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 人文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

高考题

一、选择题

1.(北京文综第8题)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岛内最大零售商业点位于甲村,主要形成原因是该村()

①地形平坦,交通便利②商业从业人口多③商业组织形式复杂④人口数量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重庆文综第8,9题)图4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

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

答案 D

3.适合布局在防护带的是()

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

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

C.幼儿园、医院

D.医院、停车场

答案 A

(福建文综第7题)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右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读图,回答下题。

4.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A.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山服务范围最广

C.熟、张家港、大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答案 D

(浙江文综第6,7,8,9题)读图3,完成5~6题。

5.甲地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

A.布局的甲域的工业区内。

B.布局在甲乙两域行政边界处。

C.布局在甲域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

D.不宜引进该企业。

答案 D

6.乙域的最佳宅区和CBD应分别布局在()

A.①处和⑤处

B.①处和③处

C.②处和⑤处

D.③处和④处

答案 A

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星城。读图4,回答7~8题。

7.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A.中期阶段

B.加速发展阶段

C.高级阶段

D.衰落阶段

答案 C

8.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化带来的有益启示是()

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方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城乡统一规划

D.乡村—城市转型的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

答案 C

9.(广东地理第24题)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双选)()

A.地价便宜

B.人流量大

C.接近货源地

D.道路通达性好

答案 AD

(上海地理第八题)右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城市2000年与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④城市规模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11.在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区③大学城④美术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12.(广东文基第49题)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

B.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

C.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

D.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

答案 A

二、综合题

13.某(江苏地理第28题)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图15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主要原因

是。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其在城

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高新技术产业

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琚是。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 (1)A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

(2)C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

(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

(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

14.(浙江文综第37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区域内A、B、C三座城市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城市群。三座城市都有纺织、装备制造和文化等产业,各城市主要产业的年产值见表1。

判断不同产业在不同城市的集中程度,可以通过计算区位商来确定。某城市的某个产业区位商越大,表示该

产业越集中于该城市,理论上,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该产业应尽量向该城市集聚,以实现合理分布,形成产

业集群某城市的某个产业j的区位商计算公式为

∑∑∑=j j

j //L i i ij Q

式中,i Q 为城市i 不同产业的年产值,i ∑为城市i 全部产业的年总产值;j ∑为城市群

内j 产业的年总产值;i ∑为城市群全部产业的年总产值。

(1)已知A 城的纺织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区位商分别为1.03、1.07和1.39,B

城的纺织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区位商的分别为0.71、1.29和0.83.据表1计算C

城三大产业的区位商,利用计算结果确定上述三大产业在理论上应分别向哪座城市集聚?

(2)如果该城市群为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其以北的洞庭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由于实施了退耕还湖等措施,面积又开始扩大,请说明其生态意义。近年来,沿湖芦苇

种植有所增加,请分析这将对洞庭湖产生什么影响?

(3)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以长江三角洲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和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泛珠江

三角洲经济圈

内,在接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区位优势明显,试分析长株潭城市群承接珠江三角洲玩具

制造业和长江三角洲飞机制造业的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答案 (1)纺织业应向C 城集聚;装备制造业应向B 城集聚;文化产业应向A 城集聚。

(2)调蓄洪水;增加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湖泊面积缩小,水体营养化

(3)玩具制造业可行。理由:①是珠江三角洲急需转出的产业项目;②劳动力密集行业,

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③

长株潭地区房租、地价等角低廉,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④该产业污染少、耗能低;⑤交通

方便,出口便捷 。 飞机制造业不可行。理由:①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近期向外转移的项目;

②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争取国家投资或者引进资金的难度较大;③技术密集型产业,长株

潭地区科技人才条件尚不具备;④与飞机制造业配套的其他产业基础较差。

15.(上海地理第十五题)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套活动厦生产要素从农村地

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

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肘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和%。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

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3)从图3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大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答案:(1) 61;29;经济城市化水平

(2)经济城市化水平;英国;我国

(3)图3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

(4)第三产业。

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的提高。

2015---2018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北京8)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A.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B.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

C.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D.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答案C

(天津7~8)读冀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3题。

2.为把铝土矿石运到火车站,计划修一条公路,合理的选线是a、b、c、d中的 ( )

A.a

B.b

C.c

D.d

答案C

3.图中有四座水泥厂,原料主要来自采石场,产品主要外运,若在环境整治中只保留一座,应保留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重庆7~9)甲、乙、丙、丁分别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圣火境外传递途经的4

个城市。读下表,回答4~6题。

城市

附近洋流代

号位置

火炬传递活动日期(当地

时间及法地正午太阳高角)

甲①37°45′N 122°27′W 4月9日α

乙②34°40′S 58°30′W 4月11日β

丙③23°37′N 58°35′E 4月14日γ

丁④35°17′S 149°′E 4月24日δ

4.流经四城市附近海域的洋流 ( )

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

C.③为寒流

D.④为暖流

答案 D

5.地处广阔平原之中的城市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6.火炬传递活动当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 )

A.α<β

B.β>δ

C.γ<δ

D.δ>β

答案 B

(江苏17~18)下图为“我国1990~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

答7~8题。

7.④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政府机关用地

D.居住用地

答案B

8.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B.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

C.K滨河地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①区

答案 C

9.(广东19)有一高原城市,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发展了牦牛皮革、毛纺织品加工业。该城市是()

A.昆明

B.兰州

C.拉萨

D.呼和浩特

答案 C

10.(07广东44)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

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是()

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答案 A

(07全国卷Ⅰ1~2)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1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1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答案 C

13.(07广东8)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城市中饮食服务店应该()

A.集中布局在居住区

B.都远离居住区

C.分门别类进行布局

D.集中布局在商业区

答案 C

(06江苏9~10)下图(图1)是“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2是“该城市冬季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图1图2

14.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最合适的厂址应布局在城市的( )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答案 B

15.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 ( )

A.50米

B.75米

C.100米

D.150米答案 C

(06江苏11~12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答案D

17.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 C

(06天津9~10)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略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0多千米)。读图回答

18~19题。

18.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

A.绿化用地

B.工业用地

C.交通用地

D.商业用地

答案 D

19.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区。新建住宅区应选在()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答案 D

20.(05广东20)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比较合理的交通规划思想是()

A.尽量利用省道、国道为城市主干道发展交通网络

B.道路规划要超前,尽量拓宽路面,增加车道

C.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自然条件合理布局主干道、次干道

D.优先构建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答案 C

(05天津7~8)读我国南方某城市道路和居住小区分布图,回答21~22题。

21.20世纪9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比较,该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A.建设发展均不受河流分布的影响

B.联系市外的新道路有所增加

C.未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网络

D.道路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

22.20世纪90年代末,该城市新建居住小区()

A.大多沿河流分布

B.多在商业中心附近选址

C.位置远离交通线

D.由商业区向北、东、南扩展

答案21.B 22.D

二、综合题

23.(宁夏36)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

(2)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

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

答案(1)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乙路段。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2)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24.(北京40—(1))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

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奥运火炬传递到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这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指出上述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说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临海(地处沿海);邻近港澳台;优惠的政策,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投资,引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5.(重庆3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1)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主要

沿、、

、分布。

(2)A开放地区大量出口农产品,简答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

答案(1)海岸、江河、铁路干线、边镜。

(2)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地势较为低平,土壤肥沃;河川径流丰富(水源充足);濒临海洋。

(3)(甲城市)哈尔滨:陆上对外交通便捷,靠近能源基地,工业基础好。(乙城市)广州:海运便利,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思想观念开放,著名侨乡、毗邻港澳。(丙城市)拉萨:旅游资源独特,民族政策优惠,交通条件显著改善。

26.(江苏30—B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在M、P、Q中,处是高级住宅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处,

理由是。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答案(1)水运便利取水方便(2)集中式或团块状 P(3)甲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方向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4)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27. (07宁夏3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在a处建一大规模的木材加工厂,分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建厂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2)该地区计划建一大型机场,分别说明b、c两地作为机场选址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示:大型机场占地规模大,c地需填海)。

答案(1)有利条件:接近原材料产地;靠近水、陆交通线(交通运输便利)。影响: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对策:合理采伐和育林相结合,采取防治污染措施等。

(2)b地有利条件:位于几个大城市的中间(靠近几个大城市),便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便利)。不利条件:占用大量农田和湿地。c地有利条件:(通过填海兴建机场),可以保护农田和湿地。不利条件:位置偏离大城市,不利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不便),填海造陆,工程造价较高。

28.(06上海27~31)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并回答问题。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

是、、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3)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

的人口变化特点是,其原因是存在、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

②对气温:

③对降水:

④对地下水:

(5)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答案(1)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2)公路(3)①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

(4)①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②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③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④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5)ABD

29.(06全国卷Ⅱ37)下图表示某国略图。①是该国首都和最大城市。该国计划将首都从

城市①迁往城市②,完成下列要求。

(1)城市①所在的地形区位于气候区,农业地域类型属于。(2)比较①、②两城市的区位差异,完成下表。

区位条件城市①城市②

海陆位置

交通

地形

在国土中的位置

(3)判断(在每项前的括号内,用符号“√”表示正确项,用符号“×”表示错误项)。

该国首都如果从城市①迁往城市②,将

()A.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

()B.促进北部边境贸易的发展

()C.扩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D.把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开

答案(1)热带季风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2)

区位条件城市①城市②

海陆位置沿海内陆

交通铁路、河运、海运交通枢铁路、河运交通枢纽

地形河口三角洲河谷平原

在国土中的位置南部中心(间、部)

(交通、地形两项回答合理即可)(3)A√ B√ C× D√

第二部分三年模拟题汇编

20联考题

(湖南省长沙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读30°N线附近四个地区简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四城市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关于图中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为该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B.②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

C.③为该国重要的金融中心

D.④所在地区有飓风灾害

答案 1.C 2.D

(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已知某城市规划合理,读图回答3~4题。

3.该图的指向标应该是()

4.该图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

B.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D.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 3.C 4.B

(江苏省东台市2009届高三地理期末考试)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回答5~6题。

5.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A.K2线

B.AC曲线

C.AD曲线

D.AB曲线

6.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答案 5.D 6.C

(江苏省徐州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7~8题。

7.左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加速发展

B.城市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

8.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

A.③时段 B.④时段 C.⑤时段 D.⑥时段

答案 7.C 8.A

(江苏省常州市2009届高三期末质量调研)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据此回答9~11题。

9.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f最有可能是()

A.住宅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

10.若a、g均为住宅区,下列叙述正确是()

A.g环境优于a

B.a地价高于g

C.g人口密度大于a

D.影响a、g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因素

11.10年后,规划部门为快捷准确地获得该地变化状况,可借助()

A.GPS技术

B.GPS及GIS技术

C.RS及GIS技术

D.GIS技术

答案9.C 10.A 11.C

(衡阳市八中200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读某假想区域规划图,图中①~⑧点需规划高新工业区、港口、机场、水厂、城市绿化带、火电厂、污水处理厂、疗养区,回答13~1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