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方法 (2)

灌溉方法 (2)
灌溉方法 (2)

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与节水途径

?简介: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灌溉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宜的节水措施。治理西北地区灌区盐碱化的有效措施是实行井灌井排,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根本措施是发展节水灌溉,并辅以相应的农艺节水措施,发展农业灌溉应结合西北地区水土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水定植,以水定规模,应制定不同地区相宜的节水灌溉发展模式,确保西北地区农业灌溉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字:西北地区农业灌溉节水途径

1 西北灌溉农业的基本特点

a.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中国的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区内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除陕西为667.8mm外,其它省区在270~320 mm之间。年蒸发量高达1000~2600mm或以上。其中,黄河流域:关中盆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年蒸发量为900~1200mm;宁夏引黄灌区年平均降水量为200mm,年平均蒸发量为1500~2000mm;甘肃景泰灌区年均降水量不足200mm,年蒸发量在3300mm以上。内陆河地区:河西走廊年均降水量160mm,年蒸发量2100mm;新疆北疆的乌鲁木齐一带,年均降水量为150~300mm,年蒸发量1800~2400mm;若羌年降水量不过几毫米。全区降水量极少,是全国唯一降雨极度少于农田作物及天然植被需水量的地区[1]。

b.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西北地区土地面积309.14万k㎡,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1%,耕地和灌溉面积分别占全国面积的12%和11%。由于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3.8h㎡,是全国的4.75倍;人均耕地面积0.206h㎡,高于全国人均数的1倍,居中国之首,现有耕地面积1200万h㎡,仅占其总面积的4%左右,土地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

c.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着农业及经济建设的发展。西北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00亿m3,占全国总量的8%,除水土资源组合极不协调外,水资源的区域分布极不均匀。全区水资源量的70%集中在青海和新疆,在较少的水资源总量中,其中长江、澜沧江上游及新疆难以利用或不能全部利用的水量就达1000亿m3左右,是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为2364.1m3,比全国平均值高6%;平均水资源量为1.29万m3/h㎡,比全国平均值低40%(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是全国最严重的缺水地区之一。水资源严重短缺是西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和恢复生态平衡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2 灌溉在西北农业和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国内外灌溉实践表明,农田灌溉是一种最易提高干旱地区农业产量的方法。灌溉农业与旱作农业相比,谷物产量可提高6倍左右,中国农业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 2%的人口,灌溉在农业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40%的灌溉土地

上生产出占全国总产量75%的粮食、90%的蔬菜和棉花、80%的油料。据1996年资料统计,西北地区有效灌溉面积约585.3万h㎡,占总耕地面积的48.8%,全区2/3的粮食是由只占耕地1/2的水浇地生产的,其中陕西省有效灌溉面积132万h㎡,约占总耕地的38.2 5%,在约占全省1/3的耕地面积上,生产了全省2/3的粮食。甘肃省现有灌溉面积113.3万h㎡,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8%,却生产了占全省总产量近1/2的粮食。宁夏河套灌区,灌溉面积30万h㎡,占全自治区耕地面积比例不到1/3,粮食产量却占全区的3/4,单产约高出旱地10倍以上。在干旱缺水、蒸发强烈的新疆,农业的发展全依赖于灌溉,有水便有绿洲,无水则为荒漠,没有灌溉就没有农林牧业,灌溉在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中起着命脉的作用。

3 农业节水措施与经验

西北地区除陕西以外,新疆、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宁夏平原等地由于气候干旱,农耕区几乎全为绿洲型的灌溉农业,农业灌溉发展的规模决定于水资源的多少与保证程度。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比例必然提高;山川秀美工程的建设,林草等业的生态用水也须有一定的保障。因此,未来农业用水必然受到挤占,在水资源短缺,又需满足各业用水需求状况下,解决用水问题的途径无非是开源与节流并举,但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开辟新的当地水资源或建设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由于工程艰巨和投资巨大,短期内难以奏效。因此解决西北地区农业缺水的唯一途径是发展节水型农业,而且应是发展节水高效农业[2]。

根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点和发展节水农业多年的实践,通常采用的节水措施有:

a.减少输水损失,进行灌区渠系改造。主要办法是推广渠道衬砌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渠道防渗工程是诸多农田灌溉节水措施中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主要节水措施之一,同时又是当前农田灌溉节水工程改造中的关键环节。陕西、甘肃等地试验资料表明:渠道防渗可使渠系水利用率提高20%~40%,减少渠道渗漏损失50%~90%。据测算,西北地区渠系有效利用系数一般在0.4以下,最高也不过0.54,如能将渠系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用水量降到6000m3/h㎡以下,仅甘肃省就可节水约15亿m3。陕西关中五大灌区渠道全部衬砌后,年节水约2.8亿m3,相当于再建一个6.7万h㎡的灌区,节水效益十分可观。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被认为是投资最省、节水最有效、管理最方便的一种输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针对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滞后、农民文化相对落后等特点,应大力推广该项节水技术。

b.提高田间用水效率,推行先进的地面节水灌溉技术。西北地区目前的农业用水,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用水浪费严重,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除陕西外,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农田灌溉平均用水指标是华北地区的2.4倍,是全国的1.6倍,其中宁夏是全国的3.3倍,位居全国第一,每m3水的粮食产量只有0.5kg,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节水具有很大的潜力。西北地区灌水方式主要以地面灌溉为主,地面灌溉所采用的节水灌溉

方式有:陕西洛惠渠灌区的小畦灌,较原来地面灌水方式节水25%~28.5%;陕西宝鸡峡和冯家山灌区的长畦分段灌,较传统的长畦灌省水40%~60%。新疆的膜上灌和小畦沟灌,膜上灌溉用水量由4500m3/h㎡减少到3375m3/h㎡,节水25%;小畦沟灌平均净灌溉定额3900m3/h㎡,节水13%。截止到1998年,采用这两种灌水方式的灌溉面积已占全疆有效灌溉面积的65%。目前这些先进的地面灌水技术已在西北地区推广应用,尤其是新疆创造的膜上灌水技术,由于其节水、增产效果显著,已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采用。

c.充分蓄集和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发展就地灌溉。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但降水时间比较集中,为了不致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充分利用降雨径流资源,发展黄土高原农业生产,近年来实施的甘肃“121”雨水集流灌溉工程,宁夏的窑窖灌溉农业,以及陕西的“南(陕南)塘、北(陕北)窖、关中井”节水灌溉工程,对于解决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短缺,充分利用降水资源,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增辟水源,发展就地灌溉,以及解决西北干旱地区群众饮水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

d.大力推广节水灌溉试验成果。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和陕西省水利厅等单位,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作物产量与需水量及高产水分条件的关系,提出了陕西关中灌区主要农作物高产节水灌溉的研究成果[3]。该项研究从作物需水量、灌溉节水途径与节水指标等方面,为高产节水灌溉制度建立了理论基础。据此制定的节水高产灌溉制度方案,较现行灌溉制度节水1500m3/h㎡。该项成果经关中灌区高产量篇效益开发研究7个试点的应用,粮食产量达1.5万kg/h㎡,棉花产量可达1500kg/h㎡以上,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作用。

e.实施农业综合技术措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灌溉,不仅要采取节水灌溉方式,更需施用一定的农艺节水措施,此点比我国任何地区都显重要,它对提高一个缺水地区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北地区在推行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同时,也对综合农艺节水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自然经济特点,采取合理施肥、以肥调水、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地膜和秸杆覆盖保墒、化控、合理调整和优化作物种植结构;选用耐旱作物及节水品种;以充分利用灌溉水、自然降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达到节水高产、优质低耗。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采用氯化钙-赤霉素合剂处理种子抗旱节水技术,经在宁夏固原县示范,春小麦平均增产23.2%。新疆采用FA旱地龙抗旱剂,在作物生长期施用2~3次,增产15%~25%。甘肃、宁夏试种的地膜小麦、地膜玉米,产量分别超6000kg/h㎡和1.2万kg/h㎡,比常规种植的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高出2~5倍。

4 问题与对策

西北地区农业灌溉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a.灌区土壤盐渍化加剧。据统计,中国北方地区不同程度的盐渍化耕地多达667万h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灌溉不当引起的,灌区土壤盐碱化是西北地区农业灌溉中的主要问题之一。盐碱化面积从1989年的119.9万h㎡上升到1996年的126.5万h㎡(据199

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统计),不到10年,面积约增加了6.6万h㎡,而且呈现扩大的趋势。新疆70年代统计盐碱化面积占总耕地的1/3,而最近的调查资料表明,新疆盐渍化面积已占总耕地的1/2[4]。宁夏盐渍化面积已占灌区耕地面积的26.6%。陕、甘、青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盐渍化问题。

b.灌溉用水效率低。前已述及,西北地区虽然水资源短缺,但农业用水指标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田灌溉采用的大水漫灌,不仅造成水的极大浪费,而且造成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加剧。灌区用水管理不善和田间渠系配套不完善也是灌溉用水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c.发展农业灌溉缺乏全面规划。西北地区目前在农业节水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位居全国的前列,但对大区域发展农业灌溉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西北地区发展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缺乏系统研究。正因为如此,在西北地区发展节水农业,是以灌溉农业为佳还是以雨养农业为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农业专家强调农艺措施在农业中的作用,淡化水利;而水利专家强调水的作用,轻视农艺,事实上,在自然条件十分复杂的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水利与农艺措施必须结合,决不是非此莫彼。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治理西北地区灌区盐碱化的有效措施是实行井灌井排,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根本措施是发展节水灌溉,并辅以相应的农艺节水措施,发展农业灌溉应结合西北地区水土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水定植,以水定规模,制定不同地区相宜的节水灌溉发展模式,以确保西北地区农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原园,张国良,许新宜.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西北水利发展战略问题[J].水利规划,2 000(2):11~15.

[2]周维博.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方略与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途径[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97(4):1~6.

[3]张学.关中灌区主要农作物高产节水灌溉的研究[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91(3):24~32.

[4]邓志强.干旱农业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以新疆为例[A].见:王晓方,申茂.中国农村科技中青年优秀人才论农业技术革命与中国农业现代化[C].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9~185.

给水方式

给水方式 (1)直接给水方式 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一天内任何时间都能满足室内管网的水量、水压要求时,应充分利用外网压力,采用直接给水方式,建筑内部管网直接在外网压力的作用下工作。 直接给水方式的特点是:系统最简单,能充分利用外网压力。但室内没有贮备水量,外网一旦停水,内部立即断水。 (2)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当室外管网的水压周期性变化大,一天内大部分时间,室外管网水压、水量能满足室内用水要求,只有在用水高峰时,由于用水量过大,外网水压下降,短时间不能保证建筑物上层用水要求时,可采用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在室外管网中的水压足够时(一般在夜间),可以直接向室内管网和室内高位水箱送水,水箱贮备水量;当室外管网的水压不足时(一般在白图2—2直接供水方式天),短时间不能满足建筑物上层用水要求时,由水箱供水。由于高位水箱容积不宜过大,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不适用于日用水量较大的建筑。 a. 引入管与外网管道相连接,通过立管直接送~屋顶水箱,水箱出水管与布置在水箱下面的横干管相连,水箱进水管、出水管上无逆止阀,实际上水箱已成为各用水器具用水的必经之路(相当于外网水的断流箱)。可保证水箱水随进随出,水质新鲜,又可保证水压稳定。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水箱贮水量要求保证缺水时的最大用水量,否则会造成上、下层同时断水。 b.水箱进水、出水合用一根立管,只是在水箱底部才分为两根管,一根管为进水管,另一根为出水管。外网水压高时,外网既向水箱供水也向用户供水,外网水压不足时,由水箱补充不足部分。

图1-3 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 采用这种给水方式,可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水压,缓解供求矛盾,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工作完全自动,无须专人管理;但是采用水箱,应注意水箱的污染防护问题,以保护水质;水箱容积的确定应慎重,过大,则增加造价和房屋荷载;过小,则可能发生用户缺水,起不到调节作用。 在不宜设水箱或设水箱有困难的情况下,水罐的给水方式。也可以设置|气压给水设备。

实例分析小型农田灌溉渠道整治

实例分析小型农田灌溉渠道整治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县农田灌溉渠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比较了以往渠道整治措施,提出了适合某县农田灌溉渠道整治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实例分析;农田;灌溉渠道;整治方法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unty farmland irrigation channels present situation,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previous channel regulation 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way suited the county farmland irrigation channels treatment. key words: case analysis; irrigation; irrigation channels; treat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tv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而加强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是改造加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小型农田灌溉渠道的建设是农田水利工程实施建设的重中之中,意义非常重大。农田灌溉渠道整治改造方式对工程的节约用水、资金投入、

高层供水方法

高层供水方法 一、高层建筑的用水特点及供水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很好地解决和改善了“衣”、“食”问题后,人们开始关注“住”的问题:开始关注居住的环境和质量,开始追求住房的宽敞、舒适,开始关心住房的服务设施是否到位、服务质量是否一流,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可供居住的土地资源又少得可怜。于是,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如城市)便出现了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更是满足人们居住需要的产物。从1885年美国在芝加哥建造世界上第一座10层的现代高层建筑以来,全世界已建造了成千上万座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一种标志。 我国规定:10层和10层以上的住宅(包括低层设有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或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其它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工业厂房也属高层建筑,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厂房不属于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尤其是住宅、宾馆等)用水与其它用水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用水不均匀,时变化系数在2.5以上。建筑用水的时间比较集中,一般发生在一日三餐或某些特定的时间段,尤其在早上,是用水的最高峰,用水量最大且比较集中,约占全天用水量的15%~20%,而用水时间几乎集中在30分钟内。 高层建筑因其服务设施的一流和服务水准的提高,对高层建筑供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供水不间断。一天24小时,无论何时,都要保证有水。二是压力要保证。尤其在用水高峰时,保证人人都能用上水。 目前,高层建筑供水的现状是普遍采取二次加压的方法满足高层用水。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采取分区供水(低区、高区或低区、中区、高区)的方法。低区可以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来满足低区用户用水,不需要二次加压,而中、高区则必须通过二次加压装置才能保证用水。 高层建筑二次加压装置目前国内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1.“高位水箱+水泵”联合供水方式。水泵从地下水池或市政管网(无负压)吸水后供给 屋顶高位水箱,由水箱给各用户供水,属上行下给的供水方式。

实例分析小型农田灌溉渠道整治

实例分析小型农田灌溉渠道整治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县农田灌溉渠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比较了以往渠道整治措施,提出了适合某县农田灌溉渠道整治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实例分析;农田;灌溉渠道;整治方法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unty farmland irrigation channels present situation,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previous channel regulation 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way suited the county farmland irrigation channels treatment. key words: case analysis; irrigation; irrigation channels; treat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tv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而加强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是改造加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小型农田灌溉渠道的建设是农田水利工程实施建设的重中之中,意义非常重大。农田灌溉渠道整治改造方式对工程的节约用水、资金投入、工程运行效果关系重大,因此选择合理的渠道整治方式至关重要,下面结合某县的实际情况,浅析其农田灌溉渠道的整治措施。

三种不同供水方式的设计方法

三种不同用途给水方式的流量计算 一、 住宅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列步骤和方法计算: 1、根据住宅配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使用人数、用水定额、使用时数及 当时变化系数,按下式计算出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0.23600 o h o g q m K U N T = (3.6.4-1) 式中:o U _______生活给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 出流概率(%) o q _______最高用水日的用水定额,按表3.1.9取用; m _______每户用水人数; h K _______小时变化系数,按表3.1.9取用; g N _______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 T ________用水时数(h ); 0.2________一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L/s )。 2、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数量总数,按3.6.4-2式计算得出管段的 卫生器具给水数量的同时出流概率: 0.49 1(1) %)a N U +-= (3.6.4-2) 式中:U _______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 c a _______对应不同o U 的系数,查附录C 表中表C (o U ~c a 对 应表); g N _______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数量总数。

3、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按3.6.4-3式计算得 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 0.2(/)g g q U N L s = (3.6.4-3) 式中:g q _______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L s 。 注:1、为了计算快速、方便,在计算出o U 后,即可根据计算管段的g N 值从 附录D 的计算表中直接查得给水设计秒流量。该表可用内插法。 2、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超过表D 中的最大值时,其流量 应取最大用水时的平均秒流量,即g q =0.2o U g N 。 4、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不同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的给水支管的给水干管,该管段的最大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按3.6.4-4式计算: oi gi O gi U N U N ∑= ∑ (3.6.4-4) 式中:O U _______给水干管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oi U _______支管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gi N _______相应支管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二、集体宿舍、旅馆、宾馆、医院、疗养院、幼儿园、养老院、办公楼、商场、 客运站、会展中心、中小学教学楼、公共厕所等建筑的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0.g q = (3.6.5) 式中:g q _______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 s ; g N _______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a _______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应按表3.6.5采用。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按其输配水方式、管网形式、工作方式和结构形式可分为以下类型。 1、按输配水方式分类。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按输配水方式可分为加压输水系统和自压输水系统,加压输水系统分为两种,一种是水泵直送式,即水泵直接将水送入管道系统,然后再通过分水口进入田间,另一种形式是蓄水池调蓄式,即经水泵加压通过管道将水输送到某一高位蓄水池,然后由蓄水池通过管道自压向田间供水。 2、按管网形式分类。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按管网形式可分为树状网和环状网。树状网的管网为树枝状,水流在干管、支管、分支管中从上游流向末端,只有分流而我汇流。环状网是管网通过节点将各管道连接成闭合环状,根据出水口位置和控制阀启闭情况,水流可作正向或逆向流动。 3、按工作方式分类。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按工作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移动式除水源外,管道及分水设备都可移动,机泵有的固定,有的也可移动。半固定式管道系统的一部分固定,另一部分移动。固定式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中的各级管道及分水设施均埋入地下,固定不动。 4、按结构形式分类。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开敞式、半封闭式和封闭式。开敞式是指在上游高差不太大的一些部位设有自由水面调压井的管道系统形式。半封闭式是指在输水过程中,管

道系统不完全封闭,在适宜的位置设置浮球阀来控制阀门启闭的一种输水形式。封闭式是指水流在全封闭的管道中从上游管端流向下游管道末端,输水过程中系统不出现自由水面。 低压管输水灌溉是以低压管道取代明渠输水输水灌溉的一种工程情势。采取低压管道输水,能够大大减少输水进程中的渗漏和蒸发丧失,使输水效率达95%以上,比土渠、砌石渠道、混凝土板衬砌渠道分别多节水约30%、15%和7%。 对于井灌区,因为减少了水的输送丧失,使从井中抽取的水量大大减少,因此可减少能耗25%以上。另外,以管代渠,能够减少输水渠道占地,使土地利用率提高2%—3%,且具备管理便捷、输水速度快、省工省时、便于机耕和养护等许多优点。 因此,对于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的北方地区,井灌区应大力推行低压管道输水技巧,特别是新建井灌区,要力争实现输水管道化;近几年南方经济条件的渠灌区也在大力推广低压管灌。因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巧的一次性投资较低,恳求装备容易,管理便捷,农民易于节制,故特别适宜我国乡村当前的经济情况和土地经营管理模式,深受宽大农民的欢迎。

给排水的方式和分类

给水 室内给水系统的任务,是将室外给水管网中的水引进建筑物内,并送至各种用水设备处,满足室内生活和消防用水的要求。 一、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 室内给水系统按其供水对象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 满足人们饮用、烹调、盥洗、洗涤、沐浴等生活用水的室内给水系统,称为生活给水系统。这种系统要求水质必须严格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2、消防给水系统 满足层数较多的民用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及某些生产车间的消防设备用水的室内给水系统,称为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按建筑防火规范要求,保证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给水方式 一、直接给水方式 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在一天内任何时间都能满足室内用水要求,不再设置调节、增压设施而直接与室外给水管网连接的给水方式称为直接给水方式。低层建筑一般采用直接给水方式。 二、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室外给水管网水量充足但水压昼夜周期性不足时,即白天用水峰值时水压不足,夜间用水低谷时水压能满足用水点要求时采用。在屋顶设置高位水箱,夜间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向水箱供水,白天用水

高峰期向室内给水管网供水,高位水箱又叫夜间水箱,用于调节水量和压力。 下面几层与室外给水管网直接连接,利用室外管网水压供水,上面几层则靠屋顶水箱调节水量和水压,由水箱供水。 三、设贮水池、水泵和水箱的联合给水方式 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经常性不足,而且不允许水泵直接从室外管网吸水和室内用水不均匀时,常采用该种供水方式。 这种方式利用水泵将水池中的水提升至高位水箱,用高位水箱储存调节水量并向用户供水。水箱内设水位继电器来控制水泵的开停(水箱内水位低于最低水位时开泵,满至最高设计水位时停泵)。 四、分区给水方式(多层建筑物) 在多层建筑中,由于室外管网供水压力较低,只能满足建筑物下面几层的用水,而不能满足上面楼层的需要。为充分有效地利用室外管网的压力,上面楼层设水泵和水箱联合供水,下面几层直接由室外管网供水,这就形成上下分区的供水形式, 五、设气压给水设备的给水方式 气压给水设备是利用密闭贮罐内空气的压缩或膨胀使水压力上升或下降的特点来调节和压送水量的给水装置,其作用相当于高位水箱或水塔。 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按其供应的范围大小可分为三种类型: 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在建筑物内各用水点设小型加热设备把水

七种给水方式

七种给水方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七种给水方式 (1)直接给水方式,不设增压及储水设备 (2)优点:系统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投资较少、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并且供水安全可靠 (3)缺点:系统内部无储备水量,当室外管网停水时,室内系统立即断水(4)适用范围:适用于室外管网水压水压充足,并能全天保证用户用水要求的地区 (5)(2)单设水箱给水方式 (6)优点: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省;系统具有一定的储备水量,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较好;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压力供水,节省电耗 (7)缺点:系统设置了高位水箱,增加了建筑物的结构荷载,并给建筑物的立面处理带来一定困难;当水压较长时间持续不足时,需增大水箱容积,并有可能出现断水情况。 (8)适用范围: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不足,室内用水要求水压稳定,并且允许设置水箱的建筑物 (9)(3)设储水池、水泵的给水方式 (10)优点:供水安全可靠,不设高位水箱,不增加建筑结构荷载 (11)缺点:没能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供水压力 (12)(4)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水泵从储水池吸水,经加压后送入水箱。因水泵供水量大于系统用水量,水箱水位上升,至高水位时停泵,当低水位时重新启动。

(13)优点:水泵和水箱联合工作,水泵及时向水箱充水,可以减小水箱容积。同时,在水箱的调节下,水泵能稳定在高效点工作,节省电耗。在高位水箱上采用水位继电器控制水泵启动,易于实现管理自动化。储水池和水箱能够储备一定水量,增强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14)缺点:系统一次性投资较大,设备和运行费用较高,安装及维护比较麻烦。 (15)适用范围: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经常性不足、室内用水不均匀、室外管网不允许水泵直接吸水,而且建筑物允许设置水箱时。 (16)(5)气压给水方式:利用密闭压力水罐代替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中高位水箱,形成气压给水方式 (17)优点:设备可设在任何高度上,安装方便,便于隐蔽,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水质不易受污染,便于实现自动化。 (18)缺点:给水压力波动较大,能量浪费严重 (19)适用范围:室外管网水压经常性不足又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 (20)(6)变频调速给水方式 (21)当给水系统中流量发生变化时,扬程也会发生变化。压力传感器不断向微机控制器输入水泵出水管压力的信号,当测得的压力值大于设计给水量压力值时,则微机控制器向变频调速器发出降低电流频率的信号,从而使水泵转速降低,水泵出水量减少,水泵出水管压力下降;反之亦然 (22)适用条件:水泵扬程随流量减少而增大,管路水头损失随流量减少而减少。当用水量下降时,水泵扬程在恒速条件下得不到充分利用,为节能,可采用此方式。

喷灌系统管道施工设计方案

昌平创新园东区环境建设项目(一期)(二 期)工程 绿化喷灌系统管道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北京城市之光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13) 1.1.2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 1.1.3工程施工合同。 1.2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昌平创新园东区环境建设项目(一期)、(二期)2.建设地点:北京昌平区沙河镇踩河新村B05地块 3.建设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4.工程分类:第一部分:施工区内的全部园林绿化工程:包括平整场地、草坪、灌木、乔木等的采购、植栽,植栽所需耕植土的铺置或更换,各种基础土方开挖、消纳、地形塑造、整理修正地形等施工;第二部分:施工区内的各景点构(建)筑物工程:包括园林小品如:树池、水景、挡墙、景观墙、坐凳、耐候钢板等的材料采购及施工;第三部分:施工区内路面铺装工程:包括涌路、广场、小景等的路基、路面铺装材料采购及施工;第四部分:施工区内的各种照明强电管线工程:包括景观照明、配电系统、灯具安装及其基础等材料采购及施工;第五部分:施工区内的水景系统工程:包括水景系统、排水沟、水泵及给排水系统管线的材料采购及施工;第六部分:绿地浇灌系统工程:包括阀门井、给排水管线、灌溉设备等材料采购及施工。 1.3 喷灌设计参数及说明 喷灌系统采用解码器无线自控系统,系统组成由WVC-100无线接收器、DUAL型解码器、ROAM无线遥控器、直流电磁阀和WSS无线气候传感器组成,可根据气候自动改变当天灌水持续时间,也可通过无线遥控器直接打开电磁阀进行临时灌水,极端气候系统可自动停止,避免水

七种给水方式

七种给水方式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七种给水方式 (1)直接给水方式,不设增压及储水设备 (2)优点:系统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投资较少、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并且供水安全可靠 (3)缺点:系统内部无储备水量,当室外管网停水时,室内系统立即断水(4)适用范围:适用于室外管网水压水压充足,并能全天保证用户用水要求的地区 (5)(2)单设水箱给水方式 (6)优点: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省;系统具有一定的储备水量,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较好;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压力供水,节省电耗 (7)缺点:系统设置了高位水箱,增加了建筑物的结构荷载,并给建筑物的立面处理带来一定困难;当水压较长时间持续不足时,需增大水箱容积,并有可能出现断水情况。 (8)适用范围: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不足,室内用水要求水压稳定,并且允许设置水箱的建筑物 (9)(3)设储水池、水泵的给水方式 (10)优点:供水安全可靠,不设高位水箱,不增加建筑结构荷载 (11)缺点:没能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供水压力 (12)(4)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水泵从储水池吸水,经加压后送入水箱。因水泵供水量大于系统用水量,水箱水位上升,至高水位时停泵,当低水位时重新启动。

(13)优点:水泵和水箱联合工作,水泵及时向水箱充水,可以减小水箱容积。同时,在水箱的调节下,水泵能稳定在高效点工作,节省电耗。在高位水箱上采用水位继电器控制水泵启动,易于实现管理自动化。储水池和水箱能够储备一定水量,增强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14)缺点:系统一次性投资较大,设备和运行费用较高,安装及维护比较麻烦。 (15)适用范围: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经常性不足、室内用水不均匀、室外管网不允许水泵直接吸水,而且建筑物允许设置水箱时。 (16)(5)气压给水方式:利用密闭压力水罐代替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中高位水箱,形成气压给水方式 (17)优点:设备可设在任何高度上,安装方便,便于隐蔽,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水质不易受污染,便于实现自动化。 (18)缺点:给水压力波动较大,能量浪费严重 (19)适用范围:室外管网水压经常性不足又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 (20)(6)变频调速给水方式 (21)当给水系统中流量发生变化时,扬程也会发生变化。压力传感器不断向微机控制器输入水泵出水管压力的信号,当测得的压力值大于设计给水量压力值时,则微机控制器向变频调速器发出降低电流频率的信号,从而使水泵转速降低,水泵出水量减少,水泵出水管压力下降;反之亦然 (22)适用条件:水泵扬程随流量减少而增大,管路水头损失随流量减少而减少。当用水量下降时,水泵扬程在恒速条件下得不到充分利用,为节能,可采用此方式。

灌溉方法 (2)

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与节水途径 ?简介: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灌溉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宜的节水措施。治理西北地区灌区盐碱化的有效措施是实行井灌井排,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根本措施是发展节水灌溉,并辅以相应的农艺节水措施,发展农业灌溉应结合西北地区水土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水定植,以水定规模,应制定不同地区相宜的节水灌溉发展模式,确保西北地区农业灌溉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字:西北地区农业灌溉节水途径 1 西北灌溉农业的基本特点 a.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中国的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区内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除陕西为667.8mm外,其它省区在270~320 mm之间。年蒸发量高达1000~2600mm或以上。其中,黄河流域:关中盆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年蒸发量为900~1200mm;宁夏引黄灌区年平均降水量为200mm,年平均蒸发量为1500~2000mm;甘肃景泰灌区年均降水量不足200mm,年蒸发量在3300mm以上。内陆河地区:河西走廊年均降水量160mm,年蒸发量2100mm;新疆北疆的乌鲁木齐一带,年均降水量为150~300mm,年蒸发量1800~2400mm;若羌年降水量不过几毫米。全区降水量极少,是全国唯一降雨极度少于农田作物及天然植被需水量的地区[1]。 b.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西北地区土地面积309.14万k㎡,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1%,耕地和灌溉面积分别占全国面积的12%和11%。由于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3.8h㎡,是全国的4.75倍;人均耕地面积0.206h㎡,高于全国人均数的1倍,居中国之首,现有耕地面积1200万h㎡,仅占其总面积的4%左右,土地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 c.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着农业及经济建设的发展。西北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00亿m3,占全国总量的8%,除水土资源组合极不协调外,水资源的区域分布极不均匀。全区水资源量的70%集中在青海和新疆,在较少的水资源总量中,其中长江、澜沧江上游及新疆难以利用或不能全部利用的水量就达1000亿m3左右,是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为2364.1m3,比全国平均值高6%;平均水资源量为1.29万m3/h㎡,比全国平均值低40%(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是全国最严重的缺水地区之一。水资源严重短缺是西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和恢复生态平衡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2 灌溉在西北农业和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国内外灌溉实践表明,农田灌溉是一种最易提高干旱地区农业产量的方法。灌溉农业与旱作农业相比,谷物产量可提高6倍左右,中国农业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 2%的人口,灌溉在农业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40%的灌溉土地

美国农民独特的农田灌溉方式

美国农民独特的农田灌溉方式(原创) 2011-04-20 23:59:46| 分类:环球游记 | 标签:美国农业水利灌溉旅游|字号订阅 P1 美国农场的灌溉系统 农民(Peasant)一词在美国用不上,因为他们哪儿只有农场主(Farmer)而没农民,之所以在这里用农民二字,是希望在我国北方眼下的春耕时节,有更多的农民弟兄能读到我的这篇博文。 曾N多次路经美国的农场、并无数次注目过美国农田那蔚为壮观的灌溉场面,总感觉他们的大田浇水方式跟咱们不一样,不知大家怎样认为,反正我长这么大,虽在咱国内农村见识过不同的农田浇灌方式,但没见过这样庞大的灌溉系统。 当然,对于我这个对任何事物都怀有童趣的人来讲,很希望碰到哪位美国水利工程人员能毫无保留地对我讲解一下这套灌溉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式,可

惜没这种机缘及巧合,而作为游客,咱也不能私闯美国农家宅院,以免被人端起猎枪把咱当活靶子打。 我蹲在他们田边的研究结果,将作为文字说明注在每幅照片的下面。 我特别希望咱们农民弟兄能仔细浏览一下我拍得这些照片并琢磨琢磨,看看我的研究结果对还是不对。 如果我没错的话,那你们这些专家说说,这东西在咱国内用得上吗,如觉可用,那从设备制造层面讲,你们是否也来个“拿来主义”,鼓捣出类似的玩意儿,从而解决咱的灌溉问题,尤其是水利资源匮乏地区的灌溉问题。因为我觉着,这东西看上去应该没那么复杂吧。 如果我说得不对,或者咱农民兄弟早已用过类似的灌溉系统,那就算我白说,大家也可以说我孤陋寡闻、或认定我是:整个一个大掰乎(大忽悠)。 P2 这种灌溉系统工作时,边喷水边在大田内徐徐滑行,场面甚为壮观

P3 它是怎样组合并如何操作的呢

七种给水方式

七种给水方式 (1)直接给水方式,不设增压及储水设备 优点:系统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投资较少、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并且供水安全可靠缺点:系统内部无储备水量,当室外管网停水时,室内系统立即断水 适用范围:适用于室外管网水压水压充足,并能全天保证用户用水要求的地区 (2)单设水箱给水方式 优点: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省;系统具有一定的储备水量,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较好;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压力供水,节省电耗 缺点:系统设置了高位水箱,增加了建筑物的结构荷载,并给建筑物的立面处理带来一定困难;当水压较长时间持续不足时,需增大水箱容积,并有可能出现断水情况。 适用范围: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不足,室内用水要求水压稳定,并且允许设置水箱的建筑物(3)设储水池、水泵的给水方式 优点:供水安全可靠,不设高位水箱,不增加建筑结构荷载 缺点:没能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供水压力 (4)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水泵从储水池吸水,经加压后送入水箱。因水泵供水量大于系统用水量,水箱水位上升,至高水位时停泵,当低水位时重新启动。 优点:水泵和水箱联合工作,水泵及时向水箱充水,可以减小水箱容积。同时,在水箱的调节下,水泵能稳定在高效点工作,节省电耗。在高位水箱上采用水位继电器控制水泵启动,易于实现管理自动化。储水池和水箱能够储备一定水量,增强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缺点:系统一次性投资较大,设备和运行费用较高,安装及维护比较麻烦。 适用范围: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经常性不足、室内用水不均匀、室外管网不允许水泵直接吸水,而且建筑物允许设置水箱时。 (5)气压给水方式:利用密闭压力水罐代替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中高位水箱,形成气压给水方式 优点:设备可设在任何高度上,安装方便,便于隐蔽,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水质不易受污染,便于实现自动化。 缺点:给水压力波动较大,能量浪费严重 适用范围:室外管网水压经常性不足又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 (6)变频调速给水方式 当给水系统中流量发生变化时,扬程也会发生变化。压力传感器不断向微机控制器输入水泵出水管压力的信号,当测得的压力值大于设计给水量压力值时,则微机控制器向变频调速器发出降低电流频率的信号,从而使水泵转速降低,水泵出水量减少,水泵出水管压力下降;反之亦然 适用条件:水泵扬程随流量减少而增大,管路水头损失随流量减少而减少。当用水量下降时,水泵扬程在恒速条件下得不到充分利用,为节能,可采用此方式。 (7)分区给水方式 城市角度上讲:分区给水一般是根据城市地形特点将整个给水系统分成几区,每区有独立得泵站和管网等,但各区之间有适当的联系,以保证供水可靠和调度灵活。 分区给水的原因,从技术上是使管网得水压不超过水管可以承受的压力,以免损坏水管和附件,并可减少漏水量;经济上得原因是降低供水能量费用。 在给水区很大、地形高差显著、远距离输水时,都有可能考虑分区给水问题 小区或者是楼层上讲:分区不但可以保证供水的可靠性,还可以避免因管道内压力过大而损坏用户端的管件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农田灌溉水质要求、标准的实施和采样监测方法。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全国以地面水、地下水和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及与城市污水水质相近的工业废水作水源的农田灌溉用水。本标准不适用医药、生物制品、化学试剂、农药、石油炼制、焦化和有机化工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灌溉。 2 引用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CJ 18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 25.1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3 标准分类:本标准根据农作物的需求状况,将灌溉水质按灌溉作物分为三类: 3.1 一类:水作,如水稻,灌水量800m3/亩.年。 3.2 二类:旱作,如小麦、玉米、棉花等。灌溉水量300m3/亩.年。 3.2 三类:蔬菜,如大白菜、韭菜、洋葱、卷心菜等。蔬菜品种不同,灌溉量差异很大,一般为 2~500m3/亩.茬。 4 标准值 农田灌溉水质要求,必须符合表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规定。 4.1 在以下地区,全盐量水质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4.1.1 具有一定的水利灌排工程设施,能保证一定的排水和地下水径流条件的地区; 4.1.2 有一定淡水资源能满足冲洗土体中盐分的地区。 4.2 当本标准不能满足当地环境保护需要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补充本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作为地方补充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 标准的实施与管理 5.1 本标准由各级农业部门负责实施与管理,环保部门负责监督。 5.2 严格按照本标准所规定的水质及农作物灌溉定额进行灌溉。 5.3 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应保证其下游最近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本标准。 5.4 严禁使用污水浇灌生食的蔬菜和瓜果。 6 水质监测 6.1 当地农业部门负责对污灌区水质、土壤和农产品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 6.2 为了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在污水灌溉区灌溉期间,采样点应选在灌溉进水口上,化学需氧量(COD)、氰化物、三氯乙醛及丙烯醛的标准数值为一次测定的最高值,其他各项标准数值均指灌溉期多次测定的平均值。 6.3 本标准各项目的检测分析方法见表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选配分析方法)。——————————

农田水利学—管道灌溉系统

第五章管道灌溉系统 地面灌溉的缺点:(1)水的利用率低;(2)灌水质量差;(3)劳动强度大。优点是投资费用低。经济条件较好或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应尽量采用更高效、节水的灌水方法。比地面灌溉更高效、更节水的灌水方法就是管道灌溉。 管道灌溉分喷灌、微灌、低压管灌等类型。首先学习如何进行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第一节喷灌 一、概述 (一)什么是喷灌 利用机械加压或利用高处自然水头,使水通管道经过喷头射到空中,并分散成水滴洒落到田面上,如同降雨一样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 曾叫人工降雨,后来为了与高空撒干冰和碘化银等人工降雨相区别,改称为喷灌。 (二)优缺点 1.优点:(1)增产灌水均匀度好;能调节田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2)节水避免了渠灌的输水损失;可避免田间深层渗漏(旱作)。 (3)节地减少了渠道占地。 (4)省工节省田间灌水管理劳力;减少土地平整费用;利用喷灌可以施化肥、喷农药。 (5)保持水土可避免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

要求喷灌强度≤土壤渗吸速度,即不允许产生地表径流。 (6)适应性强可适用于不平整的土地,坡地。 2.缺点: (1)投资和运行费用高 (2)受风影响大一般风力大于3级就不宜喷灌。 二、喷灌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一)组成 (1)水源工程 河流、水库、塘坝、水井、渠道等。 (2)水泵和动力机离心泵、长轴井泵等;电动机、柴油机 (3)管道系统干管、支管、竖管(立管) (4)喷头 (5)附属工程或设备如管道上的镇墩、阀门井;控制阀、安全阀、压力表、水表等。 (二)喷灌系统的分类 根据组成特点的不同,分管道式喷灌系统和机组式喷灌系统,前者以管道为主,后者以 机组为主体。 1、管道式喷灌系统 管道为系统的主体部分 (1)固定式机泵、干支管均固定。 (2)移动式机泵和干、支管均可移动。 优点缺点适用作物固定式管理方便投资高灌水频繁、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如蔬菜、经济苗木 等 移动式投资低管理不便一般的经济作物或大田作物 半固定式介于前者之间一般的经济作物 2、机组式喷系统 (1)行喷式绞盘式、中心支轴式、平移式、滚移式 (2)定喷式 单喷头机组、多喷头机组; 手抬式、手推车式、拖拉机悬挂。

农田灌溉规划设计

M灌区农田灌溉规划设计

目录 第一章基本资料 (1) 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1) 一.地理位置及范围 (1) 二.地形地貌 (1) 三.水文 (1) 四.气象 (1) 五.土壤 (1) 六.水文地质 (2) 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 (2) 一.工农业生产情况 (2) 二.自然灾害 (2) 三.现有水利工程情况 (3) 四.灌区开发要求 (3) 第三节灌溉排水设计依据的资料 (3) 第四节灌水率设计资料 (4) 第五节排水模数计算资料 (4) 第六节田间水利用系数 (5) 第二章农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6) 第一节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6) 第二节有效降雨量 (6)

第三节计算定额 (6) 第四节灌水率 (7) 第三章设计面雨量的确定 (13) 第四章灌溉渠道流量的计算 (14) 一.计算农渠的设计流量 (14) 二.计算斗渠的设计流量 (14) 三.计算支渠的设计流量 (15) 第五章干渠渠道断面设计 (17) 第六章渠道纵断面设计 (22) 第七章土方量计算 (23) 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基本资料 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及范围 M灌区位于我国北方某地。灌区范围西起铁路,东至精深公路,南临c河,北连F河。总面积82km2,约合12.3万亩。M灌区地形图见附录Ⅰ。 二.地形地貌 灌区属山前冲积扇平原,地形平坦。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坡度一般在1/1500之间。灌区东北部有一条古河床遗迹,地面上仅残留沙丘。草桥关附近有一常年积水的湖泊——草泥洼。 三.水文 C河及F河皆发源于西部山区,出山后向东穿过铁路即进入平原。二河出山口处建有X水库及Y水库,并于C河沿岸修筑了堤防,基本上可控制一般洪水。经二库调节后,除汛期外,河水位均低于地面,地表水及地下水皆可自流排入二河。 四.气象 M灌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气温以7月份最高,在25℃以上;1月份最低,在- 2℃左右。无霜期220天。春季常有旱风,尤以五六月份的干热风危害最大,风向偏南,风力可达六七级;冬季多西北风,风力最大可达八九级。多年平均降水量517. 2mm,多集中在七八两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8%,冬春雨量极少,多年平均蒸发量1357mm。干燥度2.62。 五.土壤 灌区内土壤大部为中壤土,肥力中等,灌区东部有小部分盐渍化现象。经测定:灌区土壤0~80cm平均容重1.51t/m3,空隙率41. 3%(占土体的%),田间

给水方式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1.2给水方式

给水方式即指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供水方案。 合理的供水方案,应综合工程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如技术因素:供水可靠性,水质对城市给水系统的影响,节水节能效果,操作管理,自动化程度等;经济因素:基建投资,年经常费用,现值等;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建筑立面和城市观瞻的影响,对结构和基础的影响,占地对环境的影响,建设难度和建设周期,抗寒防冻性能,分期建设的灵活性,对使用带来的影响等。 可采用综合评判法确定。 在初步确定给水方式时,对层高不超过3.5m的民用建筑,给水系统

所需的压力H(自室外地面算起),可用以下经验法估算: 1层(n=1)为100kPa,2层(n=2)为120kPa,3层(n=3)以上每增加1层,增加40kPa(即H=120+40×(n-2)kPa,其中n≥2)。 1.2.1 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 1.依靠外网压力的给水方式(1)直接给水方式(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2.依靠水泵升压给水方式 (1)设水泵的给水方式 (2)设水泵、水箱的给水方式(3)气压给水方式 (4)分区给水方式 (5)分质给水方式

动画演示 单击鼠标播放 直接给水方式 1. 依靠外网压力的给水方式 (1)直接给水方式 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 水,为最简单、经济的给水 方式。 适用于室外给水管网的 水量、水压在一天内均能满 足用水要求的建筑。

(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设水箱的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周期性不足时采用。 低峰用水时,可利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直接供水并向水箱进水,水箱贮备水量。 高峰用水时,室外管网水压不足,则由水箱向建筑给水系统供水。 当室外给水管网水压偏高或不稳定时,为保证建筑内给水系统的良好工况或满足稳压供水的要求,也可采用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喷灌系统管道施工方案

昌平创新园东区环境建设项目(一期)( 期)工程 绿化喷灌系统管道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北京城市之光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1. 编制说明 LIGHT OF CITY LANDSCAPE

1.1编制依据 1.1.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13 1.1.2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 1.1.3工程施工合同。 1. 2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昌平创新园东区环境建设项目(一期)、(二期) 2. 建设地点:北京昌平区沙河镇踩河新村B05地块 3. 建设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4. 工程分类:第一部分:施工区内的全部园林绿化工程:包括平整场地、草坪、灌木、乔木等的采购、植栽,植栽所需耕植土的铺置或更换,各种基础土方开挖、消纳、地形塑造、整理修正地形等施工;第二部分:施工区内的各景点构(建)筑物工程:包括园林小品如:树池、水景、挡墙、景观墙、坐凳、耐候钢板等的材料采购及施工;第三部分:施工区内路面铺装工程:包括涌路、广场、小景等的路基、路面铺装材料采购及施工;第四部分:施工区内的各种照明强电管线工程:包括景观照明、配电系统、灯具安装及其基础等材料采购及施工;第五部分:施工区内的水景系统工程:包括水景系统、排水沟、 水泵及给排水系统管线的材料采购及施工;第六部分:绿地浇灌系统 工程:包括阀门井、给排水管线、灌溉设备等材料采购及施工。 1.3喷灌设计参数及说明 喷灌系统采用解码器无线自控系统,系统组成由WVC-100无线接收器、DUAL型解码器、ROAMc线遥控器、直流电磁阀和WSS无线气候传感器组成,可根据气候自动改变当天灌水持续时间,也可通过无线 遥控器直接打开电磁阀进行临时灌水,极端气候系统可自动停止,避免水源浪费,分段阀门井每个支路均有阀门控制,管道材质为PE管,

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

课程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姓名:××× 年级:2010级 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学号: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要求 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方法; 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 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 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喷灌选型与总体规划 1.1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资料收集: 1地形:地面平坦7 2土壤:沙壤土 3作物:苹果树园林,正值盛果期 4水源:果园南部井水 5气象:灌溉季节多风,平均风速2.5m/s 社会经济条件:果园为实验果园,面积95亩,交通方便,电力供应不足; 规划设计目的:该果园为实验果园,为发展节水农业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综合考虑该区域的地形,土壤气象水文与地质,灌溉对象及社会经济条件,故进行规划设计。 系统选型: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水源类型位置地形地貌地块形状土壤地质降水量灌溉区风速风向对象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管理体制劳动力状况及使用者素质动力条件由于该果园为盛果期的苹果树,经济价值就目前情况较高,并且为实验果园,可申请政府项目资金为保障。灌水频繁,作物耗水量大,劳动力缺乏,但作为实验果园,管理者素质高有利于喷灌系统的实施,综合考虑后,拟定采用固定使得喷灌系统。 总体规划 1吸收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与经验,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 2根据给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经济基础选用合理的灌溉系统 1.2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基本资料 某实验果园,园内有一眼机井,动水位距地20m。该地电力供应不足,为节约用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地形:面平坦,最大供水量为60m/h,面积95亩,果树2544株,株距4m,行距6m,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 气象: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s,风向多变。 土壤:壤土,冻土层深0.6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