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最新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最新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目录

一、美国商务部:2010年美国电子商务零售交易额增长14.8% (1)

二、美国电子商务季度增长率 (2)

三、美国网购用户规模预测 (4)

四、美国电子商务网站海外销售收入占收入7% (5)

五、美国B2B企业如何营销 (6)

外一、Internet2Share:B2B企业的社会化媒体营销 (8)

外二、MarketingSherpa:企业B2B营销预算分配 (11)

一、美国商务部:2010年美国电子商务零售

交易额增长14.8%

iResearch艾瑞咨询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发现,2010年美国电子商务零售市场实现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强劲复苏,其销售额达1654亿美元,较2009年同比增长14.8%。同时,根据eMarketer的美国电子商务零售预测模型获得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电子商务零售交易额将达到1881亿美元。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成熟,一直到2015年期间美国电子商务零售交易额将保持稳定健康的增长,且增长率趋于持续小幅降低。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2010年推动美国电子商务零售交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移动商务和团购网站的迅速崛起。一方面,移动电子商务从交易类型、营销方式以及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为商家创造了更有价值的商务模式和营销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和经济的网购方式。另一方面,以美国Groupon 为代表的团购网站的蓬勃发展,拉动了大批潜在的消费行为,并培养起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意识,从而促进电子商务零售交易的持续增长。

二、美国电子商务季度增长率

从2003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美国电子商务市场一直保持着远高于零售行业整体的增长率。

从2003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美国电子商务市场一直保持着远高于零售行业整体的增长率。即使是在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电子商务市场也没有出现太大的滑坡。

目前,美国消费者的购物活动仍在持续从线下转移至网上。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电子商务网站占零售行业总营收的8%,这意味着电子商务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移动电子商务也在快速发展。从2009年至2011年,eBay、PayPal、塔吉特、亚马逊和Square处理的移动购物总额或支付总额均出现了大幅上升。目前通过eBay的移动购物总额已经达到40亿美元。

在高度移动化、高度透明的商业环境中,商品价格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根据2011年7月comScore的一项调查,在美国智能手机用户中,放弃店内购物的最主要原因是在网上找到更优惠的价格,或是在其他店中找到更优惠的价格。选择这两种原因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52%和51%。

通过移动技术,本地商业服务也重获发展。这包括四类企业,分别为:1)以Groupon和LivingSocial为代表的优惠券+需求创造服务,这类服务的美国用户数超过2000万。2)以Square和OpenTable为代表的支付+商品管理服务,这类服务的美国用户数超过200万。3) 以Yelp为代表的评价+商业信息服务,这类服务的美国用户数超过4000万。4)以Foursquare为代表的签到+客流量驱动服务,这类服务的美国用户数超过1500万。

三、美国网购用户规模预测

iResearch艾瑞咨询根据eMarketer发布的数据发现,美国网络购物渗透率高,提升空间小。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美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到1.4亿,网络购物渗透率已高达71.2%,预计到2015年这一比例提高到76.3%。

艾瑞咨询认为,虽然目前美国网络购物用户数量持续增长,但网络购物渗透率已达较高水平,未来增长潜力有限。美国网络购物的高渗透率是因为:首先,美国是互联网普及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人们对网络购物的接受程度高;其次,美国的物流、支付等配套的服务的产业链发展较为成熟,为网络购物市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针对美国网络购物渗透率提升空间小的情况,艾瑞建议,美国网购企业应更加注重服务模式的创新,注重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推出更多个性化需求来开拓自己的蓝海市场。此外,通过不断地改进客户体验来提高其满意度。

四、美国电子商务网站海外销售收入占收入7%

随着美国电子商务网站销售的渐趋走缓,很多电商网站将目光放在全球市场。去年,Gap首次在英国和加拿大推出网站并开始全球配送。奢侈品零售商Barneys New York 、 https://www.360docs.net/doc/924945421.html,, 亚马逊的鞋和配饰网站也在近期开始向全球50多个国家配送。

根据comScore的数据,美国电子商务网站海外购买的比例正在上升,从2008年到2010年,来自海外的销售增长了20%,2011年底,将有7.1%的销售来自海外。良好的汇率、全球配送的优惠、进出口税的流线处理造就其繁荣。

FiftyOne Global Ecommerce, 一家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证明了其所称的超级买家。根据年度总消费额,这些买家大约是10%的全球最大买家。毫不意外,前面三大国家是英语国家,加拿大(37%),澳大利亚(8%),英国(7%)。这也与来自Internet Retailer的调查想吻合,当问及海外销售的领先国家时,加拿大第一,为49.3%,然后是英国38.8%,第三是澳大利亚(26.9%)

这些数据在不同的商业模式下不同,平均有70%的在线零售商向美国以外的地区销售,40.5%的美国零售商来自海外的销售收入超过10%。

处理客户服务和回馈(31.3%)、支付方式(29.9%)是向海外销售的美国零售商最大的挑战。而在那些还没有向外销售的公司中,首要的因素是管理的复杂性(13.4%),这个观点在已经从事海外销售的电商也有较大的认同,超过1/4的企业认为法律纠纷也需要考虑。

一般的互联网电商网站在未来1~2年打算进行海外销售,只有12.5%的企业没有海外扩张计划,而且他们也希望能在非英语国家销售。

五、美国B2B企业如何营销

对所有的企业而言,成功取决于不断确立新客户的能力和让客户满意的本领—这些常常是营销人员的任务。

但是根据公司类型的不同,营销人员可能会重视这个而不是那个。来自Focus Research的研究表明,B2C营销人员相对B2B营销人员,更倾向于把目光放在提升客户满意和保留上,而B2B营销人员则更加重视销售。

在B2B营销人员中,开发客户是第一要务,达55%,然后是客户转化率,为45%,在塑造品牌认知方面,B2B和B2C营销人员差不多。

B2B相对B2C购买流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需要更多的营销人员。由于B2B较长的销售周期,营销人员必须努力填满他们的销售报表并在销售周期内利用多个触电连续性地保持品牌与客户的沟通。比如电子邮件或拓展项目。而营销者有数不尽的数字渠道和选择去实现这些目标,来自MarketingProfs and Junta42的研究发现63%的B2B北美营销人员将内容营销视为开拓客户的首要法宝。

更具体来看,北美B2B营销人员使用文章(78%)和电子通讯(61%)作为他们的内容营销策略。其他教育和引导性的内容,比如案例研究(55%),白皮书(43%),在线研讨(42%)也被使用。这些教育和引导性的内容被视作最有价值的直接支撑营销目地的工具。

ITSMA和https://www.360docs.net/doc/924945421.html,也强调了白皮书和教育参考在B2B客户开发的重要性。流行的内容包括案例研究,最佳实践,市场洞察和商业趋向,以及如何操作。

显然,提供洞察和商业知识的行业内容非常值得,但这种内容往往费时费力。但是在线研讨和白皮书能够相对文章和博文拥有更强大的杠杆作用,内容更深刻的东西对早期购买阶段推动很大。

外一、Internet2Share:B2B企业的社会化媒

体营销

?86%的B2B企业正在使用社会化媒体,B2C企业的比例为82%;

?但是B2B企业在使用社会化媒体方面的积极性并不高,只有32%的B2B企业每天在使用社会化媒体,而B2C企业要高出很多,为52%;

?36%的被调查B2B企业认为,他们的管理层对社会化媒体的兴趣度不高,在B2C企业,这一比例为9%;

?46%的B2B企业认为社会化媒体与他们公司的业务方向不相关,而只有12%的B2C企业这样认为;

?60%的B2B企业表示他们公司并没有专人负责社会化媒体方面的工作,在B2C企业里,这一比例为54%;

?10%的B2B企业雇佣外部社会化媒体咨询机构或顾问,B2C企业中,这一比例为28%;

?在未来5年,B2B企业投入在互动营销上的开支将增长一倍;2009年的整体开支为23亿美元,到2014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8亿美元;

?2009年,B2B企业投入在社会化媒体营销上的开支为1100万美元,到2014年,这一开支将达到5400万美元;

?50%的B2B企业会去分析在线营销的投资回报率,而那些做过分析的企业中,也通常认为这比传统营销的投资回报率更高;

?39.2%的B2B企业会增加在在线营销的预算,47.5%的B2B企业保持原有预算不变;

?在增加的在线营销开支中,网站的开发、电子邮件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社会化媒体、视频媒体以及网上直播(webcast)分别排在前几位。

外二、MarketingSherpa:企业B2B营销预算分配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过程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过程 电子商务最早出现是在美国,也是现在发展最为成熟发达的地区。处在第二的是欧盟,成为全球电子商务领先地区。而亚洲作为电子商务的新秀,也在蓬勃发展,并且亚洲地域广阔,有着潜在的市场。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平台的交易,给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不用出门就有送货上门的服务,比如KFC网上订餐,几十分钟送餐上门,省去了出门带来的麻烦,节约了时间,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活质量。 虽说电子商务平台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国外发展成熟,占据着独特的优势。但是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又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电子商务适应中国的发展现状,并且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顺应潮流不得不发展的趋势。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消费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模式。网上购物,电子支付,足不出货就能货比三家的便利是可想而知的。并且不同的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评价,为我们的消费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我们网购提供了保证。 一)全球电子商务发展特点 1995年,亚马逊和易贝在美国成立。此后,这种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的新兴经济活动,迅速普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孕育的电子商务,极大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2016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超过2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经济的亮点和新增长点。 当前,全球电子商务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际知名调查公司E-marketer的数据,2011年到2016年,全球网络零售交易额从0.86万亿美元增长至1.92万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7.4%。未来五年,随着全球智能手机保有量不断提升、互联网使用率持续提高、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全球网络零售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网络零售交易额将超过4万亿美元,占全球零售总额的比例从2016年的7.4%增长至14.6%。跨境电子商务尤其是跨境B2C(企业对个人)日益活跃。根据埃森哲的研究报告,2015-2020年全球跨境B2C年均增速约27%,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940亿美元。 二是地区差距逐渐缩小。欧美地区电子商务起步早、应用广。2016年美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371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8.5%,占美国零售总额的比例约8%。目前,80%的美国制造商拥有自己的网站,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和90%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展电子商务应用。2015年欧盟28国电子商务B2C交易额为4074亿欧元,增幅为13.4%。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五国的市场份额最大,占欧盟电子商务市场总量的77.5%;英国、丹麦、卢森堡、德国和荷兰五国的网购用户渗透率最高,均超过了70%。 亚洲地区电子商务体量大、发展快。电子商务起源于欧美,但兴盛于亚洲。亚洲地区网络零售交易额已占全球市场的46%。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的网络零售年均增速都超过20%。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自2013年起已稳居世界第一。全球十大电商企业,中国占4席、日本占1席。其中,阿里巴巴以26.6%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京东商城名列亚马逊、易贝之后,位居第四,小米和苏宁也入围前十。印度电子商务市场过去几年保持约35%的高速增

国外电子商务网站发展

国外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现状,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纵观全球电子商务市场,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美国、欧盟、亚洲“三足鼎立”的局面。 美国是世界最早发展电子商务的国家,同时也是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一直引领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全球电子商务成熟发达地区。欧盟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步较美国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成为全球电子商务较为领先的地区。亚洲作为电子商务的新秀,市场潜力较大,但是近年的发展速度和所占份额并不理想,是全球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地区。 全球B2B电子商务交易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至今,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2007年全球B2B交易额达到万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40%以上的增长率,到2010年B2B 交易额将达到26万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0多倍。 1、大型企业主导的B2B成为其全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美国B2B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是:以大型企业为主导,以集成供应链管理为起点,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大型企业首先利用ICT信息平台(ERP、ISC、CRM、IPD等),在整合企业内部流程和信息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向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扩展,打通与上下游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从而改善沟通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库存成本、生产成本和采购成本,通过全球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优势,这构成了美国B2B电子商务发展的主流模式。如戴尔电脑(DELL)、UPS、沃尔玛、思科等。 2、网上零售已成为发达国家主要零售渠道之一 韩国线上购物(Online Shopping)市场规模在已经超过百货商店的市场规模,已成为第二大零售市场。同时网上购物在零售市场中的占有率也在逐年递增,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全美零售商联合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最优秀的10家零售商中已经有4家为纯在线零售商,并且其中前6家有4家为在线零售商,他们分别是Overstock、Zappos、亚马逊以及新蛋网。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专家袁登科博士国家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201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国家9部委联合编制的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将电子商务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中央到地方,从沿海到内地,都在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作用。我国电子商务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踏步地向前迈进。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待腻子签名法》,该法对规范电子签名行为、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是中国第一步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首次阐明了发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号文《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展电子商务对我国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国家发改委国信办发布《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从此我国电子商务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2009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速度世界第一。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万亿人民币,已占全国GDP11.4,B2C 交易额为同比增长105.8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中国B2B 研究中心《1997-2009: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调查报告》显示,截至 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近5万亿人民币。B2C 交易额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109.2。我国电子商务正向市场化、国际化和纵深领域发展。电子商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佳举措。绿色经济、低碳生活、普惠民生等都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我国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电子商务将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进一步加深,提升传统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运营管理水平和整体创新能力。电子商务也将与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游戏、移动通信等应用进一步融合。电子商务还将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融合相关互联网应用,满足用户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作用将更加突出,逐步成为新的“商务基础设施”。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将继续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将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大规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和持续升级的消费结构将推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3G应用不断扩展、手机上网进一步普及,移动电子商务将加速渗透到生

国内外电子支付发展现状(精)

国内外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介绍了与电子支付的分类及电子货币的种类与应用,简单地说明了 电子支付的模式以及目前国内外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发展现状。认为, 研究并解决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 对于今后电子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子支付电子货币现状问题当今世界电子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Internet 在全球迅速普及,传统的商业形式不再很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电子商务应运而生。随着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崛起, 货币支付手段与方式发生了创新性变革。电子货币——电子支付方式的出现 , 便是这种变革的典型表现。目前,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中, 电子支付仍然是困扰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重点综述国内外电子支付的发展现状。目前的电子支付系统可以分为四类:大额支付系统、脱机小额支付系统、联机小额支付系统和电子货币。 2.1 大额支付系统主要处理银行间大额资金转账,通常支付的发起方和接收方都是商业银行或在中央银行开设账户的金融机构。大额系统是一个国家支付体系的核心应用系统。现在的趋势是,大额系统通常由中央银行运行,采用 RTGS 模式; 处理贷记转账, 当然也有由私营部门运行的大额支付系统, 这类系统对支付交易虽然可做实时处理, 但要在日终进行净额资金清算。大额系统处理的支付业务量很少(1~ 10%,但资金额超过 90%,因此大额支付系统中的风险管理特别重要。 2.2 脱机小额支付系统(亦称批量电子支付系统主要指 ACH (自动清算所,主要处理预先授权的定期贷记(如发放工资或定期借记(如公共设施缴费。支付数据以磁介质或数据通信方式提交清算所。 2.3 联机小额支付系统联机小额支付系统指 POSEFT 和 ATM 系统,其支付工具为银行卡(信用卡、借记卡或 ATM 卡等。联机和脱机两类小额支付系统,主要特点是金额小、业务量大, 交易资金采用净额结算 (但 POSEFT 和 ATM 中需要对支付实时授信。 2 2.4 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一种在网络电子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货币形式, 是以电子脉冲进行资金传输和存储的信用货币。与纸币等其他货币形式相比, 电子货币具有成本低、流通费用低、标准化成本低、使用成本低等优势。 1995年7月,英国米德兰银行和国民西敏西银行共同出资进行的一项名为“Mondex 卡”(IC 卡的电子货币实验轰动了全世界。除此之外,美国的 Net Cash 、 Net Cheque 、 First Virtual,荷兰的 E-Cash ,丹麦的 Danmont ,法国的“小电子钱包”。瑞士的“邮政卡”,芬

电子商务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国外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纵观全球电子商务市场,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美国、欧盟、亚洲“三足鼎立”的局面。 美国是世界最早发展电子商务的国家,同时也是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一直引领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全球电子商务成熟发达地区。欧盟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步较美国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成为全球电子商务较为领先的地区。亚洲作为电子商务的新秀,市场潜力较大,但是近年的发展速度和所占份额并不理想,是全球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地区。 全球B2B电子商务交易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至今,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2007年全球B2B交易额达到8.3万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40%以上的增长率,到2010年B2B交易额将达到26万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0多倍。 1、大型企业主导的B2B成为其全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美国B2B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是:以大型企业为主导,以集成供应链管理为起点,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大型企业首先利用ICT信息平台(ERP、ISC、CRM、IPD等),在整合企业内部流程和信息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向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扩展,打通与上下游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从而改善沟通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库存成本、生产成本和采购成本,通过全球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优势,这构成了美国B2B电子商务发展的主流模式。如戴尔电脑(DELL)、UPS、沃尔玛、思科等。 2、网上零售已成为发达国家主要零售渠道之一

韩国线上购物(Online Shopping)市场规模在已经超过百货商店的市场规模,已成为第二大零售市场。同时网上购物在零售市场中的占有率也在逐年递增,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全美零售商联合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最优秀的10家零售商中已经有4家为纯在线零售商,并且其中前6家有4家为在线零售商,他们分别是Overstock、Zappos、亚马逊以及新蛋网。 另外,众多长期关注电子商务的分析师、观察员以及零售店的管理人员都认为在接下来这几年实体店的业绩必然下滑。在2008年以及迄今为止的几个月里,美国电子产品零售业巨头环城连锁、家庭连锁巨头利纳斯(Linens ’n Things)以及服装零售商Steve & Barry’s等都不得不选择破产保护,而不是重组;而家得宝、西尔斯百货、服装连锁店安.泰勒(Ann Taylor)和Foot Locker等纷纷关闭分店。“国际购物中心协会”估计仅2009年就有约75000家零售店在关门,而在未来的3到5年内这个数字则将达到150000家。在未来的几年里,线下供应将显著减少,最终受益的将是线上零售商。对很多顾客来讲,这些网店将越来越方便其购买。 3、美韩B2C发展规模及潜力高于C2C 美国网上零售市场B2C典型代表亚马逊目前的业绩远超网上零售市场典型代表eBay,同时美国B2C发展也要好于C2C;2008年韩国C2C占网上零售市场的份额为45%。但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中目前还是以C2C为主,占比高达93%。根据美韩,尤其是美国市场的情况,亿邦动力网预测中国未来网上零售市场中B2C 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并将最终超越C2C。

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标签:杂谈 摘要:电子商务是指现在因特网开放的情况下,基于浏览器和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由此可见,在电子商务作为朝阳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它的优势将会促使它在现代社会中占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这给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根据国外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电子商务发展是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电子商务发展中国国外 正文:电子商务最早出现是在美国,也是现在发展最为成熟发达的地区。处在第二的是欧盟,成为全球电子商务领先地区。而亚洲作为电子商务的新秀,也在蓬勃发展,并且亚洲地域广阔,有着潜在的市场。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平台的交易,给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不用出门就有送货上门的服务,比如KFC网上订餐,几十分钟送餐上门,省去了出门带来的麻烦,节约了时间,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活质量。 虽说电子商务平台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国外发展成熟,占据着独特的优势。但是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又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电子商务适应中国的发展现状,并且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顺应潮流不得不发展的趋势。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消费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模式。网上购物,电子支付,足不出货就能货比三家的便利是可想而知的。并且不同的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评价,为我们的消费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我们网购提供了保证。 纵观全局,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①网络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网络运行质量差,电信费用高,特别是电子商务平台的货物送递和结算基础落后。 ②缺乏可靠的安全机制。安全是保证电子商务正常有序运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网络安全在全球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③企业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缺乏认识。中国的电子商务应用还不能给广大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明显的好处,就不能带动它全面快速发展。并且企业和消费者对Internet和电子商务缺乏认识,挂念上落伍,电子商务的普及还要经过一些时间。 ④物流现代化水平低。现代物流缺乏与之配套的商业自动化、信息化、物流配送和供应链体系等等。

国内外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 2010-8-1 14:27:51 来源:互联网 以欧美国家为例,可以说电子商务业务开发的如火如荼。在法、德等欧洲国家,电子商务所产生的营业额已占商务总额的1/4,在美国则已高达1/3以上,而欧美国家电子商务的开展也不过才十几年的时间。在美国,美国在线(AOL)、雅虎、电子港湾等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在1995年前后开始赚钱,到2000年创造了7.8亿美元,IBM、亚马逊书城、戴尔电脑、沃尔玛超市等电子商务公司在各自的领域更是取得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巨额利润。欧美国家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欧美国家拥有电脑的家庭,企业众多,网民人数占总人口的2/3以上,尤其是青少年,几乎都是网民,优裕的经济条件和庞大的网民群体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欧美国家普遍实行信用卡消费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信用保障体系,这为电子商务的网上支付问题解决了出路。细致说来,欧美国家的信用保证业务已开展有80年的时间。在欧美国家,人们可自由流动,不用像中国一样受户口的限制,为方便生活起居,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不能伪造并伴随终生的信用代码,持此信用卡进行消费,发卡银行允许持卡人大额度透支,但持卡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将所借款项归还,如果某企业或个人恶意透支后不还款,那也就意识着以后他无论走到何地,他的信用记录上都会有此污点,不论他想贷款买房,购车或办公司,银行都不会贷款给他,这在贷款成风的西方世界是极其可怕的!因此,西方人普遍将信用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谁也不愿意贪小利失大义,当在网上购物时,

他们会在点击物品直接输入密码,将信用卡中的电子货币划拨到网站上,商务网站在确认款到后,立即组织送货上门。 3.欧美国家的物流配送体系相当完善,正规,其是近年来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出现,使的不同地区的众多网民,往往能在点击购物的当天或转天就可收到自己所需的产品。这要得益于欧美国家近百年的仓储运输体系的发展史。以美国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企业将军队后勤保障体系的运做模式有效地加以改造运用到物资流通领域中来,逐渐在全国各地设立了星罗棋布,无孔不入的物流配送网络。即使在电子商务业务还未广泛开展的十多年前,只要客户打电话通知要货,几乎都可以享受免费的送货家政服务。美国联邦快递,UP S(联邦包裹快递)等是大型物流公司的典范,专门负责为各个商家把产品送到顾客手中,有了这样庞大的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当电子商务时代到来后,美国只需将各个配送点用电脑连接起来,即顺理成章的完成了传统配送向电子商务时代配送的过度,电子商务活动中最重要最复杂的环节——物流配送问题就是这样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中国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如果说美国电子商务是“商务推动型”,那么中国电子商务则更多的是“技术拉动型”,这是在发展模式上中国电子商务与美国电子商务的最大不同。在美国,电子商务实践早于电子商务概念,企业的商务需求“推动”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进步,并促成电子商务概念的形成。当Internet时代到来的时候,美国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先进和发达的电子商务基础。在中国,电子商务概念先于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启蒙者”是IBM等IT厂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需要不断“拉动”企业的商务需求,进而引致中国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了解这一不同点是很重要的,这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中国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的一把钥匙。

欧洲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发展概要

欧洲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发展 邢镔 ATOS ORIGIN 源讯集团 2009年7月15日法国.巴黎

目录 1 前言 (3) 2 欧洲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3) 2.1 欧州电子商务开始起步 (3) 2.2 以EDI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信息管理阶段 (4) 2.3 以仓储数据为主导的信息共享阶段 (4) 2.4 欧州电子商务信息管理规范化 (5) 2.5 电子商务信息的实现社会化 (5) 2.6 个性化的信息处理将得以充分体现 (5) 3 欧洲电子商务市场现状 (5) 3.1 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5) 3.2 欧洲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 (5) 3.3 西欧消费者网上购物的现状 (6) 3.3.1 欧盟国家中英、法、德三国的状况 (6) 4 欧洲电子商务信息的社会化 (7) 4.1 信息源的社会化 (7) 4.1.1 产品信息 (8) 4.1.2 运营信息 (8) 4.1.3 流通信息 (8) 4.1.4 贸易信息 (8) 4.2 信息的采集、共享与管理 (8) 4.2.1 政府行为的信息采集 (8) 4.2.1 行业行为的信息采集 (8) 4.2.2 专业协会/公司的信息统计 (8) 4.2.3 个人行为的信息分享 (8) 5 电子商务的专业化与产业化 (8) 5.1 欧洲电子商务的专业化 (8) 5.2 欧洲电子商务的产业化 (11) 6 欧州电子商务的发展 (12) 6.1 电子商务基本模式难有大的突破 (12) 6.2 形式上将以网上大卖场、社区(及3D游戏)为主导 (12) 6.3 个性化电子商务特征将充分体现 (12) 6.3.1 虚拟与真实相结合 (12) 6.3.2 定制与自创相结合 (13) 6.3.3 个人与群体相结合 (13) 7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重点

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美国商务部的人口普查局估算,2003年第四季度美国电子商务零售额达172亿美元,比第三季度增加 29.7%,比2002年同期增加25.1%。而2003年第四季度美国的总零售额估算是9182亿美元,比第三季度只增加5.2%,比2002年同期增加6.2%。2003年第四季度电子商务的零售额占总零售额的1.9%,第三季度占1.5%,而2002年第四季度是1.6%。 2003年美国电子商务的总零售额是549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26.3%,而2003年美国总零售额比2002年只增加5.4%。2003年电子商务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1.6%,而2002年是1.3%. 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和趋势可以从1999—2003美国电子商务零售额季度统计图中很清楚地看到。 (见图) 图中所反映的电子商务销售,是指商品和服务通过网络达成交易,如买方的订购,价格和买卖条款的商议等,运用到因特网、企业外部网、电子数据交换(EDI)网络,以及电子邮件或其他的在线系统。付款可能不是在线的。 美国政府积极推进电子商务

美国政府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从1997年起,美国电子商务工作小组就以年度报告的方式,对外说明过去一年美国电子商务政策的推进与成果,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最早的报告是《全球电子商务的基础架构》。该报告指出,政府在推行全球电子商务架构时遵循五个原则: 1.私人部门应主导电子商务的发展 2.避免政府对电子商务加以不必要的限制: 3.政府的介入旨在维持并强化具有一致性、可预期且尽可能精简的法令环境, 4.政府部门应认识网络的特殊性: 5.政府部门应该以全球观念探讨电子商务。 美国政府认为,由于产品生命周期在缩短,国家需要及时配合技术变迁的步伐,拟定电子商务政策。不可因为畏惧技术扩散而处处设限,结果抑制民间企业蓬勃的创意能量,延误国家发展的契机。为适应网络特殊环境,美国提出电子商务的主旨是: 1.协助国家发展,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与现状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及现状 一、全球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和制度建设情况 1995年,亚马逊和易贝在美国成立。此后,这种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的新兴经济活动,迅速普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孕育的电子商务,极大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2016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超过2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经济的亮点和新增长点。当前,全球电子商务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际知名调查公司E-marketer的数据,2011年到2016年,全球网络零售交易额从0.86万亿美元增长至1.92万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7.4%。未来五年,随着全球智能手机保有量不断提升、互联网使用率持续提高、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全球网络零售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网络零售交易额将超过4万亿美元,占全球零售总额的比例从2016年的7.4%增长至14.6%。 跨境电子商务尤其是跨境B2C(企业对个人)日益活跃。根据埃森哲的研究报告,2015-2020年全球跨境B2C年均增速约27%,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940亿美元。 二是地区差距逐渐缩小。欧美地区电子商务起步早、应用广。2016年美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371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8.5%,占美国零售总额的比例约8%。目前,80%的美国制造商拥有自己的网站,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和90%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展电子商务应用。2015年欧盟28国电子商务B2C 交易额为4074亿欧元,增幅为13.4%。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五国的市场份额最大,占欧盟电子商务市场总量的77.5%;英国、丹麦、卢森堡、德国和荷兰五国的网购用户渗透率最高,均超过了70%。 亚洲地区电子商务体量大、发展快。电子商务起源于欧美,但兴盛于亚洲。亚洲地区网络零售交易额已占全球市场的46%。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的网络零售年均增速都超过20%。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自2013年起已稳居世界第一。全球十大电商企业,中国占4席、日本占1席。其中,阿里巴巴以26.6%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京东商城名列亚马逊、易贝之后,位居第四,小米和苏宁也入围前十。印度电子商务市场过去几年保持约35%的高速增长。中印两国网民人数占到全球网民人数的28%,每年还将新增1亿人,巨大的网民红利将继续支持亚洲市场发展。 拉丁美洲、中东及北非地区电子商务规模小、潜力大。拉丁美洲是全球B2C电子商务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近5年交易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15年达到590亿美元。网民增长红利、互联网普及度提升、本土技术创新等是拉美电子商务市场被看好的主要原因。非洲地域广阔,人口分布不均,实体店数量少,居民购物不便,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刚性需求。近年来,非洲各国更加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加大了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研究机构预算,2025年非洲主要国家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占其零售总额的10%。 三是企业并购趋于频繁。互联网经济具有天然的规模效应,随着竞争加剧以及投资人的撮合,竞争对手有动力、有条件进行合并,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福布斯》杂志近日评选最有投资价值的10大公司,9家是互联网企业,其中阿里巴巴位居榜首,脸书和优步分列第二和第三。2012-2016年,全球私营电子商务企业共获得467亿美元投资,其中,美团大众点评获得33亿美元投资,位列首位。获得1亿美元以上投资的企业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和印度,分别有25家、20家和10家。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领域重大并购达15起,涉及资金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腾讯以86亿美元收购芬兰移动游戏开发商84.3%股权,京东以98亿元人民币并购沃尔玛控股的一号店,阿里巴巴以10亿美元收购东南亚知名

(完整版)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和现状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和现状 电子商务是指现在因特网开放的情况下,基于浏览器和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由此可见,在电子商务作为朝阳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它的优势将会促使它在现代社会中占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这给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根据国外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电子商务发展是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电子商务发展中国国外 正文:电子商务最早出现是在美国,也是现在发展最为成熟发达的地区。处在第二的是欧盟,成为全球电子商务领先地区。而亚洲作为电子商务的新秀,也在蓬勃发展,并且亚洲地域广阔,有着潜在的市场。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平台的交易,给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不用出门就有送货上门的服务,比如KFC网上订餐,几十分钟送餐上门,省去了出门带来的麻烦,节约了时间,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活质量。 虽说电子商务平台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国外发展成熟,占据着独特的优势。但是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又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电子商务适应中国的发展现状,并且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顺应潮流不得不发展的趋势。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消费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模式。网上购物,电子支付,足不出货就能货比三家的便利是可想而知的。并且不同的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评价,为我们的消费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我们网购提供了保证。 纵观全局,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①网络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网络运行质量差,电信费用高,特别是电子商务平台的货物送递和结算基础落后。 ②缺乏可靠的安全机制。安全是保证电子商务正常有序运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网络安全在全球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③企业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缺乏认识。中国的电子商务应用还不能给广大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明显的好处,就不能带动它全面快速发展。并且企业和消费者对Internet和电子商务缺乏认识,挂念上落伍,电子商务的普及还要经过一些时间。 ④物流现代化水平低。现代物流缺乏与之配套的商业自动化、信息化、物流配送和供应链体系等等。

浅谈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美国商务巡礼作业

浅谈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一、电子商务的概述 当今,信息与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动力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数千年来的传统生活方式,全球经济在网络化的时代日益走向了一体。在此背景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改进传统商务活动的全新商业机制蓬勃地发展起来。 电子商务是以电子数据交换和因特网上交易为主要内容的全新商务模式。其开放性、全球性、地域性、低成本和高效率切合了商业经济内在要求,不仅改变了全球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还对整个现代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所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是世界经济在21世纪信息技术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电子商务在美国的起步及发展过程 美国是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最早也是最快的国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应用领域和规模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在全球所有电子交易额中,目前大约有50%以上都发生在美国。据报导,互联网在美国发展17年所创造的价值,接近于美国汽车工业经过100年发展所创造的价值。作为这一场电子商务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美国国内的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五个阶段,演绎了一段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史。 1991年,美国政府向社会公众开放因特网,允许在网上开发商业应用系统。 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1994年,美国副总统戈尔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倡议,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全球出现了网络建设的热潮。 这一段时期是全球电子商务的萌芽期。此间,随着因特网的兴起,众多美国网络公司纷纷成立,他们以提供信息聚集网络浏览者,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而获得收入。 1995年,因特网上的商业业务信息量首超科教业务信息量,电子商务从此大规模起步发展。 1996年,美国两大信用卡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制定保障在因特网上进行安全电子交易、适用于B2C的模式的SET协议,并在全球推广。 1997年,美国政府制定了全球电子商务市场框架文件,推动全球电子商务的自由竞争发展。此外,美国和欧盟共同发表了有关电子商务的联合宣言。当年,美国在网上开设的商店已达2万家。 1998年初,美国政府宣布了三项免税政策草案,将网上购物这种商业形式与传统的贸易方式区别出来,用法律形式保护新型的电子商务市场。当年北美网上购物的人数达100万人次。

美国电子商务发展

美国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致力于电子商务在美国以及全球的发展: 1.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商务模式,要求必须有良好市场环境。包括适宜的社会环境、竞争环境、管理和服务环境等。为此,政府强调市场化原则,主张发挥私营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于1997年,由美国商务部和小企业管理局出台为支持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所实施的政府计划性援助,鼓励私人投资,建立自律性产业规范与规则,尽量减少政府的干预。 2.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 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要适宜的制度环境,为此,美国政府相继建立和完善了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电子支付系统、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电信技术标准等。比如,1996年下半年,美财政部颁布了有关“全球电子商务选择税收政策”白皮书。1997年12月,美国和欧盟发表了《电子商务联合宣言》,就全球电子商务指导原则达成协议,并承诺建立“无关税电子空间”。1998年5月,美国向WTO提交了要求继续对电子商务不征收进口税的议案。在美国全力推动下,WTO成员国同意对电子商务免征关税。同年10月, 美国通过了《互联网税收自由法案》。2001年,该法案又被延长了两年。目前,仍有议员建议长期延长该法案。2000年3月起,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加强了涉及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和技术专利申请的审查程序。1986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联邦电子通信隐私权法案》。1995年,美国向WTO递交了《隐私权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报告。目前,美国隐私权已形成较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保护体系。2000年5月,美国和欧盟签署“数据保密联合声名”。2000年6月,国会众议院通过“电子签名法”,使得电子签名与书面签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电子商务的全球化。 因特网全球性开放的特点,使得建立网上国际贸易自由区的理想成为可能。为此,必须打破地区、国家和国际之间的界限,建立一套国际统一的贸易规范与法律框架。包括对电子合同的认可、接受电子签名以及其他类似授权程序的规则、制定争端解决机制、制定权责明确的根本原则等等。为此,美国政府率先实施网上贸易免税政策,并主张和推动各国对网上贸易免征关税。1998年5月,克林顿总统亲赴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敦促各国支持美国关于电子商务完全永久免税的建

电子商务国内外研究研究现状总结

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发展的现状研究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ISO/IEC对EB的定义:电子商务(EB)是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内容与需求交换的一种术语。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律委员会对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是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和其他通信方式增进国际贸易的职能。 电子商务中的Commerce一词一般只商业伙伴之间的交易,现在许多专家认为EC显得比较狭义,现在一般用Business代替Commerce一词,因为现在的电子商务里面还包括了客户服务,商业伙伴之间的合作以及对组织内的电子化交易的管理。 二、电子商务模型的研究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就开始应用依赖,电子商务理论研究日益增多,各时期研究重点也不断变化。近年来,理论研究领域专家提出了主要的几种电子商务模型: (1)Nagi&Wat模型。香港理工大学E.W.T.Ngai和F.K.T.Wat两名学者归纳而正当额一个理论模型。Nagi&Wat模型将电子商务研究分为技术问题,应用问题,保障和支持问题研究四大领域。技术层面有安全、技术、支持系统等;应用层面包括网上支付系统、网上金融、零售、拍卖、教育和培训、市场营销和广告等;保障和支持层面宝库税收、法律、隐私、等公共政策和企业战略等。 (2)Kaufman&wden模型。模型是明尼苏达大学Carlson管理学院的Robert J.Kaufman及EricA.Walden两名学者从经济学角度提出的。Kaufman& Walden模型由存在互动关系的技术、市场、产品、商务流程及微观经济等五大模块组成。技术层面是最基本层面,是企业改造和创造产品以及消费者享受便捷服务的基础;随着产品的更新和商务流程的改造,网络环境下的市场更趋灵活竞争力也更大,会推动企业、劳动力、政府等微观经济层面的变革。 (3)Urbaczewski et a1.模型。模型由Urbaczewski,Jessup和Wheeler 三人提出。模型将电子商务研究分为组织层面、经济层面、技术层面和其他研究等四个层面。组织层面包括电子商务概况、扩散、接受程度及应用等问题;经济层面包括了从产业结构、市场监管,电子市场中介、信息成本等问题;技术层面主要包括智能代理技术、数据整合技术、安全技术、交易结算技术等;社会问题研究、行为研究及法律问题归为其他一类。 (4)Turban.eta1.模型。模型是E.Turban, D.King, J.Lee和D. Viehland等四人于2004年得出的。模型由三个层面、一个铺垫和一个中心组成。其核心是电子商务战略:应用战略和评价等内容;铺垫是电子商务概况,由电子商务影响、扩散及区域性发展组成;三个层面中技术层面相对比较简单。由移动商务、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支付、内容管理及网站开发等组成;社会与环境层面涵盖电子政务、网上教育、法律、道德及社会影响等;市场与经济层面包括电子市场概况、B2C 市场、B2B 市场及以网上拍卖为代表的C2C 等四类。 (5)Choi三维理解模型。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常务主任乔伊(Choi)教授等人从经济学的角度联合提出了电子商务的三维理解模型,该模型主要从市场主体、产品形式、交易过程三方面的虚拟程度进行了分类。电子商务的核心是由虚拟产品、虚拟主体、虚拟过程构成的部分。 三、电子商务的新兴发展模式

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战略启示

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战略启示 美国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和规模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在全球所有电子交易额中,目前大约有50%以上都发生在美国。 一、总体概况 (一)美国B2C发展现状 美国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充足的消费群体使得美国网上B-C销售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二)美国B2B现状 根据美国制造者协会的调查结果,80%美国制造商已经拥有自己的网站,电子商务交易的使用率为32%。采购商的电子商务利用率为38%,在尚未使用电子交易的企业中,35%的企业计划在一年内使用,54%的企业考虑在未来三年使用,仅有11%企业表示没有考虑使用互联网进行采购。 二、美国政府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关政策 美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是与美国政府的大力扶持政策密不可分的。在"全球电子商务框架"中,联邦政府提出了发展电子商务的五项原则和九项政策建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电子交易平台的安全 (二)电子交易平台的标准 (三)电子商务的税收 (四)许多美国传统企业对电子商务准备不足 (五)网络泡沫的负面影响 四、美国关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 美国是电子商务发展最早和最快的国家。为发展电子商务,美国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划,加强对电子商务的研究,积极创造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 五、美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启示 (一)电子商务发展的早期需要政府的介入和扶持 (二)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是营造环境 (三)统一的标准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 (四)加快传统企业信息化进程将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五)加强电子商务领域的国际合作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战略启示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越来越好,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把生活搬到了网络上。在网络上进行购物、政务、订机票、订房,已见而不鲜。高科技的发达在制造高级垃圾的同时就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顺便将深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懒劲”慢慢的挖掘出来,于是互联网生活就受到了大家的热捧。 伴随着电子商务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电子商务逐步向经济主流和商务核心方面延伸,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呈现“多元化”。电子商务的主体正在由IT厂商、媒体和电子商务服务商转换为电子商务企业,传统制造、密集型企业正在大规模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电子商务的到来将会给企业创造利润带来新的局面。 我国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远比一般发达国家多得多,因为国内国外国情的巨大区别。电子商务在我国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不仅需要解决EDI商务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问题、因特网商务中大宗交易的保密和安全问题,以及电子纳税及其管理问题等,而且还存在有待解决的一系列特有的问题。 1、网络诚信 有报告显示,中国经常网上购物人数已达4000万人,27%的网民有过网上购物体验。在没有购物体验的网民中,70.1%的网民表示不放心在网上购物。显示,网络诚信成为阻碍个人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过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方法,相信会越来越完善,只不过有关于企业方面的电子商务诚信法规还没有被提及。 2、交易市场需健全 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分三类:企业间交易(B2B)、个人消费者与企业之间(B2C)以及个人卖家与个人消费者之间(C2C)的交易。目前在中国,C2C的交易过程中,由于在货源的质量保证上,存在许多不规范的行为,假冒商品、伪劣产品、售后服务不能兑现等等现象,使顾客对网上的消费心有疑虑,所以即使拥有上网条件的顾客,也愿意传统的选货方式。此外,对于网上的交易,客户或企业对网上资金帐户的安全没有信心。因此,电子商务的主体——企业之间的互联网商业交易将面临市场规范的问题。 3、网上支付 电子商务的进行需要支付与结算,要在网络上直接进行交易,就需要通过支付宝、财付通或者银行的信用卡等各种方式来完成交易,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担保交易平台无疑为网购者提供了资金的安全保障,但面对交易纠纷的处置方法以及时效性上还是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如何解决好支付的售后保障性上,对提高网民网购信心有重大推动力。第三方支付新规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上支付的安全性。 4、电子商务从业人员 在我国,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电子商务在网民中的知晓度并不高,那么相关的电子商务人才就更少。庆幸的是,电子商务专业已经被众多高校收录为专业,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目前,相关的商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业务素质和网络营销推广技能都有待加强。 5、3g移动商务 3g的口号已经喊了好多年,却仍然不够健全还在发展之中,软硬件设置都跟不上国外

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相关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超过美国。行业普遍认为,美国线下零售企业的整合度和集中度较高,供应链效率更强,电商企业在供应链上的价格和效率的优势不明显,所以造成规模相对落后于中国。 美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具体情况如何? 一. 增速保持平稳 美国电子商务占到整体零售市场的份额逐年提高,2013年电子商务市场销售规模约为2630亿美元,占比达到5.8%,仍处在较低位置,低于中国目前近8%的水平。(见图1、图2) 2013年美国电子商务市场增速16.6%,近几年增速已趋于平稳,同期整体零售市场规模增速为4.3%。对比美国电子商务市场增速和整体零售规模增速,电子商务增速近4年年均16%左右,同期整体零售市场增速年均5%左右。(见图3) 二. 品类有所差异 从电子商务的品类份额来看,电子数码、服装配饰、汽车和配件是电商市场中份额最高的三大品类,2013年在电商中的占比分别为21.8%、17.0%、10.4%。在中国,2013年网络零售市场中,品类占比前三名的则是:服装鞋帽、3C家电、化妆品类(艾瑞咨询)。 以分品类增速来看,图书音像、服装配饰、汽车和配件是增速最快的三个品类,2014年预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2%、16.3%、15.8%;增速较慢的三个品类是文具、家具家居、食品饮料,2014年预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7%、14.1%、14.8%。(见图4、图5) 三.移动电商高歌猛进 据eMarketer报告,测算美国2013年移动电商零售规模达到384亿元,同比增长56%,远高于电商整体增速。 从设备占比来看,智能手机逐渐减小,平板占比逐渐提升,并成为主流;预计2016年,平板占比将达到70%,智能手机占比降为28%。 估算美国2013年约有1.18亿人通过移动设备浏览商品,占到电商购物者数量的62.2%,其中7260万人通过移动设备至少完成一次购买行为,人数同比增长38.3%,这一数字有望在2016年增长至约1.2亿人,2016年移动设备购物者渗透率预计将达到84.6%。(见图6、图7、图8)四.全渠道时代来临 2013年超过60%的美国零售商将“全渠道”作为其重要性排名第一的公司战略。渠道变革的四个中,最终的全渠道阶段是以消费者为核心,消费者自然地在各种现实和虚拟的购物环境之间转换,且这种转换越来越是无意识地,渠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见图9)在全渠道时代,消费者购买行为不再是电商时代简单的“线下体验,线上下单”,渠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门店和移动终端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见图10) 从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来看,朋友在社交网络上的推荐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决定性的因素,而由于社交网络的移动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移动端的重要性。(见图11) 在消费者最关心的五项全渠道能力中,按第1条与第4条展示了“一致性”的要求,第1 条要求价格一致,第4条要求商品分类一致(意味着线上难以扩品类),这要求零售商在全渠道的过程中,将原先专注的品类继续深耕,而不是在跨渠道的过程中简单地跨品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