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逻辑学的含义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词项逻辑

1、词项的定义及特征

2、词项外延间的关系

3、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

4、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

5、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

6、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换质法4个,换位法3个)

7、三段论的规则及其应用

第三章命题逻辑

1、命题的定义及其逻辑特征

2、命题与推理的类型

3、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4、选言命题及其推理(3个公式)

5、假言命题及其推理(4个公式)

6、负命题及其推理

第四章模态逻辑

1、模态命题的符号化

2、基本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

第六章归纳逻辑

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2、类比归纳推理

3、穆勒“五法”

第八章语用逻辑

1、语境

2、合作原则与准则

3、隐涵与语用推理

第十章论辩逻辑

1、论辩的方法与作用

2、论证的种类

3、论辩的规则(论题、论据、论证方式)

第十一章基本规律

1、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基本内容

2、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和违反它的逻辑错误

逻辑学题型分析一、填空题

1逻辑学是研究抽象思维的结构方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三条基本规律都共同要求保持思维的确定性。

二、选择题

1、“钳子”和“作案工具”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_______。

A.矛盾关系

B.交叉关系

C.属种关系

D.反对关系

2、“公安厅”和“公安局”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______。

A.真包含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同一关系

D.全异关系

三、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试举例说明。

SEP:E是常项,S、P是变项。

以“不努力学习的人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为前提,推出结论“有些不能取得好成绩的是不努力学习的人”,此推理的逻辑形式为SAP→PIS。

四、简答题(下列推理错在哪里)

1有的工人不是青年,所以有的青年不是工人。

不正确。由SOP换位成POS,S(“工人”)在原命题中不周延,换位后却周延了,

违反了换位法的规则。

2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勤劳勇敢的。

不正确。这是一个三段论,中项“中国人”在大前提中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而在小前提中表达的是非集合概念,这样中项就分成了两个概念,加上大项和小项,该三段论就有四个概念。所以,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三段论有而且仅有三个概念。犯了“四概念”

的错误。

3韩国人爱吃泡菜,翠花也爱吃泡菜,所以翠花是韩国人。

不正确。这是一个三段论,中项“爱吃泡菜”在大小前提中均作为肯定命题的谓项,都不周延。所以,违反了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五、推理题

1小张、小刘和小孙相约第二天去公园,小张说:“如果下雨,那么我不去。”小刘说:“只有天不下雨,我才去。”小孙说:“我明白了,天下雨,你俩是不会去的。”请分析小孙的理解是否正确。

小孙的理解正确。令p代表“下雨”,q代表“小张去”,r代表“小刘去”。小孙的话与小张的话构成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p→﹁q

p

﹁q

可知:天下雨,小张不去。

小孙的话与小刘的话构成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p←r

p

﹁r

可知:天下雨,小刘不去。

补充:分析下列各题违反了哪条逻辑基本规律?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既断定SEP真,又断定SAP真。

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2.既断定SIP假,又断定SOP假。

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3.张三考试作弊,一种意见是要处分,一种意见是不要处分,这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关键是做好张三的思想工作。

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排中律告诉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关系下,关于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本题中“要处分”和“不要处分”是互相矛盾的思想,说话者却都加以否定,因而违反了排中律。

4.(对话)

女:别人都说你追求我,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我的财产!

男:不是这样!

女:尽管如此,但总有碍于你的面子,我还是把我的财产全部送给妹妹了。

(男不语,转身欲行。)

女:你到哪里去?

男:我到你妹妹那边去。

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以下参见5、的格式)

5.(对话)

问:你的丈夫犯了罪,你知道吗?

答:我们过去可是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啊!

问:他贪了这么多钱,你难道不知道吗?

答:北京有人比他贪得更多呢!

违反了同一律,犯了“答非所问”的错误······(以下参见5、的格式)。

逻辑学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1 某城市考上大学的学生中,女生的比例比男生高。根据这个事实,王老师认为本市女生学习比男生好。 以下哪项最能削弱王老师的结论? A、第一中学考上大学的学生中,男生的比例比女生高。 B、考生中男生的比例比女生低。 C、大多数考上大学的女生就是文科班的。 D、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参加体育活动。 E、全国考上大学的学生中,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 ■2 李教授说:矿泉水比纯净水含有更多的矿物质。所以,经常饮用矿泉水的人会增加肾结石的危险,因为矿物质会在肾脏里沉淀。 以下哪项最能削弱李教授的论证? A、有些矿物质也就是人体所必需的。 B、形成肾结石的只就是某些种类的矿物质。 C、矿物质在肾脏里沉淀的原因就是肾功能出现了问题。 D、有些经常饮用纯净水的人也有肾结石。 E、在平常的饭菜里也含有矿物质。 ■3 某三口之家节假日对瞧电视的态度如下:妈妈要瞧电视,什么节目都可以;爸爸可以不瞧电视,要瞧就瞧新闻节目;孩子可以不瞧电视,要瞧就瞧动画节目。她们根据自己的态度对以下意见表示自己的瞧法。 ①不瞧电视 ②瞧新闻节目 ③瞧动画节目 以下哪项就是不可能成立的? A、有一个人同意全部意见。 B、每个意见至少有两个人同意。 C、妈妈不同意①。 D、爸爸与妈妈都同意②。 E、孩子同意①与③。

■4 孟/关组合在雅典奥运会夺冠时,还有两对选手与她们几乎同时到达终点。在北京奥运会前,人们预测:虽然孟/关组合没有达到她们的最佳状态,但也有可能获得金牌。 以下各项中,除一项外都能提高孟/关组合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冠的概率,这不能提高夺冠概率的就是哪一项? A、孟/关组合在比赛中正常发挥。 B、那两对选手也没有达到她们的最佳状态。 C、那两对选手中有一对没有参加北京奥运会。 D、孟/关组合与那两对选手的成绩远远超过其她选手。 E、孟/关组合在比赛中超水平发挥。 ■5 李老汉说:“抗日战争期间,这里发生过屠村事件。” 以下哪一项就是李老汉说话必须预设的? A、李老汉就是屠村事件的幸存者。 B、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非常残暴。 C、中国历史上有过屠村事件。 D、中国历史上有过抗日战争那个时期。 E、李老汉从来不说谎话。 ■6 农业科学研究所对水稻品种进行施肥试验。试验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钾肥比磷肥多,则品种1号比品种2号长势好;如果磷肥比钾肥多,则品种2号比品种1号长势好。根据这个结果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 A、除钾肥与磷肥外,品种1号与品种2号不需要其它肥料。 B、氮肥也就是水稻生长所需要的。 C、品种1号与品种2号对于肥料的要求不一样。 D、如果改变了试验的其它条件,得到的结果可能就是不一样的。 E、在相同的条件下,品种1号与品种2号都比其它水稻品种长势好。 ■7 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则不就是骑车人违反了交通规则就就是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所以,如果骑车人没有违反交通规则,则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 上述论证与以下哪项最相似?

大学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 1 逻辑学:研究思维规则、思维规律及逻辑方法的科学。 研究推理、论证及其规律以及一些逻辑方法的科学。 逻辑学的作用: 1、逻辑学有助于我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逻辑学有助于我们获取新知识 3、逻辑学有助于我们有效的交际和表达思想 4、逻辑学有助于我们识别、反驳错误的认识和诡辩 5、有助于我们开展机智的斗争和进行逻辑思维的较量 6、有助于培养自觉的逻辑精神和逻辑意识。 2概念: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3概念的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又称含义,内涵是概念的质的规定性,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什么”。 4概念的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又称概念的对象范围。外延式概念的量的规定性,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有哪些” 5概念的限制:通过对属概念增加内涵而过渡到其他概念,以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6概念的扩大(概括):通过对种概念减少内涵而过渡到其属概念,以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7实体概念:又称具体概念,是以事物或现象本身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8属性概念:又称抽象概念,是以事物或现象具有的属性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9关系概念: 10普遍概念: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别对象所组成的一类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类事物中的所有个别事物。 11单独概念:反映某一个别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独一无二的具体实物。 12集合概念:是以集合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13相容关系:概念外延间的相容关系是指两概念的外延至少有部分重合的关系。14不相容关系:概念外延间的不相容关系是指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的关系。 15定义:用简明的语言揭示概念对象的本质属性以明确的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16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同一关系。 2、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 3、定义项中不能使用比喻或含糊的语词 4、定义一般应采用肯定的形式 17划分:概念的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个种概念,以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18划分的规则: 1、划分中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2、每次划分必须根据同一标准进行 3、每次划分中的各子项外延应为全异关系 19概念股的含义: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 A.思维的容B.逻辑常项 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 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 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后一个“逻辑” 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法 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68584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一、逻辑与思维 逻辑:原意是指思想、理性、规律。由于“逻辑”一词有多种词义,所以我们在读书或谈话中遇到“逻辑一词,就要辨认它是在哪种词义上被使用。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思维的基本特征:间接性、抽象概括性、同语言的不可分割性 思维就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抽象概括的反映。(重要) 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研究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必须理解以下三方面知识 思维的逻辑形式:人们的思维过程都要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承担和表现。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反映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就是思维的具体内容。思维的具体内容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赖以联系的构造方式就是思维的逻辑形式。 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即同一律、有矛盾律、排中律。它反映普通逻辑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 简单的逻辑方法:是反映对象的抽象同一性、确定性和单一性的逻辑方法。 第三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 (此章非常重要!!!)第一节判断的概述判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判断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一)任何判断必定有所断定,即必定有所肯定或者有所否定。(二)任何判断必定是真或者是假的。 注意:三、判断的种类(一般了解,考试一般出选择是题)判断的分类: 「简临刿断? L关紊判斷第四章第二节幕橈臺判断r 厂联咅判 断竽五虽芜一书 选吉判断第五耳第二节 .我介制斷彳 假言判撕刖五蔓弟三节L 员判断第六章第五节 广町能判慚 「氏值欖占判9f? '勒琳利断 必硕判断 { M止判断 允许判断

形式逻辑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形式逻辑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 第一章逻辑学概述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 一.逻辑学的三种思维形式 ? 概念.判断.推理 ? 二.推理的构成 ? 1.前提.结论 ? 2.常项.变项(思维形式结构组成部分) 常项是指在结构形式中有固定意义并保持不变的部分,如“所有”,“都是”。变项是指在结构形式中可以用不同的具体概念或具体的判断来代换的部分,如“P”、“q”。? 常项决定逻辑的推理形式 ? 所有的人是高级动物 ? (所有……是,全称肯定判断) ? 如果是大学生,那么应该认真学习 ? (常项:如果….那么;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 第二章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的特有属性的具体对象的总和。 一.掌握概念的种类 ? 单独概念,普遍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 单独概念一般都是集合概念。 ? 正概念,负概念. ? 具体环境中概念种类例子::

? 二班同学有五十人. ? 二班同学”是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 广州市公安局是人民民主专政机关. ? “广州市公安局”是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 ? 二.掌握概念间的关系(欧拉图) ? 全同关系根本大法宪法 ? 真包含关系: 大学,广州大学 ? 真包含于关系:中国人,亚洲人 ? 交叉关系:妇女,领导干部 ? 矛盾关系: 违法行为,合法行为(外延之和等于”行为”) ? 反对关系:工人,干部(外延之和小于”人”) 熟悉属和种概念:外延较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较小的称为种概念。(学生和人) ? 三.掌握明确概念的方法 ? 1.概念内涵外延的反变关系是限制与概括的理论依据.(限制增内涵,概括加外延) 2.限制与概括只能在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概念间进行(概括只能由种概念到属概念。) ? 根本大法限制为宪法 (错) , (中国宪法) ?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全同关系) ? 工人?机械工人?磨具工人?王小二 ? 3.定义是明确内涵的方法,划分是明确外延的方法. 定义由被定义项和定义项、定义联项三个部分组成。被定义概念=种差+属(先找属)。 划分由母项(普遍概念)、子项(种概念)和划分的标准三部分组成。 ? 把握定义的规则,违反定义规则及违反规则的逻辑错误。 1、定义必须相应相称(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是全同关系)

逻辑学复习提纲练习题

逻辑学题型 一、填空题(约10分) 二、名词解释(或定义题)(约10分) 三、简答题(约10分) 四、分析题(约50分) (要根据题目要求从概念、推理、基本规律等角度对某句话或某段话进行分析。) 五、证明题(约10分) 六、推理运用题(约10分) 逻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概念 1、明确概念的定义2明确概念和语词的关系3熟练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4区分集合 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仅内招生掌握)5会识别概念之间的关系,能用欧拉图解表示6 熟练掌握实质定义的方法和定义的规则7会分析概念表述方面出现错误 (1)属种关系概念并列使用(2)交叉关系概念并列使用(3)定义错误(4)划分错误(5)误用集合概念(仅内招生掌握) 第三章简单判断及其推理 1、了解判断的定义及其逻辑特征 2、掌握推理的定义和分类 3、熟练掌握直言判断的对当关系 4、熟练掌握直言判断项的周延性(仅内招生掌握) 5、掌握换质法的公式(4个) 6、熟练掌握换位法的规则和公式(3个) 第四章复合判断及其推理 1、掌握以下几个概念 (1)联言判断和联言推理(2)选言判断和选言推理(3)假言判断和假言推理 (4)充分条件(5)必要条件(6)充要条件 2、熟练掌握6个真值表 3、熟练掌握相容选言推理、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公式和规则(3 个公式)4、熟练掌握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公式和规则(4个公式) 5、掌握二难推理的特征和破斥方法(仅内招生掌握) 第五章语用逻辑初步 1、能指出一个话语的预设和话涵能2给出一个问句的回避和回绝3掌握预设的种类 (仅内招生掌握)4熟练掌握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5熟练掌握话涵的产生机制掌握 话涵的运用第六章基本规律 1、熟练掌握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基本内容2会识别和分析违反三条规律的逻辑 错误 第七章论证1、掌握论证(论辩)的规则2、熟练掌握反证法和归谬法 反证法: 通过确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命题的虚假来确定原论题的真实性。 证明:p 思路:假定p不成立,即?p ?p q ( q为明显的错误) ?q

逻辑学基本内容

逻辑学 第二章性质命题 一性质命题的四种形式 1 全称肯定判断 形式:所有S是P,写作SAP,简称A判断 2 全称否定判断 形式:所有S不是P,写作SEP 简称E判断 3 特称肯定判断 形式:有些S是P,写作SIP,简称I判断。 4 特称否定判断 形式:有些S不是P,写作SOP ,简称O判断 三词项的周延性:主谓项概念外延数量的断定情况 1、周延性是对主谓项外延情况的形式断定,而非实际存在情况的断定。单称命题的 周延性与全称命题同。 2 、“是”P 则P不周延,“不是P”,则P周延 主词相同和谓词相同称同素材性质命题。 同素材性质命题的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和特称否定命题之间存在着某种真假关系,这种关系亦称对当关系。 二同素材性质命题的逻辑方阵 刻画“对当关系”的图示,俗称“逻辑方阵”,逻辑方阵假词主词对象是存在的。 四性质命题的变形推理 1 换质法:换质不换位,谓项正负反 换位法:换位不换质,主谓莫扩展 是通过调换主谓词项的位置得到一新命题。换位不改变命题的质。 根据源命题和换位命题的量项是否相同可把换位法区分为单纯换位和限量换位两种。 1 单纯换位:换位命题和原命题的量项相同的换位法,为单纯换位 (1)所有S不是P 换位所有P不是S SEP PES (2)有的S是P, 换位:有的P是S SIP PIS 2 限量换位:改变原命题的量的换位法 (1)所有S是P,换位:有的P是S SAP PIS (2)SAP PAS (3)SOP命题不能换位 SOP POS 3 换质位法:先换质后换位,也可先换位后换质 有的S是P,换质为有的S不是非P ,这SOP 不能换位 换位法是演绎推理,演绎推理的特点是若前提是真的,推出的结论也应该是真的。

参考普通逻辑学综合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普通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 2.任何概念都有两个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3“.凡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凡S都是P),其中逻辑常项是(凡……都是……),逻辑变项是(法律、有强制性的)。 4.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OP,那么小前提应为(SAM)。 5.驳倒对方的(论据)和(论证方式)并不等于驳倒对方的论题。 6.在运用类比推理时,应当注意避免(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 7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常项)和(变项)两部分构成的。 8.给概念下定义最常用的方法叫(属加种差)的方法。 9.任何判断都有两个特征,即(有所断定)和(有真有假)。 10.联言判断是断定若干思维对象情况(并存关系)的判断,当且仅当所有联言支都(真)时,联言判断为真。 11.根据换位规则(O)判断不能换位;SAP判断换位后可得(PIS)判断。

12.违反论证“论题必须同一”的规则,就要犯(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违反论证“论据必须真实可靠”的规则,就要犯(论据虚假)或者(预期理由)的逻辑错误。 1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判明属于何种逻辑形式的唯一根据是(常项)。 14.概念间的关系是指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 15.根据对当关系由“凡社会团体都不是审判机关”真,可推知“有的社会团体是审判机关”为(假)。 16.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其前真后假)时它才是假的。 17.“SEP并且SIP”这一判断是违反(矛盾)律的。 18.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求同存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二、选择题 1.在下列各组概念中,不属于集合和非集合概念排列的是(C)。 A.布匹布 B.花卉花 C.工人人 D.词汇词 2.在下列各组概念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有(C)。 A.教育、职业教育 B.定义、划分 C.律师、女知识分子 D. 音乐爱好者、足球爱好者 3.“任何逻辑难题都不是不可解决的”这个判断(B)。 A.主、谓项都不周延 B.主、谓项都周延 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逻辑学复习大纲

内涵与外延 概念的种类 概念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限制与概括 词项逻辑定义与划分 结构与种类 性质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 逻辑方阵 对当关系推理 直接推理换质法 换位法 演绎逻辑 三段论基本规则 联言命题 复合命题的种类选言命题 假言命题 负命题 联言推理 复合命题推理选言推理 命题逻辑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等值推理 二难推理 判定方法(真值表法、命题推理有效式) 自然推理系统(复合命题推理的综合运用)规范命题推理(对当关系)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假说与侦查假说: 论证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所有S都是P”与“有S不是P”这两个逻辑形式,它们( B ) A、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都相同 B、逻辑变项相同但逻辑常项不同 C、逻辑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 D、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都不同 2.在“人是由猿进化来的”和“人是有思维能力的”两语句中,概念“人”( C ) A、都是集合概念 B、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都是非集合概念 3.国家机关是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队等。 上述语句中,对于国家机关这个概念来说( A ) A、明确了内涵,但没有明确外延 B、没有明确内涵,但明确了外延 C、明确了内涵,并且明确了外延 D、没有明确内涵,并且没有明确外延 4.下列各组概念按箭头所示方向属于正确限制的是( A ) A、法官→青年法官→女青年法官 B、女青年法官→青年法官→法官 C、法官→青年→党员 D、党员→青年→法官 5.“有些犯罪不是故意犯罪”这个命题的主、谓项周延情况是( D ) A、主、谓项都周延 B、主、谓项都不周延 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6.已知“如果本案不是奸情杀害,那么就是图财害命。”为真,下述命题中为真的是(B ) A、本案是奸情杀害,但不是图财害命。 B、本案或者是奸情杀害,或者是图财害命。 C、本案不是奸情杀害,是图财害命。 D、本案既不是奸情杀害,也不是图财害命。 7.某司机违章,警察说:“对你要么扣照,要么罚款。”司机说:“我不同意。” 按照司机的说法,以下各项中他必须同意( C ) A、扣照,但不罚款。 B、罚款,但不扣照。 C、既不扣照,又不罚款。 D、如果不能做到既不扣照,又不罚款,那么就既扣照,又罚款。 8.有人曾把某劳改农场的罪犯分成不同的文化层次,经分析发现:罪犯中文化程度高的人特别少,而文化程度低的人则特别多。就是说,人的文化程度越高,犯罪率越低;人的文化程度越低,犯罪率越高。做研究的人由此推断:人的文化程度的高低与犯罪率有因果联系。 这里,探求因果联系所使用的方法是( C )。 A、求同法

逻辑学基础重点_逻辑学重点归纳

逻辑学基础重点_逻辑学重点归纳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1分*10 二、单选题2分*10 三、图解题共10分 1.用欧拉图表示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3分*2 2.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 2分*2 四、证明题共12分 1.证明三段论的有关规则 6分*1 2.依据判断变形进行的直接推理 3分*2 五、分析题 4题共24分 三段论、对当关系推理、逻辑的基本规律、穆勒五法、真值表六、综合题 3题共24分综合推理 1亚里士多德被成为逻辑学之父。 2.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是概念质的规定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是概念量的规定性。 3.概念的种类: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 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肯定概

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 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4.概念间的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 (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 不是b,则a、b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4)交叉关系:若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交叉关系; a b (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不是a,则a、b之间为全异关系,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6)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5.下定义的方法:属加种差的方法,公式:被定义项=种差+属概念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同一个系。否则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否则犯“同语反复”或

《法律普通逻辑学》复习与考试说明

《法律逻辑学》参考资料: 7月《法律逻辑学》复习与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及复习指要 法律逻辑学是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省开选修课。课程主教材采用姜成林主编的, 中央 电大出版社出版的文字教材《普通逻辑学》( 修订版) , 是考核的主要依据。同时还配有 相应的学习指导书, 内容包括各章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等, 同学们复习时, 应结合这些练 习进行。 考试不会超出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范围, 大家在复习时要紧紧扣住以下几条: 1、掌握基本概念。 2、掌握各种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 3、掌握推理规则及可能犯的逻辑错误。 4、多做练习。教材与指导书上的练习都要求做。 具体到各章节, 大致如下: 1、概念: 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概念的种类、概念间的关系、定义的方法和规则、概念的划分、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注意掌握用欧拉图表示概念间的关系。 2、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 性质判断的四个构成部分、种类; A、 E、 I、 O四种判断的对当关系; 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 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及其变形的直接推理; 三段 论的公理及一般规则; 三段论的格和式; 关系判断。 3、复合判断及其演绎推理: 复合判断的种类及其推理; 假言直接推理的三种形式及 其相应的规则; 假言三段论推理; 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 真值表方法及其作用。 4、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的性质与演绎推理的关系及其种类; 完全归纳推理的含义及 其性质;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含义、种类及各类方法的运用; 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逻辑方 法。 5、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以及违反这些基本规律所犯的错误。 6、论证: 论证的实质、种类、规则及其与推理的关系; 反驳的实质、结构及反驳的方法。 二、关于考试方式 试卷号为3071和7034《法律逻辑学》均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 三、关于考试题型、例题及分值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 例: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阴山"属于: A.单独概念B.负概念C.空概念D.普遍概念 本大题主要考察学员对于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推演技巧的掌握情况 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概念的种类、概念间的关系、定义的方法和规则、概念的划分、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 性质判断的四个构成部分、种类; A、 E、 I、 O四种判断的对当关系; 给出一个性质判断, 要你判定其主、谓项的周延性; 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及其变形

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答案版

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答案版 一、导论 1.什么是逻辑学?什么是思维形式?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思维形式就是不同内容的思维所共有的一般逻辑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2.古逻辑学的种类P12/13/11? a.中国先秦的明辨学和《墨经》b。古印度的因明—正理学说c。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和《工具论》 3.什么是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形式的不同主要是由常项还是变项决定的? 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的不变部分。逻辑变项是逻辑形式中可变部分,可以表示任一判断。逻辑常项是区分各种不同种类的逻辑形式的唯一依据,即?逻辑形式的不同主要是由常项决定的。 二、概念 1.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的范围及其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 a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 b外延:就是具有这些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的范围 2.怎么区分集合和非集合概念? 在语意中区分,能指称个体的是非集合概念,不能指称的是集合概念 3.什么是定义?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精炼的语言揭示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定义的规则是什么? a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在外延上必须全同b定义项不得直接或渐渐地包含被定义项。 c.定义必须清楚明确d定义不能是否定的 4.定义的种类:个人意见这里的要求应该是区分和判别种类,所以大部分是理解。 a实质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食物的本质的定义。 属加种差法: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 (种差:被定义项与其他同属的种概念在属性上的差异。在属加种差法中,种差是被定义概念与同属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异 属:是指被定义项相邻的属概念。) 包括:发生定义:种差揭示了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如何形成或发生。如:圆的定义。 性质定义:。。。。。。。。。。。。。。。。。。。。。。。。。。。。。的性质。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功用定义:。。。。。。。。。。。。。。。。。。。。。。。。。。。。。的功用。如:仪器的定义 关系定义:。。。。。。。。。。。。。。。。。。。。。。。。。。。。。同其他对象的关系。如:哥哥的定义。b语词定义:是规定或说明语词意义的定义方法。 包括:规定的语词定义:创立一个新语词,并赋予其特定含义的定义方法。如:“四个现代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逻辑学研究思维就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就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与(变项)。 3.逻辑常项就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就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判别 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就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就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就是没有(民族、 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逻辑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就是P”与“有的S不就是P”,(B) 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 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3.“任何改革者不就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就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就是思想僵化 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就是(B) A.所有M不就是P,S就是M,所以S不就是P B.所有M不就是P,有些S就是M,所以有些S不就是P C.有些M不就是P,有些S就是M,所以S不就是P D.M就是P,S不就是M,所以S不就是P 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她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答:前一个“逻辑”就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后一个“逻辑” 就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与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就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 四、下列各组命题就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 1.“有些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就是先验论者”。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 a.逻辑常项相同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概念属于(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 d.负概念、。4、如果( ),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 a.a与b全异 b.a与b同一 c.a与b交叉 d.a真包含于b 5、“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判断中,“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 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6、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 )。 a.概括和限制都对 b.概括和限制都错 c.概括对,限制错 d.概括错,限制对 7、如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 a.A真包含于B b.A与B相容 c.A与B全异 d.A与B交叉8、若用“Ds就是Dp”表示定义公式,则犯“定义过窄”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a.Ds等于Dp b.Ds真包含于Dp c.Dp真包含Ds d.Ds真包含Dp 9、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10、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和②“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在①中是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非集合概念 d.在①中是非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集合概念 1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同语反复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宽 d.定义过窄12、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 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联项和量项 d.谓项和量项 13、下列命题形式真假情况为三真二假的是( )。a.S A P b.S E P c.S I P d.S O P 14、当具有SIP形式的性质命题为真时,概念S与P之间一定是( )。 a.全同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相容关系15、“没有S不是P与“S不都是P”这两个命题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16、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而常项都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 d.不同真,不同假

逻辑学总复习

2013级《普通逻辑学》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引论》要点 1.普通逻辑学具有什么性质? 2.你会识别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吗? 单选题:判定一种逻辑形式为何种逻辑形式的唯一根据是() A.逻辑常项 B.逻辑变项 C.思维的内容 D.语言的形式 3.逻辑思想的发源地有几个?(P48)其中,哪个地方是逻辑学的主要诞生地?在逻辑学史上,建立了系统的形式逻辑体系的人是谁?(P50) 第二章《概念》要点 1.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是什么?(P58) 2.概念的种类主要分为哪三种类型?它们各是根据什么划分的?怎样辨别一个普遍名词是不是表达集合概念? 3.概念间的外延关系一共有哪五种?怎样辨别是否属种关系?全异关系有哪两种特殊情况? 双选题:下列各组概念不具有属种关系的有()() A.“农民”与“劳动者” B.“广东省”与“中国” C.“文学家”与“鲁迅” D.“生物”与“动物” E.“地球”与“太阳系” 4.你会用欧拉图表示概念间的各种外延关系吗? 5.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有哪四种?(概念的限制与概括、定义与划分) 6.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什么?(P73⑩)它们只适用于概念间的什么关系? 7.定义是揭示(明确)概念内涵的一种逻辑方法。定义的结构由几个部分组成?(P77)违反定义的四条规则(P82—84)各会犯何种逻辑错误? 8.划分是揭示(明确)概念外延的一种逻辑方法。 问:“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是不是概念的划分? 划分的结构由几个部分组成?正确的划分,母项与子项、各子项之间各具有什么关系?运用二分法得到的两个子项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违反划分的三条规则(P89)各会犯什么逻辑错误? 第三章《简单判断》要点 1.判断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是什么?(P101-102) 2.什么是性质判断?它的结构由几个部分组成?(P106) 问:在性质判断中,逻辑常项指什么?(P106①) 3.性质判断按质(联项)划分,分为哪两种类型?按量(量项)划分,它又分为哪三种类型?按量(量项)和质(联项)结合划分,性质判断可分为哪六种类型? 4.同素材A、E、I、O的真假(对当关系)情况如何? 单选题:“这个单位已发现有育龄职工违纪超生”与“这个单位有的育龄职工没违纪超生”这两个判断之间具有()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第九章逻辑基本规律 一、填空题 1.违反三段论规则的“四词项”的错误,从逻辑规律的角度看,是一种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2.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已知SIP为假,则SEP为真。 3.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若“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为真,则“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得好成绩”为假。 注意,“‘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为真”等值于“‘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得好成绩’为假”。 4.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若“老王是党员而不是干部”为假,则充分条件命题“如果老王是党员,那么他是干部”为真。 注意,“‘老王是党员而不是干部’为假”等值于“‘如果老王是党员,那么他是干部’为真”。 5.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由“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也能安定” 为假,可知必要条件命题(只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才能安定)为真。 注意,“‘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也能安定’为假”等值于“‘只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才能安定’为真”。 6.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若p∧﹁q为真,则﹁p∨q为(假)。 二、单项选择题 1.如果否定p∧q而肯定p∨q,则(D )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 2.在以下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B ) A.SAP真且SOP假B.SEP真且SOP假 C.SIP真且SAP假D.SOP真且SIP假 3.在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是(B ) A.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非对称的 B.某关系既是非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 C.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 D.某关系不是对称的,而是反对称的 4.对“如果灯亮,那么有电”和“如果灯不亮,那么无电”这两个命题同时肯定,则(D )A.只违反矛盾律B.违反矛盾律 C.既违反矛盾律又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矛盾律也不违反排中律 5.如果同时否定“必然p”和“必然非p”,则(C )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 6.既否定“◇p”,又否定“◇﹁p”,则(D )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

普通逻辑自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一谈。 14、矛盾律要求:在互相否定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假的,而不能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15、排中律要求:在互相矛盾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真的,即二者必居其一,排除第三种可 能性。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定任何一个思想为真,都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现在: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能够为人们进行 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概念 一、填空题 1.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属种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具有全 异关系。 2.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种 差,“判断”是属。 二、单选题 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B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 2.“安顺位于贵州”这句话中的“安顺”与“贵州”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 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 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 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 )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 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 )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华民族”是( C )。 A、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B、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C、集合概念、正概念 D、集合概念、负概念 8.设a为“《三国演义》”,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C )。 A、a真包含于b B、b真包含a C、a与b全异 D、a与b全同 9.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B )。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 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三、双选题 1.在“新闻报导应该是实事求是的”这个判断中,“新闻”是( B C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2.下列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 BC ) A、“牛”限制为“牛郎” B、“月亮”概括为“星体” C、“鲁迅”限制为“文学家” D、“楷书”概括为“书” 3.下列限制与概括正确的是(BD )

(完整版)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引论 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概念 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 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 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 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 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 (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 (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则a、b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课堂笔记 绪论部分 一、什么是逻辑学? ●它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逻辑”≈思想/规律; ●它静止地研究事物,不研究变化发展的东西【与哲学相区分】; ●它具有严谨性、古老性、稳定性等特征; ●它的研究对象是: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正确,但违反逻辑的一定错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二、逻辑的功能和作用? ●逻辑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 三、逻辑学的内容? ●思维的形式和规律 1、“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 2、思维的概念 思维就是理性认识,是人在脑中借助于语言材料、运用概念以及判断推理的过程,它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3、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4、思维的三种基本形态(形式):概念、判断、推理、论证。 5、思维的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冲律、充足理由律 5、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第一章概念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对同一类事物共同本质的概况,它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思维成熟的标志是概念的形成】 【所有的概念都通过实词来表达,或者说实词都用来表达概念】 【不可能将所有的概念都表达出来,这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 ●概念是构成思维的最小单位。 二、概念的种类? ●①实体概念 ②属性概念:表示事物属性 ③空概念:概念里没有任何对象:如鬼神

三、定义概念: 1、下定义的方法:内涵 + 外延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⑴、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总和,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怎么样的,是认识活动的结果,是关于概念质的规定【即对事物最本质的概括,是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所在(如人是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 ⑵、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具有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对象,是关于概念量的规定,指概念的适用范围。【外延指的是概念的对象,主要方法是分类(分类确定分类依据时,必须使对象穷尽)和举例】 ●内涵是外延的限定,外延是对内涵的概括 ●内涵越多,越准确; 外延越大,越丰富 2、下定义的规则:(通过种和属的结合来下定义) ●定义中的属概念必须要宽度适当:不宜过大或过小 ●不允许包含被定义的概念:如人就是除了非人之外的动物 ●不允许包含否定词:如牛不是马 ●不可以是比喻 ●定义不可循环:如暂时是比永久短一点 四、概念间的关系(用欧拉图示表示) 概念的关系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相容关系又包括同一关系(全同关系/全等关系)、从属(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 1、相容关系 ⑴、全同关系 如果S和P的外延完全重合,即所有的S都是P并且所有的P都是S,那么,S与P之间的关系就是全同关系,可用图1表示。 S P ⑵、包含关系 如果S的合部外延同P的部分外延相相重合,即所有的S都是P并且有P不是S,那么S与P之间的关系就是包含关系。S与P之间的真包含于关系可用图2表示。 P S ⑷、交叉关系 如果S和P的外延仅有一部分重合,即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并且有的P不是S,那么,S与P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S与P之间的交叉关系可用图4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