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思维导图.汇编

第四单元思维导图.汇编
第四单元思维导图.汇编

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第四单元 整理复习

运算律

加法运算定律

乘法运算律

减法运算性质

四则 运算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

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或者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a ×b=b ×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 ×b)×c=a ×(b ×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a+b)×c=a ×c+b ×c

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a-b-c=a-(b+c)

学习-----好资料更多精品文档

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2-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思维导图】 【微试题】 1.(2010·杭州第一次质量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

【答案】C 2.对于反应:4Fe(O H)2(s)+2H2O(l)+O2(g)===4Fe(OH)3(s)ΔH=-kJ·mol-1,且熵减小,在常温常压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焓变B.温度C.压强D.熵变 【答案】A

3.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c(CO)·c(H2O)]/[c(CO2)·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答案】A

4.(2012·海南高考·15) 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 ol的A和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υ(A)= mol·L-1·s-1。,则6s时c(A)= mol·L-1,C的物质的量为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文单元评价思维导图及评价量规

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评价思维导图及评价量规第四单元人教版作者姓名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 主题单元名称文化艺术(七下第四单元) 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

“寻觅家乡艺术美”研究性学习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权重) 好一般需要改进自评生评师评 (评价指标1) 积极参与小组调查活动 (10分)小组各成员分 工非常具体,任 务非常明确,调 查表设计合理, 抓住重点,能在 规定时间内完 成调查任务。 小组各成员分 工较具体,学生 任务较明确,调 查表重点不突 出,在规定时间 内基本完成调 查任务。 小组各成员分 工含糊,调查表 填写内容混乱, 不能在规定时 间内完成调查 任务。 (评价指标2) 搜集家乡艺术资料详实、丰富 (10分)搜集家乡艺术 内容丰富,并能 介绍和展示,接 受师生的询问。 搜集家乡艺术 资料较多,但不 很熟悉艺术的 具体内容。 搜集资料少,且 和他人雷同。 (评价指标3) 能积极主动展示、交流学习成 果 (20分)展示材料准备 充分,介绍有中 心,有条理,语 言清晰,自然大 方,表情手势和 内容配合好。 展示材料准备 比较充分,介绍 有中心,有条 理,语言清晰, 不够自然大方。 展示材料准备 比较充分,介绍 语言不够清晰 和条理。 (评价指标4) 作文中能用多种修辞手法描述家乡艺术美 (40分)作文情感真挚, 内容充实,选材 典型,层次清 楚,构思新颖, 细节刻画细腻 生动,修辞手法 运用巧妙,详略 得当。 作文情感比较 真挚,选材较典 型,层次比较清 楚,注重细节刻 画,修辞手法较 灵活。 作文内容空洞, 情感不够真挚, 表达方式、修辞 手法比较单一。 (评价指标5) 张贴展示自己的作品 (20分)能在“家乡文化 艺术苑”展板上 张贴小组的优 秀图片、优秀作 文、活动总结, 数量多。获得优 胜团队。 能在“家乡文化 艺术苑”展板上 张贴小组的优 秀图片、优秀作 文、活动总结, 数量较少。 不能在“家乡文 化艺术苑”展板 上张贴小组的 优秀图片、优秀 作文、活动总 结,或者张贴数 量最少。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2-3化学平衡(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2-3化学平衡(含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490712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节化学平衡 【思维导图】 【微试题】 2

1.[2018·全国卷]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 ΔH<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 【答案】 B 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2和NO 2 ,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 2 (g)+NO 2 (g)SO 3 (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 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3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 1=△t 2 时,SO 2 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答案】 D 3.(2018·安徽卷)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 ΔH<0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答案】D 4

思维导图的运用心得体会

[思维导图的运用心得体会]在您所教学科中,思维导图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 1、在效率和时间上: 2、在协作和研究上: 在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个小组只有个别学生在参与,而其他学生都是观看的份,无法真正的参与进来,小组缺乏合作性。面对一个主题,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规划好,经常无法达到教学任务,这样的结果是不仅无法提高教学技能,更加不要说培养其他的能力了。 虽然主题研究性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分组合作、协作学习的能力,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难度,比如:遇事一窝蜂,个人为主,缺乏团队意识;活动没有组织和策略,得不到实质的提高等等。如何让主题研究性学习不流于形式,成为真正的研究学习,这时让我想到了思维导图,它能够很好的对我们的信息进行高度的组织,能够让我们的活动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进行合理的操作,它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逻辑的思维习惯,能够让学生条理清晰的解决问题。 1、通过思维导图,理清思路 面对一个问题,如果只是口头的回答,没有进行及时的整理,那么即使老师总结的很好,那么学生的印象还是模糊的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发散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大脑行动起来,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全体小组成员都参与进来,然后在思维导图中进行增增减减,不断的讨论,不断的进行修改,来进行学习,一张思维导图制作完成了,那么一个学习也算告一个段落了,心得体会《思维导图的运用心得体会》。 2、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创作 1)增减随意,快乐的创作 研究性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和创作,进而制作出一个作品。而大多数学生在计划安排环节总是无法很明确的知道自己到底要查找哪些资料,制作出怎样的作品?经常对小组作品进行再创作,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总是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下面这样几种情况: (1)查找资料与制作不同步,等资料查找好再进行创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查找的资料不够理想,于是重新再查找一次,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2)由于一节课时间的有限性,等资料查找好,再到第二节课进行创作时发现自己查找的资料已经完全陌生,重新浏览自己查找到的资料,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写作教学提纲

序 中国记忆力训练网(海马教育记忆培训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型、最权威、最受欢迎的记忆力,思维导图,速读,早教及脑潜力研究网站,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记忆技术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免费下载,致力于帮助所有的爱好者提高记忆力、思维方式,速读及激发脑潜能。 中国记忆力训练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314907125.html,)曾培养出多位获得大奖的记忆大师,其中包括: CCTV记忆挑战英雄:张海洋、陈明月、孙盒凇、王仙妮 CCTV状元360记忆大赛冠军:李桂荣,吴天胜 北京电视台记忆挑战冠军:方然、黄伟 拥有多位出色的资深版主:牛头、闲云、大猫、随风、水木清华、马其顿方阵、大奔、太圆、阿峰、纳闷王、李详齐、落叶梧桐等。 另外还有:著名早教专家冯德全,儿童记忆训练专家李振泉,首席速读专家巧克力,思维导图训练专家慧瑶,右脑开发专家曾冠茗等。 中国记忆力训练网培养出无数的学员,包括中小学生、大学生、白领等人群,并曾经为通信行业、美容化妆品行业、教育培训业以及国内众多的企业和团体提供图像记忆,思维导图等培训,服务过的客户包括:广东移动公司、广东电信、广州安植公司、上海莎谷娜公司、大连爱梦公司、香港超妍美容集团、济南天佑公司、南京圣莎拉公司、广东众行顾问公司、郑州诺言、天津中兴美容美发公司、江苏丽源公司、武汉嘉丽公司、杭州宝琳公司、广州成功教育咨询公司……

值中国记忆力训练网站建立5周年之际,为了感谢大家长久以来对我们网站的支持,我把我们网站的思维导图精华资料按一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归类,并加上必要的介绍和点评,让以后有志于思维导图学习和推广的朋友更容易入门,更方便地学习,请大家多多支持! 1、《思维导图的入门制作与作用》 文章简介:思维导图制作它不需要什幺高深的专业知识,而且它是我们大脑思维的自然的表达方式。思维导图的使用也没有任何年龄、学历或专业的限制,可以这样说上至90多岁的老人下至5岁的孩童都可以学习和使用思维导图作为自己提高学习和思维技巧的工具。看了这篇文章,你将会发现:绘制思维导图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复杂,正如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困难一样……(来源:海马思维导图)。详情请点击: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4907125.html,/viewthread.php?tid=1034&fromuid=262190 2、《思维导图的三招十八式》 文章简介: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这个终极思维工具把大脑的潜力充分的发挥?又怎样把思维导图的快速记忆与创新思维功能发挥出来?请看思维导图的三招十八式……(来源:海马思维导图)。详情请点击: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4907125.html,/viewthread.php?tid=667&fromuid=262190 3、《成为思维导图高手的24个习惯》 文章简介:想要成为思维导图的高手?好习惯是成功之母!请看《成为思维导图学习高手的24个习惯》,每个习惯都价值连城,只要养成其中的几个好习惯,你一定会取得学习的胜利!(来源:海马思维导图)详情请点击:。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4907125.html,/viewthread.php?tid=31683&fromuid=262190 4、《如何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 文章简介:一天内分析几本书并牢记重点?2周内阅读速度提高5-10倍?可能么?看了这篇《如何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你将明白这些都不是神话,完全可以变成现实,正所谓君子善借于物也,有了好工具,一切都不难……(来源:海马

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

怎样用思维导图做好知识管理?如何用思维导图做好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是一款可以提高我们思考和学习效率的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策划方案,计划安排,笔记整理,知识管理等等各个方面。 一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 很多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思维混乱,没有条理。记笔记的时候,主次凌乱,没有重点,复习起来非常麻烦,也不方便记忆。 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辅助我们思考。大脑能够更好地适应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而思维导图本身恰恰也是发散型的结构,它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条理化,清晰化。 1 思维导图对细节的更新迭代方便,只需要在后面添加分支就行了。 2 思维导图有助于我们提炼书籍中,课程中的关键点和框架,理清大纲。 3 通过某个领域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对该领域的知识大体框架有整体性的理解。 4 理清工作,梳理思路,不丢细节。 二普通人使用思维导图的常见误区 1 总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思维导图上,纠结于细节。 思维导图的目的是让我们把握整体的框架,而不是细枝末叶,不要妄想把所有的内容都放在一张导图上,密密麻麻一片,结果就跟笔记一样,没有什么区别,没有重点,这样,也就失去了导图的意义。 2 做思维导图的时候,没有深入理解和思考,只是照抄原文。 有些人读了很多书,整理了很多的思维导图,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长,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总结,仅仅是把书上的知识搬运到了思维导图中,之后也就再也没有花时间去查看整理过的导图了。而所得到的收获感也仅仅是在做完思维导图的那一刻。 做图的时候,我们需要加入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理解,归纳和总结出重点。并且时常定期地查看整理过的导图。 3 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做成思维导图 有些没有明显的分层,或者说逻辑关系的文章和书籍,就不太适合做成思维导图。比如散文,一些情感类的文章和书籍。

初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初二数学第四章思维导图

初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初二数学第四章思维导图 一、四边形的相关概念 1、四边形 在同一平面内,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2、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3、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四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推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6、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多边形的对角线共有条。从n边形 的一个顶点出发能引(n-3)条对角线,将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二、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平行四边形相邻的角互补,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常用点:(1)若一直线过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的中点是对角线的交点,并且这条直线二等分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S平行四边形=底边长高=ah 三、矩形 1、矩形的定义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质 (1)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馒头上长出的一个个 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大小形态颜色 小表面或粗糙干燥或光滑粘稠白色或黄色 # 细菌 真菌大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红、褐、绿、黑、黄等 、 3、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内原有的杂菌。 接种前冷却的目的是:以免高温杀死要接种的菌。 4、细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有机物。有的细菌并 不需要氧,这样的菌叫做厌氧型细菌(如乳酸菌、破伤风杆菌)。有的细菌则需要有第二节细菌 1、发现细菌的是列文虎克。“微生物学之父”是巴斯德,他通过“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 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和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2 (1)大小:个体十分小,必须用高倍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观察。 · (2)根据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特殊结构:鞭毛(运动)和荚膜(保护)。 (4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这样的生物是原核生物。 (5)细菌的营养方式: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大多数是异养。(6)细菌的生殖: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7)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①分裂生殖②利用芽孢度过不良时期③个体微小易扩散。(8)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常见真菌:多细胞真菌:大型真菌(蘑菇)、霉菌(青霉);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 4、真菌共同特点有:①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真正的细胞核,因此是真 核生物。②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叶绿体,因而真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③真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多细胞真菌由菌丝构成。 5、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文/重庆市武隆县职业教育中心李小琴 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先进的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把各级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的相关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起记忆链接,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1][2]。 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克服学生记忆方面的问题,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多地激发学生思考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信息,从而拓宽文本的深度和广度。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呢? 首先,让学生学会画思维导图。(1)找到一张足够大的纸和颜色尽量多的笔。(2)在纸的中央画出(或写出)你所要记忆的内容的核心部分,如思维导图模板一“解读文本”。然后,从中心部分分出很多曲线,再在线上写下你要记忆的内容。(3)认真看图,你会不会联想到以下的事物:大树的枝干,人的神经,或是飞鸟的轮廓……(4)在某些内容的旁边画上可表示其内容的图 画。总之,“写”与“画”双管齐下,使你的画既美观又实用。 其次,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绘制思维导图[3]。 力求用思维导图将阅读思考的过程反映出来,笔者认为应从四个不同层面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阅读教学中。 第一层面:解读文本 即跨越读者与文本的距离,全面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要咬文嚼字,读出字里行间所含的深意。通过重点句段来解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思维过程见思维导图模板一。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解读文本时的知识结构,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主要知识框架,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4]。学生整体掌握解读文本的知识框架后,让他们选择“思维导图模板一”中的一两个方面来作深入思考,并鼓励他们将思维的过程用思维导图表现出来。通过整理和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领悟文本,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加以深化。 第二层面:理解作者 即对作者旨意的反思阅读[ 5 ]。对作品的解读要考察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接近文本的真谛,了解文中主人公,把握作者的主旨,才能让学生(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生发联想,进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思维过程见思维导图模板二。

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2-3化学平衡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节化学平衡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2018·全国卷]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 ΔH<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 【答案】B 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答案】D 3.(2018·安徽卷)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 ΔH<0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答案】D 4.(2018山东理综)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 K1?H < 0 (I) 2NO(g)+Cl2(g)2ClNO(g) K2?H < 0 (II) (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NO和 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ClNO)=×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 mol,NO的转化率а1=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а1(填“>”“<”或“=”),平衡常数K2(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答案】(1) 2 1 2 K K (2)×10-2;75%;>;不变;升高温度 【解析】(1)方程式(I)×2 (II)即可得到: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所以平衡常数K= 2 1 2 K K ; (2)ClNO的浓度变化△c(ClNO)=×10-2mol?L,所以ClNO的物质的量变化△n(ClNO)=,所以Cl2的物质的量变化率△n(Cl2)=,则平衡后n(Cl2)=;转化的n(NO)=,则NO的转化率а1==75%;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则反应(II)的压强大于反应(I)的压强,则平衡有利于向正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а1;因为温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因为反应(II)的?H < 0,为放热反应,所以要减小化学平衡常数,就要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以采取加热的方法;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含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12全国卷I)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H = -4b KJ/mol

B.C2H2(g) + 5/2O2(g) == 2CO2(g) + H2O(l) △H = 2b KJ/mol C.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H = -2b KJ/mol D.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H = b KJ/mol 【答案】C 2.(2019年全国理综试题)已知(1)H2(g)+1/2O2(g) = H2O(g) △H1= a kJ·mol-1 (2)2H2(g)+O2(g) = 2H2O(g) △H2= b kJ· mol-1 (3)H2(g)+ 1/2O2(g) = H2O(l) △H3= c kJ· mol-1 (4)2H2(g)+O2(g) = 2H2O(l) △H4= d kJ· 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b<c<0 B.b>d>0 C.2a=b<0 D.2c= d>0 【答案】C

3.(2018·大纲全国理综,9)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答案】D

4.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 盐酸NaOH溶液 1 20. 2 20. 3 23.7 2 20. 3 20.5 23.8 3 21.5 21.6 24.9 试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思维导图”应用的总结

关于“思维导图”应用的总结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展示出来,从这种公开的展示中,学生既能分享个人思维、学习他人思维方式,也能对思维过程、内容以及思维的演化历程进行自我反省。 本学期,学校在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特别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自觉运用“思维导图”,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正确使用,争取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一、教研学习,认识“思维导图”的教学工具 在3.20的教研活动会议上,校长就“思维导图”特点和使用作了专题讲座。强调它是**县教体局2019年大力推介和实施的一个重点项目,以引起参训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在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中积极使用。通过讲解,教师们厘清了“思维教学”、“思维发展型课堂”和“思维训练”三个核心概念,加深教师对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初步知道了几类可视化思维工具——八大思维图示,以及每种图示特点和作用。启发教师:八种图示各具特点,可以依据自身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和课时内容加以选择和灵活使用。 二、专题培训,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工具 3月21日下午,**九年制学校在物理功能室,举行了“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培训活动。培训内容用PPT展示,直观形象,便于教师理解。

在介绍使用图示时,用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案例加以生动注解。培训指导了教师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老师明白了思维导图的定义、绘制步骤和纸张、中心图、关键词、线条以及颜色的使用规则。 培训还列举了思维导图使用的注意事项,希望教师认真领会思维导图的要义。帮助教师从会使用到用的好,最后达到高效使用,让思维导图在教学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思维导图培训结束前,老师当堂练习,绘制一份本学科的思维导图。老师迫不及待开始绘制思维导图,完成的图形各具特色。 三、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大胆实践 学校要求3—8年级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大胆使用“思维导图”。教师们从不懂到明白,从不会使用到尝试运用,变化明显,收效显著。从教案、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老师都已不同程度的运用思维导图,使知识更加层次化、系统化,教学更加形象化,更具吸引力。 四、学生学习主动,创新素养提高 学生对思维导图从好奇到使用,学习从被动变主动。思维导图使学生学习过程变得有趣,思维过程变得形象,学生能够主动完成作业,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作业质量明显提升。有的学生还可以对图示的中心词和图表、图像进行改造和加工,使之更形象,更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表述。 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课堂总结、课后复习,自主参与了学习,积极的思考,认真的总结,从中发现问题,并探寻解决问

思维导图应用领域

思维导图应用领域汇总 关于MindManager思维导图,小无论是文章写作、读书笔记和课程学习,还是项目管理、分析问题等各方面,思维导图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有更多的应用领域 1、笔记:(阅读、课堂学习、面试、演讲、研讨会、会议记录等,需记录要点时) 接收讯息时,用思维导图作记录,将要点以词语形式记下,把相关的想法用线连上加以组织,方便记忆。使用思维导图的好处是无论信息表达的次序如何,都能放在适当的位置

上,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还可以帮助了解和总结信息及想法。 2、复习:(预备考试、预备演说……需加深记忆时) 将已知的资料或想法从记忆中以思维导图画出来,或将以往画的思维导图重复再画出,能加深记忆,思维导图也能帮助组织想法,令想法更清楚。 3、小组学习:(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家庭或小组计划……需共同思考时) 小组共同创作思维导图。首先由各人自己画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各人的思维导图合并并讨论,决定哪些较为重要,再加入新想法,最后重组成为一个共同的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组员的意见都被考虑,提升了团队归属感及合作。共同思考时,也可产生更多创意和有用的想法,最后的思维导图是小组共同的结晶,各组员有共同的方向和结论。

4、创作:(写作、学科研习、水平思维、新计划……需创新时) 首先将所有环绕主题的想法都写下来,包括新的、不可能发生的,不用理会对或错。然后再将想法组织合并,重新画出思维导图,不要将不可能的划去,让大脑放松,这时候创意可能产生,然后将思维导图改写。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导图帮助我们将大量的想法联系起来,产生新的想法,而且中心目标十分清楚。

初中化学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知识分享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初中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双城区兰棱镇第一中学孙淑荣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不足1% 水资源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 为什么水资源匮乏?①用水量增加②水污染严重 生活中一水多用案例:淘米水浇花 节约用水: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爱护水资源工业上:利用新技术新工艺 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 水污染物农业: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工业: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防止水污染: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生活: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 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水的净化净化方法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作用是:既能过滤又能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出去臭味 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取样加入用肥皂水,搅拌。 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实验室:蒸馏生活中:加热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 不仅浪费燃料,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A.装置―――水电解器电源种类---直流电 B.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度 C. 化学反应:2H2O 通电 2H2↑+ O2↑ D.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 2 :1 (为什么体积比有时大于2:1氧气?) 质量比: 1 : 8 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电极消耗氧气)E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实质是:水 F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1)通电分解2H2O 通电 2H2↑+O2↑ 水的化学性质(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电 解 水 的 实 验

第三、第四单元思维导图资料

第三单元复习 一、字词部分 妥帖贴补惊慌说谎一贯习惯贪婪贫穷机械戒心推敲礼貌 多音字:济济南接济蒙蒙骗蒙蒙亮 二、《成语故事》 1 《成语故事》分别讲了_《自相矛盾》__、_《滥竽充数》_、_《画龙点睛》_。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举例:.“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告诉我们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立身处世。 举例: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守株待兔狐假虎威拔苗助长杯弓蛇影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望梅止渴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纸上谈兵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大闹天宫火眼金睛精卫填海开天辟地 3、总是……她大大咧咧的,做事总是不能让人放心。 不要……而要……我们不要过分地依赖父母,而要学会独立。 三、《推敲》 1、《推敲》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原先是“推”,因此,后人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2、你认为用“推”,还是用“敲”好?请说明理由:(1)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2)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3、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苦吟诗人”)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4、课后习题4推敲练习 (1)“访问”与“拜访”。“访问”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拜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文中用“拜访”,说明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2)“即时”与“即兴”。“即时”是立即的意思。“即兴”是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文中用“即兴”是说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的。 (3)“安静”与“宁静”。“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很深。文中用“宁静”准确地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 四、《嫦娥奔月》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文知识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语 文知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文知识的研究 一、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著名脑思维学者Tony Buzan 在上世纪70年代所创造,它能提供一种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的有效工具。 本课题研究旨在将思维导图技术引入语文教学中,望能更快更有效的进行语文知识的梳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得学生掌握新型的思维方法,利用新型的思维工具,达到高质量学习的目的。 2、选题意义: 践行《新课标》的育人理念:在实施建议中,特别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学习及应用,学生对于知识结构之间的密切联系会有更深刻的理解,避免知识的孤立,片面化。 有效地预习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于所学内容条理清晰,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积极活跃,注重知识的梳理与积累。思维导图的使用强化重点脉络,帮助学生清晰了解所学。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复习高效: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用结构图示展示,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地串接所学知识,能够梳理好所有知识点,建立知识空间感,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是复杂的课文篇章简单明了化,增强清晰度。 思维导图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导图给学生提供了一幅思维“全景图”,学生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在不同知识间构建桥梁,系统有条理的思考学习内容,使学生会学、乐学,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使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起源、思维方法、应用制作方法;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手段;应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文学科知识以改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能力,实现与新课程标准的接轨。提高记忆能力和建构生成知识网络,改变过去学生单线思维的状态,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联想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效率。 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思维技术,利用思维导图的有关软件,通过对众多知识点的自由组合或建构多种方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全局的观念,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最有力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技术,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 2、研究内容 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文学科知识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新编七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思维导图【优质精彩实用】

七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思维导图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 ? ?棱柱:n棱柱有__个顶点,__条棱,__个面? ? ?柱体? ? ? ?圆柱?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几何体? ? ?锥体?棱锥:n棱锥有__个顶点,__条棱,__个面? ? ? ? ? ?圆锥:? ? ? ?构成:点动成__,线动成__,面动成__ ? ? ? ? ? ? ? ?平面展开图? ? ? ? ?正方体展开与折叠? ? 丰? ?对立面? ? 富? ? 的? ? ? ? 图? ? 形? ?正方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世? ? 界? ?圆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截一个几何体? ? ?圆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主视图? ? ? ? ? ? ?左视图?从三个方向看? ? ? ? ?俯视图? ? ? ? ? ?

? ? ? ? ? 第二章有理数? ? ? ? ? __________ ? ?按定义分? ? ? __________ ? ? ? ?分类? ? _________ ? ?按性质符号分? _________ ? ? ? ? _________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 ?数轴:三要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何意义:? ? ? ? ? ?代数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互为相反数。 ? ?相反数——? ? ? ?字母表示:a的相反数是____,a+b 的相反数是____ ? ? ?性质:若a,b互为相反数,则_____________. ? ? ? ? ? ?几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____ ,a ? 0 ? ? ?绝对值—— ?代数意义:a= ? ? ? ____,a ? 0 ? ? ? ? ? ? ? ?性质:非负性a ____ 0 理数?相关概念? ? ? ? ? ?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 正数的倒数是___,负数的倒数是___,0的倒数是_____. ? ? ? ? ? ? ? ?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____ ? ? 相同的因数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指数? ? ? ? ? ? 把一个数表示成_______的形式(其中1 ? a ? 10,? ?科学记数法—— 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 ? ?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 ?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 ? 运算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 ? ? ? ?乘方的运算符号法则? ? ? ? ? ? ? ? ?

初中化学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总温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双城区兰棱镇第一中学孙淑荣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不足1% 水资源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 为什么水资源匮乏?①用水量增加②水污染严重 生活中一水多用案例:淘米水浇花 节约用水: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爱护水资源工业上:利用新技术新工艺 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 水污染物农业: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工业: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防止水污染: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生活: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 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水的净化净化方法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作用是:既能过滤又能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出去臭味 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取样加入用肥皂水,搅拌。 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实验室:蒸馏生活中:加热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 不仅浪费燃料,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A.装置―――水电解器电源种类---直流电 B.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度 C. 化学反应:2H2O 通电 2H2↑+ O2↑ D.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 2 :1 (为什么体积比有时大于2:1氧气?) 质量比: 1 : 8 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电极消耗氧气)E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实质是:水 F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1)通电分解2H2O 通电 2H2↑+O2↑ 水的化学性质(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5、其他 (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电 解 水 的 实 验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4-1原电池(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4-1原电池 (含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490712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2012全国大纲卷)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答案】 B 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 4.48L氧气 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 = CH3COOH+ H2O 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 4e–+2H2O=4OH– 【答案】C 3

3.(2011全国新课标)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答案】C 4

4. (2015山东理综卷29、(15分))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OH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1)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B极区电解液为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电解过程中Li+向_____电极迁移(填“A”或“B”)。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