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

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
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

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

作者:方创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刊名:

地理学报

英文刊名:ACTA GEOGRAPHICA SINICA

年,卷(期):2004,59(z1)

被引用次数:12次

参考文献(62条)

1.郑度21世纪人地关系研究前瞻[期刊论文]-地理研究 2002(01)

2.黄秉维中国陆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1997

3.吕拉昌中国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选择 1999(02)

4.温琰茂;柯雄侃;王峰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期刊论文]-地球科学进展 1999(01)

5.梁留科;吴次芳;曹新向论区域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平顶山师专学报 2001(04)

6.吴殿廷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997(01)

7.仪垂祥地球表层的动力学理论 1994(04)

8.史培军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1997(1-2)

9.金其铭人地协调论 1993

10.胡兆量人地关系发展规律 1996(01)

11.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调控 1999

12.陆大道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期刊论文]-地理研究 2002(02)

13.王爱民;缪磊磊冲突与反省-嬗变中的当代人地关系思考 2000(02)

14.张复明人地关系的危机和性质及协调思维 1993(01)

15.李铁锋论人地关系危机与地球科学 1996(06)

16.傅华论生态伦理的本质 1999(08)

17.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 2000

18.吴传钧;陆大道;毛汉英紧密为国家决策服务的人文地理学 1999

19.王长征;刘毅人地关系时空特性分析[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01)

20.香宝浅谈人地系统 1994(01)

21.郭跃;王佐成历史演进中的人地关系 2002(01)

22.李后强非线性系统,人地协同论与系统辨证论 1996(05)

23.吴攀升;贾文毓人地耦合论[期刊论文]-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24.潘玉君;李天瑞困境与出路--全球问题与人地共生 1995(06)

25.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的人地系统动力学基础 2000(ZK)

26.付修勇;王金功论矛盾与和谐的人地关系 2000(03)

27.李后强;艾南山人地协同论 1996(02)

28.李后强;艾南山人地协同论 1995

29.艾南山从人文作用的定量模型到人地协同论 1996(01)

30.方创琳区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地学前缘 2003(04)

31.陆大道;郭来喜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 1998(02)

32.刘盛佳吴传钧院士的人文地理思想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说 1998(01)

33.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1991(03)

34.王建华;顾元勋;孙林岩人地关系的系统动力学研究[期刊论文]-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01)

35.王黎明面向PRED问题的人地关系系统构型理论与方法研究 1997(02)

36.傅祖德《人地关系辩证法》序言 1999(01)

37.刘继生;陈涛人地非线性相关作用的探讨 1997(03)

38.叶岱夫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期刊论文]-地理研究 2001(03)

39.方修琦;张兰生论人地关系的异化与人地系统研究 1996(04)

40.杨士军人地关系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2000(10)

41.夏湘远从混沌到觉醒-人地关系的历史考察 1999(06)

42.蔡运龙持续发展-人地系统优化的新思路 1995(03)

43.刘波天地人巨系统观 1993

44.高中华;徐媛媛环境危机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期刊论文]-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45.陈国阶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机制 2000(03)

46.吴云"人地关系"理论发展历程及其哲学、科学基础 2000(01)

47.于少鹏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人地关系 1997(01)

48.曹诗图;王衍用梁启超的人地关系研究及其学术思想 1996(01)

49.蔡运龙科学技术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1995(02)

50.香宝人地系统演化及人地关系理论进展初探 1999(z1)

51.毛汉英人地系统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 1995

52.吴传钧人地关系与经济布局 1998

53.朱国宏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的系统研究 1996

54.王爱民;樊胜岳;刘加林人地关系的理论透视 1999(02)

55.阎守邕人地系统科学及其在NSⅡ建设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遥感学报 2003(06)

56.杨国安;甘国辉人地系统复杂性思考[期刊论文]-科技导报 2002(03)

57.左伟;周慧珍;李硕人地关系系统及其调控[期刊论文]-人文地理 2001(01)

58.杨青山;梅林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系统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1(05)

59.李培祥试析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1997(03)

60.方修琦论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 1999(02)

61.朱国宏人地关系论 1995

62.同钰莹试论制度因素对人地关系的影响 2000(04)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杨青山.梅.林?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系统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本文是在导师-经济地理2001,21(5)

本文从人地关系属于广义的生态学范畴出发,参照生态学模式,认为人地关系概念的经典解释(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和非经典解释(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广义的地理环境的关系)不存在孰是孰非问题,其差别在于操作意义的不同.人地关系及其系统的经典构型主要适合于从长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非经典构型更适合于从中短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特征,并将后者定义为开放性、人性、开发性和协调性.

2.期刊论文王平.那玉林.WANG Ping.NA Yu-lin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管理学研究-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09,23(4)

利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管理概念进行了演绎,设计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管理学研究的思路图,确定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划分与规划、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管理组织设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管理人员配备、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调控、人类地域系统管理理论、自然地域系统管理理论等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学位论文王武科关中平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时空协同研究2009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人文和自然两大系统在特定地域交错构成的一种动态的复杂开放系统,对其研究时要重视系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应从时空演化、结构解析、模型构建、仿真模拟、科学评价和要素优化方面深入。论文以渭河流域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域,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依据,对以下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1)关中平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时空演化。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是人与自然交织作用的过程,对其进行深入解析,可归纳为“人”、“地”、“人对地的作用”和“地对人的反馈”四个方面。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挑选代表人地系统四个方面的六组要素进行系统梳理,以此为基础,详细探讨全新世以来本区域人地系统的耦合演变过程,揭示出本区域人地系统演变的历史规律和内在机理,为协调现代人地关系提供历史依据。

(2)关中平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结构耦合的关联分析。推动人地系统发展的动力根植于构成系统各个要素相互关联与相互反馈过程,对系统结构中单项因子联系的深层次剖析将有助于认识人地系统的因果反馈联系,是揭示区域人地系统内在动力机制,构建人地系统定量模拟的基础。论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关中平原人地系统结构中各因子间的互动耦合关系,从实证角度探寻影响人地关系发展的动力因子和作用强度,揭示关中平原人地系统结构的耦合发展规律,为仿真模拟提供理论依据。

(3)基于SD模型的关中平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仿真模拟。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依据,根据关中平原各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关中平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模型。通过设定系统各种控制因素,改变输入变量,模拟不同条件下的人地系统的动态行为,为有效解决关中平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调问题提供方法依据。

(4)关中平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素优化研究。水资源紧缺,时空分布差异大,与发展需求不匹配,是制约关中平原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解决水资源的优化问题,是关系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运用系统动力学(SD)构建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水资源调度系统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渭河流域水资源调度的各种方案,获取各种调度方案的仿真结果。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出对各方案的仿真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提出了对现有水资源规划调度方案的优化措施。

论文属致力于将理论分析、实地调查和系统仿真相结合,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对关中平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作者认为进一步的研究应注重理论与现实结合,走推理逻辑化、结论科学化的路径,以构建“关中平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器”为目标,形成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的综合集成方法,这是探讨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科学化的主要途径。

4.期刊论文任启平.李平.Ren Qiping.Li Ping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济结构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6(11)

经济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地相互作用最频繁的一个子系统.而经济结构研究是人地关系地城系统研究的核心.本文在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经济结构进行研究时,首先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济结构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指出产业结构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骨架.第三,分析指出空间结构反映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素的分布格局.最后指出要素流成为联系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重要媒介,共同构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济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

5.期刊论文王成超.WANG Cheng-chao基于人文视角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机理研究——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亚热

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0,05(2)

针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机理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人文视角上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作用概念模型.并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从农户行为动机视角出发,采用系统分析方法,详细阐述了农户生计行为、生活行为和自身再生产行为的人文因素的组成和结构,深入揭示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作用机理.最后,对案例研究结果进行理论升华,提出2点结论:基于农户行为动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农户生计行为是农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6.学位论文张洁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及其优化研究2010

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巨系统,是人与地以流域为依托形成的一个多层次、多变量、时间和空间相协调的耦合系统。论文结合地理学、系统科学等有关理论,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动态耦合模型、空间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系统的演变过程、现状格局、优化调控、空间管理等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流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为:

(1)在对国内外流域人地系统研究进行详尽回顾与梳理后认为,国际学者普遍关注流域发展规划与管理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流域发展规划和管理的起源、类型、管理的目的、面临的问题、流域环境系统规划等多个方面,这也引起了我国学者对流域治理的关注;同时,国内外学者在流域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模拟和情景分析、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作用机理、流域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协调度模型、综合评价指标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定量分析手段已经应用于国内外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当前应加强多学科融合,加强流域人地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注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与动态仿真模拟等方面的研究。

(2)对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系统演变历史过程的分析表明,原始社会时期本区域人地关系处于原始的、低级的协调阶段,人类被动地适应资源环境;农业社会时期人文因素在人地关系演变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生态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进入缓慢退化阶段,人地关系演替的速度逐渐加快。

对近10年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时间耦合研究表明:1996~2006年间渭河流域(干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响应明显,目前,渭河流域已处于过度开发阶段,资源环境危机也处于潜伏期,若不注意环境保护、过度开发资源,将很快跨越现在的阶段,持续增长的经济水平和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将使资源环境系统不堪重负,人地系统关系快速恶化,系统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以2005年为截面数据对人地系统的空间格局的分析表明: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分布以拮抗型为主,磨合型次之。磨合型地区主要分布在陇海铁路及GZ45天(水)西(安)段,这类市县区经济规模较大、城市规模结构较健全、需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率;而人地关系反馈作用最强的拮抗型地区分布在渭河流域(干流地区)的北部和东部,这类区县中有部分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但发展基础薄弱、环保意识尚未形成

,还有一些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但因长期的农业生产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产生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低水平协调型区县位于秦岭山地和黄龙山地区,这类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人地之间的反馈作用不强、在渭河流域具有较高生态功能价值。

(3)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不同情景下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仿真模拟。通过对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缺水反馈模式、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调水耦合模式等4种方案的仿真模拟发现:调水调控模式将区外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和资源压力,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目前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进行调控最可取的方案;根据此方案,到2025年,渭河流域(干流地区)的总用水量应控制在110亿m3左右,GDP增长率控制在年均10%左右的增长速度,人口城市化率控制在52%以内,并且要积极实施节水等环保措施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对渭河流域(干流地区)4种空间分布类型区的空间管理表明:对于磨合型地区,应协调各市县的要素流动、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城镇密集带,构筑区域生态网络体系;对于拮抗型可开发区,应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还要注意承载农业区和低水平协调型地区的人口转移;对于拮抗型农业区要提高农产品的长期、稳定供给为主要任务,增强土地生产潜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对于低水平协调区域的空间管理应增强提供水源涵养、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以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

7.期刊论文付修勇.FU Xiu-yong基于系统观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构建-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由自然环境子系统和人类社会子系统共同组成,人地关系协调与否必然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概述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组成与特性,提出了人地关系协调的原则,以及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因子,初步建立了稳定的人地关系系统模型.

时空演变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6)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是人与自然交织作用的过程,对其进行深入解析,可归纳为"人"、"地"、"人对地的作用"和"地对人的反馈"4个方面.以渭河流域关中平原为实证区域,利用野外考古材料,文化遗产等证据并结合已有考古研究成果,挑选代表人地关系4个方面的六组要素进行系统梳理,以此为基础

,详细探讨了全新世以来关中平原人地系统的耦合关系及演变过程,揭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内在机理和历史规律,以期为协调现代人地关系提供一定的历史科学依据.

9.期刊论文叶岱夫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地理研究2001,20(3)

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操作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人地系统本身也必须得到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内涵的丰富化与哲理化.在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困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研究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探讨了人地系统的发展本质、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人地协调发展的时空背景、二者相互作用机理的哲学本质等问题.

10.期刊论文张洁.李同昇.王武科.ZHANG Jie.LI Tongsheng.WANG Wuke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6)

随着人类对流域水土地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扩大,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及其演化逐步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文章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出发选择了与流域人地系统相关的40项指标,建立了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借助系统理论建立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对1996-2006年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耦合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996-2006年间,渭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响应明显,并随经济社会发展而波动,呈现先好转后恶化再好转义恶化的反复波动态势.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耦合度的研究表明,渭河流域耦合度增长很快,并呈现出一种S型规律,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开始时因资源开发需要,流域人地系统的耦合度发展缓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逐步适应,耦合度快速上升,最后受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限制耦合度将接近某一饱和水平.目前,渭河流域已处于过度开发阶段,资源环境危机也已处于潜伏期,若不注意环境保护、过度开发资源,将很快跨越现在的阶段,持续增长的经济水平和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使资源环境系统不堪重负,环境质量不断降低,人地系统关系不断恶化,同时资源环境反馈于社会经济,系统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引证文献(12条)

1.郭伟峰.王武科关中平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SD模型及仿真[期刊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李雪铭.李建宏自然地理学的文化转向[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2010(6)

3.沈昌普.胡超美2008年江苏高考地理命题规律的启示[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09(5)

4.唐华俊.吴文斌.杨鹏.陈佑启.Peter H.Verburg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模型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9(4)

5.王武科.李同升.张洁关中平原全新世以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时空演变分析[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6)

6.郭伟峰.王武科关中平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结构耦合的关联分析[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 2009(5)

7.林桂兰.左玉辉厦门湾城市化过程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调控[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7(2)

8.蒋金龙人地关系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生长层次观[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15)

9.张耀光.刘锴.王圣云关于我国海洋经济地域系统时空特征研究[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2006(5)

10.陈建业黄河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仿真[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1.陈东强产业布局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12.何郑莹客家民系迁移及形成过程时空模拟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927327064.html,/Periodical_dlxb2004z1004.aspx

授权使用:赵华(wfnjdx),授权号:a570ca64-2875-4d8a-b58e-9ee000e94a84

下载时间:2011年5月11日

现代人际关系的特征

现代人际关系的特征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人的生存质量逐渐提高,人们已不是为了温饱而单纯地与他人交际,现代人际关系的特征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现代人际关系的特征 其一,人际关系的复杂化。 应当说,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都渴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愿望毕竟不能代替现实。社会的复杂以及人们心理的微妙,使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一定困难。一方面,人们渴望交际,追求友谊,但同时又惧怕深交,心存戒备,甚至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渴求与心理焦虑构成矛盾,使相当一部分人对人际关系的建立望而生畏,进而感慨万千:“生活像爬大山、趟大河”、“生活是一团麻,也有那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条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的苦乐年华。”

究其实,这是由于现代人受人际交往中的传统观念“防人”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在我国,人们交往的一个传统基本策略是一个“防”字。防人即防“人说”,防“人心”。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难度量” 等。从这种封闭的设防立场出发,中国人由防“人论”变成防止“失言”,自己则尽量“不言”、“少言”,勿“直言”、“传言”、“大言”、“谎言”,并努力做到“会言”。中国人人际交往的误区大概就是出于这个“防”字,它与现代人所倡导的坦诚、自若、轻松的交往风格是相冲突的。难怪越来越多的现代人认为跟人接触是难上加难,轻了不行,重了不行,深了不行,浅了不行。由于每个人的苦乐不均,品格不同,修养不一,地位不等,再加上感情的起伏跌宕,外部环境的瞬息万变,每人都是“君”,“ 伴君如伴虎”。交往不再是万无一失的了,一不小心交往就会变成伤害,如同刀锋和伤口的接触一样。生活紧张,关系也紧张。现代社会的交往变成了一种小心翼翼的艺术,人们自然感到人际关系实在是太复杂,并难以应对自如。 其二,人际关系的表面化。 在封建社会里,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规模较小,社会分工不细,导致人们交往空间范围的缩小。当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分工日趋精细,交通通讯迅猛发展,为拓宽人际交往的空间范围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 ——一个社会网的观点 李智超/罗家德 2012-8-12 14:18:49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12年1期第159~164页 【内容提要】文章首先梳理了社会网理论的架构,合理的治理机制、社会结构是要在密网与疏网、结构洞与密封团体、耦合与脱耦、自组织与层级治理之间取得动态平衡。以本土化的社会网视野来看,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是“差序格局”和“情境中心”的,“差序格局”中的“人情交换”将工具性行为与情感性行为加以平衡,它是拓展信任网络与取得社会资源的重要来源;“情境中心”则反映出中国人善于依情境不同动态变换圈子边界的特点,分圈里和圈外进行自组织与层级的组织运作。“熟人关系”(人情交换)、“圈子”和自组织的治理机制正是理解中国人组织形态与社会结构的关键所在,社会网分析可以为此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分析工具。 【关键词】社会网/关系/结构/圈子/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C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46(2012)01-0159-06

社会网研究基本思想的开创,可追溯至20世纪初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关于“个体与社会”关系的相关表述。①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社会网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已成为美国社会学与管理学界的显学,研究成果遍布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社会网研究在中国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界也已蔚成风气,有了颇为可观的研究积累。随着统计方法、计算机技术以及仿真复杂模型等知识领域的发展,社会网研究的技术日益精深,研究议题也不断拓展,从经典的劳动力市场中的找职、转职、升迁研究,到知识、时尚、流行病等传播的社会过程研究,再到动态网络研究,社会网分析的应用领域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然而社会网研究蓬勃景象的背后却存在着一个疑问,这些各式各样的研究共享着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与架构?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社会网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其发展至今形成了怎样的研究架构?对于中国情境而言,社会网研究的特色是什么,能否形成一些基于中国人关系与关系网络结构的理论建构?透过社会网观点看中国人社会行为与网络结构特质,我们可以观察到什么,获得哪些新认识,这对于理解中国人组织形态和社会结构有何意义?这些正是本文试图有所推进的。 一、社会网理论的架构:从混合性动机与行动到小生境的耦合与脱耦 社会网理论在解释经济社会现象时有何独特之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部分取决于社会网理论是如何看待人及其行动的。一般而言,经济学往往将人们的行动简化为理性行动或工具性行动。社会网理论对于经济学的工具主义还原论(instrumental reductionism)却有着不同的见解:②在社会互动中的人们有着混合性动机(mixed sources of action),个人行为的动机不仅是基于纯粹自我利益的

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

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 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汉族的亲戚关系条理例分明尊卑有序:比自己长一辈的称呼有姨父叔伯姑舅,同辈的有兄弟姐妹嫂等等,下一辈有侄甥等等。中国人由于姻亲而产生的亲戚关系相当庞杂。其派生出的各种称谓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 亲族方面 对自己的父母称父亲母亲(爸妈);对自己的女男称男儿子女儿(儿子丫头)。 称别人的母亲、父亲谓令堂老堂和令尊尊翁;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父亲谓家慈家母和家严家父。 对自己已故的母亲、父亲称妣和考;对别人称自己已故的母父谓先慈先母和先严先父府君。 对于后母称继母,对于后父称继父。其他如前。 对自己的祖父母称祖父祖母(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孙子孙女,男的自称孙男(孙子);女的自称孙女。 称别人的祖父、祖母谓令祖父和令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祖父、祖母谓家大父和家大母。 对自己已故的祖父、祖母称先大父和先大母,或者称王考和王妣。 对自己的外祖父母称外祖父外祖母(姥爷姥姥)。男的自称外孙男(外孙子);女的自称外孙女。 称别人的外祖父、外祖母谓令外祖父和令外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外祖父、外祖母谓家外大父和家外大母。 对自己已故的外祖父、外祖母称先外大父和先外大母,或者称外王考和外王妣。 对自己的曾祖父母称曾祖父曾祖母(太奶爷太奶奶)。男的自称曾孙男;女的自称曾孙女。 对自己的外曾祖父母称外曾祖父外曾祖母。男的自称外曾孙男;女的自称外曾孙女 称别人的曾祖父、曾祖母谓令曾祖和令曾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曾祖父、曾祖母谓家曾祖父和家曾祖母。 对自己曾祖父母的父母称高祖父和高祖母,男的自称元(玄)孙男;女的自称元(玄)孙女。 对父亲的兄嫂称伯父伯母(大爷大娘),对父亲的弟弟、弟媳称叔父叔母(叔爸叔妈)。对父亲的姐妹、姐夫妹夫称姑母姑父(姑妈姑爸)。男的自称侄男;女的自称侄女。 称别人的伯父母、叔父母、姑父母谓令伯父、令叔父、令姑父、令伯母、令叔母、令姑母;对别人称自己的伯父母、叔父母、姑父母谓家伯父、家叔父、家姑父、家伯母、家叔母、家姑母。 如果叔伯父很多,称几伯父、几叔父、几姑父、几伯母、几叔母、几姑母。 对母亲的兄弟、兄弟妇称舅父舅母(舅爸舅妈)。对母亲的姐妹、姐夫妹夫称姨母姨父(姨妈姨爸)。男的自称甥男;女的自称甥女。 称别人的舅父母、姨父母谓令舅父、令姨父、令舅母、令姨母;对别人称自己的舅父母、姨父母谓家舅父、家姨父、家舅母、家姨母。 如果舅父很多,称几舅父、几姨父、几舅母、几姨母。 对父亲的伯父母、叔父母、姑父母称伯祖父、叔祖父、姑祖父、伯祖母、叔祖母、姑祖母,男的自称侄孙男;女的自称侄孙女。 对父亲的舅父母、姨父母称舅祖父、姨祖父、舅祖母、姨祖母,男的自称甥孙男;女的自称甥孙女。 对母亲的伯父母、叔父母、姑父母称伯外祖父、叔外祖父、姑外祖父、伯外祖母、叔外祖母、姑外祖母,男的自称侄外孙男;女的自称侄外孙女。 对母亲的舅父母、姨父母称舅外祖父、姨外祖父、舅外祖母、姨外祖母,男的自称甥外孙男;女的自称甥外孙女。 称别人的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前面加一个家字、舍字或敝字。

2016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以下不属于代际关系的是()。 1.0分 ?A、 兄弟关系 ? ?B、 父子关系 ? ?C、 母子关系 ? ?D、 爷孙关系 ? 我的答案:A 2 价值命题的含义是()。 1.0分 ?A、 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

? ?B、 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重复同样的行动 ? ?C、 某人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愈多,那么,这一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愈小? ?D、 某种行为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人就会倾向于重复此行为 ? 我的答案:B 3 以下建筑类型中,最能代表中国传统大家庭特点的建筑是()。1.0分 ?A、 塔 ? ?B、 窑洞 ? ?C、 吊脚楼 ? ?D、

四合院 ? 我的答案:D 4 以下不属于次级集团的是()。 1.0分 ?A、 政党 ? ?B、 家庭 ? ?C、 工会 ? ?D、 军队 ? 我的答案:B 5 关于“信用借贷型”交换模式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 ?A、

交换讲回报 ? ?B、 交换者是相互不认识之人但是相互信赖? ?C、 预期出去的东西会以某种方式回来 ? ?D、 类似基本信用关系的借贷行为 ? 我的答案:B 6 种姓的缔结原则是()。1.0分 ?A、 契约原则 ? ?B、 亲属原则 ? ?C、 阶序原则 ?

“缘-约”原则 ? 我的答案:C 7 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1.0分 ?A、 布厄迪 ? ?B、 马林诺夫斯基 ? ?C、 博厄斯 ? ?D、 弗雷泽 ? 我的答案:C 8 主流社会科学倾向于把人分割开来进行静态的研究,其原因不包括()。 1.0分

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解读

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 南京大学翟学伟教授 本课程的设置有八年时间,是中国高等学校最早开设的一门研究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课程,也可以说是中国有社会学系的学校中开设的唯一一门关于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专门性主题研究课程。本课程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介绍和讨论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和交往方式,重点是从本土研究的视角讲述中国人在其所处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脉络中所形成的关系特征、运作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本课程内容涉及儒家思想、家族结构、人情面子及其心理特征和行为策略等,并力图通过跨文化的比较方法使学习者获得对中国人际关系的比较系统的认识。本课程与其他类似的课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希望通过脉络观的视角来考察中国人的社会系统、关系运作与权力结构,以凸显中国人的行动路线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达到解读和认识中国人与中国社会之目的。以往研究中国人的视角,主要有儒家社会理论、人文学科和人类学研究,它们虽然各有自己的学术贡献,但也有明显的局限和缺陷。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课程将提出一系列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命题,进而得出关于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第一章] 文化类型与中国文明的形态 一、不同文明的基本特征 1、农业文明的本质特点 A、人对自然的亲近; B、人对自然的顺应性,并对自然现象有敬畏之心; C、人的生活节奏及其方式跟随自然界的节奏和速度来变化; D、人的

智慧在于调整人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2、工业文明的本质特质 A、人远离自然,活在人造的环境中;人的大多数生活资料来自于大规模的工业制造; B、人不停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乃至破坏自然,让自然想人低头; C、人的生活自成系统,基本无需自然节奏的影响; D、人的自毁在于发明和制造,让自然中本来没有的东西,不可鞥的东西变成可能。 3、中国人在文明进程中的心态 A、自从近代化依赖,开始有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B、晚清开始,向西方学习技术,办实业,继而学习西方政治与社会制度,最后大量接受西方文化思; C、整个过程体现了对落后挨打的焦虑,赶超的急迫心情以及洗刷屈辱的决心; D、迅速的工业化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成为时代的主题 4、中国人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问题 A、农村空巢化; B、农业土地的侵占与侵蚀; C、生活环境污染严重; D、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问题; E、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个人偏好发生深刻的改变。 [第二章] 认识中国人的几种途径 一、研究中国人的集中学术取向 1、人文取向

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特点比较

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特点比较前言: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是在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转型期人际关系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人际关系的变迁,对于把握社会转型期的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作为个人我们有必要对自身的人际关系重新进行判断和选择,以建立和发展适应转型社会需要的新型人际关系。 关键词: 社会转型;传统社会;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特点以农业文明为基石的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中华文化表现出鲜明的特征,即以群体为本位,以家庭为中心,人际关系重伦理,心理风习重情谊。 与这一文化特征相适合的社会结构,则是以家庭为中心,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延伸拓展成社会人际关系网络。 这个人际关系网络的形成背景是以亲缘、地缘、业缘、趣缘、神缘、物缘为基础的。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它起到了协调内部和整合社会的功能。 进入现代社会后,现代人不十分重视以“六缘”为纽带而限制自己的交际圈,而是采取其它各种方法去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由此形成了当代人际关系的特点。 下面笔者对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进行比较,总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 现代社会相对传统社会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加个性化、平民化。 相对于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相当强调尊重他人的隐私,即便是在最亲密的关系之间亦是如此。 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都有保留个人秘密的权利。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强化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并且是具有选择性的价值观念,他们希望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在同事面前保留自己的尊严和隐私,保持自己生活、工作的计划性、条理性,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方式的愿望。 第二: 现代社会相对传统社会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加表面化、淡漠化传统社会人们在生产上互济、生活上守望相助,对晚辈的社会化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 作为惟一的政治、经济、生活共同体的农村,这些职能即使社会担负得更多也不能在农村完全丧失。 由于现代社会分工比较发达,人口的流动性大,异质性强,人们之间的接触带有短暂性、表面性和匿名性,人与人之间往往只是见面礼仪型,彼此并不深交。 这就导致利益关系的间断性,人们之间一般并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彼此的匿名也为人际交往卸下了后顾之忧。 但是高节奏的工作生活使他们缺乏交流和相互信任,人们的地域观念、邻里观念淡薄,居民相对于彼此来说都是“陌生人”,就算有交往大多不太持久,另外,间接交往的中介手段如电话、手机、网络等的介入,给人们的交际设立了无形的隔阂,弱化了人们感情的稳定性,这些都会使人们会产生陌生感,形成人际关系的表面化、淡漠化。 第三: 现代社会相对传统社会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在传统社会,由于人口流动性不强,人们具有同质性,另外收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人际关系主要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的基础上。 而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化、多样化,除了建立在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基础上,业缘和趣缘群体大大的增加。 所谓业缘群体是指社会成员基于劳动和职业的联系通过互动和交往而形成的群体,是同质相聚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浅谈当今中国人人际关系

浅谈当今中国人人际关系 摘要:中国悠久的历史为中国人际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多彩的背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华文明,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源远流长的还有灿烂的文化。人际关系是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被赋予时代的气息,人际关系也随之发生微妙的改变。经历历史的变迁,当今人际关系呈现怎样的趋势,又该有怎样的发展?存在着什么利弊端?可无论再复杂的人际关系仍旧是建立在以儒家传统为核心的文化上。 关键词:人际关系;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儒家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因素很多,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铸就了一个了不起的文明国度。 孔子开创先秦原始儒学,其意义不仅在于集上古以来礼乐文化传统之大成,而且更主要的在于其依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赋予这传统以人文主义精神特质,从而为儒学及以之为核心的中国思想文化确定了基本生命路向。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理论 ,已经建立了以“仁”为核心 ,以“礼”为整合手段 ,以宗亲关系为出发点 ,以整体主义为处理人己、群我关系的基本原则等较为完整的人际关系思想体系。在以“礼”为核心的封建社会,“礼”是维系人际关系最基本的纽带,也是维系封建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君臣之礼,父子之礼,夫妻之礼在儒家文化中都有明确的规范,三纲五常更是给当时的百姓系上了缰绳。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普通百姓也遵循着礼的说教,因此程门立雪、孔融让梨一个个著名的故事流传开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时间流逝,”礼”的精髓并没有改变,当今人际关系也遵循着礼。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国,教导他的子民以礼待人。因而引出问题,当今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怎样的呢? 一、走向民主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强调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讲求人人平等。当今社会,传统的等级思想与特权意识逐渐受到批判,当代中国的人际关系开始强调平等,强调尊重他人的隐私———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同事之间都有保留个人秘密的权利。家庭已成为一个较过去不同的和谐和睦的小团体,在这个小团体中,家庭成员拥有人格上的平等,决策权的平等,个人隐私权和个人生活中的决定得到尊重,不同观点、意见和生活方式得到尊重等权利。这是不同于儒家文化的地方,在传统文化中,封建等级制影响平等自由势力的发展,当今人际关系更倡导平等自由,尊重人权。

中国式人际关系学

中国式人际关系学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影响 在古代,人们并没能认识到人际交往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也未能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但从实际的 社会经验中,人们已开始清楚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社会生活 及个体成长的重要作用。儒家思想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人心中几千年: 它强调人际关系要以仁义道德为基本准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爱谦恭、互助与和谐,提倡孝仁,要求避免冲突与对立,并以仁爱之心来达 到社会和谐统一。它认为人伦是中国社会处理一切人际关系的共同 准则.从古至今,中国的人际关系基本上是循着儒家思想的价值取向 发展的,时至今日依然打着深深的儒家文化的烙印。 (一)伦理道德判断: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伦理道德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一直以来, 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从道德或伦理的 角度来看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人们对人物和 事件进行评价时,总是将其纳入一个伦理道德价值的框架中进行判断。特别是发生人际冲突时,中国人往往习惯以伦理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即便是在当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场上买卖双方的契约关系、社会 热点问题引发的全民大讨论等等,无一不。渗透着长期积淀下来的传 统道德伦理因素的内容。人们习惯以伦理道德要求审视、规范、约 束自己与他人的行为,以道德舆论的力量防止违背伦理道德的事件发生。尽管当代中国的价值判断已经渗入了“经济”、“利益”等因素,但伦理道德判断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二)谦恭求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谦恭,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视“谦虚”为美德,并将之作为自己与人行事的标准。在面对别人的真诚赞美时,大 多数人不会欣然接受,而往往会、摆摆手、微笑着予以否定并自嘲一番,同时将赞美转移给对方,甚至给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夸张赞美。这

第四节 华人“关系”网

第四节 华人“关系”网 l 华人“关系”网的特点 l 华人“关系”网的理论模型l 华人“关系”网的测量 l 社会转型与华人“关系”网

一、华人“关系”网的特点: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 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 的创造性的理论概括, 指的是,以自我为中心 建构的亲疏近远关系的 社会网络,由此建立社 会身份、获得社会资源、 适应社会生活,是社会 结构的本质特征。(25)

一、华人“关系”网的特点:黄光国的三类华人关系情感性关系(Expressive Tie) 工具性关系(Instrumental Tie) 兼具情感性和工具性的混合关系(Mixed Tie) 混合关系是中国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它的影响作 用体现中国权力游戏和社会生活的内在逻辑。(26)《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1991) 《儒家思想与东亚现代化》(1988) 《儒家关系主义》(2006)

二、华人“关系”网的理论模型:边燕杰的概括 家族亲情伦理的社会延伸(27):梁漱溟、费孝通、金耀基 1、关系交往的基础是家庭或类家庭关系; 2、泛家庭情义准则是积累和发展关系资本的基本行为策略。 特殊主义的工具性关系(28):魏昂德 1、承认关系亲情化倾向,但是工具性实惠交换是其根本; 2、关系建立的基础扩展到广泛的稳定社会关系中。 非对称性的社会交换关系(29):林南 1、社会交换周期的长期性和具体交换的非对称性; 2、承诺、信任、情感放在首位,否定赤裸裸的工具性交换。 边燕杰.:《关系社会学及其学科地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三、华人“关系”网的测量:跨文化和本土化的努力 社会网络变量:同质/异质、弱网/强网 关系网络变量:信息/人情、结构/运作、平等/层级 潜在资源测量:核心讨论网、日常接触网、春节拜年网、微电联络网运作资源测量:社交餐饮网 目标资源测量:求职协助网、创业资源网

史上最全面的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

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 民间称谓,有亲属间的,朋友间的,邻居间的,师徒间的,同事间的,以及生人间的几类。其中又有长辈、晚辈之别,男性女性之分,直接接触与书面联系时称呼也不一样。 一、对长辈 “长幼有序”,为历代人的优良品德。对长辈的称呼也有约定俗成的规矩。 称呼对象称呼自 称 向第三者介绍对朋友、同事同学的 相应对象的称谓 该对象时称谓 父亲的祖父曾祖父(老爷)曾孙家曾祖父令曾祖父父亲的祖母曾祖母(老奶)曾孙女家曾祖母令曾祖母 祖 父祖父(爷爷) 孙、孙女 家祖父令祖父 祖 母 祖母(奶奶)家祖母令祖母 父 亲父亲(爸爸、爹) 儿、女儿 家父令尊 母 亲 母亲(妈妈、娘)家母令堂母亲的祖父外曾祖父(姥爷)外曾孙外曾祖父令外曾祖父

二、对平辈

三、对生人 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汉族的亲戚关系条理例分明尊卑有序:比自己长一辈的称呼有姨父叔伯姑舅,同辈的有兄弟姐妹嫂等等,下一辈有侄甥等等。中国人由于姻亲而产生的亲戚关系相当庞杂。其派生出的各种称谓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 一、家族方面的称谓 对自己的父母称父亲母亲(爸妈)。 1、男的自称儿子;女的自称女儿。 2、称别人的父亲、母亲谓令尊尊翁和令堂老堂;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母亲谓家严家父和家慈家母。 3、对自己已故的父亲、母亲称考和妣;对别人称自己已故的父母谓先严先父府君和先慈先母。 4、对于后母称继母,其他如前。 5、对自己的祖父母称祖父祖母(爷爷奶奶)。男的自称孙或孙儿(孙子);女的自称孙女。 6、称别人的祖父、祖母谓令祖父和令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祖父、祖母谓家大父和家大母。 7、对自己已故的祖父、祖母称先大父和先大母,或者称王考和王妣。 8、对自己的曾祖父母称曾祖父曾祖母(太爷爷太奶奶)。男的自称曾孙;女的自称曾孙女。 9、称别人的曾祖父、曾祖母谓令曾祖和令曾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曾祖父、曾祖母谓家曾祖和家曾祖母。 10、对自己曾祖父母的父母称高祖父和高祖母,男的自称元(玄)孙;女的自称元(玄)孙女。 11、对父亲的兄嫂称伯父伯母(大爷大娘),对父亲的弟弟、弟媳称叔父叔母(叔叔婶婶)。男的自称侄;女的自称侄女。对父亲的姐妹、姐夫妹夫称姑姑、姑夫。 12、称别人的伯父母、叔父母谓令伯令叔令伯母令叔母;对别人称自己的伯父母、叔父母谓家伯家叔家伯母家叔母。 如果伯叔很多,称几伯几叔几伯母几叔母。(姑姑亦是) 13、对父亲的伯父母、叔父母称伯祖父叔祖父伯祖母叔祖母,男的自称侄孙;女的自称侄孙女。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方法,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如中医是整体疗法,头疼可能医脚;五行之金、木、水、火、土构成一个相生相克的整体,对应于人体的肝、肾、脾、心、肺,也是一个系统、整体;中医认为一些穴位包含了整个人体的信息,此即符合宇宙中任何一点包含整个宇宙全部信息的全息理论。在中国人眼里,人与大自然、社会也是一个整体,此即天人合一、集体主义的思想基础。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直觉、体验、类比、象征取代了理性、逻辑,感性强,理性弱。我们的古人记录了哈雷彗星四十来次,但没人总结它的运行规律,最终让英国人哈雷获得了此项发现权;我们早就有类似于血液循环的看法,但没有上升为理论,最终是英国人哈维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人反映哲学思考的语言也往往文约义丰,充满了随意性、不确定性、模糊性、暗示性。传统哲学经典多是格言警句式的片断汇集,语句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如《道德经》皆似名言隽语,虽深刻但不系统;《论语》也是往往以寥寥数语阐述哲学观点,虽简约但不规范。这与中国哲学的用途有关。它为铸就有修养的“人”并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为目标,只有简洁,哲学才能在民间推广,达到熏陶每个人的目标。

爱因斯坦说:西方的科学是以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为基础的,而中国却不是走这样的路。的确,有别于西方智慧的逻辑型、思辨型、实证型,中国的智慧是记录型、描述型的,我们有许多彗星、新星、太阳黑子的记录,我们有无数的实用技术发明,但常常处于捕捉现象的阶段。难怪雨果说:“中国是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中国人的思维有哪些 中庸之道 中庸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执两用中,不走极端,如对圣人的描写,“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2)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不偏激,追求平和。最明显体现在中医对身体阴阳二气的调节上。(3)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至今仍有关于种小麦的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4)允执其中,保持平衡。(5)有原则地折衷。 中庸的思维方式在古代中国农业、医学、政治和人际关系之中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稳固了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缓和了阶级对立和贫富差距,协调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至今对世界仍有重大意义。 直觉思维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并不怎么重视逻辑思维,而习惯于进行直觉体验。但这种直觉思维并不排斥理性思维,而是与理性思维交互为用,相辅相成,具有典型的混合思维(整体思维、系统思维)的特征。它目的在于把握对象的整体表象特征,其基本形式常常

浅谈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浅谈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中文摘要: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中国人的交际方式,大河文明孕育下的中国人际关系也正在为适合中国自身需求和时代发展而无声无息地变化,可无论再复杂的人际关系仍旧是建立在以儒家传统为核心的文化上。 关键词:人际关系传统文化时代发展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 “拉关系走后门”,“凭关系办事”、“跟上头有关系就好”,“这是我们的关系户”、“找一点关系”等等,对我们中国人是再熟悉不过了。中国人很注重人际关系。 很多外国人在刚来中国时,对于中国人的一些传统交际方式不能适应,比如见面时的过于谦卑,碍于面子的谈吐,客气的礼节……这些对于在海洋文明抚育下的西方人来说,总是不自在的,可这些都是传统的中国人交际方式,在面对不同的场合中国人甚至可能有多样截然相反的态度,因此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会主要由人情、人伦和人缘三大部分组成。人情是中国传统社会强调家族主义的直接体现,中国人喜欢挂在嘴边的就是“欠人情”一次,人情为何物?说白了就是一种行为,中国人喜欢合,因此在平常办事中,少不了依赖别人,作为一种社会交换的维持方式—人情,也作为一种媒介传递双方的感情和利益。其二,人伦,就是伦理道德,这人际规范或人际秩序源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人情的规定,其外在形式是礼,而内在心理是仁①。这种将人伦溶于人情之中的做法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三,人缘,中国人在偶遇时经常会说“啊,这就是缘分啊”,缘,是中国人对于一些巧合偶遇心灵的解释,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男耕女织,在自然和社会力量面前普遍感到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故而形成了很强的宿命观念,这一点对于传统人际关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佛教思想的传入,人们也开始用“因缘果报”解释人际交往中的巧合。 影响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的因素我个人认为有以下这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的一种思维方式。梁启超认为:中国人崇实际、主力行、贵人事、明政法、重阶级、重经验、喜保守、主勉强、畏天命、言排外、贵自强②。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名族性格,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具有多重性,中国人在面对家里人最容易暴露自己真实的一面,但是在外人面前,为了不得罪他人,顺从他人,符合社会的期望,相信权威。当家族的利益与非家族的利益有所冲突时,中国人的解决方式常是牺牲后者,而迁就前者。 第二,当今社会的总风气。中国人强调合,很容易就受别人的影响,社会整个风潮会把人往某一个固定的方向出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社会风气、道德风尚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际关系。现如今,中国的发展正处于转折期,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碰撞,摩擦革新出新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 第三,中国人普遍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现象、活动等所做出的认识、理解和解释③。在“百善孝为先”的思想引领下,中国人在交际时尝尝被亲情牵绊,商业的交际又因此常被冠以恶名。一些场合,中国人可以为了个人的利益规避内心的想法,去掩饰自己求得对彼此的关系得以维系。因此会顺从他人,看重别人的想法。在中国人心目中,对于人际规范的强调远胜于法律。中国人很看重名誉,所以经常调整自我监控的方式和内容,以使自己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在我看来,中国人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做人,不是用来做事。 第四,中国人的个人的习惯。这就解释了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具有相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有些人偏爱于场面,有些人偏爱于行动,有些人或许也只是嘴上说说罢了。比如,有些人喜欢见面就很热情,但是又有些慢热型的,不同的教育背景,接触的人不同导致交际的特殊性。事实上,交际和沟通有一段距离的,随着了解的加深,交际方式也发生改变,这没有什么共性④。

论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特征

论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特征 一年半前的暑假,我做过一份兼职,当时的经理曾经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话: 的社会关系是“吃”出来的。 “在中国,兄弟是一种非常亲近的关系。没有任何实际血缘关系的人,拉关系就要称兄道弟,将一种非血缘的关系拉近成为一种近乎血缘的关系,往往就是依靠请客吃饭。”易中天认为,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是“吃”出来的。 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表现在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上,依靠的是血缘亲情,而中国人的血缘关系是“吃”出来的。易中天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生人”就是没有进过厨房、没有经过“烹调”的关系,经过“烹调”了,就成了“熟人”。 去医院动手术之前,要给主刀医生递上一个红包,去驾校学车,要给教练递上一条香烟,去政府部门办事儿,要托熟人,小孩上学,要交择校费,去开家长会,要给班主任送点礼物,亲朋好友的红白喜事婚丧嫁娶,统统都要细心打理,怠慢不得,细细想来,中国人活得可真累啊!以下几类“人情世故”还是没有的好: 医生的“红包” 近日有记者在南京街头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10人中有6人称给医生送过红包,4人称自己的亲戚朋友给医生送过红包。给医生送红包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不送心里不踏实。 记者的车马费 “给记者‘捐赠’车马费。”这几乎可以视为当下中国企业进行媒体公关的要义。 随礼真不随便 某网友在百度知道上询问,“北京大兴的朋友要结婚,我该随多少合适呢?”随礼,渐成每个家庭不情愿的人情消费,演化成“钱尚往来”的送钱怪圈,让人反感又无可奈何。 驾校教练的烟 在驾校学车时,甚至有教练反复向学员暗示“潜规则”。有时,教练半开玩笑地说“你来这么久了也不买包烟?”有时教练拿出一个打火机来说“这个打火机好不好?我这个学员真好,送我这么好的打火机……” 怎样请客吃饭 事情放一边,吃饭为大,中国人对于吃饭向来很是讲究,事情大小决定了饭店的规格,是鲍鱼鱼翅,还是剁椒鱼头。 酒桌上的中国 酒精不燃烧,不算搞社交。酒是用来壮胆的,桌子是用来拍板的,酒和桌拼在一起,则无事不可为。 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往往看他“会不会做人”,假如一个人能把这种种“人情世故”都熟稔了,都做到了,在朋友们眼里,他就算是个很会做人的人了,可是这样做人该有多累? 不是前辈留下来的“人情世故”不行,而是我们歪曲了这些“人情世故”。本是表达感谢尊敬之意,却被人认为必须应当,而且发展到事事均得这样做实在荒唐。——杨淙文从古至今,这条礼的规则就没有简单过,没有人敢去打破,也不能打破,它强大的生命力是几百代人“灌溉”出来的,根深蒂固了。面对它我们只有坦然面对,对自己的心说,看开点。但是仍有一点点的希望,希望它在现代社会的文明的熏陶下,有所改善吧!——俞飞“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人之间沟通往来的重

中国人亲戚关系的称谓图

中国人亲戚关系的称谓图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亲戚中如何称呼可能都不太清楚了,实际上我国的亲戚关系是条理分明/尊卑有序的。 一般来说,与自己同族同宗但血缘关系已经相隔两代以上的亲戚关系都以“堂”字相称。例如:叔叔的孩子或伯伯的孩子与自己就该互称堂姐、堂妹、堂兄、堂弟等等,上一辈人里有堂叔、堂伯、堂婶、堂姑(指与自己的父亲不是亲姐妹亲兄弟的长辈),对下一辈人称呼堂侄(指其父与自己不是亲兄弟的孩子)。 由姻亲关系产生的亲戚一般以“表”字相称:外嫁的本宗姓女性的夫家亲戚、嫁入本宗族女性的娘家亲戚关系都在此列。例如:姑姑的孩子、舅舅的孩子、姨的孩子一般都称为表兄、表弟、表姐、表妹。与“堂”字一样,“表”字也广泛应用于姻亲关系产生的亲戚中的其他辈分的人:表叔、表婶、表舅、表姨、表姑、表侄等等。 严格地来说,表X是亲戚,而堂X实际上是亲属关系。 上传一图加以说明。

家庭关系称呼总汇 爷爷:爸爸的爸爸。 奶奶:爸爸的妈妈。 姥爷:妈妈的爸爸。(有的地方称:外公) 姥姥:妈妈的妈妈。(有的地方称:外婆) 太太:爷爷的妈妈,奶奶的妈妈。 太爷:爷爷的爸爸,奶奶的爸爸。 太姥姥:姥姥的妈妈,姥爷的妈妈。 太姥爷:姥姥的爸爸,姥爷的爸爸。 姑奶奶:爷爷的姐妹。 姑爷:姑奶奶的丈夫。(“爷”字重读,与表示女婿的“姑爷”不同。) 爷爷的兄弟分别根据他的排名称呼,比如:大爷(“爷”字重读,与表示伯伯的“大爷”不同。)三爷。他们的妻子称呼为:大奶奶、三奶奶等。 姨奶奶:奶奶的姐妹。 姨爷:奶奶的姐妹的丈夫。 舅爷:奶奶的兄弟。 舅奶奶:奶奶的兄弟的妻子。 姑姥姥:姥爷的姐妹。 姑姥爷:姥爷的姐妹的丈夫。 姨姥姥:姥姥的姐妹。 姨姥爷:姥姥的姐妹的丈夫。 舅姥爷:姥姥的兄弟。 舅姥姥:姥姥的兄弟的妻子。 姥爷的兄弟分别根据他的排名称呼,比如:大姥爷,二姥爷。他们的妻子称呼为:大姥姥、二姥姥等。 伯伯(有地方称呼为“大爷”):爸爸的哥哥。 伯母:爸爸的哥哥的妻子。 叔叔:爸爸的弟弟。 婶婶:爸爸的弟弟的妻子。 姑姑:爸爸的姐妹。 姑父:爸爸的姐妹的丈夫。 舅舅:妈妈的兄弟。 舅妈:妈妈的兄弟的妻子。 姨:妈妈的姐妹。 姨父:妈妈的姐妹的丈夫。 堂兄、堂弟:叔叔、伯伯的儿子。 堂姐、堂妹:叔叔、伯伯的女儿。 表哥、表弟:姑姑、舅舅、姨的儿子。 表姐、表妹:姑姑、舅舅、姨的女儿。 (也有地方把姨的儿子、女儿单分为一类,称呼为:姨哥、姨姐、姨弟、姨妹)嫂子:哥哥的妻子。(表嫂:表哥的妻子。) 弟妹:弟弟的妻子。(表弟妹:表弟的妻子。) 姐夫:姐姐的丈夫。(表姐夫:表姐的丈夫。) 妹夫:妹妹的丈夫。(表妹夫:表妹的丈夫。)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特点分析

第22卷第1期钦州学院学报2007 年2月 当代中国的 人际关系特点分析 宋倩, 廖昌荫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友好谦恭、人情面子等因素对当代中国人际关系产生着深远影响;而随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统人际关系模式受到了强烈冲击,呈现出民主化、开放化、理性化、功利化等特点;在当代中国背景下,人际关系还显示出了网络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等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特点。 [关键词] 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传统文化;人际关系模式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这种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 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变化发展取决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1] 由于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社会需要不同,各种社会需要所能满足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时代,人际关系自然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但传统人际关系模式也受到了强烈冲击。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际关系也呈现出了当代背景下的一些新特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影响 在古代,人们并没能认识到人际交往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也未能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但从实际的社会经验中,人们已开始清楚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社会生活及个体成长的重要作用。儒家思想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人心中几千年:它强调人际关系要以仁义道德为基本准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爱谦恭、互助与和谐,提倡孝仁,要求避免冲突与对立,并以仁爱之心来达到社会和谐统一。它认为人伦是中国社会处理一切人际关系的共同准则..[2] (P2) 从古至今,中国的人际关系基本上是循着儒家思想的价值取向发展的,时至今日依然打着深深的儒家文化的烙印。 (一) 伦理道德判断: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伦理道德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一直以来,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从道德或伦理的角度来看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人们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评价时,总是将其纳入一个伦理道德价值的框架中进行判断。特别是发生人际冲突时,中国人往往习惯以伦理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3] 即便是在当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场上买卖双方的契约关系、社会热点问题引发的全民大讨论等等,无一不。渗透着长期积淀下来的传统道德伦理因素的内容。人们习惯以伦理道德要求审视、规范、约束自己与他人的行为,以道德舆论的力量防止违背伦理道德的事件发生。尽管当代中国的价值判断已经渗入了“经济”、“利益”等因素,但伦理道德判断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二) 谦恭求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谦恭,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视“谦虚”为美德,并将之作为自己与人行事的标准。在面对别人的真诚赞美时,大多数人不会欣然接受,而往往会、摆摆手、微笑着予以否定并自嘲一番,同时将赞美转移给对方,甚至给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夸张赞美。这种情况往往是给对方留足了面子,同时也将自己“谦虚”的美好形象留在对方心中。然而,对于这种“谦恭”传统的继承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人们越来越难以以诚相待,对彼此之间的真诚度产生了怀疑。同时,在这种“继承”中,我们不难发现,彰显个性的人往往容易受到团体中其他人的排斥,人们的个性受到抑制,这不利于人们健康心态的形成,不利于个人的成长。诚然,对谦恭的继承无可厚 非,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能放弃“诚和“实的原则。 (三) 妥协折中,回避冲突: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

解读中国人的关系认同(一)

解读中国人的关系认同(一) 论文关键词自我认同关系认同一神教传统儒家价值体系 论文内容摘要西方人追求自我认同,是由西方思想中的一神教传统及其引致的个人主义的认识论决定的。中国人追求关系认同,则是由儒家价值体系所造就的对世界的更为关系主义的认识所决定的。关系认同的特质——他人指向和关系操作——决定了其作用在于,引导人们根据所处情境的变化将不同的关系者纳入到其实现某种工具性目标的行动中来。 “认同”是近十年来社会及人文科学相关学科中最热门的研究议题之一。尽管相关学科间并未就认同的概念取得清晰、一致的定义,但是大多数学者(尤其是社会科学家)基本上同意将其视为一种特定的行动取向,一种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建构并支配个体行动方式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获得一条研究“认同”现象的有效路径,即将“个体认同”作为“群体认同”的基础,从而将研究首先聚焦在个人认同的形成、特性及其影响上。也只有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才可能提出并探讨一个具有本土性的问题,即如何理解中国人的独特的个体认同——“关系认同”? 西方人的自我认同 首先,我们看看作为西方认同理论之源流的心理学是如何解析西方人的自我认同的。弗洛伊德是该思想源流的奠基人。他通过揭示人类意识的结构模型,提出了自我认同的基本特征:“本我”表现的是欲望和本能;“超我”代表的是来自父母的行为准则或指令;而“自我”作为这两者之间的协调者,一方面使“本我”接受外在规范的制约,同时又试图让“超我”去适应“本我”的需求。〔1〕“自我”这种新角色不仅表明了其作为认同的调适性特征,而且也促成了作为精神分析研究的分支领域的自我心理学的出现。作为后续者,埃里克森明确提出要以“自我同一性”(即“自我认同”)为核心概念建立自我心理学。与经典精神分析过于强调“本我”作用不同,埃里克森着重阐述了自我同一性理论。他将自我同一性界定为“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2〕他认为,同一性与个体的生命周期,尤其是与其第五个阶段青春期有着很大关联。在青春期,个体必须把在先前四个阶段获得的各种规范性知识和经验相统合,为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做好心理准备。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他便获得了自我同一性,并能顺利进入成年期;否则,会造成“同一性危机”,即形成同一性的混乱。 西方自我认同理论还有一个来自社会学的互动论的知识传统。互动论可以追溯至詹姆斯。他所阐述的人类具有把自己当作客体看待的能力的思想,以及其构建的一套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的类型学,对库利、米德以及其他后续互动论者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库利的贡献在于通过引入詹姆斯的“社会自我”的概念,将人们的关注点转向社会交往在自我及其认同形成中的作用。他还通过创用“镜中我”这一概念,说明一个人是依据他人的看法认识自己的。〔3〕为了说明自我的统一性,米德引用了詹姆斯最初提出的两个概念:“主我”和“客我”。在米德那里,“主我”指的是个体的能动倾向,而“客我”则表示群体中他人的态度。他指出,主我和客我,对于统一的自我的发展都是必要的。自我必须采纳群体中他人的态度以期隶属于这个群体,同时,他又要不断对他人的态度作出反应,以便能够在互动中改变他所隶属的群体。〔4〕自我的能动性在戈夫曼创立的“戏剧论”那里得到了更大的体现。他强调并分析个体或群体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应采用什么策略和技术使得他人产生行动者所期望出现的印象,发现人类不仅具有自我意识,而且是社会行为的操纵者——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自我通过选择合适的角色扮演,就能够达到其所期望的结果。〔5〕 从上述检视中我们可以看到,精神分析者和互动论者对于自我认同的认识是有着不同的着重点的。精神分析者强调其心理性:自我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体通过心理调适获得自我同一性,也即形成使自己的内部状态(内在欲望或本能)与外部环境(外在行为规范)相一致的意识的过程。相反,互动论者则强调其社会性:自我认同——无论是指对自我的各种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