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①

沈传波a,梅廉夫b,凡元芳a,汤济广a

(中国地质大学a.研究生院;b.资源学院,武汉430074)

摘 要:综述了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在退火模型及模拟方法、造山带及造山后剥露历史、构造热成像及地形演变和成矿作用等方面的一些理论和应用成果,分析了目前在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机理、数据解释和应用等方面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今后会朝着深层次退火机理、新的应用领域、自动化技术和可操作性等方向发展。

关键词:裂变径迹;造山带;热年代学;磷灰石

中图分类号:P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849(2005)022*******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是建立在238U自发裂变辐射损伤效应基础上的一种同位素定年方法,它能重塑地壳上部约3~5km内数百万年以来的历史[1]。Fleischer等[2]最早对裂变径迹的研究奠定了裂变径迹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发现了裂变径迹的退火现象,并将其直接用于矿物年龄的测定[3]。之后人们对其研究日益深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Zeta 常数定年法和Durango等标准年龄样品的使用[4]、单颗粒沉积碎屑物的测年[5]、磷灰石退火行为[6]等方面的研究使得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得到迅猛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盆地热史[7,8]、沉积物源[9]、大地构造演化[10,11]、造山带[12,13]、断裂[14,15]、地形和气候演变[16,17]及成矿作用[18~20]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地学界一个前沿和热门研究课题。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理论发展到现在已基本系统化,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在实验室观测裂变径迹年龄和长度等参数的基础上,研究裂变径迹退火的动力学;②从裂变径迹参数获取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并建立地质热史模拟方法;③探索裂变径迹技术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特别是2002年Tectono2 p hysics杂志出版的专集《Low Temperat ure Ther2 mochronology:From Tectonics to Landscape Evo2 lutio n》以及2004年8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十届国际裂变径迹定年暨热年代学会议”内容集中反映了各国学者在裂变径迹研究中的最新成果。虽然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理论和应用成果,但在退火机理、数据解释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何拓展其应用领域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1 多组分退火模型及模拟方法

裂变径迹退火动力学研究的实质是研究裂变径迹参数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规律,建立符合这些规律的退火模型,即裂变径迹参数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数学表达式。早期的研究者认为裂变径迹退火主要与温度和时间有关,并基于不同的等温退火实验建立了不同的磷灰石退火模型,主要有平行直线模型、扇形直线模型、平行曲线模型、扇形曲线模型、统计模型等[21~23],其中扇形模型引用最多,许多地质模拟方法都是基于扇形模型而提出的。然而这些模型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它们都是基于单一组分的磷灰石退火实验结果提出的,如Durango磷灰石或富氟的磷灰石,均假定同一地区的磷灰石具有相似的退火行为。如果将实验结果外推到地质时间尺度,则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24]。

实际上,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受温度和时间影响外,还受化学成分、晶体特性、D par(D par是指与结晶c轴平行的、与抛光面相交的裂变径迹蚀刻象长度[22,23])等多种参数的控制。Carlson等[21]对15种磷灰石进行了408次退火实验,研究表明Cl的含量和参数D par的大小是影响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的主要因素,且它们具有相同的效果。一般,D par越小或Cl的质量分数越小,则径迹退火速率越快。基于Carlson等的实验,

第24卷 第2期2005年 6月

地质科技情报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Vol124 No12

J un1 2005

①收稿日期:2004210229 编辑:黄秉艳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72051);湖北省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沈传波(1979— ),男,现正攻读能源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石油勘探构造分析方面的科研工作。

Ketcham等[23]建立了多组分退火模型,即先将同一样品各个磷灰石颗粒的径迹分成不同的组分,对每个组分采用扇形退火模型计算各自的平均径迹长度及其标准方差,再据此综合得出所有组分的径迹长度分布函数。这一方法扩展了扇形退火模型,使之适用于具有复杂化学动力学成分的磷灰石。其数学表达式为:

r lr=(r mr-r mr0

1-r mr0

)k(1)

式中:r lr、r mr分别为抵抗退火能力较弱与较强的磷灰石径迹退火后在c轴方向的投影长度;r mr0和k为待定常数,r mr0是当抗退火能力较弱的磷灰石径迹完全退火时,抗退火能力较强的磷灰石径迹在c轴方向的投影长度;r mr0和k有如下关系:

r mr0+k=1(2)

Ketcham等[25]根据15种磷灰石的实验数据,认为r mr0与w(Cl)、D par有如下拟合关系:

r mr0=1-exp[0.647(D par-1.75)-1.834](3) r mr0=1-exp2.107{1-abs[w(Cl)-1]} -1.834(4)

多组分退火模型代表了现今裂变径迹退火动力学研究的主流,目前主要用2种方法对磷灰石进行分类:①以Green等[26]为代表的、依据化学成分(主要是Cl的质量分数)对磷灰石进行的分类,采用正演模拟和利用蒙特卡罗随机取样的反演模拟方法模拟样品的时间—温度历史;②以Ketcham等[23]为代表的、用“动力学(kinetic)”来代替“化学成分(compo sitio n)”,并用参数D par对磷灰石颗粒进行动力学分类,采用多元动力学模拟方法,即按照D par的不同,将径迹分成几个具有不同动力学性质的成分,然后在地质条件的约束下通过A F TSolve模拟软件模拟样品的时间—温度历史[25]。这两种方法目前都被广泛使用,如Glasmacher等[27]利用基于参数D par的多组分退火模型,采用多元动力学模拟方法及A F TSolve模拟软件对捷克Barrandian地区上元古界到石炭系的20个样品中磷灰石的裂变径迹进行了热史模拟,得出了与前人(2期)不同的构造热演化信息(4期);Foster等[28]根据Green等的模型,研究了科迪勒拉造山带北缘变质核杂岩体中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的低温热年代剥露历史

在实际计算中,基于裂变径迹数据的时间—温度历史模拟可分为3步(图1)[29]:①给定若干时间—温度历史的约束条件,设置大量(如10000个)时间—温度曲线;②根据实验退火模型,通过正演求出径迹长度、年龄的模拟值;③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的

图1 根据裂变径迹数据模拟热史的示意图[29] Fig.1 Modelling of thermal history according to apatite

fission track data[29]

图中粗实线代表最佳的时间—温度演化曲线

径迹长度、年龄值进行对比,将对比结果分为可以接受的、好的2种情形,同时找出最佳的正演模型(时间—温度曲线)。我们在研究新疆博格达山的隆升时,基于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数据对博格达山自中—新生代以来隆升的热演化史进行了模拟(图2),结果表明博格达山自150Ma以来,一直处于一个持续隆升的过程。以最佳热演化路线计算,若取平均地温梯度为30°C/km,则博格达山的隆升剥露历史大致可以分为5个时期:150Ma以来的初始隆升,冷却速率为0.19°C/Ma;106Ma以来的第2期隆升,冷却速率为0.40°C/Ma;74Ma以来的第3期隆升,冷却速率为0.59°C/Ma;42Ma以来的第4期隆升,冷却速率为0.037°C/Ma;10Ma以来的快速隆升剥露埋藏,冷却速率为5.94°C/Ma。

这2种模拟方法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有缺陷。Ravenhurst等[19]指出富Mn的氟磷灰石的退火

图2 新疆博格达山某样品的时间—温度历史模拟结果

Fig.2 Time2temperature history modeled for one sample

from Bogeda Mountain,Xinjiang

1.最佳热历史曲线;

2.较好的热历史范围;

3.可以接受的热历史范围

85 地质科技情报 2005年

速率与氯磷灰石相似。Donelick等[22]指出富稀土元素的氟磷灰石也具有与氯磷灰石类似的退火速率,这意味着仅根据Cl的质量分数并不能准确地预测退火速率。当磷灰石组分中含有大量羟基时, D par与退火速率的相关性会变得不确定,且基于D par 的多元动力学成分模拟方法还会给裂变径迹年龄的直接解释带来困难[9]。因此这2种方法都只利用了磷灰石退火行为某一方面的特征,而对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的物理过程及其机理还不清楚。因此,不管采用何种模型,应用时都应与研究区的具体地质情况相结合。

2 新的应用领域

2.1造山带及其剥露历史分析

造山带是当代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其研究的关键问题是造山带隆升剥露过程及其机制[30]。2004年8月在意大利召开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Exhumation of Oro2 genic Belt s(造山带剥露)”。裂变径迹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低温热年代学手段。杨巍然等[30]、王国灿[31]、王军[32]、吴堑虹[10]先后对其应用的基本原理、方法及一些相关的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目前造山带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的热点地区,国外主要集中在阿尔卑斯、阿尔泰、科迪勒拉、安第斯、比利牛斯等造山带[12~14,30];国内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的天山、秦岭-大别、昆仑山、龙门山等造山带[34~37]。笔者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对博格达造山带的隆升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裂变径迹年龄记录了博格达山44Ma以来的隆升过程,支持了王宗秀①的研究结果。所测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高程具有正相关性(图3),隆升速率为38.5m/Ma,与利用锆石-磷灰石矿物对法计算的平均隆升速率(38.4m/Ma)一致。区域整体隆升过程中裂变径迹年龄通常与高程呈正相关关系,即当区域等温面保持水平时,热年代越老就越先通过等封闭温度面而出露在地形高处。这种正相关性反映了博格达山自44Ma以来,一直处于一个持续隆升的过程,这与前述的时间-温度历史的模拟结果一致。所不同的是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只能反映低温隆升剥露过程(新生代),前述的时间—温度历史模拟是基于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建立的,所获得的隆升剥露过程更加完整(中—新生代)。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基于造山带自身的岩石记录而展开的,

不可

图3 新疆博格达山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高程图Fig.3 Apatite fission track age2elevation plot of Bogeda Mountain,Xinjiang

能完全精确地恢复造山带,特别是造山后的剥露历史。在造山作用过程中,山体的抬升与盆地的沉积密不可分,是一个耦合过程。造山过程中的剥露作用使得最浅部(表层)的岩石被剥蚀搬运到与造山带相邻的盆地中沉积,这一部分沉积物记录了丰富的源区(造山带)后期抬升剥露的信息。山体抬升、冷却研究与盆地沉积研究相结合,将为区域构造作用过程的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使人们对造山作用过程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热年代学方法正是连接山体抬升、剥露与盆地沉积研究的有效手段,因此利用沉积盆地的碎屑岩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方法来研究物源区大规模的造山后剥露历史是当前裂变径迹分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有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Detrital Thermochronol2 ogy:The Sedimentary Record of Orogenesis(碎屑颗粒热年代学:造山带的沉积记录)”。国外的研究集中在阿尔卑斯造山带周围的一些前陆盆地(磨拉石盆地)[38,39]。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开始,王国灿[40]对其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郑德文等[41]通过临夏盆地碎屑颗粒裂变径迹记录探讨了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晚期的构造变形时序。

2.2热构造剥蚀成像与地形演变分析

地表各种裂变径迹模式主要由数百万年来地表剥蚀的差异性所决定,因此根据地表大量的裂变径迹数据可以进行地形演变历史的分析。由澳大利亚

95

第2期 沈传波等: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①王宗秀.博格达山链造山活动与山体形成演化[D].中国地震局

地质研究所,2003.

墨尔本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Gleadow 率领的裂变径迹研究集体[16,17]在对澳大利亚有关造山带进行多年裂变径迹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开始对澳大利亚进行了裂变径迹热构造剥蚀成像与地形演变的研究。该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大量分散的、反映低温(<120°C )热历史的裂变径迹数据(约2750个,高质量的1700个)变成直观的、各个时间面的古温度和古高度二维图件(图4),以便于人们理解其地质意义。该项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①建立整个澳大利亚大陆的裂变径迹数据库;②根据裂变径迹数据进行热史模拟,由此得出各地质时期的古温度;③根据地温梯度和古温度资料,相应地求出各时期的地层剥蚀量;④根据现代地形高程数据和地层剥蚀量,在考虑均衡作用、气候、构造影响等因素的基础上,模拟研究区所经历的地形演变历史,这一模拟结果还可以通过地表剥蚀演化过程的正演模拟加以验证。相关的研究成果近年已相继发表[16,17],例如图4就揭示了50,80,120Ma 3个时间面整个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层剥蚀量及其地形演变过程[17]。这些研究为人们认识各种时间尺度(包括几亿年)的地壳作用和地形演变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图4 澳大利亚大陆的构造剥蚀热成像及其地形演变过程[17]

Fig.4 Thermotectonic 2denudation imaging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of Australian continent

2.3成矿作用研究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应用于成矿作用研究是一个新的尝试,目前主要用于热液成矿。热液矿床的最大特点就是热液流体对成矿地质过程起主导作用,流体的含量与运移主要受热演化的控制。裂变径迹研究可以再现热活动历史,反映热液成矿作用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可以借助裂变径迹法予以研究。Arne [18]、Ravenhurst 等[19]、张峰等[42]、袁万明等[43]、汤云晖等[44]、Chakurian 等[20]先后用这一方法对不同地区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温度和成矿期次进行了研究。如张峰等[42]通过3个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和10个颗粒的磷灰石自发裂变径迹长度及诱发的裂变径迹长度的测定(它们的长度为14.7~16.1μm ,年龄值为400~350Ma ),认为白云鄂博主矿的成矿年龄数据属于海西中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是改造后形成的。汤云晖等[44]通过峪耳崖金矿床含矿岩体中的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分析,揭示了自中生代燕山期以来峪耳崖地区经历了频繁、多期次的热液活动,且与峪耳崖金矿床的形成密切相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显示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主要为200~115Ma ,成矿下限为82Ma ,其中,190

~115Ma 是主要的成矿时期,并认为峪耳崖金矿床的形成与当时整个中国东部的动力学背景有关。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利用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研究成矿作用是有效的。

笔者认为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用于成矿作用的研究,除了用于确定成矿时代、成矿温度和成矿期次外,还可以在成矿蚀变作用序次、矿床抬升与剥蚀、成矿热液演化史及矿床成因等方面发挥作用。但采集什么样的样品,其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才能真正反映成矿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3 存在的问题

(1)裂变径迹退火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有

待进一步提高。不同的化学成分可用来推断磷灰石退火动力学行为,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直接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速率与其化学成分呈复杂的函数关系,目前尚无公开发表的模型能可靠地将特定的化学成分变化与其动力学响应相联系,且目前各种退火模型都建立在对实验结果数理统计的基础上,模型中一些拟合参数尚无明确的物理意义,缺乏坚实

6

地质科技情报

2005年

的物理基础[45]。另外仅依据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拟合程度来评价磷灰石的退火过程是不够的,还要看它能否外推到地质时间尺度。

(2)裂变径迹数据的测试结果和应用间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具备好的可对比性。对比大别山现有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不难发现,国外不同实验室与测试者获得的结果相当一致,年龄数据介于100~40Ma间,这与国内实验室给出的数据(50~1,130~110Ma)相差甚远[46]。裂变径迹测试方法有总体法和外探测器法两种,测试数据包括裂变径迹年龄、单颗粒年龄及径迹长度等参数,能提供单颗粒年龄直方图、封闭径迹直方图、样品雷达图和自发径迹密度2诱发径迹密度关系图等。其中裂变径迹年龄的表示有3种:中值年龄(cent ral age)、总体年龄(pooled age)和平均年龄(mean age)。目前国际上通常用中值年龄,但当单颗粒年龄中出现0.0时,一般用总体年龄;当实测径迹不服从泊松分布(即样品的年龄未能通过χ2检验)时,往往用平均年龄。具体应用时,国内大多数研究者往往仅局限于径迹年龄这一参数。应用的年龄数据有表观年龄统计值①、单颗粒年龄统计值[42]、校正径迹年龄[43]、较老径迹年龄加权平均值[34]等,且未明示应用的是中值年龄还是总体年龄或是平均年龄,从而造成径迹年龄应用上的差异。径迹长度是矿物受热史的最根本反映,蕴含着受热史的细节,是径迹年龄分析的前提条件,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没有分析径迹长度,则裂变径迹年龄本身不具有实际意义[47]。国外研究者非常重视径迹长度的分析,而国内大多数研究者往往没有进行径迹长度的分析。一般裂变径迹分析提供的相关图件也是裂变径迹数据解释及应用的基础,也应受到重视和加强。

(3)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虽然在许多方面的应用中已表现出蓬勃的生机,但也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如对于单一的热史环境,裂变径迹分析及其热史反演很有效,但对于具有复杂热史的叠合盆地,后期高温信息往往会掩盖前期较低温的信息,此时必须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和其它方法才能可靠地进行热史的恢复。又如,在计算造山带的隆升速率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30],磷灰石裂变径迹只能指示低温或中低温,因此很难建立起热演化的完整模式。

4 展 望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将会朝着以下4个方面发展。

(1)加强裂变径迹形成及其退火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建立更合乎实际的退火模型。特别应加强不同成分、不同结构的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实验研究,探讨其退火机理,建立退火影响因素与其响应的动力学关系,扩大实验结果的适用范围,尤其是外推到地质时间尺度。

(2)建立裂变径迹数据解释及应用的标准,增强研究成果的可对比性。就测年规范性而言[46],外探测器法适合于沉积岩、变质岩与火成岩,正式数据应包括裂变径迹年龄、泊松(χ2)检验值、单颗粒年龄及径迹长度;总体法多适用于火成岩,且要求统计的颗粒数≥100,统计的径迹数≥1000,还应给出中子通量标定结果。因此,今后各实验室(尤其是国内实验室)在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时应更具规范性、可比性与一致性,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3)与其它同位素定年技术如U2Pb法、Rb2Sr 法、K2Ar法、Ar2Ar法、(U2Th)2He法等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封闭温度,重建浅-中地壳在40~700°C 间的热演化历史[48](图5),从而建立起地壳最表层与构造(抬升、剥蚀)有关的热演化的完整模式,并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有可能和包裹体测温技术一样,由最开始用于成矿作用研究逐渐发展成为油气成藏作用研究的有效方法,包括油气成藏时间、期次、保存条件及成藏改造等方面的研究。无论应用于哪一领域,其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采集合适的样品,如何结合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这些都需要今后深入的探索

图5 同位素定年体系封闭温度图

(据文献[48]修改)

Fig.5 Closure temperature in cooling geochronological

and petrological system

(4)开发相关软件和自动化技术,使裂变径迹分析测试具有可操作性。近年来,各个国家的裂变径迹实验室都开展了专门用于裂变径迹分析的相应软件的开发,如径迹长度和密度自动统计系统F T2 STAge[27]、多元动力学模拟系统A F TSolve[26]等。

总之,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研究会朝着深层次

16

第2期 沈传波等: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退火机理、新的应用领域、自动化技术和可操作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K ohn B P,Green P F.Low 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y:

From Tectonics to Landscape Evolution[J].Tectonop hysics, 2002,349(124):1-4.

[2] Fleischer P L,Price P B.Techniques for Geological Dating of

Minerals by Chemical Etching of Fission Fragment Tracks[J].

Geochi mica.et Cosmochi mica.A ct a,1964,28(4):1705-

1714.

[3] Fleischer P L,Price P B,Walker R M.N uclear T racks in S ol2

i d[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133.

[4] Hurford A J,Green P F.The Zeta Age Calibration of Fission

Track Dating[J].Isotope.Geosci.,1983,65(1):285-317. [5] Brandon M T.Probability Density Plot for Fission2Track Gra2

in Age Samples[J].Radiation Measurements,1996,26(5):663 -676.

[6] Carlson W D.Mechanisms and K inetics of Apatite Fission2

Track Annealing[J].A merican Mineralogist,1990,75(8): 1120-1139.

[7] G leadow A J W,Duddy I R,Green P F.Confined Track

Lengt hs in Apatite:A Diagnostic Tool for Thermal History A2 nalysis[J].Cont ributions to Mineralog y and Pet rolog y,1986, 94(1):405-415.

[8] 周祖翼,廖宗廷,杨凤丽,等.裂变径迹分析及其在沉积盆地研

究中的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01,23(3):332-337.

[9] 周祖翼,毛凤鸣,廖宗廷,等.裂变径迹年龄多成分分离技术及

其在沉积盆地物源分析中的应用[J].沉积学报,2001,19(3): 455-458.

[10]吴堑虹.裂变径迹法在大地构造学中的一些应用[J].地质地球

化学,2001,29(1):83-89.

[11]Grist A M,Zentilli M.Post2Paleocene Cooling in t he Sout hern

Canadian Atlantic Region:Evidence from Apatite Fission Track Models[J].Canadian J ournal of Eart h S ciences,2003, 40(9):1279-1297.

[12]Fugenschuh B,Schmid S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7071952.html,te Stages of Deformation and

Exhumation of an Orogen Const rained by Fission2Track Data:

A Case Study in t he Western Alps[J].

B ulletin of t he Geolog2

ical S ociet y of A merica,2003,115(11):1425-1440.

[13]Foeken J P T,Duna T J,Bertotti G,et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7071952.html,te Miocene to

Present Exhumation in t he Ligurian Alps wit h Evidence for Accelerated Denudation during t he Messinian Salinity Crisis [J].Geolog y,2003,31(9):797-800.

[14]Bruijne C H,Andriessen P A M.Far Field Effect s of Alpine

Plate Tectonism in t he Iberian Microplate Recorded by Fault2 Related Denudation in t he Spanish Central System[J].Tec2 tonophysics,2002,349(1-4):161-184.

[15]Blyt he A E,Burgmann R.No Frictional Heat along t he San

Gabriel Fault,California:Evidence from Fission2Track Ther2 mochronology[J].Geolog y,2003,31(6):541-544.

[16]G leadow A J W,K ohn B P,Brown R W,et al.Contrasting

Regional Denudation Patterns in Sout heastern Australia from Apatite Fission Track Imaging[J].Geochi mica.et Cosmochi m2

ica.A cta,2002,66(1):278-298.

[17]G leadow A J W,K ohn B P,Brown R W,et al.Fission Track

Thermotectonic Imaging of t he Australian Continent[J].Tec2 tonophysics,2002,349(1-4):5-21.

[18]Arne D C.Regional Thermal History of t he Pine Point Area,

NW Territories,Canada,from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J].Economic Geolog y,1991,86(2):428-435.

[19]Ravenhurst C E,Reynolds P H.Formation of Carboniferous

Pb2Zn and Brite Mineralization from Basin2Drived Fluids No2 vascotia,Canada[J].Economic Geology,1989,84(6):1471-

1488.

[20]Chakurian A M,Arehart G B,Donelick R A,et al.Timing Con2

straint s of G old Mineralization along t he Carlin Trend Utilizing Apatite Fission2Track,40Ar/39Ar and Apatite(U2Th)/He Met hods[J].Economic Geolog y,2003,98(6):1159-1171. [21]Carlson W D,Donelick R A,Ketcham R A.Variability of Apa2

tite Fission2Track Annealing K inetics I:Experimental Result s [J].A merican Mineralogist,1999,84(9):1213-1223. [22]Donelick R A,Ketcham R A,Carlson W D.Variability of Ap2

atite Fission2Track Annealing K inetics II:Crystallographic Ori2 entation Effect s[J].A merican Mineralogist,1999,84(9): 1224-1234.

[23]Ketcham R A,Donelick R A,Carlson W D.Variability of Apa2

tite Fission2Track Annealing K inetics III:Extrapolation to Ge2 ological Time Scales[J].A merican Mineralogist,1999,84(9): 1235-1255.

[24]李小明.裂变径迹退火动力学及其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

化学通报,1999,18(3):202-204.

[25]Ketcham R A,Donelick R A,Donelick M B.A F T Solve:A Pro2

gram for Multikinetiv Modeling of Apatite Fission2Track Data [J].A merican Mineralogist,2003,88(526):929.

[26]Green P F,Duddy I R,G leadow A J W,et al.Thermal Annea2

ling of Fission Tracks in Apatite4:Quantitative Modeling Techniques and Extension to Geological Time Scales[J].

Chemical Geolog y,1986,79(1):155-182.

[27]G lasmacher U A,Mann U,Wagner G A.Thermotectonic Evo2

lution of t he Barrandian,Czech Republic,as Revealed by Apa2 tite Fission2Track Analysis[J].Tectonop hysics,2002,359(4): 381-402.

[28]Foster D A,Raza A.Low2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ical

Record of Exhumation of t he Bitterroot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Nort hern Cordilleran Orogen[J].Tectonop hysics, 2002,349(124):23-36.

[29]周祖翼,Donelick R.基于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数据的时间—

温度历史的多元动力学模拟[J].石油实验地质,2001,23(1): 97-102.

[30]杨巍然,王国灿,李长安.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作用构造年代

学研究新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99,18(4):19-22. [31]王国灿.隆升幅度及隆升速率研究方法综述[J].地质科技情

报,1995,14(2):17-22.

[32]王军.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计算隆升速率的一些问题[J].地质

科技情报,1997,16(1):97-102.

[33]Audemard F A.Geomorphic and Geologic Evidence of Ongoing

Uplift and Deformation in t he Merida Andes,Venezuela[J].

Quaternary I nternational,2003,101(1):43-65.

26 地质科技情报 2005年

[34]王彦斌,王永,刘训,等.天山、西昆仑山中、新生代幕式活动的

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J ].中国区域地质,2001,20(1):94-99.

[35]胡宝清,刘顺生,王世杰.秦岭一大别造山带的盆2山体系演化

及其区域环境效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5):19

-22.

[36]柏道远,孟德保,刘耀荣,等.青藏高原北缘昆仑山中段构造隆

升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J ].中国地质,2003,30(3):240-246.

[37]刘树根,赵锡奎,罗志立,等.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

统构造事件研究[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28(3):221-230.

[38]Frisch W ,Kuhlemann J ,Dunkl I ,et al.The Dachstein Paleo 2

surface and t he Augenstein Formation in t he Nort hern Calcare 2ous Alps :A Mosaic Stone in t he Geo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t he Eastern Alps [J ].I nternational J ournal of Eart h Sci 2

ences ,2001,90(3):500-518.

[39]Barbarand J ,Lucazeau F ,Pagel M ,et al.Burial and Exhuma 2

tion History of t he Sout heastern Massif Central (France )Con 2strained by Apatite Fission 2Track Thermochronology[J ].Tec 2

tonophysics ,2001,335(1):275-290.

[40]王国灿.沉积物源区剥露历史分析的一种新途径———碎屑锆石

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J ].地质科技情报,2002,21(4):

35-40.

[41]郑德文,张培震,万景林,等.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

形的时序———临夏盆地碎屑颗粒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J ].中国科学(D ),2003(增刊):190-198.

[42]张峰,刘铁庚,张凤祥.裂变径迹研究白云鄂博主矿的成矿年龄

[J ].科学通报,1996,41(6):532-534.

[43]袁万明,王世成,王兰芬.裂变径迹分析法研究河北南梁金矿床

成矿时代及其热历史[J ].矿物学报,2001,21(2):225-230.

[44]汤云晖,袁万明,韩春明,等.峪耳崖金矿的成矿时代裂变径迹

研究[J ].地球学报,2003,24(4):573-578.

[45]付明希.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综述[J ].地

球物理学进展,2003,18(4):650-655.

[46]许长海,周祖翼,Van den Haute P ,等.大别造山带磷灰石裂变

径迹(A F T )年代学研究[J ].中国科学(D ),2004,34(7):622-634.

[47]王世成.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新进展[J ].核技术,1996,19

(10):577-580.

[48]Dodson M H.Closure Temperature in Cooling Geochronologi 2

cal and Petrological System [J ].Cont ributions to Mineralog y

and Pet rology ,1973,40(4):259-279.

Advances and Prospects of Apatite Fission T rack Thermochronology

SH EN Chuan 2bo a ,M EI Lian 2f u b ,FAN Yuan 2fang a ,TAN G Ji 2guang a

(a.Grad uate S chool ;b.Facult y of Eart h Resources ,

Chi na U ni versit y of Geosciences ,W uhan 430074,Chi na )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 lot of apatite fission t rack t hermochronology researches have been made in dif 2ferent areas.The paper int roduces some new advances of apatite fission t rack t hermochronology ,including t he mechanism of apatite fission t rack annealing ,annealing model and modeling met hods ,and it s latest ap 2plications to exhumation of orogenic belt s ,t hermotectonic 2denudation imaging ,landscape evolution and mineralization.And t he existence main problems of annealing kinetics ,data interpreting and application of apatite fission t rack t hermochronology were analyzed.At last ,t he aut hors indicate t hat deep 2seated annea 2ling mechanisms ,new application field ,automatic technology and maneuverability are some new orienta 2tions of apatite fission t rack t hermochronology researches.

K ey w ords :fission t rack ;orogenic belt ;t hermochronology ;apatite

3

6第2期 沈传波等: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地层剥蚀量的计算讲解

计算地层剥蚀量方法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是研究盆地演化史和进行油气资源定量评价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地层剥蚀量的计算、地层最大埋深的确定,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烃源岩生油期、生气期,进而准确评价油气资源潜力,优选勘探目标。 目前存在多种计算地层剥蚀量的方法,如:(1)地层对比法、(2)沉积速度法(Van Hinte,1978)、(3)声波测井曲线法(Magara,1976)、(4)镜质体反射率(R o)法(Dow,1977)、(5)地震地层学法(尹天放等,1992)、(6)最优化方法(郝石生等,1988)、(7)天然气平衡浓度法(李明诚等,1996)等。 一、构造横剖面法 该方法通过对构造发育特征的分析,推测地层的剥蚀量,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该方法适用于构造发育特征比较明显、尤其是角度不整合地区,对平行不整合的剥蚀量计算受到一定的限制。

图1 构造横剖面法推算地层剥蚀量示意图 可以根据残余地层的展布特征及构造运动的特点推算出剥蚀厚度。以某三维地震剖面为例,通过该方法可估算出该地区印支运动对C-P顶面造成的剥蚀量 的剥蚀量最大可到1500m左右。 最大不超过1000m,J3~K沉积时期,J1 +2 二、沉积速率法 该方法是依据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沉积速率及绝对年龄计算地层剥蚀量,具体可分如图2所示的几种情形进行处理(Guidish等,1985): 图2 对不整合面的不同处理方法(Guidish等,1985)(a)将不整合面视为沉积间断,期间无剥蚀发生,界面上下沉积岩的绝对年龄的差值即为沉积间断的时间。

(b)发生了剥蚀,视剥蚀掉的地层的沉积速率等于其剥蚀速率,所以: H e=[(V上+V下)/2]×[(T下-T上)/2] (c)认为剥蚀掉的地层的沉积速率等于不整合面之下地层的沉积速率,而其剥蚀速率等于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的沉积速率,因此剥蚀开始的时间(T e)和剥蚀厚度(H e)即为: T e=(V上T上+V下T下)/(V上+V下) H e=V上(T e-T上) 该方法必须在知道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沉积速率及绝对年龄的情况下才能适用。 三、声波时差法 沉积物在沉积、埋藏过程中,孔隙度随埋深的增大呈指数减小,又因为在具有均匀分布的小孔隙的固结地层中,孔隙度与传播时间之间存在着正比例线性关系(Wyllie等,1956),因而在Magara K.(1976)总结了Athy(1930)、Rubey 和Hubbert(1959)等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泥页岩在正常压实情况下的声波时差-深度关系式(Magara K.,1976): Δt=Δt0e-CH 式中,Δt:泥页岩在深度H处的传播时间(μs/m) Δt0:外推至地表的传播时间(μs/m) C:正常压实趋势斜率(m-1) H:埋深(m) 如果地层为连续沉积,则泥页岩声波时差与深度满足上述关系式,在半对数坐标系中为线性相关;如果某一地区经历了抬升和剥蚀,那么泥页岩声波时差与深度的正常压实趋势线与未遭受剥蚀地区的相比,则向纵坐标偏移,即在所有的深度上都向压实程度增强方向偏移,根据这一偏移趋势大小,将其压实趋势线上延到未经历压实的Δt0处,则Δt0与剥蚀面处的高差即为剥蚀厚度。 这一原理与方法是建立在“泥岩沉积物的压实形变为塑性形变,不会发生回弹”这一前提的基础上,而且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其只适用于新沉积物厚度必须小于地层剥蚀厚度的情况下,否则原泥岩孔隙度将被改造而失去定量计算地层剥蚀

热分析动力学

热分析动力学 一、 基本方程 对于常见的固相反应来说,其反应方程可以表示为 )(C )(B )(A g s s +→ (1) 其反应速度可以用两种不同形式的方程表示: 微分形式 )(d d αα f k t = (2) 和 积分形式 t k G =)(α (3) 式中:α――t 时物质A 已反应的分数; t ――时间; k ――反应速率常数; f (α)—反应机理函数的微分形式; G(α)――反应机理函数的积分形式。 由于f (α)和G (α)分别为机理函数的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α αααd /)]([d 1 )('1)(G G f = = (4) k 与反应温度T (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可用著名的Arrhenius 方程表示: )/exp(RT E A k -= (5)

式中:A ――表观指前因子; E ――表观活化能; R ――通用气体常数。 方程(2)~(5)是在等温条件下出来的,将这些方程应用于非等温条件时,有如下关系式: t T T β0 += (6) 即: β/=t d dT 式中:T 0――DSC 曲线偏离基线的始点温度(K ); β――加热速率(K ·min -1)。 于是可以分别得到: 非均相体系在等温与非等温条件下的两个常用动力学方程式: )E/RT)f(A t d d αexp(/-=α (等温) (7) )/exp()(β d d RT E f A T -=αα (非等温) (8) 动力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求解出能描述某反应的上述方程中的“动力学三因子” E 、A 和f(α)

对于反应过程的DSC 曲线如图所示。在DSC 分析中,α值等于H t /H 0,这里H t 为物质A ′在某时刻的反应热,相当于DSC 曲线下的部分面积,H 0为反应完成后物质A ′的总放热量,相当于DSC 曲线下的总面积。 二、 微分法 2.1 Achar 、Brindley 和Sharp 法: 对方程 )/exp()(β d d RT E f A T -=αα进行变换得方程: )/exp(d d )(βRT E A T f -=α α (9) 对该两边直接取对数有: RT E A T f - =ln d d )(βln αα (10) 由式(11)可以看出,方程两边成线性关系。 通过试探不同的反应机理函数、不同温度T 时的分解百分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就可以试解出相应的反应活化能E 、指前因子A 和机理函数f(α). 2.2 Kissinger 法

物源分析方法及进展

物源分析研究方法 物源分析在确定沉积物物源位置和性质及沉积物搬运路径,甚至整个盆地的沉积作用和构造演化等方面意义重要。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多方法、多技术的一门综合研究领域。电子探针、质谱分析、阴极发光等先进技术在物源分析中应用日益广泛;同时,各种沉积、构造、地震、测井等地质方法与化学、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应用及相互结合,使物源判定更具说服力。它在原盆地恢复、古地理再造、限定造山带的侧向位移量,确定地壳的特征,验证断块或造山带演化模型,绘制沉积体系图,进行井下地层对比以及在评价储层的品质等方面,都可起到重要作用。 物源分析已经成为连接沉积盆地与造山带的纽带,为学者提供了一个研究盆山相互作用的有效切入点。其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物源区的方位、侵蚀区与母岩区的位置、母岩的性质及组合特征,还包括沉积物的搬运距离、搬运路径;而且,根据物源分析资料还可以进一步了解物源区的气候条件和大地构造背景,进行沉积体系分析,重建古地理面貌。因此进行物源研究既是沉积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古海洋学、石油地质学的重要课题。 随着现代分析手段的提高,物源分析方法日趋增多,并不断的相互补充和完善。目前应用较多的为:重矿物法、碎屑岩类分析法、沉积法、裂变径迹法、地球化学法和同位素法等。主要研究岩石、矿物成分及其组合特征、地层的发育状况(包括接触关系和沉积界面等)、岩相的侧向变化和纵向迭置、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组合变化等,其依据在于不同的物源在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岩性、岩相和地球化学特征响应。 一、重矿物分析法 由于电子探针技术的应用及其分析水平、精度的不断提高,重矿物分析法应用广泛。重矿物因其耐磨蚀、稳定性强,能够较多的保留其母岩的特征,其在物源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包括单矿物分析法和重矿物组合分析法。 1、单矿物分析法 用于重矿物分析的单矿物颗粒主要有:辉石、角闪石、绿帘石、十字石、石榴石、尖晶石、硬绿泥石、电气石、锆石、磷灰石、金红石、钛铁矿、橄榄石等。用电子探针可分析上述矿物的含量、化学组分及其类型、光学性质等,针对每个重矿物的特性及其特定元素含量,用其典型的化学组分判定图或指数来判定其物源。如Morton用辉石矿物对南Uplands 地区奥陶系Portpa2t rik组进行物源判断,依据Let terier提出的Ca2Ti2Cr2Na2Al 组分图解,用Ti2(Ca + Na)来判定其物源是拉斑玄武岩或碱性玄武岩,用( Ti + Cr)2a 图解区分辉石源区为造山带还是非造山带环境,指出该区辉石源自钙碱性火山岩。另外,单颗粒重矿物含量比值亦具有一定的源区意义。独居石/锆石比值( MZi)可显示深埋砂岩物源区的情况;石榴石/锆石比值(GZi)用来判断层序中石榴石是否稳定;磷灰石/电气石比值(ATi)指示层序是否受到酸性地下水循环的影响。单颗粒重矿物含量的平面变化可用来判定物源方向,如磁铁矿等。 2、重矿物组合法 矿物之间具有严格的共生关系,所以重矿物组合是物源变化的极为敏感的指示剂。在同一沉积盆地中,同时期的沉积物的碎屑组分一致,而不同时期的沉积物所含的碎屑物质不同,据此,利用不同时期水平方向上重矿物种类和含量变化图,可推测物质来源的方向〔5。重矿物组合分析法对物源区用处颇大,尤其是在矿物种类较复杂、受控因素较多的地区特别有用。具体组合形式、分析方法根据不同地区特点不同而有差异。目前,主要引用一些数学分析方法,如聚类分析(R型或Q 型) 、因子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来研究矿物组合特征、相似性等指数,从而提取反映物源的信息。重矿物方法对母岩性质具有一定的要求,对火山岩和变质岩作为母岩时,其中的重矿物所经历的搬运、沉积次数较少,受后期的影响小,保

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原理与研究进展

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原理与研究进展 姓名:李忠炎 班级:矿物S162 学号:201671305

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原理与研究进展 一、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方法原理的提出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是一种揭示岩石低温热年代学的有力工具,它建立在20世纪70年代。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是一种揭示岩石低温热年代学的有力工具,它建立在238U自发裂变辐射损伤效应,在实验基础上来观察辐射损伤特征,并利用数学地质模型模拟岩石所经历的低温热演化史。 Fleischer等(1975)将裂变径迹的定义为:238U自发核裂变会产生具有很高能量的带电重粒子,当高能量带电重粒子(238U)穿过绝缘固体材料时,会在固体材料如磷灰石中留下放射性的狭窄痕迹,称之裂变径迹(Fleischer al.,1975)。在上述过程中,Fleischer 等(1988)发现238U 将会分裂成两个大致相同的高能带电粒子向相反方向飞行,每个粒子带电大约在40~160MeV(Fleischer et al.,1988)。Gleadow 等(1986) Green (1988)和Donelick (1990)等均实验并最终证实这些核裂变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能在固体材料上留下大约16~18μm的线性裂缝(Gleadow et al,1986;Green,1988;Donelick et al.,1990)。这些线性裂变径迹可以通过化学酸蚀处理可视化,进而可被光学显微镜观察。 相对低温下稳定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在60°C以上会发生退火,而且会不断累计(Donelick et al.,1981)。这意味着磷灰石裂变径迹很少代表岩石的形成年龄,主要代表其低温演化的年龄(Gleadow et al.,1986)。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行为受温度影响的。Duddy等(1988)在其恒温退火的描述与温度随时间变化吻合的实验过程中,利用“等效时间原理”解释实验现象,印证了该原理。磷灰石的退火行为一旦发生就受温度及时间的因素影响,而且温度是主导因素(Duddy et al.,1988)。 二、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行为 1.退火行为所受影响因素 1.1磷灰石的主要元素及238U的富集 根据Barbarabd等(2003)、Green等(1986)和Carlson等(1999)的研究,磷灰石的裂变径迹退火率与磷灰石中的主要元素如Cl,F,Mn,Fe等富集程度及238U的富集(含量10×10-6以上)等相关。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速率可以根据刻蚀坑尺寸来计算,而刻蚀坑尺寸可以通过磷灰石的溶蚀体积来衡量(Barbarabd et al.,2003;Greenet al.,1988;W.D.Carlson et al.,1999)。Gleadow和Duddy等认为磷灰石的成分组成对磷灰石的

东昆仑五龙沟金矿床成矿热历史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

东昆仑五龙沟金矿床成矿热历史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东昆仑五龙沟金矿床成矿热Ξ 历史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 袁万明王世成王兰芬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研究室 ,北京 () 摘要本文将取自五龙沟地区 3 个金矿体区的锆石和磷灰石进行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 , 实测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为 197 . 4,235 . 0 Ma ,实测磷灰石年龄为 200 . 5 Ma ,磷灰石校正年龄为 244 Ma ,这与已有的 Rb2Sr 和 K2Ar 同位素年龄范围 207 . 1,252 . 9 Ma 基本一致 ,代表了相应温 度时的成矿时代。热历史模拟结果显示 ,矿区主要经历了 2 次升温和降温过程 ,不仅体现了成 矿作用的长期性 ,而且体现了成矿作用多期次的特征 ,各矿体矿石中锆石的裂变径迹年龄相差 较大亦是佐证 ,并且符合多期次成矿的地质特征。 关键词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热历史成矿时代金矿床东昆仑 五龙沟地区属于青藏高原北部的东昆仑山 ,区内金矿产丰富 ,现已发现多个矿床 ,矿点星布 ,其类型较多 ,并尤以热液型金矿床最为重要。本文应用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研究五 1 , 2 龙沟金矿的成矿热历史,对查明金成矿的时代 ,研究矿床成因、区域成矿规律以及找矿 预测有着重要意义。

1 五龙沟地区金成矿背景 区域上发育 3 条近于 N W 向深大断裂带 ,长度大于 25 km ,宽度 10,100 余米 ,处于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 ,构成控制矿田的构造。深大断裂带旁侧次级断裂发育 ,形成一系列较密集的 N W —N N W 向断裂破碎带 ,一般长 3,5 km 以上 ,宽 5,40 m 。受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 ,研究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 ,破碎强烈 ;地层出露较少 ,主要为新元古代丘吉东沟群和古元古代金水口群变质岩 ,并以后者为主 ;岩浆活动十分强烈 ,岩浆岩出露面积占研究区面 ( ) 积 95 %以上 ,以中酸性岩为主。主要岩浆事件有 3 次 ,即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前兴凯期、泥 () () 盆纪华力西期和三叠纪印支期。岩石成因类型有 I 型、S 型和 A 型 ,其中较晚形成的红 3 Ο 石岭钾长花岗岩 Rb2Sr 同位素年龄为 228 . 25 Ma, K2Ar 同位素年龄为 207 . 1 ?31 Ma 。区内金矿化强而广 ,金矿规模较大 ,品位较富 ,沿构造带集中分布 ,主要属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和绢云母化 ,它们与黄铁矿的复合矿化与金成矿直接关联。现已划分出的含金破碎蚀变带有 13 条 ,其中 ?带位于岩金沟 N WW 向脆韧性剪切带中 , ?带分 布于岩金沟与水闸2红旗沟 2 个剪切带所夹持的 N W 向断层带内。矿体一般赋存于断裂破 Ξ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开放研究实验室资助项目第一作者 :袁万明 ,男 ,1956 年生 ,副教授 ,从事裂变径迹与地质应用以及岩石学研究 ,邮编 :100080 Ο 青海省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研究院 ,1995 ,内部资料 碎带的中部偏下部位 ,沿走向和倾向方向矿化分段富集比较明显 ,常见尖灭再现、膨大狭缩和分枝复合现象。矿体规模一般较大 ,产状与断层产状一致 ,其

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

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 第四纪沉积物是指第四纪时期因地质作用所沉积的物质,一般呈松散状态。在第四纪连续下沉地区,其最大厚度可达1000米。第四纪沉积物中最常见的化石有哺乳动物、软体动物、有孔虫、介形虫及植物的孢粉。这些化石,有助于确定第四纪沉积物的时代和成因.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主要有物理年代学方法、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法、其他方法 一、物理年代学方法 物理年代学方法是利用矿物岩石的物理性质(如热、电、磁性等)测定沉积物的年龄的方法。如古地磁法、热释光(TL)、光释光(OSL)、电子自旋共振(ESR)、裂变径迹法等。 1、古地磁学方法 古地磁学方法是利用岩石天然剩余磁性的极性正反方向变化,与标准极性年表对比,间接测量岩石年龄的方法。他的实质是相对年代学和绝对年代学方法的结合——运用古地磁数据建立极性时(世、期)和极性亚时(事件)的相对顺序,再运用同位素(主要是K—Ar法)测定他们各自的年代,继而建立统一的磁性年表。 (1)基本原理 A.过去地质历史时期与现代一样,地球是一个地心轴偶极子磁场。 B.含有铁磁性矿物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而被磁化,磁化方向与当时的磁场方向一致。 a.沉积岩:沉积剩余磁性。 b.火成岩:居里点之下,称为热剩磁。居里点温度一般在500~650℃(表) C.不同时期磁场是变化的,因此保存在沉积物中的磁场特征也是变化的:变化包括磁极移动(106—109年)和磁场倒转(104-106)。 (2)古地磁极性年表(A.Cox) 古地磁极性年表是根据一系列主要用K-Ar法测定年龄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极性变化事件编制的地磁极性时间表。 目前用于第四纪研究的极性年表是A.Cox 等1969年根据陆地和大洋已有的140多个数据拟定的5MaB.P.以来的地磁极性时间表,后经许多研究者补充修正,综合成表。 (3) 测年范围及应用条件:无时间限制,整个第四纪都可以。剖面沉积连续、厚度巨大的细粒沉积层。 (4) 应用情况:方法成熟,广泛应用。 (5) 采样要求:①岩石必须含有铁磁性物质,但后期岩脉穿插的岩石样品不行。②取定向标本:产状要素法、自然方位法③采样间距及大小:垂直间距<1m,大小2cm*2cm*2cm。 综上所述,一些岩石中固有的这种剩余磁性是揭示过去地球磁场历史的信息,类似于化石一样地能保存到现在。我们通过分析岩石中的天然剩余磁性,可以了解岩石形成时的地磁极性。通过其它同位素测年确定每次地磁场变化的年代,建立古地磁极性年表,以此为标准,将研究区岩石磁性的变化与之对比,从而可以确沉积物的年代。古地磁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退磁困难;难以判断不同层位相同极性所属时代。 2、热释光(TL)、光释光(OSL)、电子自旋共振(ESR)法 这是基本原理相似而测试对象不同的3种年代学方法。基本原理:t=TD—ID/AD,三种方法不同之处在于:TD是通过不同的激活手段(加热、光照、加磁场)使其释放出来的。(1)热释光 A.基本原理 非金属绝缘矿物(加热至红外温度)→发光(释放储存的辐射能量) 发光强度∝吸收的辐射能量∝时间(t)

喜马拉雅山脉新生代差异隆升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_刘超

第14卷第6期2007年11月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 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Vol.14No.6Nov.2007 收稿日期:2007-06-20;修回日期:2007-07-17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青藏高原新生代地质作用过程与第四纪环境演变综合研究0(1212010610103)作者简介:刘 超(1983)),男,硕士研究生,构造地质学专业,从事构造年代学学习和研究。 * 通信作者:w gcan@cug 1edu 1cn 喜马拉雅山脉新生代差异隆升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 刘 超 1,2 , 王国灿 1,2* , 王 岸 1,2 , 王 鹏 1,2 任春玲 3 11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3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 Liu Chao 1,2, Wang Guocan * 1,2 , W ang An 1,2, Wang Peng 1,2 Ren Chunling 3 11S tate K ey L abor atory of G eological Pr oce sse s and M iner al Re souce s,China Univ ersity of G eosc ienc e ,W uhan 430074,China 21F aculty of Ear th S cie nce ,Ch ina Univ e rsity of Ge oscience ,Wu han 430074,China 31Oil E xp lor ation and De ve lop ment I nstitute ,CN PC H u abei Oil f ield Comp any ,R enqiu 062552,China Liu Chao,Wang Guocan,Wang An,et al 1Fission -track evidence of Cenozoic diff erent uplift processes of Himalayan Mountains.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7,14(6):273-281 Abstract:Coo ling ag es of the H imala yan M ount ains,south of Y arlung Zangbo R iver ,r eco rded by fission -tracks sho w remarkably spatial and tempo ral differ ences.In the no rth -south dir ect ion,fissio n -track ages of T ethys H imalay an belt sugg est that cooling occurr ed mainly befor e 8M a,partially betw een 5.0-2.6M a,but in the H ig her H imalayan belt coo ling mainly since 5M a,mo st ly since 3M a.In the east -w est direction,spatia l differences ar e embodied in t he H igher H imalayan belt.F ission -tr ack thermochro no lo gy show ed that co oling and denudation occur red betw een 8.0-3.0M a in t he Easter n Himalay as of centra l and eastern Bhutan,and cooling o ccur red between 7.0-1.4M a in w estern Bhutan.In the central H imalayas (Nepal )cooling occurr ed betw een 5.0-0.2M a,and coo ling ag es distr ibute bet ween 3.0- 1.0M a in the w ester n H imalayas.T he yo ungest fission track ages sho w an increasing trend fr om middle to bo th eastern and w ester n sides,reflect ing a denudatio n rate hav ing beco me larg er f rom centr e to war ds the east and west of the H igher H imalayan belt be -tween Easter n and Western H imalay an Sy nt axes in t he v ery recently g eolog ical t ime.A systematic inv est iga -tion of published fissio n -t rack ages sug gests that t he denudat ion of the H imalayas occurred since the M iocene,exhibit ing tw o uplifting stages:at 18-11M a and fr om 9M a onwa rds.T he investigation also sho ws that the mechanism of the H imalayan uplift may hav e chang ed fro m an ea rlier compressional uplift to a later ex tensio na l uplift in the M io cene,caused by tectonic fo rces and co upled w ith t he effects o f lo cal climate in the Late M io -cene. Key words:fission -tr ack;Himalayan mountains;coo ling ages;denudation;Cenozoic 摘 要:裂变径迹年龄资料记录的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冷却年龄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在南北方向上,特提斯喜马拉雅的冷却年龄主要在8M a 以前,局部为510~216M a,而高喜马拉雅的冷却年龄集中在5M a 以后,大多数在3M a 以来;在东西方向上体现在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之间的高喜马拉雅带上,东

地质测试分析方法

各类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登记表 各专业调查采集样品种类、数量、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等的选择,根据研究内容、调查面积等内容具体确定。一般情况下某些特种样品,均需配套采取薄片,标本、光谱样品视具体情况确定。 1、薄片及标本确定岩石的矿物或碎屑颗粒的种类、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对岩石定名分类;测定岩石的沉积、变质变形等显微结构构造特征;鉴定岩石后期交代及矿化;测定矿物的晶形、粒度、构造、蚀变、光性、物理性质等特征等。采样及制样要求:样品一般采手标本大小(3×6×9cm)即可,磨片大小2.4×2.4cm厚度0.03mm。 2光片测定不透明矿物的种类及含量,矿物共生组合。采样及制样要求:样品采手标本大小,光片一般2×3cm,厚0.5cm,表面抛光。 3岩组分析对矿物颗粒向量进行测量统计,研究应力大小和方向。采样要求:采手标本大小,在构造面上标注产状,如(节理),磨片厚度0.04mm。 4人工重砂副矿物特征,有用矿物的赋存状态,挑选单矿物作其它测试用。采样要求:一般在同一露头用拣块法采10—20Kg岩石。 5粒度分析沉积岩粒度概率统计分析。采样要求:采手标本大小,制薄片。 6大化石化石定名、特征描述(附照片及素描)、确定时代及对古环境作出判断。采样要求:样品大小依化石大小而定,尽量采集化石整体;对疏松化石,先作固结处理,再采集;对大脊椎动物化石,应打成1×1m2的格子,对格子编号、照相,按格子整块采集。化石在野外要进行初步整理。 7微体化石微体化石种属、特征描述(附照片及素描)、统计微体化石的出现率组合及演化、确定时代及对古环境作出判断。采样要求:一般逐层采集,采样间距一般5—10m,取掉表面风化物,样品重量一般不少于1Kg,以1.5— 2Kg为适。 8 X—射线衍射分析样一般样品挑几粒—十几粒晶体(X—射线单晶,采用粒径为0.1—2.0mm左右的单晶体),一般需矿物重量十几克,粘土矿物鉴定采粘土100g以上,同一地质体需采三个以上样品测定。测试要求:1)X—射线粉晶

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原理与研究进展

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原理与研究进展 :忠炎 班级:矿物S162 学号:201671305

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原理与研究进展 一、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方法原理的提出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是一种揭示岩石低温热年代学的有力工具,它建立在20世纪70年代。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是一种揭示岩石低温热年代学的有力工具,它建立在238U自发裂变辐射损伤效应,在实验基础上来观察辐射损伤特征,并利用数学地质模型模拟岩石所经历的低温热演化史。 Fleischer等(1975)将裂变径迹的定义为:238U自发核裂变会产生具有很高能量的带电重粒子,当高能量带电重粒子(238U)穿过绝缘固体材料时,会在固体材料如磷灰石中留下放射性的狭窄痕迹,称之裂变径迹(Fleischer al.,1975)。在上述过程中,Fleischer 等(1988)发现238U 将会分裂成两个大致相同的高能带电粒子向相反方向飞行,每个粒子带电大约在40~160MeV( Fleischer et al.,1988)。Gleadow 等(1986) Green (1988)和Donelick (1990)等均实验并最终证实这些核裂变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能在固体材料上留下大约16~18μm的线性裂缝(Gleadow et al,1986;Green,1988;Donelick et al.,1990)。这些线性裂变径迹可以通过化学酸蚀处理可视化,进而可被光学显微镜观察。 相对低温下稳定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在60°C以上会发生退火,而且会不断累计(Donelick et al.,1981)。这意味着磷灰石裂变径迹很少代表岩石的形成年龄,主要代表其低温演化的年龄(Gleadow et al.,1986)。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行为受温度影响的。Duddy等(1988)在其恒温退火的描述与温度随时间变化吻合的实验过程中,利用“等效时间原理”解释实验现象,印证了该原理。磷灰石的退火行为一旦发生就受温度及时间的因素影响,而且温度是主导因素(Duddy et al.,1988)。

地质晚近时期山脉地区隆升及剥露作用研究

收稿日期:1997-12-08 作者简介:王国灿,男,1963年生,副教授,构造地质学专业。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9572146)资助。 地质晚近时期山脉地区隆升 及剥露作用研究 王国灿 杨巍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 摘 要 对地质晚近时期,特别是新生代以来山脉隆升剥蚀历程的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十分 关注。文中介绍了几种有关研究方法的一些新进展:(1)利用宇宙核素估算山体表面剥蚀速率 和表面隆升速率;(2)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山脉地区岩石的隆升剥露;(3)利用地貌有关参 数判断因侵蚀作用引起的均衡抬升和构造作用引起的构造抬升在山脉地区高峰形成中的贡献。 关键词 山脉隆升剥露 宇宙核素 磷灰石裂变径迹 抬升机制 C LC P512,P59,P54 近年来对大陆造山带的深入研究表明,大部分山系是地质晚近时期特别是新生代以来铸就的。青藏高原的大规模抬升是近20Ma 以来的事情112,阿尔卑斯造山带的大规模岩石抬升剥露也是始自早更新世(约20Ma)122,并仍显示强劲的隆升活力。中国的天山、准噶尔 山、祁连山、燕山等也都是新生代以来成型的132,秦岭)大别山在新生代以来也明显呈加速 隆升剥露趋势。是什么原因在控制地质晚近时期山脉的隆升作用?其隆升剥露历程如何?这些已成为当今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另外,新生代以来山脉的隆升剥露史与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变化息息相关,从而给山脉地区的隆升剥露历程研究赋予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曾对隆升幅度及隆升速率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142。在列举的方法中,传统的利用一些对气候条件变化敏感的古生物化石、古冰川遗迹、古土壤、古地貌及岩相古地理等标志来恢复地表隆升的幅度及历史,仍是探讨山脉隆升剥露历程的有力手段。而一些热年代学方法对地质晚近时期山脉地区隆升及剥露作用的研究有明显的局限性。本文旨在介绍几种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有关研究地质晚近时期成山作用的技术方法的一些新进展。1 利用宇宙核素估算山体表面剥蚀速率和表面抬升速率 利用宇宙射线辐射地表岩石所产生的放射性核素,来研究山脉地区地表岩石的剥蚀速率、地表的曝露年龄,并进而探讨山脉地区的抬升速率始自80年代中期,并显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15~92。 )151) 第5卷第1~2期 1998年3月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Earth S cience Frontiers (Chi na U niversity of Geosci ences,Beijing)Vol.5No.1~2M ar. 1998

绝对年代测定法

第四纪年代测定法 一. 碳十四测年法(14C) 1. 基本原理 自然界中的14C主要是由宇宙射线中的中子与大气中的氮核(14N)发生核反应而形成的。新生的14C遇氧化合为含14C的CO2,大气中的CO2通过自然界碳的循环进入生物圈和水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动物又吃植物,因而所有生物都含有14C 。生物死后,尸体分解将14C 带进土壤或大气中,大气又与海面接触,其中的 CO2又与海水中溶解的碳酸盐和 CO2进行交换,导致所有含碳物质均具有14C。如果含碳物质一旦停止与大气交换如生物死亡、碳酸盐沉积被埋藏等,则14C得不到新的补充,而原有的14C仍按衰变指数继续减少,每隔5730年(14C的半衰期)减少原含量的一半,时间愈久含量愈少。只要我们测出与大气发生过交换平衡的含碳物质中14C的含量,就可以计算出该样品与外界停止14C交换后所经历的年代。有一点必须指出,过去大气中的碳十四放射性水平只是变化相对不大,但并不是真正恒定的。利用统一的现代标准计算出来的年代并不是日历年代,只能称为碳十四年代。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学者们又找出了一个辅助的方法,就是通过树轮年代校正曲线来进行校正。树木春长秋止,在树干截面上形成疏密相间的年轮,年轮的宽窄是由当年的气候等因素决定的,科学家根据年轮的宽狭序列便可知道其生长的年代。他们首先建立起近几万年的树轮序列,然后测定每一个年轮的碳十四含量,作出了一个曲线,就是树轮年代曲线图。用它校正,可将误差缩减到几年。 2.采样要求 凡与大气发生过交换平衡的含碳物质,如木、碳、生物体、泥、贝壳、骨、碳酸盐等,均可用于14C测年。 为了保证数据可靠性和正确使用数据,采样注意事项: A 所采样品要防止后期污染,包括采样过程、运输、实验室处理中有可能出现的碳污染; B 要注意所采样品的埋藏状态,如是否经过搬运等。 现在已经普遍采用超高灵敏度加速器质谱仪(AMS,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它与常规14C测年的原理是一致的,但技术不同,常规14C法是采用?计数法,测量的是一定时间内样品中发生衰变的14C原子数,而AMS14C测定的是样品中现存的14C原子数,或更准确地说测量样品的14C/12C 原子数比值。由于14C半衰期相对较长,一定时间内发生衰变的14C原子数相对于总原子数是及其微量的,因此常规14C法要用几克纯碳,测量要几天的时间,而AMS14C只要毫克数量级的纯碳就够了,每30分钟便可以测量一个样品,不仅使样品量大大减少(只需纯碳1-100mg),而且精度也大大提高。我国第一个AMS14C实验装置是北京大学重离子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合作建立的。3.测年范围 一般在5万年以内。 二.铀系法 1. 基本原理

纤维素热分析动力学

廖艳芬,王树荣,骆仲泱,周劲松,余春江,岑可发.纤维素热裂解过程动力学的实验分析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02,36(2). 摘要:尽管针对纤维素热裂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以已开展的比较广泛,但其表观动力学的确定认识一个具有争论性的问题,从而对纤维素热裂解机理的描述也就各不相同。廖艳芬等人试图通过纤维素的热裂解动力学研究,对此种想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并给出相应的机理描述。纤维素热裂解随温度的升高经历了五个不同的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是整个过程的主要是部分,期间大量灰分分析出并造成明显失重。实验发现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热滞后现象的加重致使纤维素热裂解各个阶段向高温侧移动;同时高升温速率对炭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但有利于挥发分的生成。通过对热裂解主反应区的热重分析,采用微商法求得对应的反应动力学参数,以600K作为分界点,低温段的活化能约在267KJ/mol,较高温度段则体现为174 KJ/mol左右的低活化能。纤维素热裂解是一传热传质现象,与化学动力学机制相互影响控制的过程试验条件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结论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 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导致对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以及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利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物质能这一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目前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相比于煤炭等化石燃料,生物质具有低污染排放特点,而且其生产 的零排放,从而对于缓解“温室效应”具有特殊意义。 利用过程中能实现CO 2 生物质能的热化学转换技术是生物质能转换利用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其中生物质热裂解作为目前世界上生物质能研究开发的前沿技术,不仅是生物质气化或燃烧等转化过程中的必经步骤,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产生高能量密度产物的独立工艺。生物质热裂解是指生物质由于受到外界热效应的影响而发生的热化学转换过程,随着过程的进行,生物质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研究这种变化的趋势不仅有助于了解生物质热裂解进程的演变情况,为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开发生物质高效直接燃烧和气化技术也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纤维素作为生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热裂解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生物质整体的热裂解规律,因而进行纤维素热裂解过程的研究对生物质热转化利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纤维素热裂解过程的研究通常从其动力学特点入手来解释其过程的发展。 本文采用Perkin-Elmer TGA-7型差示热重分析仪,在程控温度操作条件下以5~50K/min的不同升温速率对纤维素原料在300~1200K的温度下进行动态升温试验,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的关系,从而研究其反应动力学。试验用的载气为高纯度氮气,以保持炉内惰性气氛,同时能及时将纤维素热裂解生成的挥发性产物带离样品,从而减少了由于二次反应对试样瞬时重量带来的影响。动力学分析采用的纤维素是从含纤维素为99%的纯棉花中提取,其灰份质量分数为0.01%,粒径为50~60μm,试样量均控制在8mg以内。 2 纤维素热裂解动力学试验结果 在给定的升温速率下,随着原料温度的升高,纤维素热裂解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主要分为五个区域(见图1)。 的部分,在该区域中生物质除了温度升高外,没有第一区域是从室温开始到T 发生失重,此时试样的性质基本未变化;第二区域是指T0到T1的这个范围,在这个过程中生物质开始失去自由水;在接下的T1至T2的第二区域内,热重曲线几乎成一平台,期间发生微量的失重,这是生物质发生解聚及“玻璃化转变“现象的一个缓慢过程;第三区域是从T2到T4阶段,该区域是生物质热裂解过程的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① 沈传波a,梅廉夫b,凡元芳a,汤济广a (中国地质大学a.研究生院;b.资源学院,武汉430074) 摘 要:综述了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在退火模型及模拟方法、造山带及造山后剥露历史、构造热成像及地形演变和成矿作用等方面的一些理论和应用成果,分析了目前在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机理、数据解释和应用等方面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今后会朝着深层次退火机理、新的应用领域、自动化技术和可操作性等方向发展。 关键词:裂变径迹;造山带;热年代学;磷灰石 中图分类号:P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849(2005)022*******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是建立在238U自发裂变辐射损伤效应基础上的一种同位素定年方法,它能重塑地壳上部约3~5km内数百万年以来的历史[1]。Fleischer等[2]最早对裂变径迹的研究奠定了裂变径迹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发现了裂变径迹的退火现象,并将其直接用于矿物年龄的测定[3]。之后人们对其研究日益深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Zeta 常数定年法和Durango等标准年龄样品的使用[4]、单颗粒沉积碎屑物的测年[5]、磷灰石退火行为[6]等方面的研究使得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得到迅猛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盆地热史[7,8]、沉积物源[9]、大地构造演化[10,11]、造山带[12,13]、断裂[14,15]、地形和气候演变[16,17]及成矿作用[18~20]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地学界一个前沿和热门研究课题。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理论发展到现在已基本系统化,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在实验室观测裂变径迹年龄和长度等参数的基础上,研究裂变径迹退火的动力学;②从裂变径迹参数获取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并建立地质热史模拟方法;③探索裂变径迹技术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特别是2002年Tectono2 p hysics杂志出版的专集《Low Temperat ure Ther2 mochronology:From Tectonics to Landscape Evo2 lutio n》以及2004年8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十届国际裂变径迹定年暨热年代学会议”内容集中反映了各国学者在裂变径迹研究中的最新成果。虽然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理论和应用成果,但在退火机理、数据解释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何拓展其应用领域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1 多组分退火模型及模拟方法 裂变径迹退火动力学研究的实质是研究裂变径迹参数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规律,建立符合这些规律的退火模型,即裂变径迹参数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数学表达式。早期的研究者认为裂变径迹退火主要与温度和时间有关,并基于不同的等温退火实验建立了不同的磷灰石退火模型,主要有平行直线模型、扇形直线模型、平行曲线模型、扇形曲线模型、统计模型等[21~23],其中扇形模型引用最多,许多地质模拟方法都是基于扇形模型而提出的。然而这些模型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它们都是基于单一组分的磷灰石退火实验结果提出的,如Durango磷灰石或富氟的磷灰石,均假定同一地区的磷灰石具有相似的退火行为。如果将实验结果外推到地质时间尺度,则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24]。 实际上,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受温度和时间影响外,还受化学成分、晶体特性、D par(D par是指与结晶c轴平行的、与抛光面相交的裂变径迹蚀刻象长度[22,23])等多种参数的控制。Carlson等[21]对15种磷灰石进行了408次退火实验,研究表明Cl的含量和参数D par的大小是影响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的主要因素,且它们具有相同的效果。一般,D par越小或Cl的质量分数越小,则径迹退火速率越快。基于Carlson等的实验, 第24卷 第2期2005年 6月 地质科技情报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Vol124 No12 J un1 2005 ①收稿日期:2004210229 编辑:黄秉艳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72051);湖北省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沈传波(1979— ),男,现正攻读能源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石油勘探构造分析方面的科研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