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1水土流失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其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坡度集中、多暴雨、地表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等,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毁林开荒、陡坡顺坡开垦、超载过牧、盲目扩大耕地、砍滥伐、破坏天然植被、开发建设不注意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等行为不当的经济活动,是造成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平衡失调,导致河、湖淤积,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2水土流失的类型根据产生水土流失的“动力”,分布最广泛的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利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2.1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例如:黄河流域。在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作用下,土壤、土体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称为水力侵蚀,水力侵蚀是以水为载体的。土壤随水流失,不仅破坏土地资源淤积水库,抬高河床,也减少了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根据水力作用于地表物质形成不同的侵蚀形态,进一步分为溅蚀、面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等。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 2、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3、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它的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例如:河西走廊、黄土高原 5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不仅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造成群众生活贫困,而且为下游江河带来严重的洪水泥沙危害。被洪水淹没的地方,不论城镇和农村人民的生命财产都遭受严重损失。泥沙淤积在湖泊、水库、河床,对整个国民 经济建设造成的危害更是十分深远,在全国各省(区)不同程度地部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黄土分

第七章 水土流失预测

第七章水土流失预测 7.1 预测目的 通过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数量和危害进行预测,进一步明确新增水土流失的时空分布,为此次亚泰山语湖项目的方案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7.2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 亚泰山语湖项目处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沿江街道东至蓝海路,南至侨康路,西至永固路,北至永新路地块。项目建设区属于中低山丘陵区,植被覆盖率较高。在项目工程生产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地貌并造成水土流失。项目建设场地的平整、建筑物基础的开挖等施工活动,将破坏原有地貌和扰动原有地表,这样便使原本处于稳定状态的土地水土流失加剧。项目工程生产建设过程中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为土地占用、植被破坏及土石方挖填。 7.3 水土流失预测单元划分 根据本次项目地区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将水土流失区划分为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水域景观及绿化区、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堆土区5个分区进行预测,具体分区情况见表7-1。 表7-1 分区情况

7.4 预测范围和时段 7.4.1预测范围 (1)预测范围 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包括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水域景观及绿化区、临时堆土区等占地区域。 (2)预测面积 项目建设施工期预测,本项目区实际扰动面积为70100㎡;其中建(构)筑物区21000㎡,道路广场区13600m2,水域景观及绿化区28100㎡,施工生产生活区1900㎡,临时堆土区5500㎡。

本工程预测范围及面积详见表7-2。 表7-2 预测区的水土流失预测面积统计表 7.4.2预测时段 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按一般原则可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三个阶段。由于本次亚泰山语湖建设项目的施工期较长,且施工准备期扰动形式与施工期相近,故本方案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主要按施工期进行预测。 水土流失预测按具体项目施工经历雨季的时间,以最不利时段进行预测。经调查,本次亚泰山语湖项目所处地区江苏省南京市的雨季集中在6月~8月份(3个月),为水土流失最不利时段。因此,预测时段根据施工时段占整个雨季的比例计算,超过雨季长度不足一年的按全年计算,未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依据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安排及雨季的分布,确定水土流失预测计算时间。预测时段见表7-3。

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措施教案

学科组高二政史地(地理)主备人毕钰执教人毕钰 课时第 23 课时课型复习时间2012年课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教学目标1、通过图文资料,说出水土流失的危害; 2、结合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说出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3、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设想重点: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原理。 难点:认识水土流失的治理与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教法学法指导:讲述法、分析类比法 教学程序与策略 (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哪些?(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在水土流失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中,人类社会以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自然因素所致;进入人类社会以后,随着生产活动的发展,人为因素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例如,陕西省的安塞县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据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发现,本区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仅占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 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只要人类控制和改善自己的行为,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水土流失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治理的。 【设问引发思考】:水土流失对区域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又该如何治理水土流失?三、水土流失的危害(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主要的危害) 【思考】1、水土流失水带走了什么?对当地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带走了水分和养分(腐殖质、氮、磷、钾),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耕地支离破碎,最后只得废耕,还会造成滑坡等自然灾害;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土壤蓄水抗旱能力减弱,旱涝灾害加剧。 【思考】2.泥沙带到了哪里?对那里的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淤积江河湖库,(在下游形成地上河); 加剧洪涝灾情;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小结】: 1、水土流失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

————————————————————————————————作者:————————————————————————————————日期: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 第一部分水土流失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类型 第三部分水土流失预测 第一部分水土流失基础知识 一、土壤侵蚀类型 二、术语 一、土壤侵蚀类型 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划分 1、水力侵蚀 2、风力侵蚀 3、重力侵蚀 4、冻融侵蚀 5、冰川侵蚀 6、混合侵蚀 7、化学侵蚀 8、生物侵蚀 1、水力侵蚀 土壤及其母质或其它地面组成物质在降雨、径流等水体作用下,发生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水力侵蚀的主要形式包括: 雨滴击溅侵蚀 面蚀:层状面蚀、砂砾化面蚀、鳞片状面蚀、细沟状面蚀(深、宽均不超过20cm) 沟蚀:(1)黄土地区的侵蚀沟 浅沟—深度达1m左右,宽深比接近1。 切沟:深度可达5~50m,沟宽远小于沟深,一般3~10m。 冲沟:沟道横断面为“U”字型。 河沟:沟头接近分水岭,沟道横断面为“U”字型或复“U”字型。 沟蚀:(2)土石山区的侵蚀沟 荒沟:受基岩限制,侵蚀沟宽而浅。 山洪侵蚀 波浪侵蚀 2、风力侵蚀 风力侵蚀系指土壤颗粒或沙粒在气流冲击作用下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过程,以及随风运行的沙粒在打击岩石表面过程中,使岩石碎屑剥离出现擦痕和蜂窝的现象。 风力侵蚀主要表现为风蚀和风积。 风蚀形式: 吹蚀:风将地面的松散沉积物或基岩上的风化产物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 磨蚀:风沙流以其所含沙粒作为工具对地表物质进行冲击、磨蚀的作用。 风积作用: 风沙流运行过程中,由于风力减缓或地面障碍等原因,使风沙流中沙粒发生沉降堆积时称为风积作用。经风力搬运、堆积的物质称为风积物。 风沙流中沙粒运动的3种形式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2453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水土保持领导小组,由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安全质量管理班组、施工班组和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有关技术、方案的制定、执行、检查、落实、评估等。 2.水土保持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凡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湘教版 高二地理 必修三 21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附答案

2.1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1.曾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 ②植被覆盖率低①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 ④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③地壳活动更活跃①④ D. C. ②③ B. ③④ A. ①② )2.C地区曾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②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①河道弯曲,支流多 ④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③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①④D. ②③ B. ③④ C. A. ①②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闽东南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题。分布图。读图回答3-5 )该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3.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季雨林 B. A. D.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月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6月降雨侵蚀力较4.7.

A. 东南风势力较往年弱 B. 雨带已经推移到北方 C. 受信风控制时间较长 D. 该月植被覆盖率极高 ) 5.引起图中降雨侵蚀力最大的降水类型是( 锋面雨 D. C. 台风雨 B. 地形雨 A. 对流雨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题。6-7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完成 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关于坡度与侵蚀强 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6. A. 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B. 坡度在 C.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D. 7.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 因是()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B. A.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D.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C. 坡面径流流速小 题。.湖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区之一,结合湖南省地图,回答8-9

《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实验教学设计

《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实验教学设计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255000 【主题名称】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选题意图】水土流失是自然灾害当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主要考察内容之一。对于它的概念、影响因素,教材的讲述较为抽象、繁琐,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选题试图通过对比试验的微课程,帮助同学们认识水土流失,总结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完成难点突破。 【内容来源】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适用对象】高二上学期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水土流失。 2.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3.通过此课程,同学们能意识到植被保护的重要性,确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教学用途】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提前录制实验微课程。 1.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借助微课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并将个人答案及时传送给教师。 2.课上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在微课帮助下,对疑难问题实施集中突破。 【知识类型】推理演算型、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 【预计时间】10分钟。 【微课程设计】 用1分钟的时间导入水土流失:选择水土流失背景图片,加上音乐和配音讲解,让同学们对水土流失产生强烈的感性认识。提出设问:什么是水土流失?能否列举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背景音乐、解说词,让同学们首先对水土流失产生强烈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6分钟观察、操作实验: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一下自然因素。请同学们体验实验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 第一组实验,将土壤、草皮分别置于两个条形木板上,堆成形状大体相近的两个平面,分别将装满清水的喷壶在相同的高度淋下,比较两个托盘水量与泥沙量。 第二组实验,将土壤分别置于两个条形木板上,堆成形状大体相近的两个平面,分别将装满清水的喷壶淋至木板上。一种喷水流量大,速度快;另一种喷水流量小,速度慢。比较两个托盘的水量与泥沙量。 第三组实验,将土壤分别置于两个条形木板上,堆成形状大体相近的两个平面。将条形木板倾斜度调至不同,分别将装满清水的喷壶在相同的高度淋下,比较两个托盘的水量与泥沙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验,对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产生理性的认识,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1分钟完善实验报告: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影响水土流失的几种主要自然因素:植被、降水强度、地形。还可以为大家补充其他因素,如土壤构成等。得出的结论为:区域植被稀疏、降水强度大、地形起伏大更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设计意图】突破学习难点,完成学习目标,领悟树立正确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亮点】 1.借助生动的课堂实验、有趣的实验过程展开地理教学,极大地提高了

水土流失预测

第7章水土流失预测 7.1预测的目的原则 7.1.1预测目的 根据项目建设施工特点,在调查和计算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损坏、扰动地表植被面积,弃土、弃渣的来源、数量、堆放方式、地点及占地面积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论证,采用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形式、强度、数量、危害等进行调查评价,为合理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及各单项防治措施设计,有效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提供依据,也有助于保障项目将来的安全运营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7.1.2预测原则 根据本工程建设所产生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预测的原则如下。 (1)本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且已近完工,应对施工期水土流失量进行调查,自然恢复期进行预测,每个预测(调查)单元的时段按最不利的情况进行考虑,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年计算,不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2)本方案所有的预测(调查)方法、预测(调查)内容和预测(调查)结果等,均是以“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正常的设计功能,无水土保持工程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与危害”为前提进行的预测分析。 (3)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预测(调查)将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本方案将主要对因项目建设而扰动破坏原地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土壤侵蚀原理进行定量分析。 7.2水土流失特点分析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项目由于施工期土石方开挖、填筑、堆放等,扰动原地貌,占压土地,破坏原有植被,造成土体结构疏松,使其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

丧失,加剧了区域内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该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其主要特点如下: (1)土方开挖及搬运量大 本项目产生废弃土石方22935m3,废弃土石方堆放在渠道两侧边坡,土体松散,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在降雨天气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2)地表扰动范围呈线状分布 本工程所扰动地表面积较其它项目相对较分散,主要分区钦北区及灵东区,扰动区域线状分布。 (3)扰动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 按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标准,项目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允许值为500t/km2.a,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 (4)水土流失时段集中 工程施工期为旱季,时间较短(4个月),因此工程沿线堆放土石方未发现重大水土流失现象。 7.3水土流失预测(调查)范围 由于该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不涉及到地表的扰动问题。因此本方案将对施工期间和自然恢复期间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水土流失量、弃渣量等进行实地调查。钦灵灌区2010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第一批)水土流失调查范围包括灵东北干渠、灵东南干渠、吉隆西干渠、吉隆总干渠、九百垌干渠、京塘总干渠及各渠段施工便道和施工场地。 7.4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钦灵灌区2010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第一批)施工建设期已近尾声,本方案将调查项目施工期间、自然恢复期间的水土流失情况。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结合项目建设区的特点,本项目调查时段分为施工期、自然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1 水土流失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其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坡度集中、多暴雨、地表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等,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毁林开荒、陡坡顺坡开垦、超载过牧、盲目扩大耕地、砍滥伐、破坏天然植被、开发建设不注意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等行为不当的经济活动,是造成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平衡失调,导致河、湖淤积,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2 水土流失的类型根据产生水土流失的“动力”,分布最广泛的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利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2.1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例如:黄河流域。在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作用下,土壤、土体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称为水力侵蚀,水力侵蚀是以水为载体的。土壤随水流失,不仅破坏土地资源淤积水库,抬高河床,也减少了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根据水力作用于地表物质形成不同的侵蚀形态,进一步分为溅蚀、面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等。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 2、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3、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它的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例如:河西走廊、黄土高原 5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不仅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造成群众生活贫困,而且为下游江河带来严重的洪水泥沙危害。被洪水淹没的地方,不论城镇和农村人民的生命财产都遭受严重损失。泥沙淤积在湖泊、水库、河床,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造成的危害更是十分深远,在全国各省(区) 不同程度地部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 同时我国又是世界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 概述 公路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线长面广,土石方挖填量大,增加水土流失的危险性,对公路建设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根据同源高速公路路基桥隧工程建设特点,提出公路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从大同—浑源段工程第四合同段起点里程桩号为K21+000,终点桩号为K24+100,全线长3.1KM 目前正在进行施工。 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根据水土保持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确定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总体目标为:结合项目建设特点,积极合理地配置各种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将因公路建设带来的人为水土流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表2-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2.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根据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特点和各施工区水土流失类型和强度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1)主体工程区 主体工程主要由路基区、桥涵区和隧道区组成,因此主体工程水土流失又分为路基区、 桥涵区和隧道区进行重点防治。 (2)临建区 主要为生活区、仓库、预制场、拌和场等。临建工程需要清理地表,平整场地,扰动地表面积大,改变原来的土壤结构,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应加以防治。 (3)施工道路区 主要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做好临时拦挡防护措施和开挖要求,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复耕和造林,恢复植被。 (4)弃渣场区 全线拟设弃渣场,根据水土流失预测,弃渣场水土流失占5%。 由于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容易被有关单位忽视治理而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环境景观,应重点加以防治。 2.3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开挖和填筑边坡的工程护坡、截排水沟以及施工道路的排水沟,弃渣场的挡渣墙、截排水沟等;植物工程措

浅析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浅析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1水土流失恶化水环境减少可持续 利用的水资源 1. 1涵养水源功能变差 在水资源的循环过程中,通过蒸发作用与植物 的蒸腾作用使水分转化为气态水而进入大气,风推 动大气中的水蒸气移动和分布,并以降水形式回落 到海洋和大陆。大陆上的水可能暂时贮存于土壤、湖泊、河流和冰川中,或者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大气, 或以液态经过河流和地下水最后返回海洋。在水资源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中人类得以生存,降水与蒸 发的差量便是农业生产和人类日常生活用水的 源。 水土流失以水循环过程中陆地液态水与海洋 的位能差为动力干扰水分循环的自然机制,造成 利用水资源严重短缺。地表水、土壤水和部分地下水都是以土壤为载体附着在土壤上,水土是不可分的,土地资源的良好状况是水资源存在的保证。土 壤孔隙抗重力所蓄积的水称为土壤的田间持水量, 是土壤贮水能力的上限,田间持水量的大小取决于 土壤的质地与结构。水土流失使得土层变薄、土壤结构发生改变、土壤持水量降低,同时又为新的加速状态的水土流失创造了更为适宜的条件,引发新的 水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最终,水土流失导致水土 流失的发源地区域涵养水源的功能变差,使得降雨 作用下区域坡面径流增加,加剧旱涝灾害,容易诱发 洪涝灾害。 1. 2大量泥沙进入江河湖库 水土流失作为原动力携带大量土壤泥沙进入江 河水系,淤积在下游河床和水库库底,对于下游造成 严重的危害:水系河道淤堵、河床抬高,泄洪能力大 打折扣,“地上悬河”现象日趋普遍,已经不再为黄 河所专有,严重威胁河流两岸的居民生产、生活安全;河流泥沙含量过高,综合利用功能降低,水土流 失引起的泥沙下泄,淤积湖库使得水利工程设施的 调洪蓄水、灌溉、发电等功能不能有效发挥甚至失效,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水土流失引发的面 源污染使得大量的农药、化肥进入水系,导致水质严重恶化。由于我国绝大多数水源在山区和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作为载体在输送大量泥沙的同时,也输 送了大量化肥、农药和生活垃圾。 2水土流失蚕食土地资源 2. 1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急剧减少 水土流失最为直接的危害就是将土地资源的表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教案、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 近年来,我国有许多地区都发生了由水土流失引发的自然灾害。我们的家乡-- 荣成地处山东半岛低山丘陵区,而我们学校门口就是一片绿化带,因为原来园林局就没有种植草皮,再加上部分学生踩踏,绿化带中有三分之一没有草皮,我校地势比绿化带低一些,每逢大雨天,学校内外就有大量的带有黄土的雨水流进学校,导致学校师生要经常清理下水道,防止堵塞,造成排水不畅。由此提出了荣成是否存在水土流失这个课题?我们调查了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水文局、水利局、园林局等相关人员,得知我市受地形、台风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人们开山采矿现象普遍存在,破坏了植被,依然存在120 多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我校对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进行了整合,开发了《水土保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课题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增强学生的水土保持意识,参与到保护水土资源的行动中来,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的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强,对实验操作充满了兴趣。但这个实验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学生受实验经验的限制,可能在制定实验方案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适当地给予点拨。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采访等形式,了解水土流失的现象、原因及治理的措施; 2.学生通过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降水、土壤疏松、坡度的关系,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3.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制定补绿行动方案,增强水土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保护水土的行动中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降水、土壤疏松、坡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水土流失影响预测与评价

水土流失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 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根据上述分区原则与依据,结合项目特点,将项目划分成5个水土流失一级防治区,即开采区、工业场地区、办公生活区、连接道路区。 水土流失预测 1.扰动地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 项目施工将改变原有地貌,损害或压埋原有植被,不同程度地对原有具 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造成破坏,造成工程区水土流失量的增加。工程总征占地面积即为项目扰动及损坏地表面积,为7.931hm2。 2.水土流失量预测 1)预测内容 根据本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情况,水土流失预测主要是 针对工程建设及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预测项目建设及自然恢复期可 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2)预测范围 根据相关规定,工程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为工程建设扰动地表的范围,即工程的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范围之和。根据各分区的扰动时段、扰动形式总体相同,扰动强度和特点大体一致的要求,可将整个工程扰动区划分为矿山开采防治区、矿山运输公路防治区、碎石加工防治区和办公生活防治区等4个预测分区进行水土流失预测。 3)预测时段与单元 本工程为建设生产类项目,预测时段包括建设期、生产期和自然恢复期。根据项目区的特点,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预测时段。每个预测单元的预测时

段按最不利的情况考虑,超过雨季(4 月-9 月)长度的按一年计算,不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本项目预计开工时间为2019 年9 月,完工时间2019 年12月,建设期预测时段按0.3 年计。生产期只预测弃渣量,不做水土流失量预测。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确定自然恢复期为 2 年。 4)预测方法 本项目采用扰动地表造成的土壤流失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扰动地表土壤流失量(t); i--预测单元(1,2,3,…,n); k--预测时段,1,2,指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 Fi--第i 个预测单元的面积(km2); Mik--扰动后不同预测单元不同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 ΔMik--不同单元各时段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2?a);Mi0--扰动 前不同预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t/km2?a)。Tik--预测时段(a)。 5)预测基础数据取值 (1)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 由于项目所在地无土壤侵蚀方面的实测资料和参考资料,为了更准确的确 定不同预测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我公司组织技术人员于2019年6月对项目区进行现场调查,主要调查项目区地质、地貌类型、土壤类型、降雨情况、植被覆盖情况、地面组成情况和相应的管理措施等,并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最终确定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772t/(km2?a)。 (2)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 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在项目区及附近施工项目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建设中各类施工工序对土地的扰动和破坏程度,分析各施工区水土流失特点,参照《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采用类比法综合确定。本项目扰动后各预测时段土壤侵蚀模数,见下表。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 1、水土流失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土壤肥力。土壤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绿色植物生长的基础。肥沃的土壤,能够不断供应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如腐殖质、氮、磷、钾等)、空气和热量。裸露坡地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据考察,黄河每年所携带的泥沙中含氮、磷、钾等养分达数亿吨,其中绝大部分来自黄土高原。 (2)加剧沟壑发展。随着水土流失程度的加深,沟壑发展也日益加剧。在晋、陕、甘等省内,每平方千米一般有支、干沟50条以上;沟道长度可达5千米~6千米,个别地区达10千米以上;沟谷约占流域面积的10%,个别可达40%~50%。这样,就使大面积坡耕地支离破碎,耕种不便,以至弃耕荒废。 (3)淤积水库、阻寒河道、抬高河床。由于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当挟带泥沙的河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流速降低时,泥沙就逐渐沉降淤积,使得水库淤浅而减小容量,河道阻塞而缩短通航里程,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和航运事业。有些河流还因河床不断抬高而成为“地上河”。这些“地上河”全靠人工筑堤束水,每当洪水季节,容易溃堤泛滥,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 黄河自然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高程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于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北抵阴山,南达秦岭。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等四个地貌单元。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个阶梯。 地貌类形有黄土塬、梁、峁、沟等。地表起伏变化剧烈,相对高差大,黄土层深厚,组织疏松,地形破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中游洪水和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区。 黄河在上中游地区,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水土流失严重。早在人类活动以前,黄土高原就有土壤侵蚀。由于当时地面大部分有林草覆盖,土壤侵蚀轻微,不致造成严重危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贫困、经济发展缓慢,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形成地上悬河,也是黄河下游泛滥成灾、难以治理的症结所在。形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越垦越流失”和黄河下游大堤“越加越险,越险越加”两个恶性循环。据统计,黄土高原每年因沟壑侵蚀约损失6000多公顷土地,占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坡耕地,每公顷每年流失土壤120~150吨,流失水量300~450立方米。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成为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水土流失对土地的危害,主要是降低土壤肥力,破坏地面完整,加剧干旱发展等。 黄土高原的坡耕地土壤遭受侵蚀以后,水、土、肥一起流失,以致土地日益瘠薄,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新中国建立前,在丘陵沟壑区,一般年景坡耕地每公顷产粮300~450公斤,灾年只有150~220公斤,甚至颗粒无收。黄土高原之所以成为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水土流失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国水土流失地区与成因

我国水土流失地区与成因 移动信息工程学院1319 陆明珠13354238 【摘要】中国是个多山国家,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且多暴雨,又由于各种人为因素,极易发生水土流失。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的1/6,本文就我国水土流失地区和成因进行探讨,并就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给出相关建议,旨在促进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水土流失分布地区成因解决途径 【正文】水土流失是指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水分。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集到江河河道内去的现象。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 (一)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中国国土面积960万km2,地势西 高东低,山地、丘陵和高原约占2/3,在总土地面积中,耕地占14%,林地占16.5%,天然草地占29%,难以被农业利用的沙漠、戈壁、 冰川、石山和高寒荒漠等占35%。2004年,全国11条河流土壤侵蚀总量16.22亿t,其中长江、黄河流域土壤侵蚀总量分别为9.32亿t 和4.91亿t。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几乎 每个省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其分布之广,强度之大,危害之重,全球屈指可数。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占国土面积37%,其中:水蚀面

积165万km2,风蚀面积191万km2,在水蚀、风蚀面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26万km2。调查表明,全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不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还是农村、城市、沿海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 (二)形式多样且类型复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石质山区以水力侵蚀为主,伴随有大量的重力侵蚀;青藏高原以冻融侵蚀为主;西部干旱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风蚀非常严重;西北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则是风蚀水蚀共同作用区。 (三)土壤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最直接的表现是土壤的被侵蚀流失。据统计, 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 5.0× 109t。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 2.4× 109t,其中上游地区达 1.56× 109t,位于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多达 1.6× 109t。 (四)生态恶化,加剧贫困程度植被破坏,造成水源涵养能力减弱, 土壤大量“石化”、“沙化”,沙尘暴加剧。同时,由于土层变薄,地力下降,群众贫困程度加深。中国 90%以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根据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我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流失预防措施

我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流 失预防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生产建设项目,同时,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水土流失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了解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成因以及造成的危害,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合理使用水土资源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防措施新理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大面积的原状地貌遭到了扰动、大量林地遭到破坏。同时,在建设项目中产生了大量的弃土弃渣,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速率,并留下了严重的隐患。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是人类在从事各种资源生产和生产建设过程中,扰动土壤表层或地下岩层、排放固体弃渣等造成水土资源的破坏和损失。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与一般的水土流失有明显的区别,其中,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与人为活动有很大的联系。 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成因 生产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有两方面的原因:1.通过开挖、占压土地直接造成土壤的位移和功能的丧失。2.通过改变项目取得自然条件加速水土流失。

1.1直接造成土壤的位移和损失 生产建设项目通常将富含有机质的表土层甚至整个土壤层剥离,造成了原始地表土壤的位移和土地生产离得下降,属于水土流失的范畴。几乎所有的生产建设项目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上述现象,尤以采矿中的露天采矿最为严重。露天采矿必须首先剥离矿体上覆盖的土壤及岩层,暴露出岩层,再实施采矿,因而矿体上覆盖的表土与岩层的分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剥离的表土及岩石的堆积也可能形成新的水土流失策源地,造成弃渣的水土流失。 1.2 毁坏水土保持设施,削减区域水土保持能力 生产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永久性或临时性征占土地,损坏大量水土保持设施,并且损坏具有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湿地、水域等,削弱了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带的水土保持功能,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1.3 破坏地表植被,降低地表抗蚀力 地表植被可以显著地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免受雨滴的溅蚀作用。同时植被冠层可以截留一部分降雨,延长径流形成的时间,保护土壤,此外,植被可以减缓径流流速,减少沟间侵蚀。植物根系具有固持土壤的作用,增加土壤的抗冲性和抗蚀力。生产建设项目清除了地表被覆,降低植被覆盖度,造成土地裸露,为水土流失创造了条件。土壤失去植被的保护将直接遭受雨水的击打、剥蚀、搬离。同时植被盖度的下降,容易诱发严重的风力侵蚀。生产建设项目破坏了土壤的结构,改变了土壤成分,影响土壤的透水性、抗蚀力、抗冲性等,减

水土流失预测的常用计算方法

浅谈水土流失预测的常用计算方法 朱荣华 (乐清市水利水电建筑勘测设计院) 摘要:水土流失作为一项世界性的研究课题,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长期以来,在其基础理论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有益的成果。水土流失预测是水土流失问题研究中很重要的内容,其预测方法也很多,常用的有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法、类比法、分类分级法、流失系数法等。在我省由于各地方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等存在很大差异,采用各种预测方法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时,必须确定该方法是最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这将直接影响到水土流失量数据的精确性,因此对预测方法和计算公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关键词:水土流失预测计算公式侵蚀模数 水土流失与当地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降雨强度)、地形(坡长、坡度)、植被状况、地质构造和土壤类型等诸因素,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改变原有地形(坡长、坡度),破坏原有植被,使地表裸露,削弱其原有的蓄水保土功能,并产生新的水土流失,从而增加水土流失量。 水土流失作为一项世界性的研究课题,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长期以来,在其基础理论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有益的成果。水土流失预测是水土流失问题研究中很重要的内容,其预测方法也很多,常用的有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法、类比法、分类分级法、流失系数法等。在我省由于各地方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等存在很大差异,采用各种预测方法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时,必须确定该方法是最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这将直接影响到水土流失量数据的精确性,因此对预测方法和计算公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1水土流失预测常用计算公式 1.1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水土流失对农业的影响

Causes of soil erosion and its effect on agriculture Abstract:soil erosion has a serious damage to agricultural, which can cause huge economic losses.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il and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to develop our agriculture, control flood disaster,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impact of soil erosion on agricultural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 soil erosion; damage on agriculture ; Nutrient loss; control and conservatio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o development our country`s industries we have sacrificed the much of our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t caused serious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the temperature rise, climate anomalies, flash floods and debris flow increased, especially the large area of forest and grasses have been disappeared, such phenomenon of soil erosion in China is more serious than before . China's field area is large, and the topography of the region has great differences, the situation of soil erosion, is also different in must places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soil erosion, the cause of its further research, and its harm to agriculture , so as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1 causes of soil erosion Soil erosion not only damage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resulting in poor people living in poverty, but also for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river to bring serious damage to the flood of cement sand". Where the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are severely lost, regardless of the towns and villages, th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regardles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Sediment deposition in lakes, reservoirs, river bed,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is very far-reaching, in the provinces (regions) of varying degrees, there are such problems. China is a mountainous country, mountain area accounts for the land area of 2 / 3, and our country is the world on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loess. Terrain fluctuation in mountainous and hilly areas. The loess or loose weathered crust is very prone to erosion in the absence of vegetation protection. In most parts of our country belongs to the monsoon climate, rainfall concentrated, the rainy season precipitation often with annual precipitation of 60% to 80% and heavy rainstorms. It is easy to cause soil erosion.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are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the los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n China. It can be divided into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natural factors affecting soil erosion are: (1) the climate, such as precipitation,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rainfall intensity, wind speed, air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sunshine; (2) the topography, such as slope, slope length, slope shape, elevation, relative elevation, gully density; (3) geology, main the lithology and tectonic movement, rock weathering, hardness, water permeability for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gully erosion and collapse, landslide, debris flow, Shan Hong erosion are closely related; (4) soil, soil erosion is the main object, the soil permeability, corrosion resistance, impact resistance great impact on soil erosion; (5) the vegetation factors, the main function of vegetation to prevent soil erosion, the rainfall intercep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soil improvement, holding small climate conditions, and can prevent the shallow landslide and erosion in a certain extent, vegetation destruction, soil erosion will intensify. Human activity 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