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最新)

加快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最新)
加快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最新)

加快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x办〔x〕7号),加快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培育吸引投资新优势,增强创新驱动新动力,应对资源环境新挑战,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把握发展方向,明晰转型目标

1.明确发展定位。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平承接、高强度投入、高效率服务、高效益产出”的转型发展理念,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园区整合升级,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努力将开发区建设成为木竹加工首位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产城一体和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城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2.突出个性特色。打造产业集群,围绕木竹加工首位产业补链强链、转型升级,打造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基地;促进产城融合,做好生产和生活配套,提升园区服务功能,打造集各项服务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推动绿色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和低碳经济,打造集约、节约、环保、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园区。

3.提升发展目标。到x年末,争取实现首位产业集中度达到9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5%,经济外向度提高到18%,年研发投入2亿元,单位GDP 能耗年均下降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年均提高20%以上,亩均税收年均提高20%以上,每年力争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央企、上市公司1-2家,实现经济开发区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工业向融合转变、由综合向特色转变。

二、壮大主导产业,增强综合实力

4.壮大首位产业。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大力引进和升级改造一批能够产生集群聚变效应的项目。以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为平台,不断壮大木竹加工首位产业,围绕中至信家具等骨干企业和核心产品,着力延伸首位产业链条,通过骨干企业推动关联产业集聚,实现集群共生、联动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进新型能源等产业竞相发展,加快形成新兴产业与首位产业良性互动、共同提升的新格局。

5.打造专业园区。实施“一区多园”战略,加快建设家具制造、新型能源、新型板材、商贸物流、轻纺食品、生态旅游等“区中园”,形成一批分工明确、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体系完备的专业特色园区和产业配套园区,五年内使开发区项目承载区面积扩大一倍。

6.强化项目支撑。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要求,把握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方向和科技进步趋势,科学谋划转型升级项目,全面提高投资项目工作质量和水平。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引导各类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

7.大力招商引资。根据园区自身发展特点与定位,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招商重点,实施“点对点”精准招商和大规模、组团式招商。探索发展会展经济,通过举办会议、展览、论坛等方式,不断吸引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产城新区

8.坚持集约开发。严格土地管理,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合理、节约、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土地。入区新建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150万元/亩,容积率不得低于1.0,建筑密度不得低于40%。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管,加大对闲置和低效用地的处置力度,建立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机制。加大土地使用税征收力度,视企业集约用地情况实行差别征收。将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工作纳入开发区日常管理,对历史形成以及新发生的各类闲置低效用地,采取协议或定向转让、拍卖等方式及时依法处理;对供而不用、长期闲置的项目用地,坚决依法收回;对因企业原因闲置不满两年的,依法征收土地闲置费,并限期启动;对虽已开工建设、但由于自身实力或市场变化而进退两难、低效利用的项目,

要引导新项目嫁接盘活。完善入区项目评审制度,凡入区项目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初审把关后报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审定。建立园区企业评价制度,由开发区管委会依据入区项目合同,对入区企业投入、产出、税收、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分类管理。

9.创建生态园区。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规定,认真做好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三同时”制度。完善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因地制宜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全面清理“小锅炉”,推行集中供热。完善园区内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体系,健全污染项目退出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园区企业开展低碳减排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利用。推进园区企业的循环式组合和上下游配套,力争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污染物的低排放。

10.加快产城融合。优化开发区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合理确定产业、公共服务、居住和生态用地比例,推动单一的工业园区向综合服务型园区转型。坚持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统筹建设主城区和开发区医院、学校、文化娱乐、职业培训、就业和社保服务、城市综合体、交通出行等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建设保障性住房、商住房,提高开发区人口密度。

11.强化创新驱动。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传统产业新兴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相结合,鼓励园区企业加大研发和

科技投入,提升传统产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木竹加工行业标准化建设,建立省级板材检测中心和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

12.健全规划体系。对接试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科学修订园区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各类产业规划和专业规划,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规划相统一的规划体系。严格落实各项规划管理措施,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13.加大设施配套。加快完善开发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消防、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以完善循环路网为重点,切实做好骨干道路建设,形成与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相适应的园区基础设施体系。通过财政投入、市场运作等多种方式,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最大限度降低开发成本。

14.拓宽投入渠道。完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开发区土地出让金收入按规定全额用于园区建设,并按规定支出;园区外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土地出让金收入,剔除省市计提部分后,30%投入园区建设;整合各类涉园项目资金用于园区建设。园区要加大与投资机构、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及银行合作,整合资源,增强融资能力,扩大融资规模。

加强依法治税,增强园区企业照章纳税意识,提高园区投资回报率。

五、创新体制机制,增创发展优势

15.优化营商环境。依法行政,建立开发区自身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规范收费,进一步清理并规范各部门对园区企业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优化服务,对入驻园区的企业实行全程包办,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健全政银企沟通机制,以投资者满意度为中心,着力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推进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导小微企业向园区集聚。

16.健全保障机制。建立定期专题会议制度,区工委、管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开发区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建立区领导直接联系开发区重点企业制度,每个重点企业确定一名区领导直接联系帮扶;建立开发区与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分管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参加,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加强对开发区的工作指导和协调,及时解决规划、用地、融资、项目审批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督导机制,由区督考办负责对会议确定的有关事项跟踪督查,限时办结。

17.明确建设职责。发改部门负责对申请进入开发区的项目进行审核,对符合园区详细规划、功能布局、入驻条件的项目进行立项审批,并做好入驻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国土部门负责土地利用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入园项目给予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统一对外提供用地红线图;住建部门负责各类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做好园区内建设项目的初审报批;供电部门负责编制园区电力改造规划,保障园区内重点项目建设的用电需求;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基础设施建设;乡镇办负责征地拆迁,做好安置等群众工作。

18.加强管理服务。招商部门负责招商引资入驻项目的协调、审查,指导做好入驻项目的实施、管理、服务等工作,开展有关招商引资的衔接落实、跟踪服务、协调联络工作;环保部门负责园区内环境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经安部门负责园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推动园区企业信息化改造、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结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融合,做好园区电力设施保护和执法检查,组织园区内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督查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园区内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城管部门负责园区内违法建设的控制、查处、拆除工作,依法查处违反规划的行为,指导做好园区市容市政等文明创建工作;社保部门负责为园区内企业搭建招工平台,协调处理劳动用工纠纷,依法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增强企业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意识;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入驻项目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招商引资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事务、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协同做好征地拆迁、文明创建等工作;乡镇办负责规划范围内未征收土地上违建的巡查管控工作。

加快转型升级,破解发展瓶颈

加快转型升级破解发展瓶颈 --关于上方镇工业功能区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工业功能区是借力发展的平台,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是培育小企业成长的摇篮,是实现我镇工业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推动上方镇区域块状特色经济的优化、提升,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因而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加快工业功能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方镇工业功能区作为我区三个乡镇功能区之一,镇党委、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功能区的提升和发展,将功能区发展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拉高发展目标,保障发展要素,破解发展难题,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功能区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研究汇报如下: 一、目前现状 工业功能区现有工业企业89家,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7家,已拥有衢州金牛碳酸钙有限公司、衢州银河钙业有限公司、衢州五星钙业有限公司、衢州徐氏钙业有限公司、衢州雪源碳酸钙有限公司、衢江区仙峰钙业有限公司等规模较大、经营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2011年工业功能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10亿元,同比增长13.08%,实现利润1757万元,同比增长8.32%,实交税金626万元,同比增长28.81%。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096万元,同比增长20.00%,实现利润380万元,同比增长38.18%,实交税金320万元。上方镇工业功能区主要划分为三个区块畏坑、豪龙以及塘源口,集镇总体规划2008年作了修改调整,确定上方镇工业功能区规划总面积1900亩,其中畏坑320亩,豪龙公司380亩,塘源口1200亩。工业功能区控制性详规2008年7月3日已通过专家论

证,并已编制结束。上方镇工业功能区二期(塘源口)规划总面积1200亩,其中符合两规的土地面积只有250亩左右(原十里丰转让的国有土地50亩,鹿角堰村土地200亩)。上方镇工业功能区已成镇内企业的集群、集聚地,占据全镇工业的大头,它的兴衰成败直接关系到全镇经济的兴衰成败,因此发展提升工业功能区时不我待、势在必行。 二、存在问题 1、布局规划不够合理。一是部分规划缺乏科学性。有些规划科学,缺乏土地承载可能,空间有限;有些规划布局不合理,规划区内存在不少农保田,调整难度大。二是部分规划与实际开发脱节。只是简单划地开工,没有科学编制开发建设规划。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发展规划。三是部分规划之间不协调。有的规划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相衔接,部门配套设施建设缺乏共构意识和共建行动。 2、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根据工业功能区总体规划,以及工业功能区近、中、远期的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计划安排,以全镇之力,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千方百计提高资源和基础设施高度,投入一定的资金完成前期的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资金的紧缺迟迟不能到位,许多基础设施项目都实施不了,严重影响工业功能区的招商引资和投资环境。畏坑工业功能区,4公里主干道,破损严重,影响货物运输,缺少跨河大桥,企业拉运原材料的车辆都要绕道6公里,极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塘源口功能区,园内大桥垮塌,至今没有重建,还有防洪坝、水、路等设施都没到位。此外,工业功能区内企业废水排放管理配置,用电网线的改造,废渣堆放场地等基础设施都急需资

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盖章) 重点任务: 所属地区: 推荐单位: 填报时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承担单位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表

项目基本情况表

第二部分: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包括项目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目标。此部分应明确体现项目所符合的年度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二、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法人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承担单位股份构成及主要股东概况,单位组织架构,项目主要人员基本情况;项目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规划,工艺装备水平,销售情况及在行业中地位,取得成果与社会效益,技术研发机构,近三年研发投入等。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重点是细分产品市场及重点装备、重点工程的需求情况(区分国内和国外),产品技术水平、技术来源和发展前景,国内外竞争对手情况。在产品生产纲领表中列出具体产品的型号、技术指标和生产规模。 四、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地点,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及其合理性,重点设备用途、产品工艺及解决关键问题说明,需描述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并需附设备明细表(含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价格),对于重大关键设备需进行设备单项论证。 项目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以及与产业上下游相关单位合作方案。 五、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开工时间,项目建设(土建、设备购置等)进展情况,当前形象进度,是否存在影响项目按计划实施的情况和问题,预计完成时间等。以前承担国家投资项目完成或进展情况,以及与本项目的关系说明。 根据项目总体进度,列出年度实施进度及年度实施目标。 六、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投资使用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按国家相关标准列出投资估算表(按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等细项列出),内容要全面,取费要合理。 七、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包括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实际生产纲领和投入产出进行科学计算。

市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

市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调 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工作主线,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产业作为强县之本,积极推动放大特色与产业转型相结合、做大规模与提升质效相结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建湖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以产业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千方百计抓创新、促转型、增后劲。 瞄准产业中高端方向,推动新特产业扩量提质、转型发展。石油装备产业加快向海工装备、精密机械等方向拓展;节能电光源产业全行业LED产品份额超过80%,正在向电子信息、灯饰灯具等前后道延伸;通用航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通用机场10月份飞机进场试飞,金永发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光伏产品(HJT)国际领先。以中国云谷、北京网库、创迈达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数字创意、电商平台、服务型制造等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加速兴起,具有国际T4级水平、苏北规模最大的先云云计算中心建成投运,总投资25亿元的i5智能制造生态谷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克胜、荃航、丰信等3家企业入选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培育)企业。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用制度创新的红利激发企业创新的动力,创造出"百家企业联姻百家高校院所、百名专家支撑百亿特色产业"的成功实践。与清华大学等1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9家、省级以上公共技术创新平台3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48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2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6%,新特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超过50%。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三集中、三到位"水平,大力推行"一窗受理、一表跟踪、一票收费、并联审批"服务模式,清理和压缩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171项,努力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不断提升"两服务"水平,加快"两招一降"政策落地,坚持以市场化的手段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等方面难题,努力营造更加优良的"小气候"。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农业强基础、调结构、转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坚持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特色精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实施"接二连三",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富民效益最大化。根据建湖地域特点科学安排农业布局,全县形成了东部沿岗地区蔬菜林果、中部内圩地区优质稻米、西部沿荡地区水产养殖三大板块。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种田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效益和农民收益同步提高。强化农业发展支撑保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农业科技推广工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基地12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农业"三品"275个,被评为国

绿色产业发展调研座谈会发言材料

绿色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座谈会发言材料 按照这次调研的相关要求,现就工信部门围绕打造“绿色产业之城”,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依托丰富的农牧资源,积极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构筑了五条绿色食品产业链。近年来,我市以打造全省最大的现代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目标,坚持以生态、绿色、安全为方向,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不断加大绿色食品项目建设力度,延伸绿色食品产业链条,初步建成了牵动力较强、知名度较高、产业特色鲜明、经济效益良好的绿色食品产业。目前,xx共有规上绿色食品加工企业20家,产品品种100多个。2016年绿色食品产业实现产值148亿元、利税14亿元,分别占xx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5%,利税的34%。xx市建成了五个上下游配套完备的绿色食品产业链:一是以中粮生化、星湖科技、成福集团等8家企业为龙头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链,年加工转化玉米192.9万吨,占玉米总产量的90%。主要生产燃料酒精、高蛋白饲料、食用级液体二氧化碳、赖氨酸、苏氨酸等系列产品。二是以大庄园集团、正邦集团、宝迪集团、中谷和牛、甜草岗牧业、天宏牧业等6家企业为龙头的畜禽精深加工产

业链,年加工鹿、牛、羊、生猪、白鹅等肉制品15万吨,加工转化率达到65.2%。三是以伊利集团、汇源集团、顶津集团等企业为龙头是乳品饮品加工产业链,年产乳品饮品40万吨,主要生产优酸乳、酸奶、纯牛奶、大果粒等系列产品。四是以北大荒食品、佳佲佳食品、冰榕科技、翠花酸菜、福成酸菜等6家企业为龙头的果蔬精深加工产业链,年加工蔬菜15.8万吨,年产泡菜3万吨、绿豆芽4万吨、酸菜5万吨、杏鲍菇8000吨。五是以希望特驱、正邦、双良等企业为龙头的饲料产业链,年产饲料达35万吨,有效提高了粮食产品附加值,解决了粮食销售问题,实现了农民增收。 2、开发利用废弃资源,积极引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打造绿色节能环保产业。一是面对大企业尾气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现实,我们引进了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对中粮公司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气进行回收液化,用于油田开采趋油;二是面对每年秋冬季节农民大量焚烧秸秆,造成严重大气污染的现实,我们引进了xx市圣通秸秆碳化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秸秆(生物质)碳粉项目,该项目年可加工秸秆20万吨,生产生物质碳粉、活性碳、碳棒及有机肥等产品;还推动中粮生化能源(xx)有限公司与国际知名企业联合研发了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纤维素酒精项目,目前,该项目处于试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走好新型工业发展之路实施方案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走好新型工业发展之路 实施方案 今后两年多,是实现“十三五”工业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为开创结构合理、支柱多元、特色鲜明、循环发展、绿色低碳、较强区域优势的工业经济发展局面,实现市县两级“三年挺进第一方阵”的战略构想,完成我县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为做优存量,培育增量,扩大总量,实现工业经济的全面振兴崛起。确保到2020年建成龙头壮大、布局优化、提档升级、中小兴隆的新型工业经济体系,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特提出本规划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省委、市委振兴工业经济战略部署为指引,全面落实县十四届党代会、县十六届人代会精神,围绕“立足三个瞄准,奋力进位争先”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按照实现工业新型化的发展构想,实现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和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使工业真正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扩大就业的必要载体,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进位争先”的主战场。 具体工作中以“一个平台”(X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以“三大板块”(存量、增量、总量)为抓手,以“四大

战略”(传统产业抓支柱、新型产业抓标杆、重点行业抓龙头、中小企业抓双创)为指引,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二、基本目标 1、201X年我县有规上工业企业52户,今后两年确保每年退出和进入规上工业企业互抵后,净增不少于1户,进一步夯实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 2、201X年完成县制定的增长目标,确保超过全市平均增幅水平。 3、提升传统产业。实施X省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工程,以“控产能、提素质、优结构、增效益”为方向,按照“淘汰低端、提升中端、发展高端”原则,通过推进兼并重组、提升装备水平、优化品种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突破、修复传统动能。 三、项目支撑 201X年预计可投产重点工业项目11个,涉及能源、轻工、机械加工、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投资总额为 18.38 亿元,可实现产值 39.88 亿元、税金 4.17 万元。煤焦产业要挖掘潜力延伸产业链,实现比较优势;铸造行业要环保达标复产,积极转型升级;肉制品加工业要做强品牌,拓展市场;新型产业要大力扶持,发展可持续项目,201X 年、2020年每年增加10%以上的项目。 四、工作重点

浅析工业绿色发展的路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28406420.html, 浅析工业绿色发展的路径 作者:夏盛 来源:《经营者》2017年第12期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不利于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开发可行的绿色发展路径,是保障工业健康稳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需求的有效措施。基于此,本文在概述工业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绿色发展面临的困境,并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烟台开发区”)的发展实际为例,尝试探索出一条工业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工业绿色发展内涵困境路径 一、工业绿色发展的内涵与困境 (一)工业绿色发展的价值 工业绿色化的基本要义在于在既有工业经济空间格局下,使工业发展重心向清洁、低能耗、低污染、可持续发展等新兴经济形态转变,追求环境友好、技术领先、产业融合、统筹布局、绿色先行,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对传统工业经济结构加以调整,选择合适的路径。当前,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坚持绿色发展对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发展贡献大,但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已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工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否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的关键领域。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烟台开发区,始终将工业作为立区之本。工业绿色发展,要坚持统筹当前和长远、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这一理念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广泛共识,并正付诸实践。 (二)工业绿色发展的困境 结合烟台开发区的发展实际,对当前工业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概括如下:一是工业绿色发展理念扎根不牢,一些传统工业行业落后的生产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由于观念影响、资金约束、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不少传统工业企业并不热衷于绿色发展,而有的企业即使认可绿色发展理念,也由于缺乏指导而迟迟找不到切入点进行转型升级;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庞大,但真正拥有领先于国内外同行的核心前沿技术的企业并不多,部分行业甚至盲目跟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力度亟待加强;三是工业园区建设导向不准,有的工业园区仍然以能否推动当地经济利益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标准,从而误导产业重返强调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老路,阻碍工业绿色发展。 二、工业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

广德县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之路

广德县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之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要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加强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采与应用。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实施建筑能效提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展清洁生产、绿色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强化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 我国的工业园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代园区内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型企业为主,技术含量低;第二代园区内的企业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特征。两代园区有一个共同缺点,即园区内的企业彼此独立经营、缺乏资源和能源在企业之间的有效流动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机制,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而且环境污染严重。第三代园区则是生态工业园,其基本功能是解决经济、环境和社会三者协调发展的问题。我国自1999年开始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贵港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之后生态工业园的推进工作加速,并且在“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后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省级港口生态工业园区简介 省级港口生态工业园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与黄山九华山旅游区的结合部。南距宁国市主城区16公里,东临长江一级支流水阳江,皖赣铁路、芜屯公路穿境而过,园区距宁宣杭高速仅10公里。2010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港口生态工业园区筹建为省级开发区。 2009年以来,宁国市委、市政府按照“城市副中心新城区、工业主战场新园区”定位,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港口生态工业园,使之成为构筑宁国“一核三聚”承接产业转移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园区总体规划由美国易道设计公司、美国斯慧明设计事务所等国际知名公司负责设计,整体方案融入当今世界一流的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相结合的理念,是宁国融入全球化大开放战略和生态立市战略的充分结合,体现了全球性视野和前瞻性眼光,将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现代理念贯穿于方案之中。园区远期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首期启动10平方公里。 园区所有基础设施均按高标准规划与建设。目前,宽48.5米的市北外环(汪港公路)港口园区段、日供水超过3万吨的自来水供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建设步伐正加速推进。伴随着“园区一纵四横道路和全国一流的绿色能源生态安置区”建设框架的拉开,将为入园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皖赣铁路港口货运站和市北外环(汪港公路)等交通运输项目的建成,将为港口生态工业园区赢得极佳的发展机遇和区位优势,结合铁路货运站的配

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三、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3.1.1 中国的资源和环境为粗放型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最严峻的危机还是来自国内日益深化的资源环境的问题。中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和环境禀赋不具优势,人均主要资源的占有量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到1/2,并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和人口的增长而进一步降低,造成国内重要资源能源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我国整体的工业水平还不够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主要靠规模扩大的外延式增长。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低附加值、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转移,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还处于中低端水平。面对粗放型经济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的战略性资源能源消耗巨大,战略性矿产资源将长期处于供需紧张的状态。使得中国战略资源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可能进一步攀升,并成为中国重大的资源能源安全隐患。 传统工业化道路基本上是一条数量扩张型、粗放式工业化道路,必然导致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当前,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城市空气污染普遍较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38%。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1.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8.2%,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达到4亿。我国Et排污水量在1.3亿吨左右,使水质严重恶化。全国每年

由于污染造成的捕捞量损失经济价值约30亿元人民币,经济渔业品种Et渐衰减。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多年居高不下,城市空气污染普遍较重;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污染严重,近岸海域水质恶化。同二十年前相比,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越来越复杂多样的污染格局和大范围的生态退化压力。因此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方式急需调整。 3.1.2 发展绿色产业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要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要更新,这已经成为共识。2009 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总理温家宝提出:中国1990年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伴随着温总理掷地有声的世界宣言,低碳经济的概念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所接受,以低碳技术发展绿色经济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不是传统的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而是在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自然资源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内在地包含了绿色经济的内涵,新型工业化道路呼唤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形式不但被理论界所接受,而且逐步成为大家追求的发展方向。绿色产业已作为绿色经济的载体而在我国迅速地发展起来。

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实施方案

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面向电力系统的RFID芯片研究设计与生产管理中的深度应用 承担单位: ##集团有限公司(盖章)重点任务: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集成创新应用 所属地区: 推荐单位: 填报时间:

第一部分:承担单位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表

项目基本情况表

第二部分: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国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中国与世界各国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制造业的振兴与腾飞已经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设备作为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作为我国电力设备行业的大型骨干和龙头企业,我国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等重大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正在积极制订和逐步实施本企业的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努力打造国家电力设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示范单位,实现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能源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产业集群。 近年来,集团开始尝试将RFID、图像识别和激光蚀刻等自动化标识技术应用于变压器、开关柜、智能仪表、充电桩等核心的产品,采集产品、设备、零部件所关联的标识数据,用于产品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支撑面向工厂内的柔性制造和智能生产。 本项目中,##集团将与浙江省电力公司联合共同研究面向电力系统的RFID芯片研究设计与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希望突破电力设备的身份识别系统与制造厂商、使用单位之间相关信息系统的集成与互联,形成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完整数据链,实现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实时定位追踪与全过程透明化管理,在提高电力设备流转效率的同时,推进电力设备与生产、建设等管理对接,从而实现电力设备全供应链闭环管控。 (二)项目目的

加快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最新)

加快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x办〔x〕7号),加快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培育吸引投资新优势,增强创新驱动新动力,应对资源环境新挑战,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把握发展方向,明晰转型目标 1.明确发展定位。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平承接、高强度投入、高效率服务、高效益产出”的转型发展理念,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园区整合升级,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努力将开发区建设成为木竹加工首位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产城一体和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城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2.突出个性特色。打造产业集群,围绕木竹加工首位产业补链强链、转型升级,打造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基地;促进产城融合,做好生产和生活配套,提升园区服务功能,打造集各项服务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推动绿色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和低碳经济,打造集约、节约、环保、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园区。

3.提升发展目标。到x年末,争取实现首位产业集中度达到9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5%,经济外向度提高到18%,年研发投入2亿元,单位GDP 能耗年均下降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年均提高20%以上,亩均税收年均提高20%以上,每年力争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央企、上市公司1-2家,实现经济开发区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工业向融合转变、由综合向特色转变。 二、壮大主导产业,增强综合实力 4.壮大首位产业。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大力引进和升级改造一批能够产生集群聚变效应的项目。以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为平台,不断壮大木竹加工首位产业,围绕中至信家具等骨干企业和核心产品,着力延伸首位产业链条,通过骨干企业推动关联产业集聚,实现集群共生、联动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进新型能源等产业竞相发展,加快形成新兴产业与首位产业良性互动、共同提升的新格局。 5.打造专业园区。实施“一区多园”战略,加快建设家具制造、新型能源、新型板材、商贸物流、轻纺食品、生态旅游等“区中园”,形成一批分工明确、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体系完备的专业特色园区和产业配套园区,五年内使开发区项目承载区面积扩大一倍。

关于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通知

关于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晋发〔2016〕50号)和《关于建设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实施方案》(晋发〔2016〕51号)工作部署,促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现就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管控作用,积极做好开发区用地服务保障工作 土地是开发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要素。各级人民政府在开发区规划布局中,要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国策,紧紧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契机,统筹安排开发区用地规划。 (一)科学合理安排开发区用地空间布局。 全省总体按2%左右的国土面积规划开发区空间布局。根据整合、改制、扩区、调规的思路,按照“一次规划到位、分步滚动开发”的要求,实现“十三五”期间“一市一国家级、一县一省级”开发区空间布局基本安排到位。各市、县人民政府在安排开发区布局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原则:

1.坚持严格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开发区布局要合理避让基本农田集中区,尽量占用低丘缓坡、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特别是尽量不占等级较高的耕地。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实事求是,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优先考虑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坚持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倡导立体开发、一区多园。 2.坚持土地规划托底、多规协调。严格落实《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晋政发〔2014〕9号)要求,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避让禁止开发区、生态红线和生态敏感目标;避开采空区、沉陷区等地质灾害严重地区。尽量在规划的全省重点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城镇布局工业类开发区;在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内,原则上不设立工业类开发区,可适当布局生态文化旅游类开发区或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区。开发区用地布局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充分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进行衔接,要统筹做好开发区内“多规合一”工作,确保各个规划的相互协调、衔接、统一,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3.坚持整合优先、规模适度。开发区布局要优先整合原有市、县、乡三级各类园区、产业集聚区,在整合现有园区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扩展。开发区设置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与所在地中心城区规模、建设用地规模、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适度布局开发区规模,不搞平均主义、不摊大饼。发挥重点城市和经济带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在重点城市(镇)进行重点布局。

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旅游是无烟工业的论断被可持续旅游与绿 色旅游所代替。绿色旅游是旅游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依据减 量投入、重复利用与再循环的原则使用与利用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与对环境损害最小化的经济发展 模式。苏格兰的绿色企业计划指出:绿色旅游是一个用来 描述旅游部门最佳环境实践的词,它包括经营效率、环境 管理、废物、交通以及社会责任与生物多样性等话题。通 过认同绿色旅游企业计划的行为准则以及对他们行为的独 立审计,使企业承诺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工业旅游的运作模式:苏格兰绿色酿酒工业旅游 的例证 酒厂旅游是苏格兰重要的旅游项目。苏格兰酒厂特别 注重塑造绿色形象来吸引游客,即:酒厂环境安静、清新;接待中心是改建与再利用旧建筑而成;生产过程中尽可能 使用可再生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坚持“3R”原则的循环原则,如:酿酒残余的麦渣在过去一般被遗弃、换东西或卖 给当地农民作为动物冬季的饲料,今天通过把麦渣与蒸馏 过程产生的酒糟混合形成黑渣(dark grain),广泛用于农业。

酿酒过程中产生的热水过去被排入河流,现在用于养鳗鱼、小龙虾和种植土豆。酒窖使用的橡木桶是雪莉酒、马德拉酒以及白兰地酒废弃的橡木桶,即使是第二次使用,橡木桶还要使用2~3次,历时30到40年。废弃的橡木桶也被用来做篱笆、酒吧的凳子或用来熏制鲑鱼。 绿色旅游者是苏格兰绿色旅游计划的守护神,他们不断对旅游景区开发中的环境行为进行质疑。游客对酒厂环境质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外部环境退化对酒的品质的影响,如大麦中的农药、酸雨对水质、植树造林对水质与水量的影响等;另一类是用铜器蒸馏是否会引发威士忌中铜含量超标、排烟是否污染环境、泥炭采掘是否过量、橡树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排放物管理是否有效等。 绿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北京蟹岛度假村以产销“绿色食品”为最大特色,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经营理念。塑造绿色的主要手段就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保证绿色与循环利用的措施是:不烧煤、不烧油、不烧锅炉,用的是地热、太阳能和沼气,物资能量大循环,基本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 水循环利用:度假村地下温泉出水温度65度,先提供冬季采暖之用,降温后供应客房;水温降到20度就引入鱼

适应市场变化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适应市场变化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更好发展——佛山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纪实 郭唐勇张双华 摘要:创新治理机制,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企业内在的活力:创新人事、用工、劳资制度,提升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适时推进企业经营转型,在改革中隶发展,使佛汽集团面临诸多调整而完成华丽转身。 关键词:适应市场变化转型升级促进发展 佛山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汽集团”),是由原佛山市汽车运输总公司1999年改制成立的民营企业,是佛山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道路运输企业,是中国道路客(货)运输二级企业和“AAAA”物流企业。2012年企业营收1亿元、总资产10亿元、上缴税金5419万元,与2008年相比分别年递增14蹦、l{1%、l2“;连续11年为佛山市纳税超千万元大户:连续九年评选为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2012年列第32位:2010年跻身广东省服务业54强。 “适应变化,超前转型”,是佛汽集团的一贯作风,也是佛汽集团赢取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法宝”。客运主业是佛汽集团的支柱产业,公路客运是引领企业发展的强大

“引擎”。近年来,随着广东实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珠三角城轨网络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公路客运面临巨大的危机。2009年9月,佛汽集团成立10周年之际,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汉忠便提出进一步转型发展的思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发展的道路,在下阶段的发展中,要坚持把自己的主业做大做强,围绕公路客运、货运物流和城巴、镇巴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有计划的扩张,有计划的发展。”根据这一思路,佛汽集团未雨绸缪,顺应时势发展和市场变化,深化改革与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一、坚持管理创新,永葆企业发展活力 企业如何发展、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核心是管理创新的问题。长期以来,佛汽集团坚持改革发展道路,注重管理机制建设与创新。特别是近年来,以管理创新,增强了企业内在动力,激发了企业活力,推动了企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为企业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创新治理机制,确保科学发展的前进方向 着眼企业的长远发展与持续发展,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佛汽集团1999转制成立之初,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合并运行管理模式,大大激发丁企业发展活力。至2009年,企业营收由改制当

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

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 目录 中文摘要..........................................................................................I 一、绿色经济 (1) (一)绿色经济的概念与概念修订 (1) (二)绿色经济战略与传统经济战略的差别 (1) (三)夏季达沃斯年会刮起的绿色风 (3) 二、绿色经济之于中国 (3) (一)中国队绿色经济发展的态度 (3) (二)中国发展绿色经济任重而道远 (4) 三、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 (5) (一)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 (5) (二)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 (6) (三)发展绿色经济环保部门大有可为 (8) 四、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 中文摘要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挡,对地球资源的摄取与掠夺越来越激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形势日趋严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大气污染、森林衰退、草场退化、水生态恶化、生态功能衰退、食品安全、疾病横行、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等,地球已经很多次给人类发出了警告,如果人类再不珍惜地球这个唯一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那么,等待人类的将是地球给人类更严厉的惩罚,人类甚至难逃自取灭亡的命运。 于是,绿色经济应运而生。绿色经济本质就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能源以及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平衡式经济。绿色经济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当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努力去实现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这,正式发展中的中国所需要的。 发展绿色经济是增强国家竞争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大战略。中国要抓住机遇,采取措施,为绿色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加快构建绿色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关键字:绿色经济中国重要性

工业转型升级实施计划方案

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送审稿)

为加快我市工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积极营造“合力兴工、创新强工”工作氛围,以创业创新为动力、科技进步为支撑、结构调整为主线、集约发展为导向,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不断增强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是以工业高端化、产业集群化、企业现代化、发展集约化为导向,致力于打造特色产业城市,致力于推进转型升级走在全省前列。到2012年,在工业转型升级上取得“五个新”成效: ——产业结构有新优化。现代纺织、机械电子、节能环保、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五大优势产业规上产值占比比2008年提高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规上产值占比比2008年提高5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装备制造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能力有新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利税率达到9%左右,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左右,

力争全市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高新技术研发)中心40家,新创国家级品牌50只,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集群培育有新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纺织、嵊州领带、大唐袜业等重点产业集群提升取得明显成效,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取得积极进展,生产性服务业取得快速发展。企业结构更趋合理,配套协作更加紧密,培育形成“十百千”梯队型企业群体。 ——集约发展有新成效。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资源利用效率和集约用地水平明显提高,废弃物排放量明显下降,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力争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和废水排放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 ——体制机制有新优势。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民营企业管理体系,重点骨干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便捷高效的行政审批机制、市场化运作的要素配置机制、创新多样的投融资机制,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三、实施内容 (一)以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

心得体会:以开发区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最新)

心得体会:以开发区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最新) X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对X这个开放大省来说,以开发区升级促进高水平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就是抓住了转型发展的“牛鼻子”。 X的对外开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吸引外资大多名列全国第一,对外贸易一直名列全国第二。其中开发区是我省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全省131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创造了全省1/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了全省4/5的进出口总额,吸纳了3/4的实际使用外资,成为X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X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总体来看,在前一轮发展过程中,开发区主要依托特殊的体制安排和低端生产要素所形成的低成本优势,在各种政策红利的作用下,通过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资本和成熟技术相结合,承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环节的梯度转移,推动了中低端制造业快速发展,实现了开发区产业集聚。随着土地、环境、劳动力等传统低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原有经验做法也已被其它地区充分借鉴,相对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专业化于价值链中低端的条件不复存在。从外部环境看,美欧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信息产业为

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已经接近尾声,一些更具低成本优势的国家和地区逐渐加入到全球竞争中来,开发区中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和生产阶段,不断向东南亚以及我国中西部等地区转移,开发区原有发展路径已经走到尽头,开发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方向 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开发区的转型升级不是要脱离全球分工体系,而是要改变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来源,即从以往依托低端和通用生产要素实现高速度增长,转向吸引、集聚、整合全球高端创新要素推进高质量发展。 第一,通过高水平开放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X是制造业大省,实体经济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但是制造业的发展不能停留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和阶段,而是要依托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又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将新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通过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而实现转型升级,即在原有制造业领域进行深耕,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精致化、精细化和高品质化方向发展;二是依托技术创新包括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强调的是,实现开发区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方向转型升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 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经济技术开发区119 【发文字号】晋政办发[2015]35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04.27 【实施日期】2015.04.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晋政办发〔2015〕3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4号),促进我省国家级及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新形势下的发展定位 (一)明确发展定位。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努力把开发区建设

成为促进“六大发展”和实施板块经济的重要载体,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二)转变发展方式。 开发区应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改变依靠资源要素粗放投入带动的发展模式,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和企业主体,加快培育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等核心竞争力。开发区管委会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章立制、加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逐步将园区开发、建设、招商、运营、管理和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给市场主体,实行企业化和市场化运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市场活力。坚持规划引领,促进开发区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各开发区之间功能互补、区域平衡、差异化发展的新格局。鼓励开发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 (三)实施分类指导。 按照整合、撤并、共建、一区多园等模式,整合规范和统筹规划布局开发区建设。指导国家级开发区按照产业低碳、生态、循环发展的要求加快建设品牌示范园区;促进省级开发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优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引进新型产业;鼓励符合条件的产业集聚园区规范整合升级为省级开发区。提升存量,培育增量,放大总量,逐步推动我省开发区从数量上达到一个合理的规模,从质量上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四)探索动态管理。 建立开发区动态管理机制,制定《山西省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升级扩区和退出管理办法》,规范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升级、扩区和退出的审批条件和程序,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