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砚祖编著艺术设计概论考研核心笔记3

李砚祖编著艺术设计概论考研核心笔记3
李砚祖编著艺术设计概论考研核心笔记3

第三章艺术与设计

第一节艺术与设计艺术

一、“艺术”的概念

艺术:

(1)18 世纪以前,艺术的存在形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处于一种含混状态或是综合质的界定,是一种以技艺为主要特征的“艺术', 一种有特点的生产性活动,尤其指那种带有艺术性质的生产艺术品的技能,这种技能包括美得艺术和实用的艺术在内。(纯艺术、实用艺术、设计艺术、手工艺术)

(2)现在的艺术,主要是指纯艺术的概念。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既有精神性的产品,也包括精神和物质结合的产品。

二、艺术:纯艺术与设计艺术(重要)

纯艺术:

(1)艺术的纯化即艺术与工艺技术的分离。是相对于具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形态而言的那部分造型艺术。

(2)具体指绘画、雕塑、书法一类着重体现精神性同时又具有欣赏和教育功能的那部分艺术领域。

实用艺术:

(1)主要体现为艺术物质性功能,即实用功能。生活是实用设计艺术的基础,实用艺术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与一般造物的区别在于其审美性、艺术性。

(2)曾被西方学者称为“次要艺术”、“小艺术”,主要功能是实用于生活的某一方面,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既包括现代大机器工业的产品设计,又包括了手工生产的实用工艺品,这些产品必须是实用的同时又具有艺术质的产品。一般将建筑装饰,产品设计等都包括在内。

(3)艺术设计是一个宽泛的名称,从性质上论属实用艺术,其评价和确定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实用的同时又具有艺术质的产品,现在设计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是毫无疑义的。

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关系:(这样的内容,倾向于能力题,考研考察较多) (重要)

(1)从历史上来说,在18 世纪以前,艺术是一种以技艺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又是一种有特点的生产性活动。自17 世纪以后,纯艺术与手工艺艺术逐渐分离,标志着纯艺术自身体系开始

确立。

(2)纯艺术与设计艺术存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二者都被概括在艺术的范畴之内,即都是艺术的一部分,但因二者本身的特性及功能,社会作用的不同,在艺术的结构层次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性及功能、社会作用的不以,在艺术的结构层次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一种层次性,但不是高低贵贱的关系。

(3)所谓纯艺术是相对于具有实用功能的设计艺术而言的那部分造型艺术,具体绘画、雕塑、书法等,纯艺术主要是精神性的。设计艺术主要是物质性的,主要功能是实用功能。(4)从艺术本质上看,纯艺术更多地体现了艺术本质的一面,而设计艺术既有艺术的一面又有非艺术的一面,它是纯艺术与生活之间一个中介环节。

(5)设计艺术是纯艺术和生活的桥梁,是艺术介入生活的重要手段与工具,也是生活艺术化的必由之路。艺术之根是源于实用、装饰的风格,实用艺术是艺术的本源,即纯艺术是从设计艺术中产生的。

设计艺术:

(1)设计艺术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设计艺术是为实用艺术而设计的。

(2)它是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艺术设计、装饰设计的一种创造方法。

(3)设计艺术是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是艺术介入生活的重要手段与工具,也是生活艺术化的必由之路。

艺术设计的基本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艺术属性;技术属性;经济属性;

艺术设计与工业机械设计的区别:(重要)

(1)艺术设计解决的是人和物的问题,即“界面设计”。

(2)工业机械设计解决的是物与物的关系。

美感:

(1)美感是人类在自身的进化过程中通过劳动和创造逐渐发生和形成的。

(2)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劳动中、在创造和使用工具中、用具的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的。

第二节造物与形态

一、造物与造型

造物:

(1)即指人工性的物态化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一定的材料,为一定的使用目的而制成的物体和物品,它是人类为生存和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

(2)造物活动是指人类造物的劳动过程、方式及其意义。

造物与造物活动的关系:

(1)造物是父化的产物,造物活动是人的文化活动。

(2)人类的造物和造物活动作为最基本的文化现象而存在;

(3)人类通过造物和造物活动创造了一个属于物质化的世界。手斧、成为阿舍利石器文化的代表。新石器时代是以磨制石器为标志的。

二、造型与产品形态

造型:

(1)造型是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利用相应的材料,使用特定的工具和技术,为一定目的而创制的结构。即是一种“形式赋予”的活动。

(2)形是设计的基本语言,造型与造物是密切相连的。任何实在的物都有形的存在,形是视觉可见的,触觉可触的,它包括色彩和质量的概念。人是有意识地去创造形象可以称之为造型。

(3)造型过程:要求、设计、制作、使用。

人对型的认识与感知的分析:(简单了解,能叙述即可)

(1)人类首先在创造石器工具的劳动过程中产生了对形的认识和造型的观念。石器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文化产物和信物,人在上百万年的数亿次的实践中,逐渐感觉和把握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对形、造型和刘形设计的认识,而人的美和审美意识也是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滋生起来。

(2)从打制石器到制造陶器,人类经过了一个从对形的意识、认识到形的塑造(即造型)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从造型的角度仔细审视这一过程,不难发现从打制石器到制造陶器,人类所从事的设计和造物实际上是一种造型活动,而这种造型活动正是建立在对形的感受和认识基础上的。

(3)从发生学角度看,人类对形的认识应该早于人的造物活动,我们生活在自然界,同自然界的各种物体打交道,必然时时会感受到形的存在,对形态的感受主要是视觉。人类对

形态的感知和掌握经历了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年的历程。人类发达的造型能力和形态的感知正是通过上百万年打制石器、造物所获得的必然结果和回报,所以说,从造型到石器,人类完成了一个个飞跃,新的设计,新的造物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形态:

(1)造型的要素是形态,是一种符号。

(2)造型是产品自身的外在形象和信息综合体,是产品的表征,形态因而是产品质量和造型质量的反映。

(3)形态可分为现实形态和概念形态两种。

概念形态:

(1)视觉和触觉不能直接感觉的形,即概念形态。

(2)在现代设计中,模拟自然物的造型发展为一种专门的仿生学。

现实形态:能够被实际看到和触到的形,即显示形态。

产品形态:产品的形态一般分为功能形态、符号形态(或装饰形态)、色彩形态三类。

功能形态:

(1) 即产品的物质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因一定的功能而生成的,是由材料的相互关系而决定的。

(2)产品的结构决定了产品的外部形态,也就是说功能形态是受制于结构的形态。有的形态不完全由结构来决定和表现尹而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这就为装饰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3)产品的结构与材料相关,材料是结构的基础,产品的功能主要是由结构所决定,结构是产品功能的载体,没有结构就没有产品的功能。

符号形态(装饰形态):

(1)产品的所有外部特征,只有通过其外部形式才能成为人的使用对象和认识对象,发挥其功能。

(2)产品的符号形态多种多样,可以说是无限的装饰形态。

色彩形态:

(1)色彩形态是产品的色彩外观,是色相和色度的表现。色彩形态不仅具有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有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

(2)色彩形态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因为它是一种生要的形态,而且长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视觉感觉和情结状态。

补充: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1)从设计上看,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现代主义设计从初始的社会性工程,为民众的良好设计动机开始,最终发展成为国际主义风格,功能简单、风格单一、缺少对人的情感和承受力的关心,导致了人们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强烈不满。

(2)后现代主义设计追求装饰的、历史的折衷主义风格。追求的历史文脉和情趣,一扫现代主义设计中严谨的主义与冷漠感。

第三节装饰艺术与设计

一、作为艺术的装饰

装饰:

(1)装饰是艺术的一部分,也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2)“装饰”一词具有动词和名词两种属性。动词指示一种行为和活动,名词指装饰活动的结果,是在身体或物体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和专指装饰品。

(3)现代艺术的变革从根本上说是墓于刘装饰的理解认识和借鉴。

装饰艺术:

(1)装饰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和文化现象。有名词和动词之分,名词指装饰活动的结果,如装饰品、装饰画等。动词指示一种行为和活动,指示一种工作的性质,如使用一定的材料装饰房屋。广义泛指装饰现象的活动。狭义的则指具体的装饰品类,图案、纹饰是指在身体或物体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

(2)从根本意义上,装饰是人改变旧有事物和旧有面貌,使其变化:增益、更新、美化的活动。作为一种艺术方式,装饰以秩序化、规律化、程式化、理想化为要求,创造合乎人的需要、与人的审美理想相统一和谐的美的形态。装饰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艺术的整合力,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一种艺术方式和艺术手段。

装饰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重要((1)装饰是艺术的一部分,也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手工时代,装饰往往是设计的重要内容;在现代设计中,装饰的形式和内涵虽有所变化,但其本质没有变。

(2)装饰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态,也是最普遍的最人众化的艺术形式,艺术的起源可以说是以装饰的发现为标志的,装饰艺术的历史构成了人类艺术史发展的主线。

(3)整个现代艺术的发展表明,无论是与装饰艺术的交流与整合,还是极力否定和排斥装饰,装饰艺术一直是其发展的动力,是艺术变革的主要力量。装饰是实用艺术不可分离的内容和构成要素,无论是建筑、工艺还是现代设计都不可能没有装饰或与装饰无关。现代建筑、设计等实用艺术对装饰的背离,实质上这一艺术内部的一种变革与调整,是自身整体的一种自我适应、更新与发展。

饰极返素:

“大巧若拙”是一种超然之境,以功能决定形式,即将装饰之美通过结构化而整体性地表现出来,使装饰结构化而不是表面化,这种无装饰的建筑追求和崇尚的淡美、返璞归真的境界,在装饰美学上具有典范的意义。

二、现代设计与装饰

装饰艺术与设计的关系:)重要((1)装饰是艺术的一部分,也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泛指装饰现象和活动,狭义的则指具体的装饰品类、图案、纹饰等,是在身体或物体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类观和专指装饰品。

(2)在根本意义上,装饰是人改变旧有事物和旧有面貌,使其变化、增益、更新、美化的活动。作为一种艺术方式,装饰以秩序化、规律化、程序化、理想化为要求,创造合乎人的需求、与人的审美理想相统一和谐的总的形态。

(3)在一定意义上,装饰是建筑、工艺、设计等实用艺术的内容之一是其内在的结构成要素,因而,两者的关系是内部结构或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装饰是实用艺术不可分离的内容和结构要素,无论是建筑、工艺还是现代设计都不可能没有装饰或与装饰无关。

(4)装饰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态,也是最普遍、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艺术的起源可以说是以装饰的出现为标志的。整个现代艺术的表明,装饰艺术是其发展的动力,是艺术变革的建要力量。

(5)现代艺术设计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它以比装饰的极端方式另辟蹊径,但最终不是排除了装

饰,而是将装饰结构化,创造了装饰的现代新形态。

(6)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装饰的吸新回流定位,从结构中凸现出来,在为结构与形式的全面负载体,具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

(7)后现代主义设计对装饰的运用,实际上赋予了装饰以新的时代意义,拓宽了装饰的层面,更新了装饰的表现手法。

总之。装饰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即使现代设计对装饰的背离,实际上最终也不是排除装饰而是否定的方式找到更合理、更具有时代性、更具结构意义的装饰方式与形式。

本章重点复习内容:

核心概念:

纯艺术、实用艺术、设计艺术、造物、造型、概念形态、功能形态、符号形态、装饰、装饰艺术、饰极返素

重点简答论述:

1、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关系如何?

2、如何理解人对形的认识与感知?

3、如何理解产品的形态?(几种形态要答全)

4、怎样理解装饰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

5、如何理解装饰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6、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设计学概论笔记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核心笔记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畴 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 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3.美术史学史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二、设计理论 传统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注意者,琼斯的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过去的(包括伊斯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将几何方式引入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艺术设计概论_李砚祖_超精华版

“设计”(Design)最本质得意义就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得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设计就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得创造性活动。设计就是构想与解决问题得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得得价值创造活动。1964年国际工业设计会对工业设计得定义:工业设计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目得就是决定工业产品得造型质量,不但就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就是结构与功能得关系,宁从生产与使用者得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得统一。 西方现代设计得本质内涵与发展趋向: 1,完整性原则,一件产品不仅好瞧好用,而且必须具有完整性 2,变化原则,设计要了解人得需求得改变,并通过设计来不断地满足。 3,设计得资源,一方面就是工业方面得材料,一方面就是设计师本身 4,综合原则,即充分了解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在设计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得需求。 5,服务原则,工业设计师得工作就是起协调与衔接作用得,它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为人设计,为人服务。 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五类: 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坏境设计 2,产品设计 3,平面设计 4,广告设计 5,织品与服饰设计。 平面设计就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中发展最快、成绩最好得领域。产品设计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不平得标志。 中国工业设计良性发展得表现: 1,国民经济得发展与加入世贸组织,使工业设计得观念得到社会得确认与政府得重视,由此会在工业发展得基础上形成更大得对工业设计得需求。 2,工业设计教育得发展,为社会提供着一批较高质量与较高水平得设计师,会促进工业设计整体水平得提高。 3,改革开放得进一步深化,国内外设计交流将会在新得层面上开展,有利于中国学习世界先进得设计经验与方法,形成民族得设计特色。 陶器得制作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得伟大创举,陶器得产生为标志。“陶瓷”包括陶与瓷。 彩陶:就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得器物。与灰陶相得比,彩陶在制作上趋于精致,彩陶得常见物以用器为主,其装饰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 中国陶瓷一般分为:青瓷,白瓷,彩瓷。最早创烧成功得就是青瓷,白瓷就是将青瓷原料中得成分进行淘洗清除,使瓷胎变白; 彩瓷包括两部分:一就是各种高温得单色釉瓷,乳红釉,蓝釉等;二就是彩色花瓷。青铜:就是由自然铜【红铜】与铅,锡等元素得合金, 青铜器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得时代称作“青铜时代”。中国得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经过15个世纪,其特点一就是大量使用青铜生产工具,兵器与青铜礼器;二就是在进入青铜时代前有个漫长得技术积累期。商晚期与西周早期就是青铜工艺发展得高峰时期。现存最大得青铜鼎就是司母戊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雕漆:又称刻漆,就是利用漆多次涂后所形成得具有弹性得漆层进行装饰得一种工艺,

艺术设计概论 李砚祖 复习资料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复习资料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一、“设计”的概念 设计(Design),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新华辞典》将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与英语“Design”对译的词,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实用英汉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计划的含义;作为名词有计划、草图、风格、图案、心中的计 划(设想)等义。因此,“Design”一词的根本语义是“通 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种思维过 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意大利语的“Desegno”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 意念”,其定义是:以线条的手段来具体说明那些早先在人的心中有所构思、后经想象力使其成形,并可借助熟练的技巧使其现身的事物,即将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1786年初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 《牛津大辞典》:一是心理计划的意思,指思维中形成意图并准备实现的计划乃至设计;二是意味着艺术中的计划,尤其指绘画制作准备中的草图之类。 作为动词的“Design”:一是意味着指示;二是建立计划、进行构想、规划;三是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作为名词的“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建立方案。若对此作进一步的限定,则专指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计划与设计。 20世纪初,“Design”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与汉语原有词汇“设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与汉语中的策划、策画、意匠、图案等词意相近。 阿尔切:设计是围绕图表的求解活动。“设计”作为动词是指人们规划构想研究的活动和过程;作为名词,指人们对事物设想规划、研究的结果或成果。 赫伯特-西蒙:凡是以现成情形改变成向往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是在搞设计。 构思、推敲;建筑、园林的设计与构造。 (1)蔡元培最先提出。1920年《美术的起源》。 (2)柳林在《提倡工艺美术与提倡国货》中指出:“工艺美术即日常生活用品而经美术设计制造之技术”。张德容在《美术生活》上指出:“所谓工艺美术,即 实用美术。换言之:凡于日常生活器具之制造上加以美术之 设计者,即得谓之工艺美术”。 (3)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即对日 常生活用品进行美术设计制造的技术,与寻常的简易粗笨的

设计概论

《设计概论》核心笔记 中国部分 第一讲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一、石器设计 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和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除了石器工具的设计以外,另一个重要的设计领域就是陶器用具的设计。 二、原始“彩陶”的设计 所谓原始“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原始彩陶设计有下列几种: 1、半坡型 鱼形花纹:由写实逐渐演变为抽象,可以分为草体鱼纹和复体鱼纹。人面鱼身盆和尖底瓶汲水器。 2、庙底沟型:装饰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鸟纹的应用更多,而纹饰的黑白双关是它的特色。 3、马家窑型:点和螺旋纹的运用,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4、半山型:图案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用旋涡纹组成装饰;二是用葫芦形纹作面的分割,是装饰面区分为数个单位,并流行运用锯齿纹。 5、马厂型:以人形纹(或称蛙纹)最有特色。 原始彩陶,还有典型的“龙山文化”,是以山东为中心,薄而光的蛋壳陶大量出现,是这类设计的突出特征。 彩陶的装饰设计,基本上是以几何纹的形式出现的。彩陶图案设计中形式法则有:立对比法、分割法、多效装饰法、双关法。 第二讲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艺术(重点) 青铜器 一.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 商周时代青铜器依照它们的用途(种类)可以分为:(仅作了解,不做重点) 1 、礼器:礼器又可分为: A、炊煮器,如鼎、鬲(li,音历) 等。 B、食器,如簋(gui,音轨) 、盂、簠(fu, 音甫) 、豆等。 C、酒器,如觚(gu,音姑) 、爵、觶(zhi,音志) 、尊、卣(you,音有) 、壺、觥等。 D、水器,盤、匜(yi,音仪) 等。 2 、乐器:乐器有铃、鐃、鼓、鐘等。 3 、兵器:戈、矛、鏃等。 4 、工具和车马器 二、青铜器的用途 主要在于祭祖和维护统治秩序两个方面。 殷商以来,青铜器被大量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 西周青铜礼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各级奴隶主必须使用和他们地位相称的礼器,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配套模拟试题(一)【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模拟试题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配套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 1.在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设计”相似的概念是“_______”。作为中国古代美术及建筑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一直为古代艺术家和理论家所讨论。 【答案】经营 【解析】“经营”与“造物”都是古代汉语中与“设计”相似的概念,如《诗经·小雅·北山》中就有“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这样的诗句。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造纸术、______、指南针和_______。 【答案】印刷术;火药 【解析】造纸术是由东汉蔡伦发明并改进的古代重要技术之一。火药发明于隋唐时期,始于道家炼丹术。印刷术源自南北朝时期的雕版印刷,经宋代毕昇改造,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又称“司南”,始于战国时期。人们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1953年,德国建立了______,这是战后欧洲最重要的设计学院。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把现代设计完全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培养科学型的设计师。 【答案】乌尔姆设计学院 【解析】乌尔姆设计学院于1955年正式招生,被称为“新包豪斯”。学院旨在通过建

立一个基于社会学、符号学和政治参与的新设计科学来弘扬包豪斯人道主义精神,反思现代工业社会中美学和设计的社会意义。 4.通过对大量的设计现象的综合、移置、杂交、选择、去伪存真、劣败优胜,得出最佳设计思考结果,最终成为创意性设计方案的设计方法是_______。 【答案】对比设计方法 【解析】对比设计方法是设计程序中的一种重要实践方法,是指通过综合、移置、杂交现有的大量设计现象,去劣存优,得出最佳创意性设计方案的过程。 5.古代埃及建筑的伟大杰作是作为国王陵墓的_______。 【答案】金字塔 【解析】古埃及国王又称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隶主,被视为神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这些陵墓外形形似汉字的“金”字,而被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最伟大的建筑杰作,是法老权力的象征。 6.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高迪,他设计的______以怪异的造型而闻名于世,建筑物造型仿佛是一座被海水长期侵蚀又经风化布满孔洞的岩体,墙体本身也像波涛汹涌的海面,富有动感。但在他一生所有的设计当中,最重要的而且最终没有完成的是_______。 【答案】米拉公寓;圣家族大教堂 【解析】米拉公寓建于1906~1912年间,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圣家族大教堂是高迪的毕生代表作,教堂主体以自然为灵感,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生风格,是自然建筑的典型代表。

李砚祖编著《艺术设计概论》考研核心笔记3

第三章艺术与设计 第一节艺术与设计艺术 一、“艺术”的概念 艺术: (1)18 世纪以前,艺术的存在形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处于一种含混状态或是综合质的界定,是一种以技艺为主要特征的“艺术’, 一种有特点的生产性活动,尤其指那种带有艺术性质的生产艺术品的技能,这种技能包括美得艺术和实用的艺术在内。(纯艺术、实用艺术、设计艺术、手工艺术) (2)现在的艺术,主要是指纯艺术的概念。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既有精神性的产品,也包括精神和物质结合的产品。 二、艺术:纯艺术与设计艺术(重要) 纯艺术: (1)艺术的纯化即艺术与工艺技术的分离。是相对于具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形态而言的那部分造型艺术。 (2)具体指绘画、雕塑、书法一类着重体现精神性同时又具有欣赏和教育功能的那部分艺术领域。 实用艺术: (1)主要体现为艺术物质性功能,即实用功能。生活是实用设计艺术的基础,实用艺术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与一般造物的区别在于其审美性、艺术性。 (2)曾被西方学者称为“次要艺术”、“小艺术”,主要功能是实用于生活的某一方面,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既包括现代大机器工业的产品设计,又包括了手工生产的实用工艺品,这些产品必须是实用的同时又具有艺术质的产品。一般将建筑装饰,产品设计等都包括在内。 (3)艺术设计是一个宽泛的名称,从性质上论属实用艺术,其评价和确定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实用的同时又具有艺术质的产品,现在设计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是毫无疑义的。 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关系:(这样的内容,倾向于能力题,考研考察较多) (重要) (1)从历史上来说,在18 世纪以前,艺术是一种以技艺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又是一种有特点的生产性活动。自17 世纪以后,纯艺术与手工艺艺术逐渐分离,标志着纯艺术自身体系开始确立。 (2)纯艺术与设计艺术存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二者都被概括在艺术的范畴之内,即都是艺术的一部分,但因二者本身的特性及功能,社会作用的不同,在艺术的结构层次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性及功能、社会作用的不以,在艺术的结构层次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一种层次性,但不是高低贵贱的关系。 (3)所谓纯艺术是相对于具有实用功能的设计艺术而言的那部分造型艺术,具体绘画、雕塑、书法等,纯艺术主要是精神性的。设计艺术主要是物质性的,主要功能是实用功能。 (4)从艺术本质上看,纯艺术更多地体现了艺术本质的一面,而设计艺术既有艺术的一面又有非艺术的一面,它是纯艺术与生活之间一个中介环节。 (5)设计艺术是纯艺术和生活的桥梁,是艺术介入生活的重要手段与工具,也是生活艺术化的必由之路。艺术之根是源于实用、装饰的风格,实用艺术是艺术的本源,即纯艺术是从设计艺术中产生的。 设计艺术: (1)设计艺术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设计艺术是为实用艺术而设计的。 (2)它是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艺术设计、装饰设计的一种创造方法。

南京艺术学院 考研设计概论笔记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 《考工记》 最早一部工艺著作,世界上最早一部科技文献,主要记述“百工”之事。 成书于春秋(公元前770年—前1476年)末期。 齐国人记述手工业技术的官书。 含: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搏埴之工六大方面。 对运输,生产工具,兵器,乐器,容器,皮革,染色,建筑的设计制作,作了总结。 墨子·节用篇 墨子,墨家代表人物,与儒家相对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2世纪)《墨子》71篇,现存53篇,《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代表墨子主要思想。 墨子的工艺思想,是其经济主张的一部分,主张“强本节用”。 管子·侈靡篇 《管子》传为春秋时期齐国管子撰。 管子,即管仲,春秋初期政治家。 主张国家要积极参加干预和调节人民的经济生活,主张大量生产,大量消费。 主张平衡财富,抑制垄断,鼓励侈靡,促进就业,积累储蓄。 韩非子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先秦法家代表作。 梓人传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诗人。其文章被评为“雅健雄深 《梓人传》通过一位自荐杨氏木工匠师关于营建设计的见解和作者实地观察描述,表达作者认为宰相行政要注重大局协调及谋大略的主张,文中记述“梓人”具体实践时,明确肯定了总体设计的运用法则和重要作用。 指出工艺创作中总体设计运用准则:规矩绳墨以定制,差运众工而不伐艺。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明代一部重要科学技术名著,宋应星著。 全面系统记述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外国学者认为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上篇:谷类、棉麻栽培,养蚕、缫丝,染料,食品加工,制盐制糖。 中篇:制造砖瓦,陶瓷,钢铁器具,建造舟车,采炼石灰、煤炭,燔石,硫磺,榨油,制烛,造纸等。 下篇: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火药,朱墨,颜料,酒药制造,珠玉采琢等 长物志 《长物志》初版于明代末年,作者:文震亨 内容分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等12卷。体现明中期以来文人士大夫崇尚的“吴趣”生活审美情调。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系《笠翁一家言》之一部,清代李渔撰。 李渔,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对营造,器物及园艺很有研究。 《闲情偶寄》包括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工艺等方面内容。 装饰(Art Decoratif) 蔡元培:近代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美学家和美育实践家。 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口号,强调“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并且具体的提出了美育的实施方法。 《装饰(Art Decoratif)》一文为1916年5月在法国华工学校师资班讲义。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1901—1972)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 1943年《中国建筑史》一书,第一次对中国古建筑特征及其发展历程做出了系统的论述。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者之一。

设计概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 设计的定义:消费在物质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之后才会追求审美的需要做设计 1.使用功能2审美 苏格拉底:美是有用的,没用的就是丑的 柏拉图:相对美绝对美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坚固,实用,美 奥古斯丁:区分只在美和自为美 艺术设计的作用:把有限的实在的和无限的潜在的短暂地永恒的形式连接起 来 什么是设计: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案图样 等 最早的设计定义来源于《牛津词典,有人设想的一种计划或实现某物而做的 纲要 把艺术设计看做解放艺术和机器之间的冲突的手段那么艺术设计编年史从 美国建筑师莱特开始 认为艺术设计是消除物质创做和物质实践活动之间对立的途径,那么艺术设计可以从英国威廉莫里斯开始 德国建筑家格罗皮乌斯领导的艺术设计学校包豪斯是艺术设计史的开始 艺术设计解决的两组环境问题: 物质环境(环境和产品世界) 人的行为设计(交际环境 马尔多纳区分外部特征和形式属性 外部特征:指赋予产品更吸引人的外观,可掩盖结构上的缺陷 形式属性:决定产品性质的各种内部因素,协调和调整的结果,由生产技术的复杂性和产品技术的复杂性所决定 设计师直接设计的是产品,间接设计的是任何社会 艺术设计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是一种文化的设计,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设计,艺术设计师应按人的兴趣爱好和趣味来设计产品 艺术设计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变异性 艺术设计作为集成创新有什么特点? 特点:1.艺术设计具有原型或源生材料,也就是说它具有集成的客体 2艺术设计明确的目的性和强烈的功利性, 3艺术设计起着进步加速器的作用,起着某种技术催化剂和社会催化剂的作用

第二章:设计史 现代设计诞生直接原因:工业革命给人创造了财富带来了机器同时机器生产 带来污染 艺术设计的先驱:罗金斯。威廉莫里斯(现代设计之父) 工业美术原因1工业革命的诞生 2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3机械制品丑陋不堪过分装饰 工艺美术运动时欧洲艺术设计理论的源头 工艺美术运动时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的导火线 道德主义—罗金斯工艺美术运动政治色彩 唯美主义—王尔德主张道德审美性,追求形式美 19世纪下半叶建筑和实用艺术的衰落 威廉莫里斯认为1资本主义只承认带来商业利润的产品是唯一主义 2劳动分工丧失了劳动创造性 新艺术运动1892—1902顶峰提倡艺术与手工艺结合 本质是:为艺术而艺术 霍塔—新艺术运动的奠基人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比较 共同点:复兴手工艺和装饰艺术追求质量,形式简朴 不同点:工,具有政治色彩,向中世纪学习(尤其是哥特式建筑)追求道德,新,无政治色彩,不向任何世纪学习更自由为艺术而艺术 德国艺术工业联盟 泽因佩尔:主张通过改革艺术研究和反器物 青春风格:大量运用卷曲的曲线,有隐含意义的图案,如带表男人的树根等分离派:重视功能,几何外观,几何形式与有机形式相结合,反对新艺术运 动对花卉图案的运用 亨利凡德维尔德 清春风格与新艺术运动的多面手 德国工业联盟 批评过分装饰,顺应历史,否定青春风格,否定分离派,否定现存的模式, 考虑功能和外观的结合 艺术家和工业的结合,艺术家加入企业内部

李砚祖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设计”(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1964年国际工业设计会对工业设计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目的是决定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宁从生产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西方现代设计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向:1完整性原则,一件产品不仅好看好用,而且必须具有完整性2变化原则,设计要了解人的需求的改变,并通过设计来不断地满足。3设计的资源,一方面是工业方面的材料,一方面是设计师本身4综合原则,即充分了解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在设计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的需求。5服务原则,工业设计师的工作是起协调和衔接作用的,它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为人设计,为人服务。 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五类: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坏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平面设计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中发展最快、成绩最好的领域。产品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不平的标志。 中国工业设计良性发展的表现:1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使工业设计的观念得到社会的确认和政府的重视,由此会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更大的对工业设计的需求。2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着一批较高质量和较高水平的设计师,会促进工业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3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设计交流将会在新的层面上开展,有利于中国学习世界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方法,形成民族的设计特色。 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伟大创举,陶器的产生为标志。“陶瓷”包括陶和瓷。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与灰陶相的比,彩陶在制作上趋于精致,彩陶的常见物以用器为主,其装饰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中国陶瓷一般分为:青瓷,白瓷,彩瓷。最早创烧成功的是青瓷,白瓷是将青瓷原料中的成分进行淘洗清除,使瓷胎变白;彩瓷包括两部分:一是各种高温的单色釉瓷,乳红釉,蓝釉等;二是彩色花瓷。青铜:是由自然铜【红铜】与铅,锡等元素的合金,青铜器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称作“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经过15个世纪,其特点一是大量使用青铜生产工具,兵器和青铜礼器;二是在进入青铜时代前有个漫长的技术积累期。商晚期和西周早期是青铜工艺发展的高峰时期。现存最大的青铜鼎是司母戊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雕漆:又称刻漆,是利用漆多次涂后所形成的具有弹性的漆层进行装饰的一种工艺,唐三彩:至汉代时出现了一种低温釉陶, “唐三彩”既是在这种低温釉陶上发展起来的。唐三彩主要用作“冥器”,流行西安和洛阳,盛期是唐开元,天宝年间。釉下彩:即其纹饰是绘在经素烧的胚胎上,绘饰后再罩上透明釉,经高温一次性烧成,其纹饰在透明釉下,所以称之为釉下彩。主要品种是青花釉。青花:青花是釉下彩中的主要品种,其特点是白瓷胎上用含金属钴的青料绘饰纹样或图画,烧成后纹饰成蓝色。它的特点是结构满密,层次多而分明,搭配有序,风格整一。明式家具:明代是中国家具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其设计和制造的家具独特的风格而被称为明式家具,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期,设计精巧,制作精致,风格简洁的优质家具。依使用功能大致分为五类:1椅凳 2桌椅 3床榻 4柜架 5其它。杨耀认为明式家具的显著特点是:1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舒展;2结构科学,榫卯精密,坚实牢固;3精于选材配料,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4雕刻,线脚处理得当,起着点睛的作用;5金属配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起到辅助装饰的作用。 西方设计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设计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史称“巴洛克”,“罗可可”时期,以浪漫风格为特征。“巴洛克”一词愿意为畸形的珍珠,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它追求标新立异,活泼浪漫,造形夸张,奔放的涡形装饰表现出一种流动性,深受贵族阶级的欢迎。“罗可可”: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盛行的风格,它是“巴洛克”设计风格的延续与变异,其特征是纤细柔美的造型与华丽的繁饰,自然主义的装饰题材与夸张的色彩组合在一起,影响:巴洛克,罗可可的设计风格最终走向浮华虚饰,其登峰造极的发展似乎暗示了18世纪开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的到来。工业革命不仅使人类的生产方式从手工向大机器的深刻转变,也导致了新的设计思想和方式的产生。莫里斯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标志着在汽车设计中实现了标准化,经济化的思想,同时也使简洁的功能美学得以实现。 在设计史上19世纪最具历史性的事件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世界首次国际工业博览会,展会的主要场所是当时采用钢铁和玻璃材料建造的大型建筑“水晶宫”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莫里斯的美术装饰商行可以说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家从事设计,组织生产的公司,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广泛涉足各设计领域,但其最关心的是染织品的设计,他的这类设计多以大自然中的植物为题材。由于莫里斯开创性的工作和努力,其影响越来越大,并积聚了相当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形成了一场有声势的艺术工艺运动。受其影响,不少艺术家,设计师纷纷建立自己的艺术和设计公司或组织,如1882年成立的“世纪行会”1884年成立的“艺术工作者行会”1888年成立的“手工艺行会”等. “新艺术运动”:这是一场装饰艺术运动,涉及众多艺术领域。从设计而言,新艺术运动可以说是一个注重艺术设计形式的运动,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新艺术运动曾风靡欧洲,对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新艺术运动主张人类生活环境的一切人为因素都应该经过设计,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反对将艺术划分为纯艺术与实用艺术,认为艺术家不应该只致力于创作单件的“艺术品”,而应该创造出一种为社会生活提供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比利时和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主要策源地。比利时设计师们以“人民的艺术”为口号,为大众开展设计,以消费者的需要为出发点,最著名的设计师是凡德威尔德,另一位大师是维克多霍塔1893年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霍塔旅馆”布鲁塞尔是经典作品。巴黎和小城南锡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集中地,最著名的有萨穆尔宾创建的“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等。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创始人是德国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第一二阶段由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担任校

艺术设计概论 李砚祖 复习资料

【笔记名称:】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复习资料 【笔记截取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部分知识提要与学习任务 设计或设计艺术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词语之一。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兼具前沿性、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包括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相关内容。导论从设计艺术学科概念的确立、研究对象与范围,以及设计艺术学研究的现状、方法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解读这门学科的基本情况。 关于设计艺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性质等相关问题,大家应该熟悉和掌握,历年考题中经常涉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题型。同时,大家也要熟知人类设计艺术活动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设计艺术学从无到有、从依附其他到最终走向独立的发展历程。其中会涉及“设计艺术学独立”,“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设计艺术学研究现状中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绿色设计”等特定概念的阐释,历年考题中多次以名词解释、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请大家特别注意。另外,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渊源、演变这类知识点,考题中多以填空题、名词解释等题型出现,同样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 ※ 第二部分相关知识点、考点及侧重点分析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一、“设计”的概念 设计(Design),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新华辞典》将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与英语“Design”对译的词,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实用英汉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计划的含义;作为名词有计划、草图、风格、图案、心中的计划(设想)等义。因此,“Design”一词的根 本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种思 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意大利语的“Desegno”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 其定义是:以线条的手段来具体说明那些早先在人的心中有所构 思、后经想象力使其成形,并可借助熟练的技巧使其现身的事物,即将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1786年初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超精华版

“设计”(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1964年国际工业设计会对工业设计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目的是决定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宁从生产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 西方现代设计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向: 1,完整性原则,一件产品不仅好看好用,而且必须具有完整性 2,变化原则,设计要了解人的需求的改变,并通过设计来不断地满足。 3,设计的资源,一方面是工业方面的材料,一方面是设计师本身 4,综合原则,即充分了解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在设计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的需求。 5,服务原则,工业设计师的工作是起协调和衔接作用的,它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为人设计,为人服务。 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五类: 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坏境设计 2,产品设计 3,平面设计 4,广告设计

5,织品与服饰设计。 平面设计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中发展最快、成绩最好的领域。产品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不平的标志。 中国工业设计良性发展的表现: 1,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使工业设计的观念得到社会的确认和政府的重视,由此会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更大的对工业设计的需求。 2,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着一批较高质量和较高水平的设计师,会促进工业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3,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设计交流将会在新的层面上开展,有利于中国学习世界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方法,形成民族的设计特色。 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伟大创举,陶器的产生为标志。“陶瓷”包括陶和瓷。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与灰陶相的比,彩陶在制作上趋于精致,彩陶的常见物以用器为主,其装饰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 中国陶瓷一般分为:青瓷,白瓷,彩瓷。最早创烧成功的是青瓷,白瓷是将青瓷原料中的成分进行淘洗清除,使瓷胎变白; 彩瓷包括两部分:一是各种高温的单色釉瓷,乳红釉,蓝釉等;二是彩色花瓷。青铜:是由自然铜【红铜】与铅,锡等元素的合金, 青铜器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称作“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

设计概论整理笔记

1、在逻辑上,设计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设计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现代设计阶段。 2、“设计”一词被定义为设想、运筹、计划与运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学”则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通常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3、古罗马《博物志》——对制作工艺,材料,原理及效果进行简述。 中国《考工记》——以文字、图表对制作工艺、材料选择进行详细阐述。 4、设计批评:把设计作品放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用一个公平的原则进行比较,之后发表相应的评论。 5、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混沌理论、解构主义。 6、西方设计思潮:符号学理论、结构主义、混沌理论、绿色设计、信息技术。 7、视觉符号对标识设计的规定: ①符号要符合视觉对象本身②设计要考虑符号的地域性差别给人带来的认识上的差别 ③符号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7、设计的3大主题:图与文字、建筑与家具、器物与器皿 8、玄武(位于北、表示冬天)、朱雀(位于南、表夏天)、(左)青龙(位于东,表春天)、(右)白虎(位于西,表秋天)。这四神代表4个方位4个季节。 9、人类最早的文字形态:①苏美尔人的锲形文字(两河流域)②埃及象形文字(尼罗河)③中国象形会意与仿音相结合的文字体系(黄河流域) 10、中国文字的发展过程:1、结绳与契刻 2、图画文字 3、陶文 4、甲骨文 5、金文/石文/玉文 6、篆体,隶书,楷体 7、印刷字体 8、泊来字体(黑体) 11、书籍装帧形态:简策书、帛书、卷轴书、旋风装书、折经书。 其他古文形态:印章、封面、牌记、纸币、年画、铭记、招幌等。 11、中国近代广告设计——报纸广告、杂志广告。 12、图腾:图腾其实是个外来语,是英语totem的评音,原为南美洲印第安语。中国古人曾经认为是种特定的植物或动物,是某个部落的祖先或者保护神,所以将该植物或动物的形象进行抽象的刻画,或为图形符号作为部落的图形标记,即为图腾。 13、陶瓷器,青铜器的图形与图案具有的共同特征:①图形与图案的题材丰富②图形与图案的装饰手法多样③图形与图案的装饰内涵深刻 14、中国文字的哲学思想:文字与自然的关系、文字与思想的关系、文字与科学的关系。建筑与家具 1、中国古代都城的建设思想——皇城布局(如故宫) ①皇城为中心点,中轴对称 ②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③道路划分为棋盘格 2、建筑结构——木结构体系 具备的优点:防御地震、采伐和施工便利 具备的缺点:容易着火、容易受潮和虫害3、传统建筑形态 大屋顶——飞檐的形式:庑殿,歇山,硬山,重檐,攒尖。飞檐的优点:有利于采光和排水。 斗拱(弓形) 4、建筑组群的不同布局 北方的四合院、江南地区的天井院、窟洞四合院、福建圆楼、云南吊脚楼(防潮,防野兽虫蚁)、蒙古包(以门的位置相对为主座,右为长,客左为妻小) 5、陵墓建筑:秦墓(兵马俑是秦始皇陪葬坑,陶俑神情生动,形象,准确轩昂,陶马造型逼真,刻画精致自然)、汉墓、唐宋墓(公主墓)、明十三墓 6、宗教建筑:祭祀建筑(天坛,社稷坛)佛教建筑(佛塔,佛教石窟) 7、园林建筑的发展过程:苑——囿——苑囿——园林 8、私家园林的设计手法: A、布局灵活多变 B、善于仿照自然山水 C、 讲究细节处理 9、皇家园林的设计手法: A、平地造园,以水为主 B、园中有园 C、 园林风格多样 ★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的比较: A功能与内容不同——私家园林用于观赏, 聚会生活部分;皇家园林则是游玩,不居其 中,带有政治目的的地方。 B规模不同——私家建在城市,土地占用少, 文人墨客建造,凸现小家碧玉;皇家建在郊 外,可用土地广大,彰显皇家气派 C风格不同——私家园林小家碧玉,皇家园 林气势磅礴 10、室内家具:原始时期(席)——秦汉时 期(榻)——隋唐时期(人们开始垂足而坐, 家具高型化发展)——明清时期的家具(明 代家具发展到登峰造极) 11、桌与案的区分:桌的腿与面成直线,直 角形为多;案的腿多缩进在面里边。 12、明代家具的总特点: ①简朴,厚重,精致,典雅②选材讲究, 多实木、硬木③设计合理科学,符合人体 工程学原理,善用曲线④注重环保,少用 漆,多用蜡,体现自然肌理 13、明清家具的比较:明式简洁,清式繁琐; 明式以形取胜,清式以装饰见长 器物与器皿 1陶器:(紫砂壶——有光货,花货,筋囊货 3类)、瓷器、青铜器、漆器、金银器 2唐代瓷器,“名窑”意识和“南青北白”格 局 1、宋瓷,五大名窑,“定,哥,汝,钧, 官”。 2、定窑,宋唯一一个烧制白瓷为主的名 窑。 3、钧窑,宋唯一一个烧制彩瓷,以独特 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 有价钧无价”“家财万贯不如钧窑一 件”的美称。 4、白瓷系,胎色呈正白骨色,薄而透光, 有芝口,包金,银边,刻花装饰手法。 5、青瓷:哥窑——青瓷系,青中夹带黄、 白瓷,瓷器通体天边。官窑——粉青 色,蟹爪纹。汝窑——天青色 6、元、明、清瓷器:釉下彩(青花+釉里 红)、斗彩、粉彩、五彩、祛琅彩 7、斗彩——釉下彩+釉上彩,青花包边 粉彩——釉上彩多彩把色纯度降低。 10、设计师的涵义:人类整体——设计爱好 者——手工艺人,艺术家,发明家——职业 设计师 岗特?兰堡(德国视觉诗人) 11、设计批评——设计批评对称为设计评论, 是设计学和设计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 史看,可以说有设计就有设计批评,就单个 设计活动来说,从创意到生产,消费到整个 活动中,始存在设计批评。 12、设计批评对象——可以是设计对象,可 以是具体的设计品;设计批评者是指设计的 欣赏者和使用者;设计批评活动可以诉诸文 字,语言,也可以是购买行为。总之设计批 评者和设计品的关系是一种密切关系。 13、设计批评的方式有3种:国际博览会、 群体批评、个体批评。 ●国际博览会:主要是检阅世界最新的设计 成就,广泛的到引发社会各界的批评,其目 的是促进购买。 ●群体批评包括审查批评与集团购买——1、 审查批评是指设计方案的审查集团以消费者 代表的身份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和评估,以 及设计的投资方与设计方进行的商业谈判。 2、集团购买是指消费者直接参加设计批评, 这是指消费者表现为不同购买群体。 ●个体批评,是指一些具有职业敏感的批评 家对设计的批评。他所批评的对象不会仅仅 局限在设计作品中,也不会处于设计作品的 消费层次上,而是关注整个设计文化,设计 思潮,设计风格,设计流派,设计倾向等方 面指导设计制作,生产发展,另一方面,引 导消费者接受设计产品进行消费,同时有机 的推动设计发展,丰富和发展设计概论。 14、设计的作用: ⑴设计批评对读者的阅读和理解设计作品有 指导作用 ⑵设计批评可以帮助大众选择和鉴别作品 ⑶设计批评对设计师的创作活动具有调节作 用 15、平面设计史的起源:从人类社会开始利 用图形和文字记录自己的思想,活动,事件 的时候而开始的一种活动,贯穿人类文明史 的整个过程。 16、平面设计的定义:把视觉的基原素(图、 文字体、插图色彩、标志)以符合视觉传达 目的的方式组合起来达到准确而广泛的传达 目的。 17、视觉传达设计的3要素:文字、标志(具 有指示功能,识别功能,象征功能)、插图。 18、图文——平面设计——①由印刷产生的 二维的静态产物②由视频产生的三维的动 态产物③由网络产生的虚拟形态产物 19、图发展的3个阶段: ①印刷技术前——优点:唯一性。缺点:不 能广泛传播 ②印刷技术后——优点:能广泛传播。缺点: 技术含量低,表现形式单一 ③照片影印技术后 20、总体发展:图腾——陶器,青铜器上的 图形图案——建筑图形图案——各类插画— —插图设计、现代设计。

自考设计概论考试重点笔记

设计概论考试重点 1、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 所谓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知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 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 视觉传达设计利用视觉符号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收者。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必须具备部分相同的信息知识背景,即是说:信息传达所用的符号至少有一部分既存在于发送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也存在于接收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只有这样,传达才能实现,否则,在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就必须有一个翻译或解说者作为中间人来沟通。 “视觉传达设计”一词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而正式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简称“视觉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有别于直接使用功能为主的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它是凭借视觉符号进行传达,不同于靠语言进行的抽象概念的传达。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是设计者将思想和概念转变为视觉符号形式的过程,而对接收者来说,则是个相反的过程。 2、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 ①文字文字主要有象形、表意和表音三种类型。在人类的信息传达与交流活动中,文字是最普遍使用的视觉符号元素。 ②标志相对文字符号,标志表现为一种图形符号,具有更直观、更直接的信息传达作用。标志有多种类型。按性质分类,标志可分为指示性标志和象征性标志。指示性标志与其指示对象有确定的直接的对应关系,而象征性标志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事物及其存在性,而且可以表现出包括其目的、内容、性格等方面的抽象概念。 按使用主体,标志可分为公共标志和非公共标志。公共标志指公共共同使用的标志,非公共标志是指专属某机构、组织、会议、会计、私人和物品使用的标志。 ③插图有绘画插图、影像插图和复合插图三种。绘画插图表现手法灵活,富有个性;影像插图比手工绘制速度快捷,真实感强;符合插图制作手法新颖,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环境设计 (尹P196) 环境设计是工业化的发展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以后,才逐渐产生的设计概念。 在所有三类设计中,环境设计是最新的设计类型概念。一般地理解,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其目的是为人创造出符合人体科学需求,适应人各项活动要求,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区别于产品设计的是:环境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广义的环境,是指围绕和影响着生物体的周边的一切外在状态。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无法脱离这个环境。然而,人类是环境的主角,人类拥有创造和改变环境的能力,能够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人类意志的人工环境。其中,建筑是人工环境的主体,人工环境的空间是建筑围合的结果。人是环境设计的主体和服务目标,人类的环境需求决定着环境设计的方向。因而,协调“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当代人的环境需求,表现为回归自然、尊重文化、高享受和高情感的多元性、自娱性与个性化倾向。当代环境设计,理当以当代人的环境需求为设计创作的指导方向,为人类创造出物质与精神并重的理想的生活空间。 环境设计的类型: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 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以室内设计为主,兼及室外空间的设计。又称室内艺术设计。 从事建筑物内部的陈设、布置和装修,塑造一个美且适宜人居住、工作你、生活的环境。目的:为人创造的符合人体科学需要,适应人各项活动要求,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中心任务:通过环境设计,提高环境质量、创造理想的与自然共处互益的环境。 室内设计,即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的设计。具体地说,是根据对象空间的实际情形与使用性质,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处理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美观舒适,符合使用者生理与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脱离出来的设计。室内设计不等同于室内装饰,室内设计是总体概念。室内设计包含四个主要内容:空间设计、装饰设计、陈设设计、物理环境设计 4、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在一定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