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为进一步达到教师计算机培训的成果,鼓励各教研组结合各自学科特色建立教师主页,使网络成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 (四)课题研究 以学校课题为引领,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使计算机及网络的运用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鼓励教师参与整合课的研究,学校定期开展整合课的教学评比,并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使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 (五)学生应用 以学校的信息技术课为抓手,平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网络道德的教育,能抵制不良的信息,利用课题研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xxxx〕24号)文件精神和《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盐发〔xxxx〕20号)要求,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老校区校园网始建于1999年,学校网站于xxxx年开通。xxxx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新校区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不惜重金,按照《江苏省“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从硬件建设来看,学校建成“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局域网,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90间(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6间,全自动录播教室1间、数字化实验室1间,多功能阶梯教室4间,1000人学术报告厅1间,500人报告厅1间,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 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

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近几年在对外宣传、人事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家校联系等方面已实现数字化办公。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办公应用软件。 我校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是:整体规划和推进机制缺乏,基础设施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校本信息资源建设滞后,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慧教学等方面应用不足,网上教学、网上评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不强等。这些都与学校的社会定位和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二、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阜宁中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盐城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从“建成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生态型智慧校园”的高度出发,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从学校全局高度统一标准,统一规划,整

信息化条件下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信息化条件下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 与思考 王建民 【原文出处】《中国军队政治工作》(京)2007年7期第68~71页 【作者简介】王建民,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少将。 【内容提要】信息网络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做好信息化条件下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眼打牢官兵思想根基,在搞好教育、正确引导上要有新的加强;着眼占领军营文化主阵地,在兴利除弊、扶正祛邪上要有新的作为;着眼满足官兵求知成才需求,在加大投入、建好军网上要有新的发展;着眼增强管理使用实效,在创新手段、有效监控上要有新的举措。 【关键词】信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加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信息传递载体己由过去的书籍、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介,发展到现阶段的电视、手机、网络等移动介质。特别是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毫无疑问对官兵的思想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加紧研究信息网络时代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与改进,是每个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现实课题。 一、分析信息网络给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特殊机遇

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为实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官兵合理需求的根本目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途径。 1. 信息网络信息容量大的特点,为增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提供了丰富资源。信息容量大是信息网络的主要特性,特别是电子图书馆和电子书库的建立,使过去成堆的书籍都集成在电子芯片上,不仅满足了官兵求知成才的需求,而且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人们只要拥有一台联网电脑,就能获取大量信息,进行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路线方针政策和经常性思想教育,获得传统教育方式难以获得的效果。目前,利用信息网络开展政治工作,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作方式,一些基层政治干部组织开展教育的教案,之所以能旁征博引,内容丰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主要得益于他们善于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2. 信息网络传输速度快的特点,为增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即时性提供了有效载体。网络以其特有的优势,可以连续不断地将各种信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方式,全方位、超大量、即时性地呈现在官兵面前,使信息的产生、传递和使用基本实现同步,官兵只要在线,便可感知最新信息。一些单位通过信息网络组织官兵同步学习了解上级指示精神,掌握部队工作最新动态,开展网上讨论和交流,较好地克服了过去“新闻变旧闻”的现象。今年“两会”期间,一些单位及时组织收听收看会议实况和上网浏览,官兵反映仿佛是在与“两会”代表进行“零距离”接触。 3. 信息网络传播样式新的特点,为增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性提供了崭新手段。网络相对于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传播形式新颖,内容形象直观,除文字图片外还可传播声音图像,形成图、文、声、像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

浅析军队信息化建设

浅析军队信息化建设 作者:郭慧琼州学院艺术学院10级舞蹈编导班海南三亚572000 内容摘要:加快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信息化的武器装备水平不高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军队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加强“军民结合”和“民技军用”的方针,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体制改革,加快信息动员系统的建设,加快军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军队信息化策略体制改革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战争已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在世界近期发生的四场局部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军队,依仗其强大的信息优势,在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的基础上,以较小的代价,一次又一次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一不容置疑的事实,对我军履行历史使命、打赢未来战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现代战争是陆海空、天电网,“六维一体"的立体化战争,需要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以“高”制“高”,形成对强敌的局部优势,并逐渐走向整体的均势或优势,才能有把握遏制战争或赢得战争。军队信息化建设必须有空间保障系统的支持,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即指挥自动化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空间基础设施包括三大内容,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国际卫星通信系统和对地观测卫星系统。信息时代的空间基础建设成为必争的制高点,没有可靠安全的网络系统,即使武器装备实现了信息化,也无法实施指挥的自动化,无法实施作战行动。 1.正确处理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机械化作战理念,确立先进的信息化作战理念。在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同时,带动并加速推进尚未完成的机械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其次,用系统思想、系统方法来搞建设。要对军队信息化建设进行系统设计和一体化建设。既要搞好总体设计、系统规划蓝图,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又要区分建设任务,分步组织实施;既要立足自力更生,实现创新,又要借鉴国内外经验,合理吸收发达国家军队的先进技术。

从军队信息化建设到建设信息化军队_0

从军队信息化建设到建设信息化军队 几年前,国外有一家窗帘厂濒临倒闭之际,求助于咨询公司。咨询公司只让他们把窗帘厂改为遮光技术厂,这个厂子便活了起来。 一个名子的改变,拓宽了发展视野;一个概念更换,撬开了心智枷锁。更新观念,离不开更新概念。在新军事变革中,我们需要适时采用新的概念,来展现新的发展思路。 持续发生的新军事变革虽然至今仍看不到彼岸,但清晰可见变革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这场新军事变革,是由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引发的。上个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对军队的革命性影响,主要还停留于“建构”阶段,即在机械化军队的组织结构框架内进行信息技术嵌入、建网、联网、集成,实际上是用信息技术加强机械化、提升机械化。理论界常把这一阶段的变革,称之为军事领域里的变革,是推动军队的信息化建设。当时,美陆军要建设的数字化师、数字化军,都是在原来机械化军队的结构内进行的。后来,美军汲取社会上一些大企业、跨国公司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改变了变革的思路。 以往的军事变革,都是先变革军事技术,先变革武器装备,最后完成军事组织体制的变革,以适应新的作战方式。信息化为标志的新军事变革,应当反过来进行。企业界的经验也是“先组织结构合理化,再自动化、信息化”。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企业界进行信息化建设,只着眼于提高工作效率,虽有成效,但还谈不上变革。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曾花大笔金钱搞自动化,办公效率明显提高,如北美分公司的财务部,实现办公自动化后,人员由原来的500人减少到400人,公司领导自认为不错。后来,他们得知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做同样的工作,一共只用了5个人。两者相对照,福特公司的领导大吃一惊。他们深入调查后发现,马自达公司从调整组织结构入手,先改变工作流程,再搞办公自动化。福特公司的财务制度、组织结构,还是传统模式,做了许多无用功。后来,福特公司经过优化结构,再造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搞办公自动化,公司财务员工压缩到原来的四分之一。 人类社会在发展中,存在一种“路径依赖”现象,即一个社会系统形成后,必将在实际运作中不断自我强化。以致后来人们改进它的种种尝试,都难以摆脱原有思路的影响。 另外,组织结构不改变,很难做出信息化的正确决策。通常人们都是站在本单位、本部门谋划工作,形成了一种“职业官能症”。研究信息化首先是本单位的信息化,超出本单位的建设范围,领导视野就达不到了。致使出现新的“同构病”——大而全、小而全,你有我也有,不能互联、互通、互操作。对此,有人称之为“马铃薯效应”——一麻袋马铃薯,个个都发芽,个个自成小系统,自我封闭,互不相联。建这些系统,从局部来看可能合理,但从信息化的全局看可能不科学、不合理。 外军在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信息化不走弯路,还应从理顺编制体制、调整指挥体系入手。否则,各级、各部门都忙着信息化,很可能现在动作愈快、投入愈多,将来一旦返工,造成的损失就愈大。因而,先组织结构合理化,再信息化;或者组织结构合理化与信息化一并考虑,同时进行,成了新军事变革的一种新共识。

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篇亲爱的朋友,非常感谢您的大驾光临!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篇是由我精心整理的新文档。阁下能在浩瀚的互联网蓝海中亲阅此文,说明我们思想一致,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完成同一个工作而努力。相信阁下通过阅读此文,通过我们思想的碰撞,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如果阁下能将此文档加入收藏或者转发出去,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篇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心得体会 理解和体会 通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解读》学习和郭绍青教授的详细讲解,让我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后一阶段的任务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现把我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体会简单小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修养是工作完成的基础 首先,了解了能力标准和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及依据,了解了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明确了能力培训课程标准与能力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次,对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师专

业发展”方面提出的不同要求,形成了三个课程系列,构成了培训课程框架。了解了四类课程主题相对应的能力要求,知道了依据四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具体培训课程。 第三,了解了如何设计课程,形成课程体系。了解了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的开发。 第四,了解了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的要点。 第五,了解了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的要点。知道了当培训机构为教师提供了课程“超市”之后,就要进入课程实施阶段,即开展教师培训活动。这些都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大数据时代”、“云课堂”、“翻转课堂”、“微课”、“微课堂”、“饥饿教学法”等等无一不冲斥着整个脑海,不由笑曰“我们被洗脑了”。从培训前的不知到知,从听说到了解,我对此次提升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了解了自己在接下来的任务和需求。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和培训我了解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和运用。而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

2016年度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凉州区洪祥镇洪祥中学 2016年度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2016年度,我校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有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常规工作 1.修订校园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办法 规范的管理依托于完善的管理制度。本学年,信息化办将着重加强对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日常规范管理,针对信息技术设备的不同类别,完善使用与管理办法,规范教室多媒体设备、教师个人电教耗材等使用要求,严格功能室使用流程。 2. 业务培训

有针对性开展了舞台音响、电子设备、监控、一体机、电子教室、报警系统、领信教育等硬软件使用技能培训,使每一个岗位上的人都能够熟悉设备的使用。 3.电教设备维护 形成标准故障处理流程和程序,对故障的监控、排除、报告、总结等方面管理加强,制定了监控安全使用相关制度;多媒体室、机 房及校园内其他信息技术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 三、完善技术装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今年学校以教学楼落成为契机,教学楼各个教室的互联网组建完成,100兆光纤接入教学楼。充分利用我校校园网实现我校网络信息化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建构数字校园。 四、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本学期三位教师参加我区举办的电子白板微课大赛、9位教师参加了我区的信息技术学科整合论文大赛,8位教师入围我区信息技术学科整合优秀课例。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人备课系统,电子白板、凉州区人人通系统培训,组织各年级各学科组开展网络教研,组织教师圆满完成2016年一师一优课平台晒课活动,组织六名教师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大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