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心得体会

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心得体会
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心得体会

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心得体会

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势,__市旅发委组织一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_人,赴浙江省湖州市参加省乡村旅游暨民宿培训班学习。此次培训班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安吉县、德清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学习,学员通过听取专家讲座、走访交谈、现场教学、深入体验等多种方式,对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成果和经验有了较深的了解,深感值得学习借鉴,同时坚定了加快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一、考察地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培训班重点考察了浙江省湖州市余村、山川乡、龙之梦、田园鲁家、水口乡、裸心谷度假村、莫干山民宿。湖州充分利用本地自然环境优势,结合秀美乡村建设建设,积极探索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多业态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新模式,把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

二、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

(一)坚持科学规划。

依托本地自然环境及地处长三角经济区的地域优势,创新乡村发展模式、实施多业态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是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亮点。湖州市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整合各地区区域优势集中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农户分散经营可能

带来的市场混乱、重复建设和资源破坏。为最大限度的保留村庄、民居的原始风貌,同时为避免同质化竞争,湖州市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实施实施了一村一品、一型一策的发展思路,根据每个地区游客市场的定位,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

(二)坚持政府主导。

湖州市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始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当地农户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开发,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使得乡村旅游建设始终不断进步和完善,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使乡村旅游由点及面,带动周边村落集群发展。并通过资源的挖掘及利用,结合秀美乡村建设,达到以旅促农,以旅游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

(三)坚持模式创新。

湖州的乡村旅游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一个成果,主要还是得益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经营者,能够面向市场进行创新,探索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湖州市已经形成了以乡村旅游景区、休闲村庄、休闲农庄、农家乐、特色民宿为主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四)坚持管理创新

湖州创新了乡村旅游管理式,建立了农家乐诚信经营、星级评定等日常监管体系的农家乐管理制度。

1、建立了民宿协会,推动行业规范化经营;

2、建立农家乐诚信体系。组建农家乐经营诚信联盟,强化农家乐诚信体系建设,增强农家乐经营户的责任意识,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3、建立农家乐星级评定体系。采用定期复核、记分考核、奖惩等办法,实施对农家乐星级和农家乐特色村(点)的评定、认定,并实行动态管理。

4、建立农家乐日常监管体系。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组织多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农家乐开展食品、环境、消防、接待设施等方面的日常监管;

5、开展美丽家庭户评选活动。

三、湖州发展乡村旅游几点启示

一是因地制宜,抓好规划布局。乡村旅游发展始终要坚持全局规划,分期实施,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围绕__市旅游总体规划,指导乡村旅游景区、景点规划及提升规划的编制工作,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在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谋划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旅游景区、点自身优势,通过抓准客源定位,明确项目主题、运营模式等,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是找准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在乡村旅游的产业规划和定位中,应紧扣本地产业及资源优势,抓准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实现差异化发展。以____为核心定位,乡村旅游项目在完善旅游功能的前提下,要积极谋求特色产业,大力发展____、___、休闲度假为主的特色乡村旅游,并融入符合现代人休闲养生的的元素,让传统____产业在换发新的生机。

三是保护传承,挖掘人文历史。乡村旅游项目想实现的特色化发展,必然需要具备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如何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实现特色化发展将是今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__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镇,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在旅游项目开发中过程中,必须做好现有文物、老宅、古居的保护修缮工作,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将文化保护利用纳入发展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同时,要加强文化氛围营造,利用深厚文化沉淀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味,形成良性循环,汇聚人文资源,打造的区域特色文化。

四是转变思想,创新服务理念。乡村旅游的发展始终要坚持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理念。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应主动作为在不干预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积极对接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在资金、政策上提供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帮助企业健康发展。激发农户、村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更多他们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使百姓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

五是综合治理,打造绿色生态。发展乡村旅游首先必须具备宜居宜业宜游的自然环境,能让游客感受到与城市不同的乡村自然风貌。结合秀美乡村建设,紧扣村庄环境优美化、居民小区配套化、畜禽养殖舍饲化、垃圾污水无害化四化目标,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和资金投入,建立并完善农村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建设。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大力提高农村居民人口素

质,通过电视宣传、设置展板、开展文体活动的方式,使其充分认识到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此次湖州乡村旅游学习使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同时也认识到乡村旅游在我市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必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面对与旅游发达地区差距,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不断创新,勇于实践,为实现我市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而不断努力。

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心得体会

2021年7月9日至15日,我有辛参加了由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委党校、县旅游局组织,党校校长张明文带队的乡村旅游发展考察学习培训班,赴青海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期一周的学习调研。

所到之处优美的生态环境、发达的乡村旅游、厚重的文化积淀,让我心灵受到震憾,思想获得启迪,视野得到开阔,可以说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珠固乡,我们参观了千亩锦绣花田,我们发现,在当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中,群众的参与度极高。他们以海(花海)养田,以田富民,带动十八里乡亲共同致富的理念,充分带动了群众份积极性。

在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我们参观了民风淳朴,古朴典雅的木结构栖贤堂农家乐,

这是一座基本告别了农耕模式的村庄,这里的村民依靠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他们质朴勤劳的品质,用逐渐成熟的农家乐经营理念替代着耕作模式,实现着自己的致富梦想。

一路走来,我们参观了农家乐,民宿,电商,山庄等等,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体会建议:

一,改变一些错误观念。

要彻底改变乡村建设城市化的错误认识。美丽乡村不是建设整齐划一的移民小区,不是千篇一律的现代集镇,而是要打造有味道、有品位的美丽乡村。所谓有味道,就是保持本色,突出特色;所谓有品位,就是要将精致设计,精致建设,精致管理贯彻美丽乡村建设的始终,使美丽乡村建设既保持传统,又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

二,加大政府主导和投入力度。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政策,特别在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培育整村推进农家乐建设,借助现有的生态旅游景区,打造城市假日休闲游,以旅游带动农家乐的发展,以农家乐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通过规划引导,保证农家乐的有序发展,逐步改善目前农家乐经营规模小,经营单一,层次不高的状况。

规划设计上要突出地方特色,在房屋外观改造,环境营造,对外推介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合理降低消费档次,杜绝高档菜品、会所形式,还农家乐以农字。

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势,推动_______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引领_______旅游业从传统的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3月25日至31日,由自治区旅游局组织_______带队的乡村旅游发展研修班赴_______省、_______省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题学习调研。_______参加了学习班,并结合

_______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体会建议。

1.全域规划重点打造。

各考察点所在的市县(区)把规划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

首先,其规划不仅仅重视点的打造,而是同步推进线和面的提升,其规划的是一条线、一个面而不单单是一个点。不论是江西的婺源还是安徽宏村,在通往美丽乡村的沿线,就已经开始下功夫进行打造和提升,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靓丽风景。

其次,其规划的是一个体系而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所有的村都是以生态优先、景观优先、公建优先为准则,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全面制定涵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以及产业

发展规划的规划体系,实现了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思路规划化,规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

最后,其规划是重点打造而不是全面开花。无论是江西还是安徽,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在科学研判村庄的自然环境、基础条件、所处区位等多方面因素,有重点的选择一批自然条件优越、自身特色明显、交通相对便利、区位相对较优的村进行重点打造,而不是全面开花。

2.业态创新产业融合。

两地发展旅游业都在创新求异上下功夫,将乡村旅游与当地其他产业结合起来,将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联系起来,跳出了景点体验这种传统模式,精心打造多元新业态综合体,将全域旅游、创意旅游、情感旅游、无景点旅游等新业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实现了三产的有机融合。这种产业间有机融合的业态创新无疑会给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进一步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3.坚持政府引导、集体运作,追求规模化效益。

政府的适时引导和重视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广大农户的参与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一项产业只有实施规模化经营,才能追求到效益的最大化。

几点建议

结合这次考察的体会,针对_______市乡村旅游展现状,建议下一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的工作:

1.改变一些错误观念。

首先,要彻底改变乡村建设城市化的错误认识。美丽乡村不是建设整齐划一的移民小区,不是建设千篇一律的现代集镇,而是要打造有味道、有品位的美丽乡村。所谓有味道,就是保持本色、突出特色;所谓有品位,就是要将精致设计、精致建设、精致管理贯彻美丽乡村建设的始终,使美丽乡村建设既保持传统,又能很好适应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

其次,要改变美丽乡村就是要建景点的观念。大力倡导融入环保理念改造农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无景点另类健康休闲,积极融入创意旅游、情感旅游、泛旅游、慢生活等新理念,着力打造美丽经济、乡愁经济、休闲经济、养生经济,给农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赋予新的价值。

2.加大政府主导和投入力度。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政策,特别在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培育整村推进农家乐建设,以移民文化、回族文化为依托,借助现有的生态旅游景区、湿地公园旅游景区,打造城市假日休闲游,以旅游带动农家乐的发展,以农家乐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通过规划引导,保证整村推进农家乐的有序发展,逐步改善目前农家乐经营规模小、分布散、经营单一、层次不高、发展无序的状况。

规划设计上要突出地方特色,在房屋外观改造、环境营造、对外推介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合理降低消费档次,杜绝高档菜品、会所形式,还农家乐以农字。

4.精心包装,提升档次。

挖掘历史文化,依托历史文化为背景,策划设计统一的农家乐标识,实行统一的挂牌经营,做到店面整洁干净。同时,为促进农家乐业主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卫生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定期开展评级活动,并对评级结果在_______市主要媒体进行公示。

5.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根据目前_______市农家乐现状布局和发展空间,依托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美丽回乡建设工程,选择适合建设乡村旅游的新农村建设点进行重点打造,并作为_______市农家乐开发示范点进行推广,鼓励有条件、会经营的农户开办农家乐,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和经营方式进行运作,并逐步在_______市全面推广。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35538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基本情况 东坪村位于县城东北约24公里处,距唐太宗昭陵仅2公里,这里群山环绕,地貌独特,登高远眺,千里沃野置于脚下,如画田园尽收眼底,南与巍巍秦岭遥相对峙,东观朝**顶天寺高耸云端,漫山遍野的幼松郁郁葱葱,万亩果园宛若一个“天然氧吧”,农家土窑洞冬暖夏凉,人称“没有噪音的天然空调”. 白村是一个现代农业园区,占地2万亩,其中农耕文化体验园是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地500亩,目前建成半亩园500户,已对社会开放

认耕,让城市生活的人们,离开喧嚣的城市,走进农村,放松身心,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让城市生活的人们,深入农村,了解农业,亲历春种秋收的传统农业生产过程。 二、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设规划方面:袁家村在建设发展中按照环保、生态、绿色的理念,斥资1500万元打造了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再现了原汁原味的关中民俗风情,创建了民俗民风体验一条街,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辣子坊、豆腐坊、醪糟坊、药坊等传统特色作坊,集中展示关中农村自明清以来的农村生活的演变。基本形成了集关中小吃街区、特色乡村食宿客栈、浪漫满屋田园派对、多主题酒吧街区、麻将茶园等关中民俗互动体验和现代艺术街区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旅游基地。

乡村旅游工作总结

乡村旅游工作总结 xx年度正大乡苗王城乡村旅游扶贫项目 实施总结 依据黔开办发【xx】252 号、黔农财【xx】271 号文件及《铜仁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实施正大乡苗王城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该项目在县 __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苗王城旅游公司和薅菜村干部群众经过为期半年施工,基本完成实施方案的建设内容,现总结如下: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项目区概况 苗王城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南部,东接湖南省凤凰县阿拉镇,南接松桃县大兴镇,北接松桃县盘信镇,西接松桃县牛郎镇。距迓大二级公路4km,距大兴机场11km,距铜仁火车站33km,距县城30km,距铜仁凤凰机场10公里,苗王城旅游区区位优势良好,交通便捷,是凤凰古城至梵净山黄金旅游线上亮丽的明珠。 (二) __状况

苗王城旅游区各古寨人口情况:苗王寨(新寨)235户1120人;薅菜寨105户560人,合计人口1680人。 苗王城村现有村级活动室70平方米,进入盛果期的经果林面积500余亩,农田基本由沟渠灌溉,柏油路直接到村,村内道路基本硬化,自来水到户,广播、有线电视和通讯网络全面覆盖,村卫生室建设已经完成,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100%,人均纯收入1418.41元,生活质量逐年提高。 (三)旅游发展概况 苗王城,是一座苗疆古军事城,建于明洪武初年,最早是答意苗 民长官司驻地。宣德至嘉靖年间经苗王石各野、龙达哥、吴不尔、龙西波、吴黑苗等长期经营逐步成为腊尔山区南长城外围的“王者之城”。苗王城是湘、黔、渝边界上至今保存较好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建筑为一体的苗疆古城,具有很高的 __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近年来,苗王城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巧借湖南凤凰古城、南长城和贵州的梵净山、九龙洞等风景名胜区在国内外已具影响力的旅游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开发旅游产业发展。通过积极运作,xx

最新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最新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调研报告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一、发展优势 近年来,我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力和辐射力初步显现,先后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北旅游强县,九资河镇成为湖北旅游名镇,圣仁堂村成为湖北旅游名村。据统计,已建成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景点106处,其中自然山水类51处,人文历史类15处,民俗风情类12处,现代农业类28处;已发展农家乐500多家,极具规模和特色的100多家,年接待游客量20余万人次。我县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适中的区位优势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武英、麻阳两条高速在我县都有出口,武冈城铁通车,罗田进入武汉1小时经济圈,周边2小时左右的大中城市10多个,数以千万计的客源市场,区位和交通条件好。境内路网主干道路全面升级改造,新建有大别山旅游公路,乡乡镇镇和主要旅游景点通二级公路,村村通四级水泥公路。 第二、宜人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基础。我县动植物品种繁多,是大别山植物多样性核心区,是华中地

区重要生物基因库,也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7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净土、天然氧吧和洗肺公园,是休闲度假的胜地、养生养老的天堂。 第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开发乡村旅游的潜在动力。乡村旅游产品齐全,有板栗公园、甜柿公园、葡萄采摘园、十里荷塘、燕儿谷等农业观光体验园;有李家楼、登场坳、石井头、新铺等农业新村;有大雾山桐花、天堂红叶、黄狮寨杜鹃、冰臼群遗迹等农村风景观光旅游点;有滕家堡明清古街、紫薇山庄等历史文化村落;有金盆地和潘家塆的梯田,白莲河、天堂湖水上娱乐等农业胜景。 第四、淳朴的乡土文化是打造乡村旅游的发展灵魂。有胜利烈士陵园、金凤楼、红一军军部旧址、肖方故居等革命遗址的红色文化;有河铺吴氏孝子牌坊、坟等源远流长的孝德文化;有板栗炖鸡、吊锅、汽水粑等罗田十大名吃的饮食文化;有以徐寿辉、万密斋、王葆心、余三胜等为代表的地方历史名人文化;有手工油面、东腔戏、畈腔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民俗文化。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全国其他发展较好的地方相比差距太大,主要表现在:

美丽乡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

美丽乡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以下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三篇,仅供参考。 范文一 此次参加市委党校春季主体班赴杭州开展的教学活动,感到组织有序、安排紧凑、学习内容丰富多样,让学员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增进了友谊,为我们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杭州的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连续11年被评为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优胜单位,桐庐县、临安市、淳安县和富阳市先后获得“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称号。学习了杭州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研究员、留日学者周旭霞的《智慧经济与杭州发展新思维》和杭州市城乡统筹办常务副主任娄火明《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型业态培育问题》等课程以及参观杭州转塘街道和谐社区建设后,感慨万千,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和新型业态培育等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感到城乡互融、产城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梦想,不是传说而是现实,并将会在更加广阔的大地上实现。 一、美丽乡村建设要汇集各方力量,确保整体推进 杭州市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健全,政策体系全面完善,工作措施得力有效,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形成了完善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体系。 1、健全组织机构

先后建立由市领导挂帅的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领导小组、市中心村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市“风情小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12年,根据《关于对市级非常设机构及其负责人进行调整的通知》精神,将上述领导小镇整合成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同时履行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协调小组职责。 2、完善政策体系 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杭州市“风情小镇”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中心村培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精品区块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意见和资金管理办法,具有丰富的内涵,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全面、目标明确、举措有力、要求具体,使全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体系。 3、保障财政投入 目前市级财政每年扶持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接近10亿元,其中,中心村建设4亿元、精品村建设3亿元、“三江两岸” 整治2亿元,“百千”工程和风情小镇资金5700万元。按照区县市1:1配套的资金扶持政策,每个中心村扶持资金超过2500万元、每个风情小镇超过1000万元、每个精品村超过800万元。这个标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桐庐县的“普惠制”对创建村三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临安市对经考核验收达到创建标准的行政村,根据村人口规模实行以奖代补。精品村、特色村和整治村分别按照人均1500元、800元和30万元/村的标准补助。所在镇(街道)给予创建村30%、20%、10%的配套资金补助。余杭区财政对美丽乡村精品村、重点村、一般村分别给予700万元、500万元、350万元的奖励,街道按区财政奖励资金50%配套。 4、合力整体推进

2020年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心得体会

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心得体会 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心得体味 背景 为进一步习惯乡村旅游进展的新形势,推动宁夏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引领宁夏旅游业从传统的 " 景区旅游 "向 " 全域旅游 " 进展模式转变, 3 月 25 日至 31 日,由自治 区旅游局组织、局长助理张仁汉带队的乡村旅游进展研修班赴江西省、安徽省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题学习调研。 银川市体育旅游局监督治理科科长王斌参加了学习班,并结合银川市的实际事情提出几点体味建议。 (王斌第二排左六) 乡村旅游考察的几点体味 全域规划重点打造。 各考察点所在的市县(区)把规划放在漂亮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首先,其规划别仅 仅重视点的打造,而是同步推进线和面的提升,其规划的是一条线、一具面而别单单是一具点。别论是江西的婺源依然安徽宏村,在通往漂亮乡村的沿线,就差不多开始下功夫进行打造和提升,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靓丽风景。 其次,其规划的是一具体系而别仅仅是一具产业。 所有的村基本上以生态优先、景观优先、公建优先为准则,以漂亮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 全面制定涵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历史文化村降爱护 利用规划以及产业进展规划的规划体系,实现了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思路规划化,规 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最后,其规划是重点打造而别是全面开花。不管是江西依然安徽, 在推进漂亮乡村建设过程中,都是基本上在科学研判村庄的自然环境、基础条件、所处区位

等多方面因素,有重点的挑选一批自然条件优越、自身特色明显、交通相对便利、区位相对 较优的村进行重点打造,而别是全面开花。 业态创新产业融合。 两地进展旅游业都在创新求异上下功夫,将乡村旅游与当地其他产业结合起来,将人 们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联系起来,跳出了 "景点体验 " 这种传统模式,精心打造多元新业态综合体,将 "全域旅游 "、" 创意旅游 " 、"情感旅游 "、" 无景点旅游 " 等新业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实现了三产的有机融合。 这种产业间有机融合的业态创新无疑会给当地乡村旅游的进展带来新的机遇,进一步习惯乡村旅游进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坚持 " 政府引导、集体运作,追求规模化效益". 政府的适时引导和重视是促进乡村旅游进展的基础,广阔农户的参与是推动乡村旅游进展的强大动力,一项产业惟独实施规模化经营,才干追求到效益的最大化。 几点建议 结合这次考察的体味,针对银川市乡村旅游展现状,建议下一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的工作 改变一些错误观念。 首先,要完全改变乡村建设都市化的错误认识。漂亮乡村别是建设整齐划一的移民小区,别是建设千篇一律的现代集镇,而是要打造有趣道、有品位的漂亮乡村。所谓有趣道,算是保持本色、突出特色;所谓有品位,算是要将精巧设计、精巧建设、精巧治理贯彻漂亮 乡村建设的始终,使漂亮乡村建设既保持传统,又能很好习惯现代都市人的日子方式。其次, 要改变漂亮乡村算是要建景点的观念。大力倡导 " 融入环保理念改造农房 "、 " 绿色低碳日子方式 "、 " 无景点另类健康休闲 ",积极融入 " 创意旅游 " 、"情感旅游 " 、 "泛旅游 " 、"慢日子 "等新理念,着力打造漂亮经济、乡愁经济、休闲经济、养生经济,给农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给予新的价值。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民俗文化为载体,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享受田园风光愿望的一种旅游形式。我县乡村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对于产业调整,解决农民就业,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推进我县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深入乡村,走访业主,就如何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广泛地听取意见,研讨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乡村旅游现状 桐梓地处黔北门户,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气候宜人,素有“天然氧吧”、“绿色空调”之美誉。近年来,我县利用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气候等优势,依托“四在农家”创建,对接重庆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找到了一条“四在农家”创建的新路子,较好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 随着崇遵高速公路建成,对接重庆发展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我县迎来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黄金时期。据统计,2016年,全县依托“四在农家”创建,集中打造了一批集生态、休闲、漂流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共

接待游客2万人,长住客人逾6000人,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2400万元,绝大多数乡村旅馆爆满。2016年“五一”黄金周,全县共接待游客万余人,旅游收入达750万元。目前,桐梓已先后在全县规划建设256个“四在农家”创建点,覆盖农户5万多户,每个创建点都正在成为吸引重庆客人休闲避暑的乐园。 二、目前我县乡村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功能单一,档次不高,带动能力弱。近几年来,我县乡村旅游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乡村旅游特色不明显,形式单一,各景点大都以棋牌、垂钓、喝茶、吃农家饭等内容为主,况且,这种项目均是农户以少量资本投入进行开发建设,具有重量级、品牌特色的旅游项目还很少,规模小、档次低,辐射、带动作用较弱。 2、经营管理粗放,不谙市场运作。从业人员服务技能素质较低,卫生习惯差缺少健康安全保证。重眼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难以满足不断提高的品质要求。 3、公共产品的滞后。道路建设、自驾车停车场、给排水、卫生防疫、污水垃圾处理系统等滞后。使乡村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发的盲目的发展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 4、宣传乏力,管理欠佳,服务水平不高。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乡村旅游已初见成效,但因缺乏对外宣传,

美丽乡村考察心得体会2篇

美丽乡村考察心得体会2篇 在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组织下,去桐庐县学习考察了美丽乡村建设,实地探访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看精品,使我受益非浅,拓宽了视野。不单单是整洁的村庄环境,良好的公共服务,更有秀美的田园风光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无论是他们的创新理念,还是对特色乡村文明的挖掘和提升,尤其是他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那种责任和激情,都深深的触动了我。 每到一处都仔细询问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规划管理及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并与当地相关负责人交流美丽乡村建设的心得与经验,实地感受桐庐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切实了解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不论是自绘、自建、自管的君山村,富有才文化的狄浦村,莲文化的环溪村,还是发展农家乐旅游文化的芦茨村,桃文化的阳山畈村,这些村庄都有它们共同点。 一是因地制宜,挖掘村庄自的古文化内涵,非常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尊重民俗、民风,结合村庄的特色文化脉络,打造出符合本土文化的农村景观。 二是以美丽乡村为有力抓手,为发展特色经济及文化旅游搭建平台,如阳山畈村桃产业,芦茨村山水旅游带动农家乐的发展,使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能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建管并举,一方面要立足于改变村容村貌,使村庄布局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加强对环境的管理与维护,如环

溪村,他们的理念是以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的做法,实行对农户月检查,季通报制度,并开展“大手牵小手”等活动,这些做法都是对居住环境提升的有效手段。 这些精品村通过一系列的规划、整改、提升,在青山秀水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令人流连忘返,让人直观感受到一是发展速度快,农民的收入水平,均是在继续保持高速度的增长,表明发展的潜能巨大;二是城乡无差别,所到之处,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直观感受就是城乡一体化,城乡无差别;三是建设水平高,感觉到都是高标准,又风景如画;四是精神风貌好,与时俱进精神无处不在;五是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当地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发展、快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 以上是我这次去桐庐学习考察后所汲取的精髓所在,既有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更深认识,也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具体总结如下: 一、做好美好乡村建设的工作要求 对我们乡镇干部而言,要发挥好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纽带作用,作好美好乡村建设宣传工作,以村民理事会为推手,扎扎实实做好推动工作,并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心实意帮助群众,尊重群众意愿,学习群众的创新精神,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按规划要求改善提升居住环境,做到实实在在做工作,持之以恒抓落实。

台湾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

台湾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台湾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经验,应台湾乡村旅游协会的邀请,组织“乡游台湾”交流团21人,于9月26日至10月3日,赴台湾考察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台湾发达而成熟的乡村旅游经验,对促进我市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台湾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在台湾,乡村旅游一般称为观光农业或休闲农业。目前,台湾乡村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共开放乡村旅游点(休闲农场)3700余处,其中,有休闲农场1244家、民宿1856家、休闲农渔园区超过300处、观光果园385处,台湾近几年乡村旅游年接待量达4000多万人次,既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台湾农村的土地大幅度增值,因为有很多游客往来,农产品完全可以地产地销。随着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的开放,台湾的休闲农场也吸引了众多个人游游客前往参观、体验。据介绍,台湾的休闲农场的最大特点是注重游客的动手体验,游客可以亲手去农场里采摘蔬菜、水果,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本次交流团重点考察了头城农场、池上米乡休闲农业区、石棹民宿、阿里山茶区和大湖酒庄等景点,这些景点基本反映了目前台湾乡村旅游现状。 二、台湾乡村旅游发展背景 台湾早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也是以农业为基础,依靠农业的积累支持工业发展并带动其他产业腾飞。随着岛内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台湾农业至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现明显的停滞、萎缩状态,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迅速减少,并面临诸多问题,如农业生产规模过小、农民收入偏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为了使农业走出困境,提高农民所得,台湾加快推进农业的产业升级、转型,于是以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为主要特征的乡村旅游在台湾逐步兴起。 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开始出现通过开放成熟期的果园,使之成为既可让游客观赏美景,又能让游客采摘、品尝、购买新鲜水果的观光农园。随后,其他类型的农园如茶园、花园、牧场、渔场相继向游客开放。80年代后期,观光农园向内容更丰富的休闲农业发展。90年代初,由农户提供土地供市民参与耕种的市民农园开始在台北出现。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大地震,对乡村民居破坏极大,台湾结合灾后重建工程,采取资金补贴方式,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旅游,这也是台湾发展乡村旅游的分水岭。为了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1983年台湾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1999年出台《休闲农业发展办法》,2001年出台《民宿旅游管理办法》,使乡村旅游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 三、台湾乡村旅游景点种类 目前台湾乡村旅游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农业公园。指按照共同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农场、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的公园。如大湖酒庄,将草莓园景观的观赏,草莓的采摘、制品如草莓酒、草莓果汁、草莓冰淇淋、草莓大餐等,与草莓有关的品评、写作、绘画、摄影、体验、竞赛以及与季节、庆典等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以草莓为主体的系列旅游产品,不仅提高了景区综合竞争力,还成为吸引客源的一大亮点。 二是教育农场。是农业多元化发展后衍生出来的体系之一,是兼顾农业生产与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如埔里台一生态教育休闲农园,面积50公顷,园内有庞大的蝴蝶园、昆虫生态园、水上花园餐厅、花屋、光合广场、仙人掌生态区、押花生活馆等休闲观光区、生态区、体验区、民宿区,可供游客在休闲观光、体验中学习了解花卉、苗木、昆虫等相关知识。同时,园区内还配套建设有民宿屋以及大、中、小型会议室,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是商务、休闲、度假的好场所。

乡村旅游工作总结

乡村旅游工作总结 “xx”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第二个年份。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区旅游工作按照年初提出的工作思路和预定的工作目标任务顺利推进,取得较好的成果。现将半年以来的旅游工作简要回顾如下: 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全区旅游系统全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省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以党的x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区旅游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明确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不断增强全体同志对我区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提高全体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我局专门聘请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郑耀星副院长为我区旅游管理与部分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大家普遍反映效果良好。 大力培育特色品牌,旅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继续打造寿山石文化旅游品牌。重点推进寿山国家矿山公园项目建设,完成了中国寿山石馆内部改造方案设计以及寿山矿山公园景区主干道沿线旅游交通指示牌等设计,为实现寿山国家矿山公园正式命名、揭碑开园作准备。 二是继续打造避暑度假旅游品牌。首先,积极推进鼓岭避暑度假旅游区的二期综合整治、改造提升工程,加快鼓岭柱里拟建设集高端旅游酒店、国家级会议中心、时尚高级商务会所等项目建设,完善旅游景区的标志系统建设,召开鼓岭山庄业主大会,强化旅游业经营者的服务意识和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经营的理念,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树立品牌意识,做大做强鼓岭避暑度假旅游品牌,带动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其次,

乡村旅游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田园风光和农业农事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近年来,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亲近自然、陶冶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和进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加上过去宣传促销不够和受开发条件所限,使得了解和来我们旅游的客人并不是很多,然而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就充分说明发展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在开发价值和潜在客源市场。由于我们缺乏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企业,没能够把知名度打出去,以至于旅游方面没有做得很有特色。就我看来乡村旅游是一个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当今的经济形式也强烈的呼吁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将县的旅游市场做大做强。 一、旅游发展的优势、现状与差距 我认为,我县发展旅游业优势突出。我们也看到,乡村旅游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优势突出,开发潜力巨大 1、优越的地理条件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山清水秀,物产丰饶,是赣粤湘三省交界处保存完好、融山水为一体的生态功能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是典型的老区、山区、库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享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素有“水电之乡、旅游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通行客家话,拥有浓郁的客家文化和风情。县面积不大,只有1543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万人,但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79.8%,空气质量也稳定在1级,江是长江流域保持最好的水系之一。便捷的交通将为县乡村旅游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治安指数高,百姓淳朴好客。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环境优美,境内山奇水秀,风光旖旎,是“大京九”沿线赣南西部地带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我县拥有国家一级景点4处,二级景点12处,三级景点31处,四级景点55处,五级景点60多处。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两个,即五指峰国家级森林公园、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从

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培训心得体会

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培训心得体会 旅游示范乡镇是我们正在创建的,这也是建设文明乡村的一步,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作为乡镇党委书记,我们有着重大责任,要通过培训来健全自己。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培训心得体会,大家一起来看看。 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生态立乡、旅游兴业”发展战略,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一轴带动两翼”工作思路,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升级发展和万花旅游片区开发建设,依托万花山景区,突出“万花”主题,以缔造“延安后花园、城市会客厅”为目标,重点打造木兰文化旅游景区、花田景区、佛道坪陕北传统村落生态农业景区三大景区,喊响叫亮“牡丹之源”、“木兰故里”、“万花之乡”三张名片,全力打造陕北知名生态旅游景区。一是坚持项目带动。我乡全力保障和实施了杜甫川生态廊道、杜甫川治沟造地、杜甫川棚户区改造、通村道路改造提升、杜甫川河道综合治理、佛道岭森林养生运动公园、毛家堡则千亩苹果采摘园、毛家古寨一大批重点项目,使万花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和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二是坚持公司化运营。引进延安旅游集团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和人工湖为重点的千亩花田景区,引进延安城投公司援建开发佛道坪乡村旅馆、森林公园、毛家寨等项目,大力支持秋水田园生态旅游项目顺利建设,2018年引进方圆旅游汽车公司等旅游公司新建3座酒店。所有项目都由企业自主科学论证、独立经营,保证旅游项目具有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 万花发展乡村旅游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

一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万花是中国牡丹之乡,是中国四大牡丹源生地之一,是英雄木兰故里,是诗圣寄情之所。文化是旅游之魂。牡丹、杜甫、木兰,这是万花发展旅游产业的独特文化符号。二是人口聚集,交通便捷顺畅。万花山乡紧靠延安城区,西延高速及连接线、西环线、西过境公路,使万花交通顺畅便捷,位于延安城区半小时服务圈内。三是山青水秀,自然环境优美。万花境内植被丰厚,森林繁茂,原始生态保护完好,2015年被命名为全省生态乡镇。花园头村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四是乐在农家,旅游蓬勃发展。万花是延安“农家乐”发源地。辖区有万花山景区。目前全乡有27家休闲山庄营业,10余家正在建设当中,乡村旅游具备良好基础。 坚定不移打造乡村旅游先行示范乡镇 在新一轮乡村振兴的大形势、新潮流中,我们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示范乡镇,当好全区全域旅游开发建设的排头兵。做到以规划引领万花全域旅游,以项目建设加速万花全域旅游,以公司运营提升万花全域旅游,以产业建设保障万花全域旅游。一是继续完善村庄规划编制。牢固树立规划先行意识和理念,完成全乡乡村振兴发展规划、17个村庄保护和开发建设规划,力争一步规划到位,分步实施,避免重复建设和劳民伤财。二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农村人居改善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特别是抓好污水治理、垃圾收集、农村改厕、绿化美化、产业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等重点工作,三年内建成美丽宜居村6个,生态村10个,稳步打造宜居易游乡镇。三是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谋划项目就是谋划未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乡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增加新的动力。通过对**乡乡村旅游的研究,分析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找出制约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在动力,针对性的就如何借助县委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园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推动**乡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一、**乡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和现状 (一)**乡乡村旅游发展优势 1、交通和区位优势 **乡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县境西部,地理位置优越,距北京、天津各约225公里,距承德市区约50公里,距宽城县城仅22公里,国家级承秦出海路贯穿全乡,宝清旅游路由东北向西南贯穿全乡,完整便捷的现代化旅游交通,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可进入性。 2、生态和资源优势 **乡林果资源和林木资源相当丰富,森林覆盖率71.2﹪,占全市第一,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尖宝山、平顶山等山体资源是**乡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载体。具有“北方桂林、塞外三峡”之美誉的蟠龙湖、清河两大水体资源是**乡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纽带。 (二)**乡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乡把乡村旅游业作为拉动需求增长、提高乡域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来抓,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不断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步伐。始终坚持“开发两头带中间、统筹辐射促周边”的工作思路,以建设“清河谷生态休闲旅游园区”为定位,坚守“科学保护、重点开发、突出特色”的开发理念,充分利用生态和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旅游产品,催生了一系列以生态度假、景区休闲、民俗景观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 1、生态农家游 生态农家游以生态休闲山庄和精品采摘园为依托,形成集观光度假、采摘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体验项目。生态休闲山庄的典型代表是省级生态旅游五星级乡村酒店塞北江南山庄。此外,依托生态农业、山场森林资源的绿色综合农业生态宝山山庄正在建设中,楠山休闲渡假山庄和悠然休闲度假山庄即将投入运营。太阳沟采摘园和塞北江南采摘园在2012年完善多品种、多功能建设的基础上,将于2013年继续打造“尖宝山百亩优质果园”、“掉子沟特色采摘园”两个精品采摘园建设。 2、景区休闲游 景区休闲游以蟠龙湖(潘家口水库)景区为依托,充分挖掘水库旅游资源,初步形成了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接待体系。游碧波水库,赏湖光山色,吃地道农家饭,到清河口村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附近区域游客的首选。清河

美丽乡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3篇)

美丽乡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3篇)美丽乡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3篇) 美丽乡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3篇) 一 此次参加市委党校春季主体班赴杭州开展的教学活动,感到组织有序、安排紧凑、学习内容丰富多样,让学员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增进了友谊,为我们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杭州的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连续11年被评为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优胜单位,桐庐县、临安市、淳安县和富阳市先后获得“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称号。学习了杭州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研究员、留日学者周旭霞的《智慧经济与杭州发展新思维》和杭州市城乡统筹办常务副主任娄火明《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型业态培育问题》等课程以及参观杭州转塘街道和谐社区建设后,感慨万千,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和新型业态培育等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感到城乡互融、产城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梦想,不是传说而是现实,并将会在更加广阔的大地上实现。 一、美丽乡村建设要汇集各方力量,确保整体推进 杭州市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健全,政策体系全面完善,工作措施得力有效,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形成了完善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体系。 1、健全组织机构 先后建立由市领导挂帅的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领导小组、市中心村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市“风情小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1X年,

根据《关于对市级非常设机构及其负责人进行调整的通知》精神,将上述领导小镇整合成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同时履行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协调小组职责。 2、完善政策体系 201X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杭州市“风情小镇”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中心村培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精品区块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意见和资金管理办法,具有丰富的内涵,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全面、目标明确、举措有力、要求具体,使全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体系。 3、保障财政投入 目前市级财政每年扶持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接近10亿元,其中,中心村建设4 亿元、精品村建设3亿元、“三江两岸” 整治2亿元,“百千”工程和风情小镇资金5700万元。按照区县市1: 1配套的资金扶持政策,每个中心村扶持资金超过2500万元、每个风情小镇超过1000万元、每个精品村超过800万元。这个标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桐庐县的“普惠制”对创建村三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临安市对经考核验收达到创建标准的行政村,根据村人口规模实行以奖代补。精品村、特色村和整治村分别按照人均1500元、800元和30万元村的标准补助。所在镇给予创建村30%、20%、10%的配套资金补助。余杭区财政对美丽乡村精品村、重点村、一般村分别给予700万元、500万元、350万元的奖励,街道按区财政奖励资金50%配套。 4、合力整体推进

乡村旅游随笔

湘潭大学 读书报告 书名:乡村体验与环都市乡村休闲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孙明泉 姓名:唐淼 学号: 2

指导老师:阎友兵 完成日期:2016年1月4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观念的转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加之当代城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加重以及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因此,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普遍产生了节假日到郊外田园山水间呼吸新鲜空气、感悟大自然、放松身心、考察生态、增长阅历的乡村休闲旅游需求。同时由于郊区道路的通达性提高,都市居民节假日里以本城为中心的“郊游”已经越来越普遍,“郊游”出行半径越来越大,逗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乡村休闲”以其乡村性、平民性、参与性和体验性,适应了人们对原生性和生态性的要求,因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国内关于探讨乡村旅游的的书籍很多,权衡比较下,我选择了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乡村体验与环都市乡村休闲》。本书是基于体验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乡村旅游问题,有创新也有不足,下面结合书中的观点和个人的思考进行具体论述。 (一)体验经济与乡村旅游 1.对体验经济和乡村旅游的认识 近年来,服务经济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随着服务经济的深入发展,另一种经济形态已来到我们面前,它建立在一种完全不同的经济产出基础之上,仅有产品和服务已经不够。正如消费者已经在商品上减少开支,而把更多的金钱花在享受服务上一样,现在他们在重新审视自己在服务上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以便让出一部分来用于更加难忘的、也更具有价值的提供物——体验。体验经济使得企业开辟了一个价值递增的新途径,使其摆脱简单的价格竞争行为。 旅游业是较早进入体验经济的行业,从本质上讲,旅游是一种人们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去寻求某种体验的活动。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不仅追求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结果,更注重旅游过程。旅游者投入时间和金钱参与旅游活动,追求的是一种感受和经历。在体验经济条件下,旅游者的特点是追求个性,强调参与,重视互动和感受。乡村是人们放松心情、回归自然的好去处。乡村旅游是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地,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等需求的一种活动。 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1988 年深圳举办的首届荔枝节是国内学者较认同的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1]。二十多年来,国内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究其发展动力主要源于供需双方的需求。需求角度,一方面源于城市居民为摆脱城市快节奏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压力,追寻传统文化意象中的田园意境以释放自我、还原自我的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人满为患的大众旅游并没有给旅游者留下美好的印象。供给方面,则是国内广袤的保存相对原始与完整的乡村环

威 宁 乡 村 旅 游 调 研 报 告

威宁乡村旅游调研报告 旅游管理专业 背景综述: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的问题,自古以来,农为天下之大本,农民安则天下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目前,三农问题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释放大量的劳动力,农民收入下降,负担过重,土地减少,权益得不到保护,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曾被概括为"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战争时期是农村包围城市,计划经济时期是农村支援城市,现在是城市盘剥农村,今后应当是城市哺育农村,但这种哺育应当是造血型的,其中的关键是培育市场,所以必须研究新的途径。 2006年,国家旅游局宣布中国旅游主题为“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 此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威宁乡村旅游发展的实地调查,以威宁乡村旅游发展为例,研究乡村旅游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研究如何发展贵州乡村旅游推动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调研开展: 一、调研的准备 为了掌握大量的一手、二手资料,研究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我们组成合理的调研队伍:由旅游专业的优秀本科生共3人组成此次调研队伍。为调研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队伍组建后,分头查阅有关乡村旅游的文献资料,争取在实地调研之前对当地乡村旅游有一定的了解。 二、调研的行程: 2010年5月1日至8日,我们调查队三人一行来到威宁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一周我们的行走线路是:阳关山------威宁草海------威宁县城。我们重视有代表性的威宁草海和阳关山。 三、调研方法: 在调研时我们充分运用各种调研方法,力求使不同的方法所得的资料之间相得益彰,保证我们可以点面结合的获得一手资料,从而保证相关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具体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二手资料法 到威宁各景区调研之前,我们先与当地旅游政府部门交谈并从中收集当地旅游业基本统计数据,及该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介绍等相关的二手资料。 2、问卷调查法 在对乡村旅游进行探索性调查后,根据此次调查的目的,我们设计出相应的调查问卷,并深入各调查景区,随机调查在旅游景区的游客及周边村民,完成调查问卷。

我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心得体会.doc吴梦怡

我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心得体会 石埠中心小学六甲班吴梦怡指导老师梁朝娟 今天我好开心啊!又可以去奶奶家玩了,听妈妈说奶奶家已经变成了新农村的美丽乡村了。 我坐在车上,一眼望去,那天空就像大海一样湛蓝,一朵朵的白云飘来飘去,多美呀!当然,道路也很平坦了,我记得这条公路以前是那么的崎岖不平,坐在车上感觉要把我的骨头抖得散架似的,如今摇头一变就变成了一条美丽的公路。这条公路是那么平坦,那么宽敞,这得感谢那些修路工人,要不是他们,我们哪里看得见,这么宽敞的公路。公路就像一条黑皮带一样伸向远方。马路两边的大树的叶子长得很茂盛,高大挺直,像英勇的卫士忠诚的守着公路两旁。让我体会到了:“想致富,先铺路。”的话语,国家实行‘‘路路通’’政策。就是为了让我们乡村的老百姓的生活的更加方便。 生态文明的发展,对城市的美化是一种改变,这几年来,我们所居住的城市也是在不断的变化。让市民们也有了更好的居住环境。“天地之美,美在怡景湾,水墨城市,最美罗文西明桥!”都是要靠工人的手劳动起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覆盖,把设施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推进生态设施向县域全面延伸覆盖。打造中国美丽乡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的准则。如今农村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是多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天更蓝,水更清,地球更加美丽。这就是我体会到的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想完这些车便已到达了奶奶家,奶奶热情地款待我们,并带我们去参观,这里

以前只有杂草的地方。现在变成了人们休闲的地方,一路上我看到了几个清洁工人,他们个个都在认真打扫垃圾,在清洁美丽的乡村里,他们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勤劳地他们为乡村的美付出了不少的汗水。 所以农村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是要靠大家努力的。我也赶快行动起来吧!让家乡变得更加的整洁,环保、优美!

台湾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

台湾乡村旅游学习考察 报告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台湾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台湾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经验,应台湾乡村旅游协会的邀请,组织“乡游台湾”交流团21人,于9月26日至10月3日,赴台湾考察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台湾发达而成熟的乡村旅游经验,对促进我市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台湾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在台湾,乡村旅游一般称为观光农业或休闲农业。目前,台湾乡村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共开放乡村旅游点(休闲农场)3700余处,其中,有休闲农场1244家、民宿1856家、休闲农渔园区超过300处、观光果园385处,台湾近几年乡村旅游年接待量达4000多万人次,既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台湾农村的土地大幅度增值,因为有很多游客往来,农产品完全可以地产地销。随着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的开放,台湾的休闲农场也吸引了众多个人游游客前往参观、体验。据介绍,台湾的休闲农场的最大特点是注重游客的动手体验,游客可以亲手去农场里采摘蔬菜、水果,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本次交流团重点考察了头城农场、池上米乡休闲农业区、石棹民宿、阿里山茶区和大湖酒庄等景点,这些景点基本反映了目前台湾乡村旅游现状。 二、台湾乡村旅游发展背景 台湾早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也是以农业为基础,依靠农业的积累支持工业发展并带动其他产业腾飞。随着岛内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台湾农业至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现明显的停滞、萎缩状态,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

例迅速减少,并面临诸多问题,如农业生产规模过小、农民收入偏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为了使农业走出困境,提高农民所得,台湾加快推进农业的产业升级、转型,于是以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为主要特征的乡村旅游在台湾逐步兴起。 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开始出现通过开放成熟期的果园,使之成为既可让游客观赏美景,又能让游客采摘、品尝、购买新鲜水果的观光农园。随后,其他类型的农园如茶园、花园、牧场、渔场相继向游客开放。80年代后期,观光农园向内容更丰富的休闲农业发展。90年代初,由农户提供土地供市民参与耕种的市民农园开始在台北出现。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大地震,对乡村民居破坏极大,台湾结合灾后重建工程,采取资金补贴方式,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旅游,这也是台湾发展乡村旅游的分水岭。为了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1983年台湾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1999年出台《休闲农业发展办法》,2001年出台《民宿旅游管理办法》,使乡村旅游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 三、台湾乡村旅游景点种类 目前台湾乡村旅游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农业公园。指按照共同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农场、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的公园。如大湖酒庄,将草莓园景观的观赏,草莓的采摘、制品如草莓酒、草莓果汁、草莓冰淇淋、草莓大餐等,与草莓有关的品评、写作、绘画、摄影、体验、竞赛以及与季节、庆典等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以草莓为主体的系列旅游产品,不仅提高了景区综合竞争力,还成为吸引客源的一大亮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