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日战争的感悟

浅谈抗日战争的感悟
浅谈抗日战争的感悟

浅谈抗日战争的感悟

早先的中国是一个非常强盛的国度,就现在来看,对人类事业影响最大的技术之四就是有中国的四大发明。就是这样的一个强盛的国家为什么会被国土面积不到中国的1/25、人口只有中国的1/8的弹丸岛国日本侵略。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主张:惟欲征服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而且在1932年日本侵占了山海关至黑龙江之间相当于日本本土3倍的11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且提出了“先打中国”的侵略计划。并且狂称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征服中国。日本在上个世纪竟敢肆无忌惮的发动入侵,这不禁使我们想问为什么日本敢入侵中国?中国人们难道真的不行吗?

众所周知古代的中国也显赫一时,也曾经出现过景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但是正是因为这些荣华让统治者冲昏了头脑,盲目自大的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不愿意去对外开放去吸收外来的先进技术,一味的闭关锁国,完全脱离了世界的步伐,落后于世界的发展,而日本却不断的吸收有用的技术为自己的国家的发展服务。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现代化生产发展迅速,很快成为亚洲最现代化的国家,也是亚洲最强的国家。在技术方面中国明显落后日本。日本是一个岛屿小国,资源贫乏,又有在1929年,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了尽快摆脱危机,日本选择地域临近,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而又落后的中国,并不断加快侵略的步伐。

正所谓出师有名,为了更快的侵入中国,日本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实

施“以华治华”、“以战养战”策略,建立“满洲国”政权提出“大东亚共荣”口号,而先前的中国由于处于封建社会,思想受到限制,而且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下,人民很难受到良好的教育,国民素质较低,而这时的共产党刚起步,加之日本先入为主,共产党的政策方针难以在群众中展开,就在这种状态下,肯定有一部分人失去理智,甘愿认贼作父为其服务。由中国人来劝说中国人支持日本在中国的统治,为日本在中国更好的统治提供了保障。

再看中国内部,多次的战争失败让中国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的条约,大量白银外流,此时的中国就好比一个少粮食的饥饿的人,粮食不断被人抢走,又加重了自己的饥饿,如此循环岂有不败?并且一次次战争失败使人民丧失了斗争的勇气,战斗力下降。不仅如此中国近代处于长期军阀混战,不能形成一股力量,就在最后关键时刻,蒋介石不顾民族安危,只考虑个人利益,毅然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的侵略,他电告东北军“日本此举不过是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这种态度是日本侵略者更加无所顾忌的用武力大规模进攻中国,殊不知唇亡必齿寒。

从种种迹象看似中国处于劣势,难道中国人民真的就没有实力了吗?国就不能胜利了吗?答案是可以,我们有实力。就像宋庆龄年轻的时候说过的那样,当时的中国虽然在沉睡,就像是一头沉睡的雄狮,但始终有一天会醒来,一旦醒来,将会震惊世界。日本也是因为自己太有优势,从而忘乎所以,所以他只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却忘记了很正要的东西,那就是中国有悠久的爱国传统。虽然蒋介石不抗日,不代表东北军首领张学良不抗日,不代表十三路军总指挥杨虎城没有爱国心。正是两位爱国将领的支持,是我们进一步掌握了主动权,中国是一个多难兴邦的国家,正是因为受到如此的挫折,这些

耻辱教育我们,是我们知道一味的退让只能出处处于下风,只能受欺负,我们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人民必须团结起来,这使我们的爱国情怀日益高涨起来。而我们经过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民主科学意识更加浓厚。日本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的,而中国自卫战是正义性的。

在另一方面,毛泽东也指出“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的对比,还是人心向背的对比”。中国有句古话“得民心者的天下”,唐太宗也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前泰国总理他信就是指这一点,所以他给人民的利益非常大,就算最后查出他有问题,但是他出任总理的支持率还是很高。就抗日战争来看,我们的游击队伍在56个民族中展开,看似一盘散沙,但是我们却有统一指挥,有同一个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七七事变”日本妄图破坏中国统一战线根基,这却促使我们抗日战线的形成。所以,战争的胜利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回顾历史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忘乎所以,因为我们是处在一个在国家实力做后盾的相对和平时期,一旦实力弱了,必然会受欺负。古代孟子就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我们也要居安思危。所以我们要永远记住历史,不忘国耻,因为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落后就要受歧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人人都要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学好自己应学的一切。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个人力量很小,但我相信积小流成江海,我们的祖国便会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史说为七七芦沟桥事变。然日本对中国本土的侵略,实以九一八事变为肇端。为全面说明这个过程,本大事年表亦始于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在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的策划下,日本驻中国关东军于午后十时破坏南满铁路柳条沟段路轨,并诬指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北大营及沈阳发起进攻。当时东北军首脑张学良上将正养病北平,即电令沈阳守将王以哲中将不得抵抗,静候中央循外交途径解决。国民政府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并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五日后,辽宁、吉林两省大部沦陷。 1931年9月28日民众要求抗日 南京中央大学学生要求政府抗日,赴外交部请愿。迄十二月,外埠涌入南京请愿学生达七万之众。全国民情鼎沸,要求政府收复东北。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坚持“安内攘外”及尽力延迟对日战争的方针。 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 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 1933年4月15日日军进犯冀东 日军进犯长城无功,遂改变作战计划,向滦东进攻。先后陷秦皇岛、滦州,5月14日占领宁河。平津震动,故宫博物院所藏国宝,装箱南运。5月31日,中日在塘沽签订以划定冀东非武装区为主要内容的停战协定。华北将领宋哲元上将等四十七人联名通电反对该协定。 1935年5月29日《何梅协定》 日本中国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大佐向军委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上将提出“中国中央军由河北省撤退,严予取缔华北抗日侮日行为”等要求。国民政府为遂行“安内攘外”政策,允许何向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中将表示自行实施所提要求,日方称为《何梅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 中共于“长征”途中在四川毛儿盖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联合国防政府” 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 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 在到达延安后,中共中央发出“停战议和”通电,随即由周恩来代表中共赴上海与政府代表张冲会商。稍后应陈立夫之邀到南京谈判,条件大体谈妥,张冲陪周返延安复命。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全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张学良上将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在西安扣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八项抗日主张。16日国民政府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国军向西安采取包围攻势。蒋夫人宋美龄、宋子文、戴笠等先后飞赴西安,中共则派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赴西安协助解决事变。25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飞洛阳,次日抵南京。

对抗日战争的看法

论对抗日战争的思考 14英语1班林丽思1401201126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日军开始全面侵华。如今78年过去了,中日双方由原本敌对变成现在亦敌亦友的关系。我不知道如今中国人对于抗日战争有什么看法,但我只想表达一下我的想法。我对于抗日战争、如今中日关系的具体的真实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以下观点仅建立在其给我的印象之上。 近几年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的新闻不断被关注,中日关系也因此有了许多起起伏伏。日本每一次参拜靖国神社,都会被国人骂。政府多次表示坚决反对和谴责,也采取过经济制裁和限制活动交流。但我想,即使我们中国14亿人都在反对这件事,即使中国政府采取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措施,即使世界各国都反对这件事情,日本依然雷打不动地去做,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我印象中,中国对于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的反应就是骂,使劲儿地骂,但是却没有实质性行动。即使是采取经济制裁这样的行为,政府也不敢做得太过分。我认为这样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与其用唾液淹死他们,还不如往日本土地上扔一颗原子弹来得好。拳头才是硬道理。既然日本不听劝,为何不开打?如果他们不服,就打到他们服。说到底,还是因为中国的军事力量没有日本强,所以只能骂不能打。 军事力量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追上的,这个暂且不论。那看看日本对于战争的反思吧。很多日本人对于战争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被问及十年后中日开战的结果,基本都能说出自己的思考。可中国人呢?若是被问及十年后中日开战的结果,恐怕首先都会摇摇头,笑着说:“不会发生战争的。”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在我们看来当然是不对的,可是他们对于发生过的战争都会认真反省并思考;而中国人对于抗日战争就只能说出“勿忘国耻!反对日本否认侵略中国历史!”这样的话来。这何等悲哀! 我们当然不能忘记抗日战争,因为这是我们的历史。但是,我们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记住历史的层面上,我们还应该对抗日战争有深刻的思考,思考我们为什么会赢、为什么日本会败,如果十年后中日开战了谁会赢、谁会输、为什么等等这样的问题。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土匪抗日的原因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土匪抗日的原因 摘要抗战时期,东北土匪纷纷加入抗日。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内 因看,土匪主动抗日的原因根源于其出身,主要表现为农民的反抗精神、爱国精神和惯匪积 匪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和追求。从外因看,由于中共在争取土匪抗日方面做出了持续不断的努 力,使得相当一部分土匪武装在中共的极力争取下加入到抗日队伍中来。以及日本侵略者残 酷的政策的压迫,使一些土匪不得不反抗。 关键词土匪抗日原因 “九一八”事变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在东北地区,土匪作为一股特殊的力量加入到了抗日的行列。土匪,在东北地区被称为胡匪,是一种以打家劫舍为生游离于正常社会制度之外的武装团伙。但是在抗日救亡的时刻,东北地区大部分土匪加入了抗日的洪流中。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土匪武装抗日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讲,土匪的抗日原因与其出身和落草为寇的原因息息相关。从客观方面看,则与日本的压迫和共产党的积极争取有关。 一、内部原因 (一)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在民国的动荡之中,土匪大多出身于贫苦农民。近代的东北地区先后沦为俄、日的殖民地,民国政府完全丧失了对东北地区的实际行政管理权。东北民众饱受荼毒,国破家亡,于是在黑山白水之间开始了他们土匪生涯。所以这样的土匪具有强烈的反抗压迫的精神。他们反抗地主、反抗官僚,当民族矛盾上升,他们便加入到反抗民族侵略和压迫的行列中。张海天又名张贺年,号“老北风”,1880年生,11岁给地主放猪。辛亥革命爆发后,为本村地主张海兰家赶车、当炮手。翌年,被迫为当地警察分所当杂役,由于不堪警察们的欺凌辱骂,盗出枪支投奔报号为“老头票”的大股土匪。随后开始了十多年的土匪生涯,但是他重义气爱乡土,杀富济贫是有名的义匪。“九一八”事变后,他召集部下说:“原来当土匪是想升官发财,这回鬼子打进来了,国没了,家也没了,还升什么官?发什么财?要不打日本,还有什么人性?还算什么好汉?”①众人一齐响应,打起“抗日自卫军”的旗号,报号“老北风”,开始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斗争,走上抗日救国道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部分像张海天这样,由农民被迫成为土匪的都加入了抗战。著名的抗日英雄马占山也是贫苦农民,受到地主的压迫,愤而落草。之后从军,在抗日战争中表现突出。由其从出身来看,出身农民的土匪具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农民阶级朴素的反抗外族侵略的传统。这种土匪,又被称为义匪。义匪大都仗义执言,敢做敢当,义无返顾,甚至是不惜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他们愿望强烈,行为偏激,但却以自己的方式追求正义,反抗不公平。所以面对日本侵略时,他们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反抗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和日本侵略者奴役。在武装抗日的东北土匪中,这样的土匪占大多数。他们文化不高,但是向往“梁山式”的绿林英雄。因此纷纷投身抗日队伍中。

中国抗战史读书心得体会

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要看一个国家的发展渊源,读史便是很好的一种途径,而抗战史又是历史长河中的方舟。那些浴血奋战,那些奋勇杀敌,种种的记忆镌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长。读史知兴衰,徜徉在历史中,个人的修养、人生境界也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飞跃式突破。从小就喜欢看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总觉得在那些沉睡的历史中能够感悟很多做人的道理,品味出人生的百态。高中成为党员,对于政治素养的提升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关注时事政治,阅读红色经典书籍成了课后的一种习惯。或许很多人都觉得这类的东西读起来过于枯燥,但对我而言,那是一种心灵上的洗涤。最近在读一本名为《中国抗战史》的书,读罢,感触颇多。《中国抗战史》全书以中国全民抗战为经纬,由七七卢沟桥事变起,根据时间,地点,事实,作横剖面写述。书中所引用的有关数据、敌我队伍实情,均根据当日统计,对于全面、深入研究抗战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书中很多是作者身历各战场前线,详悉各前线之情况及军事配备情态,又曾为新闻记者的作者,在写作风格上也别具一格。为重振中华民族之复兴,奠定世界和平,吾人切不能遗忘抗战中之经验教训。便是作者作此书的目的了。《中国抗战史》一书,用较为客观的的态度批评了敌我得失,不屈不饶地为国家的安危奋战,打压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错综复杂的抗战史有条不紊地梳理时,展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尊严,诱人联想,导人深思。回顾抗战史,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一场场的战役,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接下来的战略相持阶段,著名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到后来的一场场战略反攻战役,充分突显了我国军民一心抗战,保家卫国的决心。每一场战役在历史前沉淀下来的都是染血的辉煌。读之,心中总不由地涌动一股复杂的情愫,感叹于我们军队的智慧的同时又为着死去的烈士哀伤。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不要忘记一个国家的历史,因为一个国家的光荣可以让13亿中的每一个人去分享。而国耻,同样需要每个人来承担。为了和平,收获战争;为了未来,收获教训。是的,我们要时刻铭记过去的历史,记得国家在水深火热中的奋力挣扎,记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少场战役,多少条生命换来的。用我们的行动诠释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节操。在我们得知日本恶意篡改侵华历史的行径时,我们愤懑了,挖掘出很多史实去抨击日本,我们大规模不买那个岛国的东西。很多事情不想定夺对与错,但是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个杠杆,往哪边倾斜自己懂得。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式,你改得了课本,却永远颠覆不了历史的正义。你承认或不承认,历史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我们也明白以史为鉴不是仇恨的延续,而是为了吸取历史教训,在教训中求得国家的稳步发展。抗战史,复苏了我们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为民族的崛起和复兴注入了强劲的精力。这些对当今现代的我们依然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怎样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素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不是读读经典,念念时事就可以了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和平年代,国家稳健发展,不需要我们冲锋上阵,也不需要我们为国家牺牲自我。但是,国家依旧需要我们,需要我们这些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为国家做贡献。孙中山曾说过做人的最大事情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是的,爱国,这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该如何去度量我们的爱国情操?也许我们会不假思索地说,去国家需要的地方服务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属于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而现今的我们,还是在校的大学生,努力地提升个人的各方面素养,把自己培养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或许这才是最贴切的爱国行为了。读史明志,以史为鉴,在历史这面镜子中反省、深思,从而延伸人生的长度,提升人生的深度,达到人与国家合二为一的境界。镜,乃形;境,乃影。镜中境,形影不离。

中国抗日战争心得【精品】

我们不鼓励战争,但是像抗日战争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下面是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迪。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感受良多,为此谈谈我的心得体会。本文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决心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从甲午失败到抗战胜利,历史走过了半个世纪。中国当年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为什么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夺取胜利呢?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中国人民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中,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以及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我们不会忘记给予中国人民道义和物质等方面支持的国家和国际友人,不会忘记在南京大屠杀和其他惨案中为中国难民提供帮助的外国朋友,不会忘记同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冒险开辟驼峰航线的

抗日战争感悟心得

抗日战争感悟心得 观看了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你有什么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感悟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抗日战争感悟心得篇1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应当铭记那段历史。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趁张学良调动东北军主力入关参加中原大战留驻华北之机,由司令本庄繁亲自策划,在沈阳附近的柳条湖破坏了一小段南满铁路,诬蔑此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所为,当夜向沈阳北大营之国民革命军发动进攻,标志着“柳条湖事变”,又称“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以北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这一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日军当即炮轰宛平县城和芦沟桥。中国驻军第29军官兵奋起反抗,击退日军数次进攻。7月7日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序幕。史称“七七事变”或“芦沟桥事变”。1945年8月15

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6日,苏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天皇8月15日所发表的投降声明,仅仅是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言,并未向武装部队发布停止敌对行动的命令,而且日本军阀仍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际投降……远东苏军将继续对日攻势作战。”此段时间,由于日军的敢死队出动,导致苏联伤亡颇为惨重。战事直到8月23日苏军占领旅顺港口才真正结束。 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 抗日战争感悟心得篇2

抗日战争教案(一)

抗日战争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成因; 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 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 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全民族的抗战 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原旧人教分四课时,现人教则浓缩为一课时。与旧人教相比,新课程: 对日军的暴行除原有的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外,还增加了“潘家峪惨案”; 中国的抗日还增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还增加了“武汉会战”; 略去了中共根据地建设和中共“七大”相关内容。 ★主干知识认识和学习点睛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主要围绕三个内容展开:日军不断扩大对华侵略并在中国制造灭绝人性的屠杀、中华民族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开展全民族的抗日救亡活动和抗战胜利。。全方位介绍了中国抗战艰辛历程。要充分认识中共在面对复杂形势之下,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时调整策略推动着全民族抗战局面的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4篇)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4篇) 重读抗战家书,能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正能量。让我们一同感受赤子的爱国热忱,感受普遍战士的为国为家一往无前的豪情,感受亲人血浓于水的柔情。让我们一同怀念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年轻生命,怀念那些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先烈们。让我们一同坚守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守光荣传统,坚守和平与幸福。 从戴安澜将军爱国中,我们应该可以体会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始终保持着爱国爱家的传统。中华民族的爱国史中,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击倭寇,有林则徐虎门销烟、抗日战争等可歌可泣的史事和无数的英雄人物。我们每个人的情感往往是和具体的人物、事件相系的,因此要在全面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全面客观地分析我国近代之所以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蓝图,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自己勤政爱民、奋发有为、国之栋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所以,重读抗战家书,可以深刻感受到:一封封家书,呈现出爱国先烈报效祖国的矢志不渝,置个人生死于不顾,面对亲情时柔情似水的镜头,让我们永远缅怀,

值得学习和敬仰。 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缅怀烈士彪炳史册的功绩,追寻烈士们永垂不朽的精神,通过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来校正我们的价值观取向,校准我们的人生坐标。"重读抗战家书"所提供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契机。 烈士远行,英名不朽。今天,我们从抗战家书中汲取营养,补好精神之"钙";家国情怀是一面震撼人心的镜子,都应对照审视自己,照亮前进的方向。在灵魂深处有所触动,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感受到学习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的同时,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要担当起应有的爱国责任义不容辞。

抗战文章读后感10篇完整版

《抗战文章读后感》 抗战文章读后感(一): 透过阅读《抗日战争》这篇文章,我明白沦陷区就有26个省,500余县市,面积有600余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从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我还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在《抗日战争》这本书中,我了解了许多着名的英雄人物,如:左权、杨靖宇、张自忠他们有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视死如归,保家卫国,是战斗模范,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此刻,我们的生活十分完美。可你,是否想过,此刻的幸福生活是怎样来的?这但是战士用自己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在《抗日战争》中,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抗战文章读后感(二): 《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读后感 这天,我读了《抗日战争与民主精神》这本书。这本书以弘扬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主。 第一部分写了民族危难,主要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第二部分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为重,在领导和组织全民抗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写了全民抗战,主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敌入侵进行全民抗战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第四部分写了爱我中华,继承传统,为振兴中环而努力奋斗。 这本书让我们不忘历史、牢记革命传统、珍惜完美生活,从此刻做起,从自己做起,而努力奋斗。 抗战文章读后感(三): 放假前,学校推荐了两本好书,其中《抗日英雄小故事》这本书尤其吸引我。书中记载了许多抗日战士的英勇故事,如:巾帼英雄李林、狼牙山五壮士和死也不能倒下的吉鸿昌等,他们都是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让我深深地感受

漫画历史中国抗日战争

朕说漫画:中国抗日战争,是一段怎样的历史?3分钟,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 今天是8月15日,73年前的今天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年抗战哦漏,今年初教育部改了说辞是14年抗战 我们都熟知这段历史相当沉痛可是…

很尴尬对不对!14年抗战到底发生了什么? 朕今天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 页 1 第 就给大家梳理一下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 年抗战标准划分14 按抗日历史差不多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九一1937中日战争的开端(1931—1. 路军抗29(一二八事变八事变,淞

沪抗战战)10年7年月—19382.中国应战(1937月):华北会战,上海、南京会战,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广东会战12年10年月—194119383.中日相持(月):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主要是反扫荡,百团大战,长沙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 页 2 第 2年12月-19454.中国对日宣战(1941年月):第三次长沙会战,

河南会战,湖南会战,广西会战(豫湘桂战场大溃败)99月2月—1945年19455.日本战败(年日)故事的背景得从清朝说起:中日战争开始以前日本经常给朝鲜同学找麻烦借机挑衅天朝当时天朝没把小岛国当回事OK 以为随便派一支部队过去就结果大家都知道清朝被完虐了页 3 第 后来日本不但吞并了朝鲜还把

目光锁定了东北这块肥肉 经过和沙俄一番抢夺最后险胜日本的势力深入东北腹地至此,好了,了解了背景接下来就正式介绍抗日的历史 第一阶段:中日战争的开端 清朝没了以后呢 从此中国变成民国 日本掏钱养了一批军阀当权 没想到碰到个页 4 第 东北王老张(张作霖)净拿钱

如何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如何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 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即通电号召:“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9日,红军将领致电蒋介石请缨抗战。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由朱德、彭德怀分任正副总指挥,下辖第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全军共4.6万余人。12月25日,南方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由叶挺、项英分任正副军长,下辖4个支队,全军共1万余人。1938年以后,共产党又先后在广东东江地区、珠江地区和海南岛地区建立了人民抗日武装。 根据抗日战争开始后变化了的外部条件,中共中央规定了我军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决定我军的作战任务是:在敌手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进行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作战方针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等游击战争原则。这些战略思想和作战原则,对于指导八路军、新四军完成抗日作战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八路军、新四军完成改编后立即开赴抗日战场。最初,八路军主要是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山西作战。9月25日平型关战役,八路军首战告捷,歼灭日军近千人。这是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有力地鼓舞了全国军民。至11月8日太原失陷,八路军共作战100余次,歼敌1.1万余人,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友军作战。 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八路军各部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着手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初,第一一五师开创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一二。师开创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第一二九师开创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在山东由中共地方党组织抗日起义,开辟了胶东、鲁中、鲁西南、鲁南等多处抗日游击区。至。1938年底,八路军共作战1 500余次,歼灭日军5.1万人,缴枪1.2万余支,收复了大片国土,八路军也壮大到15.6万余人,成为华北抗战的主力军。 在华中,新四军各部集中完毕后分头开赴大江南北抗日战场。至1938年底,新四军共作战280余次,歼敌3 800余人,初步建立了苏南、皖南和皖中等抗日根据地,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新四军也发展到2.5万余人,成为华中抗日战场的重要力量。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中国人民的坚决抵抗下,日本被迫放弃“速战速决”的侵华战略,准备长期作战。此后,日军减缓了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转而集中主要兵力保守占领区,“肃清”以共产党军队为主的敌后抗日力量。为了适应抗日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在9一11月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党的工作重心是在战区和敌后,主要任务是放手发动游击战争,扩大人民武装,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行动方针是“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此后,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很快进入高潮,八路军、新四军开始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集中105个团的兵力,在正太路和其他铁路沿线发动了大规模的交通破坏战,3个半月的时间里共消灭日军2万余人,攻克敌人据点近3000个,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 502公里,缴枪5 600余支、炮53门和大量军用物资。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鼓舞了中国人民胜利信心,受到国内外舆论的称赞。在战役中,八路军伤亡1.7万人。战役后,日军向华北增兵,开始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更大规模的残酷“扫荡”。从1938年10月至1940年底,八路军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和巩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冀鲁豫五大块敌后抗日根据地,部队壮大到40万人,华北敌后战场已经成为中国抗日的主要战场。 在华中,抗日相持阶段到来后形势变得十分复杂,新四军在敌、伪、顽势力的包围中,处境异常困难。中共中央根据形势提出新四军的战略任务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并先后派出部分八路军南下协助新四军作战。华中敌后游击战争逐渐进入高潮。到1940年底,新四军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

浅谈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合作

浅谈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合作从第一次国共关系破裂后,国共两党陷入了长达十年的对峙局面,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民族危机的加深,到1937年9月,国共两党又能捐弃前嫌,再度携手,并肩御辱,重新走到一起。本文试就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合作略加论述。 一、国共两党军事合作的背景 1.日本侵华政策的加紧实施,加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多灾多难的中国,也是风云变幻的中国。国共两党进行着内战,日本帝国主义趁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扣开了中国的大门,先占东北,再侵华北,最终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2.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共同合作。“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兴起了抗日救亡运动。随着日本的步步逼进,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引起了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力量的不满,他们纷纷举起了抗日反蒋的旗帜。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再次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根据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深入侵略的企图,在7月8日,也就是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率先向全国发出通电:“平津危机!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提出了:“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的政治口号。正是国内社会各界对“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强烈渴望成为国共两党合作实现的外部推动力。 3.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及其蒋介石民族主义情感上升,促成对日政策的转变。“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活动不断升级,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但当时的蒋介石集团为了打内战而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分化。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表明了蒋介石代表的国民政府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加深开始准备抗战。这是一个大的进步。南京国民政府曾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力图通过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的独立。而共产党更是把实现民族独立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4.国共两党相互让步,为实现合作扫除了障碍。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华北,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促使国民党调整内外政策。对外:国民党对日军的侵略由不抵抗转为抵抗。对内:对共产党由剿灭转为联合。共产党也调整了对国民党的政策:由逼蒋抗日改为联蒋抗日,使抗战初期两党有了比较密切的军事合作。国共双方开始广泛讨论了国共合作的一系列问题,双方作出了一些相应的让步,国共两党军事合作正式形成。 二、国共两党军事合作的方式 国共两党军事合作的方式符合国共两党军队的特点:国民党军担负正面战场的任务,中共军队担负侧击任务,基本发挥了各方军队的优点。全国抗战开始时,两党军队主要是在战役上的配合。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国民党军南撤,在华北以国民党军为主的正规战争结束,以八路军为主的游击战争转为主要地位。随后,开辟了华北、华中敌后战场。敌后战场形成后,在战略上积极配合和支援正面战场。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蒋介石与中共代表商谈救国

重读抗战家书观后感

重读抗战家书观后感 重读抗战家书>观后感(一):革命英烈的'勇'与'情' 作者:周琪棚 近日,中央电视台组织播放了《重读抗战家书》系列节目,节目中一件件震撼人心的抗战事迹,一封封感人至深的深情家书,拉近了我与革命英烈的距离,也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听着革命英烈的英勇的抗战事迹让我热血沸腾,看到一封封包含深情的家书让我潸然泪下,革命先烈的'勇'与'情',是当下我们应该永远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 革命英烈的'勇'在于将生死置之度外。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日的最前线,为了争取最终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在这世界上,他们早抱有以身殉国的准备,视死若生;革命先烈的'勇'在于他们为了理想信念战胜种种困难。正如左权将军家书写道:'我们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当局对我们仍然是苛刻,但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就是这样遇到困难不放弃,不逃避的>勇气与决心最终让我们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革命英烈的'情'在于他们对家人深深的思念。面对战争,他们不得不与家人分离,别时容易见时难,他们的家书表达了对父母的嘱托,对妻子的思念,对孩子的希望,用情至深,感人肺腑;他们的'情'在于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之情。国将不保家焉能存。国难之际,他们走向战场,毅然离开家乡亲人,只为挽救民族危亡。 革命英烈的'勇'震撼人心,革命英烈的'情'感人至深,他们的事迹让我们铭记过去,努力当下,决胜未来。前世不忘,后事之师,当代党员干部应该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学习他们的'勇'于'情'.一要学习他们的抗战之勇。在工作中要有勇气,要敢于担当工作创新的风险,敢于承担失败的责任,敢于承受受挫的压力和言论;二要学习他们的奉献之情,在工作中要用真情,干实事,不求名利,不幕地位,一心为公,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 重读抗战家书观后感(二) 清明节前后,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播放了一个特别系列节目:'重读抗战家书、祭拜壮士国魂',来缅怀在70多年前的抗日战场上,为民族存亡而奋不顾身的先烈们。我的视线被带进了那个'祖国河山沦丧,生灵遭到涂炭'腥风血雨的年代,一批批仁人志士抛家弃子,拿起刀枪走向抗日的战场,把青春和一腔热血熔铸成永远的丰碑。 在这千千万万个英烈中,我们撷取几个杰出的代表,读一读左权、赵一曼、戴安澜、张自忠、白雪樵的家书,感受到了他们强烈的壮志报国情怀。 左权将军在给母亲信中写道:'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还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的灾害已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都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赵一曼写下了:'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誓言。戴安澜将军从容面对敌人的炮火'为国战事、事极光荣'.张自忠将军战至最后一刻,留下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临终遗言。年仅25岁马来西亚女华侨白雪樵报名参加机工支援抗战,临别给父母留言,'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 面对日本强盗,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将自己的生死置至度外,前赴后继,与敌浴血奋战,写下了一曲曲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不屈不挠抗争精神的人间悲壮凯歌! 左权将军给妻子写道:'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廿一个月了,何日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参观过抗日战争纪念馆后大家有什么体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迪。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篇1 20xx年8月25日莲香园社区党支部组织社区自管党员人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在参观之前莲香园社区党支部还举行了新党员宣誓、老党员重温宣誓誓词的仪式,原社区党委书记还现场发言。 纪念馆总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展览面积2500平方米,由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论《持久战》的发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平北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根据地的开辟、巩固平北坚持冀中开辟平北、平北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平北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八部分组成,展出图片316幅,文物268件。 通过参观纪念馆,大家从不同侧面、多个角度了解了当时全国抗战形势以及平西抗日根据地创建和巩固的全过程; 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教育。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军民团结、保家卫国的强大力量,体会

到了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这些退休老党员们纷纷表示,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社区的创建工作,为社区的和谐建设、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努力工作,为社区建设尽自己的最大力量。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篇2 这几天注定不能平静的度过,参观完抗日战争纪念馆,我内心深深被震撼,于是有感而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庄严,肃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在参观中,我们首先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整个中华民族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随着缓缓移动的参观人流,杨靖宇,佟麟阁,左权,张自忠一个个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帘。国难当头,英雄辈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可以说,没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绝不会是在1945 年。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

明确十四年抗战的重要意义

朱汉国: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有重要意义 2017年01月11日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11日电近日,教育部表示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有何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朱汉国谈了他的认识。 “十四年抗战”概念已成为社会各界的主流认知 “十四年抗战”概念涉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否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 早在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这是把1931年作为中国抗战起点的较早表述。 在1980年代,学术界就有人从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及中国人民在东北、华北等地的抗日斗争等方面,论述中国从1931年开始的“十四年抗战”问题。 1990年代,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50周年,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写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全面论述了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2001年,由中国现代史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大学张宪文先生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出版。该书明确中国抗战史的时限为“1931-1945”。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这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推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成果。参加编写的多为国内研究抗日战争史的知名专家。该书明确指出:“中国抗日战争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经历了十四年艰难曲折的斗争”。 由此可见,“十四年抗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主流认识。 “十四年抗战”与“八年抗战”的关系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并不意味以往提出的“八年抗战”概念错了。“十四年抗战”和“八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从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来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共十四年抗战历程:前六年(从1931年至1937年)是局部抗战,战事主要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是整个抗日战争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后八年(从1937年至1945年)是全国性抗战,是前期局部抗战的延伸和发展,也是中国以全国之力全面抗击并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战阶段。 可以说,以往的“八年抗战”概念仅是指1937年至1945年的全国性抗战,而“十四年抗战”概念反映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并没有改变史实,也不是重写历史,只是更全面、更完整地反映历史。 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 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结束70多年,今天在中小学教材中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有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过程。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中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影响和领导下,就开始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就是反映东北、华北、上海等地

对抗日战争的看法

对抗日战争的看法 小时候对日本的仇恨只是出于对银幕上这些猥亵形象的厌恶,并不知道那些日本兵对中国作过些什么!后来上学以后学习过历史知识之后,知道了731部队的惨无人道,知道了南京大屠杀的灭绝人寰,知道了60年前整个国家都在流血,知道了那场战争,那场悲剧的更深层次的历史背景,对我们的国家曾经如此惨遭凌辱而黯然神伤,而上学期间的几次如撞机事件、大使馆被炸更加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更让我认识到不忘国耻,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那时候对日本有了刻骨的仇恨。 我个人理解,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更多的不是技术上所说的胜利,其实并没有最终把日本打垮,只是日本受苏联和美国的打击之后,战略上不得不宣布投降。我这么说,并不是抹杀抗日先烈的功绩,相反的,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胜利,是中国无数热血男儿用头颅和鲜血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使日军陷入侵华战争的泥潭,我们能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愤然抗争8年就已经是一种胜利。战争已经过去60年了,看似我们并没有必要在次提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在此我援引鲁迅先生的一个段落:“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历史不容忘记,南京城30万冤魂不容忘记,被日本蹂躏半壁江山不容忘记!古语云:知耻而后勇 我们的民族已经站立起来,但是我们的国家还远不够强大,我们只有不忘国耻,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历史的教训是血淋淋的,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历史留给我们的深痛的教训。战争是残酷的,受害的是老百姓。战争的胜利是有老百姓的血、泪、汗和生命换来的。我想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希望发生战争,让我们杜绝战争,迎接和平,让整个世界充满笑声和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