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认识地球练习题

作业认识地球练习题
作业认识地球练习题

作业认识地球练习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认识地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东、西经度的划分是()

A.本初子午线以东为西经度B.18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

C.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度D.东经160°经线以东为西经度

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

A.90°W,89°S B.80°E,40°N C.10°E,1°S D.180°W,71°N

3. 有关地球仪上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初子午线长度大约等于经线圈长度 B.赤道的长度大约等于任何纬线圈长度 C.赤道的长度大约等于任何经线圈长度D.赤道的长度大约等于本初子午线长度的一半

4.两人以相同速度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40°E和20°W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 )

A.他们不会相遇B.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

C.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 D.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

5.甲乙两人同时从赤道上某点出发,甲向北走,乙向东走,且方向不变,那么甲乙两人能否回到原出发点 ( )

A . 甲能,乙不能 B. 甲乙都能 C. 甲不能,乙能 D. 甲乙都不能

6、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的位置,正确的叙述是()

A、北半球、中纬度

B、东半球、高纬度

C、西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2

7、假如让你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周的窗户都对着北方,你打算把房子建在

()

A、北极点

B、南极点

C、北极圈

D、赤道

8、假设甲、乙两人从160°E出发,甲沿30°N纬线,乙沿60°S纬线以同样的速度绕地球一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走得路程一样长

B、乙走得路程比甲长

C、甲走的路程比乙长

D、乙花的时间比甲长

9、下列四幅图中,P点既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又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

10、西半球的范围是()

A、经度0°向西至180°之间

B、20°W和160°E之间

C、20°W以西到160°E之间

D、20°W以东到160°E之间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最长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

B、地球仪上的经线共有180条,纬线共有90条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

12、沿着一条经线走()

A、可绕地球一圈

B、到达北极点或南极点

C、没有终点

D、就是一直向东走

读图回答13—14问题。

13、图中四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0°,东经20°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4、图中丙地在甲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正东方向

D、正西方向

15、甲地的地理坐标是(120°E,15°N),乙地的地理坐标是(120°E ,5°S ),关于甲乙两地距赤道远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距赤道距离相等

B、甲地距赤道近

C、乙地距赤道近

D、乙地距赤道远

16、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地点是()

A、(40°N ,10°S)

B、( 40°S , 40°E )

C、(60°N ,170°E)

D、(20°

S , 50°W )

17、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18、某人从赤道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0米,最后他将位于出发点的()

4

A、正北方

B、正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

19、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该选择的地点是()

A、0°纬线上

B、0°经线上

C、北纬90°

D、南北极点上

A、东半球

B、西半球

C、跨东西半球

D、北半球

21、与13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A、50°W

B、50°E

C、150°W

D、130°W

22、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9月份从A点(20°N、20°E)

出发,到达与A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点进行科学考察,则B点的经度是( )

A.160°W B.20°W C.160°E D.20°E

读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23-25题

23、甲地的经纬度是( )

A.40°N、20°E B.40°N、20°W

C.40°S、20°E D.40°S、20°W

2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既位于热带地

区,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丁地位于丙地的( )

A.正北方向 B.正南方向 C.东北方向

5

D.西南方向

26、甲地的地理坐标是(130°E,15°N),乙地的地理坐标是(100°E ,5°S ),关于甲乙两地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乙的西北

B、甲在乙的东北

C、甲在乙的东南

D、甲在乙的西南

27、甲地的地理坐标是(130°E,15°

N),乙地的地理坐标是(90°W ,5°S ),关于甲乙两地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西北

B、甲在乙的东北

C、甲在乙的东南

D、甲在乙的西南

二、综合题:

1、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A 点经纬度:

(2)甲乙两幅经纬网地图中图幅相等,比例尺小的是,表示范围大的是,反映地理事物详细的是。

(3)A B C D 中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东半球的

是。

(4)从A点向北走能否回到A 点?。从C点一直向西走能否回到C点。

6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导学案 湘教版

第一节认识地球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半径和赤道的周长 2.了解纬线的定义,理解纬线的特点、纬度的含义和纬度的分布,掌握南北半球的划分。 3.了解经线的定义,理解经线的特点、经度的含义和经度的分布,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 重点与难点 1.经纬线的特点及经纬网地图上的方向的判断。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东经、西经的判断。 自主合作探究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自主学习】 1.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稍______,赤道略______的不规则球体(旋转椭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_________km.赤道周长约_________km。 思维延伸: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位置。 【跟踪练习】 1.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若地球按1:20000000制成一个地球仪,则地球仪的赤道周长约为() A.40cm B.20 cm C.200 cm D. 400 cm 二、地球仪 (一)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倾斜方向不变)。 1.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两极,北极表示地球的最____端,指向_________;与北极对应的点叫_______,表示地球的最____端。 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_____,公转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地球仪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时针方向转动;从地球仪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时针方向转动, (二)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两极点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的圆圈叫_________。赤道将地球平分为_____、_____两个半球。 (三)经线和纬线

认识地球教案

认识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能力目标:1、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3、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情感目标: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1、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加强记忆。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认识地球模拟题

0.0/ 2.0 得分题目 1 of 42 改善盐碱地区域水盐状况的方法() A. 合理灌溉 B. 植树造林 C. 水土保持 D. 化学中和 答案: A 0.0/ 2.0 得分题目 2 of 42 海水结冰时,海水中氧18和氧16两种同位素比值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液态水和固态冰中氧含量不高 B. 海水结冰时,海水中氧发生了其他化学反应 C. 温度降低时,海水中一部分氧进入大气 D. 氧18和氧16的迁移性有差别 答案: D 0.0/ 2.0 得分题目 3 of 42 哪块陨石被称为地球年龄研究史上的“罗塞塔碑”() A. 阿林陨石 B. 孟伯希陨石 C. 阿连德陨石 D. 威拉姆特陨石

答案: C 0.0/ 2.0 得分题目 4 of 42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是一个连续的电磁波谱 B. 可见光只是太阳辐射中的一小部分 C. 总的来说,波长较长的电磁波穿透大气的能力更强 D. 总的来说,波长较长的电磁波对生命伤害更大 答案: D 0.0/ 2.0 得分题目 5 of 42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是哪个伟大科学家的话() A. 牛顿 B. 卡文迪许 C. 阿基米德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 C 0.0/ 2.0 得分题目 6 of 42 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包括() A. 二氧化碳 B. 甲烷

C. 氧气 D. 硫化氢 答案: C 0.0/ 2.0 得分题目7 of 42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启动机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诱发因素是指由于这种因素的触动作用而瞬间进入灾变状态 B.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风暴潮、暴雨、火山、地震等 C.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因素已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D. 人为因素占的比例越来越多,如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 答案: C 0.0/ 2.0 得分题目8 of 42 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体积都会缩小,原因是() A. 沉积物中的水分被挤出 B. 沉积物的结构发生改变 C. 沉积物冷却收缩 D. 沉积物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案: A 0.0/ 2.0 得分题目9 of 42 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认识地球导学案

年级主任:钟国林适用年级:初一年级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第一课时) 班级:姓名:组号: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 课前预习 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哪几个过程?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 2、用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描述地球的大小? 3、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方式?并说出运动的中心、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教材“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运动”,同位合作共同完成。 一、复习反馈: 1.什么是地图的三要素? 2.如何在地图上判别方向? 3.怎样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4.如何判别比例尺的大小,以及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程度之间的关系? 5.你能说出地图家族都有哪些成员吗? 6.你知道学习地理有哪些基本方法吗? 二、讲授新课 导入: 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地球的形状 1、自主学习:读“地球的形状”一框内容,完成以下要求。

年级主任:钟国林适用年级:初一年级 ⑴、“盖天说”、“浑天说”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⑵、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经过了哪些大洋? ⑶、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⑴、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那四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⑵、“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⑶、你还能举出那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 【探究结论】 ⑴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宇宙观测、卫星照片→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由麦哲伦率领的环球航行,第一次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地球是圆球形。 ⑶①登高望远。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没东西挡着,那应该无论在多高看的都是一样远,但实际是无论在地球上的哪一点,都是登高望远。所以地球是球形的; ②站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等。 ③月食的形成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二)、地球的大小 1、自主学习:读“地球有多大”一框内容,完成以下要求。 ⑴、如何描述地球的大小? ⑵、地球的基本数据能够说明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地球的基本数据能够说明什么? 【探究结论】⑴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认识地球章节练习题 -

下面关于傅科摆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北半球傅科摆轨迹顺时针转动 B. 赤道处,傅科摆轨迹转动最快 C. 南北极点处,傅科摆轨迹不转动 D. 傅科摆轨迹转动一圈,最快是24小时 答案: B, C 198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将()作为地球系统科学的最终目标。 A. 探讨地球的本质问题 B. 地球与宇宙的关系探索 C. 人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D. 透视和理解地球系统随时间的演化 答案: D 用“铀铅原子钟”测定岩石年龄,需要知道岩石中最初的铀铅元素含量。 答案: 非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人类第一次用自己的足迹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答案: 是 导致海底岩石的磁记录呈条带状分布的原因是() A. 海底不断扩张 B. 地磁极周期性地倒转 C. 海底岩石对称地形成 D. 地磁场强度不稳定 答案: A, B 下列哪些能源,使用后会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气体() A. 木材 B. 煤 C. 石油 D. 核能 答案: A, B, C 地球之所以成为人类唯一的家园,最关键的几个因素是() A. 有土壤 B. 表面温度适宜 C. 有液态水 D. 有大气 答案: A, B, C, D 用“铀铅原子钟”测定岩石年龄,需要知道岩石中最初的铀铅元素含量。 答案: 非 以下关于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行星沿着各自的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 B. 太阳位于行星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正确 C. 在相等时间内,太阳与行星之间的连线扫过的椭圆面积并不是一定相等的。 D. 椭圆轨道半长轴越大,行星公转周期就越长。 答案: C 恒星的结局因其质量不同而有三种可能:形成白矮星、形成中子星、形成黑洞。 答案: 是 亚里士多德推测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 正确 A. 在不同纬度北极星相对人的位置 B.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C. 日食现象

高三地理1轮复习 精品导学案:地球与地图

班级 姓名 最新考纲 目标在线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判定方向、计算 距离等 2、地图上比例尺的计算及应用 3、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判定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 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大小:①地球的长半径(赤道半径)为 千米;②地球的短半径(极半径)为 千米;③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千米; ④赤道圆周长约 千米。 2、地轴、两极和赤道 (1)地轴、两极和赤道的概念。 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 (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2)如何在地图上判读地轴、两极和赤道。 3、经线和纬线 经线(子午线)概念: 特征 (1)所有经线长度都 (2)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 (3)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为 (4)经线指示 方向 纬线:地球仪上与 平行的线 特征: (1)纬线是 的圆圈 (2) 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 (3)纬线指示 方向 (4)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 相交 4、经度和纬度 经度的度量 起始点: 线(0°经线) 度量方法: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东经(E)0°~180° 向西:西经(W)0°~180° (注:东经180°和西经180°为同一条经线。最大度数180° 纬度的度量 起始点: (0°纬线) 度量方法:从赤道向北:北纬(N)0°~90°向南(S)0°~90°

20oW 160oE 70oE 160oE 20o W 110oWW 东半球 西半球 W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最大度数 半球划分: (1) 与 组成的经线圈为 地球东西半球的分界 (2) ( °纬线)分地球为南北半球 5、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 (1)南、北回归线:即南、北纬 , 是太阳能够 照射的最南、最北界线,也是 带与 带的界线。 (2)南北极圈:即南北纬 ,是有无 的界线,也是 带与 带的界线。 (3)经纬网:由 线和 线相交织;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课前检测 1.地球的形状是:( ) A.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B.皮球似的正球体 C.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D.天圆地圆 2. 地球赤道的周长约是( ) A. 40000千米 B. 6378千米 C. 50000千米 D. 60000千米 3.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 B.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C.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4.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0°经线和180°经线的经线圈 B. 西经10°和东经170°的经线圈 C.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D. 西经90°和东经90°的经线圈 5.本初子午线是 ( ) 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西经30度,北纬30度 B .西经10度,北纬10度 C .东经170度,南纬30度 D .东经175度,北纬10度 7、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A. 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 课内探究案 经纬线的主要应用 1.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 2.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利用经纬网图确定两点的相对方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

认识地球 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愈来愈正确。特别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形球体。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多少千米?如果我们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这个差值还有多少? 学生活动: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如果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别几乎就看不出来了。因为差别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 【板书】 1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运用课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 【板书】 2 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再来观察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板书】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并回答问题: (1)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共同组成。 (2)球面上绘着地图,地图上标有南北极和经纬度,颜色、符号、文字、表示陆地、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4)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为北极;与北极相反一点为南极。 【板书】三、地轴和两极 【教师演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 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板书】四、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 (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 (3)所有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七年级地理教案 (5)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以后,代表发言,全班总结。 学生填表: 经线纬线

七年级地理导学案答案汇总

七年级地理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 【达标检测】 1、B 2、A 3、C 4、B 5、D 6、C 7、C 8、A 9、B10、A11、D12、B13、B 14、B15、D16、C17、D18、B19、D20、A21.C22.B23.C 24、(1)西北东北(2)900(3)线段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米1:15000 25.(1)1;100000(2)正北3(3)自西南向东北西东西北东南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导学案(第一课时) 【达标检测】 1、B 2、B 3、A 4、B 5、B 6、D 7、B 8、D 9、C10、D11、C12、C13、A14、D 15、A16、B17.B18.C19.A20.C21.C 22、(1)B、DC、E(2)东南西北西北(3)ED 23、(1)甲图(2)(60oS,30ow)东北 24、(1)90oE,60oN(2)④465oW(3)正北西北③ 第一节《认识地球》导学案(第二课时) 试一试: 1、北东 2、b 3、略 4、A 能力提升 1、(1)150°E65°N180°20°N170°E65°N(2)A西北A、C 2、B 【达标检测】 1、A 2、B 3、C 4、A 5、C 6、D 7、D 8、B 9、A10、C11、C12、D13.B14.C15.D16、C17、D18、B 19、(1)南(2)正西正北西北东南 20、(1)45°W,15°N正东(2)逆(3)①②(4)①②③ 21.(1)略(2)BD一天(3)正西赤道(4)极昼北温带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巩固练习】 1.D 2.B 3.D 4.C 5.C 6.D 7.A 8.D 9.D10.A11.B12.C 13.(1)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北冰洋太平洋(2)略(3)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4)D亚洲⑤大洋洲⑥南极洲⑦(5)非洲③【中考链接】 1.A 2.B 3.C 4.B 5.C 6.D 7.C 8.D 9.D10.C11.B12.C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巩固练习】 1.D 2.B 3.C 4.B 5.A 6.(1)鞍部陡崖山脊(2)CD等高线密集坡度陡(3)400100—300 (4)正西西北(5)西北东南(6)C 【中考链接】

地球和地图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引路】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经线和纬线 利用经纬网定位 本节内容涉及很多新名词和概念,如经 线、纬线、经度、纬度、经纬网等,多为空 间概念,抽象难懂,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学习时一要多观察,利用直观用具(地球仪)和图像进行观察、比较,对这些空间概念从直观上进行感知,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二要多动手,积极参与实验、制作、识别、描画等活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三要多动脑,认真思考教材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事实或结论,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四要多交流,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相互提问、知识竞赛、趣味训练等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五要多感悟,善于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地理概念和现象;六要多归纳,及时分析、归纳地理现象中的规律,如纬度数值向北递增是北纬,向南递增是南纬;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是东经,向西递增的是西经。 【综合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请举出两个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 。 2、地球仪的用途是, 。 3、纬线是;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 4、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字母“”表示;赤道以南称,用“S”表示。 5、地球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6、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它可以用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 7、180°经线以东是经;0°纬线以北是纬。 二、选择题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57千米 B、6378千米 C、6371千米 D、4万千米 3、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A、180° B、0° C、160°E D、20°W 4、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A、60°W B、60°E C、120°W D、180° 5、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点是 A、经度0°、纬度0° B、经度180°、纬度0° C、东经160°、纬度0° D、西经20°、纬度0° 6、赤道是 A、划分经度的起点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90°纬线 7、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8、经度和纬度都是0°的地点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三、综合题 1、读右图,回答问题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 B、。 (2)在图中填注C、D两点 C(17oE,14oN) D(20oE,15oN) (3)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半球。 (4)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 2、读下图,回答 (1)A点的经纬度是。 (2)图中A、B、C、D四点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点。 3、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注明南、北极及东、西经。 (2)根据经度划分方法,给图中各条经线 标注度数。 (3)按照东、西半球的划分,图中面积较大的半球是。

认识地球_教案

认识地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过程与方法: 1、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3、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 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1、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加强记忆。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秧坝民族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轮赛课教案 科目:地里班级:七(2)班时间:2012年9月26日授课人:覃国华课题:2.1认识地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能力目标: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情感目标:加强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 教学重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对第一节课所讲的地球的形状、大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地球上的经、纬线比较抽象,学生难于 理解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认识地球模考答案

认识地球模考卷答案 单选题 30 分,题目 1~30 ,共 30 题. 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A 水圈 B 大气圈 C 软流圈 D 岩石圈 1 固体地球的哪个圈层同时属于板块构造系统和大气生物圈系统 正确答案 D 您选对了 ? A 硅酸钠 B 碳酸钙 C 磷酸钾 D 硫酸镁 2 白垩是指 正确答案 B 您选对了 ? A 3 B 2 C 5 D 1 3 地球经线方向上,南北半球各有几个大气环流圈? 正确答案 A 您选对了 ? A 大气中最多的是氮 B 二氧化碳含量仅次于氮和氧 4 有关现在大气组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大气中含有少量的甲烷 D 氧在大气中约有 21% 正确答案 B 您选对了

A 不可更新资源 B 可更新资源 C 亚恒定性资源 D 恒定性资源5 一年生的田间作物属于 正确答案 B 您错选为 C ? A 喷灌 B 漫灌 C 沟灌 D 滴灌 6 农业灌溉中水资源利用率最高的方式是 正确答案 D 您选对了 ? A 曼德海峡 B 马六甲海峡 C 博斯布鲁斯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7 据 1998 年统计,日输油量最多海峡是 正确答案 D 您选对了 ? 8 全世界的石油储量,中东地区占 A 3/4 B 2/3 C 1/3 D 1/2 正确答案 B 您错选为 D ? A 罗素 B 哥白尼 C 麦哲伦 D 亚里士多德 9 下面四人中,最早认识到“地球是个球体”的人是 正确答案 D 您选对了

A 地球冷却过程中,密度小、熔点高的物质形成地幔和地壳 B 地球最早是一个非均质的混合体 C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是逐渐演化形成的 D 地球冷却过程中,密度大、熔点低的物质形成地核 10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您错选为 C ? A 4 B 6 C 5 11 全球变化的时间尺度可分为几种? D 7 正确答案 C 您选对了 ? A 是一个关于保护臭氧层的协议 B 约定在 2012 年前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C 于1997 年在日本京都签订 D 约定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变变暖带来的灾害 12 关于《京都议定书》,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A 您选对了 ? A 哥伦比亚超大陆 B 潘基亚超大陆 C 罗迪尼亚超大陆 D 冈瓦纳超大陆 13 距离现在最近的超大陆是 正确答案 B 您错选为 C ?

(完整版)认识地球练习题.word

试题解读-地球部分 1 .读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1-1-6,回答(1)~(3)题。 (1)甲地的经纬度是( ) A.40°N、20°E B.40°N、20°W C.40°S、20°E D.40°S、20°W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既位于热带地区,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丁地位于丙地的( ) A.正北方向 B.正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 读图1-1-7,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点经纬度___________。 (2)A、B、C、D四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__,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 (3)A在B的__________方向,C在B的 ___________方向,D在B的___________方向。 3. 如图1-1-8,当地球公转到图中B点位置时,不可能有的现象是( )

A.印度半岛正处于多雨期 B.我国内流区内各河普遍进入枯水期 C.北京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D.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 4. 读下面两幅图1-1-9,完成图后填空。 (1)A、B、C三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_____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光临___________ 点。 (2)A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_____。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___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_______季,南半球处在__________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咸宁市的白昼将变____________(填“长”或 “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1-1-10,回答问题。 (1)在图中四处短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 的方向。 (2)当地球运动到A处时,黄冈市的昼夜长短 情况是_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 度是__________。 (3)当我国人民欢度春节时,地球运行在 ( ) A.A、B之间B.B、C之间 C.C、D之间D.D、A之间 (4)当地球由A→B运动期间,南半球的季节由__________季向___________季过渡。

《认识地球》教学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4.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5.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内容点析 1.对图1.1的解读。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教材选取了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十分概括地表达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从猜想到实践,从不科学到科学)。图中绿色箭头表示了四幅图的顺序。前两幅图是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猜测。显然,“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之说,比“天圆地方”之说有了很大的进步。而这种猜想的进步,又是基于人们对很多现象的观察。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学生站在古代人的角度,实验、观察和思考大地的形状。麦哲伦环球航行是在前人猜想的基础上的一次伟大的实践。地球的卫星照片,最有力地说明了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早已被人们熟知,因而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而是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从中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2.在描述地球大小的时候,人们往往使用“平均半径”这个概念。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 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 378千米。实际上北极半径与南极半径还不相同。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的长度只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3.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活动有两层意思:一是用实际例子,并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的;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试想一下,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的结果可能相同)。(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与地图不同,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都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教材中安排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并初步认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点和线。切记不要把此课上成手工课。 5.纬线和经线、经度和纬度的概念是通过图释、简述等方式完成的。关于纬线和经线的特点,以及纬度和经度的分布规律,是通过一组活动来完成。活动要围绕观察实物地球仪展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认识地球模拟题1

4、【多选】下述表述中,正确的是 A、星云是由宇宙间以氢元素为主的气态物质的团块 B、恒星由星云中的氢元素发生核聚变反应而形成 C、恒星质量越大,表面温度越低 D、恒星通常成批诞生,组成星团或星系 答案A,B,D 5、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均发源于 A、土耳其 B、伊朗 C、伊拉克 D、叙利亚 答案A 9、海浪的波长大小与参与运动的海水多少成正比 答案真 11、遗传基因属于自然资源 答案真 12、太阳系源于很久以前的一次超新星爆发 答案真 16、磁铁矿可以促使氮气和氢气复合成氨,而氨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一种化合物。 答案真 19、中东地区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是 A、伊朗 B、伊拉克 C、科威特 D、沙特阿拉伯 答案D 20、【多选】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有 A、气候变化 B、过度开采地下水 C、温差变化 D、城镇建设 答案A,B,C 22、随着火山不断爆发,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日益增加,形成的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冰层得以融化 答案真 25、【多选】关于碳排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曾经是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 B、中国目前的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 C、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远高于中国 D、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 答案A,B,C 26、【多选】下面关于尼罗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尼罗河流经沿岸10个国家 B、尼罗河最终注入大西洋

C、埃及对尼罗河水量需求很大 D、白尼罗河是尼罗河水量最大的支流 答案B,D 29、在所有生物大灭绝事件中,规模最大的是白垩纪末恐龙的灭绝。 答案假 32、生物资源包括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两大类 答案真 33、“美是什么”?这个问题中的美是指? A、美的感受 B、美的事物 C、没的根本原因 D、没的外在因素 答案C 34、“莫霍面”位于大陆之下30或40公里深处,“古登堡面”位于大陆之下2900公里深处。 答案真 37、下面关于叠层石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现在世界上还有正在形成的叠层石 B、叠层石出现于距今7亿年前 C、叠层石主要由死亡的藻类生物沉积形成 D、叠层石表面生活的藻类生物是蓝绿藻。 答案B 38、第一个发现恐龙化石的人是法国医师曼特尔,他将这种动物命名为恐龙 答案假 41、海水急速退潮很有可能是发生海啸的前兆。 答案真 47、【多选】地质历史上出现过的超大陆有哪些 A、哥伦比亚超大陆 B、潘基亚超大 C、罗迪尼亚超大陆 D、盘古大陆 答案A,B,C 48、有着人类“祖母”美誉的“露西”化石属于 A、直立人 B、南方古猿 C、早期智人 D、能人 答案B 49、通过测定海底有孔虫壳体中18O和16O的比值,可以得出远古时期海水的温度。 答案真 50、把人的注意力从纷然杂陈的感性现象引向统摄一切的抽象的本质,从变化的事物引向永恒不变美的本身,是遵循了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 答案真

认识地球导学案(2)

A 在 B 的 _________ 方向。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二)导学案 N0.5 [使用说明] 1?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问题这两部分,以备一上课的讨论。 2?自主完成,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半球的划分与经纬网的用途,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掌握用经纬网定位和定方向的方法;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享受合作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定位与定方向; 难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定位与定方向 [能力立意] 深刻理解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定位与定方向,提高合作、比较、地理空间想象能力。 [ 课前回顾] 一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__ 球体。 至 [自主学习] 重 要 纬 线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也是 半球的分界 线。赤道以北是 半球,以南是 半球 回归线: 0 N ( S ),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的最北、最南界线 极圈: ° N ( S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最北 界线 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 纬线是低纬地区和中纬地区的分界线, 纬线是中纬地区和高纬地区的分界线。 重 要 经 线 本初子午 线 即 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的那条经线为 00 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是东、西经度的划 分界线 180°经线 既是1800E ,也是1800W 习惯上称作1800 经线 和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 东、西两 半球。东半球的范围是< W < E ;西半球的范围是 > W > E 、经纬网 1. 特点: ___ 线、 ____ 线互相垂直相交; _____ 线指示南北方向, ______ 线指示东西方向。 2. 用途: 经线 纬线 形状 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 长度 (从 向, 纬线逐渐 ,到 成一点) 指示方向 宀护¥方 位置大糸 二. 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约 __________________ ;平均半径约 _________ ;赤道周长约 ____________ 三. 1.经线和纬线 (1) 定位置: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如北京 (40°N, 116°E ); (2) 定方向:经线指示 __ 方向,纬线指示 _____ 方向; 经度 纬度 起始线 「0°经线,又叫 0。纬线,又叫 划分方向 从0经线向 方向划分 从0。纬线向 方向划分 表示付号 东经( ),西经( ) 北纬( ),南纬( ) 度数范围 「0。一 0°—— 分界线 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________ 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数值的递 变规律 东经和西经的度数从 0。经线分 别向东、向西逐渐 ,最后增 北纬和南纬的度数从赤道分别向北、向南 逐渐 ,最大达 经度和纬度 上图:A 的地理坐标(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的地理坐标( _______ , _____ ); A 在 _________ (东、西)半球; B 在 ________ (东、西)半球; A 在B 的 _________ 方向。 B 的地理坐标(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在 纬度, _________ (东、 西)半球; B 在 纬度, _________ (东、 西)半球;

认识地球思考题

第一章: 1 地球科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与方法。 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球内部,地球与宇宙以及人与地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规律;其研究内容为寻找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改善自然环境以及预报减轻自然灾害; 研究方法主要有野外工作(工作者有争对性的到野外观察收集原始资料),仪器观察(如水文站,气象站等,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定性的研究),大地测量(进行土地规划与地形绘制等),航天航空以及遥感技术(卫星图等)。 2 相比于其她星球,地球具有哪些特点使它适合人类居住? 液态的水;适宜的温度;大气成分适宜人生存;地表有土壤。 第二章: 1、大爆炸理论就是根据哪些证据来建立的? (a)红位移从地球的任何方向瞧去,遥远的星系都在离开我们而去,故可以推出宇宙在膨胀,且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快。 (b)哈勃定律哈勃定律就就是一个关于星系之间相互远离速度与距离的确定的关系式。仍然就是说明宇宙的运动与膨胀。V=H×D 其中,V(Km/sec)就是远离速度;H(Km/sec/Mpc)就是哈勃常数,为50;D(Mpc)就是星系距离。1Mpc=3、26百万光年。 (c)氢与氦的丰存度由模型预测出氢占25%,氦占75%,已经由试验证实。 (d)微量元素的丰存度对这些微量元素,在模型中所推测的丰存度与实测的相同。 (e)3K的宇宙背景辐射根据大爆炸学说,宇宙因膨胀而冷却,现今的宇宙中仍然应该存在当时产生的辐射余烬,1965年,3K的背景辐射被测得。 (f)背景辐射的微量不均匀证明宇宙最初的状态并不均匀,所以才有现在的宇宙与现在星系与星团的产生。 (g)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新证据在2000年12月份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科学家们称她们又发现了新的证据,可以用来证实宇宙大爆炸理论。 2、如何用H-R图来推测太阳的命运? 原始太阳呈一团中央呈隆起的圆盘状星云,它不停自转。星云团由炽热气体组成,其化学成分大致接近今天的太阳。圆盘状星云的中心到边缘有一很大热梯度。星云由于发光而损失能量冷却,达到冷凝程度则形成固体颗粒,进一步聚集形成星子。温度下降,一系列固体顺序相继产生。当热核能量不再能平衡引力时,太阳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红色火球,吞噬了火星、金星,还有我们的地球。下一个阶段,太阳再一次缺少热核反应的能量,紧缩为一个密度极高的白矮星。这就就是我们与太阳光线永别的时刻。 3、如何用大爆炸理论解释宇宙中的元素分布? 氢燃烧—星际核合成氦燃烧—通往重元素的桥梁恒星离开主序星,移向红巨星区(或白矮星区) 4He+4He→12Be 4He+4He→12C+γ碳燃烧与氢燃烧—合成从氖到硫的元素12C+12C →23Na+p 12C+12C →24Mg+γ12C+12C →16O+2α硅燃烧—合成从钙到锌的元素28硅+γ→74He 28硅+ 74He →56Ni+γ硅燃烧发生在大质量恒星演化的晚期,内部结构呈洋葱状。硅燃烧完成后,恒星坍缩,演化为中子星与黑洞。 4、如何用冷凝模型来解释太阳系中行星的分布与结构? 一个恒星的命运如何,要视它能否抵抗引力的收缩而定。当恒星还有“碳氢燃料”时,恒星利用核心的热核反应所产生的辐射,来对抗引力。当“碳氢燃料”一枯竭,引力便主导局面,于就是恒星坍缩。质量小于太阳质量1、4倍的恒星形成白矮星;质量就是太阳质量1、4倍到5倍的恒星形成中子星,质量大于5个太阳的恒星便形成黑洞。 第三章:

地理:2.1《认识地球》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2.1《认识地球》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 教学目标: 、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3 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2 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忆。

讲授新课: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 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 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 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故事,讨论,谈看法。 思考,回答、分析 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 面的;目的二是进一 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 现,需要多方考证, 不能简单下结论。 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 探索精神 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 不规则球体。 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 别(平面、立体) 思考、回答 交流 让学生正确认识地 球,树立科学的世界 观 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 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 分组讨论、达成意 见,各小组代表发言 举例 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 活相联系,拓展学生 的思维。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学会描述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 力的培养,并学会描 述相关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