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务员考试热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务员考试热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务员考试热的调查报告

选调生培养使用管理调研报告

选调生培养使用管理的调研报告 为了加强扶风县对选调生的培养、管理、使用,按照实际工作需要,近期,该县对选调生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分析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0年以来,该县共招录选调生41名,目前在岗34名,其中男性18名,女性16名;大学本科学历29名,研究生学历5名;30岁以下31名,30岁以上3名;8名被提拔为科级领导,22名任镇长助理,4名被调至县级部门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三位一体,层层落实培养人 针对扶风县选调生工作的实际情况,该县研究制定了选调生培养计划,并把选调生工作纳入全县培养选拔干部的总体规划当中。在培养管理上明确了责任,实行三位一体管理:一是明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作为选调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选调生工作的综合协调、制定培养目标及宏观指导;二是明确单位一把手作为选调生培养的直接责任人,负责落实县委组织部的培养计划;三是明确传帮带责任人。选调生所在单位指定一名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与其结

成对子,具体负责做好思想、作风、工作的传帮带工作。 优化环境,全方位提升素质 对分配到县上工作的选调生,该县量才施用,积极采取措施,因人而异,重点培养,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是提高认识,优化成长环境。县委把选调生的培养、教育情况作为年度党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强责任意识,不断优化选调生的成长环境。二是强化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县委组织部每年年初把选调生培训列入全县干部培训计划当中。确保每名选调生每年至少参加两次学习培训;同时,督促选调生不断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健全机制,规范化促进成长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措施,形成一套符合选调生成长规律的管理机制。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制度。明确工作岗位,将其工作职责、任务和年度工作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定岗定责,定期检查,及时督导。二是实行定期考核制度。县委组织部每年对选调生进行一次考核,全面掌握选调生工作情况,对表现优秀,得到大多数干部群众认可,适合担任领导职务的,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三是实行定期思想工作汇报制度。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选调生培养计划,在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教育活动、新农村建设、信访工作、园区建设、突发性事件处理等工作中进行培养锻炼,要求选调生坚持记写工作日志,总结工作经验和体会,每月向所在单

当前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剖析

当前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剖析 观察近几年报考公务员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报考,而且以应届大学毕业生居多。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北京考区一共有11万4千多名考生参加了考试,由此可见,全国报考的人数是多么巨大。针对这种现象,我通过网络媒体的调查和在现实中身边人的了解,对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作出以下分析和说明: 针对社会热议的“公务员报考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表示,公务员报考热有四个原因: 一是当前就业压力大。 二是公务员考试高举“凡进必考”的旗帜,公平、公正、公开,这种制度也吸引了更多人报考公务员,在这样一种玻璃房子里的竞争下,只要有真本事,就能考上公务员。 三是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还有职业声誉较高,能够给人一个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四是公务员的报酬待遇比较稳定,也有相应的福利。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得到巨大发展。但随着与国际社会更加紧密的接轨,高素质且有经验的人才逐渐成为企业所需要的“理想职工”。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加大了高等院校招生力度,为社会提供更多经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事实证明,这种措施已经有效的解决了社会与人才之间供求关系的问题。然而,各高校持续的扩招也逐渐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显现出“过剩”的趋势。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造成大量人才积累,通常会出现一个工作职务几十上百人竞争的局面,而这其中也不乏硕士博士。因此,就有人认为当前就业压力的加大是高校扩招惹的祸,但仔细分析,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前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有很大的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国家和民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实,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培养和挖掘人才,以便于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对于向我国这样发展中大国而言,人才更是我们在未来竞争中唯一可以依靠的本钱了。同时,接受高等教育也是老百姓们所期望的,因为作为性世纪的现代人,都坚信事实就是力量,虽然不懂行大学也能够就业,但对也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的培养,在今后,他们的就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正是由于这种心态的影响,和国家有意的引导,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在逐年稳定的增加着。这就造成了社会上就业压力普遍增加的结果。而作为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这一收入稳定、福利待遇又好的职业,自然也就成为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们争先追捧的对象。因此说当前社会就业压力过大时造成公务员报考热的原因之一了。 通过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制度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给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提供一个才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平台。因为公务员考试作为一种选拔政府工作人员的制度,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更加具有广阔的竞争环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杜绝了某种“暗箱操作”似的录用规则,这对于那些有能力但屡遭妒忌排挤的人来说更是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说,国家公务员考试所打出的公平、公正、公开旗帜对于那些高校毕业生而言,更加坚定了他们报考的决心。因为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对于大学生就业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难也是深有了解。有些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总是喜欢“挑肥拣瘦”,认为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既没工作经验,而且所要求的薪酬过高。不否认有些学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但只要有一个稍微合理的工薪待遇和就业机会,我们也不会处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了。参加工作后,在工作单位,一些领导和老职工总是摆出一副“你是小孩”的,应该尊敬我的姿态,即使工作能力再突出,但在按资排辈的固定思维影响下,也不会很快的得到发展。而公务员考试恰恰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所以我们对这种选拔方式是持肯定态度的,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在

论“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之理性思考

论“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之理性思考 论文摘要:随着公务员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及实行,公务员这一职业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公务员报考也日渐增温。另外,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具有双重效应,我们要以慎重的态度来对待这现象。论文关键词:公务员报考热劳动就业市场机制社会保障体系 一、引言 我国自1993年开始实施公务员制度,1994年施行公务员公开招考以来,公务员制度日趋合理与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也日益公开、公平、公正,相应的出现了“公务员报考热”现象.据资料显示,去年11月2日结束的2008年国家公务员报名,再次掀起热潮,最热门岗位供需比达l:3592l0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仍远远超过一年一度的高考和研究生考试,又成为一座争挤的独木桥。面对公务员报考热现象,我们应该理性思考。 二、公务员报考热的双重效应 (一)正面效应 公务员报考如此火爆,无疑有利于政府吸贤纳士,充分的挑选所需人才。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已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认可,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大学生通过考试录用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客观上会给国家机关带来新鲜血液和新鲜空气,给公务员队伍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这必将有利于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会促进社会的加速发展。 (二)负面效应

“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已成为一种民情,无论是对于政府和公务员自身的发展,还是社会的长期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 首先,公务员报考规模增长过快会带来政府管理费用的膨胀、交易费用的上升。参加考试的人增多,政府为此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必然随之增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 其次,良好人才配置模式受到挑战。人才按其能力大小可分为超级人才、中等人才、普通人才,每类人才有其各自的工作领域.中等人才大多成为公务员,但是当一个社会极其推崇公务员时,超级人才就会选择成为公务员,这必将造成社会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优秀人才大多在社会之中,而不是过度集中于政府机构,这是所有现代发达国家的普通现象。公务员报考热这一现象打破这种人才配置格局,自然也就打破了经济持续增长、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 三、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形成原因的主客观分析 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放宽对报考公务员的条件限制。除特殊职位外,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中无性别、身高、体重、外型、外貌、婚姻状况、毕业院校等方面的限制。而且,我国于2006年首次对中央国家机关的招考职位不再设户籍的限制,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供了平等的报考机会。除此原因之外,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一)客观方面 1.实际上存在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

最新整理选调生去留问题调研报告

最新整理选调生去留问题调研报告 为加强对新形势下选调生去留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充分发挥选调生的作用,促进选调生成长成才,近期我们对肇庆市怀集县镇的选调生去留情况进行了调研,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选调生基本情况 年以来,上级组织部门选派到我镇的选调生共计人,目前仍在我镇工作的有人,流走的有人。在我镇工作的选调生,男人,女人,已落实行政编制的人,使用事业编制的人,尚无编制的人。 二、选调生流走的原因 1、选调生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分配到我镇的选调生,其专业结构与工作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我镇急需农业生产、村镇规划、交通建设、水利工程等专业,而选调生大多不具备这些专业,使得选调生安排上存在一定困难,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作用。为此,部分选调生在镇里熬不下去,工作一两年看不到什么前景希望,辞职走了。 2、心中的期望与现实落差太大 选调生心中的期望值较高,满以为在乡镇工作有美好前途。到了乡镇工作一段时间,发现乡镇工作并没有象自己心中想象的那么美好,与现实落差太大,萌生退意。选调生在乡镇工作待遇不高,收入较少,看到其他同等学历的同学在外打拼出很好的前景,毅然放弃选调之路,出外求职。选调生看到组织人事工作存在一定不正之风,觉得如果只靠实力但没人事关系的话,要调到高一级的单位工作很难,在乡镇工作晋升没前景,就打算辞职。有的选调生在乡镇工作离家太远,交通又不便,便不想再干下去。选调生的工作不稳定,遇到上级单位人手不够的时候往往会被抽调,但入编难,最终会被遣返原单位,工作不稳定,难以成家立室,就决定离开。 3、对选调生的培养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大多数乡镇对选调生的培养管理不够规范。一是重视重用不够。上级部门对选调生重视重用不够,其管理培养方式与一般乡镇公务员区别不大;二是对选调生培养管理存在偏见。部分乡镇认为选调生虽有学历、有知识,摇摇笔杆子可以,但做基层工作不行,不注重对选调生的实践锻炼,一般只是放在乡镇写写文章、接接电话、跑跑腿、打打字,使选调生缺少实践锻炼机会,难以增长才干。三是在选调生的使用上,较少根据其专业特长和个性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导致部分选调生逐渐放弃了学业专长,失去了进一步发展提高的空间。

如何看待大学生对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的现象

如何看待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现象 【刊名】《光明日报》2008-11-03 【馆藏位置】报纸阅览室 【内容简介】 2009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录公务员(俗称“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审核工作日前结束,通过审核的报名人数创纪录地超过105万人,而国家公务员拟招录人数为13500 余人,这意味着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已达78比1,而这一比例在去年为60比1。更令人咂舌的是,在今年的报考中甚至出现4723人竞争中残联1个职位的火爆场面。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与历年相比有什么共性和特性?持续升温现象背后透露出哪些信息? 趋热原因:就业压力、公务员比较优势和队伍建设成效驱动报考热潮 一般而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在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之后,伴随现代公务员制度引进而得以确立和全面推行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白智立多年从事国家公务员制度研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公务员制度的确立是很多国家现代化成功、国家稳定发展的要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高的考试成本和相对公正的录用程序使很多人将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职业规划的备选,而长期以来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成效和明显的比较优势,也成为人们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主要考虑因素。 “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实施以来,应该说取得了很大成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得到了较好贯彻,较为全面地向社会开放公共职位,吸纳了大量的社会人才进入公共部门工作,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和效率得到了较为全面提升,也正是这一改革成果使得公务员职位成为众多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才最为关心的职业选择。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公务员报考热进一步升温。特别是中央国家机关以及省市机关公务员职位更深得求职者青睐,这主要与这些地区或部门在户籍制度、生活条件、工作条件、薪酬水平、自我实现等方面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有关。”白智立说。 那么,应如何看待国家公务员考试炙手可热的现状呢?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公务员法起草小组成员宋世明认为大可不必对此担忧。他对记者表示:“‘凡进必考’的考试录用制度,是从源头上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的基础性制度设计。同时,公务员职位具有公共性,公务员报考具有开放性。报考公务员,也只是多了一种职业选择尝试而已。一次考不中就寻死觅活者少有耳闻;准备像‘范进’那样用几年的努力来实现做公务员梦想的报考者,也比较罕见。” 对于未来国家公务员报考趋势,白智立明确表示:“报考国家公务员应该说是众多高校毕业生经过理性思考后的一种较为现实和稳妥的择业行为。只要巨大的就业压力存在,国家公务员报考热的现象就还会持续。” 报考规定:基层工作经历可提高公务员队伍成熟度,却非“一劳永逸” 此次国家公务员招录的最大特点是更加注重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按照计划,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用于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计划数不

一个公务员考试过来人的建议

对准备公考同学的一点建议 ——一个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当前公务员考试可谓炙手可热,面临毕业的莘莘学子、打拼日久的非正式职员、疲于本职的白领蓝领等等都把改变生活的希望放在了公考上面,把成为政府公职人员当做新的人生追求。选择公考正确与否难有定论,在这里我只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我的个人公考经历 我是一名参加工作4年的基层公务员,毕业那年舍友报名公考,我也跟风选择尝试。结局有些喜剧性,准备公考一年有余的舍友全部没有通过,我半路出家却成功进入面试,又在面试中险胜对手,最终获得了一个公务员身份。当时考取的职位是县级水务局办公室科员,11个月后调到县级政府调查研究室工作,两年后,我又调到市政府调查研究室工作,但现在依然仅仅是一名科员。 二、基层公务员的现实情况 对于没有进入这个圈子的人来说,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就像我们大学之前对“象牙塔”的那种认识,应该到处是一片和谐、欣欣向荣的场景。可事实会让你失望,在这里你的部分能力会被埋没、日常的工作让你无暇顾及其他、工资待遇会让你在同学面前脸红、所谓的灰色收入对你来说都不是现实、晋升的路

总是不那么平坦、同事之间相处可能没你认为的那样和睦等等。 (1)个人专长难有用武之地。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相对单一、专业,部门科室的业务都是年复一年、相对单一的,繁琐又缺乏创新性,很多人的能力水平长期得不到发挥,苦恼可能就产生了。我有一个同事,是一名研究生,考取了基层一个部门单位,被分到了一个业务科室,每天的工作就是做表格、下通知、发抚恤金、办理各种具体事务,但是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是科研领域,七年的专业知识在每天反复的业务办理中毫无用处,理想抱负也没法实现,苦恼很多,已经在考虑谋求其他的工作。 (2)工作的闲暇时间很少。这个方面可能跟大家习惯上的认识或者了解的情况不同,实际上在机关事业单位每天也是比较忙碌,特别是年轻同志。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同志,各种工作纷至沓来,再加上如果你像我一样还是一个上进心很强、积极要求进步的人,那么恭喜你,你会忙到没时间锻炼、没时间结婚休假、没时间陪女朋友。 (3)工资待遇不高。在这里你的月工资远远低于你那些同时期在银行、外企、国企的同学,同学聚会时,你都不好意识开口谈工资。外界所说的灰色收入根本与你沾不上边,像我每年的福利待遇只有1000-2000元的取暖补贴,没有其他任何额外收入,所以有句话叫“想发财、别做官”。

【述职报告】选调生年度述职报告

选调生年度述职报告 20XX年是个难忘的一年,是我从大学生村官转向选调生的一年,分到XX政府的这一年里,在各位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各位同事的关心与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这一年来的工作和学习,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转变,工作心态也逐渐成熟起来。与此同时,在工作中也注意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去弥补,不断追求自我的突破。现将一年来学习工作开展情况述职如下: 一、主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理论素质 作为一名选调生,我意识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需不断为自己“充电”,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理念。一年来,我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和基层实践能力。 一是注重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一年来,我认真学习了党和国家方针、路线、政策,尤其是十九大会议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同时以现代网络、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等为学习载体,自觉做到勤学多思,努力增强党性观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是注重业务学习,提升工作能力。纪委专干这个职务是我从来没有接触的岗位,也是一个业务水平要求高,个人素质要求强的岗位。在镇纪委任职期间,被安排到县纪委跟班学习,提升业务水平;同时按要求每月在人民网、红网等论坛就纪检工作跟帖、发表网评,尽快提高业务认识度、熟悉度。三是注重知识深化,提升写作水平。为了基层工作

需要,我十分注重文字材料的学习与积累,坚持边学边写、边做边写。在日常工作中,我主动承担了镇纪委大部分文字材料的草拟、撰写、整理等工作,并认真写好自己的工作计划、工作日志、工作总结以及《对XX镇信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创新群众工作,构建和谐社会》一批有分量的调研文章和信息,积极撰写各类工作动态及信息,逐步巩固写作基础,积累写作经验。 二、坚持基层实践,积极投身各项事务 一是走村串户,吃透村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一名选调生,安排到**村挂职书记助理,初来乍到,面对全新的环境,面对全新的任务,我深入农户,以群众为朋友,找准定位,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积极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在镇党委、政府以及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我深入了解了里旺村人口、土地、计划生育、综合治安、党建、扶贫等基本情况。一年多来,我与村组干部走遍了村里的32个小组,走访了数百余户群众 二是全心投入,当好助手。一是搞好主题教育。结合“两学一做”和党的成立96周年之际,深入推进“党员活动日+廉政教育”活动,全镇各村(社区)实现了廉政文化全覆盖。二是创建公众平台。通过线上创建XX纪检微信工作群、XX纪检微信公众号XX”,畅通信息反馈,通过公众平台进行专题学习、辅导解读、网络宣讲等,把《准则》和《条例》各项要求体现在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中。三是突出警示教育。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观看《镜鉴》、《迷失》、《信仰》等警示片,强化了反面教材的警示震慑作用。

公务员考试热的思考讲解

公务员考试热的思考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已成为众多成人考试中最炙手可热的考试, 对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机关每年所组织的不同级别的各类公务员考试, 无数考生趋之若鹜,其报考人数更是 逐年攀升,其竞争激烈程度已远远超过高考。仅就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名情况而言,已可见一斑。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共有97个部门8662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据人事部统计, 报名期间全国总报考人数已接近100万,比2004年的54万人几乎翻了一番, 最后通过审核的考生接近40万,报考合格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平均为37:1, 其中38个部门职位的报考与计划录用人数之比超过100:1,甚至还有 5个部门职位的报考与计划录用人数之比超过了 1000:1。不仅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盛况空前,地方各级公务员考试 也是异乎寻常的激烈,许多考生考完省一级的考市县一级, 考完市县一级的考乡镇一级,考完一个地方的考其他地方,层层考, 重复考,考不上决不罢休。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 公务员考试热有其内在的必然因素。它是当前社会大背景下的客观反映, 是国家机关公务员选拔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它也是新体制、新形势下社会大众个体理性选择下的集体非理性现象, 折射出当前某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具体来说,形成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随着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数百万社会人员迈入就业大军行列, 而且高学历的就业者越来越多,在当前就业机会增长空间有限的前提下, 意的工作满者要找到一份令自己业就,峻严越来越势形业全国就. 越来越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行政机关每年不失时机的拿出大量职位面向公开 招考,使报考公务员无疑成为就业人员的必然选择之一。 (二职业本身具有吸引力。 据调查,当前在年轻人中最受青睐的单位是外企、银行、垄断性大国企、政府机关。相比较而言,公务员职业相对稳定,职业风险较小, 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同时又 具有完备的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保障体系,还有房贴、

选调生工作调研报告

中共XX镇委员会 关于选调生需求状况和拟招录选调生 调研报告 目前,我镇共有行政编制XX人,实有行政人员XX人,超编X人。未出现编制空缺情况,按现有人员正常退休计算,截至XXXX年仍超编X人。因此,不能计划招录选调生。现就如何能够更好发挥选调生专业特长提出意见和建议选调生是省、市委组织部直接从高等院校选调并分配到基层工作的优秀毕业生。是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党政领导干部的后备人选。为此选调生工作做应该做到: 1、积极为选调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把选调生安排到适合其成长的乡镇工作,尽快提高选调生适应工作的能力,坚持政治上关心,生活上体贴,认真解决选调生思想、工作、生活中的难题。 2、多措并举育人,加快选调生的成长进步。一是利用各类培训契机,对选调生进行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培训。二是有计划的抽调选调生到县直机关跟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强化实践锻炼,加快选调生成熟、成才的步伐。一方面因人而宜,为选调生选准施展才华的岗位。另一方面坚持多岗锻炼,促进选调生全面成长。 3、打破常规用人,加大选调生使用力度。将选调生全

部纳入县人才库,进行跟踪管理,建立了选调生管理档案,坚持年度考核与平时考察相结合,全面掌握其思想、工作表现。在充分考察了解的基础上,对工作能力比较强、成绩突出、得到大多数干部群众认可的选调生,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思想,大胆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经受锻炼,施展才华。 选调生为干部队伍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工作中发挥一定的先锋模范作用,但与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一段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个别选调生难以适应基层环境,造成选调生工作存在一定难度。选调生刚从大学校园出来,理想、信念与现实中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有一定的差距,同时,语言沟通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影响选调生开展工作,造成个别同志对乡镇工作不能适应,给选调生工作带来了难度。 2、培养选调生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个别单位把选调生当“客人”看待,对选调生的培养管理不够大胆,选调生从事的工作“杂”、“散”,使选调生的成长步伐较慢。 3、选调生工作责任心强,热情高,但在基层工作时间短,适应复杂环境和组织协调能力有待提高,农村工作经验有待丰富。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应该在工作中对选调生倾注更多的关心,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加大对选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于当前公务员考试热的思考

关于当前公务员考试热的思考 在中国,公务员就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每年,政府都会举行公务员考试,通过笔试、面试来选拔人才。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已成为众多成人考试中最炙手可热的考试,对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机关每年所组织的不同级别的各类公务员考试,无数考生趋之若鹜,其报考人数更是逐年攀升,其竞争激烈程度已远远超过高考。据相关新闻报道,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预计超150万创历史新高。虽然报名人数多,但是岗位招干比例却相当小,呈现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态势。 一.公务员热的原因分析 公务员考试热有其内在的必然因素。它是当前社会大背景下的客观反映,是国家机关公务员选拔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也是新体制、新形势下社会大众个体理性选择下的集体非理性现象,折射出当前某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具体来说,形成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就业压力大 自从大学开始扩招,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已经不想十几年前那样稀奇了。中国每年有好几百万的大学生毕业。再加上现在大学毕业后,不实行工作分配,大学生要自己经整改上岗,可是劳动市场上的岗位有限,每年大学生就业的形势都很严峻,很多大学生不能顺利找到工作,成为了失业者。而报考公务员的要求不高,这对于大学毕业生无疑是雪中送炭,具有非同寻常的诱惑力。所以众多的考生去挤“独木桥”,想考公务员获得一份工作。 2.考试公正性得到社会认可。近年来,各级公务员考试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将考录政策、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等全过程予以公开,并在制度上加以保障,使公务员考试被誉为“在玻璃房子里的竞争”,其公开、公正性已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赞誉和认可。而户籍制度的放开、体检标准的调整、高校毕业生和社会在职人员的同等对待、报名方式的改革等等,都无疑为更多愿意报考公务员的社会成员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3.职业稳定性。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淘汰,因此在各行业中,竞争特别激烈,存在正很大的职业风险。职场中人或多或少都会担心自己被解雇。而公务员所需要承担的职业风险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同时又具有完备的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保障体系,还有房贴、交通补贴等这样那样的补助,个人待遇较好。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其他许多职业的竞争性和风险性越来越大的对比之下,公务员职业这种高稳定性、高福利性和高声望性更具吸引力。 4.从众心理导致。一些人考公务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有些人纯属跟风,别人考自己也跟着考,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有的人被迫应考公务员只为遵从父母命令;有的则为摆脱就业压力而抱着“试试”心态而考。受媒体或身边人的影响,很多人并不了解公务员的工作,也没有考虑自己的特长、兴趣、能力是否与公务员匹配,考公务员只为优厚的待遇、稳定清闲的工作和完善的社会保障。无论个体的动机如何,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客观上推动着许多人盲目报考公务员,加剧了公务员考试火爆的程度,导致公务员竞争激烈,人们更加关注公务员考试。 二、公务员考试热的利弊 (一)积极的一面。总的来说,更多的人报考公务员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首先,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建设一支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兼优的公务员队伍势在必行,

有关公务员热的英语作文

Craze for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Every year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in China take civil service exams conducted at various levels in the hope of becoming government employees. Among them, college graduates are a fast-growing force that can’t be ignored. The craze for being a civil servant is not limited to liberal arts majors,as it’s also gaining popularity amo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the final analysis,this growing trend among the youngsters is mainly attributable to two factors–ambitions and comforts. On the one hand, many ambitious college graduates view these exams as a springboard to a higher social status, greater power and prestige, on which many of their other wishes rest. On the other, as being a civil servant generally means a stable income, enviable healthcare and pension programmes, as well as other comforts of life,it’s quite an appealing career option to many people, especially in this age of sluggish world economy. Personally, the desire to be a government official is beyond reproach, as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 do need an injection of new blood into the civil service sectors. The

关于加强选调生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选调生管理的调研报告选调生培养和造就成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组织部门如何做好选调生的培养和选调工作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笔者在对崇义县近年来省、市选调生进行调查问卷和实地访问的基础上,对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选调生的几点思考和对策。 一、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环境适应上的困难。选调生从高校直接到乡镇基层工作,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突然转变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巨大挑战,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落差。从实际工作看,绝大多数选调生较快地实现了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工作能力的转化,顺利完成了从学生到乡镇干部,乃至领导干部的过渡。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选调生存在理想化倾向、与基层脱节问题,进入角色较慢,到乡镇工作二、三年时间,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学生时代,思想感情上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基层工作和干部群众之中。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一些选调生思想准备不充分,没有农村基层工作或实践的经验,对于自己所应该从事的本职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当碰到一些具体问题时,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如我县选调生罗某,2000年分配在我县古亭镇,其所学专业是

中文专业,书生气较浓,与农民群众交流的方式方法不对路,工作难于开展,其本人也感觉农村工作压力较大,难于适应,一年之后就外出打工去了。 2、生活适应上的困难。首先表现在口头语言沟通上有障碍。从崇义近年来选调的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看来,有60%以上的选调生反映在工作中遇到语言沟通障碍。大部分选调生工作的地方地处偏远,当地群众使用方言进行交流,普通话的普及还不够深入,这给选调生同群众的语言沟通和感情交流带来很大的不便。此外,有85%以上的选调生反映对当地情况不了解,上任之前对基层没有任何接触,对当地的人文、地理、资源、气候、风俗习惯等了解甚少,加上住房、工作、出行等条件相对落后,因此日常生活上的磨合和过渡要花费较长时间。 3、工作适应上的困难。一是专业特长难发挥。从实际情况看,具有农村工作相关专业的选调生专业特长能够得到较好发挥。而就目前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现实而言,有相当一部分选调生在近期内难于找到对口工作,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必须在投身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再学习、再提高,尽快实现知识转化和能力转化。在这一问题上,大部分选调生能够正确认识,以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精神,刻苦学习新知识,主动适应岗位职责需要。但也有一些人不能正确对待,报怨自己学非所

公务员考试热原因分析

当前,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热门考试之一,与中考,高考一样决定着一些人的命运。虽然没有中考与高考那样的重要,但对于想从事仕途同坐的普通民众来说,公务员考试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平台: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自身价值。再次积极层面上,其意义甚至可以与大学扩招相并举。我相信,在历史的发展与检验中,公务员考试必将在促进公务机制改革,招贤纳士实现人生价值,给党与政府补充新鲜多元的血液,减少与放缓官员网络状腐败等方面成为一股积极的推动力量。 然而,在当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各种体制仍然亟待完善的今天,报考公务员热潮的涌现却应该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反省。究竟是什么原因是的报考公务员的人数连年激增呢?使我们民众的觉悟真的已经随着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也已经跨越式的上升到了“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还是因为社会发展中的利益分配不合理而使得众考生趋之若鹜来争夺这种“百姓父母,人民牛马”的岗位? 也许,如我前例所言打的那些有着正面光明的信仰与追求,希望能够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与服务的,所是因为对现实状况感到不满而渴望通过仕途能够改变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考生尚且有之,想必也只是凤毛麟角。而从每年能源、国税、海关等热门岗位的报考人数的持续井喷与农林、气象等冷衙门的无人问津的对比中,我们就可以发现,更多的考生不是为了奉献服务,而是为了牟取服务。而在此类考生中,其报考原因也不尽相同,分析总结其心态,认为有以下几种:

①认为在当下社会发展迅速,局势急剧变化的今天,做公务员就是端了铁饭碗,收入稳定,福利待遇好,而且前途还很光明。当下社会形势发展与变化迅速,虽然说是机会更多了,就业前景也更为广阔了,但是一场经济危机袭来,不管是百年的通用还是雷曼,不管是富足的冰岛还是希腊,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而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企业也受到此危机的重大冲击,不管是本土的企业还是外企,国营的还是个体,都上演了一幕幕的裁员悲剧,但还真是很少听说哪级政府哪个部门有裁员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诸多政府动不动就压缩开支,裁减员工的做法相比,中国的公务员的位置可真算得上是稳定。而在这种朝夕万变的形势之下选择职业:做金领吧,没几个人有那真本事;做白领吧,业务繁忙,工作时间长,一年到头累死了,还没有几次休假,虽然说工资报酬也还算不错,但据说因为工作,很多白领都三十好几了还是单身,搞得现在电视台的相亲节目异常火爆;至于说做灰领或是蓝领,又有几个大学生能看得上瞧得起的?于是乎,思来想去,要是能考上公务员,工作不算忙,压力又不大,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工资也稳定。混的好了,不断往上提拔,就算混的不太好了,也能调去有谁更多的岗位。每天一杯茶,一份报纸,一台电脑,几乎就是全部的工作。虽然看似极度无聊,但对于缺乏勇于创新与实践精神却希望不劳而获,喜欢仰人鼻息的中国众多大学毕业生而言是再为享受不过了。 ②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公务员的隐形身份地位很高,具有一般大众所默认的“呼风唤雨”的影响力。一般情况下,“当官的”也备受尊

浅析当前中国公务员考试热之现状

浅析当前中国公务员考试热之现状 ◇王 霞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 要】公务员,在众人看来是很风光,很体面的职业。“铁饭碗”和高福利是人们赋予它的代名词。所以导致了最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热。据有关统计表明,近年来甚至到达了几千人竞争一个职位的程度。 【关键词】公务员 公务员法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同时公务员这一职业也是人们争相追逐的一个热门职业,“铁饭碗”和高福利是人们赋予它的代名词,所以导致了最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热。据有关统计表明,以国家和中央公务员录取为例,自中央机关招考实行网上报名以来,合格的报考人数大幅度攀升,由2001年的32904人次上升到2005年的541552人次。其中2003年招考报名人数为121165人,比上年增长95%,2004年招考报名人数达到了360240人,增长了197%: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招考报名人数为541552人,通过资格审查的合格人数达到310645人,均创历史新高,职位供求比例高达1:37.3;2006年的招考,全国总报考人数接近100万人次,除海关职位外,通过审核的考生接近40万,平均录取比率接近1:50,一些热门职位的录取比率甚至超过了1:1000。然而,公务员就真的这么好吗?值得大家追之若鹜吗? 一、公务员的涵义及理解 依照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06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它主要包括以下七类人员: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人大各级机关、各级政府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政协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中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工作人员。参照实施,共青团、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各级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去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实行。 公务员考试,是国家为了吸引人才而采用的统一录用考试,他有一套严格的程序,首先要发布招考公告,然后报名,笔试,面试及心理测评,体检,考核,审批、录用。一旦经过统一考试录用的公务员都必须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负担工资福利,这就都成为公家的人了,公务员应有的各种保险,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都一样不少,这等优厚的待遇自然对于当今的大学生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为何公务员考试如此热 近年来,人们之所以如此热衷于考公务员,之所以挤破头都要往公务员队伍里面扎,这是有原因的。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一个薪资福利地位等都很不错的行业,是值得奋力考取的。 1.公务员工作轻松,薪水高,福利待遇好,灰色收入多;这是一种对于公务员的误解,在大多数人看来,公务员就是稳定、高薪、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且很悠闲的工作。并且,如果干到一定级别,还有一笔不菲的灰色收入可以进账,这岂不是名利双收吗?确实,公务员的工资每月有财政每月按时足额发放,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相对稳定。而其他职业的人却是拿自己的劳动所得,有的时候还得看上级或者老板的脸色,而且工资的发放还不一定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公务员的福利好,除了正常的工资和津贴外,该有的保险一样不差,每年都有的公休假和探亲假什么的,而且退休后每月还可以领一定比例的退休工资。除了住房公积金外,单位好的甚至还有集资房。这些都是其他职业难以媲美的 2.进入公务员行业后,没有特殊原因,是不能被轻易辞退的;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职业相对稳定,不像其他职业人一样,今天做这项工作,明天由于种种原因又改行做其他了,而且公务员的工作环境相对其他职业而言相对的轻松。 3.低迷的就业形势;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找份工作难,找份好工作更难,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都失望了,曾经的美好计划感觉难以实现了。一提到什么是好工作,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说公务员等稳定、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也高的职业。 4.高校毕业生大增;自高校扩招之后,高校毕业生的数据就突飞猛进,《2006中国发展报告》显示,2004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239.1万人,2005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306.8万人,到2010年631万,涨幅一倍。试想,这么多的高校毕业生要就业,将面临的是何等的竞争与压力。在这种形势之下,高校毕业生们也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好就是高薪、福利待遇好的,当然,公务员就成为了首一选择。 5.当代大学生意志力和自信心的受挫和降低,对自己缺乏了解,导致不敢选择挑战性和风险性的行业;我个人认为,当今公务员考试如此之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意志降低,干劲不足,刚毕业就想做悠闲的工作,刚走出象牙塔就想稳定,就在想着过相对稳定衣食无忧,老有所养的生活,缺乏长远的计划和信心。另外,他们对自己也不怎么了解,不管自己是否适合这一职业,都随大流,争相备考,这就再一次增加公务员考试的压力和竞争性。 三、对公务员的误解 这些都是人们眼中的公务员,然而,又有谁知道在美丽的光环下有着什么样的影子呢?公务员真的就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好吗?其实不然。现在的公务员再也不是过去那种一壶茶、一张报就能过一天的“神仙”日子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务员行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或许是你不曾了解的。公务员也存在以下实实在在的问题和压力。 1.工作压力大;虽然公务员没有失去工作的压力,但是他们跟其他所有的行业一样,面临晋升等方面的压力。现在的情况是,入职要考试,任职要竞聘,升职要考核,平时还要应付繁重的公务和大堆的工作,不称职的还可能换岗甚至是下岗,在公务员中曾经流传过这样的一句话:不换脑筋就换人。 2.工作时间长;虽然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目前基本上都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和每天八小时工作制,但由于种种原因,公务员常常需要加班加点,主动或被动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十分普遍,有时甚至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因工作繁重而累倒在工作岗位的先进典型不时可以在媒体上看到。 3.人际关系复杂;公务员所面对的人际关系普遍来说比较复杂,打交道的人既有领导、同事,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有各式各样的办事对象,社会各个阶层都有。因此,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要求公务员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一定的技艺,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心理压力,烦躁、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也会随之出现。 4.特殊工种的公务员更是承担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比如各种人民警察,公安边防,监狱警察等。他们的工作环境单调紧张,工作的时候要随时保持高度警惕,稍微出点差错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国家和个人损失;他们节假日不能照常休息,甚至加班加点,春节等团圆的节日也不能和家人团聚,这些都是很多人未曾了解的。 以上便是众多公务员在工作中的不利因素,这是局外人无法体会和理解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以点带面,看到单位好的公务员,就认为所有的公务员都是那样。然而公务员的工种和岗位多种多样,职务和职位千差万别,工作性质和工作方式也各有不同。如果你进入到比较特殊的公务员行业,或许你就不会认为公务员是“肥差”了。正是因为人们对公务员的误解和对自己不正当的评估,对于公务员考试随大流,争相追逐,才造成公务员考试一年比一年热.然而,有些考进公务员队伍的人他们虽然不适应现在的工作,但也不愿意退出,或者说不敢退出去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工作,这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6(1). [2]杨晓安.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研究(J).武汉:现代商贸工业.2009(11). [3]郎成爽.赵芸霄.公务员报考热的制度分析(J).云南:法制与社会.2007(11). 205 人力资源

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的研究

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的研究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公务员考试在进入21世纪之后该项考试趋于成熟和稳定。近年来“公务员热”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现在不论是国家统一的公务员招考,还是地方政府的公务员招考,火爆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前些年的“高考热”“、考研热”“、出国热”。公务员考试已经代替高考和考研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中国第一考”。2009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录公务员(俗称"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审核工作日前结束通过审核的报名人数创纪录地超过105万人而国家公务员拟招录人数为13500余人这意味着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已达78比1而这一比例在去年为60比1。更令人咂舌的是在今年的报考中甚至出现4723人竞争中残联1个职位的火爆场面。做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保障公务员社会地位很高。对于那些一心想去大城市谋求发展的大学生来说做公务员可以给他们解决户口问题。公务员考试现状也反映出一些社会问题。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千万不能在这股热潮中迷失了自己。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与历年相比有什么共性和特性?持续升温现象背后透露出哪些信息? 趋热原因就业压力、公务员比较优势和队伍建设成效驱动报考热潮而在报考人数中绝大部分是大学毕业生他们成为“中国第一考”的主力军。这也无疑说明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将眼光投向了公务员这个“金饭碗”。之前人事部对89个城市的一项就业统计显示公务员职位只为大学毕业生提供1%的就业岗位但却吸引着30%大学生的目光。如此严峻的公务员录取形势却丝毫没有减退“考碗族”们的热情报考热潮是一浪高过一浪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公务员考试如此之热 1.公务员职业自身的吸引力。首先做公务员工作稳定压力小。大学生就业时最看重稳定、高薪、发展“三要素”。其次做公务员福利好有保障。再次公务员社会地位很高。“学而优则仕”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在老一辈眼里公务员象征着非常好的社会地位是一种很体面、很令人羡慕的职业。另外对于那些一心想去大城市谋求发展的大学生来说做公务员可以给他们解决户口问题。2.严峻的就业形势。自1999年开始全国普通高校正式扩招以来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考公务员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无疑又多了一条出路为了防止“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发生他们不得不抓住任何一丝机会在“公考”这一热潮中孤注一掷。3.大学生就业观念偏差。如今的大学生找工作依然追求高薪、舒适、体面都希望能够“一次就业定终身”他们缺乏吃苦耐劳、自主创业的精神。而公务员舒适稳定的工作性质正好迎合了大学生的择业观。很多大学生比较盲目缺乏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这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队伍里很多人都是盲目跟风看到别人报考自己也跟着报考缺乏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不可否认的是公务员考试可以提升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一方面公务员的录用结束了一靠国家从大中专院校直接分配、二靠单位自行选拔实际上多是依靠各种关系进入干部队伍的暗箱操作时代给人们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虽然没有绝对的平等但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也是一定意义上的平等。从更深的层次来分析公务员考试现状也反映出一些社会问题。首先社会发展不平衡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平。公务员热表面上看是因为这个职业“医疗、养老有保障”根源却是社会发展诸多要素欠缺的并发症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政府投入的有限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850万名党政干部服务的。其次社会保障存在两极分化公务员考试的热正测出了其他职业的“相对冷”。在理论界有一个公认的说法是社会保障度决定社会和谐度但社会保障患寡更患不均针对这种“阴阳不调”中医学主张“不可盲目乱补”而应该“滋阴降火”。再次通过“公务员考试”这个温度计还可以一窥“灰色收入”、“腐败文化”的端倪。应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应当多角度来看问题。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加强宏观调控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国家应利用信息优势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利用法律手段保证各种人才就业的公平性通过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强化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技能培训。从高校的角度来说深化教育改革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