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第三次修改_从_流行经典_到_历史经典_韩云波

金庸小说第三次修改_从_流行经典_到_历史经典_韩云波
金庸小说第三次修改_从_流行经典_到_历史经典_韩云波

的隐秘已很难做到。金庸小说,有头有尾皆如完璧,除了《雪山飞狐》最后那一刀40多年未曾砍下来,好像也未剩多少悬念。倒是作品的几次大删大改为金庸作品的阅读者们留下了一些可供玄想的空间。我个人在读《射雕英雄传》时经常在冥想:小红鸟、蛙蛤大战、铁掌帮行凶是怎么回事?秦南琴是怎样一个人物?那些描写,尽管真的读过可能反会失望,但在没读以前总让热爱的人充满幻想。想象永远比现实更美,这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罢。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也完全赞成金庸第三次修改他的小说。

金庸小说第三次修改:从“流行经典”到“历史经典”

韩云波

(西南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市400715)

金庸小说第三次修订版已经完成,尚未面世,就已经沸沸扬扬,成了近期文学和文化生活中的又一个热点。

一、金庸小说再修改的写作行为

金庸全面修改他的小说,已经不是第一次。金庸小说的原创从1955年开始在报纸上连载,到1972年完成,跨越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岁月。1970年3月,金庸开始全面修改他的武侠小说,到1980年完成,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金庸小说第二次修改版,在大陆地区就是“三联版”《金庸作品集》。2001年,“三联版”合约到期,改由广州出版社出版,正在这时,传出金庸正在第三次全面修改其武侠小说的消息,一直到2007年全部完成。

在历史上,作品成形后再次进行修改,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就武侠小说领域而言,梁羽生、古龙都曾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但历史上的种种修改,几乎都未引起金庸小说修改这样大的争论。就古代作品而论,更多的是因为残本导致的版本学歧异而形成热点;就现代作品而论,成为热点的修改多伴随着种种文坛公案,如聂云岚与王度庐家人关于《玉娇龙》与《卧虎藏龙》的改编,如钱钟书《围城》汇校本的诉讼等等。然而,一当公案平息,修改本身已经并不构成热点。

但金庸小说的修改则不同。如果说他的上一次修改是作家对自己作品精益求精以形成“定本”的必要工作,那么这一次修改则是在金庸小说已经全面“经典化”之后貌似“重写经典”但却又未对原作进行根本颠覆的貌似“再创作”。那么,由金庸小说第三次修改,从其写作行为和文本面貌两个主要方面的背后,就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从其写作行为来看,其中倒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值得理解并尊重的。

在连载本时期,金庸小说虽然取得了巨大声誉,但也受到了严厉批评。在金庸小说创作开始十年之后,梁羽生化名佟硕之发表《金庸梁羽生合论》,就对金庸小说进行了批评:一是在诗词方面闹笑话;二是武多侠少,“是非不分而消失艺术感染力”;三是团圆结局,一男多女。在梁羽生看来,“论到`艺术水平',新派武侠小说未必胜得过唐人的武侠传奇,甚至也未必超得过近代的白羽、还珠”[1]241-270。可以说,在连载本时期,金庸小说虽然已经名声在外,却远远不是任何一种意义上的“经典”。因此,全面修改以“自我经典化”,就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

1980年,金庸小说在台湾远景出版修订本之后,“金学”便开始创立。然而,在1989年台湾的叶洪生所著《中国武侠小说史论》中,称金庸小说为“集`综艺'武侠之大成者”,然而却并没有指出金庸小说的创新之处,评价也不甚高,而叶氏同时称卧龙生为“巨擘”、司马翎为“奇才”,其论述篇幅在金庸之上[2]。

直到1994年,以三个事件为标志,金庸小说在

41

*收稿日期:2007-11-20

作者简介:韩云波(1966-),男,山东济南人,文学博士,西南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主要研究叙事文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后金庸'武侠小说与武侠文化现象研究”(07JA751029),项目负责人:韩云波。

DOI:10.13718/https://www.360docs.net/doc/9217364958.html, ki.xdsk.2008.01.006

大陆才开始全面“经典化”。5月,三联书店出版《金庸作品集》,被认为是金庸小说“典藏”价值的体现;10月,金庸被聘为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严家炎在致辞中说金庸小说是“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同月,海南出版社出版王一川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小说卷》,金庸名列第四,在鲁迅、沈从文、巴金之后,老舍、郁达夫、王蒙、张爱玲、贾平凹之前。1998年,更是被称为“金庸年”。至此,金庸的“自我经典化”就变成了“普遍经典化”,达到了当代作品经典化的顶峰。也正是由于金庸小说的巅峰效应,才在1999年出现了对金庸小说的文化反拨,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王朔《我看金庸》,掀起了一股反对甚至诋毁金庸的浪潮。

恰在此时,金庸开始了对其小说的再一次全面修改,上述这样一种“誉之也极、毁之也极”的大背景,也就因此有了特殊的意义。一方面,事实证明,金庸小说倾倒了无数普通读者,也倾倒了许多学者;另一方面,人们从精益求精的要求出发,也对金庸小说提出了许多质疑,包括思想意识、艺术水准以至故事细节等多个方面。由此,金庸非常重视读者和学术界的评价,自1998年以来,他参加了几乎每一次金庸小说学术研讨会,认真听取学者们的讨论。来自于读者和学者的意见,成为他修改小说的重要参照点,形成了作者、读者、学者之间的高度互动。就其具体修改情况来看,最初改《书剑恩仇录》时,人物剧情几无更动;至《碧血剑》而大开大阖;改动较多而又尤其典型的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原本透露说将在《鹿鼎记》中让韦小宝的老婆都应该“跑了才对”,但招致了读者和学者的反对,金庸本人后来也认为这样“改下去没完没了”,《鹿鼎记》和《笑傲江湖》就成了在金庸小说重要作品中修改最少的两部。

在此背景下进行的金庸小说再次修改,笔者以为,就不仅仅是金庸本人一时的突发奇想,而是他在表面平和的外貌掩盖之下,内心也经历了巨大的拷问与折磨,最终才下定的决心。当然,据说他在十年之后以93岁高龄还要进行第四次修改,那就有点“修改狂”的意味了。

二、金庸小说再修改的文本面貌

虽然目前还未看到金庸小说第三版的全貌,但金庸先生在修改过程中已经透露了不少情节,可以从这里进行讨论金庸小说第三版的文本面貌。

金庸小说修改的总体原则是“武功可以夸张,性格一定要真实”,落实到具体情节,则主要是在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历史方面,原有的破绽要补缀,使之更连贯;二是性格方面,要更进一步反映真实人性中的复杂;三是金庸先生独特的敬业精神,由“精益求精”而因此被称为极具金庸本人个性化的所谓“金益求精”,并由此打造以小说语言为主的文学技术构成,比如“特别改正旧版中拗口而不通顺的西式语法,并将书中部分江湖人士对话由书面语改成口语化”[3]。

就历史方面而言,金庸近些年来一直想做历史学家,并企望进入学院体制的历史学视野。这一倾向反映到小说里,如《射雕英雄传》将“吕文焕守襄阳”一节改为“李全、杨妙真夫妇领忠义军守青州”,以符合史实,全书所涉及的地理名称、行政区域划分,也完全依照宋元时代有关文献所载,一一对应更改。《碧血剑》、《倚天屠龙记》、《鹿鼎记》也在这一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最复杂的当然是人性问题,这一问题又集中地反映为情感问题。金庸表示:“中国传统武侠小说着眼侠义,缺少西方小说强调的情爱纠葛”,因此在新版中他要“彻底颠覆武侠的传统爱情模式”。在多部作品中,最大的修改都无异于爱情结局的颠覆,过去以团圆结局为主的模式变成了离弃和无奈,正如所谓“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金庸本人早在2003年接受采访时就说:“我在书里面写的全部是男人对女人从一而终,对她好就永远对她好。我这样写,并不是为了迎合现代,主要是觉得男主角不够`人性'。不论中国人或外国人,男性女性,一生几十年只喜欢一个人,事实上不会的。人生最理想的是拥有专一的爱情,但不专一的爱情常常有,这样改更接近现实。”[4]沿着这一思路,段誉不再执着于王语嫣,而王语嫣为了驻容有术,不惜修炼其外公丁春秋的邪功;郭襄企盼成为“大龙女”,拜金轮法王为师,而法王最后舍命救了郭襄;至于黄药师暗恋女弟子梅超风,张无忌梦想“五人行”等,更是人所熟知。

至于语言方面,1998年在美国的科罗拉多会议上,李陀提出了“金氏白话”的概念,把金庸小说的语言实践称之为“一个伟大写作传统的复活”,它源自于“五四”之后的旧式白话而又极大区别于还珠楼主和张恨水,又明显地吸收了欧化的新式白话的种种语法和修辞,“正是在这种语言当中我们看到了现代汉语写作突破欧化汉语的限制(这种限制主要表现为欧化汉语和西方`摹拟再现'这一深度模式之间的深刻联系),以追求新的更为自由解放

42

的写作的可能性”[5]。那么,金庸小说的修改,就是通过“金益求精”而进一步提纯“金氏白话”。

三、从“流行经典”走向“历史经典”

金庸小说的第三次修改,背后也许有多种原因,但其中最核心的,则是从“流行经典”到“历史经典”的人为努力的轨迹。

还在20世纪末,陈洪等人就提到与“经典化”相伴而生的两个重要因素:“时间历程与话语权力”,并得出结论说:“《水浒传》的今天就是金庸小说的明天。”[6]陈洪等人谈到的这两个因素,笔者以为其实就是“历史经典”与“流行经典”二者之得以形成的主动力。

一部作品之成为“经典”,在时间之轴上,首先是拥有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考验之后,得到话语权力的确认,即有可能成为“当下经典”。但往往“当局者迷”,由于作者、读者、评论者处于同一文化语境之中,三者的重复程度往往会极大相关,因此,从三个立场出发而作出的经典化评价,即自我经典化所表现的精益求精、市场经典化所表现的既畅销又长销、话语经典化所表现的进入主流文化与学术殿堂,都可能指向的是同一价值确认。这个时候,创造出来的经典,笔者称之为“流行经典”。金庸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第二次修改版冲击自我极致、获得市场认同、进入主流学术殿堂而成为最近十余年来的“流行经典”。

“流行经典”往往具有极大的扩散效应,这也明显地表现在金庸小说“流行”的过程之中。金庸小说的扩散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庸产业的形成,包括影视、动漫、电玩等多媒体产业链延伸;二是金庸小说带来的观念延伸,集中表现为其所促进的“重写文学史”思考。

“流行经典”之得以“流行”的深层次动力,背后是技术手段所提供的大众时尚。但技术是进步着的,时尚是变化着的,技术与时尚本身都是动态发展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流行经典”,也必然就是动态的了,因此,大部分的“流行经典”都会随着时尚的变动而成为明日黄花,民国年间的武侠小说就是如此。因此,“流行经典”要保有长久生命力而成为“历史经典”,就必然要“与时俱进”地经过时间历程的考验。

“历史经典”之所以形成,和“流行经典”不同的是,“历史经典”不仅仅只是作者、读者、评者在同语境下的共同确认,更是在异语境下的共同确认。作者自我深刻化之后的回顾与修改,就是自我经典化的努力;读者在不同年代中抽取具有相对历史恒久性的价值,就是市场经典化的体现;评论者在不同文化语境和文化立场上对作品的不断重新阐释与延伸,就是话语权力经典化的工作。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努力,“历史经典”即得以形成。

金庸小说从1955年算起,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从1955年开始,分别以1970年和2001年为界,直到今天,已经形成了金庸小说自我经典化的三个历史阶段;与此同时,在中国大地之上,也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这就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文化语境。也就是说,金庸小说在始终市场“流行”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具备接受不同文化语境历时考验的条件。而这就正是从“流行经典”走向“历史经典”的必由之路。

但问题是,金庸小说是否达到了“历史经典”的高度呢?正如本文前面所谈到,在金庸小说每一次大规模修订之前,都经历了评论界的一次巨大责难:前一次是梁羽生,后一次是王朔,他们代表的是与金庸相异的文化立场。梁羽生自称“名士气味甚浓(中国式的),而金庸则是现代的`洋才子'”[1]242,王朔与金庸则被学术界看作是“北京文化”和“港台文化”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及碰撞。这说明,无论连载版还是第二次修改版的金庸小说,都还远远不足以获得异语境中的普遍价值确认。因此,对小说再次进行修改,使之兼具不同时代的文化时尚印迹,使之能够在不同文化时代都能得到流行认可,并由动态连续的“流行经典”组合而成相对固化的“历史经典”,我以为,这是金庸小说不断修改的内在动因。

金庸小说第三次修改版的整个修订工作,事实上也是在此轨迹上进行的。其一,“金益求精”的技术手段,包括语言体系、知识准确、情节连贯等工作,这是创建“金氏白话”形成金庸小说技术原创性的经典化努力;其二,修改过程中作者、读者、学者的持续互动,这是兼顾不同文化立场与文化语境的经典化努力;其三,通过对情节结局、人物性格的修改,使结局更加符合现实情理,人物更加具有心理深度,并且在其中更好地体现出悲剧美学深度和生命美学高度,这是指向纯文学以获得“雅俗共赏”高级文化层次的经典化努力。这些不同方向的经典化努力,都共同指向了从“流行经典”到“历史经典”的蜕变。

最后,就金庸本人对于不同金庸小说版本的命运而言,他曾说过:“就像一个胖女人减肥成功了,当然希望外头流传的是她的新照片,不想再看到旧

43

照了。”对于旧版“金迷”的抗议,金庸认为是一种“怀旧”心理[3]。因此,从金庸本人的态度而言,并不希望旧版继续流传,事实上,正如第二版修订之后,金庸已经成功地阻止了连载本的流传,现在要找到当年的连载本,几乎不大可能。当然,也已经有人提到,这对于学者的学术研究造成了不小的障碍。但是,文学创作本身并不是为学术研究而生的,文学创作更重要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大众,其次才是学者。当然,学者的研究以及推波助澜,又会对作品的命运起到极大的作用。在作者、读者、学者之间,这是一组辩证的复杂矛盾关系。

也要注意的是,第二次修改版和连载本不同,连载本的媒介是报纸,往往看过就扔,很难保存;第二次修改版是书籍,已经拥有巨大的市场存量,而且,铺天盖地而来的影视、动漫,20年来使金庸进入学院体制的学术研究,依据都是第二次修改版,这些都已经成为定型固化了的历史文献,尤其是学术研究,将来的学术史回顾,都免不了要以第二次修改版为依据。那么,金庸企图消灭第二次修改版的存在,是否会只是一厢情愿呢?

我以为,由于版权制度的完善,金庸本人可以阻止第二次修改版的重新出版,因为他可以不予授权。他愿意修改以及愿意哪一个版本在市场流行,这都是他的法律权利。但市场却不会因为金庸个人的意愿而牺牲大众的意愿,商业市场和学术市场都还会重新做出自己的选择。金庸也深知此点,所以他又表示,“会让旧版和新修版一起在书市上流通,使新旧读者皆大欢喜”[3]。说得远一点,当将来

金庸小说成为“公版”图书之后,读者的选择才是最核心的选择,而我以为那时正如现在的《水浒传》和《红楼梦》一样,金庸小说也将会具有多样化的版本系统。

那么,金庸修改小说的行为。如果说第二次修改版还主要是“精益求精”以改错而成为“文本”,第三次修改版就“金益求精”而成了一种“现象”。其背后虽然也有商业技术和流行文化的市场动因,但核心还在于金庸自身在文化经典化需求与反拨的裹挟之下所做出的从“流行经典”到“历史经典”的努力。

而金庸小说不同版本的命运,连载本会继续湮没无闻,第二次修改版和第三次修改版会共同流传,其中的异同变迁,本身也会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佟硕之.金庸梁羽生合论[G ]//江堤,杨晖.金庸:中国历史

大势.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241-270.

[2] 叶洪生.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M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7:53-66.

[3] 金庸十五部小说全部修改完成[EB /OL ].搜房网,http ://

hz bbs .soufun .com /随笔人生~1007~63/5228584 5228584.htm ,2006-09-01.

[4] 黄闵.金庸大改英雄谱[N ].京华时报,2003-08-03(15).[5] 李陀.一个伟大写作传统的复活[C ]//金庸小说与二十世纪

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2000:29-33.

[6] 陈洪,孙勇进.世纪回首:关于金庸作品经典化及其他[J ].

南开学报,1999(6):110-115.

金庸小说再修改:通俗文学、大众传媒、世俗化社会的互动

马 睿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每一种文化都需要制造“成人童话”,用以安顿人们被生计与名利折腾得疲惫惶恐、患得患失的心

灵。武侠传奇作为中国人的“成人童话”,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它的主角是一些神乎其技、侠义心肠的人物,通常担当除暴安良、扶助弱小的责任,既满足人们的英雄情结,也寄托升斗小民对人间正义和安稳日子的希望,希望一个强有力而且道德高尚的人

物出来为一方百姓维持秩序。因此,武侠传奇在中国传统的民间社会之中,一直是相当有市场的,与之相应,民间道德观、价值观的变迁,也在其中得到生动鲜活的展现。这一通俗文学类型发展到1950年代之后以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人为代表的“新武侠”阶段,不仅融入了现代性的社会文化意识,更在文体上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新武侠小说一方面大

44

*收稿日期:2007-11-20

作者简介:马睿(1972-),女,重庆市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文艺学。

两种极端状况,都更具现实意味。

世俗性价值观的凸现,不仅能解释金庸的修改,也可以说明金庸的“不改”。据传,第三次修改中,修改最少的是《笑傲江湖》,只修补了行文与桥段的漏洞,没有对情节、人物动刀斧。为什么?恰是因为在金庸的所有武侠小说中,旧版《笑傲江湖》本身就是一部最能凸现世俗性价值观,从多方面解构理想主义的作品。主人公令狐冲的人生遭遇,是一个不断经历幻灭的过程。小师妹的爱情,师长岳不群的人品风范,江湖的正义,对正邪之分的信仰……一个接一个地坍塌,正义时常沦为野心家打击异己的托词,道德不过是猎取名利的幌子,忠诚和友谊被利用,执著而纯粹的爱情导致死亡与毁灭,例如,东方不败始则因杨莲亭大权旁落,教政衰败,终则因杨莲亭一败涂地,身死敌手,又如岳灵珊对林平之的盲目,都暗含着金庸对这种爱情的微词。与之形成对照,《笑傲江湖》提供了另一种爱情模式:令狐冲对任盈盈的爱情,是在对晶莹剔透的初恋的执著随小师妹的渐行渐远而慢慢淡化之后,在长期相处的过程中慢慢滋长的,混合着爱慕、感激、亲情、依赖、责任,也许正因为杂,反而不会那么脆弱,对红尘烟火的薰烤和人间风霜的侵蚀更具有抵抗力,于是他们走到了最后。任盈盈的爱情,对令狐冲而言还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是存在意义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惜取眼前人”,原来供奉在心灵殿堂中的种种信念都成虚无之后,总还留有这一点温存吧。古人说“借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现代流行歌曲里唱“即使我们生存的冰冷世界依然难改变,至少我还拥有你化解冰雪的容颜”,《笑傲江湖》飘然远引的结局,也就是这个意思了。令狐冲不是什么高蹈超然的隐士,而是代表着一种理想崩塌之后,人生还要继续,于是回归到朴素的生活本能的世俗性价值,追求一种安稳、平淡、温暖的生活。

随着社会关注重心日益转向经济和技术,人类社会整体上走向世俗化,进入后理想主义时代,这种朴素的生活本能,胸无大志的人生追求,不仅得到宽容,而且大有崛起之势。认识到陈义过高的道德要求只能带来虚伪,人性的弱点、世俗的欲望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认识到片面的理想主义是对人性与社会的简单化,是对现实的逃避,于是,对世俗性的认可反而成为一种清醒。从这个意义上说,金庸作品修改中呈现出来的世俗化倾向,就不单是个人兴趣,而是当下的社会文化氛围所致。

然而,认可世俗性有它的积极意义,并不意味着理想主义就全然失去了价值。读者的抗议之所以集中于这些最能体现世俗性价值的情节,就足以说明,现实生活再世俗,精神生活仍然需要梦想,文学仍然应该提供乌托邦。

从文学到文化,从武侠世界到人间百态,金庸小说的每一次出镜,总能引起广泛的话题,由此可见通俗文学在文化上的丰富性和创造力,它理应得到知识界的更多关注。

参考文献:

[1] “金迷”抗议金庸改原著[EB/OL].新浪网,http://en t.sina.

https://www.360docs.net/doc/9217364958.html,/x/2005-12-08/0607921198.html,2005-12-08. [2] 明教de凉粉.浅评金庸对其作品的第三次修订[EB/OL].新

浪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217364958.html,/s/blog4a376d4301000b3s.ht-

ml,2007-10-14.

[3] 郦亮.金庸对作品完成第3次修订张无忌变成韦小宝第二

[N].青年报(上海),2007-06-18.

责任编辑 韩云波

Views from Four Scholars about the Third Revised Edition of Jin Yong's Novels

TANG Zhe-sheng1,LU Dun-ji2,H AN Yun-bo3,M A Rui4

(1.S chool o f Literature,S uz hou University,S uz hou215021,China;

2.Resear ch I nstitute o f Yue Cu lture,Zhejiang Academy o f S ocia l S ciences,Han gz hou310025,China;

3.Ed itorial Depar tmen t,J ourna l o f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 qing400715,China;

4.School o f Litera tur e an d Jour nalism,S ichuan Univer sity,Cheng du610064,China)

A bstract:T he third rev ised edition of Jin Yo ng's novels ha s already been comple ted,and diffe rent scholar s ho ld different view po ints.T ang Z hesheng believes that since Jin Yo ng's no vels have been already recog nized as the classics,they should no t be modified.Lu Dunji sugg ests that revising the no vels is Jin Yo ng's per so nal ma tte r,and tha t the revision offe rs lar-g er room fo r imagination.H an Y unbo holds the view that Jin Yo ng's revision of his nov els reflected his endeavo rs in transforming"the popular classics"to"the histo rical classics".M a Rui thinks tha t the rev isio n doe s no t make any new co ntributio n to the swo rdsmen fictio nal sty le,and is only an inte ractio n of po pular literature,populace media and co mmon custom socie ty.

Key words:Jin Y ong's no vels;the second revised edition;the third revised edition;sw or dsman fictio ns

47

金庸武侠小说年代时间表

金庸武侠小说年代时间表 公元前483年西施送入吴国;范蠡遇到阿青,阿青传越国剑士剑法。 公元前476年越国灭掉吴国;范蠡与西施隐居,阿青离去。 527年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立中国禅宗。 536年达摩逝世 554年西魏宇文泰攻破江陵城(今荆州),梁元帝萧绎留下宝藏在天宁寺,连城诀宝藏来源于此 隋朝末年,李靖将《易筋经》中的武学奥秘,尽数领悟。 640年侯君集攻破高昌国 694年明教传至中土。 唐朝末叶,嘉兴剑术名家改良越女剑法。 877年丐帮建立。 907年唐朝灭亡 907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 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 936年—946年少林寺法慧禅师练成了一指禅。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1030年慕容博出生。 1038年西夏建立 1047年慕容博伤黄眉僧。 1051年扫地僧到少林寺。 1060年萧峰出生。

1061年雁门关外乱石谷大战。 1062年萧远山到少林偷研武功。 1063年丁春秋暗算师门。 1064年慕容复出生。 1065年波斯“山中老人”霍山,制圣火令,将平生武功精要,镌刻于圣火令之上。 1069年虚竹出生。 1071年段誉出生。 1072年慕容博伤崔百泉。 1074年阿朱出生。 1077年慕容博诈死。 1083年萧峰接任丐帮帮主。 1090年鸠摩智单挑天龙寺六僧。 1091年萧峰离开丐帮。 1092年聚贤庄大战。 1093年萧峰助耶律洪基平定皇太叔之乱(历史上为1063年);无崖子去世;虚竹接任逍遥派掌门,同年被西夏招为驸马;少林寺门外混战;扫地僧讲经说法。 1094年大理段正明禅位侄子段誉;萧峰自尽。 1103年岳飞出生。 1112年王重阳出生。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黄裳雕版印行万寿道藏。 1120年黄裳向明教的高手挑战。 1125年金国灭辽

金庸小说人物评价

郭襄: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她是金庸小说中最寂寞的人。 也许只有找不到对手的独孤求败、隐居华山侧的风清扬,这两人的孤寂内心、凄凉情怀才差可仿佛。 郭襄出生之时,正值元兵围攻襄阳之际,初履人世,便受尽磨难,被杨过抢走,落入赤练仙子李莫愁之手,饮豹乳,困死人墓,又险些在绝情谷遭毒手,后来一度又被金轮法王绑架。作为峨眉派开山祖师的郭襄,武功如何不知道,从其传人灭绝师太身上看,可能也是一代高手,况且她还和张三丰、无色和尚一起听过《九阳真经》。但在小说《神雕侠侣》中,她的武功不值一提,智谋也不过尔尔,她的智勇还不到她的父母的智勇加起来除以二,行走江湖是靠了父母的威名。但她行为言谈之中,神定气闲,从容不迫,自有一种只可远观的清芬淡雅。她的结局是出家当尼姑,开创了峨眉一派。 郭襄是一个落寞的人,她的结局只能是出家,因为她的眼界实在太高了。她的外公是目无余子的东邪黄药师,父亲是号称一代大侠的郭靖,母亲是机变无双的黄蓉,心仪之人又是神雕侠北狂杨过,就连她的敌人也是一代宗师金轮法王。她心地善良,人缘不错,有时甚至憨态可掬,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别人只怕也无以入她眼中,即使是琴棋剑三绝的昆仑三圣何足道如此人物,在她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你能要她嫁给谁去?母亲黄蓉的身世与她相似,但黄蓉更清醒,更入世,所以她嫁给了傻小子郭靖,恐怕普天之下古往今来只有李太白能与郭襄匹配(苏东坡只会说说健身气功,不会剑法,呵呵)。 郭襄用情之深之苦,在金庸小说中是无出其右的。她不会像李莫愁用杀人的方式渲泄,也不会如公孙绿萼一死了之,又没有仪琳从小就青灯黄卷的心如死灰,更没有令狐冲和段誉的运气,一个有任盈盈补缺,一个最终如愿以偿。她的情若浓若淡,其实是浓极而淡,丝丝缕缕,无以化解。相比之下,生死相许的爱情也许更容易些。因此,金庸小说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句对话,就是她在少林寺和无色互相打听杨过消息时说的:“郭襄望着远处山峰,自言自语:…几时方能见着他啊。?” 郭靖黄蓉在桃花岛诀绝,黄蓉对自己说:“蓉儿,蓉儿,你可千万别寻死啊!”读到这里,令人涕泪沾襟,不可自抑。可面对郭襄,如在夜深人静之际,洞箫响起,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绝如缕,你只能悄悄合上书本,惘然自失,惆怅无比。 郭襄客串在《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中,着墨并不多,但她却是最使我难以释怀、最使我挂念的人物。她是镜花水月,其人其情,美艳不可方物,只能把酒向青天,永远无处着落。 令狐冲:浪子风姿英雄本色 西晋皇族欲向阮籍提亲,阮籍大醉三个月,媒人不得与言,废然而返。令狐冲拒绝当日月教副教主,情形与阮籍相似。只是令狐冲是正面跟任我行发生冲突,情势更加惊人。是以《笑傲江湖·拒盟》中任我行与令狐冲的言辞交锋,是金庸小说中最惊心动魄、最令人回肠荡气的一段对话。 令狐冲得上官云赠“寿比南山,福泽无穷”四字,忍不住嗤一声冷笑,“委决不下”之心,“突然一片明亮,再无犹豫”,说出两件事:一是决不能将恒山一派带入日月教,二是求教主将其女儿盈盈许配给他。而任我行也是非常之人,竟然全部答应,眼看可以两全其美,令狐冲却还是拒绝加入日月教,并决心与任我行“誓死周旋”,说得斩钉截铁,绝无半分转圜余地。“一时朝阳峰上,群豪尽皆失色”。 当时任我行扫平五岳剑派,“炙手可热势绝伦”,要恒山派全军覆灭只是举手之劳,但他

金庸小说人物大全

金庸小说人物大全 《飞狐外传》人物(共有112人)马行空马春花徐铮商宝震何思豪阎基田归农苗人凤南仁通补锅匠脚夫车夫蒋调侯店伴钟兆文钟兆英钟兆能南兰苗若兰商老太平四胡斐张总管王剑英王剑杰陈禹古若般殷仲翔福康安赵半山孙刚峰吕小妹钟四嫂易吉钟小二钟阿四胖商人瘦商人凤南天凤七俞朝奉蛇皮张邝宝官凤一鸣大汉孙伏虎尉迟连杨宾中年武师程灵素同桌后生袁紫衣刘鹤真崔百胜曹猛蓝秦王仲萍张飞雄慕容景岳姜铁山薛鹊王铁匠姜小铁田青文张管家聂钺上官褚轰汪铁鹗周铁鹤曾铁鸥秦耐之姬晓峰张九任通武相国夫人蔡威汤沛无青子海兰弼大智禅师欧阳公政西灵道人文醉翁周隆郭玉堂齐伯涛陈高波安提督宗雄桑飞虹倪不大倪不小常赫志常伯志上官铁生哈赤大师心砚石双英刘之余童怀道李廷豹石万嗔木文察陈家洛无尘道长德布李沅芷余鱼同司徒雷谢不当黄希节 《雪山飞狐》人物(共有25人) 于管家田青文左书僮右书僮平阿四阮士忠刘元鹤杜希孟周云阳郑三娘宝树苗若兰苗人凤范帮主殷吉胡一刀胡夫人

胡斐陶子安陶百岁曹云奇琴儿熊元献静智大师赛总管 《连诚诀》人物(共有37人) 卜垣丁典万震山马大鸣万圭水福水岱水笙孙均冯坦平工头刘乘风血刀老祖言达平汪啸风张姓老者陆天抒吴坎沈城花铁干狄云宝象和尚周圻空心菜鱼贩头子桃红耿天霜高管家教书先生铁匠凌退思凌霜华菊友梅念笙戚芳戚长发鲁坤 《天龙八部》人物(共有169人) 刀白凤丁春秋马夫人马五德小翠于光豪巴天石不平道人邓百川风波恶甘宝宝公冶乾木婉清少林老僧太皇太后天狼子天山童姥王语嫣乌老大无崖子云岛主云中鹤止清白世镜包不同本参本观本相本因出尘子冯阿三兰剑古笃诚过彦之平婆婆石清露石嫂司空玄司马林玄慈玄寂玄苦玄难玄生玄痛叶二娘竹剑左子穆华赫艮乔峰李春来李傀儡李秋水刘竹庄朴者和尚祁六三全冠清阮星竹西夏宫女许卓诚朱丹臣努儿海阿碧阿洪阿胜阿朱阿紫波罗星陈孤雁鸠摩智来福儿孟师叔宋长老苏星河苏辙完颜阿古打耶律洪基耶律莫哥耶律涅鲁古耶律重元吴长风吴光胜吴领军辛双清严妈妈余婆婆岳老三张全祥单伯山单季山单叔山单小山单正段延庆段誉段正淳段正明范禹范百龄范骅苟读和里布何望海易大彪郁

小说我欲封天经典语录

小说我欲封天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小说我欲封天经典语录,希望能帮助到您! 我以为看到了你,便拥有了世界,却不知你的梦里,早就拥有了我。 ——耳根《我欲封天》 父爱,与母爱完全不同,他更含蓄,更无言,如山一样,你幼年去看,他是你的保护神,少年去看,他似乎变成了阻挡你眼睛的障碍,青年时。或许你会觉得,他变矮了,你认为你已比他高。可中年时。当你再次去看那座山,你会忽然发现。他一直都在那里,一直都在默默的看着自己的骄傲,狂妄,自私,以及狭隘,他都在包容,无声无息的包容。你会心底酸楚,你会恍然大悟。这……就是父爱。你拥有时,或许感受不深,可一旦你失去了,你就失去了心中的天!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何等的悲伤,这是一生中,最深的哭泣。 ——耳根《我欲封天》 “什么又是人生?”“人生?”“这雪,唯有冬天才可出现,它只能活在寒风中,所以这隆冬,就是它的人生。”“雪,只可以活在冬天,靠近火,它就会死去,这也是它的人生,无论如何向往夏天,可它……只能远去。雪在我掌心内成为了水,因为这里不是它的世界……” ——耳根《我欲封天》 落叶虽美,只活一世 ——耳根《我欲封天》 彼岸花开七色天,花落成仙一千年。仙山之门藏因果,斩花之路莫问天。

“我是寒冬里的雪,靠近不了夏天,因为夏天……雪会融化,那不是它的世界,不是我的世界。” ——耳根《我欲封天》 仙桥何期重现天……问君何日能相见…… 你问何日能相见……我已寻你三千年…… ——耳根《我欲封天》 曾经时,我认为我已长大,面对您诸多的言辞,诸多的干扰,我觉得您变了,我觉得自己已能单独飞翔。直至我折了翅膀,满身疲惫,飞了很久很久,偶然的一次回头。我忽然想起了您,想起了您所说的一切。可当我回头时,只能看到您的坟。坟前,我哭了,我想说,父亲……我错了。曾经,我低下头看着您,转身离去只为证明自己,若干年后,当有一天我赢了世界,带着我的荣耀来到您的面前时,我本想看您吃惊的样子,可我看到的,是您为我骄傲的目光,那一刻,我忽然心痛,我抱住了白发苍苍的您,轻声说着。“父亲,我回来了。” ——耳根《我欲封天》 “人生,如同旅途,是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亦或者说,不同的经历,造就不同的风景,如经历了寒风,会成为雪,经历了炙阳,会成为雨……经历什么样的人生,就会成为什么样子,如此,生命才会精彩。” ——耳根《我欲封天》 有些事,没有做之前,我迟疑,可做了后,我不后悔。 ——耳根《我欲封天》 无面一言烽火连,残云血雨海滔天,拘神遣将烨摩塔,众灵血脉炼九杀!

不看不知道:金庸笔下小说大大男主角的历史原型

[键入文字] 不看不知道:金庸笔下小说大大男主角的历史原型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能把虚拟的情节与真实的历史结合,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成吉思汗西征中亚、《碧血剑》中的明朝与东南亚国家的交往、《倚天屠龙记》中的波斯明教流传中土、《神雕侠侣》中的印度医僧来华,那么,金庸先生笔下的小说人物们,都有着怎样的历史原型呢? No.1 郭靖 郭靖是武侠大家金庸先生所著的小说《射雕英雄传》的男主角,生性单纯,他重情重义、勤奋、爱国、具备中国人最认可的侠义精神。他不仅是儒侠中的侠之大者,而且也是一切侠中的侠之大者。这倒不完全是因为他彻底的实现了“为国为民”这一儒侠的目标,而且也因为他的巨大人格力量。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描写的很多宏大场面,有相当部分符合史实。但小说中关于郭靖和黄蓉的内容,则大部分出于虚构。据考察,历史上的确有郭靖这个人。据《宋史忠义传四--郭靖》记载:郭靖是四川嘉陵江地区一个地方土豪的护卫队首领。1207 年,当地宋朝官员吴曦投降了金国,郭靖和当地百姓却不愿降金,于是舍弃田地房屋,带着老人和孩子,顺着嘉陵江迁徙。吴曦派出军队阻拦,想把这些百姓赶回家。郭靖对此悲愤异常,他对弟弟郭端说:“我们家世代都是大宋的子民。自从金人入侵我边界,我兄弟二人不能以死报国,反而避难入关。现在又被吴曦驱赶回去,我不想舍弃汉人的衣冠。我宁愿死在这里,做赵氏王朝的鬼。”于是投江自杀。 郭靖大义凛然的形象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倒是如出一辙,只是这个侠义人物死得太早,在他死后十几年,成吉思汗才率军西征。因此,真的郭靖并不像金庸笔下的郭靖那样风光八面,在蒙古大军西征中立下的汗马功劳更是子虚乌有。至于黄蓉则完全是虚构的,是金庸为了演绎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而塑造的一个鲜活人物。 1

金庸小说人物分析之赵敏

金庸小说人物分析----赵敏 内容摘要:1、人物简介 2、人物性格特征 3、人物评价(非官方) 4、从人物中获得的启示(女人的爱情观,事业观) 关键词:美敢变 看过很多金庸小说,其中偏爱赵敏的敢爱敢恨,敢作敢当。让我们一起来剖析赵敏的生平往事,从中或许能找回属于你的那份激情。 赵敏,本名叫做敏敏特穆尔,天下兵马大元帅汝阳王之女,家境显赫,皇族出身。她的个性中有几分男子特质,因出身名门,举手投足、谈笑之间又自然带着一份高贵的气质。手下皆为武林中最顶尖的高手。曾经奉命剿灭反贼,对六大派下毒手。她时而灿若玫瑰、风情万种,艳丽非凡,时而端严之至,令人不敢逼视。精灵俊秀,直率豪爽,具有雄才大略,曾期许自己能创一番大事业,可惜生为女儿身。自从绿柳山庄事件后,对敌军首领张无忌一往情深。她敢爱敢恨、追求爱情勇往直前,并不像传统汉族女子的忸怩作态。于濠州婚礼上以谢逊毛发带走张无忌,此后放弃郡主之尊,为爱追随张无忌。最后,张无忌辞退明教教主

之位,与赵敏退隐江湖。 容貌:娇美无匹,容色绝丽,不可逼视。面莹如玉,眼澄似水,笑意盈盈,不单艳丽不可方物,还自有一番说不尽的娇媚可爱,时而又显出一派纯洁妍丽。娇羞时,玉容上晕红流霞、丽色生春,登现喜色,有如鲜花初绽、婉丽非凡。时而艳丽不可方物,时而端严之至,令人不敢逼视,当真不愧“蒙古第一美人”“天下第一美人”的称号。 气质:美丽无比,娇美无限,犹似晓露中的鲜花;巧笑嫣然,美目流盼,如花似玉,花容月貌,娇艳无伦,当真是观世音菩萨下凡;十分美丽之中,更带三分英气、三分豪态,同时雍容华贵,自有一副端严之致,令人肃然起敬,不敢逼视;潇洒飘逸,容光照人,风华绝代,美艳倾城,灵顽活泼,俏而不俗。 动人之处:世间美好的女子何其多,但是赵敏虽为女儿身,却是男儿志向,那十分美丽间的三分英气、三分豪态,就奠定了赵敏不同于一般凡尘女子之处。男装时俊丽爽朗,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刚阳决绝,其中又有少许女性之阴柔幽然,让人有种雌雄莫辨之感;女装时瑰丽缥缈,舞剑空灵飒爽、纤姿飘飘,又有著些许男性之磊落凛然,如此姿态令人不敢亵渎。这一

66句很有内涵的句子,值得品味。

66句很有内涵的句子,值得品味。 寄语:当你珍惜自己的过去,满意自己的现在,乐观自己的未来时,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当你明了成功不会造就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时,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66句很有内涵的句子,值得品味。由整理推荐,与君共享。 1. 人生最低处有一个好处,就是无论从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 2. 有趣和感动孩子并不是儿童文学的全部。人事沧桑,如此快捷。粗粗一看,好像很多东西在流失,很多观念昙花一现,很多人事匆匆而过,有些看好的作品并没有恒久存在。最好的儿童文学,形式与内涵是一体的,仿佛天成。 3. 生活有时就像金庸小说里的江湖,杨过没有胳膊,老顽童属于智障,梅超风是盲人……,永远微笑吧!在人生的旅途中,最好的身份证就是微笑。朋友,微笑着面对一切吧!微笑是给予他人,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它价值丰盛,却不费分文。 4. 不要合适的清淡节制,不要随随便便就老掉的人生。一定要用力读书,用力爱,用力痛,用力体验生活。 5. 两个人为什么吵架,不是没感情,而是用情太深。两个人都爱深时,一点点矛盾都会让人受伤很重。因为太重视对方,所以放不下。其实很可惜啊,如果不爱,分手无所谓。但有感情,还是相互宽解和容忍吧。爱一辈子没有不吵架的,但底线是不分手。因为爱就是坚持在一起。 6. 当一头大象在莽林中所向披靡地前进的时候,计较几个苍蝇或几个蚊子叮几口又有什么意义呢? 7. 人生有苦有乐,我知道,爱情不能永恒,我知道,太在乎了,会受伤,我也知道。 8. 如果你为自己定的所有目标都已达到,那么说明你定的目标还不够远大。 9. 生活如果不宠你,更要自己善待自己。这一生,风雨兼程,就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如此而已。 10. 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当初为何而出发;是什么让自己坚持到现在。

金庸14部著作中的经典句子

金庸14部著作中的经典句子 武侠是给成年人看的童话。在金庸的笔下,白马在北风中长啸,英雄在草原上射雕,爱恨情仇在腥风血雨下洗礼,功名理想在刀光剑影里飘摇。 有了金庸的江湖,就像一首诗写的: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今天,让我们重读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著作中经典的句子,送别金庸,送别那个笑傲江湖的武侠时代! 01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恨不知所终,一笑而泯。

(东?讲话?)遇到你,我的心像跌入深深的湖水。 相遇不能相知是痛,相知而不能相爱也是痛;我知道,可能有一天你会忘了我,你会海阔天空、云淡风轻;但是我做不到,我只会万箭穿心。 ——《笑傲江湖》 02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 (萧峰)我既误杀阿朱,此生终不再娶。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阿朱。 鸠摩智微微笑道:“世外闲人,岂再为这等俗事萦怀?老衲今后行止无定,随遇而安,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 你样样都好,样样比她强,你只有一个缺点,你不是她。 ——《天龙八部》

03 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万分小心,也不免为其所伤。多半因为这花儿有这几般特色,人们才给它去上这个名儿。 惊世骇俗的爱情总是要付出许多代价。 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小心万分,也不免为其所伤。 ——《神雕侠侣》 04 从今以后,可别太轻易答应人家。世上有许多事情,口中虽然答应了,却是无法办到的呢。 “我师父说中了这三种剧毒,无药可治,因为他只道世上没有一个医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来救活病人。”

著名金庸小说的历史顺序

金庸小说中的历史排序 公元前483年西施送入吴国;范蠡遇到阿青,阿青传越国剑士剑法。 公元前476年越国灭掉吴国;范蠡与西施隐居,阿青离去。 526年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立中国禅宗。 隋朝末年,李靖将《易筋经》中的武学奥秘,尽数领悟。 694年明教传至中土。 唐朝末叶,嘉兴剑术名家改良越女剑法。 877年丐帮建立。 936年—946年少林寺法慧禅师练成了一指禅。 1030年慕容博出生。 1047年慕容博伤黄眉僧。 1051年扫地僧到少林寺。 1060年萧峰出生。 1061年雁门关外乱石谷大战。 1062年萧远山到少林偷研武功。 1063年丁春秋暗算师门。 1064年慕容复出生。 1065年波斯“山中老人”霍山总结出圣火令功夫。 1069年虚竹出生。 1071年段誉出生。 1072年慕容博伤崔百泉。 1074年阿朱出生。 1077年慕容博诈死。 1083年萧峰接任丐帮帮主。 1090年鸠摩智单挑天龙寺六僧。 1091年萧峰离开丐帮。 1092年聚贤庄大战。 1093年无崖子去世;虚竹接任逍遥派掌门,同年被西夏招为驸马;少林寺门外混战;扫地僧讲经说法。 1094年大理段正明禅位侄子段誉;萧峰自尽。 1103年岳飞出生。 1112年王重阳出生。 1115年黄裳雕版印行万寿道藏。 1120年黄裳向明教的高手挑战。 1127年—1130年少林寺灵兴禅师花了三十九年练成了一指禅。 1140年独孤求败创独孤九剑第九式破气式。 1141年岳飞于狱中撰写《武穆遗书》。 1158年段智兴出生。 1162年柯镇恶(江南七怪之首)出生。 1163年周伯通出生。

金庸武侠小说之赏析

金庸的小说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郭靖,杨过,张无忌,韦小宝,也创造了很多爱情故事比如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同时金庸小说里还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正好体现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与国民习性。下面我们来一一具体分析。 金庸小说里唯一有关联的就属射雕三部曲,射雕三部曲其实也是英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里面描述的都是英雄人物,都是大侠,先说说《射雕英雄传》。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巨作,里面的武有武的精彩,侠有侠的感人,情有情的魅力。金庸的武侠思想在这部著作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那就是宣扬一种反侵略,反投降的基本立场,宣扬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深沉的人道主义。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正确与否是以是否造福于民为标准的。英雄的出现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中,这就是一种侠义的精神。 《神雕侠侣》可以说是一部爱情百科全书,里面的爱情之美,爱情之壮,爱情之甜蜜,爱情之悲苦都写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在曲曲折折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经历血雨腥风的江湖后最终归于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两人为国为民后就告别群雄携手归隐。《神雕侠侣》里最感人的一段莫过于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后相见的那一刹那,经历十六年的漫长等待,杨过成熟了,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成为了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男人。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其实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英雄。他既没有英雄气概,又没有政治才能,在爱情上又是拖泥带水,唯一的强处就是武功高强,可以说张无忌是政治与爱情上是无能的。这部小说最感人的不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在于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翠山父子,武当七侠间的兄弟情谊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张无忌虽不是英雄,但我们反而觉得他更为亲近,更为可爱,因为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一样的缺点,有一样的无奈,他可以做我们的朋友,而且是那种善良的,又可以帮助我们的朋友。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里篇幅最长的两部小说之一,这部小说结构宏伟,人物众多。刻画最为显著的还是里面的三位主人公——顶天立地的萧峰,痴情善

武侠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首推《东邪西毒》金庸的人物,古龙式台词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44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2楼 你越想忘记一个人时,其实你越会记得他。人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可以把所有事都忘掉,以后每一日都是个新开始,你说多好。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45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3楼 知不知道饮酒和饮水有什么区别?酒越饮越暖,水越喝越寒。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45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4楼 我以为有一些人永远都不会嫉妒,因为他太骄傲。在我出道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人,因为他喜欢在东边出没,所以很多年后,他有个绰号叫东邪。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45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5楼 很多年之后,我有个绰号叫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我不介意其他人怎么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比我更开心。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46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6楼 当你不能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不再遗忘。

一部比较另类的武侠,甚至已经不能叫做武侠。不过真的很经典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48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7楼 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东方不败》鬼才徐克总是这么拽,没办法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49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8楼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如江湖岁月摧。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哎!感觉,神马叫感觉,这就是。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53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9楼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这句也不错。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54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10楼 《七剑》徐克这部电影我挺失望的。 傅青主:“自从我脱下这身官服,就不记得什么是明,现在更不知道什么叫清……不变的只有这片江山和百姓。”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4 00:01 回复 情圣

金庸武侠小说六大经典人物

金庸武侠小说六大经典人物 在中国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武侠小说作为绚丽花朵上的一瓣清香,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金庸先生作为他们中间最杰出的代表,一生创作了十五部武侠经典,金庸武侠小说的主题---“侠骨“英雄之气,“柔情“美女之痴。 1、乔峰—最具悲情色彩的豪杰 金庸小说中,性格描写最突出的一个人物就是乔峰。他集博大深沉、正直真诚、热情傲岸于一身,从他的身上,总是能看到升腾起的一股逼人的豪气与血性,是真正能凸现“英雄”这个词汇的化身。 帮的帮主,时人称为“南慕容、北乔峰。”但命运似乎更多的不是一帆风顺,他的身世之谜带给他无尽的烦恼,也让他从巅峰一下子跌落下来。他一生坚持主张抗辽,却不想自己竟然是辽人,不得不迫人扼腕悲愤。在民族大义和个人恩怨上,他有过矛盾与彷徨,但他与生俱来的英雄气概使他毅然选择了大义,这就是英雄的实质。 血性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精神标志。 2、韦小宝—最具讽刺效果的小丑 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以及八面玲珑的手腕,再加上一点令人捧腹的小聪明,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街头小混混,居然在康熙王朝混到了高官爵位,真是令人不胜感慨。所以本人认为这无疑是武侠小说中的一部《官场现形记》,通过一个很别致的人物,从侧面反映出官场的本质。 他把堂堂的大清王朝及睿智的康熙玩弄于股掌之间,更兼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尤其令众多男人嫉妒的是,以他一个貌不惊人、不学无术的无赖竟然能娶到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如果说他还有某项特长,只怕就是他的精于世故,因为他成功地周旋于两个对立的集团。从他的身上,可以强烈感受到极具喜剧讽刺的特色。 点评:建议贪官们多研究研究,讨论讨论,也许能从中学到很多

有用的东西。 3、杨过—最富激情魅力的男人 金先生曾经在他自己的评论中提到过,在他写过的人物里面,他最欣赏的就是杨过。为什么呢?大概金先生也是喜欢杨过刚毅的雄风,男性的魅力,以及对爱侣的痴痴追求。那种对女性恬适的雅致和纤细的温柔,正是众多女性心目中情人的形象。哪怕是断了一臂的时候,依然受到少女芳心的眷顾。 杨过的成功,在于他的意志、热情和追求。在当时一个崇尚礼教的风气下,他敢于摒弃世俗,不顾一切地与之奋斗。他对小龙女的爱,是对诠释爱情的伟大颂歌。他挣脱年龄的限制、辈份的限制、性格上的限制,毫无顾忌地去爱。这种爱,永远是惊心动魄的。所以当他将爱深深地注入到整个生命,不再注重任何形式,而只是心灵的那种绝不背叛的刻骨铭心。以他的这种境界,难怪有人说他是情圣。 点评:读惯了琼瑶小说缠绵悱恻的少女们,也来认识一下武侠小说中的爱情经典吧 4、郭靖—最朴实无华的英雄 一个大智若愚的英雄,背负起一个民族兴衰的重任,虽然哪个摇摇欲坠的南宋朝廷是他独力所不能挽回的,但他义无返顾,有一种民族的力量九转回肠,他就是郭靖。 在郭靖身上,似乎能看到岳飞的影子,虽然他没有武穆的谋略,但他身边有个辅佐他的女诸葛黄蓉。绝妙的搭配,正显现出郭靖粗犷的一面。刚毅沉郁,壮怀激烈,仰天长啸,慷慨悲歌,匡扶的是民族的大业,流尽的是英雄的鲜血,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灵魂。 点评:时代精神的象征,民族英雄的典范。 5、张无忌—最优柔寡断的领导 张无忌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传奇。他迭逢奇遇,莫名其妙当上了明教的教主,然而他胸无大志,又无远见,靠着一帮为他舍生忘死的下属,支撑起戴在他头上教主的光环。最后,正是由于他的用人失察,成就了另外一位枭雄的历史。 张无忌是所谓正邪两派纷争的产物,在正派面前,他是邪;在邪

金庸小说经典语句

金庸小说经典语句 1、人生在世,去若朝露。 魂归来兮,哀我何悲。 ——金庸《天龙八部》2、萧峰心中一动:瞧这些毒蛇的阵势,倒似是我丐帮兄弟亲在指挥一般。 ”——金庸《天龙八部》3、小丐摇头道:我不求人家的。 ”谢烟客心中一凛,忙问:为什么不求人?”小丐道:我妈妈常跟我说:‘狗杂种,你这一生一世,可别去求人家什么。 人家心中想给你,你不用求,人家自然会给你;人家不肯的,你便苦苦哀求也是无用,反而惹得人家讨厌——金庸《侠客行》4、少年游本意青衫磊落险峰行,玉壁月华明。 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毂纹生。 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 虎啸龙吟,换巢鸾凤,剑气碧烟横。 ——金庸《天龙八部》5、.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金庸《神雕侠侣》6、18天的时间太短了,为什么老天这么残酷,只给我们这么短的时间!我想永远和你在一起,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金庸《神雕侠侣》7、苏幕遮本意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 剧饮千杯男儿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昔时因,今日意,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 虽万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金庸《天龙八部》8、与其奔波劳碌,厮杀拼命,还不如和你一起安安静静,快快乐乐的度过!——金庸《神雕侠侣》9、"败笔很多,胜笔没多少!——金庸《鹿鼎记》"10、师父,你得不到心爱的人,就将她杀死。 我得不到心爱的人,却不忍心让他给人杀了。 ——金庸《白马啸西风》11、做人要能瞎蒙,就瞎蒙,生活尽量放轻松——金庸《鹿鼎记》12、萧峰道:封不封公主,小阿紫还是小阿紫。 ”——金庸《天龙八部》13、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金庸14、孩儿,你长大了之后,要提防女人骗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 ——金庸《倚天屠龙记》15、你要就随我来,不要就快些和新娘子拜堂成亲。 男儿汉狐疑不决,别遗终身之恨。 ——金庸《倚天屠龙记》16、兄弟,每个人都要死,我说那谁也躲不了的瘟疫,便是大限到来,人人难逃。 ——金庸《射雕英雄传》17、你姓杨,那我便姓柳吧。 ”——小龙女——金庸《神雕侠侣》18、那知石破天哈哈大笑,拍手道:是啊,对啦!我本来就叫狗杂种。

最具侠气的经典金庸语录大全

最具侠气的经典金庸语录大全 1、世上之事,难说得很。亲如父子兄弟,也有信不过的时候。 2、这三年来到处寻寻觅觅,却始终落得个冷冷清清。终南山古墓常闭,万花坳花落无声,绝情谷空山寂寂,风陵渡凝月冥冥。 3、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奈河桥。 4、过儿要娶你为妻,终生的要爱惜你、保护你,永远永远和你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5、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6、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万分小心,也不免为其所伤。多半因为这花儿有这几般特色,人们才给它去上这个名儿。 7、教而不明其法,学而不得其道。 8、今后纵然世上再有曲洋,不见得又有刘正风,有刘正风,不见得又有曲洋。就算又有曲洋、刘正风一般的人物,二人又未必生于同时,相遇结交! 9、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她教我武功,就不能做我的妻子!

10、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重阳起全真,高视仍阔步,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妄迹复知非,收心活死墓。人传入道初,二仙此相遇。于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 11、你爱一个人要一生一世爱她,但往往做不到,不是你不想做到是你无法做到,世事难料,当初也只是当初了。 12、他知道殷离这一生,永远会记得蝴蝶谷中那个一身狠劲的少年,她要去寻他。她自然就找不到,但也可以说,她已寻到了,因为那个少年早就藏在她的心底。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 13、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14、做人要能瞎蒙,就瞎蒙,生活尽量放轻松。 15、靖哥哥,我懂啦,她跟你是一路人。你们俩是大漠上的一对白雕,我只是江南柳枝底下的一只小燕儿罢啦。 16、现在大家是同坐一条船,同舟共“挤”嘛! 17、我是一文不值,狗屁不如。你呢,就有如狗屁,值得一闻! 18、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19、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

金庸笔下人物的性格色彩分析

金庸笔下人物的性格色彩分析 先分析作者。 金庸大侠:蓝色,非常聪明的蓝色,琴棋书画、儒释道法,金大侠无一不通、无一不精,他构思的小说情节巧妙,逻辑严密,成书以后又专门拿出时间来修订,都是蓝色的典型特征。 他笔下的东邪黄药师,其实就是自己的影子。蓝色的人认为凡是有果才有因,所以金大侠笔下的人都不是天生的高富帅,反而是要经历诸多的磨难才能有所成就。 对比古龙先生,红色性格就非常明显,好酒随性,作品里的人,主人公天生都是高富帅,情节更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完全体现红色性格的无限创意。 分析一下金大侠笔下的人物。 《射雕》 东邪黄药师:蓝色,非常聪明的蓝色,(不是说蓝色就聪明)他的成就是因为聪明和坚持,他的邪体现的是蓝色愤世嫉俗的正义,而不是红色的随性无拘。他是最“邪”的,他做的是又都是最正的,他批《孟子》,不守规矩,只是希望表现自己的聪明才华和与众不同,但不会希望所有人都跟他一样胡闹,所以他希望女儿聪明更希望女儿乖巧,希望女儿能像他一样做一个聪明的蓝色,可惜黄蓉不是蓝色。黄药师对妻子的爱更体现蓝色对爱情的忠诚。 西毒:黄+蓝 北丐:红 南帝:绿+蓝 中神通:蓝,循规蹈矩、死板教条的蓝。他其实是非常喜欢林朝英的,蓝色的他很喜欢、甚至羡慕林朝英的活泼、聪明、古灵精怪,但是非得死守“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信条,让两人孤独一生。也因为他是蓝色,所以他事事想的周全,临死还设计欧阳锋一回。 林朝英:红,聪明的红,她非常喜欢王重阳的理性、有责任感、忠诚,所以王重阳和林朝英是互相吸引、互相喜欢,可惜了被王重阳的死板蓝给害得难成正果。周伯通:红,无拘无束的红,不负责任的红,调皮捣蛋的红。 黄蓉:黄色,非常聪明的黄色,(不是说黄色就聪明),就是那种希望自己掌控一切的黄色,坚决反对父亲掌控一切,所以是让蓝色的黄药师不喜欢的,她也不喜欢蓝色的黄药师。黄蓉利用自己的聪明来反抗父亲黄药师,跟黄药师唱反调,以至于借跳海自杀逃跑。她喜欢郭靖是因为郭靖听她掌控。她为了向洪七公学艺做漂亮的菜,其实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对比一下赵敏,同样是因为爱人和父亲站到对立面,黄蓉是因为和父亲闹翻,所以和郭靖在一起;赵敏则是因为和张无忌在一起,才站到父亲的对立面;而且黄蓉更多是认为黄药师不对,自己选择的“傻”哥哥很对,对于父亲的不支持她没有多少愧疚;而赵敏是对父亲有很深的歉意的。赵敏是蓝色。. 83版射雕是经典,因为演黄蓉的翁美玲就是黄色,因为爱汤镇业却无法得到,所以殉情,这是就是黄色的极端表现,如果是蓝色,会满足和享受追求真爱的过程。张纪中版的射雕,周迅是内向的绿色,所以再怎么努力也不是黄蓉的感觉,反倒是画皮2的她是更像本色演出,虽然是妖,却有人一样柔软的心。 郭靖:蓝色,蓝色的他能坚持,所以虽然笨,但是却学会了好多厉害武功,因为知道自己笨,所以愿意听黄蓉的,这是蓝色不讨厌黄色,难得的一个例子,他愿

22-金庸小说中的武学

倪匡在《我看金庸小说》中说:“金庸小说中的武功描写部分当然精妙绝伦,但比起其他精彩部分来,似乎不必专门提出来详细讨论了。”而我这篇文章恰恰要专门讨论金庸笔下的武器和武功。 梁羽生认为,武侠小说可以没有武,但不能没有侠。这话无疑是不错的,但忽视了“武”在武侠小说中的重要性。金庸小说中的“武”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以及阐明作者思想都有重要作用。 金庸笔下的武器 金庸小说中的绝顶高手是不用武器的,这代表 了金庸对武器的态度:武功和武器之间,武功是第一位的,武器再强也只是辅助工具。这与其他武侠小说家颇有不同。云中岳常在武侠小说中提到高手过招,若武功只在伯仲之间,武器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而金庸则在《射雕英雄传》中写到:高手之间过招,是否有武器根本没什么区别。金庸的这种写法充分体现了高手对自己身体的极大自信。 武侠小说中的主流武器不外乎刀剑。刀和剑绝对是不同类型的武器。长期的战争实践证明,刀才是最适合实战的攻击性武器。云中岳等小说家都擅长写刀客,出刀刚猛霸道、无坚不摧。剑则不然,剑更多是一种装饰品,代表主人的贵族地位。不过金庸的武侠世界中,大多数江湖人物都是使剑的。 剑乃百兵之祖,金庸笔下的剑法五花八门,其中最富深意的当属剑魔独孤求败的藏剑。独孤求败应当算是金庸笔下的剑法第一人。他不但剑术通神,而且常有人认为其剑道的境界也代表了人生的境界。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这是独孤求败的第一个境界。20岁前,他初生牛犊不畏虎,仗剑独行,初入江湖。这也代表了每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年少气盛,只凭一腔热血闯天下。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此时的独孤求败剑术已有小成,但仍未能收发自如,以至“误伤义士”。这似乎展示出一个青年虽已闯出一片天地,却尚未能真正领悟人生、把握生活。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此时独孤求败已经初悟剑道了。金庸《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也用此剑。文中写他练剑是在海边与海潮相抗,练到随心所欲,神功大成。步入中年后终于做到举重若轻、大巧若拙。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此时的独孤求败才算剑道大成。不受武器所限而发挥剑法威力,甚至摘叶飞花,身边一切无一不是伤人的武器。这也喻示着一个人经历了各种苦难和经历之后,终于渐渐进入人生最高境界,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金庸小说中的武学文/ 吴俊逸 /

【金庸小说经典句子】金庸小说中的几幅经典对联

【金庸小说经典句子】金庸小说中的 几幅经典对联 【--经典手机短信】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它讲究成双成对的上下两句之间字数相同,并且相同位置的字词词性相同,词义相对。下面是为你带来的金庸小说中的几幅经典对联,欢迎阅读。 桃花影落飞神剑, 碧海潮生按玉箫。

这是《射雕英雄传》中,桃花岛试剑亭有一幅对联:这也是网络上传得错字最多的对联。很多人把"影落写做"落影,也有写成"落英的;很多人把"潮生写做"潮声;还有人把"按玉箫写做"弄玉箫。 虽短短14个字的对联,但细细品来,却是气势夺人。 单头双头缠头,头头是道; 正面侧面背面,面面皆灵。 这副对联,出自于《飞狐外传》第五回,写到胡斐遇到平阿四一家被凤天南欺负,于是为他们打抱不平去找凤天南。他自称为"拔凤毛,意为专门找凤天南的麻烦。在打斗中,凤天南用棍棒使出一招"驱云扫月,以横扫为主,但后招中有点有打,有缠有挑。于是,金庸先生用了这副对联来概括这一招。

上联的五个"头字,对下联的五个"面字,对仗非常工整。 不来辽东,大言天下无敌手; 邂逅冀北,方信世间有英雄。 这副对联,出自于《雪山飞狐》第二回:宝树、曹云奇等一行人收到了雪山主人的邀请前来助拳,这副对联正是主人家中的笔迹。其提款,上款是"希孟仁兄正之,下款是"妄人苗人凤深惭昔年狂言醉后涂鸦。可见写下对联的是苗人凤,他的意思是不遇到胡一刀(辽东大侠)就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打遍天下无敌手,直到遇到他(邂逅冀北)才相信世间真的有英雄。由此我们可以读出两点意思:一,苗人凤武功高强,并且对自己十分自信;二,胡一刀是一位更加厉害的高手,让苗人凤都感到棋逢对手。 这副对联上下联都有十一个字,如此长的对联没有断句

金庸经典句子

金庸经典句子 [标签:栏目] ,金庸经典句子 1、没错,她是我师父,可是我偏要她做我的妻子! 2、害我的都是女人,叮我的都是蚊子。 3、韦小宝的地痞气,一个死皮赖脸百折不饶市侩率真的小流氓形象跃然纸上。 4、我一见到你,我就变得不像我自己。 5、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6、兄弟,每个人都要死,我说那谁也躲不了的瘟疫,便是大限到来,人人难逃。 7、无忌,你长大以后要小心女人骗你,越是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8、我今生娶不到你,我就是乌龟王八蛋!啊不,再多加一个蛋,乌龟王九蛋! 9、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万事为民,不图私我。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10、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 11、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她教我武功,就不能做我的妻子! 12、这些雪花落下来,多么白,多么好看。过几天太阳出来,每一片雪花都变得无影无踪。到得明年冬天,又有许许多多雪花,只不过已不是今年这些雪花罢了。 13、教而不明其法,学而不得其道。 14、天下的人中,我只想被他一个人爱着,我也只爱他一个,就算你再喜欢我一百倍,我也绝不稀罕,还请谷主取除婚约! 15、负气何妨且笑天,相依瘦马不挥鞭。多情还似无情苦,肠断魂萦十六年。 16、你要就随我来,不要就快些和新娘子拜堂成亲。男儿汉狐疑不决,别遗终身之恨。 17、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实不知人间何世。 18、鞑子若非惧我,何须跟我小女儿为难?鞑子既然惧我,郭靖有为之身,

岂肯轻易就死? 19、三妹,你看天上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 20、这孩儿虽然不肖,胡作非为,其实我爱他胜过自己性命。若有人要伤害于他,我宁可性命不要,也要护他周全。 21、你大哥第一爱阿朱,第二才爱喝酒,第三爱打架! 22、一袭白衣若雪,犹似身在烟中雾里。 23、无我无形,无我无心,无我无招,无我无敌。 24、叶二娘对玄慈方丈:我不苦,你有苦说不出,那才是真的苦! 25、一个情字书万卷,只写恩爱是江山。 26、这些珍宝虽无知觉,却是历千百年而不朽。今日我在这里看着它们,将来我身子化为尘土,珍珠宝玉却仍然好好的留在人间。世上之物,是不是愈有灵性,愈不长久? 27、乱世之际,人不如狗。 28、一天不读教主宝训,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读了教主宝训,练武有长进,打仗有气力。 29、蓉儿……蓉儿可不是小妖女,她是很好很好的姑娘……很好很好的。 30、我现在不杀你,等我死后还有谁来照顾你呢? 31、过儿!怎么了?你怎么不理我?姑姑,我不能看你,也不能听你说话! 32、桃花影落,碧海潮生。 33、你爱一个人要一生一世爱她,但往往做不到,不是你不想做到是你无法做到,世事难料,当初也只是当初了。 34、他们也都是勇士。咱们蒙古人有这么多好汉,但大家总是不断的互相残杀。只要大家联在一起,咱们能把青天所有覆盖的地方……都做蒙古人的牧场! 35、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 36、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重阳起全真,高视仍阔步,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妄迹复知非,收心活死墓。人传入道初,二仙此相遇。于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

从金庸的小说,看他的阴鹜和虚伪----论史上最成功的明黑_明朝吧_

前言:如果不明白金庸的满人身份,不了解满清大幅篡改明史的丑行,或许在读完本文后,会觉得我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因此建议在看此文前,先看我写的另一个贴:“摸摸自己胸口,还明朝一个公道”,以了解必要的一些背景。 一、承继 大家都知道,金庸是在梁羽生的基础上把武侠小说再次推进了一大步地,所以金庸起初写武侠小说时,承继了很多梁羽生的风格,其中便包括了梁反清复明的基调。那时的金庸,重心还只是放在写一部成功的武侠小说上,并没有余裕考虑其它,更不敢妄自标新立异,宣扬自己的内心。于是他顺着当时人们的惯性思维,亦步亦趋地照搬了梁羽生的模式,在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中,以弘扬“红花会”做为主调,一定程度上嘲讽了乾隆和清廷。但不同于后来《射雕英雄传》中借郭靖之口表达的那种与入侵者誓死抗争的坚定,在书剑恩仇录中,红花会与清廷的争斗有着鲜明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金庸不仅将抗清的首脑陈家洛塑造成一个人人厌恶的角色,更让陈反清复明的努力,好像是一个幼稚的笑话。到了最后,即使乾隆背信弃义害死了香香,陈家洛擒下他后,仅为救一个无关痛痒的小孩,便轻轻放掉,曾经为了民族大业出让香香时的冷硬心肠和大局意识,此时突然荡然不存。随后,红花会更是与清廷达成默契和谅解,互不侵犯,默许了清廷的统治,这些身怀绝技的高手,隐居塞外,明哲保身,再没有踔厉敢死的锐气和反抗异族的坚执,而红花会“反清复明”的宗旨,也已被悄悄抛弃。 总得看来,《书剑》中的反清,是有限度的反清,全书的后半部,充斥了无奈和失败的情绪,完全没有梁羽生作品中坚定的态度和不惜一切的勇气,更比不上《射雕》中,郭靖抗蒙时那种“死而后已”的决心。硬套一下现代政治书,就是“充斥着软弱性和妥协性,有改良主义的倾向。” 其实,与其说金庸实在反对清廷的统治,不如说是他对乾隆个人有着不屑和不满,在后记中,金庸就曾写道“不讽刺他一番,闷气难伸。”而在金庸的作品中,“满清入关后的烧杀洗劫、歧视压制汉人的行为、倒退汉族文明”这些有深度的内涵,这些本来可以好好挖掘一番的素材,却完全绝迹。这到底是一种疏忽和偶然,还是一种逃避和包庇呢?想必我不说,也有很多人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吧。 二、流露 当《书剑》一炮走红后,金庸有了底气,开始渐渐流露一些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其第二部作品《碧血剑》中,金庸把重心放在了吹捧袁崇焕上,竭力塑造其忠勇无辜的形象,并竭力宣扬满清瞎编的“伪明史”。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证明崇祯昏庸无道,明朝天怒人怨,进而推出他一直想宣之于口的结论:“满洲人建立满清执政,肯定比明朝好得多。” 书中还极力渲染李自成冤杀忠臣李岩,义军入京后烧杀掠抢的场景,目的也非常清晰,否定李闯农民军,进而为满清在“一片石”灭之,再统治中原奠基合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