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第二框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中学陈俊茹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二框“公平正义的守护”,主要探讨如何实现公平正义。主要从个人和法律制度两个层面进行立意和阐述,让学生初步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本框有两目:“坚守公平”这一目引导学生如何实现公平的坚守。要实现公平的坚守,就需要个人维护公平,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公平;同时需要制度保障公平,无论对于立法还是司法,都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守护正义”这一目引导学生如何实现正义的守护。要实现正义的守护,就需要个人守护正义,要敢于斗争,要讲究策略;就需要司法维护正义,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公平正义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公平正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和判断,但对公平的重要性等问题缺乏理解的思考,不利于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的意识,再加上社会阅历、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当遭遇不公平、不正义时不能正确、客观的处理,因此进行公平、正义的教育非常有必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维护公平正义的做法和意义。明白坚守公平守护正义是全民责任。

能力目标:提高对公平正义的判断、理解、合作能力,增强辨别与正确处理正义、非正义行为。

情感价值目标:树立公平意识,富有正义感;培养全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情操;营造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风气。

教学重点

1.个人守护公平、正义的具体做法。

2.制度保障公平、正义。

教学难点

1.个人守护正义的方法、策略。

2.制度保障公平、司法维护正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度保障公平、正义的情景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运用你经验’认识公平需要参与

请你列举三列不公平的现象,并想一想应该采取怎样的途径或方式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报)

①班上一些同学不愿和我交往,因为我家境不好,性格内向,成绩又一般,我感到没有尊严。②老师对优生很关照,经常帮助他们,态度也很亲和,但对我却横眉冷对,有时还很尖酸苛刻③哥哥每次要求父母都尽量满足他,对我却像外人一样,还骂我无用,说我没有好好学习,我真想离家出走。

结论:公平社会不会自然形成,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努力。生活中不公平的事例还有很多,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活动二】‘感悟探究’:维护公平之行动

(1)名句析赏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康有为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孔子

(2)名人故事解析“煮鸡蛋与炒鸡蛋”(视频播放)

(3)拒绝身边的不公平现象(看图片)

坚守公平,我该这样做:

①以公平心待人处事

②用合理合法手段对不公平现象说“不”

【活动三】‘探究分享’认识公平制度

探究一:科学立法保障公平

探究二:司法与公平(播放视频)

【归纳一】:

坚守公平的做法

(1)每个人积极参与和努力,需要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2)个人维护公平。①坚持以公平心待人处事②敢于用合理合法手段对不公平说“不”

(3)制度保障公平。①坚持立法公平②坚持司法公正、公平待人。

【活动四】‘探究分享’认识正义感

探究一:回顾正义行为的含义

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就是正义行为。

探究二:公平与正义关系

公平,就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正义,就是公正的、有利于人民大众的道理。公平是正义的体现,正义是公平的保障。没有正义就没有公平。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仅需要政府的领导和法律法规的约束,更需要社会上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正义感。

正义感:指人具有追求正义、伸张正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

探究三:个人守护正义的方法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见义勇为)和智慧(见义智为)。

提倡敢斗,更需智斗。

【活动五】探究司法维护正义(播放视频)

探究四:司法维护正义的要求

(1)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2)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探究五:公平正义与国家、社会、公民的关系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致力追求,共同负责,点滴做起,携手共进。

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道德作用;道德突出法治内涵,培育法治观念。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归纳二】守护正义的做法

①人人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做有正义感的公民。

②个人守护正义。面对非正义行为,既要敢为更要智为。

③司法维护正义。要求司法公正为先,推行司法公正为核心的改革,坚守司法独立原则。

④全民从点滴做起,携手共进,共同担当,共建共享美好社会。

小结: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板书设计

公平正义的守护????

?坚守公平?????个人维护公平制度保障公平

守护正义?????个人守护正义

司法维护正义

巩固练习

1.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公平

①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②每个人的不懈努力 ③每个人在生活中追求公平 ④每个人在生活中捍卫公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这样才能( )

①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 ②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③形成“哥们义气”的小团队 ④有利于构建公正合理的社会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制度能保障公平,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对于立法而言,保障每个人得到他想要的

B.对于立法而言,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

C.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

D.对于司法而言,在化解矛盾时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对应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国不断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国家之所以要完善这些制度,是因为( )

A .公平是相比较而产生的

B .这些制度保障公平

C .公平要求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D .人们都愿意生活在公平之中

4.个人要守护正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②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

③面对非正义行为,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

④面对非正义行为时表现出奋不顾身的勇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最高人民法院改判聂树斌无罪,体现了( )

A.制度维护正义

B.个人维护正义

C.司法维护正义

D.社会维护正义

对应练: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到2020年只有3年的时间,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这将有利于( )

①体现以人为本②实现同步富裕③制度保障公平④消除收入差别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6.右边漫画《微信拉票》旨在讽刺( )

A.投票的方式落伍

B.拉票者违背公平原则

C.投票者缺乏爱心

D.主办方管理混乱无序

7.公平和正义就像一盏明灯,照耀人类历史前进的航程。没有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人类将失去文明发展的动力,我们追求公平正义的意义在于( )

①公平正义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②公平需要有正义感的人来维护

③公平正义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

④公平正义要求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自2016年7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全面实现本院庭审的互联网直播。庭审直播、公开

( )

①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②有利于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公平正义

③有利于普及法律知识、促进法治进步

④会侵害当事人的隐私权,不符合法律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刑罚处罚。该项规定( )

①有利于维护考试公平、促进教育公平

②有利于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③使对作弊的处罚有法可依,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

④能够杜绝考试中的作弊行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布置作业

1.在现实生活中,怎样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

2.现实生活中,如何守护正义?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公平正义的守护。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在坚守公平方面,个人维护公平容易理解,制度保障公平,对学生来说有点抽象,要多结合实例、多讨论来解决;在守护正义方面,难度也是司法维护正义,需要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提高认识,加深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