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的呼唤》的象征主义解读

《荒野的呼唤》的象征主义解读
《荒野的呼唤》的象征主义解读

摘要:《荒野的呼唤》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书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赋予了作品深邃的思想内涵。小说中巴克、史匹兹、棍棒、红色和白色五种意象分别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巴克象征适者生存的强者、受压迫者和反抗者;史匹兹象征独裁者;棍棒象征权力、不平等和冷酷;红色象征野蛮、凶残;白色象征恐怖、死亡和将冰原拟物化的白色野兽。

关键词:荒野的呼唤;象征主义;巴克;史匹兹

《荒野的呼唤》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于1903年创作的一本动物小说。这部作品不仅故事引人人胜,而且具有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被视为作家最大的文学成就,美国文学的经典,先后被译成9O多种语言,有“伟大的世界小说”之称。该书象征手法的运用尤为成功,小说里的主要人物巴克和史匹兹,以及棍棒、红色和白色意象的反复出现,赋予了作品独特而深远的象征意义。正如评论家范怀克·布鲁克斯(Van WyckBrooks)所说:“在某种意义上,杰克·伦敦的故事被象征地讲述——是用以解释为什么《荒野的呼唤》也许是他最好的书的原因”u 。象征历来是文学写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美国评论家亚瑟·西蒙斯说,象征是“形式对思想,有形对无形的一切约定俗成的表现”· 。T.S.艾略特则推崇“好的诗歌使感情客观化,通过对事物的描写——通过…客观对应物?间接地表达感情” ,也就是说,象征是通过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或形象来间接表达诗人或作家的思想与情感。同时,象征与意象、隐喻极易混淆,关于三者之间的区别,韦勒克·沃伦在《意象,隐喻,象征,神话》一文中曾明确指出,“意象或隐喻反复并持续出现,就成为象征,继而成为整部作品象征体系的一部分” 。

那么象征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象征的不同来源,一般分为公用性象征和私人性象征。前者往往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它植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文学典故,或来自常识性的联想,或远古的图腾崇拜,或宗教仪式,或神话故事,经过漫长的积淀和强化,在文学周围形成一种固定的文化背景。如《荒野的呼唤》中“棍棒”这一意象的反复使用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后者却很少遵循文化传统,而主要来自作家个人的独创,它往往因创作个性和个人经历的不同,由作家创造出一些独特的象征性意象。在《荒野的呼唤》的象征体系中,主人公巴克及其死敌史匹兹的象征就是独到的。

因此,象征意义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正如加缪所说,“最难理解的莫过于一部象征的作品。一个象征总是超越它的使用者,并使他实际说出的东西要比他有意表达的东西更多。” 也正是因为象征所具有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赋予了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重性,给读者带来更大的联想自由、更多的品味余地和审美乐趣。尽管如此,对象征意义的诠释并不意味着批评的任意性,而应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以作品的世界和作品关注的问题为出发点,再结合意象的内涵,给作品的意义投以新的亮光。” 结合象征的特点,笔者尝试分析一下《荒野的呼唤》这部深受读者欢迎以及文学评论家关注的作品的一些重要意象的象征意义。一、巴克——适者生存的强者、受压迫者和反抗者的象征

从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圣克拉拉山谷——米勒法官的府邸被带走,巴克历经磨难,几经辗转,最后被拐卖到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由一条过惯了养尊处优温暖南方生活的宠物狗变成了一条能在北方严寒中生存的雪撬狗。巴克有着强健的体魄,“他从他的圣贝纳种的父亲继承了身材和体重”,是一条“体重140磅”的大型狗;能拖动冰冻在地上并载有一千磅面粉的雪撬,还能拖着走完一百码。巴克有超群的智慧,虽没有任何适应寒冷北方的生活经验和工作体验,却能迅速适应险恶的生存环境,甚至比土生土长的赫斯基狗表现得更为出色。它当上了雪撬狗队的领头狗,跃进荒原后又成了狼群之首。在整个故事中,巴克扮演了不同角色,但不论是米勒法官庄园的王,抑或雪撬狗队的领头狗,还是狼群的首领,它始终是生活的强者。同时巴克又是受压迫和被迫害者。自被拐卖之后,巴克被带往北国边陲恶劣的环境,饱尝严寒、饥饿和虐待,倍受缰绳与雪道的艰辛,并且长期失去了自由,沦为自然和人类双重压制

下的奴隶。然而,巴克却是不屈不挠,即使被精明的“穿红卫生衫的人”打败,却“没有被人驯服”,始终以反抗者的形象抗争着,从与“穿红卫生衫的人”、领头狗史匹兹到哈尔的斗争中都充分表现了巴克不畏强暴的鲜明个性与反叛精神。

二、史匹兹——独裁者的象征

史匹兹,是一条“假客气,其实很奸诈,对人当面微笑,同时却打着鬼主意”的狗。在雪撬狗队里,史匹兹是整个狗队的领头狗,是“领导”,充当“领导狗和作为狗队公认的主宰”。实际上史匹兹却是狗队的暴君。对于狗队成员,他“决不放弃任何呲牙咧嘴的机会”,常常“惩罚那一只只在缰绳里捣乱和偷懒,或者在早晨套挽具有时候躲开的狗”。史匹兹还恃强凌弱,如当两条赫斯基狗“毕利”和“乔”被带回狗队时,史匹兹马上“轮流地咬他们俩”以示权威。虽然毕利是“过分的好脾气”,面对史匹兹“他求和地摇摇尾巴”,然而史匹兹却置之不理,史匹兹仍然用他的“利齿划破他(毕利)的腰部”。乔,则“刚刚相反”,他“又冷酷又有心眼,永远咆哮着,露出恶意的眼光”,面对史匹兹毫不畏惧,令史匹兹“不得不放弃他”。可是,为“掩饰自己的狼狈相”,史匹兹又“转过来欺负那个并不伤害人的哭哭啼啼的毕利,把他赶到营地的边缘”[引。

巴克因被视为势均力敌的对手也无端地遭到史匹兹的无理欺压:在他们第一次吃饭时,史匹兹就偷了巴克的食物;后来巴克学拉雪撬,“只要一犯过失”,史匹兹即使“因为不能常常咬到巴克”,“就随时对他咆哮着严加责备,或者狡猾地把他的体重加在挽带上牵着巴克走上他该走的路”;它还霸道地侵占巴克“又挡风雪又暖和”的窝;当巴克被发疯的道莉追咬时,它却趁虚而入冲向气喘吁吁、疲惫不堪、神情迷惘的巴克,两次咬住巴克无力反抗的身体,撕开皮肉直到骨头;甚至多次无中生有地挑衅巴克,经常想发起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史匹兹的独裁激起了狗队的不满,从正面,每当走近史匹兹,巴克“咆哮着,竖起毛发”,还“总在史匹兹面前耀武扬威地走来走去”;暗地里又煽动其他狗进行集体反抗,推翻史匹兹的专制统治。每当法兰夏“用鞭子给史匹兹撑腰”,“巴克却给队里其余的狗撑腰”,对巴克来说,“偷偷地促使同伴们战斗一场,把缰绳搅乱”成了他“更大的一种乐趣”L5J。在同史匹兹最终面对面的交锋中,巴克赢得了胜利,取代史匹兹当上了领头狗。与史匹兹截然相反的是巴克没有像史匹兹那样继续站在行进狗队的最后,而是堂堂正正地站到了队伍的最前面,这意味着巴克作为领头狗将承担更为艰苦的工作,也表明它将比史匹兹领导得更公正。

三、棍棒——权力、不平等和冷酷的象征

棍棒是这部作品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作家在小说的第一章及第五章都作了精到的描述。在第一章,作家从巴克的角度对这一意象作了经典的总结,在充满危险的北国荒原,那里是“棍子和虎牙法则”统治的世界,“一个拿着棍子的人”是“立法者”,或者是“应当服从的主人”L5j。谁拥有棍子,谁就拥有统治权,因此棍子是权力的象征。

同时棍棒又象征不平等和冷酷。巴克被拐卖之后,几度让狗贩子们倒卖易主,尝尽了棍棒的无情,尤其是以驯狗为职业的“穿红卫衫的人”所给予的教训。棍棒是“穿红卫生衫的人”用于驯服狗的唯一工具,巴克在经过一阵与棍棒的较量之后,他被手持木棒的“穿红卫生衫的人”打得遍体鳞伤,巴克“软弱地蹒跚地走着,血从鼻子、嘴巴和耳朵里滚滚地流出来,他的漂亮毛衣上喷溅上和污染上斑斑带血的唾沫”,却仍然被棍棒“对着他的鼻子上狠狠地打了一下”,以至只能“缩成一团跌在地上”,“完全失去了知觉”。书中另一个乐于挥动棍子的人物是哈尔,作家对哈尔挥舞棍棒的细致刻画绝非偶然。因为“哈尔有一套在别人身上实行的理论,就是一个人必须心狠手辣”,所以他对于狗的境遇是冷酷无情的。与之相反,书中像法兰夏和派劳特这样的人,在叫巴克服从时,常常是扔掉了手里的棍棒;而“理想的主人”约翰·宋顿,手里则从不拿棍棒,并且对用棍棒毒打狗的行为表示极大的愤慨,是他从哈尔的棍棒下救了巴克的命。棍棒这一意象的使用还能在杰克·伦敦其他许多短篇小说中找到,像

在《白牙》中的“美人”史密斯和《巴塔尔》中的列克列尔都曾企图用棍棒来制服动物的桀骜不驯,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6]。作家显然是用棍棒这一意象在表明自己反对人与动物之间以强权为基础的关系的立场与观点。

四、红色——野蛮、凶残的象征

英语中的红色有多种多样的象征意义,它除表示吉祥外,还跟淫荡联系在一起,如red—lightdistrict(红灯区)是妓女集居的地方,scarlet woman则是指淫妇L7 。在这部小说中,红色却是野蛮、凶残的象征。

当巴克被带到“一个健壮的”、“穿着一件领口松松的红卫生衫”的人那里时,卫生衫的红色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并令人回想起巴克血红的眼睛,在此之前巴克曾被描绘成“红眼睛的恶鬼”,他的眼睛“变得血红”。随后,红色这一意象就伴随着血色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在懂得“棍子的规律”的过程中,巴克被毒打得满身是血,“血从鼻子、嘴巴和耳朵里滚滚地流出来,他的漂亮毛衣上喷溅上和污染上斑斑带血的唾沫”;遭受哈尔的虐待,“他的漂亮毛衣上的全部弹性和光泽都消失了”,“他的毛垂着,又软又邋遢,凝结着一块块干血”;狗之间不胜枚举的撕杀与搏斗,让读者常常看到的是巴克身上“几十处伤口滴着血”,“牙齿切断喉头静脉”喷溅的血,以及与史匹兹生死决斗中的“汩汩地流着血”;甚至连巴克的变化也离不开红色,他变成了残忍的杀手,“要用自己的牙齿去屠杀,并且要把嘴巴浸在温暖的血里,一直浸到眼睛那么深”。作家很好地运用了红色这一表示野蛮、凶残的色彩,表现了北国荒原环境的险恶,突出了人物的形象与个性。

五、白色——恐怖、死亡和将冰原拟物化的白色野兽的象征

白色是一种奇特的颜色,就本质来说,白色与其说是一种颜色,不如说是没有颜色,同时它又是各种颜色的凝结物。白色既能表示纯洁、真诚,又能表示不吉利、恐怖、邪恶等。作家在《荒野的呼唤》中多处使用白色,譬如主人公巴克与死敌史匹兹为雪撬狗队的领头狗地位之争,为狼群首领的鏖战,给白色赋予了象征意义,意在引导读者去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毫无疑问,杰克·伦敦十分了解美国作家麦尔维尔在《白鲸》一书中关于白色象征意义的探讨。在“白鲸的白色”里,麦尔维尔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将白色与几十种意义联系起来,其中有好几种就与雪有关。在《荒野的呼唤》中,白色的意象主要取自雪,作家将它赋予了全新的象征意义,一望无际、白雪覆盖的荒原不但象征冰原的威胁——寂寞、寒冷、恐怖、死亡,而且象征主人公巴克必须猎取、战胜和取代的拟物化的白色野兽。

巴克的死敌史匹兹是“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来的雪白的大狗”,史匹兹皮毛的白色绝非偶然。原因有二:一是白色象征邪恶,史匹兹作为“领头狗”,常常恃强凌弱,专横霸道;二是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写道,在北美印第安人中最强大的部落易洛魁部落看来,“供献白狗的仲冬祭祀,是他们的神学中最为神圣的佳节,因为把那只一无斑疵的忠实动物,看成是派到伟大的神那里的最纯洁的使者,一年一度在报告他们忠于神的消息。,,EIo3而史匹兹与巴克为领头狗的地位之争,俨然被描写为宗教仪式的献祭。巴克与史匹兹的生死决斗,一切都被阴森恐怖的白色氛围所笼罩。而在这场战斗之前,它就被对雪兔的追捕所预示着,巴克和史匹兹都在为捕杀的光荣而展开着竞赛。苍白的月光下,白色的兔子“象灰白色的冰雪幽灵”在雪地上一闪而过,但是伴随“那只覆盖着冰雪的幽灵一般的兔子还在他面前飞驰”,巴克看到了“另外一只大一些的幽灵从突出的河岸上跳下来挡住兔子的去路”,那是史匹兹。当史匹兹“白色的牙齿在半空中咬啐他(兔子)的脊背的时候”,狗群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愉快的合唱”。于是巴克“仿佛全部记起来了——那一片白皑皑的森林、大地、月光和战斗的激动。在这一片洁白和寂静之上。笼罩着一种阴森可怕的静穆气氛”。几个回合的战斗之后,史匹兹被击败,史匹兹看到“那一圈睁着发光的眼睛,耷拉着舌头,银色气息袅袅上升的沉默的圈子向他收拢来,就同过去他看见同样的圈子向被击败的敌手收拢来的情形一样”。最后,“史匹兹

从视野里消失,那阴暗的圈子在月光照耀的白皑da H己,h的雪地上变成了一个黑点。”作家另一次对白色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是在小说最后一章。随着夜幕降临,“一轮满月从树梢上高高升人空中,照耀着大地,直到大地横陈于阴森森的白昼中”,狼群“象一股银灰色的洪流”蜂拥而人“月光如水的扎营空地”。这死一般的、恶魔般的白色氛围,让读者勾起了对巴克战胜史匹兹景色的回忆。狼群的轮番挑战与进攻,结果让巴克打得一只接一只地败阵而归,溃退的狼群“雪白的虎牙在月光下发出惨白的光芒”。战斗以一只“瘦削的伤疤累累的”老狼承认狼群战败的长啸而结束。

同时,白雪覆盖的荒原又象征着巴克一直在努力征服的白色野兽。自从巴克抵达冰天雪地的北国,首先就不得不面临白色荒原的威胁,巴克战胜了它而得以生存。不仅如此,小说尾声,巴克甚至取而代之成为北极荒原真正的统治者,因为“过了没有几年,当地的叶海特人就注意到森林里狼群的品种发生了变化,有些狼的头上和嘴角出现了棕色的斑点,胸部中央往下有一条白道”,而被称作“狗妖”的巴克“跑在狼群的最前面”。到了漫长的冬夜,“通过苍白的朦胧的北极光,可以看见他在狼群前面奔驰着。象巨人一样高人一头地跳跃着,他的喉咙高歌一曲,唱着一支原始的年轻世界的歌曲,那就是狼群之歌”。巴克成了一名胜利者,他战胜了冰原,自由地驰骋,狼群之歌不再是呜咽和悲叹,而是生活的赞歌和胜利的凯歌。

综上所述,杰克·伦敦在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不仅为作品增添了一层亦真亦幻,扑朔迷离的色彩,而且深化了主题,给作品赋予了深邃而新颖的内涵。恰如《现代世界文学指南》所评价的,“在《荒野的呼唤》中,他(杰克·伦敦)找到他最满意的客观对应物。??杰克·伦敦不但易读,而且还值得一读。”

摘要:《荒野的呼唤》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书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赋予了作品深邃的思想内涵。小说中巴克、史匹兹、棍棒、红色和白色五种意象分别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巴克象征适者生存的强者、受压迫者和反抗者;史匹兹象征独裁者;棍棒象征权力、不平等和冷酷;红色象征野蛮、凶残;白色象征恐怖、死亡和将冰原拟物化的白色野兽。

关键词:荒野的呼唤;象征主义;巴克;史匹兹

《荒野的呼唤》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于1903年创作的一本动物小说。这部作品不仅故事引人人胜,而且具有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被视为作家最大的文学成就,美国文学的经典,先后被译成9O多种语言,有“伟大的世界小说”之称。该书象征手法的运用尤为成功,小说里的主要人物巴克和史匹兹,以及棍棒、红色和白色意象的反复出现,赋予了作品独特而深远的象征意义。正如评论家范怀克·布鲁克斯(Van WyckBrooks)所说:“在某种意义上,杰克·伦敦的故事被象征地讲述——是用以解释为什么《荒野的呼唤》也许是他最好的书的原因”u 。象征历来是文学写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美国评论家亚瑟·西蒙斯说,象征是“形式对思想,有形对无形的一切约定俗成的表现”· 。T.S.艾略特则推崇“好的诗歌使感情客观化,通过对事物的描写——通过…客观对应物?间接地表达感情” ,也就是说,象征是通过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或形象来间接表达诗人或作家的思想与情感。同时,象征与意象、隐喻极易混淆,关于三者之间的区别,韦勒克·沃伦在《意象,隐喻,象征,神话》一文中曾明确指出,“意象或隐喻反复并持续出现,就成为象征,继而成为整部作品象征体系的一部分” 。

那么象征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象征的不同来源,一般分为公用性象征和私人性象征。前者往往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它植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文学典故,或来自常识性的联想,或远古的图腾崇拜,或宗教仪式,或神话故事,经过漫长的积淀和强化,在文学周围形成一

种固定的文化背景。如《荒野的呼唤》中“棍棒”这一意象的反复使用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后者却很少遵循文化传统,而主要来自作家个人的独创,它往往因创作个性和个人经历的不同,由作家创造出一些独特的象征性意象。在《荒野的呼唤》的象征体系中,主人公巴克及其死敌史匹兹的象征就是独到的。

因此,象征意义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正如加缪所说,“最难理解的莫过于一部象征的作品。一个象征总是超越它的使用者,并使他实际说出的东西要比他有意表达的东西更多。” 也正是因为象征所具有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赋予了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重性,给读者带来更大的联想自由、更多的品味余地和审美乐趣。尽管如此,对象征意义的诠释并不意味着批评的任意性,而应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以作品的世界和作品关注的问题为出发点,再结合意象的内涵,给作品的意义投以新的亮光。” 结合象征的特点,笔者尝试分析一下《荒野的呼唤》这部深受读者欢迎以及文学评论家关注的作品的一些重要意象的象征意义。一、巴克——适者生存的强者、受压迫者和反抗者的象征

从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圣克拉拉山谷——米勒法官的府邸被带走,巴克历经磨难,几经辗转,最后被拐卖到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由一条过惯了养尊处优温暖南方生活的宠物狗变成了一条能在北方严寒中生存的雪撬狗。巴克有着强健的体魄,“他从他的圣贝纳种的父亲继承了身材和体重”,是一条“体重140磅”的大型狗;能拖动冰冻在地上并载有一千磅面粉的雪撬,还能拖着走完一百码。巴克有超群的智慧,虽没有任何适应寒冷北方的生活经验和工作体验,却能迅速适应险恶的生存环境,甚至比土生土长的赫斯基狗表现得更为出色。它当上了雪撬狗队的领头狗,跃进荒原后又成了狼群之首。在整个故事中,巴克扮演了不同角色,但不论是米勒法官庄园的王,抑或雪撬狗队的领头狗,还是狼群的首领,它始终是生活的强者。同时巴克又是受压迫和被迫害者。自被拐卖之后,巴克被带往北国边陲恶劣的环境,饱尝严寒、饥饿和虐待,倍受缰绳与雪道的艰辛,并且长期失去了自由,沦为自然和人类双重压制下的奴隶。然而,巴克却是不屈不挠,即使被精明的“穿红卫生衫的人”打败,却“没有被人驯服”,始终以反抗者的形象抗争着,从与“穿红卫生衫的人”、领头狗史匹兹到哈尔的斗争中都充分表现了巴克不畏强暴的鲜明个性与反叛精神。

二、史匹兹——独裁者的象征

史匹兹,是一条“假客气,其实很奸诈,对人当面微笑,同时却打着鬼主意”的狗。在雪撬狗队里,史匹兹是整个狗队的领头狗,是“领导”,充当“领导狗和作为狗队公认的主宰”。实际上史匹兹却是狗队的暴君。对于狗队成员,他“决不放弃任何呲牙咧嘴的机会”,常常“惩罚那一只只在缰绳里捣乱和偷懒,或者在早晨套挽具有时候躲开的狗”。史匹兹还恃强凌弱,如当两条赫斯基狗“毕利”和“乔”被带回狗队时,史匹兹马上“轮流地咬他们俩”以示权威。虽然毕利是“过分的好脾气”,面对史匹兹“他求和地摇摇尾巴”,然而史匹兹却置之不理,史匹兹仍然用他的“利齿划破他(毕利)的腰部”。乔,则“刚刚相反”,他“又冷酷又有心眼,永远咆哮着,露出恶意的眼光”,面对史匹兹毫不畏惧,令史匹兹“不得不放弃他”。可是,为“掩饰自己的狼狈相”,史匹兹又“转过来欺负那个并不伤害人的哭哭啼啼的毕利,把他赶到营地的边缘”[引。

巴克因被视为势均力敌的对手也无端地遭到史匹兹的无理欺压:在他们第一次吃饭时,史匹兹就偷了巴克的食物;后来巴克学拉雪撬,“只要一犯过失”,史匹兹即使“因为不能常常咬到巴克”,“就随时对他咆哮着严加责备,或者狡猾地把他的体重加在挽带上牵着巴克走上他该走的路”;它还霸道地侵占巴克“又挡风雪又暖和”的窝;当巴克被发疯的道莉追咬时,它却趁虚而入冲向气喘吁吁、疲惫不堪、神情迷惘的巴克,两次咬住巴克无力反抗的身体,撕开皮肉直到骨头;甚至多次无中生有地挑衅巴克,经常想发起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史匹兹的独裁激起了狗队的不满,从正面,每当走近史匹兹,巴克“咆哮着,竖起毛发”,还“总在

史匹兹面前耀武扬威地走来走去”;暗地里又煽动其他狗进行集体反抗,推翻史匹兹的专制统治。每当法兰夏“用鞭子给史匹兹撑腰”,“巴克却给队里其余的狗撑腰”,对巴克来说,“偷偷地促使同伴们战斗一场,把缰绳搅乱”成了他“更大的一种乐趣”L5J。在同史匹兹最终面对面的交锋中,巴克赢得了胜利,取代史匹兹当上了领头狗。与史匹兹截然相反的是巴克没有像史匹兹那样继续站在行进狗队的最后,而是堂堂正正地站到了队伍的最前面,这意味着巴克作为领头狗将承担更为艰苦的工作,也表明它将比史匹兹领导得更公正。

三、棍棒——权力、不平等和冷酷的象征

棍棒是这部作品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作家在小说的第一章及第五章都作了精到的描述。在第一章,作家从巴克的角度对这一意象作了经典的总结,在充满危险的北国荒原,那里是“棍子和虎牙法则”统治的世界,“一个拿着棍子的人”是“立法者”,或者是“应当服从的主人”L5j。谁拥有棍子,谁就拥有统治权,因此棍子是权力的象征。

同时棍棒又象征不平等和冷酷。巴克被拐卖之后,几度让狗贩子们倒卖易主,尝尽了棍棒的无情,尤其是以驯狗为职业的“穿红卫衫的人”所给予的教训。棍棒是“穿红卫生衫的人”用于驯服狗的唯一工具,巴克在经过一阵与棍棒的较量之后,他被手持木棒的“穿红卫生衫的人”打得遍体鳞伤,巴克“软弱地蹒跚地走着,血从鼻子、嘴巴和耳朵里滚滚地流出来,他的漂亮毛衣上喷溅上和污染上斑斑带血的唾沫”,却仍然被棍棒“对着他的鼻子上狠狠地打了一下”,以至只能“缩成一团跌在地上”,“完全失去了知觉”。书中另一个乐于挥动棍子的人物是哈尔,作家对哈尔挥舞棍棒的细致刻画绝非偶然。因为“哈尔有一套在别人身上实行的理论,就是一个人必须心狠手辣”,所以他对于狗的境遇是冷酷无情的。与之相反,书中像法兰夏和派劳特这样的人,在叫巴克服从时,常常是扔掉了手里的棍棒;而“理想的主人”约翰·宋顿,手里则从不拿棍棒,并且对用棍棒毒打狗的行为表示极大的愤慨,是他从哈尔的棍棒下救了巴克的命。棍棒这一意象的使用还能在杰克·伦敦其他许多短篇小说中找到,像在《白牙》中的“美人”史密斯和《巴塔尔》中的列克列尔都曾企图用棍棒来制服动物的桀骜不驯,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6]。作家显然是用棍棒这一意象在表明自己反对人与动物之间以强权为基础的关系的立场与观点。

四、红色——野蛮、凶残的象征

英语中的红色有多种多样的象征意义,它除表示吉祥外,还跟淫荡联系在一起,如red—lightdistrict(红灯区)是妓女集居的地方,scarlet woman则是指淫妇L7 。在这部小说中,红色却是野蛮、凶残的象征。

当巴克被带到“一个健壮的”、“穿着一件领口松松的红卫生衫”的人那里时,卫生衫的红色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并令人回想起巴克血红的眼睛,在此之前巴克曾被描绘成“红眼睛的恶鬼”,他的眼睛“变得血红”。随后,红色这一意象就伴随着血色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在懂得“棍子的规律”的过程中,巴克被毒打得满身是血,“血从鼻子、嘴巴和耳朵里滚滚地流出来,他的漂亮毛衣上喷溅上和污染上斑斑带血的唾沫”;遭受哈尔的虐待,“他的漂亮毛衣上的全部弹性和光泽都消失了”,“他的毛垂着,又软又邋遢,凝结着一块块干血”;狗之间不胜枚举的撕杀与搏斗,让读者常常看到的是巴克身上“几十处伤口滴着血”,“牙齿切断喉头静脉”喷溅的血,以及与史匹兹生死决斗中的“汩汩地流着血”;甚至连巴克的变化也离不开红色,他变成了残忍的杀手,“要用自己的牙齿去屠杀,并且要把嘴巴浸在温暖的血里,一直浸到眼睛那么深”。作家很好地运用了红色这一表示野蛮、凶残的色彩,表现了北国荒原环境的险恶,突出了人物的形象与个性。

五、白色——恐怖、死亡和将冰原拟物化的白色野兽的象征

白色是一种奇特的颜色,就本质来说,白色与其说是一种颜色,不如说是没有颜色,同时它又是各种颜色的凝结物。白色既能表示纯洁、真诚,又能表示不吉利、恐怖、邪恶等。作家

在《荒野的呼唤》中多处使用白色,譬如主人公巴克与死敌史匹兹为雪撬狗队的领头狗地位之争,为狼群首领的鏖战,给白色赋予了象征意义,意在引导读者去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毫无疑问,杰克·伦敦十分了解美国作家麦尔维尔在《白鲸》一书中关于白色象征意义的探讨。在“白鲸的白色”里,麦尔维尔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将白色与几十种意义联系起来,其中有好几种就与雪有关。在《荒野的呼唤》中,白色的意象主要取自雪,作家将它赋予了全新的象征意义,一望无际、白雪覆盖的荒原不但象征冰原的威胁——寂寞、寒冷、恐怖、死亡,而且象征主人公巴克必须猎取、战胜和取代的拟物化的白色野兽。

巴克的死敌史匹兹是“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来的雪白的大狗”,史匹兹皮毛的白色绝非偶然。原因有二:一是白色象征邪恶,史匹兹作为“领头狗”,常常恃强凌弱,专横霸道;二是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写道,在北美印第安人中最强大的部落易洛魁部落看来,“供献白狗的仲冬祭祀,是他们的神学中最为神圣的佳节,因为把那只一无斑疵的忠实动物,看成是派到伟大的神那里的最纯洁的使者,一年一度在报告他们忠于神的消息。,,EIo3而史匹兹与巴克为领头狗的地位之争,俨然被描写为宗教仪式的献祭。巴克与史匹兹的生死决斗,一切都被阴森恐怖的白色氛围所笼罩。而在这场战斗之前,它就被对雪兔的追捕所预示着,巴克和史匹兹都在为捕杀的光荣而展开着竞赛。苍白的月光下,白色的兔子“象灰白色的冰雪幽灵”在雪地上一闪而过,但是伴随“那只覆盖着冰雪的幽灵一般的兔子还在他面前飞驰”,巴克看到了“另外一只大一些的幽灵从突出的河岸上跳下来挡住兔子的去路”,那是史匹兹。当史匹兹“白色的牙齿在半空中咬啐他(兔子)的脊背的时候”,狗群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愉快的合唱”。于是巴克“仿佛全部记起来了——那一片白皑皑的森林、大地、月光和战斗的激动。在这一片洁白和寂静之上。笼罩着一种阴森可怕的静穆气氛”。几个回合的战斗之后,史匹兹被击败,史匹兹看到“那一圈睁着发光的眼睛,耷拉着舌头,银色气息袅袅上升的沉默的圈子向他收拢来,就同过去他看见同样的圈子向被击败的敌手收拢来的情形一样”。最后,“史匹兹从视野里消失,那阴暗的圈子在月光照耀的白皑da H己,h的雪地上变成了一个黑点。”作家另一次对白色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是在小说最后一章。随着夜幕降临,“一轮满月从树梢上高高升人空中,照耀着大地,直到大地横陈于阴森森的白昼中”,狼群“象一股银灰色的洪流”蜂拥而人“月光如水的扎营空地”。这死一般的、恶魔般的白色氛围,让读者勾起了对巴克战胜史匹兹景色的回忆。狼群的轮番挑战与进攻,结果让巴克打得一只接一只地败阵而归,溃退的狼群“雪白的虎牙在月光下发出惨白的光芒”。战斗以一只“瘦削的伤疤累累的”老狼承认狼群战败的长啸而结束。

同时,白雪覆盖的荒原又象征着巴克一直在努力征服的白色野兽。自从巴克抵达冰天雪地的北国,首先就不得不面临白色荒原的威胁,巴克战胜了它而得以生存。不仅如此,小说尾声,巴克甚至取而代之成为北极荒原真正的统治者,因为“过了没有几年,当地的叶海特人就注意到森林里狼群的品种发生了变化,有些狼的头上和嘴角出现了棕色的斑点,胸部中央往下有一条白道”,而被称作“狗妖”的巴克“跑在狼群的最前面”。到了漫长的冬夜,“通过苍白的朦胧的北极光,可以看见他在狼群前面奔驰着。象巨人一样高人一头地跳跃着,他的喉咙高歌一曲,唱着一支原始的年轻世界的歌曲,那就是狼群之歌”。巴克成了一名胜利者,他战胜了冰原,自由地驰骋,狼群之歌不再是呜咽和悲叹,而是生活的赞歌和胜利的凯歌。

综上所述,杰克·伦敦在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不仅为作品增添了一层亦真亦幻,扑朔迷离的色彩,而且深化了主题,给作品赋予了深邃而新颖的内涵。恰如《现代世界文学指南》所评价的,“在《荒野的呼唤》中,他(杰克·伦敦)找到他最满意的客观对应物。??杰克·伦敦不但易读,而且还值得一读。”

荒野的呼唤读书心得感悟5篇_1

荒野的呼唤读书心得感悟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单从名字来看,这就是一本充满原始野性的书。事实也的确如此。 这本书描述了一只在南方土生土长的家犬从温顺的宠物到凶猛的野兽的蜕变。 它叫巴克。 巴克是大法官米勒的狗,其它狗和它比起来都豪不起眼,由于当时有许多人去北方淘金,一只优秀的雪橇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它被工人曼纽尔偷偷卖掉了。 狗的祖先是狼,但到了巴克这一代,它们与生俱来的野性已经被温暖的炉火和上好的狗粮消磨掉了。 在冰天雪地的北方,它身上的野性在渐渐苏醒,巴克现在像足了一条爱斯基摩犬,也可以说像......像狼。 巴克是条十分优秀的领头犬,它几经易主,最后在死亡线上被一个叫桑顿的男人救了回来,这决定了巴克对他的忠诚。 它可以为了桑顿一个微不足道的指令义无反顾的跳下悬崖,也可以冒着生命危险救主,这使它名声大噪。 在一次意外中,桑顿和他的朋友被爱斯基摩人杀死,它得知后勃然大怒,追了几十公里,咬死了大多数爱斯基摩人。 它加入了狼群,成了头狼。也许,这对它而言,是最好的归宿。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叫《荒野的呼唤》,非常好看。 故事讲的是:有一只狗,叫巴克,它既遗传了它父亲----一只圣伯纳德种巨犬的威严和体重,也遗传了他母亲----苏格兰牧羊犬的灵敏与机警,一开始,他只是陪它的主人、主人的孩子们玩耍,日子过得很不错,可是好景不长,巴克被园丁卖给了狗贩。被卖出的巴克很不情愿听狗贩的话,想要咬他们,结果,一个胖子拿着根木棍,打了巴克一顿,巴克明白了:在这里,强者为王!巴克一次一次被卖出,终于,在巴克被它的主人扔了,巴克病倒在雪地上,桑顿发现了巴克,并且救了巴克,还和巴克成为了好朋友,桑顿对巴克很好,有一天,桑顿发现了金矿,就全部搬了回去,可恶的印第安人,在中途看见了金矿,就杀了桑顿,巴克很伤心,就咬死了所有印第安人,加入了狼群。 这本书告诉我:在这个肉弱强食的社会里,我们要是自己变强,不受别人欺负。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只狗――巴克从家犬到狼群首领的故事。巴克是一位磨坊主兼法官米勒先生的家犬,它的体重足有六十千克重,每天和米勒先生的孙子和孙女嬉戏玩耍。巴克的父亲是一只圣伯纳德狗,母亲是芬兰牧羊犬。巴克有它父亲的王者风度和高大身材,也有它母亲的细腻、机警,它让它无比骄傲。 一次,园丁助手把巴克领到火车站,结果被卖了,巴克斗不过陌生人,只好服从。后来,巴克又被一个人买走了,人家带它和其它狗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波及其他国家。古典主义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尊重王权,崇尚理性。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明确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人物塑造类型化。以法国的拉辛、高乃依、莫里哀为代表。 2、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在政治上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在艺术上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重视丑的美学价值,惯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喜好。以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歌德、席勒和英国的拜伦、雪莱为代表。 3、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把广阔真实的反映时代的风俗史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理想,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应生活。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与外倾性两种倾向。以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里、托尔斯泰为代表。 4、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时间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在西欧文学史上,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为前期象征主义,以与20世纪的象征主义相区别。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的一篇《象征主义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象征主义注重挖掘人的内心世界,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运用暗示、通感和象征的手法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前期象征主义以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为代表。后期象征主义以英国的艾略特为代表。 5、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出现在法国的一种创作倾向。着重描写现实生活的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追求事物的外在真实,并企图用自然科学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社会。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的写照,逐渐忽略典型的创造,或者说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变态心理。开始淡化情节,不去追求戏剧性的曲折变化,主张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以龚古尔兄弟、左拉为代表。 6、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一种创作倾向。追求单纯的美感,认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它超脱一切利害关系,其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艺术高于一切。艺术超然于现世,生活应该模仿艺术。以英国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王尔德为代表。 7、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是出现于一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是对战后一代美国青年厌恶、恐惧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而痛苦迷惘的集中反映。通过小说描述战争对他们的残害,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失望的情绪。语言上具有简约主义和口语化倾向。形式上勇于创新。以海明威、福克纳为代表。 8、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美各国的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其诗歌主题多为厌恶都市的喧嚣,或暴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情绪或“对普通人性”的赞扬。不重视细节描写,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表现主义大量通过主观幻觉、梦境和错觉,以及扭曲变形等手法来表现生活。在语言风格上,常常表现出一种冷漠旁观和平淡冷静的客观态度。以奥地利的卡夫卡和美国的奥尼尔为代表。 9、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内容上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在创作技巧上,大量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暗示的手法,情节淡化。以英国的乔伊斯、伍尔夫,美国的福克纳法国的普鲁斯特为代表。

浅析黑格尔美学

浅析黑格尔美学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的美学(即艺术哲学)是他的哲学体系圆圈上的一段弧,它就是一个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中心的美学体系。正是这个“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中心命题,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理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了。 黑格尔充分地吸收前人的美学研究成果,并以他丰厚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经过严密而辩证的论述,最后精辟地总结出他的美学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简明又完整的概括,证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深化了对于美的本质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峰,具有科学的里程碑意义。尽管黑格尔的美学体系同他的哲学体系一样,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可是他在论证美的本质问题时,却能坚持以人为核心的理论界定,深刻地揭示出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等等之间辩证而统一的关系,为我们认识什么是美、怎样去创造美,提供了巨大的启示空间。 黑格尔浓缩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定义,虽说看似简单的一个判断,可是它里面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具有很高价值的思想和智慧,同时又显示了它的内容根基特别深厚。认清

这一问题首先应对黑格尔的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黑格尔指出:“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黑格尔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先于它而存在的概念生发出来的,事物的存在是概念显现自身于事物的活动,是概念的自我实现。当概念出现于实在里并且与实在结成统一体时概念就成为了理念。黑格尔的理念是具体的概念与实在的统一,是主观理解的,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黑格尔这一定义的三个来源首先,这一定义来自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黑格尔认为由概念生发出外在的自然界,而自然界是概念的异化。理念才是概念与实在的统一。理念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初级阶段就是艺术,就是美。因此,黑格尔的美其实就是他哲学体系的一个发展阶段。其次,这一定义来自于黑格尔对于艺术的研究,是他经验的积累。虽然黑格尔不是一个艺术家,没有直接从事艺术实践活动,但他对于艺术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考、研究,把艺术的特点归纳以后总结出美的定义。第三,这一定义也来源于黑格尔以前的或同时代的德国古典美学。黑格尔的理论受到了康德、席勒、谢林的很大影响。 黑格尔美的概念的全部含义,概言之就是理念的感性化,感性形式的心灵化。(艺术)美是多种矛盾对立面的统一体,具有十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第一,美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美的本质只是在感性形态下作为一个事物而出现

电影艺术中的象征手法

浅谈电影艺术中的象征手法 电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 【电影景物描写】 【电影白描手法】 【电影怪诞手法】 【电影写实手法】 【电影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的定义:电影编剧通过一定剧作形象的描写,寄寓超越具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等抽象内涵的一种艺术手法。电影的影象象征分为写实性象征和符号象征两大类。 象征手法一般描绘的对象在电影美术设计中多为视觉形象,其次是视听结合的形象。高超的象征是含蓄的,似有若无是这种设计手法的造型特征。象征手法在电影美术设计中的运用方式有以下几种:

1.局部空间场景的象征,局部空间采 用象征手法设计时,一要注意该场景同全片造型风格的统一协调;二要注意该场景空间的布局结构、陈设同其他分场景空间的呼应,否则就显得一景突出与全片空间环境的不协调。 2.色彩、色调象征色彩的配置和色调 的组织,是美术师用以创造心理空 间、心灵空间和情绪空间的实用材料和艺术手段。因为色彩、色调最易接近人物的潜意识并释放情感能量,也最易被观众感受和理解。色彩、色调的象征是美术师创造空间环境的常 规手法,但也是最难有效运用的创作手段。 色彩的象征性,色调的情绪力量,总是由具体内容而定。那种生硬地搬用某色表示什么、某色代表什么的说法,当然是把多彩多姿的生活简单化了,把没有止境的艺术方法简单化了,把人们的审美力庸俗化了。不论在绘画作品中

还是在电影画面里,孤立的颜色没有更多的价值,彼此无关的色块必须经过精心组织使之协调。 在此方面的杰出代表作《蓝》 关于电影《蓝》 《蓝》是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一。《蓝》、《白》、《红》是波兰大师级导演、“道德焦虑派”代表人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遗作。三部影片的颜色排列取自法国国旗色,因此其原始主题分别定义为自由、平等和博爱。以自由为主题的《蓝》讲述了因一次意外突然失去音乐家丈夫和五岁女儿的茱莉在往后的生活中复杂的心路历程。 茱莉在失去家人后,被情感自由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想过自杀,但很快她意识到一切痛苦的来源的是对灵魂和感情的自由的渴望。茱莉企图禁锢感情自由,唯一留下的,便是一盏蓝水晶吊

谈白鲸中的象征主义

安徽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谈《白鲸》中象征主义运用 姓名学号 学院专业 指导教师职称 中国·合肥 二零壹壹年五月

On The Use of Symbolism in Moby Dick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faculty of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 By: Supervisor: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AU May 2011

Acknowledgements I have eternal gratitude to Ma Wen, my thesis supervisor, for her/his inestimable help and valuable instruction, and to Professor Xu Y oujiang for his insightful lectures, which inspire me to compose this dissertation. I also thank those who help me in course of the writing and whose names I can’t list here one by one. Finally, I would also like to acknowledge the continuing support and kindness from my parents. Without their love, I could never have gone this far.

野性的呼唤有感范文精选

野性的呼唤有感范文精选 读野性的呼唤有感1 今天早起,我读完了《野性的呼唤》这本书,它的每一个细节,都促使我忍不住接着往下读,可能是读的太融入,而导致我连早饭也忘了吃。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只壮健聪明的狗——巴克,在阿拉斯加荒野的残酷环境下,为了生存和群狗进行殊死的争斗,随后她身上狼祖先的野性逐渐恢复,最后终于逃进了原始森林,变成了狼。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荒无人烟的雪野里,在饥饿和野狼的威胁下,一个伤痛缠身、孤独一人的淘金者,和死亡作着殊死的搏斗。仗着求生的愿望,他不畏艰辛,拼死抗争,终于以坚强的毅力战胜死亡,奏响了一曲对人类精神和生命的赞歌。 告别了这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件,我渐渐觉得,巴克是一只勇敢的“狗”,坚强的“狗”,还是一个能为了生命的永存而与死神殊死拼搏的一只神圣而伟大的狼。而促使他和死神斗争的是它那渴望让生命永远沸腾的激情火热的心! 面对巴克的种种精神,我显得有些惭愧,我往往面对自己立的誓言,不会坚强的去做,而会退缩。记得有一次开学,妈妈给我买了许多卷子,我决定在一个学期内,老师讲到哪里,我就写到哪里,可是到了开学,刚刚前两天我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可是坚持的不到一个星期,便败下阵来,最后到了期末,一整沓卷子,也就是完成了不到四五张。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渐渐明白了,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做事

情都应该追求坚韧、坚持的信念,为了一个目标竭尽自己所能,终不后悔。遇到困难不要气馁,不要丧失信心,要转换自己的思想观念,树立目标,奋起直追。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意味深长。 读野性的呼唤有感2 寒假中,我读了《野性的呼唤》,让我印象非常深。 故事主要叙述了一只强壮勇猛的狼狗巴克,从人类文明社会回到狼群原始生活的过程。巴克是一头重140磅的狼狗十分强壮。它本来在一个大法官家里过着优越的生活,后来被法官的园丁偷走,转卖给邮局,又被送到阿拉斯加去拉雪橇。巴克最初被卖给几个法裔加拿大人,由于巴克体力超群,机智勇敢,最终打败斯帕斯成为了狗群的领队狗。巴克先后换过好几个主人,最后被约翰·索顿收留。巴克对索顿非常忠诚。不幸的是索顿被印第安人杀死,狂怒之下,巴克咬死了这些印第安人,从此与狼为伍,但仍然定期去主人的葬身之地凭吊。 此书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巴克不牺生命要将主人救活,,这里写出了巴克对主人的忠心。我看完了这本书之后联想到了和我相处了好几年的小狗……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狗是我们忠诚的朋友,请大家和我们的朋友(狗)和睦相处。 读野性的呼唤有感3 在暑假里,当我第一次翻开杰克伦敦的巨著——《野性的呼唤》时,那一首极其凄凉而又非常富有哲理的诗深深地打动了我:“风俗的'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008填空题 (1)前期象征主义主要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应和”论,该诗被誉为“象征主义的宪章”。 (2)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以“音乐化”为核心。主要著作:《尤帕利诺斯》《灵魂与舞蹈》《文学杂集》 (3)亚瑟·西蒙斯是法国象征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传播者,其《象征主义文学运动》一书是英国第一部较全面介绍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论著。 (4)叶芝把象征分为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两大类。主要著作:《诗歌的象征主义》《论文与序言》《探索集》《评论选》 (5)意象主义诗论于20世纪初叶提出,标志是庞德提出“意象主义宣言”的诗歌创作三原则。主要著作:《严肃的艺术家》《罗曼司精神》《怎样阅读》《阅读ABC》等。 (6)意象主义诗论家休姆的主要著作:《沉思录》、《沉思续集》;他还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先驱人物。其1915年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一文宣告了浪漫主义时代的终结和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来临,透露了新批评反对浪漫主义的信息,同时也为新批评派奠定下了理论基调。009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 (1)“象征主义精神”: ①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②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 ③象征主义高度重视个性,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 (2)瓦莱里的“音乐化”理论: ①象征主义诗歌的本质就在于使诗歌这种语言艺术“音乐化”。 ②音乐化是指诗歌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 ③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还包括诗歌语言的音乐化。 (3)瓦莱里十分重视抽象思维和理性: ①瓦莱里强调诗人应有抽象思维能力。 ②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有两个重要作用: 一是抽象思维作为诗人的哲学在创作活动中起作用,这是诗歌的象征意味和哲理内涵的来源; 二是诗歌的构思过程需要抽象思维的介入和冷静的理性思考。 ③瓦莱里强调诗歌应追求超越个人的无限、普遍的价值。 (4)评价:瓦莱里的音乐化象征主义诗论比前期象征主义诗论更为深刻和精细,也克服了其前辈和同辈诗论中的神秘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倾向,从而把象征主义诗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010威廉·巴特勒·叶芝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

浅析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浅析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摘要: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是他关于对立面的统一或否定之否定的更为广泛的哲学原理一个特殊的应用。“伦理实体冲突论”和“永恒正义”是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本文以英国著名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1]为例,浅析黑格尔悲剧理论在小说主人翁身上的应用与表现。 关键词:黑格尔悲剧理论《呼啸山庄》悲剧人物 引言 在西方美学史上,亚理士多德奠定了经典的悲剧理论,对悲剧的情节,人物,效果等方面作出了相对准确和完整的解释。在他之后,虽然有很多学者也对悲剧理论作出过某一方面的阐述,但大多没有突破亚理士多德的理论框架。直到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出现,他对悲剧理论运用辨证的方面加以阐述,强调了“冲突论”和“永恒正义”的观点,对悲剧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突破。 1、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主要体现在:他提出悲剧本质的“冲突说”,黑格尔第一个将辨证法应用于悲剧批评,把悲剧看成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辨证过程。他认为矛盾冲突是悲剧的基础,是悲剧的推动力量[2]。他接着提出了悲剧冲突的类型,一种是由于客观条件产生的冲突,如自然原因,亲属关系,阶级地位等外在因素的冲突;另一种是心灵的冲突,黑格尔认为是理想的冲突[3]。 黑格尔在他的悲剧理论中还提出,悲剧的结局是“永恒的正义”或“永恒的公理”取得的胜利。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悲剧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不只是亚理士多德所说的“怜悯和恐惧”,而是愉快和振奋[4]。 2、《呼啸山庄》主要人物情节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著名的一部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偏僻荒原上的一座终日狂风呼啸的山庄。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从利物浦领回一个无家可归的弃儿,给他取名希斯克利夫,并待他如同亲生,却引起了儿子辛德雷的强烈不满和嫉妒,而女儿凯瑟琳与这个皮肤黝黑一身野气的孩子很快成了形影相随的伙伴。恩肖先生死后,希斯克利夫失去了保护,辛德雷少爷待他如同奴仆,并禁止妹妹与其玩耍。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孩提时的友谊不知不觉中已发展成真挚的爱情。相似的个性,相同的生活趣味和反抗目标,使他们互以对方的生存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但是在等级分明的社会里,凯瑟琳却难以嫁给希斯克利夫。当她做出天真的决定,答应嫁给画眉山庄的阔少,温文尔雅的林顿时,希斯克利夫突然失踪了。当晚,凯瑟琳站在狂风暴雨中大哭了一夜,重病一场,为日后的精神崩溃留下了隐患。三年后,希斯克利夫重新出现,已变成一个富人,他对凯瑟琳的爱情由于压抑和扭曲,其中夹杂着苦涩的恨与仇。这时已经是林顿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

1.历程: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60年代,龚古尔兄弟相继发表的理论和作品,标志着自然主义文学的诞生。6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左拉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的阐述,并创作了《卢贡-马卡尔家族》,成为自然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70年代末,左拉周围聚集了一群年轻作家,莫泊桑、于斯曼等,他 ,被视为自然主义的盛举。80年代中,“梅塘集团”解体,法国自然主义开始衰落,而影响却逐渐蔓延至全欧洲,尤其在德国声势浩大。 2.理论:自然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进化论、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成果的启发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科学”、“真实”是自然主义追求的目标。 3.风格:平和、冷静、无动于衷的叙述文体。作家在作品中竭力隐去,少有议论。为20世纪许多流派所吸取。 4.评价:自然主义把人类社会等同于自然界,把人等同于任何一种生物,因而常以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忽视甚至无视人的社会属性,引发出许多错误的结论,也描写了大量酗酒、淫荡、神经质等畸形变态的现象。但总体来说,以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审视人的行为和心理,体现了自然主义要科学、准确地剖析人的努力,是有益于丰富人对自身复杂性的认识的。 5.代表作家:法国龚古尔兄弟、左拉。 (二)唯美主义文学 1.发展历程:发端于30年代的法国。诗人、小说家戈蒂耶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成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口号。他精心构思的小说《莫班小姐》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之一。60年代,巴那斯派在诗歌创作中精雕细刻、追求格律的工整和形式的完美,形成了又一次唯美主义的高潮。 英国的唯美主义晚于法国,但是理论更完备,创作更丰富,影响也更广泛。40、50年代出现的先拉斐尔兄弟会是唯美主义的先声。80、90年代,英国唯美主义达到高潮,涌现了王尔德、佩特等一批作家、批评家。王尔德被公认为是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90年代末,他退出文坛,英国的唯美主义思潮随之进入尾声。 2.理论:反对艺术服务于政治、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既反对文学的政治功能,也反对文学的道德教化。于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美,便成了艺术追求的唯一目标。 将“美”与“善”和“真”剥离。认为艺术的任务不应是反映现实,而应是以艺术的“美”去遮蔽现实的“丑”,使人们在美的艺术中获得愉悦的享受,从而摆脱现实带来的痛苦。他们甚至主张,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不是艺术应当人生化,而是人生应该艺术化。 3.风格:作品大多精巧考究、空灵飘逸、华而不实。新颖雕琢有余、思想深度不足 4.评价:唯美主义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艺术的独立价值,提高了艺术的地位,但对功利性和现实性的彻底否定,又在实际上贬低了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代表作家:泰奥菲尔·戈蒂耶、奥斯卡·王尔德

双城记中的象征主义

1 对《双城记》中象征手法的再诠释王沁(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21 5500) 摘要:《双城记》一直以来被视为一部关于爱情与自我牺牲的历史小说,隐含了作者失败的婚姻和被往事困扰的沮丧。而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曼奈特医生,查尔斯〃达尼和西尼〃卡顿则反映了这一悲观失望的情绪。然而尽管小说的基调较阴郁,苦难与悲伤却不是小说的主旨。在黯淡的表象之下蕴涵的是狄更斯对人类超越自身限制,打破精神桎梏的坚定信念。通过分析三人充满苦难挣扎的生命历程及与作者本人生活的对照来阐释小说中表现的乐观精神和进步思想。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ymbolism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WANG Qin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 Shu 215500,China) Abstract: A t ale of Two Cit ies has long been viewed as a hist orical novel about love and self- sacrifice, which implies t he wr it er’s unsuccessful marriage and his frust rat ion of being haunt ed by t he past . The t hree maj or charact ers-Dr. Manet t e, Charles Darney and Sydney Cart on-indirect ly reflect t his

pessimist ic depression. Thought he novel does have a gloomy t int , sadness and pain should not be deemed as t he mainst ream of ATale of Two Cit ies. Through it s bleak shell is a firm belief in man’s st rengt h of t ranscending his limit at ions and breaking t hrough his ment al prisons or t he human bondage. This paper, t hrough an analysis of t he t hree main charact ers’painful experiences as well as a comparison wit h Dickens’s personal life, at t empt s t o set fort h t he opt imist ic spirit and posit ive at t it udes t owards life. 2 《双城记》中的象征艺术探析廖衡(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双城记》是查尔斯〃狄更斯大量运用象征手法的杰作。小说中的自然景观、颜色色彩、声音和人物动作都被有选择地赋予了象征意义,成为表现小说主题的喻象。本文选取小说中的主要意象,探讨其象征意蕴以及狄更斯是如何运用这些象征来深化主 题的。 3 谈《双城记》中人物的象征意义马莹 ( 陕西师

读《荒野的呼唤》有感700字_《荒野的呼唤》读后感大全

读《荒野的呼唤》有感700字_《荒野的呼唤》读后感大全 读完这本小说,我觉得那是个不同的世界,因为和平时期人人平等;而在小说里,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谁的牙齿更锋利,谁就是王者!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读《荒野的呼唤》有感700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读《荒野的呼唤》有感700字(一)今年寒假期间,我读了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的作品《荒野的呼唤》,书中充满了许多原始野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该书的主人公就是一只名叫布克的狗,被主人的园丁助手曼纽尔卖到了北国。它一生经历过四个主人,历经了重重的磨难。在第一个主人手里,他差点被狗的头领史皮兹杀死,但最终学会了生存的法则;第二个主人只把它当做廉价的工具,让他拖着沉重的货物,一口气跑了两千多里,差点活活累死;第三任主人是个很无能的人,他根本就不会使用驾驭狗,最后他和他们的狗一起掉进河里淹死了,只有布克被他的最后一个主人救了;这最后的主人与布克在相处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布克为主人屡建奇功,当主人被杀害后,它毅然替主人报仇雪恨。最终,布克回归荒野,成了一群狼的首领。读完全书,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分。我觉得书中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思考与警醒。第一:布克具备坚强的生存能力。他周围的众多伙伴,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和危险后都无奈的倒下了,只有布克坚强的活了下来。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生活的社会就象一个残酷的战场,万一坚持不住倒下去,你就必须尽快的站起来,否则你将永远起不来了。悲伤会把你彻底打垮,让你丧失斗志。只有顽强站着的人才能生存下去。如果我们遇到一点挫折就被打倒,那么就还不如一条狗,也更不会在将来大有作为。站着的人应该让自己站得更高,才能不断进步,并继续寻找更高的立足点。第二:是布克对最后的主人的浓厚感情与深情友谊。在患难中建立的友情,是最坚不可摧的。它替主人立功无数,并且还救过主人的性命。无奈,最后主人被杀害了,于是它历经艰险的替主人报了仇。从此以后,每年它都会回到主人被害的地方仰天长啸,以此来悼念它对主人的缅怀与思念。想到此情此景,我不经热泪盈眶。友谊地久天长。第三:人的贪欲害死人。第二个主人因为贪欲把布克他们给卖了,第三个主人因为贪欲想得到金子,穿过已经开始融化的湖面,结果掉进湖里淹死了,就连第四任主人也是因为贪欲想多拿一些矿石而被人杀害了。贪欲,真是人致死的弱点。我们做事切莫贪心,适可而止。《荒野的呼唤》的确是一本好书,这本书宣扬的是一种不屈的精神、一种野性,希望大家能找来读一读。读《荒野的呼唤》有感700字(二)“昔日流浪的渴望在沸腾,奋力挣脱现实的枷锁;野性在严寒的冬日里苏醒,再一次发出醒来的欢呼。”这首诗正代表了美国杰克???伦敦的小说《荒野的呼唤》。我怀着敬佩的心情拜读了

后期象征主义等

1.后期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象征主义的继续和发展,20世纪20年代又一次高潮。比象征主义视野更开阔、思考更深沉。提倡凭直觉把握内在真实,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以可感的形式去体现抽象的理念,在意象、象征中隐含人生的哲理,追求半明半暗、扑朔迷离和带有神秘色彩的艺术效果。英国的艾略特的《荒原》是它的代表作。此外还有法国的瓦雷里的《海滨墓园》,奥地利的里尔克,比利时的梅特林克的戏剧《青鸟》,俄国勃洛克的《十二个》和叶赛宁,爱尔兰的叶芝,美国的庞德等。 2.表现主义:20世纪初起源于德国的绘画,后扩展至音乐、文学等领域。它的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再现”。要求突破事物表相,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突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而揭示其内在的灵魂;突破对暂时现象的抒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与真理。在艺术方法上,由于强调永恒,人物往往是某些共性的抽象或象征;由于强调写内心活动,直觉和梦幻,多采用内心独白、梦景、潜台词等手段;情节离奇,变化突兀,以夸张、扭曲、变形、荒诞的写法,突出主观的感受,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代表作家与作品有卡夫卡的《城堡》、《变形记》,美国奥尼尔的《毛猿》,捷克的科幻作家恰佩克,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戏剧《到大马士革去》,德国的戏剧家布莱希特等。 3. 未来主义:20世纪出现最早、反叛精神最强的一个文艺流派。以“否定一切”为基本特征。否定国家机器,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理性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创始人是〈意>马里内蒂《未来主义宣言》,主要成就是诗歌,代表作家及作品是<法>阿波利奈尔的《醇酒集》,<俄>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等。 4.超现实主义:源于法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兴起的在文艺及其他领域里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1916年的达达主义“破坏一切”“清除一切”给它有力的启示。1924年《超现实主义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运动的正式发端,20-30年代在法国形成高潮,40-50年代拓展为世界现象,1969年结束。强调表现超现实、超理性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它们超越了现实世界的各种束缚,重直觉,认为潜意识、梦幻才是最真实的;主张无意识的写作,不必有什么主题。广泛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作品怪诞,夸张、晦涩、神秘。对后来的荒诞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了影响。代表人物有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等。 5.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借用自心理学,后成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总称。以无意识活动作为文艺的表现对象,揭示不同层次的心理活动,强调人的意识的矛盾性及复杂性。在作品中,情节淡化,作者不介入,由人物直接表白自己的内心活动,不按情节而是按人物意识流程结构作品,组织情节,不受时间限制,过去、现在、未来相互颠倒,彼此渗透,相互重叠,网状式的主体结构。代表作与作品有爱尔兰的乔伊斯的《尤里西斯》,法国的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美国的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英国的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等。 6.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原为一个哲学概念,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核心的文学称之为“存在主义文学”。作为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个文学流派,产生于30年代的法国,日渐流行于欧美。它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一方面揭露资本主义世界的荒唐丑恶;另一方面表现人的不幸和毁灭的命运与孤独、绝望、恐惧的思想情绪,同时也激励人们面对现实的重压而奋起抗争。艺术上多保留传统风格,思想上开掘哲理深度。代表作家与作品有萨特的《恶心》,加缪(1913-1960)的《局外人》、波伏娃等。

浅析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

浅析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 刘文洲 认识论要解决的是我们对事物认识何以发生,由此而来的是我们的知识普遍性和真理性从何而来,适用于那些范围等等问题。这一问题从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之后,成为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黑格尔作为一个近代集大成的哲学家是不可能回避认识论问题的。本文就以《小逻辑》为核心就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进行浅析。 一、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黑格尔认识论的基础 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是在批判继承了休谟、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等人认识论思想下形成的,他在坚持意识在先,物质在后的本体论基础上,在对理性的坚信下,认为外在的“客观思想”是可知的,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当然他的同一性与唯物主义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大不相同,黑格尔所指的思维,不仅是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而且主要指的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某种“客观思想”即绝对理念,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过是绝对理念发展的最高产物。在黑格尔看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指思维是存在的本质,一个事物的存在只有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地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与自己相符合。黑格尔说,“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考察。”①一切存在都不过是思维的异化物,是绝对理念的外壳,而绝对理念则是万物的内在根据和核心。 为了论证思维的客观性,黑格尔指出,“个体生灭无常,而类则是其中持续存在的东西,而且重现在每一个体中,类的存在只有反思才能认识。”②也是说类作为类是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觉的到的,只能被我们的理性所把握。外界一切事物的真相,必然是思维所思的那样,思维就是对对象真理的揭示。所以,黑格尔说:“思想的真正客观性应该是: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同时又是事物的自身,或对象性的东西的本质。”③而“当我们把思维认为是一切自然和精神事物的真实共性时,思维便统摄这一切而成为这一切的基础了。”④黑格尔要告诉我们的是,既然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只能为思维去把握,那么它就是思维所思的样子,或者说它本身就是思维了。这一思维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只能是绝对理念。在这里黑格尔固然将客观事物的‘一般’与人们反映的‘一般’概念相混同,从而把人脑中的概念客观化,但在认识论上他认为这个客观化的绝对理念是可知的,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黑格尔在《自然哲学》说明他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如果说真理在主观意义是观念和对象的一致,那么在客观意义上真实的东西则意味着客体、事物同其 ①黑格尔《小逻辑》3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 ②同上书,75页。 ③同上书,120页。

论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_0

论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象征主义是20世纪初涌入中国的众多思潮之一,也是在中国获得了长元发展的思潮之一。冯至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其诗歌创作在在新中国成立前就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并在象征主义的接受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因此本文将以冯至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诗歌创作为例,探讨其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外来思想、本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一种思想要真正被另一种文化接受需要满足那些条件,以及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有哪些优势和阻碍。 标签:象征主义;冯至;本土化 象征主义是西方浪漫主义之后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莫雷亚斯在《象征主义宣言》中写道:象征主义探索的是赋予思想一种敏感的形式,但这形式有并非探索的目的,它既有助于表達思想,又从属于思想。……因此,在这种艺术中,自然景色,人类的行为,所有具体的表象都不表现它们自身,这些富于感受力的表象是要体现它们与初发的思想之间的秘密的亲缘关系。象征主义强调诗人的使命就是创造与实际制度绝对无关的一个世界或者一种秩序、一种关系体系。而这个诗情世界的创造需要使用独特的语言。因此西方象征主义的兴起可以说是对现代人隐秘内心世界的发现,并用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当象征主义这一现代性思潮传入中国时,中国诗人的创造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高利克:“文学影响的种子必须落到待开发的大地上,作家和传统必须准备好去接受、去转化,对影响作出回响,来自这种影响的种子可能落下,但是只有落在作好接受准备的土壤上的种子才将会萌芽,每一颗种子都将受它扎根在那里的土壤和气候的影响,或者改变形象,在被移植的过程中伸展出去。”因此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也将经历一段接受、转化的“本土化”过程。本文将以冯至在新中国成立前诗歌的创作为例,分析象征主义思潮这颗种子是如何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的。 冯至是我国20世纪重要的诗人,有着“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美誉。他的诗歌创作一方面受到我国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又从西方文化里汲取养料,在本土与异域、传统与现代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诗歌美学风格。但是由于20世纪的中国是剧变中的中国,仅以在新中国成立前为例,冯至的诗歌就呈现出了不同的阶段特征——由20年代少年的迷茫与脆弱转向中年的沉思。接下来本文就于冯至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探讨象征主义是如何在冯至的作品中生长开来的。 一、少年的迷茫脆弱与坚强反抗——冯至20年代诗情世界的表达 冯至《西郊集·后记》中谈到,2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没有花,没有光,没有爱的世界。面对这样低沉的现实社会,诗人在诗歌中奋起反抗。摧毁旧世界,创造一个新的纯净世界。在《狂风中》让几万万颗的星球在狂风般的激荡中,一起

读《荒野的呼唤》有感(集合9篇)

读《荒野的呼唤》有感(集合9篇) 在可以搜索到更多关于读《荒野的呼唤》有感的精选范文。从幽暗的荒野挺身而出, 凄厉的长嗥, 撕裂了大地的眼睛。 躁动的心灵, 被自己的锋芒刺痛, 快乐变得伤痕累累。 炽热的呼吸, 如疯狂的野草, 唤起一种古老的沉痛。 再无法抵制,

这种野性的迸发, 像傍晚的落日, 给予世间最后的光辉。 暴怒的又眸,焚烧的嘴唇, 清醒的,丰富的,孤独的,沉默的,思想, 和太阳一起狂奔。 命运是一根被抽尽了养分的树, 双臂, 倔强地伸向天空, 年轮堆积起来,

构成了 永不干涸的力量。 给你一篇读《荒野的呼唤》有感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荒野的呼唤》是一篇动物小说,是由美国的作家杰克·伦敦写的,由沈石溪主编的一部小说。我曾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翻阅着,它是人们精神粮食,是一部真正的好书! 《荒野的呼唤》它主要讲述一只叫巴克的圣伯纳德犬,从温顺的家犬逐渐回归野性,重返荒野的故事,而强烈地反应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我每次看完这本书,都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啊!巴克是多么的顽强啊!它受尽折磨,却依然生存下来,它受尽欺凌,仍然不折不扣地当上头领。那股原始自然的野性在它身上复苏,使它称霸为王。看完这篇文章,不禁让我想起了动画片《狮子王》中的辛巴,它也是历经磨难,最终成为了万兽之王。

在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像巴克一样,遇到困难,会迎难而上,毫不退缩呢?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种品质。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爸爸妈妈在我跌倒的时候不伸出双手把我扶起,而是鼓励我自己爬起来的原因;明白了在我遇到困难哭泣的时候,爸爸妈妈告诉我把眼泪擦掉,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在书中,巴克受尽磨难,我为它曲折的命运感到难过。我呼吁大家爱护动物吧,不要让它们被人类伤害,它们也是有生命的。有人可能会说:“虚伪。”但我想说:“这不是虚伪,是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提供的读《荒野的呼唤》有感范文,都是经过我们会员精心挑选的。 上星期,我的好朋友张远骏给我介绍了一本书,他说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历险故事,听他讲的津津有味,我迫不及待的从他那里借了过来,这本书叫《荒野的呼唤》,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只诞生于荒野的混血狼狗,它叫白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它被人类驯养了,但它的第一任主人和第二任主人都不懂得仁慈和友爱,没能培养出白牙仁慈和友爱的品质,反而让它变得暴躁、孤独、残忍和凶猛,成为同类的仇敌,后来白牙在第三任主人那里获得了仁慈和友爱,而变得善良忠诚,还为了拯救主人的父亲而身负重伤,最终赢得了主人一家的喜爱。

浅析黑格尔对哲学的定义

浅析黑格尔对哲学的定义 黑格尔认为哲学所要把握的最高统一是主观的“思”与客观的“是”的统一,主张用绝对者去把握主客观统一,认为一切都是包含对立统一的,不能局限于对立,要上升到统一。 标签:黑格尔;哲学观;辩证统一 黑格尔哲学与近代西欧哲学一样,认为哲学所要把握的最高统一是主观的“思”与客观的“是”的统一。主张用绝对者去把握主客观统一。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从动态出发,发展变化,与形式逻辑不一样,形式逻辑认识是就是,非就是非,而在黑格尔看来,是也可以是非,非也可以是是,是与非不是绝对对立的。他将绝对精神当作世界最高者,认为世界上一切都只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当思维去“思”世界本质,并把它“思”出来,这个思维就把握世界的本质,这就是精神。精神是客观精神,因为世界本身就是客观的,而精神把握世界的本质,所以也就是客观的。绝对精神不依赖于任何东西产生,而万物却依赖它产生,只有是绝对的,才能成为本体、本源,万物从它产生,最后又回归于它。哲学是为解释世界,就要找到世界存在的理由,而理由即是共相,就是最普遍的东西。黑格尔将哲学定义为:思维是对自身思维的反思。绝对精神首先要进行自我反思,在自身中演绎、审视自己,在思维中如何进行合乎逻辑的演化,进行思维。他的哲学首先对两种哲学作风进行了批评:任性的作风→不注重逻辑,怀疑主义→浅薄的作风。黑格尔认为,每个内容都需要遵循正反合的方法展开。 黑格尔哲学对时代文化不是以外在态度而是以内在态度来探索时代文化本质(真理),以与内容相一致的方法研究真理。黑格尔在《小逻辑·导言》第一节提出“哲学的对象和宗教的对象诚然大体上是相同的。两者皆以真理为对象,就真理的最高意义而言,上帝即是真理,而且唯有上帝才是真理。此外,两者皆研究有限事物的世界,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上帝(即二者的真理)的关系。” 哲学同经验、文化等并不是并列外在关系,而是对其它文化、知识等的概括,使其上升到理念(本质)。过去那些平和,都只是表面的,矛盾是存在的。黑格尔哲学认为存在矛盾是极其正常的,并且非常喜欢。否认矛盾是很坏的成见,因为这些成见是用有限思维(范畴)去把握无限丰富的内容,并没有上升到理念。黑格尔认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只有哲学能把握真理(无限)。而把握真理就是要靠思维的反思,黑格尔的反思与一般反思不同。一般反思是指反射、反思,用抽象、片面进行思维。而黑格尔的反思是在思维之后反思,深思熟虑,从事实上升到理念。这里事实一般认为是由知性所把握的东西,通常我们认为这是具体的,但是在黑格尔看来,靠感性、知性、经验所把握的个别东西,这是抽象的,而只有靠理性把握普遍本质的东西才是具体的。知性思维虽然也谋求统一,这是无差别同一,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而理性思维是辩证统一思维,黑格尔并不否认知性思维,但知性思维是不足的、不全面的。所以,黑格尔又给哲学下了一个定义:用具体的概念、理念来研究真理(绝对)。他说:“真理的王国是哲学最熟悉的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